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认识整千数和一万 课件

合集下载

《认识整千数和一万》教学设计

《认识整千数和一万》教学设计

《认识整千数和一万》教学设计常熟绿地实验小学吴志峰[教学内容]三(上)第16~17页的例题及随后的“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认识整千数和一万》是学生在学习了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同时它也是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的基础。

本课时教材的编写特点:调动学生已有的认数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地认、读、写整千数及一万。

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第一道例题教学整千数和一万的认识,第二道例题借助计算器教学整千数和一万的读、写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整千数的含义,并整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材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让学生通过看一看,猜一猜,算一算,填一填,写一写,读一读等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整千数和一万认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数数等活动,理解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知道万以内的数位名称和顺序,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能正确读、写整千数和一万;能正确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

2、使学生在认识整千数和一万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利用已有的认数经验进行类推,进一步感受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不断增强用数描述或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会读写整千数和一万。

[教学难点]认识计数单位“万”,感受一万的实际大小、意义。

[教具准备]报纸、彩笔、计数器、课件[教学过程]一、猜数游戏,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猜数游戏,好吗?⑴出示一张报纸,在报纸上圈出100个字。

请大家猜一猜,老师在报纸上圈出了多少个字?⑵在报纸上圈出1000个字。

这回老师又圈出了多少个字?⑶在报纸上圈出约10000个字。

猜一猜这回老师圈出的字,大约一共有多少个?根据学生的猜数,教师用“大了、小了”等词进行提示,直到学生猜对为止。

2、谈话:这张报纸的这一面大约有一万字,听了“一万”这个词,你有什么感受?那么到底一万是多少,它和千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整千数和一万。

提高小学生整千数和一万的数线图表达能力——数学《认识整千数和一万》教案设计

提高小学生整千数和一万的数线图表达能力——数学《认识整千数和一万》教案设计

提高小学生整千数和一万的数线图表达能力——数学《认识整千数和一万》教案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数学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学科。

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计算能力,更能够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对整千数和一万的数线图表达能力已经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通过数学《认识整千数和一万》教案设计,有效提高小学生整千数和一万的数线图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本教学活动以小学四年级上学期的数学教科书为基础,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数线图表达能力,实现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和概念。

2.让学生掌握整千数和一万之间的大小顺序,并能够在数线上进行表达。

3.让学生掌握用表格和图表进行整千数和一万的整体比较和分类。

二、教学步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和概念,有效提高他们的数线图表达能力,在教学设计上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引入新知识在第一课时中,教师应该通过图片、视频或者实物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和概念。

同时,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整千数和一万之间的大小顺序。

例如,可以将一张写有从1万到10万总共9个数字的数线放在课堂上,先让学生观察数线上的数字,再从一千、两千等整千数出发,逐一让学生理解整千数和一万之间的各个数字所代表的大小。

可以让学生在头脑里默想数字,并且在纸上尝试画出数字所对应的位置。

对照数线,提醒学生加深对整千数和一万之间的大小概念的理解。

2.让学生进行数线图表达在第二课时中,教师应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理解的整千数和一万之间大小关系,在数线上进行表达。

可以将数线分成多个部分,在每一部分上标出一千、两千等整千数的代表数字,然后让学生将数字填写在数线上相应的位置。

同时,可以要求学生在数字下方写出数字的意义,便于加深记忆和理解。

例如,一千五百就可以标明为“1500”,并在下方写上“比一千大、比两千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7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7.1 1000以内数的认识(1)(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7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7.1 1000以内数的认识(1)(课件)

当堂检测
2. 按要求数数。(教材P77 练习十六 第2题)
(2)从八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
八百六十、八百七十、八百八十、八百九十、九百、 九百一十、九百二十、九百三十、九百四十、九百五十、 九百六十、九百七十、九百八十、九百九十、一千
(3)从一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
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五百、 六百、七百、八百、九百、一千
个、十、百、千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探索新知
认识计数单位“千”: “千”是比“百”大的计数单位,从右边起,第四位 是千位。 10个一百是一千。
随堂小练
做一做
1.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教材P73 做一做 ) (1)从一百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二十。
一百、一百零一、一百零二、一百零三、一百零四、
三百零八
三百零九、三百一十、三百一十一、 三百一十二、三百一十三
四百一十九 四百二十、四百二十一、四百二十二、 四百二十三、四百二十四、
当堂检测
1. 从下面各数开始,连续数出后面五个数。(教材P77 练习十六 第1题) 五百六十五 五百六十六、五百六十七、五百六十八、
五百六十九、五百七十
八百九十七 八百九十八、八百九十九、九百、九百 零一、九百零二
2 下图中有多少个圆点?(教材P74 例2)
100
100
我先圈出一百个。
还可以再圈 出一百个。
探索新知
2 下图中有多少个圆点?(教材P74 例2)
100
100
还剩下35个 圆点。
还剩下多少 个圆点呢?
探索新知
2 下图中有多少个圆点?(教材P74 例2)
100
100

《1000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课时)PPT课件

《1000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课时)PPT课件

五百六十五 八百九十七 九百九十五
五百六十六、 五百六十七、 五百六十九、 五百七十。 八百九十八、 八百九十九、 九百零一、 九百零二。 九百九十六、 九百九十七、 九百九十九、 一千。
五百六十八、 九百、 九百九十八、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欢迎下载。
千是比百大的计数单位,10个一百是一千。数数时, 可以根据数目的多少用恰当的计数单位来数。
PPT素材:/s ucai/ PPT图表:www.1ppt .co m/tu 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个人简历:www.1ppt. co m/jia nli/ 教案下载:www.1ppt. co m/jia oan/ PPT课件:www.1ppt. co m/ ke jian/ 数学课件:www.1ppt.c om/keji an/shuxue/ 美术课件:www.1ppt.c om/keji an/mei shu/ 物理课件:www.1ppt.c om/keji an/wuli / 生物课件:www.1ppt.c om/keji an/sheng wu/ 历史课件:www.1ppt.c om/keji an/lishi /
个、十、百、千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 是10。
1 我会填。
(1)在数位顺序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百位是第(三)位, 千位是第(四)位。 (2)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 (一百)。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 (3)a.二百七十、三百七十、四百七十、(五百七十)、( 六百七十)
万以内数的认识
1000以内数的认识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优质课件

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优质课件
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并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43
情境导入
填一填,比一比。
(1)4398是(四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千)位, “4”在( 千)位上,表示( 4 )个(千 ); “9”在( 十)位上,表示( 9 )个(十 )。
(2)一千七百六十九写作(1769 ),它的百位上 是( 7 )。
44
13
课堂练习
5.我会填。 (1)读数要从( 高 )位读起,按照数位顺序来读。 (2)千位上是几就读( 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
几就读( 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3)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 一 )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
都( 不读 )。 (4)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个 )位,第五位是( 万 )
位。
14
课堂练习 6. 写出下面各数。
用肉眼能看到的
图书馆有一千二百
星星大约有七千颗。 五十种杂志。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最大下潜深度达七 千零六十二米。
写作:7000
写作:1250 写作:7062
15
课堂练习
7. 用 0 0 4 7 这四张数字卡片按要求组数。
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 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
7438
3604
4900
5002
1050
三千六百零四 四千九百 五千零二 一千零五十
组成:3个千、6个百和4个一 组成:4个千和9个百 组成:5个千和2个一 组成:1个千和5个十
10
新课讲解
2.读出下面的数,再说说各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 和几个一组成的。
7438 七千四百三十八
3604 三千六百零四
32
新课讲解
4. 写一写,读一读。 (1)4个千、8个百、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 写作: 4832 读作 四千八百三。十二

《认识整千数和一万》教案(精选3篇)

《认识整千数和一万》教案(精选3篇)

《认识整千数和一万》教案(精选3篇)《认识整千数和一万》篇1一、教学内容《认识整千数和一万》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数》第一课时。

它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10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是学生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同时它也是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理解、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感受“10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在具体情境中探究认识整千数和一万,能正确地进行读写,并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较大数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会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学会读写整千数和一万。

教学难点:感受一万的实际大小。

三、教学程序:为了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顺利地突破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下面几个教学程序:(一).关注生活,激趣导入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最容易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因此,在课的开始,我说了一句话含有很多数字,让学生也学着我说说从而感受到数的无处不在,由此引出今天要学更大的数,再通过猜测体育馆人数来引出今天的课题。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经历数小方块的过程,直观感知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小方块过程,从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再迁移到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来完成对“万”的认识。

2、构建数位顺序,在这里我将书本原来的教学顺序进行了修改将构建数位顺序放到前面教学,为了后面更好地教学数的读写。

(1)看着计数器一起回忆学过的数位。

(2)一千一千地数发现现有的数位不够了,从而增加了万位。

数学《认识整千数和一万》教案设计

数学《认识整千数和一万》教案设计

数学《认识整千数和一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整千数和一万。

2.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整千数和一万,理解数的组成。

难点:理解整千数和一万的概念,掌握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十数和整百数,谁能告诉我什么是整十数和整百数?(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整千数和一万。

你们知道一万有多大吗?2.教学过程(1)认识整千数①师:请同学们拿出计数器,我们一起数一数,从1000开始,数到10000。

②师:谁能告诉我,1000后面是什么数?③师:我们刚才数的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④师:对,它们都是整千数。

整千数就是以千为单位的数,如1000、2000、3000等。

⑤师:请同学们在计数器上找出整千数,并用圈一圈的方法表示出来。

(2)认识一万①师:我们已经数到了10000,那么,10000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②师:10000是一个整万数,它比整千数还要大。

③师:请同学们用计数器表示出10000。

④师:谁能用语言描述一下10000?⑤师:10000是一个很大的数,它是由10个1000组成的,也可以说是1000乘以10。

(3)数的组成①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整千数和一万之间有什么关系?②师:我们刚才已经发现,10000是由10个1000组成的,那么,1000是由几个100组成的呢?③师:同理,100是由几个10组成的呢?④师: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数与数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整千数是由10个整百数组成的,一万是由10个整千数组成的。

3.练习巩固(1)师:请同学们完成练习题1,用圈一圈的方法表示出整千数和一万。

(2)师:请同学们完成练习题2,写出下面各数的组成。

(1)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整千数和一万,谁能说说整千数和一万的特点?(2)师:我们还发现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谁能用语言描述一下?(3)师:同学们,数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学好数学,要学会数数,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感和推理能力。

掌握整千数和一万的读写规律——数学《认识整千数和一万》教案设计

掌握整千数和一万的读写规律——数学《认识整千数和一万》教案设计

近年来,数学教育成为了铺向未来的一条重要通路,数学学习已不再仅仅是求学成绩的手段,更是开启知识门户的钥匙。

在小学阶段,我们应该注重数学的基础知识教育,其中整千数和一万就是数学知识中的一个重要的篇章。

在这里,本文将介绍掌握整千数和一万的读写规律。

一、整千数整千数是指一个数字在千位上是一的整数,即从1000开始,11000,12000,13000······其中的数都属于整千数。

掌握整千数的读写规律是小学生在数学知识教育上的一个重要部分。

1、整千数的读法整千数的读法与一般数字的读法是不同的。

例如,12000,读作:“一万两千”,不是“一千两百”;13000,读作:“一万三千”,不是“一千三百”。

整千数的读法要记忆清楚,反复练习掌握。

2、整千数的写法整千数的写法也有一定的规律。

如:10200这个数,它的读法是“一万零二百”,千位是“一”,百位是“零”,十位是“二”,个位是“零”,在书写时,可以将其写成:10000+200=10200。

同理,我们可以将其他的整千数也按照这样的规律进行书写。

二、一万一万之于数学就相当于一百之于日常生活,是简化计数单位的一种方法,同样也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知识。

1、一万的读法一万是指数值从10000到9999之间的所有整数之和,读法采用“万”字,例如:10000读作“一万”,20000读作“两万”,40000读作“四万”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万以下数的读法。

2、一万的写法一万可以用数字10000来表示,在书写时也可以将1万分解为1000*10,即10000=1000*10。

若要求1万以下的任意数,可以利用一万的读写规律进行推算和书写。

以上便是整千数和一万的读写规律。

对于小学生而言,掌握这一部分的数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易于理解,同时也应该注重实际操作和巩固,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0000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PPT(第1课时)

《10000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PPT(第1课时)

先定位, 再拨珠。
试着在算盘上拨出1500。
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
563
还记得怎样在算盘上 拨出一个数吗?
一个下珠表示1, 一个上珠表示5。
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
这个数是由( 1 )个千、 ( 5)个百组成的。
1 下面是绘图纸的一部分。
1厘米
(1)在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里有多少个小方格? 100个
(2)一横行有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一共有多少个小方格?两横行 呢?……十横行呢?
PPT素材:/s ucai/ PPT图表:www.1ppt .co m/tu 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个人简历:www.1ppt. co m/jia nli/ 教案下载:www.1ppt. co m/jia oan/ PPT课件:www.1ppt. co m/ ke jian/ 数学课件:www.1ppt.c om/keji an/shuxue/ 美术课件:www.1ppt.c om/keji an/mei shu/ 物理课件:www.1ppt.c om/keji an/wuli / 生物课件:www.1ppt.c om/keji an/sheng wu/ 历史课件:www.1ppt.c om/keji an/lishi /
在计算器上表示一万
在计数器上怎么 一万呢?
整理数位顺序表 数位顺序表
…… 万 千 百 十 个 位位位位 位
1 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 (1)从一千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零二十。
一千、 一千零一、一千零二、一千零三、一千零四、一千零五、一千零六、 一千零七、一千零八、一千零九、一千零一十、一千零一十一、一千零一十二、 一千零一十三、一千零一十四、一千零一十五、一千零一十六、一千零一十七、 一千零一十八、一千零一十九、一千零二十。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整千数和一万》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整千数和一万》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整千数和一万》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整千数和一万》这一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认识、数的组成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整千数和一万的概念,掌握整千数和一万的读写方法,以及能够进行整千数和万以内的数的加减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运算,对于数的认识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学习整千数和一万时,学生可能对于这么大数的理解和读写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整千数和一万的大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整千数和一万的读写方法。

2.能够进行整千数和万以内的数的加减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能够理解整千数和一万的大小。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千数和一万的读写方法,整千数和万以内的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理解整千数和一万的大小,能够进行整千数和万以内的数的加减法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整千数和一万的大小。

2.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整千数和一万的读写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整千数和万以内的数的加减法运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整千数和一万的存在。

2.新课导入:讲解整千数和一万的读写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整千数和一万的读写。

3.数的加减法:让学生进行整千数和万以内的数的加减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整千数和一万以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整千数和一万•整千数: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一万:一万读作“一万”•数的加减法–整千数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练习的正确率来进行评价。

《1000以内数的读写法》万以内数的认识PPT课件

《1000以内数的读写法》万以内数的认识PPT课件
填一填。 (1)千和百之间的进率是( 10 ),10个一
百是(一千 )。 (2)456是由( 4 )个百、( 5 )个十和( 6 )
个一组成的。 (3)一个数,个位上是8,百位上是3,这个
数是(308)。
填一填。
变式训练
(4)4个百、7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 472 ); 6个一和3个百合起来是( 306 )。
课堂练习 1
有( 4 )个百、( 6 )个十和( 8 )个一,它们组
成的数是( 468 )。
选自教材第75页做一做第1题
2 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再写出来。
一百八十七 187 六百零五 605 二百九十 290
四百 400 三百二十 320 八百四十六 846
选自教材第75页做一做第2题
变式训练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1000以内数的读写法
情境导入 丫丫在商场看到一件漂亮的 裙子,可是她不知道标签上 的价格是多少?
215元
一起来学习今天的知识,帮帮丫丫吧!
探究新知 2 下图中有多少个圆点?
10个
当物体的数量比较多时, 可根据排列的规律确定数 数的方法。
图中的点比一百多, 可以用较大的计数 单位来数。
知识拓展
百位上有3颗珠 子表示3个百, 在百位上写3, 读作:三百。
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
十位上有2颗珠子, 表示2个十,在十位 上写2,读作:二十。
个位上没有计 数单位,在百 位上写0占位, 读数时不读。
写作:__3__2___0____
读作:三__百__二__十_____
知识拓展
百位上有3颗珠 子表示3个百, 在百位上写3, 读作:三百。
(5)一个数由八个百和五个十组成,那么这 个数应读作( 八百五十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 千 百 十 个
1
0
0
0
0
零五网
讨论: 1、个位在什么位置? 2、从右边起,第几位是万位? 3、千位的左边一位是什么位? 千位的右边一位是什么位? 4、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零五网
三千
零五网
九千
4000
6000
零五网
20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000
8000
10000
零五网
2000
5000
10000
2000
零五网
6000
9000
还剩下多少米?
已经跑了 8000米
10000-8000=2000(米)
3000米 答:他们两家可能相距8000米, 也可能相距2000米。 5000米
冬冬 小明
零五网 3000米
?米
认数
零五网
这座体育馆大约能坐 一万人
零五网
一千 一(1) 一百 十(10) (1000) (100)
零五网
三千
五千
10个一千 就是一万
零五网
答:还剩下2000米。
零五网
练一练
5000本
7000本 7000本
零五网
零五网
?米
小明
冬冬
5000米 ① 5000+3000=8000(米) ② 5000-3000=2000(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