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一)
论西方政治思想的演变与传统
论西方政治思想的演变与传统第一章西方政治思想的起源西方政治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在这个时期,政治算是属于哲学的一部分,这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西方政治思想的早期代表作品,它们对于后来的政治哲学和政治实践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第二章西方政治思想的演进在中世纪,基督教的崛起成为了西方政治思想的主导力量。
由于教会的权威性和垄断性,导致了许多政治思想家对于政治自由的追求比较低调。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打破了中世纪的意识束缚,促进了政治思想的演进。
在启蒙时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呼声愈加高涨。
在这个时期,政治思想家们开始认识到自由和民主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关于如何建立自由与民主政治制度的理论。
其中,孟德斯鸠的《法意》、洛克的《政府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作品对于后世的政治哲学和政治实践影响尤为深远。
19世纪是西方政治思想的一个高峰期。
这个时期,政治思想家们开始面对新的社会问题,如工业化、城市化、移民问题等,《共产党宣言》的出现引领着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的发展,成为了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基础。
另一方面,自由主义政治思想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迅猛发展,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爱德华·伯恩斯坦等政治思想家的作品成为了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重要代表。
第三章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可以分为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保守主义三大流派。
自由主义强调的是个人自由和自治,认为个人自由的最高原则是人类尊严和平等。
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们认为政府的职责应该是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为社会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公共物品。
自由主义政治制度的代表是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强调的是共同体和社会正义,认为社会正义是政治体制的指导原则。
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家们认为,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可相互兼容。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代表是社会主义制度。
保守主义强调的是传承和稳定,认为在变革面前应保持警惕,尽量维护现有秩序。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
第一节城邦政治文化的诸种前提一、大自然的惠赠古代希腊是一个地理和文化概念,并不是统一的国家。
它以爱琴海区域为中心,包括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等希腊移民区。
在公元前的十几个世纪中,这里分布着一群操希腊语的民族,他们具有共同的语言、宗教和文化,创造了古代希腊的历史和文明。
上古时代其它几个重要的文明一般产生于大河流域,植根于大河冲积而成的广袤的平原,然而希腊人却生活在另一种自然条件下。
爱琴海地区是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和中心。
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各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
其主要部分是希腊半岛。
它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三面环海。
除北部外,没有一个地方距海达50公里以上。
特别是它的东海岸非常曲折,沿岸有许多良港,航海十分便利。
爱琴海中岛屿星罗棋布,总计达483个。
航行在海中,如果天气晴朗,几乎在任何地方都可望到陆地和岛屿。
在古代航海技术不发达的条件下,它给航海人增添了出海航行的勇气。
希腊居民从旧石器时代起就从事航海,他们的生活与海洋息息相关。
实际上,整个希腊世界都依存于海洋,希腊城邦或点缀于地中海中,或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和与地中海相通的黑海沿岸。
希腊半岛以外的陆地城邦一般都是沿地中海岸分布的,很少深入内地。
宛如地中海这块锦缎上绣出的花边。
柏拉图形象地称之为“环绕池塘的蛙”。
完全内陆型的城邦是很少的。
地中海是欧、亚、非三大洲环护拱卫的内湖,它四周有陆地环绕,海中有孤悬的岛屿,还有两个巨大的半岛切入海中,给海上航行和交通带来极大的便利,也是希腊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尽管多数希腊人从生到死都没有出过海,但他们的生活与富有活力的地中海世界紧密相联。
希腊文明属于与内陆文明或大河文明不同类型的海洋文明。
古希腊的地理版图十分破碎,如一块由各色大小不同的破布拼成的褥垫一般。
除点缀在地中海广大区域中的岛屿和沿岸各城市外,唯一的一块大陆希腊半岛也被纵横交错的群山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区域。
除帖撒利亚盆地外,几乎没有一块大一些的平原。
西方政治制度书本中各章节内容精要
《西方政治制度》课程内容、重点及考核要求导言一、课程内容政治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个统治形式,它不仅包含国体,也包含政体;不仅涉及政体、国家结构和政府制度,而且涉及国家机关、政府机关之外的一切政治单位或政治角色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具体环节。
因此,政治制度实际上包含了政体、国家结构、政府制度和政治体制的所有内容。
其中,政体是政治制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
国体国体指的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即哪些阶级是占统治地位的,哪些阶级是处于被统治地位的,由此决定国家的阶级属性,或者说,就是国家的性质。
国体决定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形式。
政治制度包括政体、政府制度、国家结构、政治体制等。
政体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如何组织自己的政权、即政权的组织形式。
包括国家机关的设置和权力配置的一整套原则,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具体指设置哪些国家机关,尤其是中央国家机关,以及如何组织、如何产生、权力如何划分、如何相互配合和牵制等。
当代政治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最高国家权力的构成、产生方式和任期、中央国家权力机关的设置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力分配、地位和相互关系等,尤其是国家立法机关与国家元首和行政机关的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
政府制度在这里被理解为国家中央行政机关,主要内容包括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形式以及它在整个国家机关中的地位及与其他机关的关系。
国家结构是国家形式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指的是国家各个部分是如何整合而成为其为一个国家及其整合的形式;制度安排则具体表现为如何规范和维护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或全国政府与成员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
政治体制是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和具体形式、运作的具体方式、具体程序和具体环节,如国家机关产生和选举的具体方式、具体形式、国家机关的决策程序、政府机构的具体设置和规模、中央对地方实行领导和控制的方式和手段、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选用和管理方式等。
高中政治文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文化知识点总结政治文化作为高中政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了解和掌握政治学知识的基础。
下面将对高中政治文化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政治文化的概念和特征政治文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和空间中,由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和政治行为所形成的一系列政治观念、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方式的总和。
它具有以下特征:1. 多样性和复杂性:政治文化涉及各个群体、各个阶层、各个地区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因此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2. 继承性和创新性:政治文化既继承了传统的政治观念和价值,又体现了新的政治理念和文化。
3. 权威性和变动性:政治文化既具有权威性,又受到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会发生变动和创新。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仁爱与道德:中国政治文化中强调仁爱和道德观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道德修养。
2. 父权与家族观念: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存在着强调家族和父权的观念,注重家族的延续和家族的利益。
3. 等级观念和社会秩序:中国古代社会注重等级观念和社会秩序,重视社会的稳定和治理。
三、西方政治文化西方政治文化主要受到希腊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自由与个人权利:西方政治文化中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注重个体的尊重和平等。
2. 民主与公民意识:西方政治文化中推崇民主制度和公民意识,注重公民参与政治决策和社会事务。
3. 法制与法治观念:西方政治文化强调法制和法治观念,通过法律来保障个人权利和社会秩序。
四、当代政治文化当代政治文化在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增多,政治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2. 社交媒体与网络文化: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为人们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方式和平台,对政治文化产生了影响。
3. 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当代政治文化中,人们更加注重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倡导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和公益活动。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概论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概论姓名:杨笑学号:1131901104班级:英语1131班学院:外国语学院简述西方政治法律传统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借鉴意义摘要:西方政治民主作为一种治理形式,有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种形式。
间接民主义称为代议制民主。
它经过洛克、潘恩、密尔三位思想家逐渐成熟起来,在密尔那里得到较为完整的阐述。
代议制不仅在西方是一种重要的治理形式,在我国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关键词】:代议制民主;密尔;优点;缺陷代议制民主作为一种治理形式,经过了多个西方政治思想家的阐述。
包括洛克、潘恩和密尔。
一、代议制民主的发展:洛克,潘恩,密尔在代议制民主理论的发展过程中, 洛克、潘恩、密尔三位思想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洛克提出议会至上原则,提出权力来自于人民的委托,奠定了代议制民主理论的基础; 潘恩明确地将代议制和民主制结合起来, 开创了代议制民主理论;密尔系统论述了代议制民主的种种问题,将代议制民主理论臻于完善。
三位思想家的代议制思想一脉相承。
二、代议制民主是最好的政府形式历来如何评价政府形式好坏的标准一直都是政治学的关键问题。
密尔认为评价一个政府或者政治制度好坏的标准就是两个,一是看它“促进社会普遍的精神上进步的程度”;二是看它“将现有道德的、智力的和积极的价值组织起来,以便对公共事务发挥最大效果所达到的完善程度”。
在确定了评价政府的标准之后,密尔继续讨论了最好的政府形式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密尔坚持民主的方式。
所以,密尔认为,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就是主权或者作为最后手段的最高支配权力属于社会整个集体的那种政府,也就是代议制政府。
三、代议制民主的缺陷和措施密尔虽然认为代议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但是他又提到要保证代议制政府有效运转必须保障两个条件:一是各种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之间相互制衡;二是议会的决定权应该由大多数的有着更高学识的人掌握。
这两个条件也突出了代议制的两个重要的特点,即权力的制衡和有效的代表。
实际上这两个方面也构成了代议制政府的两大危险:一是议会中的普遍无知和无能,也就是随着选举权的扩大,才智较低的人可能当选为代表团体的成员,从而使议会的智力条件不充分;二是有受到和社会普遍福利不同的利益影响的危险。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我们的城邦是全希腊的学校。
我认为世界上没有人像雅典人这样,在个人生活的许多方面如此独立自主,温文尔雅而又多才多艺。
在现有的国家中,只有雅典在遇到考验时,被证明是比它的名声更加伟大;只有雅典,入侵的敌人不以战败为耻辱;它的臣民不因统治者不够资格而抱怨。
不但现代,而且后世也将对我们表示赞叹。
”——伯利克里在纪念阵亡将士墓前的演说摘要: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培养了古代希腊人的公民意识与自由精神,使得古代希腊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使得古代希腊文明成为近代西方文明的摇篮。
关键词:城邦制度、民主政治、公民意识、自由精神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像只有数十万人口的雅典那样对人类的政治发展和文明做出过如此重大的贡献。
正如赫德尔在《民主的模式》中所说:“雅典的民主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政治思想的主要渊源。
”伯利克里在纪念阵亡将士墓前的演说,可以总体的反映古雅典的民主政治风貌:“我们的宪法没有照搬任何邻邦的法律,相反地,我们的宪法却成为其他城邦模仿的范例。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度,是因为城邦是由大多数人而不是由极少数人管理的。
我们看到,法律在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为所有的人提供了平等的公正;在公共生活中,优先承担公职所考虑的是一个人的才能,而不是他的社会地位、他属于哪一个阶级;任何人只要他对城邦有所贡献,绝不会因为贫穷而湮没无闻的。
我们在政治生活中享有自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当我们的街坊邻居为所欲为的时候,我们不致因此而生气,也不会相互猜疑、相互监视,甚至不会因此而常常给他们的脸色,尽管这种会给他们造成实际的伤害。
……我们不合服从那些当权者,我们遵守法律,尤其遵守那些保护受伤害者的法律,否认这些法律是成文法,还是虽未写成文字但是违反了就算是公认的耻辱的法。
”雅典的民主制度对后世贡献良多,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致命缺陷。
(1)雅典高度发达的民主制度是一种非常奢侈的民主。
浅析中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差异摘要:传统政治文化是指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上曾居于主导地位,并对该民族的现在乃至将来的政治行为产生深刻影响的政治文化。
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产生于不同的地域和时代,发展于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特点,具有很多的差异。
关键词:政治文化政治体制政治角色差异一、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形成的基础不同中国是大陆国家,几千年来都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生活安逸。
然而西部多山,北部为大沙漠,东南面临大海,不利于对外交流,使我国传统文化具有经验型和封闭性的特点。
由此形成了自然经济下的农业文化。
而西方国家(古希腊)发源于海洋、海岛附近。
彼此独立,没有统一的政权统治,使人们具有独立自主的政治意识,同时人们面以海为生,较早从事海上贸易,社会文化形态上比较开放。
在西方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过程中人们敢于冲破封建的束缚,呼唤理性和人的自由,形成君主立宪制或三权分立的国家。
二、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中政治思维不同中国是寻道,西方在穷理。
中国自诸子百家起都致力于“道”的求索,崇尚经验论或实用主义,最终形成了儒家主流政治文化的治国之道和做人之道。
而源于希腊文化的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在政治思维路向上是追求科学理性,以政治认知为思维动机,其对政治科学的形成和理性价值观的确立,对于现代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有很大的意义。
三、政治权力认知方面存在的差异中国有“家天下”的传统认识。
基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说中国更重视统治集团与官僚队伍的自身制约。
强调重道、正身、舍身取义、廉洁奉公等政治道德,把伦理道德作为人的本质,要求人们通过道德修养而完善自身,把实现完美的道德人格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家天下”认识。
而西方政治更注重“公共权力”。
在政治权力监督意识上,西方强调权力分立与制衡。
四、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公民政治角色定位不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臣民文化源远流长,因而公众自觉不自觉地认同臣民身份。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分析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分析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政治文化传统,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政治观念和价值体系。
本文将对中西传统政治文化进行比较分析。
一、权力和威望观念:中西政治文化对权力和威望的看法存在差异。
西方政治文化倾向于强调民主和权力均衡,重视个人权利和自由,追求政府的有限和受限制的权力。
而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权力和威望被视为合法的和不可分割的,它们由上至下、从中央到地方的不同层级之间传递。
这种传统文化强调政府和权力的集中,赋予领导者较大的权威和影响力。
二、政治参与与社会责任观念:在西方政治文化中,个人的政治参与被认为是一种权利和责任,被视为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中,政治参与往往更多地与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
个人政治参与的重点是为社会做出贡献,为公共利益服务。
这种价值观使中国的政治参与更倾向于对社会的忠诚和奉献。
三、政府和市民关系观念:在西方政治文化中,政府与市民被视为两个独立的实体,政府的角色是服务于市民,维护市民的权益和利益。
而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政府和市民之间的关系常常是“父子关系”。
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包容和庇护市民的角色,市民则有着对政府的依附和依赖。
四、法治观念:西方政治文化中强调法治的重要性,法律被视为保护个人自由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
而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法治观念相对较弱,重视的是人治和道德观念。
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强调个人的道德与人际关系,对法律的重要性相对较低。
五、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在西方政治文化中,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是通过选举和民主程序来获得的。
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授权和信任。
而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更多地依赖于历史渊源和传统认可。
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历史的延续和对统治者的认可。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中西政治文化的核心观念和价值体系在权力和威望观念、政治参与和社会责任观念、政府和市民关系观念、法治观念以及政治权力合法性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西方政治文化(简要)
西方政治文化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直至形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成为一个任何力量所不能取代的、相对独立的提供资源与机会的源泉。
因此在西方,资源的配置是市场配置而不是行政化配置,并形成了一个处于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公共领域,在这个领域内,每个人在民主、平等、自由的原则下进行竞争,这种利益源泉似的他们讲究法制、规则、个人权利。
因此西方政治文化至少得包括法治主义、个人至上主义,并且是一种以个人权利为本位的文化。
2.思想基础西方政治思想源于古希腊政治思想,在古希腊,政治作为与作为基本政治单元的城邦完全是同一个概念,这意味着此时政治活动不仅尚未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北明确分离出来,而且作为公民基本的价值追求非常自然地延伸到了到了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古代希腊人为后世的政治思想提供了额基本的思维模式,理论框架,及其他思维工具和思维素材。
苏格拉底把希腊人对自然地兴趣转向了对人类精神状态的研究,并把古代希腊人研究自然时理性的思维引入了社会生活领域。
理性的思维方法是古代希腊文明中最突出的精神特质,他们相信能够通过严密的逻辑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准确认识,这种方法同样支配着对政治生活的思考。
苏格拉底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创造了“辩证法”,通过对不同观点持有者的对话揭示某种观点中逻辑矛盾,并通过对话寻求解决的办法,他的学生柏拉图用这种“对话体”写出的著作不仅为后世留下了深邃的思想,并且留下了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作品。
严密的逻辑思维被后世的政治思想家所继承。
中国政治思想家通过对自然的类比和人事的推移得出各种政治结论,西方的政治思想家们则强调从某种假设出发,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秩序与义务、权利、平等与自由等一系列政治范畴及构成的逻辑体系。
自然法理论是古希腊政治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的贡献,即人们普遍认为,与自然界一样,政治生活中也应该存在一些恒久不变,而且彼此相互融贯的基本法则。
而习俗,即历史流传下来的,并且仍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各种传统观念与制度,它们通常包含某种不公正,因此它们是“人为”而非“自然”。
第三讲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三)
境内各处人民长年安居乐业,形 成并保持各不相同的习俗,有地方 自治的传统。
平和的气候条件使英格兰人养成 了坚强而又克制的性情。人际之间 易于协商共处。
英格兰社会的多元平衡特征
境内民族和部族之间势力相对均衡。12世纪前,伊比利亚人(前2400 年左右)、比克人(前1700年左右)、凯尔特人(前800年左右)、高卢 人(古罗马占领时期)、盎格鲁-撒克森人和朱特人(5世纪)、维金人 (8-9世纪)、诺曼人(8-10世纪)先后进入定居。新老居民无一占绝对 优势,无力彼此征服。年长日久,锻炼出一种将顽强的抗争与理智的妥 协相结合的能力,并形成共存共荣的意识。 各阶层的相对均衡。英格兰社会的两大 势力——王室和贵族,在多数情况下,双 方相互抑制,处于相持不下的均势。在广 阔的中间地带兴起了庞大的第三势力,其 主要成分是骑士乡绅、自由农民和城镇市 民,即后来的中产阶级。 各种集团及个人与集团之间处于相对平 衡之中,大多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利意识。
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 ——《圣经·马太福音》
(二)英格兰:法治精神与代议制民主传统
英国国旗
1、地理环境与民族特征
中世纪的英国基本上局限于英格 兰。英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岛上,大 部分边界都在海岸线上。周围的海 洋是一道天然屏障,减轻了它的外 来威胁。这个面积不大不小的岛国, 较容易实现统一、稳定和国际安全。
11世纪末到13世纪末发生的“教皇革命”,是 政教二元化体系正式形成的标志。这场革命的发 起人是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约1020-1085年)。教 权战胜皇权的“卡诺沙事件”。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 (约1020-1085年)
教会与国家的分化和政教二元化权力体系,植根于基督 教的信仰。 据基督教的信仰,人有二重性,即分成灵魂和肉体两个 方面,两者的价值截然不同。由于人的二重性,所以便有人 的生活的二重性,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或宗教生活和世 俗生活。相应地,社会组织也分化为两个,即教会和国家。 与此相应,社会的权力体系也分化为教权(或精神权力)与 王权(或世俗权力)。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分析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分析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是指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政治制度、政治理念、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和特点。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的比较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包括国家制度、权力分配、人民参与等方面。
一、国家制度中西传统政治文化在国家制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是以皇权为核心的封建制度,强调君主至上,以天命说为依托,政治权力高度集中。
而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多为共和制度,以选举产生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权力相对分散,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二、权力分配中西传统政治文化在权力分配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重视权力集中,一言堂式的决策模式普遍存在。
而在西方国家,政治权力相对分散,采取议会制度,政府各部门和官员之间相互制约。
三、人民参与中西传统政治文化在人民参与方面也存在差异。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注重民众对政治的敬畏和服从,强调“天命”和“君权”,人民参与的方式相对有限。
而在西方国家,政治参与权被视为公民的权利,公民可以通过选举、示威抗议等方式来参与政治。
四、行政管理中西传统政治文化在行政管理方面也存在差异。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着重行政命令的执行和事务管理,注重官员的廉洁和忠诚。
而西方国家注重行政决策的透明和参与性,重视行政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五、价值观念中西传统政治文化在价值观念方面有着明显差异。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忠诚、孝道、仁义等价值观念,重视传统道德伦理。
而西方国家重视个人主义、自由、平等等价值观念,强调人权、法治等基本原则。
总结来看,中西传统政治文化在国家制度、权力分配、人民参与、行政管理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的比较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为政治改革和治理提供借鉴和思考。
中西文化之间也存在着互学互鉴的可能性,通过相互交流和借鉴,可以促进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西方政治思想的两大传统
序(一)西方政治思想的两大传统西方政治思想的两大传统李龙海(本文在此为第一次发表)西方政治思想大概可以分为两个大的传统,一个是理想主义理性主义,以柏拉图为创始人,其他的典型代表还有、卢梭、基督教思想家、社会主义系统的思想家等。
其基本特征是:(1)明确地坚持一种比较完美的社会理想。
他们非常明显地代表着人类的良知和对于美好未来的强烈追求,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理论具有很深刻的内涵。
这一点令人敬佩,因为毕竟像我们读研究生期间老师所说(原话应该是黑格尔或马克思的):现实世界就是在人们对它的批判中进步。
他们对现实世界的严肃批判,代表着人类不断进步的要求和知识分子的基本良知。
(2)主张以理性重建或重构新的社会,几乎就是和要现实政治文明决裂。
这一点值得我们反思。
他们对于伦理或道义上的关注力度是空前的;大都把现实社会的罪恶归为私有制度,所以,即使没有明确地提出来,也都暗含着一种“经济革命”乃至整个社会革命的理论。
因为单有政治革命,新的社会理想事实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经济的革命才有可能;而政治和经济革命的结果,又使整个社会的文化观念等等显得极其不适应,所以又要进行教育的、思想的、教育的、意识形态的甚至是习俗、伦理等等方面的革命。
这一系列的“新政”如果像莫尔的《乌托邦》一样,仅仅停留在思想的自由翱翔和纸上,应该不失其价值;如果要在现实中进行实践,那可是一个空前绝后的超级大工程,非有类似上帝的全智全能很难设想。
英国现代思想家波普就认为,人类智力至今还不具备进行如此浩大社会改造工程的手段。
因为这一类政治思想家一般都希望人类用理性的方法建立新的社会和控制社会发展的自然进程,所以,我认为,也可以把它叫做理性主义的传统。
关于政治理性主义的问题,可以参考现代英国思想家奥克肖特的“政治中的理性主义”一文(收录在商务版的《政治中的理性主义》一书中)。
(3)他们对于人性或设想中的人性有些过于乐观。
西方政治思想的另一个传统是现实主义的,以亚里士多德为创始人,代表性人物还有波利比阿、马基雅维利、洛克、孟德斯鸠、联邦党人、柏克、托克维尔,及现代的波普、哈耶克、奥克肖特等。
政治学研究生考试之2——《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现代化》考试范围
政治学研究生考试之——《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现代化》考试范围一、考查目的《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现代化》作为政治学理论的基础课程,主要侧重于考查学生对西方传统政治文化的内容、特点和演变进程、对现代西方政治文化的特征、内容以及西方由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政治文化演变的进程、西方现代化的不同模式的掌握、理解,对政治发展和政治文化基本理论和概念的运用情况。
二、考查要求专题一、导论1.掌握“西方”的范围与历史演变轨迹;传统与现代概念;政治文化概念和政治现代化概念的内涵;政治现代化理论;政治发展理论和政治文化理论的基本内容;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一般关系;西方政治文化演变的一般规律;西方现代政治文化形成的条件。
2.理解“西方”概念的内涵与演变;传统与现代的一般关系;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西方模式;西方政治文化的特征。
3.运用运用政治发展和政治文化理论,分析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关系;能够分析现代政治文化的特征;总结传统向现代演变的西方模式专题二、古希腊的公民文化1、掌握古希腊政治文化形成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希腊民族性格;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及历史演变;城邦公民与民主;公民与城邦的关系;公民文化的整体主义精神;古希腊公民文化的遗产,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希腊公民文化的理论总结。
2、理解古希腊城邦制度与公民文化形成的条件;城邦的社会政治结构特点;公民的内涵;公民文化的内涵;城邦民主的局限性;希腊人的政治贡献及影响。
3、运用比较分析希腊公民文化与东方帝国的臣民文化,论述古希腊公民身份与民主政体特征;比较古希腊城邦公民文化与现代公民文化。
专题三、古罗马共和精神1、掌握古罗马城邦形成的历史;罗马民族性格;罗马城邦的特点;罗马共和国概念;共和制度及其演变;共和精神的内涵;共和国的衰落;共和理论与混和政体理论;共和精神对现代的影响;罗马法律传统。
2、理解罗马文明的特点;共和国概念;混和政体概念;公民概念;分权概念;罗马共和国衰落的原因。
西方政治传统读后感合集
西方政治传统读后感合集《西方政治传统》是一本由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著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76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能有帮助。
《西方政治传统》读后感(一):宗教与法治的传统在西方文明早期,古希腊就有诸事依靠法律的传统。
但古希腊的法律仅限于城邦内部,并不惠及殖民地等城邦外面的人们,而且由于执法者与立法者的没有区分,导致法律的权威没有得到体现,不同利益群体通过修改法律来维护自身利益。
古罗马时期,建立了万民公法,法律惠及的范围增加。
但由于帝国疆域辽阔,不得不借助官僚体系进行管理,但如何保证官僚体系不凌驾于法律之上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在西方中古时代,宗教充当着一个道德检视的作用,以宗教的权威监督、制约世俗政府的行为。
宗教与政府分管人们生活中的精神与世俗的方面,即“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这与东方一些政教一体的国家大相径庭。
到了16、17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古典学术复兴……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看不惯权力过大,干涉世俗,倡导宗教回归精神层面,监督世俗政府。
但事与愿违,宗教运动最终导致基督教内部的分裂,难以与世俗力量抗衡;另一方面,新旧在斗争过程中,都需要仰仗世俗力量,导致对政府的依赖增大。
《西方政治传统》读后感(二):历史唯物的自由上个时代的知识青年很爱谈一个词,就是「普世价值」——当然这个话题已经不再热闹了。
其中的一个核心议题就是,这个世界上是否有一种理念,能够超越国家、民族、时代等藩篱,通过共同的价值观,让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同样的价值体系下对话和相互理解。
就连城市化的过程中都产生了诸多问题,就更别提诉诸于整个社会的理念沟通了。
无论基于哪一方的观点,传教式的思想灌输,怎么可能行得通。
这本书属于通识性的读本,既然是通识,就没有办法在在某个细节上太过深入。
但《西方政治思想》已经在对自由流的条分缕析中,基于历史经验,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框架,给予了读者足够的启发和思考。
古代西方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引文是对抽签制 的评价,由此推断这是对古代雅典民主机关 的选举方式的评价,故选C项。古代中国没 有抽签制,故A、B两项错误;近代西方民主 也不实行抽签制,故D项错误。 答案 C
【典例4 】 (2013·南京、盐城模拟)公元前452至 公元前451年,在古罗马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和 平民的努力下,由贵族编制出十个法表,镌刻在 十块青铜板上,但法表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平民不 满。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形成著名的《十二 铜表法》。这一过程最能说明( )。 A.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B.贵族的利益不再受法律保护 C.罗马法学体系的完善和成熟 D.平民取得了罗马法的制定权
【思维升华】罗马法的特征
(1)、从地位上看,罗马法是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 是欧洲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 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 (2)、从形式上看,罗马法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 和形势需要而演变的特点。 (3)、从内容上看,罗马法维护了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 社会地位,调整了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 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 系完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多个领域。
完善
评 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及西方资产阶 价 对后世 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罗马 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固了罗马的统治
经 济 罗 公元前6世纪以来,随着罗马的扩张和国际交往的扩大, 文 马 罗马的奴隶制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明
古代罗马文明
【图析考点】
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二)知识串联 1.一个趋势: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罗马法不断发展完 善。 2.两个转变:由习惯法到成文法,标志是《十二铜表 法》的颁布;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 标志是《民法大全》的颁布。 3.三大原则:维护奴隶制、保护私有财产、公民在法律 面前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
本专题主要内容
一、古代希腊:城邦民主与公民文化 二、古代罗马:共和精神与法律传统 三、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二元主义与
代议制民主传统
一、古代希腊:城邦民主与公民文化
(一)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大自然的惠赠
(一)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大自然的惠赠
希腊文明是与内陆文明不同的海洋文明,具有 开放、活跃和多样性的特征。 希腊地理版图十分破碎,不容易形成统一的政 治中心。 古希腊的农业生产条件很差,奢靡的生活方式 和极度的贫富分化不易形成。
(五)古希腊城邦的公民文化
1、公民对自己政治角色的认同 古希腊城邦虽由氏族制度蜕变而来,但它却是部落内部 各家族的平等联合,部落内部平等和公有观念被延续下 来。古希腊人公认,城邦属于全邦各部落人民,而不是 某个家族,所有公民都是城邦的主人。 城邦生活亦处处体现出公民是城邦的主人。公民们广泛 参政,自己为自己制定法律并服从法律,对国家官员进 行选举和控制,为国家尽服兵役等义务,享受占有城邦 土地的特权…… 古希腊民主的突出特点在于,民主不仅是一种制度,而 是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谢 谢 大 家!
3、公民的自由理想
希腊人所谓“自由”的具体涵义是什么? 在公共生活或政治生活领域, “自由”指公民的自主 与自治。可称为政治自由。希腊人只服从公共的权威,不 服从私人的权威。 由政治上的自治衍生出政治上的言论自由、批平自由、 讨论自由等。当然,公民的自由并不是不要约束,但他们 不是任何人的奴仆,他们只服从法律。所以,尊重和服从 法律,是自由的核心内容。
第三讲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
这样一整套如此脆弱、如此复杂和如此微妙 的安排和态度怎样才能够从它的历史和文化的框 架中移植出来呢……一种参与制政治制度的民主 形式同时需要一种与之相符合的政治文化……对 于民主首先必须认识到,民主是一种关于态度和 感觉的问题,而恰恰这一点是难以认识到的。
——(美)加布里埃尔· A.阿尔蒙德、西德尼· 维马著
雅典城邦的国家机关由四个部门组成:
公民大会——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 500人会议——相当于常设的立法机关 十将军会和执政官——雅典城邦的行政部门 陪审法院——雅典城邦的司法机构
(四)古希腊直接民主制分析
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
公民大会享有主权,城邦一切重大问题必须由公民集体 讨论决定,而“公民大会”由全体公民组成。 古雅典的“公民权”包括参与立法、司法的权利和直接 参与管理城邦事务的权利。 雅典的官吏一般都是业余性的而非职业性的,公民们担 任公职或属公民义务,或属自愿行为。 公民大会的理想决策模式是全体公民达成一致。只有在 遇到棘手问题时,才采用全民投票的方式。
古希腊直接民主制存在的问题:
给反动煽动家和暴君创造了煽起人们不理性激情的机 会,并可能导致破坏性后果。 公民大会易受一时激情所支配的弱点、全民公决的某 些不稳定的基础以及由于缺乏对冲动性行为的制约而产 生的政治不稳定。
极端政治平等所带来的政治混乱问题 柏拉图:(民主政体内)的政治领袖屈服于人民的要求, 而且把政治策略建立在可‘销售’的东西之上,这就使 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对于种种慎重的判断、艰难 的决定、令人不悦的抉择,以及使人难堪的事实,政治 领袖一定会尽力避免。民主使智慧边缘化……与权威、 秩序和稳定之间的不协调。由此,社会的凝聚力受到了 威胁,政治生活变得越来越支离破碎,政治则由于派系 斗争而成为一团乱麻。 古希腊民主的排他性,民主权利只是公民集团的特权 希腊人不承认个人权利可以转让 希腊民主制只适用于小规模的政体即规模很小的“城邦” 国家。第二,ຫໍສະໝຸດ 签选举官吏,轮番执掌政权。
雅典的官吏(军官和司库官除外),上至执政 官,下至最低级的官吏,都在年满30岁的公民 中抽签产生。 各级行政官吏,任期都是一年,不得连选连任。
第三,监督制度严密,官吏不敢胡为。
官吏从当选到卸任,必须接受公民的监督。 第一关,资格审查。 第二关,信任投票。 第三关,卸任检查。 第四关,贝壳流放。
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 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
——伯里克利 主人的身份使公民产生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和要求。在 公民大会、陪审法庭和议事会等机构中,他们以公民的身 份共同讨论和决定国家事务,裁决各种讼争。在战场上, 他们并肩战斗,生死与共。他们还有公共的宗教生活、文 化生活…… 正是城邦的体制和发达的公共生活,成为培养公民公 共精神和公共意识的摇篮。 公共意识使得希腊人对城邦有着高度的忠诚和牺牲精 神,但希腊人的忠诚不指向任何具体的掌权者,也不指向 具体的政府,而是对公民共同体即城邦的忠诚,对城邦公 共权力和法律的忠诚。
2、公民的公共意识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
国家的利益应该放在超乎一切之上的地位上,…… 因为一个治理得很好的国家是最可靠的庇护所,其中有 着一切。如果它安全,就一切都安全;而如果它被毁坏, 就一切都被毁坏了。 ——德谟克利特 公民将政治统治者、土地占有者和城邦保卫者几种身 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几种角色也包含了他们主要的权 利与义务。出席公民大会、参加陪审法庭、充任官职、从 军作战,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第四,民主产生法庭,投票表决案件。
雅典的最高法庭叫陪审法庭,既审理诉讼案件,也兼管 官吏的资格审查、官吏的纪律检查和投票表决国家的法 律。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之一。 陪审法庭的审判员叫陪审员,由30岁以上的公民抽签 产生,任期一年,不得连任。 陪审员共6000人,分为10组,每组500人算一个审判 庭,多出的1000人候补待用。每个陪审员到哪一个法庭 审理哪一个案件,也由临时抽签决定。 审判方式:在原告、被告及证人发言之后,陪审员互不 商量,根据自己的判断直接进行秘密投票。得票多者胜 诉;若票数相等,则原告败诉。
古希腊民主顺利运作的条件:
公民必须具有协调一致的利益 公民必须有相似的特征(财富、休闲时间及个人特征方 面不能有太大的差异) 公民总人数必须很小 公民必须能够经常集会,并能直接对立法和司法判决作 出决定 公民不仅参加公民大会,还直接参与城邦的管理 城邦必须禁止团体、党派和联盟等活动 奴隶经济和妇女的家庭服务为公民提供履行公共义务的 时间
城邦的内部特征: 城邦实行直接民主制度,公民直接参 与城邦重大事务的讨论和决策
(三)雅典城邦的直接民主制
民主一词 “democracy”源自古希腊文 “demokratia”。“demo” 指古希腊雅典城邦 的四个部落,其引申义为“人民”;kratia”是 “统治”、“权力”之意。 “demokratia” 表 达了什么? 雅典的每个部落有一个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 的公民大会,部落的重大事项均由该大会讨论, 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部落的军事领袖亦 由公民大会选举产生。在此过程中萌发了现代民 主最基本的思想——人民统治(即“人民主 权”)。
(二)城邦——公民文化的摇篮
公元前8-6世纪,希腊出现了很多独立自治的 城邦,这是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
雅 典 卫 城
1、城邦的三种类型
移民城邦(米利都、叙拉古等) 种族征服型城邦(斯巴达、科林斯等) 原生型的城邦(雅典等)
雅 典 卫 城
2、城邦的主要特征
外部特征:小国寡民
典型的城邦领土多在50-100平方公里之间,公民 人数在625-1250人之间。
在私人生活或社会生活领域里,“自由”是指个人的 选择和行为方式得到尊重和宽容,可称为个人自由。
在古希腊,不存在规定和维护正统学说的宗教权威和 政治权威。
柏拉图批评平民政体的“极端自由”:“在这种国家里,如果你 有资格掌权,你也可以完全不去掌权,如果你不愿意服从命令,你也 完全可以不服从,没有什么勉强你的。别人在作战,你可以不上战场, 别人要和平,如果你不喜欢,你也可以要求战争……当前的风气是父 亲尽量使自己像孩子,甚至怕自己的儿子,而儿子也跟父亲平起平坐, 既不敬也不怕自己的双亲,似乎这样一来他才算是一个自由人。此外, 外来的依附者也认为自己和本国公民平等,公民也自认和依附者平等; 外国人和本国人彼此也没有什么区别……教师害怕学生,迎合学生, 学生反而漠视教师和保育员。普遍地年轻人充当老资格,分庭抗礼, 侃侃而谈,而老一辈的则顺着年轻人,说说笑笑,态度谦和……什么 东西都充满了自由精神……所有这一切总起来使得这里的公民灵魂变 得非常敏感,只要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 发雷霆。到最后像你所知道的,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 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
在雅典城邦国家形成过程中,经过五次重要的 政治改革(提秀斯改革、格拉古改革、梭伦改 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到公 元前500年,民主制有了长足的发展。
雅典民主制的特点:
第一,公民大会掌握大权,政府机关从属其下。 公民大会每9天开一次。每位公民都被通知出 席。 在该公民大会之上,不存在任何形式上或实际 上的权力机关。国家的一切机关和官吏,如五百 人会议、元老院、陪审法庭、十将军委员会以及 执政官都隶属于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 高权力机关。
雅 典 卫 城 雅典卫城中央最高 处的巴特农神庙
3、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
城邦由三个身份集团构成:
奴隶:是主人家中有生命的财产,没有政治身 份,不属于城邦成员,不能进入公共生活领域。 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包括妇女和自由的外邦 人):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参与城邦的政治生 活,但有自由身份。 自由公民:城邦的主人,享有参加城邦政治生 活的权利。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重要的权力机关。
苏格拉底之死 的意义:一个有觉 悟的公民达到了对 城邦的高度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