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孙绍振老师讲作文
感觉到又说不出来
感觉到又说不出来———读《名作细读》有感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顾兴乾“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
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老师,从扉页上读到这样的文字,我有种莫名的敬畏感,好像一个先哲给身处黑暗中的我们指明了一个通向光明的方向。
打开这本《名作细读》,里面是孙绍振教授对古今中外名作佳品的细细研读,那么深刻、那么鲜活,总感觉有种东西在我思维的琴弦上弹跳,把我带到了一个未名的震撼着我们心灵的境地——或许就是孙教授说的“感觉到又说不出来”的东西。
从孙教授的解读中不难看出,他的分析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并辅以自己理性的分析,有一家之言但也着实让人信服。
比如他在分析宋边塞词普遍特性时提到了“悲而又惨”,而在分析同时期范仲淹《渔家傲》时,他又用了“悲而又壮”这个词,他认为范仲淹虽然也处在宋军节节败退的大环境,但他本人却在边境上屡有作为:选将练卒,招抚流亡,增设城堡,联络诸羌,深为西夏畏惮,可视为“苏辛”豪放派词的前奏。
在敬畏孙教授知识渊博、造诣高深的同时,更惊叹于他能把自己带入一个崭新的境界,这种境界绝非停留在文字阅读之上,而是一种对生命与自由的再理解、再诠释。
我想名作,它一定是凝聚着作者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并历经历史长河大浪淘沙般的筛选后依然留存下来、击打着我们心灵的文字。
我们现在读名作,可以说是以一种逆向思维的方式去还原作者的思维。
如果作者尚在,我们还可有机会得知他们在文字内外想要表达的意思。
但可惜,对这些名著,我们只能自己去用心感悟、去揣测。
也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人们常说“感同身受”,这词用在阅读上颇有几分道理。
在阅读时,我们需要进入作者的思想,或者作品中人物的角色里,才能算是对作品有个准确的理解。
但对文字另一端的作者,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经历,而作为读者的我们,生活的时空坐标都是一样的。
聆听大师的声音 反思自己的教学
聆听大师的声音反思自己的教学这次我非常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3)”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小学语文班的培训学习,这两天的培训学习让我受到了福建师大的书香文化气息,也领略了孙绍振教授等4位名师的风采,虽然只听了他们各自半天的讲座报告,但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人之“亲”、学之“厚”、研制“深”,倍感受益匪浅!人之“亲”,一走进师大,就看到了美丽、温馨的大学校园,“您好,您们是到福建培训学习的吗?”,“请您跟我来”,一句亲切的问候,使人感到陌生的环境熟悉的地方。
仿佛回到了求学的年代,及至来到了宽敞的阶梯教室,倾听了和蔼和亲的孙教授的讲座报告,精智干练的余文森院长,还有慈善大师的潘新和和温柔美丽的陈朝蔚名师。
他们都是那么的温文尔雅、亲切可敬,让人内心涌动着一种难言说的温暖,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为师者的高尚情操,这就是“德高为范”吧!学之“厚”。
这两天来,我聆听了余文森院长非常理性的“课堂有效教学的三大策略”,如何化难为易、化深为浅,如何提升,教育专家引用大量的案例,从数学到语文,从古道今,从国内到国外,严谨理性而不失幽默的语言让人感受他的博学,机智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让人回味无穷!更让人敬佩的是孙绍振教授,年逾七十了,但童颜鹤发。
就没有讲稿的讲座上,他站在道德与价值观的宏观角度,旁征博引、谈古论今,名人名言,名作脱口而出,信手拈来,是那样的自然贴切而又富有激情!一位年过七十的学者如此惊人的记忆,清楚的思路和清晰宏亮的语言真让人惊叹!可见他平时是如何治学的,还有陈朝蔚老师以自身的读书经历引导我们如何专业成长也让人深思。
这就是“学高为师”吧!他们具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碶还不断的学习,这样怎么不让我们好好的反思呢?研之“深”。
老师们具有如此渊博的知识,又在各自的领域里做了深刻的研究,有了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在自己研究的专业里有了很大的突破,可是还在不断的追求,这不是更让我们深思吗?离功利的学习,努力提高文化素养,提高教学专业水平,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如何梳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如何去整理自己的经验,把学习和经验、创新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努力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度米作文汇编之孙绍振点评福建省高考作文比2013年好拿高分有点难
度米作文汇编之孙绍振点评福建省高考作文:比2013年好拿高分有点难7日上午,福建省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
据考生介绍,今年福建省高考作文是根据一句话写一篇作文。
这句话是: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
根据这句话,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2014年比2013年更难写作家、高考命题研究专家、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接受采访时说,今年福建的高考作文题目出得很不错,有难度,和去年相比有进步。
去年的《忧天》题目太过诗意,没有脚踏实地的感觉,表面华彩,实际过程也是比较虚的。
在孙绍振看来,今年福建省的高考作文题,比去年的更难写,考生要拿到高分有点难。
“福建省前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出的题都是比较抒情,比较感性的,写起来也会比较轻松,适合写一些抒情的文章。
但经过这几年的探索,特别是我本人反复主张高考应该写议论文后,这几年题目逐渐难度加大,几乎都是要求写议论文的形式出现。
”孙绍振说。
空谷变成栈道需要条件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这句话要怎么理解呢?孙绍振表示,对于这样一个题目,有的考生可能只想到悬崖,也有的考生可能仅会想到栈道桥梁。
如果只想到前者,忽略后者,那么就是负面占主导。
因为有的学生对于现状,想到的只是悬崖,觉得人生的道路上行走艰难,悬崖峭壁、举步维艰。
“也有的学生看到了人生有时会是悬崖峭壁,但觉得只要克服困难,天堑变通途,即使在行走条件和交通不方便的情况下,也能积极地去改造它,让其有益于我们的生活、学习。
那么这种学生,就是比较乐观向上的,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就能获得更高的分数。
” 孙绍振表示。
在作文时,考生必须注意到,要把空谷变成栈道和桥梁也是需要条件的,一方面是要有雄心壮志,同时也需要条件,比如主观毅力等。
但是仅有想法也只是空想,要让天堑变通途,是需要努力的,甚至要经历失败、付出代价甚至是生命。
要有这样的思想和准备,才能真正成为乐观主义者,去努力奋斗,这是不容易的。
科学社会主义讲座作业
人际交流与幽默谈吐
讲座听后感
一个光头者,当别人称他“理发不用花钱,洗头不用汤”时,他当场变了脸,使一个原枯比较轻松的环境变得紧张起来。
一位演讲的教授,也是一个光头,他在自我介绍时说:“一位朋友称我聪明透顶,我含笑地回答:‘你小看我了,我早就聪明绝顶了’。”然后他指了指自己的头说:“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外表美是心灵美的反映。”教授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演讲,整个会场充满了活跃的气氛。
公共交流中,比如演讲,孙教授认为演讲人与听众之间的交流是必须的,只是单纯的念演讲稿而不与观众有任何交流是能够让听众理解的甚至会让听众觉得疲倦。演讲中,演讲这儿要注意与观众的眼神交流,这样能够是听众集中注意力有助于听众认同演讲者的观点。关于公共交流方面,孙教授列举了一些自己曾经聆听的演讲,包括大学期间听的激情澎湃、气氛高涨的演讲也包括工作以后听的冗长乏味的演讲。在公共交流中,讲话人或者报告人必须要注意与听众之间的交流,利用眼神交流以及其他手段来达到自己交流的目的。在公共交流中巧妙的利用现场气氛适当的制造幽默笑点更能促进公共交流目的的实现。
所以在人际交流中要学会利用幽默的方式、交流技巧来更好的实现交流的目的,听了孙教授的讲座之后让我了解到自己在人际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找到改正的方法,相信我以后一定能够更好的实现人际交流。
肢体语言在人际交流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适当的肢体语言能够更具体的诠释说话人所要表达的观点以及意图。无论是在私人交流还是在公共交流中,适当的肢体语言都是必须的。肢体语言能够让听者更好的理解说话人的意图,但是过多的肢体语言也是不足取的,过多的肢体语言会让听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另外,孙教授认为交流中的礼节以及礼貌是必须要遵守的,在社交中,如果注意礼节和礼貌对于初次见面的人来说更能让对方接受。
《静听教师成长的脚步声》阅读随笔
颜安中学 韩秀娟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助我专业成长
一、品味书香,学习解读方法。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每天都必须要面对教材中那篇篇文章 的理解与分析,即文本的解读。工作至今,从老教材到新教材,自 己曾理解与分析过上百篇的文章,也就是所谓的“备教材”,可当 我把这篇篇课文的理解应用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有时难以达到预 期的目标,学生们似乎没能融入其中,课堂是我一个人在唱“独角 戏”,对此,自己也很困惑。
学习“用笔说话”, 促我专业成长。
三、品味书香,学做魅力教师。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 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自己的特色, 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主张,学做一名有魅力的教师。
在孩子们的心中,一个有魅力的语文老师,首先应该是学识渊博 的:“学高八斗,学富五车。 ”
青浦教育前辈顾泠元老先生和闽派语文旗手孙绍 振教授的肯定与赞许; 有作者关景双老师的 “研修主张”和“研修再实践”的草根行动;更 有一大批年轻有为如王友老师这样的青年教师在 潜心语文、不辍耕耘着,这些“师之蕴”青年在 “勤修”的精神追求中,始终充实自己,完善自 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知识渊博的 有魅力的语文教师。书中那一个个实例,一篇篇 例文,无不令我敬佩,催我进取。
自己以往的解读都是零散的、琐碎的、大众化的, 缺少解读的方法
孙绍振老师的 “解读文本三层 次法”
“师之蕴”所总结出的八 种解读随笔的不同体式
“能力看方法,方法就是品位”---学习文本的解读方法,提升自我品位。
二、品味书香,学习“用笔说话”。
做语文教师八载有余,虽说也是每天都在写着,有那一本一本
【听孙绍振教授讲作文之二】论述严密:关键词统一贯串
【听孙绍振教授讲作文之二】论述严密:关键词统一贯串论述严密:关键词统一贯串孙绍振经常收到一些中学教师或者学生寄来的文章,苦于不能及时作答,时间久了,欠债太多,就淡忘了。
但是这一篇,却一直惦记着。
作文题目是这样叙述材料的: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
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
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
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何况他并不是呢!首先就教师出的题目而言,是有水平的,但是,从行文来说,有点啰唆,有些多余的字句(我给它们加了方框,供读者评判)。
鲁迅说过,写完以后至少看两遍,尽量将可有无的字句,毫不容情地删去。
对此,人们耳熟能详,但是,在实践中,为什么还是很难做到呢?这里还有一个道理是鲁迅没有讲到的,那就是第一,句子只需传达必要的信息,不能指望它表述全部信息。
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作为象征性的声音符号并不能直接指称事物,其所提供的信息并不完整,但是,能唤醒读者的经验,对之加以补充,以有限的声音符号唤醒读者无限的经验是语言的生命。
第二,作文题目尤其如此,其特点乃是概括性的,而不是现场描述性的。
因而,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青蛙听得不耐烦了、瞄了青蛙一眼等都有蛇足的性质。
第三,文章题目只提供最简洁的事实,一般评断性的语言(如青蛙反击说中的反击)显得累赘。
第四,这个题目还有一个不小的问题。
青蛙回答教授的话中有正是因为井底之蛙之语,已经承认自己是井底之蛙了,可最后动物们又说:何况他并不是(井底之蛙)呢!这里隐含着自相矛盾。
其实只要把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改成就算我是井底之蛙,就可以避免这样逻辑上的漏洞。
除了这些问题以外,这个题目就主要方面来说,其优点乃是蕴含着对学生的想象冲击性,立意的空间很广阔。
孙绍振讲作文-创一杯中学作文教学研讨会
福州一中一个高三学生写的。
教室里,飞来一只蜻蜓,他就写成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
他说在这个教室,全省重点中学物理班,全部都是尖子生,将来都是清华北大的高才生。
老师在那里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如痴如醉,这个时候溜来一只蜻蜓,居然在老师头上转了一转,从容不迫地继续转下去。
他突发奇想:蜻蜓啊蜻蜓,你好了不起,好大的胆子啊,你这么轻松就混进我们这个尖子班了!我们都是百里挑一,都是全省的骄傲,将来都是全国重点大学的尖子生,也许几年几十年以后,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候补者。
我们的老师是权威老师,为了听到他的课,我们的父母从幼儿园开始就为我们能够进人这个教室而努力着,你居然就第二编叙事与抒情:从贴近自我到在想象中超越自我| 2自由自在地跑进来了。
你真是太狂妄了!但是,我还是很羡慕你,但是后来我看到一篇作文,一下就让我记住了,十多年了,还不会忘记。
作者是福建的中学生,当时上初三,因为她考试成绩不错,她妈妈奖励她去杭州旅游。
玩了两天,她妈妈问,感觉如何?她说没有感觉,就是跟着你“瞎闯”。
她觉得西湖景点太多,文人太多,典故太多,没来之前就知道了。
后来,到了六和塔,登上去一看,哦,这就是平原呐,江南的平原竟是这样的。
原来她是福建山区来的,第一次看见这么大平原。
那个河流,是钱塘江吗?怎么不像河流啊!平得什么程度?看上去不知道是往东流还是往西流。
哦,这就是平原上的河,平得这样没法叫人相信,这个地方没有山,路这么好走,人们活得太容易了,只要插一个桃枝下去,第二年就有桃子吃。
所以,只能出些文人和美女,出不了关西大汉。
后来,她就回去了,当火车进人福建,第二编叙事与抒情:从贴近自我到在想象中超越自我| 3又是高山隧道,真是“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啊。
这个时候她突然感觉到,哦,那个江南还是蛮精彩的,和福建真是不一样啊。
为什么我在江南看的时候,不觉得好玩,离开了才觉得好玩呢?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陈希我:“其师”与“其徒”——我的老师孙绍振
陈希我:“其师”与“其徒”——我的老师孙绍振师母曾对孙老师说:“你的学生神经都不正常!”也不能说都是吧,至少是很多。
比如我就不正常。
那一年,还是大学三年生的我被孙绍振老师推荐参加一个笔会,我竟在会上打起架来了。
文人相聚,应该流觞曲水、弦歌盈耳,竟然动粗,简直斯文扫地。
据说,笔会组织者因此给了孙老师一句评语:“有其师必有其徒!”孙老师至今还喊冤枉,说他再怎么也不至于去动拳头。
但据说孙老师跟人辩论,也曾经辩到挽起袖子的。
即使不动拳头,他的语言也如子弹,他的思想锋芒更是咄咄逼人。
有人说那仍属于斯文范畴,我却以为,一切的力量都是相似的。
身为“其徒”,孙老师对我的魅力首先是尖锐。
我想,这也是他身边聚集着众多弟子的主要原因吧!他的弟子虽未必都传承他的学术领域,但几乎都传承了他的精神:敢于质疑,不信权威。
我想,这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所谓的“传道”。
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情形,因为他参加各种会,每每言语尖锐、滔滔不绝,人家就不请他了,改请他的学生,不料他的学生们上场,也不差乃师。
对体制来说,超出规范是危险的,所以孙老师欣赏的学生,每每没能如愿留校。
有了一个孙绍振,再加上他那些学生,还不闹翻天了?领导有领导的考虑。
我大概算是孙老师学生中最不正常的。
这些年,越来越多人说我发型也像孙老师了。
我知道一是指卷曲。
看孙老师年轻时照片,也是一头卷发,这让我曾经对自己的卷发洋洋自得。
卷即是乱,头发乱,则昭示思想乱。
什么是乱?乱就是不循秩序,乱才能发现逻辑破绽。
若非如此,当年孙老师就不可能质疑几乎已经成为天条定律的“文学是时代精神传声筒”;二呢,是指稀疏吧。
孙老师的头发是稀疏了,我的野草也正在荒芜。
在中国,很多知识分子老了,成了从内到外光溜溜的好老头,但孙老师的思维却不荒芜。
我总想,我到了孙老师这种年纪,是否能有这样的状态?初识孙老师,他的外表就给我很深的印象。
那时候粉碎“四人帮“不久,百废待兴,知识分子的外表也待兴,我常为我的老师们不像大学老师而感觉泄气。
孙绍振关于古文的解读
孙绍振古文解读
孙绍振这个老先生,讲起古文解读来,那可真是头头是道,巴适得很。
他说古文里头,比喻是个大学问,不比咱们四川话里头那些“抿甜”“焦苦”来得简单直接。
古文里的比喻,要讲究个精致,讲究个深层意义相切近,这才算是好的比喻。
就比如说,那《世说新语》里头,谢太傅和儿女探讨文义,让他们以大雪为题造比喻句。
谢朗说“空中撒盐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你看,同样是比喻雪,谢道韫的“以柳絮喻雪”就要比谢朗的“以盐喻雪”来得贴切。
为啥子呢?因为柳絮在质量、下落速度、轨迹上,跟雪花那是一模一样的,盐粒就差得远了。
这就是比喻要讲究个贴切,不能光看表面,还得看深层意义。
孙绍振老先生还说了,解读古文不能光看字面意思,还得还原历史语境,探寻文本价值。
就好比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你得挖掘出作者藏在文本之下的爱国之情,这才算是读懂了。
不能光看个热闹,得看出门道来。
我觉得孙绍振老先生讲得很有道理。
咱们读古文,不能光看个大概意思,还得深入去琢磨,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样才能真正读懂古文,领略到古文的魅力。
就像咱们四川话里头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读古文也是一样的,只要你肯下功夫去琢磨,去体会,那你肯定能把古文读懂读透。
所以说,孙绍振老先生的古文解读方法,那是真的巴适得很,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孙绍振先生的幽默
孙绍振先生的幽默作者:石焘来源:《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7年第06期孙绍振先生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语文教育家,每年会被各地邀请做数十场讲座。
他的讲座极具幽默感,尤其是开场白,能很快调动听众的情绪,在一瞬间就能拉近与听众的心理距离,让听众轻松愉悦地接受深奥的理论。
这给我们语文教师以深刻的启发。
孙先生在东南大学的一次演讲,开场白是这样的:“我本来是想站着讲的,为什么呢?我看见后面有那么多同学是站着的,我坐着,对他们好像是不太公平。
但是呢,我不得不坐下,因为这个麦克风太矮,逼得我老是躬着腰。
你们直着身子,而我却卑躬屈膝,(笑声)同样不公平。
那么,请后面的同学同情我一下,允许我坐下来讲。
(掌声)鼓掌,就是鼓励,那就坐下来,倚老卖老。
还好,没有以老压小。
(笑声)这个开场白赢得了听众两次笑声、一次掌声,为整场讲座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后来,孙先生用独到的方法解读《背影》《荷塘月色》《塞下曲》等经典文本,把全场的语文老师带到文本的深处,老师们还沉浸在理解文本的思维激荡之中,孙先生又说:“语文老师的文本解读能力不过关,源于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不过关,师范大学的教授不过关,源于综合性大学中文系教授不过关。
在我看来,百分之九十五的大学教授面对经典的文本无话可说,幸亏还有百分之五的教授,对文本的奥秘能够讲出一些话来,比如说鄙人。
”说完,用他那睿智的眼神盯着听众,嘴角微微上扬。
顷刻间老师们被他那“自信、自负、自鸣得意”的神情深深地打动了。
在上海演讲,孙先生第二天下午才到会场,就以道歉的方式做开场白,“来了以后就非常惶恐,因為我老家在上海,其实我前天下午就到了,为什么今天才到会场呢?因为昨天我要面对亲情、友情。
”說到这里,本已经交代完,孙先生显然觉得这样的开场白太苍白、太无趣;于是他停顿了两秒钟,接着又说:“当然,还有比友情更多一点儿的情。
”听到这句话,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笑出声来。
孙先生接着讲:“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家手里都有一本我的书《经典小说解读》,扉页上的照片啊,是十多年前在台湾拍的,那时我还不到七十岁,风华正茂啊,现在已经八十岁了,大家发现本人和照片不一样,就是一个老头子,害怕大家失望,所以昨天没敢来!”说完后,孙先生的脸已经是一朵盛开的鲜花,合不拢嘴地大笑起来。
听孙绍振老师讲作文
听孙绍振老师讲作文【听孙绍振老师讲作文之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中学所有课程中,语文课的难度特别大,难在文本解读容易流于学生一望而知的表层,这一点已经获得普遍的共识;更大的难度是作文教学,这一点至今没有得到清醒的认识。
近代从西方输入的课堂制是大工业生产方式向教育领域延伸的结果,其原则是针对学生群体的普遍性。
而作文教学则应该是个体的,因为每一个学生从用词到立意,从思路的控制到篇章结构,所显示的才气,所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可以用西方一个哲学家所说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来形容。
所以作文教学当以手工业方式为特点。
一些作文课上,教师也作些讲评,但是以普遍共性为主,就只能讲到叶子的共同性,对于某一片叶子的特殊生机和缺陷,是不可能涉及的。
故作文教学的原则,应该与文本分析有一定的差异,那就是更多地针对特殊的个案。
用俗话说,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通过特殊个案的分析,不但对个体有效,而且对群体也有效,因为特殊中包含着普遍,正如苹果中包含着水果的普遍性一样。
因而作文教学越是过细地分析个案,越是对群体有益,故个案分析是群体有效性的基础。
这是当前作文教学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般教师对批改作文望而生畏,多数采取逃避政策。
表面上看,由于作文教学是手工业方式,工作量太大,但实际上,根本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素养,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不足以对个案作深刻到位的分析,因为,这从某种意义上要求教师具备直接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原创性。
具有这种能力(也就是研究能力)的教师在目前并不是多数。
当然工作量太大的问题也不能忽略,哪怕对敬业精神十分强的教师,也不能指望其对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作细致的分析批改。
但是,在一个班,在一学期的作文中,取一篇、数篇作文作细致的分析,乃至和学生一起重写,应该不算苛求。
目前教师晋升职称都有书写一两篇论文的要求,这种要求本来不算高,但许多教师视为畏途,有些地区乃以工作总结之类代替。
我想,与其写一些罗列现象、大而化之的所谓工作总结,不如要求其交纳一篇、数篇个案作文的微观分析。
【听孙绍振老师讲作文之六】: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
【听孙绍振老师讲作文之六】: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听孙绍振老师讲作文之六】: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评刘春文老师的一堂作文课孙绍振写作的至境本该是生命存在的表现,但是,大学写作教师多数并不热爱、也不长于写作,只是无奈地接受命运的安排,把写作视为生命的点缀。
从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到中学教写作本来就没有什么本钱,加上中学语文课本又受大学教材的影响,甚至比大学教材更加教条,更加僵化。
有一个被寄予很高期望的语文课本,算是勇敢地将写作进行了独立的单元系统设置:一、写景;二、写人;三、抒情;四、议论。
在表面上很成系统,实际上连逻辑的分类都犯了交叉的毛病,在理论上则更显幼稚。
世界上哪里有纯粹写景而与抒情绝缘的文章?写景就不能写人,写景写人难道就不能抒情和议论?执笔者的逻辑概括力薄弱到连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连情景交融、情智交融这样的常识都不清楚。
当然,这样的状况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美国大学里所有系科都要必修的写作课,其理论基础和实践的操作性,并不比我们强多少(所以至今罕见译本)。
中学写作面临的严峻挑战在于:和数学物理化学教师不同,没有世界共识的理论基础,不能指望全世界大学教师不能完成的理论建构任务,由中学教师来完成。
把写作教学建立在学科理论和操作系统坚实的基础上,这当然是我们的理想,但那可能是遥遥无期的空想,一代甚至数代青年在等待中被贻误是难以逃避的现实。
从纯理论的角度观之,写作教学的现状和前景都可能是相当悲观的。
虽然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都在遵照传统教学生写作,但富有创新精神的老师还是为数不少的。
正因如此,我对中学作文教学的成效并不悲观,此番看到刘春文老师的这本著作更增加了我的乐观情绪。
不但因为她在本书中雄辩地展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效,而且以其全部实践拓展了写作教学的思路。
她和许多作文教学名师类似,从写作实际出发,在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适当参照理论在反复探索中实现提高。
她有理论,其理论特点不是从什么权威那里批发来的大前提,而是从实践经验中进行总结概括。
孙绍振老师谈作文
和一个语文老师交谈作文修改的对话孙绍振课文解读成为目前语文教学关注的焦点,课文是经典,解读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毕竟有历史的积累,有时一篇文章,有上百篇的文章可以参考。
相比起来好像而作文教学要容易得多,但是,这是误解。
首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文教学是手工业式的,其基础是对每一篇作文的解读,由于没有历史积累,因而更具挑战性。
其次,对学生的作文,不但要解读得准确,而且要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他改进。
从这个意义上,理想的教师,不但要会解读,而且还要在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其水准。
这就是说,教师不但要有相当的解读的水平,而且要有相当的写作的水平。
道理说起来抽象,下面是我和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对同一篇学生作文进行批改时的书面对话。
作文的题目是《机会》作者是殷旻在文章前,作者有一个题记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题记师:“头脑”改为:“人”,如何?孙:不能改的,因为第一,原文是是法国微生物学家细菌学的奠基人路易斯·巴斯德的话。
这是权威的格言。
如果要改的话,把“机会”,改为“机遇”,这是更准确的翻译。
在古代汉构辞法中,往往用“头”代替“人”如“元首”(《尚书.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如“黎元”(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第二,从现代汉来说,这句话中的“头脑”比“人”好,因为人是抽象的,而头脑则比较具体,再则,头脑是人的局部,却是人的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所在。
它能唤醒读者的记忆去补充其余部分。
从形象构成来说,有特点的细节胜于整体。
如辛弃疾的“春在溪头荠菜花”,不是别的地方没有春色,而是辛弃疾选择了局部代替整体。
比整体更生动。
人人都喜欢成功,喜欢被别人羡慕的感觉,师:把“羡慕”改为“赞美”,把“感觉”删去如何?孙:不好,羡慕可能是无声的,如某种眼神,也可以是有声的,如赞美的语言。
羡慕到一定强度,关系密切,才会用有声语言表述出来。
故羡慕比之“赞美”不但涵盖面要大,而且更贴切。
专家观点 面向生活·贴近自我·超越自我──孙绍振教授写作教学访谈录
专家观点面向生活·贴近自我·超越自我──孙绍振教授写作教学访谈录文字吴勇:小学阶段是儿童学习写作的阶段,不少教师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习写作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阶段是学习,是模仿,而并不需要孙先生所强调的“贴近自我”,对于这样的理解,您怎么看?孙绍振:我认为“找到自我”是写作教学的目标,而且是最重要的目标,至于能不能找到是个漫长的过程。
小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内在感受的表达能力,有他的局限,直接用语言表达是有困难的。
那个愿意做“狗”的孩子(讲座中列举的一篇习作),与现成的话语冲突太激烈了,他愿意当“狗”就是他内在“我”的无拘无束,萧红是很有才能的人,她在《祖父的园子》一文中关于“自由”的表,需要“自我”制得住。
吴勇:您的讲座中,举了一个日本三年级孩子的习作,在读这篇习作的时候,你都觉得颠三倒四的,可是您作为正面例子列举出来的。
作为教师,我们是否要求孩子将这些语句进行删改?或者自己直接改掉?孙绍振:不要,改来改去,原汁原味就没了,小学生作文要保留儿童原生态的话语,这就是贴近“自我”一种表现。
写作是一种成长,儿童语言有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
譬如,在我今天的讲座中,举了一个六年级孩子的作文,就比较顺畅,相比三年级,这种颠三倒四的情况明显好多了。
吴勇:你今天的讲座中,您提到这样一个词语──“儿童心灵的深度”,那么“儿童心灵深度”具体指什么?到底有哪些内涵和外延?孙绍振:在今天的讲座中,我用了一个杭州小学生的作文,说妈妈不在家,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心痛的感觉”,一般的孩子想妈妈是“想得要命”,想得“心痛”就是有深度了,思念的感觉是一种痛,感觉就很深化了,一般的想念是不会有这种深度的。
“妈妈的怀抱好温暖”,没写妈妈“抱”,这就是有深度。
再举一个例子,《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拥抱儿子,孩子就在她怀里动,小说写了这么一句话:“尽可能让身体更多的接触到妈妈的皮肤”,这句话就比较有心灵深度了,不是一般的表层的外部的感觉。
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小说、诗歌卷》有感
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小说、诗歌卷》有感2022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新冠疫情再次让平时忙碌的人们有了坐下来静静阅读和思考的机会。
作为教师的我,正好利用这难得的暑假机会读了不少经典书籍,收获不小。
恩师孙绍振的《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小说、诗歌卷》让我又重回大学课堂,再次领略了孙教授幽默诙谐智慧有趣的文本解读风格。
2001年我幸运的被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录取,第一学期的开设课程中,每周一晚上有三节文学作品解读课,开课老师孙绍振。
对于我这个偏僻山区来的学子,不仅自己看过的文学作品数量屈指可数,更不知道孙绍振教授的威名。
教授第一节课的音容笑貌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绝顶聪明的脑袋上盘着一圈黑白相间的稀疏头发,黑框眼镜下的眼睛射出智慧的光芒,时刻保持微笑的嘴角发出长乐口音略带磁性,六十五岁的老教授站在讲台桌前面三个小时侃侃而谈。
所有这些都深深吸引了我们这些对文学作品懵懂的青年学生。
《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小说、诗歌卷》用哲学的眼光去审视文本,用哲学的方法去分析文本,从而使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深入而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事物、观念和形象的内涵是丰富的、充满矛盾的,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多种规定性的统一,是不断转化的,而不是单一的、贫乏的、静止的、僵化的、不能转化的。
但是,事物,观念和形象,在表面上又是有机统一的,也就是说没有矛盾的。
文本分析就是要打破这种表面的统一,找出它与现实,与观念,与本身其他因素的矛盾点在哪里,它的内涵是怎样发展变化而来的,又怎样达到了现在的统一,矛盾点、发展变化处就是分析的切入点。
也就是说首先要坚信任何一个文本都是丰富的、充满矛盾的,都是可以分析的,再次还要有一种方法论的自觉。
这种方法论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孙教授在作品中向我们展示了文本解读的一个经典例子。
唐人贺知章的绝句《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表面上看来好像很简单,但你能把它讲清楚吗?它流传千年脍炙人口,肯定有它的好,它好在哪里?当然,读者凭直觉就能感到它的不同凡响,感觉到了,却说不清缘由。
张栩:读孙绍振《名作细读》
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所得六盘水市三中张栩《名作细读》是一本让我很惊讶的书。
孙老师对语文教学理解,为我洞开一扇新的门窗,它甚至感到,这将彻底改变我十四年语文课堂的教学的习惯与思维方式。
孙绍振在自序中说道,语文教师的使命,要比数理化和英语教师艰巨的多,也光荣的多。
数理化英语教师的解释,往往是现成的,全世界公认的,而语文教师,却需要用自己的生命的去作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
不能胜任这样任务的人,有一种办法,就是蒙混,把人家的已知当成未知,视未知如不存在,反复在文本以外打游击,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需理解的、没有生命的知识反复唠叨,甚至人为地制造难点,自我迷惑,愚弄学生。
反观自己这几年,总感觉有点“蒙混”的意思,虽然没有“把人家的已知当成未知,视未知如不存在,反复在文本以外打游击,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需理解的、没有生命的知识反复唠叨,甚至人为地制造难点,自我迷惑,愚弄学生”,但也没有做到用自己的生命去做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自己依赖的主要还是教参。
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怎么教而对教什么的问题,深入思考得较少,或说,怎样教的语文才叫“真语文”。
孙绍振也提到当前中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缺乏微观基础的空话、套话、大话、胡话乃至黑话,本来是由来已久的顽症,却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借强调师生平等对话之机,找到了合法的避难所,于是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
所问肤浅,所答弱智,滔滔者天下皆是。
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空空洞洞,糊里糊涂。
在处理课文的方法上作秀,多媒体豪华包装,花里胡哨,目迷五色,但是,对于文本内涵的分析却有时如蜻蜓点水,有时如木偶探海。
孙老师提到的上述问题,我感觉一个根本原因在老师的基本专业素养不够好。
语文老师为什么那么多套话、空话,所问问题为什么那么肤浅,课堂为什么空洞,为什么那么喜欢包装,其原因还是由于专业素养所限,面对文本时只能看到一些浅层次的学生也能看到东西,所以分析文本内涵时也只能是蜻蜓点水了。
文本细读的思维展示,每一种思想,每一种策略,每一个具体方法,无不显示出孙老师解读思维的风格、风范与风度。
季节高考作文
季节高考作文季节高考作文1孙绍振:平实而又出奇制胜著名学者,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孙绍振教授以炮轰高考而闻名,今年的高考作文在他眼中又如何呢?昨天考试一结束,记者马上采访了孙教授。
就“季节”这个题目,孙教授评价说,看似平易,但要出彩却不容易,让所有的考生都有话说,又能区分出考生的层次,算是一个出得不错的高考作文题目,这样的题目“感性而又温和”。
孙教授表示,“季节”这个题目很平实,而又出奇制胜,和去年的题目有一定的关联,却又让人不容易猜题,在降低审题难度的同时,立意难度提高了。
它让考生有了一个弹性很大的空间。
不过,孙教授分析说,这样的题目不容易拿高分。
如果没有精彩的故事,没有与众不同的观点,没有深度的思考,__吸引不了眼球。
孙教授说,越开放的题目越难以集中“立意”,对考生来说,要在一个小时里把纷乱的感觉和过去的经验、体验理出一个头绪,找到一个较好的切入点,用最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一定难度。
如果考生能从季节的不断变化、不断重复、不断轮回来深入思考就很不错了。
另外,孙教授提出,这样的题目有一个不足在于缺乏创新性,比较平,是一个守成的题目,希望今后的作文题能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薛章辉:无题可猜有话可说福建师大附中高级教师薛章辉评价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为联想型的题目,无题可猜,有话可说。
薛老师说,今年高考作文题可写的空间很大,不容易偏题、离题,好学生可以写出很好的__,估计今年出彩的__会有不少。
文体的空间也很大,可以写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
他说,这样的题目切入点也很多,从面上来说,可以写你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喜欢,可以写成散文,这是很多一般学生的写法。
还可以从理性角度上写,写四季轮回,大自然轮回,人们应该顺应规律来办事等。
这样的__可以写成散文或议论文,可以写反映人生哲理的生活感悟,可以由自然的季节写成人生的四季或者其中可以写成人生的某一个季节。
比如,可以写耕耘,也可以写收获的喜悦,还可以写四季意识,人生苦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孙绍振老师讲作文【听孙绍振老师讲作文之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中学所有课程中,语文课的难度特别大,难在文本解读容易流于学生一望而知的表层,这一点已经获得普遍的共识;更大的难度是作文教学,这一点至今没有得到清醒的认识。
近代从西方输入的课堂制是大工业生产方式向教育领域延伸的结果,其原则是针对学生群体的普遍性。
而作文教学则应该是个体的,因为每一个学生从用词到立意,从思路的控制到篇章结构,所显示的才气,所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可以用西方一个哲学家所说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来形容。
所以作文教学当以手工业方式为特点。
一些作文课上,教师也作些讲评,但是以普遍共性为主,就只能讲到叶子的共同性,对于某一片叶子的特殊生机和缺陷,是不可能涉及的。
故作文教学的原则,应该与文本分析有一定的差异,那就是更多地针对特殊的个案。
用俗话说,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通过特殊个案的分析,不但对个体有效,而且对群体也有效,因为特殊中包含着普遍,正如苹果中包含着水果的普遍性一样。
因而作文教学越是过细地分析个案,越是对群体有益,故个案分析是群体有效性的基础。
这是当前作文教学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般教师对批改作文望而生畏,多数采取逃避政策。
表面上看,由于作文教学是手工业方式,工作量太大,但实际上,根本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素养,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不足以对个案作深刻到位的分析,因为,这从某种意义上要求教师具备直接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原创性。
具有这种能力(也就是研究能力)的教师在目前并不是多数。
当然工作量太大的问题也不能忽略,哪怕对敬业精神十分强的教师,也不能指望其对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作细致的分析批改。
但是,在一个班,在一学期的作文中,取一篇、数篇作文作细致的分析,乃至和学生一起重写,应该不算苛求。
目前教师晋升职称都有书写一两篇论文的要求,这种要求本来不算高,但许多教师视为畏途,有些地区乃以工作总结之类代替。
我想,与其写一些罗列现象、大而化之的所谓工作总结,不如要求其交纳一篇、数篇个案作文的微观分析。
理想的微观分析,在我想象中,是什么样的呢?请看我对福建龙岩市一位同学的作文的评注。
“碎石”改变了我刘蕊畅“三角形总是要向着圆不断变化。
”这是一句我从懂事开始,就一直在思考的人生话语。
这个开头很鲜明,用一句套话来说:开门见山。
从写作方法来看,有一定特点,就是用一个格言式的句子,亮明主题。
但是,在表述上有不够周密之处,那就是“我从懂事开始”,这是不太可信的。
“懂事”而且是“开始”之时,应该是童年,在那样小的年纪,就开始有了“三角形”向“圆形”转化这种带着哲理性的思考,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是表达上的不准确,这个毛病不大,改起来不难,把时间加以限制(如“在我从童蒙未开向青春少年转化开始,就不断体悟到……”)就可以了。
有了比较准确的立意,还不能成为文章,文章要求对主题的内涵加以阐释,要尽可能地深化。
从下文可以看出,作者是懂得这一点的。
大家都喜欢圆,因此会动的东西下面几乎都有一个圆圆的轮子,因为它圆滑、实用,它可以跟随着你随心所欲地运动。
而大家却不太喜欢三角形,因为它有棱有角,不依着你,总是有着自己的方向,一不小心还会划伤你,所以三角形总是会被许多人打磨成圆。
这一段是对“圆”和“三角”的矛盾分析。
应该说是有所深化的:把抽象的“圆”转化为人生态度的“圆滑”,把“三角”转化为坚持“自己的方向”、“有棱有角”。
这个阐释,使得主题的所指明确了,大体上是到位的。
但是,在表述上仍然有瑕疵。
“会动的东西下面几乎都有一个圆圆的轮子”,这样的概括性论断,在逻辑上不全面,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会动的东西,涵盖面太广了,从宇宙天体到人造机械,从动物到人类,会动的东西包罗万象,不一定都有轮子,即便人造的机械,如花样滑冰的鞋子,就没有轮子,下面是一把冰刀。
概括不准确,就是立意不严密,必然降低议论的质量。
我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一个个不规则的三角形,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而长大后的他们都被成长中的“碎石”打磨成了圆……我就是一个怀念着三角形时光的圆。
这一段的功能有二:第一,进一步阐发论题,把论题具体化,抽象的“圆滑”和“棱角”转化为孩子的经验,拉近了与自己的距离。
第二,为下面的具体论述作自然过渡。
但是,这里论述“三角”(个性)转化为“圆”(滑)的条件时用了一个暗喻“碎石”。
这个暗喻有点生硬,没有来由。
前文并没有埋伏,后文所举的例子也没有照应,显得突兀而且多余,好像一部机器上一个没有用处的螺丝钉。
更大的毛病是把话说得太绝对了。
“所有的孩子都是”“三角形”,这话还有点道理,至于说他们“都”被“打磨成了圆”,就显然与事实不符了。
照这么说,所有成年人就都不可能有任何个性了。
小时候,爷爷问我:“你长大了理想是什么呢?”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在江上乘着小船捕鱼,这样不仅好玩,还很轻松自在哩。
”爷爷却嗔怪道:“你怎么会喜欢这么没出息的职业呢?算了,生活的经验会告诉你的,你还小。
”我奇怪地望着爷爷:“难道捕鱼就是没出息的职业吗?”我带着对生活经验的探索改变了我的回答,现在的我回答是:“我要当法院院长、教育部长。
”这时已变成圆的我回想起那个不规则的三角形不禁感慨。
这个例子,意在说明,自己捕鱼的理想本来别树一帜,但是,与当官(部长)的世俗理念不符,因而不得不在口头上“改变”。
例子的潜在意味与论点是符合的,但是,表述上却有很多不周密的地方。
第一,前文已经说明,“圆”是被“碎石”“打磨”的结果,但是,这里作为“打磨”者的爷爷却并没有“打磨”,相反十分宽容:“算了,生活的经验会告诉你的,你还小”,这和“打磨”对不上号。
第二,“我带着对生活经验的探索改变了我的回答”作为论据,是关键,什么样的“生活经验”怎样“改变了我”是重点的重点,应该细致展开,才能使论题有说服力。
然而,这里却只讲了个结果,而且把它压缩成一个定语分句放在复合句中,被淡化了。
第三,这个论据的核心是从有棱角变成没有棱角,原来的理想是捕鱼,只是“轻松自在”,并未显出有多明显的棱角。
第四,后来说要当“部长”,也并没有十分清楚地表明有多“圆”,因爷爷只是认为以捕鱼为业没有出息而想当部长,很是虚无缥缈,也可以理解为赌气。
这是一种棱角的特殊表现,还能算是“圆”吗?还有一个小地方用词不准确:“这样不仅好玩,还很轻松自在。
”“不仅”、“还”(相当于“而且”)这是个递进结构,“好玩”和“轻松自在”是同性质的,构不成递进关系。
如果说不仅好玩,而且收入也可观,在逻辑上就比较通畅了。
刚上学的时候,老师说:“同学们,记住了,中国的地图像一只公鸡。
”我连忙说:“老师,我觉得更像我家那只会跳舞的花猫呢!”我那时候相信老师一定会说:“哦,一定很像。
”可老师却对我说:“中国的地图是世界上公认的公鸡,你不要再提你那会跳舞的猫了。
”于是我知道了老师讲的话一定是对的,至少要听。
上中学后,地理老师问我们:“中国的地图像什么?”全班异口同声地回答:“公鸡。
”看着老师一脸的微笑,我这个被打磨的圆,想起了从前那个不规则的三角形的回答,不禁一阵心酸。
这个例子举得稍微切题一点,至少比上面那个例子好。
一是写出了被老师“打磨”的过程,二是点到了“公认”的不一样。
但是,这个例子还是不够圆满。
因为中国地图像“跳舞的猫”,实在不伦不类,在外形上、内涵上,毕竟不如公鸡那样得到认同。
这就可能带来反作用。
有棱角、个性,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相当的合理性,任意抬杠,胡说八道,达不到“信念”的层次。
对于“棱角”、“个性”,也要有分析,二者都有一个良性发展的过程,对于幼稚的错误,不断修正,是良性的,坚持错误,顽固不化,则是恶性的。
我曾经想过:人可能是有一双翅膀,只是没发现它而已;地下可能也有一个世界,里面生活的全是小矮人;天上一定有一个仙女城,里面全是可以变出棒棒糖的仙女……可是这些想法全被一个个“资深人士”痛批了一顿。
于是我知道了“资深人士”的话永远是对的,至少你说不过他们。
这一段枚举式的例子,有点不切论题。
人可能有翅膀,地下有小矮人的世界,天上有仙女等,只是孩子的幻想,和论题所说的个性和棱角,一个在幻想的层次,一个在现实层次,不是一回事。
把这些幻想和“资深人士”的理性观念拿来对比,并不能证伪“资深人士永远是对的”,退一步说,如果你真诚地相信这一切,就应该和他争辩,表现自己的“棱角”。
争辩,多次的争辩,结果是你被“打磨”了,失去了自信,认输了。
文章,没有把“打磨”这个立意的核心化为贯彻始终的意脉,也没有把“碎石”的暗喻(其锋利,其反复挫伤)发挥清楚。
的确,生活的“碎石”改变了我,把我这不规则的三角形打磨成一个圆滑、听话的圆。
现在这个实实在在的圆怀着对那个不规则三角形的怀念、向往、心酸记录下这篇——“三角形遇碎石变圆记”……我禁不住要问:这种改变是必须的吗?最后一段写得比较好,不但总结全文题旨,比较全面,而且最后一句用了一个反问句,显得有余味。
唯一的不足,就是“圆滑”似乎用词不当,因为全文并没有什么事例显示出作者的“圆滑”,“圆滑”有虚伪的意味,作者所举的事例,充其量只是软弱,不够自信而已。
抒情叙事散文和议论文固然有根本的区别,一个重感性,一个重理性,然而,作为文章,也有其共同之处,那就是情感和观念的脉络必须前后统一。
这种统一,不是表面上的,而是深层的。
在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中,为了达到这样的境地,最起码的要求是,论题和所举论据要高度统一。
所谓高度统一,就是不但在表层的语言上,而且在隐含的意味上严密一贯,不可偏离;统一的关键在于把握,使之贯彻文章的首尾。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中,流行着一种引用名人格言为主题的方法。
但是,引用名人格言,要注意两点。
首先,格言是抽象的,要使它有说服力,而且有血有肉,就得对之论证,这就要有与论题高度一致的事例。
事例是无限的,因而,要选择最雄辩的,要用最精确的语言加以严密阐释,文章才有说服力。
这篇文章,题旨是不错的,但是,所举事例不够雄辩,不够严密,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其次,对格言要加以分析。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一切格言由于把复杂的生活和思想简化为一两个句子,都免不了有片面性,故将名言反过来,作否定的表述,思路就会活跃起来。
知足常乐是对的,但知足就不可能常乐也有道理;笨鸟先飞有道理,但笨鸟不一定能先飞也不是没有道理。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天赋,对某些人来说是深刻的,对某些人来说,则是荒谬的。
对一切现成的、公认的、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不言而喻的说法的反思,是为文立意深化之道。
这篇文章最大的缺点,乃是对开头所引的格言式的论题没有分析,造成了论题的片面化。
“三角形总是要向着圆不断变化”,这太绝对了。
反过来说,三角形并不总是向其内切圆转化,也许更有道理。
并不是一切有个性的人,都命中注定会变得圆滑。
立意要深,就要作层次深化的分析:分析出变得圆滑和坚守个性的不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