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专题三试卷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必修三练习题

高二历史必修三练习题

高二历史必修三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不属于近代史的人物?A. 孙中山B. 张之洞C. 韩愈D. 毛泽东2.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发生在哪个年代?A. 1840sB. 1890sC. 1910sD. 1960s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A. 辛亥革命B. 南北朝的统一C. 唐朝的建立D. 隋朝的覆灭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法国大革命是近代世界两个伟大革命之一。

()2. 五四运动是中国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3. 《资本论》是马克思著名的政治经济学著作。

()4.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19年。

()5.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世纪末实现的。

()三、简答题1. 解释"帝国主义"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 简述南京条约的签订背景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 什么是五四运动?它的影响和意义是什么?4. 解释"社会主义"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5. 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及其初期活动。

四、论述题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历史事件,论述它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提示:可以选择以下历史事件进行论述,也可以自行选择其他事件。

-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第一次鸦片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 长征五、作文题请根据你对近代中国历史的理解,写一篇总结性的作文,题目自拟。

在作文中,应包括对近代中国历史重要事件的回顾和思考,可以提出你对历史的看法和对未来的展望。

(以上题目仅为示例,实际习题中题目内容可能有所调整,请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徐明同学设计的历史手抄报,选取了图8—10三个人物和他们的代表著作(刊物)。

下列为该手抄报设计的主题,恰当的是( )图8 魏源《海国图志》图9严复《天演论》图10 陈独秀《新青年》A.师夷长技、尊孔复古 B.优胜劣汰、民主科学C.思想解放、救国图强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阅读以下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

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孔子改制考》ﻩB.《海国图志》C.《天演论》D.《变法通议》3.陈旭麓:“把‘西用’放在‘中体’的轨道上,使它有个晋身之阶,有个‘用武’之地,这就是一个进步。

而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之内,是很难完全如愿的。

”这表明作者强调( )A.“西用”与“中体”本身就相互矛盾B.“中体西用”思想推动了向西方学习进程C.“中体西用”就是只强调经济改革 D.用西方的技术维护中国体制是难以做到的4.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

”这一主流思想是指(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5、从19世纪初对西方的轻蔑排斥到20世纪20年代对西方的崇拜,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

一位政治家用以下的话总结了这个变化的顺序:“首先是影响器物的技术;而后是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最后则是触及精神生活核心的观念。

”照此说法,“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的事件应该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6.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

必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B. 秦始皇统一了货币C. 秦始皇推行了郡县制D. 秦始皇推行了分封制答案:D2. 唐朝时期,负责管理全国财政的机构是:A. 尚书省B. 门下省C. 户部D. 礼部答案:C3. 明朝时期,实行“海禁”政策的皇帝是:A. 朱元璋B. 朱棣C. 朱高炽D. 朱瞻基答案:A4.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发生在清朝末年B. 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贸易C.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D. 鸦片战争后,中国获得了香港岛答案:C5.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C.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孙中山D.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行了君主立宪制答案:D6.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B.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决定C.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反对帝国主义”D.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反对封建主义”答案:D7.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全民族抗战B. 抗日战争的起点是1937年的七七事变C. 抗日战争的转折点是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D. 抗日战争的结束标志是1945年的日本投降答案:C8.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B.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C.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D. 新中国的成立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答案:B9. 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文化大革命发生在1966年至1976年B. 文化大革命的口号是“打倒一切”C.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遭受了严重破坏D.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标志是1976年毛泽东的逝世答案:D10.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 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B. 改革开放的起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C. 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 改革开放的结果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有:A.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B. 秦始皇统一了货币C. 秦始皇推行了郡县制D. 秦始皇推行了分封制答案:ABC2. 下列关于唐朝盛世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有:A. 唐朝时期,经济繁荣B. 唐朝时期,文化繁荣C. 唐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D. 唐朝时期,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答案:ABC3.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有:A. 鸦片战争发生在清朝末年B. 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贸易C.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D. 鸦片战争后,中国获得了香港岛答案:ABC4.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有: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C.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孙中山D.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行了君主立宪制答案:ABC5.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有:A.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B.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决定C.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反对帝国主义”D.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反对封建主义”答案:ABC三。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 第1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 第1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作业)

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基础达标]1.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

“他们”应是指()A.抵抗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答案 A解析从材料信息“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师夷”“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为首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启发人们冲破闭关锁国的牢笼,拓宽视野去认识世界,故选A。

2.“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下列政治派别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早期维新派B.洋务派C.顽固派D.革命派答案 A解析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工商”“速立宪法”等,由此判断是早期维新派的主张,故选A项。

3.有人评价它:躯干似“西”,头脑是“中”,似是而非,不伦不类。

“它”是()A.托古改制B.中体西用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答案 B解析托古改制中头脑已经是西方思想,故A项错误;中体西用,学习西方器物,指导思想还是传统思想,故B项正确;三民主义从内容到形式均属于西方,故C项错误;民主科学内容和形式均是来自西方,故D项错误。

4.近代中国某位思想家在其著作中证明孔子是一位维新派,并用孔子来支持自己的变法主张。

这位思想家是()A.魏源B.康有为C.严复D.谭嗣同答案 B解析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并积极推动维新变法运动。

因此B项正确。

5.(2018·洛阳高二质检)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上下千岁,无时不变,无事不变”,“变者,天下之公理也”,驳斥封建顽固派“墨守祖宗成法”。

在此,梁启超主张() A.“师夷长技” B.“中体西用”C.因循守旧D.变法革新答案 D解析题干材料中梁启超“无事不变”“变者,天下之公理”的主张及对顽固派的驳斥,体现了变法革新的思想,故选D项。

6.除了知识分子队伍之外,梁启超还影响了一般的民众,只要是粗通文墨的人,在那个时代,很少有人没有受到过他的思想的影响。

高中必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必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必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D. 国内政治腐败2.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包括:A. 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B.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C.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D. 所有以上3. 以下哪项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特点:A. 提倡民主与科学B. 反对封建礼教C. 提倡文言文D. 提倡白话文4. 辛亥革命推翻了:A. 清朝统治B. 封建制度C.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D. 以上都是5.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所有以上6.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20年B. 1921年C. 1927年D. 1949年7.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辛丑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亥革命后条约》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主要在:A. 东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华东地区D. 西南地区9.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 内战问题B. 经济恢复问题C. 社会稳定问题D. 所有以上10.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战役:A. 淞沪会战B. 平型关大捷C. 台儿庄战役D. 淮海战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五四运动爆发于______年。

12. 辛亥革命后,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是______。

13.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等。

14.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口号是______。

15.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7. 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高考历史(必修三专题三)2新文化运动

高考历史(必修三专题三)2新文化运动

必修三专题三:2、新文化运动一、选择题1.(2012年2月信阳市二模28题)1911年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毕业的丁文江参加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并在京师大学堂开讲地质学。

这表明A.中国传统因素融入到近代教育中B.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C.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仍然存在D.中国开始引进西方自然科学知识2.(2011年12月山西诊断16题)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

”这里的“格致”是指A.程朱理学 B.中国传统科学技术C. 民主和科学 D.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3.(2012年1月永州市一模11题)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

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这一评价A. 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 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 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 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4.(2012年1月韶关一模15题)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的“激进”其实是清政府的“极端”逼迫出来的。

……与其呼吁民众不要“激进变革”,不如吁请统治者不要“极端顽固”。

可以佐证此观点的是A.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B.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D.北洋军阀与新文化运动5.(2011年9月珠海市摸底15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中维护孔子的地位,把孔子尊为主张变革的先师;而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却批判孔子,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①前者是在民族危机加深和中国资本主义刚刚产生的情况下出现的②后者是在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背景下发生的③前者借助孔子的权威来论证变法的合理性④后者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其目的是打破封建思想束缚A.①②③④ B.①④C.②③④D.②③6.(2012年1月南阳市期末20题)鲁迅先生在《看镜有感》中有一段很有名的话:“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

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汇编(历史)3

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汇编(历史)3

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汇编(历史)必修三专题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2012年山东基本能力历史)6. 汉印体现了汉代文化艺术博大雄浑的气象。

为适合印面的方形,其布局严正均匀,端庄大方,笔画多方折、盘曲。

下列篆刻最能体现上述特征的是答案:B2、(2012年上海文综历史)13.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

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答案:A3、(全国文综卷1)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这反映了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解析】考查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

每个时代文学创作都有其独创性,诗在唐朝、词在宋朝发展到顶峰。

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

反映王国维推崇古代的,轻视现代的观念。

【答案】B4、(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12. 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集合,彰显了宣纸“纸寿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

图3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答案:C5、(2012年新课标卷)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

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应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解析:本题包括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两部分内容。

以历史传说入题是命题者创新的反映,表明学生在中学阶段要拓展自己的学习空间。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时测试题(全册 共103页 附答案)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时测试题(全册 共103页 附答案)

最新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时测试题(全册共103页附答案)目录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后篇巩固探究一、选择题1.一篇历史论文中指出:“蔡伦在造纸术的发明和完善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造纸的祖师。

”这一说法()A.肯定了蔡伦是中国造纸术的唯一发明者B.可以直接印证蔡伦是古老造纸术的改进者C.旨在说明蔡伦在古代造纸术改进中的作用D.属于研究中国古代造纸术的第一手材料解析:A项说法错误,蔡伦对造纸术进行了改进,不是唯一发明者;题干中的历史论文不可以直接印证蔡伦是古老造纸术的改进者,排除B项;根据“蔡伦在造纸术的发明和完善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造纸的祖师”,可知C项正确;D项错误,历史论文是经过作者加工过的,不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古代造纸术的第一手材料。

答案:C2.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这里反映的真实情况是()A.活字印刷术效率高B.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正比C.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反比D.雕版印刷术麻烦解析:题干材料的意思是如果印数少的话,并不是很方便,如果印数多了的话,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质量和速度都得到很大的提升,故选A项。

答案:A3.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风雨晦冥时,唯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是()A.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B.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C.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D.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解析:由“凭针盘而行”,可知“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是指南针。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故选C项。

答案:C4.唐中期有了用硝石、硫磺、木炭制成火药的方法,至唐末火药用于军事,到宋代则出现了“突火枪”等管形武器;战国时已有“司南”,后来人们用磁针制成了指南针,北宋用于航海;在印刷术方面,毕昇在唐代雕版印刷术日臻成熟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必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

请问,秦朝的都城是哪里?A. 长安B. 洛阳C. 咸阳D. 邯郸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进士科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请问,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著名的进士?A. 王安石B. 李白C. 杜甫D. 韩愈3. 明朝时期,海禁政策导致了中国与外界的贸易受到限制。

请问,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是什么?A. 防止外敌入侵B. 经济自给自足C. 维护封建统治D. 以上都是4. 清朝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

请问,以下哪个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马关条约B. 南京条约C. 辛丑条约D. 瑷珲条约5.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请问,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是?A. 1911年B. 1912年C. 1913年D. 1914年6.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伟大战争,它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

请问,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是?A. 1945年B. 1946年C. 1947年D. 1948年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请问,以下哪个五年计划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A. 1953-1957B. 1957-1961C. 1961-1965D. 1965-19698.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问,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间是?A. 1966年B. 1967年C. 1968年D. 1969年9.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请问,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者是?A. 毛泽东B. 邓小平C. 周恩来D. 朱德10. 21世纪初,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练习题(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练习题(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

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

这部著述是()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2.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

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

”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3.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偷运西学的“移花接木”方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

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政治学说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C.将西方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化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4.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

”这位思想家主张()A.民主共和B.改良维新C.暴力革命D.君主专制5.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

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在改版时都改作“洋”了。

这一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6.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

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7.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必修三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必修三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必修三一、选择题1. 以下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观点,哪一项是正确的?A. 文艺复兴起源于中国B. 文艺复兴期间,人们主要关注宗教问题C.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D.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答案:D解析:文艺复兴起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其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而非宗教问题。

它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但不是第一次,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通常认为是古希腊时期的启蒙运动。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导火索是什么?A. 萨拉热窝事件B. 法国与德国的矛盾C. 英国与德国的海军竞赛D. 俄国的扩张政策答案:A解析: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导火索。

二、简答题1. 请简述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及其贡献。

答案: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包括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

伏尔泰主张理性、批判宗教迷信和封建专制;卢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强调人民主权;孟德斯鸠则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政治理论,对后来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请简述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答案: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生产方式,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社会阶级分化等问题。

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全球贸易的扩张,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论述题1. 论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一场重大社会政治运动,它推翻了波旁王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它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终结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对世界范围内的民主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促进了民族主义和民主思想的传播,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束语:通过本次历史试题的学习和解析,我们不仅回顾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也加深了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

高中历史必修三测试题[带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三测试题[带答案解析]

高二历史(必修)试题一、选择题1.“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至今,孟子后来成了大思想家.的思想是A “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 “仁爱待民,以德服人”C “天道自然,无为而治”D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2.关于孔子思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出“仁”学说 B.维护周礼 C.倡导“为政以德” D.提出“民贵君轻”思想3.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4.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主要是利用了改造后的儒家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B.“民贵君轻”的思想C.“仁”与“礼”学说 D.“大一统”的思想5.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A.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 B.汉武帝创设太学 C.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D.明朝八股取士6.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这种变化,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 .“宇宙便是吾心”C .“工商皆民生之本”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B .宋词是宋代文学的标志C .元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D .明清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繁盛时期8.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A .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B .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C .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D .把儒家思想与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相结合9.下列不属于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是A .康有为B .梁启超C .严复D .林则徐10.五四运动后,成为新思潮主流的是A .民主和科学的思想B .文学革命思想C .宣传维新变法D .马克思主义传播11.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A .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B .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一致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12.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根据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根据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根据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
本文旨在针对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进行解
析和梳理,以供学生备考和复参考。

首先,我们对测试题进行分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测试题
共由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组成,其中难度逐渐递增。

学生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有针对性地备考方式,比如对于选择题,
可以考虑做更多的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以加强基础能力;对于填空
题和简答题,要掌握关键词汇和知识点,注意点线结合,全面把握
题意;对于论述题,除了准确概括核心内容外,还要注重论证力度
和逻辑性,使文章层次清晰、内容充实。

接下来,我们对答案进行整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答案全
册包含了测试题每一题的详细答案和解析,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
帮助的。

答案对于学生成绩提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可以及时纠正错解,避免错误形成惯性;2. 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知识储备;3. 可以引导学生复方法,提升研究效果。

最后,我们对备考和复提出几点建议:1. 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做到有步骤、有计划地研究;2. 积极做好笔记,注重总结与归纳,
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3. 加强历史名词解释和重要人物事迹记忆,
做到信手拈来;4. 重视历史学科的交叉性,注重知识点的关联与整合。

只有通过全面综合地研究和复历史知识,才能更好地应对高考
历史试题的挑战。

总之,本文提供了一些备考和复习的建议,并对人教版高中历
史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希望同学们通过自
己的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15

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测试:15

阶段性测试题十五(必修三专题三、四专题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2·吉林质检)胡适指出,“……评判的态度含有几种特别的要求:⑴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⑵对于古代遗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这句话在今天还是不错吗?’⑶对社会上糊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问‘大家公认的,就不会错了吗?人家这样做,我也该这样做吗?”材料中胡适强调的是()A.对古代制度的彻底否定B.对事物的评判要依据现状C.不很相信存在过的事物D.对事物怀疑、质疑的态度【答案】 D【解析】材料的基本思想是依靠人的理性和判断,通过质疑对过去的制度、圣贤教训和社会上公认的一些行为进行一个基本的是非判断。

文中指出对古代的一些制度是否有存在的价值应该持怀疑的态度,不是彻底否定,排除A项,材料说的只是对事物的态度而不是评判的依据,排除B项;C项的叙述也失之偏颇,不符合材料的基本思想。

2.(2012·德州)《海国图志》是中国第一部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社会风俗的著作,但在当时的中国此书的印数不超过一千,后被列为禁书。

但在后来的日本此书被翻印几十万册,成为当时日本学习西方的启蒙读物。

据此,我们在分析此书的历史影响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①分析书籍的内容②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③书籍的印数与读者的数量范围④书籍的知识缺陷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 C【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解答。

书籍的知识缺陷与其历史影响关系不大,故排除含④的各项。

3.(2012·滨州)“以忠刚慑泰西之魄,而以精思窃制器之术,国耻足兴……。

”该观点应该出自()A.曾国藩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答案】 A【解析】材料体现了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四者中只有曾国藩是其代表人物。

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

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

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A. 古代政治制度B. 封建社会经济结构C. 世界历史大事D. 古代文化与科技2.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是在哪个朝代开始的?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3.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主要是什么形式?A. 国有制B. 私有制C. 集体所有制D. 混合所有制4.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望远镜5. “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哪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6.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政治家?A. 孔子B. 秦始皇C. 汉武帝D. 王安石7. 封建社会中,农民的主要生产方式是什么?A. 手工业B. 农业C. 商业D. 渔业8.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文化成就?A. 唐诗B. 宋词C. 元曲D. 明清小说9. 封建社会中,皇帝的权力主要来源于什么?A. 人民选举B. 世袭制度C. 宗教信仰D. 军事实力10. 以下哪个时期不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时期?A. 春秋战国B. 秦汉C. 唐宋D. 明清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现象主要表现为________和________。

13.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________,强调________和________。

14. 四大发明中,________是中国古代航海和地理探索的重要工具。

15. 封建社会中,________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的重要手段。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17. 描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项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禅让制D. 世袭制答案:B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进士科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以下哪项不是进士科的考试内容?A. 经义B. 策问C. 诗词歌赋D. 律令答案:D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求海外资源D. 军事征服答案:B4. 清朝末期,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民族矛盾激化B. 阶级矛盾激化C. 宗教信仰冲突D. 自然灾害频发答案:B5.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民主主义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_______制度。

答案:推恩令7. 唐太宗时期,实行了“_______”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

答案:和亲8.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海防,修建了著名的_______。

答案:万里长城9.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_______”政策,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

答案:金瓶掣签10.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主义运动,其爆发的导火索是_______。

答案: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请简述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唐朝科举制度以考试选拔官员,强调公平竞争,选拔人才更加注重实际才能和知识水平。

科举制度的实行,促进了社会流动,提高了官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对后世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三 专题3【含点拔解析】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三 专题3【含点拔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1.(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23题)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

”这位思想家主张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答案】B【点拨】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位思想家主张变法,实现民权自由,但却反对革命,可知其为维新派代表。

2.(2008年江苏高考7题)如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A.魏源B.林则徐C.洪仁玕D.严复【答案】D【点拨】题目所给的漫画是讽刺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而严复是将进化论引入中国的第一人,是该理论的坚定的支持者。

选D项。

3.(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14题)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

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答案】C【点拨】该类题,更加考察考生对于历史史实的掌握与运用,超越简单机械的记忆、背诵。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体现中体西用的特点,属于洋务派的言论。

张之洞强调“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的言论表面上是要“新旧兼学”,实际上是站在旧学、中学一边,反对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伦理学说。

排除A。

“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强调中西文化之间只是性质而非程度的差异,由这种性质差异又导出所谓“以中济西”论。

这是新文化运动中杜亚泉以伧父为笔名,发表了一系列论述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文章,与陈独秀论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测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1.鸦片战争前后,最早向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A.魏源B.林则徐C.曾国藩D.康有为2.从洋务派的出发点、‚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方面看,洋务派办教育、办海防、办工业,洋务运动的本质是A.维护清政府的统治B.在上层建筑领域学习西方C.洋务派要实施新政D.学习西方的科技3.康有为论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借助的理论是①儒家今文经学的‚三世说‛②西方的启蒙思想③西方的进化论④孔子的伦理道德理论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4.下列维新人士中,直接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是A.严复B.康有为C.梁启超D.谭嗣同5.下列哪一个团体将‛建立民国‛正式确立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共同奋斗的目标A兴中会 B光复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6.请观察下列两幅人物及其活动的图片,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主题应该是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思想体系创新不断C.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D.民主思想深入人心7.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认为,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救亡之道首先是A.推翻袁世凯的独裁统治B.改革政治制度,扩大民主权利C.结束军阀割据,统一中国D.以西方文明取代中国的封建文化8.蔡元培为北大提出‚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方针,实际目的在于A.让各种学术主张在北大自由发展B.让新思想在北大传播C.为新文化运动在北大开展开路D.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9.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其‚科学‛的含义是指①自然科学法则②科学精神③反对封建迷信愚昧④反对偶像崇拜A. ①②B. ③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10.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其依据包括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④宣传马克思主义,使新文化运动进入新的时期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1.最早倡导‚文学革命‛的是A.陈独秀B.鲁迅C.胡适D.蔡元培12.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述评,与史实不符的一项是A.标志着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方面已经进入到新的高度B.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表明李大钊等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者C.推动中国民主科学思想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D.其对传统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容低估13.新文化运动后期,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根本原因是A.李大钊等的积极宣传B.俄国社会主义十月革命的影响C.反对传统文化的结果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4.《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之所以是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主要是它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①唯物主义史观②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③经济学说④社会主义理论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D. ③④15.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出现分化,主要是因为A.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B.李、胡的‚问题与主义之争‛C.五四运动期间对学生运动的态度D.胡适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16.李大钊、胡适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表面上看,其实是A.是否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之争B.胡适反对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C.李大钊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D.李大钊、胡适两位知识分子的学术论争17.陈独秀等最终选择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A.‚问题与主义之争‛教育了广大青年B.陈独秀、李大钊等要组织中国共产党C.认为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问题D.他们已经先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18.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19.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20.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

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21. 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

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A.提倡反清复明 B.抵制保皇势力 C.宣扬传统文化 D.激发民族主义22. 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

‛由此可见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3. 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在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24.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25.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

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这一评价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26.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

以今日之见A.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B.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C.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D.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27.‚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

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

这部著述是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孔子改制考》28.《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

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

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29.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30.下列哪项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A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B<共产党>月刊的创办,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C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建党活动D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深入工人群众进行宣传二、简答题:共2题,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

《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

见贤焉,然后用之。

‛《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材料二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

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材料三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

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4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思想的异同。

(5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7分)32.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

剥茧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材料二: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去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警告青年》(1915年9月)材料三:欲改造吾国民之无知,使之脱胎换骨,恐使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涉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

此。

之所以专对去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

——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月)(1)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所提到的‚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