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国际劳资管理
劳资关系
美国劳工运动的历史
进入2000年的劳工运动
对于更强的劳工运动工会制定了新的策略:
政治介入: 工会在所有的政治层次中选择自己
有特定职业与技能的成员构成,如木工协 会。
工业联合会: 一般由某一工厂或一组工厂中所
有的工人组成的谈判单位。
美国的工会结构
全国工会:
全国工会由地方性工会构成,给地方性工会 发执照,它是地方工会的母组织。
美国劳工联合会与产业组织联合会(AFLCIO)是美国的中央工会组织,而且是一个
非常松散的组织结构,由90多个国内工会 组成,不具有正式的控制权力。美国劳工 联合会与产业组织联合会现在代表了78个 工会中约1300万成员。
工作生活质量的内容
3、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
1)工作制度。包括工作时间,工作性质,工作内容 等。
2)有利于员工自我成长:员工对于所担任的职务, 能令自己有相当的挑战性、成就感,並能不断学 习新的事务。
3)工作自主性:员工对于工作执行方式、程序等, 能自主独立地決定判断。权责明确。
4)工作富有变化。工作内容单调,而让工作者有 从事不同类型工作的机会。
国际劳资关系
区域一体化: 北美的自由贸易协议 (NAFTA)
北美的自由贸易协议是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
哥政府于1992年12月签署的,1993年9月由美 国国会批准认可,1994年1月开始生效。
北美的自由贸易协议是一个自由的贸易区,而不是
一般的共同市场,只处理三个贸易伙伴之间的产品、服 务与投资的流动问题,并不涉及劳动力的流动与其他的 政策。北美关于劳动力合作的协议 (NAALC) 1993年生 效。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对人力资源进行的管理活动。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面临跨国业务拓展的挑战,这就需要进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有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因素需要考虑。
一、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1. 跨文化因素: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员工的管理,需要考虑员工之间的文化差异对员工行为、沟通和冲突处理等方面的影响。
2. 法律法规的复杂性:不同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劳动法规和法律制度,国际企业需要在遵守当地法律的前提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这就对企业的法律意识和合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 语言沟通的困难:在进行国际业务活动时,语言沟通可能成为一个障碍,企业需要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来保证员工之间和企业与当地员工之间的有效沟通。
4. 管理层面的挑战: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需要管理者具备更高的跨文化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确保实现企业整体目标的同时兼顾不同国家员工的需求。
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1. 促进企业国际化: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不同国家市场的需求,推动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扩张。
2. 提高员工绩效:通过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优越的福利待遇,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降低企业风险:规范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跨国业务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风险和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增强企业竞争力:拥有高效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三、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1. 文化差异冲突:员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可能存在沟通障碍和理念差异,企业需要通过文化培训和团队建设来解决这些问题。
2. 异地管理困难:跨国管理会面临时差、地域差异等问题,需要管理者具备更强的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
3. 法律法规不确定性: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常常变化,企业需要持续跟进和调整管理策略,以确保合规运营。
劳资员培训资料课件
劳动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来源
劳资统计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各类用人单位,以及劳动和 社会保障等政府部门。数据收集可以采用定期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多种方式。
数据质量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数据的质量控制,包括数据审核、数据清洗和 数据标准化等方面。同时,还需要建立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对数据进行全面评估和校验。
明确工资构成的各项内容,如基 本工资、加班费、奖金等,以及 工资支付的时间和方式。
100%
最低工资标准
了解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确保企 业支付的工资不低于此标准。
80%
工资扣除与罚款
掌握允许扣除工资的情形及罚款 的合法性。
社会保险与公积金制度
02
01
03
社会保险种类与缴纳
了解各项社会保险的缴纳比例、基数及享受待遇的条 件。
劳资员角色
作为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桥梁,维 护和谐的劳动关系,保障员工的 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劳资员的工作职责
01
02
03
04
员工招聘与离职管理
负责员工的招聘、面试、入职 手续办理以及离职面谈等工作 。
劳动合同管理
负责与员工签订、变更、解除 劳动合同,以及处理劳动纠纷 等工作。
薪酬福利管理
负责员工的薪酬福利核算、发 放,以及社保公积金等相关工 作。
劳动合同签订案例
某公司新员工入职,劳资员为其签订劳动合同,确保合同条款齐 全、合法,保障双方权益。
劳动合同变更案例
某员工岗位调整,劳资员及时变更劳动合同,确保合同内容与实 际工作相符,避免潜在纠纷。
工资核算与发放案例
工资核算案例
某公司根据员工考勤、绩效等数据, 劳资员进行工资核算,确保工资计算 准确无误。
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教材(PPT 39页)
• 经济发展水平
– 主要是指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如对外投资政策、税收 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等
– 不发达国家愿意接受国外投资,以为它们日益增长的人 口创造就业机会。对跨国公司而言,这些国家的劳动力 一般比欧美廉价得多
– 许多发达国家,特别是一些欧美国家,虽然失业不断增 长,但政府对就业的管制程度及工资水平依然是相当高 的。政府对个人和公司征收的税收也是处于相当高的水 平
– 公司自设培训机构 – 利用专业培训机构 – 职前国外训练
• 培训内容
– 培训内容包括跨文化的沟通、认识文化及其对行为的影响、异国文化的冲击、 改善组织的内部关系和提高多文化背景下的经营效果。另外,还需要学习跨国 性责任管理、多文化业绩评估,适应跨国企业经理的角色变化,树立在多文化 背景下对生产管理、冲突管理的领导行为的不同观念
• 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 在美国,许多公司都有开发管理人才的计划,其目的是 培养那些愿意终生为公司工作的合格的经理人员
• 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 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与美国、欧洲等国家不同,它 是以年功序列和终生雇用为基础的体系
23
2.3 跨国公司人员绩效考评与报酬
• 跨国公司人员绩效考评
24
• 跨国公司人员的薪酬
– 海外任职人员的报酬
• 海外任职人员的报酬结构
– 底薪 – 津贴 – 奖金
• 海外任职人员报酬的支付
– 币种的选择 – 综合性的支付方式
• 非货币形式的报酬
– 职务提升以及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的同级调动 – 获得事业机会 – 上级的器重与认可 – 顾客或下属的肯定评价与尊重 – 有学习新知识、技术及培养新能力的机会 – 有出色地完成艰巨工作任务的自我心理满足感等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课件
总结词
全球化战略、人才流动与配置、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详细描述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某公司及时调整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战略。首先,制定全球化战略,将全球市场作为公司的发展目标,实现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其次,加强人才流动与配置,通过建立全球人才库和招聘渠道,吸引和选拔全球顶尖人才。此外,该公司还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方法,以满足全球化发展的需求。
解决策略
建立全球化的招聘和培训体系,提高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制定全球化的薪酬和福利政策,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建立全球化的绩效管理体系,鼓励员工创新和进取;加强跨地区协作和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总结词
跨文化沟通、本土化战略、全球视野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跨国公司在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中注重跨文化沟通,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之间的理解和合作。同时,该公司实施本土化战略,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文化特点,调整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以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此外,该公司还具备全球视野,将全球范围内的人才资源进行整合和配置,实现人才共享和优化。
课程内容
课程背景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文化多元性、法律复杂性、战略重要性和全球视野等特点。
总结词
文化多元性是指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包括价值观、信仰和习俗等。法律复杂性是指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遵守各个国家的劳动法规和政策,以确保合规性。战略重要性是指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的全球战略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全球视野要求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具备跨文化和全球化的视角,以支持组织的跨国业务发展。
解决策略
各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国际人力资源师课件
✓ 内容:员工的工资和其他报酬应同其对企业的贡献直接挂钩;员工所受 的奖酬应与其劳动生产率挂钩;强调沟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对 企业的经理人员进行考核评价;把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考核经理人 员的标准;定期向员工介绍有关改善人力资源管理设想和实施方案,并 使员工参与制定更进一步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的计划。该理论强调,关心 员工的需要是获得较高生产率的关键。
➢ 培训管理
美国的各类用人机构特别是大企业重视开展十分广泛的人力资源培训。
➢ 薪酬管理
美国企业多使用外部激励,少使用内部激励,重视外在报酬的作用。 员工薪酬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基本工资、年终红利与长期福利。有些
企业的员工薪酬还要加上股东回报率(股东回报率=总效益÷总股本)。 基本工资的确定 年终红利 长期福利
➢ 法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背景 法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基本理论就是“人力投资模式”理 论。 “人力投资模式”理论定义:人力投资模式是一种以满足组织中 个体需要为核心的激励模式,把企业目标与员工的个人目标有机 结合,目的是致力于对员工开展培训与开发,最终改善员工的绩 效。 人力投资模式由承诺、计划、行动和评估四个环节组成。
管理者认为管理是自己的事,工人不应该再有别的要求,不应该参加管 理。
工人觉得自己不参加管理,自己的劳动成果大部分都被企业剥削了,对 自己的命运无法控制。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规范化。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必须达到以下三个标准: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必须能够为大多数人带来最大的利益; 雇用实践必须尊重隐私、正当程序、个人意愿、言论自由等基本的人权; 必须公平地对待员工和顾客。
➢ 绩效管理
-8-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 优点: 能够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潜力和创造性有促进作用。 高激励、高奖励政策网罗了一批世界各地的精英。 开发人力资源的综合政策和各种刺激手段,以及不惜成本地吸引 人才的做法,大大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素质。 任意就业政策、详细的职务分工、严格的考评手段等,有利于提 高企业竞争力,发挥员工的竞争力和降低企业成本。
人力资源国际人力资源管理PPT讲义
10.2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分析
内部环境
?组织结构 ?战略模式 ?企业文化 ?人员素质 ?资源
外部环境
?人口结构 ?法律 ?政治 ?社会 ?文化 ?经济
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1.SA8000企业责任国际标准 ?2.国际劳工标准
10.3 外派人员管理
?外派人员甄选标准的确立
甄选标准通常包括: 业务能力、沟通能力、关系发展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心理
解压能力、国际动机、经验资质、人格特征、家庭状况等
外派人员培训
? 目前对外派人员的培训主要集中在外派前的文化 敏感性培训上,如他国文化简介、角色扮演、文 化理解等。
1.所在国的现实培训 2.全球性心智模式培训 3.基于互联网和多媒体的培训
外派人员薪酬管理
1.确定外派人员薪酬的三原则 2.外派人员的薪酬组成 3.确定外派人员薪酬的方法
外派人员的薪酬组成
(1)基本工资及激励工资 (2)商品服务补贴 (3)住房补贴 (4)个人纳税补贴 (5)教育补助金 (7)工作外调津贴
确定外派人员薪酬的方法
(1)谈判法 (2)“自助餐”法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我们需要达到以下目标: 1.理解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与一般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2.熟悉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3.了解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分析内容 4.熟悉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5.掌握外派人员的薪酬结构和内容
10.1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1.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注重战略环境分析 2.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要注重“跨文化管理” 3.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4.技术人才和高层管理人才成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
海外劳务管理制度汇编
海外劳务管理制度汇编一、海外劳务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遵守法律法规:企业在境外雇佣员工时必须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包括劳动法、税法等相关规定,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保障。
2. 尊重员工权益:企业应该尊重员工的权利,保障其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不得随意解雇员工或剥夺其劳动报酬。
3. 责任与义务明确: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障。
4. 安全与健康保障: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工作条件,保障员工的健康和人身安全。
二、海外劳务管理制度的内容1. 招聘与用工管理:包括人才招聘、员工培训、职位变动和晋升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员工的用工流程合规。
2. 薪酬与福利管理:包括工资制度、福利待遇、企业年金、医疗保险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确保员工的劳动报酬合理且有保障。
3. 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包括员工绩效考核、激励奖励、晋升机制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 健康与安全管理:包括工作环境安全、职业健康管理、应急响应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确保员工的健康和人身安全。
5. 离职与解雇管理:包括离职程序、结算待遇、面谈交流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确保员工离职过程合法和合规。
三、海外劳务管理制度的执行1. 建立监督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海外劳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制度执行效果。
2. 进行员工培训: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相关制度培训,提高员工对海外劳务管理制度的认识和遵守意识。
3. 督促制度执行:企业应加强对海外劳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确保制度的执行效果。
四、海外劳务管理制度的优化1. 不断修订改进: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和改进海外劳务管理制度,保持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2. 学习借鉴经验:企业可以借鉴其他企业或相关机构的海外劳务管理经验,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的管理制度。
3. 开展交流合作:企业可以与相关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等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海外劳务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二、跨国公司组织设计与人力资源配置
1、组织形态:根据组织决策、评估和控制、信息流和 结构的复杂性,珀尔马特(Perlmutter)认为,跨国公 司有四种组织方法:即民族中心法、多中心法、全球 中心法、地区中心法。而巴特利特(Bartlett)和戈萨 尔(Ghoshal)则提出四种企业类型:国际企业、全球 企业、多国企业、跨国企业。 2.企业国际化不同阶段的人力资源配置:企业的国际 化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各企业的情况不尽相同,速度 也有快慢之分。其结构方式、控制方法、人力资源管 理政策均有差异。大多数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要经过以 下典型阶段:出口(初级阶段)__销售子公司(成长 期)__国外生产(成熟期)__相对独立的子公司(稳 定期)
六导致国内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差异的关键变量
1、文化环境:组织行为学认为:文化指一种价值观、 态度及行为的形成过程。一个群体或社会的成员所共 有的独特生活方式、价值观、态度是很难轻易被改变 的。个体的很多行为特征来自其文化传衍。 文化差异与文化冲击:文化的差异是客观的,它包含 许多复杂因素:如社会、历史、政治和经济、甚至衣 食住行、对家庭、对待时间的态度等。它会给新到者 带来麻烦。我们称之为文化冲击:人们跨文化工作或 生活时所经历的一种冲突。如自我意识、国籍意识、 人际关系等,导致心理迷惑和心理紧张。对所在国及 当地人产生负面印象。 文化意识:承认差别,尊重差异、适应差异。
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发展:混合型、多中心、事业部、 网络式
混合型:由于国际业务的不断扩张,许多企业根据产 品或市场开发的实际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往往同时实 行两种组织架构并行的办法,以应付竞争和巿场变化。 但却使组织结构更加复杂和难以驾驭。 多中心型:这是由美国学者赫德伦(Hedlund)80年代 提出的,他认为跨国公司不应拘泥于传统的“总部” 形式,因为市场竞争优势并不存在于母国。因此子公 司完全可能成为某一产品或某一时期的中心。多中心 的构建基础是企业的标准机制、公司文化、品牌、目 标和战略。更多的人力资源管理因素。
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HRM)是指企业或组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程序和实践,以满足员工的需求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也逐渐从国内发展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IHRM)是指跨国企业为了适应全球化的趋势,有效管理跨国经营的员工和组织文化的一种管理活动。
本文将对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概述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在于跨国性。
跨国企业的经营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需要根据不同国家的法律、文化和习俗等因素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因此,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考虑跨国的法律法规、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以进行合规的雇佣和培训。
此外,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还需要关注员工的文化差异,以促进员工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其次,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全球一体化的人力资源策略。
在跨国企业中,公司需要统一员工的工资制度、绩效评估和晋升等制度,以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士气。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员工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协调和整合各地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
第三,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处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雇佣关系。
不同国家的劳动法规和劳动力市场条件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员工雇佣和解雇时,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遵守各国的相关法规,以避免法律风险和劳动纠纷。
此外,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还需要处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福利制度和劳动合同等问题,以保障员工的权益和福利。
最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关注员工的跨文化培训和发展。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文化差异,员工在跨国企业工作时可能会面临文化冲击和适应困难。
因此,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为员工提供跨文化培训和发展机会,以提高员工的文化适应能力和全球敏感度,促进员工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浅谈国际工程中的劳务管理
浅谈国际工程中的劳务管理浅谈国际工程中劳务的管理作者海外事业部张赞摘要:我国部分刚进入国际市场的建筑施工企业在海外项目中缺乏一定的劳务管理经验,在劳务承包模式选择、在劳务人员选择、第三国劳务管理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关键词:劳务模式、直管劳务、本地属地化劳务、第三国劳务、劳务管理制度对于初涉国际工程承包领域的施工企业来说,劳务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的基础。
国际工程一般涉及的区域较广,劳务人员需求量大,况且劳务人员进场受签证等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采取有效地劳务管理手段,避免因劳务影响生产,因生产影响项目的总体规划。
一、劳务承包模式的选择随着建筑市场的国际化,深入化发展,国内单一的劳动承包模式已远不能满足发展形式的需要,必须探索劳务管理新模式,对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质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是一个建筑企业走向国际发展必须探索的一个过程。
因此我在这里简单探讨一下劳务承包以及自由劳务(直管)两种模式。
1、劳务承包模式。
就是将部分工程按照“包工不包料”或“包工包料”的承包给劳务承包商。
特征是:劳务人员与项目之间要经过一个承包商。
此模式的优点是:(1)、弥补了企业项目小设备周转材料投入不足等问题。
(2)、能够减轻项目管理负担,管理难度小。
(3)、减少部分经济、安全等方面的风险。
缺点是:(1)、劳务队伍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层次不齐,有劳务直接管理,项目不能有效控制低水平劳务进场,导致项目制定的技术方案和措施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2)、利润有限,大多利润被劳务分包商赚取。
(3)、粗放管理过分依赖劳务队伍,从而导致受制于劳务。
(4)、劳务为赚取更多的利润,从而在质量进度上难以控制,从而导致的质量问题将严重损害企业的形象。
2、自由劳务模式也叫项目直管劳务,也就是项目直接承包给劳务工人,由项目部直接进行管理,工人工资实行计件,多劳多得。
特征是:管理规范到劳务队伍,由项目工长直接管理。
优点是:(1)、减少部分利润被分包老板赚取,再加上特有的精细化管理,能有效降低项目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概述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是面向全球性的管理理念,主要是围绕招聘、培训、福利、绩效管理、多元文化等人力资源管理方向进行研究和实践。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下面本文将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管理策略、管理方法、管理挑战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
一、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简称IHRM,指的是跨国公司对其全球员工的管理和开发策略,以确保员工能够充分发挥其才能和技能,并实现国际化和全球化发展目标,同时还要满足各国不同的文化和规范。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相关的管理活动,如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背景调查、国际劳动法等方面的管理,这些管理活动是在考虑了全球文化和法律上的差异后制定的。
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策略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法律要求,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针对不同的国情和文化差异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
具体而言,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有以下策略:1. 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战略,设置不同的管理目标和指标,例如员工招聘的国际化,员工培训的多元化等。
2. 设定全球标准的职业发展计划和人力资源策略,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员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方法。
3. 确定公司文化和全球团队意识,为开展国际业务提供有力的支撑,减少文化冲突。
4. 了解各国的文化、法律和国情,为员工提供相应的福利政策,确保员工的生活和工作都得到保障。
5. 提供全球性的行政支持,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加强公司的竞争力。
三、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方法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主要参照全球公司的成功实践。
这些做法在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已经得到了验证。
具体方式如下:1.合理开展跨文化培训。
为了确保员工具备跨文化沟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国际公司必须密切跟进员工的培训帮助和文化交流。
2.建立全球人力资源寻找和建设网络。
跨国公司需要建立人才库,并建立全球网络,以便在各地方寻找最优秀的人才,从而提高员工的招聘质量和多元化。
第九章 海外人力资源管理 ppt课件
二、人员任用的方式
海外任用人员,以国籍来区别,通常有三种:派任母公司人员、任用 地主人员及雇用第三国人员。不同海外人员任用政策的特殊性决定了 其各自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政策适用性
派任母公司人 员政策
⑴与母公司的沟通无文化、国 籍的差距。 ⑵能转达母公司的经营政策。 ⑶减少文化、距离、国籍造成 的差距。 ⑷保守产业机密。 ⑴与地主国人员较易易沟通。 ⑵费用较低。 ⑴文化背景差异较少。 ⑵较熟悉第三国事务。
PPT课件 1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跨国经营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概要
第三节
创新的海外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PPT课件
2
第一节
海外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海外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 更为丰富的管理内容 2. 更为广阔的视野 3.更多的风险 4.更多外部因素的影响 影响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因素有:所在国政府的类型、 经济状况及可接受的工商企业运营方式。 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的类型按照员工所在国家可以分为三种,即 母国员工、所在国(亦称“东道国”)员工和第三国员工。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的来源呈现日益复杂化的趋势。 外派员工一般可以分为自愿外派人员、传统的外派人员、职业 开发外派人员和全球外派人员。
10
第二节 海外人力资源开发
一、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
1.美国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这决定了美国民族文化的个人主义 特点。美国的企业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但这种个人主义不是一 般概念上的自私,而是强调个人的独立性、能动性、个性和个人成 就。在这种个人主义思想的支配下,美国的企业管理以个人的能动 主义为基础,鼓励职工个人奋斗,实行个人负责、个人决策。因此, 在美国企业中个人英雄主义比较突出,许多企业常常把企业的创业 者或对企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个人推崇为英雄。企业对职工的评价也 是基于能力主义原则,加薪和提职也只看能力和工作业绩,不考虑 年龄、资历和学历等因素。以个人主义为特点的企业文化缺乏共同 的价值观念,企业的价值目标和个人的价值目标是不一致的,企业 以严密的组织结构、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员工,以追求企业目标 的实现。职工仅把企业看成是实现个人目标和自我价值的场所和手 11 段。 PPT课件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ppt
‹#›
I.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人力资源及相关概念 二.人力资源的性质和作用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
一.人力资源及相关概念
1. 人力资源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人力资源最早的提出 是约翰· R·康芒斯曾经先后于1919年和1921年在《产业荣誉》和《产业 政府》两本著作里使用“人力资源”一词,康芒斯也被认为是第一个使用 “人力资源”一词的人。但与现在我们所理解的人力资源在含义上相差甚 远。
岗位体系的建立
工作分析、岗位评估、 岗位说明书的编写。
人事管理制度
考勤及休假管理制度 劳动关系管理制度
招聘选拔制度
招聘制度 选拔及晋升管理
Page 17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素质
人力资源管理的5P模型
目的 动力
留人
(Preservation)
选人
(Pick)
先导
识人
(Perception)
育人
(Professional)
3. 人口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关系
• 人口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人 口的总量,它是一个最基本的底数,一 切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皆产生于这个最 基本的资源中,它主要表现为人口的数 量。
• 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较 多科学知识、较强劳动技能,在价值创 造过程中起关键或重要作用的那部分人 。人才资源是优秀的人力资源。
激励的类型 ➢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 正激励和负激励 ➢ 他人激励和自我激励。
机电公司的激励机制: ➢ 岗位靠竞争 ➢ 收入凭贡献 ➢ 升降看业绩。
组织对员工给予的责任、职权、薪水、待遇、晋升、提拔的速度等因素 所造成的公平性,对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有重要的影响。
Page 31
WTO劳工标准与劳工权益保障
WTO、劳工标准与劳工权益保障「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劳资关系力量对比处于一种极端不平衡的状态中。
中国加入WTO,必须考虑到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的劳工问题和劳资关系的影响。
而国际上关于社会条款和国际劳工标准的提出,其出发点既有贸易保护的目的,也有在工人权利日益被忽视和侵害的情况下推动劳工权益保障的目的。
中国的政策应该是全面把握、趋利避害、积极应对。
为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需要以国际劳工公约中的核心劳工标准为依据,根据中国的法律原则和国情特点,完善和健全中国的劳动立法,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同步发展。
「关键词」:WTO,劳资关系,劳工标准,劳工权益,劳工立法,工会运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但在近期,入世却会加剧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一些经济、社会和法律问题。
劳工权益保障和劳工标准立法即是突出的问题之一。
一、WTO与劳资关系态势重构WTO的出现,对于推动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自由贸易”的实现具有无可否认的积极意义。
然而,这种推动是以资本的扩张为目的和手段的。
而资本扩张的直接要求是对于劳动的压制和剥夺。
自19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劳资关系和工人运动的形势及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首要条件是资本国际化,而资本的无国界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崛起,致使世界各国资本的联合和合作成为各国资产所有者的自觉的认识和行动。
尽管资本之间的竞争和倾轧仍然极其残酷,然而,在国家的协助和支持下,劳资关系意义上的“全世界资产者联合起来”,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资本的地位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世界劳工的地位则在不断地下降。
尽管全世界无产者已经整整奋斗了150年,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目前还仅仅是个口号。
工会在与资本的对抗中的弱势地位加剧,除个别国家外,各国的工会运动几乎都处在相当的困境中。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的劳资关系呈现着截然不同的两种发展趋向:一种是政府倡导下的以资方为主导的劳资合作,这种情况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原来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更为突出;再一种是劳资的剧烈对抗,这主要分布在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国外劳动关系调整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国外劳动关系调整模式1 以德国为代表的劳资协议自治式劳动关系调整模式德国是欧洲(大陆)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代表,其特点是:劳动者得到很好的劳动保护,劳动法体现出工作岗位为导向的严格规范,行业(地区)对工资率进行调控,由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相对较高,劳动报酬分化较小。
劳资协议自治是德国劳动关系领域的基本制度,其中心内容就是资方整体和工会组织均能独立地存在,并通过集体谈判自行确定雇员的最低劳动报酬和工作条件,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是处理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
这种类型劳动关系,不仅使劳资双方的关系比较和谐稳定,而且使社会经济也能得以稳定发展。
在处理劳动关系过程中,联邦政府不参加具体操作,仅仅是履行制定规则、监督执法、宏观调控的职责。
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德国实行劳资平等共决制度,通过企业监事会、董事会、职工委员会三层组织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企业职工能够通过不同组织形式参加企业管理,行使应有的权利。
例1多选题一般可将劳动关系的主要调整模式归纳为( )。
A.斗争模式B.多元放任模式C.合作模式D.统舍模式E.协约自治模式答案ABDE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
一般将劳动关系的主要调整模式归纳为以下四类:斗争模式、多元放任模式、协约自治模式、统合模式。
2 以日本为代表的家族式劳动关系调整模式日本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是将资本主义的生存竞争力与东方传统的家族式关系结合在一起,劳动关系的基本精神是劳资利益一体论。
日本劳动关系调整机制溶入了不少具有东方传统文化色彩的手段,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宣传以和为贵的传统价值观,倡导集体主义合作精神和感情投资。
因此,劳动关系的和谐得到社会各方的重视,劳资矛盾和争议多以企业为单位予以解决,企业精神、企业利益成为维系劳资双方关系的基石。
在日本企业中,企业家族观念和企业团队精神为其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日本劳动关系号称有三大支柱: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工资制和企业工会。
其中的前两项实际上是与日本家族式的企业经营方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internationalhrm教学大纲
internationalhrm教学大纲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Syllabus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制定单位:制定时间:课程中文名称: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课程号:06006004学时数:51学时学分数:3学分先修课程: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课程的性质:专业选修课2.课程任务: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核心课程,因为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与管理过程最相关的洞察将来自于在国际化背景中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而不是泛泛而谈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将视角放到全球的范围,在探讨了欧美及亚洲一些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探讨适合于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及举措。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图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把握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律性,意识到跨国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本土化的重要性,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跨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当中去。
二.课程教学内容(Contents)Chapter 1, cross-national differences in human resouce and organizationAims and requirements:after learning the content of this chapter, the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1.learn an orgnaization theory foundation of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2.know an institutionalist interpretation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and HRM3.know the societal analysis beyond the institutionalism-culturlism split4.know something about globlization, eurupean integration and institutional differentiationStress and difficulties:Stress:institutionalist interpretation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and HRM Difficulties:globlization, eurupean integration and institutional differentiationpart 1, an organization theory foundation of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1.two major entries into cross-national differences2.integrating culturalism and institutionalism3.a brief primer on culturalism4.the empirical justification of the opposite: institutionalismPart 2, an institutionalist interpretation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and hrm1.primary and secondary production processes compared2.structural interrelationships as foci of institutionalism3.institutionalism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4.broadening institutionalism across levels in the socio-economic orderPart 3, social analysis beyond the institutionalism-culturalism split1.general tenets of societal analysis2.reciprocal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dimensions/doc/2d4667268.html,plementarity ofopposites4.non-identical reproduction of comparative characteristicsPart 4, globlization, 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institutional differentiation1.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combined2. a caution against taking new hype at face valueChapter 2, culture in management: the measurement of differencesAims and requirements:after learning the content of this chapter, the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1.know the theory of Hofstede2.know the theory of Trompenaars and Hampden-Turner/doc/2d4667268.html,ne, DiStefano and Maznevski’s adaptation of KluckhohnStress and difficultiesStress:the theory of HofstedeDifficulties:the theory of Trompenaars and Hampden-TurnerPart 1, Hofstede1.Hofstede’s cultural dimensions2.contribution to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Part 2, Trompenaars and Hampden-Turner1.Trompenaars’ cultural dimensions2.a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culturepart 3, Lane, Distefano and Maznevski’s adaptation of kluckhohn and strodtbeck1. value orientations2. going beyond paradoxesChapter 3, Hrm in EuropeAims and requirements:after learning the content of thischapter, the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1.can distinguish features of Europe2.know the American model of HRM and a European challenge3.know the differences withen Europe4.know the concluding thoughtsStress and difficulties:Stress:the American model of HRM and a European challengeDifficulties:the differences withen EuropePart 1,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Europe1.Geo-political Europe2.Towards European HRM3.21st century EuropePart 2, the American model of HRM and a European challenge1.HRM: born in the USA/doc/2d4667268.html, versus Europe3.The private enterprise culture4.the low level of state involvement5.the antagonism of US management to trade unionism6.an alternative European modelPart 3, differences within Europe1.regional clusters2.country specificitiesChapter 4, HRM in East AsiaAims and requirements:after learning the content of this chapter, the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1.know the traditional philosophical thinking and its implications2.get to know capitalist market economies: Japan and Taiwan3.get to know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es: China and VietnamStress and difficulties:Stress:capital market economiesDifficultie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esPart 1, traditional philosophical thinking and its implications1.Confucianism2.Daoism3.Bing Fa (War strategies)4.Implications for HRM practicesPart 2, capitalist market economies: Japan and Taiwan1.Japan2.Recent attempts at reform3.Taiwan4.Export expansion period and technology –intensive industry expansion period5.SMEs and stete-owned Les6.Summary of Asian capitalist market economiesPart 3,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es: China and Vietnam1.China(1) pre-reform period(2) the reform period(3)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2.Vietnam(1) pre-reform period(2) reform period(3)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3.Summary of socialist martket economiesChapter 5, H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ims and requirements:after learning the content of this chapter, the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1.know issues in discussing H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2.know current perceptions of H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colonial legacy3.know how to challenge the concept of H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4.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f HRM in emerging countries: crossvergence and hybridization5.develop approaches to managing people in emerging countriesStress and difficulties:Stress:current perceptions of H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colonial legacyDifficulties:how to challenge the concept of H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Part 1, issues in discussing H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1.inter-continental level2.cross-border level3.inter-ethnic levelPart 2, current perceptions of H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colonial legacy1.post-colonial management systems2.post-colonial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Part 3, challenging the concept of HRM in developing coutriesThe cultural perception of human beings as a resource used in the pursuit of share holder value may be chllanged by a perception of people as having a value in their own right. Hence,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wards people, as an integral part ofthe organization, and as a direction of its objectives, may be implicit within1.management practices2.management attitudes/doc/2d4667268.html,anizational orientation4.developing peoplePart 4, developing an understanding of HRM in emerging countries: crossvergence and hybridization The consequences of introducing Western-style HRM practices in emerging countries appear to bea narrow stress on participatory management that concentrates on the tactical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y decided by top managementPart 5, developing approaches to managing people in emerging countries1.accommodating the interests of multiple shakeholders2.obtaining commitment and motivation3.assessing the appropriateness of management techniques4.managing the dynamics of multiculturalismChapter 6: Recruitment and SelectionAims and requirements:after learning the content of this chapter, the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1.Draft advertisements for filling vacancies and select appropriate media for specific cases2.Evaluate advertising media and other methods of recruitment3.Decide which recruitment techniques to use in order to add value4.Devise application forms5.Draw up a shortlist of candidates6.Conduct a selection interview7.Make effective use of employment references8.Advise on the sources and standards for assessment centers, aptitude and personality tests9.Recommend and assist in devising a variety of exercises for use in an assessment centerStress and difficulties:Stress:1.The definition of recruitment2.The steps of recruitment3.The importance of recruitment4.The definition of selection5.The steps of selection6.The importance of selectionDifficulties:1.The channels of recruitment2.The frequently used approaches in selection processPart 1, Recruitment1. Defining recruitment2.Factors effecting recruitment(1)External factorsA.National statuteB.External labor markets/doc/2d4667268.html,petitors(2)Internal factorsA.Images of organizationsB.Budget of recruitment/doc/2d4667268.html,anizations’ policies3.Process of recruitment(1)Make clear vacancies(2)Choose recruitment channels(3)Make recruitment plans(4)Choose origins and approaches of recruitment4.Approaches:(1)advertisement(2)employment meeting(3)agencies and headhunters(4)recommendation(5)Collect application forms and CV5.Evaluate the effect of recruitment(1)Time of recruitment(2)Costs of recruitment(3)Recruitment rates(4)Employment ratesPart 2, Selection1. The importance of selection(1) Selection determines the fluency of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 directly(2) Selection influences othe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functions and the costs of organizations2. The process of selectionShortlisting—tests—interview—check out the factuality of application forms and CV—physical examination—trail—employment3. ShortlistingThe first stage in the approach to selection is to boil down the applications received to a shortlist of candidates to invite for interview.4. Tests4.1 Ability testingPersonality testing5. Assessment centerThe assessment center has been referred to as ‘the Rolls-Royce of selection metho ds’, and is the approach that has received the best all-round press. Validity studies have consistently found assessment center techniques to have good predictive ability, and they appear to be liked by candidates, too. Perhaps the only drawback, albeit and important one, is the cost associated with their prepar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While the approach can also be used for developmental purposes, the aim here is simply to review its application in the selection field.5.1 In-tray exercises5.2 Group exercises5.3 Presentations5.4 Role-playing6. Interview6.1 Varieties of interview format(1) One to one interview(2) Panel interview(3) Sequential interview6.2 Varieties of interview questions(1) Hypothetical questions(2) Behavioral questions(3) Stress questions6.3 Structuring interviews(1) Structured interview(2) Semi-structuring(3) Mixed approaches6.4 Preparing and implementation interviews(1) In writing to invite a candidate for interview(2) Specify the date, time and place for the interview(3) Indicate in the letter the purpose of the interview by distinguishing between a screening interview, speculative discussions and the final decision-making event(4) Outline the likely duration of the exercise and the format the interviewee can expect(5) Include the names and job titles of the interviewers(6) Give details of other aspects of the proceedings so that nothing takes candidates by surprise(7) State what documents applicants need to bring with them(8) Explain how expenses will be paid(9) Ask candidates to confirm their intention to attend the interview at the stated time and place(10) Close the letter with optimistic or enthusiastic remarks about the forthcoming process(11) End by giving a name and methods by which candidates can make contact(12) Base interview questions on a comprehensive, accurate and up-to-date job description(13) Ask questions derived from a meaningful person specification that genuinely discriminates between the ‘essential’ and ‘desirable’ in a fashion that, at l est in principle, enables definitive judgements to be made.(14) In framing interview, refer to the CV or application form so that any inconsistencies or omissions can be followed up(15) Give active consideration to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and to any important business issues of relevance to the vacant job. This background material should be used in question designand can also be imparted to candidates during the interview so that hey can answer questions as effectively as possible.7. Employment referencesThe reference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or testimonial is the last selection techniques. Like interviewsand application forms, it is very widely used—by 100 per cent of employers, according to a recent survey but has been found to be of very limited value by researchers.The reasons:(1)The tendency to give individuals a similar rating when asked about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irwork and personality(2) A tendency to give good ratings. It is comparatively rare for employers to receive poorreferences.(3) A tendency, when given a five-point scale, to rank individuals in the center, employers seemreluctant to give excellent ratingsChapter 7, composing an internatinal staffAims and requirements: after learning the content of this chapter, the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1.know staffing policies2.know motives for international transfers3.know recruitment and selection of expatriates4.know expatriate adjustment and failure5.can transfer archetypesStress and difficultiesStress:recruitment and selection of expatriatesDifficulties:expatriate adjustment and failurePart 1, staffing policies1.PCNs, HCNs, or TCNs: advantages and statistics2.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hoice between HCNs and PCNsPart 2, motives for international transfers1.Edstrom and Galbraith’s typology2.different motives fo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3.other subsidiary characteristics4.of bears, bumble-bees and spiders5.alternatives to expatriationPart 3, recruitment and selection of expatriates1.election criteria: prescriptions for good practice2.expatriate selection in practicePart 4, expatriate adjustment and failure1.a model of expatriate adjustment2.expatriate failure: is it just a myth?Chapter 8: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Aims and requirements: after learning the content of this chapter, the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1.Explain how to determine training needs2.Demonstrate the features of the common approaches used in training process3.Explain the usage of some specific training approaches4.Understand off-the-job training and off-the-job trainingStress and difficulties:Stress:1.The definition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2.the importance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3.the steps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Difficulties:1.Approaches of on-the-job training2.Approaches of off-the-job trainingPart 1: defining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1.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re processes that attempt to provide an employee with information ,skills,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its goals.2.Introduction of training(1) Training is the systematic process of altering the behavior of employees in a direction that will achieve organization goals. Training is related to present job skills and abilities.(2) A formal training program is an effort by the employer to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the employee to acquire job-related skills, attitudes, and knowledge.(3) Learning is the act by which the individual acquires skills,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that result in a relatively permanent change in his or her behavior.(4) Any behavior that has been learned is a skill.3.Related term: OrientationOrientation introduces new employees to the organization and to the employee’s new tasks, managers, and work groups.4.Training helps employees do their current work better. Development prepares individuals for thefuture. It stresses on learning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Part 2: significant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1.To reduce anxiety. Anxiety in this case means fear of failure on the job. It is a normal fear of theunknown, stressed on the ability to do the job.2.To reduce turnover. If employees perceive themselves as ineffective, unwanted, or unneeded, theymay react to these feelings by quitting. Turnover is high during the break-in period.3.To save time. Improperly oriented employees must still getthe job done and to do so they need help.4.To develop realistic expectation. In what sociologists call the older professions (law, medicine) ortotal institutions (the church, prison, the army), job expectations are clear because they have been developed over long years of training and education. For most of the world of work, however, this does not hold true. New employees must learn realistically what the organization expects of them, and their must incorporate the job and its work values into his or her self-image.Part 3: process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1.Main forms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1) Case method.One widespread technique is the case method, which uses a written description of a real decision-making situation in the organization or a situation that occurred in another organization.Managers are asked to study the case to identify the problems, analyze the problems for their significance, propose solutions, choose the best solution, and implement it.(2) Role playingRole playing is a cross between the case method and an attitude development program. Each person is assigned a role in a situation and asked to play the role and to react to other players’ role playing.(3) In-basket techniqueAnother method used to develop managerial decision-making abilities is the in-basket technique.The participant is given materials that include typical items from a specific manager’s mail, anda telephone list.(4) Management gamesEssentially, management games describe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company, industry, or enterprise. These descriptions take the form of equations that are manipulated after decisions have been made.(5) Behavior modelingA development approach for improving interpersonal skills is behavior modeling, which is alsocalled interaction management or imitating models. The key to behavior modeling is learning through observation or imagination.(6) On-the-job training(7) Off-the-job training2.Implementing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1) Determining needs and objectivesThe first step in managing training is to determine training needs and set objectives for these needs. In effect, the trainers are preparing a training forecast. There are four ways to determine employees’ needs for training.A. Observe employeesB.Listen to employeesC.Ask supervisors about employees’ needsD.Examine the problems employees have(2) Choosing trainers and traineesGreat care must be exercised in choosing effective instructors of trainers. To some extent, the success of the training program depends on proper selection of the person who performs the training task. The presence of trained trainers is a major factor in whether the training program is successful. It will help if these principles of learning are followed:A.Provide time for practice of the materialB.Require practice and repetition of the material/doc/2d4667268.html,municate the material effective(3) Implement training courses(4) Collection of feedback3.Appraisal and feedback of training(1). how to collect dataInterviewsQuestionnairesRecordsObservationsCritical incidentsBudget records(2). Relevant issues to evaluateAre the participants learning, changing attitudes, or improving skills?Are the training or development materials used on the job?What are the costs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programs and techniques?How long does the training or development have an effect on participants?Part 4: on-the-job training and off-the-job training1.On-the-job trainingProbably the most widely used method of training is on-the-job training. It is estimated that more than 60 percent of training occurs on the job. The employee is placed into the real work situation and shown the job and the tricks of the trade by an experienced employee or the supervisor.2.Off-the-job trainingOrganizations with the biggest training programs often use off-the-job training. A survey of training directors in Fortune 500 companies examined their views of which off-the-job training techniques were the most effective for specific objectives. The training directors indicated that if knowledgewas the objective, it would be best to use programmed instruction.Chapter 9,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taffAims and requirements: after learning the content of this chapter, the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1.know phase one—identify the type of global assignment2.know phase two—conduct a cross-cultural training needs analysis3.know phase three—establish CCT toals and measures4.know phase four—develop and deliver the CCT program5.know phase five—evaluate cross-cultural training6.know final considerationsStress and difficulties:Stress:the six phases of international staff trainingDifficulties: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ix phasesPart 1, identify the type of global assignment1.technical2.functional/tactica3.developmental/high potential4.strategic/executivePart 2, conduct a cross-cultural training needs analysis1.the organizational level, to determine the organizational context for CCT2.the individual level, to determine any special needs that have to be addressed in CCT for a given person3.the assignment level, to determine the cross-cultural knowledge and skills required to effectively complete the given assignmentPart 3, establish CCT goals and measuresImproving cross-cultural adjustment is important for all expatriates and would generalize cross assignmentsPart 4, develop and deliver the CCT program1.instructional content2.Instructional method3.selecting instructional methods4.sequencing of trainging sessionsPart 5, identify the type of global assignment1.evaluation of short-term goals2.evaluation of long-term goalsChapter 10: Performance ManagementAims and requirements: after learning the content of this chapter, the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1.Evaluate the principal methods for managing performance2.Advise on their benefits and shortcomings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3.Set up systems for measuring and obtaining data on performance4.Make recommendations on the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of appraisal systems appropriate for staffof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5.Draw up documentation for use in performance appraisals6.Arrange appropriate training for appraisersStress and difficulties:Stress:1.The definition of performance2.The definition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3.The importance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Difficulties:1.The steps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2.the traps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3.the approaches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Part 1 Introduction to performance management。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本科教学大纲学院(部):工商管理课程名称: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教务处二○一三年十二月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国内外本学科的不同学术观点及发展动态加以适当了解。
同时,要注重加强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的运用,用本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对人力资源管理尤其的实际问题认真分析,并能提出解决方案。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的和要求包括:1.了解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2.掌握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3.能够进行国内人力资源管理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对比4.了解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步骤,从而设计科学的规划流程5.掌握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相应的各种理论和方法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导论(2)第一节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及其背景第二节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第二章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4)第一节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第二节国内人力资源管理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差异第三节影响国内人力资源管理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之间差异的变量第四节应用战略的观点看待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第五节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第三章全球化趋势下人力资源管理新特点(2)第一节全球化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第三节小结第四章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视角与方法(4)第一节制度比较视角第二节跨文化管理视角第三节跨国公司视角第四节问题导向的新视角第五章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选择(4)第一节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第二节欧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第三节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第四节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第五节比较与选择第六章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文化沟通(4)第一节文化比较与沟通第二节跨文化管理模式第三节企业文化模式与管理特点第四节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第七章中外合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4)第一节中外合资企业概况第二节中美合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第三节中日合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第四节其他中外合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第八章国际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4)第一节国际人力资源规划第二节国际人力资源招聘的特点第三节国际人力资源招聘的操作第九章国际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3)第一节国际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与管理第二节国际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操作第十章国际人力资源的薪酬与激励(3)第一节国际人力资源薪酬与激励的特点第二节国际人力资源薪酬与激励的操作第十一章国际人力资源职业生涯管理(2)第一节国际人力资源职业生涯管理的特点第二节国际人力资源职业生涯管理的操作三、使用说明每一章都附有相应的案例分析题,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时间独立完成。
国际劳动法
国际劳动法国际劳动法是指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制定的关于劳动和就业的法律规定。
它的主要目标是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公平就业和良好的劳动条件。
国际劳动法涵盖了很多方面,包括劳动合同、工时、工资、劳动安全等。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劳动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国际劳动法保障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劳动合同是雇佣关系的基础,国际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内容和签订程序,确保雇主和雇员之间的权益得到平等对待。
此外,国际劳动法还规定了劳动者的工时和休假制度,以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生活的平衡。
同时,国际劳动法还规定了劳动者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合理的报酬和福利。
国际劳动法促进了公平就业。
国际劳动法禁止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包括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宗教歧视等。
它要求雇主在招聘和录用过程中公正对待所有求职者,并提供平等的机会。
此外,国际劳动法还规定了保护青少年工人和弱势群体的特殊措施,以确保他们能够享有公平的就业机会。
国际劳动法关注劳动安全和健康。
劳动安全和健康是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也是雇主的责任。
国际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场所的安全标准和健康保护措施,要求雇主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来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同时,国际劳动法还规定了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拒绝危险工作和参与安全培训等。
国际劳动法还规定了劳动争议解决的机制。
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中常见的问题,国际劳动法规定了劳动争议解决的程序和方法。
它鼓励劳动者和雇主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劳动争议,如果协商无果,可以通过仲裁或法院诉讼等方式解决。
这种机制可以帮助劳动者维护自己的权益,保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国际劳动法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公平就业、关注劳动安全和健康以及提供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等方面的规定,为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劳动者的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国际劳动法也需要不断适应全球化和新技术发展的变化,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资关系与工业关系: 劳资关系与工业关系:比较国与国之间的工 业关系制度和行为是困难的,只有在认同工 业关系制度的历史起源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其 意义。 工业关系反映了其所运行的社会、不同利益 群体之间的典型特征和权利关系。只有在理 解相关社会规则的制定、执行和政策制定方 法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理解工业关系。它是研 究国际劳资关系的基础。
二、不同国家的工会结构
对劳资关系的不同认识: 对劳资关系的不同认识:由于各国对劳资关系的认识差异(如经济利益观 点、阶级对立观点、工会与管理层关系、雇主组织与工会关系)而导致工 会结构及作用的差别。它会对集体谈判过程产生影响。 发达国家工会结构: 发达国家工会结构:各国存在差异,主要有代表本行业所有雇员的产业工 人工会;代表行业中专业技术雇员的手工业工会;代表跨行业雇员的企业 人工会; 手工业工会; 集团工会;代表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全体雇员的总工会;代表白领阶层利益 集团工会; 总工会; 的白领工会等。目前,发达国家工会结构变化的企业工会特征较突出。 中国的劳资关系及工会结构: 中国的劳资关系及工会结构: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劳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会的角色也随之发生转变。 改革开放 雇员和企业的关系的调整使劳资双方雇佣关系明确。 劳资关系演变为雇主组织(行会或雇主协会)与工会组织之间的关系。 随着劳资关系的契约化和多样化,集体谈判 集体谈判日益普遍。工会的官方色彩下 集体谈判 降,维权、谈判角色开始突击。但由于中国工会的特殊性及历史渊源,其 改革方向仍处于探索阶段。
国际背景下的劳资关系 不同国家的工会结构 国际劳资关系中的战略选择 工会和国际劳资关系管理 跨国公司与工会关系 区域一体化对国际劳资关系的影响
一、劳资关系的历史起源
1.工会发展关键时期的技术和工业组织 形式; 2、政府制定工会规章制度的方法;工会 运动思想的区别; 3、宗教组织对工会发展的影响; 4、大公司劳资关系的管理战略。 不同历史起源导致不同国家工会结构。 对劳资关系影响亦不同。
劳资关系概述
2、劳动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在劳资 关系中的权利: ●劳动者具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劳资关系是在现实劳动的过程中发生的关系,与劳 动者有着直接的联系 ●劳资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 资方,即提供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所在的组织 ●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劳动者有提请劳资争议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 权利
三、国际劳资关系中的战略选择
跨国公司劳资关系战略选择:这一选择会因具体所在国的经济、
政治、法律制度差异而变化。但主要是授权子公司管理劳资关系 授权子公司管理劳资关系,总公司对 授权子公司管理劳资关系 各子公司的劳资关系战略予以协调 协调。并参与或监督由国外子公司制定的劳动 协调 协议。以保持战略的一致性,但其具体处理劳资关系的方法各异。
劳资关系概述
3. 工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 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组织工会。 独立自主地 工会代表应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 开展活动。
劳资关系的类型
公开冲突 休战状态 协调工作状态 劳资合作
劳资关系管理
雇佣合约管理
试用期及录用 工资以及其他补助奖金 员工教育 工作安排与条件 劳动保护 劳动保险及福利待遇 解除合同
劳资关系管理---集体谈判 劳资关系管理 集体谈判
集体谈判:劳资双方的共同责任是,雇主 雇主与 雇主 员工代表就工资 工作时间及其他雇佣条 工资、工作时间 员工代表 工资 工作时间 其他雇佣条 件在合适的时间举行会谈,讨论协商协议合 同。或者是由任何一方提出,就一致性的协 议、条约下的具体内容、及任何已达成一致 的条约的履行进行协商的活动。这种协商活 动并不强迫任何一方赞同某项建议或要求其 中一方作出让步。
工会的力量使许多国际企业被迫调整其一体化进程,从而增加调整成本。 劳资关系像政府政策一样被融入跨国公司战略选择方案中。例如,在汽车 业及其相关产业便是如此。
五、工会对跨国公司的对策
许多工会组织均认为跨国企业的成长对工会谈判权 力有威胁。它对企业所在国的影响力和灵活性使工 会力量受到约束,甚至排斥工会作用。
劳资关系的和谐--方法 劳资关系的和谐--方法 --
员工座谈法 MOTO公司的意见箱和家庭日 通过员工持股提高凝聚力
我国劳资关系的前景
劳动标准问题
我国入世所面临的社会条款或劳动标准不一的问题,全球 化带来的条款不一造成的冲突。
保障劳动者的团结权 认真实施集体谈判 消除就业歧视
本讲学习要点: 本讲学习要点:
劳资关系的和谐--什么是“和谐” 劳资关系的和谐--什么是“和谐”? --什么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 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国语·郑语》 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国语·郑语》 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 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 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 济其不及, 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 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 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 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若以水济水 若以水济水, 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若以水济水, 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晏子 左传·昭公20 晏子《 20年 ——晏子《左传·昭公20年》
二、劳资关系的内容
劳资关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用 工、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劳保福利、劳动培训 以及裁员等方面所形成的劳资关系。用人单位在处理劳资关 系时还涉及与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与工会之间的关系。
劳资关系概述
三、劳资关系的主体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资关系的主体由三方构成,即企 业、劳动者和工会。 1、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规定了企业 的主体地位: ●企业有权确定适合本企业情况的工资形式和奖金分配 办法 ●企业有权决定机构设置及其人员编制 ●企业有权依照法律规定录用和辞退员工
资料:国际劳工组织( 资料:国际劳工组织(ILO)的作用 )
国际劳工组织已确认了许多必须被所有国家尊重的与工作场所相关的原则: 如协会自由、组织和集体谈判的权利、禁止强迫劳动、取消雇用歧视等。 1977年国际劳工组织采取跨国公司执行代码(有关跨国公司和社会政策的 跨国公司执行代码( 跨国公司执行代码 三个宣言原则)它起源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跨国公司指导方 针。包括:信息开放、竞争、财政、税收、雇用关系、工业关系、科学和技 术等。它确定了一个保护伞。表明跨国公司应在法律规则和通行的劳资关系 和雇用实践范围内遵循这些指导方针。但实际上许多跨国公司认为应是自愿 遵循,而非强制。 坎贝尔(Campbell)和罗恩(Rowan)认为劳资双方对这些原则理解有差异, 雇主认为当地法律将取代并融合这些原则,而工会则认为是对国家法律的补 充。因此,在各国存在争议性。
跨国公司总部参与劳资关系的程度受以下因素影响: 跨国公司总部参与劳资关系的程度受以下因素影响:
1.子公司间生产一体化程度。协作性劳资关系是成功的全球生产战略的重要 因素。2.子公司所有者的国籍及所注重的管理模式。3.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 方法(全球中心法对所在国工业关系的影响)。4.跨国公司以往的劳资关系 经验(如麦当劳的企业工会问题)。5.子公司特征及其在总公司的战略地位。 6.本国产品的市场特征(国内主导与国际主导)。7.对工会管理的态度。 8.行业争议与罢工。 跨国公司可根据企业实际采取不同劳资关系战略。但应更多考虑跨国类型 跨国公司可根据企业实际采取不同劳资关系战略。但应更多考虑跨国类型 所在国环境(政治、经济、文化) 及所在国环境(政治、经济、文化)
劳资关系管理--集体谈判过程 劳资关系管理 集体谈判过程
资方 谈判双方 在谈判开 始时双方 要求上的 距离 工会 冲突 谈判准备 激烈的谈判 和解 合作 共谋
集体谈判关系序列
劳资关系管理--员工之间冲突管理 劳资关系管理--员工之间冲突管理 --员工之间
冲突起因
1. 2. 3. 4. 5. 6. 7. 8. 9.
第八讲
国际劳资关系管理
劳资关系?定义?内容?主题? 劳资关系?定义?内容?主题? 劳资关系管理? 劳资关系管理?
劳资关系概述
一、劳资关系的定义
劳资关系即劳动关系。我国从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劳动关系作出了明确的界 定:劳动关系是劳动者 其所在组织单位 劳动者与其所在组织单位 劳动者 其所在组织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 中发生的关系。
改变雇用水平,限制了国际企业的能力。 改变雇用水平,限制了国际企业的能力。
许多国家在工会影响下,通过立法限制公司执行关闭、解雇冗员的能力。 使企业不能随意改变雇用水平。使解雇过程变得复杂漫长,支出增加,风 险高。目前,许多跨国公司己把其列入投资决策范畴。要求有优先权。
可能阻碍跨国企业的全球一体化进程。 可能阻碍跨国企业的全球一体化进程。
工会应对策略: 工会应对策略:
1.设立国际工会秘书处,统一协调行业行动,进行 设 跨国谈判。 2.游说国家形成限制性立法。如美国的劳工联合会 和产业工会联合会(AFL-CIO)。 3.影响有关国际组织制定跨国公司雇员保护规则。 如:国际自由工会联盟(ICFTU)、欧洲贸易联盟 (ETUC)、国际劳工组织(ILO)、欧盟(EU)等。
员工文化背景工作背景不同 工作范围为界定清楚 恶意竞争 对公司政策的不满 薪资福利 工作环境,工作分配,工作安全 人际关系 教育训练机会及生涯的发展 员工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