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作者如何选择发表论文的国际英文期刊
SCI 写作与投稿
The reviewer(s) have recommended publication, but also suggest some minor
revisions to your manuscript. Therefore, I invite you to respond to the reviewer(s)' comments and revise your manuscript.
communicate with editors of
scientific journals
Cover letter
Dear Editors: We would like to submit the enclosed manuscript entitled “Paper Title”, which we wish to be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 in “Journal Name”. No conflict of interest exits in the submission of this manuscript, and manuscript is approved by all authors for publication. I would like to declare on behalf of my co-authors that the work described was original research that has not been published previously, and not under consideration for publication elsewhere, in whole or in part. All the authors listed have approved the manuscript that is enclosed. In this work, we evaluated …… I hope this paper is suitable for “Journal Name”. The following is a list of possible reviewers for your consideration: 1) Name A E-mail: ××@×× 2) Name B E-mail: ××@××× We deeply appreciate your consideration of our manuscript, and we look forward to receiving comments from the reviewers. If you have any queries, please don’t hesitate to contact me at the address below. Thank you and best regards. Yours sincerely, ×××
国内外学术期刊全解
国内外学术期刊全解作者:长谣来源:《留学》2020年第16期发表论文前,需先了解学术期刊筛选体系及投稿步骤。
SCI、EI、Science、Nature……,这些名称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应该并不陌生,但大部分人对此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很多大学的硕士生毕业、博士生招生及毕业等都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
然而,什么样的期刊才能被称之为学术期刊,或者核心期刊?A类、B类、C类期刊是如何分类的?向核心期刊的投稿要求和步骤分别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有意向朝学术方面发展的留学生需要提前了解清楚,才能在之后的学业规划中有所准备。
七大体系筛选核心期刊主管单位决定普刊级别从定义上来说,学术期刊(academic journal)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
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的文章为主。
国内和国外的期刊设置不同,认证及检索方式也有所差异。
在国内,期刊一般有核心期刊、普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A类、B类、C类期刊、C刊等说法。
其中,核心期刊是指通过一定的筛选机制而选擇出的刊物。
目前,在国内,共有七个核心期刊筛选体系,包括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一般而言,被以上七大遴选体系筛选后认定的期刊即为核心期刊。
普刊即普通刊物,也就是除了核心期刊之外的合法刊物。
普刊分为国家级和省级,其分类方式主要依据是期刊的主管单位不同,与其专业程度和影响力并无关联。
而A类、B类、C类期刊的分类也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只是各个单位,如大学等,根据相关政策文件,把和本单位研究方向最相近的,质量好的期刊称为A类期刊,其次为B类、C类,并且不同单位的标准不一,筛选结果也有所区别。
SCI、EI、ISTP、SSCI、CSSCI和CSCD
投文章前,先搞清SCI、EI、ISTP、SSCI、CSSCI和CSCD吧!导读随着科研国际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校及研究所要求研究生们在国际期刊上投稿发文。
然而对于一些刚入门科研界的研究生们,在投稿前,应该先搞清SCI、EI、ISTP、SSCI、CSSCI和CSCD的涵义与特征。
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其全称为:ScienceCitationIndex,,创刊于1961年,它是根据现代情报学家加菲尔德(EngeneGarfield)1953年提出的引文思想而创立的。
时至今日加菲尔德仍是SCI主编之一。
SCI是由ISI (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Inc.)美国科学情报所出版。
现为双月刊。
ISI 除了出版SCI外,还有联机型据SCISEARCH。
ISTP(IndextoScientific&TechnicalProceeding)也由其出版。
SCI是一部国际性的检索刊物,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
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5O多种文字,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一定数量的中国刊物。
SCI选择期刊比较科学,它运用引文数据分析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考虑了期刊的学术价值,在选用的3400余种期刊里包含了国际上较为重要的期刊。
它所择取的80万条论文,可以说是集各学科之精萃。
因而,它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
并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寡,看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一。
SCI检索系统历来成为世界学术界密切注视的中心,争相角逐的焦点,世界公认的文献统计源。
然而SCI就其本身而言,最重要的功能是帮助科技人员获取最需要的文献信息。
这也是编辑该部索引的主要意图。
SCI最大的优点是引文功能,在这里读者能很快地了解到某一作者的某篇论文是否被他人引用过,通过引文次数可以了解某一学科的发展过程。
sci英文论著
在学术领域,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英文论著通常指的是在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英文论文。
SCI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之一,其收录的期刊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SCI英文论著的特点主要包括:
1)高水平:SCI收录的期刊通常具有很高的国际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发表在这些期刊上的论文通常代表了某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
2)英文撰写:SCI英文论著作者需要使用英文进行撰写和表达,这对于提高作者的英语水平和学术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国际交流:SCI英文论文可以被全球范围内的学者和研究人员阅读和引用,有助于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4)学术评价:SCI英文論著对于作者的学术评价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作者的学术声誉和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SCI英文论不是一种具体的论著形式,而是指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的各类英文论文,包括研究论文、综述、评论等。
这些论文的内容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如何进行国际期刊投稿
Materials and methods 材料和方法
Describe study design and analysis 描述研究设计和分析方法 Journal specific 不同的杂志有不同的要求 Decide how much detail to provide 决定需要提供多少详细内 容
Publishing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s 国际期刊投稿
Han-Zhu Qian 钱汉竹 Assistant Professor Vanderbilt 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Global Health 美国范德堡大学 全球健康研究所助理教授 Beijing. China 中国 北京 中国.北京 April 2009
5
Getting a paper published
使得一篇论文发表
Competition for space in journals is intense 对杂志版 面的竞争是激烈的 Cost of publication is high 发表费用是昂贵的(每页几 百美金) Rejection rates vary among journals and over time 拒 绝率取决于不同的杂志、并随时间改变
Tuberculosis 结核病杂志=44%
NEJM, Science, Nature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科学,自然 =90% Online Journals Have Low Rejection Rates 网络杂志的拒绝 率较低
6
A Manuscript is Worthless If the authors Have nothing worth reporting 如果作者没有什么值得报告的, 那么该文 稿是没有价值的
SCI或SCIE的选刊原则
SCI或SCIE的选刊原则作者:奥邦科技发布于:2013-07-22SCI或SCIE的选刊十分严格,其编辑的主要使命就是识别和评价新的重要期刊并从数据库中删除已经不重要的期刊。
SCI期刊的评价每2周进行一次,每年对2000种新期刊进行评价和选择,人选率为10一20%。
已选上的期刊也在不断地进行评价,以确保其高水平和高相关度。
SCI有一套保密的选刊技术体系,统一的过程和严格的选刊条件,选刊主要依据下面三方面的信息综合决定。
1、SCI或SCIE选刊原则之一—期刊出版的基本标准刊物出版是否及时准确,是否遵循国际编辑惯例(是否有最优的期刊名称、文章的名称和文摘、详细的参考文献著录信息,作者的联系方式),是否提供了足够的英文信息(提供英文的文献名称、文摘和关键词),是否有英文的引文(参考文献),是否具有国际影响(刊物作者和其引文作者是否源于多个国家,是否为Peer Reviewed(同行评审刊))等等。
2、SCI或SCIE选刊原则之二—定量评价1975年,151开始出版《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对SCI和SCIE收录的科技期刊进行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的因子有:总引文数(Total Cites),总论文数(Total Articles),快速指数(Immediacy Index),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
总引文数—指某期刊在某年内被SCI或SCIE收录的期刊引用次数的总和;总论文数—指某期刊在某年内所刊载论文的总篇数,它代表了该期刊所载的信息量的大小;快速指数—指某年某期刊发表的论文被SCI或SCIE收录的期刊在当年被引用的次数与该期刊当年所发表的论文数的比值,它代表该期刊在当年对其它(包括其自身)期刊的贡献;影响因子—指某年某期刊在前两年被SCI或SCIE收录的期刊中引用该期刊的次数与这两年该期刊发表的论文总数的比值,它代表该期刊被同行的认可程度。
如何在《Nature》杂志上发表论文
摘要:英国著名杂志《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
它是最先报道电子的发现、机械飞行的成功和电视的可能性的杂志。
后来,又是它报道了中子的发现、维生素C的分离、原子的分裂和铀的裂变。
20世纪50年代,Watson《Nature》和Crick关于DNA结构的论文在《Nature》杂志发表,这一成果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60年代,杂志报道了板块构造的发现,从而迎来了地学研究的一场革命。
70年代,该杂志发表了关于生产单克隆抗体的原始论文。
80年代,《Nature》杂志报道了关于艾滋病、癌症、超导体和遗传疾病等方面的重大发现。
90年代,该杂志又陆续报道了人类基因组的第一个目录、富勒烯的结构、以及震惊世界的克隆羊“多利”的培育成功等等。
英国著名杂志《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
它是最先报道电子的发现、机械飞行的成功和电视的可能性的杂志。
后来,又是它报道了中子的发现、维生素C 的分离、原子的分裂和铀的裂变。
20世纪50年代,Watson和Crick关于DNA结构的论文在《Nature》杂志发表,这一成果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60年代,《Nature》杂志报道了板块构造的发现,从而迎来了地学研究的一场革命。
70年代,该杂志发表了关于生产单克隆抗体的原始论文。
80年代,《Nature》杂志报道了关于艾滋病、癌症、超导体和遗传疾病等方面的重大发现。
90年代,该杂志又陆续报道了人类基因组的第一个目录、富勒烯的结构、以及震惊世界的克隆羊“多利”的培育成功等等。
《Nature》杂志由Nature出版集团(The Nature Publishing Group,简称npg)发行,影响因子稳定在30以上,基本代表了学术最高水平。
《Nature》之所以成为各国科学家争相发表其研究成果的前沿阵地,还因为它具有如下优势:(1)读者人数多:《Nature》杂志每星期在全世界发行6万份,广泛的读者群意味着,每一期杂志的读者人数超过60万,其中大多数是活跃的研究人员。
国外免费期刊全文数据
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Dspace t.hk/dspace包括香港科技大学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等内容,均可免费获取全文。
Openj-gate /提供4350种开放获取的期刊的数百万期刊全文文献。
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和区域数字馆藏/escholarship/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和区域数字馆藏研究项目。
eScholarshipRepository主要提供已出版的期刊论文、未出版的研究手稿、会议文献以及其他连接出版物上的文章1万多篇,均可免费阅读。
剑桥大学机构知识库/由Cambridge University Library和University Computing Service维护,提供剑桥大学相关的期刊、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等电子资源。
发展中国家联合期刊库.br/非营利的电子出版物服务机构,提供来自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古巴、印度、印尼、肯尼亚、南非、乌干达、津巴布韦等)的开放获取的多种期刊的全文。
美国密西根大学论文库/index.jsp美国密西根大学论文库2万多篇期刊论文、技术报告、评论等文献全文。
包含艺术学、生物学、社会科学、资源环境学等学科的相关论文,另还有博硕士论文。
标识为OPEN的可以打开全文。
CERN Document Server http://cdsweb.cern.ch/主要覆盖物理学(particle physics)及相关学科,提供360,000多篇全文文献,包括预印文献、期刊论文、图书、图片、学位论文等等。
ArXiv/ArXiv是属于Cornell University的非盈利教育机构,面向物理学、数学、非线性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定量生物学等学科提供16种免费电子期刊的访问。
NASA Technical Reports Server/?method=browse主要是关于航空航天领域研究的科技报告和会议论文。
National Service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ublications/ncepihom/National Service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ublications提供的是美国环境保护总署(EPA)出版物。
如何向外文期刊投稿
如何向外⽂期刊投稿如何向外⽂期刊投稿论⽂投稿注意事项国外科学界有⼀句名⾔:⼀项科学实验,直到其成果发表并被理解才算完成。
此名⾔阐述了两个道理,⾸先是研究成果必须发表,即信息得到传播和交流;其次是发表的论⽂必须被读者接受并理解,即信息被社会认可,产⽣了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美国医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 JAMA)统计:1996 JAMA 国际投稿占全部⾃由来稿的13%,接受率仅为(国际投稿的)8%,其中英国投稿53篇,接受9篇;澳⼤利亚投稿20篇,接受3篇;加拿⼤投稿109篇,接受19篇;……中国仅投稿4篇,接受0篇。
1997JAMA国际投稿占全部⾃由来稿的14%,接受率为9%,其中英国投稿33篇,接受4篇;澳⼤利亚投稿16篇,接受1篇;加拿⼤投稿100篇,接受19篇;……中国仅投稿6篇,接受0篇。
以上数据从⼀个侧⾯表明,虽然⽬前我国⽣物医学⼯作者正在进⾏或已经完成了⼤量的国际⽔平的研究⼯作,但与西⽅国家⽐较,其成果向国外⽣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率仍很低,刊⽤率则更低。
其主要原因除了与我国⽣物医学⼯作者英⽂论⽂写作⽔平有关外;还与我国⼤多数⽣物医学⼯作者不了解国外⽣物医学期刊的编辑政策和标准、不了解向国外⽣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程序,以致不敢向国外投稿或所投稿件不符合国外⽣物医学期刊的要求有很⼤关系。
为了使我国⽣物医学⼯作者能在国外⽣物医学期刊,尤其是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更多的⾼⽔平论⽂,使其它国家的⽣物医学科学家更多、更好地了解中国,提⾼我国在国际⽣物医学领域的地位,我国⽣物医学⼯作者应努⼒提⾼⾃⼰的英⽂写作技能、认真学习国外⽣物医学期刊编排的国际标准、熟悉国外⽣物医学期刊论⽂的发表过程,并了解如何获得国外⽣物医学期刊编辑的帮助。
正确选择期刊据估计,⽬前西⽅国家有⼏千种英⽂⽣物医学期刊;⽽国际著名⽣物医学期刊⾃由来稿的退稿率均在90%左右。
论文如何选择投稿期刊
参考资料:高质量SCI论文入门:从选题到发表
《高质量SCI论文入门:从选题到发表》是2020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内容介绍
论文发表除了需要了解论文适合投稿什么样的期刊外,还需要深入了解期刊。那么论文如何选择 投稿期刊呢?
方法/步骤
一、选择投稿期刊首先要确定期刊是否合法 国家级国内期刊,有国内统一cn刊号、国际标准issn刊号,通过邮局发行的还应有邮发代号。其 标准刊号( cnxx-yyyy/z )由中国国别代码“ cn ”、报刊登记号“ xx-yyyy ”和分类号 “ z ”组成。其中“ xx ”为期刊出版单位所在地区代号,“ yyyy ”为出版管理部门分配的 序号(期刊的序范围为“ 1000-4999 ”),分类号则是用以说明期刊所属的第二主要学科范畴。 如,“ cn35-1169/c ”。国际标准刊 issnxxxx-yyyy)由以“ issn ”为前缀的 8位数字(两 段 4位数字,中间以一个连字符“—”相接)组成。如“ issn1234-5678 ”。
方法/步骤
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但是,以上 仅是说一般情况,还有许多地方上的、有较高学术价值、影响较大的刊物也是属于国家级刊物, 如《云南植物研究》《华中建筑》《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等。可参见有关政府权威部门公布的 文件。另外,还有国家级重点刊物、SCI等刊物级别更高,不要与国家级期刊混淆。 投稿期刊选择好以后,其余方面的工作就很简单了,只要根据期刊的要求修改论文格式,修改内 容,就能够保证论文的顺利发表。
参考资料:英语论文检索、写作与投稿指南
《英语论文检索、写作与投稿指南》是2011年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关于对英文期刊的投稿指南
关于对英文期刊的投稿指南目前科技论文作者向国际英文科技期刊投稿的方式有三种。
一是传统的邮寄形式,即通过国际快件将论文的原稿邮寄给刊物的主编或编辑部。
这种形式曾经是投稿的近乎唯一的方式,持续了漫长的岁月,可现在采用这种方式接受来稿的刊物越来越少了。
二是用电子邮件的方式投稿,即作者将原稿的电子文件发至主编或编辑部的电子信箱。
这种投稿方式显然比邮寄快得多,但与邮寄一样,稿件也有丢失的时候。
目前采用这种纳稿方式的期刊还很多,但有很大一部分期刊己经在此基础上,又进了一步,发展到第三种也是目前最新的一种投稿方式,即网上投稿(ON-LINE SUBMISSION)。
这种方式速度快,而且稿件不会丢失。
一旦作者在网上登记注册投稿,每个主要步骤都有记录,很受科技期刊作者的欢迎。
本文将就网上投稿过程及作者应该注意的地方予以详细的介绍,供对此感兴趣的中国作者参考。
网上投稿的关键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作者对所要投稿的国际英文刊物的投稿需知(GUIDE FOR AUTHORS)要了解清楚,并且按照要求准备好原稿的所有文件。
一般科技论文分为回顾性文章(REVIEW ARTICLE),普通论文(RE GULAR/RESEARCH ARTICLE),快讯(SHORT COMMUNICATIONS)等。
不同的文章类型,对原稿的格式要求也有所变化。
单就普通论文而言,文章从头到尾的基本格式是:论文的开篇部分,包括文章标题(TITLE),作者姓名(AUTHOR’S NAME)(注明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作者单位地址(AFFILI ATION),论文摘要(ABSTRACT),关键词(KEYWORDS)等;论文的正文部分,包括介绍/引言(INTRODUCTION),实验方法(METHOD),实验材料(MATERIAL),结果与分析(RESULTS AND ANALYSIS),讨论(DISCUSSION), 结论(CON CLUSION)等;需说明的是不同的学科,正文的内容和形式会有所增减,图表、公式的数量也会有所不同。
投稿应考虑的因素以及如何选择投稿期刊
投稿应考虑的因素以及如何选择投稿期刊一、筛选预投稿期刊应考虑的因素▪论文水平自我评估、论文及期刊的分类投稿前对自己前期的资料准备、论文的价值贡献、等级水平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估。
可采用仔细阅读、与同行讨论、论文信息量评估等办法。
理论价值评估:是否开辟了新领域、有突破或创见。
实用价值评估: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论文分类:理论论文、理论与技术论文、技术论文、综述、评论和简报快报等。
不同类型的论文的投向取决于目标期刊的类型,即理论型(学术型)期刊、技术型期刊等。
▪期刊报道的范围、读者对象办刊宗旨、收录报道范围、期刊的类型及级别决定了期刊的读者对象、写作风格与详简程度。
▪期刊的学术地位、影响和期刊等级科技期刊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表现在期刊所收录论文的水平、主编、编辑单位、专业人员心中的地位等方面。
从图书情报界的角度看期刊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则表现在期刊的影响因子的大小、是否被国内外检索工具收录、是否为学科核心期刊等方面。
▪年出版周期出版周期是指某刊的出版频率,一般分为年刊、半年刊、季刊、双月刊、月刊、半月刊、周刊和不定期刊。
不定期刊、年刊和半年刊不投稿或少投稿为好。
▪出版论文容量期刊的论文容量是指某刊一年或一期能发表多少篇论文。
一般来说,应尽量选择出版周期短、容量大的期刊投稿。
▪对作者是否有资格要求有的科技期刊对作者有资格要求。
如:要求作者具有某国国籍、属某地区、某研究机构、某协会会员等资格。
不具有某刊作者资格要求的作者不要向其投稿,除非论文合作者有资格。
▪语言文种从科技文献交流体系看,汉语的使用范围、中文刊的发行范围以及中文论文被世界性检索工具的收录比例等方面制约了中文论文影响的发挥。
而且中国科技人员人均占有刊比例小,不易发稿。
鼓励英文创作并在国际影响大的英文刊物上发表自己的论文,这能提高论文作者及其单位的学术地位。
▪当前组稿倾向与论文时效性科技期刊有年度出版计划、主题选择、专题出版和在一段时间倾向某种内容的情况。
如何向外文期刊投稿
1 了解认识专业期刊
高水平的专业期刊一般通过所刊登的论文反映其所涉及专业的最新进展、前言动态,与科技的最新发展保持同步,既论文代表着其刊物的质量和地位。因此,投稿前十分有必要了解刊物的水平、方针、宗旨。
2 选择投稿的期刊
有经验的作者都知道先选择要投稿的期刊,而后撰写论文,既先研究市场,再研制产品。
5.了解同行评审对稿件的要求
同行评审是国外高水平期刊对来稿评审普遍采取的方式。需要指出的是:专家的意见不一定都正确,如果作者与他们的意见不一致,可以进行解释或辩解,不要轻易顺从或放弃。同行评审的主要目的是对稿件的质量进行控制,确保提交的论文是可读的、可信的和有意义的。这正是为什么一般都认为现刊载文经过同行评审其学术水平高于会议文献等其他文献类型的原因所在。
2.提高论文质量,争取在源期刊上发表
如前所述,《SCI》的关键部分是引文索引和来源索引。如果你的论文被《SCI》源期刊论文引用出现在源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中,那么,你的论文就有可能被《SCI》的引文索引收录;如பைடு நூலகம்你的论文能在其源期刊上发表,那么你的论文就有可能被它的来源索引收录。
从的两个技术指标可以看出,编辑是很重视论文或期刊的质量的,如果论文的学术水平高,就有可能被《SCI》源期刊论文引用或在《SCI》源期刊上发表,需提醒广大科研人员注意的是,如果你的论文学术水平很高,你可把论文投向影响因子或即时指数较高的源期刊上,如美国《科学》周刊等,这样你的论文被同行引用的次数就会多,被《SCI》收录的机会也会更多。
3 认真阅读“投稿须知”
选择好投稿的刊物后,要认真阅读“投稿须知”,他是了解某一刊物的最重要的信息,所有的编辑都一再强调这一点;而且,这一步骤一定要在撰写论文之前进行。“投稿须知”一般在刊物的封里、封底或刊物的网址上。需要从中了解的内容主要有:刊物的宗旨、刊物稿件的专业范围、刊物的读者、编辑方针、稿件的接收标准、文稿的格式要求、稿件的长度、稿件的语言、参考文献、注释、插图/图表、正文是否需要隔行打印(给编辑留出修改的地方)。如果作者的文稿被一个刊物退稿,打算改投另一个刊物,也需要根据哪个刊物的“投稿须知”修改后寄出。
发表SCI或EI类英文文章的一些投稿经验
发表SCI或EI类英文文章的一些投稿经验[转载](2010-11-26 14:19:14)英文投稿的一点经验【转载】1. 首先一定要注意杂志的发表范围, 超出范围的千万别投,要不就是浪费时间;另外,每个杂志都有他们的具体格式要求,一定要按照他们的要求把论文写好,免得浪费时间,前些时候,我的一个同事向一个著名的英文杂志投稿,由于格式问题,人家过两个星期就退回来了,而且说了很多难听的话,说投稿前首先就应该看清楚他们的格式要求;2. 论文写作一定要言简意赅,特别是摘要,引言和结论部分,特别是摘要和结论不能重复,发现有很多论文这两部分没有差别, 个人认为, 摘要是引人入胜的"药引子",要留悬念;而结论是你论文得出的有证据的东西,要简单明了(很多人写了一大堆,把推测的结果都写上,这种论文质量很差); 另外,很多人认为数据越多, 发表的可能性越大,但经过读一些论文, 发现很多人的论文很烂, 感觉就是数据的简单堆积,所以,论文的重点应该在观点上,保证一篇论文一个新观点,已经足够了.3. 投稿时,一定要找和你做研究内容相近领域的专家作评阅人,最好是国外的,不是说国内的不好,但就怕有人和你(或你老板)有过节,而且国内的很多所谓专家水平一般,且小心眼;4. cover letter要简单介绍你的工作的创新性,这样便于论文的快速发表, 当然也应该客气几句,让编辑感到心里舒服,主要是夸杂志好之类的话; 有人写coverletter,就是写上题目、然后说很荣幸投稿之类地话,也有人干脆把摘要全写上,这样个人认为不好,一定用两到三句话说明你论文“新”在哪,这个非常重要。
5. 前些时候看到论坛上很多人说不能写信催编辑,个人认为没关系,必要的催信能够让人重视你的论文,一定要让人感到,你的论文在这发不了,好多地方在等着发呢(但很多牛杂志,可不吃这套哟,人家不缺稿,嘿嘿). 当然写信的时候要客气,说一些快速发表对于学术讨论和促进工作等方面的重要性之类的话;6. 能写英文,就不投中文稿, 特别是不投中文杂志英文版, 好不容易憋了篇英文,还投到低水平的杂志,很不甘心; 最重要的是国内杂志要钱,而国外很多不要。
论文需要什么期刊发表
论文需要什么期刊发表在学术界,发表论文是评价一个学者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的重要标志。
而期刊的选择则是影响论文发表质量和影响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那么,论文需要什么样的期刊才能够成功发表呢?首先,一个好的期刊应该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学术影响力是衡量期刊质量的重要标准,一般来说,被SCI、SSCI、EI等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往往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在国内,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收录的期刊也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
选择这样的期刊发表论文,不仅可以提升论文的学术价值,也可以为作者带来更多的学术认可和引用。
其次,期刊的审稿周期和要求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般来说,一些知名期刊的审稿周期可能会比较长,需要经历多轮严格的审稿流程。
而一些新兴期刊可能会审稿周期相对较短,但是对论文的要求也会相对较高。
因此,选择期刊发表论文时,需要综合考虑期刊的审稿周期和要求,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时间安排,做出合理的选择。
此外,期刊的主题和研究方向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不同的期刊可能会有不同的主题和研究方向,选择与自己研究内容相关的期刊发表论文,有助于提升论文的可接受性和引用率。
同时,也可以为期刊的读者提供有益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提升论文的实用性和影响力。
最后,作者自身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水平也是影响期刊选择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学术水平较高的作者可以选择一些较高水平的期刊发表论文,提升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而对于一些初学者或者学术水平较低的作者来说,可以选择一些较为容易接受的期刊,逐步提升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论文需要选择一个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审稿周期和要求合理、与研究内容相关、适合自身学术水平的期刊发表。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成功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提升自身的学术声誉和研究影响力。
论文怎么才能被sci收录
SCI是世界三大检索系统之一,作为一个重要的期刊平台,主要收录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比较有影响力的期刊。
特别是在学术界的职称评定、成果评选时常都会要求提供论文被SCI收录情况的证明,因此发表论文的作者都会对于如何被sci收录比较关心,下面我们来结合多年的经验给您总结一下。
1、向sci期刊投稿。
要想论文被sci收录,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选择一本已被sci收录的期刊上投稿。
这是论文被sci收录最重要的前提。
若是您的论文并未在sci期刊上发表,又想被sci收录,这可能性不大。
除非你所投的期刊价值非常高,在sci调整收录期刊的时候,纳入sci期刊才有可能被收录外。
其它情况基本是无法被sci期刊收录。
2、尽量用英文撰写论文SCI收录的期刊大部分是以英文出版的,每年选择非英文的参评期刊不到10%,SCI选刊时除了要通过各种选刊标准进行评估外,文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目前,EI收录的中国期刊近300种,相比而言,绝大多数的EI收录期刊也为英文语种。
科技工作者尽量将自己的论文用英文写,使重要的科研成果得以被SCI收录3、注意论文格式。
在任何一本期刊上投稿,包括sci期刊,都有标准的sci论文投稿格式。
大家要想被sci收录,那么就要根据所投稿sci期刊的要求,调整论文格式,让论文更符合所投sci期刊的要求,这样收录的机率相对要高很多。
4、提升论文质量。
论文质量是论文能否被sci收录的最重要的一个基础也是根本。
我们都知道sci期刊对论文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因此,大家要想在sci期刊上顺利将论文发表出去,就要在平时多积累一些专业技能知识,提升专业能力。
另外,在投稿前最好找专业的人员,对稿件进行审核,尽可能提升论文质量。
5、选择审稿专家。
在sci期刊审核时由于不在国内期刊投稿,在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时需经同行评议。
同行评议有两条途径:一是编辑推荐,二是作者推荐。
因此, 科研工作者应多参加国际会议和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以便更好地推荐国际上顶级同行作为审稿专家,提高论文被SCI源期刊接受的几率。
ISI出版物与SCI期刊选用标准分析
ISI出版物与SCI期刊选用标准分析ISI出版物与SCI期刊选用标准分析刘明月'(石家庄铁道学院石家庄)【摘要】介绍了数据库的类型,特点及编排格式.重点分析了SCI录用期刊的---~i'-原则:引文数据,期刊的基本要求与专家评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缩小我国期刊与国际期刊的差距而应采取的措施.【关键词】IsI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选刊标准引文数据期刊要求1ISI数据库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maation,简称IsI)是美国着名的文献信息机构,是专门生产科技文献数据库产品的出版公司,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多学科科技文献数据库.这个公司生产的着名检索刊物SCI(ScienceCitati~Index,科学引文索引),?P(htc' ScientificTechnicalProceedings,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和ISR(Indextc'ScienceReview,科学评论索引)作为中国科技信息所对反映我国自然科学研究水平论文进行统计排序的统计源刊物(四大检索工具,另一种为TheEngineeringIndex,即工程索引),对评价一所大学和一个科研机构的学术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ISI出版的数据库容纳了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学科的16000余种期刊,圈书和各种文献集.ISI数据库具有囊括文献多,覆盖学科广,检索语言简便,书目数据可形式多样等特点.它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1引文数据库主要包括:科学引文索引(SCI)ScienceCitationIndex,计算数学引文索引(蚴),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I)等.这类数据库编排结构类似,主要由来源索引,引文索引,轮排主题索引构成.1.2会议文献索引主要有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1sIP)和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ISIP索引和ISSHP索引均是报道世界范围内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会议论文,他们的结构类似,由会议文献目录和辅助索引两部分组成,而辅助索引又由主题标题索引,轮排主题索引,着者/编者索引,会议主办者索引,会议论文第一着者单位索引,会议地址索引构成.1.3科学评论索引科学评论索引(IsR)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用来检索评论性文献的多学科索引,主要报道评论性连续出版物和从期刊中选取的评论性文章.ISR索引的结构包括主题索引,来源索引,团体刘明月助理馆员石家庄铁道学院图书馆邮编:050043118?¨褫i_■I索引和科学前沿索引.1.4现刊目录现刊目录(简称CC)指直接加工整理ISI所选各种期刊的目次页后所得的数据库产括:生物学与环境技术,计算机与技术,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艺术与人文科学等.各0C的分册的结构相同,主要有时评,ISI报道摘要,书目快报,索引等部分.1.5化学信息产品这类出版物主要包括化学制备,现刊化学反应,化学索引等.其报道重点各不相同,内容各有侧重,结构也各有千秋.2SCI介绍(科学引文索引>是报道生命科学,临床医学,数学,物理,化学,农业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是四大检索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SCI建立的基础是文献间的引证关系,由此决定了它独具特色的编排结构,它主要由三种索引构成:引文索引:按第一作者姓名的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可用于检索某作者发表的着作被谁引用;来源索引:以来源文章作者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并着录出完整的文献信息:轮排主题索引:根据"排列"原理,从某篇所含的全部关键词中每次取2个来做一个款目的标目,如果共有n个关键词,就共有Pn2=n(n一1)个词来作标目.另外还包括团体索引:它的编排为先按机构所在地的州名(或国名)和城市的名字顺排列,再按机构名称字顺排列.近年来,SCI的文献报道量不断增多.1961年创刊之初.SCI选用的期刊仅有613种,至1994年已达3383种.而在这不断增多的源期刊中,我国所遴选的期刊种数在1995—1998年间依次为6,5,5,9及11种.这直接影响了我国科技论文被SCI所收论文的数量.的标准如何?我国期刊进入SCI的主要障碍何在?又应如何克服呢?3SCI的选刊标准每年ISI编辑部要处理的期刊达8000种,从中选择SCI期刊源.每年精选出大约5220种期刊构成SCISearch(SCI外圈),出磁带和在线检索,再从SCISearch5220种期刊中选出3300种期刊,生产SCICDE(光盘版,SCI内圈).ISI评估与挑选期刊是动态的,每两星期就有期刊加入数据库或被除去.评选的标准是综合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引文数据,期刊的基本要求与专家评议.3.1引文数据ISI的"期刊引证报告"(J)是评价期刊的一种工具,其所列期刊(1997年为4964种)既包括SCI源期刊,也包括CC的源期刊.JC'R中所列的引文指标有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当年指数和源文献数.被引频次是指某种期刊在某一年被来源期刊所引用的总次数.一种期刊被引颇次高,即该刊频繁地被它刊引用,大致可以说明它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但不同学科在文章发表后达到被引用高峰所需时间是不同的,需区别考虑.影响因子的定义为:期刊在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数和这些论文在第三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之比.影响因子的运用可以消除因期刊的出版频率和载文量不同而造成的被引频次不同的差119?lIr瓣i■■『一r别,使期刊的评价更为全面,合理.据统计,1995年SCI收录的我国6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均不足0.4,平均才0.23,而SCISearch所收录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约为1左右,最高者达47.9.由此可见,我国期刊的引文指标距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之大.当年指数是指某刊在指定年度里,当年所发表的论文被引用数与该刊所发表论文总数之比.当年指数可用来衡量一种期刊被其他期刊引用的速度.源文献数指某刊在指定年度里发表论文的数量.源文献数可用来衡量一种期刊的信息输出能力和生产率.应当指出,尽管引文指标的衡量标准最为可观,但这些指标对于期刊入选'SCI的重要作用并不是绝对的.SCI的编辑们还会考虑学科的影响程度等因素. 3.2对选用刊的基本要求3.2.1期刊出版的准时性在整个评选过程中,期刊的按期出版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要求.IsI的编辑们为正确测定至少观察三期.因为按时出版标志着办好刊物所必需的充足的稿件来源,意味着期刊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同时也是对数据库工作流程正常运行的保障.3.2.2期刊编辑遵循国际惯例期刊编辑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保证了源文章的可追溯性.这些惯例包括:刊名信息,论文标题与文摘的完整叙述,所有参考文献的完整信息(以英文引用参考文献也是提倡的),每位作者的完整地址,同时英文的文章题目,摘要和关键词至关重要.3.2.3审稿人(同行审阅)制度的实行采用它作选刊指标的原因是这保证了期刊的学术质量及所引参考文献的完整性.3.2.4期刊的学科影响科学研究不断产生新的学科和新的研究领域,而且新的期刊不断出现.某刊的内容是否会充实其数据库是IsI的编辑们选用期刊的标准.3.2.5期刊的国际化程度IsI选刊时会考虑地理因素,编辑们希望选用那些源文章作者和引用文献作者跨地区,跨国界的期刊.3.3专家评议IsI有由21名成员组成编委会,委员均为世界各国的着名学者,其中包括两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编委会除了考虑上述引文数据和期刊基本标准外,还要考虑读者意见,书评者意见,论文类型和最小发表单元因素,作出综合评判以决定期刊的取舍.4我国科技期刊应采取的措施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表现之一就是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论文的多少,而这又主要由检索系统收录我国期刊的种数多少决定.为尽快缩小我国期刊与国际期刊的差距,使更多的中国期刊走向世界,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笔者建议:第一遵循国际编辑惯例,力争期刊编辑标准化;第二增加英文信息量,提高英文表达水平;第三重视引文文献,提高引文的数量和质量;第四征稿多渠道,使作者范围扩大;第五简化审稿流程,缩短发文时间;120?Il_fn■I第六发挥学科优势,提高学术水平,办出专业特色;第七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使期刊尽快走向世界.参考文献l王崇德.文献计量学引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张秀莲.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1)数据库:期刊录用过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9(1):5B-593郑晓南,林跃.邹栩.ISI数据库与SCI选刊标准.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9,10(2):lO —llO4赵大刚.1997年(SCIJCR)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及其主要评价指标.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9,lO(1):275张玉华.美国科学情报所(IS1)考察略述.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7,8(1):l2一l56谢淑湘.SCI的学术榜排名及其思考.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4.5(1):4o一427谭至娟,张学光.<美国科学引文索引)1996年编排上的两个变化.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9(3):1548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1997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9,10(1):22—269张行勇.张郁,刘顺义,刘洪章.科技期刊评估分析与其学术质量的关系.中国科技期刊研究.l9鳃,9(4),245—247lO肖红,李颖.浅谈科技期刊的质量观.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9(1),15--18I1H.B.MapmoJcoea着.科学引文索引与科学前沿预测.赵云龙等译.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2II1一闭f一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是对自己所要发表的科研成果的评估。在同一学科内众多的期刊中,其学术档次、出版质量与知名度是有很大差异的。越是顶尖的期刊,对论文的学术和文字质量要求越高。所以作者对自已论文的定位很关键。如今衡量期刊档次高低的普遍标准是该刊的引用系数(Impact Factor),但刊物的历史和口碑也很重要 。其次,是作者对不同档次的期刊的了解程度,最好是越深入越好。从刊名到主编和出版内容,了解得越详细越好。只有如此,才能做到知彼知己, 有的放矢。
总而言之,如果科技论文作者想在国际英文期刊上尽快地发表自己的文章,在选择投稿刊物时,最好能较全面地考虑到以上诸多因素,争取在候选期刊中选出一本真正能够既快又好地发表自己论文的刊物。
发表时间:2007-10-31 15:13
调查的渠道与方法多种多样,简单地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图书馆内的普查。在国家级或省级的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里,世界范围内的英文期刊虽然不全,但还是能查到不少。根据学科名称和关键词可以查到与作者论文内容相匹配的刊物,而且可以借阅,详细了解该刊物的出版内容和形式,以及对投稿的具体要求;二是在网上查询。目前世界上著名的学术出版社和学术团体,无一例外地拥有自己庞大的因特网站和快速的检索系统。网页上不但详细地列出所有出版的学术期刊(多按刊名的字母顺序或学科排列) ,而且根据关键词检索起来非常快捷方便。作者一旦输入关键词,即可找到与之相关的所有刊物,而且可以通过链接马上进入每本期刊的主页(Journal Home Page),查询该刊的出版宗旨和范围(Aim and Scope),及其它与该刊有关的信息。比如主编姓名、单位、联系办法、期刊出版频率、版本设计、投稿须知等等。这种网上查询手段大大减轻了学者对期刊初选的工作量,很受欢迎。但缺陷是使用者必须有一定的计算机检索技能和互联网支撑系统;第三种渠道是通过交流获得信息, 包括和导师、师兄妹、同事之间的交流,以及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等,有目的地与同行学者交流发表文章方面的经验,从中了解本学科内的国际期刊种类与名称。另外,不少西方出版社的编辑(Publishing Editor/Publisher)和促销人员(Marketing Manager)经常带着其出版社出版的期刊参加有影响的学术年会,这也是中国作者了解学科内不同期刊的好机会。此外,许多知名期刊的主编经常是这种学术年会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如果作者能创造机会与主编们沟通,则可以更直接更全面地了解不同期刊的特点和差别。总而言之,这几种渠道综合起来使用,中国作者便能对本学科内出版的各种国际英文期刊有个大概的了解,但最终选哪本刊物投稿,还需做更进一步的考证。
科技论文作者如何选择发表论文的国际英文期刊
科学研究成果在学术界的交流与传播,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手段和载体之一是学术期刊。如今世界范围内的英文科技期刊总数之大,令人瞠目。每当一门新的学科萌芽而出,与其相应的一本新的学术期刊便会接踵而至。在单个学科内,学术期刊的数量与学科的热门程度及研究深度有很大的关联。在同一学科中,经常会有几本期刊同时存在,以不同的刊名(Journal Title)、版本(Format)及出版形式(Style)出现,供作者和读者选择。这种现象在国际英文科技期刊出版中很普遍,也是与中国学术期刊出版差别最明显的地方。对中国科技工作者而言,在这许多的选择对象中挑出一本适合自已论文的载体并不容易,尤其是第一次,需要有个调查和选择的过程。
论文发表速度的快慢与刊物主编、刊物大小和出版社的经营理念有很大的关系。统而言之,论文发表的快慢,取决于论文在编辑部内被审定的速度和论文被接受以后在出版社的发表速度。一篇论文投到期刊的编辑部后,如果主编能很快地将论文送审,而且审稿人能较快地将意见反馈回主编,那么该论文是被采纳、修改还是拒绝都能较快地有个结果;反之,作者则会在漫长的等待中渡过。一本期刊的审稿速度还取决于其它许多因素,如稿源情况、编辑的工作量、来稿质量等等。除非作者亲身经历,很难有所把握和了解。但通过浏览一本期刊在过去一年内发表的文章,作者可以对此有个大致的考量。在英文科技期刊发表的文章中,大部分文章在首页的作者单位下,注明稿件的投稿日期(Received Date),修改日期(Revised Date)和文章最终被接纳的日期(Accepted Date)。如果一本期刊一年内发表的文章,从投稿到文章被接受都有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特刊除外) ,则暗示着该刊的审稿周期可能较长。如果作者投稿到这样的刊物,需对漫长的等待有所准备。一旦文章被采纳并送交出版社,其发表的速度也有快慢之分。其快慢程度作者通过浏览已经发表的文章也能有所了解。现在大部分的国际英文科技期刊,都有网上发表(Publishing On-line)和印刷本发表(Publishing in Print)的双重出版体系。如果作者的原稿质量过关,回复校样也比较及时,则论文在网上发表的速度都是较快的。一般来说,论文的被接纳日期和论文在网上正式发表的日期应该相距4-8周。当然,不同的出版社的出版效率有所不同,但作者如能对此有所了解,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焦虑和期盼。但在印刷本(Issue in Print)上发表的快慢就很难预料了。因为决定的因素很多,比如出刊频率——月刊的出版周期肯定要比季刊短;又比如刊物的大小——每期有几百页版面的期刊的出版周期比只有几十页的就要短得多。而这些因素都是作者不能左右的,一旦文章在网上发表后,文章何时能在印刷本上发表就不是作者通过催促出版社能够解决的了。
此外,在许多热门的学科里,期刊的种类很多,再加上边缘学科的交叉覆盖,选择的范围很广。在这种情况下,就不是简单的档次间的匹配了,其它的因素也应该进入考量的范围。比如期刊的投稿方式、审稿速度、出版质量(包括出版速度)、刊物的印刷质量,以及出版社在抽印本、单行本及彩图等方面的收费标准等,均可成为作者选择投稿刊物的入选条件。在这诸多考虑因素中,出版速度(Publishing speed)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作者选择投稿刊物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