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地球自转特征的判断与应用(解析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4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含解析)中图版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读经纬网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时区相同2.冬季晴朗的夜晚,甲地某地理教师带领学生20时观察天象时,发现某行星恰好位于自己的头顶,推测第二天晚上再次看到该行星在自己头顶时,时间为( )⏜是昏线,CD、CE是日期分界(2020甘肃兰州一中高三三模)下图是以极点C为中心的俯视图,AB线,内圆表示极圈。
读图,完成第3~4题。
3.此刻北京时间大约为( )4.此日,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2020天津滨海新区高三月考)右图为10月某日手机屏幕截图。
读图,完成第5~6题。
5.此时( )6.该日之后的一个月内,悉尼( )广州(113°E)的陈先生到纬度大致相同的夏威夷(156°W)休假,飞机在北京时间5:30从旭日东升的当地机场起飞,降落到夏威夷时正值日落。
据此完成第7~8题。
7.乘坐的飞机大约飞行了( )8.陈先生习惯在每天同时与在伦敦和悉尼(151°E,32°S)的两个女儿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已知其在伦敦的女儿当地时间6—9时空闲,在悉尼的女儿当地时间18—21时空闲。
则其到达夏威夷后与女儿们联系的时间是( )A.当地时间22—23时B.当地时间19—20时C.当地时间21—22时D.当地时间20—21时(2020山东青岛高三二模)青岛(120°E,36°N)的小明同学在五一期间到乌鲁木齐(88°E,44°N)探亲,下图示意小明购买的2020年4月30日车票部分信息(车票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第9~10题。
9.从青岛北站出发及到达乌鲁木齐车站时,小明看到两地的太阳方位分别是( )A.西南方向、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西南方向C.西南方向、正南方向D.西北方向、正南方向10.列车到达乌鲁木齐车站时,小明马上给在青岛的妈妈打电话报平安,小明和妈妈手表显示的时间分别是( )A.9:52、10:00B.10:00、10:00C.10:00、12:00D.12:00、12:002019年1月,湖南某大学邀请英国牛津大学戴维斯教授来湘讲学。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6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含答案解析
考点6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一、选择题读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A.从图示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B.②地所在经线两侧分属东、西两个半球C.①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D.④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2.与②地相比,⑤地自转的()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下图为山东省某中学天文爱好小组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北极星附近星空的图片。
据此完成第3~5题。
3.观测者进行观测时,望远镜镜头朝向为()A.北方B.南方D.西方4.小组成员经长时间观测发现,北极星周围各恒星绕北极星转动,这反映出()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流星运动D.恒星运动5.观测者于某日20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某颗恒星,若保持望远镜的位置和方向不变,则第二日望远镜再次对准这颗恒星的时间是()A.20时3分56秒B.20时56分4秒C.19时3分56秒D.19时56分4秒读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完成第6~8题。
6.P点在N点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7.一发炮弹从G点射向H点方向,炮弹将落在()①GH线的东侧②GH线的西侧③东半球④西半球B.③④C.①③D.②④8.12月22日19时,一艘轮船在E点附近航行,5分钟后,越过EF一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不可能是()A.12月22日19时5分B.12月21日19时5分C.12月23日19时5分D.12月20日19时5分下图中大圆为35°纬线圈,图中实线部分为昼弧,虚线部分为夜弧。
据此完成第9~10题。
9.此时北京时间为()A.14时20分B.15时20分C.2时20分D.3时20分10.下列四幅图中,可能为该日日照图的是(阴影部分为黑夜)()根据地转偏向力的相关知识,完成第11~12题。
11.理想状态下,下列示意图中(空心箭头表示水流初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水流实际运动方向),能正确表示北半球水流流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12.下图为某顺直河流河床剖面图,若图中该河的右岸为南岸,则该河流所在半球及流向为()A.北半球自西向东B.北半球自东向西C.南半球自西向东D.南半球自东向西二、非选择题13.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3:2.2地球自转特征的判断与应用
答案 2.B 解析 第2题,观察者看到恒星的视运动其实是地球自转的 反映。由于地球自转周期为15°/h,据此可计算摄影者连续 拍摄的时间为3个多小时。
自转的速度
读“地球自转等线速度分布示意图”, R、T在同一纬线上。
3.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
地球自转特征的判断与应用
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其自转轴 的旋转运动
地球的自转 | 方向
N
S
侧视 自西向东
北极俯视 逆时针
南极俯视 顺时针
地球的自转 | 周期
1恒星日 23小时56分4秒 1太阳日 24小时
地球的自转 | 角速度和线速度
角速度 除极点外,其余各处均为15°/h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零 南北纬60°处为赤道的一半
4.R点地形C.山地
D.高原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图中线速度数值 越向南,线速度越小,说明越向南,纬度越高,所以该地在南半球, 赤道的线速度为1 670千米/小时,30°纬线的线速度为1 447千米/小 时,图中线速度数值介于二者之间,位于低纬度。第4题,纬度和海 拔高度是影响地球表面线速度的两大因素。同一纬线上海拔越高, 线速度越大,海拔越低,线速度越小。R比同纬度的T处线速度小说 明该地地势较低,地形类型应为地势较低的盆地。
思维拓展
海南文昌是我国继西昌、 酒泉、太原之后建设的第 四个航天发射中心。从地 球运动角度分析文昌发射 中心的优势条件。
海南文昌相对其他三个航 天发射中心地理纬度低, 可充分借助地球自转动力, 节省燃料,降低发射成本。
自转的方向
1.右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 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 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据图判断, 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
第3讲地球的运动(一)自转运动的三要素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极点俯视图:南顺北逆。
留意:在题目未告知哪个半球时,须要依据经度大小变更的方向(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渐渐增大,西经度渐渐减小)。
得出极地俯视图的顺逆方向,从而推断出半球。
2.自转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昼夜更替周期)3.自转速度:角速度:①极点无速度;②角速度全球相等=15°/小时;线速度:(纬度因素)线速度赤道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点线速度相同。
南、北纬60°上的线速度约为赤道上的一半;南、北极点的线速度为零。
(海拔因素)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扩展1】地球同步卫星的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的关系:角速度一样;同步卫星线速度比地球自转线速度大【扩展2】航天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1)航天放射基地选择的条件①天气: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温度低,有利于放射和跟踪;②纬度: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约燃料和成本;③地形: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④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藏性强,人烟稀有,平安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平安性强;⑤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⑥平安因素:出于国防平安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在人烟稀有处。
(2)放射时间、方向和回收场地选择①放射时间: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我国放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冬季,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
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疆,选择在冬季使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
②放射方向: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样,向东放射可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的作用,节约能源;③回收场地选择:我国的回收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人烟稀有,有利于疏散人群;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地质条件好。
(二)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1)区分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产生的缘由:昼夜现象:地球本身属性(不发光,不透亮);昼夜更替:昼夜现象加上地球的自转导致。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二第二讲地球的自转运动—应用集训(含解析)
第二讲地球的自转运动应用篇【应用集训】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且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以内时,天空依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光亮,这种现象发生在午夜与日出之间时称为曙光,而发生在日落至午夜之间时则称为暮光。
读漠河(53°N)某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该日最接近(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答案 B2.此日,该地暮光的持续时间为 ( )小时小时16分小时32分小时答案 C读下图,当一艘轮船由西向东经过P地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日出景观,洗印出的照片显示拍照时间为2019年8月9日5时0分0秒(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时时时时答案 C4.拍摄照片的当天,昆明(25°N,103°E)与P地相比( )A.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B.昆明的白昼较短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昆明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答案 D5.拍摄照片的当天,北京(40°N,116°E)的昼长约为( )小时小时小时小时答案 B6.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小华于国庆节期间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参观游览,下图为她拍摄的照片。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照片拍摄的时间并说明理由。
北京时间第二天12时,小华把照片分享到朋友圈,立即收到了来自莫斯科(55°45'N,37°37'E)的小颖、纽约(40°43'N,74°W)的小萍、悉尼(33°51'S,151°12'E)的小宏等在不同国家留学同学的点赞。
(2)判断当时与小华不在同一天的同学并说明理由。
(3)在下图中画出国庆当日太阳直射光线、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比较该日莫斯科、纽约、悉尼三城市的昼长。
答案(1)6:00—8:00(或早晨),因为此时太阳在东南(或东方)天空,太阳高度较小(或太阳在地平线附近),说明此时正值日出不久。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五)地球的自转(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五)地球的自转(含解析)新人教版课时跟踪检测(五)地球的自转(2019·新余模拟)2017年1月,湖南某大学邀请英国牛津大学戴维斯教授来湘讲学。
下图为戴维斯教授通过社交软件与马教授联系接机事宜的截图。
据此完成1~3题。
1.根据戴维斯教授与马教授的聊天信息可推知,戴维斯教授飞抵长沙黄花机场的时间(北京时间)约为( )A.13日05:00 B.13日21:00C.14日04:00 D.14日12:002.伦敦和长沙两地相比( )A.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长沙大于伦敦C.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长沙小于伦敦D.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3.戴维斯教授讲学结束后,计划去北极地区观察极光现象。
极光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C.太阳辐射 D.太阳活动解析:1.D 2.B 3.D 第1题,北京时间与伦敦时间相差8小时,戴维斯教授起飞时间是伦敦时间13日13:00,相当于北京时间13日21:00;加上飞行时间15小时,到达时北京时间是14日12:00。
选D正确。
第2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角速度各地相等;伦敦的纬度比长沙高,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长沙大于伦敦。
选B 正确。
第3题,极光是来自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使高层大气激发而产生;太阳活动剧烈时,会向外抛射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这些高能带电粒子闯入地球磁场时,在两极地区高空会产生极光现象;与地球自转、公转及太阳辐射无关。
选D正确。
(2019·攀枝花模拟)如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完成4~6题。
4.此时,b点的区时是( )A.7月6日3时B.7月7日6时C.7月6日6时D.7月7日3时5.此时,北京时间是( )A.7月7日14时 B.7月8日14时C.7月7日17时 D.7月8日17时6.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C.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D.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解析:4.D 5.A 6.C 第4题,国际日界线和自然日界线分别为180°和0时经线。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针对训练: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含解析)
一轮复习针对训练: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一、选择题一架飞机在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千米/时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670千米/时。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自东向西自北向南2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最接近的是极点C北纬30°D北纬60°该图是北半球局部日照图,AB为晨昏线,纬线BC弧度为90°。
图示区域恰好全部为8日。
读图,回答3~4题。
3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日18时日6时日18时日6时4此日,太原市居民观测到日出、日落时的日影方向为A正西方,正东方B西北方,东北方C东南方,西南方D西南方,东南方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关系图,完成5~6题。
点和其余四点线速度和所在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点线速度比a点大,说明e点纬度一定比a点低点线速度比b点大,说明e点纬度一定比b点低点线速度比c点小,说明e点纬度一定比c点低点线速度比d点小,说明e点纬度一定比d点低6下列关于地球陆地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角速度也越大B同纬度,海拔变高,线速度变大,角速度不变C同海拔,纬度变低,角、线速度变大D同经度,角、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线速度:=O>NB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为晨线为晨线8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点的地方时为17:00地的地方时为6:00C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D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晨昏线上地方时为12时的=N>O;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为南半球,所以左岸侵蚀严重;根据日期的特点可以判断过极点与P的经线为0时所在经线,南半球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NO为晨线。
点的经线为180°经线,过P点的经线为60°W,地方时为0时,则北京时间为12时,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球的自转运动》专项训练(详解)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球的自转运动》专项训练一.选择题下图为“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②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A.45° 1月B.60° 1月C.60° 7月D.45° 7月读地球局部地区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3.若选择甲地为卫星发射基地,其主要的优势条件是()A.赤道地区热量充足B.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大的优势,节省燃料C.赤道地区地转偏向力为0,能使火箭准确把卫星送入轨道D.赤道地区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位于丙西南方向B.丙的地方时比甲早4小时C.甲有太阳直射现象D.自转的角速度甲地最大下图为地球自转等速度线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A.南半球低纬度B.北半球中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北半球高纬度6.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A.丘陵B.盆地C.山地D.高原一架飞机在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千米/时的速度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 670千米/时)。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8.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最接近的是( )A.赤道B.极点C.北纬30°D.北纬60°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宿营时,同学们把照相机固定,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得到的北极星附近星辰运动轨迹的照片。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像最能反映()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流星运动D.恒星运动10.图像中心和恒星A的视运动方向分别为( )A.天顶、逆时针B.天顶、顺时针C.北极星、逆时针D.北极星、顺时针“神舟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如下图)。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每课必练题:第四课 地球的自转及地理意义(详解)
第四课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一、选择题[2018·江苏盐城上学期期中]图K4-1中,左图为某游客坐在江西三清山海拔1800 多米的山头,通过延时技术拍摄的“巨蟒出山”美景图,右图为放大后的星迹图。
据图完成1~2题。
图K4-11.图中L1和L2分别为甲、乙两颗星星的延时视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星迹方向呈逆时针旋转B.甲星距地球近,乙星距地球远C.甲星是恒星,乙星是行星D.甲星和乙星围绕北极星公转2.若摄影者用同样的技术,同时到北冰洋沿岸拍摄,得到的星迹图与上图相比( )A.看到的星空相同B.星迹视运动的角速度变大C.看到的星迹更多D.星迹旋转中心位置更高[2018·湖北省荆州质检一]图K4-2是地球表面某区域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并回答3~4题。
图K4-23.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4.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图K4-3中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回答5~6题。
图K4-35.此时北京时间是( )A.7月8日15时B.7月8日14时C.7月8日20时D.7月7日14时6.有关①②③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C.三点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②点大于③点D.三点自转线速度相同,角速度①点大于②点7.Eric在离开夏威夷的飞机上看到如图K4-4所示的中文信息。
由此判断此航班飞行的主要方向为( )图K4-4A.朝东B.朝西C.朝南D.朝北8.图K4-5是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点的示意图,若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甲地的时间为( )图K4-5A.8时B.9时C.15时D.16时[2018·江苏南京、盐城调研一]在北半球,把手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方向,在当地时间12时前,按顺时针沿时针与12时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平分线方向为南方(如图K4-6甲),12时后,按逆时针,沿时针与12时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平分线方向为南方。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校本练习21 地球自转的特征(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三年级地理学科校本作业21(范围:地球自转特征)我国某中学天文观测地理兴趣活动小组经常观察天空中的恒星运动规律,该小组某学生于北京时间2019年9月23日21时看到织女星正好位于天顶,此时该地刚刚日落。
如图为此时北极星和织女星的位置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北京 B.黑龙江 C.新疆D.西藏2.该学生于9月25日在同样的位置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此时北京时间为( )A.21时整B.21时3分56秒 C.20时56分4秒D.20时52分8秒地轴北极在自转和公转中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下图为甲地观测者夜晚观察北极星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甲树位于乙树的( )A.北方B.东方 C.南方D.西方4.如果甲处观察者在夜间连续观察2小时,会发现( )A.北极星与地面夹角将逐渐升高B.北极星与地面夹角将逐渐降低C.图中某恒星沿圆形轨道向M方向移动D.图中某恒星沿圆形轨道向N方向移动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高度关联图,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5.根据图中a、b、c、d各点判断,正确的是()A.a点纬度比c点低B.b点海拔比c点高C.c点纬度比d点低D.d点地势比a点低6.关于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一样B.同一经线地区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C.海拔高度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小于高纬度地区D.纬度位置相同,海拔高的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海拔低的地区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
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
读图,完成7~8题。
7.a恒星的视运动方向,在图中应示为( )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顺时针D.逆时针8.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A.1个多小时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D.7个多小时下图为广东省某中学天文爱好小组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北极星附近星空的图片。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3地球的运动自转(含解析)湘教版
课时规范练 3 地球的运动——自转( 时间 :45 分钟, 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 (11 题, 共 44 分)(2013 山西太原调研 ) 右图中 ADB线为 180°经线 ,ACB 线为昏线 ,D 地与 C 地的地方时相差 2 小时。
读图 , 达成第 1~2 题。
1. 图中 C 地当日的日夜情况是 ()A. 昼永夜短B. 昼短夜长C.日夜等长D. 极昼2. 此时 , 与太原日期同样的范围占全世界的()A. 三分之二B. 三分之一C.二分之一D. 四分之三答案 : 1.C 2.A分析 : 第 1 题 ,ACB 线为昏线 ,ADB 线为 180°经线 , 也就是晨昏线与180°经线有两个交点, 只有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时, 才有此现象 , 则该日为二分日,C 地日夜等长 ,C 项正确。
第 2 题 ,D 与 C 相差 2 小时, 即经度相差30°, 所以 C为 150°W,此时为18 时,60 °W为 0 时, 地球上与太原日期同样的范围从 60°W向东到 180°, 占全世界范围的三分之二, 应选 A 项。
(2013 贵州贵阳检测 )2012 年 6 月 16 日 18 时 37 分 ( 北京时间 ), “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远在美国西海岸旧金山 (37 °48'N,122 °25'W)的华侨同胞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的飞船发射直播节目。
据此达成第3~4 题。
3.“神舟”九号发射升空时 , 旧金山区时为 ()A.10:37B.14:37C.0:37D.2:374. “神舟”九号发射升空时, 以下最靠近太阳直射点的经线是 ()A.20°EB.160°WC.0°D.10°W答案 : 3.D 4.A分析 : 第 3 题 , 由资料可知 , 旧金山位于122°25'W, 属于西八区 , 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 , 西八区比东八区晚16 个小时 , 故旧金山区时为18 时 37 分-16 小时=2 时 37 分。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9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特征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9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特征在野外,我们可以利用太阳—标杆进行定向。
标杆与地面垂直放置,把一块石头放在标杆影子的顶点A处,45分钟后,标杆影子的顶点移到B点时再放一块石头(如图)。
据此完成1~2题。
1.太阳—标杆定向的原理是( )A.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B.一年中,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方向是南北往返C.一年中,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D.一天中,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2.∠AOB角度约为( )A.8°B.11°C.15°D.30°[2023·湖北黄冈模拟]右图中的圆是地球,N、S分别代表北极和南极。
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丙、丁四人看不到北极星的是( )A.甲B.乙C.丙D.丁4.若某人在甲处观察,此人所见的经纬网为下图中的( )图1为某游客坐在江西三清山海拔1800多米的山头,通过延时技术拍摄的“巨蟒出山”美景图,图2为放大后的星迹图。
据此回答5~6题。
5.图中L1和L2分别为甲、乙两颗星星的延时视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星迹方向呈逆时针旋转B.甲星距地球近,乙星距地球远C.甲星是恒星,乙星是行星D.甲星和乙星围绕北极星公转6.若摄影者用同样的技术,同时到北冰洋沿岸拍摄,得到的星迹图与上图相比( ) A.看到的星空相同B.星迹视运动的角速度变大C.看到的星迹更多D.星迹旋转中心位置更高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图1)和“地球公转线速度变化图”(图2),回答7~8题。
7.图1中P点的纬度,图2中N点对应的月份分别是( )A.60°N1月B.30°S1月C.60°N7月D.30°N7月8.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M时( )A.印度盛行西南季风B.新西兰昼短夜长C.松花江畔银装素裹D.澳大利亚的珀斯处于雨季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纬线L1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300千米/时,纬线L2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320千米/时。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地球自转特征的判断与应用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地球自转特征的判断与应用基础落实练1.读下图,图中A地在B地的________方向( )A.正南B.西北C.正北D.东南答案 D解析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左图位于南半球,右图位于北半球。
根据图示经线0°和180°可知,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为(0°,135°E)和(15°N,45°E),从而可以确定图中A 地在B地的东南方向。
2.从北京开往乌鲁木齐的列车,当其自东向西行驶时,车轮对哪侧的铁轨磨损较大( ) A.南侧B.北侧C.东侧D.西侧答案 B解析北京开往乌鲁木齐的列车的运行方向是自东向西,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车轮对右侧(北侧)的铁轨磨损较大。
右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回答3~5题。
3.此时A点的区时是( )A.7月8日12时B.7月7日24时C.7月8日6时D.7月8日16时4.此时北京时间是( )A.7月8日15时B.7月8日14时C.7月8日20时D.7月7日14时5.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C.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D.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答案 3.C 4.B 5.C解析第3题,根据与135°E经线的角度关系分析,与A点相对的经线为180°,那么另一条日期分界线是0时所在经线。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知A点位于0时以东90°,从而可确定其地方时为6时,从而结合题干信息即可确定答案。
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知,A点经度为0°,从而结合区时计算方法知北京时间为7月8日14时。
第5题,读图知,A、B、C 三地纬度不同,且都不在极点,所以其线速度不同,A>B>C;三点角速度相同。
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2.4 地球的自转 (含解析)
第4讲地球的自转新课标等级考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核心素养定位】1.人地协调观:结合地球自转的规律,调控人类活动,协调人地关系。
2.综合思维:能够分析地球自转的特征、晨昏线的特征及其应用,进行相关计算,地转偏向力的应用。
3.区域认知:说明地球自转速度的地区差异,地方时、区时的划分及计算,日期变更线的特征。
4.地理实践力:利用地方时的原理推算当地经度;观察水流漩涡的特点,并分析成因。
【知识体系构建】一、地球自转的一般特征(规律)图示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均为________ 线速度:由________向________逐渐减小为零【疑难辨析1】 航天发射基地为什么多选择在低纬度地区,并且选择海拔较高的地区?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1)图中甲为________半球,乙为________半球,AOB 为________。
(2)甲、乙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球体。
(3)周期:________小时。
(4)晨昏线的定义:晨昏线就是太阳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是由晨线、昏线组成的大圆圈,故又称________。
(5)晨昏线的六个特点①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②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________。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
③晨昏线永远________赤道。
④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________,即图2中∠α=∠β。
⑤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时才与极圈________。
(如图1) ⑥晨昏线的移动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但方向相反。
2.产生时差(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________。
(2)地方时⎩⎪⎨⎪⎧概念:因 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特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 ;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 小时(3)时区与区时:①时区:全球划分为________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________。
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学案:1.5地球的自转含解析
第五讲地球的自转__全面掌握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__1.方向(1)侧视:自西向东。
(2)俯视⎩⎪⎨⎪⎧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如下面图甲所示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如下面图乙所示2.周期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360°59′昼夜交替周期3.速度(1)分布规律:图示速度分布变化规律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h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2)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1)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可以比较纬度高低;在海拔相同的情况下,自转线速度越大,纬度就越低;速度越小,纬度就越高。
(2)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对应点速度比较: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同步卫星大于地球表面的对应点。
(天津高考)如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
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
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A.1个多小时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D.7个多小时解析:选B恒星视运动的实质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地球每小时自转15°,当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时,连续拍摄需要3个多小时。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纬线L1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 300 km/h,纬线L2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 320 km/h。
读图回答2~3题。
2.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3.图中a、b两点处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差异和原因为()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纬度高,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平坦,自转线速度大解析:2.A 3.A第2题,地球自转线速度公式为v≈111×15×cosφ(φ为所在纬度)km/h。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地球公转特征的判断与应用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地球公转特征的判断与应用基础落实练1.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某公司推出一种“智能化”太阳能集热板,该集热板能够自动转动而朝向太阳,并能自动调整与地面的夹角,始终保持与太阳光线垂直。
杭州某处安装的太阳能集热板在某月内水平转动的幅度先变大后变小,则该月正午太阳能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 )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答案 D解析正午太阳高度角与太阳能集热板和地面的夹角互余。
当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时,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先变小后变大。
2.若某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和为140°,该地纬度为( )A.0° B.16.5° C.21.5° D.50°答案 B解析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计算知,16.5°纬线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为90°,最小为50°,二者之和为140°,符合题干条件。
3.下面右图为左图中①地某居民拍摄的日出/日落时的树影照片,则该照片的拍摄日期最接近( )A.3月20日B.6月1日C.9月23日D.10月1日答案 B解析左图中①地位于北半球,右图中树影朝向东南,说明此时为日落时分,且日落西北,北半球昼长夜短。
结合选择项即可确定结论。
2015年某日,家住北京的李先生在中央电视台大楼东偏南方向的位置,拍摄到太阳“钻进”央视大楼悬挑空间的照片。
读图,完成4~5题。
4.李先生拍摄的时间是( )A.冬季的上午B.冬季的下午C.夏季的上午D.夏季的下午5.若不考虑天气状况,20天后的X日,李先生将会再次拍摄到同样的景观(在相同的条件下)。
则X日可能接近( )A.6月12日B.1月2日C.7月2日D.12月12日答案 4.D 5.C解析第4题,结合题干信息知,此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向,为日落时分,为夏季的下午。
第5题,结合题干信息知,X日时太阳直射点应向南移动,该日可能接近7月2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地球自转特征的判断与应用基础落实练1.读下图,图中A地在B地的________方向( )...............A. 正南B. 西北C. 正北D. 东南【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示信息,A的坐标是(0°,135°E),B的坐标是(15°N,45°E),则A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选D。
2.从北京开往乌鲁木齐的列车,当其自东向西行驶时,车轮对哪侧的铁轨磨损较大( )A. 南侧B. 北侧C. 东侧D. 西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我国位于北半球,当列车自东向西行驶时,右侧是北侧,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右侧车轮对铁轨磨损较大,B对。
A.C.D错。
【考点定位】地转偏向力。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此时,B点的区时是A. 7月6日3时B. 7月7日6时C. 7月6日6时D. 7月7日3时4. 此时,北京时间是A. 7月7日14时B. 7月8日14时C. 7月7日17时D. 7月8日17时5. 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 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C. 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D. 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答案】3. D 4. A 5. C【解析】试题解析:【3题详解】此题考查日界线。
国际日界线和自然日界线分别为180°和0时经线。
顺地球自转方向,过180°,日期减一天,反之,加一天;顺地球自转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加一天,反之,减一天。
据此和题意,判断(如图):0时经线为90°W,A点(0°)为6:00点(东加西减。
经度差15°,时间差1小时。
)选C。
【4题详解】上题得,0时经线为90°W,北京时间(120°E)为14:00点(东加西减。
经度差15°,时间差1小时)。
故选B。
【5题详解】此题考查自转的速度。
全球自转角速度为15°/1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没有角速度和线速度。
A、B、C角速度相等,纬度低到高为A、B、C,故A、B、C线速度为A>B>C。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实际的国际日期变更线并不完全和180°经线重合,而是有三处弯曲。
左图、右图为国际日下面小题。
6. 不考虑天气因素,最早看到2016年元旦第一缕阳光的地点是( )A. ①B. ②C. ③D. ④7. 下面各段经纬线的长度最大的是( )A. ③—④段经线B. ①—⑦段纬线C. ①—⑥段经线D. ③—⑤段纬线【答案】6. D 7. A【解析】【6题详解】四地点均位于日界线上,但冬半年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日出最早,因此,不考虑天气因素,最早看到2016年元旦第一缕阳光的地点是四点中纬度最靠南的④,选D。
【7题详解】③—④段经线=111×5千米,①—⑦段纬线=111×5×COS75°千米,①—⑥段经线<111×5千米,③—⑤段纬线=111×2.5×COS15°千米,据此比较可知,③—④段经线最长,选A。
【点睛】地球上存在着两条日界线,即人为界线和自然界线。
1.人为界线:又被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把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这条线是地球上新一天的开始和前一天的结束,地球上日期的更替,都是从这条线开始。
实际上国际日期变更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三处偏离了180°经线。
这是为了照顾附近国家居民工作生活的方便,避免日界线通过陆地。
2.自然日界线:即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那条经线,又称为子夜线,它是前一天的结束和新的一天开始的经线。
人为日界线的经度是不会改变的,永远都在180°上,但其钟点随地球的自转而不断改变(经度固定,钟点变化)。
相对而言,自然日界线的经度位置每时每刻都在改变,它随着地球自转自东向西移动,但地方时永远为0时或24时(钟点固定,经度变化)。
这样,由于两条日期分界线的存在,也就将地球分成了两个日期,“今天”的范围即从0时经线(自然日界线)向东到180°经线(人为日界线)为止,“昨天”的范围即从0时经线(自然日界线)向西到180°经线(人为日界线)为止。
8.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示适当位置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并判断图中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2)如果图中甲与丙两点纬度数相同,请比较甲、乙、丙、丁四地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
(3)一条流经甲地的河流南岸受侵蚀较为严重,试判断其流向。
(4)分别计算甲地的地方时和丁地的区时,并判断乙地日出时间。
(5)此时,由________经线和________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
【答案】(1)画图略。
(N点附近画逆时针或S点附近画顺时针箭头) 晨线。
(2)线速度:乙>甲=丙>丁;角速度:甲=乙=丙=丁。
(3)自西向东。
(4)4时。
10时。
6时。
(5)60°W180°【解析】(1)在北极点附近,围绕北极点画逆时针箭头。
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变化判断晨昏线。
(2)结合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变化规律判断大小,甲丙两地纬度相同,线速度相等,乙纬度最低,线速度最大,四地角速度相同。
(3)甲地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即河流南岸为右岸,所以可以判断该处河流流向是自西向东流。
(4)结合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方法分别计算甲地的地方时和丁地的区时;乙地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6点,此时正值日出。
(5)全球由0时所在经线和180°经线划分为两个日期。
能力提升练为避免人们生活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线。
下图是某校同学自制的日期钟,其中短指针所对应的日界线不动,通过长指针表示全球日期分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当长指针指向Q时,伦敦时间为( )A. 21时B. 15时C. 9时D. 3时10. 当北京时间8:00整,长指针指向( )A. MB. NC. PD. Q11. 图中长指针转动方向和角速度分别是( )A. 逆时针7.5°/小时B. 顺时针7.5°/小时C. 逆时针15°/小时D. 顺时针15°/小时【答案】9. B 10. C 11. D【解析】【9题详解】读图可知,该日期钟有两个指针表示日期分界线。
两个日期分界线分别是180°经线和时刻是0点的经线。
当长指针指向Q时,根据图中的经度判断,135°E时刻是0点,即45°W是正午12点,伦敦时间为15时,B对。
A、C、D错。
【10题详解】当北京时间8时整,即120°E经线时刻是8点,此时0°经线时刻是0点。
读图,0°经线过P点,所以此时长指针指向P点,C对。
【11题详解】图中长指针转动方向与钟表盘一致,为顺时针,角速度与自转角速度相同,均为15°/小时,据此选D。
【点睛】地球上作为日期的界线有两条:人为日期界线和自然日期界线(1)人为日期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理论上指180°经线,180°经线是固定不变的,但钟点不固定,从0点到24点不等;该线东侧日期晚一天(为昨天),西侧日期早一天(为今天),如图(表)所示:(2)自然日期界线:即地方时为0时或24时所在经线,该日期界线不固定,可以是任何一条经线,但钟点固定,自该线向东至180°经线日期早一天(为今天),自该线向西至180°经线,日期晚一天(为昨天)。
从罗马到北京的某国际航班经过18小时的飞行,于某星期一的17时10分安全降落在北京机场。
此时,飞行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西边的尽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飞机降落时,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A. B. C. D.13. 飞机从罗马(东三区)起飞的时间是当地时间( )A. 星期一的18:10B. 星期一的12:10C. 星期日的18:10D. 星期日的5:10【答案】12. D 13. C【解析】【12题详解】航班在北京机场降落时,飞行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西边的尽头,也就是日落时分,此时北京时间为17时10分(120°E),北京地方时(116°E)应为16时54分,即该日北京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南半球。
能反应太阳直射南半球且116°E附近有昏线(日落时分)的是D。
【13题详解】北京与罗马相差7个小时,当飞机在北京降落时,罗马当地时间应是星期一10时10分,中间飞行了18小时,故在罗马起飞时间应是星期日的16时10分。
点睛:区时的计算(1)计算某点所在时区:该点经度除以15°,若余数>7.5°,则时区数为商+1;若余数<7.5°,则时区数为商。
(注: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
(2)求时区差: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减;若两地分别属于东、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
(3)求区时: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
①若所求地在已知地东面,则用“+”;所求地在已知地西面,则用“-”(“东加西减”)。
②若求出的时间>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14.北京时间2015年9月3日上午10:00,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A. 超过二分之一B. 不到二分之一C. 超过四分之一D. 不到五分之一【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期界线。
全球有两条日界线,一条为0时经线,另一条为180°经线,从0时向东到180°为新的一天,从0时向西到180°为旧的一天。
由材料分析可知,此时北京时间为2015年9月3日上午10:00,由此推算出150°E为3日12时,因此30°W为0时经线。
因此从30°W向东180°为9月3日,由此推断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约超过二分之一,故答案选A。
点睛:日期界线:1、两条日界线的区别。
2、人为日界线的特征。
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旧的一天的终点,地球上日期的更替,都从这条线开始。
日界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些曲折的,不完全按照180°经线延伸。
这是为了使附近国家和地区居民生活的方便,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这样一个国家和地区就不会被分作两个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