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4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明基因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2)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说。

(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

(3)运用证据和逻辑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

(2)认同人类探索基因表达的奥秘的过程仍未终结。

(3)通过介绍科学史实,开阔学生的眼界,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三、教学难点:
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反思
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感觉到这节课在以下两方面收到了较好效果:一是通过创设问
题情境、演示图片和动画、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转录、翻译过程等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兴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观察和归纳能力;二是通过收集交流有关基因研究的素材,课件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家研究等教学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处理信息、语言表达及比较、分析、想象等探究性思维能力。

但教学中发现,课堂上学生动手练习少,不利于学生脑手结合形成技能,也不利于当堂知识的理解巩固,因此需要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充实。

人教版高中生物 必修2第4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 必修2第4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基因指导蛋白质
的合成
一教材分析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中第一节第二课时内容||。

本节内容既是对前章基因的定义进一步的解说||,又是对下一节内容的垫定基础||,同时又为第5章《生物的变异》作铺垫||。

本节教学的核心是理解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运用纸制模型模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抽象的内容||。

在每个知识点设置相应的小问题||,使学生步步深入||,突破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还通过对密码子的研究和对如何抑制翻译过程的思考||,让学生感受到细胞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体||。

二、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
通过对转运RNA结构的分析以及密码子简并性和通用性的特点||,认同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生命观念||。

2.科学思维
结合密码子的发现与破译||,基于生物学事实与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阐释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

3.科学探究
利用模型建构翻译的过程||,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实践能力||,在探究中善于团队合作||。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以及相关的概念:密码子和tRNA
2.教学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四、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讲述法、模拟展示法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第2 课时)
遗传信息的转录:DNA→RNA 翻译:RNA→蛋白质。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导学案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导学案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课前预习案【预习目标】1.比较DNA和RNA的区别2.尝试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3.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温故知新】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2.DNA的主要分布场所3.DNA分子能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

4.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种,氨基酸结合成蛋白质的方式和场所分别是、。

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5.生物体性状的控制者和体现者分别是和。

【预习导航】课前完成1.RNA的基本组成单位:_______________ 。

2.RNA的结构:一般是_______链,且比DNA短。

3.RNA与DNA的区别:(1)组成成分的区别;(2)结构的区别。

4.为什么RNA适于作DNA的信使?(1);(2)。

5.D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包括和两个过程,两个过程的主要场所分别是和;两个过程的模板分别是和。

6.密码子是。

7.把氨基酸搬运到核糖体中的“搬运工”是。

①结构:呈_______________,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为__________。

②特性: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______种氨基酸。

【预习自测】1.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 )2.转录时以DNA的两条链同时作模板,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 )3.密码子与氨基酸是一一对应关系。

( )4.细胞中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依次连接而成一个mRNA分子。

( ) 5.已知氨基酸的序列,可确定mR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

( )6.蓝藻细胞的遗传信息的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

( )课内探究案【学习目标】1.简述DNA与RNA的主要区别。

2.说明密码子、反密码子、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3.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的过程。

【合作探究】一、遗传信息的转录1.RNA的概述问题1:为什么RNA适于做DNA的信使呢?阅读课本P62-63图4-1、4-2、4-3,比较DNA和RNA的区别及简单说明三种RNA的种类和功能。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一、学科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科学思维:能够基于事实和证据采用适当的科学思维方法揭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以及RNA适于做DNA的信使的原因。

3.科学探究: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动手的能力,激发积极探索生物学知识的热情。

4.社会责任:形成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和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师:点评学生的预习情况,特别是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1.导入:以问题探讨的形式。

1、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什么部位?2、生物的性状或生命的主要功能由什么物质承担?3、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的什么部位?4、细胞核中的DNA能不能到细胞质中去直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DNA与蛋白质之间有无中间物质充当信使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对本节内容的探讨与学习中。

师:展示科学实验:1955年,布拉舍用洋葱根尖和变形虫进行实验。

如果往洋葱根尖细胞和变形虫中加入RNA酶分解细胞质中的RNA,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就会停止。

而再加入从酵母菌中提取的RNA,则又能够合成一定数量的蛋白质。

生:得出结论,问题:DNA与蛋白质之间有无中间物质充当信使呢?答:有,是RNA2.知识梳理(1)RNA ——核糖核酸a. 基本单位:b. 空间结构特点:(2)RNA的分类:a.信使RNAb.转运RNAc.核糖体RNA(3)DNA和RNA 的主要区别:对位训练1构成人体的核酸有两种,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有多少种?碱基有多少种?( )A.2种4种B.4种4种C.5种5种D.8种5种思考探究1为什么RNA适合作DNA的信使呢?思考探究2根据以前学习的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阅读课本63页第三自然段及图4-4,试讨论分析下列问题:(1)遗传信息转录的场所是什么?可能需要哪些条件?结果形成了什么?(2)你认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应该是如何进行的?请简要叙述。

学生黑板展示基因的转录。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 基因的表达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导学案设计(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 基因的表达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导学案设计(1)

第四章第 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概述遗传信息的翻译2. 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学习重点】重点: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难点 :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使用说明】1.完成自主学习,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确定自己的疑难点2.认真独立完成自学检测【课前预习案】※自主学习一、基础知识学习1.密码子是。

2.把氨基酸搬运到核糖体中的“搬运工”是。

①结构:呈 _______________,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为 __________。

②特性:每种 tRNA 只能识别并转运______种氨基酸。

二、基本过程学习阅读教材 P66第二段及图 4-6 概括翻译的过程,以简练的语言分步骤叙述1. mRNA 进入细胞质,与 ___________结合。

2. 与 mRNA 相互识别,携带特定的氨基酸进入相应的位点。

3.氨基酸形成 _______而转移到占据位点 2的 tRNA 上。

4.核糖体沿移动,肽链延伸。

5.遇到密码子,合成终止。

6.肽链从 _________上脱离,经过一系列步骤,盘曲折叠成成熟的蛋白质分子。

【自学检测】1.下列哪项名称与功能是匹配的 ( A.rRNA —包含产生新核糖体的密码子B.DNA—携带氨基酸到核糖体2.在下列细胞或生物体中,能独立进行“翻译”的是 ( A . SARS 病毒 B.人体成熟红细胞 C.艾滋病的病原体 D.蚕豆根尖生长点细胞3.肌肉主要由蛋白质构成,但平滑肌和骨胳的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 A .所含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不同 B.肌肉细胞的形状不同C .在人体内的分布位置不同 D.控制蛋白质合成的 DNA 结构不同【课内探究案】※探究点一:遗传密码1.信使 RNA 上至少由个碱基来决定一个氨基酸,遗传密码子位于上。

2.观察教材 P65表 4-1的密码子表 , 你有哪些发现 ? 与同学一起交流。

①在 64个遗传密码子中,能决定氨基酸的遗传密码子只有个。

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学案

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学案

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课堂互动探究案课程标准概述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生物的性状主要通过蛋白质表现素养达成1.利用对比分析,归纳和概括,辨别三种RNA的结构和组成。

(科学思维)2.通过图示和列表比较转录和翻译的异同。

(科学思维)3.从存在位置、作用等方面,探讨密码子、反密码子和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构建知识脉络。

(生命观念)4.通过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过程。

(科学思维)5.通过对中心法则的理解记忆,认同遗传信息流动的观念。

(生命观念)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荧光标记技术,首次确定了蛋白质合成的时间和地点。

该技术允许研究者在活细胞中直接观察mRNA 分子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有助于揭示蛋白质合成异常引发人类疾病的具体机制。

mRNA在运出形成细胞核之后没有马上开始蛋白质翻译,而是进入细胞质几分钟之后才开始翻译。

试问mRNA 在蛋白质形成过程中起什么作用?探究点一遗传信息的转录【师问导学】1.阅读教材P64~65,分析图4-2、4-3,探究RNA为什么能作为DNA的信使。

2.仔细分析教材P65图4-4,探究下列问题:如下所示为一段DNA分子,如果以β链为模板进行转录,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对应的mRNA的碱基序列。

(2)转录成的RNA的碱基序列,与作为模板的DNA单链的碱基序列有何关系?与DNA的另一条链的碱基序列相比有哪些异同?3.经测定,甲、乙、丙、丁4种生物的核酸中碱基所占的比例如下表:(1)甲、乙含有哪种核酸?二者有什么区别?(2)丙中含有的核酸是哪种?依据是什么?(3)丁的核酸中含有几种核苷酸?(4)RNA为什么适合做DNA的信使?【智涂笔记】误区警示:(1)转录不是转录整个DNA,而是转录其中的基因,不同种类的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mRNA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但tRNA和rRNA的种类没有差异。

《第4章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4章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1. 理解和掌握基因表达的基本过程;2. 理解遗传信息如何从DNA传递到RNA,再由RNA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3. 意识到科学探索的持续性和基因研究的重要性。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理解:学生应阅读课本中的相关章节,了解基因表达的基本过程。

特别关注基因、mRNA、tRNA、rRNA和蛋白质等概念,以及遗传信息从DNA传递到RNA的过程。

2. 问答环节:学生应就基因表达的过程提出至少三个问题,可以是关于过程的具体细节,也可以是对于某些概念的理解。

教师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和解释。

3. 实验模拟:学生需利用提供的材料(如模型、纸张、笔等),模拟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学生需要描述他们的实验过程,并解释如何通过这个模拟实验来展示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4. 知识应用:学生应思考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生物工程、医学、农业等领域,并尝试阐述这些应用的意义。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能依赖他人的答案或信息。

2. 认真思考:学生应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内容,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充分理解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3. 实验细致:对于实验模拟环节,学生需仔细按照说明和指导操作,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 查阅资料:学生可以使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进行学习,但要避免抄袭或复制他人的成果。

四、作业评价1. 准确性:评估学生对基因表达过程的理解是否正确,特别是对于关键概念和步骤的理解。

2. 表达清晰度:评估学生是否能清晰、准确地描述他们的实验过程和思考结果。

3. 知识应用: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将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4.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正确、细致,是否能够按照说明完成任务。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反馈和建议。

2.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解答和解释。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 基因的表达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 基因的表达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引导学生总结答案:(mRNA上的碱基可以携带DNA上的遗传信息。RNA分子较小,可以从核孔中出来进入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设疑:DNA的遗传信息是怎样传给mRNA的?想知道吗?(引出转录的问题。)串认真观察每个过程的变化特点。并完成学案上的表格第一列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2.识图比较DNA和RNA为转录的学习作铺垫
3.突破转录的过程这一重难点
4.探究密码子的概念、种类、及特性
参考答案;(课件逐一显示)
1.发生在细胞的细胞核内。
2.因为这些RNA分子在A组变形虫细胞核内合成,在B组变形虫细胞中被释放到细胞质中。.
3.其巧妙之处在于:跟踪追击(标记物),适时交换(细胞核)。
设疑以激发探究的欲望
通过观察、表演、讲述、填表来突破这一难点。
学生都想当演员,因此,选演员时,学生热情高涨,回答问题积极。很好地加强了对知识点的巩固和理解。
目的是让观众也参与进来。
出列可能会错,拿氨基酸可能会错,生1可能会把二肽放在生4手里。
通过纠错,会有其他同学替换上场。
5.生6携带组氨酸进入2号位,重复前面的步骤,直到没有演员过来,翻译停止。
6.最后生1介绍:“肽链离开核糖体,被送到相应的位置盘曲折叠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我离开mRNA,然后mRNA可能会解体。
鼓掌,退场。
总结提问:谁搬运了组氨酸?(生4和生5)这说明了什么?(一种tRNA只能搬运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tRNA搬运。
继续设疑:tRNA怎样把细胞质中游离的氨基酸运到蛋白质的“装配机器”——核糖体上呢?————引出对翻译过程的学习
翻译的过程:
首先提出问题串:翻译的场所、过程、原料、产物、酶、模板、模板的去路、配对的原则分别是什么?

4.1《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4.1《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⑱ 基因表达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基因表达的研究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基因表达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基因表达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基因表达知识的掌握情况。
10. 基因表达调控的意义:基因表达调控是生物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有助于生物体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保持稳定的蛋白质水平。
11. 基因表达调控的方式:基因表达调控包括转录水平的调控、翻译水平的调控以及翻译后修饰的调控等。
12. 转录因子的作用:转录因子是一类能够与DNA分子上的特定序列结合,从而调控基因转录过程的蛋白质。
④ 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概念:密码子是指DNA和RNA上的三个相邻核苷酸组成的序列,用于编码氨基酸。反密码子是指tRNA上的三个相邻核苷酸组成的序列,与密码子互补配对,用于携带氨基酸。
⑤ tRNA的作用:tRNA是转运RNA的简称,它携带氨基酸,并在翻译过程中将氨基酸转移到核糖体上,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⑨ 基因表达调控的方式:基因表达调控包括转录水平的调控、翻译水平的调控以及翻译后修饰的调控等。
⑩ 转录因子的作用:转录因子是一类能够与DNA分子上的特定序列结合,从而调控基因转录过程的蛋白质。
⑪ 基因表达与个体发育的关系:基因表达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指导着细胞的分化、组织的形成以及器官的发育。
4.1《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全套学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全套学案

第四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与方法: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讨基因的表达的生物学意义。

【学习重点】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学习难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学法指导】注重分析与理解教材所给图解,找出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知识链接】1、基因是有的DNA片段.基因通过来控制生物性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中的上.2、简述DNA的复制过程及所需条件?【学习过程】一、遗传信息的转录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那么,DNA携带的遗传信息是怎样传递到细胞质中去的呢?分析推理:推测有一种物质能够作为传达DNA信息的信使,科学家发现此物质就是。

【问1】:为什么RNA适于作DNA的信使呢?【问2】:DNA的遗传信息是怎样传给mRNA的?(理解过程)①DNA双螺旋,DNA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其中一条链提供准确;②游离的核苷酸随机地与DNA链的碰撞,当核苷酸的碱基与DNA的碱基时,两者以结合。

③新结合的核苷酸连接到正在合成的分子上;④合成的mRNA从DNA链上,而后,DNA双链。

2.转录得到的RNA仍是碱基序列,而不是蛋白质。

那么,RNA上的碱基序列如何能变成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呢?mRNA如何将信息翻译成蛋白质?【问3】mRNA的遗传信息是如何传给蛋白质的?①mRNA进入细胞质后,就与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结合起来,形成合成蛋白质的“生产线”。

②将蛋白质搬运到“生产线”上的“搬运工”是。

其一端的3个碱基可以与mRNA 上的互补配对,从而按一定顺序搬运氨基酸到mRNA上,合成肽链。

③核糖体可以沿着mRNA移动,不停地读取密码子进行肽链的合成,直至读到为止。

④肽链合成后,就从核糖体与mRNA的复合物上,被运到各自的“岗位”,盘曲折叠成具有特定的蛋白质分子,开始承担细胞生命活动的各项职责。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案

2、学案导第四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材分析:本节是第四章学习的基础,也是本章教学的难点所在。

本节内容不仅抽象复杂,而且涉及的物质种类非常多,主干知识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侧枝内容是DNA与RNA结构的比较、核糖与脱氧核糖的比较、三种不同种类的RNA以及遗传密码的组成。

在处理主干和侧枝内容关系时,要合理分配时间,明确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⑵理解遗传信息与“密码子”的概念⑶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2、能力目标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⑵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

⑶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并制作蛋白质合成过程的活动模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四、学情分析通过第二、三章的学习,学生对基因是什么以及基因能够决定生物体性状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并已经对基因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可充分利用开头的“问题探讨”、本节的插图,设计一些深入浅出、环环相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讨论,让学生从中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乐趣。

五、教学方法1、教师讲述、举例、图示、启发与学生阅读、思考、讨论探索相结合。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完成课前预习学案,提出疑惑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训练与提高、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多媒体课件、信使RNA和转运RNA结构对比图片七. 课时安排:2课时八.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㈠预习检查、总结疑惑㈡情境导入、展示目标,〖问〗当我们认识到基因的本质后,能不能利用这一认识,分析现实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呢?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像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描述的那样,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呢?如果能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你认为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引导组织学生阅读P61第4章的章图。

高中生物 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生物学案

高中生物 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生物学案

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目标展示一、学习目标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学习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预习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正确的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结合教材助读中问题提示,阅读教材。

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小组学科组长可安排组内同学互助完成。

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后,通过预习检测题检测预习效果,查找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把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我的疑惑”中。

3.完成时间:20 分钟。

知识必备(你准备好了吗?)1.基因的本质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那么基因的遗传效应是指什么?2.生物的性状与生物内什么物质有关?为什么?3.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的什么部位?蛋白质在细胞的什么地方进行合成?4.在基因表达过程中DNA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请猜测可能的途径有哪些?并判断那一途径最合理,为什么?教材助读(精读教材,自我领悟)一、遗传信息的转录(DNA携带的遗传信息是怎样传递到细胞质中去的呢?)阅读教材P.62~63相关内容,分析图4-1、4-2、4-3和图4-4回答下列问题:1.你了解RNA分子吗?(1)什么是RNA?它是基本组成单位有几种类型?(2)RNA分子通常是什么结构?(3)为什么RNA适于作为DNA的信使呢?(4)RNA有哪些种类呢?各自又有哪些功能呢?2. DNA的遗传信息怎么传给mRNA的?(1)什么叫转录?转录的单位是什么?在哪里进行?(2)DNA的两条链都能转录吗?转录需要哪些条件?(3)转录时DNA链完全解开吗?在转录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有什么特殊情况?(4)结合图解4-4叙述转录的过程如何进行的?转录有哪些特点?结果如何?二、遗传信息的翻译(遗传信息到达细胞质后,细胞又是怎样解读的呢?)阅读教材P.64~67,分析图4-5和4-6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翻译?(1)翻译的模板和场所分别是什么?(2)翻译的实质是什么?2. 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1)信使RNA上至少由几个碱基来决定一个氨基酸?①如果1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4种碱基能决定多少种氨基酸?②如果2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最多能编码多少种氨基酸?③如果一个氨基酸的编码至少需要多少个碱基,才足以组合出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2)观察教材P65表4-1的密码子表,你有哪些发现?与同学一起交流。

高一下学期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学案

高一下学期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学案

高一下学期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学案高一下学期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学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前3章学习逐步阐明基因的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基因在生物体内是如何起作用的,具体学习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是在前3章的基础上完成的,可以加深学生对基因及作用机理的认识;另一方面,又为后面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生物的变异和进化进行了必要的知识铺垫。

二、学情分析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大多数学生喜欢自主探究。

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电影、广播等多种传播媒体的介绍以及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已经初步形成了有关DNA、基因、染色体和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对基因是什么以及基因能够决定生物体性状也应该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

通过学案、动画、视频,分组讨论等手段,力求加深学生对转录和翻译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提升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概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

2.能力方面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遗传信息的的转录和翻译过程2.教学难点:遗传信息的的翻译过程五、教学用具课前准备:PPT、2段视频、学案六、教学策略与手段:由于本节内容抽象而且复杂,涉及的物质、名词又多,对转录和翻译过程尤其是翻译过程很难理解并掌握,本节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的过程,通过学案、动画、视频,分组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再通过多媒体完成对教材重点段落知识点检测和对教材重点思考与讨论的合理引导分析,使学生对本节课重点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深入理解与把握。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提示为辅的教学模式符合学生个性张扬,自我表现欲望强的心理特点,也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动画视频教学素材的使用,使转录和翻译的重难点内容凸现出来。

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导学案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导学案及答案
需要“搬运工”——。反密码子:tRNA呈________形,其一端有三个碱基可以与mRNA上的三个碱基配对,称为________,另一端可以携带________,tRNA有______种;一个tRNA只能携带______种氨基酸;一个氨基酸可以由______种tRNA携带。
4.翻译的过程
(1)mRNA进入细胞质,与结合。
能够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有______个;一个密码子对应______个氨基酸;但一个氨基酸可能有______个密码子(简并性)。
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和通用性(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2.遗传信息、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对比
遗传信息
密码子
反密码子


是指DNA上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
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
与mRNA分子中密码子互相配对的tRNA上的3个碱基


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翻译时决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与上3个碱基互补,以确定氨基酸在肽链上的位置


多种多样
共64种,编码蛋白质的密码子共61种,终止密码共3种,不能编码蛋白质
61种
3.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氨基酸,是怎样运到合成蛋白质的“生产线”上的呢?
(3)基本单位:,它是由一分子、磷酸和含氮碱基组成,
组成RNA的碱基有。
(4)分类:①在翻译过程中起模板作用的是;
②起转运作用的是;③参与构成核糖体的是。
2.完成表格内容,掌握DNA和RNA的主要区别
种类
DNA(脱氧核糖核酸)
RNA(核糖核酸)




碱基
(T)
尿嘧啶(U)
(A)((C)
磷酸

高中生物 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1)掌握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2)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基因概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学习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

(2)认同人类探索基因表达的奥秘的过程仍未终结,激发学生探知未知世界的欲望。

学习重点掌握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学习难点 (1)掌握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 (2)掌握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3)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以图解方法解决。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1、依据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完成以下内容。

2、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以备讨论。

知识准备基因和蛋白质的本质教材助读一、基因的概念1、概念:是有的DNA片段。

2、基因与DNA、性状、染色体间的关系⑴与DNA的关系:基因是有的DNA 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⑵与性状的关系:基因通过控制的合成来决定生物的性状。

⑶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主要存在于上,并呈排列。

染色体是基因的。

二、RNA的结构及种类1、RNA的结构结构基本单位碱基五碳糖RNA通常呈2、种类⑴信使RNA:转录DNA的,转递至中。

⑵转运RNA:携带特定的。

三、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1、转录⑴概念:在中,以DNA的为模板,按照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⑵条件:模板()、原料()、能量、酶(如)。

⑶RNA出细胞核的途径:通过,RNA从细胞核内进入细胞质。

⑷意义:DNA中的传递到信使RNA上。

2、翻译⑴概念:在中,以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序列的蛋白质的过程。

⑵密码子:指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个相邻的碱基。

⑶条件:模板()、原料()、酶、。

《第4章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4章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和掌握基因表达的基本过程;2.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基因表达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简答题:请简述基因表达的基本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

2. 实验分析:利用显微镜观察大肠杆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并分析蛋白质合成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请写出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原理、步骤、结果分析和结论。

3. 讨论题:假设你是一个生物技术公司的研发人员,你如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一种特定的蛋白质?请列出可能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作业要求:1. 简答题:请详细描述过程,不要遗漏任何步骤;2. 实验分析:请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蛋白质合成与基因表达的关系,并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3. 讨论题:请充分展开想象,尽可能列出多种可能的方法,并说明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四、作业评价:1. 作业完成情况:是否按时提交作业,是否认真完成作业;2. 答案准确性:简答题和讨论题的回答是否符合要求;3. 创新性:是否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4. 实验报告完整性:是否按照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原理、步骤、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五、作业反馈:1. 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反馈和建议,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2. 根据作业评价结果,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答疑;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具体作业内容如下:1. 简答题:基因表达的基本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请简述这两个过程的具体过程和作用。

2. 实验分析:请利用显微镜观察大肠杆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并分析蛋白质合成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1)准备大肠杆菌培养液;(2)制作临时装片;(3)用显微镜观察;(4)记录观察到的现象;(5)分析蛋白质合成与基因表达的关系;(6)写出实验报告。

3. 讨论题:假设你是一个生物技术公司的研发人员,你希望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一种特定的蛋白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第4章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 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第4章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 教案

课题名称第4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教师姓名学生年级高一下课时 1课程标准描述概述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考试大纲描述《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高考测试等级Ⅱ级: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见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第一部分转录。

必修二的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聚焦在了基因在哪里,基因是什么的问题,要学习基因有什么作用即基因的表达问题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是本章要讨论的问题,也是遗传学的基本问题,对于学生理解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习后续章节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

本节内容集中讲诉了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内容,即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较多较深,需要2课时,其中本次说课的内容转录需要1课时。

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插图多而且复杂。

插图包括结构示意图、化学组成区别图、转录过程流程图等。

能否处理好教材中的插图,是本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学生分析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和报刊、杂志、影片等媒体,已经对DNA、基因和染色体的概念及其关系有了初步了解,并且对基因是什么,以及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但学生并不知道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本次教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

学生已经对基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进一步探知有关基因的各种问题,虽然学生的逻辑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受年龄限制,理解能力有限,而学生在这个年龄段,有较强的求知欲、好奇心、积极性高,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切实可行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深度。

学习目标1.能辨析、区分三种RNA,口述三种RNA的特点;2.能叙述转录的场所、条件(原料、模板、酶、能量)、过程和特点。

重点能叙述转录的场所、条件(原料、模板、酶、能量)、过程和特点。

难点转录的场所、条件(原料、模板、酶、能量)、过程和特点。

《第4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4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基因、mRNA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以及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 理解遗传信息、蛋白质和表型之间的关系。

3. 学会分析并解释一些简单的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基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以及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PPT课件,包含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2. 准备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如显微镜、离心管等,以便学生观察和操作。

3. 准备一些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4. 准备一些练习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首先通过PPT展示细胞结构和基因信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细胞中基因和蛋白质的关系,再通过多媒体展示氨基酸的合成、转运和多肽链的折叠过程,引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主题。

随后,提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2. 探究新知:(1)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场所和方式:通过多媒体展示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方式是碱基互补配对。

(2)密码子与反密码子:通过多媒体展示密码子的概念和种类,让学生了解原核生物的遗传密码是简并的,同时了解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反密码子。

接着通过PPT展示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关系图,帮助学生理解两者间的关系。

(3)遗传信息的翻译:让学生了解遗传信息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和特点,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介绍密码子的简并性、终止密码子的无义性等知识。

(4)原核生物的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和真核生物的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对比:通过PPT展示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了解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方面的异同点。

3. 课堂活动:设计一些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例如,可以让学生扮演氨基酸、搬运者和核糖体,模拟氨基酸的结合、转移和释放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2.以DNA为模板转录RNA的过程:(1)DNA双链解开,DNA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2)游离的核糖核苷酸随机地与DNA链上的碱基碰撞,当核糖核苷酸与DNA的碱基互补时,两者以氢键结合(有RNA聚合酶参与);(3)新结合的核糖核苷酸连接到正在合成的mRNA分子上;(4)合成的mRNA从DNA链上释放。

而后,DNA双链恢复。

3.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自主学习一、RNA的组成及分类1.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

2.组成成分。

3.结构:一般是单链,长度比DNA短;能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

二、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1.遗传信息的转录。

(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2)过程:DNA解旋→原料与DNA碱基互补配对并通过氢键结合→mRNA新链的延伸→合成的mRNA从DNA链上释放→DNA复旋。

2.遗传信息的翻译。

(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密码子和反密码子。

①位置:密码子位于m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

②种类:密码子64种,其中3种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决定氨基酸的有61种。

(3)过程。

①mRNA与核糖体结合。

②tRNA与mR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将氨基酸置于特定位置。

③相邻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氨基酸连接形成肽链。

④肽链盘曲折叠,形成成熟的蛋白质。

合作交流1.判断正误:(1)转录是以DNA的两条链作为模板,只发生在细胞核中,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解析:对于真核生物而言,RNA主要是在细胞核中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合成的,除细胞核外,叶绿体和线粒体内也能合成RNA。

原核生物中RNA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2)D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解析:DNA把携带的遗传信息传递给mRNA后,由mRNA作为合成蛋白质的直接模板。

(3)密码子位于mRNA上,ATC一定不是密码子。

(√)(4)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解析: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2.问题导学:(1)在组成上,RNA与DNA相比有哪些不同?提示:五碳糖是核糖,碱基组成中没有T,而替换为U。

(2)在细胞核中转录出的RNA进入细胞质,是否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为什么?提示:没有。

转录出的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不穿过核膜,没有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遗传信息转录所必需的条件的是(D)A.酶 B.ATPC.模板链 D.氨基酸2.从单尾金鱼卵细胞中提取RNA注入双尾金鱼受精卵中,发育成的双尾金鱼中有一些出现了单尾性状,这些RNA最可能是(C)A.遗传物质 B.tRNAC.mRNA D.rRNA3.下面是细胞核中某真核细胞基因进行转录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其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图中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B.该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催化C.若图中转录的基因含300个碱基对,则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至少含100个氨基酸D.图中②、③的化学本质相同4.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A)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5.下列关于图示的说法,错误的是(B)A.图中所示正在进行的过程是转录B.从化学成分上看,图中的2和5相同C.若已知a链上形成e链的功能段中碱基比例为A∶T∶G∶C=1∶2∶3∶4,则e链的碱基比例是U∶A∶C∶G=1∶2∶3∶4D.通过该过程,遗传信息由a传递到了e上,再由e传递到蛋白质上6.下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1)转录在______中进行,合成的mRNA通过____________出来进入细胞质中与________结合。

(2)图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______,进行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

(3)若该多肽合成到图中UCU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则导致合成结束的终止密码子是________。

(4)一个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为CGA,它运载的氨基酸是________。

A.精氨酸(密码CGA)B.丙氨酸(密码GCU)C.酪氨酸(密码UAU)D.谷氨酸(密码GAG)(5)若图中①所示的分子中有1000个碱基对,则由它所控制形成的信使RNA中含有的密码子个数和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数最多不超过( )A.166和55 B.166和20C.333和111 D.333和20解析:图中所示为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具有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其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是DNA、tRNA、氨基酸、mRNA、多肽链、核糖体。

(1)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核糖核苷酸合成mRNA,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

(2)图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翻译,进行的主要场所是⑥核糖体,所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

(3)在mRNA上UCU 碱基后的密码子是UAA。

(4)密码子存在于mRNA分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碱基间互补配对。

(5)DNA中碱基对的数目和mRNA中碱基的个数相等,mRNA上碱基的个数与密码子的个数比是3∶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种。

答案:(1)细胞核核孔核糖体(2)翻译⑥核糖体氨基酸(3)UAA (4)B (5)D一、选择题1.以下是某种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A.此过程有水生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B.①上面所有的碱基都可以和③上相应的碱基配对C.①上通常可以相继结合多个②D.④形成后即进入高尔基体加工,然后分泌出细胞2.已知1个蛋白质分子由2条多肽链组成,连接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肽键共有198个,翻译成这个蛋白质分子的mRNA中A和G共有200个,则转录成mRNA的DNA分子中,最少应有C和T共多少个(C)A.400 B.200C.600 D.8003.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4.下图代表的是某种tRNA,对此分析错误的是(B)A.tRNA含有五种化学元素B.tRNA只含有CUC三个碱基C.决定谷氨酸的密码子之一为GAGD.该结构参与蛋白质合成中的翻译过程5.如图为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C)A.该图说明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B.该过程的模板是mRNA,原料是氨基酸C.②③④⑤的最终结构各不相同D.合成①的场所在细胞核,⑥的合成与核仁有关6.下图为RNA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D)A.c是游离的核糖核苷酸B.a是编码链,b是模板链C.图中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D.转录完成后解开的双螺旋不再重新形成解析:题图表示转录过程,c是该过程的原料核糖核苷酸,A项正确;转录时,DNA分子某段双螺旋解开,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图中b链为模板链,a链为编码链,B项正确;图中RNA聚合酶结合部位左边DNA双螺旋重新形成,右边DNA双螺旋解开,说明转录方向从左向右进行,C项正确;转录完成后,DNA分子结构不改变,双螺旋结构恢复,D项错误。

7.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D)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D.大多数氨基酸有两种以上的密码子解析: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故A错误。

DNA聚合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故B错误。

反密码子是位于t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故C错误。

大多数氨基酸有两种以上的密码子,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8.如图表示某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⑤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可能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UCU—丝氨酸、UAC—酪氨酸)(1)完成遗传信息表达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过程,a过程所需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含有核糖的是________(填数字);由②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AUG后插入三个核苷酸,合成的多肽链中除在甲硫氨酸后多一个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

由此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图示过程可知:a为DNA的复制、b为转录、c为翻译。

(1)完成遗传信息表达的是转录和翻译,为b和c,DNA的复制需要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开双链,然后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DNA子链。

(2)RNA中含有核糖,图中含有核糖的结构包括mRNA、tRNA、rRNA。

根据②mRNA上的碱基顺序组成的密码子,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是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

(3)三个核苷酸对应一个氨基酸,由此证明一个密码子由三个相邻的碱基(核糖核苷酸)组成。

答案:(1)b、c 解旋酶和DNA聚合酶(2)②③⑤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3)一个密码子由三个相邻的碱基(核糖核苷酸)组成9.下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合成某种分泌蛋白过程中由DNA到蛋白质的信息流动过程,①②③④表示相关过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过程的产物是DNA,则①过程发生在________期,催化②过程的酶是____________。

(2)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UAC,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

(3)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

④过程进行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做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