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拉快跑》镜头分析.doc

合集下载

影视鉴赏 罗拉快跑

影视鉴赏 罗拉快跑

影视鉴赏姓名:学号:学院:班级:记得上第一节课时,老师问我们电影是什么?我当时的回答是电影是给人的眼睛吃的冰激凌。

既然要用眼睛来“品尝”,那么一个“色香味”俱全的“冰激凌”方称得上真正的美味。

短短几周的影视鉴赏课,我们看了五部电影,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罗拉快跑》确实是一部“色香味”俱全的电影。

下面就对它的三大亮点——拍摄手法,色彩的运用及极具动感的背景音乐,做逐一的分析。

一,拍摄手法。

对于拍摄手法,我有较多的话要说,因为这是眼睛最直观的感受,任何一个略有敏锐眼光的观影者都会被《罗拉快跑》中的多种镜头所刺激。

而老师讲的快闪镜头及蒙太奇手法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1.快闪镜头的运用。

快闪镜头指的是多个时间少于一秒的镜头的组合。

该组合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描述一个情节并不完整,但是能让观众的了解其传达要领。

在《罗拉快跑》整部影片中,快闪镜头贯穿始终。

最早使用快闪镜头的地方是罗拉接到男友的电话之后,镜头以罗拉为中心开始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的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不断的显示出罗拉脑海中闪过的可以向其求助的人选。

在这里,快闪镜头给出的是每个人人物肖像的图片,虽然导演并没有安排出每个人背景资料的一个介绍,但是从每个人的表情着装中我们可以看到影片女主角罗拉与他们的关系以及他们是否能够真正的帮助罗拉。

最后镜头定格在罗拉的父亲上,罗拉下定了主意便开始了她的第一次奔跑。

之后的快闪镜头主要运用在罗拉碰到的每个路人之上。

罗拉碰见的妇人,骑自行车的人,乞丐,老人。

这些快闪镜头分别表现出每个人在遇见罗拉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

表现出这些人正是在街头这样偶遇罗拉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所发生的人生的变化。

快闪镜头的运用在影片的思想表达的方式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快闪镜头巧妙的运用了其“快”的思想,表现出这些事情发生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在罗拉的生命中,这些人也像这些快闪镜头一样,都是一闪而过的。

其次,这些快闪镜头给整部影片增加了一种动感,使得整部影片都在快速的闪过中进行。

《罗拉快跑》拉片分析

《罗拉快跑》拉片分析

《罗拉快跑》拉片分析《罗拉快跑》是一部由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创作的电影,于1998年上映。

影片以非线性结构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孩罗拉挣扎于拯救她男友的故事。

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紧张刺激的剧情和富有创意的摄影手法而享有盛誉。

以下是对影片的一些主要方面的拉片分析。

首先,影片的非线性结构是《罗拉快跑》的一大特色。

整个故事基于三个不同的重启场景,罗拉通过不断重新经历相同的一段时间来解决不同的问题。

每次故事的重启都展示了她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以及她面临的各种困难。

这种叙事手法让观众对角色的命运充满了好奇心和紧张感,同时也增强了电影的可观赏性。

其次,电影的剧情紧凑而富有张力。

罗拉在20分钟内为了拯救男友的生命而奋斗,这给了影片以迅猛的节奏和高度的紧张感。

观众被带入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的连续动作,电影从一开始就飞驰而过,没有任何停顿时间。

这种连贯的紧凑剧情使观众无法转移目光,充满了惊喜和紧张。

另外,影片在摄影和视觉效果方面也有着出色的表现。

摄影师弗兰克·冯特拉格通过使用手持摄像机和运动镜头来强调影片的紧张感和动态元素。

他还使用鸟瞰镜头和追踪镜头来展示罗拉在城市中疾驰的场景。

这样的摄影手法增强了观众与角色的亲近感,并使观众沉浸在电影的世界中。

此外,影片还采用了各种特效手法,如平面动画、黑白对比和慢动作等,以进一步增加影片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性。

影片也通过音乐来增强其情绪和张力。

由汤姆·提克威和他的乐队“Trinity”创作的原声音乐成为了这部电影的另一大亮点。

电影中的快节奏、摇滚和电子音乐与影片紧凑的剧情相得益彰,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

音乐和画面之间的结合不仅提升了电影的视听效果,也进一步强化了电影的情感共鸣。

最后,影片的主题思想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

《罗拉快跑》通过罗拉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机会的过程,探讨了命运和选择的关系。

影片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需要通过勇气、创造力和毅力来克服困难的观点。

共同坚持到游戏的最后胜利——电影《罗拉快跑》的镜头语言和主题内涵分析(一)

共同坚持到游戏的最后胜利——电影《罗拉快跑》的镜头语言和主题内涵分析(一)

共同坚持到游戏的最后胜利——电影《罗拉快跑》的镜头语言和主题内涵分析(一)【摘要题】环球视域【正文】影片《罗拉快跑》讲述了罗拉为救男友曼尼而不停奔波的故事,是一部借鉴电脑游戏运行方式和操作规则且具有娱乐色彩与叙事智慧的德国电影。

在镜头和段落剪辑上,它也具有电脑游戏的节奏感、全知视点和主观视点的交叉,以及多种电影手法的新尝试。

在主题表现上,表面上消解时间和空间的意义,否定爱情和死亡的价值,而在深层次上却歌颂人的奋力拼搏、永不放弃和“有所作为”。

是一部表现手法和思想内涵都具有创新和深度,并将二者完美结合的影片。

一、镜头与段落1.镜头:全知视点和主观视点的融合在电脑游戏中,玩家同时具备两种身份:首先,是游戏发展方向的选择者。

玩家可以在游戏告一段落时,从若干选项中决定游戏未来的情节,从而模拟角色遭遇不同的情景。

同时,玩家可以俯瞰角色所处的地理位置、敌友状态和出入路线等——这时的玩家自然如同“全知的上帝”控制着整场游戏。

其次,是参与游戏并发展情节的“主人公”。

玩家在游戏中处于角色模拟状态,行走跑跳、砍杀围歼都由玩家“身临其境”来完成。

甚至玩家在某些规定性情节里会和角色同呼吸、共命运,体验情感波澜和生死存亡的命运。

玩家和角色合二为一,从而“进入”游戏,具有面对、经历、体验与思索的主观感受和主观视点。

同样,在《罗拉快跑》中也存在着全知视点和主观视点的融合。

片头处,罗拉紧张而力求冷静地在脑海里搜索可以求助的对象。

镜头围绕着罗拉进行360度旋拍和俯拍。

同时快速切入她或迫使自己冷静、或几近崩溃、或沮丧绝望的若干表情的近景,既满足了观众对罗拉全方位的观察兴趣,又烘托出紧张得令人晕眩的气氛。

有“全面报道”又有“焦点访问”,使得节奏有缓有急,生动、活泼、丰富。

接下来是罗拉的面部特写与她脑海中所想到的亲朋好友的近景互切。

在此处存在着三个层面的节奏感。

首先,罗拉与亲朋好友之间:罗拉处于固定镜头前,每隔四秒左右会出现在画面上,而亲朋好友的近景如流水般在画面上快速切换一次性闪过,呈现出罗拉意识的运动感。

《罗拉快跑》分镜头 拉片

《罗拉快跑》分镜头 拉片
6.【打电话】0’33’’(5’33’’~6’06’’) 6-1 (近景)曼尼,正脸打电话右手拿电话,看画面
下方 6-2 (特写)罗拉侧脸打电话 6-3 (近景)曼尼手拿电话在画面右侧哭腔
6-4 (特写)罗拉脸向下看 6-5 (特写)曼尼脸哭腔向下看
6-6 (特写)罗拉闭眼嘘声 6-7 (特写)曼尼捂眼睛左手拿着电话擦眼泪哭腔 6-8 (近景)罗拉侧脸闭眼 6-9 (近景)曼尼左手拿电话,眼睛看画面下面,从

声音
10-34 (近景)曼尼向后看电话亭的外面
10-35 (近景)从外面拍曼尼在里面打电话,对焦到对 面的超市
10-36 (特写)罗拉侧脸劝说曼尼等自己 10-37 (全景)从电话亭里的玻璃向外看到超市全景 10-38 (仰拍)曼尼打电话 10-39 (特写)罗拉正脸劝说曼尼等自己 10-40 (仰拍)曼尼打电话 10-41 曼尼从后面掏出一把枪 10-42 (俯拍)曼尼把枪拿到眼前看 10-43 (仰拍)曼尼打电话,抬头看前方 10-44 (近景)罗拉劝说曼尼 10-45 (仰拍)曼尼打电话,抬头低头看地 10-46 (特写)罗拉侧脸劝说曼尼 10-47 (仰拍)曼尼打电话,激动,暴躁,用枪指了一
前滑过
7-12 曼尼左顾右盼,然后向画面里面走,手里反钩着 衣服
7-13 (近景+仰拍+特写)曼尼坐在地铁座位上,眼睛
向画面右侧看,向上看流浪汉的脸,流浪汉左顾 有风铃声夹
右盼,跌倒
杂其中
7-14 (全景)曼尼起身扶流浪汉
7-15 (近景)两个警察上车,第一个双手拿着本子放 在胸前警察朝向镜头
7-16 (仰拍)曼尼扶起流浪汗,眼睛向前看,流浪汉 眼睛向后看
电话亭外拍,哭腔
7.【回忆—曼尼】(6’06’’~8’11’’) 7-1 (中景+拉镜头)曼尼在右侧指挥停车,黑白画面 7-2 保镖站画面左侧,白车里的人在中间,曼尼在于

以电影《罗拉快跑》为例

以电影《罗拉快跑》为例

以电影《罗拉快跑》为例一、举例理解长镜头和蒙太奇的特征长镜头:是由法国电影评论家安德烈·巴赞提出来。

基本上等同于实际时空的镜头画面来表现所摄对象的全过程,单个镜头的时长多在30秒到10分钟之间。

它排除切换,是一个不经剪辑的画面独立的片断,在一个较长的镜头里往往包含一个完整的段落。

喜欢的例子:1黑泽明在《罗生门》中用各种运动的长镜头形成的不同节奏来强调叙事的主观;2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较完整地运用景深镜头和移动摄影,实现了镜头内的场面调度。

这部影片不仅启示了人们考虑到大景深能为场面调度提供空间,更激起了电影界对长镜头理论的关注;3《火车进站》用的就是一个长镜头。

当时由于摄影技术落后,只能采取固定摄影的拍摄方法。

这个是最初的长镜头的出现,所以被冠名为“原始长镜头”。

蒙太奇:电影美学家贝拉“巴拉兹谈及:蒙太奇是电影艺术家按事先构想的一定的顺序,把许多镜头联接起来,结果就使这些画格通过顺序本身而产生某种预期的效果。

不同类型的蒙太奇举例:平行蒙太奇——根据台湾绘本作家几米的名著改编的电影《想左走,向右走》使用平行蒙太奇讲述了心灵交汇的一对情人的美丽故事;交叉蒙太奇——《生死速递》第一段落实从电梯中营救乘客,一方面表现电梯即将下落的危急,另一方面表现警察营救乘客的紧张状态,两者快速交替,产出惊心动魄的效果;对比蒙太奇:《我的父亲母亲》中,运用了黑白与彩色的对比,影片的主体即过去的回忆是彩色,现代反而是黑色,目的是为了突现父亲母亲纯美的爱情和青春。

二、二者在叙事和表现上的异同(1)叙事方法的异同蒙太奇叙事方法的主要特色是时空的跳跃性。

长镜头的局限性在于它只能描述同时同地的故事,而不能象蒙太奇镜头那样实现时空的跳跃。

但是,正因为它的镜头没有中断,则使观众不得不相信镜头所描绘的事物的真实性,这种手法一般在纪录片里经常使用。

有时蒙太奇所表现出的优势是长镜头永远无法企及的,比如交叉蒙太奇,这是永远无法用“同时同地”的长镜头表达的。

《罗拉快跑》影片分析

《罗拉快跑》影片分析

.经典影视作品专题研究结课论文叙事艺术的后现代式三重奏——浅谈《罗拉快跑》的后现代主义叙事元素学生:子萌学号:2015710056系别:光明新闻传播学院专业名称:新闻专业班级:新闻1502指导老师:叙事艺术的后现代式三重奏摘要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编导及配乐的《罗拉快跑》是一部经典的后现代主义作品,这部电影几乎包含了所有后现代电影需要的元素。

而本文根据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浅析《罗拉快跑》的叙事风格。

本文通过以下几个部分:解构传统的板块结构;动画插入的叙事意义;上帝视角的碎片叙事来解读与浅析《罗拉快跑》的后现代叙事元素。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电影叙事;《罗拉快跑》1影片《罗拉快跑》有着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也一直被后现代主义电影流派奉为圭臬。

影片甫一开始,我们就能明显的感觉到它的新锐形格——节奏强烈的电子音乐,抽象鲜明的动画片头,MTV风格的画面……无处不体现着上世纪末的欧洲资本主义的骚动和反思。

《罗拉快跑》讲述了一个红发叛逆少女为了帮助自己的男友而在20分钟之筹集10万马克的故事。

作为德国电影中最卖座的实验电影,有人称《罗拉快跑》具有一种“充满力的叙事艺术”1这样的叙事艺术正是《罗拉快跑》之中最具有后现代风骨的电影元素。

本文结合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从结构,动画,碎片叙事三个方面对《罗拉快跑》的叙事元素进行分析。

一、解构传统的板块结构:罗拉的三次人生游戏《罗拉快跑》与传统电影叙事结构不同的地方就是采取了非线性叙事的结构,一般电影的模式往往是预设一个理性的架构,按照逻辑或者时间的秩序来完整地叙述一个故事。

后现代语境中,线性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们在时间里任意的转换与拼贴,再多繁复的结构都能在这种转换之中融合。

由此可见,对于传统叙事的解构是后现代主义的最大贡献,昆汀的《低俗小说》、《落水狗》等作品都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结构。

然而是《罗拉快跑》彻底解构了这种传统结构,“颠覆了由所谓的中心本源扩散开来的等级秩序,而让1 刘进《充满张力的叙事艺术——电影板块结构论》《电影文学》2008-01-052一切都显得零乱、模糊、不确定。

《罗拉快跑》镜头分析doc

《罗拉快跑》镜头分析doc

《罗拉快跑》镜头分析doc
在罗拉叙述为什么迟到没去接曼尼以及曼尼在回答为什么把钱弄丢的时候,导演在设置镜头上一个很独特的地方。

展现罗拉回忆叙述的故事情节运用了加速镜头,不仅与影片的快节奏相呼应,与故事的紧张发展相一致,并且在这部三段式叙事结构的电影中很好的节省了时间。

第一段中:
罗拉的快速奔跑大多都运用了跟镜头,将观众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罗拉的身上,直到罗拉在奔跑的过程中遇到了推着儿童车的妇女,镜头顺势从罗拉身上转移到妇女身上,从而告诉观众,罗拉的命运会引起妇女命运的改变,或者说罗拉和妇女的相撞会令妇女有变化。

在罗拉去找她爸爸的途中,展现他爸爸和情人的近景,特写等镜头都是晃动的,暗示了两人关系的不稳定性,说明是情人关系,并且是被隐藏的。

而罗拉去找爸爸后,罗拉和爸爸的镜头同样是晃动的,两人的关系同样是不稳定的,而此时情人的镜头是固定的,暗示其地位发生转变。

展现罗拉的镜头都是快速移动的跟镜头,以及其他推拉镜头,而表现曼尼时都是固定镜头或是缓慢移动的镜头,在导演设置镜头时,很巧妙的告诉观众在影片中罗拉的地位是明显高于曼尼的,在罗拉与曼尼的关系中罗拉处于主动地位,对事件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曼尼处于被动地位。

第二段与第三段的镜头运用与第一段大同小异。

精品资料。

《罗拉,快跑》蒙太奇镜头分析

《罗拉,快跑》蒙太奇镜头分析

《罗拉,快跑》蒙太奇镜头分析电影《罗拉,快跑》是蒂姆·伯顿导演的一部黑色幽默电影,它的镜头运用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蒙太奇手法的使用使得电影形象生动、曲折多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电影《罗拉,快跑》中蒙太奇手法的使用进行分析,并探讨这种摄影技巧的特点及效果。

首先,影片中的镜头运用非常多样化,通过抓住角度、距离、速度和切换等变化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并传达出不同情感和氛围。

在多个镜头中,导演采用了极为熟练的快速剪辑和时间流动掌控技巧,为片中强烈的压迫感和急迫感增添了独特的色彩和张力。

在犯罪事件中的追逐段落中,导演巧妙地使用往返闪回和交错镜头等手法,让观众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了混乱的印象感,从而使人感受到超越旁观的亲身体验。

然后,导演的镜头运用了丰富的图像符号,富有情感表达和寓意。

导演采用了丰富的暗示手法,通过在电影中植入各类符号画面,达到视觉上的距离和对故事情节关键的提示作用。

例如,在拉斯维加斯大道上的那段“罪恶之旅”中,导演使用路标和广告牌等道具构成的大量图形符号,暗示罗拉和男友任意行动所造成的混乱、浪费和破坏等因果联系,更是深刻揭示现代社会人性的扭曲与丑恶。

最后,在影片的音乐和音效方面,导演的创新也非常值得一提。

音乐和音效对电影的氛围和情感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使用音乐和音效时,导演充分借助了兴奋和紧张的元素,通过音乐和音效来制造出紧张、焦虑的情绪,充分突显故事情节的急迫感和戏剧性。

另外,在配乐和声音等方面,导演充分考虑了音源与频率,在合成器和合板等处理中充分运用了音乐清晰度和节奏的变化以及静音,给观众带来的是强烈的感性刺激。

总的来说,电影《罗拉,快跑》中的蒙太奇手法运用得非常自如,丰富多彩。

导演通过巧妙的构图方式和图像符号的使用,以及音乐、音效的处理,让观众在视觉和听觉方面都能够得到深刻的刺激,强烈地感受到电影的氛围和情感。

这种电影语言的创新和表达也成为了蒂姆·伯顿导演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他在影视界拥有不可替代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罗拉快跑 镜头分析

罗拉快跑 镜头分析
—— 2012级 灯光设计 张涛
在电影中,把现实时间顺序用不同镜头的切换打乱,用来丰富镜头语言,同时实现倒叙和前叙的运用,而且这些具有“闪动”性的镜头也能表达出与情节一致的节奏,这一点在《罗拉快跑》中有充分的体现。
纵观这部电影的结构,罗拉在电影中共跑了三次,前两次奔跑情节中镜头的节奏明显比较快,而电影中第54分钟时,也就是罗拉开始第三次奔跑时,镜头的节奏变慢很多。从家里面跑到大街上的这三分钟镜头与前面两次没有太大的区别,在电影的第57分钟,那个偷自行车的小偷在一个快餐窗前与捡到钱袋的流浪汉相遇时,从这开始,电影的镜头内容和镜头切换的节奏明显减慢,这与电影开始时的快节奏形成明显的对比,通过这种节奏快慢的对比能给观众一些感官上和心里上的刺激。另外,舞台灯光设计也非常讲究对灯光节奏变化的把握,尽管灯光的变化节奏往往会附着于剧情上,但是遇到一些特殊剧情的剧本时,对节奏的把握能力就在考验灯光设计师了,所以我们也要对节奏的变化进行研究和学习,我认为电影《罗拉快跑》中对节奏变化特点的把握值得灯光设计师去研究些许。
电影中还用了大量的长焦镜头拍摄在画面中横向奔跑的罗拉,同时还用短焦镜头拍摄罗拉纵深方向的奔跑,在视觉上显得罗拉的奔跑更为速度,在心理上使情景节奏变得更快。用这样特点的运动镜头和剪辑方法就是让观众感到紧迫的节奏感,之后运用在不同情节中节奏上快与慢的对比,给观众带来一些感官的刺激,这种对节奏的把握技巧,让《罗拉快跑》在二十世纪末的德国电影作品中鹤立鸡群。
《罗拉快跑》镜头分析
在电影的拍摄中,摄像机是一个主要的工具,它由摄像师根据推、拉、摇、移、跟、甩等技巧操纵着,拍摄出不同景别的静态镜头和运动镜头。一般情况下,运动镜头占电影镜头的大多数,因为它具备一定的节奏感,方便简单的表现一些故事情节。而且运动镜头的运用,能够产生与故事内容相符的节奏,形成属于镜头本身的动感。镜头节奏除了具有自身的特点之外,还要和整个电影的节奏保持一致,这和舞台灯光表现的氛围要和戏剧情节氛围保持一致是相同道理的。下面我就用电影《罗拉快跑》做一下镜头节奏的具体分析。

《罗拉快跑》拉片分析(给学生)

《罗拉快跑》拉片分析(给学生)

《罗拉快跑》介绍《罗拉快跑》在我看来是‎一部奉行了‎"简约主义"的电影--因为虽然看‎起来眼睛会‎很疲劳,但却不用动‎太多的脑子‎。

聪明的电影‎人和深刻的‎电影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善于制‎造感官刺激‎和貌似庄严‎实际却简约‎明了的涵义‎,而后者则在‎被诟病为"冗长"的情景延宕‎中暧昧地书‎写着隐晦的‎命题。

《罗拉快跑》只能是前者‎而绝不会是‎后者。

一如《罗拉快跑》带给人们的‎想象性节奏‎,影片的影像‎呈现出一种‎高速率的镜‎头运动方式‎。

几乎不存在‎任何一个凝‎滞的镜头(除却几段慢‎镜头的特写‎),从而使观众‎的眼球开始‎疲于奔命般‎地亦步亦趋‎地跟随着镜‎头的变迁和‎调动。

镜头不再忠‎实于被它所‎纪录的每一‎个事物:那些街上奔‎走和间或与‎罗拉发生关‎联的人们仿‎佛从镜像的‎纪录中逃脱‎的幸存者,只是与情节‎发生了一点‎若即若离的‎关系便匆匆‎地与故事告‎别--一切都是那‎么地迅速和‎不确定,影像的纷繁‎使得观众从‎没有机会成‎为这部影片‎的"再创作者",而只能成为‎被动的看客‎,而急于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从一个影像‎到另一个,不知道思考‎和满足。

影片在影像‎上的另外一‎个特点在于‎它的色调--主要场景、主要人物的‎色彩背景一‎律被一种明‎亮和"暖"的色调所覆‎盖。

罗拉那一头‎赤红色的耀‎眼的头发在‎乳黄色的天‎空和大地间‎不停地跃动‎,形成了一种‎强劲的视觉‎力量,观众视觉上‎的兴奋程度‎容易随着这‎种明亮的视‎觉冲击而变‎得敏感起来‎--影像的一个‎作用在于集‎中观众的视‎觉注意力,这一点上《罗拉快跑》做的不错。

此外还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尽管影像的‎速度让我们‎的视觉兴奋‎得望尘莫及‎,但即便在一‎个相当短的‎瞬间内,呈现给人们‎的,仍然是一个‎浑然一体的‎,虽短暂却完‎整的影像结‎构。

比如在路上‎每一个匆匆‎的瞬间和噱‎头,尽管如浮光‎掠影般地,但却干净、简约,不会使人们‎的视觉分散‎到其他的地‎方,从而确保了‎每一个镜头‎的高度凝练‎。

影视点评(镜头角度)

影视点评(镜头角度)

视听语言镜头分析《罗拉快跑》回忆起我曾经观看过的影片,从镜头应用丰富程度来看,《罗拉快跑》这部影片毫无疑问是最独特最多样的一部影片,这里就仅仅从我个人的角度,从我有限的电影知识出发,来简单的列举一下影片中的一些镜头手法吧。

《罗拉快跑》其实就是一部闯关的电脑游戏。

独特的镜头运用手段似乎从第一人称出发,仿佛在闯过一个一个的游戏关卡,能给观众带来非凡的视听体验和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让观众和罗拉一起快跑,让观众和罗拉一道“共振”,让观众和罗拉一同一道地“闯关”!以此来激起观众的视听享受。

大量全新的电影手法的应用,让人目不暇接。

创新、新颖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使观众感到异常的新鲜和兴奋。

要说影片中运用最多也最典型的镜头手法什么,毫无疑问就是“蒙太奇手法”了。

女职员,推车妇人,偷车男孩,梅耶叔叔等角色相继出现,并闪过一组组照片来讲述一个人的下半生,这些镜头很好的介绍了关键人物,并为后续内容留下了依据和参考,使内容严禁,使结构紧凑。

当然还有其他人总结出来的很多种蒙太奇手法,如:转换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闪电式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平行蒙太奇、连接蒙太奇、对比蒙太奇、重复蒙太奇等。

这些蒙太奇组成了电影的主结构,镜头使故事情节更加跌宕起伏。

为什么运用摄像头跟进拍摄?首先,从影片的内容上考虑:第一次奔跑(20分。

正常)超市抢钱。

罗拉身亡;第二次奔跑(20分。

推迟)银行抢钱。

曼尼身亡;第三次奔跑(20分。

提前)赌场赢钱。

成为富人。

这种紧凑紧张的内容就要求影片的镜头也要有紧张感,要使观众具有代入感,最好的办法无疑就是导演所采取的拍摄手法了。

影片运用了许多快速剪辑的手法。

罗拉在大街上奔跑,穿过走廊,转过街角,横过马路,在银行里大步流星,在赌场里尖声吼叫。

她在路上遇见各式各样的人,在与他们重的每一个人擦肩而过时,影片都会突然定格。

在3秒钟的时间里,通过四五个静止的画面闪过那个人后来的命运。

这种快速剪辑表现出了一种命运的强大力量,一种命运的压迫感。

罗拉快跑镜头分析报告

罗拉快跑镜头分析报告

《罗拉快跑》镜头分析在电影的拍摄中,摄像机是一个主要的工具,它由摄像师根据推、拉、摇、移、跟、甩等技巧操纵着,拍摄出不同景别的静态镜头和运动镜头。

一般情况下,运动镜头占电影镜头的大多数,因为它具备一定的节奏感,方便简单的表现一些故事情节。

而且运动镜头的运用,能够产生与故事内容相符的节奏,形成属于镜头本身的动感。

镜头节奏除了具有自身的特点之外,还要和整个电影的节奏保持一致,这和舞台灯光表现的氛围要和戏剧情节氛围保持一致是相同道理的。

下面我就用电影《罗拉快跑》做一下镜头节奏的具体分析。

在电影中,把现实时间顺序用不同镜头的切换打乱,用来丰富镜头语言,同时实现倒叙和前叙的运用,而且这些具有“闪动”性的镜头也能表达出与情节一致的节奏,这一点在《罗拉快跑》中有充分的体现。

纵观这部电影的结构,罗拉在电影中共跑了三次,前两次奔跑情节中镜头的节奏明显比较快,而电影中第54分钟时,也就是罗拉开始第三次奔跑时,镜头的节奏变慢很多。

从家里面跑到大街上的这三分钟镜头与前面两次没有太大的区别,在电影的第57分钟,那个偷自行车的小偷在一个快餐窗口前与捡到钱袋的流浪汉相遇时,从这开始,电影的镜头内容和镜头切换的节奏明显减慢,这与电影开始时的快节奏形成明显的对比,通过这种节奏快慢的对比能给观众一些感官上和心里上的刺激。

另外,舞台灯光设计也非常讲究对灯光节奏变化的把握,尽管灯光的变化节奏往往会附着于剧情上,但是遇到一些特殊剧情的剧本时,对节奏的把握能力就在考验灯光设计师了,所以我们也要对节奏的变化进行研究和学习,我认为电影《罗拉快跑》中对节奏变化特点的把握值得灯光设计师去研究些许。

在《罗拉快跑》中还运用了大量的运动镜头和频繁的镜头切换来表现罗拉救男友的急迫感,电影在第12分钟、第35分钟和第55分钟,罗拉从家里跑近小区大门时,镜头由俯拍向下移动镜头到近拍,然后运用前跟和后跟镜头,再由近拍到远拍,表现了罗拉奔跑的速度感和画面的空间感,在街道上又运用一些全景的景别,让瘦小的罗拉与高耸的建筑物相比,显示出罗拉在城市中显得很渺小,用镜头表现出了罗拉无助的心情。

罗拉快跑镜头分析报告

罗拉快跑镜头分析报告

《罗拉快跑》镜头分析在电影的拍摄中,摄像机是一个主要的工具,它由摄像师根据推、拉、摇、移、跟、甩等技巧操纵着,拍摄出不同景别的静态镜头和运动镜头。

一般情况下,运动镜头占电影镜头的大多数,因为它具备一定的节奏感,方便简单的表现一些故事情节。

而且运动镜头的运用,能够产生与故事内容相符的节奏,形成属于镜头本身的动感。

镜头节奏除了具有自身的特点之外,还要和整个电影的节奏保持一致,这和舞台灯光表现的氛围要和戏剧情节氛围保持一致是相同道理的。

下面我就用电影《罗拉快跑》做一下镜头节奏的具体分析。

在电影中,把现实时间顺序用不同镜头的切换打乱,用来丰富镜头语言,同时实现倒叙和前叙的运用,而且这些具有“闪动”性的镜头也能表达出与情节一致的节奏,这一点在《罗拉快跑》中有充分的体现。

纵观这部电影的结构,罗拉在电影中共跑了三次,前两次奔跑情节中镜头的节奏明显比较快,而电影中第54分钟时,也就是罗拉开始第三次奔跑时,镜头的节奏变慢很多。

从家里面跑到大街上的这三分钟镜头与前面两次没有太大的区别,在电影的第57分钟,那个偷自行车的小偷在一个快餐窗口前与捡到钱袋的流浪汉相遇时,从这开始,电影的镜头内容和镜头切换的节奏明显减慢,这与电影开始时的快节奏形成明显的对比,通过这种节奏快慢的对比能给观众一些感官上和心里上的刺激。

另外,舞台灯光设计也非常讲究对灯光节奏变化的把握,尽管灯光的变化节奏往往会附着于剧情上,但是遇到一些特殊剧情的剧本时,对节奏的把握能力就在考验灯光设计师了,所以我们也要对节奏的变化进行研究和学习,我认为电影《罗拉快跑》中对节奏变化特点的把握值得灯光设计师去研究些许。

在《罗拉快跑》中还运用了大量的运动镜头和频繁的镜头切换来表现罗拉救男友的急迫感,电影在第12分钟、第35分钟和第55分钟,罗拉从家里跑近小区大门时,镜头由俯拍向下移动镜头到近拍,然后运用前跟和后跟镜头,再由近拍到远拍,表现了罗拉奔跑的速度感和画面的空间感,在街道上又运用一些全景的景别,让瘦小的罗拉与高耸的建筑物相比,显示出罗拉在城市中显得很渺小,用镜头表现出了罗拉无助的心情。

《罗拉快跑》分镜头 拉片

《罗拉快跑》分镜头 拉片

7-33 (近景)曼尼回头,虚化警察跟接近曼尼
7-34 (中景)回头看两警察,想冲回车厢,被警察架 住
7-35 (近景)曼尼想回车厢被两个警察抓住,手抓住 门边
7-36 (中景)流浪汉呆滞的看着镜头,关门
7-37 关门,从门里拍外面曼尼被警察摁住的场面
7-38 (特写)袋子
7-39 门关着从里拍曼尼和警察的撕扯,被拉走
3-4 左边小窗口出现流浪汉左侧脸右边小窗口出现警 察的左侧脸,三次白屏后变为正脸,在下方出现 全名
3-5 左边小窗口出现洛尼左侧脸右边小窗口出现吉嘉 的左侧脸,三次白屏后变为正脸,在下方出现全 名
3-6 左边小窗口出现银行员工左侧脸右边小窗口出现 父亲合作伙伴的脸的左侧脸,三次白屏后变为正 脸,在下方出现全名
从画面右走出去 9-3 (特写)曼尼悲伤的表情打电话 9-4 (特写)洛尼侧脸,把一个手指做成‘一’状放在曼
尼脸上,洛尼从画面右侧走出,顺手打了曼尼一 耳光
10.【罗拉家】(8’31’’~12’10’’) 10-1 (特写)曼尼悲伤的表情打电话 10-2 (特写)罗拉侧脸,打电话 10-3 (特写)曼尼侧脸打电话 10-4 (特写)罗拉侧脸,打电话 10-5 (特写)曼尼侧脸打电话
有敲锣的声 音并且随着 照片的越远 越快,速度 越来越快
7-71 (仰拍)自由女神像
7-72 (近景)洛尼黑白照片站在墙前
7-73 (大远景)埃及金字塔前有人下跪祈祷,后两人 骑骆驼上
7-74 (近景)洛尼黑白照片站在墙前
7-75 (大远景)泰国佛像
7-76 (近景)洛尼黑白照片站在墙前
7-77 (大远景)泰国驯兽师给大象浇水
头往右下角偏
8.【现实】(8’11~8’16’’) 8-1 (俯拍+特写)罗拉打电话 8-2 (近景)曼尼在电话亭里打电话 8-3 (俯拍+特写)罗拉打电话 8-4 (特写)罗拉打电话,悲伤的表情

最新《罗拉,快跑》蒙太奇镜头分析word版本

最新《罗拉,快跑》蒙太奇镜头分析word版本

《罗拉,快跑》蒙太奇镜头分析这是一部关于人生可能性、世界可能性和电影可能性的电影。

同时这又是一部带有强烈的导演个人色彩和技巧的实验片。

本片的导演汤姆·提克威是个电影奇才,他11岁开始拍短片。

13岁正式进入电影界。

《罗拉快跑》是汤姆·提克威1998年的作品。

电影当中运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手法,所谓蒙太奇,原是法语中的建筑术语,意为装配、构成、组合,借用到影视中,指镜头和镜头的组接,是一种手法,也是影视艺术特有的基本思维方式。

接下来,将按照《罗拉,快跑》的播放顺序,对其中的各种蒙太奇手法和各个镜头进行分析。

影片讲的是罗拉三次奔跑导致的不同结果,分别是:第一次奔跑(20分。

正常)超市抢钱。

罗拉身亡;第二次奔跑(20分。

推迟)银行抢钱。

曼尼身亡;第三次奔跑(20分。

提前)赌场赢钱。

成为富人。

首先,是在一个类似时空隧道中出现了一个十字路口,在这个路口,出现了影片当中接下来的所有的人物,他们都是小人物,但是导演通过字模、旁白和镜头切换技巧的运用,却让我们都受到吸引。

1、转换蒙太奇:在十字路口的镜头当中,是黑压压的众多的人,表现人口的膨胀和人的无目的性。

接下来是一个个的快镜头,镜头的降格造成众多的人如木偶般地机械地涌动。

人们行履匆匆,如世间的匆匆过客。

人们面无表情,如无生命的"行尸走肉"。

十字路口潮水般涌动的人群中,影片中的几个次要人物相继出现:女职员,推车妇人,偷车男孩,梅耶叔叔......思辩性的旁白:"我们是谁?我们何往?人是什么?"镜头速度逐渐正常,镜头最后停止在银行警卫身上。

银行警卫虽然在影片中出现的时间不多,但是,他是整部影片的旁观者,由他来监督整个"游戏"(电影)的进行。

银行警卫踢起一只足球,并宣布游戏(电影)的开始。

足球高高升起,下面十字路口匆匆的行人组成影片的片名字幕。

足球落下,足球落入动画制作的时空隧道。

从一个场景切换到了另一个场景。

《罗拉快跑》拍摄手法分析

《罗拉快跑》拍摄手法分析

《罗拉快跑》拍摄手法分析《罗拉快跑》是一部探索电影,在影片的开头便有下面的字幕:“After the game is before the game.”游戏之后也就是游戏之前。

从这段字幕中我们就可以大致看出,导演汤姆提克威是按照电脑游戏的进行方式拍摄该电影的,罗拉的三次奔跑,分别代表着三次游戏的进行,但因为游戏过程中各种事件的触发,从而导致游戏的结局都不尽相同,这种特性恰好符合了游戏的随机性和互异性。

在另一方面,与同时期其他德国或好莱坞电影不同的是,《罗拉快跑》的影片节奏非常快,根本没给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任何放松神经的机会。

《罗拉快跑》中还运用了崭新的艺术形式,大量全新电影手法的运用,让人目不暇接,影片新颖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让观众感到异常的新鲜和兴奋。

下面,让我们从上面三点深入了解《罗拉快跑》的拍摄手法。

一.影片的快节奏《罗拉快跑》有着三段式的剧情结构,前两段剧情,罗拉执行任务均告失败,在第三段剧情中,罗拉终于完成了任务。

三段剧情,罗拉的三次奔跑被紧密充实的压缩在全片有限的时间内,其中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在加上全片是以跑为核心主题,因此,全片71分钟的运动镜头就像是开足马力的发动机一样一直推动着剧情向前发展,在整个观影过程中,观众不会有丝毫打哈欠的机会。

罗拉的每一次奔跑必定包含以下几个导致剧情发展变化的关键转折点:用动画表现的罗拉下楼式和流氓及其宠物狗对视的场景,在大街和推着婴儿车夫人的擦肩的场景,和银行门口的修女队伍及开出车库的车和在银行里发生的事件。

导致每次奔跑的结果不同的原因都是因为罗拉到这些事件点并触发的时间不同,三次奔跑中,这些事件点都悉数登场,一个不落,但都有那么一点的不同,各种由此带来的蝴蝶效应也成为支持观众继续观影的重要动力之一。

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在有限的事件内表达的事物如此之多,导致影片的节奏大大加快。

艺术是生活的表现形式,《罗拉快跑》的快节奏恰好迎合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

罗拉快跑镜头分析

罗拉快跑镜头分析

一、电影的视听‎语言特色这部电影的‎视听语言很‎有特色。

首先它运用‎了很多的技‎术元素,比如动画的‎引入、电脑技术的‎合成,还有大量升‎格镜头的运‎用都让这部‎电影充满了‎时尚的气息‎。

影片的开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开始镜头推‎向时钟,然后从时钟‎进入时空隧‎道。

进入时空隧‎道:1.如何进入时‎空隧道。

(1)钟表的道具‎。

首先,钟表是一个‎时间的标志‎。

其次,制作者把钟‎表做成一个‎尖牙利齿的‎小怪兽。

不仅表现岁‎月无情,表现时间对‎人生命的吞‎噬,更反映出制‎作者追求视‎觉刺激、追求热闹、“好玩”的“游戏心态”。

(2)镜头的前推‎和升起。

镜头逐渐推‎近钟表的挂‎摆,最后是钟表‎挂摆的大特‎写。

然后,镜头沿着钟‎表表挂的金‎属杆上升,先升至钟表‎的表盘,此时,钟表表针在‎非正常速度‎地快速旋转‎。

表针的快速‎旋转,表现本片时‎间的非客观‎性和影片的‎非纪实性。

镜头从钟表‎表盘再继续‎上升,最后升至表‎盘上方的小‎怪兽。

小怪首张嘴‎,露出尖牙利‎齿。

镜头从小怪‎兽的嘴推入‎。

影像全黑,进入时空隧‎道。

时空隧道内‎:2.如何表现时‎空隧道内的‎景象。

(1)十字路口。

地点选择在‎十字路口,之所以选择‎这里我想是‎因为这有着‎很强的隐喻‎。

(2)众多人。

镜头内,黑压压的众‎多的人,表现人口的‎膨胀和人的‎无目的性。

(3)降格(快镜头)。

降格造成众‎多的人如木‎偶般地机械‎地涌动。

人们步履匆‎匆,如世间的匆‎匆过客。

人们面无表‎情,如无生命的‎“行尸走肉”。

总之,这里的时空‎隧道,表现出制作‎者眼中的世‎界的混乱,人类的无目‎的性,以及整个人‎生的可笑荒‎诞。

十字路口潮‎水般涌动的‎人群中,影片中的几‎个次要人物‎相继出现:女职员、推车妇人、偷车男孩、梅耶叔叔……思辨性的旁‎白:“我们是谁?我们何往?人是什么?”‎银行警卫:镜头速度逐‎渐正常,镜头最后停‎止在银行警‎卫身上。

银行警卫虽‎然在影片中‎出现的时间‎不多,但是,他是整部影‎片的旁观者‎,由他来监督‎整个“游戏”(电影)的进行。

《罗拉快跑》拉片分析(给学生)

《罗拉快跑》拉片分析(给学生)

《罗拉快跑》介绍《罗拉快跑》在我看来是一部奉行了"简约主义"的电影--因为虽然看起来眼睛会很疲劳,但却不用动太多的脑子。

聪明的电影人和深刻的电影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善于制造感官刺激和貌似庄严实际却简约明了的涵义,而后者则在被诟病为"冗长"的情景延宕中暧昧地书写着隐晦的命题。

《罗拉快跑》只能是前者而绝不会是后者。

一如《罗拉快跑》带给人们的想象性节奏,影片的影像呈现出一种高速率的镜头运动方式。

几乎不存在任何一个凝滞的镜头(除却几段慢镜头的特写),从而使观众的眼球开始疲于奔命般地亦步亦趋地跟随着镜头的变迁和调动。

镜头不再忠实于被它所纪录的每一个事物:那些街上奔走和间或与罗拉发生关联的人们仿佛从镜像的纪录中逃脱的幸存者,只是与情节发生了一点若即若离的关系便匆匆地与故事告别--一切都是那么地迅速和不确定,影像的纷繁使得观众从没有机会成为这部影片的"再创作者",而只能成为被动的看客,而急于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从一个影像到另一个,不知道思考和满足。

影片在影像上的另外一个特点在于它的色调--主要场景、主要人物的色彩背景一律被一种明亮和"暖"的色调所覆盖。

罗拉那一头赤红色的耀眼的头发在乳黄色的天空和大地间不停地跃动,形成了一种强劲的视觉力量,观众视觉上的兴奋程度容易随着这种明亮的视觉冲击而变得敏感起来--影像的一个作用在于集中观众的视觉注意力,这一点上《罗拉快跑》做的不错。

此外还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尽管影像的速度让我们的视觉兴奋得望尘莫及,但即便在一个相当短的瞬间内,呈现给人们的,仍然是一个浑然一体的,虽短暂却完整的影像结构。

比如在路上每一个匆匆的瞬间和噱头,尽管如浮光掠影般地,但却干净、简约,不会使人们的视觉分散到其他的地方,从而确保了每一个镜头的高度凝练。

在镜头与镜头的切换上,显着的特点在于"闪动"手法的成功运用。

罗拉快跑S

罗拉快跑S

1.运动镜头设计
电影全片都在叙述“二十分钟的爱情营救”,伴随的是一种紧张激烈、争分夺秒的气氛,因此全片都以运动镜头为主。

摄影多采用跟移的方法,渲染曼尼和罗拉两人奔跑的过程。

导演还特意制造奔跑拍摄时候的前景与背景,当人物主体运动的时候,加上摄影机的运动,那么激动紧张的氛围就油然而生。

摄影在拍摄过程中有意减少支架的运用,既而呈现出一种镜头晃动感,以配合当时情境下的紧张氛围。

2.剪辑手法
快速剪辑是本片的另一大特点。

每一组画面停留只有几格时间,甚至连给观众看清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切到下一镜头。

3.声音设计
影片声音方案的核心是主观声音为主,配以少量客观音响,这样的安排与影片的非纪实性相吻合。

快节奏音乐贯穿于影片始终,通过音乐来渲染气氛,同时通过音乐来加快影片节奏,一举两得。

4.影片色彩
与众人的黑白两色相反,导演赋予了罗拉鲜艳刺目的红色。

导演了为了强调罗拉,赞美罗拉,他将罗拉以及与罗拉周遭的一切都用红色表现,给予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5.拍摄手法
首先,摄影采用许多不规则的构图方式。

其次,影片多次运用仰拍、升格的方式来表现导演对罗拉的赞美。

此外,为了更好的讴歌罗拉,导演采用升格、仰拍镜头,将罗拉的形象最大化的放大:红发飘飘的罗拉,为了曼尼、为了爱情,不停地奔跑。

《罗拉快跑》的场面调度读解

《罗拉快跑》的场面调度读解

《罗拉快跑》的场面调度读解摘要:电影中的场面调度,是镜头语言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

影片《罗拉快跑》中,多种场面调度方式的运用,对表现人物形象和影片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场面调度《罗拉快跑》角色调度镜头调度一、场面调度的涵义和内容场面调度这个词,源自于法文的“mise-en-scene”,意为“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

起初这个词只用于舞台剧方面,指导演对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活动的位置变化所作的处理,是舞台排练和演出的重要表现手段,也是导演为了把剧本的思想内容、环境氛围、人物性格、故事情节以及节奏等,通过自己的艺术构思,运用场面调度方法,传达给观众的一种独特的语言。

由于影视创作和戏剧创作在艺术处理上有某些共同性,“场面调度”一词也被运用到影视创作中。

在电影创作中,场面调度是指导演对银幕空间内各种有意义的元素的组织和安排。

影视中的场面调度,是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两个方面的完美结合。

演员调度主要指导演对演员所扮演的人物在剧中的行为、所处位置、运动方向以及演员与演员之间互相交流时所发生的动作与位置的变化和调整;镜头调度即摄像机的调度,它是指导演运用摄像机的移动或角度、焦距的变化,如通过推、拉、摇、移、升降等不同运动方式或长短焦距的变化,来获得不同景别和构图的画面,以展示人物的运动,渲染环境氛围,或突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或者展现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如演员在镜头中出于情绪需要处在固定位置,而导演又想表现出演员内心不平静的心情,此时就必须借助于镜头调度来完成创作。

二、影片《罗拉快跑》中的场面调度分析影片《罗拉快跑》1988年由著名导演汤姆提克威创作的一部著名的优秀作品,影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方式引发了诸多探讨和研究。

整部影片被分成三个段落,分别展现了罗拉为了拯救男友曼尼而进行的三次奔跑,下面我们从场面调度的角度来对这部影片的镜头语言进行读解。

相信看过《罗拉快跑》的人一定不会忘记罗拉在片中奋力奔跑的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拉快跑》镜头运用
故事的开始,有节奏的加速移动的镜头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氛,镜头移动越来越快,时间越来越紧迫,从一开始就把观众直接的带入到了影片紧张的故事情节当中。

并且推镜头从城市的大远景推进到罗拉家的电话,暗示罗拉只是茫茫大众中的普通分子,具有普遍性,罗拉的经历可能会是每个人的经历,包括观众。

罗拉接起电话,先出现曼尼的背影,之后罗拉的一句话“怎么了?你在哪?”然后又是一个快速移动的推镜头,推动到在电话亭里无助的向罗拉倾诉的曼尼,两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并且无形中告诉观众罗拉和曼尼是会引出一个快速发展,紧张的故事的。

在罗拉叙述为什么迟到没去接曼尼以及曼尼在回答为什么把钱弄丢的时候,导演在设置镜头上一个很独特的地方。

展现罗拉回忆叙述的故事情节运用了加速镜头,不仅与影片的快节奏相呼应,与故事的紧张发展相一致,并且在这部三段式叙事结构的电影中很好的节省了时间。

在罗拉与曼尼打电话的时候,虽然是曼尼遇到麻烦,但两个人的特写镜头中,导演把罗拉的面部特写设置的明显大于曼尼的面部特写,隐喻了罗拉是决定两个人命运的主要人物,曼尼的发展是依赖罗拉的,并且被罗拉左右。

第一段中:
罗拉的快速奔跑大多都运用了跟镜头,将观众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罗拉的身上,直到罗拉在奔跑的过程中遇到了推着儿童车的妇女,镜头顺势从罗拉身上转移到妇女身上,从而告诉观众,罗拉的命运会引起妇女命运的改变,或者说罗拉和妇女的相撞会令妇女有变化。

接下来展现推儿童车妇女的命运的时候,不是运用摄像机拍摄,而是使用照片的方式简洁明了的展现出来,既不会喧宾夺主,又能在短时间内把妇女的命运交代清楚,之后在展示买自行车的人以及银行职员的后来命运发展同样如此。

在展现完妇女的命运后,镜头又从大全景回到罗拉的身上,将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回来。

在罗拉去找她爸爸的途中,展现他爸爸和情人的近景,特写等镜头都是晃动的,暗示了两人关系的不稳定性,说明是情人关系,并且是被隐藏的。

而罗拉去找爸爸后,罗拉和爸爸的镜头同样是晃动的,两人的关系同样是不稳定的,而此时情人的镜头是固定的,暗示其地位发生转变。

展现罗拉的镜头都是快速移动的跟镜头,以及其他推拉镜头,而表现曼尼时都是固定镜头或是缓慢移动的镜头,在导演设置镜头时,很巧妙的告诉观众在影片中罗拉的地位是明显高于曼尼的,在罗拉与曼尼的关系中罗拉处于主动地位,对事件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曼尼处于被动地位。

曼尼抢超市之前,使用了罗拉和曼尼的两个镜头平分了画面的方法,此时,罗拉和曼尼的命运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并打破了罗拉占主动地位的形势,建立了一种平行的二人关系。

并且慢镜头运用,更让人更感到了一种紧迫与揪心,给观众时间来产生与主人公的共鸣。

两人抢钱之后,晃动的奔跑慢镜头,给人一种不祥的预感,直到罗拉中枪。

罗拉面部特写的推镜头,画面渐渐变红,出现了两个人的回忆画面,之后下落的钱袋、下落的电话以及罗拉的镜头快速交替出现,故事进入第二段。

第二段与第三段的镜头运用与第一段大同小异。

精品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