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一年级语文上册《不倒翁》教学设计 沪教版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不倒翁》公开课教案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不倒翁》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0f3d45804d2b160b4ec047.png)
《不倒翁》教案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复韵母ai ei ui,学习拼读音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生字“把、站、起、样”,用自己掌握的方法主动识记生字。
3.能字字过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能大体了解儿歌的内容。
4.描摹“把、样、来”,注意笔顺规则。
教学重点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四个生字,练写笔画“捺”。
教学难点字字过目朗读儿歌中,能不唱读、不顿读。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体会游戏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激趣导入1.实物演示不倒翁,问:这是什么?2.出示课题,读题。
3.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一)学习课文,初步感知1.听课文录音,思考:听到了什么?(先自由准备,然后讨论)2.出示课文:说你呆,你真呆,胡子一把,样子像小孩。
说你呆,你不呆,推你倒下,你又站起来。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看课文。
4.自由读。
(指名读,挑战读,齐读)(二)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新词1.借助拼音,自己练习拼读准生字的读音:把、样、站、起。
2.练写“样”和“站”,指导练写笔画“点”。
3.生字组词。
4.游戏巩固:邮递员送信。
(三)朗读指导1.让生字回到课文中,再读课文,指导学生把语气读出来。
说你呆,你真呆,胡子一把,样子像小孩。
说你呆,你不呆,推你倒下,你又站起来。
2.再读课文,找出含有ai ei ui韵母的汉字。
师:拼读音节:呆、推(四)复习复韵母,拼读音节1.复习复韵母ai ei ui2.拼读音节zhai chai shai zai cai saibei pei mei fei dei geizhui chui shui zui cui sui(自由读,指名读)(五)复习巩固生字新词1.抽读生字卡片。
自由读,指名读,男女对读2.改变语言环境,巩固识字出示:不倒翁,有点呆,胡子一大把,样子像小孩。
不倒翁,并不呆,推他倒下去,他又站起来。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练习练习拼读课本上的音节。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不倒翁》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不倒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89881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6c.png)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不倒翁》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倒翁》的故事情节、主题意义。
2.掌握“飞碟”、“不倒翁”的拼音、读音及其含义,学习使用新词汇。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语言的语调、节奏和语气。
4.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掌握相关课文内容,能够自由地运用所学的知识,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重点1.课文的大意和主旨。
2.新词汇的学习和掌握,如“飞碟”、“不倒翁”等。
3.读课文时要注意好声音的节奏感和语气,加强学生语音语调的训练。
三、教学难点1.如何帮助学生把握好节奏感和语音语调,使读课文有更好的语音感。
2.如何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挖掘文本中的主题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用一幅美丽的图片——不倒翁,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并询问同学们是否玩过不倒翁。
2. 学习新词汇1.教师向学生介绍新词汇“飞碟”、“不倒翁”,将单词用拼音写出,进行发音练习,以便提高学生掌握能力。
2.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让学生能够在其他的文本中认识这些新词。
3. 阅读教学1.教师带领学生阅读《不倒翁》。
2.教师按照课文的结构逐句逐段进行讲解,强调语调、语气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4. 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主题和人物性格。
2.教师像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有人总是像不倒翁一样坚强,你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吗?”,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
5. 作业布置1.让学生单独朗读课文,并记录好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感。
2.布置在家里听飞碟和不倒翁的声音,并再次练习单词发音。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到了新的词汇和不同的语音,学习和认识了故事主题和个别角色的性格特征,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在学习和实践中,学生不断加深自身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
《不倒翁》课堂教案
![《不倒翁》课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b0687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a.png)
《不倒翁》课堂优质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倒翁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制作原理。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制作不倒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不倒翁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介绍不倒翁的起源,以及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过程。
2.2 不倒翁的制作原理:讲解不倒翁的制作原理,包括重量分布、重心位置等。
2.3 不倒翁的制作材料和工具:介绍制作不倒翁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陶土、漆、画笔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不倒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不倒翁的兴趣,导入新课。
3.2 课堂讲解:讲解不倒翁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制作原理,引导学生了解不倒翁的制作过程。
3.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不倒翁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1 学生制作的不倒翁作品:评价学生制作的不倒翁作品的创意、美观程度以及制作技巧。
4.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不倒翁制作教程》5.2 课件:不倒翁的制作过程、示例图片等。
5.3 实物资源:不倒翁样品、制作材料和工具等。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堂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不倒翁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不倒翁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2 制作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分组进行不倒翁的制作实践,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设计出独特的不倒翁作品。
6.3 展示与评价环节: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不倒翁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观念。
7.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不倒翁的制作原理和技巧。
7.2 示范法教学:教师现场演示不倒翁的制作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制作方法。
7.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八章:教学安全与注意事项8.1 安全指导:在制作过程中,提醒学生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不倒翁》课堂教案
![《不倒翁》课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d32df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8.png)
《不倒翁》课堂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倒翁的定义和特点,知道不倒翁的制作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不倒翁的定义、特点和制作原理。
2. 教学难点:不倒翁的制作方法和实验操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不倒翁演示道具、实验材料、课件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实验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倒翁演示道具,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授新课:介绍不倒翁的定义、特点和制作原理,引导学生理解不倒翁的稳定性。
3. 动手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教程制作不倒翁,教师巡回指导。
4. 成果展示:各组展示制作的不倒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不倒翁的制作原理和实验操作。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不倒翁的制作过程图。
2. 写一篇关于不倒翁制作实验的感悟文章。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学习态度。
2. 实验操作评估:检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估: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制作过程图的准确性以及感悟文章的深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教学方式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不倒翁创意大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独特的不倒翁形象。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见证学生的学习成果,增进家校沟通。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介绍不倒翁的定义、特点和制作原理。
2. 第2周:动手实验,制作不倒翁。
3. 第3周:成果展示,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4. 第4周:课堂小结,评估学生学习成果。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不倒翁》教学课件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不倒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433ea2fd0a79563c1e729f.png)
bù nǐ dāi
18、不倒翁
hái
说你呆,你真呆,
胡子一把,样子像小孩。 说你呆,你不呆,
tuī xià qǐ lái
推你倒下,你又站起来。
看看谁的眼力好:
把
起
站把、起、站、样。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把、样、站、起、”4个生 字。 2、复习复韵母ɑi、ei、ui及四声,学习拼读音节,借助拼
音读准字音。
3、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注意停顿,鼓励 熟读成诵。 4、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正确描摹“把、样、来”。 5、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不倒翁是一种有趣的玩具。
18、不倒翁
bù nǐ dāi
18、不倒翁
hái
说你呆,你真呆,
胡子一把,样子像小孩。 说你呆,你不呆,
tuī xià qǐ lái
推你倒下,你又站起来。
bù nǐ dāi
18、不倒翁
hái
说你呆,你真呆,
胡子一把,样子像小孩。 说你呆,你不呆,
tuī xià qǐ lái
推你倒下,你又站起来。
《不倒翁》教案
![《不倒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1bb6c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8.png)
《不倒翁》教案《不倒翁》教案篇一(一)活动目标:1、通过幼儿的观察与动手探索,发现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一是上重下轻,二是底面大圆滑。
2、简单了解物体重心,物体底面面积的大小与稳定性之间的简单科学道理。
3、萌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二)活动准备:不倒翁数个;木板、锥体等物体若干。
(三)活动过程:1、谜语导入:一个老爷爷,别看年纪大,走路左右摆,就是不倒下。
2、出示不倒翁,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1)、教师让不倒翁动起来,并提出问题,不倒翁为什么怎么推它也不倒下?(2)、幼儿分组,带着问题去操作、探索和发现不倒翁的不倒的原因。
(3)、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
3、进入集体活动环节,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不倒翁的`外型特征:它的底部是什么样子?它的顶部是什么样子?它的上端和下端在操作过程你发现了什么?(2)、不倒翁为什么不倒?(3)、教师小结:不倒翁不倒的原因一是它的身体上重下轻,底部有一块较重的铁块;二是底面面积较大并且圆滑,向一边倾斜时,重力的作用使它摇摆起来。
4、探索重心、物体底面面积的大小与稳定性之间的简单道理。
(1)、幼儿分组操作木板,锥体,让操作物体站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引领。
(2)、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共同用不同的方法让物体站立,寻找发现物体稳定性与物体的什么特征有关系。
锥体为什么锥部在下的时,它站立不起来?(3)、操作不倒翁,让它左右大摇大摆,发现重心与重力作用之间的简单的关系。
5、教师小结。
(1)、通过木板的站立的不同方式,发现底面面积越大,物体越稳定。
(2)、通过操作不倒翁,当不倒翁倒向左边时,重心和重力作用线在接触点的右边,反之相同;不倒翁倾斜的程度越大,重力产生的作用就越大,摆动就越大。
6、幼儿边玩不倒翁边念儿歌边动作结束。
7、附儿歌:不倒翁,真好玩,样子长的也很独特;头儿小来,脚儿大,头儿轻来,脚儿重;左推它不倒,右摇它不倒;倾斜的越大,摆动的越大;往左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线(接触点)在右边;往右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线(接触点)在左边;摇摇摇,摆摆摆,不倒翁是我的好玩伴。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不倒翁》教案范文.doc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不倒翁》教案范文.doc](https://img.taocdn.com/s3/m/1fef6c7b9e31433238689329.png)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不倒翁》教案范文篇一【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把、孩、又、起、来” 5个生字。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描摹“又、来”2个汉字。
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在朗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不倒翁是一种有趣的玩具。
【重点和难点】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五个生字,写好笔画“捺”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读准字音。
【教学准备】不倒翁实物、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1、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玩具,看——(出示不倒翁实物)它倒下又站起来了。
它是什么呢?(生齐答)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有趣的、写不倒翁的儿歌。
(出示课题:27 不倒翁)2、师:课题中的“翁”是个后鼻音,跟老师读好它。
3、开火车来读“翁”。
4、指名读课题。
5、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
1、师:小朋友,你们想听课文录音吗?老师请你们一边看精彩的动画,一边听录音。
(播放媒体动画)2、师:小朋友们都听得津津有味的,你们喜欢不倒翁吗?为什么?先在心里面想好答案,再举手告诉大家。
(生先自由准备,再交流)3、师:小朋友们都喜欢不倒翁,我们再听听课文录音。
边听边圈出生字,注意听清字音。
4、出示课文:说你呆,你真呆,胡子一把,样子像小孩。
说你呆,你不呆,推你倒下,你又站起来。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师:找到生字了吗?出示:把、孩、又、起、来。
(学生随机做小老师教生字,老师点拨)(1) 把:①b-ǎ-bǎ。
②用好办法记住这个字(结构分析法识记):左边一个“扌”,右边一个“巴”。
③师:1) 课文中是“一把”胡子,“一把”是一个数量词。
还有什么也是用“一把”的呢?(生交流:一把尺、一把剪刀、一把手枪、一把扇子、一把伞)师:小朋友们说了那么多,真厉害!2) 老师平时说的话也用到这个“把”字,是什么呀?(生交流:把书打开、把书合上、把铅笔盒打开)3)”把”字还有什么好朋友呢?(生交流:把手、把柄、把戏、把握)(2) 孩:①h-ái-hái。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不倒翁2 沪教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不倒翁2 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2b3ba0763231126fdb1188.png)
沪教版一上:《不倒翁》教学设计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把样来起”。
会按笔顺正确描写“把样来”3个字。
2.复习复韵母“ai ei ui”,能拼读带有这三个复韵母的音节。
3.能正确朗读儿歌,鼓励学生背诵儿歌。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研究为什么不倒翁扳倒后还会自己站起来。
教学难点发现物体平衡是否稳定与重心及支撑面的关系。
〔评析:教学总体意识体现了面向社会、发展学力〔注〕、培养品格的教育思想。
重点明确,难点清楚。
目的,既包括了文化科学素质内容,也包括了心理素质内容。
注——学力:指知识、技能、理解,也包括兴趣、动机、态度、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创造力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学生发现:不倒翁的稳定性与众不同。
1.演示:出示不倒翁,扳动不倒翁。
(教师动作夸张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提问:这个玩具·什·么地方与众不同?(语气慢些,注意重音,讲话前后都停顿几秒钟。
)3.活动:让学生试一试、想一想,不倒翁什么地方特别?(全体学生都要参与、亲自体验。
)4.学生汇报各自的见解。
(只要是有关不倒翁与众不同的看法,不管是形式的还是本质的,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错误也是思维的结果。
结论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并思维。
)〔评析:发现问题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骤。
让学生会发现问题,是教给学生认识事物方法的需要。
〕5.讲述: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多,说明你们很聪明,爱动脑想问题。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不倒翁1 沪教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不倒翁1 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d843d1e6294dd88d1d26b48.png)
沪教版:《不倒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把、孩、又、起、来”5个生字。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描摹“又、来”2个汉字。
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在朗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不倒翁是一种有趣的玩具。
【重点和难点】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五个生字,写好笔画“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读准字音。
【教学准备】不倒翁实物、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1、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玩具,看——(出示不倒翁实物)它倒下又站起来了。
它是什么呢?(生齐答)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有趣的、写不倒翁的儿歌。
(出示课题:27不倒翁)2、师:课题中的“翁”是个后鼻音,跟老师读好它。
3、开火车来读“翁”。
4、指名读课题。
5、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
1、师:小朋友,你们想听课文录音吗?老师请你们一边看精彩的动画,一边听录音。
(播放媒体动画)2、师:小朋友们都听得津津有味的,你们喜欢不倒翁吗?为什么?先在心里面想好答案,再举手告诉大家。
(生先自由准备,再交流)3、师:小朋友们都喜欢不倒翁,我们再听听课文录音。
边听边圈出生字,注意听清字音。
4、出示课文:说你呆,你真呆,胡子一把,样子像小孩。
说你呆,你不呆,推你倒下,你又站起来。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师:找到生字了吗?出示:把、孩、又、起、来。
(学生随机做小老师教生字,老师点拨)(1)把:①bǎbǎ。
②用好办法记住这个字(结构分析法识记):左边一个“扌”,右边一个“巴”。
③师:1)课文中是“一把”胡子,“一把”是一个数量词。
还有什么也是用“一把”的呢?(生交流:一把尺、一把剪刀、一把手枪、一把扇子、一把伞)师:小朋友们说了那么多,真厉害!2)老师平时说的话也用到这个“把”字,是什么呀?(生交流:把书打开、把书合上、把铅笔盒打开)3)“把”字还有什么好朋友呢?(生交流:把手、把柄、把戏、把握)(2)孩:①háihái。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不倒翁1 沪教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不倒翁1 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23d4c914791711cd791715.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不倒翁1 沪教版【教学目的】1、能在言语环境中正确认读〝把、孩、又、起、来〞5个生字。
能在教员的指点下在田字格里正确描摹〝又、来〞2个汉字。
2、正确朗诵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在朗诵的进程中,初步感受不倒翁是一种幽默的玩具。
【重点和难点】1、在言语环境中看法五个生字,写好笔画〝捺〞。
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读准字音。
【教学预备】不倒翁实物、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进程】一、引入课题。
1、师:小冤家,教员带来了一个幽默的玩具,看——〔出示不倒翁实物〕它倒下又站起来了。
它是什么呢?〔生齐答〕明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幽默的、写不倒翁的儿歌。
〔出示课题:27不倒翁〕2、师:课题中的〝翁〞是个后鼻音,跟教员读好它。
3、开战车来读〝翁〞。
4、指名读课题。
5、齐读课题。
二、朗诵课文。
1、师:小冤家,你们想听课文录音吗?教员请你们一边看精彩的动画,一边听录音。
〔播放媒体动画〕2、师:小冤家们都听得津津有味的,你们喜欢不倒翁吗?为什么?先在心外面想好答案,再举手通知大家。
〔生先自在预备,再交流〕3、师:小冤家们都喜欢不倒翁,我们再听听课文录音。
边听边圈出生字,留意听清字音。
4、出示课文:说你呆,你真呆,胡子一把,样子像小孩。
说你呆,你不呆,推你倒下,你又站起来。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师:找到生字了吗?出示:把、孩、又、起、来。
〔先生随机做小教员教生字,教员点拨〕(1)把:①b-ǎ-bǎ。
②用好方法记住这个字〔结构剖析法识记〕:左边一个〝扌〞,左边一个〝巴〞。
③师:1)课文中是〝一把〞胡子,〝一把〞是一个数量词。
还有什么也是用〝一把〞的呢?〔生交流:一把尺、一把剪刀、一把手枪、一把扇子、一把伞〕师:小冤家们说了那么多,真凶猛!2)教员往常说的话也用到这个〝把〞字,是什么呀?〔生交流:把书翻开、把书合上、把铅笔盒翻开〕3)〝把〞字还有什么好冤家呢?〔生交流:把手、把柄、花招、掌握〕(2)孩:①h-ái-hái。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不倒翁2沪教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不倒翁2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542b1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b.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不倒翁2沪教版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事实上“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专门是汉代以后,关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把样来起”。
会按笔顺正确描写“把样来”3个字。
2.复习复韵母“ai ei ui”,能拼读带有这三个复韵母的音节。
3.能正确朗读儿歌,鼓舞学生背诵儿歌。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研究什么缘故不倒翁扳倒后还会自己站起来。
教学难点发觉物体平稳是否稳固与重心及支撑面的关系。
〔评析:教学总体意识表达了面向社会、进展学力〔注〕、培养品行的教育思想。
重点明确,难点清晰。
目的,既包括了文化科学素养内容,也包括了心理素养内容。
注——学力:指知识、技能、明白得,也包括爱好、动机、态度、摸索力、判定力、表现力、制造力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学生发觉:不倒翁的稳固性与众不同。
1.演示:出示不倒翁,扳动不倒翁。
(教师动作夸张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提问:那个玩具·什·么地点与众不同?(语气慢些,注意重音,讲话前后都停顿几秒钟。
)3.活动:让学生试一试、想一想,不倒翁什么地点专门?(全体学生都要参与、亲自体验。
)4.学生汇报各自的见解。
(只要是有关不倒翁与众不同的看法,不管是形式的依旧本质的,教师都应给予确信。
错误也是思维的结果。
结论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并思维。
)〔评析:发觉问题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骤。
让学生会发觉问题,是教给学生认识事物方法的需要。
〕5.讲述: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多,说明你们专门聪慧,爱动脑想问题。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不倒翁 沪教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不倒翁 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14dd3afad6195f302ba60c.png)
18、不倒翁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把样来起”。
会按笔顺正确描写“把样来”3个字。
2.复习复韵母“ai ei ui”,能拼读带有这三个复韵母的音节。
3.能正确朗读儿歌,鼓励学生背诵儿歌。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并背诵儿歌,在阅读中认读“把样站起”4个生字。
【教学难点】复习复韵母“ai ei ui”,能拼读带有这三个复韵母的音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课前预习】听课文录音,跟着读一读。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把样站起”。
会按笔顺正确描写“把站”3个字。
2.能正确朗读儿歌,鼓励学生背诵儿歌。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4个生字“把样站起”。
会按笔顺正确描写“把站”3个字。
【教学难点】1.认识本课4个生字“把样站起”。
会按笔顺正确描写“把站”3个字。
2.能正确朗读儿歌,鼓励学生背诵儿歌。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提问:我们平时喜欢哪些玩具?2、出示不倒翁:你们看,这是什么?谁上来玩一玩。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玩具的儿歌——不倒翁(出示PPT),齐读课题二、教学生字:1、看动画,听课文录音,一边听一边记,想想儿歌讲了什么?2、交流3、出示课文:说你呆,你真呆,胡子一把,样子像小孩。
说你呆,你不呆,推你倒下,你又站起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及时纠音。
(2)用各种形式朗读。
(指名读,挑战读,齐读。
)教师适时点评,鼓励读得有感情的同学。
4、这篇课文有几个生字宝宝,我们先来学习。
5.学习“把”。
①小老师教②交流记字的好方法③数数“把”有几笔组成?(课件电脑演示,共2遍)第7笔是什么笔画?? (出示课件复习“竖弯钩”)(谁来书空)④学习量词:课文里说一(把)胡子,注意胡子的子读轻声。
出示PPT “把”在这里做量词,我们还可以说一把()呢。
(学生交流,说不出,老师告诉学生)出示PPT 一把(扇子)、一把(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再读儿歌,数一数,儿歌有几句话?
3.出示儿歌内容,分角色读两句话。
4.儿歌中中的不倒翁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有趣、好玩、可爱……)
5.小朋友给了他那么多的评价,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6.交流随机学习第一、第二句话:
(2)拼一拼。
(3)看图拼读音节(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先看图拼读音节,再说一两句话。如:海狮晒太阳;海龟背刺猬。
四、小结下课
反思:
站起来:三字连一起,调号变一变。(起来读轻声。)开火车读准字音。
(3)多么有趣的不倒翁啊!生字宝宝被我们找出来了,谁愿意来完整的读读这句话。(读出有趣。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7、我们是越来越喜欢不倒翁了,你喜欢她的什么呢?请你来说一说。句式训练:
出示:我喜欢不倒翁,因为。
8、不倒翁是那么可爱,那样勇敢,连老师也要来赞一赞他,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儿歌。(引读、赛读)
本阶段,要集中一定的精力指导学生学习汉语拼音,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和韵母,训练的重点是形成拼读能力。
一、谈话激趣,引出课题。
1.师:从小到大,我们小朋友有很多的玩具,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带来了一些玩具,请看,他们来了(媒体出示玩具)
2.你喜欢其中的哪个玩具呢?请你用这个句式来说一说。
不倒翁
教学目标:识记:1、认识五个生字:把站起样。
运用:1、能正确朗读并背诵儿歌。
2、复习复韵母ai、ei、ui及其四声,会拼读音节:dāi hái tuīlái等相关音节。
3、学写“把、样、来”。
教学重点:识记本课四个生字。
教学难点:1、拼读音节。
2、初步识别复韵母的标调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不倒翁等。
趣不。(指名读、两大组比赛读。)
过渡:不倒翁的有趣不仅表现在这里,还有其他有趣的地方吗?
出示第二句:说你呆,你不呆,推你倒下,你又站起来。
(1)实物演示。
(2)有趣的不倒翁和我们捉迷藏呢?
学习生字:站起来
站:拼读音节zhàn。认识部首“立字旁”
起:注意第三声,开火车正音。
半包围结构,走字旁。书写。
一字开花,师随机板书,齐读所组的词语。
9、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听出了你们是那么喜欢不倒翁,读得真好,认为自己读得好,就给自己鼓鼓掌吧。小朋友这样喜欢不倒翁,就让我们来为他配音吧!看谁能赢得不倒翁的掌声。
10、生字复习:
你们为他做了精彩的配音,不倒翁要奖励你们呢?瞧!不倒翁送来了什么?
11、认读词语。
三、复习复韵母,拼读音节。
1.师:不倒翁,真有趣,她要考我们学习得认不认真,考官来了,认得他们吗?出示复韵母(ai ei ui)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依据学生已有的拼音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依据学生的生活体验,个性化的学习生字,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本课生字不多,难度也不大,学生又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五个生字可以一起出现。
指导学生经历读通、读懂、读好的过程,感受内容,熟读成诵;通过示范、激励、竞赛等手段,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诵读活动中来,对诵读有兴趣。
我喜欢,是因为。
3.你们说得真不错,老师要给你们奖励。就送一首儿歌给你们听吧!可老师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仔细听,看谁的耳朵尖,能听出儿歌里介绍了那种玩具?
4.听课文朗读录音。
5.指名回答。
6.师:你们的小耳朵真尖,一下子就分辨出了这个玩具它呀,就叫——不倒翁。(出示课题)
7.读课题。
二、读儿歌,学习生字。
2.抽读,开火车读。
3.学习复韵母标调
师:复韵母和单韵母一样,也可以戴帽子——标调。出示标调儿歌:老大源自家标老大,老大不在标老二,
老二不在标老三,
老四老五并排坐,
看清位置标在后。
指名读,齐读。
4.抽读复韵母的四声。
5.拼读音节。
(1)我会拼,bai ge mei hua lu hui tu
自由拼读、开小火车拼读。
出示第一句。
(1)说你呆,你真呆,胡子一把,样子像小孩。
(2)随机学习生字:把样
把:可用换部首学。复习提手旁的字。
胡子可以说一把,还可以说一把什么?一把()
样:复习木字旁的字“树、林、板、杯”。
注意后鼻音。
让小朋友说识字方法。
编顺口溜:
小羊咩咩叫
回答很详细
真是好榜样
(3)指导朗读:不倒翁那么有趣,谁来读一读。让我们来听一听,他读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