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合集下载

匀速直线运动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规律一、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轨迹上以恒定的速度运动的一种运动形式。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相等,速度保持不变。

二、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1.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恒定不变,可以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来表示。

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

2.位移: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指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位移,可以用直线距离来表示。

位移的单位是米(m)。

3.时间: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是指物体运动经过的时间,可以用秒(s)来表示。

4.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即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不受到任何加速或减速的影响。

三、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1.速度公式: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以通过位移除以时间来计算。

速度公式如下:速度(v)= 位移(s)/ 时间(t)2.位移公式: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可以通过速度乘以时间来计算。

位移公式如下:位移(s)= 速度(v)× 时间(t)3.时间公式: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可以通过位移除以速度来计算。

时间公式如下:时间(t)= 位移(s)/ 速度(v)四、匀速直线运动的例题1.问题描述:小明骑自行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从家骑到学校,全程10公里。

请问他骑自行车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解题过程:首先将速度转换为米每秒,1公里等于1000米,1小时等于3600秒。

所以速度为20 × 1000 / 3600 = 5.56 m/s。

然后使用时间公式,时间(t)= 位移(s)/ 速度(v)= 10 / 5.56 ≈ 1.8秒。

所以小明骑自行车到学校需要约1.8秒。

2.问题描述:小红以每秒10米的速度从A点向B点匀速直线运动,经过5秒后到达B点,请问A点到B点的距离是多少?解题过程:根据速度公式,速度(v)= 位移(s)/ 时间(t)。

已知速度为10 m/s,时间为5秒,代入公式可得位移(s)= 10 × 5 = 50米。

所以A点到B点的距离为50米。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 速度公式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 速度公式

速度公式初中物理所有公式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s1)求速度:v= (单位要求:S 米 t秒 v 米/秒) t求路程:s=vt s求时间:t= v12)回声测距,激光测距:S=vt 2s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t3、物体的物重与质量的关系:G=mg (g=9.8N/kg或g=10N/kg)4、密度的定义式 m求物质的密度:ρ= (m 千克,v 立方米ρ千克/立方米) v求物质的质量:m=ρV 求物质的体积:V=m ?4、压强的计算。

定义式:p=F/S(物质处于任何状态下都能适用) (F牛顿 S平方米) 液体压强:p=ρgh(h为深度)求压力:F=pS 求受力面积:S=F/p 5、浮力的计算称量法:F浮=G--F 公式法:F浮=G排=ρ排gV排漂浮法:F浮=G物(V排<V物)悬浮法:F浮=G物(V排=V物) 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7、功的定义式:W=Fs 8、功率定义式:P=W/t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情况来说:P=Fv (F为动力,V为速度) 9、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对于提升物体来说: W有用=Gh(h为高度) W总=Fs 110、斜面公式:FL=Gh 滑轮组:F=G ; S=nh ; W有用=Gh ; W总=SL n 拉力速度:v=nvh 11、物体温度变化时的吸热放热情况 Q吸=cmΔt (Δt=t-t0)Q放=cmΔt (Δt=t0-t) 1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Q放=qm或 Q放=qV (q热值,单位:焦/千克或焦/立方米) 13、热平衡方程:Q吸=Q放 14、热机效率:η=W有用/ Q放( Q放=qm) 15、电流定义式:I=Q/t ( Q为电量,单位是库仑) 16、欧姆定律:I=U/R 变形求电压:U=IR 变形求电阻:R=U/I 17、串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串联为例)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R=R1+R2 18、并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并联为例)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1/R=1/R1+1/R2 19、电功的计算:W=UIt w20、电功率的定义式:P= t常用公式:P=UI 1)电功率的 u22wP== UI==IR Rt2)力的功率:P=Fv , 故W=Fvt 21、焦耳定律:Q放=I2Rt 对于纯电阻电路而言:Q放=I2Rt =U2t/R=UIt=Pt=UQ=W 22、照明电路的总功率的计算:P=P1+P2+…… n23、频率=次数/时间 f= [ f:赫兹(Hz), n次, t秒(s)] t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加速度运动

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加速度运动

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加速度运动物体的运动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根据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加速度运动两种类型。

本文将分别讨论这两种运动形式的特点、相关公式和实际应用。

一、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的运动形式。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

1. 特点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如下:(1)物体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2)运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随时间成正比;(3)速度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2. 公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描述物体的相关性质:(1)速度公式:v = Δx / Δt,其中v为速度,Δx为位移,Δt为时间;(2)位移公式:Δx = v * Δt,其中Δx为位移,v为速度,Δt为时间;(3)时间公式:Δt = Δx / v,其中Δt为时间,Δx为位移,v为速度。

3. 应用匀速直线运动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1)人行走:在相同时间内,人每走一段距离,速度保持不变;(2)车辆运动:在匀速行驶的汽车、火车等车辆中,速度保持不变;(3)天文运动:恒星公转、行星公转等天体运动多为匀速直线运动。

二、加速度运动加速度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加或减少的运动形式。

在加速度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

1. 特点加速度运动的特点如下:(1)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2)运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与速度成正比;(3)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2. 公式在加速度运动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描述物体的相关性质:(1)加速度公式:a = Δv / Δt,其中a为加速度,Δv为速度变化量,Δt为时间;(2)位移公式:Δx = (v + v0) * Δt / 2,其中Δx为位移,v为结束时的速度,v0为起始时的速度,Δt为时间。

3. 应用加速度运动在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如:(1)自由落体: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过程就是一个加速度运动;(2)机动车运动:汽车、飞机等机动车的启动、变速、制动等过程均为加速度运动;(3)天体运动:行星、卫星等天体的运动过程都涉及到加速度运动的概念。

运动的基本规律与公式

运动的基本规律与公式

运动的基本规律与公式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随着时间发生位置变化的现象,研究运动的基本规律与公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运动的行为。

本文将介绍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相关的公式。

一、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匀速运动的情况。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规律和公式:1. 位移规律: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S = Vt,其中S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2. 速度规律:速度保持不变,即V = 常数。

3. 时间规律:位移与速度成正比,时间与位移成正比,即S ∝ V ∝t。

4. 加速度规律:加速度为0,即a = 0。

二、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以匀加速度运动的情况。

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规律和公式:1. 位移规律: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再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即S = V₀t + (1/2)at²,其中S表示位移,V₀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

2. 速度规律:速度等于初速度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即V = V₀ + at,其中V表示速度,V₀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a表示加速度。

3. 时间规律:由位移规律可得S = (V₀ + V)t / 2,从而可以求出时间t。

4. 加速度规律:加速度保持不变,即a = 常数。

三、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在无阻力情况下下落的运动。

对于自由落体运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规律和公式:1. 位移规律: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再加上重力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即S = V₀t + (1/2)gt²,其中S表示位移,V₀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g表示重力加速度。

2. 速度规律:速度等于初速度加上重力加速度乘以时间,即V =V₀ + gt,其中V表示速度,V₀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g表示重力加速度。

3. 时间规律:由位移规律可得S = (V₀ + V)t / 2,从而可以求出时间t。

4. 加速度规律: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即a = g。

教师_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规律总结

教师_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规律总结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规律总结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速度公式:v t =v 0+at ① 位移公式:201s =+2v a t ② 速度位移公式:220-=2tv v as ③平均速度公式:0t/20+===+22v v t v v atv ④ =st(任何运动都适用) 注意:①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涉及到v 0、v t 、a 、s 、t 五个物理量,其中只有t 是标量,其余都是矢量。

上述四个公式都是矢量式。

通常选定v 0的方向为正方向,其余矢量的方向依据其与v 0方向相同或是相反分别用正、负号表示。

如果某个矢量是待求的,就假设其为正,最后根据结果的正负确定其实际方向。

②解题中常选用公式=s vt 及只有匀变速直线运动才成立的平均速度公式0+=2tv v v ,会使计算大为简化。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推论(1)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等于一个恒量,即Δs=aT 2(或者2-=(m-n)aT m n s s ) ⑤ (2)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02+==2ttv v v v ⑥ (3)某段位移内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v 中与这段位移初、末速度v 0和v t关系:v 中 ⑦ 注意: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总有2tv =v =20tv v +<sv =2220t v v + 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一些特殊比例式(从t =0开始),设T 为时间单位,则有:①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之比为v 1∶v 2∶v 3∶……=1∶2∶3∶……②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之比: s Ⅰ∶s Ⅱ∶s Ⅲ∶……=1∶3∶5∶…… ③1T 内、2T 内、3T 内……位移之比为s 1∶s 2∶s 3∶……=12∶22∶32…… ④通过连续相同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t 1∶t 2∶t 3……=5、应用速度或位移公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速度公式v t =v 0+at 和位移公式201s=+2v at 的适用条件必须是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否则不能应用上述公式,所以,对以上两公式应用时,必须首先对运动性质和运动过程进行判断和分析。

匀速直线运动及相关计算

匀速直线运动及相关计算

匀速直线运动及相关计算匀速直线运动是物理学中最基础的运动形式之一,它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相等的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来确定物体的位移、速度和时间等关键参数。

本文将介绍匀速直线运动及其相关计算方法。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及特点匀速直线运动是指一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以相等的时间间隔移动相等的距离的运动。

其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即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相等。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包括:1. 速度恒定: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2. 位移均匀: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相等,即位移随时间变化是呈线性关系的。

3. 加速度为零: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即不受外力的作用。

二、匀速直线运动的计算公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公式来计算重要的运动参数:1. 位移计算公式:位移(s)等于速度(v)与时间(t)的乘积,即s = v * t。

2. 速度计算公式:速度(v)等于位移(s)与时间(t)的比值,即v = s / t。

3. 时间计算公式:时间(t)等于位移(s)与速度(v)的比值,即t = s / v。

三、实例分析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说明如何应用计算公式解决匀速直线运动问题:实例1:小明以2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1000 m 的直线距离,求他所用的时间和位移。

解:根据速度计算公式 v = s / t,可得时间 t = s / v,代入数值计算结果为 t = 1000 / 20 = 50 s。

根据位移计算公式 s = v * t,可得位移 s = 20 * 50 = 1000 m。

因此,小明所用的时间为50秒,总位移为1000米。

实例2:一辆汽车以60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2小时后,计算它的位移和速度。

解:先将速度转换为米每秒(m/s),1 km/h 等于 0.2778 m/s。

所以,汽车的速度为 60 * 0.2778 = 16.67 m/s。

匀变速运动的基本公式

匀变速运动的基本公式

匀变速运动的‎基本公式1.三个基本公式‎速度公式:v t=v0+at;位移公式:s=v0t+12at2;位移速度关系‎式:v t2-v02=2as.2.三个推论(1)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等‎于恒量,即s2-s1=s3-s2=…=s n-s(n-1)=aT2.(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还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公式‎:v=v0+v t2=vt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v s2=v02+v t22.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1)在1T末,2T末,3T末,…n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 n=1∶2∶3∶…∶n.(2)在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为s1∶s2∶s3∶…∶s n=12∶22∶32∶…∶n2.(3)在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sⅠ∶sⅡ∶sⅢ∶…∶s n=1∶3∶5∶…∶(2n-1).(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t n=1∶(2-1)∶(3-2)∶…∶(n-n-1).(5)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时的速度‎之比为v1∶v2∶v3∶…∶v n=1∶2∶3∶…∶n.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公式的‎三性(1)条件性: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的适应‎条件必须是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矢量性: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都是矢‎量式.(3)可逆性:由于物体运动‎条件的不同,解题时可进行‎逆向转换.限时训练1.(2009·江苏单科)图1-2-3如图1-2-3所示,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就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如果立即以最‎大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②如果立即以最‎大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③如果立即以最‎大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④如果距停车线‎5 m处以最大加‎速度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2010·课标全国,24)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 m和200 m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 s和19.30 s.假定他在10‎0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 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 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10‎0 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10‎0 m时最大速率‎的96%.求:(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2011·重庆卷,14)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 2 s听到石头落‎底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A.10 m B.20 mC.30 m D.40 m4.(2011·安徽卷,16)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2Δx(t1-t2)t1t2(t1+t2)B.Δx(t1-t2)t1t2(t1+t2)C.2Δx(t1+t2)t1t2(t1-t2)D.Δx(t1+t2)t1t2(t1-t2).5.(2011·天津卷)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C.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1 m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答案 1 C 2.(1)1.29S 11.24M/S (2)8.71 3.B 4.A 5.D。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求速度:v=s/t 求路程:s=vt 求时间:t=s/v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3、物体的物重与质量的关系:G=mg (g=9.8N/kg)4、密度的定义式求物质的密度:ρ=m/V 求物质的质量:m=ρV 求物质的体积:V=m/ρ 4、压强的计算。

定义式:p=F/S(物质处于任何状态下都能适用)液体压强:p=ρgh(h为深度)求压力:F=pS 求受力面积:S=F/p5、浮力的计算称量法:F浮=G—F 公式法:F浮=G排=ρ排V 排g 漂浮法:F浮=G物(V排<V物)悬浮法:F浮=G物(V排=V物)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7、功的定义式:W=Fs8、功率定义式:P=W/t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情况来说:P=Fv (F为动力)9、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对于提升物体来说:W有用=Gh (h为高度)W总=Fs 10、斜面公式:FL=Gh 11、物体温度变化时的吸热放热情况Q吸=cmΔt (Δt=t-t0)Q放=cmΔt (Δt=t0-t)1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Q放=qm 13、热平衡方程:Q吸=Q放14、热机效率:η=W有用/ Q放(Q放=qm)15、电流定义式:I=Q/t (Q为电量,单位是库仑)16、欧姆定律:I=U/R 变形求电压:U=IR 变形求电阻:R=U/I 17、串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串联为例)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R=R1+R2 18、并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并联为例)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1/R=1/R1+1/R2 19、电功的计算:W=UIt 20、电功率的定义式:P=W/t 常用公式:P=UI 21、焦耳定律:Q放=I2Rt 对于纯电阻电路而言:Q放=I2Rt =U2t/R=UIt=Pt=UQ=W 22、照明电路的总功率的计算:P=P1+P1+……2、物理量单位公式名称符号名称符号质量m 千克kg m=pv 温度t 摄氏度°C 速度v 米/秒m/s v=s/t 密度p 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F 牛顿(牛)N G=mg 压强P 帕斯卡(帕)Pa P=F/S 功W 焦耳(焦)J W=Fs 功率P 瓦特(瓦)w P=W/t 电流I 安培(安)A I=U/R 电压U 伏特(伏)V U=IR 电阻R 欧姆(欧)R=U/I 电功W 焦耳(焦)J W=UIt 电功率P 瓦特(瓦)w P=W/t=UI 热量Q 焦耳(焦)J Q=cm(t-t°) 比热c 焦/(千克°C)J/(kg°C) 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g 9.8牛顿/千克15°C空气中声速340米/秒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推导整理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推导整理

高中物理匀速直线运动公式总结和推导1、速度:物理学中将位移与发生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定义为速度。

用公式表示为:V==2、瞬时速度: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称为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称为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3、加速度:物理学中,用速度的改变量∆V与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t的比值,定量地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并将这个比值定义为加速度。

α=单位:米每二次方秒;m/S2α即为加速度;即为一次函数图象的斜率;加速度的方向与斜率的正负一致。

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对比:速度:位移与发生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加速度:速度的改变量与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t的比值4、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物理学中,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加速度恒定的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t=V0+αt推导:α==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2……….(矩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x=∙t (梯形面积公式) 如图:3)由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可以推导出的公式:⑴V t2-V02=2αx(由来:V T2-V02=(V0+αt)2 -V02=2αV0t +α2t2=2α(V0t+2)=2αx)⑵=(由来:V=V0+α===)⑶=(由来:因为:V t2-V02=2αx所以2-V02==)(2-V02;2V02)⑷∆x=αT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定值。

设加速度为α,连续相等的时间为T,位移差为∆X)证明:设第1个T时间的位移为X1;第2个T时间的位移为X2;第3个T时间的位移为X3……..第n个T时间的位移即由:x=V0t+2得: X1=V0T+ 2X2=V02T+2-V0T-2=V0T+2X 3=V 03T+2-V 02T-2=V 0T+2 X n= V 0nT+2-V 0(n-1)T-2 ∆x =X 2-X 1=X 3-X 2=(V 0T+2)-(V 0T+2)=(V 0T+2)-(V 0T+2)=αT 2可以用来求加速度α= 5、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比例关系。

初二物理公式大全

初二物理公式大全

初二物理公式大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二物理公式大全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求速度:v=s/t求路程:s=vt求时间:t=s/v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3、物体的物重与质量的关系:G=mg (g=9.8N/kg)4、密度的定义式求物质的密度:ρ=m/V求物质的质量:m=ρV求物质的体积:V=m/ρ4、压强的计算。

定义式:p=F/S(物质处于任何状态下都能适用)液体压强:p=ρgh(h为深度)求压力:F=pS求受力面积:S=F/p5、浮力的计算称量法:F浮=G—F公式法:F浮=G排=ρ排V排g漂浮法:F浮=G物(V排<v物)< p=""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argin: 0px auto; padding: 0px;">悬浮法:F浮=G物(V排=V物)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7、功的定义式:W=Fs8、功率定义式:P=W/t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情况来说:P=Fv (F为动力)9、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对于提升物体来说:W有用=Gh(h为高度)W总=Fs10、斜面公式:FL=Gh11、物体温度变化时的吸热放热情况Q吸=cmΔt (Δt=t-t0)Q放=cmΔt (Δt=t0-t)1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Q放=qm13、热平衡方程:Q吸=Q放14、热机效率:η=W有用/ Q放 ( Q放=qm)15、电流定义式:I=Q/t ( Q为电量,单位是库仑。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1 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又称匀速直线运动,即在物体的运动轨迹中,物体始终保持不变的速度V而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时间满足线性关系。

它和匀速直线运动有着很大的差异,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以一个恒定的变化率逐渐增加或减少,而瞬间并不存在速度,只有进行一段时间之后,物体才有了有效的物理速度。

2 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需要先获知物体经过一段时间t 后的终速度Vt,前速度Vo,比例系数变化率K,利用以下公式:Vt=Vo+(K*t)
可以求出终速度Vt,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Va可以用下述公式求出:
Va=(Vt+Vo)/2
根据公式可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为前后两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和的一半。

3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理特性可以从质点的加速度分析:在时刻t 时,加速度定义为a(t)。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即质点的动量在
改变的量等于物体受到的力的平均值,此时物体速度的变化率由它的动量来决定即K=F/m。

当物体处在加速加速或减速状态时,K也不断变化,甚至会变成负值。

因此,从加速度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匀变速直线运动并不是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是按照一个恒定的比例来变化的,其平均速度的确定也有不同的方法,需要考虑更多的相关因素。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一、概念解释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相等位移的运动状态。

在这种运动状态下,物体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即物体每个时间单位所走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1. 速度的概念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通常用v表示。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可以用公式v=Δs/Δt来表示,其中Δs 表示位移的改变量,Δt表示时间的改变量。

2. 位移的概念位移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从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位移量,通常用Δs表示。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二、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位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1. 时间、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位移和速度之间存在一种简单而又紧密的关系。

当时间t增加Δt时,物体的位移Δs也随之增加,而速度v始终保持不变。

这种关系可以用公式Δs=v·Δt来描述,其中v为物体的速度。

2. 速度时间图像通过画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明物体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3. 速度和位移的正比关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速度呈正比关系。

即随着时间的增加,位移的增量与速度成正比。

这也是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位移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

三、个人观点与理解匀速直线运动是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地探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特点,为进一步理解其他物理学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解释和分析,我们深入探讨了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从概念解释到个人观点与理解,我们对这一重要的物理学概念有了全面、深刻而又灵活的理解。

速度公式

速度公式

速度公式:V=s÷t密度公式:ρ=m÷v压强公式:P=F÷S重力公式:F=mg公:W=Fs比热容公式:C=Q÷M÷t热值公式:Q=M×P功率:P=W÷t机械效率:η=(W有÷W额)×100%欧姆定律:I=U÷R电阻:R=U÷I电压:U=IR焦耳定律:W=I×I×R×t质量 m 千克 kg m=pv温度 t 摄氏度°C速度 v 米/秒 m/s v=s/t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功 W 焦耳(焦) J W=Fs功率 P 瓦特(瓦) w P=W/t电流 I 安培(安) A I=U/R电压 U 伏特(伏) V U=IR电阻 R 欧姆(欧) R=U/I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比热 c 焦/(千克°C)J/(kg°C)真空中光速 300000000米/秒g 9.8牛顿/千克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求速度:v=s/t求路程:s=vt求时间:t=s/v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3、物体的物重与质量的关系:G=mg (g=9.8N/kg)4、密度的定义式求物质的密度:ρ=m/V求物质的质量:m=ρV求物质的体积:V=m/ρ4、压强的计算。

定义式:p=F/S(物质处于任何状态下都能适用)液体压强:p=ρgh(h为深度)求压力:F=pS求受力面积:S=F/p5、浮力的计算称量法:F浮=G—F公式法:F浮=G排=ρ排V排g漂浮法:F浮=G物(V排<V物)悬浮法:F浮=G物(V排=V物)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7、功的定义式:W=Fs8、功率定义式:P=W/t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情况来说:P=Fv (F为动力)9、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对于提升物体来说:W有用=Gh(h为高度)W总=Fs10、斜面公式:FL=Gh11、物体温度变化时的吸热放热情况Q吸=cmΔt (Δt=t-t0)Q放=cmΔt (Δt=t0-t)1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Q放=qm13、热平衡方程:Q吸=Q放14、热机效率:η=W有用/ Q放( Q放=qm)15、电流定义式:I=Q/t ( Q为电量,单位是库仑)16、欧姆定律:I=U/R变形求电压:U=IR变形求电阻:R=U/I17、串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串联为例)电压的关系:U=U1+U2电流的关系:I=I1=I2电阻的关系:R=R1+R218、并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并联为例)电压的关系:U=U1=U2电流的关系:I=I1+I2电阻的关系:1/R=1/R1+1/R219、电功的计算:W=UIt20、电功率的定义式:P=W/t常用公式:P=UI21、焦耳定律:Q放=I2Rt对于纯电阻电路而言:Q放=I2Rt =U2t/R=UIt=Pt=UQ=W 22、照明电路的总功率的计算:P=P1+P1+……。

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一、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公式推导。

1. 定义。

-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 速度的定义式v = (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2. 平均速度公式。

-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因为速度v是恒定不变的。

- 平均速度¯v的定义是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

-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由于速度始终不变,所以平均速度就等于瞬时速度,即¯v=v=(s)/(t)。

二、公式的应用示例(人教版教材中常见题型)
1. 已知路程和时间求平均速度(其实就是求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 例: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2小时内行驶了120千米,求汽车的平均速度。

- 解:已知s = 120km,t=2h。

- 根据公式¯v=(s)/(t),可得¯v=frac{120km}{2h} = 60km/h。

2. 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

- 例: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5m/s,运动时间为10秒,求物体通过的路程。

- 解:已知v = 5m/s,t = 10s。

- 由v=(s)/(t)可得s=v× t = 5m/s×10s=50m。

3. 已知速度和路程求时间。

- 例:一个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m/s,要通过60米的路程,需要多长时间?
- 解:已知v = 3m/s,s = 60m。

- 由v=(s)/(t)可得t=(s)/(v)=frac{60m}{3m/s} = 20s。

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

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

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在咱们的物理世界里,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那可是相当重要的角色。

就像咱们日常生活中,你骑着自行车稳稳当当一直一个速度前进,这就是匀速直线运动;而汽车突然加速冲出去,这就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啦。

先来说说匀速直线运动。

它的公式特别简单,速度 v 等于位移 s 除以时间 t ,写成公式就是 v = s / t 。

这个公式就像是一把万能钥匙,能帮咱们解决好多问题。

比如说,你知道一辆车以 60 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开了 2 个小时,那它跑了多远?用这个公式一算就知道,60 乘以 2 等于 120 千米,简单吧!我记得有一次坐公交车,那车开得特别稳,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我就在心里琢磨,这可不就是匀速直线运动嘛。

我看着路边的树一棵棵往后退,想着它们和车的相对运动,还挺有意思的。

再讲讲匀加速直线运动。

这里的公式稍微复杂一点,不过别怕,咱们一个一个来。

首先是速度公式,末速度 v 等于初速度 v₀加上加速度a 乘以时间 t ,即 v = v₀ + at 。

位移公式呢,是 s = v₀t + 1/2 at²。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推论,速度平方的差等于 2 倍加速度乘以位移,也就是v² - v₀² = 2as 。

给大家举个例子啊,就说有一辆摩托车,从静止开始以 2 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加速行驶,5 秒钟后它的速度是多少?位移是多少?咱们用公式来算算。

先算速度,初速度 v₀是 0 ,加速度 a 是 2 ,时间 t 是5 ,所以末速度 v = 0 + 2×5 = 10 米每秒。

再算位移,s = 0×5 + 1/2×2×5²= 25 米。

我之前观察过小区里孩子们玩滑板车,有个调皮的小家伙一开始慢慢滑,然后突然用力一蹬,滑板车就加速向前冲。

我就在想,这就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生活中的体现呀。

咱们学习这些公式,可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能真正理解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求速度:v=s/t 求路程:s=vt 求时间:t=s/v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3、物体的物重与质量的关系:G=mg (g=9.8N/kg)4、密度的定义式求物质的密度:ρ=m/V 求物质的质量:m=ρV 求物质的体积:V=m/ρ 4、压强的计算。

定义式:p=F/S(物质处于任何状态下都能适用)液体压强:p=ρgh(h为深度)求压力:F=pS 求受力面积:S=F/p5、浮力的计算称量法:F浮=G—F 公式法:F浮=G排=ρ排V 排g 漂浮法:F浮=G物(V排<V物)悬浮法:F浮=G物(V排=V物)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7、功的定义式:W=Fs8、功率定义式:P=W/t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情况来说:P=Fv (F为动力)9、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对于提升物体来说:W有用=Gh (h为高度)W总=Fs 10、斜面公式:FL=Gh 11、物体温度变化时的吸热放热情况Q吸=cmΔt (Δt=t-t0)Q放=cmΔt (Δt=t0-t)1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Q放=qm 13、热平衡方程:Q吸=Q放14、热机效率:η=W有用/ Q放(Q放=qm)15、电流定义式:I=Q/t (Q为电量,单位是库仑)16、欧姆定律:I=U/R 变形求电压:U=IR 变形求电阻:R=U/I 17、串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串联为例)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R=R1+R2 18、并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并联为例)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1/R=1/R1+1/R2 19、电功的计算:W=UIt 20、电功率的定义式:P=W/t 常用公式:P=UI 21、焦耳定律:Q放=I2Rt 对于纯电阻电路而言:Q放=I2Rt =U2t/R=UIt=Pt=UQ=W 22、照明电路的总功率的计算:P=P1+P1+……2、物理量单位公式名称符号名称符号质量m 千克kg m=pv 温度t 摄氏度°C 速度v 米/秒m/s v=s/t 密度p 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F 牛顿(牛)N G=mg 压强P 帕斯卡(帕)Pa P=F/S 功W 焦耳(焦)J W=Fs 功率P 瓦特(瓦)w P=W/t 电流I 安培(安)A I=U/R 电压U 伏特(伏)V U=IR 电阻R 欧姆(欧)R=U/I 电功W 焦耳(焦)J W=UIt 电功率P 瓦特(瓦)w P=W/t=UI 热量Q 焦耳(焦)J Q=cm(t-t°) 比热c 焦/(千克°C)J/(kg°C) 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g 9.8牛顿/千克15°C空气中声速340米/秒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

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

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1厘米2=1×10-4米2,1毫米2=1×10-6米2。

五、压强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公式: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 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 公式:P=ρgh h:单位:米;ρ:千克/米3;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且ρ物>ρ液七、简单机械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

W=FS 功的单位:焦耳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

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 P的单位:瓦特;W的单位:焦耳;t的单位:秒。

八、光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

【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

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

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⒋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不成像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光路图应用u>2f f<v<2f 倒缩小实照相机f<u<2f v>2f 倒放大实幻灯机u<f 放大正虚放大镜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九、热学: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是过程量】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

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Q吸=cm⊿t升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

⊿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内能单位:焦耳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