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顶精品】最新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doc
最新《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最新《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本文档旨在介绍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的背景和目的。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是当前公路建设领域规范性文件的最新版本,它为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提供了指导和标准,以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持久性。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公路交通系统中常见的道路类型之一。
它由水泥、砂、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抗水冲击能力。
为了保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制定和实施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规范的目的是确保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和标准,以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并为用户提供舒适、安全的行车环境。
同时,规范还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原则、材料选用、结构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供了相关的技术参数和建议。
设计、施工和维护机构、公路工程从业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人员应准确理解和遵守本规范的要求,以确保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与施工质量达到规范所要求的水平。
设计参数本文档旨在详细解释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涉及的各种参数和标准。
在进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时,以下参数需要被考虑和确定:荷载参数:荷载参数是指在公路使用过程中施加在路面上的各种载荷,如车辆荷载、轴重、车速等。
根据不同的路段和设计要求,需要合理确定适当的荷载参数。
荷载参数:荷载参数是指在公路使用过程中施加在路面上的各种载荷,如车辆荷载、轴重、车速等。
根据不同的路段和设计要求,需要合理确定适当的荷载参数。
材料参数:材料参数包括混凝土强度、抗剪强度、压缩强度、弹性模量等。
在设计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时,需要使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材料,并确保其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材料参数:材料参数包括混凝土强度、抗剪强度、压缩强度、弹性模量等。
在设计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时,需要使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材料,并确保其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材料参数:材料参数包括混凝土强度、抗剪强度、压缩强度、弹性模量等。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2020/2/13
武汉理工大学
李月光
2 . 术语、符号
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 计算路面结构可靠度时,考虑各项基本度量与时间关系所取用的基准时间。
取高值。
2020/2/13
武汉理工大学
李月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0.4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100KN的单轴-双轮组荷载 作为标准轴载。不同轴-轮型和轴载的作用次数,按式3.0.4 -1换算为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
2020/2/13
16
N
s
n
i 1
i
N
i
Pi 100
(3.0.4- 1)
10 P 2.22 i
或 三 轴 - 双 轮 组 轴 型i级 轴 载 的 总 重 (KN) ;
n 轴型和轴载级位数;
N i 各 类 轴 型i级 轴 载 的 作 用 次 数 ;
轴-轮型系数, i 单 轴 - 双 轮 组 时 ,=1; i 单 轴 - 单 轮 时 , 按 式3(.0.4-2) 计 算 ;
双 轴 - 双 轮 组 时 , 按 式(3.0.4-3) 计 算 ;
水泥混凝土的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5.0 5.0 4.5 4.0
钢纤维混凝土的弯拉强度标准值 (mpa)
6.0 6.0 5.5 5.0
2020/2/13
武汉理工大学
李月光
3.0.7在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总厚度不应小于表3.0.7规定的最小防冻厚度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1总则1.0.1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技术水平、使用品质和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功能和等级,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地质、材料、建设和养护条件、工程实践经验及环境保护等,通过综合分析确定。
1.0.4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设计、结构层厚度设计、材料组成设计、接缝构造设计、钢筋配置设计等内容。
1.0.5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要求,在设计基准期内承受预期的交通荷载作用,适应所处的自然环境,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6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concretepavement以水泥混凝土作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
2.1.2普通混凝土路面jointedplainconcretepavement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也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ly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fiber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复合式路面compositepavement面层由两层不同材料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blockpavement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最新规范)

注:本文档为手算计算书文档,包含公式、计算过程在内,可供老师教学,可供学生学习。
下载本文档后请在作者个人中心中下载对应Excel计算过程。
(若还需要相关cad图纸或者有相关意见及建议,请私信作者!)团队成果,侵权必究!(温馨提示,本文档没有计算功能,请在作者个人中心中下载对应的Excel计算表格,填入基本参数后,Excel表格会计算出各分项结果,并显示计算过程!)1.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1.1引言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为刚性路面,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在车轮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小。
所以,混凝土板通常工作在弹性阶段。
本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主要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在荷载图示方面采用静力作用均布面荷载,在地基模型方面,采用温克勒地基模型。
在路面板形态方面,采用半空间弹性地基有限大矩形板理论。
1.2题目广西隆林至百色高速公路(K10+800~K16+000)沥青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3设计资料1、自然条件本项目(K10+800~K16+000)位于广西西北端,是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属广西山区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的过渡地带,区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地形以山地为主。
当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
2、设计参数本道路预测交通量较大,重载运营车辆较多,超载现象严重。
标准轴载采用BZZ-100。
沥青路面设计年限(基准期)为15年。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基准期)为30年。
设计基准期内,预测交通量年增长率为8%~12%。
设计初始年交通组成如表1所示。
设计路段路基土为粘性路,路基平均填土高度为2.0m。
地下水位为地面下-1.0m。
2.行车荷载2.1车辆的类型和轴型由交通调查和预测得知,本路建成初期每昼夜双向混合交通量组成如上表,通过查表可知车辆轴重参数如下:在满足任务要求的前提下拟定年平均交通增长率为8.0%。
轴载换算由《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得标准轴载的有关计算参数见下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100KN 的单轴-双轮组荷载作为标准轴载。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1总则1.0.1 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要求,结合当地气侯、水文、土质、材料、施工技术、实践经验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材料组成、接缝构造和钢筋配制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承受预期的荷载作用,并同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4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 concrete pavement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
2.1.2 普通混凝土路面plain concrete pavement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 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 复合式路面composite pavement面层由两层不同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 block pavement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doc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要求,结合当地气侯、水文、土质、材料、施工技术、实践经验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材料组成、接缝构造和钢筋配制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承受预期的荷载作用,并同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4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
2.1.2 普通混凝土路面plain concrete pavement 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 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 fiber reinforcedconcrete pavement 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 复合式路面composite pavement 面层由两层不同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 block pavement 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篇一: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034.4面层4.4.1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4.4.2 面层一般采用设接缝的普通混凝土;面层板的平面尺寸较大或形状不规则,路面结构下埋有地下设施,高填方、软土地基、填挖交界段的路基等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应采用设置接缝的钢筋混凝土面层。
其他面层类型可根据适用条件按表4.4.2选用。
表4.4.2其他面层类型选择4.4.3 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板一般采用矩形。
其纵向和横向接缝应垂直相交,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相互错位。
4.4.4 纵向接缝的间距按路面宽度在3.0~4.5m范围内确定。
碾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面层在全幅摊铺时,可不设纵向缩缝。
4.4.5 横向接缝的间距按面层类型和厚度选定:——普通混凝土面层一般为4~6m,面层板的长宽不宜超过1.30,平2面尺寸不宜大于25m;——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0m;——钢筋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5m。
4.4.6 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配筋混凝土面层所需的厚度,可参照表4.4.6所示参考范围并按4.4.9条规定计算确定。
表 4.4.6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4.4.7 钢纤维混凝土面层的厚度按钢纤维掺量确定,钢纤维体积率为0.6%~1.0%时,其厚度为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的0.65~0.75倍。
特重或重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60mm;中等或轻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40mm。
4.4.8 复合式路面沥青上面层的厚度一般为25~80mm。
4.4.9 除混凝土预制块面层外,各种混凝土面层的计算厚度应满足式(3.0.3)的要求。
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分别按附录B.1和B.2计算。
面层设计厚度依计算厚度按10mm 向上取整。
采用碾压混凝土或贫混凝土做基层时,宜将基层与混凝土面层视作分离式双层板进行应力分析。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要求规范

1总则1.0.1 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要求,结合当地气侯、水文、土质、材料、施工技术、实践经验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材料组成、接缝构造和钢筋配制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承受预期的荷载作用,并同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4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 concrete pavement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
2.1.2 普通混凝土路面plain concrete pavement除接缝区和局部围外面层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 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面层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 复合式路面composite pavement面层由两层不同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 block pavement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2.1.8 碾压混凝土roller compected concrete采用振动碾压成型的水泥混凝土。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首先是路面结构设计。
设计师应根据道路的设计速度、交通量、车辆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路面结构的设计参数。
一般而言,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是由路基、基层、面层构成。
根据道路的设计情况,需选择不同的结合面形式,如无结合面、半刚性结合面和刚性结合面等。
此外,路面的厚度、配筋信息、材料强度等也需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其次是路表设计。
路表设计包括路面的纵断面和横断面的设计。
在纵断面设计中,应保证路面具有一定的纵坡,以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除。
此外,还需考虑路面的曲线半径,以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和舒适性。
在横断面设计中,要考虑路面的横坡和超高情况,以确保水平和垂直的交通标准和安全要求。
第三是路基设计。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其设计要求是保证路基的稳定和承载能力。
在路基设计中,需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地下水位等因素。
此外,还需对路基进行排水设计,以确保路基的排水性能,在降低路基的软弱地层的同时预防路基被液态水浸泡。
最后是施工工艺。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包括材料的配比、搅拌、浇筑、养护等环节。
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规范要求并进行试验验证。
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要符合规范要求,并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检测。
综上所述,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规范涵盖了路面结构设计、路表设计、路基设计以及施工工艺等多个方面,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可保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安全性、耐久性和舒适性。
设计师和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1总则1.0.1 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要求,结合当地气侯、水文、土质、材料、施工技术、实践经验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材料组成、接缝构造和钢筋配制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承受预期的荷载作用,并同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4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 concrete pavement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
2.1.2 普通混凝土路面plain concrete pavement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 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 复合式路面composite pavement面层由两层不同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 block pavement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设计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设计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设计规范是为了保障公路建设工程的安全和质量,规范公路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
本文将从设计方面介绍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设计的一些基本规范。
一、道路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设计要点:1. 混凝土强度:水泥混凝土桥面的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各地区应根据气候、道路使用等情况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
2. 地基:水泥混凝土桥面应设置合理的沉降补偿措施,地基应符合规范的要求,如承载能力、水平与纵向平整度等。
3. 隔离层:水泥混凝土桥面的隔离层应符合规范要求,在粘结性或放置防滑材料的前提下,应考虑防止反光和光欺骗现象的发生。
4. 防滑层:在水泥混凝土桥面上应铺设符合规范要求的防滑层,以保障行车的安全。
二、道路混凝土路面设计的要点:1. 车道宽度:车道宽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应根据道路等级和交通流量等情况进行设计。
2. 混凝土强度:混凝土路面的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各地区应根据气候、道路使用等情况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
3. 道路标线:道路标线应符合规范要求,应按照不同用途、道路等级和交通情况进行设置。
4. 道路坡度:道路的纵向坡限值应符合规范要求,道路的横向坡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5. 水平几何标准:道路中心线应按照设计要求设置,跨越河流、湖泊等处应符合规范要求,应考虑陡坡路段的车辆制动和行驶情况。
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的要点:1. 施工准备:在施工之前,应对设备、工具、人员、原材料和施工场地等要素进行准备工作。
2.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应确保混凝土质量以及浇筑厚度、附着性和平整度等要求。
3. 养护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处理。
养护过程应考虑不同环境条件下施工后的混凝土密实性和耐久性。
4. 施工调度:混凝土路面施工应注意施工场地和时间,并均衡合理分配各施工工序的时间和人员等资源,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设计规范包括道路桥面铺装和混凝土路面设计的要点,以及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点。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034.4面层4.4.1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4.4.2面层一般采用设接缝的普通混凝土;面层板的平面尺寸较大或形状不规则,路面结构下埋有地下设施,高填方、软土地基、填挖交界段的路基等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应采用设置接缝的钢筋混凝土面层。
其他面层类型可根据适用条件按表4.4.2选用。
表 4.4.2其他面层类型选择4.4.3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板一般采用矩形。
其纵向和横向接缝应垂直相交,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相互错位。
4.4.4纵向接缝的间距按路面宽度在3.0~4.5m范围内确定。
碾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面层在全幅摊铺时,可不设纵向缩缝。
4.4.5横向接缝的间距按面层类型和厚度选定:——普通混凝土面层一般为4~6m,面层板的长宽不宜超过1.30,平面尺寸不宜大于25m2;——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0m;——钢筋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5m。
4.4.6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配筋混凝土面层所需的厚度,可参照表4.4.6所示参考范围并按4.4.9条规定计算确定。
表 4.4.6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4.4.7钢纤维混凝土面层的厚度按钢纤维掺量确定,钢纤维体积率为0.6%~1.0%时,其厚度为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的0.65~0.75倍。
特重或重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60mm;中等或轻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40mm。
4.4.8复合式路面沥青上面层的厚度一般为25~80mm。
4.4.9除混凝土预制块面层外,各种混凝土面层的计算厚度应满足式(3.0.3)的要求。
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分别按附录B.1和B.2计算。
面层设计厚度依计算厚度按10mm向上取整。
采用碾压混凝土或贫混凝土做基层时,宜将基层与混凝土面层视作分离式双层板进行应力分析。
上、下层板在临界荷位处的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分别按附录C.1和C.2计算。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要求,结合当地气侯、水文、土质、材料、施工技术、实践经验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材料组成、接缝构造和钢筋配制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承受预期的荷载作用,并同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4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 concrete pavement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
2.1.2 普通混凝土路面plain concrete pavement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 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 复合式路面composite pavement面层由两层不同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 block pavement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在现代交通体系中,公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则是确保公路质量、安全和耐久性的重要准则。
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其高强度、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要想充分发挥这些优点,就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设计规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的交通量分析。
交通量是决定路面结构强度和厚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设计人员需要准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通过该路段的车辆类型、轴载次数等数据。
这不仅需要对当地的交通现状进行详细调查,还需要考虑到区域的经济发展趋势、交通规划等因素,以确保设计的路面能够承受预期的交通压力。
在路面结构设计方面,基层和垫层的选择与设计也不容忽视。
基层是承受面层传来的荷载并将其扩散到垫层或土基上的结构层。
常见的基层材料有水泥稳定碎石、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等。
垫层则主要起到隔水、排水、防冻等作用,常用的材料有砂砾、碎石等。
合理选择基层和垫层的材料和厚度,能够有效地提高路面的整体性能,减少路面病害的发生。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面板厚度设计是核心环节之一。
面板厚度需要根据交通量、车辆轴载、基层和垫层的承载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
过薄的面板容易出现裂缝、断板等问题,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过厚的面板则会增加建设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精确的计算和分析,找到最经济合理的面板厚度。
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
合适的配合比能够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水灰比、水泥用量、骨料级配等参数的选择,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并通过试验验证。
同时,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还可以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和纤维材料。
在接缝设计方面,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的设置都有明确的规范要求。
纵向接缝主要有平缝和企口缝两种形式,其设置位置和间距需要根据路面宽度和施工条件确定。
横向接缝包括缩缝、胀缝和施工缝。
缩缝的作用是控制混凝土面板的收缩裂缝,胀缝则是为了适应混凝土面板的热胀冷缩,施工缝则是由于施工中断而设置的。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标准

1 总则1.0.1 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要求,结合当地气侯、水文、土质、材料、施工技术、实践经验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材料组成、接缝构造和钢筋配制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承受预期的荷载作用,并同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4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
2.1.2 普通混凝土路面plain concrete pavement 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 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 复合式路面composite pavement 面层由两层不同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 block pavement 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1总则1.0.1 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要求,结合当地气侯、水文、土质、材料、施工技术、实践经验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材料组成、接缝构造和钢筋配制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承受预期的荷载作用,并同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4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 concrete pavement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
2.1.2 普通混凝土路面plain concrete pavement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 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 复合式路面composite pavement面层由两层不同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 block pavement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首先,为了确保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应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遵守一定的规范。
首先,根据路面的使用特点和设计要求,确定公路混凝土路面强度等级、路面厚度及路基处理技术。
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应根据拥挤程度、车辆总重量及特殊车辆的重量,确定其强度和厚度,最小厚度应符合有关施工规范要求。
其次,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拥挤程度、路基地质条件或结构处理要求,确定相应路面处理工程,并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联合作用。
最后,根据现场条件,确定处理方案、施工工艺规程、配合比等内容,确保高质量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总则
1.0.1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质量和技术
水平,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要求,结合当地气侯、水文、土质、材料、施工技术、实践经验以及环境保护要求
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材
料组成、接缝构造和钢筋配制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
等级和目标可靠度,承受预期的荷载作用,并同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
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4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1.1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concretepavement
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
2.1.2普通混凝土路面plainconcretepavement
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fiber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
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复合式路面compositepavement
面层由两层不同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blockpavement
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2.1.8碾压混凝土rollercompectedconcrete
采用振动碾压成型的水泥混凝土。
2.1.9贫混凝土leanconcrete
水泥用量较低的水泥混凝土。
2.1.10设计基准期限designreferenceperiod
计算路面结构可靠度时,考虑各项基本度量与时间关系所取用的基准时间。
2.1.11安全等级safetPclasses
根据路面结构的重要性和破坏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而划分的设计等级。
2.1.12可靠度reliabilitP
路面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2.1.13目标可靠度objectivereliabilitP
作为设计依据的可靠度。
2.1.14可靠指标reliabilitPindeG
度量路面结构可靠性的一种数量指标。
2.1.15目标可靠指标objectivereliabilitPindeG
作为设计依据的可靠指标。
2.1.16可靠度系数reliabilitPcoefficient
为保证所设计的结构具有规定的可靠度,而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中采用的单一综合系数。
2.2符号
2.2.1作用及作用效应符号
——设计基准期内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
e
——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
N
s
P——轴载
P
——标准轴载
s
w——弯沉
——干缩应变
ε
sh
——荷载疲劳应力
σ
pr
——标准轴载的引力
σ
ps
σ
——钢筋应力
s
σ
——最大温度梯度时的温度翘曲应力tm
——温度梯度疲劳应力
σ
tr
2.2.2设计参数和计算系数符号
B
——温度应力系数
G
——变异系数
C
v
——温度翘曲应力系数
C
G
g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r
——综合影响系数
k
c
k
——荷载疲劳应力系数
f
——接缝传荷系数
k
j
——轴载当量换算系数
k
p
k
——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数
r
——粘结刚度系数
k
s
k
——温度疲劳应力系数
t
k
——层间结合系数
u
p——概率或频率
——混凝土面层最大温度梯度
T
g
——混凝土线膨胀系数
α
c
α
——钢筋线膨胀系数
s
γr——可靠度系数
——轴-轮型系数
δ
i
η——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
λ
——混凝土温缩应力系数
c
——钢筋温度应力系数
λ
st
λ
——裂缝宽度系数
b
μ——面层与基层之间的摩阻系数
ρ——配筋率
ρf——钢纤维体积率
φ——钢筋刚度贡献率
2.2.3几何参数符号
——钢筋面积
A
s
——裂缝缝隙宽度
b
j
d
——钢纤维直径
f
——钢筋直径
d
s
h——结构层厚度
l——钢纤维长度
f
l——面层板长度
L
——裂缝间距
d
2.2.4材料性能和混凝土板抗力符号
D——面层的弯曲刚度
——双层混凝土面层的总弯曲刚度
D
g
E——土基或基、垫导线材料回弹模量
E
——水泥混凝土的弯拉弹性模量
c
E
——钢筋的弹性模量
s
E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t
——混凝土弯拉强度
f
r
f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强度
rm
f
——混凝土劈裂强度
sp
——钢筋屈服强度
f
sP
——混凝土抗拉强度
f
t
r——混凝土面层的相对刚度半径
3设计依据
3.0.1各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设计安全等级及相应的设计基准期、目标可靠指
标和目标可靠度,应符合表3.0.1的规定。
各安全等级路面的材料性能和结构尺寸参数的变异水平等级,宜按表3.01的建议选用。
表3。
0。
1可靠度设计标准
3.0.2材料性能和结构尺寸参数的变异水平分为低、中和高三级。
各变异水平等级主要
设计参数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应符合表3.0.2的规定。
表3。
0。
2变异系数c v 的变化范围
3.0.3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行车荷载和温度梯度综合作用产生的疲劳断裂作为
设计的极限状态,其表达式采用式(3.0.3)。
()pr tr r f γσσ+≤(3.0.3)
式中:
γr ——可靠度系数,依据所选目标可靠度及变异水平等级按表3.03确定; σpr ——行车荷载疲劳应力(Mpa ),计算方法见附录B.1; σtr ——温度梯度疲劳应力(Mpa ),计算方法见符录B.2; f r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见3.0.6条。
表3。
0。
3可靠度系数
注:变异系数在表3.0.2所示的变化范围的下限时,可靠度系数取低值;上限时,取高值。
3.0.4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100KN 的单轴-双轮组荷载作为标准轴载。
不同轴-
轮型和轴载的作用次数,按式(3.04-1)换算为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
16
1
100n
i s i i i P N N δ=⎛⎫
= ⎪⎝⎭∑(3.0.4-1)
30.432.2210i i P δ-=⨯(3.0.4-2)
或50.221.0710i i P δ--=⨯(3.0.4-3) 或80.222.2410i i P δ--=⨯(3.0.4-4) 式中:
N s ——100KN 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
P i ——单轴-单轮、单轴-双轮组或三轴-双轮组轴型i 级轴载的总重(KN );
n ——轴型和轴载级位数;
i N ——各类轴型i 级轴载的作用次数;
i δ——轴-轮型系数,单轴-双轮组时,i δ=1;单轴-单轮时,按式(3.0.4-2)计算;双
轴-双轮组时,按式(3.0.4-3)计算;三轴-双轮组时,按式(3.0.4-4)计算。
3.0.5水泥混凝土路面所承受的轴载作用,按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所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