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思想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思想分析
作者:柯晓蓉林映春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05期
摘要:作为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的经典之作《理论之后》,凭借其对文化理论的抨击,作者严谨的构局,准确的文字,独特的批判风格,一度被誉为“对文化理论现状最有影响力的小说”,至今在世界文化理论界都备受推崇。特里·伊格尔顿对于传统文化理论、政治格局的阐述一直被不断的注解,笔者结合自己对特里·伊格尔顿理论的研究和现代文化理论的认识就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思想进行分析。
关键词:伊格尔顿;理论之后;思想分析
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558(2015)05-0105-05
《理论之后》是一部极富教育理念和人文主义的著作,相较于目前市场上诸多受欢迎的著作,它没有极富感染力的大场面,没有跌宕起伏的内容,但就是凭借其对文化理论的剖析和对自身批判的表达,对每一个文化理论者都有积极的借鉴作用。《理论之后》是由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伊格尔顿基于现有正统的文化理论不能解决很多尖锐问题,同时也不能满足现有政治格局的前提下提出的驳斥。作者一方面渴望该书为对现有文化理论存在质疑的学生提供一个必要储备,另一方面希望《理论之后》能够给文化理论方面注入新的活力。正如伊格尔顿一直以来坚持的立场,他不是后马克思主义者,他始终在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去观察和思考。
一、伊格尔顿与《理论之后》
伊格尔顿是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在包括英国在内的诸多国家的文化理论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剑桥到牛津,从讲师到正教授,他一直沉醉在对学术体制的抨击,并一度被认为是后生可畏。由于在英国的大学中,欧洲结构主义的狭隘性和左翼思想的促使,他只能接受后结构主义的片面方面,却从根本上否定另外一方面的存在,他对对经典结构主义的形式主义产生了怀疑,对结构主义存在严重的误解却可以接受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的批判。这就造成了自身能力与外界知识素养的矛盾。
看到伊格尔顿的新书《理论之后》,很多人不禁对伊格尔顿宣告理论终结失望的时候,我们不妨去源头本身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与其说《理论之后》是一本伊格尔顿关于文化理论存在与否的考证,不如说它是作为伊格尔顿两个层面的交流与探讨,一个是作为理论实践者的伊格尔顿,一个是作为理论良知者的伊格尔顿。在两种不同身份中不停的发生着质点转换的伊格尔顿的个人对于文化理论的思索,出于自身坦率正直的性格,他对文化理论是深信不疑的,但是作为自己骨子里对于文化理论的固执,他抛弃了自身的文化理论责任感,以一个外行人的身份去对文化理论进行说理[1]。所以,文章的很大篇幅都是两种人格的争论,但是随着后来“外行的说教者”占据的力度增大,在他的论述中批判性的思想越来越占据正统,甚至在自己书
的第一页就摆明自己的观点“那些认为本书的书名提出‘理论’现已过时,我们可以宽慰地回到理论之前的单纯时代的人肯定会感到大失所望。”
原本写作风格无拘无束而又诙谐幽默的伊格尔顿对于像《理论之后》之类的严肃性文字,充满了痛苦,这也使得本书的写作质量在原本风格和写作要求之间不停的踌躇,最后该书的写作质量不稳定,有的地方就像是简单的堆积。甚至伊格尔顿原有的善用比喻的好习惯也因为自身的摇摆而存在过多的滑稽比喻[2]。
二、伊格尔顿的思想状况
在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论述中,不断的表明自身的文化理论与阅读文学并不矛盾。文章认为“理论的对手反复抱怨理论无法做到细读。”
伊格尔顿一方面在“事物与秩序”中对公认事物提出质疑,另一方面也对他在激进的政治运动中的背叛非常痛恨。伊格尔顿所说的进步被夸大成了权利的滥用,被大家看成了主观上对其思想发展的阻碍,把后现代主义的潮流现象看成了阻碍的主观因素,没有真正的在个人方面找出自己的主观原因[3]。他认为这种潮流否认真理原则的概念和有效性,在思想和现代经济文化中进行任意的拼凑,不符合发展的选择,他们利用这一方式剥夺后殖民主义有进步意义的思想和效果。
在这种联系中,伊格尔顿引用了像理查德·罗蒂和斯坦利·费什等反基础主义者或新实用主义者的观点,根据他们的观点说“你不可能用理论来证明你的生活方式是有道理的,因为理论就是这种生活方式的一部分[4]。先不考虑他们两人的观念和评价是不是公平合理,从他们描述的理论中我们不难发展其描述的不合理,得出结论时明显的牵强和逻辑的不严密。只是一味地强调自己的理论而不结合实际,与现实社会存在很大的矛盾。
伊格尔顿的天主教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种大写理论的批判,同时它也决定了伊格尔顿的思想[5]。另外,从他所写的《看门人》中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知道这一现象,在这本书中他生动形象的回忆了这一切,他的著作不仅仅语句优美,而且非常准确的反应了人们的实际生活,从而吸引了许多的读者。众所周知的是,伊格尔顿从小就是在兰开夏郡索尔福德镇长大,那里的一切都深深的映入了他的脑海中,在那里有他童年的回忆,他对那个小镇充满了深深的爱意。尽管那个小镇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人们的生活也不富裕,同时,那又是一个单调乏味的工业小镇,许多人们都是依靠这个小小的工场来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另外,在这个小镇上有一个封闭的加尔默罗会修女社区,这个社区与周围其他环境相比较显得异常安静,从而使它与周围的环境多少有些不协调。而年轻的伊格尔顿曾经在这里工作过,同时他也为修女们担任过祭坛助手和“看门人”,他可以随意的进出这里,在担任这一工作的期间,他引导一些稀客进入禁止对外的会客室,然后在那里他可以与客人通过窗户来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也渐渐的学习到了许多的知识。
三、文化理论黄金时代的终结
英国左派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其著作《理论之后》中认为文化理论的黄金时期已经结束很久了。如果单纯的认为,伊格尔顿所指的“文化理论消失”是一种理论,那么就其理论结果来看,这种理论还未经过繁盛便被扼杀在摇篮里,“文化理论的消失”似乎从这个角度是解释不通的,所以“文化理论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很久了”。
伊格尔顿一方面对文化理论对事物的秩序的撼动表示羡慕,另一方面又对文化理论背离了他所认为的文学与政治联系表示不可宽恕。这种矛盾使他将自己的对于文化理论的认识归咎于后现代的潮流发展,认为后现代的潮流否认了大家公认的一般概念,进而剥离了后现代主义可能具有的积极意义的部分。
由此看来,伊格尔顿所谓的“理论”,显然不是大家常理中认为的“理论”。依据伊格尔顿在《文学理论导论》一书中的阐述:“对理论的敌视通常意味着反对别人的理论,而同时则忘记了自己的理论。”我们不难发现,伊格尔顿口中的“理论”是法国结构主义的代表产物——后现代理论。他不断通过“文化理论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很久了”的口号来呼唤起人们对于后现代理论的反思。“文化理论”消失了吗?显然不是这样,至少在伊格尔顿的心目中“理论”是一直存在的,相反,区别于大家对于他“文化理论消失”的形象认识,伊格尔顿本身应该说是“太理论”了[6]。
那么,人们对于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的理解误区在哪里呢?再次对伊格尔顿的生平资料和文化论述进行梳理我们不难发现,“文化理论消失”的矛盾集中于两方面。一方面,伊格尔顿自身与后现代理论的矛盾关系;另一方面,伊格尔顿对于道德回归的呼唤与法国“文化理论”的矛盾。
就第一方面看来,伊格尔顿自身的矛盾点决定了其“文化理论消失”的矛盾。“作者”和“审美文学”属于现代审美的产物,它主张与社会的对抗性。康德认为审美具有其自主性,具有与现实的对抗性立场。巴特认为“语言”是“作者”的集合化。然而,伊格尔顿却让“作者”和“文学”取消了原有的牵连性,把“文学”的出现与发展归于“政治”,使得“文学”和“作者”失去了原有的自主性,被迫由外物所决定。伊格尔顿在先前的《文学理论导论》中充分地阐述了自己对于“文学理论消失”的热切期待和呼唤,其实是出于自身的对于“后现代主义”的终结,他甚至采用后现代的理论和做法来反对后现代,来对后现代进行“终结”。
就第二方面而言,伊格尔顿所推崇的道德的回归在法国的后结构主义中也是存在的,他片面的对后结构主义进行了激进的思考。德里达认为,仍然有“他者”,有“终极”,需要注意的不是“他者”和“终极”的存在关系,而是如何从“他者”和“终极”出发继而对文化的批判。然而伊格尔顿却没有对德里达的后结构主义有基本的了解,或者说他对后结构主义本身理解就是存在有误差的。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出现着“终结论”,诸如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宣布过的“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又如伊格尔顿的“理论的终结”。然而,我们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终结”,所谓的终结同时意味着“转机”和“出路”。正如马克思的辩证思想,要从“文化理论的终结”看到“文化理论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