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作业规划方案
三年级科学作业设置方案
三年级科学作业设置方案背景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科学教育在小学课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和实践的理解能力,我们制定了三年级科学作业设置方案。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设计有趣和富有探索性的科学作业,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方案1. 实验作业* 每周选取一个简单的实验项目,供学生自行完成。
* 实验内容可以涉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或简单的物理、化学等科学原理。
* 学生需要记录实验步骤、观察结果和得出结论。
2. 视频观察* 学生每周观察一个与科学相关的短视频,并完成相应的观察记录。
* 视频内容可以与动物、植物、天气、地理等科学领域相关。
* 学生需要记录他们观察到的事物、问题或有趣的发现。
3. 科学报告* 学生每个学期选择一个科学主题,并完成一份科学报告。
* 报告可以包含对该主题的调查研究、实验结果或个人观点等。
* 学生需要使用图表、图片或文字等方式呈现报告内容。
4. 探究性作业* 学生每月完成一份探究性作业,自选一个感兴趣的科学主题。
* 学生可以选择调查、观察、实验等方式来深入了解该主题。
* 学生需要记录并总结他们所做的探究性任务。
评估与反馈为了有效评估学生的科学作业,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教师将定期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并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
* 学生可以通过展示实验结果、报告内容或讨论中的思路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成果。
* 学校将组织科学展览活动,展示学生完成的科学作品。
结论通过这一科学作业设置方案,我们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这将帮助他们在研究和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如有进一步的问题或疑虑,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小学三年级科学寒假作业布置方案两则
小学三年级科学寒假作业布置方案两则方案一活动一:观察植物生长- 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求- 所需材料:小花盆、土壤、种子、水、阳光- 步骤:1. 每个学生都获得一小盆和一颗种子。
2. 请学生自己将土壤倒入花盆中,并将种子放入土壤中。
3. 学生应给植物适量浇水,并将花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4. 激励学生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记录下来。
5. 学生在寒假结束时,将记录整理成一份观察报告。
活动二:自制简易电路- 目标:让学生了解简单的电路原理和组装技巧- 所需材料:电池、导线、灯泡- 步骤:1. 在寒假开始前,提前准备好所需材料。
2. 教授学生如何连接简易电路,让灯泡发光。
3. 学生自己动手组装电路,查看灯泡是否会亮起。
4.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连接方式和材料,观察灯泡是否会受到影响。
5. 学生在寒假结束时,可以用图片或文字记录下他们的实验结果。
方案二活动一:实地考察昆虫世界- 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昆虫的特征和生态环境- 地点:学校周围的花园或公园- 步骤: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收集不同的昆虫。
2. 引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特征并记录下来。
3. 学生可以用画笔和纸记录下他们看到的昆虫形状和颜色。
4. 鼓励学生讨论昆虫的生活性,例如它们生活在哪些环境中,喜欢吃什么等等。
5. 学生在寒假结束时,可以用图片或文字整理一份昆虫观察报告。
活动二:制作简易风车- 目标:让学生了解风能的应用和制作风车的原理- 所需材料:纸板、剪刀、牙签、颜料或彩色笔- 步骤:1. 学生使用剪刀将纸板剪成风车的形状。
2. 打洞在纸板的四个角落,并将牙签穿过洞口固定。
3. 学生可以使用颜料或彩色笔给风车上色。
4. 激励学生在一个风力较大的地方试验他们的风车,并观察它们是否转动。
5. 学生可以用图片或文字记录下他们的风车制作及实验心得。
以上是两个小学三年级科学寒假作业布置方案,希望能给学生们带来一些科学探索和乐趣。
《1.2各种各样的运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
《各种各样的运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与观察,让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种类的运动形式,了解物体运动的基本特征,以及影响运动的因素。
同时,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作业内容1. 预习准备:学生需提前预习《各种各样的运动》课程内容,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2. 观察记录: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观察并记录身边物体的运动状态,如风中飘动的树叶、水中的波纹等,并尝试分析其运动方式及原因。
3. 动手制作:学生需利用身边的材料(如纸片、橡皮筋等)制作一个简单的物体运动模型,如一个简易的汽车模型或一个可以滚动的球体模型等。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应明确各部件(如轮子、重心等)在运动中的作用和原理。
4. 知识点回顾:结合本课程学习的内容,对物体的运动形态(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以及动力因素进行复习,总结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三、作业要求1. 观察记录要求:学生需用文字和图示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并简要分析其运动特征和原因。
记录要清晰、准确,分析要合理、深入。
2. 动手制作要求:模型制作要符合科学原理,结构完整,操作顺畅。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应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尝试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知识点回顾要求:学生需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回顾过程中,学生应注重理解与思考,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四、作业评价1. 观察记录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记录内容、分析的准确性和深度进行评价,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建议。
2. 动手制作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模型制作情况、操作流畅度以及是否符合科学原理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表扬。
3. 知识点回顾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知识总结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升其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及时反馈,肯定学生的努力与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三年级科学作业设计优秀案例
三年级科学作业设计优秀案例一、作业设计背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小学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我国,三年级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
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本案例针对三年级学生特点,设计了一套富有创意、实践性强的科学作业。
二、作业设计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4.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学以致用。
三、作业内容设计1. 主题:探索自然现象(1)作业一:观察植物的生长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记录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
提交形式:观察日记、照片、手抄报等。
(2)作业二:了解天气现象学生收集不同天气的资料,分析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制作天气预报。
提交形式:PPT、手抄报、小视频等。
2. 主题:科学小制作(1)作业三:自制净水器学生利用身边材料,设计并制作简易净水器,了解水的净化过程。
提交形式:净水器实物、制作过程照片、实验报告等。
(2)作业四:太阳能小车学生分组设计并制作太阳能小车,探索太阳能的利用。
提交形式:小车实物、制作过程照片、实验报告等。
四、作业评价与反馈1. 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作业完成质量、创新性、实践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1)作业完成情况:是否符合要求,内容是否完整、准确。
(2)创新性:作业是否有独特的创意,能否激发学生的思考。
(3)实践性:作业是否具有实际操作价值,能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反馈: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鼓励优秀作业,指导改进不足之处。
五、作业实施与总结1. 作业实施: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作业。
2. 总结:在作业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持续改进:根据作业实施情况,教师应及时调整作业设计,使之更符合学生需求,提高作业质量。
《1.2 各种各样的运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
《各种各样的运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各种运动的形态和特征,包括滚动、滑动、摆动、旋转等;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用实验的方式模拟不同的运动,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运动世界的多样性,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二、作业内容1. 实验任务:每个学生需要在家中完成三个简单的运动实验,包括:(1)一个乒乓球从桌面弹起,再掉落;(2)一把尺子快速拉动后自由释放;(3)一块磁铁靠近铁制品时发生的运动。
记录并描述每个实验的现象和结果;2. 阅读材料:学生阅读与运动相关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的运动知识和现象;3. 知识问答:完成以下与运动相关的简答题,如:“描述风车在风中的运动形式”、“跑步和游泳属于哪一类的运动”。
三、作业要求1. 实验任务:学生需如实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描述要清晰准确;2. 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在阅读后做适当笔记,提炼出自己理解的运动知识;3. 知识问答:答案不需要长篇大论,重点在于描述和运动相关的知识点。
四、作业评价1. 实验报告:观察学生的实验报告,看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描述实验现象;2. 阅读笔记:阅读笔记是否能够反映出学生对运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知识问答: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评估,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与运动相关的知识点。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作业反馈在完成作业后,学生可以将作业提交给教师,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反馈。
对于实验报告和阅读笔记,教师将关注学生的描述是否准确、思路是否清晰等方面进行评价。
对于知识问答,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知识。
同时,教师也将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方案,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运动的知识和现象,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年级科学优秀作业设计案例
三年级科学优秀作业设计案例一、作业设计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烈的年龄段,对科学知识有着极高的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其探究精神,本案例针对三年级学生特点,设计一套科学优秀作业。
二、作业设计目标1. 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其科学素养。
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其探究精神。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
4. 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三、作业设计内容1. 主题:奇妙的水世界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用途、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2. 任务:(1)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记录实验过程和现象。
(2)调查当地水资源状况,了解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3)设计节水标语,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
3. 形式:(1)实验报告:学生需按照实验步骤,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2)调查报告:学生需整理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3)创意设计:学生需发挥创意,设计具有吸引力的节水标语。
四、作业评价标准1. 实验报告:(1)内容完整,步骤清晰。
(2)观察仔细,记录准确。
(3)表达清晰,文字通顺。
2. 调查报告:(1)数据真实,来源可靠。
(2)分析合理,观点明确。
(3)结构完整,文字流畅。
3. 创意设计:(1)创意新颖,具有吸引力。
(2)设计美观,易于传播。
(3)体现节水主题,具有教育意义。
五、作业实施建议1. 教师指导:(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其探究兴趣。
(2)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调查,培养其科学方法和思维。
(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提高其沟通能力。
2. 学生参与:(1)积极参与实验和调查,主动探究科学知识。
(2)认真完成作业,注重过程和结果的记录。
(3)与同学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 家长支持:(1)关注孩子学习,鼓励其探究科学知识。
(2)提供实验和调查所需材料,协助孩子完成作业。
(3)参与孩子学习,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小学三年级科学寒假作业布置方案两则
小学三年级科学寒假作业布置方案两则方案一:观察生活中的植物背景为了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认识,我们设计了以下的寒假作业方案。
目标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植物,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结构和功能,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步骤1. 鼓励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植物,可以是家中的花草、公园里的树木等等。
2. 让学生仔细观察所选择的植物,注意其根、茎、叶和花等部分的特点和结构。
3.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拍照或者制作模型等方式记录观察到的内容。
4. 学生需记录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从种子发芽、生长、开花到结果等过程。
5. 学生还可以观察并记录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状况,比如阳光照射、水分供应等。
策略- 寒假期间,学生可自由选择观察时间和地点,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并保持记录。
- 可以安排一次班级或学校范围内的分享活动,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观察到的植物和记录结果。
方案二:科学实验探究背景为了培养学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我们设计了以下的寒假作业方案。
目标通过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并激发他们的科学好奇心。
步骤1. 选择适合小学三年级的科学实验,可以是浮沉实验、溶解实验或者简单的电路搭建等。
2. 解释实验目的、操作步骤和预期结果给学生,确保他们明白实验的意义和要点。
3. 学生可以在家中或者与家长的协助下进行实验,注意安全和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4. 学生需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可以通过绘制表格、拍照或者写实验报告等方式呈现。
策略- 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思考和解答。
- 可以鼓励学生与同学分享实验结果,促进彼此的研究和交流。
以上就是我们设计的小学三年级科学寒假作业布置方案两则,旨在培养学生对植物和科学的兴趣、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精神。
希望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并在寒假期间享受科学的乐趣!。
《3.1 我们关心天气》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上册
《我们关心天气》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天气有初步认识,能够描述天气类型和特征;2. 掌握不同天气条件下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影响;3. 培养学生关注天气、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作业内容1. 观察作业:学生利用一周时间,每天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包括温度、湿度、风力、风向等。
观察结束后,整理记录并总结天气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影响。
2. 查阅作业: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不同天气条件下动植物和人类的行为变化。
例如,暴雨来临前,河流中的鱼可能会上浮;暴雪来临前,动物可能会寻找暖和的地方等。
3. 实践作业: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一项应对天气的具体行动方案。
例如,在台风来临前,组织社区居民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在干旱季节,倡导节约用水等。
三、作业要求1. 观察作业需认真记录,确保数据真实可靠;2. 查阅作业需充分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确保资料来源可靠;3. 实践作业需结合实际情况,确保行动方案切实可行。
四、作业评价1. 观察作业评价:根据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评价学生对天气的观察能力;2. 查阅作业评价:根据资料的丰富性和准确性,评价学生的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3. 实践作业评价:根据行动方案的可行性、实施效果和团队协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需认真批改并及时反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2. 对于学生在观察、查阅和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需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3. 定期组织小组讨论或课堂分享,鼓励学生交流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有机会深入了解天气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影响,并尝试提出应对天气的具体行动方案。
在观察、查阅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将逐步培养出对天气变化的兴趣,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指导学生。
《1.1 运动和位置》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
《运动和位置》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运动和位置的探索,了解物质运动的形态和规律。
2.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作业内容1. 观察身边的运动现象:请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记录一些运动现象,如:风吹树叶、汽车行驶、球类运动等。
2. 实验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物体的运动方式。
同学们可以选择一个物体(如小球、纸片等),设计实验观察其运动方式,并记录观察结果。
3. 绘制运动轨迹:根据实验结果,用图画的方式绘制所选物体的运动轨迹图。
请同学们尽可能详细地描述物体的运动路径。
4. 位置判断:给定一个物体或场景,请同学们尝试判断其位置关系,如距离、方向等。
可以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或符号进行描述。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内容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借助他人成果。
2. 认真观察:同学们应认真对待观察任务,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实验严谨:实验探究环节需按照要求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4. 绘图清晰:绘制运动轨迹时,请同学们使用清晰易懂的符号或颜色,以便更好地展示物体运动路径。
5. 反馈及时:完成作业后,请同学们将作业提交并附上相关问题或疑惑,以便我们及时给予反馈和解答。
四、作业评价1. 批改评价:我们将对同学们的作业进行批改,重点考察观察记录、实验设计、轨迹绘制以及位置判断等部分。
2. 个性化建议:针对同学们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优秀作业展示:对于完成优秀的作业,我们将选出若干份进行展示,以激励同学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五、作业反馈1. 知识交流:鼓励同学们在完成作业后,与其他同学进行知识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收获。
2. 问题解答:同学们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惑,可以随时向我们提问,我们将尽快给予解答。
《3.1我们关心天气》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上册
《我们关心天气》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天气的理解,了解气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提升学生观察天气现象的敏感性及准确描述天气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学习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二、作业内容1. 课前准备:学生需在家中准备一个简易的气象观测日记本,用于记录每日天气情况。
2. 观察记录:学生需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每天至少在早晚各一次记录天气情况,包括气温、风速、风向、云量等,并简要描述天气现象(如晴天、多云、雨天等)。
3. 家庭讨论:学生与家长一起讨论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如对衣着、出行、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并记录在日记本中。
4. 创作活动:根据所学的天气知识,学生可创作一幅与天气有关的画作或手工制品,如“我的小小气象站”等。
5. 撰写报告:结合观察记录和家庭讨论的内容,学生需撰写一篇关于“我们关心的天气”的短文,包括对天气的理解、观察到的天气变化以及天气对生活的影响等内容。
三、作业要求1. 观察记录要真实、准确,尽量用科学术语描述天气现象。
2. 家庭讨论部分需家长参与,并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教育意义。
3. 创作活动需体现学生的创意和动手能力,鼓励使用废旧物品进行再创造。
4. 短文应结构清晰,语言通顺,字数不少于200字。
5. 所有作业需于下一课时前提交,未提交或不符合要求的同学需及时补交。
四、作业评价1. 老师根据学生提交的日记、画作或手工制品等内容进行批改评价。
2. 对于观察记录真实准确、家庭讨论深入、短文内容丰富且有创意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3. 对于需要改进的地方,老师会在作业本上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1. 老师将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汇总,针对共性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指导。
2. 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分享,激发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3. 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及时反馈,鼓励学生持续努力并不断提升。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作业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及知识梳理等综合实践活动,深入理解天气的相关概念和影响天气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合作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
《1.4 冰融化了》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上册
《冰融化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冰融化的过程,理解冰融化的条件和影响因素;2. 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冰融化的过程;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作业内容1. 观察作业:学生回家后,请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观察一杯冰块,每天记录冰块的变化,观察时间为一周。
观察过程中,需要关注冰块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变化。
2. 实验作业:学生自行准备一杯水,将冰块放入其中,记录冰块从放入开始到融化结束的时间。
同时,思考并记录影响冰融化速度的因素。
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探究冰融化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3. 阅读作业:学生阅读与冰融化相关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关于冰融化的知识,并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
4. 讨论作业: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生活中与冰融化相关的现象,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或应对的方法。
三、作业要求1. 观察作业要求:学生需如实记录观察过程和结果,一周后提交观察报告;2. 实验作业要求:学生需按时完成实验任务,记录准确的数据和感受;3. 阅读和讨论作业要求: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并提交相关的笔记或感想;4. 作业提交:所有作业需以书面形式提交,可以打印或手写,提交时间视具体安排而定。
四、作业评价1. 观察报告的评价:评价学生的观察态度、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描述的细致程度;2. 实验报告的评价:评价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分析的全面性以及与预期结果的吻合程度;3. 阅读笔记的评价:评价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语言表达能力;4. 小组讨论的成果评价:评价小组成果的质量、参与度以及合作精神。
五、作业反馈教师会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对于优秀的作业进行表扬,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教师也会收集和分析学生的作业数据,以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复习和巩固学生对冰融化的基本概念和过程的理解。
《1.1 运动和位置》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
《运动和位置》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运动和位置的基本概念,掌握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观察物体运动:要求学生在家中寻找一些常见的物体(如玩具车、球、风车等),观察它们在特定条件下(如推、拉、风力等)的运动方式,并记录观察结果。
2. 绘制运动轨迹:为每个学生在一张白纸上绘制一个代表自己的小人的轮廓,让学生在不同条件下(如推、拉、风吹等),观察小人运动的方向和距离,并尝试用线条或图形记录下小人的运动轨迹。
3. 位置判断游戏:教师准备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一个地点(如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学生在家中模拟在不同地点间移动的过程,并尝试判断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
三、作业要求1. 观察物体运动作业需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观察过程,并在作业提交时附上相关照片或视频。
2. 绘制运动轨迹作业需清晰地展示小人运动的轨迹,并在作业提交时附上草图。
3. 位置判断游戏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附上相关证据(如移动的地点卡片等)。
4. 作业提交方式:学生需将作业提交至学校指定的在线平台或纸质作业本。
5. 作业时间:请学生在课后完成四、作业评价本次作业的评价标准包括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记录的准确性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
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分,优秀的作业将在课堂上展示并给予表扬。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作业评价后的一周内通过学校系统或班级微信群向家长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包括作业完成情况、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作业中的问题和困难,共同提高孩子的科学素养。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1. 进一步理解运动和位置的基本概念;2. 掌握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增强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希望通过本次作业,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和位置的基本概念,为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物体运动和位置的基本概念,加深对运动和位置关系的理解。
《1.7 我们的 “过山车”》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
《我们的“过山车”》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过山车”的基本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理论知识作业:学生需完成一份关于“过山车”的基本原理的书面作业,包括过山车的构造、工作原理、能量转化等知识。
作业完成后,教师需进行批改和讲解。
2. 团队合作实践作业:学生需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过山车”模型。
模型需要包括轨道、小车、动力装置等基本元素。
学生需详细记录制作过程和遇到的问题,并提交一份报告。
3. 实验报告:学生需根据实践作业中制作的“过山车”模型,进行一次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内容包括小车在轨道上的运动情况、能量的转化情况等。
实验报告需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
三、作业要求1. 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字迹工整,逻辑清晰;2. 团队合作实践作业:要求小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合作顺利,确保模型的质量和完整性;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并给出明确的结论。
四、作业评价1. 书面作业评价: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正确率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2. 团队合作实践作业评价:根据小组内成员的合作程度、模型的质量和完整性以及遇到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评价;3. 实验报告评价:根据实验目的的合理性、实验步骤的可行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对实验结论的阐述进行评价。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并将作业中的问题和反馈以适当的方式告知学生;2. 学生可根据教师的反馈和指导,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提高学习效果;3.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反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过山车”的基本原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6 观察云》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上册
《观察云》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云的形成和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掌握观察云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观察记录:学生需在第一课时结束后,按照教师指导的方法在家中连续观察一周云的变化,记录每天的云彩图片和观察记录表。
观察记录表应包括天气情况、云的类型、云的高度、云的厚度等。
2. 小组合作: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需合作制作一个云彩观察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一周内观察到的云的变化、云的类型、云的形成原因等。
小组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完成报告。
3. 家长参与:家长需协助学生完成观察任务,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家长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和报告撰写,增强亲子互动。
三、作业要求1. 观察记录必须真实、准确,不得虚构或夸大。
2. 小组合作需分工明确,共同完成报告,确保报告质量。
3. 提交作业的时间为第二课时结束前,作业形式为纸质版和电子版报告。
4. 报告中如有疑问或发现异常现象,需及时与教师沟通,寻求解答。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观察记录表和报告的质量进行评价,优秀的作业将在班级内展示。
2. 评价内容包括观察的准确性、记录的完整性、报告的逻辑性和团队协作的默契度等。
3. 学生可根据作业反馈进行改进,提高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及时进行批改和反馈,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将给予指导和建议。
2. 学生需认真听取教师的评价和建议,对作业进行反思和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3. 学生可以通过班级群、家长群等渠道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经验和心得,共同提高科学素养。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云的形成和变化规律,掌握观察云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增强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和家长参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观察月相》作业设计方案
《观察月相》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观察月相》是一门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自然科学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关于月球运动轨迹和月相变化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引导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热爱。
二、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的运动轨迹是椭圆形的;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月相变化的能力;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月相来认识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4. 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内容: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绕着地球运行,所以我们看到的月相在不断变化;2. 教学资源:月相模型、重要实验器材等;3. 实验环境:室内或室外的开阔场地,以便学生观察月相。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讲故事或引入实例,引起学生对月相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2. 讲解:介绍月球的基本知识和月相的变化规律,让学生了解月相是由月球和太阳的位置关系决定的;3. 实验:让学生观察月相模型,模拟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过程,观察月相的变化;4. 总结:让学生总结观察到的月相变化规律,体会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月相对地球上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思维。
五、作业设计1. 写日记:要求学生每天在家中观察月相的变化,并记录在日记中,包括月相的形状、亮度和位置等;2. 绘画: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月相,绘制月相图,展示给同学和家长;3. 访谈:让学生采访家庭成员或邻居,了解他们对月相的认识和观察经验;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去户外观察月相,体验实地观察的乐趣和收获;5. 课堂展示: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和心得体会,鼓励他们分享和交流。
六、评价方式1. 观察记录:记录学生的观察数据,评价他们的观察准确性和持续性;2. 口头表达: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性;3. 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和展示能力,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4. 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和实地观察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3 影子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
《影子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影子产生兴趣,主动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2. 掌握观察影子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3. 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增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二、作业内容1. 观察记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身边物体的影子,记录下影子的位置、形状和变化情况。
可拍摄照片或绘制简图进行记录。
要求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三天。
2.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观察和分析小组内成员的共同影子,讨论影子的形成原理、变化规律及与物体之间的关系。
要求每个小组制作一份小组报告,总结观察结果。
3. 知识拓展: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上网搜索,了解更多关于影子的知识,如影子的历史、文化意义、应用价值等。
三、作业要求1. 观察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安全,不要伤害到自己或他人。
2. 确保观察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尽量采用多种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3. 小组讨论时,学生要积极参与,共同讨论问题,得出结论。
4. 学生要按时提交作业,不拖延、不敷衍。
四、作业评价1. 观察记录部分:根据学生观察的连续性、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评价。
2. 小组报告部分:根据小组讨论的成果、报告的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3. 知识拓展部分:根据学生查阅资料的质量和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五、作业反馈在作业评价后,我们将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我们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通过本次作业,我们希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影子的相关知识,增强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作业评价和反馈环节,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总之,本次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观察、讨论、拓展知识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影子的秘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和反馈。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回顾并掌握影子的形成原理和特点;2. 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了解影子的变化规律;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压缩空气》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上册
《压缩空气》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理解压缩空气的概念,掌握压缩空气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并能够通过简单的实验活动,体验和观察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中关于压缩空气的介绍,理解其概念和原理,并完成相关知识的笔记。
2. 实验准备:学生需在家中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如气球、打气筒、水杯等,为接下来的实验活动做好准备。
3. 实验操作:学生需按照教材中的指导,进行压缩空气的实验操作。
实验包括但不限于用打气筒给气球充气、观察充气后气球的变化;将气球口对准水杯底部,轻轻松开手,观察水杯内水的变化等。
4. 记录与总结: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需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压缩空气的特性及原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完成作业,确保安全操作。
2. 理论学习部分需认真阅读教材并做好笔记,理解压缩空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实验操作部分需按照教材指导进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和数据,并如实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4. 实验报告需包括实验目的、材料准备、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数据记录以及结论分析等部分,字迹工整,内容完整。
5. 家长需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检查孩子的实验报告是否真实、完整。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理论学习部分:评价学生对压缩空气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部分: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 实验报告部分:评价学生的记录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压缩空气的相关知识。
2.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将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3.3 影子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
《影子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观察和分析影子,增强学生对光和影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分组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电筒、纸板、尺子等工具,制作一个可以移动的影子。
要求小组内成员合理分工,共同完成任务。
2. 观察任务:完成制作后,每个小组需在教室的不同位置观察自己的影子,记录下影子的形状、大小、位置等信息。
3. 研究任务:对观察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影子变化与光源、物体、投影面之间的关系。
讨论并解释影子形成的原理。
三、作业要求:1. 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制作和观察过程,并认真记录数据。
2. 每个小组需共同讨论并确定研究问题,以确保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作业完成后,每个小组需提交一份完整的报告,包括制作过程、观察结果、分析结论等。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科学性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
2. 评价方式: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报告进行批改,并给出相应的评分。
3. 优秀作品展示:将优秀的小组报告和照片在班级或学校内进行展示,以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后续的作业。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对作业的反馈:学生应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思考问题,积极交流和讨论,以确保作业的有效完成。
同时,学生应认真记录数据,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教师对作业的反馈:教师应对每个小组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
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和改进。
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3. 家长对作业的反馈:家长应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家长也应关注孩子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和交流,以提高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亲手制作和观察影子的变化,深入了解光和影的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影子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
《影子的秘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程作业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掌握影子变化的基本规律,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影子的秘密”展开。
1. 观察与记录:学生需在家中寻找合适的光源(如台灯、窗户等),选择不同的物体(如书本、玩具等)进行影子观察,并记录下不同时间、不同光源下物体的影子形状和大小变化。
2. 制作简易光影实验器材:学生需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如纸板、剪刀、胶水等)制作一个简易的光源和物体模型,并模拟光影变化的实验过程。
3. 实验报告:学生需根据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完成一份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光源的种类与特点、物体与光线的位置关系、影子的形状和大小变化规律等。
4. 思维拓展:鼓励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思考并列举光影现象的例子(如影子的产生条件、日复一日的日影变化等),进一步加深对影子秘密的理解。
三、作业要求1. 观察与记录:学生需认真观察并详细记录每一次的影子变化情况,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制作简易光影实验器材:学生需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制作,确保器材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3. 实验报告:报告需条理清晰,内容完整,重点突出,字迹工整。
4. 思维拓展: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积极寻找生活中的光影现象。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观察与记录的准确性:学生是否真实、准确地记录了影子变化情况。
2. 制作与设计的创意性:学生对简易光影实验器材的设计与制作的创意性如何。
3. 实验报告的质量:报告的内容是否完整,条理是否清晰,重点是否突出。
4. 思维拓展的广度与深度:学生在思维拓展部分所列举的光影现象的例子是否多样,理解是否深入。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学生需将实验报告及作品交至老师处进行批改与评价。
老师将根据评价标准给予学生相应的分数及反馈意见。
《2.7 风的成因》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上册
《风的成因》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风的成因进行探究,理解风的形成原理;2.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增强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分组实验:每组提供实验器材,包括气球、风扇、纸张、塑料袋、水盆等,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步骤,进行模拟实验,探究风是如何形成的。
2. 观察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并记录风的变化情况,包括风的大小、方向等。
3. 分析讨论:实验结束后,小组内进行讨论,分析实验结果,总结风的成因,并形成报告。
三、作业要求:1. 按照规定步骤和要求进行实验,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2. 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 小组内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和讨论任务;4. 提交的作业报告要清晰、有条理,能够准确表达小组的探究成果。
四、作业评价:1. 评价内容: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情况、数据记录情况、小组合作情况、报告质量等;2. 评价标准:按照上述内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分;3.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小组互评相结合,以教师评价为主。
五、作业反馈:1.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将作业中的问题和收获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2. 对于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3. 对于优秀的作业和小组,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和努力完成作业。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1. 深入理解风的成因和形成原理;2. 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增强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对待本次作业,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提交高质量的作业报告。
同时,也希望家长们能够给予支持和配合,共同促进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再次观察实验,进一步理解风的成因;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作业巧设计,助力“双减”促成长
--三年级科学作业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体现“以人为本”,有效落实三维目标的需要;尊重学生差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需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践行道德课堂理念,还学生学习主动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提升和精神成长的需要。
三年级科学教研组结合本年级学生实际情况,研读“双减”等政策要求,钻研课标与教材,经过深入研讨,制定了三年级作业规划方案。
二、作业设计原则
(一)在内容上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
除保留部分传统型作业外,大部分作业的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也就是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的答案要有一定的迁移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
(二)在容量上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
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潜能。
对学有余力或特别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
(三)在形式上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
要改变单一的文字式作业形式,可以布置一些操作、实验、口头完成的作业;可以在课堂内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完成;可以由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三、作业设计内容
我们作业的内容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经过探讨,本学期科学作业可分为五个类型,各类型目标与具体内容如下:
(一)前置型作业
第三单元:
目标:本单元所承担的科学知识目标有七项:“说出植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列举当地的植物资源,尤其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植物。
“描述植物一般由根、茎叶果实和种子组成,这些部分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
"说出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举例说出植物(和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描述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叶等来繁殖后代。
”列举动物帮助植物传粉或传播种子等实例。
根据课标对学生的发展要求,我们设计了“前置型作业”。
形式:种植探究。
内容:1.先让学生亲自培养出一棵植物,在这个过程中认识植物的一生,经历“播种—生长—开花--结果”等观察实践过程。
要求:写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二)基础性作业
各个单元:
目标:通过基础题型练习,读背每节课所学知识点。
形式:书面作业、口语作业。
内容:以课堂作业本,《王朝霞创维新课堂》上面的题为主,口语作业主要以读背重点知识为主。
要求: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书面整洁,熟读知识点并能够背诵。
(三)探究型作业
1.准备单元:
目标:准备单元将最后的拓展活动“调制分层饮料"改为这一活动的载体,设定教学情境,同样很自然地引出比较液体轻重的话题,拉近了学生与探究主题的距离,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比较相同体积的蜂蜜和牛奶的轻重”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经历制订简单探究计划的过程,并通过搜集证据找到调制分层饮料的方法,从而较好地达成这一单元的科学探究目标。
形式:动手操作。
内容:1.制作一杯分层饮料。
要求:根据学生制作的分层饮料,选出分层成功的进行展示。
2.第一单元:
目标:在教师引导下,尝试基于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工程设计并制订简单的制作计划。
描述某些材料的导性、透明程度等性能,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
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举说出制造技术、运输技术、建筑技术、能源技术、生化技术、通信技术的产品。
知道一些著名工程师、发明家的研究事迹,了解他们的设计和发明过程。
举例说出改变方法和程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知道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针对一个具体的任务,按照设计的基本步骤来设计一个产品或完成指定的任务。
对自己或人设计的想法、草图、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并说明
理由;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测试和调整。
形式:动手制作。
内容:给小狗建造房子
要求:根据学生的小房子检测程度评出相应等级,优秀作品在班级内进行展示。
3.第二单元:
目标:引领学生了解电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设计电路实验,探究简单电路的原理,建构闭合回路等电路概念,树立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感知科学技术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形式:观察实验。
内容:1.能用一些基本电路元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发现闭合回路,发现控制电路的基本方法。
2.制作红绿灯。
要求:以上内容需要多次实验探索完成,注意安全。
4.第五单元:
目标:本单元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五个综合探究单元。
本单元重点承担的探究目标是:在教师引导下,能选择恰当的工具和测量仪器,观测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引领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探索固体、液体.气体的特征,从而了解人类对物质的利用。
形式:观察、测量。
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找到生活中的物体和液体,量出物体的长和宽,再测量出物体和液体的质量。
要求:认真完成上述表格,感受生活中物体、液体的质量、体积。
(四)阅读型作业
1.第四单元:
目标:本单元以土壤为研究对象,引领学生在观察研究土壤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知道生物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知道组成土壤的成分,认识土壤对植物,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并由此意识到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树立保护上壤的意识。
形式:科学小报
内容:1.观察土壤,查找土壤等相关知识。
2.制作保护土壤科学小报。
要求:阅读关于自然界土壤关资料或,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为大家介绍自己学到的相关土壤的知识或者展示自己制作的小报成品。
2.反思单元:
目标:
①学生通过了解科学家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的过程,回顾反思本学期的科学经历。
②巩固提升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
形式:阅读交流。
内容:
①阅读“显微镜下的证据”的故事,了解列文虎克和巴斯德对科学事实的反思与探索过程。
②相互分享自己的研究经历,思考研究方法和过程是否科学。
要求:认真阅读故事,相互分享交流。
(五)复习型作业
各个单元:
目标:建构每个单元知识体系,串联各个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明晰各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会灵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形式:绘制思维导图。
内容:各单元知识。
要求:
①先复习课本知识,明确本单元重难点,读背重要知识点。
②绘制本单元思维导图,要求脉络清晰,突出重难点。
③复习练习册的错题及易错字。
四、作业评价
评价方式:本学期作业评价结果与学业评价相匹配,主要以等级呈现,评价项目包括作业设计内容中的各项类型作业。
考查形式分为自评、互评、师评、总评等多个层面,考查结果采用等级制,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最后附上各个等级的评价建议。
激励方式:各项作业完成比较好的同学不仅会收到老师亲自颁发的小奖品,而且老师会把这些优秀的作业拍照分享到钉钉群里,张贴在班级墙后面供大家欣赏学习。
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激励方式,对程度较弱的学生,只要学业或作业方面有进步,就可以进行表扬和适当奖励。
三年级科学作业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