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网专业“1+3+5”信息化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四融六化”训练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四融六化”训练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作者:卓良福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18年第01期一、项目背景中职学校长期面临专业建设动力不足、中职学生技术技能训练不够、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缓慢等现实问题,2008年起,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以数控专业为突破口,以技能大赛为依托,紧紧围绕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对技能大赛训练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紧紧围绕校企深度合作、产教研全面融合,通过三叶企业校区的建设,引入2家企业在校开展竞赛并与教学、生产、科研、创业“四项融合”,校企共同管理学生和实施教学及指导学生参加大赛,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技术支撑,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共育人才机制,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
二、模式内容(一)实践“四项融合”教学,形成校企共育的人才机制1.竞赛与教学融合,夯实学生技能根据数控专业课程的特点,制定以技能大赛项目为主体内容的精品课程和项目化教材。
合理设计、精心组织各实习项目编写成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丛书6本(数控铣部分、数控车部分、加工中心部分)实操试题集锦及加工案例开展实训教学,使实习教学项目和大赛实操案例相融合。
2.竞赛与生产融合,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意识学校成立数控竞赛俱乐部,协助企业开展对外生产加工。
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树立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和实现目标的竞争意识。
学生对外加工产品,可以了解企业对产品质量、加工效率要求,在学习过程就培养学生的产品质量和效率意识。
这也是竞赛要取得好成绩最基本的两个条件是:一是完成工件(效率);二是精度高(产品质量)。
3.竞赛与科研融合,提升科研水平及服务能力学校将教师指导大赛与教育科学研究有机统一起来,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重要项目。
针对在参赛和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采取竞赛与科研融合,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先后完成省级以上课题3项,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编写了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试题和案例丛书一套(10本),发表大赛论文3篇,大赛专利产品4项获得全国技能大赛作品展一、二等奖。
高职教育“三位一体化四段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特 色”的 要 求 全 面 推 进 教 学 改 革 , 造 精 品 打
为 了深化 专业 教 学改 革 , 教 学改 革 和专 业 建设 在 方面 我们 进行 了一系列 改 革 , 照 “ 企深 度 交融 、 按 校 工 学有 机结 合 ” 人 才培 养 模 式 , 新 和 制 定 各 专业 工 的 创
( )按 照 “ 体 推 进 、 步 实 施 、 好 重 点 、 出 二 整 分 抓 突
是 一 种 习 得 的 能 力 , 一 定 技 术 要 求 通 过 练 习 而 获 得 按
的迅速 、 确 、 畅 和 娴 熟 的 动 作 能 力 …。教 、 、 准 流 学 做
一
体 化 教 学 是 实 现 心 智 技 能 和 操 作 技 能 相 结 合 的 有
技 能 型 “ 领 ” 才 的 定 位 , 确 了 以 经 济 结 构 调 整 灰 人 明
效 途 径 , 导 与 示 范 是 促 进 技 能 形 成 的关 键 。符 合 学 指
生 技 能 训 练 心 理 行 为 特 征 的 要 求 是 : 的 明 确 , 法 目 方
正 确 , 易 到 难 , 度 适 当 , 式 多 样 , 时 反 馈 。 为 由 速 方 及 此 我 们 根 据 技 能 的 形 成 特 点 , 计 我 们 的 教 学 。 从 系 设
各 界 专 家 - 与 学 院 有 关 专 业 结 构 调 整 、 养 目标 、 N 培 课
程设 置 、 学计 划 的审 定 、 业 建 设 、 训 基 地 建 设 、 教 专 实 就业 培训 等工作 , 力地 保证 了教学 改革 的质 量 。 有 通过 “ 出 去 , 进 来 ” 学 习 国 内 外 先 进 的职 走 请 和
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E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Pr a c t i c e o n I n t e g r a t e d Co u r s e Te a c h i n g Mo d e i n
Hi g h e r Vo c a t i o n a l Co l l e g e s
第1 2 卷第2 期
2 0 1 3 年 6月
广 东 交 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o U RNAL OF G UA NG DO NG CO M M UN I CATI oN PO L YTECHN I C
VO 1 . 1 2 NO . 2
J u ne 2 0l 3
ZHAN Ha i - l i n g
( Gu a n g d o n g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 Gu a n g z h o u 5 1 0 6 5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Un d e r t h e n e w s i t u a t i o n o f s o c i a l r e q u i r e me n t s f o r g r a d u a t e s , t a k i n g t h e c o u r s e Hi g h wa y En g i n e e r i n g Co n — s t r u c t i o n Or g a n i z a t i o n a n d Bu d g e t a s a n e x a mp l e , t h i s a r t i c l e e x p l o r e s i n t e g r a t e d t e a c h i n g mo d e a n d p r o p o s e s t h a t t h e r e f o r m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s h o u l d b e c a r r i e d o u t o n t e x t b o o k s , c o n t e n t , me t h o d s , p r a c t i c e , s i t e s , s t a f f , e v a l u a t i o n s y s — t e n, r a n d t h e c u l t i v a t i o n o f s t u d e n t s o v e r a l l q u a l i t i e s . Ke y wo r d s : h i g h wa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n d b u d g e t ; r e f o r m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 c o n s t uc r t i o n; i n t e g r a — t i o n o f” t e a c h i n g, l e a r n i n g , d o i n g ’ ’ ; mo d e
中职计算机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5篇)
中职计算机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情况分析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
二、下半年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求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的技能,养成当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1、认识在网站注册的意义,学会健康、负责地对网上资源进行评价,培训正确的信息道德规范。
2、感受计算机处理多媒体的魅力,学会一些常见的应用软件。
3、学会获取信息,并进一步加工、处理信息。
4、加强计算机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下半年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认真组织教学,认真对学生进行辅导。
2、实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3、注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一节课的任务。
4、对课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解决一些突发事件,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学习。
5、尽可能地多安排上机时间,让学生更多地熟悉软件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中职计算机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一、指导思想根据当前就业市场实际对初中级专门人才需求实际出发,以满足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结合学生实际,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能够诊断与维护计算机软、硬件故障,能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实践性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尝试
作者 简介 :林旭钿 ( 1 9 8 0~) ,男 ,珠 海市第一 中等职业 学校一级教 师 ,学士 。研 究方 向 :计算机 网络技 术教 育。 ( 广 东 珠 海/
5 1 9 0 0 0 )
・
l 1 8・
2 0 1 4 年 第6 期
甚至出现有丢失硬件现象 ,给实训 室管理带来较大 的困难 ,影 响教 学 。
二 、“ 实训周”总体思路与教学方案的制定
1 . 教学 大 纲 与 课 程 体 系 。对 现 有 的 课 程 体 系 、 教 材等 进行 重 构 ,摒 弃 原来 基 于 “ 流 水线 式 ” 的知 识 点组 织 方 式 ,以就 业 岗 位 为 参 考 修 订 教 学 大 纲 ,
表 1 教师分工表
教师 主 要 任 务
课程 的掌握 ,最终影响就业质量。对此 ,笔者尝试 了 “ 实训周”实践教 学模式 ,藉 以提高学生 的学习 兴趣 和 教学 质量 。
一
、
传统教 学模式 下遇到的困难
A B C D
E
主讲 、实训指导 、实训任务 书批改 、学 生考核 第 1周实训指导 、实训任务书批改 、学生考 核 第 2周实训指导 、实训任务书批改 、学生考 核 主要负责实训室设备管理 同时协助实训指导
计 算 机 软 硬件 安 装 课 程作 为 计 算机 相 关 专 业 的 主 干课 程 ,主要 任 务 是 培 养 学 生 的动 手 能 力 ,是 先 导课 程 ,其 教学 质 量 好 坏直 接 影 响学 生 对 其 他 专业
课 程教 学活 动 暂 停 ,这 样 既便 于教 务 部 门对 教 学 的 组 织 和资 源的调 度 ,也符 合学 生 的认 知规 律 。 3 . 教师 团 队与 分 工 。本 教 学 任 务 共 安 排 5名 教 师 参 与 ,具 体分 工如 表 1所示 :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 , !""# *’5( !) C9>9B:5 &’D 678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宋志 轩, 初玉霞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 吉林市 % F8!"F8 )
摘要: 强化实践教学、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体现, 在实践教学的探索 实践中, 面向社会、 结合实际选择实践项目是改进实 践教学的突破口; 贯彻实践教 学规 程, 认真准备和指导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 其中教师不断深入实践现场和实验室 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实践教学; 教学规程 中图分类号: C6!6 ( !$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F""7 E 8!F$ ( !""# ) !$ E "F "8 E "! % % 改革和加强实践实训教学对培养高技能人才 师也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积极努力寻找改进实践 教学的突破口, 力求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和 质量。 二、 面向社会、 结合实际选择实践项目是改进 实践教学的突破口 实践教学的效果 如何, 首先 取决于项目的 选 择, 实践项目若能密切结合生产和社会需要, 就会 促使实践教学过程有动力、 有成果, 也会增加师生 的成就感。 (一) 从生产和生活实际中选择实践项目 近几年由于毕业 生提前就业, 淡化了一 些专 业的毕业实践环节, 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所削弱。面对这种情况, 学院大胆尝试, 在某些 课程设计环节就从生产和社会实际中选项目。例 如, 学院信息系教学楼冬季供热状况一直不好, 这 是一个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的问题。化工原理课程 设计就将此作为一个课题, 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测 量, 并做能量衡算, 找出暖气不热的原因及解决办 法, 写出可行性报告, 既解决了实际 问题, 又使 学 生得到了基本能力训练。 (二) 走出校门, 广泛开展调查研究 面向社会选题, 要求必须 走出校门。首 先以 中小企业 (或商业单位) 为对象, 寻求所办专业与 企业实际的 结合 点, 采 集结合 实际 的专 题项目。 其次, 通过专业网站了解行业动态和社会需求, 获 得各种对高职教育有利的信息。每个专业都应联 系 F G ! 个企业或公司, 即使不能马上找到合适的 实践项目, 对于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探索校企结合
“三教”改革背景下五融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三教”改革背景下五融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作者:蒋锦秋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22年第12期摘要:随着“三教”改革的深入,职业院校仍然存在着一些阻碍改革的因素。
以融合课程教学理念为基础,尝试以课程资源融合、教学形式融合、学习内容融合、评价方式融合、互动方式融合为标志的“五融合”教学模式,对工艺美术专业“图案装饰”课程进行课程改革探索,从团队合作、双师课堂、理念更新三个方面来破解教师问题;学科结合、融入课程思政,改革单一的教材制约;融入信息化、采用CDIO教学策略、多种任务融合,打造沉浸式课堂,破解教法限制,推动“三教”改革。
关键词:“三教”改革;“五融合”教学模式;工艺美术“图案装饰”课程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4C-0042-04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教”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统筹工作,教师是改革一线实践者,教材是改革的主要内容,教法是改革的核心环节,三者的落脚点在于课程建设[1]。
工艺美术“图案装饰”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法表现课程,又是一门极具个性的创作课程,它既强调传统技法,又注重现代创新,应时代之需而不断变化。
这对教师、教材和教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笔者尝试引入“五融合”的创新项目式教学模式,为工艺美术“图案装饰”课程提供实践样例。
一、因何:課程建设中教师、教材、教法存在的问题课程建设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
目前,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在教师、教材、教法上仍然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在教师层面,校企合作机制不够完善,“双师型”教师在教学和生产的融合互通上还不够通畅,专业教学的学科壁垒没有被打破,教师团队的合作机制没有形成。
在教法改革层面,往往停留在理念上,只在课题研究和教学竞赛时被尝试应用,以学为中心的教法改革还未能常态化。
在教材改革层面,在实际教学中仍以书本为重,与产业脱轨,融通平台尚未打通,导致无法及时融入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
中等职业学校对日BPO专业实训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对日BPO专业实训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摘要:实训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是指在学校掌控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
实训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最终达到学生满意就业、企业满意用人的目的。
实训教学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参考相关理论知识,就中职学校对日bpo专业实训教学模式作一点尝试,谈一点浅见。
关键词:对日bpo 教学模式实训一、对日bpo专业培养目标对日bpo即对日业务流程外包,是指日本政府及企业将其内部的会计事务、数据录入、图像及文字处理等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服务供应商。
该专业培养的人才需具备图形图像处理、数据处理、文字排版等专业技术能力,同时能够在符合对日业务流程外包规范及机密保护管理规范下,批量的、高准确率的、准时的完成任务。
二、中职对日bpo专业实训现状分析1、中职学生素质分析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优点是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
2、中职实训教师不能适应实训教学需要实训教师专业知识较丰富,但缺乏一定实践操作能力,属于会讲理论不会操作的类型。
3、中职学校场地有限,设备陈旧,更新不及时。
对日bpo专业的实训需要模拟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流程,营造企业的氛围。
中职学校大多不具备充足的实训场地,现有的实训室教学设备陈旧,不能很好的适应对日bpo业务的需求,影响了实训教学的质量。
4、没有足够的企业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缺乏制度保障。
《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
但真正落实时企业却没有积极性,主要原因是企业的利益没有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体现。
企业接受职业学校的学生、教师实习,需要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指导,这样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
有些企业还要承担学生或教师因技术不熟练导致的设备损坏或发生安全事故等风险。
中职会计专业教研工作计划总结(通用5篇)
中职会计专业教研工作计划总结(通用5篇)中职会计专业教研工作计划总结精选篇1学习会计电算化已经有一个学期,在学习的时候有收获同时也有感到挫折。
但无论怎么说还是在实训中学到了许多知识,现在为在实训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做一下总结。
1、账套设立由admin在系统管理下进行,账套参数可由账套账套主管在系统管理下进行修改,录入个人档案时一定先输入部门档案,先设置科目再设置凭证类别。
2、涉及到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账户时要经出纳人员签字,才能确保工作的责任制,出纳和审核不能是同一人。
可以指定科目,将现金总账科目中的待选科目中的.现金转到已选科目中,再将银行总账科目中的银行存款选到已选科目中。
同时也可以解决刚填制的凭证,到了账套主管审核那里就会出现“没有符合的凭证”,不能记账的凭证问题。
3、凭证类别设置。
利用收付转凭证在填制凭证中会出现“不符合凭证”等现象,处理此现象的方法在于凭证类别的选定。
4、在设账套时,设好会计科目的明细账是很重要的,设好了到期末时可以通过自定义结转进行工资、福利费、工会经会等应付职工薪酬的计提以及其他科目的自定义结转,便可简便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5、在处理固定资产时,在设置里要先把要求填完全,这样后面可以避免在资产增加时不能自动生产单据。
6、往来科目设置明细账时,可以利用手工直接录入或利用辅助核算(客户往来或供应商往来),但不能同时设置,否则平时做账时系统会默认其中一项导致期未计坏账时系统出现错误数据。
7、资产负债表主要注意的是格式的转换。
最后,实训是为了让我们对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训教学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已学基本理论及应用知识并加以综合提高,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人更容易把课本学到的知识记得牢固。
我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同时学习中感受到这一门课程对管理企业和会计师都用,也为在社会生存多门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培养方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专业代码:610202二、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中职、中技类考生或同等学力者2.学制:基本学习年限5年(中职3年+高职2年),弹性学习年限为5-8年。
三、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珠三角地区,服务于IT企业、金融、贸易、制造等行业,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适应计算机网络应用第一线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网站规划与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移动互联软件开发和网站管理与维护能力,具有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培养规格1.基本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
■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具有较为宽阔的视野,人文艺术与科学思想交融,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具备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有较强的审美能力。
■身心素质: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具有集体荣誉感、坚强的毅力、积极乐观的态度、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健全的人格品质。
■职业素质:具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守时讲信用的品质、敬业的精神,具有交流、沟通、合作的工作能力,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组建计算机网络的职业能力。
2.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责任意识、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发布信息和信息资源建设能力。
■具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调试、管理、软硬件更新的能力。
■具有设计、组建、维护管理局域网的技能。
■具有理论上分析网络结构、排查网络线路故障的技能。
■使用专业测试仪、测试设备的技能。
■对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的配置、策略进行优化的技能。
■使用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的技能。
基于“教学做一体化”高职《计算机网络组建》课程与实践
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计算机网络组建》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摘要]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实践性教学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本文正是基于这一问题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两者间的特点,并以《计算机网络组建》这门课程为例对如何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了比较清晰的阐述,表明了实施一体化教学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学在理论课、实践课中交替进行,将原来的课程同与之相配套的实训课题组合成教学模块,一门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由若干个模块组成。
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教学过程具有更强的实效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一、传统教学模式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利弊分析1、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1)以教师为本位传统教学方式又称”讲解--接受式”教学方式,教师总是教,学生总是被教;教师总是讲授,学生总是顺从听讲。
教师在教学中永远居于主导和中心地位,主要教学活动围绕教师展开,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任务是接受知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利于能力的培养。
(2)重理论,轻实践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实践技能的培养确有所忽视。
特别是对于相关专业技能课程,实验就决定成败。
因此,我们更应注重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而传统的教学手段显然已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例如,上课与上机操作相分离,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而上机时却又显得束手无策。
长此以往,教学会越来越困难,而学生的兴趣也会越来越低,因为他们总感觉没学到什么知识。
(3)重学习,轻应用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三学期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创 新“ 工 学 交替 、 三 学期 制 ” 人才 培养 模式 的 背景
1 . 改革 的主要 内容 。 课题组调研 了企业对相关专业人 才 的需求标准与现状 , 总结了学 院举办高职教育以来快速 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 在实践教学中, 边研究边实践 , 边 应用边推广 , 逐步创建 了“ 工学交替 、 三学期制” 的高职人 才培养模式 。我们以全面推进职业素质教育为根本 目的,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 , 构建“ 工 学交替 、 三学期制” 的高职教学模式 。即构建社会实践学 期、 顶 岗实习学期和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学期 , 实现真正 的工学交替。 ①进行机制改革 , 为工学结合模式提供保证。 “ 工 学交 替 、 三 学期 制 ” 改革 的实 质是 模 式推 动 人 才培 养 培 养方案的改革 , 确保高职生在校期 间的顶 岗实习 、 职业 素 质提高与在岗经验。围绕加大顶岗实习与实训教学 , 建立
的重 要 手、 教学单位与企业合作 与联 动的机制 , 共 同推进创新型、 实践型的人才培养 。 ②创新工 学结合模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 加强专业 建设 。各个专业建立 了校企结合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 在工 学结合实践中聘请企业 、 行业部 门的高级管理 、 高级工程 技术人员和教育专家担任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 , 参与学校 学校附近的苏州泥塑传习所 , 欣赏精美的传统泥塑作品, 进 步体会苏州泥塑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
4 . 顶岗实习背景。 顶岗实 习是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计划 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 是校企合作在互利互赢 中不 断深化 的必然趋势, 是广大高职生顺应社会发展渴望早 日 成才的必然要求 , 是工学结合 、 教学做一体化高职教育理 念在广大师生中生根发芽的必然结果 , 也是学校拓展内涵 提 升质量 的必 然选择 。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训、赛”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训、赛”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作者:李建玲来源:《时代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23期摘要:“教、学、训、赛”一体化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是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具有较好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可以保证教学改革与质量的提高,凸显会计专业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技能竞赛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17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实践教学是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和特色部分。
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是对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是为实现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完成会计实践教学任务而设计的教学活动总体结构及其运行模式。
1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内容1.1 构建工学结合、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依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会计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着力构建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的“三阶递进”实践教学体系。
我院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架如下:1.2 “教、学、训、赛”一体化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我们根据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实际,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设计了“教、学、训、赛”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1.2.1 “教、学、训、赛”一体化的内容“教”是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结合会计技能竞赛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技能训练的教学过程。
“学”是以会计技能竞赛软件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利用校内会计综合实训中心设备实施教学过程,实现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相互融合的情境教学。
中职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四化”与实践
中职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四化”探索与实践摘要:实训教学是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是职业教育特色所在。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实际,对实训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生素养及成绩评定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中职;实训教学;四化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中国走新型工业道路”的战略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日益突现。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文中提出“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据统计,2011年全国中职在校生达2205万人,毕业生超过600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
中职生逐渐成为我国现代化产业中的生力军。
中职学校坚持“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实训教学是技能、职业素养及创新能力获取的重要途径,中职的教育内涵和目标决定了其重要性。
教育部等六部委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指出“要把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可见,实训教学是影响中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如何创新实训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是我们每位职教工作者不断追求的梦。
二、教学内容“标准化”教学内容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优化教学内容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教学内容的设定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依据,有效地避免教师上课的随意性。
教学内容标准化建设,要以深度的“校企合作”为载体,以满足企业岗位为出发点,对准岗位找能力,对准能力设课程,使课程与就业岗位对接,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融合。
教学内容的设定基于工作过程,打破严密性、系统性的传统学科形态,整合相关知识和技能,以模块式呈现。
职业教育实习实训课程“岗课赛证思”实施路径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公关论坛职业教 育实习实训课程“岗课赛 证思”实施路径研究的探索与实践文/李玄 周蓉晖*摘要:管理会计是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不仅涉及学科交叉问题,还需要与企业内部管理理念相融合。
就目前而言,管理会计课程在财会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也逐渐提升,高职院校也应该与时俱进,及时完善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
本研究认为高职院校应该基于岗位技能标准进行实训类课程的设计,充分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促进企业认证融合教学,让学生能够以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基础加强学习。
除此之外,还应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管理会计教学质量与学生思想素质,真正践行“岗课赛证思”五位一体的实训实习课程开设理念,从而提升会计学科教学质量。
文章从职业教育实习实训课程“岗课赛证思”实施路径展开了探索与实践研究。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习实训课程;岗课赛证思;实施路径引言随着企业现代化水平的逐渐提升,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多元化,对应用型专业会计人才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与此同时,诸多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却面临严峻的市场环境,在就业上不具有竞争力。
据调查研究显示,职业院校财会专业毕业的学生虽然在校经过了系统化、体系化的财会知识学习,但在进入工作岗位时,却往往无法跟上企业的发展节奏。
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对财会技术人员的需求,同时提升职业类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并且保证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更加顺利。
职业类院校应该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会计人才培养机制,紧抓实习实训课程的开设,将“岗课赛证思”与财务会计课程相融合。
一、“岗课赛证思”理论阐述(一)“岗课赛证思”内涵“岗课赛证思”中,“岗”是工作岗位,“课”是课程体系,“赛”是职业技能大赛,“证”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思”是思政教育职能[1]。
“岗课赛证思”的核心思想为以岗位与课程的结合为基础,通过开设职业技能大赛,让学生能够将理论学习中应用到的实践内容应用到工作实践中,进而让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与职业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也能够更加适应工作岗位的学习中。
“3+0.5+0.5”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改 革 。 索 并 完 善 “ + .+ .”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探 3 05 05 的 进 一 步 在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业 建 设 等 方 面 形 成 自 专 身 的 强 势 特 色 。 出 新 的 优 势 。做 名 符 其 实 的 “ 创 全 国 职 教 师 资 培 训 基 地 ” “ 东 省 中 小 学 教 师 继 续 、广 教 育 基 地 ” “ 东 省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校 长 培 训 中 、广 心 ” “ 东 省 高 技 能 人 才 实 训 基 地 ” 和 广 。
炼 、 提 高 和 检 验 学 生 自 身 的 专 业 理 论 与 技 能 水 平 。 为 学 生 就 业 奠 定 良好 的 基 础 。 也 二 、 3 05 05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探 索 与 实 践 “ + .+ .” 为 了顺 应 我 院 办 学 方 向 和 定 位 的 转 变 . 索 探 并 实 践 “ + .+ .” 业 技 术 教 育 的 新 模 式 . 须 3 05 05 职 必 对 职 业 技 术 师 范 教 育 的 培 养 目标 和 规 格 进 行 全 面 的 修 订 。 革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 以 实 际 岗 位 或 改 并 职 业 所需 要 的 能 力 为 出 发点 改 革课 程 体 系 和设 置 教 学 内 容 ;在 关 注 师 范 生 基 本 技 能 的 同 时 。 重 视 对 师 范 生 动 手 能 力 和 职 业 技 能 的 培 养 . 化 教 深 学 方法 和 教 学手 段改 革 ,采取 实 训教 学 仿 真化 、 全 真 化 ,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精 神 和 实 践 能 力 。 最 终 培 使 学 生在 完 成学 历 教育 的同 时具 备 “ 证 ” 即学 三 ( 历 证 书 、 训 证 书 和 职 业 资 格 证 书 ) 提 高 毕 业 生 培 。 的竞 争力 。主要 的做 法 是 : 1修 订 职 业 技 术 师 范 教 育 的 培 养 目 标 和 具 体 .
中职学校“5+1”教学模式效果研究
中职学校“5+1”教学模式效果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中职学校“5+1”教学模式的效果研究。
在分析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接着,详细介绍了“5+1”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以及在中职学校的应用情况。
然后从优点、影响因素和效果评估等方面分析了该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作用。
在总结了中职学校“5+1”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以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作用。
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5+1”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的实际效果,为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职学校,5+1教学模式,效果研究,教学模式介绍,应用情况,优点,影响因素,效果评估,有效性,学生综合能力,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职学校“5+1”教学模式是指在传统的五个学科教学基础上,增加一门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操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存在不足。
“5+1”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增加实训课程,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实操能力和职业素养。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中职学校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而“5+1”教学模式的提出,正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和完善。
通过“5+1”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为将来的就业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5+1”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的应用情况和效果至今尚未有系统研究和分析。
本研究旨在对中职学校“5+1”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效果,为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中职学校“5+1”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并评估其效果。
通过深入分析该教学模式的优点和应用情况,揭示其影响因素,进一步了解其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影响,以便为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研究“5+1”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探讨如何进一步改进和优化该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综合素养,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
中职教研活动主题集锦(3篇)
第1篇一、引言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
为了提高中职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中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各类中职教研活动层出不穷。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呈现中职教研活动主题集锦。
二、中职教研活动主题集锦1. 教学方法与策略(1)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课程设计与实施(2)翻转课堂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3)情境教学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4)微课在中职教学中的设计与制作2. 课程改革与创新(1)中职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2)职业素养课程建设与实施(3)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与实施(4)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3. 教师专业成长(1)中职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2)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3)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与实践(4)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4. 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1)信息技术与中职教学融合研究(2)虚拟仿真技术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3)在线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4)教育大数据分析与应用5. 中职教育评价与改革(1)中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2)中职教育评价改革与实践(3)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4)中职教育评价与教学改革研究6. 国际交流与合作(1)中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设计与实施(3)职业教育标准与国际接轨研究(4)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探讨7. 专业建设与特色发展(1)中职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2)专业群建设与特色发展(3)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与实践(4)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8. 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1)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2)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3)中职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4)中职学生资助政策研究与实践三、总结中职教研活动主题丰富多样,涵盖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通过开展各类教研活动,有助于提高中职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中职教育改革与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中职教育工作者应继续关注教研活动,积极探索与实践,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浅析中职机电专业“五合一”教学模式
浅析中职机电专业“五合一”教学模式中职机电专业“五合一”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结合理论教学、实训教学、校企合作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综合性教学模式。
本文将就该教学模式的背景、特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行浅析。
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电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满足行业需求,学生毕业后往往面临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脱节。
中职机电专业“五合一”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旨在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机电技术人才。
二、特点1. 以实践为主导“五合一”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是核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2. 结合理论与实践该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实训实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3. 校企合作教学中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运作模式,提高对行业的适应能力。
4. 创新创业教育“五合一”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业潜能。
5. 综合素质教育除了技术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优势1. 增强实践能力“五合一”教学模式突出了实践教学的地位,有助于学生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对机电行业的适应能力。
2. 满足行业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和实践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3. 培养创新创业意识该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助于学生将来在机电行业中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 综合素质教育“五合一”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四、发展前景随着我国机电行业的快速发展,中职机电专业“五合一”教学模式将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
这种教学模式符合行业需求,有利于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机电技术人才,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计网专业“1+3+5”信息化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2009年以来,以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质量为目的,强调以学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搭建了信息化教学网络学习平台,开发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对教学知识整合,以“工程项目五步法”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对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1+3+5”的信息化实训教学模式开展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实训教学;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
2009年以来,以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质量为目的,强调以学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搭建了网络学习平台,开发了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知识整合,以“工程项目五步法”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对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1+3+5”的信息化实训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和探索。
一、“1+3+5”信息化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一方面复杂的概念和协议较为枯燥难懂、设备操作过程复杂且不易再现,学生无法独立完成整个实训任务,这些都是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瓶颈问题。
另一方面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要求较高,传统的“师授生受”、多媒体信息化辅助教学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
为了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实现教学与职业岗位的对接,我们融合现代化教学理论,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1+3+5”教学模式,经过两年的研究与实践,在课程改革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理论依据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通过教师自主开发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构建信息化环境,学生通过获取、利用信息资源,实现“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中指出,以信息技术创新教与学的方式和环境,开发、整合数字化资源,为教师、学生方便、快捷地获取优质学习资源、交流信息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平台。
二、“1+3+5”信息化实训教学模式的阐释
所谓“1”即开发一个网络学习平台。
它是一个包括网上教学、辅导、网上自学、网上测试、网上评价、网上交流等多种形式在内的综合教学服务支持系统。
所谓“3”即形成“课程教学”、“专业技能”、“职业岗位”三者融合的教学机制,将教学内容、专业技能和职业岗位三者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后实施教学。
所谓“5”即教学过程采用企业工程项目“五步法”(项目分析、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测试与验收、项目评价总结)来实施,实现教学过程与职业岗位有效对接。
项目五步法实施的过程,即学生学习的过程。
“1+3+5”教学模式中,“1”是教学的辅助手段,“3”是内容整合,“5”是学习过程方法,三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三、“1+3+5”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过程
2009年,学校建成计算机实训中心,包括一个锐捷网络实训室、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计算机组装维修实训室2个、多媒体机房4个,为该模式的实践研究提供了硬件支持。
同时,多次开展有关“项目化教学”的研究,开设市、区、校级公开课,并在计算机网络专业试点开展项目化教学。
2010年开始,又设计开发了用于苏州市电教馆教师网络培训的学习平台,同时设计开发符合本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学习平台,并在教学中引入Packet Tracer的虚拟仿真软件,构建了以学习平台为支撑,“课程教学”、“专业技能”、“职业岗位”三者融合,企业工程项目“五步法”的教学模式的初步模型。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积极参与了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子课题《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的研究》,撰写的研究论文《构建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体系》发表于核心期刊《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同时,在实践过程中,编写了校本教材《网络项目实训教程》和多个项目课程。
通过深入研究,构建了“1+3+5”的教学模式。
四、“1+3+5”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归纳性总结
(一)问题的解决
1.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可以实现信息化教学。
利用学习平台可以拓展学习的空间、时间,通过已有或自主开发的软件、视频、动画解决计算机网络专业原理、协议枯燥的难题,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平台还可以使工程项目实施进行过程性记载,将工程项目五步法的实施过程融入到学习平台中,解决传统教学中,教师无法详细了解学生的项目实施过程的不足。
2.引入工程项目五步法,解决教学活动与职业岗位脱轨的问题,当下的项目化教学,更多的是项目已经设计好,学生按照项目进行知识层面的学习。
而利用工程项目五步法,可以实现学生自主设计项目方案,教师审核通过后,学生再进行项目实施。
(二)主要创新点
1.网络学习平台和项目教学有效融合。
自主开发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不仅包含一般学习平台的优点,而且融合工程项目五步法进行栏目的实施,做到学习平台与教学实施过程同步,学习平台和项目教学有效对接。
2.利用工程项目五步法开展教学。
以“工程项目五步法”作为学习活动的主线,以“企业中网络存在的问题”作为触发点,通过“分析”、“讨论”找出解决的方案,自主设计工程项目,通过“实践”、“探讨”、“总结”、“评价”,掌握学习方法与技能。
整个学习过程,通过模拟工作情境,角色扮演、协同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职业技能与职业岗位的深度对接。
3.实现知识的整合教学。
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竞赛)、职业岗位需求,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教学、实训的项目知识结构体系,目标指向学生的就业,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
五、“1+3+5”信息化实训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
(一)应用于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
1.构建网络课程学习平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依托校园网,自主开发了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及教学相关的动画、视频、游戏等。
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2.融合技能教学,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1+3+5”教学模式通过项目增强学生的项目实施能力,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项目拓展延伸,实现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该教学模式实施以来,师生在省市级技能大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近两年,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取得国家职业资格4级证书率达100%,13%的毕业生取得国家职业资格3级证书。
3.“1+3+5”教学模式在区域范围内有效推广
魏红老师依托该教学模式,在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园区网流量负载均衡设计与应用组中获得一等奖,多次开设市级公开课,在大市范围内推广应用,依托该模式撰写的多篇研究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
(二)应用于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组建了专业社团计算机协会,负责学校的网络、计算机的维护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定期开展义务维修电脑活动,服务师生。
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践学习的内容,使认知经过实践活动转化为自身真正的能力,充分体现了知行统一的教育规律。
邱越超同学在学校创业园开设“越超电脑维修服务部”,积累了创业经验,提升了创业能力。
毕业后,自主创业,创办“创宏电脑科技商行”,闯出了自主创业成才之路,成为学校的创业典型。
该教学模式是课程改革的成果,在教师专业成长、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成才
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绩,为我校其它专业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操作的路径和成功经验,同时,在深入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