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分层测评

合集下载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37张PPT)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37张PPT)

项羽大破
秦军后,听说
刘邦已先入关 (
BC
(有约“先入 20
咸阳者为
6
王”),非常 年
——BC
恼火,项羽怒,
欲杀刘邦,设
鸿门宴,刘邦 20
逃后养精蓄锐,
2 年
)
反攻项羽,最
后项羽被打败,
乌江自刎而亡。
鸿门宴
楚河汉界
鸿沟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垓下之战
乌江 自刎
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人物:“西楚霸王”项羽
公元前202年2月28,刘邦即位,定都长 安,史称西汉。刘邦公元前195去世,庙号 太祖,谥号高皇帝。
汉代新乡原阳四丞相
▪陈平——奇计安邦大谋善终 ▪张苍——长命百岁精于历算 ▪周勃——军功卓著定国安刘 ▪周亚夫——治军有方削平七国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三、“文景之治”
1/15 1/30
0
1/30
秦朝
刘邦 文帝二年 文帝十三年 景帝元年
材料四:秦至汉初服徭役概况 (秦)一年数次;服徭役年龄从17岁开始。 (汉)文帝景帝时期;三年一次,服徭役年龄从20岁开始。
根据材料,指出秦至汉初赋税演变的变化趋势,并归纳汉文帝、汉景帝关 于赋税与徭役的共同措施。
变化趋势:对于赋税征收愈发减少,民众负担减轻; 共同措施:进一步减轻赋税与徭役。
由于梁国的坚守和汉将周亚夫所率汉军的进击,叛 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 。
秦的暴政、长期战乱
刘邦建立西汉(背景)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
休养生息政策(措施)
“文景之治”(影响)
文帝、景帝继续推行(措施)
汉高祖
文景时期
兵罢皆归家;

人教2011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_63

人教2011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_6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时期,汉朝也是中国历史上长期统一的朝代,其鼎盛时期则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大一统的局面。

本课主要讲述的是汉朝初期的历史,面对秦末长期的战乱导致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汉初几代统治者都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政治清平,社会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成为汉武帝大一统局面出现的条件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对视频等材料比较感兴趣,众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对这一段历史都有所涉及,大多数七年级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容易进入历史情境中。

但是,这一时期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分析能力还不高,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方法,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的政策、“文景之治”等基本史实,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规律。

思考内在的因果关系。

2、过程与方法:研读与本课相关的史料,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做到论从史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汉初统治者政治宽厚,生活恭俭,他们这种简朴作风一直为史家所称颂。

四、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策略(一)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突出重点的方法:通过论从史出的方式,由教师引导、分析,再由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二)难点:文景之治突出难点的方法:结合具体史料,同秦的暴政表现进行对比,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理解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局面——“文景之治“。

五、教法学法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读书指导法”、“合作探究法”、“兴趣激励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视频观摩、分析归纳等学法,调动学生多重感官,达到“看——思——议”的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背记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背记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 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 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楚汉之争 双方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 目的争夺国家统治权 结果经过垓下之战,刘邦取得最终胜利 西汉建立 公元前202 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2. 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目的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措施 劳动力 下令让部分士兵还乡务农;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措施 农业生产 实施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把田租定为十五税一,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民族关系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易误警示1. 秦始皇统治时期实践的是法家韩非提出的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主张; 西汉初期统治者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实践的是道家学派提倡的“无为而治”。

2. 秦亡前,刘、项所领导的战争属于农民起义,是为了推翻秦朝的残暴统治;秦亡后,楚汉之争属于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国家统治权的斗争。

3.“文景之治”政策 休养生息(汉文帝和汉景帝)楚汉 之争 刘邦 建汉休养 生息 文景 之治 经济困难 高祖 文帝、景帝 赋税和徭役措施 农业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与民休息 赋税把田租降到三十税一 社会生活开放皇家专有的山林池泽,保障民众温饱;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影响手工业纺织、漆器等手工业有较大发展 商业 一些商人依靠经营煮盐、冶铁等,成为富商大贾;汉景帝时,西汉与匈奴开通边境贸易,各族往来更加频繁局面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 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它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知识拓展 秦亡汉兴的原因及启示(1)秦亡原因:由于统治者实施暴政,刑罚残酷,激起人民反抗;滥用民力,生产遭到破坏,社会矛盾尖锐。

(2)汉兴原因: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刑罚;休养生息,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提倡节俭,促使社会安定。

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A.刘邦 C.刘备
B.刘秀 D.刘裕
当堂练习
2.(2021·河南郑州三模)《汉书》中记载,汉代经
济发展经历了从汉初的“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到武帝初年“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
的过程。完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B )
A.楚汉争霸
B.文景之治
C.盐铁专卖
D.光武中兴
当堂练习
3.(2020·山东东营)汉文帝采纳大臣贾谊
当劓(割鼻子)者,笞(用鞭、杖或竹
板子抽打)三百;当斩左止(趾)者,笞五
百……
——《汉书 刑法志》
景帝改笞刑五百为二百,三百为一
百……
——《汉书 刑法志》
知识讲解
文景之治
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
汉 文

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
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汉书·文帝纪第四》
知识讲解
文景之治
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 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
汉文帝 ——班固《汉书》
上(汉文帝)常衣绨(tì ) 衣(粗布衣服),所幸慎夫人,令 衣不得曳(yè)地,帏帐不得文 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史记.孝文本纪》
秦始皇陵
汉文帝霸陵
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
“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的建议,提
倡( A )罢释兵放归奴农婢;
本:农业; 从事农业生产
A.以农为本
B.勤俭治国
C.以德化民
D.轻徭薄赋
当堂练习
4.(2020·广西贺州)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 马,他拒绝接受还下令说:“朕不受献,其令四方 勿来献。”汉文帝这一做法,有利于当时( A )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罢黜百家,尊崇儒
儒”;采用法家思想,
的不同点 文化
术”;兴办太学
崇尚法治
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皇帝和杰出的政治家;都在政
相同点 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
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命题点:秦统一中国
★(2022·甘肃省卷)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
公元前 60 年,西汉朝廷设置西西域域都都护,标志着西
西域都护 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对西域
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国重新
的管理 班超经
与汉朝建立联系,班超在西域期间,派甘英出使
营西域
大秦(即罗马帝国),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考点 7: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七上第 15 课 P72-78)[2022·甘肃省卷 18(3), 2020·甘肃省卷 15(2),2019·甘肃省卷 13(2)]
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 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考点 1:秦统一中国(七上第 9 课 P44-49)(2022·甘肃省卷 2,2020·甘肃 省卷 2,2019·甘肃省卷 2)
课标要求: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
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公元前 230 年—前 221 年,秦秦国国先后攻灭韩、赵、魏、
影响 (2)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东汉末年,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张陵创立的五斗米
道教
道是早期道教的不同派别,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道教和
佛教
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丝绸绸之之路传入中国,佛教 佛教 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路在社会、思想、文学以
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部编版)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部编版)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1.唯物史观:运用辩证的观点来掌握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及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好处。

2.时空观念:掌握西汉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

3.史料实证:运用文献资料、视频,掌握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及“文景之治”的内容。

4.历史解释:根据史料分析,要重点掌握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要性,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素养。

5.历史解释:根据史料分析,要重点掌握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要关注民生,勤政爱民,我们现在既要依法治国,更要以德治国。

一、西汉的建立1.西汉建立的概况: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称为西汉,定都长安。

刘邦是汉高祖。

2.汉初的社会状况及面临的问题:(1)状况: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社会十分贫困,经济萧条。

(2)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3)措施:实行休养生息政策:①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家务农;(解甲归田)②将奴婢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释奴为民)③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鼓励生产)④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

(轻徭薄赋)(4)影响: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得以稳定。

二、文景之治:1.汉文帝、汉景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①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②减轻刑罚: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③提倡节俭:提倡勤俭治国,以身作则(汉文帝以节俭著称)。

2.影响: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史称“文景之治”。

1.(2022年中考真题•聊城)古代民本思想是人本思想在政治伦理上的集中体现。

下列语句最能体现民本思想的是()A.民惟邦本,本固邦宁B.法与时变,礼与俗化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2.(2022年中考真题•天津)2021年中考真题年考古发现,霸陵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6.(2020·山东菏泽·2)统一是秦汉时代的主题,思想的统一也势在必然
。 “思想的统一’在汉代表现为( )
A.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以法治国 D.大兴文字狱
【C】
真题演练
17.(6分)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
秦王赢政重用人才,有雄才大略;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等。(2分)
材料二:秦王赢政任用许多能干的人。李斯原来是楚国一个布衣,被秦王 拜为客卿。王翦是秦国名将,嬴政因未采纳王翦的建议,伐楚失败,就亲 自到王翦家,当面检讨。 (1)根据材料一、二并联系所学,分析秦统一六国的原因。(2分)
真题演练
【制度创新 巩固统一】 材料三:
A.分封制 C.郡县制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D.行省制度
【B】
真题演练
5.(2020·山东聊城·3)汉文帝时,在王国的政治架构上“众建诸侯”,
王国增至22个,王国四百石以上的官史“皆朝廷为置,不得自置”。汉文
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政府收入
B.加强中央集权
【B】Leabharlann C.缓和阶级矛盾D.反击匈奴袭扰
经济
推行郡县制 “焚书坑儒” 统一文字(小篆)
统一货币(半两铜钱) 统一度量衡。
军事 修长城、北击匈奴、南戍五岭
作用
巩固统一,促进了经济、文化 的交流与发展。
汉武帝
颁布推恩令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统一铸币(五铢钱) 盐铁专卖
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
君权得到巩固和加强,西汉进 入鼎盛时期。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2)-七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2)-七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

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1.楚汉之争
①背景:秦亡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 ②性质:双方为争夺国家统治权的争战,史称“楚汉之争”。
自矜功伐……欲 以力征经营天下。
刚愎自用
项羽
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 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 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失民心
刘邦说张良、萧何、韩信都
是人杰,自己不如他们,但“吾
课堂练习
3.(2024·河南驻马店·三模)郑州出土的汉代画像砖有建鼓舞、长袖
B 舞、盘舞、斗鸡、斗牛、角抵、戏兽及吹笛、吹箫等图像;还有勇士斗
虎、群骑围猎、骑马回射、博局等图像。这些题材反映了( ) A.汉初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B.汉代人们娱乐生活的丰富多彩 C.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D.“文景之治”盛世局面的出现
D 策( )
①多次下诏减免田租和赋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②劝课农桑:汉文帝是们农业生产,鼓励农民开垦荒地。种植桑树和养蚕。 ③弛山泽之禁:汉文帝放宽了对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的开发限制,鼓励 民间开采矿产、发展渔业等。 A.是对汉武帝政策的继承 B.实行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 C.有利于加强思想的控制 D.有利于汉初社会局势的稳定
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善用人才
刘邦
据《史记》记载,刘邦入咸阳 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 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得民心
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1.楚汉之争
③结果:双方在垓下决战,楚军战败,刘邦取得最终胜利。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楚汉之争形势图
——《汉书·景帝纪》
汉景帝阳陵陪葬墓园出土的陶仓
“文景之治”

第3单元_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_单元解读

第3单元_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_单元解读

①知道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史料实证) ②了解陈胜吴广起义和刘邦项羽起义的基本史实及历史意义。(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③知道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①了解楚汉之争的过程及性质,知道西汉建立的基本史实。(时空观念)
西 汉 建 立 和 ②知道西汉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内容及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 文 景 之 治 ” ③知道文景之治的措施及表现,了解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通过对比
秦亡汉兴,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大一统王朝 的巩固
①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背景,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在政治、经济、思 想、军事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史料实证) ②理解大一统措施的历史影响。(历史解释) ③认识到大一统措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加强民族凝聚力和 国家认同感(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沟通中外文明 的丝绸之路
①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相关史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②知道丝绸之路的路线,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时 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③知道西汉管理西域的相关措施,学习张骞、班超等人持之以恒,敢于冒险的精神。 (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秦汉时期的 科技与文化
课标解读 课时目标 单元概览 内容建构
东汉的兴衰
①知道东汉建立和光武中兴的基本史实,了解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时空 观念、史料实证) ②知道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是导致东汉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知 道黄巾起义加速了东汉的灭亡。(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③通过学习东汉的兴衰史,认识到社会安定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和前提。(家国情怀)
③ 通过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产 生的背景。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PPT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PPT

的 诗,天 书下 何力, 用求要 !给百姓一个
安静环境的主张。
休养生息
休养:休息保养 生息:人口繁殖
休养生息:战争或社会大动荡 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
生活,恢复元气。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本 “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然后思考:
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们推行休养生 息政策的措施有哪些?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学习目标
1.知识:了解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等史实. 2.能力:论从史出,培养阅读古文材料能 力,学会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理解分析材 料。 3.情感:学习汉初统治者政治宽厚、生活 节俭的简朴作风。
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课本 “西汉的建立”,然 后独立思考:
高祖吸取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文帝、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
政策,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
为汉武帝大一统打下基础
练习巩固
1.西汉建立初期,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
C 四匹马,很多达官贵人只能乘牛车,这些都说明了(

A.汉初统治政策残酷
B.统治者的节俭
C.汉初经济的萧条
D.人民生活艰苦
D 2.下列关于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叙述错误的是(
大汉王朝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汉 朝和约略同时期的欧洲罗马帝国并列为 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 文化统一,科技发达,华夏族自汉朝以 后逐渐被称为汉族。
西汉
时间: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都城:长安(今西安) 建立者:汉高祖刘邦
汉朝
东汉
时间:公元25年—220年 都城:洛阳 建立者:汉光武帝刘秀
——《汉书·文帝纪第四》
重视“以德化民”
文帝: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割鼻子改为打三百板子 ,把斩去左脚改为打五百板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知识点1秦灭六国▲秦国经过________,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秦王________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公元前________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________,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知识点2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________,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治机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________掌控。

▲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__制。

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知识点3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命丞相李斯等人划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__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________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统一度量衡:以秦制为基础,统一________制度,所有度量衡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车同轨:统一________和________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开灵渠、修长城:派人开凿________,沟通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__________”。

秦朝的疆域:东至________,西到________,北至________一带,南达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知识点1秦的暴政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________,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________和________。

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________和________都要受到牵连。

七年级初中历史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七年级初中历史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01知识管理知识点1西汉的建立建立:公元前202年,________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史称西汉,刘邦就是________。

社会状况: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田地荒芜。

如何恢复和发展________,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知识点2休养生息政策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政策:________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________的政策。

措施:让________还乡务农,将________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________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作用:使汉初的________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知识点3“文景之治”措施: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实行________政策,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________。

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________”,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提倡________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影响: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

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__”。

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是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在经济政策中的体现,不是儒家思想。

02基础过关知识点1西汉的建立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诗句中的“汉祖”是()A.嬴政B.项羽C.刘邦D.李斯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知识点2休养生息政策3.汉初统治者比较节俭,体恤民情,与民休息,且都很注重生产,其客观原因是()A.秦亡教训B.居安思危C.经济萧条D.文治天下4.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A.力倡节俭B.大兴文治C.休养生息D.平抑物价5.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①士兵还乡务农②提倡勤俭治国③奴婢释放为平民④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知识点3“文景之治”6.史书记载:汉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放弃)以利民”。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解读)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解读)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大一统”不同于“大统一”单纯就地域统一作为理念,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 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该思想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课标解读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课标描述
课题
课标分解(核心素养)
通过了解秦朝统一、陈胜和吴广 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西汉
通过阅读教材,知道 汉武帝的大一统及汉 匈的关系发展。进一 步认识到到我国自商古鞅变法 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 家,祖国的历史是由 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 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强化家国情怀。
尝试阅读古代的文献 材料、图像材料,观 察实物材料,并加以 分析,概括并提取其 中的历史信息。尝试 运用可靠的、典型的 史料对历史问题进行 论证,有根据地说明 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看 法。在此基础上形成 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
3.二者之间的联系:①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②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 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
4.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专制主义是针对皇权和相权而言的,中央集权是针对中央和地方来讲的。
大一统
《春秋公羊传》提出的重要政治思想。大,重视、推崇;一统,统一。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解读
课标解读
中国古代史
秦汉时期
课程内容
课标解读







文景之治

华 佗
丝绸之路
独尊
儒术
秦始皇


大泽乡 起义
汉武帝
佛教
休养 生息
内容要求
了解 与 知道 了解:对所列知识内容有初步的认识,能够厘清事件的 来龙去脉,要“说得清”; 知道:识记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如事件发生的时间、 地点、标志、意义等,要“记得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优质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优质课件

从这则财经新闻你可 汉初经济萧条 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政治 报道 财经 报道
公元前206年楚汉 战争开始
建立
楚汉战争结束 汉朝建立 公元前202年汉朝
人相食,死者过 半......
汉初经济萧条
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 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秦的暴政、长期战乱造成的。
公元前206年楚汉 政治 战争开始
休养生息的原因 ①客观上: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西汉初期呈 现一派残破的景象,人口减少,经济萧条,粮 食奇缺。在这种情形下,恢复和发展生产成为 当务之急。 ②主观上:汉朝初年的统治者,经历了秦末农 民战争。汉初,一批有识之士研究秦朝二世而 亡的经过,吸取了秦亡的教训。
休养生息的具体措施和影响 具体措施:①卸甲归田;②劝民还乡;③释奴
A
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C

八年级历史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新课导入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咏汉高祖(王珪)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为民;④十五税一。
影响: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西汉农
业的发展和恢复,有利于巩固西汉初期的统治
,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目标导学三:“文景之治”
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 材: (1)“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文景之治”的内容是什么? (3)“文景之治”的含义是什么?
“秦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我之所以得天下者何?”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四)学生默写,老师出示答案,对子互批,评定对错,比谁能得满分,针对刚才的错题再次高效记忆。
过渡语:汉初面临着社会状况惨烈的局面,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此后汉初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安定,局势稳定,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请看自学指导三。
自学指导三:文景之治
1.文景之治的背景
(二)课件展示自学指导答案,老师点拨重难点,西汉建立的背景以及首要任务。
过渡语:同学们,有关西汉建立的知识点有问题的请举手?
(三)高效记忆。
(四)学生默写,老师出示答案,对子互批,评定对错,比谁能得满分,针对刚才的错题再次高效记忆
过渡语在秦残暴统治和秦末战乱的影响下,汉初流离失所、人口锐减、田地荒芜、物价飞涨,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汉朝会采取怎样的政策来应对呢?请看自学指导二。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认真答题,核对答案,讲评易错题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认真答题,核对答案,讲评易错题。
要求:
1、独立完成
2、依据答案自主纠错
时间、都城、开国之君
西汉的建立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让士兵还乡务农
背景
内容
释放奴婢为民
休养生息政策
重视农业
影响
表现Leabharlann 措施文景之治学情反馈
2.文景之治的内容
3.文景之治的表现
三分钟后,看谁找的又快又准确。老师巡视,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地学习。
(二)课件展示自学指导答案,老师点拨重难点
1、文景之治的内容
2、文景之治的表现
过渡语:同学们,有关文景之治的知识点还有问题的请举手?
(三)高效记忆
(四)学生默写,老师出示答案,对子互批,评定对错,比谁能得满分,针对刚才的错题再次高效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西汉都城位于( )
A.咸阳
B.长安
C.镐京
D.殷
2.汉初首先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3.下列哪一措施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 )
A.让士兵还乡务农,免除若干年徭役
B.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
C.减轻刑罚,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D.把田租定为“什五税一”
4.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是( )
A.“文景之治”
B.百家争鸣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汉武帝的大一统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那时牲畜奇缺,皇帝的马车都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的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

材料二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

材料三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殷实,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了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因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都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盛世与乱世》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社会状况?
(2)依据材料二,概括汉初统治者为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状况?
1.经典诵读是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东晋
★2.“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这里被称作“高祖”的是(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3.今天我们采用“以德治国”的方略,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 )
B.文景时期
C.汉武帝时
D.光武帝时
4.诗人李商隐的千古名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道出了勤俭对于持家、兴国的重要性。

下列古代帝王以“节俭”著称的是( )
A.汉高祖
B.秦始皇
C.汉文帝
D.汉武帝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 )
A.主张以农为本
B.让士兵还乡务农
C.平定“七国之乱”
D.定田租为三十税一
6.西汉前期的三位皇帝汉景帝、汉高祖、汉文帝,其统治先后顺序是( )
A.汉景帝汉高祖汉文帝
B.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
C.汉文帝汉景帝汉高祖
D.汉文帝汉高祖汉景帝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僇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汉文帝与汉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1)结合材料一,回答这是什么时期哪次改革的内容。

这次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汉文帝与汉景帝统治时期的社会局面被称作什么?
(3)比较材料一、材料二,说说商鞅、汉文帝与汉景帝对待“农”的态度的相同点。

(4)当今社会,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下既定,民亡盖臧。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纯一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有的)乘牛车。

上(皇帝)于是约法省禁(制定许多节约的措施),轻(减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收入的十五分之一用来交税),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根据官府的用度来制定农民的赋税标准)。

——《汉书》材料二农,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景帝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造成“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的原因。

(2)为改变这一局面,西汉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出现了什么结果?
(3)从材料二中可知,汉景帝非常重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采取了哪些巩固统治的措施。

答案与解析
夯基达标
1.B
2.A
3.C
4.A
5.参考答案 (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

(2)吸取秦亡教训,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3)社会经济恢复并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培优促能
1.A 本题考查阅读理解能力。

提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秦”“汉”,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做出正确判断。

2.C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刘邦就是汉高祖。

3.B
4.C
5.B 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

让士兵还乡务农是汉高祖统治时期休养生息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确答案为B项。

6.B 西汉开国之君是汉高祖刘邦,汉景帝是汉文帝的儿子。

由此确定答案是B项。

7.参考答案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

立军功。

(2)“文景之治”。

(3)重视农业生产。

(4)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支援农村建设等。

8.参考答案 (1)经过秦末农民战争,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社会极端贫困。

(2)措施: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

(3)发展农业生产。

措施: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