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成安一中高一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河北高一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一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一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g 是短周期元素 B .主族元素的最高价都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 C .Ne 元素属于零族元素D .N 的氢化物为H 3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同位素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别而化学性质几乎相同③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核素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元素主要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⑤每种元素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核素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⑤3.对铜—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mol 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 ①锌片溶解了32.5克 ②锌片增重了32.5克 ③铜片上析出1克氢气 ④铜片上析出1mol 氢气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4.2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约为57.3 kJ/mol ;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H 3COOH(aq)+NaOH(aq)= CH 3COONa(aq)+H 2O(l) H=57.3kJ/molB .KOH(aq)+H SO 4(aq)=K 2SO 4(aq)+H 2O(l)H=57.3kJ/molC .C 8H 18(l)+O 2 (g)=8CO 2 (g)+ 9H 2O(g)H=5518 kJ/molD .2C 8H 18(g)+25O 2 (g)=16CO 2 (g)+18H 2O (1)H=5518 kJ/mol5.下列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的是( )6.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A ~D 四个实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大小相同、形状相同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两者速率一样大B .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大理石粉反应快C .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D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7.1L 烷烃A 的蒸汽完全燃烧时,生成同温同压下15L 水蒸气,则该烷烃的分子式为( ) A .C 14H 30 B .C 15H 32 C .C 16H 34 D .C 17H 368.一定温度下,对于反应N 2(g)+O 2(g)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 ( ) A .降低温度 B .恒容充入氮气 C .恒压充入氦气 D .恒容充入氦气9.下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符合如图的是( )A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B .石灰石高温分解反应C .镁和盐酸的反应D .氧化钙和水反应10.电子表中电子计算器的电源常用微型银锌原电池,其电极分别为Ag 2O 和Zn ,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放电时锌极上的电极反应是:Zn+2OH ﹣﹣2e ﹣→Zn(OH)2;氧化银电极上的反应式为:Ag 2O+H 2O+2e ﹣→2Ag+2OH ﹣,总反应式为:Ag 2O+H 2O+Zn═Zn(OH)2+2Ag 。

河北省高一下学期化学6月月考试卷

河北省高一下学期化学6月月考试卷

河北省高一下学期化学6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3.0分,共48分) (共16题;共48分)1. (3分) (2019高二下·吉林期末) 下列装置所示的分离、提纯方法和物质的溶解性无关的是()A .B .C .D .2. (3分)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 苯分子的比例模型:B . HF的电子式:H:FC . 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 . NH4Cl的电子式:3. (3分) (2017高一下·绛县期中) 在2L密闭容器中,某气体反应物在2s内由8mol变为7.2mol,则用此反应物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 . 0.4 mol•(L•s)﹣1B . 0.3 mol•(L•s)﹣1C . 0.2 mol•(L•s)﹣1D . 0.1 mol•(L•s)﹣14. (3分)(2017·沧州模拟) 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发生反应:C(s)+2H2O(g)⇌CO2(g)+2H2(g)△H>0,有关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容器容积/L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平衡时吸收的热量C(s)H2O(g)H2(g)甲2T124 3.2 2.5Q1乙1T212 1.23Q2A . T1<T2B . Q1>Q2C . 甲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D . 乙容器中,反应进行到1.5min时,n(H2O)=1.4mol5. (3分)(2015·常德模拟) LED产品的使用为城市增添色彩.下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一种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 a处通入O2B . b处为电池正极,发生了还原反应C . 通入O2的电极发生反应:O2+4e﹣+4H+=2H2OD . 该装置将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6. (3分)(2018·莆田模拟) 硼化钒(VB2)-空气电池是目前储电能力最高的电池,电池示意图如下。

河北高一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一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一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 ) A .Cu 丝 B .熔融的MgCl 2C .NaCl 溶液D .蔗糖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物质分类看纯碱既是碱又是盐B .在水中加入氯化铁晶体,再加热就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C .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与胶体D .CuSO 4·5H 2O 是一种混合物3.同温下,同体积的容器内充满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压强最小的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甲烷D .氮气4.某元素的离子A m -核内有n 个中子,核外有x 个电子。

该原子的质量数是( ) A .x-m+n B .x+m+n C .m+n-xD .x-n+m5.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参与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 .CuCl 2 B .FeCl 2 C .MgCl 2 D .FeCl 36.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 H 2O 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 B .2.3gNa 在O 2中燃烧,失去电子数目为0.2N AC .常温常压下,32gO 2和O 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1.5 N AD .1.8g 的NH 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 A7.下列物质与其用途相符合的是( )①Cl 2——做消毒剂 ②AgBr ——制胶卷,感光纸 ③AgI ——人工降雨 ④碘元素——预防甲状腺肿大 ⑤淀粉——检验I 2的存在 ⑥NaClO ——漂白纺织物 A .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⑤D .全部8.同温同压下,A LCH 4与H 2的混合气体恰好与A LO 2完全反应生成CO 2和H 2O ,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5.56 B .6.67 C .11.12 D .99.如图在盛有溴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苯、四氯化碳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下列现象,正确的结论是( )A .①加入的是CCl 4,②是苯,③加酒精B .①加入的是酒精,②加CCl 4,③加苯C .①加入的是苯,②加CCl 4,③加酒精D .①加入的是苯,②加酒精,③加CCl 410.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 A .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B .称量NaOH 时用滤纸C .有少量NaOH 溶液残留在烧杯中D .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镁可与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反应B .金属钠着火燃烧时,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 .不可以用酒精萃取溴水、碘水的溴和碘D .Cl -、Br -、I -的鉴别,可以用HNO 3酸化的AgNO 312.生活中,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北邯郸市成安一中-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北邯郸市成安一中-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化学试卷(6月份)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B.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C.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2.5×10﹣6m的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D.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硅和二氧化硅.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绿色化学是无污染、无公害的化学,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灭污染;B.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可以减少污染性气体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C.胶体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D.Si可做为半导体,可以有很多特殊的功能,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解答:解:A.绿色化学是对环境友好型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原子的利用率100%,无污染、无公害的化学,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灭污染,故A错误;B.氢能、核能、太阳能等是清洁能源,可减少污染,使用新型电动汽车,可减少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故B正确;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PM2.5的直径大于胶体直径,所以不属于胶体,故C错误;D.Si原子最外层电子为4个,既难得电子,也难失去电子,可做为半导体,可用于制造硅芯片,是计算机芯片的成分,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相关的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能形成胶体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为易错点,难度不大,注意绿色化学的核心高频考点.2.100mL 浓度为2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基本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mol•L﹣1的盐酸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C.加入适量蒸馏水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基本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则增大氢离子的浓度,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或利用原电池原理来加快反应速率即可.解答:解:A、加入适量的6mol.L﹣1的盐酸,增大氢离子的浓度,也增大了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故A不选;B、因Zn过量,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置换出Cu,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且没有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故B选;C、加入适量蒸馏水,氢离子的浓度减小,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C不选;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溶液体积变大,氢离子的浓度减小,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明确信息中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常见的影响因素来解答,难度不大.3.反应2SO2+O2⇌2SO3,经过一段时间后,O2的浓度增加了4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4mol/(L•s),则这段时间为( )A.0.1 s B.2.5 s C.5 s D.10 s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分析:根据v=,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计算.解答:解:△t===10s,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把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化学计量数之比为解答的关键,难度不大.4.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C(g)+D(g)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A.减小C或D的浓度B.增大D的浓度C.减小B的浓度D.增大A或B的浓度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热点问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增大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慢来回答.解答:解:A、减小C或D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会减慢,故A错误;B、增大D的浓度会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逆反应速率增加的程度大于正反应速率增加的程度,故B正确;C、减小B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会减慢,故C错误;D、增大A或B的浓度,会使正反应速率增大,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要求学生熟记结论,并灵活应用.5.下列四个数据是不同条件下测出的合成氨的反应的速率,其中最慢的是( )A.v(NH3)=0.15 mol/L•min B.v(H2)=0.1 mol/L•minC.v(N2)=0.1 mol/L•min D.v(N2)=0.002 mol/L•s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速率越快,注意保持单位一致.解答:解:发生反应:N2(g)+3H2(g)⇌2NH3(g),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速率越快.A.=0.075 mol/L•min;B.=0.033 mol/L•min;C.=0.1 mol/L•min;D.v(N2)=0.002 mol/L•s=0.12 mol/L•min,=0.12 mol/L•min,故D选项中表示的速率最快,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快慢比较,难度不大,常用比值法与归一法进行判断,注意对速率规律的理解.6.在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NH3当增大压强使容器体积缩小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机会增多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D.分子间距离减小,使所有的活化分子间的碰撞都成为有效碰撞考点:活化能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增大压强使容器体积缩小时,单位体积内反应物浓度增大,所以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解答:解:A.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分子运动速率不变,故A错误;B.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不变,故B错误;C.大压强使容器体积缩小时,单位体积内反应物浓度增大,所以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故C正确;D.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只有取向合适才能发生反应,才是有效碰撞,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活化分子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外界条件对活化分子的影响不同,把握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7.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1)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2)单位时间内a mol A生成,同时生成3a mol B;(3)A、B、C的浓度不再变化;(4)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5)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6)单位时间消耗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7)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A.(2)(5)B.(1)(3)C.(2)(7)D.(5)(6)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可逆反应到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有且只有两个:1.v正=v逆2.各物质的含量保持不变,其它一切判据都是由这两个判据衍生出来的.解答:解:(1)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即C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2)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单位时间内amol A生成,同时生成3amol B,故选;(3)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含量保持不变,浓度也不变,所以A、B、C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4)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该变的反应,当体积不变时,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说明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5)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改变的化学反应,当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时,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6)单位时间消耗amol A,同时消耗3amol B,也同时生成3amol B,即B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7)达平衡时,A、B、C三种物质的分子数之比可能是1:3:2,也可能不是1:3:2,要根据反应开始时加入的A、B、C三种物质是否按1:3:2比例而定,所以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此点是2015届高考的热点,也是学习的难点.8.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①④B.②④C.①④⑤D.②③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水由液态到气态需要吸热.解答:解:①液态水汽化,即水由液态到气态需要吸热,但是物理变化过程,故①错误;②胆矾加热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粉末,需要吸热,故②正确;③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故③错误;④氯酸钾分解需要吸热,故④正确;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会放出大量的热,故⑤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注意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9.如图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s、石墨)═C(s、金刚石)△H=+1.9 kJ•mol﹣1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D.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大1.9 kJ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先根据图写出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盖斯定律写出石墨转变成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来解答.解答:解:由图得:①C(S,石墨)+O2(g)=CO2(g)△H=﹣393.5kJ•mol﹣1②C(S,金刚石)+O2(g)=CO2(g)△H=﹣395.4kJ•mol﹣1,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则A、因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故A正确;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金刚石能量大于石墨的总能量,物质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C 错误;D、键能越大物质的能量越低,石墨的总键能比金刚石高,则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 金刚石的总键能大1.9 kJ,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热利用盖斯定律的应用、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稳定性与能量的关系.10.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114.6kJ•mol﹣1B.已知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H=+566.0 kJ•mol﹣1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甲烷的燃烧热考点:燃烧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分析:A、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B、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C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氢元素转化为液态水;解答:解:A、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故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故A错误;B、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由于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故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H=﹣566.0 kJ•mol﹣1,故有2CO2(g)=2CO(g)+O2(g)△H=+566.0 kJ•mol﹣1,故B正确;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煤炭的燃烧,故C错误;D、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C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氢元素转化为液态水,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应注意的是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11.关于烃和甲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烃的组成均符合通式C n H2n+2B.烃类均不溶于水C.甲烷在烃中含碳量最低D.甲烷只能发生取代反应而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考点:甲烷的化学性质;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分析:A、只有烷烃为饱和烷烃,通式为:C n H2n+2;B、烃类均为难溶于水的有机物;C、甲烷为含H量最高的有机物,故含碳量最低;D、甲烷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加成反应,能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解答:解:A、只有烷烃为饱和烷烃,通式为:C n H2n+2,例如烯烃的通式为C n H2n,故A 错误;B、烃类均为难溶于水的有机物,比如汽油、柴油中多数为烃,难溶于水,故B正确;C、甲烷为含H量最高的有机物,故含碳量最低,故C正确;D、甲烷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加成反应,能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烃的概念以及常见烃类的通式,涉及甲烷的性质考查,难度不大.12.若用乙烯和氯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制取四氯乙烷,这一过程中所要经历的反应及耗用氯气的量是(设乙烯为1mol,反应产物中的有机物只是四氯乙烷)( )A.取代,4 mol Cl2B.加成,2 mol Cl2C.加成、取代,2 mol Cl2D.加成、取代,3 mol Cl2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分析:乙烯和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氯乙烷,1mol双键加成需要1mol的氯气,有机物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可以取代.解答:解:乙烯和氯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制取四氯乙烷的反应是先加成再取代,有机物中1mol双键加成需要1mol的氯气,有机物中1mol氢原子被氯原子可以取代消耗氯气1mol,所以用乙烯和氯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制取四氯乙烷,共需要氯气3mol.故选D.点评:熟记有机反应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13.在下列有机物中,能跟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又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 ) A.乙炔B.苯C.甲苯D.乙烷考点:乙炔炔烃;苯的性质;苯的同系物.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或含有C=C、C≡C的有机物能与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乙炔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褪色,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之褪色,故A正确;B.苯性质较稳定,和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故B错误;C.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D.乙烷性质较稳定,和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与结构,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沼气、坑道中的瓦斯气的主要成分是CH4B.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C.石油分馏最先得到的是石油气D.石油裂化的目的是得到乙烯等不饱和烃考点:石油的裂化和裂解;石油的分馏产品和用途.专题: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分析:A、石油液化气主要成分是乙烷丙烷丁烷等;B、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含有5~11个碳的烷烃的混合物;C、石油中石油气的沸点最低;D、石油裂化的目的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解答:解:A、石油液化气主要成分是乙烷丙烷丁烷等,天然气、沼气、坑道中的瓦斯气的主要成分是CH4,故A错误;B、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含有5~11个碳的烷烃的混合物,所以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不是纯净物,故B错误;C、石油中石油气的沸点最低,所以石油分馏最先得到的是石油气,故C正确;D、石油裂化的目的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石油工业中化学的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15.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其它有机物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解答:解:①丙烯CH2=CH﹣CH3中有一个甲基,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①错误;②乙烯具有平面型结构,CH2=CHCl 看作是一个氯原子取代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故②正确;③苯是平面型结构,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故③正确;④甲苯含有一个甲基,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④错误.所以②③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做题时注意从甲烷、乙烯、苯和乙炔的结构特点判断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二、非选择题16.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点a﹣c段,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点c后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2)c点是否已经达到平衡状态否(填“是”、“否”或“不一定”)(3)反应物浓度:a点>b点(填“<”、“=”或“>”)(4)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填“<”、“=”或“>”)(5)△t1=△t2时,SO2物质的量的变化量:a~b段<b~c段(填“<”、“=”或“>”)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容器的体积恒定、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的不变,所以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但温度和浓度影响其反应速率,结合图象可知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因为只要开始反应,反应物浓度就要降低,反应速率应该降低,但此时正反应却是升高的,这说明此时温度的影响是主要的,由于容器是绝热的,因此只能是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从而导致容器内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解答:解:(1)从a到c正反应速率增大,之后正反应速率减小,说明反应刚开始时温度升高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减小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点a﹣c段,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点c后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答案为: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2)因为c点的速率仍然在减小,所以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答案为:否;(3)虽然a到b时正反应速率增加,但反应物浓度随时间不断减小,所以反应物浓度:a点>b点,故答案为:>;(4)由(1)解答,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答案为:>;(5)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越快,消耗的二氧化硫就越多,SO2的转化率将逐渐增大,所以SO2物质的量的变化量:a~b段<b~c段,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图象,注意该反应的特点及反应限制条件,一定要读懂,“绝热恒容密闭容器”这句话表达的含义,难度较大.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为“Mg﹣Cu硫酸原电池电解CuCl2溶液的研究”,他们的研究装置如图所示(C1、C2均为碳棒),按要求填写下列空格.(1)铜片上的现象是有气泡生成,该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2)C1极的名称为阴极,C2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3)下列关于该装置中电子流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D.A.从镁电极经导线流向C1极B.从C1极经导线流向镁电极C.从铜电极经导线流向C2极D.从C2极经导线流向铜电极(4)原电池中稀硫酸的体积为2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1. 5mol•L﹣1,当电解池中某碳棒上产生3.36L(标准状况)气体时,求:①有1.806×1023个电子通过了电线(N A=6.02×1023).②此时原电池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mol/L (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1)原电池中Mg作负极失电子,Cu作正极,Cu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2)与原电池的负极相连为阴极,与原电池的正极相连为阳极,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3)电子从负极流向阴极,电子从阳极流向正极;(4)①根据电极方程式中电子与物质的关系分析;②根据气体的体积计算硫酸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公式计算.解答:解:(1)原电池中Mg作负极失电子,Cu作正极,Cu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其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答案为:有气泡生成;2H++2e=H2↑;(2)C1极与原电池的负极相连为阴极,C2与原电池的正极相连为阳极,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其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故答案为:阴极;2Cl﹣﹣2e﹣=Cl2↑;(3)电子从负极流向阴极,则从镁电极经导线流向C1极,从阳极流向正极,所以从C2极经导线流向铜电极;故答案为:AD;(4)①2Cl﹣﹣2e﹣=Cl2↑转移电子22.4L 2×6.02×1023个3.36L 1.806×1023个故答案为:1.806×1023;(2)装置中转移的电子为:n==0.32molZn+H2SO4 =ZnSO4 +H2↑转移电子1mol 2mol0.15mol 0.3molc(H2SO4)===0.75mol/L,则c(H+)=2c(H2SO4)=1.5mol/L,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的应用,以原电池和电解池为载体考查了反应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正确找出各物质间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8.有A、B、C、D 4种烃,各取0.01mol充分燃烧后,B、C、D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均为448mL(标准状况);A燃烧所得的二氧化碳是其他三者的3倍.在镍催化剂的作用下,A、B、C都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可以转变为C或D,C可以转变为D;B或C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A、D无此性质;在FeBr3存在时,A与溴发生取代反应.试推断出4种烃的结构简式:(1)A是,B是CH≡CH,C是CH2═CH2,D是CH3CH3.(2)B→D的反应方程式:CH≡CH+2H2CH3CH3.(3)除去D中C的反应方程式:CH2═CH2+Br2→CH2BrCH2Br.(4)C发生加聚反应的方程式:.考点:有机物的推断.分析:A、B、C、D 4种烃,各取0.01mol充分燃烧后,B、C、D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均为448mL(标准状况),n(CO2)==0.02mol,则B、C、D中都含有两个碳原子;A燃烧所得的二氧化碳是其他三者的3倍,根据碳原子守恒知,A中含有6个碳原子;在FeBr3存在时,A与溴发生取代反应,且含有6个碳原子,则A为;在镍催化剂的作用下,A、B、C都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可以转变为C或D,C可以转变为D,说明B、C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B或C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A、D 无此性质,则B为炔、C是烯、D是烷,因为含有两个碳原子,所以B、C、D分别是CH≡CH、CH2═CH2、CH3CH3,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B、C、D 4种烃,各取0.01mol充分燃烧后,B、C、D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均为448mL(标准状况),n(CO2)==0.02mol,则B、C、D中都含有两个碳原子;A 燃烧所得的二氧化碳是其他三者的3倍,根据碳原子守恒知,A中含有6个碳原子;在FeBr3存在时,A与溴发生取代反应,且含有6个碳原子,则A为;在镍催化剂的作用下,A、B、C都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可以转变为C或D,C可以转变为D,说明B、C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B或C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A、D无此性质,则B为炔、C是烯、D是烷,因为含有两个碳原子,所以B 、C、D分别是CH≡CH、CH2═CH2、CH3CH3,(1)通过以上分析知,A、B、C、D分别是、CH≡CH、CH2═CH2、CH3CH3,故答案为:;CH ≡CH;CH2═CH2;CH3CH3;(2)B是乙炔、D是乙烷,乙炔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反应方程式为CH≡CH+2H2CH3CH3,故答案为:CH≡CH+2H2CH3CH3;(3)乙烯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烷和溴水不反应,所以可以用溴水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反应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故答案为:CH2═CH2+Br2→CH2BrCH2Br;(4)C是乙烯,一定条件下,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为高频考点,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烯烃、炔烃、烷烃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河北高一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一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一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二周期,第ⅠA族B.第二周期,第ⅤA族C.第三周期,第ⅣA族D.第三周期,第ⅤA族2.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B.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C.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重复出现D.主族元素原子的最高正价和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一定是84.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A.Mg2+B.Cl C.Ar D.K5.下列原子中,最容易形成阳离子的是A.B.C.D.6.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A.主要化合价B.核外电子数C.原子半径D.最外层电子数7.和氖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微粒是A.He B.K+C.Cl-D.Na+8.从某微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反映出A.质子数和中子数B.中子数和电子数C.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D.质量数和核外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9.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B.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3C .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都小于4D .所有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10.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 .NH 3分子的电子式: B .CH 4分子的比例模型: C .O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 .N 2的结构式: N≡N11.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观点,下列变化没有发生化学键断裂的是 A .电解水 B .干冰受热直接变成气体 C .HCl 溶解于水 D .打雷放电时,O 2变成O 312.若a A n+与 b B 2-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 等于 A .b+n-2 B .b+n+2 C .b-n-2D .b-n+213.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 .Na 、Mg 、Al 还原性依次减弱 B .I 2、Br 2、Cl 2氧化性依次增强 C .F 、Cl 、Br 、I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 .N 、O 、F 最高正价依次升高14.构成下列四种物质的微粒间,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 .K 2S B .Na 2O 2 C .MgCl 2D .SO 315.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顺序,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Na <Mg <AlB .热稳定性:HCl >HBr >HIC .酸性强弱:H 2SiO 4<H 2CO 3<H 2SO 4D .熔点:SiO 2>NaCl >CO 216.下列各化学式中,所有原子(或离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化合物是 A .D 2O B .NH 3 C .Cl 2D .NaCl17.下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

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4分,共7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 .O 2和O 3 B .12H 2和13H 2C .H 2O 与H 2O 2D .C 2H 5COOH 与CH 3COOCH 32.下列气态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 ( ) A .PH 3 B .NH 3 C .H 2O D .H 2S3.X 、Y 、Z 、R 是1~18号元素中的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以下特点:①元素X 原子的M 层比L 层少3个电子;②元素Y 的2价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③元素Z 原子的L层比M 层多5个电子;④元素R 原子的L 层比K 层多3个电子,其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 )A .XB .YC .ZD .R4.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 ) A .K +和Na + B .CO 2和NO 2 C .CO 和CO 2 D .N 2和CO7.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XO 4 H2YO 4 、H3ZO 4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含氧酸的酸性:H3ZO 4 >H2YO4 >HXO4 B.非金属性:X> Y>Z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由弱到强D.元素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按X、Y、Z顺序由小到大8.短周期元素M 和N 的离子M 2+和N 2-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 原子比N 原子多一个电子层 B .M 的原子序数比N 小C .M 和N 原子的电子层数相等D .M 和N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9.下列关于离子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离子化合物中都含有离子键B .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C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可能是离子化合物D .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10.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B .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C .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D .核电荷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的质量数一定是3511. 下列反应中,浓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 ①浓硝酸中滴入石蕊试液并微热 ②铜与浓硝酸反应 ③氢氧化铝与浓硝酸反应 ④碳与浓硝酸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2.将下列晶体熔化:氢氧化钠、二氧化硅、氧化钙、四氯化碳,需要克服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①共价键②离子键③分子间作用力,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②③B.②①②③C.②③②①D.①①②③13.下列晶体或分子中,含有化学键类型有差异的一组是()A.H2O、CO2 B.MgF2、H2O2 C.NaOH、Ba(OH)2 D.NaCl、KCl14.C60是60个碳原子形成的封闭笼状分子,形似足球,它与石墨互为()A.同位素B.同素异形体C.同分异构体D.同一物质15.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原子量依次递增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同温同压下16. 将3.84g铜粉与一定质量浓硝酸反应,当铜完全作用时,收集到气体2.24L(标准状况下),则所消耗酸的物质的量是()A. 0.11molB. 0.22molC. 0.16molD. 0.1mol17. 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如图所示,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①>②B.① <②C.①=②D.不能确定18.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C3->D->B+>A2+D.单质的还原性A>B>D>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9.(10分)A、B、C、D、E五种物质中含有同一种元素,其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化学答案_精品文档

化学答案_精品文档

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D2. C3. C4. C5. A6. B7. D8. C9. C 10. B 11. D 12. B 13. C 14. 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15.(共10分) Ⅰ.(1)C (1分) (2)E (1分) (3)BD (1分) (4)FG (1分) Ⅱ. 3:2(1分) Ⅲ. (2分)4(1分)Ⅳ.(2分) 16. (共10分)(1)Ca(OH)2 + 2NH 4Cl CaCl 2+2NH 3↑+2H 2O (2分) (2)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1分)(3)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装置D 干扰实验 (1分) (4)③(1分)(5)2NH 3+SO 2+BaCl 2+H 2O===2NH 4Cl +BaSO 3↓ (或2NH 3+SO 2+2H 2O = (NH 4)2SO 3 , (NH 4)2SO 3 + BaCl 2 =BaSO 3 ↓+2NH 4Cl)(2分) C (2分) BaSO 4(1分)17. (共12 分)(1)1:2(1分) Si(g)+3HCl(g)SiHCl 3(g)+H 2(g)(2分) (2)2Cl -+2H 2O Cl 2↑+H 2↑+2OH -(2分) acb/cab/cba (2分) 盐酸(HCl )(1分)(3)硅与氧气反应导致产物不纯(2分) H 2、HCl (2分)18. (共13 分)(1)酯基(1分) (2)CH 2==CHCOOH (2分) b (2分)(3)CH 2==CH 2+H 2O ――――→催化剂加热、加压CH 3CH 2OH (2分) 加成反应(1分) 2CH 3CH 2OH +O 2――→催化剂△2CH 3CHO +2H 2O (2分) (4)①饱和碳酸钠溶液(1分) ②C 2H 5OH +CH 2==CHCOOH CH 2===CHCOOC 2H 5 + H 2O (2分)19. (共13 分) 浓硫酸(1)(2分)(2)D(2分)(3)75%(2分)(4)30%(2分)(5)小于(1分)(6)负(1分)左(1分)CO+4e-+4H+===CH3OH(2分)。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一中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一中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化学试卷(6月份)一、选择题(每题4分,52分)1.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D.根据是否含氧元素,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A.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根据分散系微粒直径的大小;B.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而非氧化还原反应物电子的转移;C.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D.反应物中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原剂,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为氧化剂.解答:解:A.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而不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故A错误;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C.根据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故C错误;D.根据反应物中含元素化合价升降,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分类的依据.2.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石油、煤、小苏打都是混合物B.烧碱、纯碱、碱石灰都是碱C.HNO3、NaOH、NaNO3都是电解质D.HCl、H2SO4、NH3都是酸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分析:A、小苏打属于化合物;B、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碱石灰是混合物;C、强酸、强碱、大部分可溶性盐属于强电解质;D、HCl、H2SO4属于共价化合物.解答:解:A、小苏打属于化合物、纯净物,故A错误;B、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碱石灰是混合物,不属于碱,故B错误;C、强酸、强碱、大部分可溶性盐属于强电解质,故C正确;D、HCl、H2SO4是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明确物质的成分和相关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是为了除去溶剂得到晶体,蒸馏是为了得到液体成分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D.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是用于描述一定粒子数目的物理量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分析:A.蒸发利用水挥发而使晶体析出,蒸馏利用沸点差异分离液体混合物;B.金属氧化物可能为酸性氧化物等;C.酸性氧化物可能为金属氧化物;D.物质的量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解答:解:A.蒸发利用水挥发而使晶体析出,即为了除去溶剂得到晶体;而蒸馏利用沸点差异分离液体混合物,故A正确;B.金属氧化物可能为酸性氧化物等,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还有过氧化物等,故B错误;C.酸性氧化物可能为金属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D.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是用于描述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物质分类、物质的量的理解等,为高频考点,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4.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分析:分散系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小于100nm为溶液,大于100nm为浊液,在1nm~100nm的为胶体,胶体具有的性质主要有;均一、稳定、有吸附作业,具有丁达尔现象、聚沉、电泳等性质,其中丁达尔现象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方法.解答:解: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即1nm~100nm,故A正确;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故B正确;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Fe(OH)3胶体中会产生光亮的通路,产生丁达尔现象,NaCl溶液无此现象,故C错误;D、Fe(OH)3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性质,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熟悉胶体的性质及判断即可解答.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1 L 0.1 mol•L﹣1 NH4NO3溶液中的氮原子数为0.2N AB.含有58.5 g氯化钠的溶液中含有N A个氯化钠分子C.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 L乙烯中C﹣H的个数为4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求出硝酸铵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硝酸铵中含2mol氮原子来分析;B、氯化钠为离子晶体;C、KIO3+6HI═KI+3I2+3H2O反应转移5mol电子,生成3mol碘单质;D、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解答:解:A、硝酸铵的物质的量n=CV=0.1mol/L×1L=0.1mol,而1mol硝酸铵中含2mol 氮原子,故0.1mol硝酸铵中含0.2mol氮原子即0.2N A个,故A正确;B、氯化钠为离子晶体,故氯化钠中无氯化钠分子,故B错误;C、KIO3+6HI═KI+3I2+3H2O反应转移5mol电子,生成3mol碘单质,故生成3mol碘单质的时候转移5mol电子即5N A个,故C错误;D、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22.4L乙烯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故含有的C﹣H键个数少于4N A条,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6.如图是用500mL容量瓶配制0.10mol•L﹣1 NaOH溶液的过程.错误步骤有( )A.1处B.2处C.3处D.4处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用500mL容量瓶配制0.10mol•L﹣1 NaOH溶液的一般步骤:首先计算所需要的溶质的物质质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注意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然后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冷却后将溶液转移到500ml的容量瓶,注意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下端靠在刻度线下方,然后洗涤烧杯2﹣3次,洗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用玻璃棒引流蒸馏水到容量瓶,离刻度线1﹣2cm时该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到凹液面最低处于刻度线相切,定容时人眼应平视刻度线,摇匀容量瓶中溶液使其均匀,据此解答.解答: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①称量氢氧化钠时,因为氢氧化钠溶液潮解变质,应用小烧杯称量;④玻璃棒引流时,下端应靠在刻度线以下;⑤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熟悉步骤和正确的操作、熟悉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解题关键,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7.同物质的量浓度的KCl、CaCl2、AlCl3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3:2:1,这三种溶液中Cl﹣浓度之比是( )A.3:2:1 B.1:2:3 C.1:1:1 D.2:3:1考点:物质的量浓度.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Cl﹣离子浓度=溶质浓度×化学式中Cl﹣离子数,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据此判断.解答:解:同物质的量浓度的KCl、CaCl2、AlCl3三种溶液,令浓度为cmol/L,则:KCl溶液中c(Cl﹣)=c(KCl)=cmol/L,CaCl2溶液中c(Cl﹣)=2c(CaCl2)=2cmol/L,AlCl3溶液中c(Cl﹣)=3c(AlCl3)=3cmol/L,故相同浓度KCl、CaCl2、AlCl3三种溶液中Cl﹣浓度之比=c:2c:3c=1:2: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比较基础,注意溶液中溶质离子的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只取决于物质电离出的离子的数目多少与溶质的浓度.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造成最终浓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 A.容量瓶事先未烘干B.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C.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D.定容后,摇匀时有少量液体流出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c=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若n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解答:解:A、容量瓶事先未烘干,由于定容还需要加入蒸馏水,所以不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即不影响配制结果,故A错误;B、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小,根据c=可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B错误;C、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导致配制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根据c=可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C正确;D、定容后,摇匀时有少量液体流出,由于溶液的均一性,所以不影响配制结果,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误差分析,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贴近2015届高考,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注意明确误差分析的方法与技巧.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 mol•L﹣1 NaOH溶液:K+、Na+、SO42﹣、CO32﹣B.0.1 mol•L﹣1 NaHCO3溶液:K+、Ba2+、NO3﹣、Cl﹣C.0.1 mol•L﹣1 FeCl3溶液:K+、NH4+、I﹣、SCN﹣D.c(H+)/c(OH﹣)=1的溶液:Ca2+、Na+、ClO﹣、NO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B.碱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C.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结合生成络离子;D.c(H+)/c(OH﹣)=1的溶液,溶液显中性.解答:解:A.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B.碱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C.Fe3+、I﹣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3+、SCN﹣结合生成络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C 选;D.c(H+)/c(OH﹣)=1的溶液,溶液显中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2015届高考常见题型,把握信息及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及络合反应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0.下列实验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AlO2﹣+CO2+2H2O═Al(OH)3↓+HCO3﹣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Fe3++3H2O═Fe(OH)3↓+3H+C.在碳酸氢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a2++2HCO3﹣+2OH﹣═BaCO3↓+CO32﹣+2H2O D.向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4Fe2++2[Fe(CN)6]4﹣═Fe4[Fe(CN)6]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碳酸氢根离子酸性大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不是碳酸氢根离子;B.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不是氢氧化铁沉淀;C.氢氧化钠过量,离子方程式按照碳酸氢钡的组成书写,反应才碳酸钡沉淀、碳酸根离子和水;D.K3[Fe(CN)6]中[Fe(CN)6]3﹣离子带有3个单位负电荷.解答:解: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根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2﹣+CO2+3H2O═2Al(OH)3↓+CO32﹣,故A错误;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 Fe(OH)3(胶体)+3H+,故B错误;C.在碳酸氢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HCO3﹣+2OH﹣═BaCO3↓+CO32﹣+2H2O,故C正确;D.含Fe2+的溶液与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具有特征蓝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Fe(CN)6]3﹣离子带有3个单位负电荷,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2[Fe(CN)6]3﹣═Fe3[Fe (CN)6]2↓,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为2015届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选项D为易错点,注意K3[Fe(CN)6]电离出的是[Fe(CN)6]3﹣离子.11.Na2S 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若反应中Na2S x 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值是( )A.2 B.3 C.4 D.5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Na2S 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S元素化合价由﹣升高为+6,而NaClO被还原为NaCl,Cl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反应中Na2S x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列方程计算x的值.解答:解:Na2S 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S元素化合价由﹣升高为+6,而NaClO被还原为NaCl,Cl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反应中Na2S x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x×[6﹣(﹣)]=16×[1﹣(﹣1)]解得:x=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价的判断,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解答该类题目,难度不大.12.氮化铝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 AlN需转移3mol电子C.AlN中氮的化合价为+3D.AlN的摩尔质量为41g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元素失去电子,所在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对应的产物是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元素得到电子,所在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化合价升高数目=化合价降低数目=化学反应转移电子数目.解答:解:A、反应Al2O3+N2+3C2AlN+3CO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N2是氧化剂,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C是还原剂,故A错误;B、反应Al2O3+N2+3C2AlN+3CO中,化合价升高数目=化合价降低数目=化学反应转移电子数目=6,即每生成2molAlN需转移6mol电子,所以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故B正确;C、AlN中铝元素显+3价,根据化合价规则,所以氮的化合价为﹣3,故C错误;D、AlN的摩尔质量是41g/mol,g是质量的单位,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和电子转移知识,难度不大.13.将28g铁粉放入100mL 0.1mol/L的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析出的铜的质量为( ) A.32 g B.6.4 g C.0.64 g D.3.2 g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发生反应:Fe+CuSO4═FeSO4+Cu,根据化学方程式来计算.解答:解:设生成铜的质量为x,则Fe+CuSO4 ═FeSO4 +Cu56 1mol 6428g 0.1L×0.1mol/L x,所以硫酸铜不足,根据铜守恒,可知生成铜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所以反应后析出的铜的质量为:0.01mol×64g/mol=0.64g,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理解两个已知量如何进行差量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二、非选择题部分14.(18分)实验室需要0.1mol•L﹣1 NaOH溶液450mL和0.5mol•L﹣1硫酸溶液50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AC(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填仪器名称).(2)在配制NaOH溶液时:①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2.0g;②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所得溶液浓度<(填“>”、“<”或“=”)0.1mol•L﹣1;③若NaOH固体溶解后立即移入容量瓶→洗烧杯→洗涤液移入容量瓶→定容,则所得溶液浓度>(填“>”、“<”或“=”)0.1mol•L﹣1.(3)在配制硫酸溶液时:①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13.6(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mL;②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15mL量筒最好;③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考点:溶液的配制.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1)配制溶液需要五种玻璃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2)①因无450 mL的容量瓶,配制NaOH溶液要用500 mL的容量瓶,m(NaOH)=c•V•M=0.1 mol•L﹣1×0.5 L×40 g•mol﹣1=2.0 g;③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应把它冷却至室温后再移入容量瓶中,否则定容后,溶液冷却到室温后,体积减小,浓度偏高;(3)①c(浓)•V(浓)=c(稀)•V(稀),即×V(浓)=0.5×0.5,得V(浓)≈0.013 6 L=13.6 mL;②选用15 mL量筒最好,误差小;③注意三点:酸入水、沿器壁、棒搅拌.解答:解:(1)配制溶液需要五种玻璃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故答案为:AC;烧杯、玻璃棒;(2)①因无450 mL的容量瓶,配制NaOH溶液要用500 mL的容量瓶,m(NaOH)=c•V•M=0.1 mol•L﹣1×0.5 L×40 g•mol﹣1=2.0 g;③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应把它冷却至室温后再移入容量瓶中,否则定容后,溶液冷却到室温后,体积减小,浓度偏高;故答案为:2.0;<;>;(3)①c(浓)•V(浓)=c(稀)•V(稀),即×V(浓)=0.5×0.5,得V(浓)≈0.013 6 L=13.6 mL;②选用15 mL量筒最好,误差小;③注意三点:酸入水、沿器壁、棒搅拌;故答案为:13.6;15;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比较基础,注意从c=理解配制原理,把握整个配制过程15.建筑工地常用的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NaNO2+□HI→□NO↑+□I2+□NaI+□H2O(1)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2)上述反应的氧化剂是NaNO2;(3)根据上述反应,可用试纸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以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水②碘化钾淀粉试纸③淀粉④白酒⑤食醋,进行实验,下列几组合适的是C(填序号).A.③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②③⑤(4)某厂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采用NH4Cl,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NaCl+N2↑+2H2O;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NH4Cl中.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分析:(1)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值=化合价降低值=转移电子数,利用电子守恒来配平方程式;(2)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为氧化剂;(3)鉴别NaNO2和NaCl,可根据NaNO2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来检验;(4)NaNO2是一种有毒致癌物,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亚硝酸钠与氯化铵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个数守恒.解答:解:(1)在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书写方程式从+3价降低到了+2价,得到了1mol 电子,I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了0价,共失去电子2mol,根据电子守恒,所含以氮元素的物质前边都乘以系数2,碘单质系数是1,根据原子守恒,NaI前边式系数2,HI前边式系数4,水的前边是系数2,故答案为:2;4;2;1;2;1;(2)反应中亚硝酸钠的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亚硝酸钠为氧化剂,故答案为:NaNO2;(3)鉴别NaNO2和NaCl,可根据NaNO2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来检验,可加入醋酸酸化,用到的药品有①②⑤;故答案为:C;(4)NaNO2是一种有毒致癌物,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NaNO2→N2是被还原,必须加还原剂,加NH4Cl作还原剂,亚硝酸钠中氮得到3电子转化为氮气中的氮,氯化铵中氮失去3电子转化为氮气中的氮,方程式为NaNO2+NH4Cl═NaCl+N2↑+2H2O,氯化铵中的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答案为:NH4Cl+NaNO2=NaCl+N2↑+2H2O;NH4Cl中.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明确反应过程中电子得失守恒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6.(1)某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存在Na+、Fe3+、Ba2+、NO3﹣、CO32﹣、HCO3﹣、SO42﹣中的几种离子,现有如下操作:Ⅰ、取适量该溶液加入CaCl2溶液无沉淀,继续滴加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Ⅱ、另取该溶液滴加一定量的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试回答下列问题:①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HCO3﹣、Ba2+、,一定不存在的离子Fe3+、CO32﹣、SO42﹣.②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操作Ⅱ的实验现象:Ba2++HCO3﹣+OH﹣=BaCO3↓+H2O.(2)下列各项中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C,请写出该离子反应方程式:SO42﹣+Ba2+=BaSO4↓.A、盐酸和烧碱溶液、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B、纯碱溶液和盐酸、石灰石和硫酸C、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和硫酸D、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考点:几组未知物的检验.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1)Fe3+为浅黄色;硫酸钙微溶,碳酸钙难溶;HCO3﹣+OH﹣=CO32﹣+H2O;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沉淀;(2)根据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进行判断.A、盐酸和烧碱溶液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钠和水、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B、纯碱溶液和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石灰石和硫酸生成微溶物和水和二氧化碳;C、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钠和难溶于水的硫酸钡、硝酸钡溶液和硫酸生成易溶于水的硝酸和难溶于水的硫酸钡;D、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解答:解:(1)某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存在Na+、Fe3+、Ba2+、NO3﹣、CO32﹣、HCO3﹣、SO42﹣中的几种离子,Fe3+为浅黄色,无色透明溶液,则一定不含有Fe3+,Ⅰ、取适量该溶液加入CaCl2溶液无沉淀,因硫酸钙微溶,碳酸钙难溶,说明原溶液中不含有SO42﹣、CO32﹣;继续滴加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H++HCO3﹣=H2O+CO2↑,所以,该溶液中一定存在HCO3﹣,Ⅱ、另取该溶液滴加一定量的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由于NaOH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沉淀,Ba2++HCO3﹣+OH﹣=BaCO3↓+H2O,故答案为:①HCO3﹣、Ba2+、;Fe3+、CO32﹣、SO42﹣;②Ba2++HCO3﹣+OH﹣=BaCO3↓+H2O;(2)下列各项中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盐酸和烧碱溶液反应为H++OH﹣═H2O;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为2H++SO42﹣+Ba2++2OH﹣=BaSO4↓+2H2O;B、纯碱溶液和盐酸反应为2H++CO32﹣=H2O+CO2↑;石灰石和硫酸反应为CaCO3+2H++SO42﹣=CaSO4↓+H2O+CO2↑;C、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反应为SO42﹣+Ba2+=BaSO4↓硝酸钡溶液和硫酸反应为SO42﹣+Ba2+=BaSO4↓;D、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为HCO3﹣+OH﹣=CO32﹣+H2O;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为HCO3﹣+Ca2++OH﹣=CaCO3↓+H2O;故答案为:C;SO42﹣+Ba2+=BaSO4↓.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把握离子的性质以及检验方法,注意离子方程式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判断,题目不难.。

河北省高一下学期化学6月考试试卷

河北省高一下学期化学6月考试试卷

河北省高一下学期化学6月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 (2015高二上·赣州期末) 在 A+2B⇌3C+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 v(A)=0.3 mol/(L•s)B . v(B)=0.5 mol/(L•s)C . v(C)=0.8 mol/(L•s)D . v(D)=1 mol/(L•min)2. (2分) (2019高二上·黄陵期中) 下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A B C D强电解质HBr FeCl3H3PO4Ca(OH)2弱电解质HF HCOOH BaSO4HI非电解质NH3Cu H2O C2H5OHA . AB . BC . CD . D3. (2分)(2015·河北模拟) 有关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速率的研究可以指导化工生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N2+3H2 2NH3△H<0,在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反应B . 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小苏打固体可提高其漂白能力C . 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NH3+5O2⇌4NO+6H2O,充少量 N2可加快反应速率D . 湿法炼铜的反应为Fe+CuSO4=FeSO4+Cu,反应中的Fe可以用Na代替4. (2分) (2016高二上·六安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 . 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或不变C . △H<0、△S<0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D . △H>0、△S<0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5. (2分) (2016高二上·双峰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0.5mol SO2和11.2LCO2所含的分子数目一定相等B . 25℃和100℃时,水的pH相等C . 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氨水所消耗的n(H2SO4)相等D . 2SO2(g)+O2(g)⇌2SO3(g)和4SO2(g)+2O2(g)⇌4SO3(g)的△H相等6. (2分)在0.1 mol/L氨水中,分别加入少量下列物质,溶液中的c(OH-)增大的是A . 加少量HNO3B . 加少量KOH固体C . 加少量(NH4)2SO4固体D . 加大量水7. (2分) (2019高一上·中山期末) 下列物质的导电性最差的是()A . 氯化钾固体B . 0.1mol/L盐酸C . 0.1mol/L醋酸D . 熔化的氢氧化钠8. (2分) (2015高二下·桂林期中) 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当m、n、p、q为任意整数(不为零)时,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 . A的百分含量不再改变B . 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C . 反应速率υA:υB:υC:υD=m:n:p:qD . 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发生反应,同时p mol C也断键发生反应9. (2分)醋酸水溶液中的pH为2时,该溶液中c(OH-)是()A . 1×10-7 mol·L-1B . 1×10-2mol·L-1C . 1×10-14 mol·L-1D . 1×10-12 mol·L-110. (2分) (2016高一下·玉溪期中)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A . 氮气的电子式:B . 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H﹣O﹣ClC . 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D . 钙离子的电子式:Ca2+11. (2分) (2016高一上·桂林期中)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 在强酸性溶液中:NH 、Ca2+、NO 、HCOB . 强碱性溶液中:NH 、Al3+、HCO 、NOC . 在强碱溶液中:Na+、K+、Cl﹣、COD . 在无色溶液中:K+、H+、Cl﹣、MnO12. (2分)(2015·广东模拟) 已知2H2(g)+O2(g)→2H2O(g)+483.6kJ.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A . 在相同的条件下,2mol氢气与1 mol氧气的总能量小于2mol 水蒸气的总能量B . H2(g)+ O2(g)→H2O(1)+Q1;Q1>241.8kJC . 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所以氢气和氧气反应不需要其他外界条件即可发生D . 任何条件下,2L水蒸气分解成2L氢气与1L氧气需吸收483.6kJ热量13. (2分)传统合成氨工业需要采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近来美国化学家使用新型催化剂,在常温下合成了氨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传统合成氨方法的△H>0,新型合成氨方法的△H<0B . 新型合成氨方法不需高温,符合节能减排的生产理念C . 新型催化剂提高了N2和H2的转化率D . 两种方法的化学平衡常数相同14. (2分) (2016高二上·嘉峪关期中) 将一定量A,B装入容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m B(g)⇌n C(g),1min时达到平衡,C的浓度为x mol/L.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1/2,达到新的平衡时C的浓度为1.8x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为:2+m>nB . 容器的容积缩小,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C . 原容器中用B表示的该反应在1 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nx/m mol/(L•min)D . 若保持温度和容器容积不变,充入氦气(不参加反应),平衡不发生移动15. (2分) (2018高二上·包头期中) 可逆反应A(g)+B C(g)+D,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若B是气体,增大A的浓度会使B转化率增大B . 若增大A的浓度,平衡体系颜色加深,D不一定是有颜色的气体C . 升高温度,C百分含量减少,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D . 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B是气体16. (2分) (2016高二上·邯郸期中) 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A的转化率变小B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 D的体积分数变大D . a>c+d17. (2分)常温下,0.05mol•L﹣1Ba(OH)2溶液的pH为()A . 13B . 1C . 1.3D . 12.718. (2分)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第一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第一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第一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糖类物质都有甜味,但不一定都溶于水B.葡萄糖和果糖性质不同,但分子式相同C.蔗糖和葡萄糖都是单糖D.摄入人体的纤维素在酶的作用下能水解为葡萄糖参考答案:B2. 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3mol 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B. 常温常压下,22.4L氦气含有N A个氦原子C. 标准状况下,22.4L单质溴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不为2N AD. 钠在氧气中燃烧,1 mol O2作氧化剂时得到的电子数为4N A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应为2N A,故错;B、不在标况下,无法计算,故错;D、应为2N A,故错。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应用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应用。

3. R原子序数是15,下列关于R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R是第二周期第VA族的元素B、R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价C、R的氢化物分子式是RH3D、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参考答案:A略4.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酒精B.食盐水C.铁D.氢氧化钠参考答案:D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一定属于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解答:解:A、酒精不导电,酒精的水溶液也不导电,所以酒精为非电解质,故A错误;B、食盐水为混合物,所以食盐水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uB错误;C、铁为单质,所以铁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氢氧化钠在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氢氧化钠为电解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明确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一定为化合物.5. 下列物质中,其主要成分不属于烃的是()A. 汽油B. 甘油C. 煤油D. 柴油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汽油、煤油、柴油都是烃,甘油是醇,含有C、H、O,故选项B正确。

河北省高一下学期化学6月月考试卷

河北省高一下学期化学6月月考试卷

河北省高一下学期化学6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3.0分,共48分) (共16题;共48分)1. (3分) (2019高一下·宁波期中) 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可作萃取剂的是()A . 水B . 四氯化碳C . 酒精D . 食醋2. (3分)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 H3O+的电子式:B . 氨基的结构式:﹣NH2C . 乙烷的二氯代物有两种(不考虑立体异构)D . NaHS显碱性的原因:HS﹣+H2O⇌S2﹣+H3O+3. (3分) (2016高二下·城固期末) 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N2+3H2⇌2NH3 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气的速率最快的是()A . υ(H2)=0.2mol•L﹣1•s﹣1B . υ(N2)=0.4mol•L﹣1•min﹣1C . υ(NH3)=0.3mol•L﹣1•s﹣1D . υ(H2)=0.6mol•L﹣1•min﹣14. (3分) (2016高二上·日喀则期中) 可逆反应2A(g)+3B(g)⇌4C(g)+D(g),已知起始浓度c(A)=4mol•mol﹣1 , c(B)=3mol•mol﹣1 , C、D浓度均等于0,反应开始2秒后达到平衡状态,此时D的平衡浓度为0.5mol•L﹣1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反应速率v(C)=1mol•L﹣1•s﹣1B . C的平衡浓度为4 mol•L﹣1C . A的转化率为25%D . B的平衡浓度为1.5 mol•L﹣15. (3分) (2015高三上·聊城开学考) TiO2在光照射下可使水分解:2H2O 2H2↑+O2↑,该过程类似植物的光合作用.下图是光照射下TiO2分解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TiO2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B . 该装置工作时,TiO2电极附近溶液的pH变大C . 该装置工作时,电流由TiO2电极经R流向铂电极D . 该装置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同时也能将其转化为化学能6. (3分) (2016高三上·辽宁期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图一所示,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B . 图一所示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 Cu2O生成C . 图二装置中发生:Cu+2Fe3+═Cu2++2Fe2+ , X极是负极,Y极材料可以是铜D . 如图二,盐桥的作用是传递电荷以维持电荷平衡,Fe3+经过盐桥进入左侧烧杯中7. (3分) (2015高二下·广州期中) 下面四个反应中,反应类型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A . CH3CH2OH+CH3COOH CH3COOHCH2CH3+H2OB . 2CH3CH2OH CH3CH2OCH2CH3+H2OC . CH3CH2OH CH2=CH2↑+H2OD . CH3CH2OH+HBr→CH3CH2Br+H2O8. (3分) (2016高一下·天全期中) 下列有关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 . Na、Mg、Al的还原性逐渐减弱B . HCl、PH3、H2S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C . NaOH,KOH的碱性逐渐增强D . Na、K,Rb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9. (3分) (2018高二上·河北月考)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 . 图Ⅰ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 . 图Ⅱ表示常温下,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C . 图Ⅲ表示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图中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a<b<cD . 图Ⅳ表示犮应4CO(g)+2NO2(g) N2(g)+4CO2(g)△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 CO的物质的量,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变化情况,由图可知NO2的转化率b>a>c10. (3分)在四个相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温度下(其它条件相同)进行合成氨的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该反应所处的温度最高的是()A . v(NH3)=0.1 mol/(L•min)B . v (N2)=0.6 mol/(L•min)C . v (N2)=0.02mol/(L•s)D . v (H2)=0.3 mol/(L•mi n)11. (3分) (2017高二下·怀仁期末)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可跟下图所示有机物反应的是()(1)酸性KMnO4溶液(2)NaOH 溶液(3)KOH醇溶液(4)Na (5)CuOA . (1)(2)(4)B . (1)(3)(4)C . (1)(2)(4)(5)D . 全部12. (3分) (2018高二上·佛山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不慎将浓硝酸沾到皮肤上会出现黄色斑痕B .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C . 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D . 饮用水越纯净越好13. (3分) 1mol H﹣H键的键能是436kJ,1mol I﹣I键的键能是151kJ,1mol H﹣I键的键能是299kJ,则对反应H2(g)+I2(g)⇌2HI(g)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吸热反应B . 放热反应C . 化合反应D . 可逆反应14. (3分)(2016·深圳模拟)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盐桥中吸附有饱和K2S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是Cu2++2e﹣=CuB . 甲烧杯中溶液的血红色逐渐变浅C . 盐桥中的SO42﹣流向甲烧杯D . 若将甲烧杯中的溶液换成稀硝酸,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15. (3分) (2018高一下·烟台期末) 下列化学用语或描述中,正确的是()A . F-的结构示意图:B . 次氯酸的电子式:C .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 . 当温度升高时,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减小16. (3分)利用海水资源能达到相关目标的是()A . 用潮汐发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 不需富集,直接提取海水中的溴C . 用海水中的NaCl制取烧碱和纯碱D . 只需使海水中的碘升华就能得到碘单质二、填空题(共42分) (共5题;共42分)17. (12.0分) (2017高二上·石嘴山期中) 已知A、B、C、D和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前20号元素。

河北省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高一化学下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
C.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但不可能含有离子键,含有了离子键就属于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
D.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响是可逆反响,1mol乙酸与1mol乙醇反响生产乙酸乙酯的分子数小于NA,故D错误;
应选A。
5. X、Y、Z是三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如图,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用食醋检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否是碳酸钙
B. 炒菜时滴加少量食醋和料酒可增加香味
C. 在一瓣橘子上插入两根铜线并与小灯泡连接,验证电流的产生
D. 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羊毛织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食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能够与牙膏中的碳酸钙反响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通过是否有气体生成,作为判断的依据,故A合理;
应选C。
14.如图是酸性电解质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b极是正极,电极上发生复原反响
B. 正极的电极反响式为:O2+2H2O +4e- 4OH-
C. 电流由b通过灯泡流向a
D. 氢氧燃料电池属于环境友好的绿色电池
【答案】B
【解析】
【分析】
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电源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响,电极反响式为H2-2e-=2H+,通入氧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响式为O2+4H++4e-=2H2O,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据此分析解答。
A. 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响速率为0.01 mol·(L·s)-1
B. 当X、Y、Z的速率比为2:1:1时,到达化学平衡状态
C. 反响放出的热量可用于提高反响速率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关于铜-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锌为负极,锌发生还原反应Zn - 2e- =Zn2+B.电流方向经外电路由锌到铜C.工作时SO42-离子向正极移动D.外电路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参考答案:D略2. 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A.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参考答案:A3. 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经过t min后,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X2)=0.4 mol·L—1,c(Y2)=0.6 mol·L—1,c(Z2)=0.4 mol·L—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参考答案:B4. 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和物,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烯与水蒸汽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乙醇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使溴水褪色参考答案:B略5. 在实验中,要想使氯化铝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A.石灰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 D.氨水参考答案:D6.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C3- >D->B+>A2+ D.还原性D->C3-参考答案:C7.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硫酸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②(NH4)2S、③Al2O3、④Al(OH)3、⑤AlA.全部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 D.③④参考答案:A略8. 下列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A.K B.Na C.LiD.Mg参考答案:A略9.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N 2(g) + 3H2(g) 2NH3(g) 达平衡的标志是( )A.v正(H2) = 2/3 v逆(NH3) B.v正(N2) = 3v正(H2)C.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D.N2、H2、NH3的体积比为1︰3︰2参考答案:C略10. 100 mL浓度为2 mol/L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适量NaCl溶液 B.加入适量NaOH溶液C.加入数滴CuCl2溶液 D.加入适量NaNO3溶液参考答案:A11. 已知M2O7x---—+3S2—+14H+=2M3++3S↓+7H2O,则M2O7x—中的M的化合价为A.+6 B.+4 C.+3D.+2参考答案:A12. 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

河北省高一下学期化学6月月考试卷

河北省高一下学期化学6月月考试卷

河北省高一下学期化学6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3.0分,共48分) (共16题;共48分)1. (3分) (2019高二下·台州期中)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可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B . 镁着火,不能用CO2灭火C . 毛料与棉布可以通过燃烧闻气味的方法进行鉴别D . 容量瓶使用前必须检漏,洗涤,干燥2. (3分)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 . NH4Cl的电子式:B . 氚表示为C . 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D . 16O2和18O2互为同素异形体3. (3分)在2A+B=3C+4D的反应中,下列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 vA=0.5mol/(L.min)B . vB=0.3mol/(L.min)C . vC=0.8mol/(L.min)D . vD=1mol/(L.min)4. (3分) (2016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在密闭容器中,给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气体混合物加热,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CO(g)+H2O(g)⇌H2(g)+CO2(g).在500℃时,平衡常数K=9.若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0.02mol/L,则在此条件下CO的转化率为()A . 25%B . 50%C . 75%D . 80%5. (3分)新一代锂电池的反应为:FePO4+Li LiFePO4该电池可用于电动汽车,其以含Li+的导电固体为电解质.下列有关LiFePO4电池说法正确的是()A . 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FePO4+Li++e﹣═LiFePO4B . 充电时LiFePO4只发生氧化反应不发生还原反应C . 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增加D . 加入硫酸可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6. (3分)(2018·张掖模拟) 某科研小组公司开发了Li-SO2Cl2军用电池,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电池反应为:2Li+SO2Cl2=2LiCl+SO2↑。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成安第一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成安第一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成安第一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贵州盛产金银花,金银花中能提取出绿原酸(结构简式如图所示),绿原酸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绿原酸甲酯的分子式为C16H18O9B.绿原酸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和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发生消去反应C.与1mol 绿原酸分别反应,最多各消耗KOH、Na、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6:3:1D.绿原酸水解的一种产物R遇到FeBr3不显色,比R少4个氧原子的L分子能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则L分子的同分异构体有10个参考答案:C2. 如右图,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B.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升高C.K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K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 N 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0.001 mol气体参考答案:B3. L-多巴是一种有机物,它可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其结构简式如下:这种药物的研制是基于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获得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

下列关于L-多巴酸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既没有酸性,又没有碱性B.既具有酸性,又具有碱性C.只有酸性,没有碱性D.只有碱性,没有酸性参考答案:B略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与乙醇的混合液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B.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C.钢铁表面烤蓝生成一层致密的Fe3O4,能起到防腐蚀作用D.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液润洗,则测定结果偏低参考答案:C略5.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金属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 +H2↑B. 将FeO溶于稀硝酸:FeO+2H+=Fe2++H2OC. 向(CH3COO)2Ba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 SO42-=BaSO4↓D. 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水:HCO3-+Ca2++OH-=CaCO3↓+H2O参考答案:A6. 以下有关实验原理及结论正确的是()A.XCl3的溶液能与铜片发生反应,则铜的金属性一定比X强B.金属X能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H2,但金属Y不能,则Y的金属性一定比X弱C.非金属X能将Fe氧化到+3价,但非金属Y不能,则Y的氧化性一定比X强D.Na2SO3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SO32― + 6H+ + 2MnO4―= 5SO4 2― + 2Mn2+ +3H2O参考答案:D略7.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参考答案:B略8. 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正确的是 ( )A.1mol/L醋酸溶液中离子总数小于2N AB.标准状况下,22.4LSO3所含的分子数为N AC. 46 g NO2和 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3N AD.300ml 2mol/L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0.6 N A参考答案:C略9. 下列与有机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聚乙烯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C.甲烷、苯、乙酸乙酯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D.油脂、蛋白质和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参考答案:C略10. 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A.2 L SO2和2 L CO2 B.9 g水和标准状况下11.2 L CO2C.标准状况下1 mol氧气和22.4 L水 D.0.1 mol氢气和2.24 L氯化氢气体参考答案:B略11. 下列各组物质反应的生成物中只有一种气体(常温常压)的是( )A.足量铜和浓硝酸反应B.碳和浓硫酸共热C. 碳酸氢铵和足量氢氧化钠共热D. 电解饱和食盐水参考答案:B略12. (08黄埔区4月模拟)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河北高一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一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一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苯的结构简式C 6H 6 B .乙烷的结构式CH 3CH 3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D .乙酸的分子式C 2H 4O 22.向盛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钠,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 .钠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 B .钠沉在液面以下C .钠反应剧烈D .钠块熔成小球3.2006年3月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说,英国食品标准局在对英国与法国贩售的芬达汽水、美年达橙汁等230种软饮料检测,发现含有高量的致癌化学物质——苯,报道指出汽水中如果同时含有苯甲酸钠(防腐剂,C 6H 5COONa )与维生素C (抗氧化剂,结构简式如图)可能会相互作用生成苯,苯与血癌(白血病)的形成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下列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A .苯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B .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C .维生素C 在碱性溶液中能稳定存在D .维生素C 可溶于水4.既可用来鉴别甲烷与乙烯,又可除去甲烷中混有乙烯的最佳方法是 A .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B .通入足量溴水中 C .一定条件下通入H 2 D .点燃5.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 3—CH=CH —COOH 。

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乙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A .只有②④⑤ B .只有①③④ C .只有①②③④ D .全部6.现有①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②甲醇和乙醇;③溴化钠和溴水三组混合物,分离它们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7.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充分燃烧,消耗O 2最多的是 A .C 3H 4 B .C 3H 8O C .C 2H 6D .C 2H 4O 28.下列各组有机化合物中,肯定属于同系物的一组是 A .C 3H 6与C 5H 10 B .C 4H 6与C 5H 8 C .C 3H 8与C 5H 12 D .C 2H 2与C 6H 69.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的是①苯②乙烯③亚硫酸④NaOH 溶液⑤AgNO 3溶液⑥裂化汽油⑦甲烷⑧镁粉A .①B .①⑦C .①⑦⑧D .①②⑤⑦10.直链烷烃的通式可用CnH 2n+2表示,现有一系列芳香烃,按下列特点排列:若用通式表示这一系列化合物,其通式应为: A .C n H 2n-6 B .C 6n+4H 2n+6C .C 4n+6H 2n+6D .C 2n+4H 6n+611.用30 g 乙酸与46 g 乙醇反应,如果实际产率是理论产率的67%,则可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 A .29.5 g B .44 g C .74.8 g D .88 g12.按下图装置,持续通入X 气体,可以看到a 处有红色物质生成,b 处变蓝,c 处得到液体,则X 气体是A .H 2B .NH 3C .CH 3CH 2OH (气)D .CO 和H 213.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①失电子能力: K >Na >Li ②碱性: CsOH > KOH > NaOH ③氧化性:F>Si>O ④稳定性:PH 3 <H 2S<HCl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D .①③④14.在一定温度下,将CO 和水蒸汽各1mol 放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测得为0.6mol ,再通入4mol 水蒸汽,达新的平衡后,物质的量A .等于0.6molB .等于1molC .大于0.6mol ,小于1molD .大于1mol15.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3X(g)+Y(g) 2Z(g)达到限度的标志是 A .X 、Y 、Z 的分子个数比为3:1:2 B .X 的生成速率与Z 的生成速率相等 C .X 、Y 、Z 的浓度相等D .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 X ,同时消耗n mol Y16.有三个热化学方程式:① 2H 2 (g) + O 2 (g) = 2H 2O (g) ;ΔH 1= Q 1 kJ/mol ;② 2 H 2 (g) + O 2 (g) =" 2" H 2O (l) ;ΔH 2 =Q 2 kJ/mol ;③ H 2 (g) + 1/2 O 2 (g) = H 2O (g) ;ΔH 3= Q 3 kJ/mol ;其中Q 1、Q 2、Q 3的大小关系为 A .Q 1 = Q 2 = Q 3 B .2Q 3 = Q 1 < Q 2、 C .Q 3 < Q 2 < Q 1 D .Q 2< Q 1< Q 317.取五等份NO 2 ,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NO 2(g) N 2O 4(g),ΔH <0 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NO 2的百分量(NO 2%),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 )变化的关系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化学试卷(6月份)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B.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C.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2.5×10﹣6m的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D.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硅和二氧化硅.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绿色化学是无污染、无公害的化学,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灭污染;B.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可以减少污染性气体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C.胶体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D.Si可做为半导体,可以有很多特殊的功能,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解答:解:A.绿色化学是对环境友好型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原子的利用率100%,无污染、无公害的化学,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灭污染,故A错误;B.氢能、核能、太阳能等是清洁能源,可减少污染,使用新型电动汽车,可减少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故B正确;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PM2.5的直径大于胶体直径,所以不属于胶体,故C错误;D.Si原子最外层电子为4个,既难得电子,也难失去电子,可做为半导体,可用于制造硅芯片,是计算机芯片的成分,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相关的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能形成胶体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为易错点,难度不大,注意绿色化学的核心高频考点.2.100mL 浓度为2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基本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mol•L﹣1的盐酸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C.加入适量蒸馏水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基本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则增大氢离子的浓度,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或利用原电池原理来加快反应速率即可.解答:解:A、加入适量的6mol.L﹣1的盐酸,增大氢离子的浓度,也增大了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故A不选;B、因Zn过量,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置换出Cu,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且没有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故B选;C、加入适量蒸馏水,氢离子的浓度减小,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C不选;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溶液体积变大,氢离子的浓度减小,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明确信息中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常见的影响因素来解答,难度不大.3.反应2SO2+O2⇌2SO3,经过一段时间后,O2的浓度增加了4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4mol/(L•s),则这段时间为( )A.0.1 s B.2.5 s C.5 s D.10 s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分析:根据v=,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计算.解答:解:△t===10s,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把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化学计量数之比为解答的关键,难度不大.4.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C(g)+D(g)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A.减小C或D的浓度B.增大D的浓度C.减小B的浓度D.增大A或B的浓度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热点问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增大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慢来回答.解答:解:A、减小C或D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会减慢,故A错误;B、增大D的浓度会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逆反应速率增加的程度大于正反应速率增加的程度,故B正确;C、减小B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会减慢,故C错误;D、增大A或B的浓度,会使正反应速率增大,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要求学生熟记结论,并灵活应用.5.下列四个数据是不同条件下测出的合成氨的反应的速率,其中最慢的是( )A.v(NH3)=0.15 mol/L•min B.v(H2)=0.1 mol/L•minC.v(N2)=0.1 mol/L•min D.v(N2)=0.002 mol/L•s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速率越快,注意保持单位一致.解答:解:发生反应:N2(g)+3H2(g)⇌2NH3(g),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速率越快.A.=0.075 mol/L•min;B.=0.033 mol/L•min;C.=0.1 mol/L•min;D.v(N2)=0.002 mol/L•s=0.12 mol/L•min,=0.12 mol/L•min,故D选项中表示的速率最快,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快慢比较,难度不大,常用比值法与归一法进行判断,注意对速率规律的理解.6.在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NH3当增大压强使容器体积缩小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机会增多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D.分子间距离减小,使所有的活化分子间的碰撞都成为有效碰撞考点:活化能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增大压强使容器体积缩小时,单位体积内反应物浓度增大,所以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解答:解:A.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分子运动速率不变,故A错误;B.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不变,故B错误;C.大压强使容器体积缩小时,单位体积内反应物浓度增大,所以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故C正确;D.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只有取向合适才能发生反应,才是有效碰撞,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活化分子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外界条件对活化分子的影响不同,把握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7.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1)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2)单位时间内a mol A生成,同时生成3a mol B;(3)A、B、C的浓度不再变化;(4)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5)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6)单位时间消耗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7)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A.(2)(5)B.(1)(3)C.(2)(7)D.(5)(6)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可逆反应到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有且只有两个:1.v正=v逆 2.各物质的含量保持不变,其它一切判据都是由这两个判据衍生出来的.解答:解:(1)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即C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2)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单位时间内amol A生成,同时生成3amol B,故选;(3)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含量保持不变,浓度也不变,所以A、B、C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4)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该变的反应,当体积不变时,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说明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5)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改变的化学反应,当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时,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6)单位时间消耗amol A,同时消耗3amol B,也同时生成3amol B,即B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7)达平衡时,A、B、C三种物质的分子数之比可能是1:3:2,也可能不是1:3:2,要根据反应开始时加入的A、B、C三种物质是否按1:3:2比例而定,所以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此点是2015届高考的热点,也是学习的难点.8.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①④B.②④C.①④⑤D.②③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水由液态到气态需要吸热.解答:解:①液态水汽化,即水由液态到气态需要吸热,但是物理变化过程,故①错误;②胆矾加热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粉末,需要吸热,故②正确;③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故③错误;④氯酸钾分解需要吸热,故④正确;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会放出大量的热,故⑤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注意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9.如图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s、石墨)═C(s、金刚石)△H=+1.9 kJ•mol﹣1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D.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大1.9 kJ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先根据图写出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盖斯定律写出石墨转变成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来解答.解答:解:由图得:①C(S,石墨)+O2(g)=CO2(g)△H=﹣393.5kJ•mol﹣1②C(S,金刚石)+O2(g)=CO2(g)△H=﹣395.4kJ•mol﹣1,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则A、因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故A正确;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金刚石能量大于石墨的总能量,物质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C 错误;D、键能越大物质的能量越低,石墨的总键能比金刚石高,则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 金刚石的总键能大1.9 kJ,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热利用盖斯定律的应用、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稳定性与能量的关系.10.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114.6kJ•mol﹣1B.已知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H=+566.0 kJ•mol﹣1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甲烷的燃烧热考点:燃烧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分析:A、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B、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C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氢元素转化为液态水;解答:解:A、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故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故A错误;B、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由于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故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H=﹣566.0 kJ•mol﹣1,故有2CO2(g)=2CO(g)+O2(g)△H=+566.0 kJ•mol﹣1,故B正确;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煤炭的燃烧,故C错误;D、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C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氢元素转化为液态水,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应注意的是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11.关于烃和甲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烃的组成均符合通式C n H2n+2B.烃类均不溶于水C.甲烷在烃中含碳量最低D.甲烷只能发生取代反应而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考点:甲烷的化学性质;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分析:A、只有烷烃为饱和烷烃,通式为:C n H2n+2;B、烃类均为难溶于水的有机物;C、甲烷为含H量最高的有机物,故含碳量最低;D、甲烷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加成反应,能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解答:解:A、只有烷烃为饱和烷烃,通式为:C n H2n+2,例如烯烃的通式为C n H2n,故A错误;B、烃类均为难溶于水的有机物,比如汽油、柴油中多数为烃,难溶于水,故B正确;C、甲烷为含H量最高的有机物,故含碳量最低,故C正确;D、甲烷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加成反应,能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烃的概念以及常见烃类的通式,涉及甲烷的性质考查,难度不大.12.若用乙烯和氯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制取四氯乙烷,这一过程中所要经历的反应及耗用氯气的量是(设乙烯为1mol,反应产物中的有机物只是四氯乙烷)( ) A.取代,4 mol Cl2B.加成,2 mol Cl2C.加成、取代,2 mol Cl2D.加成、取代,3 mol Cl2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分析:乙烯和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氯乙烷,1mol双键加成需要1mol的氯气,有机物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可以取代.解答:解:乙烯和氯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制取四氯乙烷的反应是先加成再取代,有机物中1mol双键加成需要1mol的氯气,有机物中1mol氢原子被氯原子可以取代消耗氯气1mol,所以用乙烯和氯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制取四氯乙烷,共需要氯气3mol.故选D.点评:熟记有机反应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13.在下列有机物中,能跟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又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 ) A.乙炔B.苯C.甲苯D.乙烷考点:乙炔炔烃;苯的性质;苯的同系物.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或含有C=C、C≡C的有机物能与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乙炔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褪色,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之褪色,故A正确;B.苯性质较稳定,和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故B错误;C.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D.乙烷性质较稳定,和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与结构,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沼气、坑道中的瓦斯气的主要成分是CH4B.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C.石油分馏最先得到的是石油气D.石油裂化的目的是得到乙烯等不饱和烃考点:石油的裂化和裂解;石油的分馏产品和用途.专题: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分析:A、石油液化气主要成分是乙烷丙烷丁烷等;B、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含有5~11个碳的烷烃的混合物;C、石油中石油气的沸点最低;D、石油裂化的目的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解答:解:A、石油液化气主要成分是乙烷丙烷丁烷等,天然气、沼气、坑道中的瓦斯气的主要成分是CH4,故A错误;B、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含有5~11个碳的烷烃的混合物,所以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不是纯净物,故B错误;C、石油中石油气的沸点最低,所以石油分馏最先得到的是石油气,故C正确;D、石油裂化的目的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石油工业中化学的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15.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其它有机物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解答:解:①丙烯CH2=CH﹣CH3中有一个甲基,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①错误;②乙烯具有平面型结构,CH2=CHCl 看作是一个氯原子取代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故②正确;③苯是平面型结构,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故③正确;④甲苯含有一个甲基,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④错误.所以②③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做题时注意从甲烷、乙烯、苯和乙炔的结构特点判断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二、非选择题16.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点a﹣c段,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点c后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2)c点是否已经达到平衡状态否(填“是”、“否”或“不一定”)(3)反应物浓度:a点>b点(填“<”、“=”或“>”)(4)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填“<”、“=”或“>”)(5)△t1=△t2时,SO2物质的量的变化量:a~b段<b~c段(填“<”、“=”或“>”)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容器的体积恒定、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的不变,所以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但温度和浓度影响其反应速率,结合图象可知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因为只要开始反应,反应物浓度就要降低,反应速率应该降低,但此时正反应却是升高的,这说明此时温度的影响是主要的,由于容器是绝热的,因此只能是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从而导致容器内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解答:解:(1)从a到c正反应速率增大,之后正反应速率减小,说明反应刚开始时温度升高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减小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点a﹣c段,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点c后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答案为: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2)因为c点的速率仍然在减小,所以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答案为:否;(3)虽然a到b时正反应速率增加,但反应物浓度随时间不断减小,所以反应物浓度:a 点>b点,故答案为:>;(4)由(1)解答,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答案为:>;(5)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越快,消耗的二氧化硫就越多,SO2的转化率将逐渐增大,所以SO2物质的量的变化量:a~b段<b~c段,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图象,注意该反应的特点及反应限制条件,一定要读懂,“绝热恒容密闭容器”这句话表达的含义,难度较大.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为“Mg﹣Cu硫酸原电池电解CuCl2溶液的研究”,他们的研究装置如图所示(C1、C2均为碳棒),按要求填写下列空格.(1)铜片上的现象是有气泡生成,该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2)C1极的名称为阴极,C2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3)下列关于该装置中电子流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D.A.从镁电极经导线流向C1极 B.从C1极经导线流向镁电极C.从铜电极经导线流向C2极 D.从C2极经导线流向铜电极(4)原电池中稀硫酸的体积为2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1. 5mol•L﹣1,当电解池中某碳棒上产生3.36L(标准状况)气体时,求:①有1.806×1023个电子通过了电线(N A=6.02×1023).②此时原电池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mol/L (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1)原电池中Mg作负极失电子,Cu作正极,Cu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2)与原电池的负极相连为阴极,与原电池的正极相连为阳极,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3)电子从负极流向阴极,电子从阳极流向正极;(4)①根据电极方程式中电子与物质的关系分析;②根据气体的体积计算硫酸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公式计算.解答:解:(1)原电池中Mg作负极失电子,Cu作正极,Cu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其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答案为:有气泡生成;2H++2e=H2↑;(2)C1极与原电池的负极相连为阴极,C2与原电池的正极相连为阳极,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其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故答案为:阴极;2Cl﹣﹣2e﹣=Cl2↑;(3)电子从负极流向阴极,则从镁电极经导线流向C1极,从阳极流向正极,所以从C2极经导线流向铜电极;故答案为:AD;(4)①2Cl﹣﹣2e﹣=Cl2↑ 转移电子22.4L 2×6.02×1023个3.36L 1.806×1023个故答案为:1.806×1023;(2)装置中转移的电子为:n==0.32molZn+H2SO4 =ZnSO4 +H2↑ 转移电子1mol 2mol0.15mol 0.3molc(H2SO4)===0.75mol/L,则c(H+)=2c(H2SO4)=1.5mol/L,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的应用,以原电池和电解池为载体考查了反应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正确找出各物质间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8.有A、B、C、D 4种烃,各取0.01mol充分燃烧后,B、C、D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均为448mL (标准状况);A燃烧所得的二氧化碳是其他三者的3倍.在镍催化剂的作用下,A、B、C 都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可以转变为C或D,C可以转变为D;B或C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A、D无此性质;在FeBr3存在时,A与溴发生取代反应.试推断出4种烃的结构简式:(1)A是,B是CH≡CH,C是CH2═CH2,D是CH3CH3.(2)B→D的反应方程式:CH≡CH+2H2CH3CH3.(3)除去D中C的反应方程式:CH2═CH2+Br2→CH2BrCH2Br.(4)C发生加聚反应的方程式:.考点:有机物的推断.分析:A、B、C、D 4种烃,各取0.01mol充分燃烧后,B、C、D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均为448mL (标准状况),n(CO2)==0.02mol,则B、C、D中都含有两个碳原子;A燃烧所得的二氧化碳是其他三者的3倍,根据碳原子守恒知,A中含有6个碳原子;在FeBr3存在时,A与溴发生取代反应,且含有6个碳原子,则A为;在镍催化剂的作用下,A、B、C都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可以转变为C或D,C可以转变为D,说明B、C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B或C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A、D无此性质,则B为炔、C是烯、D是烷,因为含有两个碳原子,所以B、C、D分别是CH≡CH、CH2═CH2、CH3CH3,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B、C、D 4种烃,各取0.01mol充分燃烧后,B、C、D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均为448mL(标准状况),n(CO2)==0.02mol,则B、C、D中都含有两个碳原子;A燃烧所得的二氧化碳是其他三者的3倍,根据碳原子守恒知,A中含有6个碳原子;在FeBr3存在时,A与溴发生取代反应,且含有6个碳原子,则A 为;在镍催化剂的作用下,A、B、C都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可以转变为C或D,C可以转变为D,说明B、C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B或C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A、D无此性质,则B为炔、C是烯、D是烷,因为含有两个碳原子,所以B、C、D分别是CH≡CH、CH2═CH2、CH3CH3,(1)通过以上分析知,A、B、C、D 分别是、CH≡CH、CH2═CH2、CH3CH3,故答案为:;CH≡CH;CH2═CH2;CH3CH3;(2)B是乙炔、D是乙烷,乙炔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反应方程式为CH≡CH+2H 2CH3CH3,故答案为:CH≡CH+2H 2CH3CH3;(3)乙烯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烷和溴水不反应,所以可以用溴水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反应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故答案为:CH2═CH2+Br2→CH2BrCH2Br;(4)C是乙烯,一定条件下,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为高频考点,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烯烃、炔烃、烷烃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