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的自然观及其当代启示

合集下载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的生态正义伦理思想解读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的生态正义伦理思想解读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的生态正义伦理思想解读英国哲学家狄恩·格斯在其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提出了关于生态正义伦理思想的解释。

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书中,格斯提出了劳动是人类从猿猴到有组织活动的实体的最重要因素。

他认为,在劳动过程中,人类逐渐形成了更加正义和有序的社会和文化生活,因此,应首先考虑如何维护劳动过程中的生态正义伦理。

格斯指出,要确保劳动过程中的生态正义伦理,我们必须对劳动者的权利和责任进行认真讨论。

他提出,首先,要确保劳动者受到合理的偿付,即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受到的损害。

其次,他认为要确保劳动者能够获得安全的工作环境,因此,劳动者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劳动。

此外,格斯认为劳动者应享有被尊重、得到机会表达观点及表达意见的权利,在劳动过程中,双方应当相互尊重、互助,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他也认为应为劳动者提供足够的休息时间和节假日,以确保劳动者身心健康。

最后,格斯最重视的是促进公平、关爱他人及劳动者集体利益,即对每一个劳动者都是公平对待,避免出现重和轻,不挑剔和歧视等情况,同一岗位的劳动者得到一致的优惠和待遇,所有劳动者都要享有基本的劳动保护、财产安全以及劳动质量的保障。

此外,他还支持让年轻劳动者参与国家规定的教育,以确保劳动者的职业能力的改进和发展。

综上所述,狄恩·格斯关于生态正义伦理思想的解释,主要侧重于确保劳动者的权利和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要求劳动者受到合理的偿付、获得安全的工作环境、被尊重、享有最小的休息与节假日、被保护以及承担合法债务等。

以及要促进公平、关爱他人及劳动者集体利益等。

他的思考对于当下社会政策制定者对劳动者权利的确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仍具有普遍的参照价值。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恩格斯在他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这一主题既涉及人类起源的问题,也触及了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发展。

接下来,我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这个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恩格斯对劳动在人类演化过程中的作用。

一、宏观角度1. 劳动与社会组织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恩格斯认为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组织演进的重要因素。

在远古时期,人类通过劳动来获取食物和生存必需品,从而形成了最原始的“采集-狩猎”社会组织形式。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劳动成为了社会分工和合作的基础,进而催生了更为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如农耕社会、工业社会等。

2. 劳动与文明发展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劳动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人类在劳动中不断创新,发明了工具、农耕技术和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劳动的发展促进了知识和文化的积累,推动了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的繁荣,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微观角度1. 劳动与个体成长从个体层面来看,恩格斯认为劳动对人类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劳动中,人类学会了合作、创新和实践,培养了坚韧、毅力和责任感等品质。

劳动不仅满足了人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让人们获取了自尊、成就感和社会认同,促进了个体的全面发展。

2. 劳动与人的价值恩格斯认为,劳动赋予了人类自身的价值。

通过劳动,人们创造了财富,改善了生活条件,实现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劳动也是个体与社会相互联系的纽带,通过劳动可以实现自我实现和社会认同,使个体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

总结与展望通过对恩格斯关于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的深入探讨,我们不难发现,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和文明发展的核心力量,同时也是个体成长和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

正是通过不断的劳动,人类才得以从猿向人的转变,实现了自我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劳动的作用,推动劳动技能的提升和劳动价值的实现,为实现更高水平的社会发展和个体幸福作出更大的努力。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陈新外国语学院英语口译 1271013《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读后感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从他这篇未完成也未来得及发表的著作中,我仿佛看到了人类从最初的类人猿发展,依靠自己的需求或是无意间的累积行为,让他们逐渐从一个不能完全直立行走到现在的奔跑,从素食动物到真正的肉食动物,从赤手空拳到学会制造第一把刀的发展;也看到了他们在扔石头时不小心看到了火花继而学会生火,学会圈养动物到慢慢发展起来的农业;从没有音节变化的嘶吼道现在的复杂多样的语言发展,从没有丝毫文字可言到简单的符号到现在的人类文明发展……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最关键性一步是人学会了依靠自身需要去劳动,劳动中创造了御敌的武器和生产的工具。

人之所以能高于自然界万物,有自己的文明、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等是因为人能学会为了生存,为了自身需要去劳动,去改变周围的自然,来满足自己。

但是,伟大的恩格斯在讨论到后半部分时,他点醒了所有执迷不悟的人类。

“由动物改变了的环境,又反过来作用于原先改变环境的动物,使他们起变化。

因为在自然界中没有独立发生的东西。

事物是互相作用的。

”比如:狼在捕杀猎物时,从不会想过要给猎物留下一代的繁衍,导致他们的食物越来越少;山羊在啃光草原时,他们回过头来看全是光秃秃的土地,而往前看时,他们已经面临要被饿死的僵境。

虽如此,与人类比起来,动物的所作所为似乎没那么愚蠢。

因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恩格斯,1873年-1883年,1885-1886年)。

但是很明显,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大大的改变了自然,却反过来遭受了更大的反作用灾害。

比如: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它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

人类反思自然的起点——读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

人类反思自然的起点——读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
用 分 音 节 的语 言 就 可 以互 相 传 达 出来 。 在 自然 状 态 中 ,没 有 种动物感 觉到不能说或不能 听匿人 的语 言是一种缺陷 。如 果它们经过人 的驯养 ,情形就完全不 同了。狗和马在和人的 接触 中所养成 的对 于分音节的语言 的听觉是 这样 敏锐 ,以致 它们在 自己的想 象所 及的范嗣 内,能够容易地学会懂 得任何 种 语 言 。在 物 种 产 生 的 漫 长 的 过 程 之 中 ,没 有 一种 动 物 能 够拥有似人类这般 复杂而系统的语言功能 ,这不 能不 说是一 种 缺憾 。但是 ,语言 和劳 动发展只有一项是不能够实 现把 人 类 解放 出来这个 目的的 ,只有 当语 言和劳动被某种方 式结 合 在 了 一起 ,人类 文 明 才 能 得 以 彻 底 的解 放 。 “ 首 先 是 劳 动 ,然 后 是 语 言 和 劳 动 一 起 ,成 了 两 个 最 主 要 的推动力 ,在它们 的影 响下 ,猿 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人 的 脑髓 ; 后者和前者虽然十分相 似 ,但 是就大小和完善 的程度 来说 ,远远 超过前者 。在脑髓进一 步发展的 同时 ,它 的最密 切 的工具 ,即感觉器官 ,也进一步 发展 起来了。正如语言 的 逐 渐 发 展 必 然 是 和 听 觉 器 官 的 相 应 完 善 化 同 时 进 行 的 一样 , 脑 髓 的发 展 也 完 全 是 和 所 有 感 觉 器 官 的 完 善 化 同 时 进 行 的 。 ” 劳 动的重要 意义和作 用这里被 提到 了一个前所 未有 的位 置 , 原著在这 的例子就是鹰和狗在 嗅觉 和视 觉范围 比人类 的要更 加 的敏锐 ,但是 在分析事物的时候却及 不上 人类 ,这是脑 的 决定性 作用 ,也 是从猿 到人 的转 变过程 的关键 因素。至此 ,
书 中恩 格斯 重新树 立 了人 与 自然 的关 系。通过 对该 书的 阅读 ,能 够有助 于我们在 当代 环境 下反思 自然 ,促;然 ;人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读书笔记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读书笔记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读书笔记作者:恩格斯发表日期:1896年发表于《新时代》杂志读完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著作,我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读后感,文中提到的仅代表个人观点。

(部分摘抄自原文)恩格斯在这篇著作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人类起源和发展作了全面的探讨,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等重要原理,最后指出,人类要真正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必须实行社会变革,推翻资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这是恩格斯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提出来的个人观点。

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指出全文论述的中心,即: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第二部分:恩格斯考察了人类起源问题。

他指出:人类祖先是一种高度发展的类人猿进化来的。

劳动是推动从猿到人转化的决定力量。

首先,劳动创造了手,由手的发展变化,引起整个肌体的变化。

接着在劳动中又产生了语言,在劳动和语言的共同推动下使猿的脑髓逐渐地变成人的脑髓,意识也就产生了。

反过来意识又推动劳动和语言的发展。

所以说,劳动是使猿向人的转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力量。

第三部分:恩格斯阐明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恩格斯指出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又是什么呢?是劳动具体区别有以下三点:第一,人类劳动的根本标志是制造工具。

人能用自己制造的工具进行劳动,这是人所特有的。

猿群也能劳动,但它们不会制造工具,最多只能利用天然工具。

第二,人类的劳动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自觉活动。

而动物则是无意识的、盲目的本能活动。

第三,人类劳动是积极的作用于自然界,能够按着自然界的规律进行生产活动,能够有效地改造自然界。

动物则不同,它们虽然也影响自然界,使自然界发生某种变化,但它们的活动只能是消极的适应自然界。

总之,“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读后感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读后感

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有感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撰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

该文阐述了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该文章对于人类进化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该文中,恩格斯首先否认了经济学家“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观点,并提出“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这一观点。

该观点认为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并将劳动作为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最终恩格斯得出结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对于上述结论的阐述恩格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结论进行实例补充说明,进一步强调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第一方面:直立行走和手的解放猿到人的转变,经历了几十万年的漫长时光,这个过程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人类的祖先由树上下到空旷的地面上生活后,逐渐能够使用树枝和石块等来防御猛兽,或挖掘根茎等来食用。

在这个过程中,古猿的身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由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

但是一切猿类都只是在不得已的时候才用两脚行走,后来才渐渐成为必然,而手在这个时期已经越来越多的从事于其他活动了。

有些猿类用手在树林中筑巢,拿木棒抵御敌人,或者以果实和石块向敌人投掷。

而后,那种可以认为已向更加近似兽类的状态倒退而身体也退化了的野蛮人,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完成了:手变得自由,并且获得了较大的灵活性,并且一代代的增加。

由此,我们可以说,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还是劳动的产物。

这些遗传下来的灵巧性以越来越新的方式运用于各种复杂的动作,人的手才达到了高度的完善。

从上面的实例中我们可以得出当劳动让猿意识到应当直立行走并解放双手时,猿逐渐的向这个方向演变并最终达到相应的目的。

第二方面:语言的诞生及感官的进化语言是从劳动中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动物之间彼此要传达的东西很少,不用分音节的语言就可以表达出来。

然后语言和劳动结合起来,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分析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分析

自然观: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恩格斯在这里强调指出:整个自然界是统一的,其中各个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都是普遍联系的。

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对立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变动的。

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都处于永恒的变化和转变过程之中。

--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

系统自然观:系统科学理论:复杂性,非线性,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人工自然观:人类改造自然的演化方式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恩格斯劳动者受奴役的过程导言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

但是劳动的作用还远不止于此。

它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在好几十万年以前,在地质学家叫作第三纪的那个地质时代的某个还不能确切肯定的时期,大概是在这个时代的末期,在热带的某个地方——可能是现在已经沉入印度洋底的一大片陆地上,生活着一个异常高度发达的类人猿的种属。

达尔文曾经向我们大致地描述了我们的这些祖先:它们浑身长毛,有胡须和尖耸的耳朵,成群地生活在树上。

①*《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是这篇论文在《自然辩证法》第二束材料的目录中的标题。

恩格斯原来打算把它当作以《奴役的三种基本形式》为标题的一本内容较广的著作的导言。

后来,恩格斯把这个标题改为《劳动者受奴役的过程。

导言》。

但是由于该著作没有完成,恩格斯最后给他已经写成的导言部分加上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的标题,这个标题符合手稿基本部分的内容。

这篇论文很可能是1876年6月写成的。

因为威·李卜克内西1876年6月10日给恩格斯的信中写道:他迫不及待地等待着恩格斯答应给《人民国家报》写的论文《奴役的三种基本形式》。

这篇论文1896年第一次发表于《新时代》杂志第14年卷第2卷第545—554页。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的生态正义伦理思想解读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的生态正义伦理思想解读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的生态正义伦理思想解读作者:陈爱华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1期摘要: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恩格斯分析了劳动从体力向脑力劳动发展,尤其是由基础向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发展,人在劳动方面的计划性越来越强,进而产生了认识的误区,出现了劳动的计划性及其悖论——劳动计划的第一目标实现了,但却破坏了那些地区长远的、整体的、普遍性的生态平衡。

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反思,恩格斯阐释了以历史唯物辩证法的相互联系性为核心的协调人-自然-社会的生态正义伦理思想,以及超越历史上生产方式处理人-自然-社会关系的局限的生态伦理方略。

关键词:劳动;生态伦理悖论;生态正义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13)01-0032-07《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是恩格斯于1873—1886年在研究自然辩证法过程中未完成的一篇论文。

尽管这篇论文距今已有一百多年,但是恩格斯关于劳动及其悖论的生态正义的道德哲学反思——通过分析人的劳动的计划性及其悖论,反思其悖论产生的认识根源与方法论基础,阐释了以相互联系性为核心的历史辩证法及其协调人-自然-社会的生态正义伦理思想,在此基础上,恩格斯提出了超越劳动生态伦理悖论的生态正义伦理方略,这对于我们认识“人能够认识什么?”、“人应当想什么?”、“人能期待什么?”以及“人是什么?”这些由康德提出的悬而未决的一组问题,进而建构当代生态正义道德哲学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性。

一、劳动的本质及其生态伦理悖论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通过将动物的计划性与人的计划性加以比较以后指出,这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劳动。

就这种有计划的行动而言,甚至在原生质和有生命的蛋白质受到某种由外面的一定的刺激所引起的极简单运动的地方,就以一种萌芽的形式存在着;在哺乳动物那里,这种计划性则已达到了相当高的阶段。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读后感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读后感

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有感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撰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

该文阐述了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该文章对于人类进化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该文中,恩格斯首先否认了经济学家“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观点,并提出“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这一观点。

该观点认为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并将劳动作为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最终恩格斯得出结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对于上述结论的阐述恩格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结论进行实例补充说明,进一步强调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第一方面:直立行走和手的解放猿到人的转变,经历了几十万年的漫长时光,这个过程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人类的祖先由树上下到空旷的地面上生活后,逐渐能够使用树枝和石块等来防御猛兽,或挖掘根茎等来食用。

在这个过程中,古猿的身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由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

但是一切猿类都只是在不得已的时候才用两脚行走,后来才渐渐成为必然,而手在这个时期已经越来越多的从事于其他活动了。

有些猿类用手在树林中筑巢,拿木棒抵御敌人,或者以果实和石块向敌人投掷。

而后,那种可以认为已向更加近似兽类的状态倒退而身体也退化了的野蛮人,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完成了:手变得自由,并且获得了较大的灵活性,并且一代代的增加。

由此,我们可以说,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还是劳动的产物。

这些遗传下来的灵巧性以越来越新的方式运用于各种复杂的动作,人的手才达到了高度的完善。

从上面的实例中我们可以得出当劳动让猿意识到应当直立行走并解放双手时,猿逐渐的向这个方向演变并最终达到相应的目的。

第二方面:语言的诞生及感官的进化语言是从劳动中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动物之间彼此要传达的东西很少,不用分音节的语言就可以表达出来。

然后语言和劳动结合起来,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

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有感

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有感

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有感(机研1510 1500292 马晓腾)一百多年前,恩格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这虽然是一部未完成的手稿,但是其影响却是深远的。

在文中,恩格斯认真地考察了人类起源的问题,精辟地阐明了劳动在人类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地论证了“从猿到人”的历史过程,深刻地揭示了人类产生的根本规律,科学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生态平衡的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以及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实现新的平衡的有效途径。

很早就知道人是由猿进化来的,通过学习历史我也相信这一结论的合理性和真实性,然而并没有深究过进化的具体过程和原因。

我有时也会想,“为什么人要长成这个样子”,“为什么有人和动物之分”等一系列奇怪问题。

想来想去还是不知为何,只能解释为进化的结果。

然而,恩格斯的著作分析问题有理有据,非常有说服力。

读完恩格斯的这篇著作,对于这些疑问我有了新的认识,也有几点震撼。

首先,我想谈谈我的两点震撼。

第一,恩格斯分析问题细致详细,客观全面。

恩格斯把从猿到人的整个转变过程分析地非常细致,并且他没有把肌体每个部分或者转变过程中的每个变化孤立起来,而是充分考虑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首先,劳动使得人类的手获得了更多的技能和灵活性,而依据达尔文的生长相关律,人的其他部分的某些形态也随着手的进化而改变,于是手的变化引起了整个肌体的变化。

然后,劳动的发展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进而产生了意识、促进了感觉器官的发育。

在劳动和语言的共同推动下使猿的脑髓逐渐地变成人的脑髓,并产生了意识。

随着脑的进一步的发育,与脑最密切的工具,即感觉器官,也同步发育起来。

脑和为它服务的感官、越来越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进能力的发展,反作用于劳动和语言,为这二者的进一步发育不断提供新的推动力。

他还运用了举例、对比、生物学知识等形象地分析了转化过程的细节和原因,让我感觉好像亲眼看到人类从猿到人的一步步转变的过程。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标题: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摘要:本文将探讨恩格斯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通过对恩格斯关于劳动的观点以及其在《人类起源和私有制的起源》中的贡献的分析,我们将深入了解劳动在人类进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恩格斯对于劳动在此过程中的理论贡献。

引言: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对于劳动在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他在其著作中强调了劳动的本质以及劳动对于人类进化的重要性。

本文将通过分析恩格斯的观点,探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所扮演的作用,并评估他的理论对于我们对人类进化的认识的贡献。

第一部分:劳动的本质和重要性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提出恩格斯对于劳动的理解,以及他为什么认为劳动是人类进化的关键因素。

我们将分析恩格斯关于劳动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的观点,并对劳动对于人类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进行讨论。

第二部分: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并分析劳动在此过程中的作用。

我们将讨论恩格斯关于人类劳动从简单的工具使用到复杂的生产方式发展的观点,以及这一过程对于人类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影响。

第三部分:恩格斯理论的评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恩格斯劳动理论的贡献进行评估。

我们将分析他的理论对于我们对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理解的重要性,并讨论其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应用。

结论:通过对恩格斯在劳动理论方面的贡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恩格斯的观点提供了一种对于劳动在人类进化中的意义和价值的深入理解,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观点和理解:我认为恩格斯的劳动理论对于我们对于人类进化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的观点突出了劳动在人类社会中的核心地位,并揭示了劳动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恩格斯的理论为我们思考和探索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改善人类社会提供了有益的思考框架。

注:该文章仅为模拟示例,旨在提供一种创作可能性。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恩格斯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恩格斯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恩格斯我们通过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可以深刻理解到劳动在人类进化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

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恩格斯在文章中提出,人类从一种原始的、非人类的生物状态中演化出来,其主要驱动力是劳动。

通过不断的劳动,人类的身体和大脑不断适应、改变和优化,使得人类逐渐演化出了语言、思维、文化等高级能力。

这些能力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人类逐渐脱离了动物界,形成了人类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因此,恩格斯认为,劳动是创造人本身的必要条件。

二、劳动促进了人类进化恩格斯在文章中进一步指出,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还促进了人类进化。

在人类漫长的演化历程中,不断变化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促使人类不断地适应环境、改变自身结构。

这种演化过程一直持续至今,使得人类成为了一个具有高度智慧、高度社会化的生物物种。

因此,劳动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

三、劳动使人类具有自由和意识恩格斯在文章中进一步强调,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促进了人类进化,还使人类具有了自由和意识。

通过劳动,人类逐渐学会了使用工具、语言和符号等高级能力,使得人类逐渐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的不断积累和传承,使得人类逐渐具有了自我意识、自由意志和社会文化等高级特征。

因此,劳动是使人类具有自由和意识的重要因素。

总之,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深刻地阐述了劳动在人类演化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劳动,人类逐渐演化成为具有高度智慧、高度社会化和自由意识的生物物种,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界的不断发展和演化。

这种对劳动的深入理解,为我们认识人类本身和自然界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恩格斯对于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给予了深入的研究和重要的贡献。

他在《人类祖先》以及《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中阐述了人类社会从猿类社会逐渐发展为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和观察结果。

首先,恩格斯分析了猿类社会性的特点,并将其与人类社会性进行了比较。

他指出,猿类社会主要以家庭群体为单位,由一雄多雌的家父家母制组成。

而人类社会则以私有制为基础,家庭的来历与私人财产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

他进一步指出,家庭制的产生为私有制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相应地也为社会的分工提供了条件。

因此,恩格斯认为家庭制和私有制的形成是人类社会从猿到人的转变的基石。

其次,恩格斯还从性别关系的变迁出发,分析了女性地位和妇女奴隶制度的起源。

他认为,由于私有制的出现,女性逐渐失去了作为主要生产力的地位,从而导致了妇女的社会地位的下降和女性奴隶制度的产生。

这一观点在当时引起了不少争议,但恩格斯对妇女地位的关注和妇女问题的研究也为后来妇女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另外,恩格斯还对早期社会形态进行了分类研究,如原始公社、野蛮社会和奴隶社会等,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出了一系列论断。

他指出,原始公社是人类社会的原始形态,以共产主义的原则为基础,成员之间分享资源和劳动成果。

野蛮社会则是一种过渡社会形态,财富的积累和私有制的出现逐渐导致了社会的分化和阶级的产生。

最后,奴隶制社会的出现标志着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确立。

最后,恩格斯的研究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他通过研究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对人类社会性和私有制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和结论。

这些观点和结论对于后来的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历史学等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理论支持。

总结起来,恩格斯对于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之一,他和马克思一起研究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和经济发展,并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

在恩格斯看来,劳动在人类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劳动的作用:劳动为人类提供了物质基础;劳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劳动推动了人类思维的发展。

首先,劳动为人类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恩格斯看来,劳动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基础,通过劳动,人类能够获得生活所需的物质财富。

从最开始的简单的狩猎和采集,到后来的农业耕种和手工业生产,劳动让人类能够获得食物、衣物和住所等基本生活必需品。

通过劳动,人类能够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从而保证了人类社会的生存和繁衍。

其次,劳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恩格斯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也是社会分工和协作的基础。

在猿到人的过程中,人类通过劳动开始建立起共同的生活和合作的关系,形成了原始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

人们通过劳动合作来获取生活所需,并共享物质财富,形成了最初的共同利益和集体意识。

随着社会分工的加深和生产力的进步,人类社会逐渐发展成为阶级社会,但劳动仍然是社会的基础,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最后,劳动推动了人类思维的发展。

劳动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活动,更是人类与自然界交往和改造的过程,通过劳动,人类能够认识和改变外界世界,从而推动了人类思维的发展。

恩格斯认为,劳动使人类具有了自觉的思维活动,通过劳动人们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的工具和方法,不断推动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劳动也是人类认识自身和世界的过程,通过劳动人们能够认识自身的能力和潜力,并不断探索和完善自己的生活方式。

总之,劳动在人类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劳动,人类能够获得物质基础,促进了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并推动了人类思维的发展。

劳动不仅仅是生产活动,更是人类与自然界交往、认识和改造的过程,它塑造了人类的社会形态和文明进程,并对人类智慧的积累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的自然观及其当代启示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的自然观及其当代启示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是恩格斯的著作《自然辩证法》中的一篇论文。

在这篇论文中,恩格斯阐述了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的观点。

恩格斯认为,劳动是人类与动物区别的根本标志。

人类通过劳动,不断地改造自然,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和文明。

劳动不仅改变了人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机能,还促进了人类的智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恩格斯的自然观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他还指出,人类的劳动和实践活动是认识自然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深入了解自然的本质和规律。

恩格斯的自然观对于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它提醒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不能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环境。

同时,也激励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通过劳动和实践活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读后感从猿到人的过渡时期,如果从拉玛古猿开始算起,大概经过了1000多万年。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从猿到人的过渡时期的生物,在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了制造工具,而工具的制造意味着经过思考的有意识的活动,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最关键区分点,它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结束。

在原始社会,自然界作为一切生存材料的来源,而攀树的猿群只能满足于它们世代生存的地皮上的资源,而经过时间流逝,食物等资源总会消耗殆尽,作为人类的祖先,它们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为了寻觅新的食物,它们进行了迁移和战斗,但渐渐地,过度的繁殖为它们带来了灾难,紧接着,“过度掠夺”就出现了。

这种过度掠夺必然造成的结果就是可食植物的数目越来越扩大,可食植物中可食用的部分也越来越增多,因为它强迫动物去适应不同于往常食物的食物,总之,就是食物越来越多样化,随之摄入身体内的物质也越来越多样化。

动物的这种“过度掠夺”在物种的渐变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这些物质就是转变成人的化学条件,它们的血液就获得了和过去不同的化学成分,整个身体的结构也渐渐变得不同了,而从前某个时候固定下来的物种也就灭绝了。

毫无疑义,这种过度掠夺有力地促进了我们的祖先转变成人。

但是,这一切还不是真正的劳动。

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

最早的工具的是打猎的工具和捕鱼的工具,而这就是从只吃植物过渡到同时也吃肉的重要的一步,同时也是转变成人的关键一步。

肉食最重要的是对于脑的影响,脑因此得到了比过去丰富得多的为脑本身的营养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因而它就能够一代一代更迅速更完善地发育起来。

正如人学会吃一切可以吃的东西一样,人也学会了在任何气候下生活。

人分布在所有可居住的地面上,人是唯一能独立自主地这样做的动物。

从原来居住的炎热地带,迁移到比较冷的地带,就要有住房和衣服以抵御寒冷和潮湿,要有新的劳动领域以及由此而来的新的活动,这就使人离开动物越来越远了。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恩格斯从进化的器官先后、劳动的起源、语言与劳动的联系等多方面阐述了这个观点,语言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的自然观及其当代启示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的自然观及其当代启示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的自然观及其当代启示刘英(安徽中医学院医药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38)摘要:恩格斯的自然观立足于实践,以辩证法为方法论,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中,恩格斯所阐发的自然观主要包括对劳动在人与自然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的详细考察、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精辟论述和对人与自然矛盾解决的途径的系统阐释。

它给我们的启示在于认清当代生态危机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对抗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极端表现;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从根本上变革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处理好人和人之间在占有和使用自然资源上的利益关系,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和环境保护双重胜利的关键。

关键词:自然观;劳动;人与自然;变革第32 卷第5 期2011 年9 月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nggangsh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V ol.32 No.5Sep.2011第5 期收稿日期:2011-06-20作者简介:刘英(1979-),女,湖南岳阳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生态哲学研究。

一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由恩格斯创立的,它仅仅是对自然界发展辩证性的一种肯定和描述。

而这种自然观就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自然辩证法》中所阐述的自然辩证法理论。

由此有些人指责恩格斯的自然观严重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偏见,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自然观,特别是哲学的自然观的本质内涵缺乏全面理解。

那么何谓哲学的自然观呢?有学者认为,哲学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存在、演化过程及规律进行的哲学研究,然而,这种对哲学自然观的看法是成问题的。

众所周知,自然观即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变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的总看法、总观点,是世界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何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决定作用

如何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决定作用

如何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决定作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了决定作用。

恩格斯在他所写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阐明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科学论断,从而有力地说明了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

古猿向人转变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缓慢、漫长的过程。

恩格斯说:“从攀树的猿群进化到人类社会之前,一定经过了几十万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首先,劳动引起了古猿的四肢、大脑等身体结构的进化。

古猿最早生活在原始丛林当中,开始前后肢没有分工,后来发展到用前肢采集食物,用后肢支撑身体和直立行走。

随着手的劳动和四肢的分化,脑及脑外面的头骨也随之得到进化。

其次,古猿在劳动中学会使用制造工具,从而与动物有了根本性的区别。

古猿既然是猿,那么,古猿体质的进化过程应该属于自然选择的过程。

自然选择解释不了人的形成问题。

在猿向人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劳动有“本能的劳动”和“真正的劳动”两种。

本能的劳动是指使用天然工具获得食物的劳动。

从事创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劳动才是真正的劳动,这种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了决定的作用,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标志。

“当古猿类开始制造最原始的工具,集体进行劳动的时候,便产生了最原始的人类——猿人和原始的人类社会”。

(《中国史稿》第1卷,第3页)第三,古猿在劳动中逐渐产生了语言。

根据对北京猿人的头脑分析,语言发音部位比较隆起(左侧大脑大于右侧,有左颞叶),表明北京猿人能发出分节语言。

正如恩格斯所说,猿人在劳动中,产生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需要,于是分音节的语言就产生出来了。

语言是意识的表现,也是人和动物区分的标志。

“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上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人的脑髓”,而“脑髓和为它服务的感官、愈来愈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又反过来对劳动和语言起作用,为二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愈来愈新的推动力”。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在劳动中早期人类学会了人工取火。

恩格斯的生态观及其现代意义

恩格斯的生态观及其现代意义
首先,恩格斯的生态观有利于当今人们反思对待自然的态度及行为,以形成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恩格斯提醒人们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警惕自然界的“反人化”。认为,人与自然除了存在物质(功利)关系,还存在精神关系,包括审美、文化等价值关系以及伦理关系。所以,不能单纯从功利主义出发,人类除了利用和改造自然,还应对自然负有一定的道德责任,形成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即互利共生、协同进化。人类之所以优越于动物,不仅体现于可以有目的的变革自然为自己服务,也应体现在能够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活动,人性地对待自然,从而维护自然界的生存发展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所以,不能把人类利益作为惟一的价值尺度,把自然界作为一种异己力量对待。人与自然是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的。而且,自然界不仅创造了人类,更创造了万物生灵。所以,自然界不只属于人类,更属于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灵。人类没有资格充当自然界的主宰,没有资格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对自然界进行肆意践踏和掠夺,那样只会毁了自然界和人类自身。人类更不能充当自己及其他物种的掘墓人,保护自然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性反思,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全球各国人民的理性选择,这也是别无选择的选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优化,恩格斯的生态观所反映出的思想与其宗旨是一致的。
第三,恩格斯论述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是自然之子,人永远不能割断与自然界的联系,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人类一方面按照一定的目的以自己的劳动改造着自然界,使自然不断地适应人类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类也必须改造自身以适应自然界的发展,这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因为人类的活动作用于自然界的同时,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也反作用于人类,即把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反馈给人类。这种反馈不仅仅是给人类提供生存发展的物质资料,同时也以一种异己力量呈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必须形成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共同发展。

读《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有感

读《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有感

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有感很早就知道人是由猿进化来的,通过学习历史我也相信这一结论的合理性和真实性,然而并没有深究过进化的具体过程和原因。

我有时也会想,“为什么人要长成这个样子”,“为什么有人和动物之分”等一系列奇怪问题。

想来想去还是不知为何,只能解释为进化的结果。

然而,恩格斯的著作分析问题有理有据,非常有说服力。

读完恩格斯的这篇著作,对于这些疑问我有了新的认识,也有几点震撼。

首先,我想谈谈我的两点震撼。

第一,恩格斯分析问题细致详细,客观全面。

恩格斯把从猿到人的整个转变过程分析地非常细致,并且他没有把肌体每个部分或者转变过程中的每个变化孤立起来,而是充分考虑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首先,劳动使得人类的手获得了更多的技能和灵活性,而依据达尔文的生长相关律,人的其他部分的某些形态也随着手的进化而改变,于是手的变化引起了整个肌体的变化。

然后,劳动的发展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进而产生了意识、促进了感觉器官的发育。

在劳动和语言的共同推动下使猿的脑髓逐渐地变成人的脑髓,并产生了意识。

随着脑的进一步的发育,与脑最密切的工具,即感觉器官,也同步发育起来。

脑和为它服务的感官、越来越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进能力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劳动和语言,为这二者的进一步发育不断提供新的推动力。

他还运用了举例、对比、生物学知识等形象地分析了转化过程的细节和原因,让我感觉好像亲眼看到人类从猿到人的一步步转变的过程。

第二,恩格斯不仅详细分析了过去,而且成功预测了未来。

恩格斯在这篇著作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人类起源和发展作了全面的探讨,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以及“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是劳动”等重要原理,最后指出,人类要真正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必须实行社会变革,推翻资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他认识到:在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发生的,人类自身和自然界是一体的。

每个事物都作用于别的事物,并且反过来后者也作用于前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的自然观及其当代启示刘英(安徽中医学院医药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38)摘要:恩格斯的自然观立足于实践,以辩证法为方法论,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中,恩格斯所阐发的自然观主要包括对劳动在人与自然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的详细考察、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精辟论述和对人与自然矛盾解决的途径的系统阐释。

它给我们的启示在于认清当代生态危机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对抗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极端表现;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从根本上变革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处理好人和人之间在占有和使用自然资源上的利益关系,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和环境保护双重胜利的关键。

关键词:自然观;劳动;人与自然;变革第32 卷第5 期2011 年9 月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nggangsh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V ol.32 No.5Sep.2011第5 期收稿日期:2011-06-20作者简介:刘英(1979-),女,湖南岳阳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生态哲学研究。

一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由恩格斯创立的,它仅仅是对自然界发展辩证性的一种肯定和描述。

而这种自然观就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自然辩证法》中所阐述的自然辩证法理论。

由此有些人指责恩格斯的自然观严重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偏见,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自然观,特别是哲学的自然观的本质内涵缺乏全面理解。

那么何谓哲学的自然观呢?有学者认为,哲学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存在、演化过程及规律进行的哲学研究,然而,这种对哲学自然观的看法是成问题的。

众所周知,自然观即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变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的总看法、总观点,是世界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它的产生、发展依次经历了古代朴素的自然观,中世纪神学自然观,17、18 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自然观几种形态。

任何一种系统的哲学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的自然观。

而哲学作为世界观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反思,与此相应,自然观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

为了深入地探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哲学的自然观必须对于包括人在内的整个自然界本身作出某种统一的理解和把握,在这种哲学的自然观中,它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而把对自然界本身的说明只是从属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1]。

因此,把哲学自然观仅仅理解为对自然界客观图景的描绘,忽视了他们站在实践的人的立场上去看待统一的自然界这一时代主题,恰好构成了上述那种把恩格斯的自然观归结为自然辩证法理论的基本前提。

那么,恩格斯有没有哲学的自然观呢?国内外有学者认为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集中阐发了他的自然观,这虽然是一部未完成的手稿,但是其影响却是深远的。

《自然辩证法》在西方的出版,曾引起过激烈争论,一些学者认为它是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系统阐发,也有学者认为是恩格斯错误地追随黑格尔,把辩证法扩展到自然界的认识上,炮制出自然辩证法,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自然本体论。

这种持否定观点的学者以卢卡奇为代表。

我国和苏联学者都曾对此做过批评性的研究,近些年来随着西方马克思学在国内的广泛传播,国内学者开始有不同的看法。

事实上,笔者认为,早在19 世纪40 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他们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就已阐发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这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对旧的哲学自然观、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世界观的积极扬弃。

他们批判地汲取了黑格尔哲学中关于劳动中介性的观点,从劳动实践出发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并且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和对于人类的优先地位。

同样,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一系列著作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自然观,特别是在恩格斯写作于19 世纪70 年代中后期,作为《自然辩证法》第二束材料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以下简称《劳动》)一文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进行了集中而系统的阐述。

在阐述恩格斯自然观之前,我们还有必要厘清恩格斯的自然观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因为不把这种关系梳理清楚,我们就不能更好地理解恩格斯自然观的本质,而且会使我们陷入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理论的种种曲解的泥坑中。

上述把恩格斯自然观理解为自然辩证法的看法,不仅没有正确把握哲学自然观的深刻内涵,同时也是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缺乏深入了解。

对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历来存在意见分歧,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提出挑战的学者普遍认为,马克思把辩证法看成社会分析的方法和人类行动的指南,而恩格斯则把辩证法与自然界融为一体,承认自然辩证法,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严重歪曲。

这一部分学者既包括第二国际的伯恩斯坦,又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的卢卡奇、科尔施、葛兰西、施密特等,还包括七、八十年代的西方马克思学学者,他们以卡夫和诺曼莱文为代表。

事实上,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理论,集中体现在他为批判柏林大学讲师杜林而写的《反杜林论》和尚未成书、只是一些论文和札记的《自然辩证法》中。

它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物质世界的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宇宙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中抽象出来的自然界的实在的发展规律。

恩格斯根据当时自然科学提供的材料和科学发展所得出的这些结论,描绘了自然界发展的辩证图景,阐述了自然界运动发展的各种形态,说明了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和各种范畴在自然科学中的体现。

笔者认为,恩格斯对辩证法的研究,正如恩格斯本人所说:“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只有用辩证的方法,只有不断地注意生成和消逝之间、前进的变化和后退的变化之间的普遍相互作用才能做到。

”[2](P26)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孜孜不倦的探究,其最终目的是为确立以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提供方法论基础。

二在《劳动》一文中,恩格斯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个宏观历史发展进程所进行的论述,揭示了人与自然相互敌对的实质根源,并精辟地指出人与自然关系和解的根本途径在于制度变革。

恩格斯丰富而深刻的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系统阐发,它深刻地表明,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是高度统一的。

第一,劳动是人与自然分化的前提。

恩格斯运用生物进化论这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详细地论述了人类是通过劳动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这一思想。

恩格斯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2](P550)。

劳动使猿手变成了人手,而且越加灵巧。

随着双手逐渐变得灵巧,双脚也发展得更加适应于直立行走。

双手的自由和直立行走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此外,劳动的发展促使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更多地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促使他们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就引起了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迫切需要。

“这些正在生成中的人,已经达到彼此间不得不说些什么的地步了。

”[2](P553),于是语言产生了。

在语言和劳动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人的脑髓。

而“随着脑的进一步的发育,脑的最密切的工具,即感觉器官,也进一步发育起来”。

[2](P554)“脑和为它服务的感官、越来越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劳动和语言,为这二者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提供新的推动力。

”[2](P554)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特别是随着劳动的进一步发展,人最终脱离了动物界,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

可见,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的,劳动是人类借以从自然界分化并独立出来的特殊力量。

在劳动过程中,人实现了与自然的分化。

第二,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恩格斯自然观的核心。

他在具体地考察了人与自然的分化后,深刻地分析和说明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思想。

一方面,恩格斯强调人在自然面前具有主动性,人对自然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恩格斯指出,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活动,它们对周围环境发生的影响,是无意的,是某种偶然的事件。

猿猴满足于在容易得到食物的地方觅食。

但是除了无意中用自己的粪便肥沃土地以外,它们没有能力从觅食地区索取比自然界赐予的东西更多的东西。

恩格斯又指出,狐狸虽然懂得怎样准确地运用关于地形的丰富知识来逃避追逐者,但是都不能在地球上打下自己的意志的印记。

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

人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

另一方面,恩格斯指出了人类的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以自然规律为前提,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的,具有受动性。

人类能够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但是人改造自然的行动受到自然规律和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

当人类的活动超出自然界所能忍受的范围,破坏自然平衡时,自然界就会以“报复和惩罚”的方式来否定人的行动。

恩格斯指出,人类通过劳动不仅从自然界中分化独立出来,而且也确实实现了对自然的支配和统治,但是,他警告人类:“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2](P559)他列举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居民砍伐森林的事例,这些地方为了得到耕地而砍光了森林,因此而成为荒芜不毛之地,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也砍掉了南坡的松林,结果不仅摧毁了高山牧畜业的基础,而且使山泉枯竭,雨天则山洪暴发;西班牙的种植场主为了得到咖啡树的肥料,焚烧了山坡上的森林,但大雨却冲掉了沃土而只剩下赤裸的岩石。

第三,制度变革是人与自然和解的根本途径。

应该说,恩格斯所生活的时代,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所导致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已凸显出来。

恩格斯从哲学自然观的高度对此作了分析,积极探索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途径,为我们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恩格斯指出,人与自然矛盾的实质根源既有认识层面的又有制度层面的。

从认识层面看,恩格斯强调要克服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2](P5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