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Scope课程的评价

合集下载

HighScope课程述略及其教育心理学意义的简要分析

HighScope课程述略及其教育心理学意义的简要分析

High/Scope课程述略及其教育心理学意义的简要分析作者:邹卓伶来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10期【摘要】课程作为将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中介,是教育研究的重点之一。

在当前的幼儿园课程领域中,起源于美国、历经近50年发展的High/Scope课程依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对其进行深层次解读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本文在概要介绍High/Scope课程的同时,试图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对该课程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进行简要分析,以揭示该课程所蕴含的教育心理学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High/Scope课程;教育心理学【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10-0027-05课程作为将教育观念转化成教育行为的中介,是教育研究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

幼儿教育面对的是各方面发展水平有限的孩子,给这样的孩子设计的课程自然应该有别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课程,幼儿园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中较为特殊的课程,有必要对它的特殊性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

一种课程如能长时间存在并成为典型的课程肯定有其独到之处,对典型课程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现有的各种课程,为深入进行教育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20世纪6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密歇根州的High/Scope课程就是这样一种典型课程,它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在今天的美国乃至全球的幼儿园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为此,本文尝试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High/Scope课程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以期对这种课程有进一步认识。

一、High/Scope课程的发展源流要对High/Scope课程有较为正确的理解,需要对它的发展源流进行梳理。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密歇根州易丝莲蒂市公立学校的魏卡特注意到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在学校大半处于失败群体之中,他和同事们对此现象作了初步分析之后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如果能对这类家庭三四岁的幼儿进行早期介入服务,有可能提升他们入学后的表现。

高瞻课程幼儿评价量表

高瞻课程幼儿评价量表

高瞻课程幼儿评价量表
高瞻课程(High/Scope)是一种基于儿童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课程模式,强调儿童在课程中的积极参与和自我指导。

高瞻课程幼儿评价量表是用于评估幼儿发展和学习进步的工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社交技能:观察幼儿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包括合作、分享、轮流、解决冲突等。

自我管理:评估幼儿自我控制、自我导向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包括遵守规则、情绪调节、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语言和沟通:评估幼儿的语言理解、表达和交流能力,包括倾听、表达、阅读和书写等。

认知和思维:观察幼儿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观察、推理、分类、创造等。

动作协调:评估幼儿的肢体协调和运动能力,包括走、跑、跳、平衡等。

创造性思维:观察幼儿在游戏、探索和问题解决中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情绪管理:评估幼儿自我调节情绪和管理情绪的能力,包括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以及有效地应对压力和挫折。

适应能力:观察幼儿对新环境和新任务的适应能力,包括适应变化、处理新挑战等。

学习能力:评估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推
理能力等。

自然探索:观察幼儿对自然环境的探索和好奇心,包括观察动物、植物、天气等。

高瞻课程幼儿评价量表通常采用观察法、作品分析法和访谈法等方法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用于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求,为教师和教育机构提供指导,制定适合幼儿的教育计划和干预措施。

High Scope 课程

High Scope 课程

High Scope 课程一、背景简介HIGH/SCOPE 是海伊斯科普教育研究机构( High Scope Educ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的简称,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佩里学前教育研究计划的主持人戴维·韦卡特于1970年创立。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HG已经成为一个开放的、多功能的机构。

它集研究者,培训者,教育者,宣传者于一身。

High /Scope 课程是美国现代幼儿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流派。

High scope 本身就含有崇高的目标和宽广的范围的意思,它的宗旨就是促使全世界的婴儿,学前儿童,青少年获得发展,并通过培训教师和父母,帮助孩子们学习。

近几年, HIGH/SCOPE 的教育方案以其广泛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受到世界性的青睐, High /Scope 课程的应用已遍及世界的许多国家。

这些方案包括婴幼儿教育方案( 0 — 2.5 岁),学前教育方案( 2.5 — 6 岁),小学教育方案( 6-12 岁),青少年教育方案( 12 — 18 岁)。

在这些方案中以学前教育方案最先形成,也最为有名,其它方案都是在这个方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二、主动学习的指导思想High/ Scope 课程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吸取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建立起来的一种颇具特色的幼儿认知发展课程,主动学习是 High/ Scope 学前教育方案的核心。

其主导思想就是让幼儿在主动活动中学习并获得发展。

主要观点:①知识的产生,既不是来自幼儿,也不源于物体,而是产生于孩子与物体的互动中。

②老师在每天的计划中学习如何对待儿童和处理教室活动的经验,努力发现儿童的技能和兴趣。

这一课程保留了皮亚杰的理论假设,强调儿童主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教师和儿童在确定学习经验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三、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和内容HIGH/SCOPE 学前教育方案要培养的儿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儿童。

不仅包括认知的,而且包括情感的,社会性的,主动性的,身体的全面的发展。

高瞻课程

高瞻课程

(四)每日例行活动的架构
1.计划—工作—回顾时间 2.小团体时间 3.大团体时间 4.户外时间 5.转接时间 6.点心、午餐与休息时间
(四)每日例行活动的架构
1.计划—工作—回顾时间 • 计划:每位幼儿都要思考当天想做的事情,
并与老师讨论; • 工作:幼儿可以开始一个工作;焦点在于
游戏和解决问题;45--55分钟;成人观察与 协助;收拾场所; • 回顾:一起分享讨论当天的活动
他们开发了三种有效的幼儿发展评估工 具—婴幼儿观察记录(0-3岁)、幼儿观察记 录(3-5岁)以及早期读写技能评估和三种有 效教育项目质量评估工具—婴幼儿教育项目 质量评估、幼儿教育项目质量评估以及家庭 幼儿教育项目质量评估。
1971年High/Scope出版了第一本介 绍High/Scope课程的著作《认知发展课 程》,这是High/Scope课程模式初步形 成的标志。
三、教育方法
• 学习环境 • 成人角色 • 评估 • 每日例行活动的架构
(一)学习环境
1.空间的组织要有吸引力;兴趣区类型鲜明; 空间规划合理;
2.兴趣区的建立有弹性; 3.材料提供要方便儿童自由取用;数量充足;
贴近生活;操作性强。 • 兴趣区(interest areas)的安排
(二)成人角色
2.具体的目标领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3.考虑了儿童社会情感方面的目标。
从只关注处境不利的特殊儿童到全体儿童 全体;从以认知为中心,按照既定的认知 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到不仅关注认知发展 ,同时也注重社会性与情感的全面发展; 从重视人与物的关系到重视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
二、理论基础
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
美国高瞻High/Scope 课程的应用与反思
陈述内容

美国高瞻课程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美国高瞻课程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美国高瞻课程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时松概要:在众多的幼儿教育课程模式中,高瞻课程独具特色。

本文从理论基础、课程目标、实施环节、教师要求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分析,引发了一些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高瞻课程;特点;启示高瞻课程又称High/Scope 课程或海伊斯科普课程,此课程始于1962 年,当时是美国密歇根州海伊斯科普佩里学校学前教育科研项目的一部分,由韦卡特等人发起的早期儿童教育课程。

此课程创设的起源是帮助处境不利的学前儿童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是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开端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后,高瞻课程模式在20 世纪70年代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完善与发展,在与另两个皮亚杰课程模式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美国被运用得最为广泛的课程。

”高瞻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程设计者将其关注点放在对儿童进入小学做好准备的知识和技能方面,教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第二阶段,此课程尝试着把那些代表儿童发展水平的知识和技能交给儿童,通过提问那些已知答案的问题进行教学,儿童并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主动。

第三阶段皮亚杰的儿童作为知识建构者的思想在课程中得到了体现,强调教师通过直接和表征的经验,以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方式帮助儿童增强认知能力。

高瞻课程作为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课程之一,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本文着重从以下四点阐述高瞻课程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转变幼儿教师角色“今天老师的角色是儿童的观察者、倾听者。

总的来说,高瞻课程中主张老师说得更少,听得更多,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少说多听,多注意孩子的意图与活动,孩子才有可能多说,思考才会更多。

”高瞻课程中教师是儿童主动学习的支持者和帮助者,是儿童的观察者和倾听者,是儿童的玩伴和知心朋友。

“建构主义者的教师轻视讲座和讲授,他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己学习目标的确定和实现。

”教育中的建构主义者把他们的足迹追溯到皮亚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高瞻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高瞻课程也突出强调儿童参加自己学习目标的制定。

高瞻课程模式下大班幼儿发展评价的思考

高瞻课程模式下大班幼儿发展评价的思考

高瞻课程模式下大班幼儿发展评价的思考作者:李亚倩来源:《幸福家庭》2021年第09期高瞻课程是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韦卡特等人于1962年创立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

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是高瞻课程模式中评估儿童发展水平的评估工具。

本文针对高瞻课程模式下大班幼儿发展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发展评价幼儿发展评价是根据幼儿教育目标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幼儿发展目标,运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幼儿身体、认知、品德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幼儿发展评价以明确、清晰的发展指标为依据,对单个、具体的幼儿发展状况进行价值判断,了解幼儿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其目的在于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二)高瞻课程高瞻课程(High/Scope),又称作“高宽课程”。

高瞻课程的研究人员针对其课程体系内的学前儿童研发出了一套专门的学前儿童发展评价工具——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Preschool Child Observation Record,简称COR Advantage)。

COR Advantage基于观察法,主要对儿童九个学习领域的发展进行评价,每个项目的评价包含八个等级。

教师根据COR Advantage相应的标准对大班幼儿现阶段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找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COR Advantage)包含九个类别:学习品质,社会性和情绪发展,身体发展和健康,语言、读写和交流,数学,创造性艺术,自然和科学,社会研究,英语语言学习。

其中每一项评价内容都有一个观察记录表,这些观察记录表是以高端课程提出的关键经验为依据而制订。

每个项目的评价包含八个等级,每个等级都详细描述了儿童应该达到的行为水平。

COR Advantage为教师提供了准确真实的数据,教师将系统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运用到制订儿童个体发展计划和评价策略等级中,有助于教师掌握现阶段幼儿的发展水平。

High/Scope课程的解读

High/Scope课程的解读

High/Scope课程的解读High/Scope课程开发于1962年,但它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着,超越着。

直到今天,对我国学前教育仍然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本文就High/Scope课程编制中的“发展视点”、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四个纬度上进行了阐释。

标签:High/Scope课程;发展;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实施High/Scope课程最初是以儿童发展理论为基础编制的课程。

时至今日,它之所以在多种认知课程模式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在美国学前教育中广泛应用,是因为它在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超越。

它的理论基础已经不再局限于皮亚杰。

我们有必要课程编制中的“发展视点”、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这四个纬度上来重新理解High/Scope课程。

一、High/Scope课程编制中的“发展视点”儿童的发展是High/Scope课程编制的依据,即便儿童发展的事实本身是一种常识,但对其具体的状况、方向、年龄特征的认识是多种多样的。

(一)了解儿童整体的发展及多样侧面的发展High/Scope课程尊重幼儿的发展,将幼儿整体发展各个侧面地发展脉络找出来,作为有助于教师作课程规划的工具。

通过展示儿童的一般发展能力和各个年龄阶段的平均变化特征,了解大体的发展进程,就可以明了3岁、4岁、5岁各个发展时期的儿童会显示那些特征,在行为上应该会有哪些不同的表现,从而把握学习的可能性,设计有效的课程。

不过,这只能是平均的状态,未必是每一个儿童表现的特征。

因此,High/Scope课程在了解儿童整体发展的同时,还注重了解发展的各个侧面。

他们认为孩子某一个层面的发展会影响其它的层面,也会受其他层面的发展影响。

身为老师,在引领孩子学习时,必须特别注意:一定要兼顾孩子的每一个侧面。

此外,High/Scope课程注重每位幼儿独一无二的个性和经验。

他们主张要了解你的孩子,就得了解为何每个人都如此独特。

不管在发展层面上孩子与孩子之间是如何相似,每个孩子的确有自己特殊的兴趣、经验和学习方式,并将之带进你的教室。

海斯科普课程

海斯科普课程
语言运用的关键经验
4
发展逻辑推理的关键经验
HIGH/SCOPE 的 课 程 内 容 包 括 五 大 领 域 , 即 学 习方式,语言,读写能力和交流,社会性和情感 发展,身心发展和身心健康,艺术与科学。
HIGH/SCOPE的课程内容是围绕关键性经验所 提供的各种类型的活动。即在获取关键经验中学 习。
家长参与是海斯科普课程实施成功的 重要因素之一,教师要对每个参与海 斯科普课程的家庭做每周1.5小时的 母亲家访。家访是教师和家长共同学 习促进儿童发展的有效形式,通过家 访,教师可以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 成长环境,家庭环境等信息。
四.课程评价和启示
(1)海斯科普课程的评价
A
B
海斯科普课程十分重视对 儿童发展的评价,认为它 是课程的起点。对孩子发 展水平的评估不是通过考 试或者智力测验,而是了 解,分析他们当前的发展 水平,并以此为依据指导 下一步的教育工作。
计划时间(10--15分钟)
(1)课程实施
1.实施过程用“五个时间”来概括, 即计划时间,工作时间,整理和收 拾时间,回忆时间,小组活动时间,
SUCCESS 和大组活动时间。
教师给了儿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打算的机会,通 过让儿童做他们自己决定做的事,使儿童体验独立 工作的感受以及与成人和同伴一起工作的快乐。简 言之,教师和幼儿一起决定每天的活动可以做些什 么。
在具体的课程内容,活动类型等方面, HIGH/SCOPE采用“开放教育”的做法,实现关键 经验的各类活动往往以各个“兴趣区”或“活动 区”为中介开展的。教师有意识地将关键经验物 化为活动材料和活动情境,儿童在活动区中充分 地与材料,环境,他人的互动以获得学习与发展, 即在活动中学习。
三·课程实施与教师作用

HIGH-SCOPE学前课程模式近二十年的发展海斯科普教育原理

HIGH-SCOPE学前课程模式近二十年的发展海斯科普教育原理

HIGH/SCOPE学前课程模式近二十年的发展海斯科普教育原理HIGH/SCOPE早期教育课程模式是与拉瓦特里的EEC课程、德弗里斯──凯米的EEP课程齐名的三种认知中心课程模式之一。

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HIGH/SCOPE课程模式在20世纪70年代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完善与发展,在与另两个皮亚杰课程模式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美国被运用得最为广泛的课程。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对处境不利儿童还是正常儿童,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HIGH/SCOPE课程几乎无处不在。

同时由于HIGH/SCOPE在课程推广、课程研究上卓有成效的工作,它在国际上也声誉日隆,在英国,爱尔兰,墨西哥,新加坡等国家也有了自己的拥护者。

据统计,在世界各地已经有几千所运用HIGH/SCOPE 课程的学校,这是对HIGH/SCOPE国际地位地最好注解。

HIGH/SCOPE课程的发展从时间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1971年之前,1971~1979年,以及1979年以后直到现在。

1971年,HIGH/SCOPE出版了第一本介绍HIGH/SCOPE课程的著作《认知中心课程》,这是HIGH/SCOPE课程模式初步形成的标志,正如书名──认知中心,这时期它以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为基石,把重点放在如何发展孩子们的认知与智力上。

1979年,第二本著作《活动中的幼儿》出版,这本书对第一本书进行了很大的改造,第一次把孩子的主动学习和强调知识建构作为课程的核心思想。

从服务对象而言,不再是只为处境不利的特殊儿童服务,开始面向所有的儿童。

从目标来看,不再只是把目光放在儿童认知思维的发展上,而是提出以认知发展为中心,同时注重儿童的社会性与情感发展的全面发展目标,该书基本奠定了HIGH/SCOPE课程模式的基本框架。

1979年以后,出版了一系列的关于HIGH/SCOPE课程的著作,比如1988年的《早期方案管理者指南》,1989年的《教师思想概述》,1991年的《支持年轻的学习者》,以及1995年的《教育幼儿》。

名词解释高瞻课程

名词解释高瞻课程

名词解释高瞻课程
高瞻课程 (High Scope) 是一种旨在为学生提供广泛而深入的
学科课程,鼓励学生在各个学科中探索抽象概念和基本原理,并鼓励他们通过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来应对挑战。

高瞻课程起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美国,是一种旨在为学生提供广泛而深入的学科课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高瞻课程的主要特点包括:
1. 学科广泛:高瞻课程涵盖了多个学科,包括数学、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和语言艺术等,旨在为学生提供广泛而深入的学科知识。

2. 强调探究:高瞻课程鼓励学生通过探究来学习,通过实验、观察、思考和讨论等方式来探索和理解学科概念。

3. 注重创造性思维:高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设计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活动和项目,来帮助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跨学科融合:高瞻课程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学科知识。

5. 强调实践:高瞻课程强调实践应用,通过实地调查、实地考察、工程设计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学科知识。

高瞻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美国高瞻课程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美国高瞻课程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美国高瞻课程对我国幼儿教导改革的启发东北师范大学教导科学学院时松概要:在浩瀚的幼儿教导课程模式中,高瞻课程独具特点.本文从理论基本.课程目标.实行环节.教师请求等方面临该课程进行了简略的介绍和剖析,激发了一些对我国幼儿教导改革的启发.症结词:高瞻课程;特点;启发高瞻课程又称High/Scope课程或海伊斯科普课程,此课程始于1962年,当时是美国密歇根州海伊斯科普佩里黉舍学前教导科研项目标一部分,由韦卡特等人提议的早期儿童教导课程.此课程创设的来源是帮忙处境晦气的学前儿童为进入小学做好预备,是美国上世纪六十年月“开始筹划”的重要构成部分.“20世纪80年月末今后,高瞻课程模式在20世纪70年月课程的基本长进一步得到完美与成长,在与另两个皮亚杰课程模式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美国被应用得最为普遍的课程.”[高瞻课程的成长阅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课程设计者将其存眷点放在对儿童进入小学做好预备的常识和技巧方面,教师有明白的教授教养目标.第二阶段,此课程测验测验着把那些代表儿童成长程度的常识和技巧交给儿童,经由过程提问那些已知答案的问题进行教授教养,儿童并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动.第三阶段皮亚杰的儿童作为常识建构者的思惟在课程中得到了表现,强调教师经由过程直接和表征的经验,以合适儿童成长程度的方法帮忙儿童加强认知才能.[高瞻课程作为世界有名的幼儿教导课程之一,有很多值得我们进修借鉴的地方.本文侧重从以下四点阐述高瞻课程对我国幼儿教导改革的启发.一.改变幼儿教师脚色“今天先生的脚色是儿童的不雅察者.倾听者.总的来说,高瞻课程中主意先生说得更少,听得更多,因为他们以为,只有少说多听,多留意孩子的意图与活动,孩子才有可能多说,思虑才会更多.”[高瞻课程中教师是儿童自动进修的支撑者和帮忙者,是儿童的不雅察者和倾听者,是儿童的玩伴和贴心同伙.“建构主义者的教师歧视讲座和讲解,他们勉励学生积极介入本身进修目标的肯定和实现.”[教导中的建构主义者把他们的萍踪追溯到皮亚杰,皮亚杰的认知成长理论是高瞻课程的重要理论基本,高瞻课程也凸起强调儿童介入本身进修目标的制订.高瞻课程的实行重要由筹划.做.回想三个环节构成.在高瞻课程各个环节中,儿童有充分的机遇表达本身的设法主意和感触感染,教师并不是教授教养活动的安插者和制订者,而是与儿童配合商议.商量,懂得儿童的进修筹划,并帮忙他们扩大进修筹划.先秦儒家中,孟轲曾根据《尚书?泰誓》“天助下平易近,作之君,作之师”的说法将君师并称,荀子进而把教师的地位提到与寰宇.先祖及君主并列的高度.《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难堪.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平易近知敬学.”在人们传统不雅念中,教师就是理性的范例.道德准则的榜样.科学文化的威望,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威严形象而消失.至今这一不雅念在我国依旧根深蒂固,深深地影响着社会大众对教师脚色的认同.我国幼儿园至今依旧有很多教师受传统不雅念的影响,教授教养活动中手持教鞭,一副威严不嬉的面貌.与高瞻课程所表现的教师脚色不雅比拟,我国传统的教师脚色不雅晦气于平易近主友爱师生关系的建立.高瞻课程给我国幼儿教导改革的启发之一是:教师要由居高临下威严的教诲者改变成儿童的同伙,成为儿童进修的支撑者.不雅察者.二.看重儿童自动进修“早在二十多年前,高瞻就提出了自动进修这一术语.所谓自动进修,是指由进修者提议的进修,是进修者自动地建构关于实际常识的进程.”[高瞻课程的精华是凸起强调儿童的自立进修,让儿童本身制订筹划,本身选择活动材料,经由过程主客体的互相感化,获得对事物的熟悉,自动构建症结经验.“陈鹤琴深信儿童具有自动进修的才能和商量发明的潜能,儿童作为其进修的主人而受到尊敬.”陈鹤琴在他所提出的十七条教授教养原则中指出,“凡事儿童本身可以或许做的,应当让他本身做”,“凡事儿童本身可以或许想的,应当让他本身想”,“勉励儿童去发明他本身的世界”[,我国幼儿教导家陈鹤琴的教导思惟在这一点上和高瞻课程所表现的儿童自动进修不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皮亚杰以为儿童是一个积极的生物体,“成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儿童对四周情形的把持以及与四周情形的积极互动.”[根据皮亚杰的理论,高瞻课程的设计者以为经验是由儿童本身在自动的活动中建构的,儿童根据本身的感触感染,本身的兴致,与教师配合协商肯定活动筹划.儿童面临一个全新的世界,对四周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柏拉图说“好奇乃求知之母”,在好奇心的使令下,儿童便产生的强烈的求知愿望.儿童的这种求知愿望就是儿童进修的念头,念头不但是促刊行动的原因,并且在行动产生之后,具有保持该行动朝向某一目标中断进行的内涵动力感化.高瞻课程其实不是构造化的课程模式,没有明白的教授教养内容.儿童在活动中自觉进修,自动建构经验,这种进修方法与自动接收式进修在后果上是大相径庭的.我国幼儿园教授教养活动中,教师往往预定好教授教养筹划,掌握着教授教养内容的实行和活动的开展,疏忽儿童的主体性,将儿童看做常识的自动接收者和随意率性塑造的对象,而不是进修的自动建构者.加强教师培训,改变教师不雅念,适应时期潮流,建立儿童自立进修意识,已成为亟待的问题.三.尊敬儿童权力“在高瞻的情形中,教师和孩子交换时可以或许很好地均衡听和说的量,他们老是耐烦地倾听孩子描写本身的经验和设法主意,经由过程注目孩子来勉励他们措辞.有时,还经由过程评论.不雅察.反复孩子说的话以及帮忙孩子表达意思来勉励孩子措辞,扩大孩子的词汇.完美孩子的句子.”[在高瞻课程中,儿童具有很大自立权,教师不会强制孩子去做什么,而是经由过程协商来解决问题,教师与儿童的关系是平等的,师生的互动是协调的,这种平易近主平等的关系,表现的是对儿童权力的尊敬.成人寻求权力的平等,我们成人在为构建平易近主协调的社会而尽力,但是日常生涯中我们却疏忽了儿童是权力主体地位这一事实,越是年纪小的儿童,其权力往往越被疏忽.“儿童是权力主体意味着把儿童看作与成人人格平等,具有雷同的社会地位.享有基本身权的积极自动的.人格自力的人,是失去权力并能行使本身权力的自由体.”[尽管有时刻儿童的设法主意在成人眼里是极其的荒诞,但是这种设法主意也是儿童本身在已有的经验基本之上的思虑.儿童有本身的兴致和快活爱好,也有本身的权力,《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划定:“人人生而自由,在庄严和权力上一律平等”,儿童作为一个天然性命体的消失,我们不克不及因为儿童的脆弱而疏忽对儿童权力的尊敬.我国幼儿园中至今还消失着各类情势的奖励和变相的体罚现象,甚至是直接的体罚,并且各类报导层见叠出.早在上个世纪,在《敲碎儿童的地域,创造儿童的乐土》一文中,陶行知就明白提出,我们应当承认儿童的人权.有些幼儿教师为了预备一节不雅摩课,把幼儿当作道具,反复地预备和演习;有些幼儿园为了招生做告白,把幼儿当作免费的演员,不吝就义正常的教授教养时光进行节目标排练;有些教师打着“严加管教”的幌子,对幼儿厉声斥责,将本身的喜怒哀乐转嫁到幼儿身上,诸如斯类疏忽儿童权力的现象不堪列举.杜威曾指出:“我们不克不及强加给儿童什么器械,或迫使他们做什么工作.疏忽这个事实,就是曲解和曲解人的赋性.”[为什么实际教导情境中消失诸多疏忽儿童权力的现象,不是因为教导者不知道要尊敬儿童权力,而是这种意识太单薄,全部社会还没有真正地将“尊敬儿童权力”这一教导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导行动.“人权最安然的呵护所不在于公开签订的文件,而在于人的心中.”[教导者应当建立尊敬儿童权力的理念,这种理念不但仅表如今教授教养目标的制订.课程内容的安插.教授教养活动的实行.教授教养办法的选择以及幼儿成长的评价上,更要将这种理念渗入渗出到日常的生涯中去,尊敬儿童权力最有用的办法就是将这种理念根植在心中.四.丰硕幼儿活动区高瞻课程的设计者根据皮亚杰儿童认知成长理论,将儿童认知成长的症结经验划分为创造性表征.说话与文字.自立性与社会关系.活动.分类.音乐.分列.数概念.空间.时光概念共十大症结经验.这些症结经验也有学者称之为“二级目标”.这十大重要症结经验根据具体内容又可以划分为58条小症结经验,这些症结经验其实不是教师进行教授教养设计的具体课程目标,而是在教导教授教养活动中作为一种指点性框架而消失,环绕这些症结经验,教师可以以这些症结经验为参考物,帮忙儿童肯定活动主题,供给工作材料,设置活动情形,以及懂得儿童成长程度.儿童活动的开展其实不是整洁整洁的,有小组活动情势,又有集体活动情势.大多情形下,儿童活动的开展是以“活动区”为载体.这些活动区的设置有着严厉请求,“在高瞻情形中, 为了促进幼儿的自动进修, 空间和材料都是经由郑重选择和安插的.”[该课程中活动区材料的选摘要有教导的价值,可以或许引诱.促进儿童的成长,材料的摆放要便利儿童的选择,而不是作为一种安排.活动区重要包含:脚色扮演区.木匠区.积木区.砂水区.美工区.音乐区.安静区等等.儿童在这些活动区域内,自由选择材料,创造性地摸索发明,从而实现症结经验的成长.我国幼儿园教室内固然也设置不合的活动区,但是与高瞻课程中的活动区比拟,其功能施展甚小,供儿童自由选择的材料和机遇也相差甚远.我国经济程度天然不克不及与蓬勃国度比拟,大多幼儿园资金重要,不克不及购置大量的活动材料和教具.我们在进修高瞻课程中有价值的教导办法时,不克不及采取拿来主义,要联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合理地改革,更重要的是进修先辈的教导理念.面临材料的穷困怎么办,教师要做个有心者,可以收集天然中的一些天然材料,也可以将幼儿园或家庭.社会中的一些放弃物经由筛选和整顿为我所用.同时幼儿园也要尽量为儿童多开拓一些活动区域,多给儿童一些自由活动的时光和空间.参考文献[徐小龙. HIGH/SCOPE学前课程模式近二十年的成长.学前教导研讨[J]. 2001.(4)[朱家雄.幼儿园课程论[M].中心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7:206[奈尔.诺丁斯著,徐立新译.教导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43[张毅龙主编.陈鹤琴教导法[M].2007.4:115[罗伯特.斯莱文,姚梅林译.教导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人平易近邮电出版社,2004.7:25时萍,刘华. High/Scope课程中幼儿若何进修浏览和书写[J].早期教导. 2002.(7)[姚伟.儿童不雅及当时期性改变[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15[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平易近主主义与教导[M].人平易近教导出版社,2008.7:32[转引自:湛卫清.人权与教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34[陈俞.关于High/Scope学前教导课程[J].早期教导,2000(21)。

highscope(幼儿园课程)

highscope(幼儿园课程)
第十三页,共二十七页。
High/Scope 课程 模式 (kèchéng)
五、组织(zǔzhī)与实施
1、课程组织形式 兴趣区(自选)活动 小组活动 集体活动
第十四页,共二十七页。
High/Scope 课程 模式 (kèchéng)
五、组织与实施
活动区活动是幼儿自主活动的过程。由幼儿自己来进行 计划、工作、回顾。
10、时间关系
第十二页,共二十七页。
High/Scope 课程 模式 (kèchéng)
四、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围绕着关键经验所设计(shèjì)的各种类型 的活动。
关键经验不是教学活动的“菜单”,只是一种提示 物,指明应努力促使儿童获得的学习经验。
一个活动可含多个关键经验,多个活动可包含同 一关键经验
1、以结构化了的关键经验作为建构课程的框架 2、通过环境进行教育
3、在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的同时,突出(tū chū)了教 师的指导作用
4、重视语言在幼儿思维活动中的作用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七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High/Scope 课程模式。前期: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其今后的学习成功奠定基础。把模型 、照片、图片与真实的场景及事物联系起来。与同伴、成人建立联系、进行和体验合作游戏。课程
第八页,共二十七页。
High/Scope 课程 模式 (kèchéng)
四、课程内容
3、自主性与社会交往
作出并表达自己的选择、计划和决定(juédìng);解决游戏 中出现的问题;考虑自己的需要;用语词表达感受;参 与小组活动;对他人的感受、兴趣和需要敏感;与同伴、 成人建立联系、进行和体验合作游戏;解决社会性冲突。
第九页,共二十七页。

HlGHSCOPE 《0-6岁儿童发展评价量表》

HlGHSCOPE 《0-6岁儿童发展评价量表》

HIGHSCOPE《0-6岁儿童发展评价量表》——Cherry一、COR简介二、COR领域划分三、COR等级四、COR发展水平五、COR 教师解读等级练习一、简介COR:Preschool Child Observation Record 学前儿童观察记录《儿童观察记录》(COR)是一种基于观察的,对儿童在各个领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提供系统评价的工具。

《0-6岁儿童发展量表》——研究分析孩子的字典,内容是全面客观科学的,便于使用的,我们只需要学会使用。

《0-6岁儿童发展评价量表》从八个领域对从婴儿期到幼儿园阶段的幼儿的早期发展作出评价。

这八个领域包括学习态度,社会和情感发展,健康;语言;以及数学,艺术,科技和社会学习。

有需要的时候也可以用第九个领域一英语语言学习进行评价(适用于母语不是英语的幼儿)。

这8个发展领域中所包含的34个项目(以及2个针对英语学习的项目)涵盖了幼儿早期发展中的关键评价点。

基于观察者(如教师、看护者、父母或研究员)长时间的对一个幼儿进行客观的轶事记录,每个评价项目的打分都分为0级(最初发展等级)到7级(最高发展等级)8个等级。

为帮助观察者客观有效地做出幼儿发展评价,我们对每个领域、项目和等级都进行了内容说明,同时为每个等级都提供了观察记录作为参考。

二、COR领域划分学习态度领域A 学习主动性与做计划B 解决问题C 回顾社会和情感领域D情绪管理E 与成人建立社交关系F 与其他的幼儿建立社交关系G 集体生活H 冲突解决健康领域I 大肌肉动作J 小肌肉动作K 生活自理和健康习惯语言领域L 口语表达M 听力和阅读理解N 语言意识O 字母知识P阅读Q对图书的热爱和知识R书写数学领域S数与数数T几何:形状及空间意识U 测量V模式W 数据分析艺术领域X美术Y音乐Z 律动AA 角色扮演科学领域BB 观察与分类CC 实验,预测并得出结论DD 自然和物理世界EE 工具与技术社会领域FF 对自我及他人的认识GG 地理HH历史英语学习领域ll听并理解英语JJ英语口语表达三、COR等级根据客观的观察记录,每个价评项目被分的8个等级。

幼儿数学思维高宽课程的幼儿数学教育简介及启示

幼儿数学思维高宽课程的幼儿数学教育简介及启示

数学教育是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美国高宽课程将幼儿数学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整合,通过适宜的环境与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的主动学习,这对我国幼儿数学教育有重要的启示。

幼儿数学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相比较而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对于幼儿来讲,把握这些抽象的逻辑关系,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依靠自己获得的经验来真正理解数学。

幼儿数学教育的实施要符合幼儿发展阶段的学习特点,高宽课程正是通过主动学习和关键经验来促进幼儿的数学学习,为幼儿拓展逻辑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高宽(high/scope)课程的数学教育理念高宽课程模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源于美国,设计者们认为幼儿发展过程的核心是建立在兴趣基础上的主动学习。

高宽课程的幼儿数学教育不采用单独的数学课程模式,而是将数学内容与高宽课程的其他组成部分整合在一起。

幼儿通过不断探索,初步感知数、量、形、时间、空间这五大方面的知识。

教师则通过“计划一做一回忆”这三个步骤来组织幼儿活动,丰富和发展经验。

高宽课程提出:成人的角色是为儿童提供适宜的词汇和实践经验来培养他们的兴趣,增进他们的理解。

教师应不断提供新材料以及挑战性情境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高宽课程的数学教育中,处处体现着生活化的教育,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真实情景变成幼儿容易接受的具体事物,为幼儿提供互动的机会以及与其发展相应的帮助,幼儿因此学得更轻松,更积极主动。

高宽课程数学教育目标和内容高宽课程认为数学是对物质世界的逻辑抽象。

数、量、形、时间、空间等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真实地存在着,儿童天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探索世界,其中就包括对数学概念的探索。

数学教育不仅培养人具有一定的数学概念,更侧重问题解决、逻辑推理等能力的培养。

问题解决是培养幼儿具有数学实际应用能力,例如,通过商品的价格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在遇到新的数学应用日寸,能主动迁移已有的活动经验。

高瞻课程中的评价

高瞻课程中的评价

高瞻课程中的评价作者:李莉郑晓博来源:《早期教育(教师版)》2010年第07期一、高瞻课程评价概述高瞻教育研究基金会多年来一直通过课程评价的实施来证明该课程模式的有效性,他们通过课程评价不仅证明了高瞻课程是高质量早期教育方案的代表,而且通过课程评价向社会证明了早期教育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使公众形成了早期教育是一项符合成本一收益的社会投资的这种看法。

”因此,课程评价是高瞻课程方案中极富特色和影响力的部分。

多年来,高瞻教育研究基金会在研发课程评价的工具和实施课程评价方面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经验,确立了新的课程评价取向,对课程评价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环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高瞻课程评价的目的、理念、方法、工具等进行简要介绍,以期对中国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有所借鉴。

二、高瞻课程评价的目的课程评价的目的制约着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

高瞻课程评价的目的有三种:一种是考察教师教育效果、儿童学习效果,即“考察教师教得如何,儿童学得如何”。

二是考察儿童的需要,诊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足,即评价者用评价结果去“支持正在做的工作或改进不好的方面。

例如,提供更多的教师训练或弥补儿童经验的缺陷。

”三是为公共政策制定者做政策性决定提供准确的数据。

因此,高瞻课程的评价不仅关注课堂中的儿童和教师个体。

同样也关注公共政策制定者。

评价儿童的基本工具其实都承担着多种目的。

评价者用这些工具观察有意义的教育结果,自然地收集儿童和成人的信息,为多种评价目的提供准确有用的数据。

高瞻课程的评价目的不仅决定了评价的价值取向,也决定了评价方法的基本理念。

三、高瞻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高瞻课程提倡真实评价。

他们反对用传统的测验方式、考试方式考察儿童的发展或教师的教学。

高瞻课程研究者认为,传统的测验只能提供有限的信息,“特别是在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下观察学习情况。

这种方式不能显示儿童是怎样解决问题和与其他人合作的。

而且。

它只能反映儿童在测验情境中的情况。

美国高瞻HighScope项目介绍(2)

美国高瞻HighScope项目介绍(2)

High Scope项目介绍HighScope (“HS”)公益教育研究基金会() 是一个成立于1970年的公益教育研究机构,总部设在美国密歇根州Ypsilanti市。

HighScope教育是当今世界学前教育领域中具有重大影响的课程模式,代表着学前教育的“高品质”。

HS 教学模式自70年代起就引领着美国儿童教育的方向,已经有超过50万个幼儿教育机构使用高瞻的幼儿主动性学习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影响了超过上千万的儿童。

基于32万个受益于HS教学模式的孩子的研究项目说明:从HS教室毕业的孩子在学习的主动性,内驱力,社交能力认知能力,以及身体运动能力均高于其他项目的孩子。

除了美国以外,HS教学体系已经被全球十几个国家采纳并正在成为其主流的儿童教育体系。

High Scope创始人Dr. Larry Schweinhart●HighScope 公益教育基金会主席;●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全美以及世界领域内的早教项目研究者与发言人;●主持了HighScope最核心的研究项目佩里学前研究项目(PerryPreschool Study)●主导了测评项目Michigan School Readiness ProgramEvaluation,研究中心HighScope’s Head Start QualityResearch Center,以及儿童测评报告(COR)的发展与落实。

High Scope核心教育理念HighScope 教学模式的13个教学实践模块包含了清晰的教学策略指导,这些指导能够帮助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室的孩子的情况策划一个适合孩子兴趣和个性化发展的教学项目。

高瞻幼儿园采用美国HIGH SCOPE教育理念,以“主动学习,快乐人生”为核心理念,以“工作→计划→回顾”的领先教育模式,以“关键经验”为核心教育方法,采用五大主修课程以及10项特色选修课程,配合园所的六大功能区域,打造中国高端幼儿园教育领先品牌。

高瞻幼儿园着力于培养儿童“超强的沟通能力”“缜密的计划能力”、“卓越的行动能力”、“反思和提升能力”、“强大的学习能力”、“果断的决策能力、卓尔不群的创新能力”以及“全面的团队领导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igh/Scope课程的评价
作者:钱峰
来源:《早期教育(教师版)》2014年第10期
课程评价是美国评价专家泰勒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评价模式,受杜威、桑代克和贾德等教育学家的影响持续了“八年研究”而形成,又称泰勒模式。

由此,评价成为课程编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整合在一起,为改进课程服务。

泰勒评价模式关注的核心是: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如何选择有可能有助于达到这些目标的学习经验?如何组织学习经验使教学更有效?如何评价学习经验的效果?目标导向是泰勒评价模式的关键。

其后众多的研究者在泰勒评价模式的基础上展开了深入持久的实践研究,以不断丰富和发展课程评价的理论体系并广泛应用于课程的评价实践。

课程评价也从仅关注目标转入到教育的全过程。

正如桑德斯所说:课程评价指的是研究课程某些方面或全部的优缺点和价值的过程,包括教育经验的设计、需要、过程、材料、目标、环境、政策、各类支持措施以及结果,是使用一定的方法,对正在进行的课程活动的组成要素及其各个过程环节的全部或部分收集资料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

当前,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差距评价、CIPP(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回应评价和解释评价等。

随着课程评价研究的不断深入,课程评价的科学化水平不断发展完善,如评价的维度深度信度、标准量表量具的开发培训使用、真实度和操作度以及关注回馈后的持续发展,等等。

幼儿园课程评价也从最初的对照常模去比较获得对儿童的知识和能力评价走向了关注发展、过程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即淡化比较和选拔,以活动促进发展,关注学业、认知和社会化的全人发展。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幼儿园课程评价实质就是对幼儿园当前实施的课程方案(计划、项目)的一种特定评价,它是动态的过程,通过运用一定的方法,对课程的组成要素(环境、计划、活动、结果等)收集资料并给予价值判断,从判断中反馈并调节课程的编制和计划、活动和组织方式方法及实施途径,等等,从而使课程的各个环节都指向最有效地为儿童的发展服务。

评价涵盖了和方案相关的所有人员、组织、管理和资源的集合体。

High/Scope课程的评价模式就是一个真实有效涵盖整个课程环节并完全指向于儿童发展的评价模式。

一、真实性的评价
真实的评价基于课程活动的真实场景中孩子们的表现,它不是实验的、测试的或重复训练后的再演,也不是被教师预设的孩子们的见机行事,而是活动的自然状态。

为了收集真实的资料以便对孩子进行发展评价,High/Scope课程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1.客观的观察。

要监测儿童的发展进程,关注儿童关键发展性指标在活动中的表现情况,最恰当的方法就是对儿童进行观察。

观察中成人可以发现儿童独特的特点;能做什么、怎样接
近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儿童的自得其乐;儿童达到了什么水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成人应怎样从儿童的角度去认识儿童;如何帮助他们发展。

2.用轶事记录法收集信息。

把儿童真实的行为通过观察记录下来,有利于了解儿童持续的变化、发展,做出评价和判断,也有利于教师调整活动计划并设计出具有支持性的有挑战的教育经历。

通过每周对每个孩子的若干次观察记录,教师轮流合作定期回顾轶事记录,并确定每个孩子的行为都被记录到《儿童观察记录量表》的各个条目下。

主要内容为:孩子的活动、关键发展性指标的体现和欠缺。

3.真实有效的评估工具。

《儿童观察记录量表》有6个条目32个观察项目,每个观察项目下有5个发展水平。

通过全年持续地记录儿童的活动轶事,定期记录计分。

所有记录操作者都经过严格的培训。

为了对儿童的发展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评估,课程还设计了《早期阅读技能评估量表》等一系列评估关键发展性指标评估工具。

为了确保真实性和有效性,在对儿童早期阅读技能的评估中,将理解、语音意识、字母原则和文字概念等作为关键发展性指标,以儿童故事书形式开展标准化的真实评价。

成人利用向儿童读故事书的活动,引导儿童参与对话,向儿童提出一些有关故事书以及故事内容的问题。

根据儿童的回答和评论,成人获得原始数据并对早期读写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

使用这种真实的方式评估读写的关键领域比结构化的测试更加有效并吸引儿童。

由于儿童不感到有压力从而保证了评估的真实有效。

二、整体项目的综合评价
在桑德斯对课程评价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明确一个事实:即活动的设计、儿童的需要、环境的创设、材料的选择、师生间的互动情况、家长的参与程度、教师的专业情况和项目的管理等都是影响课程的因素,整体地关注项目进行评价可以提高课程评价的真实度。

High/Scope课程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知道,一个好的课程要评估儿童所在的早教项目提供的教育经验,指向的是整个项目而不仅仅是儿童的表现,为此应扩展评价的维度、广度和深度,提高评估的效度和信度。

在《项目质量评估量表》中,评价的内容涉及两个层面7个部分63项,每一项的评分范围从最低到最高共分成5个质量水平。

包括“教室观察”层面的学习环境、一日流程、师幼互动、课程设计和评估,以及“机构观察”中家长参与和家庭服务、员工资质与培训、项目管理。

“教室观察”层面的评估体现为:1.学习环境的评估。

安全健康;教室区域划分适合儿童的发展;区域空间安排合理、协调、便于活动;户外活动区域空间、器材充足并能支持各种游戏;教室活动区域材料充足、具有真实性、操作性、开放性,对儿童有吸引力;材料多样化,有文化差异,有家庭特点,能反映社区文化;有儿童的作品展示。

2.一日常规的评估。

建立一个一致的一日流程,儿童知道这个流程;各部分时间分配合理;每天都有时间供儿童制定计划并向成人表述计划、发起活动并实现他们的目标、回顾活动与成人和同伴分享、开展能拓展兴趣和发展的小组及集体活动;过渡时间合理、儿童有固定的整理时间、有零食和用餐时间、有
社会交往的机会;每天有户外活动的时间参与不同的体育活动。

3.师幼互动的评估。

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尊重孩子的情绪表现;营造温暖的环境氛围;使用多种策略发展孩子的经验;以伙伴身份参与孩子活动;鼓励、促进、支持、拓展、认可儿童活动;儿童有机会运用材料,并不排斥让儿童介入冲突解决问题。

4.课程计划与评估。

用综合性的、符合要求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指导教学实践;团队协作、分担实施;坚持观察记录;为不同的孩子制定教学计划;定期使用工具评估儿童发展。

“机构观察”层面包括评价家长参与和家庭服务的10项指标、评价员工资质与培训的7项指标和评价项目管理的7项指标。

如果说“教室观察”层面的评估更多指向的是教师如何在课程中促进儿童发展的话,那么“机构观察”层面的评估使得评价更完整地指向了整个项目的实施。

由此可见,High/Scope课程采用的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估,检查的是早期教育项目质量的所有构成要素,包括了教室里的活动与互动、与家长的关系以及机构管理者的实践与政策,等等。

参与评估的人员在接受课程项目提供的专业培训后能有效、可信、准确地进行项目评估。

三、指向应用调整和持续发展的评价
斯塔佛尔比姆反思自己的评价实践认为:课程评价不仅应关注影响环节和成效环节,同时也要增加对可持续性和可应用性环节的评价和思考。

这预示着课程评价的终极目标是指向课程的发展即儿童的发展,强调评价的形成性、经验性和非竞争性。

用《儿童观察记录量表》分析儿童轶事观察记录,用《项目质量评估量表》进行“教室观察”和“机构观察”的评估,可以发现大量的指标指向于调整活动、想法、计划等表述,而指标的层级本身就是按照儿童经验持续发展的过程来设计的。

因此课程的评估不是为了获得评价静态的结果,而是为了更好地监控、监管、研究、调整和发展课程,以期让儿童在课程中得到持续的最优化的发展。

当然这种发展和High/Scope教师的自我评估和调整、员工的支持和监管、机构的管理和对课程的持续研发是密不可分的。

虞永平教授曾经指出:评价经验化、窄化、微观化和评价主体单一化是我国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问题,我们期许在High/Scope课程的启发之下,加强对课程评价方案的研究,提高课程评价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以更好地提高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High/Scope官网,.
[2][美] 安·S.爱泼斯坦著,学前教育中的主动学习精要——认识高宽课程模式[M]. 霍力岩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3][美] 安·S.爱泼斯坦著,有准备的教师——为幼儿学习选择最佳策略[M].李敏谊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4][美]埃文斯著,你不能参加我的生日聚会——幼儿间的冲突解决[M].洪秀敏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5] [美] 安·S.爱泼斯坦,苏珊娜·盖斯莉著,我比你大,我五岁——学前儿童数学能力的发展[M].霍力岩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6] [美]安·S.爱泼斯坦,伊莱·特里米斯著,我是儿童艺术家——儿童视觉艺术的发展[M].冯婉帧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