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移植理论与骨生长因子

合集下载

异种骨的分类

异种骨的分类

异种骨的分类
一、按照来源分类
1. 动物骨:动物骨是异种骨的主要来源之一,包括牛骨、猪骨、羊骨等。

这些骨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人类的骨骼修复和替代。

2. 人类骨:人类骨也可以作为异种骨的来源,主要来自捐献者。

经过适当的处理和加工,这些骨头可以用于骨骼修复和替代。

二、按照处理方式分类
1. 脱抗原骨:脱抗原骨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去除骨头中的抗原成分,使其更适合用于人体的骨骼修复和替代。

2. 灭活骨:灭活骨是通过高温或化学方法灭活骨头中的活细胞和病毒,使其失去活性和繁殖能力,从而降低感染和疾病传播的风险。

三、按照形态分类
1. 颗粒骨:颗粒骨是经过研磨或破碎处理的细小骨头颗粒,主要用于填充骨骼缺损或进行骨骼移植。

2. 块状骨:块状骨是相对较大的骨头块,可以用于骨骼修复和替代,如人工关节等
四、按照植入时间分类
1. 即刻植骨:即刻植骨是在手术中立即植入骨头,主要用于骨骼缺损的修复和填充。

2. 延迟植骨:延迟植骨是在手术后的特定时间内植入骨头,如自体诱导骨和生长因子诱导骨等。

五、按照骨形成方式分类
1. 自体诱导骨:自体诱导骨是通过手术将自体组织植入人体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形成新的骨头。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无需使用异种骨或其他材料,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形成新的骨头。

2. 生长因子诱导骨:生长因子诱导骨是通过向人体内注射特定的生长因子,促进骨骼的形成。

这种方法也无需使用异种骨或其他材料,但生长因子价格昂贵,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生长因子的生物学功能与应用

生长因子的生物学功能与应用

生长因子的生物学功能与应用生长因子是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发育不可或缺的信号传递分子。

在人体内,生长因子分布广泛,影响多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修复和再生。

生长因子也成为人类健康领域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已经有许多生长因子在医学、农业等领域得到应用。

本文将主要介绍生长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和应用。

一、生长因子的生物学功能1.1 促进细胞增殖生长因子可以直接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促进细胞增殖和分裂。

例如,表皮生长因子(EGF)可以刺激表皮细胞的增殖,加速伤口愈合。

由此,EGF被广泛地用于皮肤创伤和烧伤的治疗。

1.2 促进细胞分化生长因子还可以促进细胞分化成特定的细胞类型。

例如神经生长因子(NGF)可以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和发育;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可以促进骨细胞的分化,形成新的骨组织。

这种特定的细胞分化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和骨科领域的治疗中。

1.3 促进器官发育生长因子也可以参与整个器官的发育过程。

例如,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心肌细胞的发育。

缺乏心肌细胞的生长因子或者信号通路异常都可能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二、生长因子的应用2.1 医药领域生长因子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促进人体组织的生长和修复。

生长因子在愈合创伤、手术和器官移植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例如,FGF、G-CSF等生长因子可以刺激血管和免疫细胞的增殖,加速损伤部位的修复。

利用生长因子进行组织工程也是在发展中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在心血管、肝、神经系统和造血等领域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2 农业领域在农业领域中,生长因子主要用于促进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植物生长因子与动物生长因子有着相同的作用原理:可以直接增加植物的细胞分裂和伸长,推进植物的成长。

目前,植物生长因子种类也越来越多,应用的范围也在扩大。

例如植物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开花、结实,还可以防止落叶、促进果实的舒缓。

2.3 航空、航天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生长因子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太空船上,航天人员由于长期处于严重缺乏重力环境下,身体免疫、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问题频发。

深度冷冻(深冻),冷冻干燥(冻干)和辐照灭菌可以降低同种骨的免疫

深度冷冻(深冻),冷冻干燥(冻干)和辐照灭菌可以降低同种骨的免疫

很多骨疾病需要进行骨移植。

这时从患者自身取骨进行自体骨移植时疗效最佳,但是患者常需要承受另处取骨手术的痛苦与风险,也延长了手术时间及增加术后感染的机会;增加了住院时间和费用;另外取骨还会遗留各种并发症。

此外,当患者年龄过小或过大,以及所需骨材料较大或较多时不可能靠自体骨来满足。

这时取自人类,通常是人类捐献者的同种骨(或称同种异体骨)便是最佳的代用品。

为此,国内外成立了制备与供应各种同种组织移植材料的组织库。

只制备与供应同种骨的为骨库,医院内部自产自用的称为医院骨库,向社会供应的称为地区骨库。

深度冷冻(深冻), 冷冻干燥(冻干)和辐照灭菌可以降低同种骨的免疫排斥反应,是国内外通用的制备工艺。

为了促进同种骨移植技术的发展,现将医生和患者经常提出的问题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结合山西省医用组织库的实践经验解答如下,仅供参考。

∙同种骨移植的疗效如何?∙植入同种骨能否引起免疫排斥反应或感染?∙植入同种骨能否引起疾病传播?∙植入的同种骨将来能否成活?∙深冻/冻干辐照同种骨是否具有骨诱导和骨传导作用?∙同种骨移植是否需要与供体的HLA特异性抗原或血型相一致?∙深冻骨和冻干骨哪个更好些?由于自体骨的疗效最佳,因此衡量同种骨的疗效应该把它与自体骨相比较,看同种骨的成功率是多少,比自体骨差多少,以便决定是否值得采用同种骨。

同种骨移植的成功率取决于骨损伤的原因、植入骨的种类、部位、大小、患者年令和局部血液供应等条件。

笼统地说,深冻/冻干辐照同种骨的成功率可达80%-90%(Komender等1991,Malinin等1989)。

通常年幼者优于年老者,小块植骨优于大块植骨,松质骨优于皮质骨,骨腔充填优于骨段插入,不带关节者优于带关节软骨者,表层肌肉覆盖丰富者优于浅薄者。

较小骨缺损的修补充填和脊柱融合的成功率达到或超过95%,大段骨移植与膝关节缺损修补则只有70-80%(Czitrom等1992)。

导致大段和骨关节同种骨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深部感染、植入骨吸收、骨折、骨不连和肿瘤复发。

促骨修复的重组生长因子的研究开发进展

促骨修复的重组生长因子的研究开发进展

摘要 :骨修复是一个复杂过程 , 需要细胞与各种生长 因子 的协 同作用 。生长因子是一类通过与特异 的、 高亲 和 的细胞膜受体结合 , 调 节细胞生 长与其他 细胞 功能 等多效应 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 。 重组生 长因子是利用基 因工程技 术生产 的生长 因子产 品。由于生长因子在骨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作 用以及传 统骨 移植方法暴 露出的一些不 良反应 和 并发症 问题 , 用重组生长因子治疗骨缺损 、 骨不连 以及重组生长因子在各种骨科 手术 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 的重视 。本文对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 长因子( r h P D G F ) 、 重组人骨形成蛋 白( r h B MP s ) 促 骨修 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以
的能力 。
生长 因子能加速骨愈合并能提高骨修复 的质
量 。在 骨损伤 后 的血肿 期 时 , 血小 板 一 颗 粒开 始释
放T G F — B 、 P D G F 、 V E G F 等 因子 。炎症反应后 , 巨噬 细 胞和 其他 炎性 细胞 分泌 F G F 、 P D G F和 T G F — B 。 在
Vo l _3 6 NO .4 8.201 3
促 骨修 复 的 重 组 生 长 因子 的研 究开 发 进 展
杨 阳 , 一 ,李玛琳 2 , 1 A
( 1 . 昆明医科 大学 药学 院暨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 明 6 5 0 5 0 0 ;2 . 云南 中医学 院药学院 ,云南昆明 6 5 0 5 0 0 )
连 以及 重 组 生 长 因子 在各 种 骨 科 手 术 中 的应 用 越
t e i n , B MP s ) 、转化 生 长 因子一 B( t r a n s f o r mi n g g r o w t h

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详解演示文稿

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表达的实验研究详解演示文稿
现在是6页\一共有46页\编辑于星期三
三、移植骨的制备
LEW和DA大鼠各12只做为供体。无菌条件下取其双侧股骨,除去
骨髓及附着软组织, 修剪成3mm×4mm形状规则的半管状皮质骨块,
0.9%氯化钠注射液反复冲洗。 将其中24块皮质骨(LEW、DA大鼠股骨各 12块)装入双层无菌血浆袋中,热压封口,置入-20℃低温冰箱中冻存2 周, 制成冷冻异体骨,植入前浸于30-37℃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 复温30分钟。 将另外24块皮质骨做为新鲜异体骨,在2小时内植入 受体。
片,分别进行HE染色,TGF-β1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杂交检测。 光镜下观察各组移植骨修复情况。
现在是10页\一共有46页\编辑于星期三
将已判定为阳性的组织切片,随机抽样做空白对照, 以PBS缓冲液代替一抗或杂交液。其他步骤不变。以空白对 照实验的染色程度确定是否阳性, ≤空白实验染色强度为阴 性,>空白对照染色强度为阳性。阳性表达以组织和/或细胞 胞浆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判断标准。以乳腺癌标本作为阳性 对照。
现在是12页\一共有46页\编辑于星期三
以上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SAS软件,进行2×2×4 析因方差分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有显著性差 异。
现在是13页\一共有46页\编辑于星期三
结果
一、组织学观察
※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相配的新鲜异体骨移植: ⑴ 骨吸收不明显,死骨含量少。
⑵ 术后1周,移植骨表面、髓腔及移植骨-宿主骨间隙有新生骨 样组织生成;2周时,移植骨浅表处生成编织骨;4周,板层骨与编 织骨掺杂出现; 8周,板层骨排列整齐与移植骨紧密地整合在一起, 髓腔再通。
现在是26页\一共有46页\编辑于星期三
表4 2×2×4析因分析结果

生长因子成分

生长因子成分

生长因子成分生长因子成分生长因子是一类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修复的蛋白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

在医学领域,生长因子成分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再生医学、肿瘤治疗等方面。

本文将从来源、种类、作用机制等方面详细介绍生长因子成分。

一、来源1.自然来源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种类的生长因子,如人体内产生的表皮生长因子(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

此外,动物和植物组织中也含有多种生长因子。

2.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的生长因子可以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或化学合成方法得到。

这些人工合成的生长因子具有高度纯度和活性,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

二、种类1.表皮生长因子(EGF)EGF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种生长因子,它能够促进表皮细胞增殖和修复受损组织。

EGF主要由胃肠道上皮细胞和唾液腺等分泌,也可以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合成。

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FGF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生长因子,包括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等。

FGF家族成员有22种,其中FGF-1和FGF-2是最常见的两种。

FGF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分泌,也可以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合成。

3.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PDGF是一种由血小板释放的生长因子,能够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分化和修复受损组织。

PDGF主要由血小板分泌,也可以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合成。

4.神经生长因子(NGF)NGF是一种神经元特异性的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发育和再生。

NGF主要由目标器官分泌,如皮肤、肝脏等,也可以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合成。

5.骨形态发生蛋白(BMP)BMP是一类能够促进骨形态发生和骨再生的蛋白质。

BMP家族成员有20多种,其中BMP-2和BMP-7是最常见的两种。

BMP主要由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分泌,也可以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合成。

6.衍生物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生长因子外,还有一些衍生物也具有类似的生物学功能。

例如,人工合成的肝素类化合物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修复受损组织。

骨生长因子促进骨折愈合研究进展

骨生长因子促进骨折愈合研究进展

骨折愈合是指骨折 断端 间的组 织修复反应 , 成骨 是 细胞 、 破骨细胞及其他 多种细胞 和细胞 因子参与 的复杂
B - MP2与 B MP6能协同促进成骨细胞分化l , MP2与 4B - ] B - MP4可协 同促进间充质细胞转 化为骨细胞 , 但肝细胞 生长因子 ( F 却可下调 B - 诱 导的骨形成作用 。 HG ) MP2 J 在基因治疗方面 ,ak等 在 骨移植处局 部将脂质体导 Pr 人 B 因 , 显 示 在 移 植 早 期 骨 种 植 界 面发 生 了 MP2基 结果 骨 整 合 , 碎 片 迅速 改 编 为 小 梁 骨 。 H u [研 究 发现 , 骨 o等 7 ] 骨折愈合过程 中给予超声刺 激能显著提 高愈合速度 , 主 要在于超 声促 进 了 B - MP2表达 , 而 加快 了新 骨形 成 从
能 单独 诱 导 骨形 成 的因子 。重 组人 B [ rB ) MP h MP 一 ( 2目
前 已应用 于临床 , 但效果仍不理想 , 主要 由于其在体 内降 解速度快且缺乏合适的载体 , 因此有学 者将 rB - h MP2与 可吸收胶原 联合 应用 。G ai ain等 应 用 聚 已酸 内 hr j a bn 酯多聚体与 rB - h MP2的复合体培 养鼠成 骨细胞 , 果发 结 现 rB _ h MP2浓度 和 生 物 学 活 性 增 加 , 释 放 时 间 也 明 显 且 延 长, 聚合酶链反应显示 碱性磷 酸酶与成骨素 基 因表 达 明显增加 , 证明聚已酸 内酯多 聚体 能使 rB 时间 h MP2长 释放 , 骨基质生成增加 , 从而加快骨折愈合。B - 通过 MP 7 调控其基 因表达 , 作用于骨细胞分化各个 阶段 . 对骨愈合 与 软 骨愈 合起 重要 的 促 进 作 用 。Mogn等 研 究 发 现 , ra 干骺端骨愈合过程 中 rB - h MP7与甲状旁腺素联合应用能 显著增 加骨 小 梁数 量 和厚 度 , 提示 甲状 旁 腺 素 可增 强

促进骨折愈合方法的研究近况

促进骨折愈合方法的研究近况

关键词:骨折愈合诱导成骨骨折愈合是一个影响因素众多、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

近年在探讨促进骨折愈合方法及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1.骨生长因子及诱导成骨骨折愈合是通过爬行替代还是骨诱导来完成多年来一直存在分歧。

Urist(1965)将脱钙骨植入肌肉内,成功地诱发异位成骨,并预言脱钙骨中含有一种特殊蛋白,可以诱导血管周围游走的间充质细胞转化为骨系细胞,该蛋白称为骨形态发生蛋白(BMP)。

随后于1982年从牛骨中提纯了BMP(bBMP),并对生化等方面的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阐述了骨折愈合新理论——诱导成骨。

Chalmers等〔1〕提出诱导成骨三要素:(1)诱导刺激物——BMP;(2)BMP的靶细胞——间充质类细胞;(3)有利于骨生长的血供环境。

继Urist之后已从人及许多动物骨组织中提纯了BMP。

实验表明正常骨组织中BMP主要位于骨胶原纤维、骨膜及骨髓基质中〔2〕。

BMP还存在于小鼠及人的骨肉瘤组织中,但软骨肉瘤中却没有测到BMP的存在〔3〕。

临床应用BMP修复骨缺损先后有成功报道〔4,5〕。

然而BMP在骨内含量极微,约1mg/kg湿骨,且在体内迅速弥散、降解〔6〕,因此仅用BMP修复骨缺损用量太大〔4〕,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如何以最小的BMP用量获取较大的成骨效应,成为被关注的问题〔7〕。

近年许多学者将BMP与载体结合组成其释放系统(BMP/载体)来解决这些问题〔8、9〕。

常用的载体有钙磷陶瓷人工骨、生物玻璃、石膏、胶原及纤维蛋白凝块等。

BMP赋于载体骨诱导能力,载体则充当BMP的释放系统,并为新骨的形成提供支架和场所。

据Urist等〔9〕介绍BMP/磷酸三钙植入肌肉内其诱导的新骨量比单用BMP大12倍,表明BMP借助载体缓慢释放,不断作用于靶细胞,诱导形成更多新骨。

此外BMP基因重组蛋白的研究也受到重视〔10〕。

有关BMP应用方式,除手术切开植入外,近有学者将BMP与成纤维细胞因子(FGF)复合物经皮注射,促进骨愈合。

植 骨资料讲解

植      骨资料讲解
2020/4/19
2020/4/19
取胫骨植骨术
• 尽可能不在胫骨取骨,这种方法从结构上使胫骨的
强度减弱,在取骨处形成应力集中,负重时容易发生 胫骨骨折,仅在从髂骨取骨不可能或需要一定强度的 植骨材料时,可从胫骨前内侧面取骨。如从胫骨上端 取较小骨块,术后无需外固定,若取骨块过大时,必 须用石膏托固定2-3个月,因有自胫骨取骨后发生骨折 者。因而一般应保留胫骨嵴和胫骨内侧缘。
2020/4/19
骨移植的概念和分类
• 骨移植或称植骨,是将骨组织移植到病人体内骨骼有缺损或
需要加固或固定处的一种手术。 • 提供骨组织的个体为供体,接受骨组织的为受体或宿主,植
入的供体骨组织称为骨移植物,受体接纳骨移植物的部位称为 植床。 • 当供体和受体为同一个体时为自体骨移植,植入物为自体骨。 • 当植入骨不是从自体而是从异体获得时有三种情况:一、供体与 受体为同基因同种异体,例如同卵双生子或同系动物,称为同 基因(或称同质)骨移植,植入物称为同基因骨移植物,它与自 体骨一样不存在免疫排斥现象;二、供体与受体为异基因同种异 体,例如一般的人与人或兔与兔之间,称为同种异体骨移植, 植人物为同种异体骨。三、供体与受体为异种,例如牛骨用于 人2体020/,4/19称为异种骨移植,植入物为异种骨。
2020/4/19
2020/4/19
同种异体骨
• 新鲜自体骨移植是公认最好的植骨材料。但需另做切 口取骨,延长了手术时间,有发生手术合并症的可能 。而且,有时来源受限,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因而, 骨库的建立,以提供替代自体骨移植材料,在骨移植 中在占有重要体位,已成为现代骨科必须具有的一项 设备。具有来源丰富,应用方便,减少手术操作和缩 短了手术时间等优点,而且消除了取骨所致合并症。

引导骨再生的pass原则 -回复

引导骨再生的pass原则 -回复

引导骨再生的pass原则-回复引导骨再生的PASS原则引导骨再生的PASS原则是一种通过外部介入来促进骨组织再生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应用物理刺激或药物引导骨组织的生长和修复,以改善骨折、骨缺损和骨疾病等问题。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引导骨再生的PASS原则的问题。

P:物理刺激物理刺激是引导骨再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刺激骨细胞的活性和增殖,从而促进骨组织的修复。

常用的物理刺激手段包括电磁刺激、超声刺激和生物力学刺激等。

电磁刺激是通过应用磁场或电场来刺激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磁场刺激可以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骨基质的形成,这对于骨再生非常有利。

电场刺激则可以刺激骨细胞的定向和迁移,促进骨折愈合。

超声刺激是利用声波的机械作用对骨组织进行刺激。

声波的机械振动可以改善骨细胞的代谢和增殖,促进骨矿化和修复。

超声刺激还可以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促进血管生成,加速骨折的愈合。

生物力学刺激是通过施加物理外力来刺激骨组织的生长和修复。

生物力学刺激可以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定向,并改善骨基质的形成和骨折愈合。

常用的生物力学刺激方法包括外固定、内固定和骨牵引等。

A:应用成镜技术应用成镜技术也是引导骨再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成镜技术是通过植入支架或模板来引导骨组织的生长和修复。

支架或模板可以提供一个合适的生理环境,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或骨缺损的修复。

常用的支架或模板材料包括钛合金、聚乳酸琥珀酸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可以与周围组织兼容,并提供稳定的支撑和导向。

通过应用成镜技术,可以将支架或模板植入骨折或骨缺损的部位。

支架或模板的结构和形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以满足骨组织的生长和修复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支架或模板可以逐渐降解,最终被新生骨所替代。

S:使用药物药物的应用也是引导骨再生的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应用药物可以调节骨细胞的功能和代谢,促进骨组织的生长和修复。

常用的药物包括成骨剂、抗吸收剂和生长因子等。

生长因子在骨修复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生长因子在骨修复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生长因子在骨修复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生长因子在骨修复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1. 引言骨折和骨缺损是常见的骨科问题,传统的治疗方法如骨移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骨移植材料分类

骨移植材料分类

骨移植是一种医疗手段,通过将患者的骨组织或其他来源的骨移植到患者身体的另一部位,以促进骨的愈合、修复或替代。

骨移植材料可以根据其来源、性质和处理方法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骨移植材料分类:1.自体移植(Autograft):自体移植是指将患者自身体内取出的骨组织移植到另一部位。

这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因为自体移植材料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但手术过程可能需要额外的创伤和时间。

2.同种异体移植(Allograft):同种异体移植使用来自同一物种但不同个体的骨组织,通常是从供体的尸体中获得。

这种方法避免了额外的手术创伤,但由于组织来源的异质性,可能引发免疫反应。

3.异种移植(Xenograft):异种移植使用来自其他物种的骨组织,例如猪骨。

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一种选择,但异种移植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免疫排斥反应。

4.人工骨材料(Synthetic Bone Materials):人工骨材料通常是由合成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例如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或β-三钙磷酸钙(beta-tricalcium phosphate)。

这些材料可以提供支撑并促进骨愈合。

5.生物活性物质(Biologically Active Materials):一些骨移植材料含有生物活性物质,例如生长因子或细胞,以促进骨的生长和愈合。

这些物质有助于刺激新的骨组织的形成。

6.混合物(Composite Materials):一些骨移植材料是不同类型的材料的混合物,例如自体骨与人工骨材料的混合物。

每种类型的骨移植材料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选择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手术需求以及医生的建议。

医疗专业人员通常会根据患者的骨缺损程度、移植区域、免疫系统状况等因素来选择最适合的骨移植材料。

骨科主观题1介绍

骨科主观题1介绍

骨科真题1、名词解释:15分盖氏骨折脊髓损伤的分型colles骨折2、问答题A、从AO治疗原则的转变,试述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理论和技术的优势、不足及展望。

(30分)B、腕舟骨骨折与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受伤机理有何区别?桡骨远端骨折伸直型骨折手法整复和固定有什么特点?(20分)C、开放性骨折治疗的顺序和原则(20)D、从临床工作的实际出发,如何更好地恢复髌骨的功能?(15分)骨病:简答题:1、急性骨髓炎的病理特点及病灶的转移途径?2、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及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3、骨质疏松的定义及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4、佝偻病容易发生在哪些人群?怎样治疗?5、软骨瘤的性质如何?分为哪几种类型?6、骨软骨瘤的发病机理及治疗原则7、骨巨细胞瘤的构成?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8、问答题:1、列表区分良性骨肿瘤与恶性骨肿瘤的区别,中医药治疗骨肿瘤有什么优势?怎样更好发挥中医药的优势?3、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中医药治疗有何优势?试举一例方药分析。

一、名词解释:Tissue engineeringColles’ fractureBone-fascia compartment syndromeGaleazzi’s fractureThomas sign二、问答题:⒈上下肢骨传导音的检查方法及意义?⒉股骨头血供的特点及其对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预后的指导意义?⒊脊柱“三柱”理论的原理及其对脊柱骨折治疗的指导意义?请简述脊柱骨折治疗的基本原则?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骨溶解的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⒌骨关节结核与慢性骨关节化脓性感染的异同?请简述两者治疗方法的特点?⒍病案分析男性,30岁,伤后8小时入院,双下肢活动障碍,双骶髂关节部肿胀疼痛。

X 光片下示耻骨联合别离3Cm,双侧骶髂关节脱位,骶骨骨折。

请给出治疗方案并说明理由。

一、公共必答题1、名词解释MSOF TPN ARDS 预存自体库血低滲性脱水移植术功能性细胞外液化单可隆抗体2 试述等滲性脱水的主要病因及诊断要点3 简述损伤性休克的主要治疗措施4 试述气性坏疽的主要治疗措施二.骨外整形外手外专业必答题:1 简述坐骨神经的解剖组成及其行径。

骨组织修复研究进展

骨组织修复研究进展

缺点:修复效果可能不如手术 治疗,需要定期复查和评估
04 骨组织修复的研究进展
骨组织修复的最新研究成果
干细胞疗法:利用干细胞分化为骨细胞,修复受损骨组织 生物材料:开发新型生物材料,如纳米材料、生物陶瓷等,用于骨组织修复 3D打印技术: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个性化骨组织修复支架 基因疗法: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复受损骨组织中的基因缺陷
加强国际合作, 共享研究成果, 推动骨组织修 复领域的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骨组织修复研究进展
XX,
汇报人:XX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添加 目录标题
04
骨组织修复的 研究进展
02
骨组织修复的 背景和意义
05
骨组织修复的 应用和展望
03
骨组织修复的 原理和方法
06
总结和展望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骨组织修复的背景和意 义
骨组织修复的重要性
骨组织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修复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和功能至关重要。 骨组织修复可以改善骨折、骨缺损、骨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组织修复的研究进展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技术,推动骨科医学的发展。 骨组织修复的研究还可以促进再生医学、组织工程等领域的发展,为未来医学带来新的突破。
干细胞疗法:使用干细胞分 化为骨细胞,促进骨再生
骨组织工程:通过生物材料 和细胞培养,构建具有生物 活性的骨组织,用于修复受 损骨组织
骨组织修复的优缺点
优点:可以修复受损的骨组织, 恢复其结构和功能
缺点:修复过程可能较慢,需 要较长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优点:可以避免手术创伤,减 少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
骨组织修复的方法包括:骨 移植、骨生长因子、骨细胞

骨缺损的修复方法

骨缺损的修复方法

骨缺损的修复方法
骨缺损是指骨组织的局部缺损或缺失,通常是由于外伤、骨折、感染、肿瘤切除等因素引起的。

骨缺损对骨骼的稳定性和功能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修复。

以下是常见的骨缺损修复方法:
1. 骨移植
骨移植是将来自患者自身、同种异体或人工骨等材料移植到骨缺损处,以促进骨
组织再生和修复。

同种异体骨移植需要考虑免疫排斥等风险,而人工骨移植则可能存在材料耐久性等问题。

2. 骨再生技术
骨再生技术是利用生物材料或细胞因子等刺激骨组织再生和修复的过程。

常用的
生物材料包括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聚乳酸等,可以促进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骨组织再生。

细胞因子包括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等,可以刺激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分泌,促进骨组织再生。

3. 钢板固定术
在一些骨折或骨缺损较大的情况下,需要使用金属钢板等器械将骨骼固定起来。

通过外固定的方式,可以稳定骨骼、减少疼痛,同时为骨组织再生提供必要的条件。

4. 骨髓刺激术
骨髓刺激术是一种通过激活骨髓细胞增殖和分化来促进骨组织再生和修复的方法。

常用的骨髓刺激剂包括外源性骨髓刺激素和红细胞生成素等。

5. 植入人工骨
植入人工骨是指将人工骨代替缺损部位的骨组织,以恢复骨骼的稳定性和功能。

常用的人工骨包括钛合金、聚乳酸、生物玻璃等,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

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技术路线

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技术路线

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技术路线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技术路线,听起来像个很复杂的医学术语,对吧?其实也没那么神秘。

你要知道,骨折了,骨头该长就得长,哪怕摔得再狠,也总能恢复。

可骨折的地方就跟不上进度,好像那块骨头怎么也不愿意跟上修复的脚步,时间一久,骨头就迟迟不愈合了。

这种情况有时被叫做“骨折不愈合”,很简单,骨头的愈合过程出了点小问题。

问题来了,那这不愈合怎么办?是时候上“技术路线”了。

我们先得搞清楚,骨折不愈合究竟是啥意思。

别急,别怕,简单来说就是骨折的地方,怎么着也没愈合起来。

你看,骨折后咱们通常都得休养个一段时间,骨头在慢慢“长”起来,拼命地把骨头两头对接。

可是如果这个过程受阻,骨头就死活不愈合,成了个“死骨头”,也就是骨折不愈合的症状。

这种情况不常见,但一旦发生,麻烦可大了,走路站着都能想骨头的疼。

对付这种事,得靠技术。

得从根本上了解骨折为什么不愈合。

原因嘛,有时候是因为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不足,骨头没得到充足的营养;有时是因为骨折两端没有对齐好,长不成完整的骨头;再有就是骨折部位有细菌感染,搞得骨头都不想长。

针对这些问题,技术路线可就得有针对性了。

咱得评估一下骨折的情况。

医生们会通过X光片,甚至CT扫描,看看骨头是不是乖乖对接了,血流充不充足。

要是发现血供不足,可能就得通过手术把骨头两边的血管通道打通,或者给骨头周围的血管“加加油”,让它更有活力。

然后啊,有些骨头不愈合是因为它俩根本没对接好。

这时候,常见的做法就是手术复位,把骨头拼接整齐。

你想啊,咱骨折了,骨头两边对不上,那就跟搭积木一样,拼拼插插,最终得让它们对得上。

医生会通过固定支架、钢板、螺钉等工具把骨头“锁”住,确保它们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给它足够的时间愈合。

还不止这些,有时骨折不愈合是因为骨头内部没法生长新的骨组织,导致骨头修复受阻。

那这时候就得动点“脑筋”了。

有一种叫做“骨移植”的方法,可以把别人身上健康的骨头片段移植到病人骨折的部位,来帮助骨头恢复。

骨科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与应用

骨科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与应用

骨科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骨科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与应用日益成为医学领域的热点。

骨科分子生物学是研究骨骼发育、生长和维持的分子机制的科学领域,主要探究骨组织中的分子、细胞、基因和信号激活等方面的变异和作用。

这篇文章将分别从骨重建、骨恢复、生物材料三个方面来探讨骨科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与应用。

一、骨重建骨重建是重建失去骨质的过程。

常见的方式是通过植入永久性或可吸收的材料,如钢板和骨水泥,或自体骨移植来促进骨愈合。

但由于这些方法痛苦和不适应,因此许多研究者将目光转向了从分子水平上促进骨重建的方法。

在骨重建中,分子的作用至关重要。

分子材料的研究,如纳米材料和聚合物,可以用于构建支架,通过植入的方式来促进骨生长。

通过研究可操作的分子信号通路和基因在骨细胞中的表达,研究人员已经发现,通过干细胞的分化和老化恢复的方式来促进骨生长是可行的。

二、骨恢复骨恢复是通过化疗、放射疗法等方式治疗骨骼肿瘤和相关疾病的过程。

化疗、放疗等方式有很明显的副作用,如对正常细胞的影响和损伤。

此外,肿瘤细胞可以通过改变其内在分子结构和信号通路,来逃避治疗,从而导致肿瘤复发和治疗失败。

骨恢复的研究涉及到细胞内信号传导和细胞生理功能的多方面问题。

核糖核酸干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骨肿瘤治疗中。

此外,连接调控点的激酶、骨细胞素和基质蛋白酶,都在细胞信号传导的路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作用的细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生物材料生物材料在骨科分子生物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生物材料可以通过吸附骨生长激素和生长因子,以及产生生物活性物质的方式增进骨生成,同时具有维持止血和增强骨骼功能的特性。

在研发新型生物材料上,骨科分子生物学在基因组学,形态学,蛋白质芯片和高通量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如将钙磷酸耦合到聚苯乙烯球表面,来培养人的成骨细胞等。

在此基础上,生物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骨科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领域。

总的来说,骨科分子生物学主要关注骨组织生长和维护机制,对人体健康起到了很大作用。

骨细胞分化和骨重建的诱导机制

骨细胞分化和骨重建的诱导机制

骨细胞分化和骨重建的诱導机制骨细胞分化和骨重建的诱导机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参与。

在骨重建过程中,主要参与的细胞有三种,分别是成骨细胞(osteoblast)、骨吸收细胞(osteoclast)和骨髓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骨细胞分化是指成骨细胞从骨骼中原先存在的干细胞(主要是骨髓干细胞)中不断分化演变来的过程,是骨组织形成和骨重建的必要步骤。

骨细胞分化是由多种因素调控的,比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特定的信号途径等等。

这些因素中,骨形成分子(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s)是最重要的家族之一,也是骨重建过程的核心调控因素。

BMPs是一组多能的信号分子,已经被证明在多种生理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在胚胎内渐进性的肢芽形成、骨骼发育和创伤修复过程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BMPs的信号是通过骨形成细胞表面上的受体来传递的,这些受体与广泛存在于胞浆中的Smad蛋白结合,进入细胞核促进骨细胞分化。

BMPs的作用不仅限于骨细胞分化,还涉及到其他一些生物学过程,比如癌细胞转移、神经递质和免疫调节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生长因子也参与了骨细胞分化的过程。

比如,成骨细胞分化涉及到的一个重要生长因子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

IGF-1通过与其位于成骨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来激活下游信号分子,进而促进移植骨生长的过程。

此外,网状结构蛋白(Laminin)、纤蛋白(Fibronectin)等也能与成骨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增加细胞内钙和磷等物质的沉积,从而提高骨细胞分化水平。

这些生长因子通过复杂的信号途径来调节骨细胞分化,并最终实现骨重建的目的。

除了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在骨细胞分化过程中,还有一种叫做基质的物质也是至关重要的。

基质是一种由胶原纤维和磷酸钙沉积形成的生物学物质,是成骨细胞生产骨骼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基质中的胶原纤维和磷酸钙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逐渐沉积到骨基质上,形成新骨,同时也为成骨细胞提供了良好生长环境,从而促进其分化和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移植理论与骨生长因子骨移植理论与骨生长因子胡蕴玉李丹一、骨移植移植骨可发挥3种生理作用:(1)诱导成骨作用,即通过募集具有成骨潜能的细胞在局部诱导新骨形成。

(2)骨传导作用,指移植骨作为支架引导来自受骨床的新生毛细血管、血管周围组织和骨原细胞长入移植骨,继之新骨沉积于其表面及周围。

(3)移植骨是骨形成细胞的来源,特别是新鲜自体骨。

各种植骨方法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其中一种或数种作用。

骨移植依其材料来源可分为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和人工骨。

自体骨因兼有骨诱导活性和骨传导作用,且携有具成骨作用之骨髓细胞,成骨效果最好,故目前仍奉为“金标准”。

但自体骨来源有限,且取骨增加患者痛苦,尤不适用于儿童和老人。

同种异体骨来源也有限,如检疫不严还有传播肝炎和艾滋病的危险。

异种骨移植近年受到重视,如有报道Kiel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取得满意效果,国内研制的重组合异种骨为异种骨的临床应用开辟了新的前景。

人工骨特别是生物陶瓷类在骨科的应用受到瞩目,但单纯人工骨植入只能起支架作用,而并无诱导成骨活性。

1、自体骨移植临床上自体骨多采自髂骨、胫骨和腓骨,分别提供松质骨、皮质骨和全骨。

(1)非血管化自体移植骨因缺乏血供,大多数细胞死亡,仅表面0.1~0.3mm范围的少数细胞依赖受区组织液的弥散得以存活。

移植骨内的骨原细胞主要来自骨膜和骨髓,故松质骨之成骨能力大于皮质骨。

松质骨血运重建较快,早期以成骨活动占优势,死骨逐渐进行内部改建,被破骨细胞吸收,继之新骨内有红骨髓聚集,移植骨于是完全被新骨取代。

松质骨常用于对移植骨强度无特殊要求时,可采取松质骨碎骨、全厚松质骨、髂骨外板和包括两侧骨皮质的髂嵴长条。

常用的植骨方法有:外周薄片植骨、嵌入植骨、骨腔内充填骨和脊柱融合植骨术等。

皮质骨血运重建较晚,早期有活跃的破骨活动,破骨活动和成骨活动交替进行,逐渐完成移植骨的修复。

皮质骨适于提供功能性支持,胫骨、腓骨、股骨、桡骨和肋骨均可供骨,一般在胫骨内侧面取骨。

常用的植骨方法有单侧上盖植骨术、双侧上盖植骨术、钢板加单侧上盖植骨术、嵌入植骨术和骨钉植骨术。

全骨移植骨通常取腓骨的中1/3段或上1/2段,用于修复儿童长骨如尺、桡骨缺损。

(2)血管化自体移植骨因带有自身的血供系统,不会发生骨坏死和吸收,只须与受区骨发生愈合,其修复过程类似新鲜骨折,无须经过爬行替代。

移植骨血供可来自肌蒂或吻合血管。

行带肌蒂骨瓣移植时,保留移植骨的肌肉附着部及骨膜,移植骨通过肌蒂滋养血管或知名血管供血。

常用的有股方肌蒂骨瓣、缝匠肌股直肌蒂骨瓣移植术、带肌蒂腓骨段转移术和带肌蒂皮质骨片移植术。

带血管自体骨移植适用于受骨床瘢痕多、局部循环差或常规植骨不易愈合时。

带血管复合骨肌皮瓣移植可对皮肤、肌肉和骨复合缺损一次进行修复。

常用方法有带血管髂骨游离移植、带血管腓骨游离移植和带血管肋骨游离移植,所用血管须有足够的长度和管径,起源及位置较恒定。

2、同种异体骨移植与自体骨移植相比,同种骨材料来源较多,且因其具有天然结构、形状和强度,有一定的诱导活性,在骨移植中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

但同种骨移植如检疫不严有传播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的危险。

此外据报道,对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切除的1146个股骨头进行病理检查,发现91例除骨关节炎外还有其它病变,包括软骨钙质沉着、缺血性坏死、骨瘤、恶性肿瘤、骨代谢疾病和炎症性关节炎,故建议凡进入骨库的异体骨材料均须经过组织学检查。

同种骨特别是新鲜同种骨,常引起免疫排斥反应,导致移植骨吸收而失败。

此种免疫反应以活性淋巴细胞和细胞毒性抗体的产生为特征,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是引起免疫反应的主要抗原成分,后者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控制表达。

受体对同种骨移植的免疫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不直接参与,但多数情况下受体循环中出现针对移植骨的特异性抗体。

出现排异时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含量会增高,推测其在排异反应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为消除或减弱同种骨的抗原性,常采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常用且证明效果较好的方法有:(1)冷冻法:在-20~-196℃保存2w以上,可多少减弱其抗原性;(2)冷冻干燥法:冷冻至-85℃,在真空状态使水分升华干燥,其抗原性低于冷冻骨,且可在室温下长期保存;(3)脱钙法:多行部分脱钙处理,因其具有良好诱导成骨活性,并保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大段同种骨关节移植物可采用深低温或冷冻干燥法保存,冷冻前须用10%甘油等冷冻保护剂浸洗,尽可能保存软骨细胞。

冷冻、冻干和脱钙同种骨均已应用于临床。

主要用于骨腔充填、骨段移植术、关节融合术和假体重建术等方面。

脱钙骨经化学灭菌、提取抗原和自溶消化处理,消除了可溶性同种抗原,植入后骨形成比新鲜骨、冻干全骨或60钴辐照灭菌的冻干骨更多。

3、异种骨移植动物骨来源广,避免了自体骨取骨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也无同种异体骨可能传播人类疾病的危险。

但未经处理的异种骨移植后必然引起排斥反应,导致手术失败,是近百年来异种骨移植面临的主要难题。

参与异种骨移植免疫反应的因素,包括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曾采用冷冻、冻干和脱钙法处理异种骨,以消除其抗原性,均因效果不佳而不再使用。

还曾使用各种脱蛋白骨,如Kiel骨、Oswestry骨和Bio-Oss骨,虽然抗原性极弱,但也丧失了诱导成骨活性而仅能起被动的骨传导和保护性支架作用。

经如此处理的异种骨多以复合形式应用,如将Kiel骨复合自体红骨髓治疗包括假关节、良性骨肿瘤和创伤性骨缺损等多种伤病和关节融合术,疗效满意。

但自体红骨髓来源有限,这种复合异种骨未能在临床推广应用。

如何消除异种骨的抗原性同时保留其诱导成骨能力,是异种骨应用于临床必须解决的问题。

国内胡蕴玉等研制的“重组合异种骨”,突破了异种骨处理的传统观念,对异种骨的抗原性和诱导成骨活性分别进行处理,即从异种皮质骨中提取BMP,将异种松质骨制成无抗原载体,然后将二者重新组合。

小牛松质骨载体经脱脂、部分脱蛋白、表面脱钙和冻干等一系列处理,基本消除了抗原性,并保持了天然多孔结构,复合BMP后具有高效诱骨活性。

小鼠肌袋模型实验表明,仅含0.5mg BMP的重组合异种骨,异位植入14d即有骨组织形成,28d后诱导产生成熟的骨组织。

将其植入15mm兔桡骨缺损,4w后有新生骨软骨形成,16w缺损完全修复。

临床上重组合异种骨用于治疗骨不连、骨缺损和难愈性骨折,疗效好,移植骨多在2~6个月愈合,无明显排斥反应。

4、人工骨许多人工骨材料已被应用于骨重建,复合有成骨潜能的细胞或生长因子后效果较好,但其植入后的长期可靠性是一个问题。

人工骨材料须能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2)具有一定的机械稳定性;(3)有微孔结构,使新生骨组织得以长入;(4)其吸收速度与新骨生长速度大致保持同步;(5)易于加工成所需大小和形状。

生物陶瓷和可降解高分子生物材料是目前常用的两大类人工骨材料。

生物陶瓷作为植入物能满足人工骨的一般要求,其优点是生物相容性好,缺点是机械性能较差,硬而脆,易断裂。

根据植入物与受体骨组织界面所发生组织反应的类型,可将生物陶瓷分为4型:(1)近乎惰性的晶体生物陶瓷:无生物活性,植入后与骨组织之间形成纤维膜,易松动脱落。

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的是氧化铝,可用作人工髋关节假体部件。

(2)多孔陶瓷:包括多孔多晶氧化铝和羟基磷灰石(HA)涂层的金属,其特点为呈生物惰性,但在骨组织长入其孔隙时却形成高度迂曲的界面,从而提供了机械稳定性。

(3)表面活性陶瓷:包括生物活性玻璃(bioglass)、玻璃陶瓷(glass-ceramics)和羟基磷灰石,其化学组成与人体骨组织相近,可借助化学键直接与骨结合,即具有生物活性。

近年研制出一种称为ceravital的玻璃陶瓷,与骨结合性能甚好,已成功地应用于脊柱外科和制造人工骨盆。

HA陶瓷多与其它材料复合使用,如HA与自体骨、自体红骨髓、胶原、BMP、同种异体骨(脱钙骨基质或去抗原自溶脱钙同种骨)、煅石膏、聚合物和氧化铝陶瓷等复合,可克服HA缺乏骨诱导性和颗粒性材料成形困难的缺点。

HA植入后不吸收。

(4)可吸收的陶瓷:在宿主体内逐渐吸收而被形成的新骨替代,以磷酸三钙(TCP)为其代表。

TCP之生物学特性与HA大致相同,其优于HA之处为植入后在体内缓慢降解吸收。

现多用TCP作为载体复合各种生物活性因子使用,如TCP复合BMP,可发挥骨传导与骨诱导之双重作用。

可降解高分子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较好,可降解,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主要有聚乳酸(PLA)和聚乙醇酸(PGA),植入体内可作为支架起骨传导作用。

但此二种材料降解后有酸性代谢产物积聚,特别是聚乳酸,可在体内形成无菌性窦道。

利用此种材料较理想的降解速度,用以作为载体与具强诱导成骨能力的生长因子结合制成复合材料,比其它人工骨具有更多优点。

二、骨生长因子生长因子能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细胞外基质合成,对骨折修复的启动、发展、调控及改建起重要作用。

鉴于此,应用生长因子试图促进骨折愈合就是很自然的了,而生长因子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结果也表明,生长因子用于骨折延迟连接或骨不连的治疗确有良好效果。

虽然有许多生长因子参与调节骨折愈合,但目前只对少数几种的作用有所了解,其中研究较多的是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β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 actor β,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

这几种因子由炎症细胞、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合成,在骨折愈合的整个期间均有表达。

1. BMP由动物骨提取的天然BMP是几种不同分子量蛋白质的混合物,其临床应用在80年代末就有报道。

Urist首先将BMP用于难愈性骨不连的治疗。

其后Johnson等将高度浓缩的人BMP(内含BMP-2、BMP-4和OP-1)复合非胶原蛋白和去抗原异体骨植入骨折部位,治疗28例骨不连与骨缺损,其中26例(93%)一次治愈,2例经再次手术植入BMP也治愈。

另一组47例胫骨和股骨不连接,植入天然BMP后均达到骨愈合。

国内用天然牛BMP复合去抗原牛松质骨制成“重组合异种骨”,治疗骨不连和骨缺损,效果也很好。

天然BMP产量毕竟有限,应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BMP(如rhBMP)与天然提取物相比,具有产量大、纯度高的优点,为广泛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实际可能。

现已从牛骨分离出7种BMP,并已用重组DNA技术表达了相应的人BMP,其中BMP-2和BMP-7(成骨蛋白-1,OP-1)研究较为透彻,已有关于临床应用的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