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项目教学
高职技能实训项目教案
高职技能实训项目教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职场需求方面面临挑战。
因此,我们开展高职技能实训项目,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模拟场景训练,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为他们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二、项目内容和步骤1. 需求调研:针对当前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开展调查研究,确定实训项目的具体内容。
2. 项目规划:根据需求调研结果,制定实训项目的整体规划,包括时间安排、培训内容和训练方法等。
3. 资源准备:确定实训场地和所需设备材料,提前准备好实训所需的各类资源。
4. 实训教学: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实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模拟训练和案例分析等。
5. 实训评估:根据实训成果及学生表现,对实训过程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改进。
6. 实训总结:总结实训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形成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为今后实训项目提供参考。
三、项目实施方案1. 目标设定:明确项目的学习目标,根据岗位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
2. 内容设计:将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环节,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结合,确保培养出既有理论基础又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学生。
3. 时间安排:合理安排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的时间比例,确保学生能充分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4. 实训场地:确保实训场地和设备的充足性和适用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
5. 阶段性评估:根据学生实训成果和表现,设置阶段性的评估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和指导。
6. 多样化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7. 实训团队:招募经验丰富的实训教师,组建实训团队,确保实训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四、项目预期效果通过高职技能实训项目,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和模拟训练,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相关设备或工具,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实训项目中,学生将分为小组进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高职学生学习中的项目式教学
高职学生学习中的项目式教学在高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项目式教学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实际项目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探讨高职学生学习中项目式教学的优势及其实践方法。
项目式教学的优势之一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项目式教学更注重学生参与和合作,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其次,项目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项目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如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另外,项目式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针对高职学生学习中项目式教学的实践方法,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项目任务。
项目任务应该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探索欲望。
其次,注重团队合作和交流。
项目式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可以设计合适的团队合作形式,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协作、交流思想,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再者,注重反思和总结。
在项目完成后,学生应该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从中获取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积累经验。
最后,教师的引导和指导至关重要。
教师在项目式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顺利完成项目任务。
综上所述,项目式教学在高职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合理设计和有效实施,项目式教学将为高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障。
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高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
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高职教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而高职教材的开发则是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之一,面对当前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和要求,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一、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的背景和意义高职教材的开发一直是高职教育改革中的难点和痛点之一。
传统的教材开发模式多以教师为核心,内容固定,缺乏与实际工作环境的衔接以及与市场需求的对接,造成了教材的滞后和脱节。
而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则是一种以实际项目需求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材开发模式。
通过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
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符合市场需求。
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可以更好地贴近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教材内容,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2.培养实践能力。
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注重实际项目的应用,有利于学生通过实践项目的参与和实施,提高其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促进创新意识。
项目化教材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4.提升专业素养。
项目化教材开发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素养。
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的实践需要建立合理的实践模式,根据项目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实践模式。
常见的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实践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项目驱动型模式。
项目驱动型模式是以项目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实际项目的研究和设计,形成项目组,进行项目分析、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实施实践等环节,最终形成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项目成果,并将项目成果转化为教材内容。
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
高职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国家技术水平和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教材的开发和研究也变得至关重要。
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通过项目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本文将对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进行探讨,旨在为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的概念项目化教材开发是指以项目为载体,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通过跨学科合作和问题解决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资源的整合,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项目化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贴近实际应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高职教育中,项目化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理论知识,这样不仅学到的知识更加深入,而且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在国外,美国、瑞典、新加坡等国家在高职教育中普遍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以项目为核心,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
瑞典的高职教育体系也以项目化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项目化教学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
在国内,针对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
国内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了一系列关于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的研究项目,形成了一些有关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了解项目化高职教材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高职项目式教学教案
高职项目式教学教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职项目式教学教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其教学模式也在逐渐从传统的讲授式向项目式教学模式转变。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主体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项目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设计、实施步骤和案例分享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项目式教学的理论基础项目式教学是一种以项目为主线、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学生主体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模式。
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理论、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是学习者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
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结构,通过与外界世界的互动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应该是知识的主体和创造者。
项目式教学通过设立具体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究,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构建知识结构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的需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业成就。
二、项目式教学的教学设计项目式教学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项目选择、项目设计、项目实施、成果展示和评价等环节。
项目选择阶段主要是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兴趣特点选择适合的项目主题,确立项目目标和任务。
项目设计阶段需要明确项目流程和步骤,设计项目活动和任务,理清项目关系和角色,确定资源需求和时间安排,确保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
项目实施阶段是项目的核心内容,学生围绕项目目标和任务开展调研、实验、设计、制作等实际操作,进行团队合作和交流,提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成果展示阶段是对项目成果进行展示和分享,这有利于学生总结经验、分享成果、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评价环节是项目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评价应该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和动态性,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高职教育专业群平台课程项目化课程 教学设计与实践
高职教育专业群平台课程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职教育专业群平台课程项目化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将详细阐述高职教育专业群平台课程项目化课程的概述,教学设计原则与方法,项目化课程的实施过程,教学实践案例分析以及评价与改进。
在结论部分将对研究进行总结,展望未来,并探讨研究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提供有关高职教育专业群平台课程项目化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参考和指导,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群平台课程、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实施过程、教学实践、案例分析、评价、改进、结论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意义、实践价值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高职教育专业群平台课程项目化课程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而项目化课程则通过实践项目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目前高职教育专业群平台课程项目化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教学设计不合理、学生参与度不高、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有必要对高职教育专业群平台课程项目化课程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设计和实施项目化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
本研究旨在从教学设计、实施过程、案例分析和评价改进等方面对高职教育专业群平台课程项目化课程进行全面分析,为高职教育专业群平台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通过研究高职教育专业群平台课程项目化课程,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提升。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学生的实际参与和实践机会,而项目化课程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研究高职教育专业群平台课程项目化课程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竞争力。
通过参与项目化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践类教学方法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从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的内涵、重要性、实施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高职教育实践类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参考。
一、引言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实践类教学方法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高职教育中,实践类教学方法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二、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的内涵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的重要性1.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类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类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实践类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实际项目或实习过程中,了解企业文化和职业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 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类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高职实践类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践类教学方法的实施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实践类教学方法质量的关键。
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具有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2. 优化课程设置。
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合理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程设置的实用性。
3. 改革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加强校企合作。
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技能。
高职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反思
高职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反思近年来,高职项目教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对高职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一、教师资源缺乏由于高职项目教育吸引了越来越多单位和学校的关注,同时也遇到了招生、培训等方面的层面协调困难。
因此,高职项目教育开展的教师队伍缺乏,一些已有经验的导师无法形成固定的队伍负责一项特定的实验,对于初次参与的导师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进行培训和指导,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困难。
针对教师队伍缺乏现象,建议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 鼓励培训:组织针对高职项目教师的专项培训,借助网络教育平台,提高教师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增强项目的开发和管理能力。
2. 撬动内部教师力量:鼓励以高水平的老师、高水平公立或者民间培训机构作为教师选聘对象,提升教师质量。
3. 依法依规纠错:建立一整套完整信息化的选择机制,在招聘、选拔、教育及自律等方面,有法可依,对非法人和违规者进行惩罚。
二、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实践能力高职项目教学模式提出了“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生发展过程中重视实践与实践能力相结合。
因此,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但在实践中,学生的学科素养却日益显得缺乏许多,现有的教材缺乏全面性、科学性,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往往难以结合,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兴趣。
遇到这样的情况,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 康复措施:加强学生理论基础,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
这需要在每个主题培养阶段注重知识点的教学和概念引导,使学生对知识点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2. 建立实验室实践基地:立足学生的实践需求,建立规范的实验室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
三、课程设置互斥问题在实施高职项目教程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选修课程之间的“互斥性”。
例如,有一些学生在进行机器人编程的选修课程时,往往会因其需要编程技能而放弃了其他选修课程。
校企合作下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与实施路径
校企合作下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与实施路径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引言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与企业合作,高校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用性。
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如何将校企合作落实到教学内容的项目化实施中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需要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二、项目化教学的意义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通过实际项目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项目化教学可以将学校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推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项目化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路径1. 企业需求调研学校需要与企业进行需求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掌握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通过调研,可以明确项目化教学的方向和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
2. 教学内容设计在企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分解为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是与实际工作任务相关的小组项目,每个项目都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际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3. 项目实施在项目实施阶段,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项目中去,每个项目都由一名企业专家和一名教师负责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通过项目实施,学生可以亲身经历实际工作流程,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
4. 效果评估在项目实施完成后,学校需要对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估,调查学生在项目中的学习情况和收获,对项目的实施做出总结和改进。
通过评估,可以及时了解项目实施的效果,为下一次项目实施做好准备。
四、项目化教学的优势项目化教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2. 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专业性;3. 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4. 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说课与课程标准建设
课程标准的内容与结构
内容
课程标准主要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评价与反馈等部 分。
结构
课程标准的结构一般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性质和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进度、 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与评价等部分。
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
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由专业教师团队共 同参与,深入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 职业岗位需求,参照国家或行业标准,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
教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果进 行评价,同时结合行业标准和 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评估。
多元评价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学生 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等,确
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05
高职项目化课程案例分析
案例一:机械制造类高职项目化课程设计
总结词
实践导向、技能培养、跨学科整合
详细描述
该课程设计以实践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跨学科整合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方法
可以采用“五说”法,即说课程定位、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内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评价,使说课内容更加系 统化、条理化。
03
课程标准建设
课程标准的定义与作用
课程标准的定义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 设的基础和依据。
课程标准的作用
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为教师提供教学指导,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为评价提供依据,有 助于实现课程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VS
实施
课程标准的实施需要教师全面理解和掌握 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结合实际教学情 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同时需要学校提 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措施。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毕业设计中的四个追求
设计 和设备传动部分 的设 计等 。 总之 , 能使 学生受到 要 综合 应用知识的检 阅 , 并训 练查阅技术 资料 的能力 。
2实 用 性 原 则 。所 选 项 目应 与 当前 的 生 产 实 际 有 . 直 接 关 系 , 好 应 与 学 生 将 来 的 工 作 有 关 联 , 企 业 生 最 是 产 中亟 待 解 决 的 问题 或 是 对 原 设 备 进 行 优 化 改 造 。 这 样 的 题 目应 是 学 生 力 所 能 及 的 .既 能 达 到 教 学 目的 又
题; ⑧学 习结束时 , 师生共同评价项 目工作成果 。
一
些的学 生在规定 的时 间内能够完成 。也使程度 高一些
的 学 生 能 充 分 发 挥 自 己 的力 量 。确 保 每 个 学 生 经 过 毕 业设 计后都能获得 应有的收获 。
般 来 说 , 使 毕 业 设 计 项 目的 选 择 能恰 到 好 处 , 为
以能 力为本位 , 以职业 实践为 主线 , 以项 目教学 为 主体的模 块化教 学 。 目前专业课课改 的方 向。关键能 是 力是指从 事任何 职业都需要 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 . 是超 出某一具体 职业技 能和 知识范畴的能力 , 它的特征是 当
职 业 发 生 变 更 或 者 当 劳 动 组 织 发 生 变 化 时 劳 动 者 所 具
用 新 学 习 的 知 识 、 能 , 决 过 去 从 未 遇 到 过 的 实 际 问 技 解
5协作 的原则 。项 目确定后 , . 可以几个同学合作完
成 。 为 学 生 的 学 识 基 础 不 可 能 完 全 一致 , 此 完 成 项 因 因 目课 题 的 选 择 要 在 难 易 程 度 上 有 些 差 别 。使 程 度 差 一
高职实训项目教学指南
高职实训项目教学指南第一部分:教学主题一、背景介绍高职实训项目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实训项目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通过学生主体参与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悉实际工作环境,了解相关行业的实际操作流程和工作要求;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3.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原则1.实践导向:以实际问题和实际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探索;2.学生主体性:教师作为指导者和引导者,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3.问题导向:通过触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4.综合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二部分:活动安排根据实训项目的具体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包括实际操作流程、技术要点和相关知识点等。
二、实训项目设计1.项目选择: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实际需求,选择与之相关的实训项目;2.项目分解:将整个实训项目分解为几个小项目,便于学生逐步掌握各个环节;3.项目流程设计:确定每个小项目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确保学生在完成整个实训项目过程中能够逐步掌握相关技能。
三、实训活动安排1.集中实训:将实训时间集中安排,以连续几天或连续几周的方式进行实训指导和实际操作;2.分散实训:将实训时间分散安排,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实操活动,辅以理论知识的学习。
四、教学方法1.实际操作:通过实际操练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际案例,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4.导师指导:分配导师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解决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部分:教材使用根据实训项目的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选择与之相关的教材,包括教材的理论部分和实践操作部分。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涉及旅游行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旅游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借助项目教学法这一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项目教学法强调通过实际项目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引入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问题阐述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足。
在实践中发现,学生缺乏对实际工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无法将所学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影响了他们在就业岗位上的表现。
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项目教学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如何将项目教学法有效地应用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问题阐述】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意义和具体应用方法,以期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分析项目教学法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就业竞争力的影响,以期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具体而言,研究旨在深入挖掘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项目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的作用机制,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提供更加有效和实用的教学实践路径。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设计案例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设计案例篇一:标题: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设计案例正文: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设计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介绍一所高职学校的英语项目化教学设计案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以期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教学目标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掌握有效的英语沟通能力。
(3)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和语言思维能力。
(4)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2. 教学方法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设计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口语教学。
在口语教学中,学生需要参加真实的英语交际活动,如小组讨论、演讲等,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听力教学。
在听力教学中,学生需要听真实的英语材料,如新闻、电影、纪录片等,提高听力水平。
(3)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阅读真实的英语材料,如文章、小说等,提高阅读能力。
(4)写作教学。
在写作教学中,学生需要写真实的英语作文,如报告、邮件等,提高写作能力。
(5)模拟教学。
在模拟教学中,学生需要参加真实的英语考试,提高考试技巧和应对能力。
3. 教学评价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设计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考试等,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2)考试成绩。
考试成绩包括单元考试、综合考试等,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模拟考试成绩。
模拟考试成绩用于评估学生的考试技巧和应对能力。
(4)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效果等方面,用于评估教学质量。
拓展: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设计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实施过程中,学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来评估教学质量。
高职项目式教学教案
高职项目式教学教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职项目式教学教案一、教学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高职项目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本教案旨在以高职项目式教学为主线,设计一份综合性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提升技能,增强竞争力。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项目式教学的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质。
3.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三、教学内容1. 项目式教学的概念和特点2. 项目式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3. 如何设计和组织项目式教学活动4. 项目式教学中的评价方式和方法5. 案例分析和讨论:项目式教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四、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引入有趣的案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主动探究知识,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巩固和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
5. 评价反馳法: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
五、教学步骤六、教学评价第二篇示例:高职项目式教学教案一、项目式教学的概念项目式教学是一种基于任务的学习方法,其核心在于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执行和评估,从中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学习。
项目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1. 任务驱动:项目式教学以项目作为教学的核心,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来实现学习目标。
2. 主动参与:学生在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需要主动思考、合作解决问题。
3. 跨学科整合:项目式教学利用跨学科的知识来解决复杂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实践导向:项目式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高职《职业形象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高职《职业形象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职业形象设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高职院校的《职业形象设计》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重要课程之一,如何通过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针对《职业形象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研究探讨,以期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二、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1. 项目化教学的概念项目化教学是指以项目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
通过将学习内容融入到实际项目中,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2. 项目化教学的特点(1)学习内容贴近实际:项目化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实际项目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学习方式多样化:项目化教学以任务为导向,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合作、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习效果可观:项目化教学注重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完成项目可以获得实际成果和经验,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三、项目化教学模式在《职业形象设计》课程中的应用1. 项目化教学模式的设计(1)确定项目目标:根据《职业形象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并将其分解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和项目步骤。
(2)组织项目实施:教师根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实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3)开展项目评价:通过对项目的成果和过程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2. 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案例以某高职院校的《职业形象设计》课程为例,设计了一个“形象设计实践项目”,分为形象设计规划、服装设计、化妆造型等多个环节,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项目内容和形式。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研究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研究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提倡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研究应用,探讨其理论基础及实践应用情况,分析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项目教学法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旨在提升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影响,深入分析其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质量。
通过研究项目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情况,总结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分析项目教学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深入探讨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发展趋势,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旨在推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代化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能够促进教学内容的贴近实际。
项目教学法强调实践和应用,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项目教学,学生能够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研究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推动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2. 正文2.1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的理论基础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高职教学的10种方法
高职教学的10种方法
1. 项目教学法通过设计专业针对性强的综合训练项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增强
实际动手能力。
2. 情景教学法设置真实或模拟的专业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3.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主动分析问题,互相交流,以深化理解专业知识。
4.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联系专业理论与实际工作,理解知识内在逻辑。
5. 互动教学法构建师生互动模式,采用头脑风暴、提问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 实训教学法专业示范、操作模拟、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7. 网络教学法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资源推送、交流讨论、教学互动等,拓展教学途径。
8. 应用教学法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学习,
通过应用任务带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9. 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基础学生设置分层教学内容,实现个性化教学。
10. 模块教学法按知识点分割模块,每模块为相对完整知识单元,便于学情把握。
这些教学法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
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合理采用。
高职项目式教学教案
高职项目式教学教案课程名称:XXX授课人:XXX授课时间:XXXX年XX月XX日授课地点:XXX授课对象:XXX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项目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能力目标:能够独立完成项目的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案例或实际应用场景引出项目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项目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后续项目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3.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项目的需求分析、设计思路和开发计划,教师进行指导。
4. 项目实施(40分钟)学生按照讨论的计划进行项目的开发,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 成果展示(10分钟)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并简述开发过程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6. 评价与反馈(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学生根据反馈进行完善。
7.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布置课后作业和预习内容。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解与示范: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方法。
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 项目实施:通过实际的项目开发,让学生掌握实际开发流程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4. 成果展示与评价:通过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学院教学车间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李国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222)摘要:本文阐述了教学车间的理论基础、典型特征、核心理念、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提出学习和工作的行为融合、学生和员工的身份融合、教学和生产的过程融合的教学理念,采取了三种校企合作模式。
关键词:高职学院;教学车间;工学结合;实训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工学结合强调实训基地的建设,强调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和关键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
我院在长期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借鉴国外成果,积累了成功经验,对适应我国高职学院发展的现场教学形式(教学车间)进行探索。
一、教学车间的理论基础、典型特征和核心理念1.理论基础情境理论认为,知识不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之外的,而是与学习活动和情境紧密相连的。
学习者的认知过程总是处于特定的环境背景中,在情境浸润下进行主动的意义构建。
这一过程与态度、信念等非智力因素有着天然的联系。
这种关注“真实学习”的研究取向认为学校学习和现实社会中的学习存在实质差别,强调教学应给学生提供近似现实情景的学习任务。
学生的学习行为被真实情境激活,对职业内容有了新认知,并经过强化形成一种操作模式.进而成功融入职业角色,使自我认同逐步与现实情境一致,为今后的生涯规划和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典型特征(1)真实的教学环境。
教学车间的环境按照工厂生产车间布局进行设计.引入企业的核心设备和技术,将知识、技能附着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教学。
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是师徒式的技能传授过程,通过口头传述、激发想象、探讨问题、技术示范、纠错指导等现实环节进行积极的意义构建。
(3)利益共享的多边联盟。
以教学为核心。
以生产和科研为纽带,相关企业、学院、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共享教学车间的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
同时,建立由企业专家、行业能手和学术带头人组成的专业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定期召开年会,为教学车间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的意见和建议。
3.核心理念——“三个融合”(1)学习和工作的行为融合。
在车间化的课堂中,学生的行为被区分为显性工作方式和隐性学习方式两个层面。
显性工作是指通过劳动行为为工厂或企业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隐性学习是指通过劳动过程获取技能知识和动作技能从而形成内隐记忆的过程。
两者的有机结合是提升学生技术涵养,改善产品工艺和促进企业研发的前提。
(2)学生和员工的身份融合。
学生身份决定了学习态度,在思想意识上会以学习和提升技能、知识为出发点,而员工身份决定了工作态度,表现为认同企业规章制度,自觉服从管理,协调团队合作和寻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两者的有机结合是提升产品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增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基础。
(3)教学和生产的过程融合。
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活跃着两个主体,一方面是穿着工作服的学生,另一方面是穿着工作服的教师;同时体现着双重过程,一个是生产背景下的教学过程,另一个是依托教学的生产过程,既出人才又出产品。
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强化过程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校企共同发展的核心。
三者之间的必然联系是:身份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蕴于过程之中,通过实现行为、身份、过程三方面的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车间的运行机制“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训、实习虽然都属于增强学生能力的实践教学,但有着明显的区别。
实训是为掌握某种核心技能和技术而进行的有计划、有指导的反复实际训练;实习是为了提升综合实践能力而在真实生产环境中进行的顶岗实习”。
目前,我院已建成10个教学车间,分别为啤酒酿造、中水处理、包装印刷、电器装配、日化生产、食品焙烤、生物发酵、精密制造、软件设计、酒店服务,并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
1.保障条件(1)明确的指导思想。
一要紧密依托行业,与先进的产业、成长型的企业和国际化的品牌紧密结合,在结合中寻求稳定发展;二要提倡合作主体多元化,合作形式多样化,合作程序法制化,夯实教学车间的建设工作;三要坚持教学本位,辐射服务功能,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四要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友好合作,风险分担,利益共享。
学院充分尊重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同时,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管理制度。
(2)合理的“双师型”结构教师团队。
教学车间的有效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专业和职业素质,优化理论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的比例是解决当前“双师型”教师资源缺乏的可行途径。
我院聘请企业劳动模范、技术能手担任教学车间的指导教师,不仅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技术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3)瞄准市场,立足岗位,加大校本教材的研发力度。
合理规划、编写校本教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情趣,为学生在教学车间中学习和实践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
我院校本教材由专兼职任课教师共同编写,由各系教研室统一安排,以市场需求为根本,以职业发展为导向,以服务岗位教学为目标,根据不同工序的工艺安排教学内容.编排遵从科学性、实用性、简约性、新颖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多元化等原则,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并且与车间化教学环境相一致。
目前,我院已开发校本教材87种,公开发行24种。
2.核心部分(1)教学车间的三种建设模式。
第一,引入车间到学院。
如包装印刷教学车间的组建方式是由学院提供场地、服务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第二,与企业共建教学车间。
包括多种共建形式,我院与天津海鸥手表集团共建一所国际化的“手表装配教学车间”,培训国际大师级的高档手表装配师,学院和企业依据双方的利益和需求在共建协议中明确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等关键要素的分担方式,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三,学院全面负责教学车间的建设,企业采用租赁形式与学院合作。
通过双方协商,实施新产品研发、实践教学、小型生产等合作项目,产品原料和技术一般由企业提供,如郁美净真空乳化教学车间等。
三种模式的共同点是与企业密切合作,以产品的生产作为教学载体,融“教、学、做”为一体。
(2)教学车间的两种实训模型。
教学车间包含两个典型实训模型,分圳为项目训练和模拟仿真。
项目训练以完成任务为驱动因素,组织学生完成特定项目,但是,项目训练法主要适用于容易操作的、简单的、小型的项目。
模拟仿真方法使用仿真技术可以有效地模拟大型项目的运作流程和安全系数较低的、不便于直接操作的生产任务,两者优势互补,学生可以反复操作,不断内化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3)产、学、研一体化。
学院充分发挥人才、设备和技术上的优势,为企业提供科研和技术服务,服务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例如:利用教学车间中生物反应技术和设备,与国家生物工程中心、食品研发中心和天津中科百奥有限公司一起,在发展生物科技及现代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领域中开展了广泛的且卓有成效的合作。
(4)相近专业捆绑建设。
通过科学、合理的调研分析,我院对教学车间的建设方案进行了最优化设计和动态调整,形成相近专业捆绑建设的经营模式,如啤酒酿造教学车间为食品生物、生物技术、食品营养检测、食品加工技术等多个专业服务;包装印刷教学车间不仅为印刷技术专业提供练习场地,也为图文信息处理、包装技术设计和装潢艺术设计等专业提供实训条件。
这种模式增加了学院在实训教学环节中的投资效益,使学生能够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提升专业技能,避免了教学车间建设的盲目性。
3.测评方式(1)形成适应教学车间真实环境的测评体系。
有效的测评体系不仅可以检测学生掌握技能的程度和水平,而且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引导、诊断与反思的途径。
在教学车间中,整体的、真实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要求测评方法从传统的、僵滞的、终结性的考试形式中脱离出来,向三个方面实现转移:第一,测评方式过程化。
即在项目运行和模拟仿真的过程中分阶段进行测评,设计专门的测量表,检测学生在每一阶段中是否具备了完成项目所需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
第二,测评主体多元化。
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形成高效的评价与反馈系统,使学生能及时通过测评结果改进自身不足,实现不断成长。
第三,测评内容和形式丰富化。
测评内容包括职业角色认知、职业道德认知、技术基础知识、技能操作和故障排解能力等,测评形式有专家现场提问、操作过程实录、书面考核、专场答辩等。
(2)推行“双证书”制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院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一方面,将教学车间中的技能操作内容和任务流程与相关职业技能标准相结合;另一方面,将学生的技能过程测评与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相结合。
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经过训练,在规定时间内获取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同时,通过替代学分制获取相应科目的技能测评学分,避免了重复考核,强化了教学车间的实训功能,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教学车间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在长期的教学车间建设过程中,我院既获得了成功经验,也面临着资金、安全、场地和技术更新等四个突出的问题。
第一,资金问题。
虽然教学车间中的生产原料不再是纯消耗性质的,但是,由于教学过程的融入,生产成本加大。
我们认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形成真实生产车间中的生产、检测和管理的模式,使相关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创造经济价值。
第二,安全问题。
与理论教学环境不同,实训教学环节由于生产过程的真实性和操作技术的专业化而存在多种隐患。
教学安全责任问题是部分高职学院依然倾向于理论教学的重要原因,也是制约实训教学做实、做强的瓶颈。
为了使教学车间安全、稳定地建设和发展,我院有针对性地采取如下三点措施:①邀请安全生产检验专家定期到教学车间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隐患;②通过多种沟通渠道将“安全第一”的思想真正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消除思想上的麻痹状态;③企业、学院、学生签署三方安全协议,明确安全责任分担。
第三,场地问题。
我院在占地面积有限的条件下建成10个教学车间,但是仍然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实训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院提出“学校建工厂,工厂建学校”的口号,在努力提升教学车间的内涵品质的同时,力求在现有8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再打造50个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国内资源共享。
第四,技术更新问题。
教学车间内设备、技术如果落后于行业先进水平,就会降低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和保障制度将企业先进的设备、技术引入学院,如,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支持,帮助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联合发表学术论文、专著,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优先为企业服务,等等;另一方面,学院做不到,也不可能做到全部动态更新设备和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坚决地走出去,加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扶持力度,使企业中动态的、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教学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