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建筑虚拟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古建筑的展示与漫游方法研究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古建筑的展示与漫游方法研究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古建筑的展示与漫游方法研究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技术是一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技术,它可以创建一种仿真的环境,使用户感觉自己身临其境。

在传统的古建筑展示方法中,观众通常只能通过观看图片或实地参观的方式来了解古建筑,这使得距离较远的人们很难有机会亲身感受到古建筑的魅力。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一个全新的展示方式,使观众可以像亲临现场一样欣赏古建筑,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参观体验。

一、虚拟古建筑展示方法1. 基于三维建模的虚拟古建筑展示这种方法主要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对古建筑进行三维建模,再通过虚拟设备,如头戴式显示器(Head-Mounted Display,HMD)、手柄等,将观众带入虚拟世界中。

观众可以自由的漫游在虚拟环境中,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古建筑的各个细节。

此外,还可以添加一些特效,如光影变化、音效等,使得观众能够更加逼真地感受到古建筑的存在感。

2. 基于多媒体展示的虚拟古建筑这种方法将多媒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通过在虚拟世界中展示古建筑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使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观众可以通过触碰触控屏或其他互动设备来选择不同的媒体内容,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同时,也可以加入一些互动元素,如问题解答、游戏等,使观众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展示过程中。

二、虚拟古建筑漫游方法的研究1. 自由漫游自由漫游是指观众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自由地行走、探索古建筑的不同区域。

通过虚拟设备提供的手柄或其他控制器,观众可以触发不同的操作指令,实现在虚拟古建筑中的自由导航。

此外,也可以与其他观众进行交流和互动,增加社交的成分。

2. 导游式漫游导游式漫游是指在虚拟古建筑展示中增加导游的角色,为观众提供专业的解说和导览服务。

观众可以通过虚拟设备的语音识别功能与导游进行实时的交流,提问问题并获得解答。

导游还可以根据观众的需求和兴趣,调整展示内容和路线,提供个性化的参观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下古建筑数字化复原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虚拟现实技术下古建筑数字化复原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古建筑研究提供重要的数字化资源,同时也可以用于教育领域,为学生提供直观、 生动的古建筑教育体验。
02
CATALOGUE
虚拟现实技术下古建筑数字化复原设计的 实践
古建筑数字化复原设计的资料收集与整理
收集历史文献资料
通过查阅历史文献资料,了解古建筑的建筑风格、结构特点、历 史文化等信息,为数字化复原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用户参与度
如何提高用户在数字化复原设计中的参与度,使 用户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建筑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也是一个挑战。
虚拟现实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古建筑游览体验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游客提供身临其境的古建 筑游览体验,促进古建筑的宣传与推广。
文化遗产保护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于古建筑的修复和维护,以 及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存档,提高保护效率。
虚拟现实技术下 古建筑数字化复 原设计的实践与 思考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虚拟现实技术与古建筑数字化复原设计概述 • 虚拟现实技术下古建筑数字化复原设计的实践 • 虚拟现实技术下古建筑数字化复原设计的案例
原设计的挑战 与展望
• 结论与展望
01
CATALOGUE
环境因素
光照、天气等环境因素对古建筑的外观和质 感有较大影响,如何在虚拟环境中模拟这些 因素也是一大挑战。
古建筑数字化复原设计的文化与历史内涵体现不足问题
1 2 3
文化元素的呈现
古建筑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如何将古建筑 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在数字化复原中呈现出来是一 个难题。
历史背景的体现
古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何在数字化复 原设计中将这些历史信息生动地表现出来是一个 问题。
教育与培训

虚拟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虚拟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虚拟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该系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中模拟再现展览的真实场景,系统基于osg开发,并集三维场景漫游、语音讲解于一体的虚拟场景展示系统。

文中分析了该系统的实现过程及整体结构。

为了保证交互系统的实时性,利用osg中感知器进行区域划分,提高了系统运行的速度。

关键词:虚拟现实虚拟展示感知器区域划分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1-0161-02三维虚拟展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再现展览的场景,虚拟现实强调沉浸感(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on)、构想力(imagination)这个三个基本特征[1],vr是由计算机生成的、模拟人类感官的世界的实时表示,vr又称为“灵境技术”,它能够创建出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并使浏览者在视觉上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目前,国内各种展销会和展览会举办的非常频繁,大到上海的世博会,小到一个公司的小型展销会,在这些展览会上各种新创意、新技术也都运用其中。

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很棘手的问题,譬如上海世博会期间,人山人海,一个场馆单单排队就要好几个小时,这对参观者来说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因为面对几十上百个场馆,人们并不知道该场馆中是否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这时如果在场馆外建造一些虚拟交互设备,人们可以在设备上简单的浏览三维场馆以及展出的内容。

这就给参观者节省了时间,使人们能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参观更多感兴趣的展览,通过三维虚拟展示也可以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

1、虚拟展示与漫游系统总体分析1.1 需求分析场馆展览商需要建立一个虚拟的场景展示系统,该系统能够仿真真实场馆的展览情况,再现展览的场景。

操作者可以在展馆中自由的观看各个展位的产品,当走到某个展位时会弹出小窗口播放该展位的图文信息,能够自动为操作者导航。

1.2 功能分析通过展商的需求分析,本系统包含具体模块计划分如图一。

虚拟现实技术在古建筑数字化复原设计中的研究与实践

虚拟现实技术在古建筑数字化复原设计中的研究与实践

科学探微Scientific Exploration虚拟现实技术在古建筑数字化复原设计中的研究与实践刘 涛(重庆工程学院,重庆 400056)一、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虚拟现实技术是用一个计算机仿真系统模拟另一个真实或虚拟世界系统的技术。

这种虚拟世界是借助三维建模技术由计算机生成的,数据来源可以是真实的世界,也可以是设计构想中的虚拟世界,用户可借助智能穿戴设备,从视觉、听觉及触觉等多种传感通道与虚拟世界进行交互体验。

它是以虚拟仿真的方式给用户创造一个实时反映实体对象变化与相互作用的三维虚拟世界,并通过头盔显示器、数据手套等辅助传感装备,提供给用户一个更为直观的三维界面,并进行实时交互,使用户可以参与并探索虚拟仿真对象在所处环境中的作用与变化,从而产生沉浸感,有更好的体验。

二、古建数字化复原的意义在我国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孕育了深厚的文化艺术财富,其中建筑遗产以实体存在的形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和旅游开发展示,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发扬光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存的古建筑中,多数宫殿、庙宇、历史街区,已经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场所,也是游客出行观光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对古建筑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实际上也是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

如果建筑遗产只有保护而没有对外开放,其存在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毕竟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单纯借助书本去了解建筑文化过于抽象,缺乏实际的体验感受。

同时受时间、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对建筑文化艺术的了解和研究多停留在书本介绍层面,实地调研考察取证还比较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和虚拟现实的结合,对古建筑进行数字复原的设计表现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对建筑样式、历史街区进行复原设计,并通过虚拟现实手段对建筑文物进行交互展示,加深人们对建筑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在线旅游的形式进行景区的宣传和展示。

较之于文字图片,这种展示方式更为直观,能为受时间和经济条件限制的人们带来更好的虚拟现实体验,深化对建筑艺术价值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古建筑和历史街区的保护成本,减少对古建筑的破坏,使得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旅游景点已经成为游客观光的主要去处之一,而传统的古建筑必然是游客出行的网红打卡地,由此带来的旅游发展和古建筑保护研究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城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古建筑vr方案

古建筑vr方案

古建筑vr方案古建筑VR方案古建筑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然而,由于古建筑的保存状况不佳或者孤立在某一个地方,很多人无法亲身去体验和欣赏古建筑的魅力。

因此,开发一种古建筑的VR方案,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和欣赏古建筑的美。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VR技术,创建一个古建筑虚拟展览馆。

这样,无论身在何处的人们都可以通过VR设备进入虚拟展览馆,来欣赏不同的古建筑。

在虚拟展览馆中,可以展示各种古建筑的实景图像、模型和视频,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古建筑中。

观众可以自由选择游览古建筑的不同场景和区域,并可以通过交互式操作与虚拟展品互动,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古建筑的知识。

其次,我们可以开发一个古建筑VR学习平台。

这个平台可以提供古建筑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资源,包括历史背景、建筑结构、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VR技术,学习者可以模拟古建筑的建造过程,了解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技术手法,体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

同时,学习者还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和互动活动,提升自己的古建筑设计和研究能力。

第三,我们可以开发一个古建筑VR导游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提供古建筑的导览服务,让游客可以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了解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和故事。

导游系统可以通过VR设备向游客展示古建筑的实际外观和内部结构,讲解古建筑的历史沿革和相关文化。

游客可以跟随导游系统游览古建筑的各个景点和重要角落,同时还可以与导游系统互动,提出问题和获取更多的信息。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游客对古建筑的认知,还可以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游览体验。

除了上述方案,我们还可以将古建筑VR方案与其他技术结合,创造更多的应用场景。

例如,可以与网络直播技术结合,将古建筑的VR体验直播到全球各地,让更多人可以实时欣赏和参与古建筑的活动。

还可以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通过收集用户的反馈和行为数据,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的古建筑VR体验,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兴趣。

总结起来,古建筑VR方案可以通过虚拟展览馆、学习平台和导游系统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和欣赏古建筑的美。

南华寺虚拟古建筑景观场景的设计与实现

南华寺虚拟古建筑景观场景的设计与实现

2019年第24期信息与电脑China Computer & Communication软件开发与应用南华寺虚拟古建筑景观场景的设计与实现周 玲 潘 柔 黄静仪(韶关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摘 要:在建筑景观中,为了更好地表现出南华寺建筑的真实效果和明朗的光线,让人们能看到南华寺真实的场景,需要制作静态效果图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当前制作静态效果图的方式与软件非常多,常常接触到的是3Dmax和VRay渲染器,通过运用这个强大的软件来建造模型以及添加材质,能够渲染还原出南华寺真实的建筑效果。

关键词:古建筑;3Dmax;VRay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767(2019)24-073-03Establish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 Model of Nanhua TempleZhou Ling, Pan Rou, Huang Jingyi(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Guangdong 512005, China)Abstract: In the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in order to better show the real effect and bright light of Nanhua temple and let people see the real scene of Nanhua temple,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static effect picture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effect. Currently, there are many ways to make a static effect picture and software, often in contact with 3Dmax and Vray renderers. By using this powerful software to build a model And add materials to render and restore the real architectural effect of Nanhua temple.Key words: ancient architecture; 3Dmax; VRay1 虚拟古建筑景观场景构建的意义随着虚拟技术的兴起,为古建筑景观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该技术将传统静态与数字化呈现结合起来,使虚拟化场景与现实进行对接,使人们突破时间与时空的限制[1]。

古建筑文物三维全景展示的设计与实现

古建筑文物三维全景展示的设计与实现

古建筑文物三维全景展示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针对当前虚拟古建筑文物缺乏灵活性、不能实时更新内容和资源重复建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Web 3D技术来虚拟古建筑物文物。

首先阐述了虚拟古建筑文物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了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接着对古建筑文物三维全景展示进行设计,最后对其实现。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Web 3D技术所虚拟的古建筑文物三维全景达到了预期目标。

关键词: Web 3D技术;古建筑文物;虚拟技术;全景展示现有的一般古建筑文物展示主要是应用动态网页、Flash技术、流媒体技术等来实现,在真实性环境的营造、三维立体的交互展示与模拟实验操作上还存在许多不足,如缺乏灵活性、不能实时更新内容和资源重复建设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涌现了大量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虚拟现实技术,Web 3D技术基于Internet,依靠软件技术来实现从本机三维图形技术向互联网扩展,具有网络性、三维性和交互性等特征,且提供了具有很好表现力的虚拟现实网络解决方案。

它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三维图形技术,在立体空间三维模型的展示、虚拟空间及场景的营造、实体交互性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技术特色与优势,并广泛应用于教学、地理学、考古学、建筑学、医学等领域[1]。

因此本文通过引入改进的Web 3D技术来有效地解决目前虚拟古建筑文物中存在的问题。

1 关键技术简介本古建筑文物三维全景展示主要采用了WebGL&Three.js技术,并有效整合HTML5、JSON、Ajax、JSP、SSH(Strust+Spring+Hibernate)等技术来实现。

1.1 WebGL技术WebGL是一套跨平台、开源免费的底层三维图形JavaScript API,它允许把JavaScript 和OpenGL ES 2.0结合在一起,通过增加OpenGL ES 2.0的一个JavaScript绑定,WebGL可以为HTML5 Canvas提供硬件3D加速渲染,这样Web开发人员就可以借助系统显卡在浏览器里更流畅地展示3D场景和模型,还能创建复杂的导航和数据视觉化[2]。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历史文物展示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历史文物展示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历史文物展示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各行各业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应用。

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方面,虚拟现实技术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就介绍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历史文物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背景文化遗产宣传与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传统的展览方式主要依赖于纸质图片、实物模型等方式,难以还原文物本来的面貌。

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发布文物展示,则可以将多种信息融合到一个空间,以更全面和直观的方式展现文物的价值,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学习和欣赏。

二、设计虚拟现实文物展示系统,主要由硬件、软件和展览内容三部分组成。

在展览内容方面,除了实物迁移,还需要根据文物的特点进行模拟,包括虚拟空间模拟、动画模拟、交互模拟等。

在硬件方面,文物展示系统需要三个基础要素:头显设备、追踪设备和计算机设备。

其中,头显设备是为了让展览参观者能够在视觉上体验到虚拟环境,同时,能够通过远红外感应器等方式,将头部位置传递到展展场景模拟软件中,从而让参观者能够感受到自己在虚拟世界中的位置移动;追踪设备是为了更好地推动交互操作。

通过人体追踪器、手柄等方式与虚拟世界进行互动,传递当前动作或指令,从而展现出更多的效果。

软件方面,文物展示系统需要同时具有虚拟现实展览和管理的功能。

通过建立文物3D数字模型,模拟展出场景和人员互动,最终搭建整个展览完整的系统。

虚拟现实展览的功能,包括让参观者通过虚拟环境的方式了解文物、进行互动交流、虚拟尺寸的感受、以及各种视觉、听觉、嗅觉等体验;虚拟现实管理的功能,包括展出情况数据的收集,展览信息的更新维护,数据分析与挖掘等。

三、实现基于上述设计,可以将系统分别实现以下四个模块:文物3D模型的制作模块、虚拟展览模块、数据采集和分析模块、智能运营服务模块。

1. 文物3D模型的制作模块这个模块包括由5种技术:光学超快摄影,精密激光扫描,高速图像处理,三维重建和贴映射。

通过这些技术的融合,可以制造并还原出一件或多件文物并将其3D化,从而展示更为真实的3D文物。

基于虚拟现实的文化遗产展示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虚拟现实的文化遗产展示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虚拟现实的文化遗产展示系统设计与实现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在游戏行业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同时也在文化遗产展示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文化遗产展示系统在实现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让公众能够更好的了解和了解文化遗产。

虚拟现实技术是什么?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VR)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生成3D模拟环境,通过外设(如头戴式显示器、手套等)使用户能够身临其境、互动的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一般分为软件层和硬件层两个部分,软件层主要由计算机程序、模型、纹理等构成,硬件层则包括显示器、输入设备、跟踪设备等。

基于虚拟现实的文化遗产展示系统的重要性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它是历史、文化、艺术等许多方面的重要载体。

在当今社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经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问题,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而基于虚拟现实的文化遗产展示系统,可以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展示文化遗产,因此是非常有意义的。

首先,对于国家级、省级以上的文化遗产,大多需要进入或甚至有限制地接触才能看到,而基于虚拟现实的文化遗产展示系统则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全方位、互动的展示。

这样,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公众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了解和学习更多的文化遗产知识。

其次,基于虚拟现实的文化遗产展示系统可以重新“复原”文化遗产的历史面貌,甚至可以让观众亲身体验文化遗产所处的背景和环境。

这样,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传承更易于传达和鼓舞。

最后,基于虚拟现实的文化遗产展示系统还可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不同的视角、技术与思路,让管理人员更有创意和灵活性,提高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领导品质。

基于虚拟现实的文化遗产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本概念基于虚拟现实的文化遗产展示系统,需要通过对文化遗产进行三维建模、文本描述、外部环境渲染、声音渲染等方式,构建出一个真实的虚拟现实环境。

同时,还需要使用虚拟现实硬件设备(如虚拟现实眼镜、手套等)来实现互动与沉浸式感受。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博物馆展示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博物馆展示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博物馆展示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场所也开始向数字化方向转型。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博物馆展示系统便随之而来,这种新型展示方式不仅可以解决传统博物馆展示方式的局限性,更能够提高人们的参观体验,让历史文化更加生动形象。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优势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将现实世界数字化的技术,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和计算机软件等实现。

在博物馆展示系统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一些传统展览所无法提供的特殊体验。

比如说,一些博物馆展品过于昂贵或过于脆弱,无法让参观者近距离观看或亲身体验的,就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出来,带着参观者走进历史文化背后的故事。

另外,虚拟现实技术在虚实结合的方式下,还可以为参观者带来更加真实、沉浸式的展览体验。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另一个重要的优势是丰富博物馆的展览方式,从而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和游客。

我们不难想象,一个颜值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览,其吸引力与日俱增。

二、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博物馆展示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博物馆展示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首先,展示的内容需要具有创新性与吸引力。

展示方式需要尽可能贴近参观者,同时兼顾多种年龄、文化背景的游客,达到让大众了解和接受文化遗产的效果。

其次,展示系统的硬件设备也非常重要。

虚拟现实技术展示系统需要通过计算机、制动器、环绕音响等设备实现人机交互,同时还需要保证展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示场馆在设计上需要综合运用现代建筑的专业技术和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理念,既需要考虑展馆的外形建筑,还要设计展馆的内部构造、功能分区、人流安排等方面,以及场馆的安全保障、安全规范等方面问题。

最后,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博物馆展示系统还需要考虑用户体验,比如如何设计展览的导览系统、互动体验等,使之更贴近用户需求。

因此,除了保证技术运行效果外,针对线下游客的服务也是十分关键的。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展示系统中的应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博物馆展示系统应用非常广泛。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古建筑保护及展览设计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古建筑保护及展览设计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古建筑保护及展览设计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古建筑学成为了人们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最高水平,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然而,古建筑的保护面临着许多困难,如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目前比较热门的技术,通过模拟真实世界环境或创造虚拟世界,以增强用户的感官体验。

它将人们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使人们可以真实的感受和了解不可到达或不易到达的事情。

因此,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古建筑保护及展览设计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手段。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古建筑的整体情况模拟成三维虚拟环境,包括整个建筑和周围的环境以及细节,再通过特定的设备让人们感受建筑,了解建筑。

这种方式既方便人们或学者进行研究观察,又可以保护古建筑本身。

在确保原有文物的安全可控的前提下,人们可以亲身体验整个文物的风采,并从中获取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信息。

同时,虚拟现实技术为文物修缮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在历史文物的修缮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材料取样和技术测试。

在传统处理方式中,这些工作会对文物表面的一些细节造成伤害,但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三维重建予以弥补。

针对于古建筑的展览来说,传统的展览设计经常难以体现建筑文化的魅力,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场景的复原、展览的观感、展品的展现等方面。

而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展览设计,可以更好地呈现出古建筑的历史沉淀,增加观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从而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

比如,为了展示古代文明中著名的长城,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展览场地构建一个逼真的长城模型和环境,让观众通过虚拟设备,感受到攀登长城的刺激和感人。

不仅如此,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对历史古建筑的文物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实现“物联网”的概念,把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完美地结合起来。

实时更新历史文物信息,为后代留下一个完整的史观蓝图。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与展示系统设计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与展示系统设计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与展示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虚拟现实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之一就是建筑设计领域。

虚拟现实技术为建筑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展示方式,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展示设计方案。

本文将重点介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与展示系统的设计。

首先,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与展示系统应该具备交互性和沉浸式体验。

交互性是指用户可以与系统进行互动,通过手势、语音等方式对建筑模型进行操作和调整。

沉浸式体验则是指用户在虚拟环境中能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建筑空间中。

这一点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需要通过观察和感受建筑空间来完善设计方案。

其次,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与展示系统应该具备高度的可视化和模拟能力。

这意味着系统应该能够精确地还原建筑模型的外观和内部结构,并且能够模拟不同时间段和天气条件下的效果。

例如,在系统中,建筑设计师可以通过调整光线的亮度和色彩来观察建筑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或者通过模拟下雨、下雪等天气条件来观察建筑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这样的功能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评估和改进设计方案。

此外,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与展示系统还应该具备协同设计的能力。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通常需要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合作和交流。

因此,系统应该支持多用户同时进行设计和修改,并且能够实时同步和共享设计数据。

这样,设计团队的成员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时的讨论和反馈,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最后,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与展示系统应该具备可扩展性和易用性。

可扩展性是指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扩展和升级,以满足不同规模和要求的项目。

易用性则是指系统的界面和操作应该简单直观,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培训就能够使用。

这对于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们更注重专注于创造和设计而非学习复杂的技术操作。

综上所述,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与展示系统应该具备交互性、沉浸式体验、可视化和模拟能力、协同设计能力、可扩展性和易用性。

虚拟博物馆系统建构需求及实例分析

虚拟博物馆系统建构需求及实例分析

虚拟博物馆系统建构需求及实例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关注,虚拟博物馆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虚拟博物馆系统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等技术手段来展示和保存博物馆文物的系统。

以下是虚拟博物馆系统建构需求及实例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此系统的重要性和功能。

1.系统需求
1.1.展品展示功能:虚拟博物馆系统应具备展示各种类型文物的功能,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

系统可以通过分类、检索等方式方便用户找到他们感兴趣的文物。

1.2.虚拟导览功能:虚拟导览是虚拟博物馆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用户可以通过系统导览参观整个博物馆,在主题馆、展览馆进行虚拟漫游,了解各个展项和文物的详细信息。

1.3.在线互动功能:虚拟博物馆系统应提供在线互动功能,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系统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

1.5.用户管理功能:虚拟博物馆系统应具备用户管理功能,可以通过注册、登录等方式管理用户信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实例分析
2.1.故宫博物院虚拟博物馆系统: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建筑群。

故宫博物院虚拟博物馆系统通过3D技术和高清摄像机等设备,呈现了故宫的全貌和各个展厅的文物。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进行虚拟导览,了解故宫的历史和文化。

虚拟博物馆系统建构需求及实例分析表明,虚拟博物馆系统是一种方便用户了解和学习文化遗产的重要工具。

通过虚拟博物馆系统,用户可以舒适地欣赏和学习各种类型的文物,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文物虚拟展示系统设计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文物虚拟展示系统设计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文物虚拟展示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文物保护和展示是其中一个领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有效地展示文物,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了解文物的价值和历史。

本文将以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文物虚拟展示系统设计为主题,探讨如何设计一个完善的系统,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一、系统概述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文物虚拟展示系统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一种文物展示方式,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和交互手段,让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近距离观赏文物,加深对文物的理解和认识。

该系统由两个关键组成部分构成:虚拟现实硬件设备和虚拟现实软件应用。

虚拟现实硬件设备包括头戴式显示设备、手柄控制器和运动追踪装置等,用于提供观众与虚拟世界的交互体验;虚拟现实软件应用则是系统的核心,包括文物建模、场景制作、动画演示和交互设计等,用于呈现虚拟世界和文物展示。

二、系统设计要点1. 文物建模与展示文物建模是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高精度的文物建模可以让观众更真实地感受到文物的形状、色彩和纹理等特征。

建模过程可以利用3D扫描技术获取文物的三维数据,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和优化,最终生成高质量的文物模型。

在文物展示方面,可以根据文物的属性和特点,设计不同的展示场景。

例如,在展示一件陶器时,可以将其放置在一个类似古代窑炉的环境中,让观众感受到文物与其历史环境的关联。

2. 虚拟场景与交互设计系统设计还应考虑观众体验的舒适度和真实感。

虚拟场景的设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设计合适的光照、音效和景观,可以让观众感受到参观实际博物馆的氛围。

交互设计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之一,也是文物虚拟展示系统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观众可以通过头戴式显示设备和手柄控制器与虚拟世界进行互动,例如可以通过手柄控制器进行文物的放大、旋转和移动等操作,让观众对文物进行更详细的观察。

3. 多样化的展示方式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为观众提供多样化的展示方式。

面向虚拟博物馆的虚拟展览系统设计与实现

面向虚拟博物馆的虚拟展览系统设计与实现

面向虚拟博物馆的虚拟展览系统设计与实现面向虚拟博物馆的虚拟展览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虚拟博物馆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承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虚拟博物馆不仅可以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够欣赏到世界各地的文物珍品,还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背景和相关知识。

为了更好地展示博物馆的文物,设计一款面向虚拟博物馆的虚拟展览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一、需求分析在设计虚拟展览系统之前,我们需要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

用户需要通过虚拟展览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浏览博物馆内的文物,同时也需要能够了解文物的相关知识和历史背景。

因此,在设计虚拟展览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用户界面友好:用户需要通过简单易用的界面来查看文物和相关信息。

2.文物展示:系统需要提供高质量的图片和视频来展示文物。

3.文物介绍:系统需要提供详细的文物介绍和相关知识。

4.导航功能:系统需要提供导航功能,让用户可以轻松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物。

5.互动功能:系统需要提供互动功能,让用户可以与其他用户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看法。

二、系统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开始设计虚拟展览系统了。

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登录模块:用户需要先登录才能够进入虚拟博物馆。

2.首页模块:在首页中,用户可以浏览最新的展览信息和推荐的文物。

3.展览模块:在展览模块中,用户可以浏览当前正在展出的文物和相关信息。

4.搜索模块:在搜索模块中,用户可以根据关键词搜索自己感兴趣的文物。

5.个人中心模块:在个人中心模块中,用户可以查看自己的历史记录和收藏夹。

6.互动模块:在互动模块中,用户可以与其他用户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看法。

三、系统实现在系统设计完成后,我们需要开始实现系统。

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方式实现,前端使用Vue框架开发,后端使用Spring Boot框架开发。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前端实现:前端主要负责页面展示和交互逻辑。

在页面设计上,我们采用了简洁明了的风格,并且为每个页面都提供了导航栏和面包屑导航,方便用户进行页面跳转和查找。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与展示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与展示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与展示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筑设计与展示领域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性。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师和观众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探索和体验建筑空间。

本文将探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与展示的优势,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效果。

首先,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与展示能够提供更直观、逼真的体验。

传统的建筑设计和展示通常需要通过平面图、模型等方式来呈现,观众往往难以真正感受到建筑空间的细节和氛围。

而虚拟现实技术则能够将观众置身于建筑环境中,通过头戴式显示器、手柄等设备,观众可以自由地移动、观察建筑物的各个角度,仿佛置身其中。

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能够让观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建筑的规模、立面、室内布局等细节,从而更准确地理解设计师的意图。

其次,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与展示能够提高设计过程的效率。

传统的建筑设计往往需要多次修改和演示,设计师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不断进行迭代。

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捷的交互方式,设计师可以通过头戴式显示器实时进入建筑空间,直接进行修改和调整。

这种实时的反馈能够大大加快设计的进程,避免了传统方式下的反复沟通和修改,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虚拟现实技术还能够帮助设计师将设计方案与客户共享,客户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全面了解设计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进一步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满意度。

此外,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与展示还能够为设计师和客户带来更多的创新思路。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制作多个方案,并进行直观的比较和评估。

观众也可以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轻松地改变细节,体验不同的设计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的灵活性和交互性能够激发设计师和客户的创造力,使设计更加富有想象力和创新性。

虽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与展示在很多方面都有巨大的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是硬件设备的成本和可用性问题。

目前,虚拟现实设备的价格仍然较高,对于一般的设计公司和个人来说,可能还无法承担。

虚拟文物互动展示系统设计与实现-第1章

虚拟文物互动展示系统设计与实现-第1章

虚拟文物互动展示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博物馆不断地被重新定义。

博物馆是征集、收藏、研究和展示代表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程度的文物场所,并对那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受损文物进行修复,为公众提供历史文化知识和观赏的社会公共机构。

博物馆的传统文物展示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同时受博物馆空间限制,文物的具体信息不能完全展现,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观众只能被动接受,容易引起观众的主动参与性不足。

因此,研究一套功能全面、稳定可靠的虚拟文物互动展示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传统文物展示存在的不足,提出虚拟文物互动展示系统建设目标,综合体感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用虚拟文物代替实体文物,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实现参观者与虚拟文物之间产生更好的互动。

本文首先对系统整体架构进行设计,主要包括体感设备和系统软件两个部分,为系统需求分析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详细研究分割深度图像中的用户信息和手势识别两项关键技术。

然后根据虚拟文物互动展示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设计系统软件总体结构,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体感设备、软件开发框架以及MySQL 数据库的选择。

其次,本文对系统软件所涉及到的相关技术进行重点研究和分析。

接下来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对系统软件功能模块进行详细划分,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显示模块、UI交互模块、虚拟文物存储模块、手势识别模块、虚拟文物控制模块、信息统计模块以及拍照分享模块。

同时本文详细阐述了各功能模块的实现过程。

最后,为验证虚拟文物互动展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本系统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测试结果表明,虚拟文物互动展示系统功能满足需求,能够安全可靠、高效稳定地运行,达到了预期目标。

关键词:虚拟文物,互动展示,深度图像,手势识别第1章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物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历史价值[1]。

出土的文物对分析一个国家当时历史发展的程度和民族文明发展的高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古建筑的三维数字化建模与虚拟仿真技术研究

古建筑的三维数字化建模与虚拟仿真技术研究

2、虚拟仿真技术在古建筑研究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虚拟仿真技术在古建筑研究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度逼真的虚拟场景可以提供更为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有助于提高研究 者和公众对古建筑的认识和了解;
(2)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对古建筑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形 态,有助于深化对古建筑的整体认识;
古建筑的三维数字化建模与虚拟仿真技 术研究
目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一、古建筑数字化建 模
02 二、虚拟仿真技术在 古建筑研究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古建筑的保护和传承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其中, 三维数字化建模与虚拟仿真技术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次演示将围绕 “古建筑的三维数字化建模与虚拟仿真技术研究”展开探讨,旨在深入了解这 两种技术在古建筑保护和研究中的应用。
(3)虚拟展示与科普教育:通过数字化建模技术,可以将古建筑的三维模型 应用于虚拟展示和科普教育领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古建筑的文化价值。
3、数字化建模的步骤和主要方 法
数字化建模的步骤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模型建立和模型导出等环节。 其中,数据采集是关键步骤,可以采用激光扫描仪、相机等设备进行获取;数 据处理涉及到数据清洗、坐标对齐等方面;模型建立可以采用多种软件和技术, 如AutoCAD、SketchUp、3ds Max等;模型导出则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 格式和精度的选择。
谢谢观看
数字化建模技术在古建筑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结构的分析:通过建立古建筑的三维模型,可以对建筑的结构类型、 空间布局、斗拱、雕刻等细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2)修缮决策的辅助:在古建筑修缮过程中,数字化建模技术可以为决策者 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如建筑结构的变形、开裂等现象的监测和分析,有助于 制定科学合理的修缮方案。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历史文化遗产虚拟展示系统研究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历史文化遗产虚拟展示系统研究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历史文化遗产虚拟展示系统研究在当今社会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成千上万年来留下的历史文化陈迹是人们了解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有效途径,也是文明进步的源泉。

传统的文物展览方式脱离了人们对于新时代的审美需求,难以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和兴趣。

与此同时,科技的不断发展也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主要探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历史文化遗产虚拟展示系统研究。

一、虚拟现实技术概述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指的是通过计算机技术产生的仿真世界,是一种拟真的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是在计算机系统中,将对于真实世界的模拟和重构,导入到人类感官的交互接口中,以人为中心,实现人机之间的交互。

为实现这种技术,需要借助三维建模和渲染技术,涉及到图形学、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声音处理等多个领域,并且需要大量的硬件支持。

虚拟现实技术出现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生产制造、医疗教学、电子游戏、电影电视、虚拟旅游等。

为历史文化遗产展示提供了新的思路,VR技术不但实现了体验式展示,而且也提高了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

二、虚拟现实在历史文化遗产展示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历史文化遗产得以被还原,来自不同时期的文物、建筑和景观都得以被模拟重建。

相比于传统展览方式,VR技术更加灵活、精细、全面,使观众可以与文物进行互动,更深入地了解文化遗产的各个方面。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三维建模和渲染技术与文物原貌的照片、图纸等资料融合,将历史纪念馆、博物馆内展陈的部分收藏全部操作完毕,可以观众通过VR头盔等装置全方位地查阅文物、学习展品趣味性。

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历史文化遗产虚拟展示系统研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历史文化遗产虚拟展示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 3D扫描和模型重建技术研究为了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虚拟展示,需要先用3D扫描和模型重建技术获得文物的三维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2]刘军,文化遗址的三维场景建模及虚拟展示技术研究[D]西安:西北 大学,2009.
作者简介: 毛春兰 (1988.5) 女 (籍贯):湖北荆州 硕士 研究方向:展示设计
及其理论。
图-5 Ink Calendar
会在人们心中留下点“什么”,而这点“什么”正是设计师应该 深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赖声川.赖声川的创意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曹方.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赵青,所在院校: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所学专业:设计艺
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平面设计。
筑三维模型的快速重建。 (二)制作三维模型 主要使用的建模工具有:1.样条线பைடு நூலகம்模工具,包括绘制与编
辑样条线、挤出、车削、放样、倒角等;2.多边形编辑工具,主 要包括点、线、面的编辑命令,对称、光滑组等命令。
模型制作主要有四个部分: 1.古建筑房屋阁楼低精度模型制作; 2.地形、地面、池塘等模型的制作; 3.树木和植被和雕塑等面片模型的制作与分布; 4.人物、动物等角色的低精度模型的制作。 (三)制作模型贴图 1.展开模型的贴图坐标(展UV,主要用到Unwrap UVW修改 器); 2.Photoshop软件中利用已有素材合成模型的固有色贴图; 3. 3dsmax中赋予材质和贴图并调整贴图位。 (四)测试灯光并烘焙贴图 1.创建灯光系统,设置全局照明,为场景设定白天日光照明 效果; 2.测试渲染并不断调整灯光参数,达到满意的渲染效果; 3.渲染光照效果图,并在PS中对烘焙出的贴图做进一步的修 改调整; 4.将渲染好的图的模型导入VRP虚拟现实软件进行下一阶段 的制作。 (五)资源导入 虚拟互动部分由VR-Platform虚拟现实编辑器来实现,其工 作流程如下:(1)虚拟场景设计;(2)虚拟互动设计。 (六)系统展示 将完成工程导出到网页中进行发布。导出工程通过 JavaScript嵌入到网页当中,调用时不需要其它插件。 总结 由于目前我们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古建筑的实例研究上,还没 有对古建筑的模型进行归纳总结,并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实现古 建筑建模的模块化,本文对建立古建筑资源库作了重点阐述,并 为探索出一套有效的构建大场景古建筑快速开发方法提供了很好 的参考价值。
大众文艺
理论研究·设计
浅谈古建筑虚拟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毛春兰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摘要:中国古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如何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话题也越来越重视,本文借助于 计算机数字技术,为建立古建筑资源库提供了良好的设计思路。
关键字:古建筑;数字技术;展示系统
值消失了,但却给观者留下了 一个更加单纯的思考空间,其 精神含义得以彰显——那是时 间留下的痕迹所引发的思考。
日历的实验性设计给我们 带来了如此丰富多姿的视觉景 观,它借助这种特殊的载体介 入我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更 为设计师的创意与巧思提供了 无限广阔的发挥空间。日子度 过了,但优秀的日历设计作总
一、古建筑虚拟展示的背景和意义 中国古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 也可以说古建筑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综合反映。然而,近年来越来 越多的古建筑被拆除,保护古建筑迫在眉睫。2011年10月18日中 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定就指出了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和抓 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问题,这说明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资 源正在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就如何保护和展示这些珍贵 且带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并且让其完好保留和供后人研究欣 赏,便成为了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里亟待我们解决的难题。 二、虚拟建筑场景漫游技术 随着计算机数字技术的进步,这些技术出现的数字化保护、 三维重建、虚拟展示和传播为我们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 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将古建筑展现或还原在网络上, 还可以展示古建筑所不能展现的背景知识,再现不复存在的古 代建筑和器物。虚拟漫游技术是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 分支,在建筑、旅游、游戏、航空航天、医学等多种行业发展很 快,具有沉浸感(Immersion)、交互式(Interaction)和构想 性(Imagination)性,漫游系统包括一个逼真的视、听、触觉 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虚拟环境,它是一个真实空间或假想空间的 实时仿真虚拟空间,用户借助必要的装备以自然的方式在该虚拟 空间中漫游,可以从任意角度对环境中的虚拟对像进行欣赏、体 验、研究那些正在不断破坏和已经消逝的古建筑和人文知识。 虚拟建筑场景漫游或称建筑场景虚拟漫游是虚拟漫游的一 个代表性方面,虚拟建筑场景漫游技术有多种分类方法,由于古 建筑虚拟场景的场景对地形、地景建筑场景数据的真实性要求很 高,在这里重点介绍真实古建筑场景的虚拟漫游技术。这种虚拟 漫游的最大特点是:被漫游的对象是已客观真实存在着的,只不 过漫游形式是异地虚拟的而已。这种虚拟漫游可以用在名胜景点 虚拟漫游系统的开发方面,我国科技工作者制作的敦煌莫高窟博 物馆参观系统、中国的故宫以及西湖风光虚拟游览系统都具有一 定代表性。 三、古建筑虚拟展示系统的设计流程 (一)建立资源库 资源库的建立包括:3D模型、图片图像、视频文件、声音文 件等。这些通过3DS Max、PhotoShop、Flash等专业软件制作。建 模工作主要使用虚拟现实建模软件3DS MAX来完成。古建筑测量数 据的获取。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文化遗址的数字化获取,通 过三维空间测量方法对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分析,再结合相关文献 绘制出遗址古建筑的设计图,进而借助3DMax等建模工具实现古建
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