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思想分析
对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理论反思
对“文化”和“理论”两个词加以界定。在《文化的观 念》(TheIdeaofCulture)[4]一书中,伊格尔顿写道: “英语中,culture这 个 词 的 原 始 意 义 就 是 耕 作 (hus bandry),或者对自然生长实施管理”,“‘文化’最先 表示一种完全物质的过程,然后才比喻性地反过来 用于精神生活。于是,这个词在其语义的演变中表 明了人类自身从农村存在向城市存在、从农牧业向 毕加索(Picasso)、从耕作土地到分裂原子的历史性 的转移。用马克思的说法,文化这个词语使得基础 与上 层 建 筑 在 一 个 单 一 的 概 念 之 中 得 到 了 同 一”[5]1-2。“文化”最 先 只 表 示 一 种 物 质 的 过 程,而 后才指涉 精 神 生 活。 “文 化 ”一 词 的 含 义 随 着 社 会 历史的变化而变化,人们的文化观念也随着社会生 活的改变而改变。“到了 20世纪 60年代和 70年 代,文化也逐渐意味着电影、形象、时尚、生活方式、 促销、广告 和 通 讯 传 媒 ”[6]26,“愉 悦、欲 望、艺 术、语 言、传媒、躯体、性别、族群,所有这些用一个词概括 就是文化”[6]39,“文 化 ”在 伊 格 尔 顿 这 里,涵 盖 了 从 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到庸俗肤浅的社会生活。“文 化”成为一个笼统的包含一切人类精神活动及其活 动产品的万能词。
第 38卷 第 3期 2019年 3月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MianyangTeachers'College
DOI:10.16276/j.cnki.cn51-1670/g.2019.03.012
Vol.38 No.3 Mar2019
对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理论反思
刘 琴
文化理论学术观点:“理论之后”的理论与文学理论
文化理论学术观点:“理论之后”的理论与文学理论阎嘉一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在其近著《理论之后》中认为,今天的文学理论正处在“理论高峰”之后。
伊格尔顿所说的“理论高峰”,是指大约从1965年到1980年的15年间,一些西方思想家所提出的具有原创性的理论或理念。
如果要罗列这些理论家的名录,包括了一大批为我们所熟悉的名字:雷蒙德•威廉斯、路西•伊里加雷、皮埃尔•布尔迪厄、朱莉娅•克里斯蒂娃、雅克•德里达、于尔根•哈贝马斯、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爱德华•萨义德、罗兰•巴特、米歇尔•福柯、路易•阿尔都塞、雅克•拉康。
在伊格尔顿看来,理论意味着对引导我们的各种理论设想和假设进行理性的系统反思,上述理论家正是在这个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如今,我们似乎还生活在他们的各种理论的阴影之中,其后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们对这些理论家的洞见有了日益丰富的理解,对他们的原创性理论加以运用、发展并进行了批判;另一方面是人们在某些方面偏离了他们所提出的理论,试图在新时代到来之时寻找到新的思想方向。
可是,伊格尔顿认为,我们目前尚未寻找到理论的新方向,尽管时代和语境早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我们却只能暂且仰仗“理论高峰”的那些大师们的鼻息。
这些基本判断和预言,显然出自他对理论自身的性质与使命、剧烈变化着的国际语境、如何实现对理论的超越等重要问题的某些深刻的洞察和焦虑。
他所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索。
首先,我们需要对“理论”及“文学理论”术语的意涵进行一番反思。
威廉斯认为,源于希腊语“theoria”的“理论”这个词语,原本是指沉思、景象、心里的想法等。
[1]可对“理论”的另一种理解也许更能说明问题,即“理论”是指“俯察直观到的流动外表背后稳定不变之真相的方式。
因而,理论与‘存在’、同一性和可认知性优越于‘生成’的特权相联系。
”正如德勒兹认为的,理论知识将生命在时间中的流动固定下来并使之空间化了。
[2]这里存在一个基本的悖论:通常所说的理论,要洞悉现象背后的某种固定不变的真相、本质,将其固定下来;而现象界却始终处于不断的流变和生成之中。
_理论之后_的理论与文学理论
2009年第1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 o.12009 (总第191期) JOURNA L OF XI AME N UNI VERSITY(Arts&S ocial Sciences) G eneral Serial N o.191“理论之后”的理论与文学理论Ξ阎 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摘 要:20世纪后半期出现的“理论高峰”,结束了追求“纯粹性”和“绝对性”的封闭型的理论形态,产生了各种追求跨越学科边界的“宏大理论”。
在这一“理论高峰”之后,出现了多元化的理论形态。
考察这种趋势的一个重要立足点,是对历史和社会语境的关注。
由此可以发现,不断剧烈变化着的语境导致了源源不断以反叛和挑战姿态出现的激进理论思潮。
这种思潮不仅终结了封闭型的理论形态,而且也造成了理论跨越学科边界的境况和各种理论形态并存的现状。
理论形态多元并存的“马赛克”景观,成了“理论高峰”之后的理论与文学理论的总体面貌。
关键词:“理论之后”;文学理论;多元并存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09)01-0032-07一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在其近著《理论之后》中认为,今天的文学理论正处在“理论高峰”之后。
伊格尔顿所说的“理论高峰”,是指大约从1965年到1980年的15年间,一些西方思想家所提出的具有原创性的理论或理念。
如果要罗列这些理论家的名录,包括了一大批为我们所熟悉的名字:雷蒙德・威廉斯、路西・伊里加雷、皮埃尔・布尔迪厄、朱莉娅・克里斯蒂娃、雅克・德里达、于尔根・哈贝马斯、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爱德华・萨义德、罗兰・巴特、米歇尔・福柯、路易・阿尔都塞、雅克・拉康。
在伊格尔顿看来,理论意味着对引导我们的各种理论设想和假设进行理性的系统反思,上述理论家正是在这个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如今,我们似乎还生活在他们的各种理论的阴影之中,其后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们对这些理论家的洞见有了日益丰富的理解,对他们的原创性理论加以运用、发展并进行了批判;另一方面是人们在某些方面偏离了他们所提出的理论,试图在新时代到来之时寻找到新的思想方向。
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研究
前 工人 的生 活条 件 得 到 改 善 , 资关 系缓 和 。 消 费 行 为 促 进 资 劳 本 主 义 经 济 发展 . 是 我 们 无 可 否认 工 人 和 资 本 家 之 间 的经 济 但 差 距 加 大 了 . 人 仍 然 是被 剥 削 的地 位 。 工
2 0世 纪 6 O年代 政 治 和 文 化 相 互 融 合 . 进 文 化 理 念 的 发 促 展 后 现 代 主 义 时期 . 治 以 文 化 的形 态 出现 , 化 和政 治 间 的 政 文
差 别 的 泯 灭 。 化成 为政 治 发 展 的手 段 , 者 相 互 促 进 , 同发 文 二 共
18 9 5年 . ・. 米切 尔 编 了 《 抗 理 论 》 主 要 对 2 W JT. 反 。 0世 纪 6 0年 代 以来 的 理 论 热 潮 进 行 了 初 步 的 检 讨 . 时 “ 抗 理 论 ” 同 反
论 话 语 的 一种 内在 构 成 , 不 是对 理论 的纯 然 弃 绝 。 谓 的 “ 并 所 反
德 性 和 客 观 性 的 重 建 来 弥 补理 论 的缺 陷
【 责编 周春晓 】
对 ” “ 制” 论 . 或 抑 理 只是 文 学 理 论 发展 的 一 种 策 略 . 的 出 现是 它
理论 发展 新 阶段 的 一种 预示 . 是 文 学 理 论 发 展 过 程 中 的 一种 它
3“ 理论 ” 主 要 观 点 .后 的
文 化 理 论 存 在 的 问 题 与 道 德 重 建 后 现 代 解 构 理 论 击 碎 原 有 的道 德 规 范 . 们 的 生 活 也 陷 入 到 怀 疑 主义 、 对 主 义 中 。 我 相 当 前 文 化 理 论 对 人 们 的生 活 虽产 生重 大影 响 . 难 以 匹敌 宗 教 和 但
后理论时代
“后理论时代”的理论期望及其发展方向——基于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反思与批评2011年05月13日 10:05 来源:作者:段吉方浏览: 76 次我要评论字号:大中小理论高峰的背影还未远去,理论低潮的暗流就开始涌动,文艺学研究因为“理论之后”的问题变得又有些热闹。
种种关于“理论的终结”、“理论的死亡”的预告以及在文学理论研究中早已沸沸扬扬的“反理论”、“理论的抵抗”等话语阐释和理论解读告诉我们,当下文学理论研究正在经历某种动荡与转折。
但是,面对“理论之后”的种种预言与判断,我们似乎并没有因为理论的末路情绪而沮丧萎靡,反而颇有些沉醉在“理论之后”与“理论的死亡”的喝彩中。
这不免让人疑窦丛生,我们是否真的在乎理论的“危机”,还是“危机”本身夹杂的各种话题又有了让我们激动的理由与借口?阐释的间隔和缝隙因此也暴露了种种理解与应答的可疑性。
如今,理论的迟暮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它留给我们的却是更复杂的反思与批判的空间。
唱出西方文化理论的“挽歌”目前,在文学理论研究中,关于“理论之后”的问题存在着多种理解方式和阐释路向,但几乎所有的研究都会集中地谈到英国文化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的著作《理论之后》。
这部著作,乍一看,主题鲜明,观点明确,特别是题名“理论之后”更是体现了对曾经风起云涌的当代西方文化理论的一种极具超越意味的判断,加之伊格尔顿的身份和影响,它自然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在西方学界影响也很大,英国学者戴维·洛奇在关于伊格尔顿的书评中同样用了醒目的题名——“向这一切说再见”,并认为“《理论之后》是作为理论实践者与捍卫者的伊格尔顿之间的对话”。
中国学者更是争相引述,在人们看来,伊格尔顿是在西方文化理论发展到当代,即处于一种不知何去何从的当口,勇敢决绝地唱出了理论的“挽歌”,无论他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这都是对西方学界自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的“反理论”思潮的一种强力助推。
浅析伊格尔顿《理论之后》中的理论言说
浅析伊格尔顿《理论之后》中的理论言说作者:张世奇来源:《文学教育》2017年第04期内容摘要: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其专著《理论之后》中对当今文化理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并明确指出了“理论终结论”观点的错误。
本文将详细分析理论之后仍需理论的两点原因:1、文化理论有其成就;2、理论并不是走向终结而是急需新的元素加入。
最后,本文论述了伊格尔顿对新理论的建构和笔者的反思。
关键词:伊格尔顿《理论之后》文化理论一.理论之后仍需理论2003年,伊格尔顿在其专著《理论之后》中宣告了“理论的死亡”,他在书的开篇写道:“文化理论的黄金时代早己消失。
”i既然文化理论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那么理论是否真的将要退出历史舞台?这一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伊格尔顿在书中多次指出文化理论在当今社会的处境十分艰难,“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类似种种主义已经风光不再。
相反,吸引人的是性。
在一批略显狂野的学者身上,对法哲学的兴趣已经让位于对法式接吻的迷恋”。
ii但即便如此,伊格尔顿仍然不准备放弃理论,原因在于:其一,文化理论并非一无是处;其二,虽然文化理论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但是必将有新的理论出现以适用于新的社会历史环境。
因而伊格尔顿也向读者直接表明了心迹:“如果这本书的书名表明‘理论’已经终结,我们可以坦然回到前理论的天真时代,本书的读者将感到失望。
”iii可见,在伊格尔顿看来,理论之后仍然需要理论,正如他在一次访谈中所说的那样,“我的那本书(指《理论之后》)主要是探讨我们将何去何从。
我们不能简单地回到那些理论中去,由于这些理论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已经不复存在,因此我们必须重新思考”。
iv显然,重新思考并非完全否认理论,而是表明新的客观环境和现实条件需要人们提出新的理论来解决当前甚至未来的问题。
关于伊格尔顿《理论之后》一书的主旨是对理论的反思而非“理论终结说”的看法已有大量学者进行了阐释和论证,如张玉勤在其论文《伊格尔顿的理论言说》中谈到:“伊格尔顿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走向了理论建构,就‘理论之后的理论’问题提出了独特思考”。
后理论及理论之后
“后理论"及理过俊荣论之后(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摘要:本文主要从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谈起,认为“后理论时代”已经来临,并分析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原因。
然后论述了理论之后的思潮走向,主要是回归文学研究本身和更多的政治批评。
最后简要地论述了中国学界对此的回应。
关键词:后理论来临走向回应一、“后理论时代”的来临自从理论随着种种引论、导读、读本和术语的大量出版.在相关研究领域深深地、桀骜不驯地扎根以来,它所产生的焦虑就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然而。
新千年开端的一些著述却奏响了新的调子。
似乎引发上述焦虑的那些理论岁月已经过去了。
一批论著的标题告诉我们,一个新的“理论的终结”,或者说得模糊一点,一个“后理论”转向的时代开始了。
于是,“我们读到了民连京卡宁汉的《理论之后的读解》、让一米歇尔拉巴尔特的《理论的未来》、特里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以及《后理论:批评的新方向》、《生活:理论之后》等文集”,00(r,y26)而且随着时间的越来越靠近。
这类著作将越来越多。
毫无疑问。
其中最具冲击力的是特里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⑦因为他曾借助于编写文学理论教科书(《文学理论导论》)而蜚声世界文学理论界,而现在他却宣布理论的衰落甚至“终结”,因此在理论界引起的争论、震动也就相当大了。
且不论我们能不能有意义地进入“后理论”.我们最终发现,上述著作更像是在重定方向,而不像一个戏剧性的启示录。
因为大家的共识是,理论的时代已经结束。
消失的不仅是理论那个权威的大写字头.还有和它紧密联系的一群明星的名字,特别是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种种变体联系在一起的以法国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那些人:阿尔都赛、福柯、拉康、德里达、波德里亚、利奥塔、克里斯蒂娃、西苏等,这些人主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思想。
对我们来说,现在好像再没有什么单一的正统观念要遵循,再也没有什么新运动要追赶。
再没有什么困难的、充满哲学意味的理论文本要读了。
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研究
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研究
伊格尔顿认为文化理论的黄金时代早已经过去,但《理论之后》并不是要宣称理论的终结。
本文从“理论”概念本身入手,在理论的兴亡与伊格尔顿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中,分析《理论之后》的写作背景。
并从文化理论的现状出发,寻找伊格尔顿文化理论的基本特征和自身意义。
在对文化理论缺陷的思考中,以伊格尔顿所强调的真理和客观性作为重建“理论之后”时代的哲学基础。
从文化理论与道德的关系出发,伊格尔顿通过亚里士多德古典德性、自身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和宗教基础来探讨“理论之后”的道德与政治关系的重建,并让人们投身到实践中去提升自己的德行。
伊格尔顿预示了“理论之后”时代发展的两种可能性,但他希望通过改革或革命,而不是通过邪恶的手段或是基要主义,来改变这个世界,以达成社会主义。
本文试图将《理论之后》的研究放到西方文化的背景、伊格尔顿自身思想历程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去加以解读,从而深入把握伊格尔顿所谓的“理论之后”的文艺理论走向和历史意蕴。
本文认为我们可以从反思西方文化理论与道德的关系中减少自己前行的坎坷。
理论如何反思_由伊格尔顿_理论之后_引出的思考_汤拥华
理论如何反思?———由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引出的思考汤拥华(浙江工商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摘 要:伊格尔顿《理论之后》一书对当代种种“文化理论”提出了批评,号召跳出文化层面的相对主义游戏,以一种更为直接、更为严肃的道德承担推动理论的反思。
伊格尔顿的主张中包含有扬弃文学的倾向,而本文认为,当代理论反思的关键,恰恰是使在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的争论中被简单处理掉的“文学性”问题,重新焕发生机。
我们愿意看到一种生气勃勃的道德批评,只要此类批评同时深化了对道德的理解和对文学的理解,而不是扬弃文学以实现理论在道德上的自我救赎。
关键词:伊格尔顿 理论 反思 文学性一、作为反思的理论2003年,大名鼎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出版了《理论之后———文化理论的当下与未来》一书①,宣告“文化理论的黄金时代已成过去”,极大地刺激了当代人文学者的神经。
我们知道,伊格尔顿首先是一个文学研究者,但是他所说的理论或者文化理论并不囿于文学,而是指示着一种从有界的文学向无边的文化的推进。
伊格尔顿1983年推出的《文学理论导论》(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 n)一书,已强烈地表露出以文化研究代替传统的文学研究的意图②。
这种代替有着明确的政治考量,此书结论部分的标题是“政治批评”(以马克思主义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为代表),但这不是另一种批评方法或文学理论,而是指出文学理论本身就是政治性的。
文学理论不应该假定自己为“技术的”、“自明的”、“科学的”或“普遍的”真理原则,而应该在承认自身政治性的前提下寻求变革的可能性③。
变革的动力是理论的反思,伊格尔顿明确指出,人文学科批判性的自我反省,便是我们所知的理论④。
对此批判性的反思,霍克海姆曾用“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的区分予以强调:传统理论倾向于把事物看作是理所当然的,而批判理论则将所谓社会的合理状态视为现存的苦难的结果。
后理论时代的理论批判——基于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引发的思考
天仍 一如 既往地 不 可 或 缺 , 它 促 使人 们 反 思 在 后 理 论 时代 “ 理论” 何 以成 为 问题 。 理论 何 为?理 论就是 对 世俗 的质 疑 、 批判、 追 问
手 资料 以及符 合 规 范 的法 则 总是 会 被 发 现 , 而 且
观念着手对后现代主义进行的阐释 , 那么《 理论之后》
则在 反思后现 代主义所 造成 的文 化理 论 削弱 , 并 超越 后现代 主义 的幻 象为理 论寻求 出路 , 某 种程 度上 彰显 出当代 理论 的兴 衰 历程 。对 后现 代思 想 的持续 关 注
成 为伊 格尔顿 一贯 的理 论态度 。
姿态对理论 的性质和使命进行反 思 , 探 究理论 难堪 大任的原 因, 对道德 、 革命 、 真理等话语做 出新的 阐发 , 恢复理 论 的担 当性。但伊格 尔顿将 改造 社会的重任寄希望 于理 论 自身 的能动性 , 将 文学置 于拯救理 论 的策略之 外, 反 映 出伊格尔顿对文 学功 能的独特 理解。后理论 学者 为理论 向文学 的回归开 出各种 良方, 但理论 的回归不是简单 地 走 向文学 , 而是 在反思 自身 的基础上 , 面对消费文化对 文学经验 的疏 离和精神价值 的稀释 , 在更高层 次上 向文
的实践 性 品格 的形成 , 显 示 理论 在 “ 理论之后” 的今
元, 从 而预设 了哲 学 领域 的反理 论之 路 。费希 认 为 , 理 论用 普遍 性 ( 一般性 ) 取代 局 部 性 ( 地方性 ) 以指 导 实践 是一 件永 远 不 可 能企 及 的事 , 因为 理 论 的第
一
第4 0卷第 3期
后 理 论 时代 的理 论 批 判
基 于伊 格 尔顿 《 理 论 之后 》 引发 的 思考
理论之后的反思——评特里·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
[ 工 ]
理 论 之 后 的 反 思
评特里 ・ 伊 格 尔顿的 《 理论 之 后 》
魏 先 华
摘 要: 特里 ・ 伊 格 尔顿 的 《 理论之后》 对 于 文化 理 论 的 反 恩深 刻 独 到 . 他 直 面 当 下 文 化 理 论 止 于 性 与 大 众 文化 话 题 而 一 直 不 敢碰 触敏 感而 深 刻 问题 这一 现 状 .
艺术 品 的创 作 ” 。 《 文 化 理 论 的 这 两大 功 绩 毫无 疑 问拓 展 了文 学 批 评 空 间 , 但 是 回归 到 日常 生 活 的文 化 理 论 很 有 可 能 使 我 们 迷 失 在 各 种 欲 望 里 从 而 失 去 批 评 生 活 的 能力 。 “ 在 道 德 和 形 而上 学 问 题 上 它 面带 羞 愧 , 在 爱、 生物学 、 宗 教 和 革命 的问 题 上 它感 到 尴 尬 窘 迫 , 在 邪 恶 的 问题 上 它 更 多 的是 沉 默 寡 言 , 在 死 亡 和 难 上 它 则 是 讳 莫 如 深 ,对 本 质 和普 遍 性 与 原 则 它 固执 己 见, 在真理 、 客 观 性 以及 公 正 方 面 它 则 是肤 浅 的 。 ” ④ 文 化 理 论 不 曾面 对 人 生 存 在 的这 些 严 肃 性 问题 却 停 留 在 肤 浅 轻 松 的事 物 上 面 . 这 就 引 起 了具 有 强 烈 问 题 意 识 的 马 克思 主义 理 论批 评 家 伊 格 尔 顿 的深 刻 反 思 。 正 是 由于 他 对文 化 理 论 期 望过 高 . 才会 如此 痛 彻 地 批 评 文 化 理 论 的不 足 . 希 望 文 化 理 论 能够 承担 起 直 面 人 生 严 肃 问 题 的重 任 二、 理 论之 后 的 出 路 文 化 理 论 对 关 乎 人 类 生存 的 重 大 问题 做 出 的 贡 献微乎其微 , 就 难 怪 会遭 到这 位 马 克 思 主 义批 评 家 的 严 厉 批 判 了 。 在对 文 化 理 论 的成 败 分 析 之 后 . 他 在 某 种 亚 里 士 多 德 或 者 自 由主 义的 道 德 论 中 为 文 化 理 论 寻求 出路 . 探 索 文 化 理论 在 “ 黄 金 时代 ” 过后 的发 展 策 略 伊 格 尔 顿 作 为 一个 马克 思 主 义理 论 批 评 家 , 他 的 文 学理 论 有 很 强 的 政治 参 与 意 识 , 他 认 为 文 学 理论 不 应该 “ 假 定 自己为 ‘ 技术的’ 、 ‘ 自明的 ’ 、 ‘ 科学 的’ 或 ‘ 普遍的 ’ 真 理 原 则 ”, ⑧ 而 应 该 在 承 认 自身 政 治 性 的
浅析伊格尔顿《理论之后》中的理论言说
于这 些理 论 赖 以产生 的历 史 条件 已
说 明 艺 术作 品时 才 能 实 现 其 觉得 理论 比理
论 所 阐述 的艺 术作 品更 令 人 兴奋 ” 。 在这里 , 伊格 尔顿举 例 说 明 弗洛 伊 德 的著作 比c . D . 刘 易 斯 的 作 品更 引 人 人胜 , 福 柯 的《 词 与物 》 比查 尔 斯 ・ 金 斯 利 的小说 更让 人爱 不释 手 。理 论 的确 可以 也应 该用 来 阐释 文 学艺 术 作 品 ,但就 理论 自身 而言 也 足够 让 人 大 开眼 界 了 ,文化 理论 以其深 刻 的思 想 内涵不 仅 指导 人们 从 事 文 学批 评 的具 体 实践 ,也 帮助 人 们更 加清 晰 地认 识 整个 世界 。谁 也 无法 将 将结 构 主义 、 女性 主义 、 精 神分 析
学教 育
墅墼璺
浅析伊格尔顿《 理论之后》 中的理论言说
圃 张世 奇
内容摘要 : 英国著名 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 里・ 伊格尔顿在其专著《 理论 之后》 中对 当今 文化理论 进行 了反 思和 批 判 , 并 明 确 指 出 了“ 理论终结论” 观 点 的错 误 。 本 文 将 详 细 分 析 理 论 之 后 仍 需理 论 的 两 点 原 因 : 1 、 文 化 理 论 有 其 成就 ; 2 、 理 论 并 不 是 走 向终 结 而 是 急 需 新 的元 素 加 入 。 最 后 , 本 文 论 述 了伊 格 尔 顿 对 新 理 论 的建 构 和 笔
寻找阿基米德支点——反思《理论之后》争鸣中的科学与意识形态问题
二、三个概念 :理论 、文化 理论与 文化研 究
所谓的结构主义其 实是一种哲学意义上 的思考模 式 ,④ 它不去刻意 区分高雅文化与低俗 文化 ,不区分
纯文学和广告、时装和 电视剧( 如罗兰・ 巴特) ,甚至不
简论 》中为理论 的特征做 出四种概说p ,可指跨 学科
的话语 ,可指对 思想 的反思等等 ;文森特 ・ B・ 利 奇则 整 理出理论的六种含义 :或指后结构主义 ,或指当
开 出版 以来 ,中国文学界便掀起 了一场绵延至今 的关
于 “ 理 论 将 走 向何 处 ” 的学 术 大 讨论 。2 0 0 4 年 的 《 文艺报》 、 2 0 0 5 年的 《 外 国文 学》 、2 0 0 6年 的 《 国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语境 的缺 失
伊格 尔顿 《 理论之后》的 “ 后 ”字( a f t e r ) 在 国内文 论 界引起 的讨论主要分为 四类 。第一类观点认为 :从 文 学 理论 到理 论再 到后 理论 ,是 一种 不可 避免 的趋 势 ,“ 后理 论 ”将把 注意力 收 回到文 学研究 的本 体即 作 品上来@:第 二类 观点认为:后理论只是一个幌子 , 理论之后 依然是理论 ,总体性的理论仍然被伊格尔顿
化 问题 。
关键词 :《 理论之后》 ;理论 ;文 学理论;科学 ;意识形态 ;结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 :1 0 . 0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 3 1 0 4 ( 2 0 1 3 ) 0 1 - 0 1 9 7 - 0 7
自2 0 0 4年特里 ・ 伊格 尔顿的大作 《 理论之后 》公
1 9 8
中南 大学 学报( 社会 科学 版)
后理论时期伊格尔顿的文学本质观
后理论时期伊格尔顿的文学本质观王长才唐诗佳^摘要:“理论之后”标志着伊格尔顿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的一次转折。
自此之后,他的理论研究开始对神学、哲学和伦理学问题表现出更多的关注,但是文学与文学理论仍然是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伊格尔顿在探讨文学本质问题时,倾向于不给文学下明确定义,而是诉诸寻找各类所谓的“文学”之间的共性。
他以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论为主要思路,提炼出了关于文学本质的五要素:语言性、道德性、非实用性、虚构性和规范性。
但是并未给这五个要素下明确定义,讨论的方法是先对他人的观点予以归纳,再进行反驳,从而推导出自己的观点,所得出的结论都具有开放性。
其在论述中对伦理道德、仁爱救赎等问题的关注,体现出他在后理论时期的人文主义情怀和重返宏大叙事的倾向。
关键词:伊格尔顿;文学本质;理论之后在伊格尔顿早年的《文学理论导论》(iiterary Theory:An /ratraductio/i,又译为《二 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一书中,针对文学的本质问题,他表现出了反本质主义的倾向:“我的观点是,最有用的就是把‘文学’视为人们在不同时间出于不同理由赋予某些种 类的作品的一个名称……如果真有什么确实应该成为研究对象的话,那就是整个这一实 践领域,而不仅仅只是那些有时被颇为模糊地标为‘文学’的东西。
”[1](P2M)虽然后理论 时期的伊格尔顿仍然坚持认为“那些被命名为‘文学’的写作并没有一个或者一组共同 的属性”但他的态度却发生了转变,他认为唯名论并不是实在论非此即彼的替代物,文学的本质虽然未能被证实,但也同样尚未被证伪。
伊格尔顿指出,正如“闲暇”的概念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的对立面“劳动”这个概念存在一样,类似的方式长久以来 被用来定义“文学”这个概念,它往往作为事实性的、技术性的、科学化的写作的对立 面而存在。
鉴于此,后理论时期的伊格尔顿主张用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论来探讨 这个问题。
一家族相似论“家族相似”(Family similarity)这个概念由维特根斯坦首次提出,其要解决的是诸 **作者简介:王长才(1975 -),男,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西方文论、叙述学。
没有终结的理论
没有终结的理论摘要:2003年,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论家特里•伊格尔顿的最新力作《AFTER THEORY》(《理论之后》),就引发了新一轮的“终结论”的理论热潮。
在2009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引入中国之前,它已经在西方激发了无数的声音。
这些声音里,很多对伊格尔顿《理论之后》与“理论终结”画了简单的等号。
然而,“理论之后”,真的就代表了理论的死亡?一种声称理论死亡的理论,是否是一个悖论?伊格尔顿的这种论调是否是一种新的理论策略?本文通过细读理论文本,详细分析了这部著作,回答上述问题,并指出这部著作的优点和不足。
为西方马克思理论研究提供一些观点。
关键词:伊格尔顿;理论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B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10-0000-02自尼采在西方哲学史上宣布“上帝死了”——或者这个开端可以提前至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也有论者指出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已经宣布了上帝之死,但在哲学史上第一次产生较大影响的,仍当属尼采)——,我们就不断听到各种各样的死亡的讯息或者是终结的论调。
艺术的终结,哲学的终结,上帝死了,人死了,作者也死了。
整个人文领域,似乎变得阴气森森,鬼影幢幢。
新世纪初,中国学界刚为J•希里斯•米勒的一篇文学及文学研究是否终结的文章,争论的不亦乐乎,2003年,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论家特里•伊格尔顿的最新力作《AFTER THEORY》(《理论之后》),就引发了新一轮的“终结论”的理论热潮。
在2009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引入中国之前,它已经在西方激发了无数的声音。
这些声音里,很多对伊格尔顿《理论之后》与“理论终结”画了简单的等号。
然而,“理论之后”,真的就代表了理论的死亡?一种声称理论死亡的理论,是否是一个悖论?伊格尔顿的这种论调是否是一种新的理论策略?解答这一切,仍需要我们首先回到理论的文本,看他究竟说了什么。
一、解构:文化理论的前世今生伊格尔顿的个人风格极其鲜明,叙述的笔调里包含着讥讽和批判。
伊格尔顿《理论之后》中的“审美话语”研究
伊格尔顿《理论之后》中的“审美话语”研究《理论之后》①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批评家伊格尔顿在新世纪初奉献给读者的一个力作。
由“审美”与“话语”这两个术语组构而成的“审美话语”是该作的一个关键词。
对这一关键词的分析和阐述,某种意义上讲,是我们开启理解和评述伊格尔顿文学批评思想的一把钥匙。
论文首先从作为一个概念的“审美话语”来切入,在细读《理论之后》的基础上,用管中窥豹的方式来阐释“审美话语”之基本内涵及建基于此概念之上的伊格尔顿“审美话语”学说,希冀从中能提取出一些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有启发意义的东西。
文章前言对论文的选题意义稍作交代,然后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着重挖掘作为一个概念的“审美话语”在伊格尔顿那里所形成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语境;其中,历史渊源重点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社会历史面貌与文学研究状况、西方马克思主义及伊格尔顿之师承、后现代主义思潮这几个方面来谈,而现实语境则主要包括伊格尔顿所处的社会现实和文学文化现状。
从中可以看到,深厚的历史渊源,以及植根于当代、以破解时代难题力挽文化颓风为己任的现实语境,此二者让伊格尔顿建构了“审美话语”这一概念。
第二章侧重以《理论之后》作为基础性文本和基本依据,进一步阐释了“审美话语”作为一个概念在伊格尔顿那里所载负着的理论内涵。
文章先后探讨了“审美话语”之“话语”的含义、“审美话语”的内涵层次及由此而完成的“审美话语”学说的理论架构。
这一架构包括下列几个方面:对“文化理论”的超越、文化意识形态功能及政治批评功能。
从某种程度来说,在比较充分地估计“文化理论”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伊格尔顿的“审美话语”不仅在语言形式还在内容表达及现实功能上对“文化理论”实现了超越。
“审美话语”对“文化理论”的相对优越性,为文学研究从文学内部转向更广阔的文化领域、发挥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功能开辟了道路,而“政治批评”是文化批评功能的深化与集中体现。
至此,我们看到,由“审美话语”这个概念切入,其实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伊格尔顿的文学批评思想或学说。
_理论之后_的理论_读特里_伊格尔顿的_理论之后_尹庆红
[收稿日期]2007-09-26[作者简介]尹庆红(1974-),男,湖南邵东人,南京大学文学院2006级博士研究生。
[摘要]在西方理论界,反理论之声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伊格尔顿的近作《理论之后》是对这种反理论的一个回应,其目的不是宣判理论的死亡,而是通过对文化理论的深刻反思探询当前文化理论陷入困境的原因,并试图超越后现代主义的幻象为文化理论寻找出路。
他认为文化理论必须重新进入现实,必须对人类的道德、价值、真理等重大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并要对当代资本主义超出伦理限制的盲目发展和过度消费主义进行批判。
《理论之后》对我们的启示是:中国当代的文化理论和美学理论应该充分关注中国的现实,尤其要关注在社会急剧转型中处于边缘地位、社会底层和少数民族族群人们的文化生活、价值转变、情感需求和文化尊严,为边缘和弱势群体及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争取合法性和话语权。
[关键词]《理论之后》;伊格尔顿;文化理论[中图分类号]B83-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4799(2008)02-0029-06一、反理论之声在当代英国乃至整个西方理论界,特里・伊格尔顿(TerryEagleton)无疑是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和文化理论家。
他自1967年出版第一本著作《莎士比亚与社会》以来,就开始其理论生涯,陆续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1976)、《瓦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的批评》(1982)、《文学理论导论》(1983)、《审美意识形态》(1990)、《理论的意味》(1991)、《后现代主义的幻象》(1997)、《文化的观念》(2000)等十几部理论著作和大量的批评论文。
由于他的勤奋和多产,伊格尔顿总是活跃在西方理论界的舞台中央,他的每一部著作总能引起理论界的关注。
他最新出版的《理论之后》(AfterTheory)[1]又在西方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正如英国学者戴维・洛奇所评论:“伊格尔顿的新作《理论之后》问世,任何在20世纪末文化战争的学术前沿参与论争的人都会竖起耳朵,欲先睹为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思想分析作者:柯晓蓉林映春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05期摘要:作为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的经典之作《理论之后》,凭借其对文化理论的抨击,作者严谨的构局,准确的文字,独特的批判风格,一度被誉为“对文化理论现状最有影响力的小说”,至今在世界文化理论界都备受推崇。
特里·伊格尔顿对于传统文化理论、政治格局的阐述一直被不断的注解,笔者结合自己对特里·伊格尔顿理论的研究和现代文化理论的认识就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思想进行分析。
关键词:伊格尔顿;理论之后;思想分析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558(2015)05-0105-05《理论之后》是一部极富教育理念和人文主义的著作,相较于目前市场上诸多受欢迎的著作,它没有极富感染力的大场面,没有跌宕起伏的内容,但就是凭借其对文化理论的剖析和对自身批判的表达,对每一个文化理论者都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理论之后》是由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伊格尔顿基于现有正统的文化理论不能解决很多尖锐问题,同时也不能满足现有政治格局的前提下提出的驳斥。
作者一方面渴望该书为对现有文化理论存在质疑的学生提供一个必要储备,另一方面希望《理论之后》能够给文化理论方面注入新的活力。
正如伊格尔顿一直以来坚持的立场,他不是后马克思主义者,他始终在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去观察和思考。
一、伊格尔顿与《理论之后》伊格尔顿是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在包括英国在内的诸多国家的文化理论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从剑桥到牛津,从讲师到正教授,他一直沉醉在对学术体制的抨击,并一度被认为是后生可畏。
由于在英国的大学中,欧洲结构主义的狭隘性和左翼思想的促使,他只能接受后结构主义的片面方面,却从根本上否定另外一方面的存在,他对对经典结构主义的形式主义产生了怀疑,对结构主义存在严重的误解却可以接受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的批判。
这就造成了自身能力与外界知识素养的矛盾。
看到伊格尔顿的新书《理论之后》,很多人不禁对伊格尔顿宣告理论终结失望的时候,我们不妨去源头本身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
与其说《理论之后》是一本伊格尔顿关于文化理论存在与否的考证,不如说它是作为伊格尔顿两个层面的交流与探讨,一个是作为理论实践者的伊格尔顿,一个是作为理论良知者的伊格尔顿。
在两种不同身份中不停的发生着质点转换的伊格尔顿的个人对于文化理论的思索,出于自身坦率正直的性格,他对文化理论是深信不疑的,但是作为自己骨子里对于文化理论的固执,他抛弃了自身的文化理论责任感,以一个外行人的身份去对文化理论进行说理[1]。
所以,文章的很大篇幅都是两种人格的争论,但是随着后来“外行的说教者”占据的力度增大,在他的论述中批判性的思想越来越占据正统,甚至在自己书的第一页就摆明自己的观点“那些认为本书的书名提出‘理论’现已过时,我们可以宽慰地回到理论之前的单纯时代的人肯定会感到大失所望。
”原本写作风格无拘无束而又诙谐幽默的伊格尔顿对于像《理论之后》之类的严肃性文字,充满了痛苦,这也使得本书的写作质量在原本风格和写作要求之间不停的踌躇,最后该书的写作质量不稳定,有的地方就像是简单的堆积。
甚至伊格尔顿原有的善用比喻的好习惯也因为自身的摇摆而存在过多的滑稽比喻[2]。
二、伊格尔顿的思想状况在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论述中,不断的表明自身的文化理论与阅读文学并不矛盾。
文章认为“理论的对手反复抱怨理论无法做到细读。
”伊格尔顿一方面在“事物与秩序”中对公认事物提出质疑,另一方面也对他在激进的政治运动中的背叛非常痛恨。
伊格尔顿所说的进步被夸大成了权利的滥用,被大家看成了主观上对其思想发展的阻碍,把后现代主义的潮流现象看成了阻碍的主观因素,没有真正的在个人方面找出自己的主观原因[3]。
他认为这种潮流否认真理原则的概念和有效性,在思想和现代经济文化中进行任意的拼凑,不符合发展的选择,他们利用这一方式剥夺后殖民主义有进步意义的思想和效果。
在这种联系中,伊格尔顿引用了像理查德·罗蒂和斯坦利·费什等反基础主义者或新实用主义者的观点,根据他们的观点说“你不可能用理论来证明你的生活方式是有道理的,因为理论就是这种生活方式的一部分[4]。
先不考虑他们两人的观念和评价是不是公平合理,从他们描述的理论中我们不难发展其描述的不合理,得出结论时明显的牵强和逻辑的不严密。
只是一味地强调自己的理论而不结合实际,与现实社会存在很大的矛盾。
伊格尔顿的天主教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种大写理论的批判,同时它也决定了伊格尔顿的思想[5]。
另外,从他所写的《看门人》中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知道这一现象,在这本书中他生动形象的回忆了这一切,他的著作不仅仅语句优美,而且非常准确的反应了人们的实际生活,从而吸引了许多的读者。
众所周知的是,伊格尔顿从小就是在兰开夏郡索尔福德镇长大,那里的一切都深深的映入了他的脑海中,在那里有他童年的回忆,他对那个小镇充满了深深的爱意。
尽管那个小镇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人们的生活也不富裕,同时,那又是一个单调乏味的工业小镇,许多人们都是依靠这个小小的工场来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的。
另外,在这个小镇上有一个封闭的加尔默罗会修女社区,这个社区与周围其他环境相比较显得异常安静,从而使它与周围的环境多少有些不协调。
而年轻的伊格尔顿曾经在这里工作过,同时他也为修女们担任过祭坛助手和“看门人”,他可以随意的进出这里,在担任这一工作的期间,他引导一些稀客进入禁止对外的会客室,然后在那里他可以与客人通过窗户来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也渐渐的学习到了许多的知识。
三、文化理论黄金时代的终结英国左派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其著作《理论之后》中认为文化理论的黄金时期已经结束很久了。
如果单纯的认为,伊格尔顿所指的“文化理论消失”是一种理论,那么就其理论结果来看,这种理论还未经过繁盛便被扼杀在摇篮里,“文化理论的消失”似乎从这个角度是解释不通的,所以“文化理论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很久了”。
伊格尔顿一方面对文化理论对事物的秩序的撼动表示羡慕,另一方面又对文化理论背离了他所认为的文学与政治联系表示不可宽恕。
这种矛盾使他将自己的对于文化理论的认识归咎于后现代的潮流发展,认为后现代的潮流否认了大家公认的一般概念,进而剥离了后现代主义可能具有的积极意义的部分。
由此看来,伊格尔顿所谓的“理论”,显然不是大家常理中认为的“理论”。
依据伊格尔顿在《文学理论导论》一书中的阐述:“对理论的敌视通常意味着反对别人的理论,而同时则忘记了自己的理论。
”我们不难发现,伊格尔顿口中的“理论”是法国结构主义的代表产物——后现代理论。
他不断通过“文化理论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很久了”的口号来呼唤起人们对于后现代理论的反思。
“文化理论”消失了吗?显然不是这样,至少在伊格尔顿的心目中“理论”是一直存在的,相反,区别于大家对于他“文化理论消失”的形象认识,伊格尔顿本身应该说是“太理论”了[6]。
那么,人们对于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理解误区在哪里呢?再次对伊格尔顿的生平资料和文化论述进行梳理我们不难发现,“文化理论消失”的矛盾集中于两方面。
一方面,伊格尔顿自身与后现代理论的矛盾关系;另一方面,伊格尔顿对于道德回归的呼唤与法国“文化理论”的矛盾。
就第一方面看来,伊格尔顿自身的矛盾点决定了其“文化理论消失”的矛盾。
“作者”和“审美文学”属于现代审美的产物,它主张与社会的对抗性。
康德认为审美具有其自主性,具有与现实的对抗性立场。
巴特认为“语言”是“作者”的集合化。
然而,伊格尔顿却让“作者”和“文学”取消了原有的牵连性,把“文学”的出现与发展归于“政治”,使得“文学”和“作者”失去了原有的自主性,被迫由外物所决定。
伊格尔顿在先前的《文学理论导论》中充分地阐述了自己对于“文学理论消失”的热切期待和呼唤,其实是出于自身的对于“后现代主义”的终结,他甚至采用后现代的理论和做法来反对后现代,来对后现代进行“终结”。
就第二方面而言,伊格尔顿所推崇的道德的回归在法国的后结构主义中也是存在的,他片面的对后结构主义进行了激进的思考。
德里达认为,仍然有“他者”,有“终极”,需要注意的不是“他者”和“终极”的存在关系,而是如何从“他者”和“终极”出发继而对文化的批判。
然而伊格尔顿却没有对德里达的后结构主义有基本的了解,或者说他对后结构主义本身理解就是存在有误差的。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出现着“终结论”,诸如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宣布过的“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又如伊格尔顿的“理论的终结”。
然而,我们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终结”,所谓的终结同时意味着“转机”和“出路”。
正如马克思的辩证思想,要从“文化理论的终结”看到“文化理论的转机”。
理论的存在是为了对现有的实物进行支撑。
伊格尔顿认为随着文化的进步,我们不可能重新回到透明语言的状态,甚至回不到中立思想的认识状态。
从根本上讲,他的看法是正确的。
文学理论已经从根本的关注目标走向陌生化,它需要我们对文化重新的审视。
理论作为批判性阅读的重要方法,需要做的是在文学允许的地方对理论进行二次的处理和修正,但是任何文学都有其存在的生命力,我们现在正处于文学理论走向衰弱但是没有可以支撑或者替代的东西时,需要考虑的应该是自身文化理论的转化。
《理论之后》真正让大家不断进行探讨的不是伊格尔顿对于现有的文化理论的抨击,而是书名与涉及内容的逆向而行。
四、“理论之后”与“理论终结”随着现有学者对伊格尔顿理论的考证,“理论终结论”也甚嚣尘上。
然而,无论是“理论的终结”,或者是其他学说的终结,我们都没有必要引起恐慌。
因为即使是倍受推崇的“德国古典哲学”,也曾被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恩格斯所否认,所“终结”。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对于“终结”的看法存在着片面的认知。
一方面,“终结”意味着其旧理论遇到了瓶颈或者说原有的理论无法适应现有的社会环境;而另一方面,“终结”意味着转机,意味着新的出路。
我们不妨把终结当成一个分界点,这个点既是终点更是起点,关键在于我们对于这个分界点是怎样对待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问题,我们很大一部分人误解了伊格尔顿的“理论终结”。
其实,贴近伊格尔顿的生活轨迹以及他的个人著作,我们可以意识到,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实际上是一个具有着双重意义的分界点。
所谓“终结”是错误的后现代理论的终结,理论在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着变化,然而理论本身却不会因此而终结,它只会不断的汲取所处环境以及人文历史的养分而不断革新,而伊格尔顿宣告“理论终结”,正是为了寻找在他看来真正适合的理论。
通过所处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革新自身自然可以因此得到永恒的生命。
伊格尔顿不仅没有认为理论会终结,恰恰相反,他甚至觉得“理论之后”仍然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