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上课用
2024年《安塞腰鼓》教案(通用
2024年《安塞腰鼓》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安塞腰鼓》,主要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了解安塞腰鼓的历史背景、表演形式及文化内涵;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相关语法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安塞腰鼓的历史背景和表演形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归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安塞腰鼓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安塞腰鼓的表演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安塞腰鼓表演视频、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安塞腰鼓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表演者的动作、表情和鼓声。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表演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安塞腰鼓的历史背景和表演形式。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课堂讲解(1)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详细讲解安塞腰鼓的历史背景、表演形式和文化内涵。
(2)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讲解相关语法知识。
4. 小组合作(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5.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选择题,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点评并讲解。
6. 情感体验(1)再次播放安塞腰鼓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表演者的情感表达。
六、板书设计1. 《安塞腰鼓》2. 内容:历史背景:陕北民间艺术表演形式:鼓舞、舞蹈、演唱文化内涵:勇敢、热情、豪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安塞腰鼓的特点。
(2)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关于安塞腰鼓的短文。
2. 答案:(1)安塞腰鼓的特点:鼓舞、舞蹈、演唱相结合;表演热情、豪放、激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教案范文(精选6篇)
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教案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教案范文(精选6篇)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教案1导入:1、我先作个调查,看过腰鼓表演的同学请举手。
2、看后你有何感受?3、对,那是心灵的呼唤,那是生命的宣泄。
今天我们来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题目是——一、整体把握1、请大家自由高声地朗读,朗读前标上序号,并思考问题:(1)这篇文章要表达什么?(A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B歌颂阳刚之美。
C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
D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2)说一句话:__________的安塞腰鼓(3)文章分为几个部分?你这样分的依据是什么?2、讨论明确上述问题。
二、分角色读主体部分。
1、读2、仿句三、品读1、结尾句是含义2、文章美吗?美在哪里?美在这篇文章,内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统一。
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
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简洁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烈奔放;“忘情了,没命了”,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无不铿锵激昂。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不仅交错出现,而且一连许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个排比句,犹如江河一泻千里,不可遏止。
许多排比对偶工整,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段,气势昂扬;还有的排比层层递进,如“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等,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气来。
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
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不让人有半分喘息的机会。
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2、西北现在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西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曾有过秦、汉、唐的强盛,拥有雄睨世界的辉煌文明。
第2课《安塞腰鼓》教案(精选
第2课《安塞腰鼓》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安塞腰鼓》,主要围绕课文第13自然段进行深入讲解。
内容包括:了解安塞腰鼓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如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感悟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安塞腰鼓的基本知识,掌握课文生词、短语,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分析课文语言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第3自然段中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安塞腰鼓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课文的朗读与赏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安塞腰鼓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民间艺术,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安塞腰鼓的基本知识,完成生词、短语的学习。
3. 课堂讲解:教师对课文第13自然段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如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难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安塞腰鼓的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安塞腰鼓历史背景艺术特色文化内涵2. 课文语言特点排比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安塞腰鼓的短文。
答案示例:安塞腰鼓是我国陕西省安塞县的一种民间舞蹈,历史悠久,独具特色。
表演者身着民族服饰,腰系腰鼓,边击边舞,鼓声铿锵有力,舞姿粗犷豪放。
安塞腰鼓寓意着丰收和喜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2. 拓展延伸:收集其他民间艺术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上课用《安塞腰鼓》ppt课件
8、作者联想到什么? • 落日古战场,电闪雷鸣和人的大彻大 悟。 9、“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 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 了、撞开了 的那么一股劲!”这句话怎么理解? 写出了陕北高原人们的性格 特征,是粗犷、豪迈、 开放的。
•
•10.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 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 的那么一股劲! (“那么一股劲”要 “挣脱”“冲破”“撞开”什么?是 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 “那么一股劲”?) 答:“那么一股劲”要打破人们身上层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鼓吗? 腰鼓
你们知道中国的“腰鼓之 乡”是哪里吗? 陕北的安塞
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 2000 年以上的历史。 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 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早 在某些方面 1986 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 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 —— 大奖,近年来,它先后 在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 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行表演。安塞腰鼓表演 可由几人或几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 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1996 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 之乡”。
烈。在文中,作者通过排比和反复表现了 “安塞腰鼓”气吞河山的场面和震撼人心
朗读思考:
(1)这篇文章要表达什么?
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 文章,歌颂阳刚之美的文章,表现要冲破一切 束缚、阻碍,痛快淋漓地生活的文章。
(2)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安塞腰鼓
?
壮阔、豪放、火烈
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按表演前、表演中、 表演后分段。
5、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举 例说明 • 排比、比喻 : 骤雨一样,是急促 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 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 闪射的瞳仁像;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 姿。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优秀5篇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这次牛牛范文为您整理了5篇《安塞腰鼓》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安塞腰鼓》教案设计篇一【导言】《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文章以诗一般凝练的语言来写视觉形象,用富有动感的语言来表现安塞腰鼓的激越飞扬。
教学时应鼓励学生体会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领悟生命的自由和豪壮之美。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实现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生活、与生命的对话。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诵读品评、自由感悟、讨论交流、合作探究,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引领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形式美、意境美和情感美,深刻理解和欣赏课文独特的语言,强化鉴赏过程中的审美愉悦,加深对文章内蕴的深度认识和多元解读。
【课案】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录象,创设特定的阅读情境,使学生在设置的具体情境中,如临其境,触境生情,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对文章外形与内蕴之美的理解。
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为了打破现代语文以割裂为美的僵化阅读模式,在《安塞腰鼓》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注重运用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
先让学生浏览全文,找出描写安塞腰鼓表演部分的文字。
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一部分,通过寻找关键语句或语段来理清作者思路,明确文章结构,使教学富有整体阅读的意味。
三、探寻美点,品读赏析为了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教师应作为学生解读文本、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使学生学会真正的自主阅读。
在赏析《安塞腰鼓》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教师引动,学生自动,小组合作互动的形式,让学生任意地找出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大声朗读,用我认为;这个句子写得好,是因为的句式相互交流。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媒介,获得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具体体验和感受,获得审美享受的自主赏析权,从而避免学生的审美愉悦被强行灌输和暴力接受。
课文《安塞腰鼓》优秀教案
课文《安塞腰鼓》优秀教案课文《安塞腰鼓》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课文《安塞腰鼓》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安塞腰鼓》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学科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词语,掌握排比、反复句式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学会从修辞等角度品味句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二)法制渗透目标:渗透《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是教学的难点;2.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侧面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通过联系生活,加深对生命的思考认识即教学的重点。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语言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腰鼓表演中的生命律动。
2.讨论品味法:对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关键语句,仔细揣摩品味。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表演视频,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对文中的重点词和喜欢的句、段进行勾划和标注,并标出段落序号。
2.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及读音,积累词语。
3.说说初读感受。
你认为作者为我们描绘了的安塞腰鼓,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二)再读课文,领悟情感。
1.听读课文选段,点燃学生朗读课文的激情。
2.分组朗读。
前后桌四人一组,相互听读、交流、朗读。
朗读指导:根据课文内容,把握好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注意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注意语音的轻重,一般情况下,动词和形容词要重读。
3.代表选读:选读你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三)三读课文,品味语言。
1.请在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品味品味它表现了安塞腰鼓的什么特点,这种特点是通过什么表现的。
《安塞腰鼓》教案(通用
《安塞腰鼓》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安塞腰鼓》,主要围绕第四章节“民间艺术”中的“安塞腰鼓”展开详细讲解。
内容包括:了解安塞腰鼓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表演形式及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安塞腰鼓的基本知识,掌握其艺术特点及表演形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安塞腰鼓的艺术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2. 教学重点:掌握安塞腰鼓的基本知识,学会欣赏和分析其表演形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安塞腰鼓表演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引发兴趣。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安塞腰鼓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其发展历程。
3. 知识讲解:(1)安塞腰鼓的艺术特点:鼓点激昂、动作矫健、队形变化丰富。
(2)安塞腰鼓的表演形式:单人、双人、集体表演。
(3)安塞腰鼓的文化内涵:寓意吉祥、祝福、庆丰收等。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段安塞腰鼓表演。
(2)各组展示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5. 例题讲解:分析一段安塞腰鼓表演视频,讲解其中的艺术特点和表演技巧。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题中的表演,练习安塞腰鼓的基本动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安塞腰鼓”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无需标准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民间艺术,如剪纸、皮影戏等。
(2)参加学校组织的民间艺术活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板书设计:《安塞腰鼓》一、历史背景二、艺术特点:鼓点激昂、动作矫健、队形变化丰富三、表演形式:单人、双人、集体表演四、文化内涵:吉祥、祝福、庆丰收五、实践活动:设计表演、评价六、例题讲解:分析表演视频七、作业设计:创作绘画作品八、课后拓展:了解其他民间艺术,参加活动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安塞腰鼓的艺术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安塞腰鼓》优秀教案
《安塞腰鼓》优秀教案《安塞腰鼓》优秀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安塞腰鼓》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塞腰鼓》优秀教案 1 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二、重点、难点1、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三、教学设想1、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采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形象的直接的感受。
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进入角色。
2、这是一篇气势恢弘的散文诗,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对这样的文章,先指导学生朗读,从诵读中体会它的气势,实现整体感悟。
然后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文章的内容美、形式美,通过讨论,揣摩句子含义,实现语言文字的内化。
整个过程以“朗读”一线贯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凸现学生主体精神,力避教师烦琐讲解,突出新课程理念。
四、教学方法1、诵读2、想象3、研讨五、教学准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承载着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信息的安塞腰鼓,以其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演绎着一曲生命和力量的赞歌!欣赏腰鼓表演的片段,感受它的恢弘气势和铿锵激越。
看美景——(通过播放安塞腰鼓录像,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调动学生的情绪)。
请学生谈一谈观感,可以从声响、画面等方面谈。
第2课《安塞腰鼓》教案(精选
第2课《安塞腰鼓》教案(精选教案:第2课《安塞腰鼓》一、教学内容1. 了解安塞腰鼓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安塞腰鼓的基本演奏技巧。
3. 学习安塞腰鼓的鼓点节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安塞腰鼓的历史背景,知道其在民间音乐中的重要性。
2. 能够正确演奏安塞腰鼓的基本鼓点。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安塞腰鼓的节奏变化和演奏技巧。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演奏安塞腰鼓的基本鼓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安塞腰鼓、鼓槌、音乐教材。
2. 学具:学生自备的安塞腰鼓、鼓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播放视频,向学生介绍安塞腰鼓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安塞腰鼓的特点和演奏技巧,包括鼓点的节奏和动作要领。
3. 示范(5分钟):教师进行安塞腰鼓的示范演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演奏技巧。
4. 实践(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
5. 合奏(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奏,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 展示(5分钟):每组学生进行展示,分享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安塞腰鼓起源和发展历程特点和演奏技巧鼓点节奏和动作要领七、作业设计1. 描述安塞腰鼓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阐述安塞腰鼓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3. 编写一段安塞腰鼓的鼓点节奏。
答案:1. 安塞腰鼓起源于中国陕西省安塞县,历史悠久,发展于明末清初。
它是中国民间音乐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2. 安塞腰鼓的特点是节奏明快、激昂,鼓点变化丰富,演奏技巧包括鼓点的节奏、动作要领等。
3. 一段安塞腰鼓的鼓点节奏:小鼓:X X X X X X X X X X X大鼓:O O O O O O O O O O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安塞腰鼓的起源、特点和演奏技巧,使学生对安塞腰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安塞腰鼓课文内容教案
安塞腰鼓课文内容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安塞腰鼓的起源、发展以及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1.2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安塞腰鼓的基本知识,掌握安塞腰鼓的表演技巧,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二章:安塞腰鼓的起源与发展2.1 安塞腰鼓的起源介绍安塞腰鼓的起源,包括历史背景、民间传说等,让学生了解安塞腰鼓的文化内涵。
2.2 安塞腰鼓的发展介绍安塞腰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以及现代安塞腰鼓的创新与传承。
第三章:安塞腰鼓的表演技巧3.1 基本动作教授安塞腰鼓的基本动作,如击鼓、转身、跳跃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巧。
3.2 表演组合通过组合动作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章:安塞腰鼓的排练与演出4.1 排练流程讲解安塞腰鼓的排练流程,包括动作编排、队形变化、节奏协调等。
4.2 演出技巧教授学生在演出中如何把握节奏、情感表达和舞台表现力。
第五章:安塞腰鼓的欣赏与评价5.1 欣赏安塞腰鼓表演组织学生观看安塞腰鼓表演视频,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
5.2 评价与反思学生对自己的表演进行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总结课堂教学。
第六章:安塞腰鼓的文化意义6.1 安塞腰鼓与地方文化探讨安塞腰鼓如何体现地方文化特色,以及它在当地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6.2 安塞腰鼓与民俗活动介绍安塞腰鼓在各种民俗活动中的应用,如节日庆典、庙会等,让学生了解安塞腰鼓与民俗活动的紧密联系。
第七章:安塞腰鼓的音乐特点7.1 鼓点与节奏分析安塞腰鼓的音乐特点,包括鼓点的节奏、旋律变化等,让学生掌握安塞腰鼓的音乐规律。
7.2 打击乐器与和声讲解安塞腰鼓表演中打击乐器的作用和和声搭配,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力。
第八章:安塞腰鼓的传承与保护8.1 传承意义讨论安塞腰鼓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8.2 保护措施介绍安塞腰鼓的保护措施,包括政府政策、教育推广等,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护和传承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的教案4篇
《安塞腰鼓》的教案4篇《安塞腰鼓》的教案篇1[教学设计]创意说明:以朗读教学带动同学从不同层面去理解、观赏课文是本设计的特点。
本文因其独特的句式特点而极具音乐美,同时还有丰富的画面美,以及充塞于全文的力气美。
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指导,让同学感受文章之美,把握基本的朗读方法。
教学步骤:一、齐读、正音。
〔读音准〕1、首先不作任何提示,让同学齐读全文〔课前有常规的预习〕。
2、订正同学误读的字音〔主要有同学完成〕,并强调一些新词汇的读音。
瞳仁舒适晦暗羁绊蓦然冗杂戛然磅礴亢奋二、读出音乐美1、同学自我评议:刚刚齐读课文时所存在的问题。
让同学自由地说,老师先不作评议。
2、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诵带。
要求同学带着刚刚评议的问题去听,并依据录音在文中作一些标记,如节奏、重音等。
3、对比评议:将自己的朗诵与录音带中的朗诵进行比较,发觉他人特长。
朗读指导: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接下来就是要读准节奏。
要读准节奏,必需留意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还要分析课文的句式特点。
句式特点存在着明显的文体差异,如散文、古体诗、词、赋、现代诗等皆有着明显的节奏特点。
同时,在同一种文体中,不同的文章其节奏也有较大的差异,尤其是散文。
本文以短句为主,因此节奏较快。
读准节奏以后还要留意音的轻重,这样才会产生抑扬顿挫的效果。
4、分节朗读学习,学习重点:节奏、重音。
5、齐读全文,留意音准、节奏、重音。
6、跟读:跟录音带齐读全文。
7、同学自由朗读。
三、读出画面美朗读指导:朗读水平若要向高层次进展,必需深钻课文,才能身临其境,进而读出文章的画面美。
1、查找本文主体画面的构成因素。
黄土高原〔厚实、大气〕、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热忱、布满力气〕、腰鼓〔灵动而强烈的陕北打击乐器〕2、分析全文画面的构成。
以打击腰鼓的不同过程为主,穿插一些想象的画面〔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等〕、陕北农夫的生活画面、黄土高原与江南的对比画面等。
3、播放腰鼓表演的录象片段。
《安塞腰鼓》教案(通用
《安塞腰鼓》教案(通用教案:《安塞腰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安塞腰鼓》。
本文主要描绘了安塞腰鼓表演的场景,展现了安塞腰鼓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传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安塞腰鼓的历史背景、表演形式和文化内涵,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安塞腰鼓的历史背景、表演形式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课文课件3. 安塞腰鼓表演视频资料4. 生字词卡片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安塞腰鼓表演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不懂的地方可以圈点批注。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探究(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安塞腰鼓的历史背景、表演形式和文化内涵。
教师参与讨论,给予指导。
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安塞腰鼓的历史背景、表演形式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口头作文,描述安塞腰鼓的表演场景。
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安塞腰鼓历史背景:传统民间艺术表演形式:舞蹈、音乐、武术文化内涵:民族精神、地域特色2. 生字词腰鼓、安塞、豪放、激荡、震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安塞腰鼓的短文,可以是介绍、感想或者评论。
2. 答案:(1)课文内容熟悉,生字词掌握良好。
(2)短文内容丰富,观点明确,表达流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视频资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安塞腰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教案(精选5篇)
•••••••••••••••••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教案(精选5篇)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教案(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教案1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我从三个维度出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排比、反复修辞及短句在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并综合运用其他语言品味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过程一、听读,整体感知1.师范读课文。
生思考:这是一个___的安塞腰鼓(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对课文的情感基调就有直接的感知,并为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起了很好的榜样作用,同时通过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对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
用文中的词语回答更是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二、美读,赏析品味1、通过听读,学生已经知道了这是个壮阔、豪放、火烈的腰鼓,师提问这篇应该用什么样的基调来朗读?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总结是豪迈、激昂的基调。
接着就请学生带着这种基调,放声、纵情地朗读这篇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来写出这壮阔、豪放、火烈的腰鼓的?要求: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
提示:可从修辞、句式、字词、结构、写法等考虑。
(这个环节我只设计了一个能牵动全文的的主问题,通过这个问题简化教学头绪,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避免传统教学中的碎问碎答,一问到底的弊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可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以下几个句子: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改成“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闪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样;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一样。
安塞腰鼓(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安塞腰鼓(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安塞腰鼓(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安塞腰鼓(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安塞腰鼓》为陕西安塞地方的传统民间艺术,源远流长。
腰鼓以它原始、豪放、热情、威武的表现风格和独具陕西文化特色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陕西民间文艺艺术——腰鼓的产生、发展和表演特点,理解腰鼓传统文化的内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尊重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使学生能够从表演艺术中感受文化的力量。
三、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观看安塞腰鼓表演视频,了解腰鼓的演出形式,配乐和节奏特点。
2. 乐器演奏:分发体验版腰鼓,进行乐器演奏,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腰鼓的基本演奏方式和动作。
3. 舞蹈表演:教授腰鼓的基本舞蹈动作和配合方式,通过学习腰鼓舞表演,让学生感受文化和节奏的魅力。
四、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法:通过多种形式和不同侧面,让学生全面感知腰鼓这一艺术形式,既有音乐欣赏,也有乐器演奏和舞蹈表演。
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
人性化教学法:教师把学生放在学习的核心,在学习中发现学生的潜能,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
互动教学法: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乐器演奏和舞蹈表演,进行信息传递、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通过主动参与学习,帮助学生在参与中感知腰鼓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五、教学流程1. 音乐欣赏通过制作PPT展示视频,介绍安塞腰鼓的历史与发展,谈谈自己的观感和感受。
2. 乐器演奏教师演示腰鼓演奏基本动作,学生根据老师提示操作腰鼓,并进行相关的舞蹈练习。
3. 舞蹈表演教师分段教授腰鼓表演动作和配合方法,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演出。
4. 教学总结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和演出,以提升自身才能和展现腰鼓的传统文化。
六、教学评估在腰鼓表演中,注重学生个人的表现和团队的整体协调能力,评估学生乐器演奏和舞蹈表演的技巧水平、动作协调性以及表演时的细节情况。
教师如何科学地运用《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案
教师如何科学地运用《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案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教师要求更高,教育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
针对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音乐素养,而教师如何科学地运用《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案就成为我们所重视的问题。
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明确教学目标,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教学。
《安塞腰鼓》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音韵能力,让学生通过敲打鼓来了解节奏和速度的变化。
针对这个目标,老师需要确保学生掌握了每个环节的核心内容,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状态下顺利完成任务。
合理运用课堂教学方法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老师应该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丰富课堂氛围和提高教学效果。
在《安塞腰鼓》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可以采用课前导入、总结回顾、实践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同时,还需要适当运用教学影像资料和模拟实验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老师不仅要注重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还需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学生中,我们应该推行和鼓励互相学习和借鉴。
教师应该采用一些有趣的教育手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学生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教师如何科学地运用《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案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它涉及到整个教学过程的质量。
只有老师充分理解并有效地落实《安塞腰鼓》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创造有效的教学氛围,才能真正地达到教学的目的。
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文化的素养。
《安塞腰鼓》教案(通用12篇)
《安塞腰鼓》教案(通用12篇)《安塞腰鼓》教案篇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全都的气概磅礴的语言,所以教学分为两个板块:感知气概;品尝语言。
整个过程又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同学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教学目标:1、学习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3.品尝排比句式的节奏、气概与激情。
4.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气,激发同学对人生的思索。
教学重点: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概。
2.学习文章形、神结合的语言。
教学难点:1.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预备:1.腰鼓表演的片断。
2.课文朗读录音。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生字词语,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2.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
3. 理清课文结构,引导寻美点。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1.同学们,安塞,位于陕北高原,那里的腰鼓历史悠久,具有20xx年以上的历史。
人们在欢庆节日、庆祝丰收的时候都要演出腰鼓助兴。
腰鼓手们由青年农夫组成,在表演时,穿着古代将士的便服,或黄或红包头,素色衣服,显得整齐壮丽。
安塞腰鼓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
可由几人或几千人一同进行,气概磅礴,独具魅力。
特殊是1992年北京亚运会上一展风采,便令很多人为之倾倒,为之魂牵梦绕。
今日,你们想不想领会它的风采?感受它的魅力?2.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片段后,同学谈感受。
引入刘成章的《安塞腰鼓》。
二、检查预习。
预习生字词状况,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这些词语。
三、朗读、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
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
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内容。
(明确: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就忘情了,没命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等等。
七年级语文《安塞腰鼓》教案(通用6篇)
七年级语文《安塞腰鼓》教案(通用6篇)七年级语文《安塞腰鼓》篇1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四、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1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12—16自然段。
3、探究,品味,了解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感受壮阔的场面、沉重的响声、有力的搏击、变幻的舞姿。
4、这是一篇诗化的,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所以整个教学过程以“朗读”为主,在朗读中感受气势,在品读赏析中感受语言之美,使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
教育方面: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感知安塞腰鼓火烈的舞蹈场面,通过朗读表达赞美之情。
2、品读赏析,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材分析这篇文章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的《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
这是一首歌颂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
这篇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是一种完美的统一。
文章多用短句表现内容,铿锵激昂,又运用大量的排比句,渲染了一种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快速的节奏,让人有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这种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这篇散文描写的是以黄土高原为广阔背景的一场舞蹈,舞蹈者——“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朴实得就象那片高粱”,用打腰鼓来宣泄激昂的生命和羁止不住的力量。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安塞腰鼓》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中小学教程网找到课文的朗读录音学习参考,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
第2课《安塞腰鼓》教案(精选
第2课《安塞腰鼓》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安塞腰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语言品味、文化了解三部分。
详细内容为:1. 课文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安塞腰鼓》一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安塞腰鼓的描绘。
2. 语言品味:分析课文中的精彩词句,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文化了解:介绍安塞腰鼓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了解其历史背景、表演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安塞腰鼓的文化内涵。
2.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对安塞腰鼓的描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安塞腰鼓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圈画出生词和短语。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分析修辞手法,解答学生疑问。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比喻句为例,讲解比喻的用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
5. 随堂练习:学生仿写比喻句,展示交流,教师点评。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安塞腰鼓的文化内涵,每组派代表发言。
8. 课堂拓展:布置学生课后查找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安塞腰鼓》2. 主要内容:课文朗读语言品味文化了解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一段关于安塞腰鼓的描述。
2. 答案示例:安塞腰鼓,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照亮了陕北高原的夜空。
那激昂的鼓点,如同战士们的脚步,铿锵有力,令人振奋。
语文《安塞腰鼓》精选教案整合
语文《安塞腰鼓》精选教案整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安塞腰鼓》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对安塞腰鼓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 了解安塞腰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安塞腰鼓》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3. 安塞腰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介绍。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安塞腰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学生自读课文《安塞腰鼓》,理解课文内容。
3.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运用。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课堂活动与互动五、课堂活动1. 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安塞腰鼓相关资料,分享对安塞腰鼓的了解。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课文中的场景,体验安塞腰鼓的表演。
3. 小组讨论,探讨安塞腰鼓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六、课堂互动1.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2. 学生之间相互提问,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3. 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章:课后作业与评价七、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安塞腰鼓》,巩固所学内容。
2. 收集其他关于安塞腰鼓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安塞腰鼓的文化内涵。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互动表现、表达能力等。
3. 综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情况、文化素养等进行综合评价。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进度九、教学计划1. 本章教学计划分为五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2. 每个课时分别进行课文阅读、讲解、活动、互动和作业环节。
十、教学进度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一个“静”看似静,却是生命在积蓄激情,等 待爆发;第二个“静”是安静。 2、“那么一股劲”要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 壳,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让人“遗落一切冗杂”, “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使人明白,人之 所以为人,生命之所以为生命。 3、这是用环境和观众的感受来烘托鼓声,使鼓和周 围的环境融为了一体。更能表现腰鼓的震慑力。
——(课文第12自然段)
●这篇文章歌颂了什么?(主题)
作者通过安塞腰鼓想要表达了什么?
歌颂了生命和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
放的腰鼓表现出来。 ▲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贫 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 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 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 开这一切释下面的词语。 大彻大悟: 彻底领悟。
惊心动魄: 形容感染力极强,动人心弦。
叹为观止: 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 声音突然中止。
请听诗朗诵,整体感知文章、听 课文朗读,请你在听读中把握生字词 和本文的朗读语调(包括朗读的停顿、 快慢、轻重和语气)。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 它粗犷豪放、气势磅礴、雄浑壮阔、动力 十足。
根据提示完成文章结构图 打鼓前1-4:( 安静 )的腰鼓 打鼓中5-27:( 激昂 )的腰鼓
5-13:宏伟的场面 14-17:雄壮的(响声 ) 18-22:击鼓的(后生 ) 23-27:奇丽的(舞姿 )
安 塞 腰 鼓
打鼓后28-30:( 寂静 )的腰鼓
★这一段,综合运用排比、比喻、反复,形象 具体地写出了舞蹈场面的壮美,突出了安塞腰鼓 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品读2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只听见隆隆
,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 ……也是隆隆, 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 索,隆隆隆隆的犁间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 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14-16)
品读1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
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 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 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 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 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 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 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7)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 具有2000年 以上的历史。
安塞腰鼓表 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
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 陶醉,被称为 “天下第一鼓”。
它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 大型活动中表演,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 为“中国腰鼓之乡”。
2015/10/14
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陕北农民的那 种需求甚少,奉献给人的却那么的多。 看似平凡的身躯,却蕴涵无限生命的力 量。
文章中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 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为什么?
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它是黄土高 原所孕育的粗犷充沛的原始生命力的宣泄,它 的奇伟磅礴不加雕饰的风格也正与黄土高原雄 浑、厚重、朴实相匹配。是黄土高原孕育了安 塞腰鼓,安塞腰鼓也只属于黄土高原这块厚土。 而江南秀润美丽有余,粗犷厚重不足,她更适 合江南轻歌曼舞。
钻之弥深做探究
深入研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内容还有哪些
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解决。 西部是贫穷落后的象征,作者为什么还要赞 美它?并且要赞美西北的汉子? 主旨探究:作者写安塞腰鼓有什么意图?
找出揭示安塞腰鼓文化内涵 和生命意识的一句话: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 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 了的那么一股劲!”
(4)如何理解“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 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 鼓”?
运用对比的手法 以江南的水反衬出高原的力量之美
从用词方面说:叠词、反义词的运用 写 从句式上说:铿锵的短句、独词句 作 技 从修辞上说:比喻、排比、反复 巧 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从写法上说: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2015/10/14 26
下列句子运用什么修辞?说说它的作用。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 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 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1)句子内部的排比 (2)句与句的排比 (3)段与段的排比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 塞腰鼓!
间隔反复
第二部分 搏击中
(1)找出下列四个句子,并说出其运用
的修辞手法。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间隔反复
形式回旋美 音乐节奏美
细读课文,品析语言 :
1.请用“———好,好在——” 这一句式点评。 (可从用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 等方面进行评价,说得越多越好。) 2.思考:这样好的安塞腰鼓使你联想到了 什么?作者仅仅是在歌颂安塞腰鼓吗?
作用:一气呵成,气势磅礴,表现气势, 渲染形象,节奏鲜明,铿锵有力。
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这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年 轻的生命,不做作不招摇,就像高粱一 样无华而茁壮,自然健康。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破了的那么一股劲! 运用反复手法这句写出了陕北高原 人们的性格特征,是粗犷、豪迈、开放 的。
形式美 本文运用得最多的修辞方法是 什么?试举例说明这样的写法对表 现文章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⑴句内部的排比:
“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
⑵句与句之间的排比:
“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 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 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 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内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统一
合作探究
1、第一部分“安静的腰鼓”和最后一部分“寂静的腰 鼓”中的“静”是否一样? 2、在“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 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中是什么“束缚 ”、“羁绊”、“闭塞”了那么一股?“那一股劲”要 “挣脱”、“冲破”、“撞开”什么?
3、作者写腰鼓的响声,为什么要写“山崖蓦然变成牛 皮鼓面了”,和“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
(1) 从背景写,是一片高粱地,咝溜溜的南风; 从人物写,是茂腾腾的后生;从性格写,是朴 实的;从神情写,是沉稳而安静的;从腰鼓写, 是呆呆的,似乎不曾响过。 (2)为下文写腰鼓表演蓄势。
找出全文中感情最炽烈、音调最 高亢的句子。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主旨
表现阳刚之美
表现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表现一种痛快淋漓的生活方式。 表现被贫困压抑,而想冲破一切束缚、羁绊
4、“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的躯体,那消化着 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放出那么磅礴的能量 !”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得那么强大的力量? 5、为什么说“只有你(黄土高原)才能承受如此惊心 动魄的搏击”,而“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打 不得这样的腰鼓”? 6、文章最后“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有什么作用?
⑶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潇潇!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 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 节奏明快,语句铿锵,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 感情。
找出全文中感情最炽烈、音调最 高亢的句子。 明确: “好一个安塞腰鼓!” 间隔反复四次。
安塞腰鼓
刘成章
安塞腰鼓简介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的一种民间艺 术,充满原始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安塞腰鼓场牌很 丰富,花样变幻多端,较有代表性的有“童子拜观 音”、“绵羊碰头”、“枣核掏心”等。腰鼓队过 街表演时用鼓、锣、铙、钹和锁呐伴奏。领头的鼓 手以哨子指挥,后面的鼓手们随其哨音变换动作。 鼓点雄壮有力,扣人心弦。鼓手的动作强劲豪放, 刚劲洒脱。
安塞腰鼓:奔腾的力量
9
安塞腰鼓:变换的舞姿
安塞腰鼓:淳朴的后生
安塞腰鼓:沸腾的生命
安塞腰鼓:宏大的场面
安塞腰鼓:快乐的舞者
安塞腰鼓:整齐的队列
羁绊( jī bàn ) 语 颤栗( zhàn lì ) 蓦( mò )然 言 恬( tián )静 冗( rǒng )杂 卡 戛( jiá )然 磅礴( páng bó ) ng )奋 亢( kà 烧灼( zhuó ) 片 晦( 骤( zhò huì )暗 u )雨 辐 ( fú )射
朗读课文,体会全文语速、语调的变化。
1-4自然段:语速较慢,语调沉稳有力,
表现腰鼓表演前安静中蓄积力量的特点。
5-27自然段:语速较快,语调高昂激越,
表现腰鼓表演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 28—30自然段:语速较舒缓,语调轻柔,
表现腰鼓表演结束后场面寂静的特点。
结构分析
按照时间顺序,这篇课文可分为表演前、表演 、表演结束三个部分。请分别指出这三个部 分的起讫点,并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综合交错运用了排比和反复两种修辞手法,使 文章语句铿锵,气势强劲,将安塞腰鼓所表现出 的力与美推到极致。
2.怎样理解“耳畔是一片渺远的鸡啼? ”
当鼓声停止时后,人们任然沉静在激情中,
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是以“鸡啼”反衬寂 静;同时,鸡声是天亮的标志,是新的一天 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有这种喷发出来的 力量,一定可以带动生命的奔腾升华,一定 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正是希望所在 。
第一部分(1──4段)渲染表演前安静的 气氛,突出后生们蓬勃的生命力。 第二部分(5──27段)描写安塞腰鼓的 壮阔、热烈、火爆,突出表现后生们激荡的 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第三部分(28──30)描写表演结束后, 寂静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