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英汉两种语言有着各自独特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在英语中,被动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型结构,而在汉语中,被动句的使用则相对较少。
本文将对英汉两种语言中被动句的使用进行比较,探讨其异同点以及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和影响。
让我们来看看英文中被动句的构成方式。
英文中的被动句是通过将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和助动词“be”或其他状态动词连用来构成的。
“The book was written by Tom”中的“was written”就是一个被动句。
被动句的主语通常是动作的承受者,而动词的执行者则常常由介词“by”引出。
被动句的使用可以使得句子更加客观和正式,也可以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执行者。
相比之下,在汉语中,被动句的构成则更加简单直接。
汉语的被动句通常是通过在动词前加上“被”字构成的,“这个问题被他解决了”中的“被解决”。
在汉语中,被动句的使用相对较少,一般情况下更倾向于使用主动句来表达动作的执行者和承受者。
英汉两种语言中被动句的使用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英文中,被动句的使用相对更加普遍,可以用在多种场合和语境中,能够使得句子更加客观和正式。
而在汉语中,被动句的使用相对较少,一般倾向于使用主动句来表达动作的执行者和承受者,被动句常常用于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这说明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被动句时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偏好。
在实际使用中,英语中的被动句常常用于强调行为的对象而不是执行者,也可以使得句子更加客观和正式。
“The cake was eaten by the kids”相比于“The kids ate the cake”更加客观和正式。
而在汉语中,被动句的使用相对较少,通常用于特定情境下的强调。
“这个问题被他解决了”则强调了问题的解决者。
这表明了英语和汉语在被动句的使用上有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和影响。
英汉被动句差别
• 2 无被动助词 • 看似主动,但在主谓关系上却有被动含义, 这种语言现象在汉语中大量存在。 • 例句: • 那里讲什么语言? • What language is spoken there? • 这个任务必须按时完成。 • This task must be fulfilled in time.
• • • • • • •
3 无从说出动作的实行者是谁 She was seen to go out of the room. 人家看见她走出了那个房间。 You’re wanted on the phone. 你的电话。 This rubbish is being disposed of. (有人)正在处理这些垃圾。
• 英汉语言语态上的差异 • 英语:广泛使用被动语态 • 汉语:较少使用被动语态
• • • • • •
英语被动语态使用的情况: 1 不知道或是没有必要说明行为的实行者 The audience are requested to keep silent. 请观众保持肃静。 She was offered a job in a middle school. 人家给她一个中学里的位置。
• • • •
5 出于礼貌,使措辞得当,语气委婉 Visitors are requested to show their tickets. 来宾请出示入场券。 Passengers are requested to fill in the customs declaration form here. • 请旅客在此填写报关表。
• • • •
4 为了加强上下文的连贯、衔接 John actually loved Mary and was loved in return. 约翰真的爱玛丽,而玛丽也爱约翰。 He appeared on the stage and was warmly applauded by the audience. • 他出现在台上,观众热烈鼓掌欢迎。 • Language is sthought. • 人的思想形成语言,而语言又影响了人的思想。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英汉语言中被动句的使用在一定的语境下是非常普遍的,而且这种使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语法结构、句子效果和使用频率这三个方面对英汉被动句进行比较,希望读者能够对英汉两种语言中被动句的运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可以从语法结构入手比较英汉被动句的异同。
在英语中,被动句由助动词“be”加上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例如“is eaten”、“was seen”等。
而在汉语中,被动句则是由“被”字加上动词的完成式或者动词的结构来构成,例如“被吃掉”、“被看到”等。
这两种语言中的被动句在语法结构上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都是通过主动句的转换来实现的,即主语变为被动句中的宾语,而主语则一般由介词“by”或者“被”所引导。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英汉被动句在句子效果上的不同之处。
在英语中,被动句往往用于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或者强调行为的执行者,同时也可以使得主语更加模糊或者省略,常常被用于科学文献、新闻报道以及正式的书面语体中。
而在汉语中,被动句也可以用于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或者强调行为的执行者,但是由于汉语中主语的省略是常见的现象,因此被动句更常用于口语中和书面语体中,用以避免一些语法上的歧义,使得句子表达更加清晰明了。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被动句在语法结构、句子效果和使用频率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是无论是在英文中还是在汉语中,被动句都是为了更加准确地传达信息,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或者强调行为的执行者而存在的。
我们在学习和使用英汉被动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目的来灵活运用,以确保所表达的意思更加准确、清晰和得体。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在很多情况下用得比较频繁,在写作或口语表达中经常会遇到。
而在汉语中,被动语态却相对较少被使用。
本文将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被动句的使用情况,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以及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让我们来看看被动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用法有何不同。
在英语中,被动句通常由“be+过去分词”构成,例如:“The book was written by him.”(这本书是他写的)。
而在汉语中,被动句则通常使用“被/给+动作的承受者+动词+了/的/得+其他成分”,例如:“这本书被他写了”。
就在实际使用中,英语中的被动句更多用于写作和口语表达中,尤其是在正式场合下常被使用。
例如在新闻报道中,被动句可用来凸显句子的客观性,增强叙述的权威性;在科技文献中,被动句则常被用来描述实验过程和研究结果。
而在汉语中,被动句的使用相对较少,更多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下的表达。
比如在公告或规章制度中,被动句的使用可以表达一种权威性和严肃性。
值得注意的是,英语中的被动句通常强调行为的承受者,而汉语中被动句则强调动作的发出者。
在翻译时需要注意被动句的表达方式,灵活运用语言的特点,确保表达的准确和流畅。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被动句使用方式有所不同,且受到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希望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被动句有所帮助,能够为学习者们在使用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1. 语序的差异:
在英语中,句子的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而在汉语中,句子的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或者是主语-宾语-谓语的顺序。
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语序来调整句子的结构。
例如:
英语句子:He ate an apple.
汉语句子:他吃了一个苹果。
2. 被动语态的差异:
在英语中,被动语态通过在谓语动词前加上助动词“be”和过去分词来构成。
而在汉语中,被动语态通过使用“被”或“受到”等被动词语的转换。
例如:
英语句子:The house was built by my father.
汉语句子:这座房子是我父亲建的。
3. 主动与被动的强调差异:
在英语中,主动和被动的差异是通过动词的形式来表示的。
主动句中,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中,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
而在汉语中,主动动词和被动动词的差异是通过句子的结构和上下文来体现的。
4. 掌握动宾结构的差异:
在英语中,动宾结构是指谓语动词后面直接跟着一个宾语的结构。
而在汉语中,动宾结构是需要通过一些连接词(如“给”、“让”、“叫”等)来连接动词和宾语的结构。
从主动与被动的角度来看英汉句式翻译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序、被动语态的构成、主动与被动的强调方式以及动宾结构的表达上。
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和习惯用法来进行调整和转换,以保证翻译的准确和自然。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与翻译
Don’t w o rry, everyth ing w ill be a tended to in good tim e.
·108·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年第 4 期
这架飞机是飞往重庆的。 (三) 英语被动句子译成汉语无主句 1. 某些表示事物存在、出现的被动结构译成汉语无主 句。
T he ca llig rap hy of Cha irm an M ao’s w a s hung on the w a ll.
2007 年 8 月
JOU RNAL O F HU A IB E I PRO FESS IONAL AND T ECHN ICAL COLL EGE
A ug12007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与翻译
闫新江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电大工作部, 安徽 淮北 235000)
一、引 言 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都要借助
O ver- sea s Ch inese a re no longer looked upon. 海外华侨现在再也不被人轻视了。 2. 译成“遭……”、“受……”、“挨……”
H e shou ld be criticized by h is ca relessness.
他如此粗心大意, 应该受到批评。 (五) 作形式主语的被动动句的译法 1. 加上表示泛指的逻辑主语 It is w ell know n that 大家知道, 众所周知 2. 加上“据”字 It is sa id (repo rted estim a ted suppo sed ) tha t 据说 报 导 估计 推测 3. 译出原句中情态动词的意思 It can’t be den ied that 无可否认 4. 加上“已经”等副词 It is ou tlined that 概括地说 四、综合译法 总的来说, 在翻译英语被动语态时应该记住英语和汉 语中被动语态使用的异同, 掌握其规律在翻译实践中, 在忠 实原文的基础上, 我们应根据汉语表达习惯灵活多样, 同时 又要规范自然地来表达。
汉英被动语态的差异
汉英被动语态的差异英语语言中被动句的使用十分广泛,就类型来讲,可分为结构被动句和意义被动句。
结构被动句又包括显性被动和半显性被动,比如说“The flower vase was broke by me yesterday.”这就是一个显性被动的句子。
而“The stain of history must be cleared.”则是半显性的被动;意义被动式用主动意义来表达被动意义,它是用来描述事物具有的性质或目前处于的状态,动作意义相对弱一些,比如说“The icecream tastes very go od”、“The building is near completion.”都是主动表被动的句子。
然而,汉语中大多数被动意义不用结构被动句来表示,因此,与英语相比,汉语主动句使用较多,被动句使用较少,并且在汉语的被动句中,意义被动式使用较多,结构被动句使用较少。
汉语中被动句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标志词有“被”、“给”、“让”、“叫”、“由”。
例如:他被刀割伤了(He was hurt by a knife.)。
这场大火是由吸烟引起的(The big fire was caused by smoking.)。
2.使用一些词汇手段来表示被动句,如“受到”“遭到”“挨”“得到”“给予”。
例如:他们在工厂受到欢迎(They are welcomed in the factory)3.意义被动句,例如:这种菜闻起来很香(The dish smells wonderful)英汉被动句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被动结构。
英语的被动句有非常严格的形式标志,即“be+V-ed”形式,如Children should be taught to respect the old.而汉语则借助一些词来体现,如“被”、“给”、“让”、“叫”等,如孩子应该被教育尊重老人。
英语句子主要是在说不出、不愿说或不必说出施动者时使用被动句,因此,英语被动句中经常都不出现施动者,而汉语则恰恰相反,我国的语言学家王力在总结“被”字句的使用时说:“现代汉语的被动式绝大多数是带关系语的”。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英汉语言中,被动句是表达被动意义的一种句型。
在英汉语言中,被动句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英汉被动句的不同之处。
英语中的被动句是通过把主语转化为句子的对象来表示被动。
通常是由“be”动词加上过去分词构成。
例如,我们可以把这个主动句子:The boy kicked the ball.转化为以下被动句子:在这个句子中,“the ball”是对象,而“was kicked”是被动的形式。
下面是更多的例子:主动句子:The teacher gave the students an exam. 被动句子:The students were given an exam by the teacher.主动句子:She will bake a cake. 被动句子:A cake will be baked by her.他吃了一个苹果。
主动句子:他收到了一封信。
被动句子:一封信被他收到了。
英汉被动句在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
首先,在英语中,被动句主要是由“be”动词加上过去分词来表达被动,但在汉语中则是通过加上“被”字来表达被动。
这是因为汉语中没有像“be”这样的动词。
其次,在英语中,被动句常常用于客观事实的陈述,而在汉语中则更注重于说话人的态度和情感。
例如,英语中可以说:The house was broken into last night.但在汉语中,可能会表达出更强的情感,如:昨晚我的房子被人破坏了,这真让人生气。
这个例子中,汉语句子表达出了说话人的愤怒和强烈情感,而英语句子则只是简单地陈述了一件客观事实。
此外,英语的被动句中,礼貌语气比汉语更加普遍。
例如,在英语中,一个能够被看作是礼貌用词的被动句是:而在汉语中,使用被动语态的时候,则不需要添加这种礼貌用语。
总结英汉被动句在表达方式和用法上有一些不同。
英语中的被动句主要是通过“be”V-ed 来表示,而汉语中的被动句则是通过添加“被”字来表示。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被动句是英语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口语和笔头上都非常常见。
被动句通常由“be”动词加过去分词构成。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被动句有很多差异,对于母语为汉语的学生来说,识别和理解英语被动句常常会带来一些困难。
本文将比较英汉被动句的不同之处,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语法概念。
主被动结构在英语中,被动句通常由主被动两个结构构成。
主动语态下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而在被动语态下,主语成为动作的承受者,被强调的内容往往是动作的执行者。
例如:主动语态:I wrote the letter.(我写了这封信。
)在汉语中,不同于英语的主被动结构,表述以被动的方式强调的动作,通常可以通过词序或者助动词等其他语法手段来表达。
所以,在汉语中,被动语态通常使用“被”字句或“受到”字句来表达。
汉语:这个决定由公司领导做出。
(公司领导做出了这个决定)英语:The decision was made by the company leaders. (公司领导做出了这个决定)所以,英汉语言处理被动句的方式有所不同。
被动句的时态在英语中,被动句的时态与主动句类似。
被动句可以用各种时态来表达不同的时间关系,包括现在时、过去时、完成时和将来时态。
被动句使用的时态通常取决于主语和句子的动作和状态。
现在时:The car is being washed.(车正在被洗。
)将来时:The game will be played next week. (游戏将在下周进行)与英语不同,汉语中的被动句不太明显具有时态,因为汉语动词没有时态的变化,而是通过上下文语境来确定句子中的动作发生时间。
特殊情况下的被动句英汉两种语言中,被动句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需要注意。
双宾语动词的被动语态在英语中,一些动词后面可以接两个以上的宾语。
这称为双宾语动词,在被动语态中,一个宾语变成主语,另一个宾语作为主语的补语出现。
主动语态:I gave my mom a present.(我送了妈妈一个礼物)在汉语中,很少出现双宾语动词的情况,大多数语法结构倾向于一种简单且直接的表述方式。
英汉被动句之比较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总第60期)英汉被动句之比较王跃洪 摘要 英汉语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
英汉语被动句之间既存在着差别,又有相似之处。
本文从句式结构、语义关系等方面对英汉被动句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被动句 被动标记 专门被动句 意义被动句 主语处于受事地位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英汉被动句都可以分为专门被动句与意义被动句。
专门被动句是有标记的,意义被动句是无标记的。
被动句的情况较为复杂,它反映了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之间的矛盾。
本文拟从句式结构、语义关系等方面对英汉被动句进行比较。
1—1 英语专门被动句英语专门被动句通过动词被动语态表示,其基本格式为主语+be+过去分词+(by+施动者)助动词be、过去分词、by称为被动标记。
by用以引出施动者(在不指明施动者时, by短语不出现),而动词的时、体则通过be 的变化来表示。
英语专门被动句较多地着眼于动作本身是否发生,其主语的受事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He was met by his friends at the air2 port.该句叙述的是“He”受到欢迎(meet),讲的是meet本身。
在这个句子里,即使只有受事的主语和动词结构,也可以将“欢迎”这个动作是否发生叙述清楚。
1—2 汉语专门被动句汉语专门被动句是通过“被、叫、让、受、给”等表示的。
这些词语有的可作谓语动词,有的仅是被动标记。
在这类动词(受、挨、遭、遭受等)表示的被动句中,施动者可以不出现。
如:敌人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他受到了表扬。
当有施动者出现时,施动者多是以定语的形式出现的。
如:他受到上级的表扬。
敌人遭到我们的猛烈攻击。
“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被动标记,一般认为是介词或助词。
带“被”的被动句可以没有施动者,如:他被选为班长。
衣服被刮跑了。
有施动者时,施动者放在谓语前面。
这与英语是不同的。
如:他被大家选为班长。
衣服被风刮跑了。
“被”在引入施动者的同时,还管到动词。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英语中有两种被动句的结构:一般被动和完成被动。
一般被动句是由助动词be(is, am, are, was, were)加上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用于强调动作的接受者而不是执行者。
完成被动句则是由助动词have(has, have, had)加上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表示动作已经在过去完成。
我们来比较一般被动句和完成被动句的用法和结构。
一般被动句:主语 + be动词 + 过去分词 + 其他成分注意,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一般被动句的be动词用is;完成被动句的be动词用has。
一般被动句用于强调动作的接受者,而完成被动句则用于表示动作在过去已经完成。
下面是一些例句来帮助理解这两种被动句的用法和结构。
完成被动句例句:1. The food has been cooked by a professional chef.(这道菜已经被一位专业的厨师做好了)2. The letter has been sent to the recipient.(这封信已经被寄给了收件人)3. The work had been finished before the deadline.(这项工作已经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了)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用法和表达方式,适用于一般被动句和完成被动句。
1. 可以使用by短语来表示动作的执行者。
例句:- The cake was made by my mom.(这个蛋糕是我妈妈做的)- 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a rock.(窗户是被一块石头打破的)被动句的使用可以强调动作的接受者,或者表示动作在过去已经完成。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被动句结构和表达方式。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英汉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因此学习英汉语法是很重要的。
在英汉语法中,被动句是一个重要的语法结构。
被动句的构成和用法在英语和汉语中略有不同,因此有必要对比一下英汉被动句的用法和结构。
首先要了解的是,在英语中,被动句是由助动词“be”加上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的。
而在汉语中,被动句是由“被”字加上动词的动作部分构成的。
英汉被动句的结构是有一定区别的。
英语中的被动句结构为:助动词+动词的过去分词,如“is/are/was/were”+过去分词。
而汉语中的被动句结构为:主语+被+动作部分,如“我+被+打了”。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英语的被动句结构更加简单明了,而汉语的被动句结构更加直接传神。
要了解的是,英汉被动句的使用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英语中,被动句通常用于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或者强调动作本身,而在汉语中,被动句也用于强调动作的承受者,但更多的是强调动作的发出者。
在英语中,我们可以说“the book is written by him”来表达书是由他写的,而在汉语中,我们可以说“这本书被他写了”来表达这本书是他写的。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英语的被动句更加注重动作的承受者,而汉语的被动句更加注重动作的发出者。
要了解的是,在使用被动句时,英语和汉语也有一些不同的细节。
在英语中,被动句通常带有by短语来表示动作的发出者,如“the book is written by him”,而在汉语中,被动句通常不需要带有动作的发出者,如“这本书被他写了”。
在英语中,被动句常常用于科技、新闻等正式场合,如“the new building is being constructed”,而在汉语中,被动句更常见于口语和书面语之中,如“这个问题被他解决了”。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英语和汉语在使用被动句时都有其各自的习惯和规定。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展现出了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和文化差异。
通过对比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英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和用法,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两种语言。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英汉被动句是在对一个动作或事件发生进行描述时,将执行动作的主语变为动作的承受者,而将动作执行的动词形式变为被动。
被动句的使用在英语和汉语中都很普遍,但两种语言中的被动句的使用方式和表达效果有所不同。
在本文中,我们将比较英汉被动句的使用和表达方式。
1. 被动句的形式在英语中,被动句通常由be动词的不同形式作为谓语动词。
例如:Present simple: The job is done.In Chinese, the passive voice is formed by adding the word “被” before the verb. For example:被动语态一般现在时:这个问题被我解决了。
被动语态一般过去时:这个问题被我解决了。
The book was written by a famous author.在英语中,被动句经常用于以下情况:(1)当重点在于强调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时,比如:(2)当动作执行者不知道或者不重要时,比如:The vase was broken.In Chinese, the passive voice is often used to emphasize the object or receiver of the action, or to express that the action was done by someone else, whether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For example:这本书被我借走了。
(I borrowed this book)这个项目被取消了。
(The project was cancelled)被动句的语气在英语和汉语中的使用也有所不同。
在英语中,被动句的语气通常比主动句更加客观和中性。
在某些情况下,英语中的被动句还可用来替换主动句,以避免使用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的语气,比如:In Chinese, 被动句的语气更常用于表达惊讶、疑惑或者领导或上级的命令。
举例说明汉语和英语被动语态的差异
举例说明汉语和英语被动语态的差异在将近半个学期的汉译英的学习中,我对汉语和英语被动语态有了初步的认识,大概总结如下:1.汉语被动语态:汉语的动词基本上无形态变化,所以动词本身无被动语态,主动与被动主要使用一些词汇手段,或纯粹靠意合,依靠动词本身的意义和上下文来显示主动和被动。
(1)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这类被动句的标志有“被”、“给”、“让”等。
例如:①他被一块大石头砸伤了。
He was hurt by a big stone.②庄家让洪水冲毁了。
The crops were washed away by the flood.(2)使用一些词汇手段表示被动句,如“受到”、“遭到”、“得到”等。
例如:①他们在工厂受到欢迎。
They were welcomed in the factory.②计算机的应用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s should be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3)意义被动,被动意义完全靠汉语的意合来体现。
例如:①他已派到国外当翻译。
He has been sent abroad as an interpreter.②这种菜闻起来很香。
The dish smells wonderful.2.英语被动语态:通过词的屈折变化来体现。
(1)英语结构被动句:①施事原因。
因各种因素,不愿说出施动者。
例如:Children should be taught to respect the old.应该教导孩子们尊重老人。
②修辞和结构的需要。
有时为了更好的连接上下文,避免变换主语。
例如:The teachers should respect student first,and then still be respected by the students. 教师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然后才会受到学生的尊重。
(2)英语意义被动句:①作谓语的动词是由及物动词转化而来的不及物动词。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英汉语言中,被动句在表达方式上有一些不同。
本文将探讨英语和汉语中被动句的比较,包括语法结构、用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1. 语法结构在英语中,被动句的构成为“be + 过去分词”,例如:“The book is written by the author.” 在这个例子中,“is”是be动词,用于表示时态和人称,“written”是过去分词,表示动作的被动发生。
被动句的时态和人称变化主要由be动词来决定,而过去分词则保持不变。
而在汉语中,被动句的构成相对简单,通常是在动词后加上“被”字结构。
例如:“这本书被作者写了。
” 在这个例子中,“被”字结构表示动作的被动发生,其后的动词“写”则保持原形不变。
汉语中的被动句并不涉及时态和人称的变化,只要在动词后添加“被”字结构即可构成被动句。
2. 用法在英语中,被动句的用法相对灵活,可以用于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而忽略动作的执行者,也可以用于描述一种普遍规律或常规行为。
例如:“Mistakes were made.” 这句话中强调了“mistakes”的发生,而并未提到谁犯了错误。
“The dishes are usually washed by my mother.” 这句话用于描述一种常规的行为。
而在汉语中,被动句的用法较少,通常用于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或者描述一种不愿主动承担责任的情况。
例如:“这个问题应该被解决。
” 这句话强调了解决问题的责任应该落在谁身上。
汉语中的被动句并不常用于描述普遍规律或常规行为,而是更多用于强调某一特定情况下的动作承受者。
3. 表达方式在英语中,被动句的表达方式相对直观,通过be动词和过去分词的组合来构成被动结构。
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被动句的使用相对简单,也容易被理解。
英语中的被动句可以通过by短语来引入执行者,从而更清晰地表达动作的执行者。
例如:“The cake was baked by my sister.”而在汉语中,被动句的表达方式相对间接,通过“被”字结构来表示动作的被动发生。
汉英被动语态的差异
汉英被动语态的差异英语语言中被动句的使用十分广泛,就类型来讲,可分为结构被动句和意义被动句。
结构被动句又包括显性被动和半显性被动,比如说“The flower vase was broke by me yesterday.”这就是一个显性被动的句子。
而“The stain of history must be cleared.”则是半显性的被动;意义被动式用主动意义来表达被动意义,它是用来描述事物具有的性质或目前处于的状态,动作意义相对弱一些,比如说“The icecream tastes very go od”、“The building is near completion.”都是主动表被动的句子。
然而,汉语中大多数被动意义不用结构被动句来表示,因此,与英语相比,汉语主动句使用较多,被动句使用较少,并且在汉语的被动句中,意义被动式使用较多,结构被动句使用较少。
汉语中被动句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标志词有“被”、“给”、“让”、“叫”、“由”。
例如:他被刀割伤了(He was hurt by a knife.)。
这场大火是由吸烟引起的(The big fire was caused by smoking.)。
2.使用一些词汇手段来表示被动句,如“受到”“遭到”“挨”“得到”“给予”。
例如:他们在工厂受到欢迎(They are welcomed in the factory)3.意义被动句,例如:这种菜闻起来很香(The dish smells wonderful)英汉被动句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被动结构。
英语的被动句有非常严格的形式标志,即“be+V-ed”形式,如Children should be taught to respect the old.而汉语则借助一些词来体现,如“被”、“给”、“让”、“叫”等,如孩子应该被教育尊重老人。
英语句子主要是在说不出、不愿说或不必说出施动者时使用被动句,因此,英语被动句中经常都不出现施动者,而汉语则恰恰相反,我国的语言学家王力在总结“被”字句的使用时说:“现代汉语的被动式绝大多数是带关系语的”。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在英语和中文中,有时候会出现主动和被动的句式结构。
从主动和被动的角度来看,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式翻译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从主动和被动两个角度详细阐述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一、主动句式
主动句式是指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的句子。
在英语中,主动句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表达:
1. S + V + O (主 + 谓 + 宾)。
例如:
- 他喜欢吃苹果。
- He likes eating apples.
3. S + V + 地点状语。
例如:
- 我爱你。
- I love you.
可以看出,在主动句式的翻译中,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并不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直接进行对应翻译。
在中文中,被动句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翻译成英语:
可以看出,在被动句式的翻译中,英汉两种语言有一些差异。
英文的被动结构中必须包含by短语,而中文可以省略或者置于句首。
在被动句式的翻译中,还需要注意语序和介词位置的调整。
从主动和被动的角度来看,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式翻译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在主动句式翻译中,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并不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直接进行对应翻译。
而在被动句式翻译中,英汉两种语言有一些差异,需要注意语序和介词位置的调整。
掌握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翻译英汉句式。
论英语与汉语中的被动句的区别
论英语与汉语中的被动句的区别论英语与汉语中的被动句汉语主要是借助于辅助词和词序这两种手段,而英语主要是用形态标志和声调来表现的.从相同点上来看,先从汉语谈起。
在汉语中被动句有两种:当然被动句和正规被动句。
一个动词往往有被动和主动的意义,只要约定俗成并不会产生误解一般来讲就会出现当然被动句,这类句型是不带“被”字一类字的被动句,比如“道路通畅了”“火车加速了”等,长久以来这就成了汉语语感的一部分,在英语中也有这种情况比如说“this house to rent”“his coat needs washing”等等,但英语中这样的“当然被动句”相比汉语而言并不多。
另外一种被动句是正规被动句,这种句式与“把”字的主动句相对立,比如“我把书弄丢了”和“书被我弄丢了”。
像这种简单的主被动的转换是有规律的:介词“把”后面的直接宾语都可以转化为主语在单宾主动句中使用了意动动词、为动动词、形容动词以及带有状语的宾语的主动句都不可以转化为被动句。
而双宾语中的主动句对应的被动句的规律和单宾规律不太一样:指人的间接宾语可以转化为主语,如:“语教系的辅导员给学习委员安排了任务”转化为被动“学习委员被语教的辅导员安排了任务”。
介词“把”的宾语也可以转化为主语,如“他把我放了鸽子”转化为“我被他放了鸽子”。
英语中也有类似的主动与被动,如“he cleared the room of book”可以转化为“The room was cleared of book”还有“the medicine will cure you of your disease”转化为“you will be cured of your disease”。
还有,直接宾语代表行为地点,间接宾语代表直接客体,或者恰恰相反,看例句:“他把桌子塞满了书”和“他把书放满了桌子”可以转化为“书被他塞满了桌子”和“桌子被塞满了书”,英语中也有一样的“I hang some pictures on the wall”和“I hang the wall with some pictures”可以转化为“some pictures were hung on the wall”和“the wall was hung with some pi ctur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来源:英语专业论文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通过对英汉被动句在形成、句式及意念模式、功能上进行的对比,证明了英汉被动句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从而揭示出英汉语言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阐述了英汉互译中被动句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被动句;英汉比较;差异性当思维选择了动态事件中的客体作为参照点时,就产生了被动意念。
各个民族都有表达这种意念的句式,被动句应此而生。
一般来讲,英汉对比都认同两者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使用被动句时,英语比汉语的机会更大一些。
若往深处探究就会发现在两种被动句的背后存在着许多对立面即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1.英汉被动句的形成和意义被动句主要是从动词上来看的,从动词的形成和意义上的关系来看,英语和汉语被动句中大都存在着不相统一的现象。
英语的被动句是用动词的被动式结构形成被动句。
汉语的被动句是“被”字结构形成。
例如: The glass was broken.汉语虽然没有英语那样丰富的动词形式变化去表达被动句,但是并不能说明汉语的被动句的表现手段贫乏。
由于汉语的特点,汉语中有大量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的被动句,既有表形式的又有词汇的。
并且主动形式被动句的使用比被字结构的更常用。
例如:她很受大家喜欢。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正不断提高。
1.1英语、汉语被动句的形成1.1.1英语被动句的形成从语言史上来看,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首先出现的词类是原始动词,然后从原始动词中产生出名词、形容词等等。
再以后就出现了英语中所谓的分词。
分词的本质在于它是从动词演变出来的形容词,用以说明事物由于运动而具有的性质和状态。
分词的出现在英语语法结构上引起了一场革命,由此产生了英语的时体系统、语气系统和被动语态。
最初分词只是用来表示事物由于运动产生的性质或状态,可以用作定语和表语。
当做表语时句子结构为主系表结构表示静态。
例如: The glass was broken. 以后随着时光飞逝,由此产生了被动句。
例如: The glasswas broken by my sister. 这里的介词“by”本来是“靠近,在⋯⋯旁”的意思。
玻璃是打碎了的又是靠近我妹妹的,因此玻璃是我妹妹打碎的,不是别人打的。
以前认得逻辑是这样理解的。
英语中的被动句至今仍是静句与动句的混合体。
1.1.2汉语被动句的形成由于词汇功能的有限,言语的语态就变成了一种隐性的范畴,即使用主动形式被动句。
但一直以来主动与被动形式在句子形式上失去了明显的区别性标志。
在远古时期,这个问题就普遍存在,“被”字在古汉语中有“遭受,加以”的意思,为及物动词。
东汉以后,语法化成为汉语被动句的主要标志。
“被”字结构形式化主要是受佛教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显示在各个方面,经过种种发展,“被”字结构变得形式化和复杂化。
1.2英、汉被动句的意义1.2.1英语被动句的意义英语被动句的意义在于英语被动句是动句和静句的混合体,这一点上文已经阐述过。
“The glass was broken. ”此句表示的是一种静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结构被演变成为被动句,“The glasswas broken bymy sister.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被动句是动句和静句的混合体,是一种弱强式结构,用来强调句中的状语。
1.2.2汉语被动句的意义汉语被动句是借助词汇手段来表现的,汉语的被动句就其形式来说是通过词汇手段来表达意义,汉语的语态是一种隐性的范畴,故汉语被动句也含有这一特点,比较模糊地表达被动意思。
2英汉被动句的异同点英汉对比在句法及特征上一直被视为很难理解的课题之一。
在这里,我们就其异同点进行逐一的分析。
上文已经列举除了各自的形成和意义,接下来将两者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分析,以达到对比分析的目的。
2.1英汉被动句的相异点2.1.1结构不同(1)英语被动句是由主系表结构而来的,在很多情况下是表达静态事件,因此同汉语中表达静态事件的“是⋯⋯的”句式相同,但同汉语被动句式“被”字句不相同。
例如: Jennywas introduced into the new class by Tom. 珍妮是通过汤姆进入班级的。
(2)汉语中没有有灵动词被动句。
汉语动词中有有灵动词与无灵动词之分。
有灵动词不能由表示无灵物的词作为主语。
例如:他朋友的去世把他投入到极度悲伤中。
汉语中这样的句子是不成立的,当然也不可能存在与这句相对应的被动句。
例如:他被他朋友的去世投入到极度悲伤之中。
英语中,有灵动词与无灵动词的界限不甚分明,因此在英语中,既有有灵动词又有无灵动词的被动句。
例如: He was throwninto grieved by the death of his friend. 他由于朋友的去世而陷入悲伤之中。
2.1.2句式不同英汉被动句在语句式上也存在着差异性。
例如: His lifewas cut short by illness. (直译) 他的生命被疾病缩短了。
( ×) (意译)他因疾病而夭折。
( √)上述举例可以看出英汉被动句在语句式上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在翻译时,不能由英语直译为汉语而是应该分析其语意,用意译的方法进行翻译,方能达到好的效果。
2.1.3句法意念模式不同一般来讲,英汉对比的研究都认为两者有一个显著区别:在使用被动句方面,英语比汉语的机会要大得多。
若往深处探究就会发现在这些句子背后也体现了两种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即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的对立。
因此,很多英语被动句必须翻译成汉语的主动句方能合乎汉语的表达习惯。
汉语中有一种受事主语句,又称为“意念上的被动句”,实际上是以受事性名词置于句首的句子。
这类句子句首的名词在先行汉语语法体系中看做是主语但在中国人的心理或语感上总觉得不像。
同时,两种语言所体现的不同思维方式也正体现在此,这就是英语的客体意识与汉语的主体意识的差别。
前者表现为被动结构,后者则体现为隐含真正施动者的主动结构。
这两个句式构成了“话题—说明”结构句式。
这点更符合汉语。
2.1.4功能不同2.1.4.1英汉被动句充当的成分对比由上述论证我们不难发现英汉被动句在句中的语法功能也有不同之处。
英语被动句中动词可以用来作定语、状语、补语、宾语、表语、主语等。
而汉语被动句中动词在句子中的用法要比英语被动句的动词复杂。
由于汉语的特点,汉语被动句中动词不但在句子中可以做一定的语法成分,而且还能和其他结构构成更为复杂的被动句。
主动形式被动句在英汉语中的限制性主动形式被动句在英语中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而在汉语中不受什么限制,表现了汉语语序的灵活多样性,也是汉语普遍使用的原因之一。
英汉被动句使用中的差异还说明了被动语态的使用以更适合英语表达习惯。
汉语语序中处于句首的可以是几种不同的语法成分,这样就把受事、施事、行为三者以线性方式列举出形成汉语句首重心,表达方式更多样。
因此,可以说从被动句功能上看,英语被动形式被动意义句子的使用比汉语要频繁些,而以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句子的使用比汉语要少得多。
英汉被动句的相同点英汉被动句的相同点就其形式及意义相同甚少,但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1)两者就表达主动和被动意思来说英汉语并无实质性区别。
英语的表被动的含义与汉语的被动含义相同,都有被动的意思,都是被动意义句。
(2)两者就其结构来说都有施事者与受事者。
英语的施事者与受事者虽然不如汉语那样明显,有些甚至可以省略,但就其固定结构来说,都存在施事者和受事者。
3、英汉被动句比较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我们研究英汉被动句的异同点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英汉语言学的相似和差异,对外语教学经验从理论上作出解释,为英汉互译方法和技巧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
英汉被动句比较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1英语被动句的汉译法英汉翻译时,有时可以将英文的被动句译成中文的被动句,但译者应该认识到,被动句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将英语被动句照样转译成中文被动句,并不是想保留被动结构,只是汉语有这个结构,并且用在上述情况下也恰到好处。
3.1.1英语被动句译成汉语主动句一般情况下,英语被动句转换成汉语的主动句有以下几种情况:(1)英语中的主语在汉语中仍做主语。
(2)英语中的主语在汉语中作宾语。
(3)英语译成带表语的主动句。
(4)常用于被动句的固定句式。
3.1.2英语被动句译成汉语被动句英语中的被动句译成汉语被动句是许多初学者和初译者根本的译法,就其本质来说这是最直接的方法,但是汉语的被动句主要是强调被动的动作,有些英语中的非动作的被动句用汉语是无法表达的,这一点要注意。
下面介绍英语被动句译成汉语被动句的几种方式:(1)译成含有被动意义的词、词组。
如果有意侧重被动的动作,可用具有被动意义的词来表被动,如:“被⋯⋯”,“受⋯⋯”,“给⋯⋯”,“为⋯⋯所”等。
(2)略去被动句,译成主动句。
3.2汉语被动句的英译法汉语被动句形式并不是很多,所以它的英译法也不多,主要有下列几种:(1)汉语中的被字结构直接译成英语的被字结构。
(2)汉语中的不含被字的被动语态译成英语中的被动结构。
被动结构在汉语中的活动空间显然没有英语中那么大,所以译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翻译方法,提高译文的可读性。
英汉被动句的对比是英汉比较语言学中的重要方面,同时与英汉语法的研究始终密切相关。
英汉对比的研究侧重于英语,这有助于英语的研究,以便给英语翻译技巧和方法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英汉被动句对比是对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进行对比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关于两种语言被动句的研究有些方面在此文中并没有阐述清楚,英汉被动句的对比诸方面值得我们以后更加深刻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