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常识
现代文阅读讲解
现代文阅读讲解现代文阅读文体常识1、基本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常见的文章体裁:一般记叙文、小说、散文、消息、通讯、散文诗、诗歌、戏剧、说明文、议论文等。
3、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寓理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寄情于事。
阅读方法与技巧1、扎实包括字音、字义、文学常识、修辞手法在内的相关基础知识。
2、掌握表达方式、文章体裁、表现手法等基本文体常识,并能够准确辨析。
3、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散文等文体的基本知识,并能熟练、灵活地运用。
4、学会“文章答案文章找”和理解归纳的阅读方法。
(在各文体知识分析中体现)5、巩固训练、迁移比较、专题练习、综合检测四者结合,有序进行,以查漏补缺,完善提高。
记叙文体知识识记与阅读方法一、识记、理解记叙文体常识1、概念作者主要运用记叙、描写两种表达方式进行叙事、写人、写景状物,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道德风尚、揭示人生哲理和社会本质、反映自然规律等所作的文章。
2、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4、角度直接(正面)、间接(侧面)。
5、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6、段落层次。
7、中心思想。
8、描写对象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9、描写方法外貌(肖像)、语言(对话、独白)、神态(神情)、动作(行动)、心理。
10、记叙线索叙事线索、抒情线索。
11、剪裁详写、略写。
二、阅读方法与技巧(一)理解概念1、表达方式主要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渗透其中。
记叙体现在事件的叙述中,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
描写体现在人物或环境的描摹中,表现人物形象、渲染气氛、衬托情感、推动情节发展。
抒情体现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体验而表达出的喜、怒、哀、愁等爱憎感情,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之别。
说明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个别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使记叙内容更详尽充实。
成人高等考试题库语文及答案
成人高等考试题库语文及答案成人高等考试题库语文及答案涵盖了文学、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等各个方面的题目。
以下是一些示例题目及其答案:一、文学常识1. 李白被誉为“诗仙”,杜甫被誉为“诗圣”,请问“诗佛”是指哪位诗人?答案:王维。
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答案:曹雪芹。
3.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哪一部作品?答案: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 在这个小镇上,有一家小书店,它静静地坐落在街角,仿佛一个沉默的守望者。
书店的老板是一个中年人,他总是微笑着,对每一位顾客都热情周到。
书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从古典文学到现代小说,从科学探索到哲学思考,每一本书都散发着知识的香气。
4. 文中提到的书店老板具有哪些特点?答案:中年人,总是微笑,对顾客热情周到。
5. 书店里的书籍种类有哪些?答案:古典文学、现代小说、科学探索、哲学思考。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以下文言文段落,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 这段文言文出自哪部经典著作?答案:《论语》。
7.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学习并且经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四、写作8.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此处省略800字,考生需根据个人梦想和理解进行创作)五、古诗词鉴赏9. 请分析杜甫的《登高》一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答案:《登高》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句,形象地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和长江的壮阔,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以上仅为成人高等考试题库语文的部分题目及答案示例,实际考试中题目会更加丰富和多样。
考生需要根据考试大纲和教材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准备。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_诗词文学常识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_诗词文学常识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_诗词文学常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诗词文学常识古诗词在中考中占到了大约12分的分值,而且随着部编版教材的使用,古诗词在语文中的地位也有所提升,因而了解古诗词背后的文学常识能够帮助自己在考试时更好地摸清答题思路,所以同学们也要好好看哦~《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多用“赋”“比”“兴”的手法。
《关雎》(关关雎鸠) 是《诗经》首篇,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优美动人、影响深远情歌,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选自《诗经·周南》。
《君子于役》选自《诗经·王风》,睹物怀人、情景交融,妻子思念丈夫的深情。
《蒹葭》(蒹葭苍苍) 爱情诗,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欲见而不得的惆怅,选自《诗经·秦风》。
《陌上桑》(日出东南隅) 选自《乐府诗集》,此诗为汉乐府中的民歌。
《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大海宏伟壮丽的景象、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概、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
《龟虽寿》(神龟虽寿) 曹操,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东晋诗人,此诗是田园诗的上品,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追求平静,自由生活的志趣,选自《陶渊明集》。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陶渊明,写作者隐居归田后的劳动生活。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 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南北朝时北方民歌,木兰纯朴、勇敢坚强的品质和爱国精神。
《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 王勃,字子安,唐朝初年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旷达爽朗、共勉互励的惜别情怀,积极乐观的态度、宽阔的襟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选自《王子安集》。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颈联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
九年级上必考知识点
九年级上必考知识点一、语文知识点1. 文言文阅读理解九年级上文言文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古文阅读、古文诗词欣赏和古文常识。
需要掌握古文词汇、病句辨析以及古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2. 现代文阅读理解九年级上的现代文阅读理解主要包括文章主旨理解、词语理解、推理判断和归纳总结等。
需要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 作文写作九年级上的作文写作主要包括议论文、叙事文和说明文。
需要培养自己的思维逻辑和写作表达能力,掌握好文章结构和语言运用。
二、数学知识点1. 代数与函数九年级上的代数与函数主要包括代数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方程组等内容。
需要掌握代数式的展开与因式分解,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函数与方程组的关系等。
2. 几何九年级上的几何主要包括图形的性质、面积与体积等内容。
需要掌握图形的分类与性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几何证明的基本思路。
3. 数据与统计九年级上的数据与统计主要包括数据的表示与分析、统计图的制作与解读等内容。
需要学会用表格、图表等形式表示数据,并能够分析和解读统计图表。
三、英语知识点1. 语法与词汇九年级上的英语语法与词汇主要包括时态、短语动词、从句、非谓语动词等内容。
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时态的用法,各种从句和非谓语动词的结构和用法。
2. 阅读理解九年级上的英语阅读理解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完形填空等类型。
需要培养阅读的综合理解能力,包括对文章主旨、细节、推理等方面的理解。
3. 写作九年级上的英语写作主要包括应用文、表达观点和写作技巧等内容。
需要掌握写作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四、物理知识点1. 运动学九年级上的物理运动学主要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等内容。
需要掌握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图像的分析和运动方程的应用。
2. 光学九年级上的物理光学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等内容。
需要了解光的传播规律,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镜面成像规律。
3. 电学九年级上的物理电学主要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内容。
初三必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初三必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初三学生在准备中考时,语文科目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文学常识等。
以下是一些初三必考的语文知识点归纳:一、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诗歌的格律、韵律、对仗等。
- 古诗词的鉴赏技巧: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意象等。
- 古诗词的背诵:掌握必背的古诗词,能够熟练背诵并理解其含义。
二、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包括句式结构、虚词用法、古今异义词等。
- 文言文的翻译技巧: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理解其含义。
-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够分析文言文的主旨、作者观点和写作手法。
三、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的基本知识:包括文章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 现代文的阅读理解:能够分析文章的主旨、作者观点、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
- 现代文的鉴赏:能够评价文章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
四、作文写作- 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发展、转折、结尾等。
- 作文的写作技巧:包括选材、构思、表达、语言运用等。
- 作文的类型: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掌握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方法。
五、文学常识- 重要作家及其作品:了解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 文学流派和文学运动: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流派和文学运动的特点。
- 文学作品的基本知识:包括作品的体裁、主题、风格等。
六、语言文字运用- 汉字的基本知识:包括汉字的构造、笔画、笔顺等。
- 成语和谚语的运用:能够正确使用成语和谚语,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 语言的规范性:能够遵循语言的规范,避免语病。
七、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礼仪等。
- 外国文化常识:了解一些外国的文化特点和习俗。
八、名著阅读- 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包括精读和泛读,能够深入理解名著的内涵。
- 名著的分析和鉴赏:能够分析名著的人物形象、情节构造、主题思想等。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复习这些知识点,初三学生可以更好地准备中考语文科目,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
职高语文高三知识点
职高语文高三知识点职高语文课程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任务,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三阶段,学生面临着高考的挑战,因此,对职高语文的知识点掌握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技巧、文学常识和语言文字运用五个方面,详细梳理职高语文高三的关键知识点。
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职高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还能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高三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以下文言文知识点:1.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如“之、乎、者、也”等。
2. 古文中的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
3. 古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设问等。
4. 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理解文中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5. 掌握基本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古代官职、地理、历法等。
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提升学生理解和分析现代文章能力的重要手段。
高三学生在现代文阅读方面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1. 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分析文章的结构布局,理解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3. 掌握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能够进行准确的解释和分析。
4. 能够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评价和批判性思考。
5. 了解不同类型的文体特点,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
三、写作技巧写作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高三学生需要在写作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
以下是写作技巧的关键知识点:1. 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包括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
2. 能够根据写作目的选择合适的文体和表达方式。
3. 语言表达要清晰、准确、流畅,避免语病和错别字。
4. 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如开头结尾的处理、论点论据的组织等。
5. 能够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和草稿修订,提高写作效率。
四、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是职高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学生构建文学知识体系。
高三学生需要掌握的文学常识包括:1. 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
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汇总
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汇总现代文阅读基础知识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现代文阅读答题格式归类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部编初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万能公式
部编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万能公式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7.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2.塑造形象的常用方法(写作技巧): • ⑴描写方法:正面描写(肖像、行动、语言、心理、
细节),侧面描写(环境、场面……) • ⑵表达技巧:对比、衬托、首尾呼应、巧用修辞、
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衬、引用…… • ⑶选材组材:材料典型、构思巧妙、矛盾冲突激烈、
足进行深入思考时可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知识清单——新闻常识
•1.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狭义的新闻即指 消息。
•新闻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描写、抒情、议论等。 •2.新闻的基本特征 •⑴真实性 •⑵时效性 •⑶客观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时效性体现新闻的价值。时效 性求快,但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探寻事实 的真相需要时间。求快应该建立在真实基础上。
轻松的气氛。 • ④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四、解题思路与规律指津
• 1.筛选整合访谈信息要注意的问题 • ⑴筛选时切不可忽视记者提问中包含的信息。 • ⑵整合时要包括“问”和“答”两方面的信息。
• 2.鉴赏提问艺术要注意的问题 • ⑴提问是否围绕中心有步骤地展开。 • ⑵提问内容是否明确,指向清晰。 • ⑶提问方式是否能根据不同情境灵活变通。 • ⑷提问语气语调语言是否适宜。 • ⑸提问者是否善于适时简单点评对方的话,或适当
传记的阅读要求: 完成一般文章阅读的把握文章结构和概括中心意思 的要求之外,要注意以下五点。传记的阅读要求是: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 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 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 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 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常考题型答题模板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常考题型答题模板一、如何回答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全文的线索;其次是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语一般也就是文章的线索。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段落)的内容。
首先要明白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个要素,然后根据“(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样”或者“什么怎么样”的思路组织语言。
准确、清楚、简洁,不要把概括内容变成了原文复述。
概括议论文或说明文文段的内容,抓段落中心句。
一般说来,议论文、说明文的段意是通过中心句来表现的。
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一个文段的开头(起提领作用),或在结尾(起总结作用)有时也在中间。
3、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优点、用途)此类题经常出现在说明文中,答案往往不止一点,而且一般分散在文中,需要进行提取加工。
首先要分析文章结构,注意段中的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这些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几点特征。
另外,在找到一点特征后,还要看看下面几段的相同位置句,答案往往就隐含在那里,看分值答题,注意不要遗漏。
4、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是什么?把题干代入原文,答案一般就在原文语句处附近。
可以直接用文中相关句子作答,也可以对提取出来的关键词进行加工。
二、鉴赏类类问题1、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标题通常有以下作用:(1) 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明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
(需注意的是回答时不能全部照搬,需根据文章的内容灵活套用)。
2、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妙处)?一般有固定的答题思路:(1)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什么,(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
(2)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点、情态(或描绘出一幅……样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这类问题也有可能是对文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请说说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初中语文第八册文学常识知识点梳理
初中语文第八册文学常识知识点梳理:现代文部分1、《日出》是当代作家刘白羽的散文,选取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角度——描绘作者从国外出访归来,在万仞高空的飞机上目睹的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并出神入化地将“光彩夺目的黎明”与“新中国瑰丽的景象”相比拟,以一幅气势磅礴、雄奇壮阔的日出图,讴歌新生的、光明的社会主义祖国,表达无产阶级战士的豪情壮怀,反映了刘白羽散文对意境创造的追求及其鲜明的个性色彩。
①日出的象征意义,热情地赞美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如朝阳东升,光彩夺目,雄伟瑰丽,正像朝阳那样年轻,富有巨大的生命力,并进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欣欣向荣、无限美好、如花似锦的今天和明天。
②刘白羽,现代著名作家。
1916年生,北京人。
解放战争期间曾任新华社随军记者。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两次奔赴朝鲜战场。
解放后从事党的文化领导工作,历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作协副主席、作协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主要作品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红玛瑙集》、《红色的十月》、《芳草集》、《刘白羽散文集》等。
2、①《泰山日出》(散文)是1924年中国诗人徐志摩应邀为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专门写作的散文,回忆自己泰山观日出见到的奇异景象,以及当时诗情洋溢的浪漫心情。
同时以“泰山日出”来隐喻泰戈尔在文学创作上的巨大成就和即将来华访问的情况,表达中国诗人对泰戈尔的敬仰和崇拜之情。
②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是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
主要作品为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著名篇目有《再别康桥》、《在病中》、《沙扬娜拉》、《偶然》等。
③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等。
所做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其创作对印度文学影响巨大,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的分类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的分类语文现代文阅读Ⅰ中,信息类文本是高考阅读理解部分的重点之一。
信息类文本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分类,包括新闻类文本、科普类文本以及社科类文本等。
以下将对这些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新闻类文本。
新闻类文本是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信息类文本之一。
它通常以客观、事实性为主,传递最新的新闻资讯和事件。
高考常考的新闻类文本题材包括社会热点事件、科技创新成果、自然灾害等。
阅读新闻类文本需要关注文章的主题、目的、背景、事件经过、影响等要素,并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同时,对于新闻类词汇的理解和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也至关重要。
其次是科普类文本。
科普类文本主要向读者传递科学知识与常识。
科普类文本的特点是通俗易懂、逻辑严密,通过对科学领域的解释和举例,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科学原理。
高考中常考的科普类文本题材有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学科的知识,例如大自然中的规律、生态平衡、物质的性质等。
阅读科普类文本需要理解和解读科学术语和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
另外,社科类文本也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信息类文本。
社科类文本主要涉及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社会学等。
这类文本的特点是较为抽象、逻辑复杂,需要读者理解并分析文本中的论证过程和思路。
社科类文本题材包括社会问题、道德伦理、文化传统等。
阅读社科类文本需要注意理解论证中的前提条件、因果关系以及作者的价值观和观点。
此外,还有文学类信息文本。
这类文本是指以文学形式呈现的信息类文本,通过故事、人物塑造和情节展开传递信息。
在高考中,文学类信息文本常常以小说、散文或者诗歌的形式出现。
阅读这类文本需要理解并把握文学作品的情节、人物性格以及舞台背景等要素,同时也要关注作品中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意义。
综上所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Ⅰ中的信息类文本可以分为新闻类文本、科普类文本、社科类文本和文学类信息文本等。
通过对不同分类的信息类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考生可以提高对文章主旨、读者观点、作者态度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等的把握能力,进而更好地完成阅读理解题目。
初二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方法有哪些
初二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方法有哪些(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初二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方法有哪些中考的时候,语文考试一定会考到的一种类型题就是阅读理解。
初中现代文阅读七大技巧
初中现代文阅读七大技巧一、抓住主题思想1.阅读前猜测主题:在阅读前,通过标题、字数、文章结构等信息来猜测文章的主题。
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预先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有利于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
二、善于推理思考1.寻找线索:阅读时,学生要注意文章中的细节信息,并尝试通过这些细节获取线索,进一步推理文章的内容。
例如,通过观察人物的行为、言语和状态等,推断出他们的内心世界。
三、善于分析语言1.研究修辞手法:学生需要注意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这些手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抓住作者的表达意图。
2.通过语境猜词义:阅读时,学生遇到不认识的生词时,可以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猜测词义。
学生可以结合前后文的信息和语言常识来推测词义,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四、学会分析文章结构五、善于推理判断1.分析与比较: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的优点和不足,以及与自己的经验和观点进行比较,进行推理和判断。
学生可以通过列出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权衡利弊,做出自己的判断。
2.注意细节信息:学生在阅读时,要注意文章中的细节信息,把握事实和论据,以便进行推理和判断。
学生可以通过对细节进行梳理和整理,进行信息的归纳和推理。
六、注重阅读感悟1.发散思维: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后的思考,将文章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和拓展,发散思维,丰富阅读的内涵。
2.个人感悟: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后的个人感受和体会来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并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七、多读多练2.多练习:学生可以通过做一些阅读理解的练习题,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同时,要注意做好错题的分析,总结出错的原因,以便下次能够避免犯相同的错误。
总结起来,初中现代文阅读的七大技巧包括抓住主题思想、善于推理思考、善于分析语言、学会分析文章结构、善于推理判断、注重阅读感悟和多读多练。
通过运用这些技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培养出较强的阅读能力。
语文必修一的文学常识
语文必修一的文学常识语文必修一的文学常识语文基础要打好,文学常识要牢记,下面是语文必修一的文学常识,欢迎阅读。
1、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
2、徐志摩是中国新月诗派的代表作家,其诗作《再别康桥》细致入微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3、艾青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真挚感情。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的原名是《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专》《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5、《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6、司马迁是西汉(朝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开创了我国史学纪传体的先河,被后人尊称为“史圣”。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
8、西汉司马迁(作者)创作的《史记》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鲁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等。
10、鲁迅1918年5月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其中篇小说《阿Q正传》通过对主人公精神胜利法的淋漓尽致的描绘,表明这种普遍存在于“国人魂灵”中的精神病症。
11、巴金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
12、夏衍是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其创作的《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
1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作者是梁实秋,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代表作有散文《雅舍小品》等。
高考现代文阅读-散文(完美版)
文学类文本复习教学案——散文散文鉴赏的基本常识一、散文鉴赏的基本要求(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分析散文的基本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关于散文鉴赏的要求: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2)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尝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观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推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散文的基本特征散文的构思特征是“形散神不散”,就是散文的材料零碎、大跨度;所谓“神不散”就。
所谓“形散”是文章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选材特点:典型、新奇、真实。
表达方式的特点:敏捷运用记叙、描写、争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线索:散文的线索经常就是文章的中心,散文的凌乱材料就是被一根中心线,或者思想线索,或者情感线索,或者时间线空间线牢牢地牵引着。
找出线索,就简洁理清文章的构思和中心。
三、散文的类型(一)抒情散文(《荷塘月色》《春》)《白杨礼赞》抒情散文是通过形象来表达情感的散文样式。
表现手法主要有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象征)。
抒情散文类型主要有写景类散文和状物类散文。
(1)写景散文是把自然山水、人工场景、民俗风貌当作主要描写对象,写形写声写色味、情态,以描写为主,辅之以记叙、抒情、争论、说明等手段来抒发感情,采纳的手法,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
写景散文一般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依据时间、空间的转换为依次,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对景物加以生动的描绘,可以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更好地表现主题的作用。
(2)状物散文是以某一种物件作为表现主体,通过对物件的描摹、刻画来为物件写貌传神,从而达到托物寄意的写作目的,表现手法多托物言志、象征、人格化手法。
这类散文的特点是有对详细事物的记叙和描绘,具有剧烈的抒情性。
有的自然景物,被作者给予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天津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天津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语文是每位考生都必须面对的科目之一,而天津高考语文的复习内容众多,知识点繁杂。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本文将对天津高考语文必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古文阅读与鉴赏1. 古文常识:包括古文的定义、特点、修辞技巧等内容,以及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古文词语的理解:考生需要掌握常见古文词语的词义、用法以及相关的典故和典例。
3. 古文篇章的整体理解:要求考生通过识别古文篇章的篇名、作者等信息来把握篇章的主题、结构和核心思想。
4. 古文诗歌的鉴赏:要求考生对古文诗歌的节奏、韵律、意象等方面进行鉴赏,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表达。
5. 古代文化常识:对古代文化的了解有助于理解和鉴赏古文,包括古代文化、历史、人物等方面的知识。
二、现代文阅读与鉴赏1. 现代文常识:要求考生了解现代文的特点、修辞技巧、写作风格等内容,以及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2. 文章主旨与结构的把握:考生需要通过理解文章的标题、导语、段落结构等信息来推断文章的主题和整体结构。
3. 文章细节的把握:要求考生能够掌握文章的细节信息,理解并概括文章的具体内容。
4. 议论文的写作要点:考生需要了解议论文的写作特点,包括观点陈述、论证方法、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技巧。
5. 说明文与应用文的理解:要求考生能够理解说明文和应用文的写作目的、结构和语言特点,能够准确理解说明文和应用文的信息。
三、诗歌鉴赏与作品分析1. 诗歌的鉴赏和理解:要求考生对常见的古代和现代诗歌进行鉴赏,理解诗歌的意境、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2. 诗歌理论的掌握:考生需要了解古代和现代的诗歌理论,包括韵律规律、格律变化以及诗歌的分类和流派。
3. 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考生需要对所学过的古代和现代诗歌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包括作品的主题、艺术手法、创作背景等方面。
四、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1. 修辞手法的辨析和运用:要求考生能够辨析古代和现代修辞手法的用法和效果,并能够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
滴水之恩现代文阅读答案金龙
滴水之恩现代文阅读答案金龙一、课文概述《滴水之恩》是一篇现代文阅读篇目,作者是余华。
这篇文章以一个流浪乞讨的老人为主角,讲述了一位少女对其伸出援助之手的感人故事。
整篇文章铺陈节奏紧凑、情感真挚、氛围逼真,同时也表达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社会救助的价值。
金龙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他深陷贫穷和孤独,但是在少女的帮助下从绝境中得以解脱。
整篇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真情和人性的善良。
二、常识问答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余华。
2.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金龙。
3.文章讲述了什么故事?一个流浪乞讨的老人在得到一个少女的援助后回到了自己的家。
4.这篇文章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社会救助的重要性,以及人际关系的价值。
5.金龙的故事给你的温馨感触是什么?金龙深陷困境,但是在少女的帮助下得以获得救助,因此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和人间真情。
三、思考探究1.文章描写的主人公遭遇了怎样的困境?他如何应对困境?主人公金龙因为穷困流落街头,无家可归,无人问津,因此渐渐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金龙对自己的境遇非常无奈和痛苦,但他没有放弃希望,而是继续坚持着自己的生存和信仰。
2.少女为什么要帮助这位老人?她内心是怎样认识和看待金龙的?少女看到了金龙的困境和境遇,认为自己能为他做些什么就应该尽力去做。
少女没有过多地计较金龙的过去和现在,而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这让金龙感到受到了真正的尊重和认同。
3.文章所传达的人间情感和人性善良对你的生活有何启示?人际关系的互动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我们需要积极与他人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四、个人体验阅读这篇文章让我感到非常感动,金龙的故事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人性的善良和人情的温暖。
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应该积极投身到社会救助事业中,并且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社会救助的价值和重要性,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了人际关系的意义和价值。
现代文阅读1(基础知识)
现代文阅读(一)高考阅读考查四大层面:整体感知,常识积累,要点把握,语言锤炼高考阅读考查的五大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迁移能力,评价能力三重阅读障碍:读得少→读得慢→读不懂阅读量→阅读方法→阅读分析能力方法论:了解正确答案的模样, 依样画葫芦(方法论)做历年真题,就是做未来的考题。
散文一种情怀:作者的感情、感悟、观点、态度两个方面:内容方面(词语理解、句子理解、归纳整合)写法方面(结构,表达)词语的理解解释词语在语境中被临时赋予的含义,是历年高考常见的命题形式。
一般来说,高考试题测试词语的含义,特别关注问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义。
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根据文意,写出某词的含义。
2.答题方法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浯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①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寻找它的本体;②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③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④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⑤理解代词的含义,就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
3. 语境义:①联系上下文,推断多义词的特定含义;②联系语境,揣摩词语的指代内容;③联系语境,揣摩词语的情景义,情景义是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派生出来的临时义,离开了这个语境,这个词语的临时义也就消失了。
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词语因比喻、反语、借代、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等修辞手段而产生的新义;一是词语在语境中作远距离的引申而产生的新义。
(1)理解词语的原意;(2)明确产生词语情景义的原因;(3)分析语境意义;(4)注重整体理解。
句子的理解1.命题特点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
②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
③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
2. 重要句子的范围从内容上看,抓中心句、文眼,即要抓住能表现文章主旨、题意的语句,抓住每一段中那些有概括作用的语句。
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中那些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语句、发表主张和见解的议论的语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记叙文一.关于记叙文阅读考纲有如下具体要求:(记叙文、新闻、通讯)1.能指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理解记叙文所记叙的事件、人物、景物及其所表现的思想意义。
2.理解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的特点和作用。
3.能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思想,理解记叙文的中心和材料的关系、理解记叙的说略。
4.理解和分析记叙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和作用。
5.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二.知识点说明1.记叙文一般都具备六要素,但有的记叙文,如果其中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是可以省略的。
2.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
以“我”的口吻或角度来叙述的是第一人称,如《小桔煤》《孔乙己》等。
采用第一称来写,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如《分马》《皇帝的新装》。
其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3.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3以一事○4以一物为线索。
多数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
如《藤野先生》,文章除了以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作者爱国主度思想感情这一暗线。
4.记叙的顺序要求掌握的是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前因后果、条理很清楚。
如《一面》;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
先把结局说出来,吸引读者了解其起因和过程,如《背影》;插叙,指在记叙过程中,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着叙述后来的事情,如《同志的信任》。
5.记叙文常用的层次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事件和发展过程来划分《皇帝的新装》(2)按对空间转换来划分,如《老山界》(3)按内容变化来划分,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4)按人物、场景变化来划分,如《分马》(5)按感情变化来划分,如《荔枝蜜》不太喜欢蜜蜂—想去看蜜蜂—赞美蜜蜂—想变成蜜蜂。
(6)按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抒情—记叙—抒情、议论。
6.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和作用。
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7.记叙文虽然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常常借助议论、抒情、说明来开拓意境,深化主题。
很多是各种表达方工综合运用。
○1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描写:是对人物的外形、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4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5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8.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小结:1.记叙文的要素2.记叙文的人称3.记叙文的线索:○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3以一事○4以一物为线索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三种5.记叙文的划分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环境等或正面,侧面)、议论、抒情、说明等7.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8.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
总结:1.关于记叙文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答主要从两主面着手: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1)把握记叙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样的人。
(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定这些人,事。
(3)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
二是弄清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
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1)以时空变化划分(2)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3)按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4)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来划分2.文段在内容上:以中心、意思相联系(思想感情)来答在结构上:文段在开头:总起全文文段在中间:承上启下文段在结尾:总结全文或照应主题或首尾呼应。
二.说明文总结:阅读说明文,首先要把握说明的对象,也说是要明确说明的是什么事物。
同时要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首次要理清说明的顺序和层次。
阅读时,要紧紧围绕事物的特点,分层概括,就能比较容易搞清楚说明的层次。
如果说明的对象是建筑物,就是要抓方位词,注意观察点的位移。
第三要学会分清说明的方法。
第四要准确理解关键词语的词意。
只有准确把握关键词语的词意,才能对所说明的事物、事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说明文阅读[考查要点]1.明确一篇说明文的对象,弄清说明的中心。
(即所说明事物的特征或所阐述的事理。
)2.明确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1现象—本质○2主要—次要○3概括—具体○4原因—结果○5从特点—用途3.理解和分析常用的说明方法,包括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喻等。
4.体会说明性语言准确、简明等特点,了解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的不同特点。
5.把握说明文的结构,主要有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
6.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简明、平实、生动、严密。
说明的中心:即是文章所说明事物的特征或所说明的事理。
要把握住说明的中心有多种方法:○1注意辨析文题,因为有的文题本身就指出了说明对象,甚至是它的特征,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2把握中心句,有的文章或语段有点明中心的语句,应抓住它来观察文章○3通过分析综合来把握,首先明确对象,其次要分清主次,最后作同类归纳。
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1.空间顺序,或者从前到后,或者从上而上,或者由外到内,或者从点到面,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位置和方向。
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2.时间顺序,因为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3.逻辑顺序,先主要后次要,先现象后本质,由总到分,或者把说明内容分为几个方面,一个一个地并列展开。
例如《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等。
2.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
说明事物发展变化,以时间为顺序容易表示清楚。
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
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
[知识归类]说明事物的特征,要说得好,就必须讲究方法,这就是说明的方法。
阅读说明文,必须弄清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才能对所说明的特征理解得更透彻。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1.分类别:说明事物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说明。
例如《向沙漠进军》把风沙进功的方式分为两类:“游击战”“阵池战”,然后分别加以说明。
又如《中国石拱桥》把赵州桥的特点分为四点,一点一点分别说明。
2.下定义:有时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对象一个说法,使读者对被说明的对象有明确的概念。
例如:统筹方法是什么呢?先给它一个说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3.举例子:举出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能够反映一般的情况,真切地说明事物特征。
如《中国石拱桥》举出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4.作比较:选择有外部或内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往往能增强说明事物的效果。
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在说明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时,就进行了比较。
5.列数字:有些事物为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往往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
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就运用了说明大会堂的宽度、深度、中部的高度、体积等。
6.打比方:适当运用比喻,能够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如说明石拱桥形式美,就用了“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比喻不但贴切而且很美,既说明了桥洞的特征,又能吸引读者。
7.作诠释:就是对事物的一般性的理解说明。
与下定义相比,作诠释比较详尽具体,下定义比较简洁。
因此有人则说,作诠释是部分定义,即对定义的某个义项加以解释说明。
小结:分析说明方法1.如果题目问: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主要说明方法有哪向种)?先从大的方面入手(从全篇,从各段入手),然后再看大的方面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就是题目所问的主要说明方法。
如果在这些主要说明方法中又包含其他的说明方法,则不用答,因为它们不属于这文段的主要说明方法。
如《中国石拱桥》主要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列数字不是说明主要方法)2.如果题目问:这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哪些说明方法)?答题时则不分主次,将文段中有的说明方法都写出来。
总结:1.说明文的分类及语言特点:科学性说明文○1事物说明文○2事理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平实,简明,扼要,科学性和严谨性。
文艺性(科学小品)说明文语言特点:活泼、通俗、运用拟人等形象化手法(具有科学性、文艺性)2.说明文的结构:(1)文章结构(○1总分○2分总○3递进式○4连贯式(事物发展程序顺序))(2)逻辑顺序(○1现象—本质○2主要—次要○3概括—具体○4原因—结果○5从特点到用途)(3)段或句子在文中作用:○1总起全文,下文○2总结全文○3过渡(承上启下)○4提示中心○5呼应3.说明文的词、句含义或词,句,段顺序交换位置:○1结合本身词、句、段意思或内容。
○2联系上句(上段)内容来作答。
○3联系上句(下段)内容来作答。
事实说明文指的是一些非文艺性和科普说明文,它以介绍科学技术为内容,在语言表达上只科学性和知识性都很强。
如《向沙漠进军》科学小品也称文艺性说明,它在语言上比较活泼,常借助于某些形象化的手法,对事物的特点作些描绘,使读者轻松愉快地获得科学理解,这类说明文的特点是既有科学性,又有文艺性。
三.议论文阅读[考查要点]1.把握论点2.把握论据:它与论点的关系,它的两种基本形式——事实和道理。
3.把握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几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区分立论与驳论;论证的基本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初步领会议论文语言严密、概括的特点。
[知识归纳]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其中,论点是议论文灵魂。
2.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则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以证明或补充中心论点。
3.把握议论文的论点一般可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审清题目。
有的议论文,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俭以养德》、它的题目本就是文章的论点;有的议论文,如《谈骨气》、《怀疑与学问》,它的题目虽然不是文章的论点,但是表明了文章的论题,提供了把握文章论点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