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考点2
马克思基本原理2
1.片面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而抽象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这种观点属于()A.可知论B.先验论C.经验论D.唯理论【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在哲学史上,经验论者片面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而抽象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唯理论者则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感性经验是靠不住的,只有理性认识才是真实可靠的。
参见教材P1072. 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A.认识的过程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B.认识的过程是反映与被反映的统一C.认识的过程是改造与被改造的统一D.认识的过程是创造与被创造的统一【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认识的过程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这是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也是区别于机械唯物论反映论的根本标志。
参见教材P1043.文化具有的根本特性不包括()A.永久性B.兼容性C.自由性D.创造性【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65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为人民服务D.共同富裕【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参见教材P1275.马克思主义以前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B.没有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C.不承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D.以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046.马克思从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作了界定,其中不包括()A.劳动是人的本质B.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C.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人的本质D.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C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选项C本身正确,但是其不包括在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界定之中。
参见教材P169—1717.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体系,它是在19世纪中叶由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卡尔·马克思创立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一代伟大思想家根据现实社会的历史发展而创立的,具有强大的理论武装力量,具有强大的思想力量,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指南。
首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它认为历史是由物质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决定的,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而生产关系则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
这一理论为我们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其次,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第二个知识点是关于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着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这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
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是对立的,因此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再次,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第三个知识点是关于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它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中,超出其劳动力价值部分归资本家占有的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根本手段,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产物。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在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为我们认识和改造现实社会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最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第四个知识点是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必然阶段,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的历史任务。
在社会主义阶段,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社会主义经济取代资本主义经济,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
马克思原理笔记
马克思原理笔记1. 社会形态的历史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有阶段性的。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
2. 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成为资本家的剥削对象。
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掌握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劳动者只能出售自己的劳动力来维持生存。
资本家通过剥削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获得利润。
3. 阶级斗争: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之间的斗争推动的。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最终将导致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
4.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思想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
他认为,人的思想观念是由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5. 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张,无产阶级应当通过革命手段推翻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剥削关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通过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劳动力的社会化,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6. 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
通过废除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可以消除阶级剥削,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7.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性: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的、国际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强调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和共同斗争,认为只有推翻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
8. 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通过消除剥削和压迫,人的全面发展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个人的自由解放也能够得到真正的实现。
9.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是历史上唯一能够推动社会主义革命的阶级。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消灭阶级剥削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
10.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一、单选题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C)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存在D社会存在和社会消费2.社会主义从空想社会主义转变成科学社会主义的是(C)A唯物论和辩证法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说D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学说3.“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这是一种什么观点(B)A相对主义的诡辩论B唯物辩证法C形而上学D客观唯心主义4.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B)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B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D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5.理性认识的形式是(C)A感觉,知觉,表象B感觉,分析,综合C概念,判断,推理D识记,判断6.在唯物辩证法中,粮食同玉米,,,属于(A)A一般与个别B整体与局部C本质与现象D内容与形式7.面对消极腐败的事物或现象,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B)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质变C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果D外因通过内因而产生作用8.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这是C()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C科学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科学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决定作用9.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B)A影响社会结构的划分B影响社会发展进度C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D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10.厂房设备存在的形式是(C)A固定资产B流动资产C不变资本11.马克思主义是(A)A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12.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是(A)A对立统一规律.B量变质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内外因关系规律13.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是(D)A培根,洛克B圣西门,傅里叶,欧文C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D黑格尔,费尔巴哈14.阶级斗争归根到底是由(B)决定的A思想观念的分歧B物质利益的对立C政治立场的不同D宗教信仰的不同15.货币的本质是(C)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价值的表现形式c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D流通手段16.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A)A价值B交换价值C使用价值D价格17.具体劳动(D)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商品的价值18.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C)职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纲2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1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第1节物质世界和实践⑴识记:世界观。
答: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
答: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一元论。
答: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
二元论。
答: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
主观唯心主义。
答: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心”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
答:客观唯心主义则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答: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属于可知论。
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的,属于不可知运动和静止。
答: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静止或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时间和空间。
答: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实践的本质。
答: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答: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⑵领会:哲学基本问题。
答: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答: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答: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意义。
答:①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二
二、多项选择题社会基本矛盾1 下列各对矛盾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E.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2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认为()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B.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各个细节 D.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E. 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3 上层建筑由诸多要素构成,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要素的有()A.军队、警察、法院等设施B.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C.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D.逻辑学、语言学、自然科学E.文艺、道德、宗教阶级斗争4 下列各项属于阶级产生的前提的有( )A.投机商人通过贱买贵卖聚敛钱财B.一些人利用暴力手段掠夺他人财产C.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D.社会分工及随之而来的产品交换 E.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5下列各项属于人类历史上典型的社会革命的类型的有()A.新兴封建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的革命B.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主阶级的革命C.无产阶级推翻反动资产阶级的革命D.20世纪中期以来的新技术革命E.改变产业结构的产业革命人民群众6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其包括的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
下列各项属于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范畴的有( )A.工人阶级B.广大农民C.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D.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E.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三、简答题1、简述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参看教材旧第82页,新第85页)2、简述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重要意义。
(参看教材旧第85页,新第88页)3、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参看教材旧第83页,新86页)4、简述生产力及其构成。
(参看教材旧第86页,新第89页)5、简述生产关系及其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要考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要考点(1)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和三个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英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三个理论来源。
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世界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也叫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准。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列宁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论、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二)一、单选题1.任何一种范畴都是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物质范畴反映的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那么,物质范畴与物质关系是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B.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物质范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并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发展。
范畴是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作为人类理性思维的形式,范畴是主观的,但是作为事物本质和关系的反映,范畴的内容是客观的。
具体到物质范畴,作为范畴的一种,它是主观的,同时物质范畴也是对客观存在的物质的反映,物质范畴的内容是由客观存在的物质决定的。
考生要特别注意“物质”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不能一概而论。
该题中与“物质范畴”相对的“物质”是指客观存在的各种实物。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2.由于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形式及结构功能不同,物质形态是无限多样的。
因此,对物质和物质形态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具体和抽象的关系[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
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指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所形成的某种相对稳定的存在形式和状态。
由于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形式及结构功能不同,其表现形态是无限多样的和不可穷尽的。
在物质世界当中,每一个具体的物质形态都有自己的规定,都有自己的特殊的质,彼此有别,由此形成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试题中与“物质形态”相对的“物质”即物质概念。
物质概念抽象的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性,即物质是从万事万物中概括抽象出来的,物质存在于物质具体形态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除了具有客观实在性外,还有自身个别属性。
可见,物质和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对此,一方面我们不能用物质去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态,看不到世界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不能用物质的具体形态去代替物质,看不到世界的统一性、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2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笔记 考研笔记-精品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辩证唯物论)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一)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一般了解) 一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世界观并不就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二)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选择题重要考点)(1)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这一性质的特点所决定的。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因而也是彳丑可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决定着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与方向。
(4)哲学基本问题原理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选择题重要考点)(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据对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讲解(2)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讲解(2) 考点: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生产一定使用价值,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出使用价值,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
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
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即抽象劳动的凝结。
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
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
考点: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商品的价值都是两部分价值所构成,一是在生产商品时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二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新创造的价值。
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原值,是以物化劳动形式存在的价值,又称过去的劳动。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
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就在于揭示了,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是由活劳动实现的,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即活的抽象劳动。
作为价值唯一源泉的活劳动,不能仅理解为直接进行生产操作的生产工人的劳动,既包括生产操作者的劳动,也包括从事生产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活劳动;包括体力,脑力劳动;包括简单,复杂劳动。
考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个别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否则越是劳动不熟练、劳动越差的人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多,价值就越大,显然不符合经济规律。
实际上,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个条件所决定:第一,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所决定。
第二,由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即由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所决定。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叫做商品的社会价值;而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形成的价值量,是商品的个别价值。
考研政治马原部分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考点1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可以从它的创作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它的阶级属性,它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等不同角度去理解。
(2)马克思主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地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地讲,马克思主义还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三者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不可分割。
考点2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1)客观条件: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
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及其对科学理论指导的强烈需求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2)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考点3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1)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
(2)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考点4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1)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①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③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原理必背要点(大题版)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主要包括:①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谁为本原,即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不同回答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②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不同回答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意识的本质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技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内容上是客观的,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是物质的产物又不是物质。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规律是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只有在认识掌握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
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人能通过自觉活动认识规律并按照规律改造世界,满足自己的需要。
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条件: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实践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4.世界统一于物质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物质体系;③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从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本质上,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作用上,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
5.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多样性6.三大规律p43(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①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②是贯穿否定之否定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理解这些规律的“钥匙”;③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因此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认识和正确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②量变质变规律③否定之否定规律7.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发展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联系起来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批判又继承,克服消极因素保留积极因素。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试题2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一、单项选择1、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A.实践的历史性和不确定性决定的B.实践的有条件,性和相对性决定的C.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D.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决定的2、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
A.唯理论B.经验论C.先验论D.反映论3、局部性部分质变是由于()。
A.事物内部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B.事物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不平衡性C.事物不同发展阶段间的不平衡性D.事物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间的不平衡性4、经济社会形态()。
A.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性质划分B.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程度划分C.是以如何进行产品分配划分D.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划分5、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
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C.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6、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的含义是()。
A.对立面双方相互依存的性质B.对立面双方相互贯通的性质C.对立面双方相互转化的性质D.对立面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7、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因为().A.真理与谬误本身没有严格的界限B.真理与谬误的区别是主观错误造成的C.谬误中包含着真理的因素D.真理与谬误具有同一性8、生产方式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C.政治和经济的矛盾统一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统一9、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这是()。
A.折衷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辩证法观点D.诡辩论观点10、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复归,这是()。
A.形而上学观点B.折哀主义观点C.辩证法观点D.诡辩论观点11、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
A.客观实在性B.主观能动性C.规律客观性D.运动绝对性12、人的本质在于他的()。
A.生物性B.社会性C.自然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13、马克思主义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规定实践的科学含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知识总结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1、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2、客体:是指进入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实践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源和流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唯物论和唯心论对认识的不同回答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批判唯心主义先验论(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旧唯物主义是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二者的区别在于:第一,旧唯物主义脱离实践,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并作为其基础。
第二,旧唯物主义不懂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
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从实践到认识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2、实现第一次飞跃的条件3、非理性因素的作用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1)感性认识①感性认识是人的感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各个片面的认识。
②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感觉、知觉、表象③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和形象性(2)理性认识①理性认识是人脑借助抽象思维达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内部联系、全体的认识。
②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③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和抽象性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联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唯理论与经验论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2、实现第一次飞跃的条件第一,材料要真实可靠。
第二,思维方法要科学。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复习资料(2)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复习资料(2)回答本题的基本思路是:一是先看材料后面的问题;二是带着问题阅读材料,阅读时不要过分注意细节,抓住大意即可;三是将材料的两层含义与题后的问题相对照,联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相关原理,结合材料,边分析边思考、理清回答问题的思路;四是组织答案,回答问题。
第六讲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儿子:妈妈,现在天气这样冷,你为什么不生火炉?妈妈:家里没有煤。
儿子:为什么不去买呢?妈妈:你爸爸现在失业,我们没钱买煤.儿子: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妈妈: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煤究竟是多了还是少了?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化的大生产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表现(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2)生产过程的社会化。
(3)生产产品的社会化。
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了的生产资料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社会化了的生产过程分别由少数资本家按照各自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私人利益进行管理;社会化了的产品成为少数资本家的私有财产。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对抗性质上述因素,就不能不使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占有的资本主义私人性这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一开始就具有对抗的性质,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日益尖锐起来。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商品生产过剩是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生产过剩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只是和人民群众的购买力相比较而显得过剩,决不是同社会的实际需要相比较而显得过剩。
马克思说过:“如果仅仅在一个国家的全体成员的即使最迫切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发生生产过剩,那末,在迄今资产阶级社会历史上,不仅一次也不会出现普遍的生产过剩,甚至也不会出现局部的生产过剩。
……生产过剩只同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有关。
”危机的可能性的第一种形式危机的可能性的第一种形式,存在于商品的形态变化中,即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所产生的买和卖的分裂.买和实脱节,就有可能发生商品的滞销现象.在简单商品经济中未曾发生过经济危机马克思指出:“有简单的货币流通,甚至有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流通——这两者早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很久就出现了,却没有引起危机——而没有危机是可能的,也是现实的。
马克思主义原理(二)判断题重点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2.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目的在于区分两者在资本周转方式的快慢的不同。
3.资本就是一定数量的货币。
4.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流动资本,它的价值同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的价值一样都是一次性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5.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
6.劳动力商品不同于普通商品。
7.利润和剩余价值没有任何关系。
8.利润率平均化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之间的关系。
9.利润率不同于剩余价值率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改变了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参考答案要点:]1.答案要点:错误。
商品经济是一种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社会经济形式,而市场经济则是指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成熟阶段,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时,商品经济才发展为市场经济。
所以两者是不能等同的。
2.答案要点:错误。
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露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可变资本(即劳动力)创造的,而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它的价值只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它的价值量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而只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才有资本周转方式快慢的不同。
3.答案要点:错误。
资本的现象形态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即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
资本的本质既不是物,也不是货币,而是解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它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所以资本和货币不能等同。
4.答案要点:命题错误。
(1)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从价值周转方式看它们都是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次全部收回。
(2)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和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资本在价值回收方式上存在不同。
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物质形式上只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随着使用价值的完全消耗,其价值也随之全部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二
• 3、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发展的基本趋 势 • (1)新事物萌发、产生于旧事物内部, 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 因而它是旧事物所无法消除的东西。 • (2)新事物比旧事物更能适应发展的 条件和要求,因而更富于生命力。 • (3)新事物吸取了旧事物中合理的成 分,克服了消极的成分,又有新的创 造,因而具有更丰富、更高级的内容。 • 4、立足现实、坚定信心、展望未来 •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 因此要坚定信心、百折不挠地推进新 事物的发展。 •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此我们必须 站在新事物的立场上,扶持新事物, 面向未来、开拓进取。
专题二: 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的统一 ——实践及世界的辩证发展
第一讲 实践: 人类的存在 方式 第二讲 世界的 辩证发展
第一讲 实践:人类的存在方式
一、马克思之前哲学家对实践的理解 二、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的根本转向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视阈中的自然与社会
一、马克思之前哲学家对实践的理解
• 实践是一种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中国古代、古希腊德漠克利特、亚里士多德 • 实践是一种实验、科学实践: 罗吉尔· 培根、弗兰西斯· 培根 • 实践是一种精神活动: 王阳明、黑格尔 • 实践是人的感性直观活动: 墨子 • • •
(二)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类的生命存在形式” 1、实践是人类所独有的生存方式 动物通过获得直接的环境产物获得生存,人类通过改造环 境获得生存 2、实践将人提升为社会存在 动物的群不具有自觉的关系结构与能动的关系变革机制 3、实践使人类成为有意识的存在 动物的活动建立的本能之上,人类的活动超越了本能。 4、实践使人类成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统一的存在 动物只有受动性,而人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 2、实践的基本特征 ●客观物质性: • 实践的要素、结果乃至发展都是客观 的物质的 ●自觉能动性: • 实践是在人的自觉意识指导下的有目 的的能动活动 ●社会历史性: • 实践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没有 离开社会而孤立存在的个人活动 • 实践是一个历史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是一定的历史情境下进行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内容 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内容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革命性的统一;阶级性实践性的统一)2、哲学基本问题指的是什么?它有哪些内容?思想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一,思想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二者究竟哪一个是世界的本原。
第二,第二思想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问题,认得认识能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外在世界。
3、如何理解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普遍联系:(1)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2)任何事物都不能鼓励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永恒发展:a)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改变和发展。
b)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d)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4、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及意义。
(1)二者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
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的地位会有所不同。
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方面。
二者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统一的关系(2)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原理指导实践,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怎样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6、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7、辩证法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马克思主义原理必背知识要点
马克思作业题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物质观: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
所谓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所谓物质范畴,就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现代意义: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试述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性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贯穿了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一)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作用。
2.量变质变规律(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3.否定之否定规律(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三)否定是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客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4.试述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性。
(1)真理,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的真理。
价值,是指人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和要求为内容的特点的实践目标。
(2)价值和真理的关系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①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②价值的实现是以把握相关真理为前提的。
③正确的价值认识的形成是以相关的真理为依据的。
④真理必然具有价值。
马克思考点
2、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及其意义0.2.2 10(1)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的发现。
(2)唯物史观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3)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运动规律。
(4)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支柱。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1.1(三)及其意义1.1.1(二)4点F1.4.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
1.1.1(二)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们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由于不懂得实践的意义,对客观世界不能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不能把现实世界理解为历史地形成的世界并进而把它理解为可以改变的世界,因此在他们那里,不仅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分离的;自然观和历史观也是相分离的。
马克思主义以前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即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而历史观上则是唯心主义,他们用人的精神、意识来解释历史。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结束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相矛盾的状况,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为体系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5、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1.1.1(二)与实践范畴的理解1.1.2(一)实践-特点-形式?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马克思这一论断表明,判断一个物种的存在方式是看其生命活动的形式。
物质生产实践即劳动创造了人,一方面是指在人类起源上,是劳动使动物变成人;另一方面是指劳动还在时刻不停地重新塑造着人,并创造出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说,实践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殊生命形式,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第一,实践是人类生存的前提;第二,实践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第三,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7、联系的客观性与普遍性1.2.1(一);特点:发展的实质1.2.1(二)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事物的内因外因及其辩证关系
(1)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2)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有时外因甚至对事物发展期起重要作用。
(3)外因的作用无论多大,也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18.唯物辩证法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2)唯物辩证法师科学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中,矛盾分析法处于核心地位。
(3)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
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page54、55)
1.规律及其客观规律: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page55、56)
3.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
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
5.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6.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注意:(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2)实践
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page63)
1.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物——感觉——思想
唯心主义先验论:思想——感觉——物(代表人物:古希腊的柏拉图和德国的康德)
唯心主义认识论:贝莱克:存在就是被感知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2.主体: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和实践关系(改造和被改造的关
系)。
其次还有价值关系、审美关系。
4. 认识主体的特征:自然性;社会性;意识性。
认识客体的特征:客观性;对象性;历史性。
认识主体的形式:个人主体;群体主体(集团、社会);人类主体。
认识客体的形式:自然客体;社会客体。
5.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6.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7.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8. 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page 66)9.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第一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由感性到理性)(page69)
(1)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事后回忆再现)三种形式。
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
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局限性。
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page68)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具
有抽象性、间接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4)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
感性材料。
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5)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page 69)
(二)第二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
(1)为什么要进行第二次飞跃?为什么说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①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page 69)②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③两次飞跃是相互区别的,第一次飞跃主要是认识世界,第二次飞跃主要是改造世界。
第一次飞跃是第二次飞跃的准备,第二次飞跃是第一次飞跃的归宿。
(2)实现理论向实践的飞跃的条件: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且理论本身必须是正确的;需经过一些中介环节;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化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发展和无限发展
①认识发展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
②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page 71)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个观点,两个关系)
1. 什么是真理?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 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内容客观,检验真理的标准客观)
3.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事辩证统一的。
4. “真理是有用的(唯物)”与“有用即真理(唯心)”的区别:①在于是否承认真理客观性上的对立②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对立③理解“有用”含义上的对立(功能?依据?)
5. 谬误产生的原因:主观条件的限制;客观上认识过程本身有产生错误的可能。
6.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区别:二者是根本对立的哲学范畴;联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
7. 如何对待谬误?一.勇于同谬误作斗争;二.善于斗争,正确对待。
8.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page 79)
9.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10.价值的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唯心史观的缺陷是:只见思想动机不见物质动因;只见杰出人物,不见群众作用。
唯心史观的基本形态是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3.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内容、性质、形式。
意识的产生以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有关。
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里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4.社会意识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
(page 98)
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6.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变革。
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经济体制改革的依据
上层建筑一定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政治体制改革的依据
7.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
8.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
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9.国家的职能:对外;对内(牧师和刽子手职能)。
10.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page 111)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page 119)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社会革命是历史火车头。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3.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4.社会革命的任务:解决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盾。
建立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社会生产力。
现在不主张暴力革命,比如西方绿党等。
5.认识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不是自然属性。
6.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page 130)
7.普通个人作用的表现:①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参与者②杰出人物是由普通个人发展而来的③普通群众的贡献也可能对世界产生“超常性”的影响。
8.杰出人物的作用:①进步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发起者②实现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③真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9.评价历史人物坚持用: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
10.杰出人物与人民群众作用的一致性:①杰出人物在群众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②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