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接权
第五讲 邻接权
第三节 音像制作者的权利
音像制作者,是指将声音、形象或两者的 结合首次固定于物质载体上的制作人。
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 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 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权 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制品首次 制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第四节 广播组织的权利
三、邻接权的立法体例
一是在一个法律文件中将著作权与邻接权 严格区分;
二在著作权法中没有单设邻接权制度,而 将邻接权客体纳入著作权的保护对象; 三是少数国家采用民法、劳动法等形式保 护邻接权。
四、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关系
邻接权与著作权关系密切,其共同点在于 :1.它们都与作品相联系。 2.它们都是法律规定的权利。其主体、客体 及内容均来自于法律的直接规定。 3.它们都具有严格的地域性。
第五讲 邻接权
第一节 邻接权概述
一、邻接权的概念与范围 二、邻接权制度的历史 三、邻接权的立法体例 四、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关系
一、邻接权的概念与范围
邻接权,是指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即作 品传播者就其传播作品的过程中所付出的 创造性劳动和投资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对于邻接权的范围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 点取狭义,认为邻接权包括表演者权、录 音录像制作者权、广播组织权;第二种观 点取广义,认为邻接权除狭义邻接权外还 包括出版者权。我国著作权法将邻接权称 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并在立法体 例上采取广义邻接权的做法,具体表现为 第四章“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 的内容。
二、表演者与著作权人的关系
使用他人作品演出,表演者(演员、演出 单位)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 酬。演出组织者组织演出,由该组织者取 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 而产生的作品进行演出,应当取得改编、 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 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自考00226知识产权法-邻接权
播录音制品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上述权利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录制品首次制作 完成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3
关于录制者权的几点说明 1. 录制者无精神权利,有技巧但主要是财力、
物力和人力的投入 2. 无“第二次利用”的权利,参见表演者权 3. 录制的对象可以是作品,也可以是非作品 录制者的义务 1. 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
4、外国人、无国籍人在中国境内的表演,根据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 对其表演享有的权利,受著作权法保护。
录制者权
1
何谓录制者权? 指录制者对其录音录象制品所享有的权利
录制者权的主体:录音录象制作者,简称录制者 录音制作者:录音制品的首次制作人 录象制作者:录象制品的首次制作人 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广播组织,在我国还包括出版者
邻接权的产生与意义
1
邻接权的产生
留声机、电台、电视、录音
表演者权
唱片、磁带、胶片非法复制
录制者权
广播技术与电视技术
广播组织者权
1910年德国开始保护邻接权
1961年缔结《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 织公约》(简称《罗马公约》)
1970年《日内瓦公约》
1996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 》
二者的相同点 二者的区别 以音乐作品为例
思考:谈谈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关系
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录制者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 的作品,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 著作权人和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3、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 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但 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 除外(法定许可)
邻接权是什么意思
邻接权是什么意思
邻接权又称“作品传播者权”,意思是与著作权邻近的权利。
传统的邻接权包括表演者权、录音制作者权和广播组织权三种权利,但不同国家对邻接权种类的规定又不尽相同。
邻接权一词译自英文neighboring right,又称“作品传播者权”,意思是与著作权邻近的权利。
邻接权是在传播作品中产生的权利。
作品创作出来后,需在公众中传播,传播者在传播作品中有创造性劳动,这种劳动亦应受到法律保护。
传播者传播作品而产生的权利被称为著作权的邻接权。
邻接权与著作权密切相关,又是独立于著作权之外的一种权利。
在我国《著作权法》中,这种权利称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邻接权通常是指表演者、录音制作者(也称唱片制作者)和广播电视组织(也称广播组织)对其表演活动、录音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享有的一种类似著作权的权利。
在英美法系国家,著作权法很少引入邻接权的概念。
例如英国著作权法,将录音制作者和广播电视组织的权利都视为著作权。
邻接权6章
2 世界各国对邻接权的保护历程
英国较早地规定了保护邻接权的制度,于 1911年、1925年和1956年 分别制定了保护 录音制品的制作人、艺术表演人和广播电 视组织权益的法律。 随后,德国、美国、奥地利、意大利、日 本等国也规定了对邻接权的保护。
3、邻接权的国际保护公约
罗马公约。1961年10月26日签署的《保护 表演者、唱片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罗马公约》 标志邻接权保护制度进入了国际保护阶段。 日内瓦公约。1971年10月29日《保护录制 者、防止录制品被擅自复制日内瓦公约》。 布鲁塞尔公约。1974年5月21日《播送由人 造卫星传播载有节目信号布鲁塞尔公约》。 邻接权的保护领域进一步扩大。
必要提醒: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张只有公开表演
才能受邻接权的保护。 它将公开表演解释为:“一般指表演 一个作品,其听众或者观众不限于属 于某私人团体的人员,而且通常超出 家庭演出的范围。”
3.表演者权的客体
表演者权的客体是现场表演的 本身,即演员的形象、动作、声和 光的组合。在这里受邻接权保护的 是活的、生动的表演,而不是死的 剧本。
三)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区别与联系
1、联系: 1)从属关系。邻接权是作品传播者的权利。 是派生权利。多数国家在著作权法中专章 规定。著作权的许多规定适用于邻接权。 2)补充保护。对独创性低于著作权保护要 求的劳动成果予以保护。如美术作品受著 作权保护,而独创性较低的版式和装帧设 计,则受邻接权保护;录像作品受著作权 保护,而录像制品则受邻接权保护。
2、广义的邻接权
狭义的邻接权加上出版者权。 一般来说,承认广义邻接权的国家,都承 认表演者权,音像制作者权和广播电视组 织权这三项传统的邻接权。我国的著作权 法虽然没有直接使用“邻接权”的概念, 但包含了广义邻接权的内容。
第六章 邻接权
broadcast v.&n. 广播,播送
Performer rights
• 4.to authorize others to make sound recordings and video recordings; 5. to authorize others to reproduce or distribute such recordings; 6.to authorize others to communicate his performance to the public on information network.
思考题
• 甲创作了一首歌曲,将歌曲发表在某音乐 杂志上。一家音像制品公司的经理王某看 到后,非常欣赏,于是邀请乙演唱,并制 作了录音制品,推向市场。 • 问:王某是否有侵权行为?为什么?
四、广播组织者权 Radio organization rights
• 广播组织是指通过无线电波传播由声音或 图像或二者构成的实况或录音制品的人。 • Radio station • Television station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 (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通过,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 第十四条 对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或者提供搜索、 链接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权利人认为其服务 所涉及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犯自己 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或者被删除、改变了自己的权 利管理电子信息的,可以向该网络服务提供者提 交书面通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该作品、 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或者断开与该作品、表演、 录音录像制品的链接。
陈佩斯、朱时茂小品侵权案
• 1999年,陈佩斯、朱时茂以中国国际电视 总公司未经许可复制发行了两人在历届春 晚上表演的八个小品为由,向法院起诉。 法院认定:两原告作为作者和表演者,对 这八个小品依法享有著作权和表演者权, 被告的行为构成侵权,应立即停止侵权, 并在《中国电视报》上刊登致歉声明,支 付原告侵权赔偿金33万余元。
S1-L8 第五章 邻接权
23
§3 录制者权利
一、录制品: US Copyright Act Sec. 101 Phonorecords are material objects in which sounds, other than those accompanying a motion picture or other audiovisual work, are fixed by any method now known or later developed, and from which the sounds can be perceived, reproduced, or otherwise communicated, either directly or with the aid of a machine or device. The term phonorecords includes the material object in which the sounds are first fixed.
10
§2 表演者权利
US Copyright Act Sec.101:
To perform a work means to recite, render, play, dance, or act it, either directly or by means of any device or process or in the case of a motion picture or other audiovisual work, to show its images in any sequence or to make the sounds accompanying it audible.
四、表演者权利的保护期限: 表演者享有的人身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财产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至于该表演 发生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第四章 邻接权
第四章 邻接权
上节回顾
• 以下著作权权利类型中,属于精神权利的 有()。 A.改编权 B.修改权 C.出租权 D.发表权 • E. 保护作品完整权 • F. 汇编权
•
为了充分保护出版者的利益,使其能够 制止他人,特别是那些同时或者事后取得 同一作品的出版权的其他出版者无偿地使 用它的版式设计,《著作权法》第35条第2 款规定版式设计权的保护期为十年,截止 于使用该版式设计的图书、期刊首次出版 后第十年的12月31日。
第二节 表演者权
• 一、表演者概述 • 表演是对作品的一种再现。严格地说,表演是一 种在已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行为。 • 通常是把文学作品转化为表演的艺术。 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表演者权利的客体是表演 者的表演,即演员的形象、动作、声音的组合。 即使剧本将演员的动作细节、语调高低皆给出明 确的标识,受表演者权保护的客体也不是剧目, 而是演员的表演。
第三节 表演者权
• 表演者权的客体不应当是表演的节目或作品,而是现场表 演本身,即演员的形象、动作、声音等的组合。因为表演 体现为以鲜明的形象、语言、动作再现剧本的内容,这本 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第三节 表演者权
• 表演者的表明身份权、维护表演形象权可由表演者与演出 单位各自单独行使。 • 法人或非法人单位:许可或禁止他人现场直播、制作录音 录像并获取报酬的权利,表演者放弃该权利可以通过合同 约定或法律直接加以规定。
第三节 表演者权
第五章邻接权
2021/3/11
29
2001年4月,被告方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提起 上诉,后又主动撤诉。2001年4月30日,北京 市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准于中国国际电视总公 司撤诉。
2021/3/11
30
讨论问题:
(一)对本案所涉的八个小品,原告是否享有 著作权和表演者权?
(二)被告出版发行涉及原告创作和表演的八 个小品的音像制品,其行为是否有合法依据? 是否构成对原告著作权和表演者权的侵犯?
5
考查邻接权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邻接权的 产生是人类传播技术进步的结果。如果说印 刷技术的发展导致了著作权的产生与发展, 那么也可以说,录音录象无线电传播技术的 发展导致了邻接权的产生与发展.
在19 世纪末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之前,音乐戏 剧的表演只能由演员在舞台上和音乐厅或其 他地方现场演出,一般观众看戏、听音乐都 要上剧场或音乐厅去。如果想多次欣赏,就 得多次去剧场或音乐厅。
2021/3/11
17
3.播送权: 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 演的权利。
4.录制权(首次固定权): 许可他人以音像设备录制其表演的权利。
2021/3/11
18
5.复制、发行权:许可他人复制、发 行录有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 酬的权利。
6.网络传播权: 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
这8个小品属于众节联欢晚会电视作品的组成 部分,原告只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 归中央电视台。
电视总公司出版上述节目的VCD光盘制品,是 经中央电视台许可授权后依法进行的,绝无任 何侵犯他人箸作权之嫌。
2021/3/11
24
一审法院认为:原告创作的这8个小品,具有戏 剧作品的性质,是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形式之 一。
第六章 邻 接 权[15页]
许多国家规定的对版本的邻接权与我国《著作权法》规 定的版式设计权都是基于保护出版者或编辑者劳动的相同 考虑,但在法律规则上仍然有很大区别。上述对版本的邻 接权只能基于出版或编辑已超过保护期的作品而产生,而 我国的版式设计权则无此项限制。
三、对照片的邻接权
考虑到许多照片仍然具有价值,特别是在它们被用于商业 使用时,如果拍摄者不能受到保护是有失公平的,因此许 多国家用邻接权对其加以保护。
三、表演者权的内容
(一)表明表演者身份权 (二)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权 (三)现场直播权 (四)首次固定权 (五)复制、发行权 (六)信息网络传播权
四、表演者与著作权人的关系
著作权人对其音乐、戏剧等作品享有表演权,因此表演者 如欲公开表演他人作品,除了属于“合理使用”的免费表 演之外,应当经过著作权人的许可。
第六章 邻 接 权
第一节邻接权概述
一、邻接权产生的原因
邻接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某些有价值的非物质劳动成 果由于不具备“独创性”而无法受到狭义著作权的保护。 因此要理解邻接权,必须要先了解不同国家著作权法或版 权法对作品性质和“独创性”规定方面的差异。
二、邻接权的概念及与狭义著作权的关系
可以将邻接权定义为:不构成作品的特定文化产品的创造 者对该文化产品所享有的排他性权利。
五、其他类型的邻接权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邻接权之外,有些国家还将另一些需 要保护的劳动成果也纳入邻接权的保护体系,如《意大利 著作权法》第二编规定了丰富的邻接权种类,如对非独创 性的舞台布景设计的权利、有关工程设计图和用于解决技 术问题的设计图从“平面到立体”加以实施的权利本书在 “复制权”一节已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有关作 品名称、标题、新闻报道的权利等。
著作权中的邻接权
著作权中的邻接权董世连一、邻接权的概念邻接权是指,作品传播者在传播作品时所享有的权利,因为它与著作权紧密相连,故称为著作权的邻接权。
邻接权是由著作权衍变转化而来的,是从属于著作权的一种权利。
邻接权的主体是作品的传播者,例如,图书、期刊的出版者,音乐、戏剧等表演者,录音、录像的制作者以及广播电视组织等。
邻接权保护的客体是用以传播的作品,即演绎作品,它是以原作品为前提,根据传播形式的需要加工而成,如戏剧、音乐演奏、诗朗诵、相声等。
所以,邻接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出版者对其出版的书刊的权利、表演者对表演的权利,音像制作者对其音像制品的权利、广播电视组织对其广播电视节目的权利、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和期刊的版式设计享有的权利等。
二、邻接权受法律保护的法理基础作品的传播者对原创作品进行加工和传播,使作品具有了新的外在表现形式,便产生了作品传播者的邻接权。
邻接权来源于邻接权人自身的创造劳动,而且邻接权人在传播作品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绝非机械性的重复劳动,而是一种类似于创作的创造性劳动,至少体现着表演者、录制者或广播电视组织的一种技艺或技巧,绝非寻常人或任何组织可以轻易做到的。
邻接权人的这种劳动需要得到肯定,需要在法律上赋予权利。
所以邻接权人的创造性劳动是其享受权利的基础。
三、邻接权的取得作品传播者对作品进行加工和传播,必须经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或授权,所以邻接权的取得以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或授权为基础,例如,表演者进行表演并取得表演者权,应取得作品作者授予的表演权;出版者出版某部小说并因此而取得出版者权,需要获得作品作者授予的出版权才可以出版。
同时应该注意传播权和传播者权不同,前者属于著作权人的一项财产权,而后者属于邻接权,传播权是联系著作权人和邻接权人的桥梁。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董世连正在热播的电视剧《蜗居》中有一段苏淳涉嫌商业秘密犯罪的情节。
苏淳是公司的图纸设计人员,因为接私活,涉嫌泄露公司商业秘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邻接权
• 北影厂辩称,电影《茶馆》是1982年拍 摄的故事片,影片的著作权归北影厂享 有。剧照作为影片的一部分,其著作权 也属于北影厂,厂方有权许可他人使用。 原告作为表演者在影视作品中代表的不 是他本人,而是剧中角色,角色形象不 等于角色扮演者的个人形象,演员不能 代替角色享有角色的肖像权。不同意原 告的诉讼请求 。
案例:原告蓝天野在北京东城区天伦王朝 地下一层的影视食苑餐厅用餐时,发现 了一幅以自己所饰演的电影《茶馆》中
“秦二爷”形象制作的广告,而使用该 广告的饭店既未事先征得原告许可,又 未向原告支付相应的费用,遂对饭店提 起肖像权、名誉权诉讼;此后,蓝天野 又追加了许可饭店使用剧照的北京电影 制片厂为共同被告,要求二被告共同支 付原告肖像权赔偿金10万元,名誉权赔 偿金5万元,及经济损失6040元。
• 根据这种变化,德国率先规定了保护邻 接权的制度,于1910年通过《文学与音
乐产权法》,将表演者视为“改编制作 者”加以保护分别。此后英国于1911年、 捷克于1926年也制定了相关立法,保护
范围逐渐包括艺术表演人、录音制品制
作人、广播电视组织权益。同一时期, 奥地利(1936年)、意大利(1941年) 等一些国家也相继开始保护邻接权。
表演,并获得报酬。即许可他人通过广播或电 视系统等通讯手段把现场表演直接传送给用户 的权利。各国邻接权制度都把现场直播权作为 表演者对其表演的一项重要财产权利予以保护。 在我国,广播电台、电视台如果直播表演应当 取得表演者的授权,双方应当约定直播者向表 演者支付的费用。
2.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取报酬。表 演者对自己的表演有录音录像的权利, 各国法律均有此类规定。表演者也可将 此项权利授予他人行使。凡是对他人的 表演录音录像的,均应取得表演人的许 可,对录音录像复制发行的,同样需取 得表演者许可,并约定对表演的付酬标 准和付酬办法 。
[简答题,10分] 简述邻接权的概念
邻接权是图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图中节点之间的关联程度。
邻接权可以是一个实数值,表示两个节点之间的相似度、距离或者其他关联程度。
在应用中,邻接权通常被用于描述网络中节点之间的关系强度,例如在社交网络中描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或者在推荐系统中描述物品之间的相关程度。
邻接权的概念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图中节点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图上的许多算法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应用场景。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邻接权的概念进行简要阐述:1. 邻接权的定义:邻接权通常定义在图的边上,用于描述相邻节点之间的关联程度。
对于无向图来说,邻接权是对称的,而对于有向图则不一定对称。
边上的邻接权可以是实数值,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数据,根据具体场景的需要来定义。
2. 邻接权的应用:邻接权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例如在社交网络分析中,可以用邻接权描述用户之间的好友关系的亲密度或者交流频率;在推荐系统中,邻接权可以用来描述物品之间的相似程度,从而实现更精准的推荐。
3. 邻接权的测量:邻接权的测量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欧氏距离、余弦相似度、皮尔逊相关系数等等,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量化节点之间的关联程度。
4. 邻接权在算法中的应用:许多图论算法都可以通过邻接权进行改进或者扩展。
在最短路径算法中,可以通过引入邻接权来考虑节点之间的关联程度,从而得到更符合实际场景的最短路径结果。
在社区发现算法中,也可以利用邻接权来发现具有较高关联程度的节点裙体。
邻接权作为图论中的重要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并且为我们分析和描述图中节点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通过合理地定义和应用邻接权,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分析复杂网络中的节点关系,从而为各种图论算法的改进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5. 邻接权在社交网络分析中的应用在社交网络分析中,邻接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社交网络中的用户节点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网,而邻接权的引入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这些关系,并进一步分析用户之间的互动程度、社交影响力等信息。
简述邻接权的概念
简述邻接权的概念邻接权是计算机科学中常见的概念,它通常用来描述图中两个节点之间的联系。
邻接权指的是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所需要的代价或者距离。
本文将分步骤阐述邻接权的概念。
第一步:图的概念在理解邻接权之前,需要首先了解什么是图。
图是由节点和边组成的集合。
节点通常被称为顶点,而边则是连接两个节点的线段。
图可以表示各种各样的关系,例如人与人之间的社交网络、路网、电路等。
第二步:邻接矩阵邻接矩阵是一种表示图的方式,它是一个正方形的矩阵,其中每个元素都代表图中两个节点之间的联系。
如果两个节点之间有边,则邻接矩阵中对应的元素为1,否则为0。
例如,在一个五个节点的图中,如果节点1和节点2之间有边,则邻接矩阵中的第(1,2)个元素为1。
第三步:邻接权矩阵邻接权矩阵是邻接矩阵的扩展,它除了记录节点之间是否有边之外,还记录了节点之间的邻接权。
如果两个节点之间有边,则邻接权矩阵中对应的元素为边的代价或距离。
例如,在一个五个节点的路网中,如果节点1和节点2之间有一条长度为10的路线,则邻接权矩阵中的第(1,2)个元素为10。
第四步:最短路径邻接权矩阵可以帮助求解最短路径问题。
最短路径问题是指在一个图中找到两个节点之间距离最短的路径。
通过邻接权矩阵,我们可以使用迪杰斯特拉算法或弗洛伊德算法等方法求解最短路径问题,有效地解决了各种实际问题。
总结:邻接权是一种表示图中节点之间联系的方式,它可以用邻接矩阵或者邻接权矩阵进行描述。
邻接权矩阵是邻接矩阵的扩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邻接权矩阵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交通规划、电路设计、金融分析等。
邻接权的概念和特征
邻接权的概念和特征
邻接权是图论中的一个概念,用于描述图中两个节点之间的关系强度。
在图中,每个节点都有一组邻居节点,邻接权就是描述这些邻居节点
之间的关系强度的权值。
邻接权可以是任何实数值,通常用于描述节
点之间的距离、相似度、相关性等。
邻接权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称性:如果节点A与节点B之间的邻接权为w,则节点B与节点A之间的邻接权也应该为w。
这是因为在无向图中,节点之间的关系
是相互的,不存在单向关系。
2. 非负性:邻接权应该是非负的,因为节点之间的关系强度不可能是
负数。
3. 自反性:节点与自身之间的邻接权应该为0,因为节点与自身之间
的关系强度是最强的,不需要再用邻接权来描述。
4. 稠密性:如果图中的节点之间都有邻接权,则称该图是稠密图。
稠
密图通常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资源来处理。
5. 稀疏性:如果图中的节点之间只有少数几个邻接权,则称该图是稀疏图。
稀疏图通常需要更少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资源来处理。
邻接权在图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社交网络分析中,可以用邻接权来描述两个用户之间的好友关系强度;在推荐系统中,可以用邻接权来描述两个物品之间的相似度;在生物信息学中,可以用邻接权来描述两个基因之间的相关性等。
总之,邻接权是图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用来描述节点之间的关系强度,具有对称性、非负性、自反性、稠密性和稀疏性等特征。
在实际应用中,邻接权可以用来解决很多问题,例如社交网络分析、推荐系统、生物信息学等领域。
邻接权及其种类
邻接权及其种类邻接权属于广义的著作权,对于邻接权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但其实它与狭义的著作权也是联系密切的,邻接权包含表演者权、广播组织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版式设计者权。
那么,邻接权及其种类是怎样的?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一、邻接权及其种类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邻接权的种类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一)出版者权出版者权,是指书刊出版者与著作权人通过合同的约定或者经著作权人许可,在一定期限内对其出版的作品所享有的专有使用权。
出版者权包括:1、专有出版权。
专有出版权是指出版者经著作权人的授权,在合同约定期限和地区,享有并排除他人出版某一作品的权利,又叫独占出版权。
出版者对某部作品享有专有出版权即意味着:对于著作权人,在其授权出版者出版其作品后,在合同许可期限和地区内,不得再次授权他人出版;对于出版该作品的出版者,在其享有出版权的期限内,只能自己出版,不能许可他人出版;其他人均不得复制发行该作品,不得侵犯出版者的专有出版权。
在各类出版者中,只有图书出版者对其所出版的作品拥有法定的专有出版权。
报纸、期刊出版者能否对其出版的作品享有专有出版权则取决于与作者的合同约定。
出版者所享有的专有出版权还受到版本的限制。
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对作品某一种文字版本的专有出版权只能限于该文字的原版、修订版和缩编本,著作权人许可其他出版者以其他版本形式出版该作品的,不构成侵犯专有出版权。
2、出版者的义务。
(1)图书出版者出版图书,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书面的出版合同。
(2)按期、按质出版作品。
(3)图书出版者重印、再版作品时,应当通知著作权人,并支付报酬。
图书出版者拒绝重印、再版的,著作权人有权终止合同。
(4)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二)表演者权1、表演者的权利。
表演者的权利包括下列内容:(1)表明表演者身份。
(2)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3)许可他人现场直播。
表演者有权许可广播电视组织直播其演出,也有权收取一定的报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代理此案律师介绍,赵本山和宋丹丹在起诉中称: 据代理此案律师介绍,赵本山和宋丹丹在起诉中称: 二人合作表演的小品《说事儿》 二人合作表演的小品《说事儿》,受到全国观众的广泛好 并获得小品类节目一等奖。 日起, 评,并获得小品类节目一等奖。自2006年2月28日起,二 年 月 日起 人相继发现长春海外制药公司通过辽宁卫视等全国多家卫 星电视台发布的“一步到位”药品电视广告中, 星电视台发布的“一步到位”药品电视广告中,竟移花接 木将两原告在小品中的表演形象篡改成一唱一和为该医药 企业的“一步到位”药品做广告, 企业的“一步到位”药品做广告,极大地歪曲了两原告的 表演形象。致使公众普遍认为两原告就是该医药企业“一 表演形象。致使公众普遍认为两原告就是该医药企业“ 步到位”药品的广告代言人, 步到位”药品的广告代言人,但两原告从未允许被告以任 何形式利用两原告的形象做广告。 何形式利用两原告的形象做广告。被告的行为严重侵犯了 两原告的肖像权。 两原告的肖像权。 赵本山和宋丹丹还认为, 赵本山和宋丹丹还认为,涉嫌侵权药品广告明显存在 夸大疗效的不实宣传, 夸大疗效的不实宣传,被告医药公司在利用两原告形象诱 导消费者购买“一步到位”药品的同时,造成消费者因药 导消费者购买“一步到位”药品的同时, 品广告不实而对两原告良好社会声誉产生怀疑的严重后果, 品广告不实而对两原告良好社会声誉产生怀疑的严重后果, 降低了公众对两原告的社会评价。因此, 降低了公众对两原告的社会评价。因此,被告的行为也侵 犯了两原告的名誉权。 犯了两原告的名誉权。赵本山和宋丹丹要求被告赔偿精神 损失费40万元 肖像合理使用费300万元。 万元, 万元。 损失费 万元,肖像合理使用费 万元
三、邻接权与著作权的 关系 (一)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共同点 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共同点 共同点 它们都与作品相联系。著作权与作品存在直接联系。 它们都与作品相联系。著作权与作品存在直接联系。 邻接权则与作品存在间接联系。 邻接权则与作品存在间接联系。 (二)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区别 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区别 区别 1.主体不同。著作权是作品的创作者或依法取得著作权的 主体不同。 主体不同 邻接权是以表演、 人。邻接权是以表演、录音录像或广播方式帮助作者传播 作品的人员。后者在传播作品中, 作品的人员。后者在传播作品中,加入了自己的创造性劳 改变了原作的表现形式。 动,改变了原作的表现形式。 2.客体不同。著作权是作品。表演者权是表演活动;录音 客体不同。 客体不同 著作权是作品。表演者权是表演活动; 录像制作者的权利的客体是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 录像制作者的权利的客体是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广播 组织者权利的客体是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 组织者权利的客体是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 3.权利内容不同。 权利内容不同。 权利内容不同 4.保护期限不同。 保护期限不同。 保护期限不同
第二节 表演者权
一、表演者权的概念 表演者对其表演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表演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表演者对其表演所享有的专有权利。针对的是其表演而不 是表演的剧本、舞剧等。 是表演的剧本、舞剧等。 与表演权的区别 二、表演者的界定 1.表演者是指表演文学艺术作品的一切演员、歌唱家、 作品的一切演员 .表演者是指表演文学艺术作品的一切演员、歌唱家、 演奏者、舞蹈家等. 演奏者、舞蹈家等
•
•
• • •
广义的表演者还包括了对非作品的表演,例如巴西版 广义的表演者还包括了对非作品的表演,例如巴西版 巴西 权法将体育运动中的足球运动、 权法将体育运动中的足球运动、田径运动等列为邻接权保 护的客体,认为这些运动员的比赛活动, 护的客体,认为这些运动员的比赛活动,就像表演者的表 演一样受到保护,只是主体不完全是运动员, 演一样受到保护,只是主体不完全是运动员,还包括了俱 乐部。 乐部。 巴西版权法第100条规定:“俱乐部享有如同其他文艺 条规定: 巴西版权法第 条规定 作品表演者所享有的经济权利, 作品表演者所享有的经济权利,即允许他人转播和录制有 关运动员的比赛实况;如果允许他人转播和录制, 关运动员的比赛实况;如果允许他人转播和录制,则有权 取得经济报酬。所得报酬80%将归比赛的组织者, % 取得经济报酬。所得报酬 %将归比赛的组织者,20% 归运动员均分” 归运动员均分”。 3.表演者包括演员和演出单位。 .表演者包括演员和演出单位。 演出单位:指导整个表演过程 指导整个表演过程、 演出单位 指导整个表演过程、为有关表演承担义务并行 使该表演所享有的权利的法人、其他组织。 使该表演所享有的权利的法人、其他组织。 东方歌舞团 中国木偶剧团
二、形成与发展 邻接权制度的产生是作品传播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结 果。 1877年,爱迪生在美国发明了“留声机”。音乐表演 年 爱迪生在美国发明了“留声机” 者的表演实况从此可以被复制了,这种技术传到欧洲之后, 者的表演实况从此可以被复制了,这种技术传到欧洲之后, 对欧洲大陆的著作权法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对欧洲大陆的著作权法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1910年德国首先把音乐作品以及音乐戏剧作品的表演 年德国首先把音乐作品以及音乐戏剧作品的表演 视为原作的“改编创作者”加以保护, 者,视为原作的“改编创作者”加以保护,也就是将表演 者的现场表演视为一种将文字以及乐谱作品变为舞台演出 活动的“改编作品” 随后, 活动的“改编作品”。随后,其他国家和国际上也对表演 者在表演中所享有的权利进行规定。 者在表演中所享有的权利进行规定。最终将表演者所享有 的权利界定为一种邻接权。 的权利界定为一种邻接权。在保护力度上也具有一种不断 加强的趋势, 年诞生的《 加强的趋势,在1996年诞生的《表演与录音制品条约》 年诞生的 表演与录音制品条约》 表演者就获得了许多类似于作者的权利。 中,表演者就获得了许多类似于作者的权利。
三、表演者的权利和义务 (一)权利 表演者的人身权利: 表演者的人身权利: 人身权利 1.表明表演者身份的权利(类似于署名权) 表明表演者身份的权利(类似于署名权) 表明表演者身份的权利 2.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权利(禁止他人对其 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权利( 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权利 表演形象进行丑化, 表演形象进行丑化,并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将 其表演形象用于其他目的) 其表演形象用于其他目的)
表演与其说是传播,不如说是演绎创作。 表演与其说是传播,不如说是演绎创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表演者是指表演作品的人,而不包括运动员等人。 .表演者是指表演作品的人,而不包括运动员等人。 表演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表演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表演者只是包括那些表演文学、艺术作品的人( 狭义的表演者只是包括那些表演文学、艺术作品的人(我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5条)。 条
索赔340余万元 赵本山宋丹丹状告药厂侵权 索赔 余万元
接二连三被“忽悠”、最近心情有点烦的第一笑星搭 接二连三被“忽悠” 档赵本山和宋丹丹, 档赵本山和宋丹丹,终于拿起法律武器开始维护自己的合 法权益。 法权益。辽宁省铁岭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赵本山和宋丹 丹状告长春海外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侵犯肖像权、名誉权案。 丹状告长春海外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侵犯肖像权、名誉权案。 两原告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 两原告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 精神抚慰金和肖像合理使用费用等共计340余万元。 余万元。 精神抚慰金和肖像合理使用费用等共计 余万元
2004年12月29日,刘德华委托的律师在广东省公证 年 月 日 处公证员陪同下,来到日化有限公司产品的生产工厂, 处公证员陪同下,来到日化有限公司产品的生产工厂,购 买了“华仔”沐浴露、 华仔”洗发露等产品, 买了“华仔”沐浴露、“华仔”洗发露等产品,并取得该 厂洗发露宣传单以及纸袋。 厂洗发露宣传单以及纸袋。公证员对购物场所地点外观以 及产品进行了拍照,封存。随后, 及产品进行了拍照,封存。随后,刘德华的内地维权代理 人将日化有限公司和生产厂家告上了法庭, 人将日化有限公司和生产厂家告上了法庭,要求侵权人立 即停止侵权行为,销毁已经生产的印有刘德华肖像的所有 即停止侵权行为, 产品,同时要求侵权人公开道歉函,并索赔100万人民币。 万人民币。 产品,同时要求侵权人公开道歉函,并索赔 万人民币 除了刘德华,该公司和工厂生产的产品上还印有其他一些 除了刘德华, 国内外明星的肖像,林依轮、陈慧琳等艺人也在其列。 国内外明星的肖像,林依轮、陈慧琳等艺人也在其列。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邻接权(neighboring rights),是指与著作权相关 邻接权 是指与著作权相关 类似的权利,国际上通常指表演者、录音制作者、 的、类似的权利,国际上通常指表演者、录音制作者、 广播电视组织在传播作品的活动方面因劳动和投资而享 有的权利。又称之为传播者权 传播者权。 有的权利。又称之为传播者权。 著作权法》没有使用邻接权一词,而是称“ 《著作权法》没有使用邻接权一词,而是称“与著作权 有关的权益” 第四章标题为: 出版、表演、 有关的权益”,第四章标题为:“出版、表演、录音 录 播放” 像、播放”。 条例》 条进一步解释为: 与著作权有关权益, 《条例》第26条进一步解释为:“与著作权有关权益, 条进一步解释为 是指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和期刊的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享有的权 是指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和期刊的版式设计享有的权 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的权利, 利,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的权利,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 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的权利,广播电台、 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的权利,广播电台、电视台对 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享有的权利。 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享有的权利。” 邻接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邻接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无线电广播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在 世纪 年代。 世纪30年代 无线电广播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在20世纪 年代。到 年代, 了40年代,许多广播组织发现,有些“海盗广播台”产生 年代 许多广播组织发现,有些“海盗广播台” 它们自己不花任何组织稿件、编排广播的力气, 了,它们自己不花任何组织稿件、编排广播的力气,专门 转播其他广播组织现成的节目。而且不少旅馆、 转播其他广播组织现成的节目。而且不少旅馆、饭店等也 录下广播组织播放的节目, 录下广播组织播放的节目,在自己的经营场所通过有线广 播重播,借此招揽顾客。因此这些广播组织 广播组织提出他们对自 播重播,借此招揽顾客。因此这些广播组织提出他们对自 己播放的节目,至少应享有重播及转播的专有权。 己播放的节目,至少应享有重播及转播的专有权。 • 最终在1961年,经过欧洲广播联盟、以及表演者、录 最终在 年 经过欧洲广播联盟、以及表演者、 制者代表组织的推动下,达成了“罗马公约” 制者代表组织的推动下,达成了“罗马公约”。也就是 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公约》 《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公约》,形成 了国际间对邻接权的保护。 了国际间对邻接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