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邶风击鼓共57页文档
诗经邶风击鼓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经邶风击鼓原文翻译及赏析诗经邶风击鼓原文翻译及赏析《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经邶风击鼓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诗经·邶风·击鼓》先秦·佚名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释:镗(tāng):鼓声。
其镗,即“镗镗”。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
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或役土功于国。
漕:地名。
孙子仲:卫国大夫。
平:和也,和二国之好。
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
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
有忡:忡忡。
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
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
契,合;阔,离。
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
一说誓约有信。
译文1:敲鼓声音响镗镗,鼓舞士兵上战场。
人留国内筑漕城,唯独我却奔南方。
跟从将军孙子仲,要去调停陈和宋。
长期不许我回家,使人愁苦心忡忡。
安营扎寨有了家,系马不牢走失马。
叫我何处去寻找?原来马在树林下。
“无论聚散与死活”,我曾发誓对你说。
拉着你手紧紧握,“白头到老与你过”。
叹息与你久离别,再难与你来会面。
叹息相隔太遥远,不能实现那誓约。
译文2:击鼓声镗镗(震于耳旁),(将士们)奋勇演练着刀枪。
土墙和漕城修筑正忙,惟有我随军远征到南方。
跟随孙子仲(行旅奔波),平定(作乱的)陈、宋二国,回家的心愿得不到允可,心中郁郁忧愁不乐,(我却)身在何方,身处何地?我的马儿丢失在哪里?到哪里(才能)将它寻觅?到那(山间的)林泉之地。
《邶风·击鼓》原文及翻译我爱古诗词
《邶风·击鼓》原文及翻译《诗经·邶风·击鼓》先秦·佚名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释:镗(tāng):鼓声。
其镗,即“镗镗”。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
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或役土功于国。
漕:地名。
孙子仲:卫国大夫。
平:和也,和二国之好。
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
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
有忡:忡忡。
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
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
契,合;阔,离。
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
一说誓约有信。
译文敲鼓声音响镗镗,鼓舞士兵上战场。
人留国内筑漕城,唯独我却奔南方。
跟从将军孙子仲,要去调停陈和宋。
长期不许我回家,使人愁苦心忡忡。
安营扎寨有了家,系马不牢走失马。
叫我何处去寻找?原来马在树林下。
“无论聚散与死活”,我曾发誓对你说。
拉着你手紧紧握,“白头到老与你过”。
叹息与你久离别,再难与你来会面。
叹息相隔太遥远,不能实现那誓约。
赏析:《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
卫州吁用兵,使公孙文仲将而平陈与宋。
国人怨其勇而无礼也。
”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
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
今以为姚说较《毛序》为合理,姑从姚氏。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平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
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的线索。
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者,《鄘风·定之方中》毛诗序云:“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居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
诗经击鼓鉴赏邶风国风诗经
国风·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 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 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 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 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 兮。
击起战鼓咚咚响,士兵踊跃练武忙。 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 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 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 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 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 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 只怕你我此分离,没有缘分相会和。 只怕你我此分离,无法坚定守信约。
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 触情绪。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 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 人文关 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 《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 实之。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 “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今以为姚说较《毛序》为合理,姑从 姚氏。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平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 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的线索。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者,《鄘风·定之方 中》毛诗序云:“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居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 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文公营楚丘,这就是诗所谓“土国”,到了穆公, 又为漕邑筑城,故诗又曰“城漕”。“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犹在国境以内, 南行救陈,其艰苦就更甚了。 第二章“从孙子仲,平陈与宋”,承“我独南行”为说。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 可也。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 人酸鼻。 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庄子》说:“犹系马而驰 也。”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这个细节,真写 得映带人情。毛传解释一二句为:“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把“爰”解释为 “或”,作为代词,则两句通叙营中他人。其实全诗皆抒诗人一己之情,所以四、 五两章文情哀苦,更为动人。
《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及赏析
《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及赏析《诗经·邶风·击鼓》是《诗经》中一篇典型的战争诗。
为先秦时代邶地华夏族民歌。
全诗共五章,每章四句。
前三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承接绵密,已经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后两章描写战士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死,令人感动。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及赏析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及赏析【原文】击鼓其镗①,踊跃用兵②。
土国城漕③,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④,平陈与宋⑤。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⑥,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⑦,与子成说⑧。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⑨,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⑩,不我信兮。
【注释】①镗:击鼓的声音。
②兵:刀枪等武器。
③土国:国中挑填混土的工作。
④孙子仲:人名,统兵的主帅。
⑤平:和好。
⑥爱:语气助同,没有实义。
⑦契阔:离散聚合。
⑧成说:预先约定的话。
⑨于嗟:感叹词。
阔:远离、⑩洵:远。
【赏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诗经中可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媲美。
一个是庶民对妻子的誓言,一个是庶民对心仪女子的求爱,一个忧伤一个愉悦,都是非常朴直的表达。
先秦的人活得更亲近自然,更天性,高兴了唱不高兴也唱。
中国最早的诗歌不是写在纸上四平八稳的,都是唱出来的。
飞流直下的跌宕起伏,珠玉落银盘的清脆响亮。
但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怎及“死生契阔”苍凉沉郁?在那首诗里,与伊人即使对面相隔,也只是凡尘的一条河,只要有勇气,还是可以渡过河洲去试着亲近心上人的。
世事在生死之间时,人即使身不由己也还有一丝转圜和补救的余地,然而一旦生死相隔,即使有再大的愿心也无能为力了。
《击鼓》传达的就是这种生死相隔的无可奈何。
男女相悦是如此天经地义。
一棵树上不可能只结甜而大的果子,也有干瘪酸涩的,因此无论喜悦悲哀都要学会顺然承受。
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夏,卫联合陈、宋、蔡共同伐郑。
诗经邶风击鼓全文及赏析
诗经邶风击鼓全文及赏析(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诗经邶风击鼓全文及赏析国风·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邶风击鼓
• 四言诗是古代产生最早的 一种诗体,指通首都是或 基本是四字句写成的诗歌。 《诗经》中的《国风》、 《小雅》、大雅》等都是 以四言诗为基本体裁。盛 行于西周,明代杨慎大加 称誉,叹为“古雅玄妙”。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沈 欣 李煜郭 熊毅岩 詹镇好
• 《国风·邶风·击鼓》是 《诗经》中一篇典型的战 争诗。全诗共五章:前三 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承 接绵密,已经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后两章描写战 士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 死,令人感动。
• 此诗描写士卒长期征 战之悲,无以复加。 其中,描写战士感情 的“死生契阔,与子 成说;执子之手,与 子偕Hale Waihona Puke ”,在后世也 被用来形容夫妻情深。
注:镗tāng
爰yuán 说shuō
• 击鼓其镗, 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 我独南行。
•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平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结云 “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 的线索。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者,《鄘风· 定之 方中》毛诗序云:“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居漕邑, 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 室。”文公营楚丘,这就是诗所谓“土国”,到了穆公, 又为漕邑筑城,故诗又曰“城漕”。“土国城漕”虽然 也是劳役,犹在国境以内,现在南行救陈,其艰苦就更 甚了。
• 于嗟阔兮, 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 不我信兮。
• 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就是上章“契阔”的 “阔”。“不我活兮”的“活”,应该是上章“契阔” 的“契”。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佸,会 也。”“于嗟洵兮”的“洵”,应该是“远”的假借, 所以指的是“契阔”的“阔”。“不我信兮”的“信”, 应该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说”而言 的。两章互相紧扣,一丝不漏。
诗经击鼓全文
诗经击鼓全文全文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释镗(tāng同嘡):鼓声。
其镗,即"镗镗"。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
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或役土功于国。
或者说在国内修筑土城。
漕:地名。
孙子仲:邶国将军。
平:和也,和二国之好。
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
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
有忡:忡忡。
爰(yuán元):本发声词,犹言"于是"。
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
契,合;阔,离。
成说(shuō):成言也犹言誓约,“说”不通“悦”。
于(xū)嗟(jiē):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xún):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
一说誓约有信。
译文敲鼓声音响镗镗,鼓舞士兵上战场。
人留国内筑漕城,唯独我却奔南方。
跟从将军孙子仲,要去调停陈和宋。
长期不许我回家,使人愁苦心忡忡。
安营扎寨有了家,系马不牢走失马。
叫我何处去寻找?原来马在树林下。
无论聚散与死活,我曾发誓对你说。
拉着你手紧紧握,白头到老与你过。
叹息与你久离别,再难与你来会面。
叹息相隔太遥远,不能实现那誓约。
赏析诗从出征南行写起,再写了战后未归的痛苦,又写了当初与亲人执手别离相约的回忆,一直到最后发出强烈的控拆,次第写来,脉络分明,而情感依次递进。
叙事中推进着情感的表达,抒情中又紧连着情节的发展,相得益彰,而自然天成。
鉴赏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毛传》认为是指鲁隐公四年(前719年)夏,卫联合陈、宋、蔡共同伐郑;许政伯认为是指同年秋,卫国再度伐郑,抢了郑国的庄稼。
这两次战争间有兵士在陈,宋戍守(《诗探》)、姚际恒则认为是说鲁宣公十二年,宋伐陈,卫穆公为救陈而被晋所伐一事(《踌经通论》)。
诗经邶风击鼓诗意解读
诗经邶风击鼓诗意解读(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诗经邶风击鼓诗意解读年轻的时候谈恋爱,总喜欢听海誓山盟。
击鼓原文及翻译诗经全文
击鼓原文及翻译诗经全文《击鼓》原文诗经·国风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击鼓》译文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
(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随孙子仲,平定陈与宋(两国)。
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我却)身在何方,身处何地?我的马儿丢失在哪里?到哪里(才能)将它寻觅?到那(山间的)林泉之地。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
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叹息与你久离别,再难与你来会面。
叹息相隔太遥远,难以实现我誓言。
《击鼓》的注释:镗:鼓声。
其镗,即“镗镗”。
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喤考钟,坎坎击鼓。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
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在国都服役。
漕:地名。
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平:和也,和二国之好。
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
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
有忡:忡忡。
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
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
契,合;阔,离。
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
一说誓约有信。
诗经名句——《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诗经名句——《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原文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译文
击起战鼓咚咚响,手持武器奔沙场。
宁肯修城在都漕,随军南征不曾想。
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
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
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
别时握住你的手,白头到老此生休。
哀叹你我相离远,没有缘分相会和。
哀叹你我相离远,无法坚定守信约。
诗经邶风击鼓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经邶风击鼓原文翻译及赏析诗经邶风击鼓原文翻译及赏析《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经邶风击鼓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诗经·邶风·击鼓》先秦·佚名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释:镗(tāng):鼓声。
其镗,即“镗镗”。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
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或役土功于国。
漕:地名。
孙子仲:卫国大夫。
平:和也,和二国之好。
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
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
有忡:忡忡。
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
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
契,合;阔,离。
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
一说誓约有信。
译文1:敲鼓声音响镗镗,鼓舞士兵上战场。
人留国内筑漕城,唯独我却奔南方。
跟从将军孙子仲,要去调停陈和宋。
长期不许我回家,使人愁苦心忡忡。
安营扎寨有了家,系马不牢走失马。
叫我何处去寻找?原来马在树林下。
“无论聚散与死活”,我曾发誓对你说。
拉着你手紧紧握,“白头到老与你过”。
叹息与你久离别,再难与你来会面。
叹息相隔太遥远,不能实现那誓约。
译文2:击鼓声镗镗(震于耳旁),(将士们)奋勇演练着刀枪。
土墙和漕城修筑正忙,惟有我随军远征到南方。
跟随孙子仲(行旅奔波),平定(作乱的)陈、宋二国,回家的心愿得不到允可,心中郁郁忧愁不乐,(我却)身在何方,身处何地?我的马儿丢失在哪里?到哪里(才能)将它寻觅?到那(山间的)林泉之地。
诗经击鼓原文及翻译
诗经击鼓原文及翻译《国风·邶风·击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典型的战争诗。
此诗描写士卒长期征战之悲,无以复加。
其中,描写战士感情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后世也被用来形容夫妻情深。
接下来由店铺给大家带来诗经击鼓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诗经击鼓原文及翻译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翻译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
(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随孙子仲,平定陈、宋(两国)。
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
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
让我无法(与你)相会。
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诗经击鼓的注释⑴镗:鼓声。
其镗,即“镗镗”。
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喤考钟,坎坎击鼓。
”⑵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
兵:武器,刀枪之类。
⑶土国:在国都服役。
漕:地名。
⑷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⑸平:和也,和二国之好。
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
陈、宋:诸侯国名。
⑹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
⑺有忡:忡忡。
⑻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
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⑼于以:于何。
⑽契阔:聚散。
契,合;阔,离。
⑾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⑿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⒀活:借为“佸”,相会。
⒁洵:远。
⒂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
一说誓约有信。
诗经击鼓的鉴赏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
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
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
诗经《击鼓》原文及赏析
击鼓[先秦] 诗经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分类标签: 战争诗作品赏析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
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
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
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平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
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的线索。
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者,《鄘风·定之方中》毛诗序云:“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居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
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
”文公营楚丘,这就是诗所谓“土国”,到了穆公,又为漕邑筑城,故诗又曰“城漕”。
“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犹在国境以内,南行救陈,其艰苦就更甚了。
第二章“从孙子仲,平陈与宋”,承“我独南行”为说。
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
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
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
《庄子》说:“犹系马而驰也。
”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
这个细节,真写得映带人情。
毛传解释一二句为:“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把“爰”解释为“或”,作为代词,则两句通叙营中他人。
其实全诗皆抒诗人一己之情,所以四、五两章文情哀苦,更为动人。
第四章“死生契阔”,毛传以“契阔”为“勤苦”是错误的。
黄生《义府》以为“契,合也;阔,离也;与死生对言”是正确的。
至于如何解释全章诗义。
四句为了把叶韵变成从AABB式,次序有颠倒,前人却未尝言及。
今按此章的原意,次序应该是: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偕老。
诗经考【击鼓】国风·邶风
诗经考【击鼓】国风·邶风诗经原文【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击鼓声镗镗,踊跃服了兵役。
筑国城漕邑,唯有我南行。
随从孙子仲,去平陈与宋。
不让回乡,忧心忡忡。
迁居,又迁移了?迁丢了那马?到哪里寻找?在树林低处。
生死离散,与你说定,要握着你的手,和你相伴到老。
哎呀要永别了呀,我活不了咧呀,嗨呀栖惶呀,只怕是不能守信了。
诗经考【击鼓】鼓:《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革音之器。
伊耆氏造鼓。
《說文》鼓,郭也。
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
《徐鍇曰》郭者,覆冒之意。
《玉篇》瓦爲椌qiāng(腔),革爲面,可以擊也。
樂書,鼓所以檢樂,爲羣音長。
《周禮·地官·鼓人》掌敎六鼓。
《註》六鼓:靁léi(雷)鼓八面,靈(灵)鼓六面,路鼓四面,鼖fén鼓(军用大鼓),皋鼓,晉鼓,皆兩面。
又夏后氏足鼓,置鼓於趺fū上,謂之節鼓。
殷楹yíng鼓,以柱貫中,上出而樹之也。
周縣鼓,植簨虡而縣之也。
簨虡sǔnjù:古代悬挂钟磬鼓的木架。
横杆叫簨,直柱叫虡。
《礼记·明堂位》夏后氏之龙簨虡。
郑玄注:簨虡,所以悬鐘鼓也。
横曰簨,饰之以鳞属;植曰虡,饰之以臝属、羽属。
镗tāng:《說文》鐘鼓之聲。
踊yǒng:《說文》跳也。
《广雅》踊,上也。
跃yuè:《說文》迅也。
《博雅》上也,進也。
《广雅》跃,跳也。
《六書故》大爲躍,小爲踊。
躍去其所,踊不離其所。
《玉篇》跳躍也。
《易·乾卦》或躍在淵。
踊跃:形容情绪高涨、热烈,争先恐后。
欢欣鼓舞貌。
兵:《說文》械也。
《增韻》戎器也。
《世本》蚩尤以金作兵。
兵有五,一弓,二殳,三矛,四戈,五戟。
又執兵器從戎者曰兵。
《禮·月令》命將帥選士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