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教学中导行途径的选择
思品课的导行原则和方法
![思品课的导行原则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b04d4afe4733687e21aab0.png)
略谈思品课的导行原则和方法东流镇狭阳小学 彭春林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方方面面携手合作,密切配合。
作为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机构成部分的思想品德课在德育系统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和起着独特作用。
明理、激情、导行,是思想品德课三位一体的任务,三者联系紧密,互为促进,最终落脚点是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是思品课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如何使导行环节充分发挥作用,避免口号式、标签式的走过场现象呢?下面谈一点看法。
一、品德课导行的原则。
1、能动性原则。
思想品德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道德认识,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道德情感,进而形成道德观念,通过学生主观努力,把道德认识、道德观念转化为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在思品课的教学中,学生能做的事自己做;能发现的事自己发现;能思考的问题自己独立完成……解放他们的双手,达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境界。
在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增强角色体验,拓展渠道,注重前伸后延;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思品教育资源,让乐于自主学习的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从而充分展现其“主角”形象。
在其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促其内化导行的内驱力。
在教学《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实地调查或搜集有关环境污染方面的材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生一方面展示了自己的实践成果,另一方面感受到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通过交流、讨论,收获很多,也反省了自己的生活对环境的影响,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自觉养成了环保习惯。
2、针对性原则。
思品课的导行过程要遵循儿童品德形成的规律,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行为实践的要求不过高、过多,也不过低、过少。
由于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的差异,往往表现在导行上有不同的接受方式,因此教师要深入调查,“对症下药”。
如教学《男生和女生》时,我针对班上有些男生比较调皮的情况,不失时机提问:“同学们,如果我们做作业的时候,有人摇晃桌子,在教室里追逐,你们喜欢这样的同学吗?”使学生明白了同学间好的行为和做法能给双方带来快乐,不好的做法和行为会给朋友带来烦恼,还会伤害朋友之间的友谊。
思品课的导行艺术
![思品课的导行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a60919deb14e852458fb57e0.png)
易运用 的教学效果 。
师道
生 的行为实践指 明了方 向,再结合 课后练习具体导行 ,真正把指导行
为实践落到实处 。
心 理 学 家 皮 亚 杰 指 出 ,儿 童 学 习 的 最 根 本 途 径 应 该 是 活 动 。 因 为
以情 促行
《 新课 标》指 出 : “ 儿童 的品
德 和社会 性 源 于他 们对 生活 的 认
一年期 二第 。七 。. 八八
以行 砺行
它符合儿童 的天性 ,符合儿童的心 理需求 。思品教学的 目的是 内化为 道德认 识 ,外化为道德行 为。道德 行 为从 根本 上讲 ,它带有很 强的实
践性 ,践行是思 品课 的突 出特征 。 即如何 把道德判断能力和知识 转化
思想 品德课是一 门让学生学习
理生活能力差 的实际 ,组织一节 您 太伟 大 了 ! 您 在 一 片 混 沌 中劈 开 “ 日常用餐礼仪 ”的行为操练课。
天 地 , 这 需 要 多大 的 勇 气啊 !您 用
那两周 是够苦 够 累的 ,是 我一
明理 导行
“ 晓之 以理 ,导之 以行 ” ,充分 明理是导行的坚实基础 。因此 ,教
蒙住 ,让其在原地转三圈 ,然后 由
“ 拐杖 ”带领他穿越有 障碍 的路线 。
师要让学生充分明 白道德知识 ,形
成道德观念 ,明确行为方 向,只可用 肢体
础 上的课外实践 。由此可见 ,情境
思 品 课 的 导 行 艺 术
标。能否使学生把 道德认识转 化为 道德 行 为 ,并 使之 科学 化 和 持 久
化 ,是思 品教学成败 的关 键所在 。 因而 ,导行成 为思 品教学 的重中之
重。
思想品德课教学导行的原则和方法
![思想品德课教学导行的原则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841c1e5f61fb7360b4c6592.png)
小学思想品德是德育的主渠道。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在于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以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即导行),可以使学生能用正确的观点去认识、分析、辨别、判断事物;可以使学生能用正确的观点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解决怎样做的问题,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化。
一、导行的原则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导行的过程是由认识到实践,从知到行的转化教学过程,要运用课文内容的正确观点导之以行,须注意三个基本原则:1.针对性原则。
在导行中,要选取学生中已有的或有可能发生的事例和材料。
如果没有针对性,学生会感到言而无信,导行就将导而不行。
2.实践性原则。
要运用教材中的观点,正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使学生明白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把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有机结合起来。
3.准备性原则。
在课前作好调查,掌握学生或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材料,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结合课文的教育要点进行导行。
如果没有准备,没有实际材料,就很难使学生服之以理,起不到导之以行的效果。
二、导行的方法在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和道德观点指导行为实践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的观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是行导行。
1.正面典型导行。
这是根据教材的思想品德观点,以典型的先进人物和事迹,直接引发学生付诸行动的一种导行方法。
如教学三、四年级的热爱人民、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诚实守信、热爱科学、勇于创造等内容,通过树立革命领袖英雄模范人物、教师、同龄小伙伴这些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人物和事例,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向榜样学习的热情。
同时通过让学生与样样对比,找到自己的差距,制定赶学措施,人人争做榜样。
运用先进人物和事迹,要注意“远近结合”,即把课本讲述的伟大人物的事迹与周围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先进人物及同学中的好人好事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有远大的追求目标,又有近期效仿的榜样,感到可望而可及,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逐步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
初中思想品德教案导入
![初中思想品德教案导入](https://img.taocdn.com/s3/m/0a7125b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d.png)
初中思想品德教案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思想品德概念和原则,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
3. 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根据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2. 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案例分析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体验思想品德的教育。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价值观。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或者案例,引发学生对思想品德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和阐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思想品德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个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价值观。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总结提升: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和提升,强调思想品德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拓展,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内容和相关案例。
明理 激情 导行——小学思品教学三部曲
![明理 激情 导行——小学思品教学三部曲](https://img.taocdn.com/s3/m/dbae5b9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9.png)
综合2017·10[摘要]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教师把握好明理、激情、导行三个环节,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求“准”中明理,在求“真”中激情,在求“实”中导行,从而内化学生道德认识,指导学生道德行为,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思品;明理;激情;导行[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7)30-0079-01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展开培养,使其相互协调、统一发展的过程。
知是基础前提,行是最终归宿。
所以,在小学思品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教学实际,巧用“明理、激情、导行”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际成效,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一、“准”中明理,提高道德认识所谓明理,顾名思义,即明白某种道理。
在小学思品教学中,要使学生深刻明理,明确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必须在求“准”中下功夫。
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准确领会文本思想主题,晓之以理。
小学思品教材中的课文多以生动、具体、形象、感人的事例来揭示某一道德观念,说明某一道理。
例如,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一年级《学习真有趣》《关心老人》,三年级《平安回家》《不给邻居添麻烦》,四年级《抄袭害了谁》《我们和诚信在一起》,五年级《我们为祖国而骄傲》《法律保护我成长》《父母的难处》,六年级《不和烟酒交朋友》《网络连接你我他》等课文,题目几乎都揭示了文本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课题为切入点,准确把握文本思想主题,然后晓之以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认识。
另一方面,要注意准确把握明理的认识梯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小学思品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围绕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明理的认知梯度,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水平。
思品课的导入法
![思品课的导入法](https://img.taocdn.com/s3/m/edc5b5290722192e4536f6e4.png)
思品课的导入法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的确,对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广大教师而言,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课堂导入密切相关。
可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每门学科有各自的学科特点。
就思品学科而言,更是如此。
我在从事思品课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实践,力求创新,不断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力求最大限度地将每节课都上活,上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
为此,我在课堂上特别注重课堂导入这一环节。
1 旧知识导入这种方法比较传统,且为多数教师所用,其优点在于,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而巩固旧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可以承上启下,引出所要学的新课题。
此方法一般适用于知识的逻辑联系较强的相关课题。
例如:我在教学七年级思品下册第二课第三栏目《唱响自信之歌》时,首先针对上节课的内容提问:①何为自负?自卑?二者为何远离成功?②何为自信?为何自信是成功的基石?通过提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再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导入新的课题:唱响自信之歌。
2 时政资料导入经常运用时政资料导入法,能使学生“足不出户而尽收八方美景,身在家中便全知天下大事”,这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时政资料能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及时掌握时事政治,了解世界形势,使他们成为关心国家的有心人。
其次,能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情感。
丰富自己的理想,将自己的前途与祖国的安危荣辱紧密的结合起来。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如九年级思品教材《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一目,我首先向学生报道我国“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的有关资料,结合多媒体工具展现当时发射的状况。
然后问学生,对此有何感想?学生尽管众说纷纭,但学生的回答基本都离不开:我国综合国力增强了、生产力水平提高了、科学技术进步了等等这一主题。
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的确,改革开放发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了。
然而,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只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谈谈我在思品课教学中的导行活动
![谈谈我在思品课教学中的导行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22b084f6700abb68a982fbb8.png)
这 次活动的开展 , 在社会上产生 了积极效应 , 到 受 了学校驻地村 民的高度 赞扬 。同时也 使我感受 到将思 想品德课教学与那些 反映学生 实际情况 的 、贴 近学 生 的鲜活素材联系起来 , 才能使学生 的知 、 、 、 情 意 行等 品 德要素实现真正 的统 一 ,学生 的个性 品质和道德 主体
的思想感情 , 导行” 对“ 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结合思品课 教 学内容 , 通过一次 为马红玲 同学治病捐款的 献爱心活动 , 出了使 学生的知 、 、 、 提 情 意 行等 品德要素 实现真正统一的有 效方法。 关键词 : 思品课教 学; 激发情感 ; 指导行为 ; 活动
思想 品德课 的教学是通 过学文 明理 、 激发情感 、 指 导行为几个环节对学 生进行思想道 德教育 ,以达到预 期的教学 目的。因此 , 思品课教学 中, 在 教师应 当在指
( 中人物 ) 习 , 心帮助残疾 同学和有 困难 的同学 , 文 学 关 让他们和我们 同样 生活得快乐 。还有 的列举 了本 校残 疾学生和困难学生。这 时翟光亮 同学站起来 , 代表本组
同学发言 ,他说 :我们 班 的马 红玲 同学就是一位 特别 “
导学生学文 明理之后 ,注重他们在 德育活动 中 自身 的 积极体验 , 进思想 或行为产生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 促 仅要熟悉教材 内容 , 还要 了解学生思想 动态 , 向学 生提 供必要 的实际材料 , 让学 生联系生活 实际问题 , 出积 做 极的反映 , 才能收到 良好 的教育教学效果 。现在的小学 生多因长时间获得过 多照顾 ,使他们 习惯 了只求别 人 的给予而不能给予别人 的生活 。为 了改变这一不 良习 惯, 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 、 同情他人并 能主动帮助有 残 疾的人和有 困难 的人 ,增 强他们 的参 与能力 和社会 责 任感 , 我在教学小学 五年级 思品课《 同情 帮助有困 难 的
寓教于动依动导行——思品教学活动化的探索
![寓教于动依动导行——思品教学活动化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ded5c76ef5335a8103d22007.png)
@
N
臻
克楚 论 =一 2
坛
寓教于动 依动导行
— —
思品教 学活动化 的探 索
汤永 红 丹 阳 2 20 130
丹 阳市横塘 中心 小学 ,江苏
品德与 生活 《 程 标准》 出:小 学思 想 品德 的教学 要 课 指 “
堂教学环境和氛围, 发小朋友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激 让
小朋 友 在 多种 活 动 中 , 通过 感 受 知觉 和 直接 体 验 , 动探 主
索, 自主求 知 。
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实际, 遵循学生的心理 特 点和认识规律, 循序渐进地讲述有关道理。因此 , ” 在思品
教学 中 , 师结 合学 生 的年龄 特 征 、 教 心理 特 点 、 认知 水平 , 创
一
开讨论: 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哪些小朋友做得对 ?为什
么 ?夸 夸 他 们 。哪 些 小 朋 友 做 得 不对 ? 为什 么 ?劝 劝 他
、
课 前 活 动 , 好准 备 打基 础 做
由于 一年 级 上 学期 小朋 友 生活 经 验 和 认 识 水 平 不 太 强 , 课 文 内容 了解 较 少 , 至 由于识 字少 , 对 甚 对课 文很 陌 生 ,
( ) “ 录像 对 话 ” 一 在 看 中学 习 建 构 民主 、 谐 、 烈 的课 堂 氛 围 , 和 热 组织 小 朋友 发 言进 行交流, 是使 小朋 友 由被 动 听讲 转 为 主动 参 与 的一 条有 效 途径 , 能够 充 分发 挥 小朋 友 的 主观 能 动性 。教师 把 反 映小 朋 友 课 间活 动 的录 像播 放 给 小朋 友 们看 , 后请 小朋 友 展 然
的积极性 , 更有助于小朋友学文明理, 增强感性体验 。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导行方法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导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8138e41c850ad02de8041b8.png)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导行方法吉林省靖宇县保安希望小学课题组闫永利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点是“明理、激情、导行”三者的统一,而明理、激情的最终目的是落实到学生的行为上,因此导行在思想品德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那么,如何导行,导行的方法有哪些呢?现结合我们课题组的探索谈一些粗浅的方法。
一、观图导行法。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思维具有形象、直观、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却又容易被色彩鲜艳的画面所吸引的特点。
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或自制灯片,创设情境,进行导行。
如教学《你需要别人的帮助吗》一文导行时,我们先出示一幅灯片:一位满头大汗的老爷爷拉着一车菜吃力地上坎儿,一个少先队员跑过去帮助老爷爷推车。
在学生认真观看灯片的基础上,我们提出问题:你准备向这个少先队员学习什么?学生们马上做出了回答。
这就从正面对学生提出了行为要求。
接下来,我们引导学生看文中的四幅插图,认真观察插图中的几个人分别遇到了什么困难?如果当时你在场,会怎么做?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已被几幅插图所吸引,纷纷举手发言,达到了导行目的。
如果能将这些插图制作成课件,使插图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且具有连续性,其教学效果会更佳。
二、情境演示导行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抓住学生喜欢看表演的特点,常常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些情节,让学生表演。
如教学《礼节是人类感情的外衣》一文导行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节: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小明一个人在家中写作业,这时传来了一阵门铃声,小明一看是爸爸的好友张叔叔,就急忙打开门,把张叔叔让进屋。
小明该怎样招待张叔叔呢?谁愿意给同学们表演一下?学生表演完之后,我们又组织学生表演了如何接送物品,如何做客等。
通过这些情境的演示,学生们学会了在生活中运用礼节,懂得了礼节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三、树立榜样导行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运用故事中的榜样或者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导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
如学习《热爱生命》一文导行时,我们放录音故事,讲述张海迪的事迹,同学们被张海迪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感动了。
应用多种方法 优化思品课堂
![应用多种方法 优化思品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8da3452eaaea998fcc220e8e.png)
应用多种方法优化思品课堂【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
然而,由于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这就对教者有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我们如何突破这些难点?下面笔者就自己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好的方法将为人们展开更广阔的图景,使人们认识更深层的规律,从而更有效地改造世界。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面对一群思想单纯的孩子,要让他们懂得深层的思想教育内涵,确实需要教者创新的应用各种教育方法。
一、民主讨论法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则事理不明;要注重贯穿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坚持知行合一观;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民主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给小学生以过多的禁锢,使他们总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忽视了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
作为思品课教师,要敢于向传统的“规矩”模式挑战。
如执教《不上当受骗》一课,开课时,教师可借助录像创设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天晚上,小丽独自一人在家看电视,忽然听到敲门声。
小丽问:“是谁,有什么事?”敲门者说是她爸爸的同事,要给他爸爸送一份文件。
小丽站起身准备去开门,录像停止。
小丽是该开门,还是不应该开门呢? 教师没有急于让学生作答,而是让学生用自主选择座位的形式来回答“该开门”还是“不该开门”的问题。
同意开门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开门的同学坐右边,然后两组学生对抗辩论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思品课的落脚点和归宿
![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思品课的落脚点和归宿](https://img.taocdn.com/s3/m/581d587331b765ce05081413.png)
习惯 。所 以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不是简单地告诉是与非 , 而是 引导学生从“ ” 心 开始 , 动之 以情 , 体验 以理 , 之以行 。 导
1 动 之 以情 明道 理 刘勰《 文心雕龙 ・ 知音》 中曾说 : 夫缀文者情动而发 , 篇 “ 观文 者披文以人情。情感 也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 , ” 是审美主体和
对象碰撞火花的电石。只有 真正触动学生心灵 , 学生才能受到震 撼, 也才能 自觉地转化 为行 动 。所 以课 堂上 , 我们应 以教材蕴涵 的情感 为源头 , 以教师的情感外 观为渠道 , 向学生的心田 , 流 使古 老 的 情 感 能 够产 生共 鸣 , 学 生 住情 感 的共 振 中经 历 道 德 情 感 的 让 洗礼。 1 走 出校 园看 一 看 . 1 美 国休斯顿 的一家儿童博物馆里 有一句醒 目的话 :我听过 “ 了 , 忘 了 , 见过 了 , 就 我 就记 住 了 , 做 过 了 , 理 解 了。 我 就 ” 俗话说 :话说 千遍 , “ 不如一见。 反复对学生说饭前便后要洗 ” 手, 学生有可能也不以为然 , 但如果让他在显微镜 下看一看 , 脏手
笑, 一连几天有几个 同学见了我就做着鬼脸大声 喊 :特别 红! ’ ‘ ” 我听 了心里很难受 。有的说 :我 上一 年级的时候很喜欢 回答 问 “ 题 。但 我 声 音 细 。 一 开 口 , 学 们 都 笑 我 , 我 是 ‘ 女 人 、 娘 同 说 假 娘 腔’ 。我就不敢在课堂上 回答 问题 了, 同学们都笑我 。通过 听这 ” 些同学谈体会 , 同学们 才明白 , 自己的小小一 句玩笑 , 竞带 给别 的 同学那么大的伤 害 , 从而认识 到以后要如何正确对待同学的缺 陷 和 错误 。
思想品德导行全方位
![思想品德导行全方位](https://img.taocdn.com/s3/m/499bf915a300a6c30c229ff8.png)
主 动 干 家 务 。 家 长 监 督 执 行 根据家长联系卡上家长 由 的 反 馈 意 见 每 周 评 选 勤 劳 、 俭 小 标 兵 。家 校 联 系 卡 节
,
,
使 得 家 长 能 密 切 配 合 学 生 能 积 极 参 与 , 得 了 良好 的 取 教 育效果 。
,
时 , 多学 生 有 认 识 上 的 错 误 , 致 了 行 为 上 的 偏 差 , 很 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养 情 感得 到升华 。 在 进 行 《 护 人 类 生存 的环 境 》 学 中 为 了更好 保 教 地培 养学生 的环 保意识 使学 生积极 主动 地参 与环保 、
, , ,
各 门 功 课 的 重 要 性 。 同 时 , 各 科 老 师 结 合 , 对 不 同 与 针
学 科 , 设不 同 的学 习环 境 , 出不 同 的学 科 要求 , 创 提 组 织 有趣 的学科 游戏 , 发 学生学 好各 门功课 的兴 趣 , 激 为
I n I 】【 ;l 士 址 ’ eb 1 卫Ⅱ
组 织学 生 召开 了“ 是 安全 巡视 员” 题 班会 , 我 主
嚣
活动 形式 使 学生 体 会到 : 众安 全与 人 民生命 公
财产密切相关 ,不讲公共安全是不道德的表
现 。同时 , 学们 积 极主 动排 查 校 园安全 隐患 同
十二 条 , 提 出 了整改 意 见 , 时 上报 学 校 。 并 及 避 免了学 校安 全事故 的 发生
,
把学生维护公共安全的意
识 落实 到了 行动之 中
.
。
从 而 达 到 学 习 的 最 终 目的 。 此 , 行 要 贴 近 学 生 的 实 因 导
浅谈思品课导行的“立体化”
![浅谈思品课导行的“立体化”](https://img.taocdn.com/s3/m/6f4a79e45ef7ba0d4a733be1.png)
将思 品课 的导行 与课 内外 、 内外 的各 种途 径 、 校 各种 环 “ 心 、 关 体贴 和 照顾 父母 、 长辈 ”的道理 , 然后组 织学 生 节 有 机 结 合 起 来 , 家 庭 、 会 、 校 互 相 支 持 , 心 协 开 展 “ 天 我 当 ‘ 妈 ’( 爸 ) 活 动 , 过 “ 色 互 使 社 学 齐 今 妈 爸 ”的 通 角 心 , 成教 育合 力 , “ 行 ” 到实 处 。 形 将 导 落 换” ,让孩 子体 会做 父母 的辛 劳 。 同时利用 家长 学校 的 思 品 教 学 与 班 队 活 动 优 化 组 合 机会 ,向家 长讲 明学 校对 孩子 的教 育要求 和 教育 目标 ,
维普资讯
。
o石 红 英 ( 江苏省太仓市经贸小学)
“ 行 ” 是 思 想 品 德 课 教 学 过 程 的 重 要 环 节 ,它 直 导
接 指 向培 养学 生 良好 行 为 习惯 的德 育 目标 。能 否使 学 启蒙教 育 。例如 养成 良好 的生 活 习惯 , 形成 初步 的 伦理 生 把 道 德 认 识 和 道 德 情 感 转 化 为 道 德 行 为 , 并 使 之 科 道 德 观 念 。 但 是 ,目前 的 学 生 都 是 独 生 子 女 , 长 们 都 家 学 化 、 久 化 , 思 品 教 学 成 功 与 否 的 关 键 所 在 。 从 思 把 他们 奉 为 “ 持 是 小太 阳” 家庭 教 育产 生 了偏 差 , 长们 都 , 家 想 品 德 课 教 学 目标 的 一 般 表 达 形 式 看 ,导 行 在 目标 层 模 糊 地 认 为 , 要 自 己 的 孩 子 学 习 成 绩 好 , 是 对 他 们 队 活 动 是 学 校 对 学 生 进 行 思 想 教 育 请 求家 长积 极配 合 , 在活 动这 天 “ 死心 塌地 ”地 当好一 的 两 种 途 径 , 者 的性 质 和 任 务 一 致 , 育 形 式 又 互 为 天 “ 子 ” 两 教 孩 ,并 把 学 生 在 家 庭 的 行 为 表 现 及 时 反 馈 给 老 补充 。根据思想 品德教育 “ 知行统一 , 强化 实践 ” 的原则 , 师 。通 过 这 样 的 活 动 , 正 使 学 生 明 白 了 : 母 、 辈 的 真 父 长 我在教学 中始终把 班队活 动作为 “ 行 ” 主阵地 。 导 的 工作 繁忙 ,家务 繁 重 ,做 子女 的 应该 在 生活 上体 贴他 苏霍 姆林 斯 基认 为 :“ 儿童 年龄 小 ,他们 的经验 有 们 , 心他 们 的健康 , 一些 力所 能及 的家 务事 , 轻 关 做 减 限 , 活 中 的 形 象 再 现 得 越 鲜 明 具 体 , 他 们 的 影 响 就 父 母 、 辈 的 负 担 。 家 长 们 也 觉 得 活 动 的 效 果 明 显 , 生 对 长 都 越 强 烈 。 ” 对 小 学 生 年 龄 小 , 活 动 , 塑 性 大 , 仿 满 意 地 说 : 这 样 的教 育 实 在 、 行 。 ” 针 爱 可 模 “ 可 性 强 等 特 点 , 常 根 据 思 品 教 学 的 内容 , 目的 、 计 我 有 有 三 、 品 教 学 与 社 会 实 践 有 机 整 合 思 划地 组 织各 种 活动 , 感 性认 识 内化 于心 , 现 于行 。 使 外 思 品 课 教 学 要 重 视 课 堂 明 理 , 强 课 外 导 行 , 引 加 要 例 如 第 十 册 《 爱 集 体 》一 课 , 要 讲 了 要 建 设 良好 的 导 学 生 积 极 参 加 一 些 可 能 的 社 会 实 践 活 动 ,让 学 生 在 热 主 集 体 , 须 依 靠 集 体 中 每 一 个 成 员 的 共 同 努 力 。在 学 生 社 会 实 践 活 动 中 形 成 良好 的 道 德 品 质 , 产 生 良好 的道 必 提 自觉 遵 守 公 共 明白这 个道 理 以后 , 结 合 学校 开展 的 “ 、 、 ” 我 洁 齐 美 教 德 行 为 , 高 思 品 教 学 实 效 。 如 在 教 学 《 室 评 比 活 动 , 学 生 导 行 , 各 小 队 讨 论 如 何 在 本 次 活 秩序 》 给 让 一课 后 , 我结 合少 先 队大 队部开 展 的雏 鹰 争章达 动 中 给 班 集 体 争 光 。在 中 队 长 的 带 领 下 , 小 队 发 挥 自 标活 动 ,组 织部 分 学 生利 用双 休 日到市 图博 中心 当一 各 己 的 聪 明 才 智 , 纷 行 动 起 来 。 有 的 自觉 地 组 织 了 “ 纷 小 天的 “ 小 管理员 ” 让学 生置 身于 公共场 所 , 临其境 小 , 身 燕 子 卫 生 监 督 岗 ” 每 天 早 早 地 到 校 , 窗 、 地 、 桌 当 一 名 公 共 秩 序 的维 持 者 , 生 强 烈 的 社 会 责 任 感 , , 擦 扫 排 产 做 子 , 随 时 保 持 教 室 的 整 洁 ;有 的 办 起 了 “ 领 巾 图 书 红 个 自觉遵 守公 共 秩 序 的好公 民 。又 如 《 守 交通规 遵 角” ,踊 跃 捐 献 出 自 己 的 藏 书 ,丰 富 了 同 学 们 的 课 余 生 则》一课 , 我们 除 了请交 警 大队 的徐老 师 为我们 作遵 守
关于思想品德课导课方法的探索
![关于思想品德课导课方法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78925bdca8114431b80dd860.png)
关于思想品德课导课方法的探索“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一节高质量的思想品德课,其课堂教学的导入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导语。
精彩的导入就好似一部交响乐的前奏,能够先声夺人,拨动学生的心弦,诱发其学习欲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会起到抑制作用,令学生身心疲惫并昏昏欲睡。
导课没有固定的形式,内容不同,开头不同,即使同一内容,不同的教师方法也不尽相同,初中思品课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很多。
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教学中常用的几种导课方法。
一、通过角色扮演法导入新课初中学生年龄相对较小,思维能力更注重感性认识。
课前教师把课本内容编成微型小品,让教师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演,这是初中学生较喜闻乐见的一种导课方式。
这种导课形式新颖活泼、气氛热烈,对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均有很好的效果。
每次表演完毕,学生都能根据教师的提问踊跃发言,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自然地接受新知识。
例如在讲授《法律初探》一课时,就可以以法律家族集会的方式,让同学们分别扮演宪法、民法、刑法等,然后再说出各自的职责,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这种作用常常是教师语言阐述所起不到的。
再如,在讲授《哭泣的地球》时,课前先让学生搜集有关地球问题的资料,然后上课时,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有的同学扮演即将消逝的动物,有的同学扮演枯竭的淡水,还有的同学扮演被乱砍滥伐的森林等等。
通过他们各自角色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哭泣”的对话,从而使同学们很感性地意识到环境污染、过度消耗给地球和我们人类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提高学生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去爱护我们的地球和赖以生存的环境。
二、通过多媒体导入法进行导课多媒体的优势便是采用先进的视听设施,借助于声、光、电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生动形象,极富感染力。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不但能体现教学重难点,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心灵的震撼、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浅谈思想品德课的四步教学法
![浅谈思想品德课的四步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87c65b47aaea998fcc220e7a.png)
浅谈思想品德课的四步教学法《思想品德》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全面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是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一条主要途径。
因此,重视思品课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尤为必要。
那么,怎样上好思品课呢?不妨采用四步教学法。
所谓四步教学法是指思品课堂结构可按四步进行。
一、明确目的《思品大纲》中明确规定,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以“五爱”和“五讲四美”为中心的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有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类人才打下初步的思想基础。
这一目的,具体体现在小学思品课的各册教材的各篇课文中。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文的具体内容,明确本册教材的安排目的和每篇课文的教学目的。
即:本册教材都要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哪些道德情操;本课教学让学生明白什么道理,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使学生形成怎样的良好行为习惯,做到心中有数。
在教学中,要先把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交待给学生,使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的。
教学《为人正直》一课时,备课时,教师就要把使学生知道为人正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要光明磊落、公正、坦率、主持正义,做一个正直的人,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上课时,先要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三个:一是弄清什么是为人正直;二是怎样做才叫为人正直;三是学习、生活中培养为人正直的高尚品德。
这样,就能使教师有目的地去教,学生有目标地去学,做到有的放矢,效果事半功倍。
二、讲清道理思品教材中,第一篇课文,都坚持图文并茂,以故事为主,夹叙夹议,寓道理于故事之中。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课文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指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循序渐进地明白事例,懂得道理。
可采取以下方法:1.设计问题。
教学时根据课文的内容,合理地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总是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明白了事理。
思品教学中的明理\激情\导行
![思品教学中的明理\激情\导行](https://img.taocdn.com/s3/m/100c394665ce050877321363.png)
思品教学中的明理\激情\导行一、所谓明理,就是讲道理即教师通过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调讲述、阐述课文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明理包括两个阶段:一是直接明理阶段,即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课文中的某人或某事体现的道理;二是深化明理阶段,即直接明理的升华,也就是在理解课文故事中的某人或某事体现的道理的基础上,更透彻、更广义地理解课文故事中所蕴含的更深刻的道理。
如教学《一个真正勇敢的人》一课时,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了女科学家金庆民是一个在死神面前毫不畏惧,在荣誉面前主动放弃,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的真正勇敢的人。
在此基础上深化明理,通过列举黄继光、董存瑞、崔大庆、赖宁等一大批为了人类的正义事业,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怕危险和困难,勇于牺牲自己一切的人都是真正勇敢的人,使学生理解了真正勇敢的深刻含义。
二、所谓激情,就是激发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觉情绪体验,它是由于对某种情境的感知而引起的;另一种是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它是通过人的想象发生作用的一种情感。
教学中的情感不是孤立的,它包括教材中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
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运用教学艺术,精心选择或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传授知识,以情传情,给学生一种直觉的情感体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情感。
同时,还要把学生的感情吸引到课文中,与课文中的英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用正面人物的优良品质和模范行为,把抽象的道德概念和道德规范具体化、人格化。
使学生在积极热烈的氛围中入境入神,再把课文中的情融汇到学生身上,从而使学生从这些富于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的榜样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使课文情、教师情、学生情三情合一,以达到情感共鸣的佳境,唤起学生强烈的爱憎,陶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
如教学《一个真正勇敢的人》一课时,教师通过激情洋溢、声情并茂地讲述《崔大庆的故事》,把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造成独特的情感氛围,使学生通过教师这一情感中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到感染、熏陶,激发学生对良好思想道德行为的强烈爱慕和追求之情。
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https://img.taocdn.com/s3/m/f63eb89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1.png)
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造就一大批德、智、体、音、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乃是思品课教学的中心任务。
如何保证思品教学效果,真正使学生获得政治上的责任感、集体的荣誉感、民族的自豪感、无私的正义感、追求真理的理智感和圣洁的美感,这就需要教育者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我认为,情感教育是提高思品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我的主要做法是:一、故事触情----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以故事为主,很适宜采用讲故事这种方式进行教学。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也喜欢听故事。
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做好准备,通过诱人的故事情节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从故事中明白事理,坚定信念,提高认识。
如学《惜时如金》一文,使学生明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自小学习好的主要原因,乃是他爱惜时间、刻苦学习,从而激发起他们从小要惜时如金,发奋学习的思想感情。
二、设“画”诱情----俗话说:“触景生情”,具体的情景可以唤起相应的情感。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需要,教师要合理地运用幻灯、挂图,加以生动的描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使学生情绪受到感染。
如教《爱惜粮食》这课,我绘制了一组以粮食生产过程为主线的图画,让学生边看图,边听老师的描述,使学生很快被带进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情境。
在看、听的过程中明白了粮食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三、歌唱促情----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引进音乐,把思想品德教学与音乐合理的联系起来,能加深课文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如学了《做爸爸妈妈的好孩子》这一课,让学生唱《我的好妈妈》,使学生明白妈妈为我们日夜操劳的艰辛,我们应该怎祥孝敬母亲,怎样做个好孩子的道理。
又如学习《珍惜时间》一课,让学生唱《明天歌》,使他们在歌声中领悟到时间是宝贵的,明白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自觉做到今天事今天毕,刻苦用功,惜时如金。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导入的路径选择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导入的路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0dd5660ef18583d048645904.png)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导入的路径选择【摘要】“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一半”。
课前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对于新课的讲授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设计新颖而有效的初中思品课堂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作为新旧知识的连接与铺垫需要的设计,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让学生以饱满的情绪走进对新知的学习。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导入新课策略与途径【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01-01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课堂导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成功的课堂导入设计,就如同一把开启学生学习兴趣大门的金钥匙,能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一、情境导入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教师在教学之初,都要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愤悱状态,让学生怦然心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本单元本框题主要包括两个知识点――公民权利的广泛性和正确行使权利,它从宏观上介绍了有关权利的基本知识。
后几个单元教材分别介绍了人身、文化和经济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崇尚公平和正义等内容,而维护公平和正义离不开正确的权利观,因此,后几个单元都是以本框题阐述的基本观点为指导的,在八下全册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我在教学时,以情境引入,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田甜的成长经历”案例(见教材第8页)。
之后设计了以下问题:(1)主人公田甜享受到了哪些权利?(2)你认为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还应该享有哪些权利?(3)公民享有的这些权利于己、于人、于国家、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什么益处?通过情境导入,再经过探究后,得出结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公民都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这样学生很轻松就理解了课本上的观点,比让学生圈点勾画背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二、事例践行法道德情感培养中的事例强化,就是思想品德教师运用大量鲜活的正反事例,引导学生在不断评判中强化,在持续强化中评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挖掘课后习题的内涵导行二、布置学生感兴趣的课后作业导行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越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和负担过重的感觉。
我在探索导行途径的实践中,把兴趣作为内在“激素”,让学生在主动、愉快地完成课后作业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如教《珍惜时间》一课后,我首先布置同学们把掌握的一些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或谚语制作成书签,夹在自己的书本里,或送给同学、朋友,用来鞭策自己,也激励他人珍惜时间,成为时间的主人。
接着又展示自己制好的书签,并介绍制作方法。
同学们看到老师制作的书签,产生了很大兴趣,都想亲手做一做。
在下一节思品课中,他们都带来了自己制作的小巧精致的书签,或互相交换,或视为珍贵的礼物送给好朋友。
这一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课文内容深化、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受教育的过程。
三、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导行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之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导行途径。
如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课后,?启发学生去发现班上同学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要求以“取长补短”为标题写成短文,作为一期“队角”的内容。
同学们都自觉地对自己和其他同学仔细“审视”,找到了自己的不足,看到了别人的长外。
原来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总帮助成绩差的同学,而成绩差的同学也总感到不如别人,没有信心和勇气。
通过这次课外活动,这些学生有了根本转变,成绩好的同学认识到自己虽然成绩好,表现也不错,但自己身上还有不足之处,要向其他同学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不再自卑,决心努力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掉自己的缺点,做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这样的活动,为同学们创造了一种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和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全班出现了你追我赶的可喜局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