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17新版精品课件大自然的语言

合集下载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任务探究
第(1)段文字连用杏花、桃花、布谷鸟三个例子,都扣住 “大自然的语言”这一点,以灵动的语言表现出物候对气候变 化的反应,说明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这一段讲的是 人们习见的现象,因此不用数字,也不用抽象概念,而是将道 理寓于形象之中。
第(2)段则相反,给出物候记录中确定的时间段、考察对 象和精确的比较结果,说明物候的古今差异。这是因为物候古 今的变化往往是缓慢的,个人难以察觉,因此用数字说话,才 能清晰地展现结论。可见,说明语言的运用,要根据说明内容 的特点来决定。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 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4~5)
(3)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有哪些?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6~10)
自主学习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 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11~12)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学习目标
1.了解物候知识,能从文中筛选主要信息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3.掌握文章的说明方法,通过比较,评价说明文语言特点
自主学习
晓常识
说明文
(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科学知识为根 本任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 的。 (2)说明文的分类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自主学习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就是物候学。 (1~3)

5《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58张PPT)

5《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58张PPT)

3.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
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 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引用
列数字
举例子
引用北京的物候记录,将1962年的山桃、杏花等的 花期与1961年和1960年的作比较,为下文说明物候 观测对农业活动有重大作用做铺垫。
4.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
其实,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来去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今天,让我们跟随竺可桢先生一同 去探究《大自然的语言》。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5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录
01 学习目标 02 知识备查 03 字词清单 04 初读课文
05 精读课文 06 课堂小结 07 拓展延伸
学习目标
1.熟记 “翩”“谚”“匿”等字的读音;熟记“翩然”“销声匿 迹”“萌发”“悬殊”等字的字形;理解“销声匿迹”“草长莺 飞”等成语的意思;识记有关竺可桢的文学常识。(重点) 2.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其中阐述的事理。(重、难点) 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把握课文的说明方法。(重、难点) 4.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 究实证的科学态度。(素养)

土润溽暑④
(续表)
三候 王瓜生 麦秋至
举例子
通过列举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具体说明物候 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 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打比方
作比较
把生物比作物候观测 的“活的仪器”, 生动形象,突出了生 物在物候观测中的重 要作用。
用生物与气象仪器 作比较,突出了通 过生物观测物候的 特点——灵活多 变,复杂多样。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课件

3
生态旅游
通过旅游的方式,推广大自然保护理念,保护大自然,赏析大自然之美。
总结和展望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个自然、纯净、优美的语言,它贯穿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当今世界具有广泛的 影响力。未来,我们还需要继续去发掘和应用大自然的语言,致力于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课 件
本课件将向大家介绍大自然的语言,探究大自然的语言的本质与特点,让我 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
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
1 通用
大自然的语言是无声的,因此没有语言障碍,它是普遍适用于全人类的语言。
2 自然
它是从自然界中吸取的,它的灵感来源于自然之美,是一个自然、纯净、优美的语言。
3 多样性
大自然的语言多种多样,可以是山川湖海、风雨日晴、动物声音,也可以是物体的形态 和色彩。
大自然的语言的特点
1
灵活应用
2
大自然的语言可以运用到生活工作的
各个领域,如设计、建筑、艺术等等。
3
简单易学
大自然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好的老师,我们可以通过 观察、倾听、感知,轻松学习大自然 的语言。
多重意义
大自然的语言具有无尽的运用与审美 层面,它可以是一个象征、一个概念、 一幅画面等等。
实践演练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 用大自然的语言,例如在 美术创作中探索大自然的 艺术性。
专业培训
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让 师生提升对大自然的认知 并掌握运用技巧。
大自然的语言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1
环保设计
将大自然灵感应用于设计中,推广环保理念,创建更美好的城市与社区。
2
科技创新
借鉴大自然的创造力,开展科技研究与创新,解决实际问题。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共35张ppt)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共35张ppt)
筛选信息之法:关注说明目的
03 理清逻辑
本文的【说明顺序】
引出物候和物候学
引出说明对象

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说明重要作用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分析影响因素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阐述研究价值

探究局部
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第一层: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 第三层: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逻辑顺序 第四层:研究意义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有 哪些?
纬度、经度、高下、古今的差异。
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是什 可以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
么?
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
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概括不出“物候”概念?
第2段段首: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 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语言表述从数量、范围等方面进行限制: 第1、2句中的划线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 确性和严密性;第3句划线词语则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特色二:生动形象
课文第一段: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 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 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 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 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 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决 定 物 候 现因 象素 来 临 的
纬度的差异(首先) 影响程度
经度的差异(第二) 高下的差异(第三)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语言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
通过解读大自然语言,了解生物多样 性的分布和动态变化,为生物多样性 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利用大自然语言指导生态系统恢复和 重建工作,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 可持续性。
应对气候变化
大自然语言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应对 气候变化,制定适应性管理策略。
仿生建筑
仿生建筑是模仿生物形态和结构的建筑设计理念,可以创 造出具有独特美感和实用性的建筑作品,如模仿蜂巢结构 的建筑可以具有良好的隔热和承重性能。
仿生材料
通过模仿生物体的形态和结构,可以研发出具有优异性能 的新型材料,如模仿贝壳结构的复合材料可以具有高强度 和轻量化的特点。
05 大自然的气味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种类
01
生物语言
动植物通过声音、行为、化学信号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和交流,如鸟鸣、虫鸣、动物求偶行为等。
03
02
非生物语言
自然界中的风、雨、雷、电等现象,以及地震、火山喷 发等自然灾害,都是大自然通过非生物语言传递信息的 方式。
人为语言
人类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记录和传播自 然界的信息,成为大自然语言的一种扩展形式。
种子传播
吸引传粉昆虫
植物释放芳香气味吸引蜜蜂、蝴蝶等传粉昆 虫,促进繁殖。
某些植物的果实散发出诱人气味,吸引动物 食用并帮助传播种子。
02
01
植物间相互作用
植物通过地下根系释放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实现植物间的相互合作或竞争。
04
03
气味语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A
维持生态平衡
气味语言在食物链中起到关键作用,帮助捕食 者和猎物之间保持平衡。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保护色
动物通过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以 躲避天敌,如北极熊的白色毛发

警戒色
鲜艳的颜色警示其他动物不要靠 近,如毒箭蛙的鲜艳体色。
拟态
模仿其他有毒或无害动物的颜色 和形状,以躲避天敌或捕食猎物
,如竹节虫模仿树枝。
植物色彩语言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绿 色成为植物的主要颜色。
花朵颜色
3
岩石与土壤
岩石和土壤的形态、颜色等特征可以揭示地质历 史和自然环境变迁。
05
自然界中的行为语言
动物行为语言
体态语言
动物通过身体姿态、动作传达信息,如蜜蜂的舞蹈指示花蜜位置。
声音语言
鸟鸣、狼嚎等动物发出的声音,用于标记领地、吸引伴侣或警告同 伴。
化学语言
如蚂蚁通过释放信息素来指示食物来源或警告危险。
动物声音语言
昆虫鸣叫
如蝉鸣、蟋蟀叫等,通过 不同的音调和节奏进行信 息交流。
鸟类歌唱
鸟类通过歌唱吸引配偶、 标记领地、防御巢穴等。
哺乳动物呼唤
如狼嚎、狮吼等,用于标 记领地、吸引伴侣或驱赶 敌人。
植物声音语言
植物生长声音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发出微弱的声音,如细胞分裂、水分运输等 。
植物间信息交流
通过化学物质和电磁波等方式,植物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传递和协作 。
植物与动物互动声音
如蜜蜂采蜜时与花朵的振动交流,或者植物通过发出特定声音吸引 传粉昆虫。
自然界其他声音现象
风雨雷电声
如风吼、雨滴落地、雷鸣和闪电 划破天际的声音。
水流声
如溪水潺潺、海浪拍岸、雨滴打在 水面上的声音。
地壳运动声
如地震时地壳的破裂声、火山喷发 时的轰鸣声等。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考点:加点词语(一般为限定性词语)能否删去(能 否替换、有何作用等)
①不能删或不能替换。 ②解释词义。XX词表……,起限制作用。 如“约、左右”表示不确定;“仅、只”为副词,表示限 于某个范围或少数范围;“几乎”表示将近于、接近 于;“大概”表示大致的内容或情况;“大体”表示多数情 形或主要方面;“可能、也许”表示猜测、推测、估计的 情记;“一般”指通常情况,不包括特殊情况等等。 ③将词语放在句中说明事物……的特点。 ④删去就不符合原文意思。(避免绝对化/若删去,不符 合实际) ⑤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使文章 内容具体准确,更有说服力
● 本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 通过……(说明方法的具体使用), ● ……(作用)地说明了……(说明内容), 使文章内容具体准确(生动形象),更有说 服力(趣味性)。
析说明方法
句3: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 本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 通过……(说明方法的具体使用), ● ……(作用)地说明了……(说明
文体知识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理说明顺序
理清思路,把握说明顺序
默读全文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明更加具体、深刻。 ④作引用:通过引用……资料,鲜明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道理),增强了
说明的权威性、趣味性。 ⑤举例子:通过列举……的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道理),使说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动植物 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说明了物候对人们生产生 活的重要意义。将道理寄寓在生动的形象中。 增加了本文的生动性。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等植 物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左右是“大约”的意思,表示约数。 这句话表示植物在1962年的比1961年的开花 的时间晚大约十天。 去掉后,表示晚十天整,过于绝对,与事实 不符。 “左右”一词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严谨性。
由主到 次 由 空间 到 时间
逻辑 顺序
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三月的内蒙古草原 三月的海南 四月的内蒙古草原 四月的大连
高下的 差异对 物候的 影响
天山山顶和山腰的差异
古今 差异 对物 候的 影响
6.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 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 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 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请运用课文介绍的知识来解释这一奇怪的现象。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
处越迟。
古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代 农
龟背潮,下雨兆。

3.本文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 引出来的? 明确:文章首先描绘了四季变迁的景象,然后指出例
如草木变化、候鸟迁徙等动植物的变化与气候的关系,最 后概括出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所形成的知识 体系就是物候学。

《大自然的语言》PPT精品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精品课件
影响我们某年某季某月某项具
体生产活动,比较次要。
逻辑顺序(由主到次)
归纳: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便于读者理解。


不长山人

知恨寺间

转春桃四

——
入归花月
此无始芳
中觅盛菲

来处开尽

。,。,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国大陆 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第7段
纬度 经度 高下 古今
纬度差异(南VS北)
纬度差异下的季节差异(冬VS夏)
纬度差异下季节中的差异(早春VS晚春)
结论:影响范围广( “我国”“南北” )
感 谢 观 看
4、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6~10)
•纬度、经度、高下和古今的差异
5、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11~12)
1、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2、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 的日期 3、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4、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细读文本,思考: (一) 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
第10段
古今差异:历时性变化 结论:比前面三个影响程度更小。
纬度 经度 高下差异 古今差异

这些因素是主要还是次要,要从它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响 程
大小来判断。我国南北各地受纬度因素影响,光照、温

度、湿度差异大,纬度因素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是最主要因素;经度因素影响沿海地区,重要性小于纬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六 板书设计
大自然 的语言
描述物候现象 作出科学解释 追究因果关系 阐述研究意义
现象 本质
逻辑 顺序
七 布置作业
1、收集身边的农谚、有关物 候的诗文或记录研究身边的物候现 象,并积累起来。
2、课后合作查找资料,回答积累拓展第五题。
例如,查阅《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竺可桢 的大自然日记》、《第一朵杏花的开放》等文章,思索影响 物候现象来临的原因。尤其是古今差异是原因还是被影响的 结果,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物候现象呢?人类活动吗?
首先,作者将抽象的事物尽量形象化,把丰富的、不 易理解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使读者容易接 受。
其次,作者在行文中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而用大 家都能理解的词句来表达,并在阐述每一个问题时都有举 例,把物候学知识介绍得一清二楚,便于读者掌握。
然后,作者大量运用优美的词语、描写性语句和修辞 手法,使本来枯燥的物候科学变得生动形象。
说明语言
说明内容的特点和文段的写作目的
• 第1段文字偏文学性,生动形象;
• 连用杏花、桃花、布谷鸟三个例子, 都扣住“大自然的语言”这一点, 以灵动的语言表现出物候对气候变 化的反应,说明其对人们生产生活 的重要意义。这一段讲的是人们常 见的现象,因此不用数字,也不用 抽象概念,而是将道理寓于形象之 中。
手,清晰而有条理地说明了有关物候学各个方面的知 识。文章一开始从自然现象入手,说明了什么是物候, 什么是物候学,接着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意义, 并号召人们要加强物候观测。文章条理分明,既体现 了说明的条理性,又体现了说明的科学性。
三 深入探究——写法借鉴
2.语言生动而准确。 课文第一段寓说明于描写之中,使用拟人、比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 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 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
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下定义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 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 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3、第6-9段总体上来看,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分类别
4、在春天,早春也跟晚春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 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 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李永强g
任务一:知作者、明背景
走近作者
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 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 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 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 分不开的。他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 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语言特色
一、准确,严谨
例 如:
1.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2.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3.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 可能避免。 此 外:
文中的确数,确切的例子,例子间的比较等也体现了 上面的特点。
二、准确、生动、典雅
“萌”准确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 “次第”一个接一个。帖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 春的气息。 “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 “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 “载”充满的意思,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李永强g
任务二:积累字词
.字词学习
翩然( piā)n 炎热( yán) 农谚( yàn) 纬度( wěi)
孕育( yùn) 簌簌( sù) 连翘( qiá)o 经度( jīn)ɡ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 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 综合结果,也反映气候条件 对生物产生的影响,可以广 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 步引出来的?
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
寓说明于描绘
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动植物 由浅入深 的变化与气候之间存在关联 由现象到本质
不能。“首先”“对 于”“还可以用”“也可 以利用”“为了便利”五 层意思,有重有轻,由主 到次,也是按照逻辑顺序 说明的。
课文学习到这里,你能说出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吗?
什么是物候、物候学 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
现 象逻
辑 顺 本序 质
启示:写说明文要有条理,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
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 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


纬度
程 度
经度
空间因素
由 大
高下差异

古今差异
时间因素

按照逻辑顺序排列,有条有理,容易让人明白。
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三四月间)
南京桃花盛开时
北京桃花含苞待放
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济南苹果树四月中或谷雨节开花 烟台苹果树开花要到立夏
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山顶和山下的差异
➢ 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 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 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 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 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快速阅读最后两段, 说说研究物候学的 五个意义能否颠倒 说明的顺序?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课件大自然是我们的恩师,是我们生命中最伟大的导师。

她以她独特的方式与我们沟通,以她美丽的自然景观、多样的生物种类以及丰富的生态系统讲述着属于她自己的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惊喜与快乐,更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个美丽而复杂的世界。

一、景色如画的自然风景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她以她独特的笔触将地球上每一个角落都描绘成美轮美奂的画卷。

从蔚蓝的天空到茫茫的大海,从巍峨的群山到翠绿的森林,每一幅画都展示着大自然的精湛技艺和无穷魅力。

置身其中,我们仿佛穿行在大自然的画廊,欣赏着她为我们所创造的惊世杰作。

二、奇妙多样的生物世界大自然是一个拥有无数神奇生物的舞台,每个物种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外貌和行为。

无论是炫目的孔雀开屏,还是灵活的猎豹奔跑,都展示了大自然的丰富与多样。

这些生物以自己的方式与我们互动,展示出生命力的强大和多样性的美丽。

它们是大自然的语言,通过观察和了解它们,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三、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大自然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所有的生物都相互依存、相互关联。

每个物种在这个系统中都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

它们通过食物链的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稳定与平衡的生态圈。

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食物、水和空气等生存所需的基础物质,也是我们身心健康与社会繁荣的根基。

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四、大自然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我们是生命的守护者,应该珍爱并保护这个脆弱而宝贵的家园。

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大自然的语言在未来的岁月中永远延续下去。

作为人类,大自然是我们的启迪者和引导者。

她以她特有的语言与我们对话,并带领我们领略她的美景和奇迹。

我们应该虚心聆听和学习,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系统。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8.举例子
(1)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2)举……的例子, (3)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的正确性), (4)更有说服力,让人深信不疑。语言标志:例如、比如、又 如、据说
9.列图表: 运用了列图表的说明方法,直观说明了......使读者一目了然。 语言标志:表格、插图等
10.下定义:

面试流程:群体合作

走进科学家,致敬科学精神
第一环节
情境介绍 《科学大众》招聘
情景介绍——《科学大众》栏目组
《科学大众》杂志社现来到“某某”学校, 招募一批初中生(3-4名)到栏目组实习 实习岗位:农业栏目编辑 岗位能力:筛选信息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语言文字能力、内容探究、总结能力等 招聘流程:根据课文内容和面试问题,参加 个人问答和群面活动两个环节
品说明语言
体会语言准确性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 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许多”一词能不能删去?为什 么?)
不能删掉。“许多”在范围上加 以限制,如果去掉意思就变为所有古 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 候知识,那样就不符合实际。“许多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1962年的山桃、杏花、 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 、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 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左 右”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
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

时间顺序,按照
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 动植物的变化与气候之
表示时间的 间存在关联
词语有:立春过后--

再过两个月--不久-
-于是转入--到了秋 这些“大自然的语言”
天--准备迎接,条 理十分清楚。
就是物候
条分缕析理顺序 聚焦局部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答案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 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 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田间草际 销声匿迹 年年如是 周而复始 草木荣枯 候鸟去来 花香鸟语 草长莺飞
2.比较课文第1段和下面的课外语段,分析它们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3、4月份,气温升高,积雪开始融化,各种植物也逐渐变绿。5、6月份,候鸟
回归,夏天到了。秋天,植物叶子渐渐变黄、掉落,候鸟南迁,昆虫消失。冬天即 将来临。
(3)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所有近海的地方都如此,体现了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一】
知人论世识体
竺可桢
走近作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yú)人,气象学 家、地理学家。中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对 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变迁以及物候学和 自然科学史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代表作有《气象学》 《物候学》等,另著有《竺可桢全集》。
探寻背景
本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 一文改写而成的。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 提高农作物产量。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段文字连用杏花、桃花、布谷鸟三个例子,都扣住“大自然的语 言”这一点,以灵动的语言表现出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说明其 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这一段讲的是人们习见的现象,因此 不用数字,也不用抽象概念,而是将道理寓于现象之中。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不能打乱顺序。这三个例子是按照 时间顺序来安排的。我国北方的 同一地区,杏花二月开,桃花三月开。布谷鸟鸣叫之时,正是割麦种稻 之时。同时也照应了后面一句“花香鸟语”。
4、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草木枯荣、候鸟来去 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
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叫物 候学。
此文最早以《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为题发表于1963年第 1期《科学大众》,当时文后注有:“本刊根据作者尚未出版的 《知识丛书》之一《物候学》摘编”的字样。而在原作中,“大自 然的语言”是4个小标题中的第一个小标题。此文被选入教材后改 题为《大自然的语言》。
字词积累
翩然(piān)炎热(yán) 孕育(yùn) 簌簌( sù)销声匿迹(nì)风雪载途(zà)i 物候(hòu)农谚(yàn) 纬度(wěi) 悬殊(shū)经度(jīnɡ) 连翘(qiáo)
举例子 下定义 作比较
准确具体科学突出地强调了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 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 的情况,从而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2、“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 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到十天左右”,句中的“左右”一 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答案】 不能。“左右”对十天进行了限定,表估计推测,在 文中的意思是1962年的花期可能比1961年迟到十天也可能比 十天多,如果去掉就变成迟到十天,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 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文体知识
一、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
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天
秋天
夏天 冬天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王之涣
-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唐
杜甫
岑参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北宋 范仲淹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北宋 晏殊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南宋 赵师秀
燕子呢喃,春风拂面,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蝉声聒噪,
寒潮过后多晴天,夜里无云地尽霜。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杨叶钱大,快种甜瓜;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龟背潮,下雨兆……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烈日炎炎,告诉我们夏天来了;田野金黄,落叶纷飞,告诉 我们秋天来了;白雪皑皑,粉妆玉砌,漫天的雪花诉说着冬
天的故事。鱼鳞上的圆圈告诉我们它的年龄,三叶虫的化石
嵌在喜马拉雅山巅,告诉我们这里曾是浩瀚的海洋。其实人 有语,物有声,大自然也会说话。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 《大自然的语言》吧。
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是我国卓
竺可桢长期坚持物候观测,掌握了翔实的资料,为我国
物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此文就改写自他的《一门
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他当时写此文的目的在于普及物
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萌méng发 次第cìdì :依次 翩piān然:动作轻快 的样子 孕育yùn yù 农谚yàn:有关农业生 产的谚语,是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海棠táng 悬殊xuán shū 销声匿nì 迹:匿,隐藏; 迹,踪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周而复始zhōu ér fù shǐ: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 地循环。 花香鸟语huā xiāngniǎo yǔ :意思是鸟唱着歌儿,花飘 着清香;形容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多指春光明媚。 草长莺飞cǎo zhǎng yīng fēi: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融róng化 溶róng解 簌sù簌 天籁lài 衰草连天shuāi cǎo lián tiān:形容荒草遍地,极其荒凉 的样子。 蓑suō衣 衷zhōng肠 风雪载zài途: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载途, 满路。 记载zǎi 草木荣枯:意指草木的茂盛和干枯。 纬wěi度 避讳huì 避bì 免 偏僻pì 癖pǐ好 连翘qiáo 翘qiào起 落luò叶 落lào枕 丢三落là四 大大落落luō
冬雪雪冬小大寒。
1.用物候现象解释诗人这句感叹: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开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
你还知道大自然的哪些语言?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睛。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春雷响,万物长。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春旱谷满仓,夏旱断种粮。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பைடு நூலகம்
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
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 有很高造诣。重要作品有《中国之 雨量及风暴说》《中国历史上气候 的变迁》等。
竺可桢十五岁那年从故乡绍兴小学毕业,考进了上海澄衷学堂。在澄衷学堂,他的 才学没有哪个能比得上,可是他的个头和体重,却要比同龄人矮一截,轻十来斤。他的这 副单薄瘦弱的身子骨,成了同学们讥讽和嘲笑的目标。一天,在教室的走廊上,迎面走来 几个同学。他们中有的对着竺可桢挤眉弄眼,有的故意大声挖苦:“好一个寒酸的小矮子, 准活不过二十岁!”竺可桢十分气恼,真想针锋相对地回敬几句,但他又一想,谁叫我的 身子骨长得这么瘦小呢!再说,一个男子汉也犯不着为一两句恶语,就跟人撕破脸皮争吵 起来。晚上,竺可桢辗转反侧,心潮翻涌:我们祖国灾难深重,人民贫穷病弱,被外国人 称为“东亚病夫”。现在自己也被人看不起,被骂作短命的人。既然立志要为振兴祖国出 力,那就必须首先战胜自己病弱的身体!想到这里,竺可桢霍地从床上爬起来,连夜制订 了一个锻炼身体的计划,还选了一条“言必行,行必果”的格言,抄贴在宿舍里,作为警 钟,随时提醒自己。从那以后,竺可桢每天鸡一啼就起床,到校园里跑步、舞剑、做 操……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竺可桢的体质明显增强了,再也没请过一堂课的病假。这时 候,全班同学,包括过去讥讽过他的那些同学,都异口同声称赞他是“智体并重”的模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