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联合穴位注射弥可保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深入研究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和病理 生理过程,探讨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的最佳适应 症和禁忌症。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新思 路和新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加强临床研究,比较穴位注射弥可保与其他治疗 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依据 。
加强护理和康复治疗在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治疗 中的作用,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能力 。
疗效评估
根据患者的病情、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治疗 效果进行评估。总体来说,穴位注射弥可保的治疗效果良好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05
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 变的优缺点及展望
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优点与不足
• 优点 • 改善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如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 • 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改善下肢运动和感觉功能。 • 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 • 不足 • 需要长期治疗,效果缓慢,可能影响患者依从性。 • 可能存在注射部位疼痛、过敏等不良反应,需要密切观察和处理。 • 对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缺乏深入了解,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影响治疗效果。
结论
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 得推广应用。
02
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概述
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定义与分类
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定义
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下肢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感觉神经病变 、运动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分类
根据病变类型和程度,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可分为急性疼痛性神经病变、慢性疼 痛性神经病变、感觉性神经病变、运动性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

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分 为 两组 , 疗 组 4 治 0例 予 弥 可保 注射 液 5 0 g 穴位 注 射 , 0 p, 1日 1次 ; 照 组 4 对 0例 予 弥可 保 注 射 液 50 g 肌 肉注 射 , 日 1次 ; 0p , 1
共 治疗 1 月, 于治疗前、 个 分别 后观察 临床表现 、 经传导速度 。[ 神 结果] 治疗组 临床痊 愈 4 , 例 显效 1 例 , 1 有效 1 例 , 效 6 9 无 例; 对照组临床痊愈 2 , 例 显效 8 , 例 有效 1 例 , 4 无效 1 例 。治疗组疗效优 于对照组( 6 P<00 ) .1。在主要 临床表现 ( 肢痛、 感
关键词 : 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 变; 弥可保 ; 穴位 注射 中图分类号 :5 72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 号:0 8 4 62 0 }3 0 7 3 R8 . A 10 —7 8 {07 0 —0 1 一o
糖 尿 病周 围 神经 病 变 ( i ei pr h r erpty d bt e p e lnuo ah , a c i a
维普资讯
20 0 7年 第 1 0卷 第 3 期
广西 中医学 院学报
・1 ・ 7
组织的多少均无 关。经肾小球 滤过的尿 . 99 MG9 .%由近 曲小管重吸收, 因此 尿 中很 少。近 曲肾小管 功能受 损 害时 ,
近曲小管重 吸收减少 , MG从尿 中排 出增 多 , . 尿 一 MG浓
3 . %, 9 2 这说明原发 性高血 压早 期肾损 害 的发 生相 当常见 。 尿 . MG异常的发 生率 比血 一 的发 生率更 高 , MG 两者 比 较差异有显著性 , 表明肾小管损害 的发 生 比肾小球损 害的发 生出现更早 、 多见 , 更 与相关研究结果 一致 J 。

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 )发病最早最常见,其中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最多见[2]。

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和病情进展,更易出现DPN 。

经神经电生理检测,其患病率高达90%[3]。

目前还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本科2005~2009年对31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糖尿病饮食及控制血糖的同时应用高压氧治疗,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WHO 诊断标准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63例,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张希玉,敬素清(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康复科,重庆400020)【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治疗,维生素B 10.1g ,每日1次肌内注射,甲钴铵500μg ,每日1次肌内注射。

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每日1次,共30次。

每次在高压氧舱内停留100min ,中间休息10min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

结果治疗前后对两组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价,两组有效率分别为31.2%(对照组)、80.6%(治疗组),且神经传导速度的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高压氧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系统疾病;高压氧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6-0862-02中图法分类号:R459.6文献标识码:B现代医药卫生2012年3月30日第28卷第6期J Mod Med Health ,March 30,2012,Vol.28,No.6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使膝以下小腿和足缺血,可导致下肢静息痛、麻木、干性坏疽、足部溃疡,部分患者只能截肢以保全生命。

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陈会君;马国庆;叶婷;田源【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双侧足三里穴穴位注射弥可保针剂,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弥可保针剂.治疗前后测定左胫神经传导速度和右腓浅神经传导速度,疗后对各组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疗效评定.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5%,穴位注射的疗效优于肌肉注射(P<0.05);试验组疗后MCV与SCV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弥可保可改善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且穴位注射的给药方法疗效优于肌肉注射的给药途径.【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年(卷),期】2012(028)007【总页数】2页(P41-42)【关键词】穴位注射;弥可保;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作者】陈会君;马国庆;叶婷;田源【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6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2011年国内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1.8%患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1],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的感觉异常和(或)运动障碍。

笔者在临床中结合中医传统理论,采用穴位注射弥可保的方法治疗DNP,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为了证实该疗法的确切疗效,对就诊患者进行弥可保针剂穴位注射与肌肉注射的随机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11年3月~2011年9月期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

按照区组随机的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

高压氧联合穴位注射弥可保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联合穴位注射弥可保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h 0p t n v ncn et n l et tnet gm sl wt V t , i 2i c rt ee et s l: te3 a e t g e o vni a t a n jc n uc i i 1 Vt 1 uai f c i si o me i i r e h B B n v .Reut
Gu n d n as a 2 2 0,C ia) a g o g T ih n 5 9 0 hn
A s a t be t e oo sretee et a teh hpesr x gnu i stea u u c r o t b t c:O jci :T bev f c t t i rsueoye nt c p nt ep i r v h h h g eh u n i ee i ehlo a m nt t a te i ei p r h rl e rpty, xlr teb t r to .Meh n cdwt m tv b l i o r t a t ei ea n uo a j h c a e d b c h p h epoeh e e h d t me t-
维普资讯
第l 3卷 第 1期 20 0 7年 1 月
河 北 医 学
V 1 3N . o 1,o1 .
Jn 20 a .,0 7
形 封闭术后随访 3年 临床 效果评价 [ ] 第三 军医大学学 J. 报 ,05 2 ( )5 5— 6 . 2 0 ,7 6 :6 5 6
m ra l aehg e a oeo tecmpr o ru P <0 O , < 0 0 1 .C n ls n:h e t ak y r ihr nt s f o ai ngo p( b h t h h s .1 P .0 ) o c i T et a uo r — m n ta teh hpesr xgn u i steau u cuep it net i tvcblm n t t a te e t t i rs eoye nt h c p n tr o jce wt me l a i e t h h g u e n i d h h o a or h

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常立军;张晓霞;张晓红;裴美艳【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9例.治疗组给予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采用医用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为0.2 MPa,吸氧时间60 min,每日1次,12天为一个疗程;甲钴胺0.5 mg肌肉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仅使用甲钴胺0.5 mg,肌肉注射,每日1次.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24天.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5.45%和100.00%,均高于对照组的21.21%及53.5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改善,可作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22【总页数】2页(P187-188)【关键词】高压氧;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者】常立军;张晓霞;张晓红;裴美艳【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山东潍坊 261000;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山东潍坊 261000;山东省潍坊市潍坊中学化学教研室,山东潍坊261000;山东省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药剂科,山东潍坊 2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采用控制血糖、免疫抑制剂治疗、促神经代谢和神经营养治疗等[2],但临床效果不显著,尚无针对神经损伤的特异性治疗方法。

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50生垦塞厦匿型垫!Q生i旦筮!!鲞筮!Q魍Q哇婴竺』螋!堕型堕型型丛鲤墅些丛!!:垫!Q:!型:≥!:盟!:!Q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陈彩秀李润生唐小华陈志辉刘胜雄【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静脉注射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

方法将80例耱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甲钴胺500斗g肌肉注射,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治疗组采用高压氧及甲钴胺联合治疗,采用单人高压纯氧舱治疗,纯氧加压,压力在0.2一O.25M Pa,升压15m i n稳压30m i n,减压15m i n,治疗时间60m i n,每天1次,l O次为l疗程,甲钴胺500斗g静脉注射,均治疗3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痛觉过敏、痛觉减退、肢体疼痛、肢体麻木、腱反射减退治疗后有效率分另q为69.7%、84.2%、87.5%、88.2%、84.2%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

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的有效率也有明显的提高(P<0.05)。

结论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关键词】高压氧;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患病率达84.5%。

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缺乏特异性方法。

我们应用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患者40例,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并有以下表现:①肢体感觉异常:麻木、疼痛、发冷、发热感;②膝反射和/或踝反射减退或消失;③神经肌电图证实周围神经损害。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56±5)岁;糖尿病病程(108±6)个月;神经病变病程(35±5)个月。

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54±6)岁;糖尿病病程(105±8)个月;神经病变病程(35±5)个月。

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陈丹;於佶【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年(卷),期】2015(031)010【摘要】目的:观察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例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方法,将96例符合诊断标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足三里、血海弥可保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弥可保肌肉注射,两组共治疗28天,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及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第14天和28天时,周围神经病变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0 .05 );对照组患者在第14天和第28天时,周围神经病变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但第14天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在第14天及28天时,周围神经病变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腓总神经MNCV与腓肠神经SNCV 均较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在改善腓肠神经SNCV 传导速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但两组腓总神经M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80.9%,对照组总有效率7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弥可保穴位注射比单纯肌肉注射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更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且能提高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控制和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症状.【总页数】4页(P39-42)【作者】陈丹;於佶【作者单位】湖北省新华医院,湖北武汉430000;湘钢职工医院,湖南湘潭41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6【相关文献】1.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J], 苏灏2.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 [J], 朱蓉;高静;吴晨曦;柏丁兮;李迎春;叶艳;吴霜3.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J], 俞景梅4.丹红注射液联合弥可保穴位注射及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 [J], 黎裕朝;曾庆伟5.甲钴胺足三里穴穴位注射辅助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J], 曹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弥可保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综合疗效观察

弥可保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综合疗效观察

弥可保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综合疗效观察郝国华;郭帅;李秋梅【摘要】目的观察弥可保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综合疗效.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1年9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弥可保,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上述检测项目均较对照组优势明显,两组数据比较,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弥可保不可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总有效率,对于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的效果也非常明显.【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2(010)014【总页数】2页(P189-190)【关键词】弥可保;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综合疗效【作者】郝国华;郭帅;李秋梅【作者单位】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辽宁,大连,116000;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辽宁,大连,116000;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辽宁,大连,1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三大并发症之一,且是三者中发病最早的并发症,其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且下肢较上肢更为明显,其治疗中除要控制血糖外,对于神经病变的改善也是重点[1]。

本文中我们就弥可保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综合疗效进行观察,具体的步骤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将2010年2月至2011年9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

对照组的38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33~70岁,平均年龄(50.8±5.4)岁,病程2.0~13.5年,平均(10.4±2.6)年,周围神经病变出现时间1.0~8.6年,平均(4.9±1.3)年,空腹血糖(7.25±0.64)mmol/L。

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寻求提高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

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组。

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弥可保共500μg,隔日1次;对照1组用VitB12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对照2组用弥可保500μg,肌肉注射,隔日1次。

4周一疗程。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2%,显著优于对照1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方法和药物。

笔者采用弥可保穴位注射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选择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1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穴位注射弥可保组68例为治疗组,男41例,女27例;年龄26~64岁,平均50.8岁;糖尿病史4~16年,合并周围神经病变2个月~10年。

肌肉注射VitB12(对照1组)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29~63岁,平均51.9岁;糖尿病史4~18年,合并周围神经病变3个月~11年。

肌肉注射弥可保组(对照2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28~65岁,平均52.6岁;糖尿病史5~19年,合并周围神经病变2个月~9年。

3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全部病例均经肌电图检查运动神经速度(MCV)减慢,并有肢体麻木、针刺样疼痛、感觉减退、感觉异常等临床表现,且以下肢为主,腱反射均减弱。

2治疗方法全部患者控制饮食,应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

2.1治疗组用配有4号针头的注射器抽取弥可保500μg,按序刺入足三里、三阴交、解溪、太溪4个穴位,每个穴位在得到针感后注入弥可保125μg,隔日1次,双下肢交替使用。

2.2对照1组VitB12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

2.3对照2组弥可保500μg,肌肉注射,隔日1次。

4周为一疗程,3组均观察1个疗程。

3疗效观察3.1疗效判定显效:自觉症状消失,腱反射正常,MCV恢复正常或明显增加;好转:自觉症状改善,腱反射好转,MCV较前略有增加;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腱反射无变化,MCV无变化。

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评价

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评价
【 摘 要 】 目的 评 价前 列 地 尔 ,弥可保 ,依 帕 司他 片联合 高压氧 对糖 尿病 周 围神 经病 变的疗 效 ,探 讨 糖尿 病 周 围神 经病 变的 治 疗 方法 。方 法 4 8 例糖 尿病 周 围神 经病 变患者 分 为两组 。 治疗组 2 5 例 ,予 高压 氧联 合前 列地 尔 ,甲钴 胺 片 ( 弥可保 ) ,依 帕 司他 片 治疗 ,对 照组 2 3 例 ,单独使 用前 列地 尔 ,甲钴 胺 片 ( 弥可保 ) ,依 帕 司他 片 ,两组 患者 疗程 均 为4 周 。结 果 治疗组 显 效率 、总有效 率 分别 为5 8 %、 1 0 0 %,明显 高 于对 照组 的3 7 %、7 3 %,两 组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治疗 组神 经传 导速 度. z k/ r . 流动 力 学改善 均 明显 高 于对照 组 ( P <0 . 0 1 o结论 药物联 合 高压 氧对 糖尿 病 周 围神 经病 变的 治疗 效果 显 著 ,可推 荐为 糖尿 病 周 围神 经 病 变的 临床 治疗 方法 。 【 关键 词 】糖尿 病 ;周 围神 经病 变; 高压氧 ;前 列 地 尔 ;甲钴胺 ;依 帕 司他 糠 尿病周 围神 经病变 ( d i a  ̄ . i f e p e r i p h e r a l n e u r o p a t h y ,D P N) 是 糖 尿病 慢性并 发症 中最常 见的并 发症之 一 ,发病率致 残率 高 ,预后 差, 其发病率 国外报道为 4 0 %一 6 0 %,而国内发病率可高达 6 o % 9 0 %以上 ,甚 至 可累及 全 部糖 尿病 患者” ,多发 生于下 肢血 管 ,如 胫、 腓 动脉 ,呈多部 位节段 性 ,发病 机制可 能是 长期 的高血糖 状态 导致非 酶糖 化和 多元 醇通路 化 ,使 基膜增 厚 ,管 腔变窄 ,组 织缺 血缺氧 , 促 进 动脉粥样 硬化 的发生 发展 。 D P N在糖 尿病 的慢性 并发 症中发病最早 , 可累及全身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 ,占糖尿病截肢的 所有 危险 因素的 4 5 %。 目前 临床对糖 尿病 周 围神 经病变 的治疗 采用 降糖 、改善微 循环 、 营 养神经 、止痛 等综合 对症治疗 。本研 究评价 高压 氧联合 前列地 尔 ,弥可保 , 依 帕司他 对糖尿 病周 围神经病 变 的 治疗效果 ,探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治疗手段 。

糖尿病治疗仪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糖尿病治疗仪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领 先地 位 。我 们所 用 的原 理 是运 用 毫米 波 脉 冲频 率 照射 技 术并辅 以特 定频率 的电脉 冲刺 激人 体 的穴位 , 通 经活 络 , 改 善糖尿 病微循 环障碍 …,起 到治疗 糖尿病 并发症 的作 用 。对 于那些 病情较 重的患者 , 靠 运动 , 饮食 及药物 治疗效果 差 时 , 电脑糖 尿病 治疗 仪是 很好 的选 择 。它能 改善人 体 的微 循环 , 调节人 体神经 系统 , 促进神 经传 导和再生 , 是 目前 治疗 D P N
1 . 5 统计 学方 法
均采 用 检验 和 检验 。
2 结 果
两 组疗效 比较 , 见表 1 。糖 尿病 治疗 仪联 合 弥可保 组 的 有效率为 8 4 . 8 %, 单 用 弥 可 保 组 治 疗有 效 率 5 5 . 0 %, 两组 对 比有显 著 差 异 。两组 治 疗前 后 神 经传 导 速 度 比较 , 见表 2 。 联 合治疗 组 与单用 弥可 保组 治疗 糖尿 病周 围神 经病 变患 者 , 检查 结果 提示神经 传导 速度改 善均有效 , 糖尿 病治疗 仪联合 弥 可保组优 于单用 组 。 表1 两组 患者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比较 ( n )
1 0 4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 0 1 4 年第 1 4 卷第 5 期

药物与临床 ・
糖尿病治疗仪联合 弥可保治疗糖尿 病周 围神经病 变的效 果观察
李云
( 南阳市第二人 民医院 内分泌科 ,河南 南阳 4 7 3 0 1 2 )
摘要 : 目的 探讨糖尿病 治疗仪联合 甲钴胺 ( 弥可保 ) 治 疗糖尿病周 围神 经病 变的效果。方法 5 6例糖尿病 周围神 经病 变患者随机分为 两组 : 治疗组 7 2例 , 采用糖尿病 治疗仪 穴位照射每天 1次 , 同时 口服弥可保 0 . 5 mg, 每 日3次 。时 间 2 周。 对照组 4 O例 ,口服 弥可保 0 . 5 mg , 每 日 3次 , 疗程 同治疗组。观 察糖尿病 周围神 经病 变患者的症状 、体征的改善 情况及 肌电 图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 总有效率 为 8 4 . 8 %, 对照组为 5 5 . 0 %( P < 0 . 0 5 ),神 经传 导速度 均改善 , 但 治疗组优 于对照组 ( 0 . 0 1 ) 。结论 电脑糖尿病治疗仪联合 弥可保 治疗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 变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糖尿病 治疗仪 ;弥可保 ;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 变 中图分类号 :R 5 8 7 . 1 文献标识码 :B D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4 . 0 5 . 0 7 2

弥可保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作用的分析

弥可保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作用的分析

弥可保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作用的分析作者:冯磊来源:《糖尿病新世界》2016年第10期[摘要] 目的探究弥可保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作用情况。

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来该院就诊的11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式,以此为基础,观察组使用弥可保进行治疗2个月后,观察患者的治疗前后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变化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3.22%,对照组为71.19%,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临床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呈现出了一定变化,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变化复幅度上来看,观察组患者明显好于对照组(P[关键词] 弥可保;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5(b)-0025-02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该疾病的最主要并发症当属周围神经病变。

相关统计指出[1],该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0%~90%,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为II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致残因素之一。

迄今为止,医学界对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依旧存在争议,目前比较推崇的说法为:血管受损和代谢障碍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发挥非常重要作用。

有实验指出,弥可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糖尿病者的神经功能和感觉传感速度加以改善。

为了在根本上证实该理论公允性,结合实际情况,该文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来该院就诊的11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患者使用了弥可保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来该院就诊的11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和病理实验检查,患者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关于周围神经病变的界定标准。

在此其中男患者71例,女患者47例。

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研究探讨。

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更佳。

结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穴位注射;糖尿病;护理体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医学上暂无定论,一般患者会表现出感觉神经、运动神经、颅神经等多方面受损,出现感觉异常、皮肤疼痛、肌力减弱等具体症状,由于早期症状轻微,往往在确诊时已经较为严重,随着病情的发展有致残、致死的风险,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1]。

如何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一直以来都是临床上重点讨论并且积极探索的问题,本科室此次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了穴位注射,经过应用后证实了其可行性,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经过院内责任部门批准和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为确保本次实验结果的客观性与可参考性,排除具有其他全身基础性疾病患者,选取本科室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人,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表1: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别人数男女比率平均年龄(岁)糖尿病病程(年)糖尿病神经病变病程(年)体重指数(kg/m2)实验组318/1256.4±16.310.3±3.58.3±2.325.8±3.3对照组320/1057.5±18.611.2±3.48.5±2.025.5±3.6P>0.05>0.05>0.05>0.05>0.05>0.051.2方法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治疗方案,协助患者进行营养、扩血管药物的服用以及静脉注射治疗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和代谢,修复患者的神经等,此外不做其他特殊干预。

高压氧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高压氧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高压氧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在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应用高压氧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本次研究时间确定为:2020年3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参与本次研究者为:上述时间段内,来我院诊疗的患有周围神经病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0人。

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5人)和研究组(45人)。

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为研究组在以上基础上应用高压氧治疗。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包括有效率、相关指标及神经传导情况。

结果研究组应用高压氧治疗后,有效率更高(93.33%>77.78%),与疾病有关的各项指标及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的更快。

结论对于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老年患者来说,将常规治疗与高压氧联合应用效果理想,且风险性较低。

关键词高压氧;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且随着患病时间及年龄的增长,出现并发症状的概率越来越高。

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周围神经病变是常见并发症之一。

传统药物疗法虽可获得一定治疗效果,但却不能满足人们对医疗水平日益增高的需求。

有研究发现,应用高压氧参与治疗,可有效为患者减轻疾病造成的折磨,提升生存及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1]。

本次主要对高压氧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详情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来我院诊疗,患有周围神经病变的老年糖尿病病人90位纳入本次研究,并将90名患者平均分成两组。

对照组45人中包含男性26人,女性19人,年龄在66周岁以上85周岁以下,平均值为(72.5±9.4)岁,病程在5年以上,16年以下,平均值为(13.6±2.8)年;研究组45人中包含男性24人,女性21人,年龄在67周岁以上84周岁以下,平均值为(73.1±9.8)岁,病程在8年以上,17年以下,平均值为(14.1±2.9)年。

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苏灏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9(018)025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于足三里穴注射弥可保500 μg/次,每日1次,左右两穴交替,疗程2周.对照组肌肉注射弥可保500 μg/次,每周3次,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对照组总有效率6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总页数】2页(P3018-3019)
【作者】苏灏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武汉,43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2
【相关文献】
1.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4例 [J], 李兵;王海风
2.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4例 [J], 李兵;王海风
3.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J], 孙丽琴
4.大剂量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J], 徐文俭;张小丽
5.圣愈还五汤联合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J], 隋丹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灸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28例疗效观察

针灸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28例疗效观察

针灸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28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对6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针灸结合弥可保穴位进行注射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收集自2012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12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分析,把所有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弥可保注射;联合组:针灸结合弥可保穴位进行注射,记录和比较联合组和对照组的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临床表现TCSS评分状况以及神经传导速度状况。

结果:联合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临床表现TCSS评分状况以及神经传导速度状况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针灸结合弥可保穴位进行注射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病变状况,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灸;弥可保;糖尿病;穴位注射随着人口老化、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使糖尿病患病人数增加迅速[1]。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2]。

为了验证对12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针灸结合弥可保穴位进行注射的治疗结果及其价值进行比较,特进行本次研究,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自2012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12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的所有研究均符合诊断标准,患者排除肾等器官损害、心脑血管以及精神系统类患者,且同意该研究。

其中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33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51.63±8.72)岁,0.4~15.6年,平均病程8.46±3.06年。

联合组:男性32例,女性32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53.17±8.49)岁,0.4~15.4年,平均病程8.35±3.27年。

1.2研究方法对照组:弥可保注射,具体内容为:①患者进行相关的糖尿病的宣传与教育,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以及运动,严格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状况进行相关的药物治疗,必要时用强化胰岛素进行降血糖,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血脂。

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7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

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通过临床症状及肌电图表现进行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高压氧治疗2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和肌电图表现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压氧对DPN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高压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肌电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患者的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DPN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

迄今为止,DP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及特效的治疗药物[2]。

高压氧在治疗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已经得到肯定。

现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治疗的70例DPN患者的疗效,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70例患者,男性37例,女性33例,年龄45~78岁,平均56.7岁,病程3.17年,平均11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同时符合DPN的诊断标准[3]:①皮肤感觉异常,自发性疼痛,肢体麻木,末端袜套感。

②步态不稳或活动受限。

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浅感觉减退。

④神经电生理检查有神经传导障碍,神经传导速度<50m/s。

⑤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

同时排除心、肝、肾、肺等脏器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癫痫患者及其它不适合高压氧治疗的患者。

二、治疗方法1.治疗情况所有患者接受降血糖治疗,包括糖尿病饮食、降血糖药物或胰岛素注射治疗,控制血糖在下述范围:空腹血糖5.0~7.0mmol/L,餐后2h血糖7.0~9.0mmol/L。

患者入院后随机分成2组。

对照组35例给予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药物常规治疗,如丹参川芎嗪、维生素B1、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等药物治疗,2周为1疗程;治疗组3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一 般 资 料 .
所 选 病 例 全 部 符 合 W H 诊 断标 准 。 临 床 O 经
2 结

和实 验 室 检 查 符 合 糖 尿 病 周 围 神 经病 变 , 用 胰 岛 素 治 疗 , 均 血 糖控制理想 , 6 共 0例 , 中 1型 糖 尿 病 4例 , 其 2型 糖 尿 病 5 6 例, 3 男 2例 , 2 女 8例 ; 龄 2 ~7 年 2 5岁 , 均 6 平 1岁 , 程 5 5 病 ~1 a 。将 6 患 者 按 就 诊次 序单 双 数 分 2组 , 病 例 的 年 龄 、 0例 2组
糖 尿 病 周 围 神 经 病 变 是 糖 尿 病 的严 重 并 发 症 之 一 , 病 发
率 高 达 6 % ~9 % , 0 0 目前 还缺 乏 特 效 的 治 疗 方 法 。 20 0 6年 1
腱 反 射 , 动 觉 明 显 改 善 或 恢 复 正 常 , 电 图神 经 传 导 速 度 明 振 肌 显 增 加 。有 效 : 自觉 症 状 改 善 , 、 腱 反 射 , 动 觉 改 善 , 膝 跟 振 肌 电图 神 经 传 导 速 度 无 变 化 。无 效 : 床 表 现 及 肌 电 图神 经 传 临
伤 , 些 都 是 造 成 子 宫 下 段 裂 伤 及 胎 儿 头 皮 血 肿 甚 至 颅 内 血 这
肿 的主 要 原 因 。还 有 助 手 加 压 官 底 的推 力 易 导 致 胎 儿 骨折 或
键 在 于 官 腔 内 的 羊 水 应 尽 量 少 放 。 少 胎 儿 与 子 宫 肌 壁 的 摩 减 擦 , 助于胎儿娩 出, 有 该术 式值 得 同 道 商 榷 。 [ 参 考 文 献 ]
B ,维 生 素 B2 例 3 】 】 病 0例 作 疗 效 对 照 观 察 。蛄 果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疗 组 的显 效 率 与 总有 效 率 均 显 著 高 于对 照组 ( 治 P< 0 0 和 0 0 1 。蛄 论 高 压氧 联 合 穴位 注射 弥 可保 对糖 尿 病 周 围神 经病 变 有较 好 疗 效 , 效 率 高 。 得推 广应 用 。 .1 .0 ) 有 值 [ 键 词 ] 糖 尿 病 ; 尿 病 周 围神 经 病 变 ; 压 氧 ; 位 ; 可保 关 糖 高 穴 弥 [ 图 分 类 号 ] R 8 . 中 572 [ 献标识码 ] B 文 [ 文章 编 号 ] 10 —84 (0 7 0 —1 0 0 8 8 9 2 0 )9 2 5—0 2 14 疗 效 判 定标 准 . 显效 : 自觉 症 状 明显 好 转 或 消 失 , 、 膝 跟
导速度无变化 。 15 统计学 方法 . 采用 卡 方 检 验 。
月一 2 0 0 6年 7月 , 院 内 3科 在 控 制 血 糖 的基 础 上 采 用 高 压 我 氧联合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3 0例 , 果 效
良好 , 报 道 如 下 。 现 1 临床 资 料
[ 收稿 日期 ] 2 0 0 6—0 6—2 0
高 压 氧联 合 穴位 注射 弥可 保 对 糖 尿病 周 围 神 经病 变 的疗 效 观 察
黎 杰, 李若 冰
( 东省 台山市人 民 医院 , 东 台 山 5 9 0 ) 广 广 220
[ 要 ] 目的 观 察 高 压 氧 联 合 穴 位 注 射 弥可 保 对 糖 尿 病 周 围神 经病 变 的 治 疗 效 果 。 讨 更 好 的 治 疗 方 法 。方 摘 探 法 在 血 糖 控 制理 想 情 况 下 , 高压 氧 联 合 穴位 注射 弥可 保 治 疗 糖 尿 病 周 围神 经病 变 3 予 0例 。 常规 治 疗 肌 注 维 生 素 与
2 0 1 ( )5 0 2:8 1 : 4
手 加 压 官 底 导 致 胎 儿 骨 折 或 产 妇 肝 、 破 裂 等损 伤 , 上 述 表 脾 从 格数 据 来 看新 生 儿 的 损 伤 明 显 降 低 , 中 出 血 明 显 减 少 且 手 术
术时 间 明显 缩 短 。然 而 并 非 所 有 胎 头 高 浮 的 都 可 用 此 法 。 如
产妇肝 、 脾破 裂 等损 伤 。 尤 其 是 经 产 妇 , 壁 松 弛 、 腔 较 宽 , 腹 官
胎 头 在 官 腔 内有 较 大 的 活
[ ] 杨 鹏 . 代 实 用 剖 腹 产 与 产 钳 术 [ . 京 : 国医 药 科技 出 版 1 现 M] 北 中
社 ,9 4 2 0 1 9 :3
介 绍 的 娩 出 方 式 以臀 牵 引 娩 出 胎 儿 , 方 法 避 开 了 胎 头 高 浮 该
时 上 述 所 指 直 接 娩 头 时 的 弊 端 , 手人 官 腔对 胎 头 的 挤 压 、 如 助
[ ] 盛 梅 .新 式 剖 宫 产 娩 头 困 难 17例 分 析 [ ] 2 9 J .实 用 妇 产 科 杂 志 ,
头 相对 困难 , 需 时 间延 长 , 新 生 儿 的影 响 大 , 外 术 者 手 所 对 此 进 入 托 胎 头 时 的摩 擦 力 、 压 力 对 子 宫 肌 及 胎 头 的 压 迫 性 损 挤 羊 水 过 少 、 大 儿 尽 量 不 用 , 选 择 性 地 实施 。 因胎 儿 在 官 腔 巨 应 内旋 转 时 因 空 间 太 小 易 导 致 胎 儿 骨 折 或 旋 转 失 败 , 时 的 关 术
维普资讯
现 代 中 西 医 结合 杂 志 MoenJunl f nertdT aioa C i s dWetr d ie 0 7Ma,1 ( ) dr orao t ae rd i l h eea s enMein 0 r 6 9 I g tn n n c 2
性 别 、 本疾 病 经 统 计 学 检 验 具 有 可 比性 。 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