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早期筛查情况分析

合集下载

对宫颈癌筛查状况及评价指标的相关分析

对宫颈癌筛查状况及评价指标的相关分析

2016.12基础研究67对宫颈癌筛查状况及评价指标的相关分析陈淑霞广西容县妇幼保健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 537500【摘 要】目的:了解宫颈癌的筛查状况以及评价指标的相关分析。

方法:了解参加广西省容县2012年-2014年开展的“宫颈癌”免费检查活动的农村妇女的筛查结果,对其进行数据统计,并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2012年参加活动的妇女有15000人,经过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根据TBS 分类,其中正常人数为14645人,发现异常病变者355人,其中检出率为2.37%、早诊率9.86%、治疗率45.95%;2013年共有17003人参加活动,根据TBS 分类,其中正常人数为16577人,发现异常病变者426人,其中检出率为2.51%、早诊率11.97%、治疗率65.79%;2014年共有14283人参加活动,根据TBS 分类,其中正常人数为13805人,发现异常病变者478人,其中检出率为3.35%、早诊率7.11%、治疗率64.86%。

【关键词】宫颈癌;筛查;评价指标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40-60岁为发病年龄高峰。

主要分为鳞状上皮癌,常发生于子宫颈外口的鳞状上皮与宫颈管的柱状上皮交界处,约占宫颈癌的90%-95%;腺癌,发生于宫颈管柱状上皮或颈管腺上皮,约占5%-10%;鳞腺癌,癌组织内有明确的腺癌和鳞癌成分,多见于年轻和妊娠妇女,恶性程度高,转移灶,预后差。

根据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分级:CIN Ⅰ级即轻度不典型增生、CIN Ⅱ级即中度不典型增生、CIN Ⅲ级即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本文主要是对宫颈癌筛查情况的统计以及相关评价指标的分析[1]。

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于2012年-2014年在广西省容县开展“宫颈癌”免费筛查活动,将参加筛查活动的农村妇女的筛查结果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并对检出率、早诊率、治疗率进行统计。

1.2 方法对妇女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并根据TBS 分类分为: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鳞状细胞癌,统计每项数据。

宫颈癌早期诊断与筛查的分析比较与评价

宫颈癌早期诊断与筛查的分析比较与评价

宫颈癌早期诊断与筛查的分析比较与评价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1~8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因宫颈病变行细胞学筛查的患者1061例,分别采用传统宫颈细胞涂片(535例)和新柏氏薄层细胞学检测系统(TCT526例)进行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对103例细胞学阳性或临床可疑的患者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65377;1061例患者无宫颈手术史,目前未怀孕,无盆腔放射治疗史,至少半年内未进行任何宫颈病变诊断和治疗方法处理,年龄20~65岁,平均38.4岁&#65377;1.2 方法1.2.1 传统宫颈涂片采用妇科木制刮板刮取宫颈及宫颈管内的上皮细胞,均匀地涂抹在玻片上; 95%酒精固定,巴氏染色&#65377;1.2.2 液基细胞学检测方法液基细胞学检测仪购自美国新柏氏公司&#65377;用毛刷取宫颈管内及鳞柱交界处细胞置于保存液中,按仪器操作说明制片&#65380;95%酒精固定,巴氏染色&#65377;由病理医生最后诊断&#65377;根据病变程度,按照TBS分类法,结果分为正常细胞&#65380;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65380;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65380;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癌5种&#65377;细胞学阳性诊断是指ASCUS及以上的病变&#65377;1.2.3 阴道镜检查TCT回报ASCUS以上者行阴道镜检查&#65377;先用棉签擦去宫颈表面及阴道内分泌物后,观察鳞柱交界及血管,再于宫颈表面涂3%醋酸溶液30~60s后镜下观察,出现白色上皮&#65380;镶嵌&#65380;点状与各种异型血管&#65380;脑回状改变为异常转化区&#65377;接着行碘溶液试验,柱状上皮&#65380;未成熟化生上皮&#65380;角化上皮&#65380;非典型上皮碘不着色为碘试验阳性区&#65377;1.2.4 阴道镜下活检部位选择选择阴道镜下病变最严重处进行多点活检,正常转化区则常规取移行带3&#65380;6&#65380;9&#65380;12点处&#65377;移行带上移行宫颈管搔刮术&#65377;1.2.5 病理组织学检查根据病变程度,分为慢性炎症&#65380;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CINⅠ),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INⅡ)&#65380;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CIN Ⅲ)&#65380;癌&#65377;2 结果2.1 TCT检查的阳性率与传统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比较TCT检出ASCUS24例4.57%&#65380;LSIL40例7.60%&#65380;HSIL16例 3.23% 和SCC2例0.38%,传统细胞涂片检出ASCUS37例 6.92%&#65380;LSIL29例5.42%&#65380;HSIL9例1.68%和SCC1例0.19%&#65377;二者相比,TCT显著提高了对宫颈低度和高度病变的检出率,而降低了对ASCUS的诊断率;在标本取材方面,TCT的标本不满意率为 0.57% (3/526),传统细胞涂片的标本不满意率为1.71%(9/ 535),二者相比,TCT标本的不满意率下降了78%,见表1&#65377;2.2 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与细胞学筛查结果对比在1061例细胞学筛查中,对103例细胞学阳性或阴性但临床高度可疑者(宫颈重度糜烂和接触性出血者)进行了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其中传统细胞学检查53例,结果提示炎症但临床可疑者7例&#65380;ASCUS19例&#65380;LSIL22例&#65380;HSIL6例&#65380;SCC1例;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病理结果为炎症25例&#65380;CINⅠ21例&#65380;CINⅡ5例&#65380;CINⅢ3例&#65380;SCC1例&#65377;传统细胞学筛查与阴道镜活检结果符合率分别为LSIL56.82%;HSIL45.45%;SCC100%;TCT 检查者49例,提示炎症但临床可疑者8例,ASCUS11例,LSIL20例,HSIL9例,SCC1例&#65377;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病理结果为炎症16例,CINⅠ22例,CINⅡ7例,CINⅢ3例,SCC1例&#65377;TCT检查与阴道镜活检结果符合率分别为LSIL74 .36%,HSIL85. 71%,SCC100%&#65377;二组相比,TCT检查在诊断宫颈低度病变与高度病变的准确率上较传统细胞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1),见表2&#65377;3 讨论3.1 传统宫颈涂片检查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自细胞学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以来,已明显降低了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率,但由于传统宫颈细胞涂片在标本取材与制作上存在的诸多缺陷,使得筛查的假阴性率一直较高,据报道为15%~40%[1]&#65377;其主要原因,①标本:需要诊断的上皮细胞没被取到玻片上,约60%~80%的标本在取材过程中被丢弃;②读片:涂片质量较差,背景中存在的大量黏液&#65380;血液及炎细胞遮盖了上皮细胞,使得阅片者易产生疲劳感而影响正确判断;③阅片者责任与经验不足:这也是一些患者虽经常进行细胞学检查,但仍有宫颈癌发生的原因所在[2]&#65377;3.2 宫颈细胞学检查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TCT细胞学检查从取材与制片上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65377;取材时其特制的毛刷沿宫颈及宫颈管顺时针旋转10周,然后将取出的标本即刻洗入ThinPrep保存液中,使取材器上的标本几乎得到了全部保留,同时也避免了传统涂片过程中所引起的细胞过度干燥,而影响正确诊断;保存液中的标本经Thi nPrep2000系统程序化处理,使黏液&#65380;血液和炎性细胞与上皮细胞分离,经高精密度滤器过滤后,转移到静电处理过的玻片上,制成均匀的薄层涂片&#65377;与传统细胞涂片相比较,TCT不仅提供了足够量的标本,而且还改善了涂片的质量,使不正常的上皮细胞很容易被辨认,尤其是对于细胞数量少&#65380;体积小的鳞状上皮高度病变,大大提高了其阳性诊断率&#65377;同时也提高了细胞病理学家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其疲劳感&#65377;故应将TCT检查作为宫颈癌筛查的一种常规手段&#65377;虽然TCT在提高筛查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每张涂片的成本,但多数学者认为运用TCT筛查可以适当延长筛查的间隔,实行不经常性筛查会更具经济性[3]&#65377;宫颈早期病变以年轻患者居多&#65377;因此主张20岁以上有性生活的妇女应每年进行1次细胞学检查&#65377;3.3 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阴道镜通过放大的图像直接观察宫颈鳞柱交界的病变,涂3%的醋酸后出现白色上皮,涂复方碘溶液后出现特征性改变,在可疑部位活检,提高准确性&#65380;特异性&#65377;美国癌症协会2002年指南中指出:阴道镜是作为诊断工具,用于诊断早期流程中细胞学或HPVDNA检测异常之后,而不是用于筛查[4]&#65377;3.4 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对宫颈筛查的必要性宫颈癌的发生与早婚&#65380;多产&#65380;多性伴及HPV感染有关,目前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增多趋势,及时诊断治疗早期宫颈癌是可以治愈的&#65377;宫颈细胞学检查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普查的重要手段,但敏感性不高&#65377;阴道镜作为一种内镜直接观察宫颈病变,迅速鉴别良&#65380;恶性病变,并提供可靠的活检部位,提高宫颈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补充细胞学检查的不足,降低漏诊率&#65377;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对早期宫颈病变起到筛查作用&#65377;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65380;注解&#65380;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65377;。

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及预防对策分析

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及预防对策分析

论著·临床辅助检查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宫颈癌为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妇科恶性肿瘤,其近些年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高,而其发病人群则主要集中在50~55岁的中年妇女群体中。

其主要包括鳞状细胞浸润癌、腺鳞癌以及腺癌等,在妇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癌症类型为鳞状细胞浸润癌,其发生率则为宫颈癌全部发病率的70%以上[1]。

但是由于早期的宫颈癌其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后期可能出现较多的临床症状,晚期则可能出现严重贫血等其他严重的全身性衰竭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早期筛查,以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使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效降低,还能够避免其出现二次复发的情况。

近年对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采取了早期筛查的措施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宫颈癌患者15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年龄25~59岁,平均(50.6±4.6)岁。

全部患者中有36例未婚女性,剩余的114例均为已婚女性。

而在各年龄段中,25~35岁的女性患者40例,36~45岁的患者40例,46~55岁患者50例。

方法:对宫颈癌患者采取早期筛查方式进行宫颈癌的筛查。

具体措施:首先对全部150例患者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并且通过进行此检查,对患者子宫颈出现的病变以及病变程度进行检查分析。

具体的检查方法为:首先要使用宫颈刷插入患者的子宫颈管中,其深度约1cm,之后按照顺时针的规律进行旋转,需要进行3圈,取出患者的宫颈细胞,并将宫颈刷放入已经有细胞保存液的瓶子中进行保存,并且要将宫颈炎性细胞和宫颈黏液进行有效的分离,之后则需要使用细胞群自动检仪器对其进行有效的过滤,并对其进行细致的检查。

检查结果如果呈阳性,则患者被确诊为宫颈癌,之后则需要再次使用阴道镜对患者进行再次的检查,同时还要使用子宫颈活组织对患者进行再次的诊断,如果还被诊断为宫颈癌,则需要使用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

宫颈癌筛查工作情况汇报

宫颈癌筛查工作情况汇报

宫颈癌筛查工作情况汇报根据卫生部门的要求,我们对宫颈癌筛查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汇报。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确保宫颈癌筛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以下是我们的工作情况汇报。

首先,我们在宣传方面加强了宫颈癌筛查知识的普及。

我们组织了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和特定群体介绍了宫颈癌的相关知识和筛查方法,以便提高人们对宫颈癌筛查的重视和接受程度。

我们还在社区、学校、医院等地方张贴了宣传海报,播放了相关宣传视频,以及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宣传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

其次,我们加强了宫颈癌筛查的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

我们组织了多场培训班,邀请了专业的医生和技术人员进行宫颈癌筛查技术的培训,以提高筛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我们还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机制,对筛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严格的监督和检查,以确保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再次,我们加强了宫颈癌筛查的服务管理。

我们在各个筛查点设立了专门的宫颈癌筛查服务窗口,提供便捷的预约和咨询服务。

我们还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服务方式,如电话预约、网络预约、现场预约等,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我们还建立了宫颈癌筛查服务档案,对筛查对象进行了详细的信息登记和记录,以便对筛查结果进行跟踪和管理。

同时,我们加强了宫颈癌筛查的宣传与教育。

我们利用各种媒体进行了宣传和教育,包括传单、海报、宣传车等,向社会公众介绍了宫颈癌的相关知识和筛查方法,以提高人们对宫颈癌筛查的重视和接受程度。

我们还组织了多场宫颈癌筛查知识讲座,邀请了专业的医生和专家进行讲解,让更多的人了解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

在宫颈癌筛查工作中,我们还积极开展了与相关单位的合作。

我们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宫颈癌筛查活动,以提高宫颈癌筛查覆盖率和诊治率。

我们还与地方政府部门密切合作,争取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推动宫颈癌筛查工作的开展。

此外,我们还对宫颈癌筛查工作进行了评估和改进。

子宫颈癌筛查分析报告

子宫颈癌筛查分析报告

子宫颈癌筛查分析报告这是一份关于子宫颈癌筛查的分析报告。

子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早期筛查对于预防和及早发现病变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对子宫颈癌筛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以提供客观的评估和建议。

1. 病史背景在分析子宫颈癌筛查前,首先了解被筛查者的基本病史信息是必要的。

这包括年龄、性别、是否接受过子宫切除术、既往的子宫颈疾病史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筛查结果的意义和可能的影响。

2. 筛查方法子宫颈癌筛查一般采用细胞学检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简称TCT)和乳液基DNA检测(Liquid-based cytology,简称LBC)两种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搜集子宫颈表面脱落细胞,进行细胞学分析和DNA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细胞和病毒感染。

3. 筛查结果针对被筛查者的具体结果,根据TCT或LBC的结果分类,分别进行解读。

常见的分类包括阴性(正常)、上皮细胞非典型性病变(ASC-US、ASC-H)、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未确定病变(AGC)、腺上皮非典型性病变(AIS)等。

4. 解读及进一步建议根据筛查结果的分类,对于不同的结果,给出相应的解读和进一步的建议。

例如,对于阴性结果,提醒被筛查者定期进行筛查以排除潜在的风险;对于上皮细胞非典型性病变,建议进行复查或者进行HPV 病毒检测;对于低级别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可能需要进行深入治疗和随访等。

5. HPV病毒检测结果除了细胞学检查外,HPV病毒检测也是常用的子宫颈癌筛查方法之一。

根据HPV病毒检测结果,对于感染HPV的情况,给出相应的建议。

例如,如果筛查结果为HPV阳性,建议进行经验治疗或者进一步进行深入检查,以排除潜在的风险。

6. 结论和建议在分析报告的最后,根据综合的筛查结果和进一步检查的需要,给出结论和建议。

例如,如果筛查结果均为阴性,建议继续进行定期筛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存在异常或者感染风险,建议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随访。

早期宫颈癌的筛查

早期宫颈癌的筛查

早期宫颈癌的筛查简介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发病率较高,给女性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

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对于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减少治疗费用都有很大的意义。

因此,宫颈癌的筛查显得尤为重要。

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了解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可以帮助女性更好地进行宫颈癌的筛查。

1.HPV感染一些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宫颈癌都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

因此,感染HPV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2.性行为性行为是另一个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因素。

同时,性伴侣越多,宫颈癌的风险就越高。

3.烟草使用烟草使用是宫颈癌的另一个高风险因素。

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可以增加宫颈癌的风险。

4.受感染受过性病和宫颈炎感染的女性更容易患上宫颈癌。

早期宫颈癌的筛查方法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肿瘤,宫颈癌有较高的预防和早期检测治疗的成功率。

因此,女性应该尽可能地接受宫颈癌的筛查。

1.宫颈抹片检查宫颈抹片检查通常是最常见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这个方法检测宫颈细胞是否存在异常。

这种方法需要的时间很短,通常只需要几分钟。

虽然这种筛查方法比较简单,但其准确性并不如其他宫颈癌筛查方法。

2.HPV检查HPV检查是最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之一,检测宫颈细胞是否感染HPV。

随着科技的进步,HPV检测的准确性也越来越高。

3.宫颈镜检查宫颈镜检查是一种通过镜子观察宫颈的检查方法,可以比较容易地发现宫颈异常。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并需要使用特殊设备。

宫颈癌的筛查时间宫颈癌筛查的时间取决于年龄和个人风险。

以下是关于宫颈癌筛查的建议:•21-29岁的女性:每三年进行一次宫颈抹片检查。

•30-65岁的女性:每五年进行一次宫颈抹片检查和HPV检查,或每三年进行一次宫颈抹片检查。

•65岁及以上的女性:已有稳定的阴性筛查的女性可以停止进行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预防小贴士1.接种HPV疫苗接种HPV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宫颈癌。

2.停止烟草使用不吸烟或不暴露在烟草烟雾中可以降低宫颈癌的风险。

两癌筛查质量分析报告

两癌筛查质量分析报告

两癌筛查质量分析报告【报告:两癌筛查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两癌筛查是指通过对乳腺癌和宫颈癌等癌症的早期筛查,以提前发现癌变病变并进行干预治疗。

本文旨在对某地区两癌筛查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为改进筛查工作提供依据。

二、方法1. 参与人群筛查对象为某地区35岁以上女性。

本次筛查共有5000人参与。

2. 筛查工具乳腺癌筛查采用乳腺钼靶摄片结合乳腺超声,宫颈癌筛查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TCT)。

3. 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对筛查工具结果的统计分析,获取相关数据。

三、结果1. 乳腺癌筛查共筛查5000人,统计发现70人为阳性,阳性率为1.4%。

2. 宫颈癌筛查共筛查5000人,统计发现120人为阳性,阳性率为2.4%。

四、讨论1. 乳腺癌筛查阳性率为1.4%,低于乳腺癌的患病率,筛查效果较好。

2. 宫颈癌筛查阳性率为2.4%,与宫颈癌的患病率相近,筛查效果一般。

3. 筛查工具选择乳腺癌筛查采用乳腺钼靶摄片结合乳腺超声的方式,可以提高筛查准确性,但存在辐射照射的问题。

宫颈癌筛查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TCT),成本较低,但存在一定的误诊率。

4. 筛查对象本次筛查对象为35岁以上女性,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发病年龄有差异,对于乳腺癌,40岁以上的女性筛查效果更佳;而对于宫颈癌,30岁以上的女性筛查效果更好。

五、结论通过本次两癌筛查,发现乳腺癌的筛查效果相对较好,而宫颈癌的筛查效果则仍有待提高。

建议在筛查工具选择上,综合考虑准确性、成本和便捷性,选用适宜的筛查方法。

同时,应根据不同癌症的患病特点,调整筛查对象的年龄范围,以提高筛查效果。

六、改进建议1. 提高宫颈癌筛查质量,可以考虑引入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技术,提高阳性判断准确性。

2. 定期开展宣教活动,提高女性对两癌筛查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3. 加大对筛查医务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

4. 加强筛查结果的管理和追踪,确保阳性者的及时治疗和随访。

社区妇女宫颈癌筛查现况调查分析

社区妇女宫颈癌筛查现况调查分析

社区妇女宫颈癌筛查现况调查分析摘要:本文研究中主要针对我社区进行宫颈癌筛查现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社区妇女宫颈癌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是否具有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的习惯以及未定期参加宫颈癌筛查的原因。

关键词:宫颈癌;疾病知识知晓率;讨论前言:宫颈癌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是我国比较常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1-2],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以及健康,通过大量临床资料表示,宫颈癌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较高,在临床各种疾病中占据首位,因此,宫颈癌是我国影响人口质量的一个可怕疾病[3-4]。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医学技术的逐渐变化,针对宫颈癌患者现今实施筛查,其能够有效提高宫颈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以及生存率,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一般资料本文研究对象主要从2013年04月~2015年12月于我社区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妇女中选取100例,100例社区妇女中,年龄跨度在24岁~69岁之间,平均年龄值为(42.58±2.98)岁,100例社区妇女均经知情同意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且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2 方法通过对100例社区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对100例社区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社区妇女对宫颈癌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是否具有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的习惯以及未定期参加宫颈癌筛查的原因,并将其调查结果统计并进行适当的分析。

3 结果3.1宫颈癌疾病知识知晓率针对100例社区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可以从调查中看出,100例社区妇女针对宫颈癌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情况较高,见表1。

表1:100例社区妇女经问卷调查后其宫颈癌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情况 [n(%)]研究对象宫颈癌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100例社区妇女74(74.00)3.2是否具有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的习惯以及未定期参加宫颈癌筛查的原因通过针对100例社区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搜集资料,从问卷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100例社区妇女有46例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见表2,而未定期参加宫颈癌筛查的社区妇女的具体原因主要包括自己十分健康而不需要进行筛查、没有时间、单位体检查过相关项目、不知道筛查地点、检查人较多而不愿意排队、怕筛查感染疾病、害怕检查疼痛、无人陪伴而自己不敢去等,其中例数较高的为自己十分健康而不需要进行筛查,占总例数的50.00%(27/54),见表3。

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居高不下,对妇女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医疗条件和保健意识的滞后,宫颈癌的发病率甚至更加突出。

对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对于提高农村妇女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为相关部门和医护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的意义1. 筛查覆盖率农村地区因为医疗资源不足,很多地方的宫颈癌筛查工作都有所滞后。

农村妇女的筛查覆盖率往往偏低。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农村地区开展的宫颈癌筛查项目中,部分地区的筛查覆盖率不足50%,有的地区更是低于30%。

这意味着大部分的农村妇女并没有接受到宫颈癌筛查服务,这对宫颈癌的防控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隐患。

2. 宫颈癌患病率根据已有的数据和统计结果显示,农村地区宫颈癌的患病率相对较高。

在农村宫颈癌筛查中发现的阳性患者数量也较多。

这说明农村地区宫颈癌的病情确实不容忽视,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干预。

需要指出的是,宫颈癌的高患病率主要与农村妇女的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医疗资源等多种因素有关。

改善农村地区的卫生保健条件和加强宫颈癌筛查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3. 宫颈癌筛查阳性者的年龄分布根据对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的结果显示,宫颈癌阳性者的年龄分布相对比较分散。

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妇女的婚育年龄相对较早,婚后生育次数较多,导致宫颈癌的发病风险较高。

则是一些年龄较大的农村妇女,她们的子宫颈部位容易受到慢性炎症和损伤,更容易诱发宫颈癌。

农村妇女宫颈癌的筛查工作应该面向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展。

对于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阳性者的病理类型分布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是晚期宫颈癌。

这说明农村妇女对于自身的身体健康重视不够,宣传教育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缺乏,妇女的及时就诊和治疗的意识也较为薄弱。

对于农村妇女晚期宫颈癌的患者,需要引导、帮助她们及时就医,并接受规范的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两癌筛查情况汇报

两癌筛查情况汇报

两癌筛查情况汇报引言筛查是预防与早期检测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逐渐增高,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威胁。

本文将汇报最近一期两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的情况,包括参与筛查人数、筛查方法、发现病例数量以及后续处理情况。

参与筛查人数本次两癌筛查活动共有1000名女性参与,年龄范围从20岁到70岁不等。

在筛查前,参与人群接受了相关的宣传和教育,了解筛查的目的和方法。

筛查方法针对乳腺癌的筛查,我们采用了乳房X光摄影(乳腺X线)以及乳腺超声波检查的方法。

对于年龄在35岁以上的参与者,除了以上两种检查方式外,还进行了乳腺钼靶摄影的检查。

这些筛查方法能够发现早期乳腺癌的异常征象,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

对于宫颈癌的筛查,我们采用了宫颈抹片检查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通过对宫颈黏液细胞的检查来早期发现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和异常细胞。

发现病例数量在本次筛查中,共发现乳腺癌案例15例,宫颈癌案例10例。

这些发现的病例中,大部分是早期病例,具备较好的治疗和康复机会。

后续处理针对乳腺癌的筛查阳性病例,我们建议参与者进一步接受乳腺磁共振检查、乳腺穿刺活检等方法来明确诊断。

对于宫颈癌的筛查阳性病例,我们建议参与者进行进一步的生物组织检查(如宫颈活检),并与专科医生进一步讨论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还对所有参与者进行了健康教育,介绍如何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降低乳腺癌和宫颈癌的风险,包括定期锻炼、戒烟限酒、均衡饮食等。

结论本次两癌筛查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早期发现和干预,为乳腺癌和宫颈癌的防控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希望通过筛查活动的持续推进,能够普及更多的人群参与到癌症筛查中来,从而降低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注:以上结果为虚拟数据,仅用于示例。

妇产科医生的宫颈癌筛查总结

妇产科医生的宫颈癌筛查总结
宫颈细胞学检查
通过采集宫颈细胞样本进行显微 镜观察,以发现异常细胞。该方 法相对准确,但需要专业医生进 行解读。
现代筛查技术
液基细胞学检查
采用液体固定技术,将宫颈细胞样本保存在液体中,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细胞分 析和分类。该方法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HPV检测
通过检测宫颈样本中是否存在人乳头瘤病毒(HPV)的DNA或RNA,以判断感 染情况和风险。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HPV检测对于宫颈癌的 预防和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实验室检测问题,应定期检查和更新试剂、 设备,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同时,加强实验人 员培训和管理,提高操作规范性和经验水平。
针对以上问题,还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包括定期的质量评估和监控、问题反馈和改进机 制等,以确保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5
筛查效果评估与改进建议
评估指标与方法
提高生活质量
早期治疗可以避免宫颈癌对患者身 体和心理健康的严重影响,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
国内外筛查现状
国内筛查现状
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宫颈癌筛查体系,包括细胞学检 查、HPV检测、阴道镜检查等多种方法。然而,由于地域、 经济等因素的限制,部分地区和人群仍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 筛查服务。
国外筛查现状
解读的不一致。
忽视患者病史
03
在解读结果时,未充分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信息,可能导
致结果的误判。
针对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案
对于采样问题,应提高采样技术水平,确保采集 到足够的细胞数量,并避免污染。同时,对于采 样部位不准确的问题,应加强医生培训,提高采 样准确性。
对于结果解读问题,应建立统一的结果判读标准 ,并加强医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在解读结果时 ,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信息,避免误 判。

宫颈癌普查结果分析

宫颈癌普查结果分析

宫颈癌普查结果分析目的:通过对新疆沙湾县宫颈癌普查结果分析,筛选出宫颈癌患者,减少因宫颈癌带来的影响,提高沙湾县女性整体的健康水平。

方法:选择沙湾县妇幼保健院在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进行宫颈癌筛查的41000例适龄妇女,通过基本情况调查、常规内外生殖器检查、宫颈刮片检查、阴道镜检查与细胞学检查等,检查出患有宫颈癌的病人,整理后的数据录入到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

结果:宫颈刮片检查阳性率3.02%,宫颈癌检出率(病理结果显示CINIII与以上的)0.16%,人乳头瘤病毒检出率0.05%(20/41000)。

在受教育程度不同与女性宫颈刮片阳性率的比较中,不同教育程度宫颈刮片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不同与女性宫颈刮片阳性率的比较中,不同职业之间宫颈刮片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段不同与女性宫颈刮片阳性率的比较中,年龄段不同宫颈刮片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沙湾县宫颈癌普查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不同与女性宫颈刮片阳性率有联系,文化程度越低,其宫颈刮片阳性率越高,年龄段不同与女性宫颈刮片阳性率有关系,其中55岁—年龄组的宫颈刮片阳性率最高。

所以要定期关注女性健康,要加强相关的健康教育与定期普查。

标签::宫颈癌、普查、宫颈刮片检查阳性率、检出率宫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常见类型,我国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发生中占居第一[1]。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较为缓慢,一般量变发展到质变以及突变的过程需要大约10年的时间,尽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与早期宫颈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有效提升宫颈癌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命质量。

开展宫颈癌普查工作也是一项公共卫生问题,对于提高全体妇女身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通过沙湾县妇幼保健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对沙湾县适龄妇女进行宫颈癌普查,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沙湾县妇幼保健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进行宫颈癌筛查的41000例适龄妇女,所有的适龄对象均有性生活,普查的对象以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推荐方案为依据:(1)任何有3年性行为或者>21岁有性行为的妇女;(2)起始年龄25—30岁,高危人群适当提前;(3)终止年龄65岁;高危人群为:性生活紊乱,过早性生活(未满16岁),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口服避孕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有过宫颈病变、宫颈癌、阴道癌、外阴癌、子宫内膜癌等。

10000 例妇女早期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10000 例妇女早期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10000 例妇女早期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筛查宫颈癌的方式和效果。

方法对10000 例已婚女性进行调查及宫颈癌筛查,主要采用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的方式进行。

结果:本次研究的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筛查率为12.0%(1200 例),经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的异常率为16.4%,其中6 例患者确诊为宫颈癌,其检出率为0.5%。

结论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是筛查宫颈癌的良好方式,检出率较高,值得广泛重视。

关键词:宫颈癌;早期筛查;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特异性;检出率宫颈癌是当前威胁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占据妇科恶性肿瘤首位,对女性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我国约有13.2 万患者发生宫颈癌,约为世界发病人数的29%【1】,加强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防范对于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针对10000 例已婚女性的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本次调查研究中的入组对象共10000 例,所有对象就医时均表现为肉眼可见宫颈息肉、宫颈糜烂、宫颈肥大等宫颈炎,临床建议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其中年龄最大者64 岁,年龄最小者23岁,年龄中位数为(35.07±2.04)岁;所有入选对象在24 小时内均无性生活,临床检查未见阴道出血表现。

1.2 方法采用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制片系统(南京迪安医院检验所制定)【2】对入选对象进行筛查,细胞学诊断采用TBS 报告系统完成。

1.3 统计分析采用SPSS15.0 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本组研究中共10000 人接受筛查,其中1200 例接受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检查,筛查率为12%,1196 例筛查满意,满意度为99.67%。

筛查中共见524 例(5.24%)宫颈糜烂患者,600 例宫颈肥大患者(6.0%),90 例宫颈息肉,检出率为0.9%,滴虫性阴道炎、念珠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检出人数分别为30 例(0.3%)、25 例(0.25%)、19 例(0.19%)。

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在所有妇女恶性肿瘤中居第四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而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变情况,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近年来,我国各地对农村妇女的宫颈癌筛查工作也得到了加强,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接下来,我们将对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的普及率还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宫颈癌筛查工作正在逐步完善,在一些地区已经可以实现全覆盖,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和经济条件较为欠佳的地区,依然存在着宫颈癌筛查的盲区。

一方面是由于医疗资源的不足,还有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妇女对于宫颈癌筛查认识不足,对这方面的工作持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妇女的宫颈癌知识宣传,提高妇女对于宫颈癌筛查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要加大政府力度,增加对农村地区的宫颈癌筛查工作的投入。

只有将宫颈癌筛查工作真正普及到每一个农村妇女的身边,我们才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最大程度地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宫颈癌筛查的结果分析显示,亟需提高阳性筛查者的随访率。

随着宫颈癌筛查的铺开,大量的妇女参加了宫颈癌筛查,并获得了相应的筛查结果。

令人担忧的是,一部分阳性筛查者并没有得到及时的随访和治疗。

这对于筛查结果为阴性的妇女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对于筛查结果为阳性的妇女来说则是一种健康的风险。

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阳性筛查者的随访率。

首先可以通过加大对阳性筛查者的宣传教育力度,让她们充分了解宫颈癌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激发她们对于随访治疗的重视。

我们也可以在当地医疗机构设置一些专门的随访点,为阳性筛查者提供一对一的随访服务。

只有在阳性筛查者的随访率得到提高,我们才能够真正将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到最低。

对于宫颈癌筛查结果的处理及时性需要更进一步提高。

宫颈癌的筛查研究分析

宫颈癌的筛查研究分析

宫颈癌的筛查研究分析宫颈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妇科恶性肿瘤,当前发病率已经位居女性恶性肿瘤中的第2位,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进行早期筛查,对宫颈癌的防治意义重大。

宫颈癌筛查方法有巴氏涂片、液基薄层细胞学、HPV-DNA检测、阴道镜、宫颈组织活检等。

现就宫颈癌筛查对象、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标签:宫颈癌;女性恶性肿瘤;筛查全球每年约有46.6万宫颈癌新发病例,中国约有近10万新发病率。

调查显示,现阶段世界上宫颈癌高度癌前病变的女性患者已经达到了1000万例,而低度癌前病变患者约为3000万例[1]。

北美洲及欧洲学者对本地区孕育年龄的女性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活动,结果发现,经过早期发现与及时治疗后,患者的宫颈癌病死率可以出现显著下降,幅度在20%~60%之间[2]。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宫颈癌筛查逐渐得到重视,因此通过筛查可以达到早诊早治,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1 宫颈癌前病变特指经组织学活检确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即CIN),这是一组和宫颈侵润癌发生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的癌前病变,表现出了宫颈癌从发生到发展的一个连续过程。

根据其非典型增生的程度,CIN分为CINI、CINII和CINIII,它们发展为癌的危险率分别是15%、30%和45%[3],从CIN到癌的自然演变约需要10年时间,因此早期筛查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

2 宫颈癌筛查对象及时间在2004年中国抗癌协会制订的中国宫颈癌及其前期病变筛查策略中认为:但凡是性行为超过3年的妇女或者年龄超过21岁且伴有性行为的妇女都应当成为宫颈癌及其前期病变的筛查对象。

在我国的大中城市,一般是从25~30岁的妇女开始进行筛查;对于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则一般从35~40岁的妇女来开始进行筛查。

一般来说,筛查时间最好是间隔1年进行1次,如果连续2次细胞学筛查均表现正常的妇女,那么应当将筛查间隔安排在3年。

如果妇女连续2次经人乳头状瘤病毒和细胞学筛查显示都表现正常的妇女,筛查间隔应当延长到5~8年。

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近年来,农村地区妇女宫颈癌发病率逐渐上升,宫颈癌已成为农村妇女健康的严重问题。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及早发现并治疗宫颈癌,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工作不断加强。

本文将对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促进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根据最近一次对农村妇女进行的宫颈癌筛查结果统计显示,共有10000名妇女参加了宫颈癌筛查活动,其中有500名妇女被筛查出存在宫颈癌前病变。

这一结果表明,农村妇女宫颈癌前病变的患病率已经非常高,需要加大对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和治疗力度。

1. 宫颈癌前病变患病率高农村妇女宫颈癌前病变患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宫颈癌的认识和筛查意识。

农村地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妇女对宫颈癌存在较大的认知盲区,很多人对宫颈癌前病变甚至宫颈癌的病因和症状都不了解。

加之医疗资源匮乏,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工作难以开展,导致宫颈癌前病变的患病率居高不下。

2. 筛查工作存在不足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导致宫颈癌筛查工作存在不足。

很多农村地区缺少专业医务人员和设备支持,难以进行规范的宫颈癌筛查工作。

而且由于妇女的生活和工作繁忙,很多妇女并不愿意参加宫颈癌的筛查活动,导致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难度增加。

三、针对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提出的对策和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妇女宫颈癌的认知水平针对农村地区妇女普遍存在宫颈癌认知盲区的情况,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妇女对宫颈癌的认知水平。

可以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农村妇女介绍宫颈癌的病因、症状、检查及治疗方法,引导她们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

2. 组织开展免费宫颈癌筛查活动针对医疗资源匮乏的情况,可以组织专业医务人员到农村地区进行免费宫颈癌筛查活动。

通过组织集中的免费筛查活动,鼓励妇女积极参与,及时了解自身的宫颈癌患病情况,为早期治疗提供基础。

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农村地区的妇女中更为常见。

由于缺乏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意识,导致许多妇女无法及时发现病变并接受治疗。

农村地区的妇女多数从事体力劳动,生活环境相对落后,医疗资源匮乏,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她们患上宫颈癌的风险。

针对农村妇女的宫颈癌筛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可以及早发现病变,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减少病情恶化的可能性,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开展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工作,对于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提升妇女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的研究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农村妇女宫颈癌的发病情况,探讨宫颈癌筛查方法的有效性,分析宫颈癌的高危因素,探讨宫颈癌筛查结果与治疗方案之间的关系,以及探讨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的意义和展望未来的工作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农村妇女宫颈癌的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农村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我们也希望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促进宫颈癌筛查工作的普及和推广,为农村妇女的健康保驾护航。

1.3 研究意义宫颈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给妇女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农村地区的妇女由于教育程度和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对宫颈癌的认识和关注度较低,导致筛查和治疗工作滞后。

对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病变,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率,减少病患的死亡率,对于改善农村妇女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该群体的宫颈癌发病情况,探索潜在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

这不仅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宫颈癌筛查和预防计划,还可以为农村地区改善卫生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还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从而全面提升农村妇女的健康水平。

2027例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及临床价值研究

2027例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及临床价值研究

2027例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及临床价值研究
近年来,宫颈癌已成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提
高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对2027例宫颈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7例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女性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年龄、生育史、症状、宫颈抹片检查结果等指标,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筛查结果显示,其中51例紊乱子宫出血伴宫颈癌,165例宫颈炎症,1285例宫颈糜烂,52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其中CINⅠ级占209例(39.7%)、CINⅡ级占183例(34.8%)、CINIII级占134例(25.5%)。

年龄方面,20-29岁组患者CINⅠ、CINⅡ及CINⅢ级百分比分别为45.9%、38.2%及15.9%;30-39岁组分别为38.7%、36.2%及25.1%;40岁以上组分别为32.9%、34.5%及32.6%。

生育史方面,未孕者CINⅡ级及以上比例显著
高于已婚已育者(42.9% vs 31.3%,P<0.05)。

结论:宫颈癌早期筛查可以检出病变并提高治疗效果。

在宫颈癌筛查中,宫颈糜烂、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常见结果,其中CINⅡ及以上级别的要引起重视。

本研究的结果还表明,未孕者宫颈癌风险较高,更需定期进行筛查和检查。

总之,本研究结果为提高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同时,也强调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为提高宫颈癌治疗成功率和预后做出了积极的
探索和努力。

对社区宫颈癌筛查结果调查分析

对社区宫颈癌筛查结果调查分析
报告如下 。
3 讨论
宫颈疾病是妇科常见疾病 ,与 H P V感染有一定 的关 系 , 长 期持续 H P v感染可引起宫颈上皮 内瘤 变( c i N ) , 若 不能及早诊治可发展 至宫颈
癌, 但从 HP V感染 发展到 C I N需要较长 的时间 , 从C I N发展至宫颈 %一 5 %的醋酸液棉球进行涂湿 , 1 分钟后进行观 察, 此时每 隔 3 0秒钟采集 一幅图片 , 等待 3 - 5 m i n之后 , ( 必要时 用绿色
滤镜 对宫颈上皮血管进行 观察 ) 最后涂 5 %复方碘 溶液。对于阴道镜检
查图像呈现异常的部分 , 以及 碘试验 呈现阴性 的地方进行取活检 。
1 . 3 诊断标准
女性保健 意识和 防治疾 病的认识【 5 】 , 促使其 养成 良好 的个人卫生 习惯 ,
有效控制 生殖道感染 , 从 而预防宫颈癌前病 变和宫颈癌的发 生 , 同时进
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十分 关键 。
宫颈癌筛查是早期发 现宫颈 癌前病变 和宫颈癌 的重要措施 f 3 】 , 本次 筛查中 , 6 0 2 例社 区女性 中发现 高度鳞状上皮 内病变 1 例 ,占 0 . 1 7 %, 发 现 阴道疾病 2 41 例, 占4 0 . 0 3 %, 慢性宫颈炎 7 0 例, 占1 1 . 6 3 %, 社 区女性 生殖道感染率较 高。以往 有研 究发现 , 宫颈癌病变患者多数存在滴虫性 阴道炎 、 细菌 性阴道炎 、 外 阴阴道假丝酵母 菌病及 慢性官颈病变 等妇 科 疾病 , 宫颈癌的高发病 率可 与生殖 道慢性 感染有关 , 因此 , 预防宫颈癌必 须提高女性的生殖健康水平 。 从本次社区女性宫颈癌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调查情况来看 , 社区女性 相关宫颈癌相关知识知 晓率仅 为 6 1 . 1 3 %, 稍高于杨梅丛等[ 4 】 人 的研究 , 考虑为社 区女性文化程度 、 经济水 平等相对较高 , 但仍有 3 8 . 8 1 %的女性 对宫颈知识部分知晓或不知晓 , 因此应当加大宫颈癌防治知识及妇科疾 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 ,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 , 通 过宫颈疾病预防、 生殖保健 等相关知识的宣讲 , 增强女性卫生观念 , 提高

宫颈癌早期筛查情况分析

宫颈癌早期筛查情况分析

宫颈癌早期筛查情况分析摘要】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是国家出台实施的一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工程, 子宫颈癌在全球都是危害妇女健康且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

全世界每年发生宫颈癌人数为46.5万人,我国每年新发病例13.15万人[1]。

从HPV 持续感染,到宫颈癌前病变,在发展到子宫浸润癌,通常需要10~20 年。

宫颈癌是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因此宫颈癌的筛查非常必要[2]。

为了提高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对宫颈癌的高危人群实施预防性保护措施,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进行“宫颈癌”筛查,现将2010-2011年度筛查情况总结如下:【关键词】子宫颈癌早诊早治预防筛查【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5-0186-021 筛查对象35~59 周岁妇女自愿免费筛查。

2 筛查流程①在辖区内发放宫颈癌筛查意义的宣传材料。

②对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妇女,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

③ 根据身份证明统一登记并详细记录联系方式及妇科病史及家族史的简单问诊。

④进行白带常规化验,妇科盆腔检查,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的取材。

3 方法受检者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先进行白带常规化验,再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的取材,后进行妇科的盆腔检查,包括外生殖器、阴道窥器检查、双合诊,记录检查结果并将结果告诉受检者。

4 结果分析2010 年和2011 年筛查人数各为883人和1012 人,其中35~45 岁为496人和595人,筛查疾病主要为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及其相关疾病,主要数据见下表。

4.1 从下表中可看出此两年筛查患病率最高的为各种阴道炎,发病率分别为49.1%和50.5%,宫颈炎及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分别为31.1%和38.1%,其中35~45岁发病率为42.5%和43.8%,大于45岁发病率为18.8%和31.2%,由此可以看出性活跃期女性生殖器炎症发生率较高,随年龄上升生殖道感染逐步下降,因此性活跃期女性应注意性生活卫生,注意避孕,减少不必要的流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癌早期筛查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5-01-15T14:47:09.5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5期供稿作者:姜娜[导读] 随年龄上升生殖道感染逐步下降,因此性活跃期女性应注意性生活卫生,注意避孕,减少不必要的流产等。

姜娜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阳山社区卫生分服务中心 214155)【摘要】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是国家出台实施的一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工程, 子宫颈癌在全球都是危害妇女健康且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

全世界每年发生宫颈癌人数为46.5万人,我国每年新发病例13.15万人[1]。

从HPV 持续感染,到宫颈癌前病变,在发展到子宫浸润癌,通常需要10~20 年。

宫颈癌是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因此宫颈癌的筛查非常必要[2]。

为了提高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对宫颈癌的高危人群实施预防性保护措施,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进行“宫颈癌”筛查,现将2010-2011年度筛查情况总结如下:
【关键词】子宫颈癌早诊早治预防筛查
【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5-0186-02
1 筛查对象
35~59 周岁妇女自愿免费筛查。

2 筛查流程
①在辖区内发放宫颈癌筛查意义的宣传材料。

②对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妇女,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

③根据身份证明统一登记并详细记录联系方式及妇科病史及家族史的简单问诊。

④进行白带常规化验,妇科盆腔检查,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的取材。

3 方法
受检者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先进行白带常规化验,再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的取材,后进行妇科的盆腔检查,包括外生殖器、阴道窥器检查、双合诊,记录检查结果并将结果告诉受检者。

4 结果分析
2010 年和2011 年筛查人数各为883人和1012 人,其中35~45 岁为496人和595人,筛查疾病主要为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及其相关疾病,主要数据见下表。

4.1 从下表中可看出此两年筛查患病率最高的为各种阴道炎,发病率分别为49.1%和50.5%,宫颈炎及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分别为31.1%和38.1%,其中35~45 岁发病率为42.5%和43.8%,大于45岁发病率为18.8%和31.2%,由此可以看出性活跃期女性生殖器炎症发生率较高,随年龄上升生殖道感染逐步下降,因此性活跃期女性应注意性生活卫生,注意避孕,减少不必要的流产等。

表1 2010年筛查疾病主要数据
4.2 宫颈糜烂样改变发生率分别为2
5.8%和35.4%,有大约13%宫颈糜烂样患者进行过各种治疗,大约63%主诉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性生活后出血,宫颈糜烂样改变可以是生理性得柱状上皮异位,也可以是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的早期表现,因此不进行宫颈筛查即盲目地进行治疗,可能遗漏一些宫颈浸润癌或高级别癌前病变,这是比较危险的。

4.3 我院采用宫颈刮片细胞学进行宫颈癌筛查,2010 年和2011 年共有8 名筛查妇女刮片细胞学检查结果轻至重度核异质细胞,临床处理,转阴道镜检查,其中2人宫颈中度不典型增生,行宫颈锥型切除术,1人检出宫颈癌变,手术治疗。

其余阴道镜检查未见异常,定期随访。

4.4由此可见,对宫颈癌高发年龄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测有利于宫颈癌的早发现早诊断以及对高危人群早干预,可以逐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极死亡率,对有性生活的妇女常规进行宫颈刮片检查,尤其35岁以上妇女更重视防癌筛查[3]。

应积极利用社区卫生医护防团队坚持开展针对适龄妇女,以防治乳腺癌、宫颈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为重点,两癌筛查及防治生殖道感染为手段的普防普查普治工作,以期降低乳腺癌及宫颈癌的发病率,提高适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010-2 082.
[2]孙丽娟.宫颈癌筛查必要性[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11(2):106-107.
[3]李隆玉,李诚信.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3):1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