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德育在中职专业教育中的实践及评价
![德育在中职专业教育中的实践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b2eb32f192e45361066f512.png)
实践 , 以省 、 校级 质量 工程项 目建设 为契机 , 鼓励 教师积 极 申
报 质 量 工 程 项 目。教 学 团 队 累计 获 批 省 级 重 点 教 学 研 究 项 目 2项 、 省级 一般 教 学 研 究 项 目 1项 、 校级 一般教 学研究 项 目 1
项, 均与教育技术密切 相关 , 除 1项在 研之处 , 其 它项 目均 已
“ 学” , 提高病理 学 的教 学质 量 , 在职教 集 团内部 实现 了优 质
教学资源共享 , 为培养实用型高等卫生职业人才奠定基础 。 4 . 教学改革具有鲜 明时代特 征 : 基 于职教 集 团各 成员 单 位存在地域 上的阻隔 , 教学 改革成 果要利 于推广 交流 和便 于
远程共享 。为此我们着力 推进 基于现代 教育技术的教学改革
与病 理 生 理 学 》( h t t p : / / 2 1 8 . 2 2 . 4 4 . 1 8 4 / b l x / c o u r s e / i n d e x . h t 1) m 。应用计算机 网络及多媒体技术 , 将 图文声 像等有机 结
合, 通 过因特 网传 递 教学 内容 , 辅 助 教 师 的“ 教” 与 学 生 的
_ j p / i n d e x . a s p ) ; 2 0 1 2年度安徽省 级精 品视频 公开课 《 病理 学
中职德育教研活动总结(3篇)
![中职德育教研活动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2ae2b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8.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职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德育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升德育教育质量,我校于近期开展了德育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德育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德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 优化德育课程设置,提高德育课程教学质量。
3. 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4. 加强德育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德育课程研讨本次活动以德育课程研讨为主题,邀请了相关专家和一线教师进行深入交流。
研讨内容包括:(1)德育课程设置与改革:针对中职德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质量。
(2)德育教学方法创新:分享德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探讨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德育教学效果。
(3)德育案例分析与研讨:通过分析典型德育案例,探讨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本次活动重点围绕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展开,包括:(1)德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邀请专家为德育教师开展专业素养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德育教师团队建设:通过开展团队活动,增强德育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3)德育教师职称评定与晋升:为德育教师提供职称评定和晋升的指导与帮助。
3. 德育工作实效性研讨本次活动还针对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了深入研讨,包括:(1)德育工作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探讨如何将德育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探讨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3)德育工作与家庭、社会的协同:探讨如何加强德育工作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德育合力。
四、活动成果1. 提高了德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实践探究
![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d9fe1a2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0.png)
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实践探究作为中职学生的语文德育教学,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思维能力和道德素养,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下面将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阐述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实践探究。
课堂教学是中职语文德育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比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使学生学会做一个诚实守信、友善礼貌、积极向上的人。
课外活动也是中职语文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语文演讲比赛、读书分享会、写作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交流经验,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同时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了解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宽容和理解力。
家庭教育也是中职语文德育的重要环节。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学校,在家庭中,父母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家庭读书活动,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通过家庭讨论和互动,培养孩子的自主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家庭也是培养孩子道德素养的重要场所,父母应成为孩子的榜样,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守信、有责任感的人,并通过家庭活动和交流,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与反思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8f3372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3.png)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与反思中职学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德育课作为学校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任务。
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刻反思和改进。
本文将就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理论脱离实际。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经验脱节,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教育内容,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师主导教学。
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 passively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参与。
三、缺乏实践环节。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往往缺乏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需要认真反思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并积极探索改进方法,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成长特点。
下面,笔者将围绕着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具体的建议:一、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教学。
教师在德育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事物,引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使得德育教育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针对不同的德育内容,可以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参与亲身感受并实践所学的知识和道德规范。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倡互动教学。
教师应该从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引导者和指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在德育课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使得教学更具有互动性和参与性。
三、强化实践环节,拓展学生思维。
在德育教育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有效地巩固学生的知识和道德观念。
教师可以通过参观实习、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真实的社会活动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提升其综合素质和能力。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的改进需要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教学,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倡互动教学,强化实践环节,拓展学生思维。
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实践探究
![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90a13a5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4.png)
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实践探究一、引言语文德育教学是中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更是在学生身心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一环。
语文德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能力。
本文将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二、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现状1. 德育教育内容单一目前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文化传承、文学修养和语言规范等方面,缺乏对学生道德情感、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培养与引导。
2. 德育教学手段陈旧现有中职语文德育教学手段多以传统的讲解、课文分析为主,缺少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情感化的德育教学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认同。
3. 德育教学过于理论化德育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灌输,缺少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导致学生的德育观念停留在理论水平,难以贯彻到实际行动中。
4. 德育教育与职业素养脱节中职学生面临着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压力,而现有的德育教育与职业素养脱节,难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职业信念。
以上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效果和实际意义,需要在实践中寻求解决之道。
三、探讨解决中职语文德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在中职语文德育教学中,应增加与学生日常生活和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德育内容,如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操守等,引导学生积极树立正确的职业伦理观念和职业道德观。
除了传统的讲解和诵读外,中职语文德育教学应引入情感教育、案例教学、互动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 突出实践活动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活动、职业体验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道德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担当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以上对策是针对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现实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讨和完善。
1. 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德育教学内容2. 探索多元化的德育教学方式通过以上实践探索,中职语文德育教学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和职业规划。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与反思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4279ec1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2.png)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与反思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变得日益重要。
德育课作为学生德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感和理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从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与反思出发,探讨德育课的教学策略和发展方向。
一、德育课教学方法1.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让学生在德育课上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共鸣人生,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体会。
比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有感染力的故事,或者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来引导学生思考,唤起学生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2. 融入生活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德育课教学方法可以融入一些生活案例,让学生从身边的事情中引发思考,促使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可以邀请一些社会名人或者成功人士到学校来给学生上德育课,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做人原则,让学生从成功人士身上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注重互动性,激发学生兴趣在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教学方法中,应该注重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思维导图、案例分析等形式,开展德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讨论中深化对道德问题的认识,加强对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学生明白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要为了社会、为了他人。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道德典故或者分享一些社会案例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学生要有担当、有责任,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 德育课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认可当前,存在一些学校对德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德育课是一门优先级较低的课程,导致学生和家长对德育课的重视程度不高。
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
![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e92052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66.png)
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摘要:班主任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引导者,更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在中职教育中,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德育教育,通过德育教育帮社会培养出更多道德高尚的人才。
本文针对中职教学的德育教育工作进行探讨,并对改进的措施也做出分析。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实践研究德育教育作为增强教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品德塑造和行为习惯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做好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能够将育德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技能知识、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误区1.指导思想不端正,对德育丁作理解片面。
把作为学生全面发展内容的德育、智育、体育划分逻辑框架当做工作分工的依据。
把德育设置成一项专职工作,妨碍了全体教育工作者参与。
造成对德育教育的忽视和削弱。
没有一项工作是单独的德育工作,它们都是以育人为旨归,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果人为地将它们拆分,就割裂了教育的整体性。
许多教师也就自然地滋生出这样的心态:既然我是学科教师,那么德育就不是我管的事情,这种论调在推卸责任的同时,也淡化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理应担负的教书育人的角色职责。
2.由于生源少,导致对学生的过分迁就。
为吸引生源、维持自身生存,学校本着学生是上帝的观念,对入校学生的一些违纪行为往往采取宽松处理措施,主观上放松了对他们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和约束,教育引导力度不够,客观上对学生改造不良思想和习惯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产生了负面影响。
3.德育内容空洞枯燥,理论脱离实际。
长期以来,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总是一味地采用一些口号式、文件式的空洞理论和说教,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班主任首先要深刻分析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在我国,职业教育较之于普通教育,其先天的营养不足和后天的发育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社会认同度的下降和教育难度的上升。
近年来由于普高热的日益升温和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的出现,使得各中等职业学校面临饥不择食的境地:只要填报了志愿,基本就可以入学,从而导致了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比较差。
中职德育课程实践性教学(3篇)
![中职德育课程实践性教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4a22b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1.png)
第1篇摘要:德育教育在中职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实践性教学是德育课程的重要实施方式。
本文从实践性教学的意义、原则、策略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一、引言德育教育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职德育教育的实践性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实践性教学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实践性教学的意义1. 增强学生的道德认知实践性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道德行为,加深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提高道德认知。
2.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感受到道德行为的价值,培养道德情感,使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3. 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实践性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道德知识,提高道德行为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实践性教学的原则1. 实践性原则实践性教学要以学生的实践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系统性原则实践性教学要系统安排,使学生逐步掌握道德知识,提高道德素养。
3. 可行性原则实践性教学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实践活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主体性原则实践性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和成长。
四、实践性教学的策略1. 创设实践情境通过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为学生创设道德实践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道德行为。
2.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价值。
3. 强化课堂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融入课堂教学中,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4. 利用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实践活动,如道德论坛、道德故事分享等,拓宽学生的道德视野。
五、实践性教学的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精神、道德行为等。
将德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分析
![将德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5c045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f.png)
将德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分析
德育的渗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升学生
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面我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
行实践性分析。
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选择和设计教材来渗透德育教育。
可以选取一
些具有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学作品和实用文本进行教学。
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作品,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其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也可以设置一些与现实生活紧
密相关的案例和题材,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现实中的道德难题。
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用情境教学、讨论式教学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来渗透德育教育。
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不同的道德冲突和选择,在实践中探索道德原
则和价值观。
讨论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共同思考和交流,通过对不同观点的辩论和碰撞,培
养学生理解、尊重和包容他人的能力。
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以身试法,体验不同角色的道
德选择和后果,培养学生正义感和责任感。
在评价方式方面,可以通过综合评价和个人反思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德育素养。
综合评价可以将学生在课堂活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实践环节中的表现综合考虑,对
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进行综合评价。
个人反思可以让学生自觉审视和反思自己的道
德行为,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行为。
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
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性分析
![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e0a50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f.png)
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性分析中职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渗透德育的方式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使他们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增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下面从情境创设、文本选择和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对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性进行分析。
在情境创设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与道德问题相关的情景和场景,引发学生产生共鸣和思考。
在教授《小石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现实中的乞讨现象和穷人的困境,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如何使社会更加公平和和谐。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将会在实际问题中体验到道德情感并且理解道德观念。
在文本选择方面,教师可以选择那些体现正面价值观和思想的文本进行教学。
在选取散文时,可以选择一些描写友情、家庭关系和助人为乐的文章,引导学生思考友情的真谛、家庭的重要性和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的意义。
在选取诗歌时,可以选择一些歌颂劳动、崇尚科学和关爱环境的诗歌,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和自然界的美好。
通过选择这些文本,可以培养学生的正面情感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道德问题。
在教授《领悟友情》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探讨友情的好处和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维系好友情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可以交流观点,增进理解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种开放式的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性分析
![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ca94ff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f.png)
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性分析一、引言语文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德养成。
中职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在语文教育中的渗透成为了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以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性为切入点,结合实际案例,对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进行实践性分析。
二、背景分析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需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德塑造。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使学生在语言技能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渗透德育的方式1.选用具有德育意义的课文在语文教学中,选择具有德育意义的课文是渗透德育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选用一些具有积极主题和人文关怀的故事,如《小草》《雷锋日记》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感受到凝结其中的人生哲理和人道主义情怀。
2. 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探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讨论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思考和探讨。
通过课堂讨论,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道德选择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分析和解决。
3.组织德育活动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一些德育活动,如校园文明创建活动、义务劳动等,让学生亲身参与通过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
通过活动的参与,学生能够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品德养成。
四、实践案例以“诚信”为主题的渗透德育实践案例:某中职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围绕“诚信”这一主题,设计了一系列渗透德育的实践活动。
教师选用了一些关于诚信的课文,如《草房子》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到诚信的重要性和积极的道德价值。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表达对诚信的理解和态度,并指导他们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诚信问题和解决方法。
学校组织了一场“诚信教育周”活动,学生进行了以“诚信”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展示。
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性分析
![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c2f73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7.png)
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性分析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职教育来说,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尤为重要。
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之一,有着很好的渗透德育的机会。
本文将重点分析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性。
中职语文教学可以通过讲授经典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经典文学作品中往往体现了作者对于人性和道德的思考,如《红楼梦》中宝钗善良、柔情似水,贾母端庄、仁爱,给学生们树立了榜样,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中职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写作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训练,学生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在写作过程中体验到道德情感的沉淀。
在写作一篇关于自己感激的人的作文时,学生们会回忆起曾经帮助、支持过自己的人,对这些人的感恩之情渐渐油然而生。
这样的写作训练不仅让学生们提高了语文水平,更加陶冶了学生们的情操。
中职语文教学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辩论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课堂讨论和辩论是语文教学中的常见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们的互动,可以使他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判断力、辩证思维和道德意识。
在讨论和辩论中,引导学生就社会热点话题进行思考和表达,使他们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这样的课堂互动,学生们能够懂得尊重他人的观点,平等对待不同意见,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和道德修养。
中职语文教学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和人物传记来感受不同人物的品德和行为,从中汲取道德力量,修身养性。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小王子》来了解爱与友谊的重要性,通过阅读《马克吐温漂流记》来了解真诚和正义的力量。
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们能够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培养自己的人文修养。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讲授经典文学作品、写作训练、课堂讨论和辩论以及课外阅读活动等渠道,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
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实践探究
![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19cd12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e.png)
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实践探究一、引言语文德育教学是中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在中职教育中,语文德育教学的实践探究是教师们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和探索的课题。
本文将围绕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实践探究展开讨论,探寻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实践探索来提升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水平。
二、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现状和问题1. 现状目前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现状是比较复杂的。
一方面,中职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价值观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淡化和扭曲,不少学生的道德品质较差,存在着各种不良行为和心理问题;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学校和家庭都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语文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不够重视,教学内容单一,方法僵化,德育教学效果不佳。
2. 问题中职语文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有:第一,教学内容不够多样化和立体化,往往只是停留在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层面,缺乏涵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思想性内容;第二,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以灌输为主,缺乏体验式、互动式、思辨式的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思考;缺乏德育教学的评价体系,德育教学的效果无法量化评价,难以形成强大的推动力。
中职语文德育教学存在内容不足、方法单一和评价缺失等问题。
三、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实践探索针对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现状和问题,需要进行实践探索,不断探寻适合中职学生的语文德育教学路径和方法。
1. 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中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心理和情感问题,语文德育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感,才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正确价值取向。
教师可以适时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来理解和接受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可以通过课文、诗词等语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体验和品味其中的情感蕴含,启发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情感世界。
2. 多样化教学内容,注重德育思想的渗透语文德育教学的内容应该多样化,不仅仅是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德育思想的渗透。
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性分析
![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73de3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8.png)
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性分析在中职教育中,语文教学一直以来被视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它不仅仅是传授学生语言文字知识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渗透德育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热议的话题,那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本文将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和探讨。
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行为规范。
2.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引导学生感受优美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修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语文教学应该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让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文明,增强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采取一些实践策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 运用经典文学作品教育学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教师可以通过解读古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从中领悟到正确的处世之道,并将这种精神内化为自己的品格。
2. 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程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活动,通过谈论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道德情操,让学生在交流中感悟到正确的道德观念。
3. 设计文学作业和写作任务: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文学作业和写作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话题,让学生通过语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情感共鸣。
4. 举办朗诵比赛和演讲比赛活动:通过举办朗诵比赛和演讲比赛活动,让学生通过朗诵和演讲展示自己的口才和表达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情操。
5. 整合语文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整合语文教学资源,设计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获得道德熏陶和品德修养。
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实践探究
![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5899cdf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7.png)
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实践探究随着层次化教育的不断推进,中职教育的发展日益成熟,德育教育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语文德育教学是中职教育中的一项基础教学工作,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更要求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本文从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实践角度探究如何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
一、加强课堂实践教学中职语文德育教学需要注重课堂实践教学,通过研究和理解经典名篇,让学生深入领会其中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哲理。
比如,在教学《离骚》时,可以让学生深入分析“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哲学思想,引导他们关注“师之义”,强化“人生信仰”,增强“大我”意识。
同时,在语文课堂中,要注重行为规范和思维规范的教育。
通过严格的课堂规则和纪律要求,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积极地学习,发扬学习的乐趣,并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现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中职语文德育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现实,认识社会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比如,在教学《红楼梦》时,可以结合现实,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宝玉是谁”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现代社会中缺乏公德心的现象,并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和“忠孝”等价值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强化德育评价中职语文德育教学需要注重德育评价。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品德评价和学科知识评价的融合,发挥德育评价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如班级评议、自我评价、师生评价、家长评价等,来评价学生的德育表现和语文学习成果,形成学习、评价、改进是一体化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德育教学的实践探究需要加强课堂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教学评价中加强德育评价,全面落实中职语文德育教育的目标。
浅谈中职德育课的教学研究
![浅谈中职德育课的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da75335f90f76c660371a3d.png)
浅谈中职德育课的教学研究菏泽工程技师学院刘玲德育课程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德育教育,提升学生德育认识水平的主要途径。
新课程教学标准的深入实施,对于当前教学活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中职院校开展德育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新时期的社会发展情况,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断优化教学课程设置内容,开展教学改革创新工作,这样将能切实推进中职德育教学活动水平持续提升,推进党的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一、中职德育课教学评价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德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把重点放在“评学”上面,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的落实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
课堂教学评价要改变传统的以“评教”为重点的现象,把评价的重点转到“评学”上面,以此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要把关注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方向上面,转到如何针对学习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如何把过多的统一讲授,转变为以指导学生分组学习讨论和统一答疑、点拨为主要活动方式的课堂,转变为以适当的统一讲解与有指导的自学或自由选择条件下的探究、研讨、查询相结合的课堂。
二、新时期中职德育课需要采取“开放式”的教学为落实好德育课一体化教学,新时期中职德育课需要采取“开放式”的教学。
“开放式”教学应用广泛,不但在语文、数学、外语、专业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德育课程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
“开放式”教学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在共享互动中完成教学计划和达成教学目标。
首先,“开放式”教学要在课堂上就向学生开放,采用谈论、商议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教学内容,认清基本事实,在讨论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学生用各自的观点进行交锋,用各自的意见进行讨论,最终得出统一的结论。
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性分析
![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460b7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e.png)
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性分析德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不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渗透德育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通过渗透和引导,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学会感恩、关怀、尊重他人,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下面将对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性进行分析。
中职语文教材的选择对渗透德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材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同时要重视德育因素的引入。
在教材中穿插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如《礼记》中的《学而篇》及《大学篇》,通过阅读这些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人、做事。
在选取课文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价值观念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的解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人生、社会和世界产生深刻的思考,从而达到渗透德育的目的。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渗透德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思考和独立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找到答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正确面对困难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课文中的道德教育内容,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好的道德品质。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出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品质。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言传身教也是渗透德育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言行举止要符合道德准则,不能做出影响学生的不良示范。
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提高,要有广博的知识背景和学术水平,以便能够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课外活动也是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参观社会单位等。
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校的支持。
将德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分析
![将德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865c2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b.png)
将德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分析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将德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下面将对如何将德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实践性分析。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具有道德内涵的文章和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益事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助人为乐等内容。
教师还应当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引导,如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等。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知识和情感的融合。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思考作品中的道德问题,引导他们感知作品中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通过学习古代经典作品,教师可以向学生传递传统的美德、家国情怀和崇高的人格追求,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使其通过阅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师可以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他们在学习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
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关心弱势群体,并通过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价值。
教师还可以通过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的意识。
将德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人文关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这样的语文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品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期
周蒋浒 : 中职 德 育 课 实 践教 学 研 究 述 评
・ 9・ 5
总之 , 育 的本 质 是 实 践 , 育 的理 论 只 有 德 德
与实践 结合起 来 , 能 真 正 转 化 为 学生 良好 的行 才
界 还存 在 分歧 。
1 中职德 育课 实践教 学 的 内涵 .
为与 习惯 … 。强化 德育 课 实践 教 学 环 节 , 实 施 是
学 习 主体 的 了解 和尊 重 , 德 育 课 程 的最 根 本 的 是
收 稿 日期 :0 1— 5—1 21 0 0
的动机 得 以增 强 , 以增 进德 育的 自我教 育 ] 可 2。
基 金 项 目 : 期 江 苏省 职 业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研 究立 项 课 题 《 职德 育 课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构 建 研 究 》 Z B 0 第~ 中 (Y 6) 作 者 简 介 : 浒 (9 8一) 男 , 徽 宁 国 人 , 师 , 史 学 硕 士 , 周蒋 17 , 安 讲 历 主要 从 事 职 教 德 育 研 究 。
观点 一 : 育 课 实 践 教 学是 一 种 体 验 教 育 。 德
素质 教育 的需 要 , 是 提 高 德 育课 教 学 针 对 性 和 也 实效 性 的重要 突破 口。对 此 , 越来 越 多 的德 育 课
质教 育 的需要 。 同时 , 功义 还 指 出实 践 教 学有 王
利 于开 阔 学 生 的知 识 视 野 , 活 学 生 的创 新 思 激
维, 培养学 生 的科 学精 神 , 展学 生 的个 性 特 长 , 发 增 强学 生解 决 问题 与参 加社 会 活 动 的能 力 , 陶冶
践 教学 环节 , 从各个 角度 进行 了分 析 和论 证 。 并
黑 河 学 院 学 报
第 2卷 第 3期
J RNA OU L OF HEI NI ER I Y HE U V S T
Jn2 1 u .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0 . . 12 NO 3
中职 德 育 课 实践 教 学研 究 述评
周 蒋 浒
( 州商 务 高 等 职 业 学校 , 苏 扬 州 25 2 ) 扬 江 2 17
得 少; 宏观研 究得 多, 微观 研究得 少 , 应加强 实践教学的理论研 究与微观研 究。 关键词 : 中等职 业学校 ; 德育课 ; 实践教 学; 述评
中 图分 类 号 :6 1 G 3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6 4— 4 9 2 1 ) 3— 0 8— 4 17 9 9 (0 1 0 0 5 0
的普遍 关 注 , 涌现 了一批 研 究 成 果 。这 些 成果 并
从 多种视角 对德育 课 实 践 教学 的地 位 与作 用 、 功 能 与 目标 、 内涵 与形 式 、 核 与 评 价 等 方 面进 行 考
重 。从 以上特点 可 以看 出, 中职 德育 课 程 的教 学
应 突 出鲜 明的实践 性 J 。 2 强 化 中职德 育课 实践 教 学 , 实施 素质 教 . 是
1 中职德 育课程 的教 学应 突 出鲜 明的实践性 . 曾素 娟 ]刘 伟 、 春 姬 等一 致 认 为 , 、 李 中 职德育 课程 的 教学 应 突 出鲜 明 的实 践性 。同 时 ,
学生 的道德 情操 , 大 限度 地 调动 学 生 学 习德 育 最
课 的积 极性 、 动 性 和 创 造 性 , 而 促 进 学 生 全 主 从
育的 需要
了探讨 , 富 了 德育 课 教 学 的理 论 研 究 , 为 德 丰 也 育课 实践 教学 提供 了方法 指导 。
中职德 育课 实践教 学研 究的 主要论 题
一
、
张慧 芳 、 志 孙
一
、 宇 飞 王功 义 等 李 引、
( ) 一 中职德 育课 实践教 学 的地 位 与作用
面发展 J 。
3 加 强 实践教 学环 节 , 增 强 中职 德 育课 实 . 是
效 性 的 重 要 方 式
刘 伟还 指 出 中 职德 育 课 程 与 其 他 学 科 的课 程 相
比具 有 以下 特 点 : 1 德 育课 程 的 目标 在 于价 值 ()
观 念 的确 立 、 度 的改 变 以及 正确 的道 德 信念 和 态 行为 方 式 的形 成 ; 2 强 调对 学 习 主 体 的 尊 重 。 ()
德育 课 实 践 教 学 是 中等 职 业 学 校 德 育课 教
学研 究 的一个 主要课 题 , 引起 广 大 教师 和 学 者 已
特 色之一 ; 3 在 教 育 内容 和 教 育 内 容 的计 划 与 ()
安 排方面 , 既要诉 诸 认 知 的因素 , 要 通过 情 感 、 更 行 动的经 验去实 现 ;4 在 教育 活 动 、 其 是 学 习 () 尤 活动 方式 方面 , 德 实 践 能力 的 培养 应 是 重 中之 道
摘
要: 中职德 育课 实践教 学 已引起广 大教 师和 学者的普遍 关注,并 涌现 出一批研 究成果 , 主要 集 中在德育课 实践
教 学 的 地位 与 作 用 、 能 与 目标 、 功 内涵 与 形 式 、 核 与 评价 等 方 面 。 目前 研 究 中存 在 的 问 题 有 : 考 实践 探 索得 多 , 论 研 究 理
致 认为 , 化 中 职德 育 课 实 践 教 学 , 强 是实 施 素
近年来 , 德育课 效 能不 尽 人 意是 我 国众 多 中 等职业 学 校 共 同面 对 的难 题 。如 何 增 强 德 育 课 实 效性 , 渐 引 起 广 大 教 师 和学 者 的 广 泛 关 注 。 逐 不 少德 育课 教 师 和学 者 呼 吁 强 化 中职 德 育 课 实
在 中等职业 学 校德 育课 程 的组 织 和实 施 方 面 , 对
一
曹爱 军 、 筱 杉 、 伟 、 代 翠 谢 刘 王 叫等
致认 为 , 强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 增 强 中 职 德育 加 是
课 实效 性 的重要 方 式 。 同时 , 刘伟 还 提 出德 育实
践 活动 可 以使道 德知识 “ 活化 ” 可 以使 德育 学 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