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到“治理”
工作研究:加快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转变的思考
加快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转变的思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省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与复杂、多样、动态的社会环境之间不相适应的问题日渐突出。
加快我省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关键所在。
一、实现“微观管理”向“宏观主导”转变。
改进政府治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构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一是进一步简政放权。
最大限度减少地方政府对微观事务管理,扩大直接面向基层的行政审批范围,基层更方便管理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基层。
二是进一步加快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和省直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
按照财事匹配原则,调整完善对市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三是进一步推行市州、县市区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工作。
实施动态监督管理,将政府主要精力集中到加强宏观导向与强化社会服务上来。
二、实现“单一管理”向“多元治理”转变。
相对于社会管理,社会治理更强调党委和政府管理主体之外,以社会组织、社区单位、企业、公民等为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体系。
一要推动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功能,改革创新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放宽登记条件,降低准入门槛,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
二要增强社会自我建设能力和行业自律能力,加快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使其真正成为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主体。
三要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对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公共决策,以居民会议、议事协商、民主听证等形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三、实现“行政介入”向“法治服务”转变。
创新政府治理理念,重在强化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服务促管理。
一要严格按照职权法定的要求,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行政决策机制、落实执法责任制和纠错问责制,推进各级政府事权法制化、规范化、精细化。
二要加强法治保障,拓宽公民及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决策的途径和方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从管理到治理:一种执政理念的转变
要切实贯彻 《 决定》的要求 , “ 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 达、 心理干预、 矛盾调处 、 权益保障机制 , 使群众问题能 反映、 矛盾能化解、 权益有保障” 。 针对社会治理方面的 重 点和难 点问题 , 我认为应 注意 以下几点 。 其一 , 重要决策的 出台, 一定要 建立在 广泛民意 支持 的基 础 上 。不 仅 要重 视传 统 渠道 的民意 , 更 要 注
的历史新 高度 , 开 辟 了马克思 主义 改革理 论 的新 境界 。
( 作 者 系中共 山西省委 宣传 部 副部 长 )
从管理到治理 : 一 种 执 政 理 念 的 转 变
口 兰炎 平
与以前 多用 “ 创 新 社会 管 理 ” 相比, 十八届 三 中全 会提 出要 “ 创新 社 会 治理 ” 。相较 于管 理 , 治 理倾 向于
府职能 、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 制机制 、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重点 ; 在深化文化 体制改革 中, 突出了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 建立健全现 代文化市场体系 、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提高 文化开 放水 平等 重点 。 五是改革方法的科 学} 生 。《 决定》 贯穿着辩证唯物 主义 和历 史 唯物 主 义 的根本 方法 , 并 将 这一 根本 方 法
《 决定》 指出, “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 目 标是完善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 现代 化 ” 。要 推 进 国家治 理 体 系和 治理 能 力 现代 化, 就需 要公众 更 多参与决 策 , 打通公 众参 与决 策 的通
从管理到治理意味着什么
从“管理”到“治理”意味着什么人们注意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9次提到“治理”;全会通过的《决定》则有24次出现“治理”一词。
“治理”是一个新的概念、新的提法,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凸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治国方略的转型,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统治”“管理”“治理”之变,折射着历史发展的进步过去谈到国家和人民的关系,叫国家统治,后来叫国家管理,如今改称“国家治理”——全会《决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要“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等等。
这一变化,意味着一个重大的突破。
治理理论在上世纪90年代兴起于一些国家,最早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地方治理”和80年代后期的“公司治理”发展为“公共治理”,现已成为全球政府治国转型的普遍趋势。
治理与管理有着明显区别:管理主体是一元的,治理主体是多元的。
治理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党、人大、政府、政协等多元主体一起进行国家治理,而不是仅仅依靠一种力量。
管理是垂直的,治理是扁平化的。
治理既有从上到下,也有从下到上,甚至可以从中间向上、向下延伸开来、铺展开来。
管理带有随意性,治理方式是法治化的。
治理是依法治国,依法治理,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而不再是简单命令式、完全行政化的管控。
管理常常是单向度的,治理是体系化的。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一个制度化、系统化的改革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形成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治理等全面的治理体系。
相对管理而言,治理是一个内容丰富、包容性很强的概念,它更强调灵活性、协调性、沟通性,彰显了国家的公平、正义,社会的和谐、有序。
从“统治”到“管理”,从“管理”再到“治理”,这反映了治国方略总体思想的演变,折射了历史发展的进步。
老子曾说过:“政善治,事善能。
”随着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国家治理必将逐步达到一个“善治”的境界。
从城市管理到城市治理
Part Five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 响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人口增长迅速,管理难 度加大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生态保 护压力大
城市社会治安问题突出,公 共安全保障不足
体制僵化:传统的城市 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快速 发展的城市化项机制尚未完善, 如决策机制、协调机制、 监督机制等,导致治理 效率低下。
跨部门协同: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城市治理的整体效能。
公众参与:鼓励市民参与城市治理,发挥社会力量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建立有效的参与机制,鼓励市民、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城市 治理。 加强政府与各类主体的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城市治理计划。
推动信息共享和透明度,加强各类主体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城市治理模式:强调多元主体参与,注重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与 共治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智能化水 平
城市管理存在的 问题:传统城市 管理模式的局限 性和弊端逐渐显 现
治理理念的创新: 强调多元主体参 与、合作共治, 提高城市治理的 效率和水平
信息技术的发展: 为城市治理提供 了更多的手段和 工具,提高了治 理的精准度和智 能化水平
政策法规的完善: 政府出台了一系 列政策法规,为 城市治理提供了 法律保障和制度 支持
提高城市管理水 平:城市治理能 够弥补传统城市 管理模式的不足, 提高城市管理的 科学性和有效性。
促进城市经济发 展:城市治理有 利于优化城市营 商环境,吸引投 资,促进城市经 济发展。
提升城市公共服 务水平:城市治 理强调公共服务 的有效性和公平 性,能够提升城 市居民的生活质 量。
增强城市抗风险 能力:城市治理 能够加强城市的 应急管理和风险 防范能力,保障 城市的安全和稳 定。
从管理到治理——我国高等学校内部运作机制的必然选择
部 门政 府 及 从 事 经 营 性 活 动 的
指 既 非 政 府 部 门亦 非 私 营 企 业 的
第 二 部 门商 业 和企 业 而 言 的 . 它是
三是 公益 性 本质 上 , 高 等学 校是 服 务社 会 . 为 社 会输 送 高 端人 才 的摇 篮 高等学 校 的经常性 活动
一
是组 织性 高 等学校 是依 据
项 办学 自主权 。例 如 。 高 等教 育 法 第 十一 条 规定 “ 高等 学 校应 当面 向 社会 . 依 法 自主办 学 . 实 行 民 主 管 理 ” 三 十二条 规定 “ 高等 学校根 据 社 会需 求 、 办学 条件 和 国家核 定 的 办学规模 . 制定招 生方案 . 自主 调 节 系科 招 生 比例 ” 第 三十 三条 规 定“ 高等 学 校依 法 自主设 置 和调 整
部 门 在 这 种形 势 下 . 陈 旧 的传统 公 共 管 理 内部 运 作 机 制 已不 能适 应 我 国高 等学 校 的发 展需求 现 阶 段, 必须采用更加 灵活 、 高 效 的 治 理模式 . 才 能促 进 我 国高 等学 校 高 质量 、 高水 平 的发展 。
第三 部 门的性质 特征 :
必须 贯 彻 国家 的教 育方 针 . 为 社 会
和精简 、 效 能 的原 则 . 自主确 定 教 学、 科学研究 、 行 政 职 能 部 门 等 内 部 组织 机 构 的设 置 和人 员 配备 : 按 照 国家有 关 规定 . 评 聘 教 师 和其 他 专 业技 术 人 员 的职 务 . 调 整津 贴 及 工 资分配 ” 可见 . 随着 高 等教 育 体 制 改革
从 管 理 到 治 理 — —我国 高 等学 校内 部 运 作 机制 的 必 然 选 择
浅谈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
浅谈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摘要:随着社会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更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社会管理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向社会治理转变,需要转变政府职能。
为此,应从管理到治理重塑政府理念,从一元到多元构建治理网络,从纵向到多向再造权力流程,从失范到规范完善治理法律,从而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型。
本文浅谈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引言我国由于受传统政府行为模式影响,将治理理解为管理,与统治的意思更为接近,与当前主流的社会治理理论有些偏离。
在公民社会兴起、公民社会组织日益壮大的今天,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变革符合世界政府治理领域的发展趋势,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和创新,建立起多元参与的、协作互动的、依法治理的合作网络,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
1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含义何为社会管理?它是为了实现社会秩序、激发社会活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局面,由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企业、公众共同介入,基于一定的价值基础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对于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控制过程。
何为社会治理?它与社会管理类似,都是为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而进行的。
但与社会管理不同的是,社会治理更加强调公众参与,倡导公众在有序合法的情况下与政府通力合作,一道对部分社会问题进行管理。
也就是说,社会治理是一个自下而上参与的过程。
二者看似大相径庭,实则对中国社会发展推动力大有不同。
让我们着眼于中国社会在现有社会管理机制下产生的发展问题。
社会结构本身作为一个社会中各类社会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相对稳固的关系,在面临转型时,必然以整体系统形式进行过渡,具体表现为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
而我们当今所面临的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包含着两个不同层面:一是从自给自足的传统经济社会向相对较为开放的市场经济社会转变;二是由社会资源配置机构随社会集体利益转变而激发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的演变。
对学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解
对学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发布,掀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
《决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部署中,提出“学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其深刻内涵与意义何在?如何推进这一改革的落实?我认为校长角色转变是关键。
一、从“管理”向“治理”转变传递何种内涵过去,我们也认识到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今天我们更应认识到治理能力不足和不够现代化的问题,即不只是从上到下管的能力不足,而且是多元、平等、协调的治理能力不足。
《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个总目标既是国家的治理学说,也是我们改革的工作目标。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提“管理”,这一次《决定》突出了“治理”二字,而且还强调治理体系、治理能力要实现现代化,我认为这是非常先进的理念,可以说是《决定》的最大亮点。
我们应该深刻理解从管理到治理这一变化的深刻内涵。
管理是从上而下、一元单向的。
而治理是指多元利益主体围绕共同的目标协调与互动的过程。
可以说,随着市场经济中行为主体的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政府与民众、社会、企业、学校的关系也应是平等的、双向的、互动的、协同的。
在从管理向治理转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实现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就成了一个紧迫而现实的任务,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校长、管理层、教师、家长、学生、社会的关系,并建立完整的治理结构。
在学校内部,当前已经进入高度大众化、均衡化阶段,这不能只理解为基础教育规模和均衡,而应认识到基础教育组织的复杂化、结构的多样化、水平的差异化、权益的多样化。
除了学校自身的复杂变化,学校的外部环境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教育的利益关联者显著增加。
过去,很多人都不了解学校教育,觉得它神秘。
而今天,读书是平常的事情,利益关联者显著增加,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教育,也更容易看到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整个社会都能评论教育的一个原因。
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的几点认识
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一、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演进1.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定义和概念社会管理是指国家或政府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管理活动。
而社会治理则是在社会管理基础上,加强社会自治、社会共治和社会服务,通过全社会共同参与,实现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运行的有序。
2. 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背景和原因(1)社会管理模式的不足: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主要由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单向地对社会进行管理,缺乏对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整合和协同。
(2)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和多元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动,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就业压力、社会矛盾等,这些问题需要更加综合、多元和创新的解决方式。
(3)社会参与意识的提升:现代社会中,公民对社会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日益提高,要求政府以及其他社会机构能够更好地倾听公众意见,促进公众参与社会治理。
二、社会治理的主要特点和要素1. 多元化和综合性社会治理是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
2. 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社会治理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实现社会稳定、人民幸福为目标。
3. 麻痹性和容错性社会治理强调鼓励创新和尝试,容许一定的错误和失误,通过试错和修正来不断优化治理方式。
4. 法治和规范性社会治理必须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各参与主体都要遵守法律和规范。
三、构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1. 强化社会组织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各类社会组织,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问题解决中的积极作用。
2.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全面覆盖的社会信用体系,提高公民诚信意识,形成社会诚信共同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 推动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提高社会治理效率和精准度,加强对社会动态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4. 建立公共参与机制通过多元化的公众参与机制,广泛征求民意,增加公众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提高社会治理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如何认识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如何认识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马庆钰 2014年03月24日08: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社会治理”“政府治理”等概念中,将以往通常使用的“管理”改为“治理”,就是一大创新。
深刻认识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决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从“管理”到“治理”,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其内涵与外延有了巨大变化。
“治理”是特定范围内各类权力部门、公共部门以及社会组织的多向度相互影响,是公共事务相关主体对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平等参与,是各类主体围绕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协商互动。
相对于“管理”在内涵上的单打独斗、居高临下,“治理”的提出是理念上的一个巨大进步,有利于促进社会参与、激发社会活力,更好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并使相应的国家和社会治理创新的外延得到极大拓展。
“治理”的着眼点是促进社会参与。
“治理”这一概念,强调的是社会各类主体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行政改革趋势看,世界各国政府管理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是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单向走向互动,总的追求是公共治理。
这是由传统政府管理暴露的公共权力局限性决定的。
我国正在推进的政府职能转变,落脚点是“简政放权”和“促进参与”,不断创新社会参与机制、疏通社会参与渠道,促进社会各类主体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
《决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新理念,意味着今后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各类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具有平等参与的机会和舞台。
“治理”的着力点是激发社会活力。
从“管理”转变为“治理”,就是要突出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共治,并为此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平台、完善多元主体平等协商的机制,从而激发社会活力。
《决定》为此设计了几个着力点。
比如,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为社会各类主体参与决策创造条件、拓宽渠道。
从“管理”到“治理”:政府环境责任的新趋势
摘
要: 当下资 源和环境 问题 日益成为制约一 国经济发展 的重要 因素 , 环境保护越 来越普 遍地被认 为是现代政
府 必须履行 的几项最基本 职能之一。政府和 市场 管理 的失灵 , 得选择 多种组 织形 式提供环境这 种特殊公共物品和 使
服务成 为一种 必然。 环境 治理理论 正是基 于政府失灵等情 况. 寻求政府、 在 市场和社会的有效合作过程 中发现的“ 第三 项 ”以管理 为主 导的政府 垄断模 式向多元主体共 同参 与的治理模 式的战略转变是我 国政府环境责任发展 的新趋势 。 , 关键词 : 环境友好 ; 行政 管理 ; 环境治理 ; 治 善
避免成为环境立法的主要推动者和决定力量 , 带有浓 够 , 公众参 与环境决策程度较低等等。 在实行“ 国家干 ( 法规 、 政策 调控 ) “ 和 市场刺激 ” 厚的行政色彩。 根据《 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规 预” 国家环境法律 、
收 稿 日期 :0 1 0 — 1 2 1- 9 0
中图分类 号: 9 39 C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2 34 ( 0 1 1— 0 1 0 10 — 2 0 2 1 )0 0 5 — 4
以美 国为代 表 的英美法系 国家的环境管理 多是 定 ,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 从对环境要素的公共行政行为人手 , 注重对政府行政 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环境管理主要是指 国家环境保 权力的限制和对公 民环境权的保护 , 其环境管理与公 护行政 主管部门运用计划 、 组织 、 协调 、 控制 、 监督等 众共同治理基本上是 同步 的, 多表现 出以问题 为导 向 手段 ,为达到预期环境 目标 而进行 的一项综合性活 更为务实的趋 向; 以德 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 的环 动 。 在对环境进行管理的方法上较多采用 了行政性手 境管理则更 多的是从传统部门法 中寻求应对环境 问 段, 在尊重市场规律, 发挥市场和社会的调整机制方面 题的应对方式。 注重对传统法学理论的研究, 力图探究 做得不够 。 特别是社会公众在环境管理及相关事务中 原则制度背后蕴涵的背景及其深刻的理论支持。 比 进行参与和决策 , 相 并据此享有 和承担的法律权利和义 西方国家 , 我国环境法的发展 , 走的是 自 上而下的“ 政 务 的途径过窄 , 有时甚至形同虚设 。 府 推进型” 路线 , 无论是环境立法、 环境 司法还是环境 由于政府垄断性的存在、 环境要素 的不确定性与 行政权的配置与使用 , 都不是发端于市 民社会或者经 信息 的不完全 、 不对称等制 约 , 政府在提供公共产 品 济主体 , 而是一种 由中央政府 、 全国人大推动 , 地方政 的过程 中其能力要么过剩要么不足 , 看似强大但在解 府实施的政府主导制 。 这一点也可 以从我国环境政策 决实际问题 上又非常脆弱 。在 中国尤为如此 , 政府并 的全面以及环境管理机构 的庞杂 中得 以体现。 不能通过“ 有形的手” 将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 ; 环境 问
关于从城市管理到城市治理
①f台撵树滞豁:《都『荐管理概论》+台湾商务目j书俯1987年版,辫22—26页。
一、我囝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及城市管理蕊临的挑战
3
慧识和机制。市民参与的缺位,导致城市管理活动自上丽下的单向性行为,而非自上而 下、鑫下甄土鞠链台懿双囱瞧嚣为,妇,拳&参与城裹营璎懿一个舂效途经——瞬汪会 猫拜的频率几乎为零,城市政尉管理缺乏程序上的公正。也就无法做列实体上的公正, 形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缺乏是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的突出特征。城市政府与市民的关系纯 孝錾是“管”与“被营”,“命令”与“服从”约荚系,城市公共物品的提供缺少“凰应性”,
由于技术创新、跨国公司的发展以及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努力,世界资本、技 术、信息等生产要索在全球的流动规模加大,速度加快并带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而 世界资本市场的发展比世界贸易的发展更快。1991—199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年均 增长率达到17.1%,是世界贸易增长率的两倍多,其发展中国家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 占2/5。。由于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成为外商投资的 大户,不少世界前500强的公司在我国占领了“据点”,并逐步扩大“地盘”。如此以 来,生产要素和贸易的跨国流动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作为国民经济主要载体 的城市,受到的影响更直接、更巨大。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与国家之问、城市 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口益密切,许多国家的中心城市不再单纯是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中 心,而逐步发展成为超国界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心,形成国际性城 市;国家与国家之问的交流和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流和竞争。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城市是一个国家的缩影,也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同时也是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主 要承担者。城市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必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已是wTO成员国,城市管理的内外环境的变化对我国城市管理提出了挑战。我国的 城市管理方式明显落后于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的城市管理模式。也严重滞后于我 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城市管理多元化的需求。所以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城市管理 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转变我国市管理模式显得十分迫切。
北师大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2.1从管理到治理 (32张幻灯片)
发展。
讨论:结合上述材料说说社会组织的作用?
社会组织作为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可以
更直接地反映民意,能起到政府起不到的作用。
• 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 原因: • 随着市场经济和政治民主化的发展,政府逐渐 向社会组织开放更多的公共领域和公共资源, 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 交给社会组织承担。 • 作用:
第1单元 构建和谐社会 第2课 完善社会治理
第1站 从管理到治理
教学目 学习目标
• 1、理解转变治理方式的原因。 • 2. 理解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区别。 • 3、明白政府应当与市场分开,与社会分开,从微观社 会治理中解放出来,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 4、知道社会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
问题导航
2.为什么实现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
(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不 应当也不可能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包揽一切社会事 务,独自承担社会管理的任务。 (2)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公民 参与,增进人民福祉。
上海梅垅三村是市政改造回迁的老小区,由于环境差、治 安乱,小区居民借拖久物业费表达对物业服务的不满,物业 公司又因收入捉襟见肘而无法提高服务水平,小区管理陷入 恶性循环。赋闲在家的家庭主妇开展了“绿主妇,我当家” 社区环保自治行动,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形成了3民间议题, 民意征询,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业主代表、社区民警 “五位一体”决策,“绿主妇”社团协助实施的工作路径小 区成功实施了垃圾分类、社区绿化、道路拓宽、增加停车位、 阳台菜园等工程,成为社区自治的楷模。
教学目 课堂小结
• 1. 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区别。 • 2.为什么要实现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 (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不应当 也不可能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包揽一切社会事务, 独自承担社全管理的任务。 (2)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公民参与, 增进人民福祉。 • 3.怎样实现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 (1)转变政府职能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3)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
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向前迈进。
从过去单一的教育管理模式到今天的教育治理理念,教育管理的角色和职能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意味着教育管理者需要更多地关注教育的整体治理和发展,而不再仅仅是单纯地管理教育机构和教育资源。
本文将就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探讨教育管理者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从管理到治理:教育管理的变革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是以管理为主,侧重于学校内部的组织管理和行政管理,着重于资源的配置和任务的分配。
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却显得力不从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单一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教育发展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管理开始向教育治理的转变。
教育治理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其核心是强调以治理为导向,强调个体间的协同和共治,以提高教育整体的绩效和质量。
教育治理更注重对教育事业的宏观把控,关注于教育各个领域的统筹和整合,以及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商和合作。
教育管理者在教育治理中更多地扮演着协调者、决策者和领导者的角色,而非传统的管理者。
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实际上标志着教育管理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二、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的意义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治理能够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下,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往往是由教育管理者单方面决定的,缺乏对利益相关方的充分考虑。
而在教育治理中,教育管理者需要更多地倾听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和利用,从而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
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教育管理者在教育治理中需要更多地发扬协商和合作的精神,这对教育管理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管理者往往以权威和命令的方式进行管理,而在教育治理中,教育管理者需要更多地发挥协调者和领导者的作用,需要具备更高的沟通和谈判能力,从而使得教育治理得以顺利进行。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进步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进步摘要: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提出,对于解决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具有更加切实可行的意义,是社会管理领域的进步,社会治理的提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无论从服务理念、促进民生等方面都比传统的社会管理更能体现其优越性。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公众参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决议,这标志着我国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已经开始转型。
社会治理是我国一直以来在管理社会事务等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的改革目标与方向,意义较为宽泛和富有弹性,对于解决中国现阶段的问题更具有可行性。
对治理的关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共管理不能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变化和社会动态逐渐开始的,社会治理模式是多个组织、多个层面形成的网络管理模式,体现的是群防群治的思想。
但是社会治理也离不开政府的管理,而是在社会事务的管理和协调中,更多的体现社会组织及其成员自治、自律的活动行为,但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讲,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都是一种进步。
一、社会治理的提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1.社会问题的复杂化的趋势我国经济社会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然而在社会领域却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极不协调,并且这类现象越积越多,对经济社会的科学、良性运转有着一定的影响。
国家对社会问题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管理,社会管理工作对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维持社会和谐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日渐复杂的社会现状,原有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其管理需要,而需要有一种新的模式来取而代之,急需建立一种科学和完善的社会管理模式,保证经济社会的发展。
2.传统的社会管理显现出一些弊端我国社会管理工作应该是政府管理和社会自主管理的统一体,然而社会管理的行为理念在应对当前的社会现实显得有些滞后。
以往的社会管理是以政府管理为主导,但是由于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导致管理中存在着种种弊端,如服务思想不够,甚至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去替代社会管理中的服务环节等。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政策脉络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政策脉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社会管理的理念和模式也在不断演进和完善。
近年来,我国在社会管理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逐渐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向"治理"模式转变。
这一转变不仅在理论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
本文将从历史渊源、政策演变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探讨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政策脉络。
一、历史渊源1.传统社会管理模式我国传统社会管理模式以"治"为主,以政府为主导,通过行政手段来维护社会秩序,解决社会矛盾。
这种模式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维持社会稳定,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政府权力过于集中、行政效能不高、民众参与度低等问题。
2.社会治理理念的崛起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社会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治理这一概念应运而生。
社会治理强调的是政府、市民社会和市场各方协同合作,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和问题解决,实现社会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
二、政策演变1.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
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将政府职能从单一行政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主要表现在政府放权、市场监管和公民参与等方面。
从此,社会治理理念开始在我国的政策制定和实践中得到贯彻和推广。
2.重大决策和举措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促进社会治理的重大决策和举措,比如《社区社会工作者管理办法》、《社会组织管理暂行条例》等。
这些举措旨在营造良好的社会治理环境,促进政府、市民社会和市场的有效互动,保障社会治理体系的良性运行。
3.实践与探索除了政策层面的倡导以外,各地也积极探索和实践社会治理模式。
比如通过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加强社区矛盾调处机制建设、推动居民自治等,都是在落实社会治理理念的过程中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果。
三、未来展望1.社会治理向深度发展未来,我国社会治理将朝着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方向发展。
(完整word版)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内涵之变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内涵之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这昭示着中国的治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社会治理意味着在一个日益复杂的世界如何决策?如何引导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避免曲折,避免危机?这,需要新的治理模式。
治理是关于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的互动以及他们如何连接居民的活动。
治理是指一系列的价值、政策和制度,通过这些,一个社会可以来管理它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进程。
它是一个国家开发经济和社会资源过程中实施管理的方式。
它同时也是制定和实施决策的过程。
治理还被界定为限制和激励个人和组织的规则、制度和实践的框架。
所以,治理不仅仅局限于政府,也包括多元角色的互动。
治理理念的高度升华就世界范围而言,治理一词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现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不仅包括组织治理,也拓展到问题治理,不仅拓展到地方和国内问题的治理,还拓展到全球问题治理。
治理是一门驾驭和引导社会和组织的艺术。
治理是决定权利如何应用,决策如何做出,居民或利益相关者如何参与的结构之间、过程之间以及传统之间的互动。
治理不仅决定走向哪里,而且也决定谁应当参与决策和以什么样的资格参与.对于加拿大的经验研究表明,公共对话与政府的信任度之间有明显关系,公共参与可以提高政府的信任度.对于意大利的研究发现,公共对话能够提高经济运作。
社会治理是指一种导致公共理想的社会和经济效果的治理模式。
人们逐渐认识到制度结构或关系不只是政府内部的制度结构和关系,还包括社会部门的结构和关系,对决策产出发生重要影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政府对于公共事务的影响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事情越复杂,政府的局限性越明显.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相信,公共关心的重要问题,包括环境问题、信息和通讯技术发展问题非常复杂以至于不能由政府单独决定。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进步
但无 论 从哪个 层面 来讲 ,从社会 管理 到社会 治理 都是 维护社会现状 ,又能激发社会 组织活 力的一种新型 的社
一
、
社会 治理 的提 出顺应 了时代 发展 的要求
1 . 社会 问题 的复杂化 的趋势 我 国经济社 会经 过近 些年 的快速 发 展,人 民生 活
水平得 到了大 幅度提升 ,然而在社会领域却积累 了一些 矛盾和 问题 ,这与经济社会 的健康发展极不协调 ,并且 这类现 象越积越 多,对经济社会 的科学 、良性运转有着
已经 不 能适应其 管 理需要 ,而需 要有 一种新 的模 式来 模式在 实际运作 的过程 中,越来越被人 们认识 到其局 限 取而代之 ,急需建立 一种科 学和完善 的社会管理模式 ,
保证经济社会 的发展 。 性 ,政府 主导 的社会 管理 模式 不仅影 响 了社会 组织 参
与管理的积 极性和科 学性 ,更是不能有效激发各组织、
管理体制 已经开始转型。社会治理是我 国一直 以来在管 么就 显得 开展 工作 的力度 十分 薄弱 ,在 这种 情况 下,
理社会事 务等领域进行研 究和探索 的改革 目标 与方 向, 意义较 为 宽泛和 富有 弹性 ,对 于解 决 中国现 阶段 的 问
题更具有可行性。
多数 仍然是 政府 部 门在行使 管理职 能 ,无 法促 进社会 组织更好的发挥 社会 管理的作用 。 3 .社会治理是更 先进 的社会管理模式 无论是 以往的社会管理还 是当前提 出的社会治理 ,
的提 出顺应 了时代 发展 的要 求, 无论从服 务理 念、促 社 会现 实显得 有些滞 后 。以往 的社会 管理是 以政府 管
进 民生等方面都 比传统 的社会管理更能体现其优越性 。
从“学校管理”走向“学校治理”
从“学校管理”走向“学校治理”1. 引言1.1 学校管理与学校治理的区别学校管理与学校治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二者都是对学校进行管理和运作的方式,但在实质和理念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学校管理强调的是对学校内部事务的管理和运作。
在学校管理模式下,通常由校长和行政人员来负责学校的日常事务,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财务管理等。
管理者通过规章制度和权威来管理学校内部的各项事务,目的在于确保学校的正常运作和秩序。
相对而言,学校治理更强调的是学校的内部参与和共治。
在学校治理模式下,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参与者共同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形成一种共同治理的机制。
学校治理注重的是民主参与、权力共享和责任分工,通过多方参与来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提升。
学校管理更倾向于强调权威和规章制度,注重管理者的决策和控制;而学校治理更注重参与和共治,强调共同治理和权力分散。
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学校治理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
1.2 学校治理的重要性学校治理是指在学校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决策机制,促进学校内部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共治,实现学校的健康发展。
学校治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治理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学校内部各方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和监督,可以有效地促进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
学校治理有利于提升学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决策机制,可以确保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公开和公平,减少任意性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增强学校对社会的信誉。
学校治理有利于激发教职工和学生的创造力和活力。
通过建立灵活、开放的管理体系,激励全体师生参与学校治理的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推动学校办学的创新和发展。
学校治理是一个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校透明度和公正性、激发师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只有加强学校治理,形成各方共治、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才能真正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精选中国社会矛盾的转变 [从管理到治理:社会矛盾化解的思维转变]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该过程中蕴含着一个悖论性困境:改革需要政治社会的稳定,但改革过程本身又是引发不稳定因素的直接原因。
群体性事件等社会矛盾冲突的频频发生,容易造成社会秩序的破坏、社会财产的损失、社会心理的失衡,甚至导致国家权威受损、执政党合法性遭受质疑。
有鉴于此,如何有效地化解矛盾、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就成了转型时期党政领导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看,社会矛盾的多发、矛盾化解的低效,很大程度上是领导者与决策者的思维取向问题,即过于强调控制取向的管理,而忽视“治理”(governance)的考量。
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发展理念和实践方式,治理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当代治理运动的兴起是现代社会组织转型与发展的产物;第二,当代治理的组织载体发生了根本变化,它既包含政府组织,但又不绝对局限在唯一的、单一中心的政府组织;第三,当代治理意味着国家和公民社会关系的重新调整;第四,多中心治理模式的形成和社会网络组织体系的构建,是当代治理运动的制度结构和组织的基础;第五,公民积极参与,政府与公民之间建立的相互信任、相互依赖与相互合作关系,是当代治理的社会与道德基础;第六,当代治理不仅表现为一定的制度构造,而且也表现为一定的发展进程;第七,当代治理的基本理念及善治的重要评价标准是参与、公开、透明、回应、公平、责任、合法性等重要原则;第八,各种利益关系进入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过程是治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促使政府的功能及其领导者的行为取向和工作重点发生重要变化。
具体到社会矛盾化解过程中,本文将治理的理论取向和实践展开分解为目标、主体、理念、战略和方式等五个方面,通过对比分析传统管理思维与新的治理思维的差异,来确立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改革的目标定位。
一、治理目标:从同一到和谐管理思维追求的是通过社会控制来保证社会秩序的实现和维持。
控制的手段以法律的、行政的乃至暴力的为主,具有强制性特征。
控制的目标在于实现社会秩序即整个社会的组织化与稳定性,以及对于国家权威命令、规则、意识形态的服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管理”到“治理”
2015年12月,我部于南京商业学校举办了江苏职教名校俱乐部年会暨职教名校校长论坛。
为了更好地观察和探索承办校所进行的管理改革,这次校长论坛的论题定为“职业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邀请了省内4位知名职校校长参加,以比较深入地探讨这个话题。
“学校治理”在高层与学界不是一个新事物。
教育部公布的《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提出要用3年时间,在职业院校中广泛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管理制度标准建设、管理队伍能力建设、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学校文化育人创新、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等有机衔接和互为贯通的六大行动,加快实现职业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教育部前副部长鲁昕也在一次讲话中,要求高职院校以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D2018年)》为主线,深化改革创新,聚焦内涵建设,强化校企融合,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
从这些动作来看,“治理”可能很快就要从文件政策的白纸黑字变成职业院校的办学现实,此时以学术论坛的形式,帮助校长们扫除理解上的障碍,明晰相关概念的意义,了解面临的形势和困难,应该说,还是比较及时和必要的。
从讨论的情况来看,校长们既对“职校治理”充满期待,同时也对从“管理”走向“治理”的艰巨性、复杂性有着充分的认知。
从某种意义来说,职业学校由于生源类型、办学形式、教学方式、管理机制等的特点,要想达到现代职业教育的建设要求,格外需要“治理”这种新型组织与管理理念的实施;也正是因为几乎同样的原因,目前职业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还处于一种较为落后、低效的状态,因而,走向“治理”就等于走向“高效、先进”、走向“现代化”;走向“治理”,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因为,“管理是单向的,治理是多向的;管理是僵硬的,治理是灵活的;管理是一元的,治理是多元的;管理是效率优先,而治理是系统优化”。
下面,就请一起来回顾该论坛的精彩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