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师版)
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知识梳理】一、统一之由——港澳台问题1、台湾问题:①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占领我国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②1943年:《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把台湾还给中国。
③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把台湾还给中国。
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收回台湾。
④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在美国的庇护下维持所谓“中华民国”,造成两岸的分离与隔绝,形成“台湾问题”。
【知识链接】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①公元230年,三国时吴王孙权派遣将军卫温率水军到达台湾;②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前往台湾;③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岛,从此,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④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683年清政府进军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⑤1885年,清政府正式将台湾建为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2、香港问题:1842年割占香港岛《南京条约》1860年割占九龙司《北京条约》1898年强租新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3、澳门问题: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1557年葡萄牙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1887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北京条约》,强行租占澳门【探究问题】结合已学的知识,请思考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不同之处?二、统一之策—“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B初步酝酿:1981年,________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
C正式提出:80年代以后,________全面阐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深刻含义。
D立法保障:____年____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E定为国策:1984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1949年:国民党蒋介石逃往台湾,海峡两岸再度分离。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 .“一国两制” 构想怎样形 成
雏形 酝酿 形成 宪法保证 确立 运用
2 .什么是“一国两制”
1、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
• 1、雏形:最初提出是针对台湾问题 • 2、酝酿:《告台湾同胞书》、九条方针 • 3、形成: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香港问 题由来
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
1860《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 1842《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
香港问题的实质:就是国家主权问题
1512年,葡萄牙人以进贡为名来广 东从事人口贩卖活动
1535年,贿赂地方官吏,取得在澳 门码头停靠船舶进行贸易的权力
1553年,借口曝晒水渍货物,强行 上岸,并长期霸占澳门半岛 1840年,乘机巩固和扩大在澳门侵 占的地盘 1851年,占领凼[dà ng]仔岛 1864年,占领路环岛 1887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北 京条约》,之后葡萄牙一直占领澳门 并把澳门作为其领土。
两岸人民血脉相连,期盼统一
走近台湾
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首次握手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4月29日下午在人民 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
• 2008年12月15日上午,台湾复兴航空公司GE332包机从台北 松山机场起飞前往上海,成为台湾首班直航大陆的飞机。台 湾乘客兴奋地向记者出示登机牌。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 老一辈革命家不断探索的 的伟大构想。 结果,它的形成经历了一 • 4、宪法保证:1982年新宪法第31条。 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 5、确立: 1984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 6、运用:香港、澳门问题成功运用
2、统一之策——“一国两制” 理论内涵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澳门问题的由来
澳门 •1553年,葡萄牙 人借晾晒被水浸湿 的货物为由,进入 澳门,并贿赂官员 开始在澳门长期居 留。 •1887年,强迫清 政府签订了《中葡 北京条约》,之后 葡萄牙一直占领澳 门并把澳门作为其 领土。
氹仔
路环
一、统一问题的由来
祖 国 统 一 的 历 史 潮 流
1、台湾问题的由来:中国(国共)内战遗 留问题,属中国内政问题。 2、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西方(英葡)殖 民侵略所遗留问题,属中国与英葡间问题。 二、统一问题的解决——“一国两制‛
曹刚川:不惜一切代价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誓死捍卫国家 主权和领土完 整‛,领土有那 么重要吗?我们 国家是如何解决 祖国统一问题的
台湾
香港 澳门
在国际法中,国家的构成必须具备四个要素: 1.定居的居民。定居的居民是构成国家的基本条 件。只有存在居民才能构成社会进而形成国家, 而不论居民的数量成分。 2.确定的领土。领土是形成国家的物质基础,是 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构成国家必须有确实的领 土,不论领土的大小及边界是否完全划定。 3.政府。即代表国家进行对内统治和对外交往的 机构,不论其名称、组成和形式。 4.主权。即对内的最高权和对外的独立权。主权 作为国家固有的根本属性,是国家区别于其他实 体的根本标志。
胡锦涛总书记的四个决不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 第二、坚持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第三、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第四,坚持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你怎样认识解决台湾问题的 重要性和紧迫性?P103
乡愁 余光中(1971年)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 新闻来源: • (/taiwan/3/200812/1214 _353_921119.shtml)
紧张—松动—新发展
4、祖国统一的阻力
阻力:一是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二是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
表现:
a、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
的干涉,并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 中一台”的活动,严重阻碍了和平统一的进程。 b、2000年,以“台独”起家的民进党利用国民党 的分裂而上台,接连施展了一系列分裂的伎 俩,陈水扁更公开宣扬“一边一国”论。
4、我国的深圳经济特区与香港、澳 门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B )
A、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社会制度不同 C、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D、各自的权限不同
3、两岸关系新发展(90年代后)
政党方面:2005年 国民党主席连战、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 经济方面:海峡两岸经贸联系日益密切 民间方面: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
1987年11月,常州籍台胞周纯娟成为首位 获得大陆方面入境证件的台湾同胞。次年,两 岸人员往来即达43.7万人次。到2007年,这一 数字已增加了10倍,达到480多万人次。截至 2007年底,台湾居民来大陆累计已超过4703万 人次,大陆居民赴台累计超过163万人次。
澳门回归仪式 (1999年12月20日)
思考: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的原因。
(提示:可以从经济、政治、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根本原因)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两岸关系紧张(79年前)
2、两岸关系松动(80年代)
80年代后,在和平统一、“一国两 制”方针的指导下,海峡两岸通邮、通 航、通商(三通)的限制逐渐放宽,台 湾民间回内地观光、投资经商、文化交 流等活动不断增加。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
一 国 两 基本含义 制 ” 的 伟 大 历史意义 构 想
①“一国两制”符合国情,是完成祖国统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②它符合人民愿望,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和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③它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 供了新的思路。
香港问题 ②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司 一区给英国 香 由来
①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 岛给英国
港 回 归 祖 国
③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租新界,租期99年 ①1982年,中英和谈,中国政府明确肯 定1997年收回香港
香港回归 ②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 的过程
③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归
澳门问题 ②1553年,私自扩展土地,开始长期占据 澳 由来
形成 保证
80年代 初
198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使“一国两制”有了宪 法保证。
确立
1984年
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
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 大业的指导方针
形成过程
①前提与基础 “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 国 社会主义制度 ②国家主体制度
③港澳台 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④“两制”间的关系 长期共存 ⑤目的 实现祖国统一
①1979年,海峡两岸实现真正停火。 ②80年代,两岸三通限制放宽,回大陆探亲、观 光、投资经商和文化交流活动增加。 ③1992年,达成“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 识。 ④1995年,江泽民主席提出八项主张,是解决台 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⑤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 反对台独势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台湾问题(内政)
形成过程
“
一 国 两 基本含义 制 ” 的 伟 大 历史意义 构 想
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的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这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 保证。 1984年“一国两制”构想在人大六届二次会 议通过,正式成为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的简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 会主义国家里,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 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摘自连战在厦门大学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同祖同宗 的讲演
材料二
近年来,两岸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 发展时期。以台湾“经济部”公布的数字, 今年前三季度,两岸贸易额达292亿美元,较 上年同期增长35%,占台湾对外贸易总额的 16%……两岸“三通”有望获得重要进展。 海峡两岸经贸交流日益频繁
——据人民网
A
5.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 儿女的共同心愿。今天,实现台湾与祖国 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
A.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人定期互访
D.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B
小结:知识构建
祖 国 统 一 的 历 史 潮 流
回望历史
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 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D
2.(2010.3月苏州)香港特别行政区与 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最大的区别在 于
A、法律制度 B、经济政策
C、社会性质
D、政治体制
C
3.中国在对待台湾问题上一贯奉行决 不妥协的政策。“决不妥协”是指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小结:知识构建
祖 国 统 一 的 历 史 潮 流
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课程标准: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 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 大历史意义。
一、“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的形成(针对台湾)
雏形: 5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提出“和平解决台湾 问题”的设想 形成 过程 奠定基本框架: 1981年“九条方针”提出 宪法保证: 1982年写入宪法 定为国策: 1984年人大通过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两岸关系长期紧张 A 80年代以来两岸关系缓和、 “九二共识”(表现)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B 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 张: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2005年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谈谈你对台湾问题前景的看法?
两岸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 然趋势
中央政府的对台方针:主张和平 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 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 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 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我们是讲信用的,我们说话是 算数的。……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 ‘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 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
知识体系
理论(形成过程) 一 国 两 制 香港澳门回归 (历史遗留) 实践 海峡两岸的交流
(内政)
香 港 地 区
• 1842年 签订的中英 《南京条约》中规定: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的《北京条约》 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 区给英国。 •1898年,英国强迫租借 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 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 岛屿(今统称新界), 租期为99年。
理论形成: 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含义)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共41页
(4)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 关系不变。
(5)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 国家管理。
(6)台湾地方财政遇有困难时,可由中央政府酌情补助。 (7)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愿回祖国大陆定居者,保证妥善安排,不受 歧视,来去自由。 (8)欢迎台湾工商界人士回祖国大陆投资,保证其合法权益和利润。 (9)热诚欢迎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民众团体提供建议、共商国事。
“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 在15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 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如果 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 ‘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
——邓小平
香港岛、九龙、新界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 明》在北京签署。英国同意于2019年归还香港。
一九八七年四月十三日,中葡两国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 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政府 将于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图为联合声 明签署后邓小平同志与葡萄牙总理席瓦尔举杯祝贺。
澳门回归仪式 (2019年12月20日)
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
特别行政区的社会经济保留资本主义制度。
思考: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有何重大意义?
①“一国两制”符合国情,是完成祖国统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②它符合人民愿望,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和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③它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 新的思路。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学习目标】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目标解读】学习重点:“一国两制”的含义,港澳回归祖国,台湾问题的现状。
学习难点:“一国两制”的形成过程、对当今“台独”分子的正确认识。
【预习案】【知识梳理】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形成过程:1、雏形:20世纪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除外,台湾一切事物都有蒋介石全权处理,后者还可以派人参加中央政府;2、基础: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发表谈话,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作为,享有高度的,并可保留,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台湾现行、不变,同外国的关系不变等等。
这些原则后来称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3、形成:80年代以后,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深刻含义——在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4、宪法保证:年12月,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
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5、成为方针:年,“一国两制”方针在全国人大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二)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条件:①物质:中国增强,不断提高;②理论:构想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完善,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指明方向;2、香港回归:(1)过程:①提出方案: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国正式提出以方案收回香港;②签署声明: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将于年月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届时将把香港交还中国;③恢复主权:年月日零时,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生效。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第23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程标准】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标解读】祖国统一和一国两制:掌握“一国两制”的含义、形成过程;掌握港澳问题解决的基本史实;概括海峡两岸关系的曲折发展,认识统一是大势所趋,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两岸和平、发展、交流是中华民族的心愿。
【考试大纲】“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梳理】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目的: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2.过程: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方针;1981年,叶剑英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3.含义:。
4意义: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思考1:如何理解“一国两制”的特定含义?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1.香港回归(1)条:①中国国力增强,不断提高。
②“ ”的构想不断完善。
(2)过程:1982年,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方针;1984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时间)香港回归祖国。
(3)意义:香港的回归洗刷了,翻开了,中华民族在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2.澳门回归(1)回归:年4月,中葡双方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年12月3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2)意义: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是的结果,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请思考2:中国为什么选择用“一国两制”方式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原因:(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影响。
(2)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
2.概况:(1)1979年元旦,实现真正停火。
(2)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打破隔绝状态。
(3)1993年,汪辜会谈是一次历史性突破。
(4)2000年以,台湾政局变化,和平统一进程一波三折。
18-19 第6单元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自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内涵
当
主
堂
预 习
(1)一个国家。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和平
达 标
• 探
解决台湾问题的必要前提。
• 固
新
双
知 2两种制度。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 基
返
首 页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一)
自
当
主
堂
预
达
习
标
•
•
探
固
新双知基合作课探
时
究
分
•
层
攻
作
重
业
难
点击上面图标进入…
返 首 页
谢谢观看
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两岸实现统一后,台湾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
合
作 探
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课 时
究 •
3高度自治。统一后,台湾将成为特别行政区。它不同于中国其他一般省区,
分 层
攻
作
重 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它拥有在台湾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 业
难
审权,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但没有外交权。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望大陆》 ——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 殇。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儿女的共同心愿, 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 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华 民族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 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推动我国 是和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精神支柱。 第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 务之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 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 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 第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 志。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 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联系教材和台湾当今实际讨论: 两岸关系发展的阻力有什么?
国际上:美、日敌对势力
台湾岛内:90年代以来“台独势力”、 “一边一国”论 等
“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 峡,武装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海峡两岸关系。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一方面发展与中国的关系, 另一方面又利用“台湾问题”打压和遏制中国。 美国插手“台湾问题”,推行“以台制华”战略,是 “台湾问题”直到现在还未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 我们相信,只要美国能处理好台湾问题,两国关系的 改善和发展是大势所趋,这不仅有利于亚太地区稳定 与和平,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学习目标】“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过程;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重难点】一国两制的形成过程、内容、意义【自主学习】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1、形成过程:“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解决而提出来的①雏形: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就曾提出关于“和平解决_______问题”的设想。
②基本框架: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_______发表谈话,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________”。
③形成:80年代以后,________多次发表谈话,全面阐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深刻含义,完整的“一国两制”构想逐渐形成。
④宪法保证:1982年12月,全国人大__________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使“一国两制”构想有了宪法保证。
⑤成为国策:1984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全国人大________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我国的国策。
2、定义:在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制度,台、港、澳保持原有的制度长期不变。
【自主探究】“一国两制”在台湾问题和港、澳问题上有什么区别?3、评价:“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依据中国的历史、现实状况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战略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唯一可行之路。
它不仅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的实践1.时机的成熟:20世纪80年代,中国,不断提高,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日渐完善,为解决港澳问题指明了方向2.香港回归①经过A. 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了《》,确认中国政府将于年月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B.年月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同日,《》正式生效。
②意义:洗刷了百年国耻,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中华民族在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1、目的为早日解决___________问题,实现祖国统一2、理论的形成(1)雏形: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2)基本框架:1981年9月,叶剑英提出了_____________。
(3)形成:80年代以后 ____________多次发表谈话。
(4)宪法保证:1982年12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议通过了新宪法,使这一制度有了宪法保证。
(5)成为国策:1984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3、含义:“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在_________________的前提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__________长期不变。
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同一的必经之路。
二“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香港回归(1)过程:1982年,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方针;1984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时间)香港回归祖国。
(2)意义:香港的回归洗刷了,翻开了,中华民族在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2、澳门回归年4月,中葡双方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年12月3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3、意义: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是的结果,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探究一:中国政府为什么能在20世纪末先后收回香港、澳门?材料一:邓小平在总结和平方式解决香港前途的原则时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努力的结果。
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1984年,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1981年叶剑英“九条方针”
思考:下面这段话体现了“一国两制”的哪些内容?
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
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代表中国的, 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统一后,台 湾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 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 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为威胁。 ……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 自己来管。
D. 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2、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治权,这主要是指: ()
A、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中央政府不干涉台湾地方事务 C、外国资本不动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3、我国在深圳、厦门等地设立经济特区与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 )
的军队 (3)和平谈判,以和平方式统一 (4)长期不变,具有稳定性 (5)“两种制度”相互支援,共同发展
LOGO
三、统一之路——港澳回归
1、香港回归
1
2
3
香
港
回
归
的
历
程
1982年 中英首次谈判 英:主权换治权 中:主权没商量
1984年签署 《中英联合声
明》
1997年7月1日 香港顺利回归
2、澳门回归的历程:
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 在美国的庇护下维持所谓“中 华民国”,造成两岸的分离与 隔绝,形成“台湾问题”。
二、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一国两制”的形成过程(读p101页第一目连
线)
萌芽
80年代后邓小平全面阐述
酝酿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形成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历史——香港问题的由来
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 界址专条》强租新界
1860年中英 《北京条约》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澳门问题的由来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1887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北京条约》
中国政府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有何重大意义? (1)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翻开了香 港历史新的一页,中华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道 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是一国两制构想运用的结果,为国际社 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
(一)、
三国: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元朝:台湾称琉球,归澎湖巡检司管辖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康熙帝统一台湾,后设台湾府 1885年:清政府设台湾行省
历 史 铭 刻
血 脉 相 连
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945年:国民政府代表中国收回台湾 1949年:国民政府败退台湾
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有三次分离,两次回归。第三次分离使台 湾与祖国大陆至今还没有统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 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 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 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故乡;故 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 ——于右任1962年《望大陆 请回答: (1)《春愁》作于何时?作者为何而愁? 1896年。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丘逢甲 等领导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失败。 (2)“叶落归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身在海峡对岸的于右任先生为 何 只能葬在高山上“望我故乡”? 于右任是国民党元老,1949年随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残余势力从祖 国大陆退守台湾。从此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敌对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凌 青
港澳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联合声明》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中国政府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 题有何重大意义?
(1)港澳 --结束列强占领,开创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新纪元 (2)祖国 --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民族 --洗刷民族百年耻辱,增强民族自豪感、凝聚力 (4)世界 --为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范例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课标要求: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
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曲折往事——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新界 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九龙
1860《北京条约》
香港岛
1842《南京条约》
(2)澳门问题的由来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祖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存在哪些差异?
此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等
我国政府为什么要采用“一国两制”理论解决港澳台问题?
1、“一国两制”充分体现了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原则性 2、“一国两制”充分尊重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 3、“一国两制”考虑到国际实际情况 4、“一国两制”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陈水扁 “一边一国”
材料三:2004年6月19日,日本自卫队在冲绳进行军事演习,假想
“中不国利大因陆素军队:进台攻独台势湾力”的演练猖与獗美;军国协际同反作战华。势力的干预
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坚决立场
1995年江泽民对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 2005年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和平统一台湾,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材料四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 这头 大陆在那头
我国政府为什么要采用“一国两制”理论解决港澳台问题?
为什么要“两制”?
“从历史角度看,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长期处于分离状态, 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从现实来看,港、澳、台经过几十年 的努力,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哪里的人民已经习惯于那里的 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探究:你怎样认识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 性和紧迫性?
重要性:
①事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②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与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③事关我国的国际声望。
④事关台湾的发展与稳定。
紧迫性:
①台湾问题悬而未决,不利于国家和台湾的发展(双赢) ②台独势力和国际敌对势力的存在,将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50—70年代的宣传画
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新:军事对峙、两岸隔绝——和平交流、联系加强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正式停火
80年代以来 三通逐渐放宽 1992年,汪辜会谈“九二共识”
2008年真正实现三通 台湾商品进入大陆市场增多
2005年 胡锦涛会见连战。
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
阅读材料找信息:为什么港澳能够顺利回归?
①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
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
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我们是讲信
用的,我们说话是算数的。……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
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
1887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北京条约》
3、台湾问题的由来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 《马关条约》,占领我国台湾 及其附属岛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日本 无条件投降,中国收回台湾。
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 在美国的庇护下维持所谓“中 华民国”,造成两岸的分离与 隔绝,形成“台湾问题”。
历史依据: 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根本保证: 中国综合实力的强大。
正确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经济联系:
两岸经济联系加强。
人心所向:
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榜样借鉴: 港澳的顺利回归和繁荣稳定。
观察材料,概括不利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因素?
材料一:
李登辉 “一中一台”
材料二:美国卖给台湾的战斗机
郑成功收复台湾。清1684年置台湾府,属福建省。
材料二 2009年4月4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夫人与来自全国各地及港、 澳、台、海外同胞万余名炎黄子孙汇聚桥山,祭奠共同的人文初祖黄帝。
材料三 ……我们说同款的河洛话……,至于房子的建筑、宗教信仰乃至看病 的中药药材,更是一脉相传。福建与台湾……在文化上可说是一家亲,同根同 源。……我们同日同月,同样传承中华文化。这就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本。
★港澳问题是列强殖民扩张造成的 历史遗留的主权问题,台湾问题 则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二、解决之道 ——“一国两制”的构想
动动手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
阶段 时间
大事记
萌芽
50年代 提出和平解决
问题
酝酿 理论形成
79年 79年 81年
宪法保证 82年
《告
同胞书》
邓小平在美国会演讲:
叶剑英发表阐述“
………
三、光荣与梦想——“一国两制”的实践
(1)香港回归历程
1
2
3
1982年 中英首次谈判 英:主权换治权 中:主权没商量
1984年签署 《中英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 香港顺利回归
(2)澳门回归的历程
1986年中葡 代表首次谈判
1987年中葡 联合声明签署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顺利回归
邓小平全面阐述“ 义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 ”深刻含
正式确立 84年 六届二次人大会议,成为
指
导方针
我国政府为什么要采用“一国两制”理论解决港澳台问题?
材料一 港澳台地区历史沿革
为什么要“一国”?
香港:原是清代广东省新安县(今深圳市宝安区)的渔港。
澳门:原是明代广东省香山县(今珠海市)辖区。
台湾:元代称琉球,曾设澎湖巡检司。1624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1662年
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
②“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
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
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
这是英国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
——撒切尔夫人的回忆录
③ 中 “前粤国一仇海综国旧销合两恨烟国制今扬力”尽我增的雪威强伟,,大,只国构但缘际想悲华地。港夏位岛已提易腾高英飞。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