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色

合集下载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五四时期是中国现代艺术歌曲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与演唱风格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动荡与变革,成为了当时中国音乐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来的中国艺术歌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创作主题多元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在主题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动荡的现实,另一方面也积极探索新的时代理念。

在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中,既有对封建社会,国民革命和工农革命等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反映,也有对自然、爱情、友谊等内心情感的表达。

这些多元的主题使得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都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特点。

二、音乐风格独具特色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在音乐风格上也表现出了独具特色。

在旋律上,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往往具有简洁明快、朴实易记的特点,旋律多采用中国民间音乐的元素,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在伴奏上,传统的西洋乐器和中国传统乐器常常结合使用,形成了富有韵味的声韵结合。

而在节奏上,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以其鲜明的节奏感和轻快的音乐形态,展现了较强的活力和感染力。

这些音乐风格上的特色使得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在当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个性化风格。

三、表演形式多样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形式也是多样的,传统的中国民间歌谣和现代西洋音乐元素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表演形式。

在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中,不仅有传统的合唱形式和独唱形式,还有小型歌舞剧和音乐话剧等形式的演唱,使得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具有多样的表演形式,不仅丰富了音乐表演形式,也为中国的现代音乐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四、歌词内容思想性强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的歌词内容往往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反思,又有对理想追求和人生感悟的表达。

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歌词写实而有力,常常直面时代问题,对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不平等进行揭露,对革命的信念和热情进行赞美,同时也对自然美、爱情和友谊进行歌颂,形成了既有思想深度,又有感情真挚的歌词内容。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1. 引言1.1 五四时期背景介绍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性群众运动,发生在1919年5月4日。

此次运动始于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也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愤怒和对封建制度的不满。

五四运动以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和科学主义为主要思想,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之一。

在五四运动的背景下,中国的艺术领域也有了极大的变化。

艺术不再仅仅是取悦人民的工具,而是成为了表达思想、追求自由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艺术歌曲开始出现,成为了反映时代潮流和人民心声的重要载体。

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和演唱不仅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更在思想上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五四时期的背景不仅为艺术歌曲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也为歌曲的演唱风格注入了更多的情感与思想。

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承载了民族精神和时代使命,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一页。

2. 正文2.1 五四时期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五四时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领域也迎来了繁荣的发展。

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们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承载了人们的抗争精神和理想追求。

五四时期艺术歌曲的主题广泛而深刻。

这些歌曲既有抨击封建传统、呼吁民主自由的政治主题,也有关怀社会、关注人民生活的现实主题,同时还有表达个人情感、追求爱情自由的情感主题。

这种多元化的主题选择使得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

五四时期艺术歌曲的创作形式多样化。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音乐人开始融合西方音乐元素,采用了更加多样化的曲式和节奏,让歌曲更富有动感和现代感。

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也加入了更多的民间音乐元素,使得歌曲更加贴近民众生活,更容易被听众接受。

五四时期艺术歌曲的歌词表达直接而激昂。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五四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文学、音乐等艺术形式得到飞跃发展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艺术歌曲出现了许多新的创作和演唱风格,成为了当时中国文化的一大亮点。

创作风格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反映民族精神。

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兴起,许多诗人和音乐家开始强调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振兴。

因此,许多艺术歌曲的创作目的是反映民族精神,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关注。

比如,姚敏的《黄河大合唱》、邹容的《春江花月夜》、胡适的《青春之歌》等都是反映民族精神的代表作品。

2. 联系时代背景。

五四时期的社会大环境非常复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艺术歌曲创作也反映出了这一时代的特点。

比如,《黄河大合唱》呼应了当时的国家民族主义情绪,而陆羽的《小城故事》则描绘了当时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3. 关注个人情感。

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并不是只关注大的政治和民族话题,也有许多作品涉及到个人情感和家庭生活。

比如,徐小虎的《陈情令》、鲍鹏山的《秋夜长》等都是深情、感人的私人情感的表达。

演唱风格在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演唱风格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独特的表现方式。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独唱式演唱。

传统的中国歌曲往往是合唱形式,但是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开始采用独唱式演唱。

这种形式使歌声更加具体,歌曲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

比如,陆羽的《小城故事》和徐小虎的《陈情令》都是采用了独唱式演唱的形式。

2. 头声式演唱。

头声式演唱是一种比传统合唱更为细腻、表达情感更为奔放的演唱方式。

它要求歌唱家必须具有极高的音乐修养和技巧,以便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比如,姚敏的《黄河大合唱》和邹容的《春江花月夜》等都采用了头声式演唱的形式。

3. 表演与咏唱结合。

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演唱形式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将表演和咏唱相结合。

这种形式要求演唱者在唱歌的同时,通过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论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色

论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色

论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色作者:刘萱王冬弘来源:《北方音乐·上半月》2014年第01期摘要:“五四”时期是新文化与旧文化的交锋期,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反映了中国近代文化的进步,开拓中国歌曲艺术上的新境界,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得到了社会的推动,也是我国艺术歌曲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重要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强烈反应了时代要求和人心所向。

本文在阐述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价值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色,旨在深入了解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关键词: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音乐风格;演唱特色前言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标志的五四时期,深刻地影响了当时我国的音乐作品及其创作,为当时艺术歌曲的推广和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音乐家们在五四时期创作的艺术歌曲,形成了这一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

与此同时,五四时期歌曲的演唱特色也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无论是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还是中国音乐歌曲的演唱特色,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因此,研究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色进行了探讨。

一、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价值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五四时期以新文化运动为起点,立足于发展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其历史价值主要表现在有助于声乐风格的形成,歌曲水准的提升和中国声乐的发展,具体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声乐风格的形成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学唱这些艺术歌曲,对于形成中国声乐的艺术风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五四时期中国的声乐作品丰富且优秀,其中就包括赵元任、萧友梅等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

演唱这些艺术歌曲,对于表达民族感情,表现民族风格,体现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有助于声乐风格的形成。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点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点

CulturalCorridor 文化长廊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31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点文/路砚摘要:五四时期不单单指的是1919年我国五四运动阶段,其一般指的是1917年至1927年,五四运动作为提出新文化、新思想的民主革命运动,对当时社会的文化、思想潮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音乐领域,五四时期完成了中国近代早期音乐思想上的启蒙和形式上的初步探索。

艺术歌曲是这一时期得到探索发展的重要音乐体裁,在五四时期,涌出了一些优秀的艺术歌曲作曲家,创作出一批具有特色的作品。

关键词: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音乐风格;演唱特点1 “五四”时期艺术歌曲的概念界定五四时期不单单指的是1919年我国五四运动阶段,其一般指的是1917年至1927年,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为起始,1927年4月大革命失败为结束标志。

这一时期,封建帝制刚刚被推翻,但人民却还没有摆脱军阀统治的桎梏,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带头发起了解放人民思想的运动,胡适创办的《新青年》杂志为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作出了铺垫。

五四运动作为提出新文化、新思想的民主革命运动,对当时社会的文化、思想潮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音乐领域,五四时期完成了中国近代早期音乐思想上的启蒙和形式上的初步探索。

艺术歌曲是这一时期得到探索发展的重要音乐体裁,在五四时期,涌出了一些优秀的艺术歌曲作曲家,创作出一批具有特色的作品。

“艺术歌曲”是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时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艺术歌曲”是德文词“Lied”的中译,艺术歌曲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盛行,但其在早期欧洲音乐史上也一直存在着线索。

早在12世纪时,法国游吟诗人(Troubadour 或Trouvere)就推动了抒情歌曲和叙事歌曲的发展,14、15世纪随之在德国诞生的恋歌诗人(Minnesinger)与前者类似,从它们的表演特点中就可窥见艺术歌曲的早期形式特点。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五四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与演唱风格也经历了一些变化,展现出了独特的特点和风貌。

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与演唱风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描述和分析:一、音乐风格的转变在五四时期之前,中国的音乐风格主要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歌曲的创作和演唱方式也比较传统,倾向于古典、抒情和宗教性质的歌曲。

随着五四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音乐风格也逐渐发生了转变。

新式音乐风格开始逐渐兴起,歌曲的创作和演唱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春江花月夜》、《茉莉花》等歌曲就展现出了新式音乐风格的特点,旋律更加欢快活泼,歌词更加贴近生活,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创作主题的开放性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主题也逐渐呈现出开放性和多样性。

以前的中国艺术歌曲主题主要围绕着传统文化、宗教和爱情等方面,而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主题开始向更广泛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方面延伸。

歌曲的创作主题涉及到了社会变革、民族复兴、爱国情怀等方面,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变革和人民精神面貌的变化。

《义勇军进行曲》、《国际歌》等歌曲就是当时社会变革和民族复兴的产物,歌词中充满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正义的呼吁,激励人们奋发向前,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三、演唱方式的多样化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方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和丰富化的特点。

传统的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方式主要以民间歌手和戏曲表演者的演唱为主,而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开始引入了西方音乐文化的演唱方式,比如流行、摇滚、蓝调等风格的演唱方式开始被引入到中国的艺术歌曲中,使得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方式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这种多样化的演唱方式不仅使中国艺术歌曲在表达形式上更加灵活多变,也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与演唱风格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展现出了独特的特点和风貌。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运动,也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变革。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与演唱风格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成为当时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进行详细探讨。

五四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人们开始追求现代化与民主化。

这种变革也对音乐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与演唱风格开始融合了西方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音乐风格。

在五四时期,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多以反映时事和社会问题为主题。

作曲家们大胆地吸收西方音乐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以琵琶、二胡等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洋乐器如小提琴、钢琴相结合,创作了许多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

这些作品既保留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又融合了西方音乐的现代性,使得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在五四时期蓬勃发展。

在五四时期,中国的艺术歌曲演唱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于五四运动的影响,传统的京剧、评剧等戏曲形式逐渐淡出了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兴的歌唱形式,如音乐剧、歌舞剧等。

这些新兴的歌唱形式在演唱风格上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个性化的演绎,形成了独具艺术魅力的演唱风格。

在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受到了一些优秀音乐家和歌唱家的深刻影响。

著名音乐家聂耳创作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乐曲,如《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这些作品成为了当时中国音乐的代表作,也影响了当时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还有一些优秀的歌唱家,如周璇、徐兰、吕燮等,他们的个人魅力和演唱技巧为当时的中国艺术歌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推动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这些音乐家和歌唱家的努力和贡献为当时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开辟了新的天地。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的发展受到了社会文化环境的深刻影响。

在当时的社会文化中,青年人对自由、民主等现代价值观的追求成为了主流,这也体现在了当时的艺术歌曲创作和演唱风格上。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1. 引言1.1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五四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一场思想解放和文化变革的运动,艺术领域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创作激情。

艺术歌曲作为当时流行的音乐形式之一,在五四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创新。

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与演唱风格体现了当时青年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审视和批判,以及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和追求。

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既保留了传统的中国音乐元素,又吸收了西方音乐的创新和现代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

在创作方面,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以批判现实、歌颂理想、表达情感为主题,歌词通常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感情色彩。

音乐风格上,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融合了中西音乐的元素,旋律优美动人,节奏明快流畅。

在演唱方式上,艺术歌曲的演唱形式多样,有独唱、合唱、重唱等形式,艺术家们在演唱中注重情感表达和声音技巧的运用。

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传播,同时也对后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为当代音乐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

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以其独特的创作与演唱风格,展现出了时代的精神和文化特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2. 正文2.1 五四时期背景下的艺术歌曲创作五四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中国的文化艺术开始呈现出新的面貌,艺术歌曲的创作也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起来。

五四时期背景下的艺术歌曲创作受到了当时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许多青年艺术家投身到这一领域,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他们对国家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关注。

他们以独立自主的创作态度,大胆探索新的音乐表现形式,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

在五四时期,艺术歌曲的创作主题多样,涵盖了国家民族、爱情、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五四时期,是中国文化、思想、艺术的重要转折期,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碰撞和融合。

在这一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和演唱风格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以往的传统方式转向现代音乐形式,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作风格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以“提倡进步、反对落后”为宗旨,追求新颖、前卫、民族化的风格。

创作上,大多数艺术家运用西洋音乐的调式与编曲手法,创作出更多富有现代感的音乐作品。

同时,他们也尝试将西方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形式。

在五四时期,以“革命民歌”为代表的主流艺术歌曲,以反映工农群众生活为主要内容,旨在引导普通妇女、工人和农民了解国情、认清社会现实,提高道德觉悟与意识形态。

同时,还有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真挚感人的情感、表达思想和艺术情感的“抒情民歌”,这些歌曲中表现出了对生活的真实感知和对未来的追求。

演唱风格五四时期的演唱风格,同样认为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艺术家们纷纷放弃了过去的传统方式,走向更加自然、真实的演唱方式,并在歌曲的表演上大胆尝试文学、戏剧和现代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

此外,五四时期的演唱风格还表现出了女性独立精神、身份认同和性别问题等方面的特点,艺术家们通过歌声传递着对社会倡导平等的立场主张。

女性演唱家们的独立、坚定和自信,也为当时封建社会下的女性树立了形象,对后来大量女性音乐工作者的影响亦不能忽略。

总体来说,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和演唱风格,反映出了新文化运动的时代精神。

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以革命歌曲为主,并趋于前卫、新颖、国际、科学和自由。

他们以真实抒情,反映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使观众更容易融于其中。

同时,演唱方式的变革也使得观众们深切体会到艺术歌曲的情境和内涵,进一步增强了中国进步文化的影响力,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摘要】五四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时期,艺术歌曲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代表作品。

本文将介绍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主题、创作特点、演唱风格、影响和传承。

这些歌曲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和情感,对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这些歌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五四时期的精神风貌,以及这一时期对当代的启示和影响。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在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我们应当重视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演唱风格、影响、传承、文化发展、重要性、启示、独特价值1. 引言1.1 五四时期的历史背景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社会运动,发生于1919年5月4日,起初由北京学生发起,后得到了广大群众和知识分子的支持和参与。

这场运动的爆发是由于《凡尔赛条约》中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导致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和不满情绪。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正统与西方近代文明的激烈碰撞,也标志着中国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的觉醒。

在运动中,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文化,并积极倡导新文化,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文化、社会、政治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在中国社会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一种催化剂和表达工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倾向和情感风貌。

1.2 艺术歌曲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在五四时期,艺术歌曲在社会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革命精神和民族意识的重要载体。

艺术歌曲通过歌词和旋律传达着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愿望,激发和凝聚着人们的爱国之情和反抗之志。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艺术歌曲成为了反抗封建传统和帝国主义侵略的有力武器,唤起着人们的民族自尊和自信。

艺术歌曲不仅在革命运动中发挥着宣传和鼓舞的作用,也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具有凝聚人心的力量,引领着人们走向民主与自由的道路。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五四时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在政治、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艺术歌曲也经历了一次革命性的转变,出现了许多新的创作和演唱风格。

本文将围绕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展开讨论。

五四时期的中国正处于风起云涌的时代,传统的文化和社会风气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艺术歌曲开始呈现出新的面貌,创作和演唱风格也有了较大的变化。

首先要谈到的就是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

在五四时期,许多作曲家开始走出传统的音乐创作模式,开始尝试新的音乐形式和风格。

他们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启发,注重音乐的现代化和个性化,探索新的音乐结构和和声形式,创作出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感和个性化的艺术歌曲。

这些歌曲的创作风格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和个性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音乐形式和旋律,更加注重对时代和社会的关注和反映。

在五四时期,中国的艺术歌曲多以声乐与钢琴伴奏的形式呈现,鲜有管弦乐的伴奏。

这种形式的艺术歌曲表现了青年艺术家的独特审美追求和对音乐创作的新尝试。

而在创作风格上,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更加注重对文字和音乐融合的处理,作曲家们常常根据歌词的内容和情感来创作音乐,力求将音乐与文字完美融合,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他们在音乐表现手法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采用了更加生动、多样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使得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更加充满活力和新意。

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在演唱风格上也注重对时代和社会的关注和反映。

许多青年歌手选择了一些具有社会意义和思想性的歌曲进行演唱,通过歌声来呼应当时社会的变革和抒发个人的情感和理想。

他们的演唱风格更加真实、自然,富有情感和个性,深深地打动了当时的听众,成为了五四时期中国音乐的代表人物。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五四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起点,也是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萌芽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艺术歌曲也有了新的发展,创作与演唱风格也与以往有着明显的变化。

五四时期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与演唱风格首先体现在其内容上。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开始积极探讨民族意识觉醒、国家独立和社会变革等民族情感与社会意识的问题。

在词曲内容上,歌曲的创作风格也开始呈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以及对于自我价值的探讨等内容,使得民族情感与社会意识成为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不可或缺的主题。

而在音乐形式上,五四时期中国的艺术歌曲也开始融合了西方音乐元素,形成了中国式的民族歌曲。

这种歌曲不仅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如民族乐器、旋律和音调,还吸收了西方音乐的和声、节奏等元素,使得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在音乐形式上也有着极大的丰富性。

在演唱风格方面,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演唱风格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在音乐演唱中,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开始注重情感表达与音乐性的融合,演唱风格多以真挚的情感和流畅的嗓音表达民族情感与社会意识,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同时在歌唱技巧上,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也开始受到西方音乐技巧的影响,歌手在演唱中更加注重声音的力度、音准、音色和流动性,使得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在技巧上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与演唱风格,不仅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探索融合,也显示了对社会现实和民族情感的关怀,同时也融合了西方音乐元素和演唱技巧,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在内容、形式和演唱风格上都呈现出了一个崭新的面貌。

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与演唱风格也得到了一些杰出的艺术家的推崇与表现,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为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比如著名的作曲家、词曲家与演唱家李叔同,他的歌曲《故乡山河美》《我爱你中国》等歌曲,不仅在内容上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也在音乐形式上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西方音乐元素,拓宽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空间。

五四时期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

五四时期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

五四时期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一、诗与旋律的完美结合艺术歌曲对歌唱旋律的要求同样很苛刻,这就需要作曲家运用高超的作曲技法,把每一首诗词以最好的“读法”表现出来。

歌曲旋律的起伏与节奏来源于歌词,但又不同于歌词。

在需要强调和抒发的段落,作曲家用音乐的线条使其自然地得到发挥,产生出巨大的震撼力,深入内心拨动心灵。

《大江东去》便是诗与旋律完美结合的一首经典作品,它是青主先生1920年在德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开山之作。

青主先生运用欧洲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的写作形式,依据诗词的结构及内容选取了二部曲式,上阕以e小调为主,用叙述性的旋律配以柱式和弦伴奏织体,表现出庄重、典雅、厚重的音乐情绪。

旋律开阔之中充满了雄健,结合了古诗词吟咏的特点,基本一字一音。

钢琴伴奏跌宕起伏,贴切地体现了原词豪放的气概与情调。

下阕以E大调为主,配以连贯的三连音分解琶音,表现出浪漫、抒情的色彩,富于歌唱性,带有幻想的色彩,刻画出英雄与美人的幸福。

钢琴伴奏用琶音上下滚动,充满了流动的抒情性。

抒情的段落最后落在了e小调上,音乐断断续续并有着较长的休止,打断了句子的连贯性。

英雄的一生都会有波折,他的内心也会有波折,无论有多大的变化,英雄的内心始终充满豪情。

二、时代的进步性的欺凌、压榨,我国近代新音乐文化可以说就是在“五四”运动的直接影响下才真正得以建立和发展的。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大部分的作曲家将革命性、群众性等因素注入了各种不同音乐体裁的创作之中,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的基本思想倾向是符合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的,在字里行间直抒爱国爱民情怀,讴歌爱情、友情、亲情。

《问》是萧友梅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创作于1922年。

《问》这首短小的歌曲以含蓄的语言和深刻的音调,向人们提出了一系列意味深长、富有哲理性的问题。

该曲属于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和尾声构成。

由于曲式灵活,也可以划分为其他的方式。

在和声的写法上,全曲采用规整简单的和声进行,反复交替使用I级和V级和弦,最明显的是乐曲开始的属功能弱起至主功能的手法,以附点节奏获得发展动力感,以主导动机贯穿全曲。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五四时期,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开始了一次全面的革命。

自此,传统的中国音乐被完全颠覆,音乐创作在内容、形式和风格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变化。

在演唱风格方面,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呈现出了更加个性化和独立的特点,在音乐和文化方面实现了创新和突破。

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以战斗、抗争、自由为主题。

音乐表达极其激烈的情感,反映了时代大众的心声、希望和抱负。

音乐创作采用新的音乐形式与元素,让旋律更独特、节奏更富韵律感、和声更加多样。

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演唱风格更加独特,以个性化为主,个性突出是其显著特点。

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演唱风格反映了生动的思想与情感世界。

艺术歌曲演唱者表达了他们的情感和信念,从而为这种音乐风格奠定了基础。

他们为艺术歌曲注入了新的灵魂和意义。

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演唱风格也反映了新的生活态度。

称呼方式的变化,采用更加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反映了新的文化习惯。

唱腔更有自由流畅的感觉,唱法更为真实自然,不再限制声线、音调和吟唱方式。

艺术歌曲的演唱就如同从唱出的故事中透露出坚韧、斗争、勇气和希望。

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演唱风格中,特别突出的是其感性和表现力。

演唱者对歌曲内在情感的理解和演绎展现出真实和情感,这种情感和真实感是中国音乐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演唱风格也反映了新的审美观。

演唱者对音乐的解读和感悟,让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更加深刻、感性、具有创造性。

由于这些特点,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演唱风格被崇高赞誉,成为了中国音乐历史上一个过渡时期的重要见证。

总的来说,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和演唱风格在音乐和文化方面实现了创新和突破,使中国音乐脱胎换骨,进入了新的繁荣时期。

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演唱风格个性化丰富,真实和情感是其最大特色,让人们在听听到这段时期的艺术歌曲时仿佛回到了那个特别的历史时刻。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时期,它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也是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发生了巨大变革的时期。

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达形式,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革。

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受到了许多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也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

在创作方面,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大多以民歌、新诗、散文等为灵感,歌词通常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情感。

音乐方面则融合了西方的音乐元素,如爵士乐、流行音乐等,使得歌曲具有了更加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

在演唱方面,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以其独特的浓烈感情和深刻的情感表达闻名。

流行歌手们通过深情款款的表演和动人的唱腔,将歌曲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听众。

一些新生代的歌手也创造了一些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使得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更加丰富多彩。

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在当时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是艺术的表达形式,更是社会的反映。

在五四时期,中国正处在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社会的不满、对未来的向往都融入了这些歌曲之中。

这些歌曲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内涵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

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也对中国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达形式,为后来中国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五四时期的影响下,中国音乐开始逐渐融合了西方的音乐元素,在风格和形式上更加多元化,为后来中国音乐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也是中国现代艺术歌曲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青年艺术家们积极探索新的音乐表现形式,创作了许多具有革新意义的艺术歌曲,这些歌曲在歌词内容和音乐风格上都体现了五四时期的时代特征。

本文将从创作与演唱风格两个方面对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进行介绍。

五四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大变革之中,这种变革的背景深刻地影响了当时艺术歌曲的创作。

一方面,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了许多艺术家关注到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反映社会民生问题成为了当时许多艺术歌曲的主题。

西方现代音乐的引进也使得许多中国音乐家开始尝试新的音乐形式,创作出具有现代感的艺术歌曲。

在歌词内容方面,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多数体现了对封建传统的批判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歌词中经常出现对封建礼教的抨击、对自由平等的呼唤和对沉重生活的愤懑。

比如著名的歌曲《母亲》中就表现了对封建家庭观念的思考和对母爱的赞美。

还有不少歌曲描绘了社会上的不公正现象,如《血泪的控诉》、《赣江之怨》等歌曲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平的控诉和对疾苦的呼唤。

这些歌词内容表现出了五四时期的青年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关怀。

在音乐风格方面,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多采用了西方音乐元素,并结合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

西方音乐在五四运动时期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符号,许多艺术家开始学习西方乐理和西方音乐形式,将其融入到自己的音乐创作中。

这种融合造就了许多新的音乐风格,如民谣、流行曲、爵士乐等,这些新的音乐形式为当时的艺术歌曲创作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使其更好地表达了时代的精神。

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还受到了民间音乐的影响,其表现形式也更加丰富多样。

一些歌曲采用了中国古典乐器的伴奏,如二胡、琵琶等,赋予了歌曲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许多艺术家还在创作中加入了中国传统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使歌曲更具民族特色,更容易为民众所接受。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风格
五四时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与演唱风格大
力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各种新兴的思想、文化、艺术等流派涌现出来,开展了一
场革命性的文化运动,其中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碰撞、融合,使得中国艺术歌
曲独树一帜,创造了许多不朽的经典作品。

首先,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与传统音乐相比,更加注重情感表达。

通常以社会问题、政治时局或爱情、友情等为主题,这与传统的叙事性音乐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五四时期
中国艺术歌曲的主题更加接地气,而情感表达尤为重要,因此,许多歌曲都是以一种真挚、深情的方式详细描述了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现实。

其次,在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和演唱风格逐渐走向现代化。

与传统的
朗诵式演唱相比,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以音乐性的演唱方式为主,强调歌曲的感染力和艺
术性。

创作风格也是如此,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作曲技法越来越先进,具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

同时,五四时期的歌曲写作比较注重中国歌曲的国际化,尤其是吸收了许多西方
文化的元素,所以从时代上看,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成为了中国演艺史上的一个新的
高潮。

总的来说,五四时期是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和演唱风格快速发展的时期,标志着中国艺
术歌曲从传统时代到现代时代的重要转变。

在这个时期中,中国文化多元性的特点得到充
分发挥,同时还吸收了很多西方文化的元素,这使得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呈现出了一
个独特、丰富、多样的文化面貌,在文化与艺术方面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
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色作者:陈明明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03期【摘要】艺术歌曲发源于19世纪的欧洲浪漫派音乐,20世纪初传入中国,经过近代音乐先驱的改进,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形式。

也是我国艺术歌曲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创作的艺术歌曲,它格调清新、意境隽永。

在创作技巧上精雕细刻,将西方的作曲技巧与中国的民族风格巧妙结合,注重旋律创作的民族性。

本文从五四时期艺术歌曲的形成,西方与中国音乐的结合,钢琴伴奏的完整演绎等方面做出论述,力求通过本文的论述让读者对五四时期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色有更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音乐风格;演唱特色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逐渐开始建立和发展,是以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

随着一些大学、专科学校音乐系的建立,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科学民主进步思想及专业音乐水平的人才被培养起来。

音乐家们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艺术歌曲,形成了五四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

同时,演唱特色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因此,本文力求通过从五四时期艺术歌曲的形成,西方与中国音乐的结合、钢琴伴奏的完整演绎的方面做出论述,让读者对五四时期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色有更深刻的了解。

一、五四时期的背景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民主革命,同时也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封建文化的革命。

一些有志之士通过歌曲的创作来表达友情与爱情;或是歌颂人民的战斗生活,或是反映人民生活的疾苦。

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引导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出现。

二、中国艺术歌曲的形成第一,1919年爆发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中国的许多知识分子变得勇于接受科学思想、民主精神,敢于同腐朽的封建制度做斗争,另外这一时期,“新诗界出现了一些注重个人情感表达的诗人。

他们的诗作一方面继承我国古典文学当中的典型内容,另一方面以淳朴的风格来客观地反映出现实及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及感受,为艺术歌曲的诞生开拓了题材方面的条件。

”第二,20世纪初中国艺术歌曲处于一个重要的准备阶段,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在留学欧美后纷纷回国。

如萧友梅,赵元任,青主等,他们带回了大量的作曲技术和音乐理论。

他们创作的作品中用和声、复调的音乐表现形式来代替单音为主的音乐表现形式。

创作了既具欧美特征、又具有中国韵味的中国艺术歌曲。

从而开辟了运用西方进步作曲技法来创作民族风格歌曲的新道路。

第二,专业音乐机构的出现。

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建立。

这些学校为传播中西音乐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较为科学、全面的音乐教育环境。

另外,当时的声乐教学也开始了对西方演唱方法的学习和训练,是中国艺术歌曲能够进一步形成和实践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是因为以上几方面的条件和因素,中国艺术歌曲在20世纪初正式产生,并迅速发展成一个重要的声乐体裁形式。

(一)艺术歌曲曲调、意境的简单介绍1.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是在形式上高度吸收了欧洲艺术歌曲的优秀成绩,并且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其进行有机结合。

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曲式结构、调式与调性的布局等方面表现最为突出。

在曲式结构方面,这一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在借鉴吸收西方曲式结构的同时,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曲式风格。

如单乐段、二段式、单二部和带有尾声二部曲式、三段体等。

在调式与调性布局方面,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有着十分突出的表现。

以往中国作品中很少使用对比的调式与调性的转变手法,基本上都是采用单一的调式和词性。

而在五四时期,我国第一代专业音乐作曲家开始重视欧洲艺术歌曲中有关调式、阋性布局与转换的方式。

并且被运用到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中。

2.意境的深邃之美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虽然大多简练朴实、短小而精悍,但是歌曲巾所蕴含的哲理、情感和内涵是非常深邃的。

它不仪能陶冶情操,还能给人思想上的启迪,这一时期的作曲家,为了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精心构思了音乐素材的选用。

另外,钢琴伴奏也与旋律交相辉映、烘托意境。

(二)西方作曲技巧与中国民族风格巧妙结合五四时期的作曲家们提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创作方法,在采用西方的工具和技巧的同时,保留我国传统音乐的精华。

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把诗词作为歌词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是把音乐与诗词相结合的音乐体裁,作曲家们把诗词与音乐相结合,使歌中有诗,诗中有歌,来共同表达内心的情感。

他们所创作的大部分作品巾都力求在语言的描绘和诗词的意境上能够统一、和谐。

使音乐与诗词的形象相同,思想情感一致。

2.与民族民间音乐相结合我国是一个有着多民族文化的古老国家,各民族都有着丰厚的音乐沉淀,五四时期的作曲家们开始尝试着把民族民问音调与古典诗词和白话文新诗相结合,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具有“土洋”结合的中国艺术歌曲。

3.中国与西方结合的作曲法如赵元任的《海韵》,作曲法采用了西洋歌剧,作为了女高音独唱曲去独演唱,也添加了四部女高音独唱合唱曲。

其中“咏叹调”就是女高音独唱,“宣叙调”就是合唱,采用了钢琴伴奏来象征大海,使这种作曲法完全的中国化,形成了中国民族特有的艺术风格。

(三)钢琴伴奏的完整演绎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除了曲调,意境和东西方风格的结合能体现民族风格的特点以外,钢琴伴奏也在其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首完整的艺术歌曲离不开歌词、旋律和钢琴伴奏这二个部分,而钢琴伴奏与旋律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

钢琴伴奏通常能够表达语言无法表达的意境,因此,作曲家都从歌词的意境出发来写作钢琴伴奏的。

如赵元任的《听雨》为了模仿雨滴,增加艺术气息,白始至终都是采用八分音符的同音反复来写作钢琴伴奏的;青主的《大江东去》,钢琴伴奏为了表现长江流水的景色采用流动的音型,又使用强力分解和弦来描绘江涛拍岸的壮丽景象。

所以,演唱者在演唱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的同时也应该关注钢琴伴奏,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熟悉伴奏与歌词相融合的部分,找出难点,是演唱能够顺利的进行。

三、《问》和《叫我如何不想他》为例(一)作品分析1《问》艺术歌曲《问》是萧友梅其最有影响的代表作。

创作于1922年,收入在他的歌曲集《今乐初集》中。

这是一首较好的艺术歌曲,乐曲形象鲜明,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和协调,旋律发展富于逻辑。

歌词共有两段。

第一段从“秋声”所带来的憔悴景象,转到了对国家内忧外患的命运的忧虑。

第二段从对人生的探索,发展到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

全曲是单乐段结构,旋律流畅、起伏、潇洒,情绪较为平稳。

在四个匀称的乐句之后,接以两个二度下行的叹息似的音调,显得从容不迫,含蓄不露。

接着,连续的二连音和上行跳进,把歌曲推向高潮,随后即以感慨似的旋律进入完全中止,提出“你知道今日的江山,有多少凄惶的泪”的主题。

歌曲最后又出现了沉吟似的尾声,像是经历沧桑的长者发出的具有哲理性感慨,更觉余韵无穷,耐人寻味,给人以无限沉思的空间。

20年代的中国,内有军阀的连年混战,外有帝国主义的欺凌、压榨,富于爱国热情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对山河破碎、国家沉沦的混乱时局颇有感慨。

这首短小的歌曲以含蓄的语言和深刻的音调,向人们提出了一系列意味深长、富于哲理性的问题,反映J,爱国知识分子对当时军阀混战、山河破碎的祖国的深沉的忧虑之情。

“你知道今日的江山,有多少凄惶的泪”点明了“问”的主题是对于当时军阀混战,山河残破的祖国深沉的忧虑。

通过对人生山河的感慨和发问,抒发了一种忧围忧民的感情,表现了一种苦闷彷徨的心理,也反映了当时作者对北洋军阀的不满。

这首艺术歌曲《问》无论是从艺术上还是思想上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体现了我国诗与歌的完美结合。

2《叫我如何不想他》《叫我如何不想他》是赵元任在1926年将刘半农的白话诗谱曲而成的。

这首作品运用优美的音乐,通过天对天上的白云、微风、月光、水面、海洋、鱼儿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同时在这首乐曲的歌词中出现了“他”,所以又可以理解为一对相互思慕的情侣中“她”对“他”的思念之情。

赵元任在作品《教我如何不想他》中,大胆的借鉴了西方现代音乐的创作技法,同时又保持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

歌曲的调性布局作者做了精心的调整与安排,有时用关系大小调转调,有时又用同主音大小调转化。

作品的引子是以三和弦的分解和弦为骨干音而构成的乐句,音乐清晰而明朗。

作品的第一段是全曲的主要基调,整个曲子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在写。

歌曲的第一段第一乐句是主题,旋律起伏比较小,音符基本上都是以级进为主,在四度音区平稳地波动,感情平和而细腻;第二乐句基本上重复了第一乐句,只是在第三小节处有一个微小的变化,在“微风”和“微云”上做了调整,这种调整既是语言的需要,也利于感情的变化;第二句和第四句是非常连贯的,但第二句随后通过衬词“啊”和一个六度大跳,把整个第一段由景而触发的思念之情生动地表达了出来。

第二三段都以第一段音乐作为基础,进行了不同的改动。

第二段中有一个下行六度和上行七度的连续大跳,把思念的感情又一步的升华。

歌曲的第二段更是突出了忧伤的色彩,旋律一直在低音区徘徊,最后“教我如何不想他”,直接凸显这篇作品的主题。

第四段以e小调开始,刻画了枯树、冷风等惨淡景象,最后又转回了这首作品的主调式E大调,与作品的开头形成统一。

(二)分析音乐风格及演唱特色1音乐风格(1)五四时期止处于巾国文化从旧思想向新思想学习的阶段,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的作曲家们,提倡了科学民主的时代精神,通过对歌词的创作来高扬反帝反封建的精神,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的对劳苫大众的同情之情。

如萧友梅的《问》,作者通过歌词来唤醒大众对祖国命运的关切和忧愁;《嘉陵江上》写出了大批同胞被迫逃亡到异乡的惨痛遭遇。

(2)主张中西音乐的结合,使其题材内容中国化,在音乐创作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使用我国本土音乐,在借鉴西方音乐的精华。

不在单纯的使用单音为主的表现形式,而是用和声、复调来代替。

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的作曲技法。

2.演唱特色(1)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在演唱方面,既不同于西洋美声唱法的明亮、网润、松弛、丰满,又不同于我国传统民族唱法的“甜、脆、亮、水、网”。

它融合了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和声乐技巧,又保留了我国传统民歌的唱法。

(2)五四时期的中国艺术歌曲在创作时非常注重音调与汉语声韵、字音的配合。

中国的汉字有四声,讲究字正腔网。

所以在演唱作品时,应先解决吐字咬字的技巧,例如,赵元任的《叫我如何不想他》中“我”、“发”、“想”、“爱”等字就应该加一些“滑音”来处理,是汉语中的四声“读”的更准确。

(3)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受到当时压抑、惆怅的时代影响,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感情往往就比较复杂,这就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歌曲的时候,能够充分理解作品中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内涵,通过对力速度、表情、力度、等方面的处理来表现感情色彩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