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2011年教师上岗考试必备)

合集下载

2011年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三份试卷)(第一卷)一、单选题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D.1988年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学习意义一、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二、研究内容:心理过程(知、情、意);心理状态;人格(个性心理倾向性、心理特征)三、教师学习心理学的实践意义1.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2.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3.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4.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第二节人的心理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一)神经系统的结构1.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

由细胞体和突起(树突、轴突)组成。

三种神经元: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中间)神经元—2.神经系统(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大脑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额叶有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顶叶主要调节感觉;枕叶是视觉中枢;颞叶主要对听觉刺激加工;大脑左半球是语言中枢的优势半球(2)周围神经: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实现发射活动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

^第三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古希腊就已经有了心理学的萌芽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第二章意识与注意第一节意识一、什么是意识: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和调节的作用。

二、意识的状态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3.白日梦状态4.睡眠状态第二节注意<一、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与集中性是注意最基本的特征,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伴随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全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研究对象是如何学、如何教、教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与学的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教与学三过程:学习、教学、评价或反思过程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进行教学研究三、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二、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感觉和动作的分化2、前运算阶段(2-7):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人的感受是相同的,思维不可逆,不能进行抽象运算思维。

3、具体运算阶段(7-11):掌握守恒4、形式运算阶段(11-15):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能用假设-演绎推理方式解决问题三、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认知的发展四、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定义: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意义及对教育的启发最近发展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教育要指向“最近发展区”。

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五、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六、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七、自我意识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发展: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青春期开始形成与发展)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一、学生学习的容1、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2、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发展3、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我国学者对学习的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的学习二、认知学习理论1、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1)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

教师上岗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师上岗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1.班主任应如何管理班集体?(1).确定班集体发展的目标。

(2).建立班集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级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1).我国教育目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坚持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

3.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一切教育工作都要依据教育目的来进行计划和安排。

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教学内容的确定,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等,都要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4.近代教育的特点?(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

(2).初等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也公共教育的发展相适应,教育逐渐建立了实用功能的世俗教育目标,从宗教中分离出来。

四、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执教。

5.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6.学科课程:就是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份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的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7德育:又称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把一定社会政治规范、思想规范、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教育过程。

8情感:人对客观现实反应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9.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10.教师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学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教学组织形式主要研究教师是如何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教学活动,如何分配教学时,如何利用教学空间等问题。

11.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与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2011年教师招聘6套试题及答案

2011年教师招聘6套试题及答案

2011年教师招聘6套试题及答案(教育心理学、新课程、教育法律法规试题一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B转变旧的学习方式;C倡导建构的学习;D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

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B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3、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5、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理论和()理论。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

3、新课程改革贯彻()的工作方针,坚持()的原则。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5、初中阶段设置()相结合的课程。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

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将错误的改正)1、开发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编写教材。

()改为:2、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改为: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

()改为:5、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收获。

()改为:四、简答(本大题含3小题,共10分)1、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什么?(2分)2、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4分)3、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重要特点?(4分)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1、某中学初二(3)班是全校有名的乱班,上课纪律混乱,打架成风。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2011年教师上岗考试必备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2011年教师上岗考试必备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2021年教师上岗考试必备〕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A、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及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及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及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包括〔D〕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根底上形成与开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根本理论问题进展细致研究A、普通心理学B、开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开展心理学D、比拟心理学、6、〔F〕是理论的心理学根底,主要研究心理学的根本原理及心理现象一般规律、〔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开展规律的科学、〔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展研究工作的心理学、〔C〕是研究个体与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B〕是研究心理现象与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根底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根本理论与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拟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开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表达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A、笛卡尔B、洛克C、冯特D、缪勒10、〔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B、1879C、1798D、189711、〔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A、笛卡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出版了?行为:比拟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A、罗杰斯B、华生C、弗洛伊德D、马斯洛二、多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C〕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C、个性心理D、情感过程E、意志过程2、心理过程包括〔C,E,G〕A、感知过程B、知觉过程C、认识过程D、注意过程E、情感过程F、行为过程G、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B,C,E〕A、认知B、能力C、气质D、情感E、性格4、心理学可分为〔A,D〕A、理论心理学B、开展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应用心理学E、社会心理学5、以下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A,B,D,E〕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E、实验心理学6、以下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B,C,D,E〕A、社会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咨询心理学D、管理心理学E、消费心理学7、以下哪些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B,C,〕A、心理学学科性质B、心理学方法论C、身心问题D、学习心理机制E、心理的生理根底F、心理的起源8、科学的三大特征是〔A,B,D〕A、客观性B、可验证性C、准确性D、系统逻辑性E、描述性9、〔A,B,C〕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心理学的历史渊源C、心理学的研究方法D、人的社会性10、〔A,C〕的根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A、辩证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C、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E、机械唯物主义11、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坚持的根本原那么是〔A,B,C,D〕、A、客观性原理B、系统性原理C、开展性原理D、教育性原理E、协同性原理12、观察法可以分为〔A, B, C,E〕、A、参及观察法及非参及观察法B、现场观察及情景观察C、长期观察及短期观察D、情景观察及控制观察E、全面观察及重点观察13、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B,C,D,E〕A、每次尽可能长B,有明确观察目的C、随时记录D、可利用现代手段E、每次时间不宜过长14、实验法就是要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A,B〕的关系与变化的规律、A、自变量B、因变量C、人脑D、客观世界15、实验法可分为〔A,D〕A、实验室实验法B、情景实验法C、参及实验法D、自然实验法16、在实验室实验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哪些方面〔A,B,C,D〕、A、实验情境B、控制被试C、控制实验刺激D、控制被试的反响17、调查法可分为〔B,C,D,E〕、A、一般调查法与特殊调查法B、一般调查法与专题调查法C、事实特征调查与征询意见调查D、构造式调查与非构造式调查E、访谈法、邮寄问卷法与调查法等18、调查法的缺点是〔B,C,D〕A、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B、被调查者可能有意不作出真实答复C、封闭式的问题损失数据有效性D、问题措词不易确定19、一般研究法主要包括〔A,B,D〕A、实验与研究设计B、对数据的统计处理C、抽样法D、逻辑思维法20、心理学开展的历史分为〔A,C〕A、孕育阶段B、转折阶段C、确立阶段D、开展阶段21、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有〔A,B,D〕A、心理学确实立B、实验心理学的创立C、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D、建立心理学专业队伍22、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A,B,C〕A、意识B、前意识C、潜意识D、后意识23、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包括〔A,B,C〕A、潜意识理论B、梦的解释C、泛性论D、本能学说E、人格理论1、儿童的心理开展存在着关键期,这是由以下哪位学者最早提出的?〔A 〕A、瑞士皮亚杰B、奥地利劳伦兹C、美国桑代克D、苏联维界斯基2、青少年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与社会准那么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与能力叫做:〔C 〕A、心理自我B、生理自我C、社会自我D、自我意识3、智商是能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称,其公式表述为:〔B〕A、= 智力年龄/实际年龄X 100%B、= 智力年龄/实际年龄X 100C、= 实际年龄/智力年龄X 100%D、= 实际年龄/智力年龄X 1004、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有系统地进展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承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1.教育者(主导)2.受教育者(主体)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考点 4: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考点 5:教育的起源※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无等级性;(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011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资料[1]

2011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资料[1]

一、填空: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

实用主义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师招聘试卷教育心理学全册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试卷教育心理学全册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试卷教育心理学全册复习资料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等种要素。

A、教学环境B、教学方法C、教学手段D、教学目的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布鲁纳B、布卢姆C、桑代克D、斯金纳3、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形成于。

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教育心理学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等四个方面。

三、简答题;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符合学生心理的发展基本特征的是。

A、连续性与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平衡性D、差异性2、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较短暂的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一时期称为。

A、关键期B、守恒期C、转折期D、过渡期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2〜18岁阶段的发展任务主要是培养。

A、主动性B、自我同一性C、勤奋感D、自主性4、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场独立型B、辐合型C、发散型D场依存型5、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最先成熟的是。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自我检验二、填空题:1、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岀现,思维,但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

2、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

3、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并从逻辑学中引进“”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

2011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1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师德、教师法、教育法必考试题式样教育心理学(中学)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作者是以下哪一位心理学家()A.埃里克森B.皮亚杰C.桑代克D.斯金纳2.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起迄时间、到达成熟的时间有不同的进程指的是()A.发展的阶段性B.定向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3.“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儿童心理发展的()A.现有的发展水平B.即将达到的水平C.最高的发展水平D.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4.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属于()A.信号学习B.刺激—反应学习C.连锁学习D.言语联结学习5.俗话说“一朝遭蛇咬,十年怕草绳”这是条件反射的()A.获得B.消退C.泛化D.分化6.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A.顿悟过程B.同化和顺应过程C.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D.试误过程7.成就动机理论认为,力求成功者最有可能选择的任务是成功概率为()A.70%B.50%C.90%D.100%8.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认为,动机和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A.低相关B.高相关C.不成比例D.呈倒“U”型曲线9.学生在学习数运算的法则m(a+b)=ma+mb后,错误地认为1g(a+b)=lga+1gb,这是()A.正迁移B.负迁移C.一般迁移D.具体迁移10.历史课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程序性学习11.教材编写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要有间隔和停顿。

这是利用感知规律的()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12.桑代克认为刺激一反应联结如果得到使用力量就会加强,如果失去使用力量就会减弱。

这属于()A.干扰说B.同化说C.动机说D.痕迹衰退说13.下面哪一项是心智技能的三个特点()A.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B.客观性、内潜性、简缩性C.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14.练习曲线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停顿期。

2011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主要知识点[1]

2011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主要知识点[1]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

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11、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1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1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

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1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1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1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

2011年教师招考复习资料(推荐)《教育心理学》最新知识点

2011年教师招考复习资料(推荐)《教育心理学》最新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最新知识点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范畴是什么?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进展而展开的一个系统的过程,该系统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五个要素。

有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等交织在一起构成的。

2、教育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能发挥什么作用?一、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1)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2)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1)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2)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郧埃?(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4、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新趋势?(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4)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5)研究情境性环境的影响(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5、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含义?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6、中学生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1)阶段性和连续性(2)顺序性和定向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7、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及影响因素方面提出了什么观点?对教育有何启示?认知发展包括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影响因素包括:(1)成熟(2)练习和经验(3)社会性经验(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对教育的启示:(1)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

从思维和语言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指出儿童不是小大人,而是具有与成年人有质的差异的独特的心理结构个体。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一)1、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答:“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它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三者既有各自的内涵、特点和功能,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字的产生。

普通教育学中使用的“教育”概念,即是这种狭义的教育。

其特点:它的对象主要是新生的一代,其任务是实现个体社会化;这是在受过专门职业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它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现象是对教育活动的基本概括,是各种各样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教育问题是具有矛盾和冲突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葛亮因素之间以及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教育学存在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2、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答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心脏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人微言轻教育的对象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答: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教师招聘试卷教育心理学全册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试卷教育心理学全册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试卷教育心理学全册复习资料教师招聘试卷教育心理学全册复习资料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等种要素。

A、教学环境B、教学方法C、教学手段D、教学目的2、19 ,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布鲁纳B、布卢姆C、桑代克D、斯金纳3、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形成于。

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教育心理学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等四个方面。

三、简答题;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符合学生心理的发展基本特征的是。

A、连续性与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平衡性D、差异性2、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较短暂的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一时期称为。

A、关键期B、守恒期C、转折期D、过渡期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2~18岁阶段的发展任务主要是培养。

A、主动性B、自我同一性C、勤奋感D、自主性4、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场独立型B、辐合型C、发散型D 场依存型5、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最先成熟的是。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自我检验二、填空题:1、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思维,但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

2、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

3、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并从逻辑学中引进“”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

潮阳区教师上岗考必需资料《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潮阳区教师上岗考必需资料《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一、有关常识: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3、柯尔柏格在人的社会性发展中,提出道德发展理论。

他提出每个人的道德都是随年龄、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这种发展遵循三水平六阶段的普遍性顺序原则。

意义在于发现了人类道德发展的两大规律:由他律到自律和循序渐进,并且提出道德教育必须配合儿童心理的发展。

理论不足之处在于强调的是道德认知,而不是道德行为,因而不能作为学校实施道德教育的根据。

4、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继而将其中的认知学习分为六类: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其中,每一类学习都建立在前一类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之上。

5、一般认为动作技能包含三种成分:动作或动作组;体能(主要有耐力、力量、韧性、敏捷性);认知能力(如视觉、痛觉、触觉、动觉等多种知觉能力)。

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四个主要阶段:认知阶段、分解阶段、联系定位阶段、自动化阶段。

6、教学设计包含内容:设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形式;教学环境的设置。

7、课堂评定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态度、学业成就以及行为品德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判断和决策,并且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的过程。

课堂评定为教学提供大量的信息,它的功能主要有:它是有效教学的依据;它是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依据;它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方式;它是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它是教育评价的依据。

课堂评定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传统评定模式、动态评定模式和课程本位评定模式。

课堂评定的形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测验的评定模式、非测验的评定模式。

二、名词解释:1、发展危机:艾里克森在人的社会性发展理论中提出发展危机的概念。

2011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2011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一、选择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A]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D]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2.1)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 A]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A.2-3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B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 C]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 D]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A.地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 D]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D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C ]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C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4.1)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 C]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 A]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A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C]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A]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A]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2011年教师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1年教师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1年教师心理学复习资料•••与陈飞翔•13位粉丝•正式会员4•2楼2011年教师资格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2)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2 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3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32、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33、再认——是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认出来的过程。

34、重现——是指经验过的事不在眼前时能够把它回想起来的过程。

35、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再现,这种现象叫遗忘。

36、思维——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7、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8、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39、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地想象.40、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011年教师资格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3)41、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地心理过程。

(全)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必考知识点详解

(全)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必考知识点详解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必考知识点详解1. 学习过程的研究是开展最早、进行最多的研究;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P185)2. 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思想对教育的最大影响是他在统觉论的指导下,提出教学过程的阶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与之相对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行动。

(P186)3.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教育中最早尝试应用心理学知识,并于1868年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的心理学成果进行总结,对世界各国研究教育心理学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之父”。

(P186)4. 俄罗斯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于1877年发表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世界上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但它没有提供一个独立的学科内容体系。

(P186)5. 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

(P188)6. 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P188)7. 认知是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活动。

(P190)8. 童年期(小学)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

(P191)9. 关键期指某种能力获得的最佳时期;错过这个时期,个体难以获得某种发展;关键期是不可逆转的时期。

(P192)10. 维果斯基的理论是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之一。

研究表明,当每一个学生都分担任务,而且在所有人都完成任务之前,不允许任何人进行下面的活动时,合作小组是最有效的。

(P194)11. 学生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只有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兴趣时,知识才有可能被最大化的同化。

(P194)12.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茨韦和麦金莱于1943年发表。

凡年满16周岁,具有小学文化水平,没有视觉和书写障碍等生理缺陷的人,均可以参加测量。

MM(PI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人格测验。

(中层管理)教师竞聘考试试题大全(年教师上岗考试必备)

(中层管理)教师竞聘考试试题大全(年教师上岗考试必备)

(中层管理)教师竞聘考试试题大全(年教师上岗考试必备)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2011年教师上岗考试必备)教育学部分大全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C)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非制度化教育D.正规教育2.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A.终身教育B.普通教育C.职业教育D.义务教育3.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B)A.启发式教学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C.因材施教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4.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C)A.布鲁纳B.康德C.杜威D.卢梭5.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B)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6.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D)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文化D.政治经济制度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B)A.素质教育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C.应试教育D.著名学者的学说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B)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9.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C)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陷私权10.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A.多样化B.专业化C.单一化D.崇高化11.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D)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12.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D)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思想政治教育C.课外活动D.教学13.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趔,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趔。

【教师上岗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师上岗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师上岗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教师上岗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2011年教师上岗考试必备)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包括(D)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A、普通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A、笛卡尔B、洛克C、冯特D、缪勒10、(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B、1879C、1798D、189711、(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A、笛卡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A、罗杰斯B、华生C、弗洛伊德D、马斯洛二、多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C)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C、个性心理D、情感过程E、意志过程2、心理过程包括(C,E,G)A、感知过程B、知觉过程C、认识过程D、注意过程E、情感过程F、行为过程G、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B,C,E)A、认知B、能力C、气质D、情感E、性格4、心理学可分为(A,D)A、理论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应用心理学E、社会心理学5、下列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A,B,D,E)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E、实验心理学6、下列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B,C,D,E)A、社会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咨询心理学D、管理心理学E、消费心理学7、以下哪些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B,C,E,F)A、心理学学科性质B、心理学方法论C、身心问题D、学习心理机制E、心理的生理基础F、心理的起源8、科学的三大特征是(A,B,D)A、客观性B、可验证性C、准确性D、系统逻辑性E、描述性9、(A,B,C)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心理学的历史渊源C、心理学的研究方法D、人的社会性10、(A,C)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A、辩证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C、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E、机械唯物主义11、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A,B,C,D)、A、客观性原理B、系统性原理C、发展性原理D、教育性原理E、协同性原理12、观察法可以分为(A, B, C,E)、A、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B、现场观察与情景观察C、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D、情景观察与控制观察E、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13、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B,C,D,E)A、每次尽可能长B,有明确观察目的C、随时记录D、可利用现代手段E、每次时间不宜过长14、实验法就是要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A,B)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A、自变量B、因变量C、人脑D、客观世界15、实验法可分为(A,D)A、实验室实验法B、情景实验法C、参与实验法D、自然实验法16、在实验室实验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哪些方面(A,B,C,D)、A、实验情境B、控制被试C、控制实验刺激D、控制被试的反应17、调查法可分为(B,C,D,E)、A、一般调查法和特殊调查法B、一般调查法和专题调查法C、事实特征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D、结构式调查和非结构式调查E、访谈法、邮寄问卷法和电话调查法等18、调查法的缺点是(B,C,D)A、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B、被调查者可能有意不作出真实回答C、封闭式的问题损失数据有效性D、问题措词不易确定19、一般研究法主要包括(A,B,D)A、实验和研究设计B、对数据的统计处理C、抽样法D、逻辑思维法20、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分为(A,C)A、孕育阶段B、转折阶段C、确立阶段D、发展阶段21、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有(A,B,D)A、心理学的确立B、实验心理学的创立C、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D、建立心理学专业队伍22、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A,B,C)A、意识B、前意识C、潜意识D、后意识23、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包括(A,B,C)A、潜意识理论B、梦的解释C、泛性论D、本能学说E、人格理论1、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是由以下哪位学者最早提出的?(A )A、瑞士皮亚杰B、奥地利劳伦兹C、美国桑代克D、苏联维界斯基2、青少年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叫做:(C )A、心理自我B、生理自我C、社会自我D、自我意识3、智商是能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称IQ,其公式表述为:(B)A、IQ = 智力年龄/实际年龄X 100%B、IQ = 智力年龄/实际年龄X 100C、IQ = 实际年龄/智力年龄X 100%D、IQ = 实际年龄/智力年龄X 1004、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这类学习称之为:(C )A、人类的学习B、广义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成人的学习5、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的心理学家是:(A )A、加涅B、桑代克C、苟勒D、我国心理学家6、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B )A、机械学习B、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7、反映动机内容社会意义的是:()A、内部学习动机B、直接性动机C、高尚的学习动机D、直接性动机8、需要层次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所提:( B )A、阿特金森B、马斯洛C、维纳D、班杜拉9、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叫做:(C )A、正迁移B、负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10、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叫做:(C )A、概念的学习B、符号学习C、命题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11、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说是:(B )A、痕迹衰退说B、同化说C、干扰说D、动机说、12、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称为学习的:(B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记忆策略13、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的相接近,这种现象称为(D)A、从众B、服从C、认同D、内化14、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

中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是:(D )A、生活焦虑B、睡眠障碍焦虑C、交友焦虑D、考试焦虑15、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叫:(C )A、心理教育B、心理评估C、心理测验D、心理辅导16、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A )A、选快后慢B、前后一样B、选慢后快D、没有规律17、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要领或抽象原理的一种学习策略叫做:(A )A、发现教学B、合作学习C、情境教学D、个别教学18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为:(A)A、课堂气氛B、群体规范B、人际关系D、群体凝聚力19、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可将教育评价分为:(B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证评价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20、一位新教师当他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那么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属于:(A )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教学阶段1、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肯定训练:()A、呈现厌恶性刺激B、消除敏感反映C、消除肌肉紧张D、请求他人为自己做某件合理的事2、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的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属于:()A、场独立型B、沉思型C、冲动型D、场依存型3、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策略是:()A、合作学习B、情境教学C、发现学习D、程序教学4、“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这种学习就是()A、记忆学习B、尝试学习C、机械学习D、意义学习5、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人了哪类需要之中?()A、安全需要B、尊重、成就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归属和爱的需要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强调:()A、学习材料的相似性B、发展了的心理官能C、已有经验的概括化D、对情境关系的理解7懂得了(a+b)2展开,就会解(2a+3b)2等,属于:()A、顺应迁移B、同化迁移C、重组迁移D、逆向迁移8、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

这符合:()A、效果律B、近因律C、准备律D、练习律9、群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就是:()A、群体凝聚力B、课堂气氛C、群体规范D、学校人际关系10、把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A、操作的定向B、操作的模仿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11、计划安排每天自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的:()A、组织策略B、认知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12、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提出者是:()A、桑代克B、苟勒C、斯金纳D、巴甫洛夫13、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高见,具有新奇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