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word教案.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在动手操作,测量和讨论等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来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探究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小棒,研究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喜欢风筝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风筝的图片,想看吗?课件演示:欣赏风筝图片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最想做什么?预设:放风筝、做风筝。

师:玲玲和聪聪正在做风筝,咱们一起去看看吧!仔细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情境图)生可能回答:有4根小棒,长度分别是2cm、3cm、5cm和6cm。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任意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二、合作探索(一)动手操作,发现问题师:是不是任意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呢?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小组合作探索要求:(1)将4根小棒,任意选取3根,试着围成三角形。

(2)将围成的情况整理在下表中。

能否围成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厘米)围成围不成学生动手操作。

师: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组围三角形的情况?学生汇报交流。

问:在刚才围三角形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生交流。

师:是呀,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并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这说明三角形三条边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关系,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二)深入探究,发现规律1.小组活动。

师:到底什么样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样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呢?师: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前面围三角形的情况讨论交流,找出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加深。

此阶段的学生好动、好奇心强,对于新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但同时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三角形特性的理解。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三角形的相关图片、实物等素材。

2.教学工具:准备白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教学环境:布置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初步了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呈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如: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验证这些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利用给出的线段,尝试围成三角形,并判断是否符合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1《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1《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1《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能够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鼓励学生合作探讨、互相讨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挑战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2.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3.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和应用;2.帮助学生辨析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教学1.引导学生从平行四边形的讨论逐渐过渡到三角形的性质;2.提出问题:“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第二步:教学内容呈现1.讲解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2.介绍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包括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特殊情况;3.带领学生探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和应用。

第三步:教学练习与巩固1.给学生提供一些案例让他们独立思考和解答;2.师生互动,共同讨论解答过程和方法。

第四步: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三角形三边关系的重要性;2.鼓励学生勤加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有的学生在应用时存在思维僵化,只能用单一方法解题,缺乏灵活性。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善于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也欢迎学生们在课后继续加强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能运用这一关系判断线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
2.解决实际问题,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应用于测量、计算等实际场景。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实物,如自行车三角架、衣架等,让学生感知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探究三角形特性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共同进步。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图形的认识有了一定的积累,能够识别基本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已经较为熟悉,但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尚处于模糊状态,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来进一步明确。此外,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已经能够运用简单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方法,但还需加强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和思考空间,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2.完成课本第56页的练习题,包括以下类型:
a.判断给定线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b.计算给定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c.设计一个实际问题,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
3.思考题:
a.除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你认为三角形还具有哪些特性?
b.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4.小组合作任务: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分发不同长度的线段,让学生自主尝试组合成三角形,观察并思考哪些组合能够成功,哪些不能。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难点: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一些基础知识,如三角形的定义、分类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模型,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生:我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很好!这就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引导学生通过操作验证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生:我发现,只要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师:很好!这说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成立的。

3.巩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师生共同完成课本P44例1。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44,我们一起完成例1。

(2)学生独立完成课本P44练习题。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课本P44的练习题,巩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4.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1)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是3cm、4cm、5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生:周长是3cm+4cm+5cm=12cm。

师:很好!这就是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课本P45练习题。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课本P45的练习题,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这个性质对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6.作业布置(1)完成课本P46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四、板书设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最新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3条边的关系》教案设计-word文档

最新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3条边的关系》教案设计-word文档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3条边的关系》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三角形3条边的关系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节课主要学习三角形3条边的关系及应用三角形3条边的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提供机会,也可以为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打下基础,还可以为学生应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作铺垫。

2.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喜欢玩的天性,首先设计让学生拼摆三角形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到学习状态。

在教师的引导下,当学生发现三角形3条边的关系后,出示教材上的情境图,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3.在教学过程中,由行动生问题,由问题生假设,由假设生验证,由验证生新价值,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长度不同的小棒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如果用一根小棒代表一条线段,围成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任意给你3根小棒,你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2.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究竟谁说得对呢?我们亲自用小棒摆摆看,请大家打开学具袋,从中任意取出一些小棒试试看。

可以换小棒多试几组,注意小棒要首尾顺次相连。

设计意图:通过“3根小棒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1.拼摆尝试。

师:任意取3根小棒,看能不能摆成三角形。

(学生任意取3根小棒试着摆一摆,多摆几次,记录下来)师:你发现了什么?(3根小棒有的能摆成三角形,有的不能摆成三角形)师:在什么情况下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在什么情况下3根小棒不能摆成三角形?让我们用手中的学具通过小组合作来寻找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为后续几何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特性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判断。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他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图形的拼组和变换,对图形的特性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

2.让学生理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一关系判断三角形的稳定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2.教学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推理和证明。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操作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思考和探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讲解法: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讲解和解答。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三角形的定义、特性和三边关系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2.教具:准备一些三角形模型,用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3.学具:准备一些三角形纸片,供学生动手操作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场景,如自行车、三角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见过这些图形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出三角形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如三角形的三个角之和为180度,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

同时,展示三角形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三角形的特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用三角形纸片尝试组成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边关系的》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边关系的》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边关系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关系。

2.能够准确运用三边关系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掌握运用三边关系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三边关系的概念和应用。

2.能够独立运用三边关系解决具体问题。

四、教学准备1.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2.教学板书和彩笔。

3.教学PPT或教学视频。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三边关系介绍1.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定义,了解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2.讲解三边关系的概念,并通过实例演示三边关系的运用。

第二节:三边关系应用1.讲解三边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2.给学生布置相关练习,让他们独立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第三节:课堂讨论和总结1.学生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题过程中的困难和方法。

3.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三边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与三边关系相关的题目。

2.思考三边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写下自己的想法。

七、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我发现学生对三边关系的理解还有一定困难,需要通过更多实例和练习加强他们的掌握程度。

下节课我将加入更多互动环节,让学生动手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以上就是本节课关于三边关系的教学计划,希會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引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课时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课时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课时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课时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了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特性以及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年级和三年级数学课程中关于图形的知识,对于图形的认知和观察能力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操作来加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发现并总结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能够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绳子等。

2.教学环境:教室、黑板、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比如用绳子围成一个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三角形的三边长度,让学生观察并总结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用三角板和绳子围成不同的三角形,并观察和记录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1《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1《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1《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三边关系》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这一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特性、三角形分类等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关键词如“任意”、“大于”、“小于”等在理解上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能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断三角形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2.难点:学生能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断三角形的形成,对关键词如“任意”、“大于”、“小于”等在理解上有所突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

2.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操作,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三角形模型、直尺、绳子等。

2.教学课件:制作相关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三角形三边关系,例如:用绳子摆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三角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三角形三边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并总结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三角形图形,让学生判断是否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

四下《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四下《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四下《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82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能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围成三角形,能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长度不同颜色的小棒若干根,实验表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看,图上这些地方你们都熟悉吗?(我们的学校、鼓楼商场还有学校后门的建设银行。

)师:如果把我们学校大门到建行看成一条直路的话,把这三个地方连接起来,就成什么图形?师:老师从学校大门口到建行去取钱,有几条路可走?猜一猜我会走哪条路呢?为什么?师:老师在银行取了钱后,现在要去鼓楼商场购物,又有几条路可走?我会走哪条路?师:老师现在要回学校,我又有几条路可走?我又会选择哪条路呢?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认为在三角形的线路中走其中一条边的线路比走另外两条边组成的线路近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大多数的同学都是从生活经验中发现走两条边的线路比走另一条边的线路远。

那么,有没有别的办法证明我们的这种判断是正确的呢?(学生困惑,沉默不语.)师: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一下,看看在三角形中,三边的关系是怎样的?(板书课题: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二、设疑激趣,动手探究师:(设疑)用小棒代替线段。

请看,老师这儿有红、蓝、黄色的小棒若干根,任意拿三种颜色的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色的三角形吗?(学生会出现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两种情况。

)师:有两种意见,到底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让我们动手操作后再谈自己的发现。

师:我请一位同学上来任意拿出不同颜色的三根小棒,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看。

)师:这位同学围成三角形了吗?(根据学生的情况将数据填在表格中)你们想不想试试?师:请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小棒,要求用三种颜色的小棒围三角形。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五单元“认识图形”中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发现并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能判断三角形的三边是否符合三角形的特性。

为后续学习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探究能力。

但对于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需要借助具体的操作和实践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发现并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发现并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判断三角形的三边是否符合三角形的特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运用操作活动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

3.采用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三角形模型、尺子、笔等教具。

2.制作课件,展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角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三角形的三边有什么关系呢?”2.呈现(10分钟)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用尺子测量三角形模型的三边长度,并记录在纸上。

然后让学生相互比较三边的长度,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三角形模型,用尺子测量三边长度,并判断三边是否符合三角形的特性。

然后交换模型,重复操作。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三角形模型,让学生判断三边是否符合三角形的特性。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首先,我们来看看表格中哪些实验结果是围不成三角形的。

可以发现,当三根小棒中较短的两根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最长的一根小棒的长度时,就无法围成三角形。

这是因为,如果较短的两根小棒加起来的长度已经达到或超过最长的小棒的长度,它们就无法再和最长的小棒组成一个三角形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围成三角形的情况。

可以发现,在所有的实验中,只要三根小棒中较短的两根的长度之和大于最长的一根小棒的长度,就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这是因为,如果较短的两根小棒加起来的长度还不足以和最长的小棒组成一个三角形,我们就可以调整其中一根小棒的长度,使得它们之和大于最长的小棒的长度,从而围成一个三角形。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长度,是围成一个三角形的必要条件。

这也是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基本原理。

三、巩固练。

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判断其中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并解释原因。

2、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三角形三边关系,并解释原理。

3、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即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长度,是围成一个三角形的必要条件。

通过实验和探究,我们深入理解了这个原理,并学会了如何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在今后的研究和生活中,我们要继续加强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讨论了围不成三角形的线段,其中包括(4、5、10)和(4、5、9)。

教师要求学生介绍他们发现的经验,并解释为什么这两种情况不能围成三角形。

接下来,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展示了4、5、10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无法实现,因为4+5<10.教师指出,有两条线段的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条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板书了4+5<10.随后,教师演示了4、5、9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也无法实现,因为4+5=9.教师指出,有两条线段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条时,也不能围成三角形。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1.帮助学生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提高学生的几何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4.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始时,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物体,如三角板、自行车三角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这些物体要设计成三角形呢?”通过这个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着,教师提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三角形有什么特性?它的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本章节的主题——三角形三边关系。
3.知识讲解,巩固练习
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讲解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含义和运用方法。同时,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习中巩固知识,形成技能。
4.方法指导,解决问题
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同时,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讲授新知
1.三角形的定义: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图形,如直线、线段、角等,并在此基础上,引出三角形的定义。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三角形的特点,如“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让学生对三角形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三角形分类: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让学生观察、思考它们的区别。在此基础上,讲解三角形按边分类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b.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如牙签、火柴、纸张等)进行创作,充分发挥创意。
作业要求:
1.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认真思考,确保解题步骤的正确性。

数学人教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成绵路小学黄金惠一、说教材《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材先安排了一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情景图,导出所要研究的问题,接着介绍以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原理。

教材篇幅简短,但思路清晰,要点突出,教法学法寓于其中,方便教师教学。

分析教材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探索过程,自己发现和得出结论。

为了让学生获得更深的感受和体会,我遵循编写意图,对教材还做了适当的扩充处理,增加了一些环节,让教学过程更显层次性和动态性。

这一内容的教学,能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了三角形的概念和知道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另一个重要特性,丰富三角形的知识。

为今后学习三角形相关知识提供了重要条件。

二、说学生这一学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感。

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探索图形及其关系的愿望不断提高,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认识图形,进行探索。

经认真研读教材和学生以及课程标准,本节课我从三个方面制定如下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并运用这一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猜想验证、合作探究,经历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1)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激发对数学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自己探索真理的勇气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

(2)学会从全面、周到的角度考虑问题。

(3)增强学生讲文明、守公德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难点:引导探索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人教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5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word教案 (2)

人教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5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word教案 (2)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教材内容及分析:《三角形的特性》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包含两个知识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和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而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三角形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三角形的特征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进行的。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到:三根小棒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围不成三角形,从没有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中猜想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

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想象——猜测——验证——总结的学习习惯。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采取“操作←→观察←→想象←→猜测←→验证←→总结”的模式进行教学,主要的教学思路设计是:游戏活动发现问题……动手操作,引发猜想……实践探索,进行验证……运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使学生明白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想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四、教学过程:1.游戏倒入:游戏:围三角形学生取一根塑料管,并把它任意剪成三段围三角形。

[设计思路]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有的同学围成了三角形,二是有的同学围不成三角形。

那么,教师就可以指出:不是随随便便的三条线段就可以围成三角形的,那么自然而然的让学生去思考到底怎么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2.根据问题,进行探究。

(研究三根小棒围不成三角形的原因)教师请一些没有围成三角形的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前面实物投影仪上进行展示。

(1)教师先选取其中一份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作品。

指着作品说:噢?这真的围不成啊?哪位同学愿意再来试一试?在老师的诱导下,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把那两根小棒再斜一下,教师演示小棒的移动,学生在这一环节上很想让两根小棒的端点能重合在一起,但是当两根小棒都平躺在一起了,还是没重合,使学生猛然感受到围不成的原因在于“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根小棒”,将学生的眼光吸引到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上;再展示所有没围成三角形的作品,使学生得出结论。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的特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 让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 教学难点:能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三角形的名字,如自行车的三角架、房屋架等。

- 提问:为什么这些物品要设计成三角形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板书课题)2. 探究新知- 活动一:探究三角形的特性- 让学生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并记录下三根小棒的长度。

- 提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的特性。

- 活动二: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 让学生用三根小棒尝试围成一个四边形,并观察其稳定性。

- 提问: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呢?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与三边关系密切相关。

3. 实践应用- 出示例1:判断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

- 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判断。

- 出示例2:用三根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求第三根小棒的长度。

-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

4. 总结延伸-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 提问:你们还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让学生举例并解释。

四、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或现象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与三边关系密切相关,并能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课程: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 能够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 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 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直尺、三角板等绘图工具。

3. 三角形模型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征,回顾三角形的定义。

2. 提问:三角形有几条边?几条角?二、新课讲解1. 讲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a.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b.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3. 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合作探究1. 分组讨论:如何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2. 每组选一个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五、总结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强调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身边的三角形,思考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和合作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在四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中,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一概念,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首先,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直观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过程与方法:
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动手围三角形,在动手过程中发现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过实际的动手操作,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情景导课
1.师生互动交流,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教师板书:三角形,让学生谈谈对三角形的认识。

二、民主导学
活动一:围一围
1.师先示范围三角形后提问:给你三根吸管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吗?
学生异口同声:一定能。

2.学生动手操作:用电线把吸管穿起来围三角形。

师提示:把电线首尾相连,接头拧好。

3.黑板上展示学生的成果:有围成的三角形,有围不成的三角形(两边之和小于第三
边的;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
活动二:摆一摆
1.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怎样才能围成?
学生汇报交流:不太完善,严密
2.师:拆开原来围的,摆摆看三条边有什么关系?
学生自己摆,从中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活动三:画一画
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一量每条边的长度,看看任意两边之和是不是都大于第三边?
2.多媒体出示三角形和三边长度,再次验证: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三、检测导结
1.判断各组小棒,哪些能拼成三角形?(单位:厘米)
(1)3、4、5
(2)3、3、5
(3)2、2、5
(4)教师说:2、5、4,学生判断并说理由。

(5)教师说:10、7、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提问:10可以换成几?
2.小明上学的三条路线图
邮局
小明——————————学校
商店
师:小明去学校走哪条路最近?
3.姚明一步走4米,你相信吗?(调查:姚明身高2.26米,腿长1.2米)
师:最近网上看到姚明的信息,感兴趣吗?
学生解答
师总结:有些信息,我们要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

4.现有3厘米和8厘米的小棒,如果要摆一个三角形,还需配几厘米长的一根小棒?有多少种?
学生说出长度,并说明理由。

师适时点拨引导得出:5﹤□﹤11(无数个)
四、总结
师:这节课开心吗?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