病儿观察 文档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观察要点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观察护理要点朱淑贞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观察护理要点早产儿一、早产儿易发生的问题1.原发性呼吸暂停(发生在生后1—18天,常见3—5天),RDS(多发生在出生后6—12h内)2.体温随环境温度波动,体温不升多见3.颅内出血可能(生后24小时更易发生)4.低血糖5.高胆红素血症致核黄疸发生率高(生后4—6天易发生)6.NEC,喂养困难(生后2周内易发生)7.供氧者有氧中毒可能8.常有呼吸性酸中毒和代酸出现9.易继发感染10.易发生低蛋白水肿。
二、环境温度对早产儿的影响低环境温度可致:体温不升、呼吸暂停、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硬肿症、肺出血、加重缺氧、易致核黄疸、诱发RDS、使生长发育受阻。
环境温度过高可引起:激惹不安、周围血管扩张、脱水、发热、高血钠、呼吸暂停,颅内出血、严重可致死亡。
三、早产儿注意事项1.给早产儿一个合适的中性环境温度十分重要,抱出、打静脉针等应用暖包被包好。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适当的卧位,有青紫发绀及时吸氧,呼吸暂停者应及时予刺激,有分泌物者应及时吸痰,不能恢复者皮囊加压通气。
3.用氧时间不可过长,氧浓度为30%—40%为宜,维持PO2在50—80mmhg,应监测SPO2,使SPO2维持在85—95%之间。
缺氧改善后及时停氧,防止氧中毒。
4.采血、静脉输液拔拔除后局部按压时间须长,防止出血不止。
5.预防感染,接触前后洗手,各项操作严格无菌。
6.耐心喂养,注意腹胀、呕吐、大便情况。
7.早产儿一般常规补充维生素K1,最好每日称体重,以每日增长10—30g为好。
新生儿黄疸1.观察核黄疸的先兆症状(黄疸突然加深,吃奶差,反应差,嗜睡,肌张力低下,呼吸不规则)2.观察大便情况,大便由淡黄色转为陶土色或灰白色,疑为肝炎综合症,大便在生后排出胎便后转为陶土色或灰白色,疑为先天性胆道闭锁。
3.严重贫血症警惕心衰可能。
4.采血或穿刺部位加强按压,防止肝功能不全的黄疸患儿出血不止。
5.做好光疗前、中、后的护理。
儿外科护理常规(全本)
儿外科护理常规(全本)小儿外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般疾病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定时观察病儿体温的变化,预防呼吸道感染,若发现患儿体温升高,有感染迹象时,及时通知医生。
2、遵医嘱及手术要求准备皮肤,操作过程避免损伤皮肤;术前一天给病儿温水沐浴,清除手术野范围内的污垢。
3、术前准确测量体重并记录。
4、冬季各项操作,尽量减少病儿皮肤裸露面积及时间,夏季高温时避免空调直吹。
5、肠道手术病儿,遵医嘱术前 l 天更改饮食,口服缓泻剂,术前 1 天晚及术晨进行清洁洗肠。
6、手术前禁食水:婴幼儿术前 4-6 小时禁食,较大儿童术前 8 小时禁食。
7、根据患儿年龄,术晨测量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8、去手术室前更换清洁衣裤,去除各种饰物,嘱病儿排尿。
9、术前遵医嘱留置胃管、尿管,给予术前药物,注射术前针后禁止病儿下床活动。
10、准备病历、 X 线片及手术所需物品,随病儿一同带至手术室。
11、了解病儿手术名称、术式,并根据手术大小、麻1/ 23醉方式准备麻醉床、氧气及吸痰物品等。
【术后护理】 1、按相应麻醉术后护理常规。
2、与手术室人员交接患儿意识、皮肤、了解术中情况及术中液体出入量,迅速连接各引流管,遵医嘱给药调节静脉输液滴速适宜。
3、测量体温,定时观察病儿末梢循环变化并记录,若体温过高或过低应及时给予处理。
术后注意保暖,新生儿术后易出现低体温,应使用暖水袋保暖。
4、不能配合的患儿,嘱家长适当约束肢体以免抓脱伤口敷料、拔除输液或引流管。
5、观察病儿排尿情况,对术后 4~6 小时未自主排尿者应通知医生。
6、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及渗血,及时更换外层敷料或加压包扎止血,特殊情况及时通知医生;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若敷料被尿液浸湿,应及时更换。
7、引流管护理:牢固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弯曲、打折定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并记录。
8、观察病儿术后腹痛、腹胀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9、根据手术、麻醉方式和清醒时间,遵医嘱决定病儿进食的时间及饮食的种类。
42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观察及护理word资料4页
42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观察及护理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A16和EV71两种病毒感染引起,通过唾液、飞沫经呼吸道或由手及污染物经口传播传染的疾病[1],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以3岁以下幼儿为主,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现将我院2011年1-12月住院手足口病患儿426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2011年1-12月,我院共收治426例手足口病儿童,男225例,女201例,年龄6月龄-4周岁。
患儿住院时间为1~2周,平均7天。
426例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其中低热322例,持续高热1例,呕吐2例,精神差10例。
经过及时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426例患儿均痊愈出院。
2 护理2.1 做好消毒隔离,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传染病,主发通过粪-口途径,密切接触传播为主,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品等可引起感染;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菌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因此,同种病例收住隔离病房,做好消毒隔离尤为重要。
对患儿和密切接触者隔离7~10天,严格将体温降至正常,皮疹基本消退,水疱结痂脱落作为解除隔离的三个标准[3]。
2.1.1 隔离。
本病多发生在夏秋季,发病年龄在五岁以下,尤以4岁以下婴幼儿发病较高,在患儿就诊过程中,如发现有发热1—2天,流涎、拒食、咽痛、手足臀部有斑丘疹、疱疹,口腔黏膜有溃疡,充血者应向导本病,可初步诊断为手足口病,应安排到隔离室就诊,一经确诊,予隔离治疗。
2.1.2 清毒。
隔离病房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干燥,每日紫外线照射1次1h。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应专用;听诊器、血压计用后酒精擦拭,体温计含氯消毒浸泡;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位患儿后,均应认真洗手或用快速洗手消毒液消毒;病区内使用的非一次性物品、仪器等要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每日2次;对出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先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2h,再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2次。
芬太尼镇痛病儿发生尿潴留的观察与护理
现代医药卫生!""#年!!卷第$期枸橼酸芬太尼是一种吗啡类镇静止痛药,它具有成瘾性小、镇痛作用强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镇痛。
本文对!""%&!""’年术后应用枸橼酸芬太尼静脉持续镇痛的(’#例病儿中%)例发生尿潴留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例,男!)例,女!"例,年龄*&!!岁。
疾病类型:臀肌筋膜挛缩症(!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例,大脑性瘫痪、马蹄足#例。
治疗方式均为在基础麻醉加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术后遵医嘱用枸橼酸芬太尼以(&!!+,(-+·.)静脉持续镇痛。
用药后对性别、年龄,用药时间、用药量,镇静、镇痛状况,首次排尿时间,排尿方式,统一记录、整理,然后进行分析。
1.2方法:药物:首剂枸橼酸芬太尼(!+,-+加生理盐水(/01静脉缓推’分钟,然后用微量推注泵以2&!!+,(-+·.)用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持续镇痛!%&%)小时,最大剂量不超过*!+,(-+·.)。
2结果%)例病儿中,行导尿术!#例,改变体位后排尿2*例,经减小剂量或停药后排尿$例,改变周围环境后排尿$例。
其中,麻醉尚未完全清醒(病儿刚开始出现躁动)即用药者*3例,麻醉完全清醒后(即病儿意识完全清醒,能准确回答问题)2’分钟内用药者2%例,麻醉完全清醒2’分钟后用药者%例。
3护理3.1排尿姿势的改变:骨科病儿手术后需较长时间卧床,患儿的习惯性排尿姿势发生改变,易导致尿潴留。
本组中有2*例病儿经改变体位后排尿。
因此,一般从术前*天开始,年长儿可适当延长时间,护士应将训练卧位大小便作为一项护理措施,认真向病儿及家长进行宣传教育,督促其训练。
但在训练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的病儿因害羞不愿意练习;有的对其重视不够,持无所谓态度;有的练习2、!次后就不再练习;有的甚至口头允诺而无实际行动。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观察要点】
1.观察出血情况,包括出血部位、发展或消退情况,及时发现新的出血、重症出血及其先兆;
2.密切观察患儿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给予心电监护,观察有无休克表现,记录24h出入量;
3.原发病病情的观察
4.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观察,包括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及D-二聚体计数。
【护理措施】
1.按血液科一般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DIC进展快,病情重,加上多部位出血、各种诊疗性疼痛等,使患儿不适感明显,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甚至不配合治疗,应根据病儿的心理特点、年龄、知识的接受能力,给予个体化的心理护理,鼓励病儿并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
3.监测生命体征,早期发现DIC征兆,如抽血易凝、持续多部位的出血或渗血,特别是穿刺点和注射部位的持续性渗血,出血增多、皮肤瘀点瘀斑等;
4.卧床休息,防止外伤及皮下出血,当血小板<20*109/L或有活动性出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5.发热者按发热护理常规[4]
6.出血者按出血护理常规
7.休克者按休克护理常规
8.遵医嘱给予抗凝剂,防止血栓形成,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监测各项实验室指标,若出血症状加重,应立即汇报医生处理
9.鼓励患者进食温凉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清淡流质饮食,必要时禁食;。
儿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儿科病人的心理护理儿童时期是个体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研究儿科病人的心理特点以及如何有效的采用心理护理方法,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是我们儿科护士的首要任务。
本人近年来通过对病儿的观察,将其心理问题及相关因素作了如下分析。
其中以5—15岁的患儿为主要探讨对象。
1 心理分析1.1焦虑、恐惧此类以5—10岁的患儿多见,且以初次入院的患儿最为普遍。
由于病儿离开了温暖、舒适的家庭,置身于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医院的特殊环境、特殊检查及紧张的气氛,都可使病儿尤其是初次入院的患儿产生不可言状的恐惧感。
当他们看到医生护士穿着洁白的衣服,严肃陌生的面孔,加之周围患儿的哭声与自己身体上的不适,自然产生一种焦虑、恐怖的感觉。
使他们恐慌不安,担心、害怕甚至哭闹不止。
另外,此类心理问题也可由患儿父母的紧张、焦虑情绪直接影响而来。
1.2孤独、抑郁此类患儿以10岁以上的儿童多见且以住院几天之后的患儿较多。
由于患儿住院后,整天置身于单一的白色色调及特殊的气味之中,医务人员固定的操作如按时查房、定时打针等又极少与患儿交流,使患儿逐渐产生压抑感。
医院内的空气、光线、活动空间与外界差异较大,也可使患儿感到乏味、枯燥、沉闷继而思念小朋友。
由于他们得不到心理上的慰藉,便倍感孤独而不愿活动,不思饮食,沉默寡言,易哭甚至睡眠障碍。
患儿本身的家庭内部关系紧张,也是造成患儿上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1.3偏执、敌对此类心理问题常发生于10—15岁的男性儿童,以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甚至逐渐恶化的患儿多见。
这也是所有问题中最危险的一种。
由于患儿住院时间长,肉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折磨,或没得到较好的治疗,某些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等,都可产生强烈的反抗行为。
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不予合作甚至拒绝治疗。
对医护人员失去信任,仇视、敌视医生护士。
常拿医务人员出气,损坏物品来发泄自己对疾病的反抗情绪。
患儿易激惹,固执任性。
如不要某医生查房,拒绝某护士打针等。
儿科典型病例分析
儿科典型病例分析病例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病史1.病史摘要:XXX××,女,10个月。
主诉:体重不增2个多月。
患者近三月来反复腹泻、大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样,每日十余次,病初有呕吐,治疗后好转,食欲尚可,进食即泻,小便多,明显消瘦,无抽搐。
近2个月主要以米粉喂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5 kg,母乳喂养至4个月,添加牛奶及米粉。
2.病史分析:1)患儿系婴儿,出生时生长发育正常,病程近2月,生长缓慢,体重不增,病史中有反复腹泻,食欲尚可,但主要以米粉喂养,考虑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应重点询问出生史,喂养史,了解辅食添加情况、如饮食的种类,数量;分析一天内热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人量;询问饮食惯,有无偏食挑食等;了解伴随疾病及治疗的情况,寻找诱因和病因。
2)病史特点:①女婴,10月婴儿。
②有反复腹泻病史及喂养不当,以淀粉喂养为主,每日能量摄入不足。
3)营养不良是一个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全身各系统的功能紊乱及多种营养素的缺乏,因此在体检和实验室检查中应着重检查。
体格检查1.成效:T 36.2℃,P 108次/分,R 28次/分,身高70cm,体重5kg.精神欠佳,消瘦,皮下脂肪少,无水肿,皮肤松弛,弹性差,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前囟1cm×lcm,稍凹陷;头发稀少,干枯;双肺呼吸音清晰.心音有力,无杂音;腹软,腹壁皮下脂肪。
2cm。
肝脏肋下2.5 cm,质软,脾脏肋下未及,肠鸣音亢进.2.体检分析:1)本病特点: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明显消瘦,体重减轻.皮肤松弛,弹性差,腹壁皮下脂肪少,肝脏偏大。
招考虑营养不良。
2)本病例的阳性体征:消瘦,体重低,皮下脂肪少,皮肤弹性差,前囟凹陷。
辅助检查1.结果:实验室检查:血通例:WBC 5.2×109/L。
N 0.40、L 0.58.Hb 87g/L;大便通例:黄色稀便;血生化:ALT 55.2IU/L,AST 581U/L,GGT 871U/L,LDH 6191U/L,HBDH 2271U/L,TP49g/L,ALB29g/L;肾功用一般;血K+3.5mmol/L、Na+131mmol/L。
婴儿园个案观察分析记录
婴儿园个案观察分析记录背景这份文档记录了对婴儿园中的一位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情况。
通过观察该学生的行为和反应,我们旨在了解其发展、研究和适应能力,并为其提供更好的研究环境和支持。
学生信息- 姓名:[学生姓名]- 年龄:[学生年龄]- 性别:[学生性别]- 归属班级:[学生所在班级]- 观察日期:[观察日期]- 观察时间:[观察时间]观察内容课堂表现- 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程度如何?- 学生对教师的指令和要求的反应如何?-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社交行为- 学生与同学之间的互动情况如何?- 学生是否与他人合作参与小组活动?- 学生是否表现出合适的行为礼仪和沟通能力?情绪管理- 学生在面对困难或挫折时的表现如何?- 学生是否能够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 学生是否表现出稳定的情绪状态?分析结果根据观察内容,我们得出以下分析结果:1.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良好的专注程度,能够听从教师的指令和要求。
2.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之间有良好的互动。
3. 学生与他人合作参与小组活动,并展示出合适的行为礼仪和沟通能力。
4. 学生在面对困难或挫折时,表现较为冷静,能够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
5. 学生情绪较为稳定,没有明显的情绪波动。
改进措施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一步支持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适应能力:1. 提供更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鼓励学生与不同的同学合作,以培养其合作和社交能力。
3. 提供情绪管理的培训或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困难和挫折。
4. 维持稳定的研究和生活环境,以促进学生的情绪稳定和发展。
总结该份个案观察分析记录了婴儿园中一名学生的表现和行为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分析结果和改进措施。
通过持续观察和支持,我们相信学生将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和适应能力。
以上为观察分析记录内容,供参考使用。
新生儿常见病地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常见病的观察及护理新生儿出生时,由于体内有来自母亲的抗体,一般不容易生病,但还是有一些常见的情况需要加以注意。
一、脐炎新生儿出生结扎后的脐带残端一般3~7天脱落,有的需要10余天或20余天(根据结扎手法不同)才能干燥脱落。
1、原因局部细菌感染。
当新生儿出生后切断脐带是,其根部为新鲜伤口,脐带内的血管没有完全闭合。
若护理不当,病菌进入时,可引发脐炎。
如果治疗不及时,病菌进入血液可能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2、临床表现脐轮与脐周皮肤发红,其根部有少量分泌物为脐炎的典型症状。
轻者:新生儿没有全身症状。
较重者:脐部周围皮肤红肿,脐根部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并伴有臭味。
重者:新生儿伴有发烧、食欲不佳、精神状态不好等症状。
3、护理方法治疗脐炎的根本措施是预防,尤其是脐带脱落前的护理。
应保持脐部干燥,勤换尿布,防止尿液污染。
一旦发生脐炎,应及时就医。
二、黄疸黄疸是指新生儿的血液、粘膜和皮肤出现变黄的现象,脸上最先变黄,然后是躯干,最后才是手脚。
1、原因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在老化之后,经过代谢会产生一些废物(胆红素),最后经肝脏排除体外。
而新生儿肝酶活动力低,无法清除过多的胆红素,因而发生黄疸。
新生儿黄疸多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乳性黄疸)。
2、观察轻度黄疸主要显现在巩膜、面部、躯干等部位,中度以上黄疸除此部位明显外,手心、足心亦有感染。
溶血性黄疸出现早,进展快,并常伴有贫血;肝脾大或水肿感染性黄疸常伴有发热,并克发生感染;梗阻性黄疸大便色浅或呈陶土色;产伤所致黄疸可有头颅血肿或其他部位损伤原因,红细胞破坏增多,长因母乳血型不合引起。
另外,红细胞增多症、窒息、缺氧、酸中毒等也会引发黄疸。
3、类型(1)生理性黄疸:正常足月儿60%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黄疸,在第4~5天达到高峰,在1~2周内消失。
早产儿、低体重儿有80%会出现黄疸,且出现时间较早(24消失内),黄疸程度重,消退时间长,一般长于3周,黄疸指数平均在11-12毫克每100毫升。
新生儿常见病观察要点
血液系统疾病1.早产儿贫血:观察有无皮肤黏膜苍白、喂养困难、体重不增、气促、心动过速、活动减少、呼吸暂停及下肢、足、阴囊、颜面有无轻度浮肿. 2.新生儿失血性贫血①急性失血:观察有无苍白、烦躁不安、呼吸浅快、不规则甚至呼吸窘迫、心动过速、脉搏细弱。
②慢性失血:观察有无苍白但呼吸窘迫不明显、偶见充血性心力衰竭、多见肝脾肿大。
3.新生儿溶血病①Rh溶血病:观察有无贫血症状如有无呼吸增快、心率加速、肝脾肿大;有无黄疸、水肿、肝脾肿大、瘀点、紫癜。
②ABO 溶血病:观察有无黄疸并且黄疸出现较早(24~36小时)并较快加深。
4.新生儿出血症:观察有无突然发生出血,出血部位以胃肠道、脐残端及皮肤出血常见。
颅内出血可发生于早产儿。
5.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观察有无皮肤发红或紫绀,呈多血质,有无气促、紫绀、呼吸暂停、心肌损害、心率加快、出血、拒食、呕吐、腹胀、消化道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烦躁、呕吐、呼吸暂停、肌张力低下、嗜睡甚或抽搐、高疸红素血症、低血糖、酸中毒、尿少、血尿。
6.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观察有无出血症状如注射部位、皮肤、口鼻腔黏膜、脐端出血不止;栓塞症状如皮肤出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血尿、尿少、急性呼吸衰竭、惊厥、昏迷、黄疸;溶血症状如贫血、黄疸、发热、血红蛋白尿、微循环障碍如低血压休克。
营养、代谢性疾病1.新生儿佝偻病:观察有无前囟增大、颅缝加宽与后囟门相连、侧囟门未闭、颅骨边缘和顶骨顶结节部变软或呈乒乓球感、呼吸困难时形成漏斗胸、肋骨串珠、手脚镯、方颅.2.新生儿低血糖:常缺乏特异表现。
观察有无震颤或惊跳、兴奋、呼吸暂停、紫绀、软弱或肌张力低下、嗜睡、气促、高声尖叫、苍白、低体温、出汗、惊厥.3.新生儿高血糖症:高血糖不重者无临床症状.血糖增高显著或持续时间长的患儿观察有无脱水、烦渴、多尿、眼闭合不严伴惊恐状、体重下降、颅内出血。
4.糖尿病母亲所生的婴儿:观察有无巨大儿的发生,有无低血糖、低钙血症、低镁血症、酸中毒、呼吸窘迫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黄疸、先天畸形。
新生儿的常见病观察与处理
新生儿常见病的观察与处理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王金秀一、发热体温升高是新生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正常新生儿的肛温36。
2℃—37。
8℃,腋温较肛温稍低,36℃-37℃。
体温超过此范围,即为发热。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发育不完善,产热与散热易失去平衡,体温易波动。
新生儿对发热耐受力差,当体温>40℃,并持续较长时间,不仅会引起新生儿惊厥,还可引起永久性脑损伤,留下CNS后遗症。
1.新生儿体温测量法:肛门、腋下、腹部皮肤肛门测量:优点:可查出有无肛门闭锁缺点:偶可能肠穿孔,极少见.腹部测量:不易固定,且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腋温测量:接近肛温,但略低于肛温,受外界影响小,且对新生儿干扰小。
用于新生儿温度计最好是用低温表,即能读出低于35℃的读表。
2.发热常见原因:当新生儿腋温>37℃,或肛温>37.8℃时即为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①夏天室内环境温度过高②冬天衣着过多温度过高——捂热综合症③脱水热:生后2—3天,母乳不足,水分摄入少,环境温度高致体温升高,表现烦躁哭闹,尿少,当松开包被或降低环境温度或补充水分后体温便正常④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因汗腺缺乏,散热障碍.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①细菌②病毒③原虫等引起新生儿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肺炎、脐炎、肠炎、呼吸道、肠道感染3.发热处理物理降温为主,新生儿居室22—25℃.物理降温办法:头枕冷水袋、温水沐浴,温水擦浴,忌用酒精擦浴。
各种退热药新生儿期应慎用,易引起毒副作用或剂量过大致虚脱。
二、低体温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血管丰富,易散热,加上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当环境温度降低,或保温措施不当,或热量摄入不足时,易出现低体温。
低体温可引起皮肤硬肿,甚至体内重要脏器组织损伤,功能受累,严重者甚至死亡。
1.原因:①身体受寒冷刺激,皮肤血管收缩。
当寒冷刺激较强,或持续较长时间时,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便降低。
②新生儿肝脏储存的糖原量很少.当新生儿摄入不足时,生后18-24小时即可耗尽,此时产热主要靠棕色脂肪。
病情的观察及危重患儿的抢救护理PPT课件
间接观察法
三、病情观察的内容1
一般情况的观察
1、发育 正常体重的判断指标一般为: 正常足月儿 生后第一个月体重可增长1-1.5Kg,生后三个月约 为出生时的2倍,一岁约为3倍。1-6岁:体重(Kg) =年龄(岁)X2+8 7-12岁(年龄X7-5)/2 2、饮食与营养 3、面容与表情 某些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特征性的面 容与表情。
复苏过程中的并发症
颈或脊柱损伤
胃膨胀
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
肝脾脏撕裂、脂肪栓塞等
二、常用抢救技术2
人工呼吸器的使用
人工呼吸器是抢救危重病人不可缺少 的设备,它是用机械的方法维持和辅助病 人呼吸的一种装置,目前,临床使用人工 呼吸器比较普遍,常用于各种病因所致的 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呼 吸管理。
人工呼吸器
目的:
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 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
危重病儿常见的护理措施
1.有误吸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营养不良、意识障 碍等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摄人量减 少有关。 4.自理缺陷 与病人体力及耐力下降、意识障碍等有关。 5.有受伤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有关。 6.尿潴留 与膀胱逼尿肌无力、缺乏隐蔽环境有关。 7.完全性尿失禁 与意识障碍等有关。 8.便秘 与摄入量减少、不活动等有关。 9.排便失禁与意识障碍、直肠括约肌失控、认知受损等有关。 10.焦虑 与面临疾病威胁有关。
三、病情观察的内容5、6
心理状态 特殊检查或药物治疗的观察
1、特殊检查后的观察:重点了解其注意事项, 察生命体征、倾听病人的主诉,防止并发症 的发生。 2、一些治疗方法时病人的观察。 3、特殊药物治疗病人的观察 :应注意观察其疗 效、副作用及毒性反应 。
儿科患儿观察的要点及护理
儿科计算配药的方法
水剂公式运算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mg /4ml) 计算方法:30mg 所需的毫克数 4ml 所要的毫升数 所要的毫升数 所需的毫克数×4ml/30mg
互动
医嘱: 0.9%氯化钠3ml 美洛西林钠0.09g Sig: iv 如何配置?
医嘱: 5%葡萄糖3ml 氨溴索注射液12mg Sig: iv 如何配置?
不同年龄最低血压值
年龄
足月儿(0-28d) 婴儿(1-12月) 儿童(1-10岁) 儿童(>10岁)
收缩压(mmhg)
<60 <70 <70+年龄(年)*2 <90
皮肤粘膜
颜色 状态
有无水肿、瘀斑、破溃
生长发育
1.体重(kg)的计算: 6个月内 6-12个月 2岁以上 2.身高(cm)的计算 新生儿 6个月 1岁 2~12岁
4.测量体温:每四小时测体温、脉搏和呼吸一次
发热
5.注意皮肤护理 6.加强口腔护理
7.对伴有呕吐、腹泻者,应观察其呕吐物、排泄物的性质、量、颜色, 以及皮肤是否干燥、眼窝凹陷等。 8.有高热惊厥史者,应同时应用镇静剂,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9.降温
①物理降温,多采用降温贴、冰帽、酒精擦浴、温水擦浴以及冷盐水灌 肠等措施。
腹痛
5.对于胃肠道痉挛以及消化功能失常引起的腹痛可给热敷
6.对伴有呕吐发热者,应给以相应的处理。
7.若伴明显腹胀气者,可肛管排气。 8.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病儿的精神、面色 9.剧烈腹痛患儿应注意安全,防止坠床或碰伤。 10.常规送大便检查查找虫卵,随时注意病儿的大便情况。
呕吐
1.取头高右侧卧位,及时清除呕吐物;以防吸入呼吸道而引 起窒息。 2.呕吐期间应禁饮食,呕吐严重者应静脉补充液体,以防水 电解质失衡。 3.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呕吐方式、量、性质、气味,同时注 意观察病儿的精神状态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腹胀时应 注意有无肠型及包块。
大班保育观察记录范文
大班保育观察记录范文【实用范文】就是对实验过程中在什么时刻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加入某物之后发生了什么现象,写下的纪录就是观察记录。
第一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大班保育观察记录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班保育观察记录范文观察状况记录与分析:片段:午睡时间又到了,这天我把想想对床的涵涵调到了别的床位上,并对他们都进行了教育,承诺到“这天老师会一向在旁边陪着你们睡觉,如果你们能安静闭眼睡觉,那么待会都有一颗五角星。
”想想努力的点点头。
躺在床上,他的眼睛又睁着东张西望,我走过去,请他轻轻的闭上眼睛。
他闭了一会,不自觉地睁开眼睛瞄瞄我,发现我正在看着他,他就立刻闭起眼睛,又过了一会,他的眼睛又睁开来,看到我又赶紧闭起来了。
就这样闭闭睁睁了几个回合,他总算睡着了。
午睡活动结束后,我就他这天的午睡表现表扬了他,并发了五角星,他也个性地自豪开心,表示在老师的陪伴下会继续这样持续下去,逐渐自觉地养成午睡的好习惯。
分析:我觉得每次午睡总是翻来覆去,有时还会和床上的涵涵聊天,影响午睡秩序。
当老师走过时,他表现得很诚实。
老师一走,他就控制不住自己,动来动去,直到午睡结束。
指导策略观察思考午睡习惯不好的现象,调整一些客观因素(和孩子在床上的互动),让他的午睡床和周围环境更有利于他安静的午睡。
鉴于之前见到老师比较听话的现象,这次我会重点陪着他,催他睡觉,让他没有机会。
我相信坚持这样做之后,他会养成一个人安静睡觉的习惯。
3.通过有前途和有回报的教育来鼓励他进步。
因为大班的孩子还是会在意自己考了多少五角星,同龄人也会比较。
大班保育观察记录范文观察地点:休息室观察对象:孟熙祥事件记录:孟希祥是我们班受到老师关注的学生之一。
他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强,但午休一直是他最大的问题。
从第一学期进大班到最后,他很少在午休的时候睡着。
不过,新学期第一周,孟希祥的午休时间有了很大变化。
他几乎每天不用老师提醒就早早睡觉,睡眠质量也很好。
情况分析:孟希祥是个很有能量的帅哥。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哮喘临床观察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哮喘临床观察
李建山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年(卷),期】2011(000)004
【摘要】小儿哮喘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病儿的身心健康。
哮喘的急性发作给病儿造成极大痛苦,甚至威胁生命。
尽快控制哮喘的发作,是哮喘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哮喘为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有多种炎性细胞、炎症介质参与炎症反应,并由此导致气道高反应性。
【总页数】1页(P35-35)
【作者】李建山
【作者单位】河南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47214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622.5
【相关文献】
1.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哮喘临床观察 [J], 李建山
2.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 [J], 李广金;巩桂丽
3.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J], 陈美;沈华琴
4.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用于小儿哮喘治疗的可行性 [J], 孙倩倩;石涛
5.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合并支气管肺炎临床观察 [J], 刘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要
病情观察护理是指对病人的病史和现状进行全面系统了解,对病情作出综合判断的过程。
病史方面,包括病人患病前后的精神体质状况、环境及可能引起疾病的有关因素等情况;现状是指病人对当前病状的诉述。
护理人员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对病人的精神、音容、举止、言谈等情况进行细致观察,为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病情观察护理
2概述
病病情观察护理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在临床护理的重要工作中,细致的观察可以及时,系统,全面地发现病情变化,掌握第一手资料,立即报告医生,得到及时的处理,所以病情观察对于正确的诊断与治疗,控制感染,防止病情恶化,及时抢救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目的
病情观察护理
1、为疾病的诊断和施护提供依据疾病对机体的损害达到一定程度后,机体便会产生一定的反应,这些反应以一定形式表现于外,即是症状、体征和证候。
由于病性、病位和病因的不同,表现证候亦不一样。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表现及其发展过程的观察、综合分析,判断为何病何证及其病因、病位和病性,医生诊断和拖护提供依据。
2、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向和转归,做到心中有数病情的轻重与病人的表现有一定关系,藉助于病情观察,可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向和转归。
(1)原有症状减轻说明病情好转,反之为加重。
(2)在原有症状基础上又出现新的症状,常说明病情恶化。
如神昏病人出现高热、抽搐、呕血、便血等。
(3)病情变化幅度大,如体温骤降、血压忽高忽低、呼吸时快时慢,常为正气虚衰、病情恶化之兆。
(4)舌象及脉象变化显著,常表示病情轻重。
如正常淡红舌转为红色,表示有热,病邪由表入里,苦由红色转为红绛舌,说明邪入营血,病情危重。
脉象由浮数转洪数,表示病邪由卫分入气分。
反之为病情好转。
(5)一般情况,特别是病人的精神状态、食欲,常是病情变化的重要标志。
精神充沛,常是正气未衰,有抗邪能力;精神萎靡,正气已衰,病情重。
食欲是表示“胃气”的强弱、有无的重要指征。
食欲佳,说明“胃气”和顺,病情不重;食欲不佳,表示“胃气”已伤,病虽轻痊愈也较慢。
重病后渐知饥能食,多表示“胃气”来复,病将向愈。
3、了解治疗效果和用药反应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病情的好转常表示治疗护理有效,反之,为无效。
用药后常出现各种反应,有些是正常的,如服解表药后的周身汗出,表示为表解之象;服攻下剂后的腹泻,表示已达釜底抽薪之良效。
但如果超过一定限度,便会损害人体的正气,成为不良反应。
如大汗淋漓会使病人气随汗脱;泻下不止会伤津耗气等。
尤其是药物的毒性反应,更应仔细观察。
4、及时发现危重症或发症,防止病情恶化疾症治疗中常可能出现突变或并发症,应严密观察随时捕捉其先兆。
例如高热病人突然出现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的亡阳证候;胃脘痛病人出现呕血、便血等症。
如观察细致,发现及时,抢救护理得当,可使病人转危为安。
否则,后果严重。
4要求
病情观察护理
1、既有重点,又要全面病情观察应根据不同的病证有不同的重点。
如体温变化是外感温热病的重点内容,而对高血压病人来说,一般并不重要。
所谓全面,是指对观察重点的各个方面及其全过程的了解。
如对腹泻病人要观察腹泻出现的时间,大便的次数、性状、颜色、量及其伴随症状等。
在治疗过程中还应观察效果和用药反应,病情是好转还是恶化等。
2、细致而准确对观察项目要细致准确,能用计量表示的一定要启示具体数量,如体温、尿量等。
对不能量化的,要表达准确。
如对疼痛病人以谈笑如常、踡卧不动、转侧不安、呻吟呼号等表达疼痛的轻重程度。
3、排除干扰,获取正确结果病情观察常可受多种因素干扰影响。
(1)病人的禀性不同,可影响观察结果。
有人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有人善于言词,把病情表达得有条有理;有神经质病人,诉述症状多而又互相矛盾。
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禀性,因人而异地取得正确的结果。
(2)病人对疼痛耐受程度不同及某些病人的特殊思想情况造成病情诉说中的差异等,也可影响病情观察的正确性。
护理人员者需要经过去伪存真、详加分析、反复印证,以获得正确观察的结果。
4、认真记录观察重点扼要进行交班,发现异常和危证要及时通知有关人。
5内容和方法
病情观察护理
1、一般状况包括神色、精神、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睡眠、饮食等。
这些内容虽比较简单易取的项目,但却十分重要。
例如神色的改变,常是反映机体正气的盛衰,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上有较大的意义。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被称为生命体征,也说明在病情观察中的重要性。
2、围绕主要症状进行观察病证在其发展的一定时期,常会出现一个或一组主要的、令病人最痛苦的症状。
而这些症状的好转与恶化,常反映病情的她转与恶化。
主要症状的转移,又常提示病证在质上的变化。
所以,围绕主症的观察,应成为病情观察的重点。
例如腹泻病人的主症为大便次数多而稀溏,观察重点应是大便的次数、性状,以及围绕腹泻而出现的腹痛、发热、里急后重等证。
这些症状一般可随大便次数减少而减轻。
但如出现腹泻突然中止,而主症转为高热、四肢厥冷、出冷汗、面色发灰等证,则是病证转为湿阻热遏、阴阳离绝的危症。
3、舌象和脉象
(1)舌象:舌象是病情观察的重要内容。
尤其在外感热病的辩证施护中尤为重要。
它能迅速客观地反映正气盛衰、病邪的深浅、邪气的性质、病情的进展,是判断病情转归和预后的重要依据。
① 判断正气盛衰:观察舌质可知正气盛衰,观察舌苔可知邪之出入。
如舌质红润为气血旺盛,舌质淡白为气血虚衰;舌苔薄白而润,是胃气旺盛,舌光无苔为胃气衰败或胃阴枯竭。
② 辨别病位深浅:如舌苔薄白多为疾病初期,病邪较浅,病位在表:苔厚则病邪入里,病位较深;舌质红绛为热入营血,病情危重。
③ 区别病邪性质:如黄苔多主热邪;白滑苔多主寒邪;腐腻苔多是食积痰浊,黄腻苔则是湿热。
舌偏歪多为风邪,舌有瘀斑或瘀点则为瘀血等。
④ 可推断病情的进展:舌苔与舌质,往往随正邪的消长和病情的进展有动态的变化,尤其是外感热病中更为显著。
如舌苔由薄白转黄,进而变灰黑,说明病邪由表入里,由轻转重,由寒化热;舌苔由润转燥,多为热盛伤津。
反之,舌苔由厚转薄,由燥转润,往往是病邪渐退,津液复生,病情好转之象。
所以,护理人员在病情观察中,一定要仔细而认真的观察和记录舌象的变化。
(2)脉象:通过脉象的诊察,也可作为判断疾病的病位、病性和推断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
① 了解病例位的深浅:如浮脉主表,沉脉主里。
② 推断疾病的性质:如迟脉多主寒证,数脉多主热证;洪脉多为邪实,脉细数多主正虚;芤脉见于失血,脉微欲色为阳气衰微等。
③ 推断疾病的进展和转归:如久病脉见缓和,是胃气渐复、病退向愈之兆,久病虚损,亡血失精而反见洪脉,则多属于阴竭阳脱之危象。
外感热病,热退脉见缓和,是病向愈之候,若脉急而数,烦躁者,则病进。
战汗时,若汗出脉静身凉,为病情好转,若见脉象急疾,病人又烦躁不安,汗出热不退,为正不胜邪之危候。
但在脉象观察中,要注意病、脉、证合参。
在一般情况下,病、脉、证是相符的,但也可出现不相符的特殊情况。
因此,在临床运用时需通过四诊合参后再决定是“舍证从脉”还是“舍脉从证”。
6地位和作用
病情观察护理
1 早期发现传染病,预防交叉感染
医院不同程度的存在交叉感染问题,这就需要医护人员,特别是护士,对病人要进行耐心,细致,全面的病情观察,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防止病情扩散。
2 早期观察药物反应,预防意外情况的发生
病情是动态发展的,病人从疾病的发作到接受治疗的前后,以及对治疗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所有的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都是依据病人的个体情况而定。
3 早期发现并发症,防止病情恶化
过去临床上只考虑局部病变而忽视对其他系统器官的观察,导致并发症发生的教训不少,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我们已经认识到人不仅具有生物性,而且有社会性,人是一个统一整体,对病人的观察也应树立整体观念,由点到面,由局部到系统,从而为患者提供最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防止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由此可见,临床病情观察,在整体治疗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精确完整的观察为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提供第一手资料,使病人得到最完善的护理,同时,通过对病人的观察,促进护士与病人间的沟通,病人会感到自己一直是在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