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_1

合集下载

[阿房宫赋优秀教案]阿房宫赋教案

[阿房宫赋优秀教案]阿房宫赋教案

[阿房宫赋优秀教案]阿房宫赋教案阿房宫赋教案篇1:《阿房宫赋》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一”“焉”“之”“流”“走”等的含义和用法。

2、了解体会作者对秦亡的原因的看法,以及文章的写作目的。

3、了解唐代文赋的特点及与骈体文的区别。

4、体会本文骈散结合的特点,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词语用法与作者观点。

教学难点:骈散结合的特点。

教学方法:赏读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理解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知道“赋”的大体特点。

赏读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孟子曾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亦能覆舟。

”这些至理名言道出了颠扑不破的真理:国富民强必以民为本。

秦王不爱其民而大肆奢侈以致亡国的事实,在后代的著作中多有论及。

在唐代,杜牧又在《阿房宫赋》中两次提起,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读这篇赋。

二、解题1、作者。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唐宰相杜佑之孙。

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文人耿介,不屑逢迎。

曾为宣州、扬州等府署幕僚。

回京后,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等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年少时即有经邦济世的远大抱负,犹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人称其有“王佐之才”。

文学上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强调文章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文、赋、诗皆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背景。

阿房宫,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役夫七十余万,工程浩大,至秦灭时仍未完工。

因其前殿所在地为阿房,故称“阿房宫”。

杜牧此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自称有讽喻敬宗“大起宫室,广声色”之意。

3、赋。

“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阿房宫赋》教案阿房宫赋公开课教案优秀

《阿房宫赋》教案阿房宫赋公开课教案优秀

《阿房宫赋》教案阿房宫赋公开课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必修四《阿房宫赋》一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阅读、解析和鉴赏《阿房宫赋》全文,详细讲解第一、第二自然段,重点分析骈文的韵律美、修辞手法以及作者通过景物描绘所抒发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阿房宫赋》的文学背景、作者简介及文章的基本结构。

2. 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会分析骈文的韵律美和修辞手法。

3. 体会作者通过对阿房宫的描绘所表达的历史感慨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骈文的韵律美和修辞手法,理解作者抒发的情感。

2. 教学重点:阅读与鉴赏《阿房宫赋》,学会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阿房宫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历史建筑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a. 学生观察图片,谈谈对阿房宫的了解。

b. 教师简要介绍阿房宫的历史背景和作者杜牧。

2. 阅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结构。

a. 学生朗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3. 精讲第一、第二自然段。

a. 学生自读第一、第二自然段,标注难点、疑点。

b. 教师详细讲解骈文的韵律美、修辞手法。

c. 通过例句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4. 随堂练习:分析第三、第四自然段的艺术特色。

a. 学生独立分析,相互讨论。

5. 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骈文的韵律美和修辞手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阿房宫赋》2. 板书内容:a. 作者:杜牧b. 结构:总分总c. 艺术特色:韵律美、修辞手法d. 情感:历史感慨、现实反思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阿房宫赋》第五、第六自然段的艺术特色,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答案示例:第五、第六自然段通过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展现了阿房宫的奢华与衰败。

作者在描绘阿房宫的同时,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思。

《阿房宫赋》公开课教案

《阿房宫赋》公开课教案

《阿房宫赋》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阿房宫赋》的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

能够分析并欣赏《阿房宫赋》的艺术特色和修辞手法。

能够默写《阿房宫赋》的重要段落和名句。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阿房宫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朗读、背诵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和批判精神,理解历史教训。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阿房宫赋》的文学特色和修辞手法。

《阿房宫赋》的重要段落和名句的理解和欣赏。

2.2 教学难点:《阿房宫赋》中的一些生僻字词和古汉语用法。

对《阿房宫赋》的深层含义和作者观点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阿房宫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阿房宫赋》,理解文意,标记生僻字词和不理解的地方。

3.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生僻字词的问题,分析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

3.4 讲解与分析:教师对《阿房宫赋》的文学特色、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进行讲解和分析。

3.5 朗读与背诵:学生朗读《阿房宫赋》,体会语言的韵律美。

学生背诵重要段落和名句,提高文学素养。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4.2 理解与分析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阿房宫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3 朗读与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以及对《阿房宫赋》的韵律和情感的把握。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5.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5.3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制定相应的教学改进计划,以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材和参考资料:准备《阿房宫赋》的文本,以及相关的文学评论和解析文章。

有关《阿房宫赋》教案(精选10篇)

有关《阿房宫赋》教案(精选10篇)

《阿房宫赋》教案有关《阿房宫赋》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阿房宫赋》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阿房宫赋》教案篇1教学目的:1、感受课文丰富瑰丽的想象,形象生动的比喻、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2、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今的目的;3、掌握“一”、“爱”、“取”、“族”、“焉”、“而”、“夫”等词的意思。

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孟子曾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荀子又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这些至理名言道出了颠扑不破的真理:国富民强必以民为本。

秦王不爱其民而大肆奢侈以致亡国的事实在后代的著作中多有论及。

在唐代,杜牧又在《阿房宫赋》中再次提起,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读这篇赋。

二、解题1.杜牧简介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西安人)。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郎。

后在地方军府任幕僚多年。

开成四年(839)回到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司勋员外郎。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后,相继出任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

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为“杜樊川”。

杜牧工诗、赋、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又和他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

著有《樊川文集》,清人冯浩撰有《樊川诗集注》。

2.简介“赋”“赋”作为文学体制,起源于楚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汉代才形成。

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指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

《阿房宫赋》教案(5篇)

《阿房宫赋》教案(5篇)

《阿房宫赋》教案(5篇)《阿房宫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

2.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3.了解秦亡的原因及借古讽喻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教学课时两课时预习学案1.了解与写作背景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晚唐杰出的诗人。

为别于杜甫,后人称之“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以别于“李杜”)。

著作有《樊川文集》(因其别墅在樊川(长安县),故名)。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

唐敬宗荒淫失法,自即位以来大兴土木,广征声色。

文章借秦建阿房宫为题,借古讽今,意在讽喻皇帝借鉴秦亡的历史教训,否则将重蹈其覆辙。

2、了解文体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它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详细地叙述)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谕之意。

二、赏析学案1、文章题为“阿房宫赋”,都铺陈夸张地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这样写的用意何在?在写作上起何作用?回答提示:第一段:极力描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

第二段:极力描写阿房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阿房宫这样的建筑、生活说明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因而残酷剥削、横征暴敛——导致灭亡,就以意在借古讽今,并为下文的议论做好了铺垫。

2、为议论的两段概括主旨,注意体会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回答提示:第三段:秦搜刮虐待百姓导致灭亡(不恤民力导致灭亡)。

第四段:讽喻唐统治者要爱护人民不要重蹈秦的覆辙。

3、课文末出现了四个“后人”,都分别说的是什么人?回答提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后人”暗指唐统治者。

其余第一个“后人”指秦以后的统治者;第二个暗指唐统治者(敬宗李湛);第三个暗指敬宗以后的统治者;第四个暗指唐统治者(敬宗之类)。

4、文末一段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根据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来(二条)。

阿房宫赋 优质课教案

阿房宫赋  优质课教案

阿房宫赋优质课教案教案标题:《阿房宫赋》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阿房宫赋》,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和韵律,理解文中所描绘的阿房宫的壮丽景色。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学习《阿房宫赋》的内容和背景知识。

2. 分析诗中的表达手法和修辞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感受《阿房宫赋》中所描绘的景色和意境。

2. 分析和理解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阿房宫赋》的复印件。

2. 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 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阿房宫的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好奇心。

2. 导入问题(5分钟):老师提问:“你们听说过《阿房宫赋》吗?它是哪个时期的作品?你们对阿房宫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进行回答,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

3. 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阅读《阿房宫赋》,理解诗中的内容和意境。

然后,老师提问:“阿房宫的景色如何描绘的?你们能从诗中找到哪些描写手法和修辞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4. 分析讲解(15分钟):老师通过PPT或黑板,详细讲解《阿房宫赋》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同时,结合诗中的具体描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5. 诗歌鉴赏(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诗歌鉴赏活动。

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句,进行朗读和解读。

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提问。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和理解。

6. 创作写作(15分钟):要求学生以《阿房宫赋》为题材,创作一篇短文或诗歌。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和意象进行写作。

老师可以提供写作框架和示范作文。

7. 总结反思(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阿房宫赋》优秀教案高一上册

《阿房宫赋》优秀教案高一上册

《阿房宫赋》优秀教案高一上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并背诵《阿房宫赋》全文。

1.2分析《阿房宫赋》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

1.3掌握《阿房宫赋》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2通过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古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阿房宫赋》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

2.难点:把握《阿房宫赋》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阿房宫赋》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1.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讨论《阿房宫赋》的写作特点。

2.理解文本2.1学生自读《阿房宫赋》,理解文章大意。

2.2教师针对重点字词、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3.分析修辞手法3.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阿房宫赋》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

3.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修辞手法在文中的具体运用。

4.课堂实践活动4.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阿房宫赋》中的某一修辞手法,进行创意改编。

4.2各组展示改编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5.挖掘文化内涵5.1教师引导学生从《阿房宫赋》中挖掘秦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5.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秦朝历史文化的认识。

6.2学生分享学习感悟,提出拓展性问题。

四、作业布置1.背诵《阿房宫赋》全文。

2.写一篇关于《阿房宫赋》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对《阿房宫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在课堂实践中,学生充分发挥创意,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3.不足之处是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部分环节显得紧张。

下次教学应调整时间分配,让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

六、教学资源1.《阿房宫赋》原文及注释。

2.相关背景资料,如秦朝历史文化、作者简介等。

3.网络资源,如《阿房宫赋》视频讲解、音频朗诵等。

阿房宫赋 教案(7篇)

阿房宫赋 教案(7篇)

阿房宫赋教案(优秀7篇)阿房宫赋教案篇一导标显示屏幕1.学习理解本文“文赋”的文体特点及所运用的“赋”的表现手法;2.学习借鉴本文借古讽今,叙议结合的构思和写作特点;3.积累掌握“一”“爱”“取”“毕”“辞”“独”“族”“焉”“而”“夫”等实词和虚词的多种用法;4.背诵课文。

导学点拨窗口【探海导航】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杜牧的这篇《阿房宫赋》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学习时,可参照课文注解和查找资料,先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加深对这篇赋讽喻现实的思想意义的认识;通过对本文赋体特点的认识将这篇“赋”和本单元学过的其他三篇“古文”作一些比较,掌握赋在描写、叙事、议论等方面的铺陈排比、想象夸张、正反述说的特点,为熟读背诵打下基础。

本文在写作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如炼字的精当、详略的适宜、比拟的写法,用韵、不堆砌典故等,要结合字词的理解和句法的分析,把握本文的写作特点。

词语方面要重点辨析一、爱、取、族、霁、杳、妍、焉、而、夫等的意义和用法。

认真做一做后面的跟踪试题。

【思路结构】文章的主旨在于借古讽今。

要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秦王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的最高统治者发出警告。

因此,一开始先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极写阿房宫的非凡气势,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接着写阿房宫里的望皇帝幸临的美人和弃掷逶迤的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下文的议论设下埋伏。

作完了这些必要的叙述和描写后,再由描写转为议论,指出阿房宫兴建及秦人奢淫的生活与秦国灭亡的内在因果关系,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

最后再以慨叹作结,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朝统治者发生警告。

结构图:原因第一段(叙):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建筑第二段(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结果------第三段(议):失掉民心,迅速灭亡借鉴------第四段(议):爱民保国,免踏覆辙【疑难指津】·本文在描写和议论中是如何运用“赋”的表现手法的?所谓赋的表现手法就是铺陈排比,言尽意致。

阿房宫赋(精品教案)

阿房宫赋(精品教案)

阿房宫赋(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阿房宫赋》的作者杜牧及其时代背景。

理解并背诵《阿房宫赋》全文。

分析《阿房宫赋》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通过对《阿房宫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2 教学内容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

《阿房宫赋》的文本阅读和解析。

《阿房宫赋》的艺术特色分析,如辞藻、比喻、象征等。

《阿房宫赋》的文学价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解析文本内容。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阿房宫赋》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背诵和写作来提高文学素养。

2.2 教学手段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阿房宫赋》的文本内容和相关图片。

文献:提供相关的文学评论和研究文章,供学生参考。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信息,如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

第三章:教学安排与步骤课时:本章节共计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教学顺序:先讲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解析文本内容,分析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3.2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介绍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对《阿房宫赋》产生兴趣。

第二课时:阅读和解析《阿房宫赋》全文,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子。

第三课时:分析《阿房宫赋》的艺术特色,如辞藻、比喻、象征等。

第四课时:讨论《阿房宫赋》的文学价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总结本章内容。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背诵《阿房宫赋》的情况。

学生对《阿房宫赋》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的理解程度。

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文学素养的提高情况。

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阿房宫赋》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相关资料。

《阿房宫赋》的文本及其注释。

相关的文学评论和研究文章。

5.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如写作类似的赋文或诗歌。

教学设计《阿房宫赋》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阿房宫赋》教案设计

优秀教学设计《阿房宫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背诵并理解《阿房宫赋》的内容;(2)了解作者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阿房宫赋》;(2)学会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3)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阿房宫的热爱与惋惜之情;(2)理解历史兴亡的深刻教训;(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阿房宫赋》的内容理解和背诵;2. 作者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阿房宫赋》的意境和情感把握;2. 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的分析;3. 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杜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阿房宫赋》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阿房宫赋》,理解文意,掌握字词句篇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解读《阿房宫赋》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手法,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点评,解答疑难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

5. 文学鉴赏:分析《阿房宫赋》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7.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五、课后作业1. 背诵《阿房宫赋》;3. 调查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宫殿,简要介绍其兴衰过程,并结合《阿房宫赋》思考历史兴亡的教训。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阿房宫赋》的内容理解、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情况。

2024年语文教案-阿房宫赋

2024年语文教案-阿房宫赋

2024年语文教案-阿房宫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阿房宫赋》全文。

能够分析并欣赏杜牧的文学才华,了解其创作背景。

能够解读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阿房宫赋》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学会通过分析文本,提炼观点,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杜牧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培养爱国情怀。

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二、教学重点:1. 《阿房宫赋》的文意理解和诗词鉴赏。

2. 杜牧的文学地位和历史文化背景。

三、教学难点:1. 《阿房宫赋》中的一些生僻字词和古汉语用法。

2. 分析杜牧在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阿房宫赋》全文、生僻字词的解释、历史背景和文学鉴赏分析。

2. 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学评论,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阿房宫的图片,简要介绍阿房宫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阿房宫赋》,并圈点批注生僻字词和难以理解的地方。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阿房宫赋》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4.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课堂讲解,重点讲解生僻字词的含义、杜牧的文学地位、历史背景以及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检验他们对《阿房宫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阿房宫赋》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并提醒学生注意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背诵《阿房宫赋》,并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背诵《阿房宫赋》的情况以及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语文教案:阿房宫赋

语文教案:阿房宫赋

语文教案:阿房宫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阿房宫赋》;(2)理解《阿房宫赋》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3)分析《阿房宫赋》的文学特点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历史,珍惜当下,努力创造美好未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阿房宫赋》;(2)理解《阿房宫赋》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3)分析《阿房宫赋》的文学特点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2)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阿房宫赋》的文学背景和历史背景;(2)激发学生对《阿房宫赋》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阿房宫赋》,理解文意;(2)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阿房宫赋》的文学特点和修辞手法;(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阿房宫赋》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2)解析《阿房宫赋》的文学特点和修辞手法。

5. 写作练习:(1)布置写作题目,让学生结合《阿房宫赋》进行创作;(2)批改并给予反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阿房宫赋》;2. 完成课后练习题;3. 写一篇关于《阿房宫赋》的读后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 写作练习: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高一语文必修2《阿房宫赋》教案设计

高一语文必修2《阿房宫赋》教案设计

高一语文必修2《阿房宫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阿房宫赋》全文。

2.领悟作者的情感态度,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

3.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和结构特点。

4.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言文阅读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阿房宫赋》全文,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和结构特点。

2.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的情感态度,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展示阿房宫的遗址,引发学生对阿房宫的兴趣。

简要介绍阿房宫的历史背景,导入新课。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阿房宫赋》,注意理解生僻字词。

指导学生使用词典和注释,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3.课堂讲解讲解《阿房宫赋》的背景、作者及创作意图。

分析文章的结构,梳理文章脉络。

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排比等。

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情感态度,感受文章的艺术魅力。

4.课堂讨论1.《阿房宫赋》中,作者对阿房宫的描绘具有哪些特点?2.你如何看待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态度?3.文章中有哪些修辞手法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5.背诵课文让学生自主背诵《阿房宫赋》,加强记忆。

教师检查背诵情况,纠正发音和记忆错误。

6.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解读。

四、教学反思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背诵《阿房宫赋》全文?2.学生是否能够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和结构特点?3.学生是否能够领悟作者的情感态度,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4.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阿房宫遗址,实地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2.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解读《阿房宫赋》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3.开展古典文学鉴赏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阿房宫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提高了文言文阅读水平,同时领悟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感受到了文学艺术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阿房宫赋》第一课时说课教案

《阿房宫赋》第一课时说课教案

《阿房宫赋》第一课时说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阿房宫赋》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为《阿房宫赋》的原文及注释,通过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赋的文体特点,体会作者对阿房宫的描绘及所抒发的感慨。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阿房宫赋》。

2. 理解并掌握赋的文体特点,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赋的文体特点及其在文中的体现,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背诵及对阿房宫描绘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注释、相关文学常识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赋的韵律美,引发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阿房宫的背景及作者创作意图。

(2)逐句解析课文,分析赋的文体特点,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阿房宫描绘的感受,体会作者的情感。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进行例题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及时检验并巩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阿房宫赋》作者:杜牧2. 赋的文体特点3. 课文重点句子及修辞手法4.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运用赋的文体特点,写一篇描绘家乡名胜古迹的短文。

2. 答案示例:以家乡的某一名胜古迹为例,运用赋的文体特点进行描绘,注意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方法的调整及改进。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著名的赋文,了解赋的文体发展历程,提高文学素养。

组织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家乡的名胜古迹,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赋的文体特点及其在文中的体现。

课文《阿房宫赋》教案(优秀7篇)

课文《阿房宫赋》教案(优秀7篇)

课文《阿房宫赋》教案(优秀7篇)课文《阿房宫赋》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阿房宫赋》为晚唐文赋,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

赋讲究铺陈和声韵,而本文不但有华美的语言、和谐的声律,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古文中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在韵文发展史上起到里程碑的作用,在本单元中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善用丰富的想象、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2)掌握“一、爱、取、族”等实词的用法,培养朗读、背诵的能力。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善于从多种角度,具体、生动、细致地描写艺术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议论的写作特色。

3、德育目标通过作者对秦亡原因的阐释,了解本文作者借古讽今、讽时刺世的写作目的,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必然导致覆亡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和目的何在?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2、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朝政。

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难点: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四、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经过上学期的文言文学习,基本上能够阅读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在本文的教学上,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教师讲解一些文中重要知识点,让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并让学生感知文章的语言美,了解赋的特点。

五、教学方法1、研读法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预习学案;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2、老师准备:课前预习学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阿房宫赋》教案(精选10篇)

《阿房宫赋》教案(精选10篇)

《阿房宫赋》教案(精选10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侈、鱼肉百姓的罪恶,理解秦王朝自取灭亡的道理。

3、识记和理解“毕、兀、构、缦、霁、杳、逦迤、纷奢、负、庾、举、族、念、哀”等文言词语,了解文中词语用的现象和文言句式。

4、背诵课文,归纳“焉、而、失”等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能力目标学习文章多用对偶、排比的语言风格,并使之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之中,增加习作的文采。

德育目标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成功与进步,绝不骄傲自满,而应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和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1、结合写作背景,梳理文章内容。

2、结合赋体“铺采摛文”的特点,学习文章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1、学习在铺叙基础上引发议论的写作方法。

2、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熟读课文,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加深理解文句疑难,不断培养语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二、解题: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唐宰相杜佑之孙。

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为人耿介,不屑逢迎。

曾为宣州、扬州等府幕僚。

回京后,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等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年少时即有经邦济世的远大抱负,犹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人称其有“王佐之才”。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

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

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

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

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2、赋体概说赋:在古典文学中,与诗、词、歌并称。

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前者是赋的渊源,后者是赋的近源。

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

《阿房宫赋》教案

《阿房宫赋》教案

《阿房宫赋》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和句式,体会“赋”“史论”的不同特点。

2.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

3.借鉴借古讽今、描写议论结合、分析说理方面的写作方法。

4.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们死活的罪恶;学会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同时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教学重点文本解读和写作方法借鉴。

教学难点结合赋体“铺采摛文”的特点,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分析和评价作者在文中提出的的观点。

教学要点师生合作探究学习《阿房宫赋》。

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赋”的语言特点;学习文章多用对偶、排比的语言风格,并使之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之中,增加习作的文采。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课文中形象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了解赋的特点,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文章的语言美和结构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们死活的罪恶;了解作者作本赋借古讽今的目的。

教学重点结合写作背景,梳理文章内容;学习在铺叙基础上引发议论的写作方法;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结合赋体“铺采摛文”的特点,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一、“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1.“赋”是由先秦诗歌派生出的一种文体。

2.“赋”的名称据说起于战国赵人荀卿《赋篇》:“赋者,铺也;铺采摛(舒展;散布;铺陈)文,体物写志也。

”3.赋体的流变:短赋——先秦诸子散文中;骚赋——屈原为代表;辞赋——汉代,赋的体制便正式确立;骈赋——魏晋以后,赋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律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向律体;文赋——宋代多以散文方法作赋,别创一格。

4.代表作品:东汉张衡的《二京赋》,三国时王粲的《登楼赋》、西晋左思的《三都赋》、唐杜牧的《阿房宫赋》,宋苏轼的两篇《赤壁赋》等。

阿房宫赋教案及知识点总结

阿房宫赋教案及知识点总结

阿房宫赋教案及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程目标让学生理解阿房宫赋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让学生掌握阿房宫赋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1.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1.3 教学准备准备阿房宫赋的文本和相关注释版本。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第二章:作者与背景2.1 杜甫简介介绍杜甫的生活年代、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

强调杜甫在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2 阿房宫赋的背景介绍阿房宫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色。

解释杜甫创作阿房宫赋的目的和动机。

第三章:文本内容解析3.1 阿房宫赋的整体结构分析阿房宫赋的章节布局和内容安排。

引导学生理解杜甫通过阿房宫赋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3.2 重要段落解析选取阿房宫赋中的重要段落进行详细解析。

解释杜甫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第四章:艺术特色分析4.1 语言特色分析阿房宫赋的语言风格和特点。

引导学生欣赏杜甫运用古文表达的意境和韵味。

4.2 修辞手法分析阿房宫赋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等。

引导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在表达思想和情感中的作用。

第五章:课堂活动与练习5.1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阿房宫赋的理解和感悟。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阿房宫赋的意义和价值。

5.2 练习题目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阿房宫赋的理解。

练习题目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等。

第六章: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6.1 阿房宫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分析阿房宫赋在唐代文学以及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讨论阿房宫赋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6.2 阿房宫赋的文化传承探讨阿房宫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角色。

引导学生理解阿房宫赋如何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

第七章:比较学习7.1 与其他作品的比较将阿房宫赋与其他杜甫的诗作进行比较,如《春望》、《登高》等。

分析不同作品中的共同主题和独特风格。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房宫赋》教案www.5ykj.com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历史事件,了解秦灭亡的原因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

2、了解本文借古讽今的写法和一些重点字词的含义或用法。

3、理解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说明:本文含有很多知识点,相关的历史知识,写作知识,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句式类型等都有比较新的知识,尤其是对秦灭亡的原因的分析既要照顾到文本,又要兼顾到历史事实。

因此这篇课文的知识含量十分丰厚,课内外都需要花较多时间。

根据二期课改的精神,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这样一篇高深的赋体散文,学生的自学有很大困难,怎样使学生对这篇散文感兴趣,帮助学生自学并迁移能力是一个难题。

课堂上要合理适度地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交流。

为了避免学生学习因难度而造成的学习性疲劳,教师要设计一些较浅的问题;为了避免学生机械性疲劳,课堂的教学活动方式要多变。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本文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

理解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2、难点:了解赋的特点。

了解“钩心斗角”、“鼎铖玉石”、“函谷举”等词句的含义或用法。

说明:本文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对历史知识还是一知半解,缺乏辩证的唯物的认识方法,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和写作方法,同时也必须指出秦灭亡的诸多原因和根本原因。

对于阿房宫是否真的如赋中描述的那样,只需简单说明,关键是说明写作目的与写作手法之间的关系,了解赋本身的特点。

由于是赋,语言就十分精练形象,比喻、夸张等手法的作用也应该是重点,但可设计在练习中加以强化。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课前预习教师根据学生拥有的相关资料布置预习作业或补充预习作业,可较为详细地发给学生。

查阅相关资料,预习课文。

圈点课文,根据注解理解课文,找出问题。

或分组解决谈论题。

要求了解写作背景。

目的在于使学生整体上对课文有所了解,让他们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可激发听课积极性。

同时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检测预习教师可用多媒体技术检测,也可发放印刷的练习题。

也可让学生口述有关题目。

教师可适当评价,可先不置可否,先设置一个课堂悬念,引发学生兴趣。

例如:这个学生对“赋”的认识是否正确,我们现在不轻易下结论,等我们把课文学完后再来评论,将更合理些。

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例如:口述对“赋”的理解;解释一些加点的字词;对课文主题的把握。

以检测促预习,是一贯的方法,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便于引入新课。

导入新课可根据前一课的内容导入,也可借助预习情况导入,也可利用时事导入。

例如:根据现在的考证,阿房宫只留下了一个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现存最大高度12米左右的夯土台基。

(也够大的了,两三年里堆起来也不容易。

)根本就没能造成。

杜牧对阿房宫的描写又是怎样的呢?根据预习时分组完成的任务,学生介绍作者有关情况和所知的杜牧的诗句。

教师可补充。

读第一个注解,初步了解写作目的。

吸引学生了解课文与事实之区别,了解文体特点。

整体把握听朗读。

请大家边自读边概括课文每一段落的内容。

1.描述阿房宫之壮阔规模。

2.描述宫中的奢靡生活。

3.夹叙夹议秦之灭亡。

4.议论点明原因和写作目的。

根据老师的要求做。

先个别完成再集体交流汇总。

注意“描述”“议论”这些词。

培养语感。

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第二课时分步分析导入第二课时:本文每一小节的内容是什么?请个别学生朗读第一节。

第一节从哪些方面描述阿房宫的壮阔?翻译“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集体朗读第二节。

给第二节分层,看看写了哪些内容?写宫女的目的是什么?请个别同学翻译“燕赵只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鼎铖玉石,金块珠砾”。

注意,第三节在表达方式和内容上与上两节有何不同?请翻译“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戍卒指谁?谁攻克函谷?楚人指谁?“可怜”一词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为什么对阿房宫的焚毁只用了这么八个字而已?自由熟读最后一段。

这一段中出现的几个“后人”具体指哪些人?(秦以后的人;特指唐朝人,主要是统治者;唐以后的人)联系这一节,能否为“可怜”一词添一点含义?复述段落大意。

总写空间之广宫室之多结构之复杂1.宫女之多及其生活情况(奢侈而又寂寞)2.珍宝之多。

和物一起只是摆设,都表现出秦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学生交流后推荐回答。

可怜:可惜作者用这两个字有着无穷的感慨: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迅速灭亡;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在一场烈火中化为灰烬。

神奇瑰丽的阿房宫被烧固然让人惋惜,显赫的王朝这么快就灭亡了,令人叹息。

只用八个字来写其毁灭,更突现其崩溃之快。

唐王朝又大起宫室了,不免使作者忧心忡忡,“可怜”一词中流露出作者的不安和忧愤。

有详有略地按段落分析课文,以免遗漏有关字词,也突出了课文的中心内容和有些重点的字词。

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勇于承担责任,勇于发表见解的精神。

以讨论促思维,同时避免形式单调而造成的乏味。

为下文的分析留下余地,等分析到借古讽今时,再谈“可惜”一词的含义。

以“可怜”一词为本段分析重点,解读作者的感情及用意。

总结归纳1.根据上面的分析,请为四个自然节分段落。

第一部分:铺叙阿房宫建筑之宏伟,宫中生活之奢靡。

第二部分:议论分析秦灭亡原因,点明写作意图。

2.前一课时我们说过,阿房宫其实只完成了台基,根本就没有造成,那么是否等于说秦统治者并不是奢靡的?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杜牧为何极力铺叙其豪华和奢靡?请先思考确定理由,再与同学交流。

3.通过学习,请你谈谈“赋”的特点。

(介于韵文和散文间,多用铺陈夸张手法,极尽渲染,讲究对偶,注重声律,辞藻华丽,富有文采)思考问题。

交流感受及理由。

回答要点:秦的奢靡是无疑的。

这可以有其他作佐证。

阿房宫的地基很大,说明本来的确是想造一个宏大的宫殿。

作者极力铺叙阿房宫建筑之精良,宏大,宫女之多,生活之奢靡,珍宝之多,突出说明秦统治者生活之奢侈腐化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而维持这种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它覆亡的根本原因。

点明:借古讽今注意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要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辩证客观的认识方法。

让学生组织好语言,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试着欣赏赋的特点。

复习巩固再次朗读课文。

注意几个关键词布置课后练习。

注意:赋:铺陈夸张借古讽今奢靡、横征暴敛招致灭亡。

加深记忆。

预习内容1、朗读课文,查词典为生字注音。

2、阅读课文,根据注解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交流口译,把不一致的翻译或解释不通的句子纪录在作业本上。

3、分组查阅资料:A组查杜牧的生平及其年代背景;B组查杜牧的诗句;c组查秦灭亡的原因;D组查阿房宫的资料。

检测预习1、为下列加点字词注音mànyìngchénglǐyǐpiāochuán缦立妃嫔媵嫱鼎铖玉石弃之逦迤剽掠其人架梁之椽yánqǖnqūnniǎnjiànzīzhù檐牙高啄囷囷焉辇来于秦直栏横槛锱铢2、解释下列加点词缦立缦回辇来于秦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钩心斗角鼎铖玉石金块珠砾思路点拨1、阿房宫在哪里?2、为什么在介绍阿房宫之前先写“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注意“六王毕”的意义和“蜀山兀”的含义,及“一”、“兀”的用法。

3、整个蜀地的山林都变得光秃秃的了,建立起来的阿房宫具有什么样的规模?4、写它的规模和妃嫔以及阿房宫中的生活、珠宝的目的是什么?5、“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中“一人”指谁?解释这句话。

6、第三节内容和写法上与前两节有何异同?注意带进赋的特点。

同:都是大胆想象,铺陈夸张,都突出了秦统治者生活的奢靡。

不同:前者较少议论,铺叙中有大量形象生动的比喻。

后者铺叙时更多的是对比,在内容上侧重于分析秦灭亡的原因。

7、称秦始皇为“独夫”表现出作者对他怎样的态度?对阿房宫的毁坏,作者又是持什么态度?8、从“嗟乎”到“呜呼”,再到“嗟夫”,作者一连串地用了三个语气叹词,表现了怎样的心情?注意引出作者对唐王朝的又爱又忧的复杂心情,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

练习举隅第一课时课后作业1、翻译下列句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鼎铖玉石,金块珠砾。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

四海一蜀山兀辇来于秦朝歌夜弦鼎铖玉石骊山北构而西折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不霁何虹未云何龙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

2、简单论述秦亡的原因。

(200字左右)www.5ykj.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