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组织发展和权力分化
高等教育学题库
1、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多元的,那种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和反思来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模式属于()A. 校本培训模式B. 派出培训模式C. 社会许可模式D. 自我实现模式2、我国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建立的标志性著作是()A. 潘懋元主编《高等教育学》(1984)B. 郑启明?薛天祥主编《高等教育学》(1985)C. 田建国主编《高等教育学》(1990)D. 杨德广主编《高等教育学概论》(1991)3、在高等教育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必须要保持价值中立,尽可能避免个人价值取向对研究的负面影响,这体现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原则。
A. 客观性B. 公共性C. 操作性D. 检验性4、1952年,我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调整的方针是()A. 私立大学改为公立大学B. 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C. 取消大学内设学院,在学系之下设置“专业”D. 组建新校以充实内地高校5、从历史上看,不同历史时期的高等教育造就了不同的高等教育理念,其中有代表性的教育理念是()A. 人文教育、自由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B. 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人文教育C. 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人文教育、自由教育D. 自由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6、“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是一个经典的与学术研究有关的大学理念。
提出这一大学理念的是()A. 法国的大学B. 德国的大学C. 英国的大学D. 美国的大学7、对选定的高等教育研究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被称为()A. 课题审查B. 课题论证C. 课题评估D. 课题鉴定8、综观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有代表性的三大高等教育理念流派是()A. 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B. 理性主义、保守主义、实用主义C. 理性主义、功利主义、进步主义D. 理性主义、实用主义、进步主义9、我国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三层级,即()A. 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博士后教育B. 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C. 学士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教育D. 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10、以下哪一种教育制度的定义被简称为学制()A. 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总称B. 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高等教育规则,包括正式的规定,也包括非正式的惯例等C. 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依法对接受不同层次教育的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历证书D. 教育机构的办学主体结构形态及其相应的制度规范的总和11、现代高等学校内部微观管理制度安排涉及的主要权力关系是()A. 政治权力与学术权力B.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C. 办学权力与学术权力D. 管理权力与学术权力12、高等教育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观察研究,从而了解某些特征和规律的方法称为()A. 文献研究法B. 观察研究法C. 实验研究法D. 调查研究法13、高等教育评价可包括高校的自我评价、政府的行政性评价和社会的第三方评价,其中最为基础的评价是()A. 高校的自我评价B. 政府的行政性评价C. 社会的第三方评价D. 来自政府和和社会的外部评价14、从高等教育评价的主体看,高等教育评价在类型上可以区分为()A. 政府的行政性评价、高校的自我评价、社会的第三方评价B. 院校合格评价、院校办学水平评价、院校专项评价C. 本科教学水平评价、学科建设评价、专业评价D. 政府主导的院校评价、本科教学合格评价、研究生教育专项评价15、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实现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有机整合的途径是()A. 环境B. 人的主观能动性C. 社会实践D. 教育16、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著作《高等教育学》的主编是A. 郑启明B. 胡建华C. 潘懋元D. 王伟廉17、按照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性质和功用划分,高等教育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A. 理论研究B. 分析研究C. 规范研究D. 开发研究18、高校管理人员改进管理的首要任务是()A. 实现校长治校B. 去行政化C. 增强战略管理D. 增强制度规划19、下列命题中体现高等教育政治功能的是()A. 高等教育可以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B. 高等教育体制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C. 高等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D. 高等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20、高等教育最基本的文化功能是()A. 文化保存和继承B. 文化传播和交流C. 文化选择D. 文化创新21、高校教师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体现了教师的()A. 职业特性B. 需求特性C. 技术特性D. 专业特性22、高等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其最初的职能是()A. 科学研究B. 人才培养C. 服务社会D. 文化传承23、德国的哲学提出并发展了高等教育的()A. 人才培养职能B. 服务社会职能C. 文化传承职能D. 发展科学职能24、高等学校的()是指依法举办高等学校的政府、组织和个人。
高等教育学
★1.1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高等教育主要在大学,专门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机构中设施.其重要本质特征是专业性。
●高等教育的机构主要是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包括大学,专门学院,高等专科学校,也包括各种形式的职业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初级学院,网上虚拟大学,还有科学研究机构以及自学考试等形式.高等教育活动产生在先,专门的高等教育机构建立在后.●中学后教育并不特指高等教育,而是为了完成中等教育但无法接受正规高等教育的青年提供的1致2年甚至更短时间的培训,其程度介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第三级教育是在完成第一级教育(初等教育),第二级教育(中学教育)之后底各类教育,确定为中学教育程度以上底教育.●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次级概念.★1.2把高等教育作为一个专门的领域进行研究始于19世纪中叶。
其早期的两部重要著作为休伯《英国的大学》(1843)和纽曼《大学的理想》(1852),在《大学的理想》中,纽曼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人的理智的发展及“博雅教育”对于人的理智发展的意义,主张通过博雅教育来发展人的理智。
19世纪末,美国的一些大学开设了专门以高等教育为内容的课程,最早的尝试者是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霍尔.●德国教育史学家鲍尔生1906年出版的《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是研究西方高等教育史的一部史诗性的巨著。
中国近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产生于19世纪末。
1978年8月,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
1984年,潘懋元著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出版,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高等教育研究品质提升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在研究中开始孕育,研究逐渐走向成熟的发展趋势.用比较科学的方法,按照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来开展研究,力求研究的科学性.另外一个重要标志是研究成果的理论性增强,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纷纷问世.★2.1人类早期的高等教育活动萌芽于各文明古国。
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 当前,我国高校现行的管理体制运行中存在学校管理行政化倾向突出、院系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行政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
改革的路径主要有:提升学术委员会的地位,使高校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三者紧密联系,相互协调;校院两级分级管理,相互配合,各履其责;精简管理机构,简化管理程序,建立起立足服务兼顾效益、效率与质量的职业化的行政管理体系。
关键词:高校;管理体制运行;问题;对策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高校的规模和学科门类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其功能也从只有教学一个方面,扩展至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
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分化,我国高校原有的校系管理模式由于不能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而逐渐被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所取代。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形成了学校、学院两个管理层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
然而,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我国大多数高校所采用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质疑和不满,一时间,进一步改革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呼声此伏彼起。
中国高校现有管理体制在弊端的症结在哪里,如何消除这些体制性弊病,成了广大高等教育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当前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学术权力式微,学校管理行政化倾向突出新中国建立后,我国高校普遍建立起了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苏联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历经了“反右”、“文革”等磨难,经历了1977年的恢复高考制度并且在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后普遍在形式上实行了校院两级管理,但苏联模式中高度集权的特质却一直未改,沿袭至今。
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有两点:一是设置了与政府机关相似的管理机构,并实行与政府相似的运行机制;二是在管理中十分强调行政意志的作用。
这种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在高校的快速扩张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管理中忽视高校基本属性的做法造成的负面效应也十分明显。
高校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权责划分方法与应用-教育文档
高校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权责划分方法与应用人才培育是一般高校的核心职能,教学工作是一般高校的中心工作。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是以教学组织机构为主体,以教学工作为对象,以实施管理职能为内容,以为培育高素养人才供应高质量管理服务为目标的过程。
随着高等教化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化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长,人才培育模式日趋多元化,经济因素对高等教化的驱动作用将更加明显和干脆,高等教化的国际沟通日益频繁,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理应发生相应改革,其中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即从管理体制上把属于学校职能的一部分决策权、管理权下移,不断增加学院的教学管理职能,强化其在两级管理体制中的重要地位[1]。
因此,下放校级管理层的权力,深化“以院为实体”的改革,推行二级目标管理模式,既符合科学管理的要求,也是高校发展的必定产物[2]。
在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下,如何科学划分校级层面和学院级层面的权责,成为胜利实施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的内涵与目标现代汉语词典“体制”(system of organization)的定义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3]。
从管理学角度来说,指的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及其相应关系的制度。
管理体制是由组织制度所确定的形成与维持组织存在与发展的对内外关系的基本框架。
教学管理体制是教学工作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教学管理制度下,所形成的各层级管理机构和职责分工。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肯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育目标的过程,是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
教学管理包括教学支配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试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管理,还包括教学探讨与教学改革管理。
《课程与教学论》题库
《课程与教学论》在线练习我的成绩在批阅中,考试时间:2020年04月02日18:51:04 - 18:54:07,已做1次。
[查看考试记录]单项选择题1、教学过程的“新三中心”是(1 分)2、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1 分)3、课程与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分为(1 分)4、冲突理论所反映的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是属于其(1 分)5、“三要素说”认为,教学系统由下面三个要素构成的(1 分)6、教师不再分科系统地按照教材传授知识,而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室或其他场所自由活动或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是(1 分)7、根据波比特的观点,那些儿童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就是(1 分)8、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是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是(1 分)9、在课程研制中以价值判断和选择为核心的、对理论指导、目标、内容或经验、组织与结构、活动样式或策略、评价等多种可能性和方案进行选择、确定和应用的过程被称为(1 分)10、以围绕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为中心的、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是(1分)多项选择题11、按决策权力主体的不同,课程可以分为的三个层次是(2 分)12、教师素养主要是依靠后天培养和训练形成的。
现代社会,教师素养提高的主要形式有(2 分)13、当前,学界将课程与教学论产生发展的历程,划分的时期包括(2 分)14、下列属于课程与教学评价功能的有(2 分)15、教与学的审美性的主要内容包括(2 分)16、影响课程的三个主要因素是(2 分)17、同学关系是中学生人际关系的主体。
按构成中学生相互关系的核心成分的不同来分析,同学关系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2 分)18、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有(2 分)19、按照教学单位的规模大小,教学组织形式可分为(2 分)20、课程来自于文化,是从文化中选取的精华部分,所以只要是对文化产生影响的因素,就是影响课程的因素,因此,影响课程的因素十分广泛。
高校权力运行
二、我国高校内部权力划分
• 二元权力结构,即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 • 三元权力结构,即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 学术权力; • 我国高校权力结构主要由三方面,即行 政权力、学术权力和其他利益群体的权力。 • 四元权力结构,公立高校内部权力构成可 分为政党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及其 他利益群体的权力四要素。 • 在此,我们主要分析高校内部学术权力、 行政权力、政治权力之间的权力分配关系。
(二)我国高校内部权力运行机制
• • 3、监督反馈 首先,要明确教代会的性质,给教代会的性质、功能 以准确的定位。其次。要从实际出发,界定教代会的 职权。职权过大,实现不了;职权过小,也是流于形 式。再次,要制定教代会的活动规则,不能随意化。 最后,应规定教代会中教授代表的比例,以此确保教 授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的发言权和主动权。此外, 学术委员会及其他常设的各种委员会既可执行审议、 咨询的功能,也可执行监督反馈的功能。校长或职能 部门负责人应定期向学术委员会和其他常设委员会通 报情况,或报告采纳咨询审议意见及执行贯彻情况。 学术委员会和其他常设委员会也应定期评议学校中相 关的工作,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建立良好的监督 反馈机制,还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 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的积极性,充分运用监察审计机 构的监督功能。目前,多数高校监督反馈系统不科学、 不健全。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要重视高校的 权力监督,建立健全反馈机制,以促使高校学术权力 与行政权力运行更加科学、有效。
(二)我国高校内部权力运行机制
• • • 1、领导决策 首先,发挥学术权力的决策权。为转变党的领导方式,充体现高校 的性质和功能,发挥学术权力的主导作用。特别是高校内部的学术 事务如发挥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决策作用; 其次,实行审议咨询制度。为保证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重大问 题决策前应实行审议咨询制度,充分发挥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组织 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审议、咨询功能。对一些学术组织如学术委员 会等还应赋予决策功能。根据各自的权限和功能,学术组织分别对 有关学术事项进行审议。审议的结果报校长办公会议决策或由校长 提交党委会进行决策。为保证审议的质量,学术组织应主要由学术 人员组成,特别是教授应占相当比例,一般不应低于60%,要改变 学术组织中行政部门负责人过多的“学术机构行政化”的现象。学 术组织除指定人选外,应在教授和副教授中采取民主的方式遴选, 使学术水平高、有威望、责任心强、公道正派的专家学者参加到学 术组织中。学术组织应实行任期制,按时换届,以保证学术组织的 活力。学术组织应有明确的章程,避免随意性,甚至有名无实。目 前,这类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虽然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不小, 但不少是拥有行政头衔的“双肩挑”干部,如院长、处长等。“严 格说来,这些人隶属行政系统,属于行政权力,应尽量让无行政头 衔、资历深的教授参与其中,最好应划定比例。原则上每位教授至 少要参加一个审议或咨询性质的委员会,但每位教授也不能参加过 多的委员会,以免占用过多精力”。
美国大学的组织结构调研
高等院校学部制改革调研(美国篇)一、高等教育组织结构概况高等教育组织的权力主要分为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
学术与行政权力结合的二元结构是高等教育组织不同于企业组织的一个重要特征。
一方面,高等教育组织结构的中心是在基层,基层作为操作单位承担了基本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另一方面,高度的专业化使得系所、学院之间的联系更趋于松散,彼此划地为界,各自为政,呈现出强烈的分裂倾向,甚至同一系所内部不同专业间的分裂倾向也越来越突出,使得行政结构的出现成为必然。
与这两者相对应的,高等教育组织结构也呈现出异质结构特征,具有学术特性和行政特性,尽管他们互相冲突,但确是密不可分。
目前常用的组织结构形式有3种:直线职能结构、矩阵结构以及各种形式的委员会结构。
1.直线职能结构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是各类组织中最一般的结构,无论是政府、学校、企业,基本上采用的都是这种结构。
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在高等教育界的应用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这种组织结构是按照一定的指挥系统和职能部门组成的。
整个系统中管理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直线指挥人员,他们可以对下级发号施令;另一类是职能人员,他们只能对下级机构进行业务指导,而不能直接对下级发号施令,除非上级直线人员授予他们某种权力。
校长处于系统的领导为止,其下级为各学院院长,然后是各系主任。
这条直线位置线指挥系统。
同时,校长有若干职能部门为其服务,职能机构负担教学、科研、人事、财务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职能机构作为校长的助手,发挥了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作用,保证了统一的指挥和管理运作。
图1 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直线职能结构之所以被广泛地采用,是由于它具有许多优点。
这种结构分工细密,任务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具有明显的界限。
各职能部门仅对自己应作的工作富有责任,可以专门从事某一方面工作,因此有较高的效率。
直线职能结构的稳定性较高,在外部环境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能较好地发挥组织的集团效率。
其不利方面是各部门缺乏全局观点,不同的职能机构之间、职能人员与指挥人员之间目标不易统一,最高领导者的协调工作量大。
论高校管理机构的“大部制”改革
大的管理机构, 直接导致高校行政开支巨大。 以 分权方向。
校级机关 500 人为基数, 年平均工资 3 万元为基
(一) 加快行政职能转变, 强化管理机构的
准, 一所大学每年就要支出 1500 万元 。 实际上 服务功能
工
恐怕要远远高出这个数目 。 ⑨由此引发的推诿扯
职能转变是 “大部制” 改革的核心使命。 范
一、 高校 “大部制” 改革的渊源与内涵
大学已从中世纪欧洲的学者行会组织, 成 长为 “社会的轴心机构”, 不断社会化使专门的 行政系统分化出来, 大学出现了科层化特征, 形成了特有的异质结构②。 对正在探索现代大学
制度的我国高校而言, 如何构建学校内部组织体 系、 协调好权力关系成为重要课题。 高校管理机 构 “大部制” 改革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23
60
●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术本位的要求。
实行市场经济改革后的今天, 国务院组成部门仅
(二) 降低行政成本, 提高管理效能和效率 27 个。 高校 “大部制 ” 改 革 不 仅 是 机 构 、 人 员
权, 即实施管理机构 “大部制” 改革, 将部分权
第二, “大部制” 与精简效能要求内在一致。 力下放到基层和学术系统, 从而约制行政力量扩
精简效能是组织设计的目标。 精简是指保障正常 张, 使行政权力让位于学术权力并服务于学术。
开展工作的前提下, 高校所设立的管理机构应尽 因此, 此项改革适应了向学术系统分权以复归学
相对集权的管理方式和设置同教育行政机关 的调整, 其本身也是简政放权的过程, 即向基层
高等教育的组织与管理
高等教育的组织与管理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进步无疑是当今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之一。
在构建现代化社会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的组织与管理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的组织与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其中涉及的核心问题,旨在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一、高等教育组织的重要性高等教育组织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合理的组织结构能够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师生交流互动的良好环境,促进知识传授和学术研究的蓬勃发展。
同时,高等教育组织的良好还可以推动高校的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高等教育组织的核心问题1. 人才选拔与培养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人才选拔与培养。
选派优秀的师资队伍,建立有效的招生机制,实施科学的课程设置,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都是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只有通过精准的选择和培养,才能确保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
2. 学校治理与领导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学校治理与领导。
学校的组织结构、权力分配以及决策机制都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机构的运作和发展。
建立透明、公正、民主的学校治理机制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基本要求。
同时,高等教育领导者应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引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3. 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
培育一流学科和开展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合理的学科布局、引进优秀人才,并提供充足的研究资金和先进的研究设备,可以推动高校的学术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
三、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的优化策略1. 推动创新教育模式针对教学环节,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可以推动创新教育模式的实施。
通过引入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大学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关系及协调
甘甯政法成人教育荸院荸赧2007年2月Jou rn al of A d u l t Education of Gansu F曲.2007 第l期(总第64期)Po l i ti c al Sc ien ce a n d Law I n s t i t u te No.1(G吼era l No.64)大学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关系及协调高赞.王晓丽(西北师范大学社科处,甘肃兰州730070)摘要:近年来对大学的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研究较多。
但对政治权力研究较少.对于中国的大学而言.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重要任务是协调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
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主客体、价值趋向、功能作用不同,在现实运行过程中表现出矛盾与冲突.如何界定三种权力的内涵、协调三种权力的关系.对于大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政治权力;行政权力I学术权力;内涵l关系协调中田分类号:抛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O谚一77s9(2007)Ol-0072-03大学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运行模式经过两年多置、人事任免、检察监督等方式以确保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时间的集中讨论,各方面达成的基本共识是“党委领导。
校长方向和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实施。
行政权力是指大学的各治校.教授治学”,其实质是在大学如何协调发挥政治权力、级行政组织和行政管理人员依靠特定的强制性手段.为有效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作用同题。
准确界定大学的政治权地执行学校政治决策、保证大学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目标实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内涵和外延,协调三种权力的相互现的能力。
主体是大学各级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构成的行关系。
并很好的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督促、制约机政管理系统。
其客体是行政事务,通过行使行政权力维持大制,对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促进大学的健康发展具有学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其功能作用主要是实现大学的人才重要的意义。
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主要追求的目标是大学的办学效益和效率.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高等教育学》模拟试题
《高等教育学》模拟试题一、单选题共70题1.属于国家推动高校学科建设重要举措的选项是()。
A.合理开展科研项目B. 评选与建设国家重点学科C. 创新教学组织形式D. 建设学术、生产系统性高深知识正确答案: B 知识点: 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2.不是通过制度性的规划和传统有意识地展开,而是由非正式学习和学生在师生交互过程中不经意的学习组成的课程常常被称为()。
A.社会课程B. 结构课程C. 显性课程D. 隐性课程正确答案: D 知识点: 高等学校课程理论3.下列高等学校课程观始于柏林大学的是()。
A. 多元教育课程B. 高深学问课程C. 普遍知识课程D. 科学课程正确答案: B 知识点: 高等学校课程理论4.属于权力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制度的国家是()。
A. 法国B. 美国C. 日本D. 英国正确答案: B 知识点: 高等教育管理制度5.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2年召开的高等教育会议对高等教育的定义,高等教育基本入学条件为完成()。
A. 初等教育B. 中等职业教育C. 中等教育D. 普通中等教育正确答案: C 知识点: 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6.高校教师借助学科或专业范围内的行业自律、同行交流的教学发展模式,称为()。
A. 自我反思模式B. 专家指导模式C. 群体自助互动模式D. 专家介入模式正确答案: C 知识点: 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途径7.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
A. 皮尔士B. 詹姆斯C. 杜威D. 培根正确答案: C 知识点: 高等教育理念的主要流派8.高等学校的课程开发主要包括新增课程和()。
A. 删减课程B. 课程改编C. 课程计划D. 课程管理正确答案: B 知识点: 高等学校课程管理8.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修订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共设置有()个学科门类。
A. 11B. 12C. 13D. 14正确答案: C 知识点: 学科的基本理论10.普林斯顿大学在20世纪早期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但由于爱因斯坦的加盟以及在“曼哈顿工程”中的出色研究,使其成为现今美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
普通高校学生组织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
学 习成绩相对较低 ,却 不能被 吸收。 ( 三)部 分同学入党动机不端正 面对 日益激烈 的就业 压力 ,尽可 能创造 个人优 良的竞 争 条件 已经成为现代大 学生的共识 。近些年 来 ,用人单位对 人 才素质 的要求越来越 高,学生党员越来越 受到用人单位 的青 睐 ,这 对 在 校 大 学 生 产 生 了 相 当大 的影 响 , 其 积 极 的一 面 是 激励 更多的优秀大学 生努 力争取入党 ,与此 同时 ,也不可 避 免地 使相当一部分大 学生把入党作 为增 强就业竞争优势 的一 种手段 ,而不 是单纯地 为了入党 而入党。 ( 四 )开展组 织生活不充分 由于 班 级党 员少 ,很 少 能够条 件建 立班 级 党支 部 ,容 易造 成 同 一 支 部 没 有 相 同 的 课 程 设 置 , 导致 支 部 大 会 部 分 同 学需 要请假参加 ,这样给 党员 的专业学 习造成一定影 响。同 时,没有条件及 时解 决支部 内部 出现 的 问题 ,给支部 的长 远 发展 带来 一定影响。 ( 五 )党员的教育不到位 高校 容 易忽 视党 员 的教育 ,大 学 生入 党后特 别 是转 正 后 ,部 分党 员对 自己的要求 有很 大放 松 ,学 习成绩 大幅 度 下降,未起到应有 的模范带头作用 ,给 党员形象带来 负面影 响。往往很多 时候只 是着重于学生入党 前的思想培训 ,发展 前 ,需要经过 团校和 党校培训 ,党 章和 党的基本理论 知识学 习考 试。而发展后 ,便忽略 了学生党 员的再教育工作 ,党 员 模范 作用发挥不够 ,整体影响力不 明显 。有些学生入党后 不 注意 自己党员 的形象 ,不 以党员 的标准 严格要求 自己,在 学 生和 集体中发挥 的先 锋模范作用不够 ,学生党组织 的整体影
响 力 也 不 明显 。 [ 1
权力性和非权力性的影响力与高校管理----领袖、领导、管理者、教父、权力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SCI-TECHINFORMATIONDEVELOPMENT&ECONOMY2008年第18卷第3期3提高信息素质做创新型人才3.1信息素质与创新人才关系信息素质培养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种什么关系呢?首先,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据美国工程教育协会统计,美国大学毕业的科技人员所具有的知识,只有12.5%是在大学阶段获取得的,而87.5%则来自于工作实践。
其次,它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起着重要作用。
信息素养的巨大作用与意义已经为世界上多数国家所重视,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大学生具备很强的信息素质,具有掌握信息获取的能力,通过信息素质培养,能够主动地去获取各种信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3.2信息素质是大学生勇于创新的基础信息素质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国际化人才必备的素质,是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基石,具有信息素质将终身受益,无论在学校还是走入社会,有了信息素质,他就可成为学习的主体。
美国彼得·圣吉所著《第五项修炼》中有一句话:在未来,信息素质是你所拥有的“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快的能力”。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未来。
信息素质是大学生勇于创新的基础,特别是处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时代,科技信息浩如烟海,一个人如果没有较强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要想创新是不可思议的。
受过良好信息素质教育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就能随时按照自己的兴趣或研究方向,进行相应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鉴别、利用,就能及时掌握某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在选择科研课题时,也能充分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有待开拓、挖掘而又有价值的领域,研究起点高,研究中少走或不走弯路,最终取得突破性的创新成果。
4结语21世纪以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信息素质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科研创新的基本技能,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获取、理解、分析、处理并转化为自己知识体系一部分的信息能力,才能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山东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模拟题17
1、高校教师在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情感及意志结构、心理结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指的是高校教师的()。
A. 专业知识B. 专业精神C. 专业信仰D. 专业人格正确答案: D知识点: 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理论2根据美国学者伯顿对各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分类,()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为“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
A. 美国B. 意大利C. 英国D. 德国正确答案: B知识点: 高等教育办学体制3高校管理人员改进管理的首要任务是()。
A. 实现校长治校B. 去行政化C. 增强战略管理D. 增强制度规划正确答案: B知识点: 高等学校的管理过程和学校治理4一般而言,高等学校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其最基本的职能是()。
A. 传播社会文化B. 开展社会服务C. 推动社会进步D.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正确答案: D知识点: 高等学校的职能5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已完成了由()过渡的任务。
A. 高等教育大众化向高等教育普及化B. 高等教育普及化向高等教育大众化C. 高等教育精英化向高等教育大众化D. 高等教育精英化向高等教育普及化正确答案: A知识点: 高等教育办学体制6根据设立性质和经费来源,高等学校可以分为()等两种类型。
A. 高等专科学校、学院和大学B. 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C. 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D. 正规高等教育机构和非正规高等教育机构正确答案: B知识点: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7我国首倡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之现代大学理念的是()。
A. 张维迎B. 竺可桢C. 胡适D. 蔡元培正确答案: D知识点: 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8基于普遍知识构建的大学课程称为()。
A. 高深学问课程B. 多元教育课程C. 普遍知识课程D. 普适性课程正确答案: C知识点: 高等学校课程理论9高等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受制于()的质量和效果。
A. 文化继承B. 经济增长C. 社会实践D. 文化创新正确答案: B知识点: 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10柏林大学的创立及其发展,使得大学拥有了第二种职能——()的职能。
第十四讲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1.如何理解集权与分权相结合
思 考 题:
的管理体制? 的管理体制? 2.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如何加强我国大学的学术权 力?
谢 谢!
பைடு நூலகம்
二、 高 等 教 育 微 观 管 理 体 制
(二)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 高校内部事务可以分为学术事务和非学 术事务(或行政事务)。与此相对应, 术事务(或行政事务)。与此相对应, )。与此相对应 高校内部存在着两大并行的权力系统。 高校内部存在着两大并行的权力系统。 一种是以高校管理机构为网络的行政权 力系统,一种是以教授、专家、 力系统,一种是以教授、专家、学者为 核心, 学术委员会” 核心,以“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 教学指导委员会” 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授委 员会” 员会”等学术组织为主体的学术权力系 统。 大学学术权力的主体是教授, 大学学术权力的主体是教授,其权力是 大学内在逻辑的客观要求, 大学内在逻辑的客观要求,是大学本质 特征的外化, 特征的外化,主要依靠教授自身的权威 对客体产生影响。 对客体产生影响。大学学术组织一般处 于松散的状态, 于松散的状态,学术权力的价值追求是 保障学术自由、学科发展和学者的权益。 保障学术自由、学科发展和学者的权益。
一、 高 等 教 育 宏 观 管 理 体 制
20世纪下半叶以来,集权制的国 世纪下半叶以来, 世纪下半叶以来 家正在走向分权, 家正在走向分权,加强市场调节 的力量, 的力量,而分权在一定程度上也 在走向集权。 在走向集权。 国际上, 国际上,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中央集权型的管理体制、 有:中央集权型的管理体制、权 力分散型的管理体制和集权与分 力分散型的管理体制和集权与分 权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二、 高 等 教 育 微 观 管 理 体 制
普通高校学生组织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
普通高校学生组织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作者:王军政吴小威刘祥朝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4期[摘要]普通高等学校组织发展工作中,由于思想冲击引起的信仰缺失、组织发展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等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的问题正考验着组织发展的一线工作人员。
本文通过对发展党员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的工作机制不健全、入党动机不端正、党员教育不到位等不足,并提出相应的缩短考察周期、加强教育培养、完善工作机制等对策。
[关键词]普通高校组织发展存在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227-01一、当前普通高校学生组织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一)发展党员工作机制的不健全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党委组织部在发展党员时,通常会在前一年确定超前考察名单。
笔者在组织发展实际操作中发现,一年时间较长,基层党组织在实施时具有一定困难。
每年学校会确定各学院组织发展计划,使得部分学院为了完成计划,没有正确处理好党员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二)积极分子不“积极”、不优秀近年来,为了保证发展党员学生的成绩,高校在发展党员时,特别注重学生成绩,学生干部同时学习成绩又较好的学生数量较少,这样高校发展党员就面临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是发展低分优秀学生干部还是高分普通学生。
笔者发现在高等学校中,这种现象特别普遍,尤其是在地方院校中。
部分普通同学非常注重自己的学习,过着一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生活,却能因为成绩优秀而发展为党员。
相反,部分主要学生干部由于工作的关系,学习成绩相对较低,却不能被吸收。
(三)部分同学入党动机不端正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压力,尽可能创造个人优良的竞争条件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的共识。
近些年来,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党员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这对在校大学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其积极的一面是激励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努力争取入党,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把入党作为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入党而入党。
湖北省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重点(湖北大学版)
.,..《高等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1、书院: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唐代至清末,存在一千年之久。
2、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指标是指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达到15%-50%。
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等一系列的变化。
3、民主化:高等教育民主化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入学机会民主化和高等教育管理民主化。
一个层面是涉及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
另一层含义体现在高等教育管理上,针对我国现行管理体制的分析,有大量工作要做。
一是改变学校管理权过于集中于校级领导层面这一现状,二是克服学校中明显存在的等级制、官本位倾向和以行政管理代替学术管理的做法,三是充分发挥校内各种组织参入民主管理的积极性,特别是使教职工代表大会真正成为具有监督、审议和决策权限的民主管理机构。
4、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社会本位,主张根据国家利益与社会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育,是以教育的社会价值为取向的;个人本位则与社会本位相对立,主张根据个人发展的需求确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育,是以教育的个人价值为取向的。
5、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
从高等教育结构的整体出发,大致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宏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管理机制结构等;微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指高等学校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组合构成状态,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6、院校研究:院校研究是把现代管理科学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高等学校管理,旨在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一门学科和一个实践领域。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1所谓“学科建制”:它包含学者的职业化、固定教席和培养计划的设置、学术组织和学术会议制度的建立、专业期刊的创办等。
3康乃尔大学:是赠地学院运动中诞生的一所着名大学,其办学思想是(大学向所有人开放,向所有学科领域开放。
)4高等教育价值的选择历来就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
基本上可归结为两种观点:(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和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价值观。
5劳动和专业技能教育既包括:(基本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术教育),也包括与专业和职业有关的(基本技能、生产工艺和规范教育。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是根据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而提出的。
6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7教育目的: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12、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也称水平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教育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它包括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
13、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构成状态,是对高等教育机构所培养人才的知识与人才性质不同进行的。
14、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各种教育类型和教育形式的横向结构,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兴办高等教育所采取的种种途径与方式方法的反映,同时也体现者高等教育与科学、文化以及生产、技术、就业等各项经济结构之间的各种关联。
15、高等教育的分布结构:又称区域结构,是高等教育机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
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结构:是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制度性的构成状态和作用方式。
又可具体分为较多类型,如高等教育的投资体制、高等学校的运营体制等。
17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实现自身功能的过程中对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体现程度。
大学组织的分化及整合——高深知识的视角
大学组织的分化及整合——高深知识的视角大学组织的分化及整合——高深知识的视角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熊华军马大力摘要:大学是高深学问研究的场所,大学以高深知识为旨归。
基于高深知识的视角,大学组织的分化与整合显现为大学组织活动方式、信念和权利的分化与整合。
大学组织正是在既分化又整合中保持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不过,大学组织的分化与整合虽然是一对矛盾,而处于有机的平衡状态中,之所以如此,在于大学组织的分化与整合都是为了更好地生产高深知识。
关键词:高深知识;大学组织;分化;整合尽管谁都在谈论大学,但要回答什么是大学却非易事,因为它是一个处于不断分化与整合的组织。
正如哈罗德·珀金所说,“大学的含义和目的可以说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它依靠改变自己的形式和职能以适应当时当地的社会政治环境,同时通过保持自身的连贯性及使自己名实相符来保持自己的活力。
”1]可见,分化不是四分五裂,整合不是铁板一块,分化中有整合,整合中有分化,这样,大学组织能保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活力与生机。
大学组织处于分化与整合中是一事实,但还需进一步研究如下问题:大学组织在哪里分化与整合?分化是与整合呈现什么状态?分化与整合又如何保持有机平衡?如果把大学组织比喻为一个黑箱子,那么,要知道分化与整合的奥秘,只有揭开这个黑箱子。
“揭开”的方式很多,就像帕金说的,大学“也像其他社会机构一样,从不同的角度——政治的、经济的、组织的、社会结构的、信念的、科学的或政策的角度去看很不相同。
但它仍然是同一个机构,所有上述观点针对的是一个共同的实体” [2]。
换句话说,大学组织就像苏轼笔下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庐山,但不管从哪个视角看,这座山还是庐山。
从帕金的观点出发,本文将基于高深知识视角,去管窥大学组织的分化与整合的奥秘。
一、高深知识与大学组织三要素高深知识,顾名思义,就是知识中比较高级和深奥的部分。
那么,何谓高深知识?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真正 意义上的现代高等学校 产生 , 目前高等教 育蓬 到 勃发展 , 经历 了千年的历史 。根据权力在 学校 内部 的分 配和 变迁 , 笔者将这段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个 阶段 , 时间从 1 世纪 末到 1 纪初 , 1 9世 高等学 校 主要是 以行会组织或学术 团体 的形式存在 。 公元 1 8 ,西欧第一所 大学在意大利 的工商业 城市 0 8年 波伦亚产生 , 它就是 波伦 亚大学 。它 的产生 主要是 由于 工商 业迅速发展 , 城市兴起 , 民阶级迫 切要求提高文化水 平 , 市 掌 握科学知识 。波伦 亚大学 的成立 , 有着深远 的影响 , 志着高 标 等教育进入一个新 的发展时期 。在接 下来的两百多年 来 , 高 等学府在世界各地纷纷建立。 10年 , 15 巴黎大学形成 , 后来 巴 黎大学 中的英 国学 生返 回祖 国, 16 在 1 8年组 成 了牛津 大学 。 10 2 9年 , 牛津分 出一部分 学生设 立剑桥 大学 。l 世纪后 意 从 2
在 , 社会 其他组织交 流很 少 , 成独 特的意识 形态 和文化 与 形 环境。在某些时候 , 由于 在 思 想 上 超前 于 当 时 社 会 的 主 流 意
位 。学者不仅在学术领域 中行 使权力 , 同时又在行政部 门中 充 当着业余管理者 。 进入 现代之后 , 大学 已不再是单纯进行 学术研究和 文化 传播 的场所 , 而是需 要直接为社会提供 服务 。大学也成 为社
识, 同时又 不愿受 主流思想 的影响 , 当学者 的思 想影 响力渗 透到社会 中时 , 就有可能与当局发生冲突 。 由于当时学校的规模和事务都 很有限 , 掌握和控制 大学 的主要力量是学者组织 ,所 以大学的主要管理者 是学者 , 学 术 权力和行 政权力 混合行使 。整个 学校 的组织相 对 比较松
会 中 一个 重 要 的 组 成 部 分 。 为 了应 对 激 烈 的 市 场 挑 战 , 大学
经历 着从传 统的学 院精神 向经济理性 主义 和新管理 主义 意 识 的转化 。这种精神范式的转变意味着原有的大学组织结构 已经 不能适 应外在 环境 的要 求 ,大 学进 入发展 的第 二个 阶 三 段——行政人员 的专 门化 。
的差 别, 在权力行使的过程常产生冲 突, 阻碍 了学校 的发展。 但是 问题在 于这种权力分割是如何形成的 , 又会发 生怎 样 的改变呢?从 高等学校发展 的历史过程 来分析高等学校组织发展和权力分配的 变化 , 并揭示其 内在驱动 力, 从而
指 出这 种 二 元 权 力分 割 的 必 然性 , 试 图寻 求 一 种 新 的 协 调 模 式 。 并
究 与 教 学 统 一 ” 想 的 影 响 及 该 思 想 在 德 国 柏 林 大 学 的 实践 思 示 范效 应 , 者 在 大 学 的学 术 和 行 政 管 理 中依 然 占 据 主 导 地 学
设立海 德堡大学 , 奥地利开 办维也 纳大学 , 国成立 了奥尔 法 良大学等等。 4世纪末 , 1 欧洲已有 4 7所大学 , 遍布欧洲各地。 早期 中世纪世俗性大 学是 一种“ 业会社 ” 行 性质 , 后来逐 步明确地意识 到是 研究 学问的地方。但是 , 总的来 说 , 这段时 间里 , 大学 相对来说 比较封 闭, 主要为各 派学 者活动 的阵地 。 大学 的主要 目的是传承 、 究和传播 知识 , 研 虽然 在意识 形态 上会受 到当局 的一些影 响 , 由于其 活动范 围有 限 , 体上 但 大 文化氛 围还是 自由的 。因此 , 当时 , 在 大学独立 于社会 而存
关键词 : 学术权 力; 行政权力 ; 高等学校 ; 劳动分 工
中图 分 类 号 : 6 7 文 献标 志码 : 文 章 编 号 :6 3 2 1 2 0 )8 0 3— 2 G 4 A 17 — 9 X(0 9 1 — 2 10 一、大学 的发 展历 史
散, 决策 的制定是通 过协商来解决的 。各派学 者通 过学术研 究来提 高 自身的影响力 , 当某一派学者 的观点在该 领域受到 广泛赞 同时 就会 形成一定 的学术权威 , 这种学术权 威扩展到
大 利 又 成 立 萨拉 尔 诺 大 学 , 班 牙 创 立 萨拉 曼 加 大 学 , 国 西 德
发展至 1 9世纪初, 由于 _ 业革命 的迅猛 发展, T 大学 的规 模逐步扩大 , 进入其发展 的第二 阶段 。在这个 时期 , 随着大学
逐 步 迈 向 正 规 化 , 政 逐 渐 从 大 学 中 分 离 出 来 , 为 独 立 的 行 成 部门。
20 0 9年第 1 8期 总第 5 6期
经济研究导 刊
EC 0N0MI S ARCH C RE E GUI DE
No.8, 00 1 2 9
S ra . 6 ei1 No5
高 等 学 校 组 织 发 展 和权 力 分 化
乔 雪 峰
( 南京大学 , 南京 2 0 9 ) 10 3 摘 要: 学术权 力和行政权 力并存是 高等学校 中特 有的现 象, 由于大学教师和行政 工作 者在价值和行为等方 面
工业革命的 出现 , 经济 出现 突飞猛 进的发展 。顺应 经济 发展的潮流 , 学文化也有 了长足发展。大学 的学科 已不仅 科 限于原有的学科 门类 , 而是 向多样 化发 展。许多新兴学 科的 出现 , 大学 的规模得 以逐步扩大 。 在这个 时期 , 由于威廉 ・ ・ 冯 洪保提 出“ 学术 自由” 研 和“
收稿 日期 :0 9 0 — 8 20—30
二 、 织发 展 和权 力分 配 的 内在 机 制分 析 组
在 大学成立 之初 , 当时社 会上人 们活 动范 围很 窄 ,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