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患者步行试验前后血浆利钠肽变化的临床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和B型利钠肽检验的价值与结果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和B型利钠肽检验的价值与结果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临床症候群,其主要特征是心脏功能障碍引起的血液循环不足。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B型利钠肽(BNP)检验已经成为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和B型利钠肽检验的价值与结果分析。
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价值与结果分析左室射血分数是用来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指标,也是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依据。
左室射血分数是指每次心跳时,左心室将左室内的血液泵出体循环的百分比。
正常左室射血分数范围是55%到70%,小于55%被认为是左室功能受损,已经发展成心力衰竭。
1.1 左室射血分数对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价值左室射血分数是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根据左室射血分数的不同,可以将心力衰竭分为不同的临床分型。
根据欧洲心脏协会的心力衰竭指南,左室射血分数小于40%的患者属于心力衰竭患者中的重度患者,这类患者的预后一般较差,需要更加积极的治疗干预。
左室射血分数在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左室射血分数对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估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可以反映治疗效果。
一些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正确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会有所改善,这种情况通常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预后改善相关。
左室射血分数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策略的调整。
二、B型利钠肽检验的价值与结果分析B型利钠肽是一种由心脏细胞分泌的激素,其浓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脏充盈压力的改变。
B型利钠肽检验已经成为诊断和评估心力衰竭的重要指标,其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B型利钠肽对诊断心力衰竭的价值B型利钠肽的浓度与心脏充盈压力呈正相关,当心脏充盈压力增加时,B型利钠肽的浓度也会增加。
通过检测B型利钠肽的浓度,可以帮助诊断心力衰竭,特别是对于难以明确诊断的病例有重要的辅助价值。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及意义
H e r v a s 等 认 为 , B N P检测 可 以作 为 心 衰诊 断 的常 规 检查 , 并发现 B N P水 平 与左 心 室功 能 、 心 衰 严 重
1 . 3 统计 学方 法
采用 S P S S 1 3 . 0统计软 件 。计 量
资料 以 ± s 表示 , 各 组 资料 间的 比较 采用 F检 验 。
P≤0 . 0 5为差 异有统计 学 意义 。
2 结果
心 衰组 、 正 常组 血 浆 B N P水平 分 别 为 ( 9 . 6 1±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2 6 6 X . 2 0 1 3 . 3 9 . 0 3 5
心衰患者血浆 B N P水平 升高 , 且
不 同心功能分级 、 类型者血浆 B N P水平亦不 同; 血浆 B N P水平能反映患者 的病情严重程度 。
选择 2 0 0 7年 3月 ~2 0 1 2年 6月我
院收治 的心 衰患 者 6 6例 ( 心 衰组 ) , 男3 8例 , 女2 8
例; 年龄( 4 0±1 2 ) 岁 。参 照 心肌 病 诊 断 与治 疗 建议 2 0 0 7年 中 国 指 南 确 诊 。其 中 扩 张 型 心 肌 病 2 1
观察心力衰竭( 以下简称心衰 ) 患 者血浆脑钠 肽( B N P ) 水平变化 , 并 探讨其意义 。方法
心 衰患
者6 6例 ( 心衰组 ) , 按 心功 能分级分 为 Ⅱ级 1 9例 , Ⅲ级 2 0例 , Ⅳ级 2 7例 ; 按类型分为扩张型心肌病 2 1例 , 围生期心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浆脑钠肽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浆脑钠肽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CHF患者66例,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BNP 水平并与30名健康者为对照。
结果CHD组患者的血浆BNP、LVEDD、LVESD 和心胸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LVEF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CHF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NYHA心功能的加重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BNP与LVEF呈负相关(γ=-0.652,P<0.01),BNP与LVEDD、LVESD和心胸比值呈正相关(γ=0.578,0.592,0.613,P<0.01);发生事件组(22例)血浆BNP(222.43±13.43)ng/L,明显高于未发生事件组(44例)血浆BNP(133.49±25.28)ng/L,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44例未发生事件组CHF患者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LVEF增高,心胸比值降低(P<0.05)。
结论血浆BNP水平和心脏结构相关,可作为反映心功能状态的指标,可作为CHF诊断、病情和预后判定的重要指标。
【Abstract】Objective Study change of 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Methods 66 cases of CHF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assayed plasma BNP level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30 cases of health were as control.Results Plasma BNP, LVEDD, LVESD and cardiothoracic ratio in CHD group were obviously increased and LVEF obviously decreased comparing with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Plasma BNP level in CHF patients went up with the aggravation of NYHA cardiac function,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or 0.01).BNP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VEF(γ=-0.652,P<0.01).BNP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VEDD, LVESD and cardiothoracic ratio(γ=0.578,0.592,0.613,P<0.01).Plasma BNP(222.43±13.43 ng/L) in events group(22 case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plasma BNP(133.49±25.28 ng/L) in no event group(44 cases).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In 44 cases of no event group, plasma BNP level and cardiothoracic ratio were obviously decreased and LVEF was 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P<0.05).Conclusion Plasma BNP level is related with cardiac structure.It can be used as indicators to reflect the state of cardiac function, the diagnosis of CHF and important indicators for the assessment of patient’s condition and post-cure.【Key words】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 Heart failure; Congestive; Post-cure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以心室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和外周血流分布异常为特征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和血脂变化意义论文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和血脂变化及意义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bnp及血脂的变化,分析器临床意义。
方法:分别检测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中的bnp和血脂,血浆中bnp的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血脂的检测采用生化方法进行。
结果:血浆中的bnp:慢性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
结论:血浆中的bnp和血脂水平可以作为慢性心衰患者早期诊断的指标,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血浆bnp;血脂【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35-01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由于心脏功能障碍而产生的具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其患病率较高,病情持续时间较长,一旦急性发作时,比较危急,因此,对于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文主要对于慢性心衰患者血浆中bnp和血脂进行检测,分析其诊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分为两组:(1)慢性心衰患者:共有56例,53-75岁,其主要的病理类型主要有18例冠心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1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贫血性心脏病、4例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病患者、4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对所有心衰患者按nyha 标准对心功能进行分级:ⅰ级22例,ⅱ级14例,ⅲ级15例,ⅳ级5例[1]2)正常对照组:共有50例,年龄51-71岁,所有患者入院前进行健康体检,排除了心、肝、肺及肾的不良疾病。
两组受试者年龄基本一致,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血浆中bnp检测:对所有的患者在药物治疗前进行采血,在肘静脉抽血3ml,用肝素锂抗凝,离心后吸取上层血浆,在-20度冰箱进行保存;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浆中的bnp水平,按照规定严格进行操作。
1.2.2 血脂检测:慢性心衰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均要禁食12h,在次日早上进行静脉采血(5ml),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所有受试者血脂进行测定,主要包括有tc、hdl-c、ldl-c及tg。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和超声心动图的变化及其意义
3讨论
B 是心 室肌 细胞分泌的一种神经激素 , 9 8 南 S d h 等从 NP 18 年 uo 4 猪 脑中分离纯化发现 B 。研 究发现人类的 B NP NP基 因定位 于 1 号染 色体 的短 臂末端 , 编码具有 14 3 个氨基酸的 B NP原前体 。B P原前 N 体合 成后 , 去除 2 个氦基酸 的信 号肽 , 6 成为 B P原。B P原储存于心 N N 室肌细胞的分泌颗粒 中, 当心室受到容量扩张或压力负荷时 ,NP B 原被 释放 入血 。随后 被丝氨酸蛋 白水 解酶分解 为含 3 2个氨基酸有 活性 的 B 和无活性的氨基末端 B P原 。B P NP N N 通过增加 肾小球滤过率和 抑制 肾小球 对钠的重吸收 , 产生排钠利尿效应 , 与调节水和电解质平 参 衡, 减少血浆容量l; 5 同时可扩张血管 , J 降低体循环血管 阻力, 减轻心室 前后 负荷 。G on ig i re nn t等研究认为 B P是左室收缩功 能不全 的最 N 强的标志物 , 可以作 为早期心衰的指标 。 本研 究发现 , 随着心衰加重 , N 水平随之升高 ; B P 即使在 NY A分 H 级 I ,N 级 B P水平已明显升 高, <0 0 ; p . l而随着心衰逐渐 加重 , N B P水 平增加 更加 显著。 随着左心室舒张末 内径的增人 , NP水平也随之升高 。与对 照组 B 比较 , 心功 能 I 级患 者血浆 BNP水 平 已明显升高 , 而在 火心脏患者 B P增加更加显著。以 h 明 B 是 反映 L E D的敏感指标 。 N 说 NP V D 本研究发现 , 力衰竭患者血浆 B P 心 N 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 且随着 心力衰竭的加重 , 射血分数的降低 , 血浆 B P水平逐渐升高。说明血浆 N B NP水平随心脏收缩功能的下降而升高 。 在本研究 中, 力衰竭 患者的血浆 B P水平较正常对 照组 明显升 心 N 高, 并且随着 N A分级的增加而增高 , 明血浆 B P浓 度与心功能 YH | 兑 N 分级呈正相关 , 这与 G o n i g r e nn 等研究一致。血浆 B P浓 度随 L E N V F 的降低而升高 , 提示血浆 B P浓度与 L E N V F呈负相关 。 通过 了解血浆 B NP与心 力衰竭之间的关系 , 从而为临床快速 诊断 心力衰竭提供一个敏感 的生化 指标。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1. 引言1.1 背景老年慢性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逐渐增高。
患者通常表现为心功能减退、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心衰患者的BNP水平可以反映心脏功能的严重程度,是评估心衰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抗心衰治疗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有着重要影响。
了解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BNP水平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BNP水平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依据。
1.2 目的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分布情况及可能影响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通过分析患者特征、治疗方法、BNP水平分布情况和影响因素后,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心衰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我们将探讨抗心衰治疗对BNP水平的影响以及影响BNP水平的主要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心衰治疗的个体化和精准化,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2. 正文2.1 患者特征及分组本研究共纳入了200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2岁,年龄范围在60~85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心衰的诊断标准,且未进行心脏移植手术。
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和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3组:轻度心衰组、中度心衰组和重度心衰组。
轻度心衰组共包括60名患者,平均年龄为68岁,其中男性占55%,女性占45%。
这些患者心脏功能仅受轻微影响,通常无明显症状,但心脏结构和功能已受损。
中度心衰组包括80名患者,平均年龄为70岁,男女比例大致相等。
这些患者心脏功能有中度受损,出现了一些轻度症状,并已对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和B型利钠肽检验的价值与结果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和B型利钠肽检验的价值与结果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心脏疾病,其特征是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B型利钠肽(BNP)是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和B型利钠肽检验的价值和结果分析。
左室射血分数是评估心脏泵血功能的标准指标,它反映了左心室在每次收缩时抽出的血液的百分比。
正常情况下,LVEF为55%到70%。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LVEF通常会降低,这表明心脏泵血功能受损。
根据LVEF的数值,慢性心力衰竭可以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LVEF<40%)和舒张性心力衰竭(LVEF>50%)两种类型。
在临床上,测定LVEF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并且有助于制订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B型利钠肽是一种由心脏分泌的激素,其浓度在心衰患者体内通常较高。
BNP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尿钠排泄,从而减少心脏前负荷和后负荷,以及促进血管舒张和水钠排泄。
测定BNP浓度可以反映心脏负荷和心衰程度。
在临床实践中,BNP被用作辅助诊断心力衰竭、评估心衰严重程度和预后预测的指标。
通过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和BNP浓度,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心衰程度。
根据这些指标,医生可以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心脏康复等措施。
LVEF和BNP还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预后,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干预心衰患者的恶化情况。
在临床实践中,LVEF和BNP的测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LVEF受测量方法和心脏容量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某些情况下,LVEF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心率、心律失常和心肌病变。
而BNP受年龄、性别、肾功能和心衰原因的影响,同样存在测量误差和误诊的可能。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LVEF和BNP的数值,更加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心衰情况。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和B型利钠肽检验的价值与结果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和B型利钠肽检验的价值与结果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脏疾病,患者在心脏功能受损的情况下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
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B型利钠肽(BNP)检验是常用的辅助诊断手段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和B型利钠肽检验的价值与结果分析。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左室射血分数和B型利钠肽检验。
左室射血分数是评估心脏泵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每次心脏收缩时,左心室将多少血液泵出体循环。
正常情况下,左心室每次收缩可将60%以上的血液泵出,即左室射血分数在60%以上。
而当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到50%以下时,就意味着心脏功能出现了异常,出现了心力衰竭的风险。
左室射血分数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心脏泵血功能,及时发现和跟踪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情变化。
B型利钠肽是一种由心脏肌细胞分泌的激素,在心脏扩张和负荷增加时会释放出来。
B 型利钠肽可以促进尿钠排泄、扩张血管、减少心脏负荷,从而起到一定的利尿和降压作用。
当心脏受损或心力衰竭时,B型利钠肽的分泌会增加。
测定血液中的B型利钠肽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有心脏功能异常或心力衰竭的风险。
通过左室射血分数和B型利钠肽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评估。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左室射血分数的下降往往是疾病进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当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心脏泵血功能就会受到明显影响,患者出现的症状也会加重。
通过定期检测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状况,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干预,延缓疾病的进展。
B型利钠肽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有心力衰竭的风险。
当患者的心脏功能出现异常时,心脏肌细胞会释放更多的B型利钠肽。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B型利钠肽水平,可以及时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心脏功能异常或心力衰竭的风险。
这对于那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来说尤为重要。
心力衰竭治疗中血浆脑钠肽的变化及其意义
摘要 : 目的 观察心力衰竭 患者血 浆脑钠肽 ( B N P ) 值及其治疗前 后的变化 , 并探 讨其 临床意义 。方法 7 5例 心力衰竭患者 , 心功能按纽 约心脏协会 ( N Y H A) 分级标 准分 为3级 , l ~Ⅱ级 3 9例 , Ⅲ级 2 1例 , Ⅳ级 l 5例 ; 2 3例 正常 对照组 , 测定血浆 B N P浓度 和左心 室射血分数 ( L V E F ) 。7 5例 再按 B N P水平分 成 3组 : <1 0 0 p g / n d组、 1 0 0~ 4 0 0
XU Xu一 , l L I U y
一l i
( T h e T h i r d P e o p l e g H o s p i t a l o f K u n mi n g C i t y , K u n mi n g 6 5 0 0 2 1 , C h i n a )
The v a r i a t i o n an d s i gn i ic f a nc e o f p l a s ma br a i n n a t r i ur e t i e pe pt i de i n he a r t f a i l u r e t r e a t me nt
g r o u p s b se a d o n B NP l e v e l s : <1 0 0 p g / mL ro g u p,1 0 0 —4 0 0 p g / mL g r o u p a n d>4 O O p g / mL ro g u p,a n d t h e v a i r a t i o n o f p l s ma a BN P b e t w e e n g r o u p s b e f o r e nd a a f t e r t r e a t me n t w e e r d e t e r mi n e d .Re s u l t s :T h e B NP v lu a e s o f h e a r t f a i l u r e ro g u p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分布及影响因素。
通过对患者基本情况的分析,发现抗心衰治疗后血浆BNP水平呈现一定的分布规律。
进一步探讨影响血浆BNP水平的因素,发现与预后存在一定关系。
综合分析各项因素后得出抗心衰治疗对血浆BNP水平的影响较为显著,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对应措施。
对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提高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抗心衰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本研究为提高心衰治疗效果和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指导。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影响因素、预后、综合分析、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患者基本情况、血浆BNP水平分布、抗心衰治疗对BNP水平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增加。
老年人患心衰的可能性明显高于青壮年人群,而心衰患者中又以老年患者所占比例较大。
老年心衰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疾病状况复杂多变,往往难以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因此老年慢性心衰成为临床中一个重要的疾病难题。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心衰治疗的策略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利钠肽,尤其是脑利钠肽(BNP)在心衰的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BNP是一种由心脏分泌的激素,其水平与心脏负荷和心功能密切相关。
随着心衰病情的加重,血浆BNP水平也会随之增高。
监测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不仅可以作为心衰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还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BNP水平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仍未完全明确。
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BNP水平的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中老年心衰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数量逐年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负担。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浓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Ho gj n.F uc i ZHENG Ai o g / ieeJ u n l fC r iv sua h bl ainM e iie 2 0 ・ 6 4) 3 0 n -u AN Xi—a . — n / Chn s o ra d o a do ac lrRe a itt dcn ・ 0 7 1 ( :5 i o
so in. T h e e e u e l v lofs r m BN P e lc s t e e iy ofCH F. m a e r s nd x ofe l tng C H F n e c t r fe t he s v rt y r ga d a i e vaua i a d pr ditis
万 镇 , 张 宏 俊 , 范修 才 , 郑 爱 东
摘要 : 目的 : 估 慢 性 心 力 衰 竭 患 者 脑 利 钠 肽 ( N ) 度 变 化 的 临 床 价 值 。方 法 :8例 慢 性 心 力 衰 竭 患 者 依 N 评 B P浓 6 YHA 心 功 能分 级 分 别 采 用 免 疫 荧 光 检 测 技 术 及 超 声 心 功 图 于 人 院 即 刻 、 治疗 2周 分 别 进 行 B NP水 平 检 测 . 定 左 心 室 舒 测
Abtat Obe t e sr c: jci :Toiv siaet esg ic n fs r m ri aru ei p pie ( v n e tg t h inf a to eu b an n tirt e t i c d BNP)i a inswi h of n p te t t e r re h i
e t r t o pt l mme it l n WO we k fe h r p c o d n YH A h a t f n t n ca so a in s Re u t : n e O h s ia i d a e y a d t e s a t r t e a y a c r ig N e r u c i l s fp t t. o e sl s I v lo e u B s p s t e c r ea e t . e fs r m NP wa o ii o r lt d wih CHF s v rt ( = 0 8 4 e v e ei y r . 5 2. 尸< 0 0 . Le e fBNP wa o i v . 5) v lo s p st e i c re a e t o r lt d wih LVE Dd ( = 0 7 1 P< 0 0 )a d n g t ec re a e t r .0 . . 1 n e a i o r l t d wih LVEF ( = 一 0 7 5 P< O 0 ) Co cu v r .2 . .5. n l—
慢性心衰应用美托洛尔前后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及意义
慢性心衰应用美托洛尔前后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及意义一、美托洛尔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1.改善心脏收缩功能:美托洛尔通过阻断β1受体,降低心脏的充盈压和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肌细胞的损伤和死亡,从而改善心脏的收缩功能,增加心排出量。
2.减轻心脏负荷:美托洛尔能够降低心室舒张末压和左室内径,减轻心脏的负荷,减少肺循环和全身循环的阻力。
3.改善左心室功能:慢性心衰患者常伴有左心室功能不全,应用美托洛尔可以改善左心室的功能,减少心肌肥厚和扩张,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和左心室负荷。
美托洛尔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
脑钠肽是一种由心脏分泌的内源性激素,具有利尿、抗水钠潴留、扩张血管等作用,能够在心衰时维持循环稳态。
慢性心衰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通常升高,反映了心脏负荷和心室容量负荷的增加。
应用美托洛尔对慢性心衰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1.降低血浆脑钠肽水平:美托洛尔能够通过降低心脏负荷和心室容量负荷,减少心脏对儿茶酚胺的释放,降低血浆脑钠肽的分泌水平。
2.改善循环稳态:应用美托洛尔可以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循环稳态,减轻水钠潴留和充血,降低血浆脑钠肽水平,有助于改善心衰的症状和预后。
1.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通过应用美托洛尔,可以明显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脏的收缩功能,从而减轻心衰的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美托洛尔作为慢性心衰治疗的重要药物,对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浆脑钠肽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脏负荷和改善循环稳态,美托洛尔可以显著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是不可或缺的一线药物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衰患者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的变化及其意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的变化及其意义陈春;曲忠慧;王学磊;高文;高冶【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044)004【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 NT - proBN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F患者60例,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NT- proBNP水平,并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心血管事件.结果:在正规抗心衰治疗症状明显改善后,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18例)血浆NT - proBNP( 5548.11±1575.17) pg/ml,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42例)(3245.26±1502.45) pg/ml(P< 0.05);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的患者较发生心血管事件组的患者在心衰症状明显改善后的血浆NT - ProBNP水平下降更明显(3030.38±1390.86,2221.89±1471.31)pg/ml(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是心功能紊乱时最敏感和特异的指标之一,我们用NT - proBNP来诊断心衰和评估心功能状态的同时还可以用它来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总页数】3页(P424-426)【作者】陈春;曲忠慧;王学磊;高文;高冶【作者单位】巴彦淖尔市医院心内四科,内蒙古临河015000;巴彦淖尔市医院心内四科,内蒙古临河015000;巴彦淖尔市医院心内四科,内蒙古临河015000;巴彦淖尔市医院心内四科,内蒙古临河015000;巴彦淖尔市医院心内四科,内蒙古临河0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相关文献】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sST2联合NT-proBNP检测对评估生存状况的临床意义分析 [J], 范玉萍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copeptin、NT-proBNP表达变化的意义 [J], 戎成振;卢家忠;王洪巨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卢伟智;赵武民;古勋清;刘斌4.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评价 [J], 王生5.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cTnT和Mb变化及其联合辅助诊断价值 [J], 顾公山;何进舟;冯俊;谭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心衰应用美托洛尔前后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及意义
慢性心衰应用美托洛尔前后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及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慢性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特点是慢性心功能受损并伴有持续性心脏排出量减少。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心衰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而血浆脑钠肽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其水平的改变与心脏功能和疾病状态密切相关。
美托洛尔是一种常用的β受体拮抗剂,被广泛应用于慢性心衰的治疗中。
它通过阻断β受体,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脏负担。
关于美托洛尔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还存在一些争议和不明确之处。
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心衰患者在应用美托洛尔前后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以及美托洛尔对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从而在临床上更好地指导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并为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依据。
1.2 研究目的慢性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近年来,美托洛尔作为治疗慢性心衰的常用药物备受关注。
关于美托洛尔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仍存在争议。
本研究旨在探讨美托洛尔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影响,特别是其对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美托洛尔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建议,同时也有助于揭示慢性心衰发病机制,为未来的治疗手段开发提供参考。
本研究旨在为慢性心衰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2. 正文2.1 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慢性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心功能下降和体液潴留等症状。
研究表明,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受损程度与血浆脑钠肽水平密切相关。
血浆脑钠肽是一种由心脏细胞分泌的激素,在心衰患者中通常水平升高,起到一定程度的代偿作用。
在慢性心衰患者中,心功能通常表现为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心肌收缩能力下降和心输出量减少等特点。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血浆脑钠肽的变化及其意义
诊断 、判断患者病情预后 的重要 指标。 【 关键词 】 慢性 心力 衰竭 ; 血浆脑钠肽 ; 预后
d o i : 1 0 . 1 4 0 3 3 / j . c n k i . c f mr . 2 0 1 7 . 2 3 . 0 2 3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7 ) 2 3 — 0 0 4 8 一 O 2
医技 与临床 Y i j i y u l i n c h u a n g 《 中 外 医 学 研 究》 第1 5 卷第2 3 期( 总 第3 5 5 期) 2 0 1 7 年8 月
慢 性 心 力衰 竭 治 疗 中血 浆 脑 钠 肽 的变 化 及 其 意 义
陈雪 婷①
【 摘要 】 目的 :探析慢性心 力衰竭患者治疗 中检测血浆脑钠肽水平 的价值 。方法 : 选取 笔者所在医院 2 0 1 4 年3 月一 2 0 1 5 年3 月收治的 4 6 例慢
Ⅲ级 1 4例 ,Ⅳ级 1 3例 。心衰疾病史 1 ~ 7年 ,平 均 ( 3 . 5±1 . 6 ) 年;
( n g / L )
( %)
( mm )
( mi l 1 )
原发 性疾病 : 扩张性 心肌 病 4例 ,风湿性 心瓣膜 病 9例 ,缺 血
j f ! 组( n = 4 6 )1 4 0 . 5 7±2 0 . 6 8 4 0 . 9 6±1 1 . 2 3 4 7 . 3 6 ±1 0 . 2 7 6 3 . 2 4±9 . 5 1 对照组 f n = 4 6 1 3 1 . 5 3 ±6 . 4 3 6 5 . 3 7±5 . 2 5 2 9 . 4 2±3 . 4 5 4 6 . 2 1 ±3 . 2 1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分布及影响因素评价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lasma levels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fter anti-heart failure treatment. Methods A total of 50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and 50 normal healthy subjec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From October 2017 to October 2018, as the time frame of the study, these patients were included. Clinically relevant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reference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 in the elderly,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a healthy person in our hospital.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pulmonary congestion,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BNP level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before and after anti-heart failure treatment was used to judg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nti-heart failure and the 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fter anti-heart failure treatmen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Results (1) Compared with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pulmonary congestion,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129.20 ±17.73)mmHg, (61.27±6.44)mmHg, 12 case, (37.25 ±8.24)mmHg, (34.68 ±10.22)% ]. The reference group values were high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3.912, 6.144, 5.488, 6.108, χ2= 13.636.P<0.05). The BNP level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anti-heart failure treatment[(653.79±131.47)]ng/L vs (512.68±128.34)ng/L] was
血浆脑利钠肽浓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血浆脑利钠肽浓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脑利钠肽水平在心衰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收治明确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分为4组,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法测定血浆脑利钠肽浓度。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
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BNP呈上升趋势,且男性BNP值高于女性。
低年龄组与高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BNP对发现早期隐匿性心力衰竭具有相当的诊断价值,因此有助于无症状性左室功能障碍患者的诊断。
关键词脑利钠肽水平心衰诊断价值本文通过观察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BNP)浓度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探讨脑利钠肽水平在心衰诊断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11月收治明确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男47例,女45例,年龄41~89岁,平均57.4岁,所有患者的心衰诊断均符合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
基础心脏病为冠心病38例,扩张性心肌病22例,心脏瓣膜病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2例。
根据左室射血分数分为四组,Ⅰ组(18例),LVEF>50%,临床有慢性心力衰竭的表现,但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作为对照组;Ⅱ组(20例),LVEF 40~50%,有慢性心力衰竭症状,有左室收缩下降趋势;Ⅲ组(32例),LVEF 30%~40%为轻、中度左室收缩功能不全;Ⅳ(12例),LVEF<30%,为重度左室收缩功能不全。
检测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法测定血浆脑利钠肽浓度。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Ⅰ组18例患者为对照组,不除外有慢性心衰的临床表现,左室收缩功能正常,LVEF>50%,BNP呈偏态分布,分布范围为7.0~789ng/L,中位数为40.1ng/L。
其余各组为有慢性心衰的临床表现。
各组血浆BNP浓度情况,见表1。
从年龄、性别分层评价心衰患者BNP水平,观察各年龄组BNP中位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BNP呈上升趋势,且男性BNP值高于女性。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水平比较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水平比较刘唯薇【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7(10)32【摘要】目的比较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水平。
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1例作为观察组,给予抗心力衰竭治疗,另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4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变化情况,观察观察组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半年随访,统计再次入院率。
结果 41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68%(38/41),对患者进行半年随访,其再次入院率36.59%(15/41)。
治疗前后,观察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为(92.5±22.5)ng/L,高于对照组的(78.4±6.6)ng/L(P<0.05)。
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为(45.4±5.4)%,低于对照组的(62.8±10.3)%(P<0.01)。
结论血浆脑利钠肽水平能够客观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状态,属于诊断心力衰竭的敏感性指标,而抗心力衰竭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2页(P110-111)【作者】刘唯薇【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1【相关文献】1.心钠素、脑利钠肽、C型利钠肽及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在老年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血浆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2.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肾素活性及其血钠水平的相关性探讨3.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分布及影响因素评价4.标准化抗心衰治疗联合法舒地尔对老年心衰患者临床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影响的疗效评价5.抗心衰联合法舒地尔治疗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对其血浆脑利钠肽水平的影响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型利钠肽、左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实验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通过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左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实验综合评价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心力衰竭诊断仪测定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同时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评价患者左心功能,记录6分钟步行实验距离,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CHF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比较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CHF组各亚组的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HF组组间两两比较BN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和心功能的恶化,水平逐渐增加,二者呈正相关(r=0.708,P<0.01)。2.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 992),与6分钟步行实验距离呈负相关(r=-0. 756),左室射血分数与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呈正相关(r=0.989)。结论:测定血浆BNP水平,结合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试验有助于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进行综合评估。
1.4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两样本组间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各变量间数据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均设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一般状况的比较:各组一般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3.2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指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检查,受试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应用M型超声心动图在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指导下于舒张末期二尖瓣腱索水平测量LVEDD,收缩末期在左房中部测量左房前后径,应用Teichholtz方法计算左室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容积,计算LVEF。LVEF取入院后24小时内第一次心脏彩超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对 象 .
20 0 8年 5 ~ 2 1 月 0 0年 5月 本 院住 院 符 合 F a rm—
ig a 心 力 衰 竭 诊 断 标 准 的 心 衰 患 者 5 nhm o例 , 中 男 2 其 6例 , 女2 4例 , 均 年 龄 ( 13 1 . ) 。所 有 患 者 心 功 能 按 纽 约 平 6 . 士 17 岁 心脏病协会( NYHA) 级 为 Ⅱ~ Ⅳ级 , 接 受 正 规 的 抗 心 力 分 均
1 2 2 步 行 试 验 的 B P 浓 度 检 测 步 行 试 验 前 卧 位 3 .. N O
6 MwT 前 后 血 浆 利 钠 肽 含 量 变 化 的 临 床 意 义进 行分 析 。
1 对 象 与 方 法
mi, 静 脉取 血 2nl步 行 试 验 后 卧 位 3 n 再 次肘 静 脉 取 n肘 , 0 mi, 血 2ml N 。B P检 测 使 用 美 国 博 适 ( is e 公 司 Tr g tr Bo i ) t i emee a pu 诊 断 仪 , 值 为 10p / , 标 本 加 入 乙二 胺 四 乙 酸 盐 ls 界 0 g m|将
系。方 法 5 O例 NYHA 分 级 为 Ⅱ~ Ⅳ级 慢 性 心 衰 患者 和 2 O例 健 康 成 人 均进 行 6 MwT, 验 前 和 试 验 试 后 分 别采 血 , 血 浆 B 其 NP采 用 E I A 法测 定 , NP采 用 放 射 免 疫 法 测 定 ; VE LS A L F和 L VMI 用 心 脏 彩 采
齐 齐 哈 尔 医 学 院学 报 2 1 0 0年第 3 卷 第 1 期 1 7
慢 性 心 衰 患 者 步 行 试 验 前 后 血 浆 利 钠 肽 变 化 的临 床 分 析
余 玉兰 邵春 来
【 要 】 目的 研 究慢 性 心 衰 患 者在 6分 钟 步 行 试 验 ( 一miuew l s,Mw T 前后 血 浆 利 钠 摘 6 n t a t t6 ke ) 肽 即 心 房 利钠 肽 ( P 和 脑 钠 肽 ( NP 含 量 的 变化 与 左 室 射 血 分 数 ( VE ) 6 AN ) B ) L F 、MWT 距 离等 因 素 的 关
衰竭 药物 治疗 。按 病 因分 为 冠 心 病 2 O例 , 血 压 2 高 4例 , 张 扩
性心 肌病 6 。有 不 稳 定 性 心 绞 痛 , 重 心 律 失 常 , 脏 瓣 膜 例 严 心
病 者 除外 。选 择 健 康 体 检 合 格 者 2 0例 作 为 对 照 , 中 男 1 其 2 例 , 8例 , 均 年 龄 ( 6 2 士 1 . ) , 心 、 、 女 平 5. 4 4 3 岁 无 肺 肾疾 病 者 。
1 2 方 法 .
12 1 6 钟 步 行 试 验 运 动 试 验 严 格 按 照 Gu at 1报 . . 分 y t 等[ ]
道 的方 法 进 行 ,O例 患 者 及 2 5 O例 健 康 对 照 者 均 全 部 走 完 6 an其 ri, 中 4例 患 者 运 动 后 稍 有 胸 闷 、 促 , 余 无 明 盟 不 适 , 气 其 试验前后监测心电图 、 血压 、 率 。 心
心 衰 患者 6 MWT 前 后 检 测 B NP水 平 能 更 好 反 映 心 功 能 状 态肽 关
验
脑钠 肽
左 室射 血 分数
左 室 心 肌 重 量指 数
6分 钟 步 行 试
众 所 周 知 , 脏 多 普 勒 超 声 是 评 价 慢 性 心 衰 患 者 心 功 能 心 的 良好 方 法 , 这 一检 查 是 在 静 息 状 态 时 进 行 的 , 法 对 心 衰 但 无 患 者 运 动 时 的 心 功 能 状 态 施 行 检 测 , 是 ,9 5年 Gu at 于 18 y t 首 次将 6 钟 步 行 试 验 用 于客 观 评 价 C 分 HF患 者 的 心 脏 功 能 [ 。 1 ] 6 MWT 实 际 上 是 运 动 量 较 小 的 次 极 量 运 动试 验 , 此 方 法 来 用 评估 C HF患 者 的 心 功 能 , 大 优 势 在 于 不 需 要 特 殊 的 设 备 , 最 方 法 简 单 、 行 、 复 性 及 安 全 性 均 好 , 易 被 患 者 接 受 。 同 易 重 容 时 。 浆 利钠 肽尤 其 是 脑 钠 肽 已 被 证 明 是 心 衰 患 者 的 特 异 性 血 血液 指 标 , 血浆 浓度 与 心 功 能 状 态 密 切 相 关 , 此 , 文 旨 其 因 本 在对 6 MWT 与 血 浆 利 钠 肽 两 者 的 关 系 , 别 是 慢 性 心 衰 患 者 特
检测。
1 2 3 AN . . P浓 度 检 测 取 血 方 法 同 B P, N ANP测 定 采 用 放
作 者 单 位 : 苏省 苏 州 市 术 渎 人 民 医 院 内科 ( 玉 兰 ) 江 余
苏 州 大 学 附 属第 二 医 院心 内科 ( 春 来 ) 邵 邮 编 2 5 0 100 收 稿 日期 2 1 …0 0 0 0 8— 2
板 , 人 美 国博 适 床 旁 快 速 定 量 心 力 衰 竭 / 肌梗 死 诊 断 仪 内 送 心
色多普 勒 超 声诊 断 仪 测 定 。结 果
血浆 B NP水 平 在 慢 性 心 衰 患者 中明 显 增 加 , 且 在 6 并 MWT 后 显 著 慢 性
升高 ( P< 00 ) 而健 康 成人 血 浆 B P 水平 正 常 并且 6 .5 , N MwT 后 无 明 显 升 高 ( P< 0 0 ) 结 论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