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立交方案实例分析

合集下载

优秀城市道路立交空间改造案例分析与解读

优秀城市道路立交空间改造案例分析与解读

优秀城市道路立交空间改造案例分析与解读发布时间:2021-09-10T02:01:53.498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5月13期作者: 1白羽 2卢彤[导读] 通过对世界范围内的四个优秀城市道路立交空间改造案例的分析1白羽 2卢彤1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风景园林所2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风景园林所摘要:通过对世界范围内的四个优秀城市道路立交空间改造案例的分析,解读其背后设计思路与成功的规律,总结案例的改造原则以及在应对不同先决条件时所采取的策略。

为我国亟待改善与提升的城市道路立交空间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道路立交空间、城市更新、立交桥、案例分析、设计方法与策略1引言城市道路立交空间作为因交通通行效率提升而被动形成的特殊城市空间,其成为城市积极空间的潜力并未得到充分开发。

如果说立交桥的交通空间所完成的是城市效率的品质,那立交附属城市空间所体现的就是一座城市中人文内涵的品质。

而后者需要我国在完成了高速城市化发展后,在下一个注重城市人文内涵与生态品质的阶段中实现。

在世界范围内,不乏优秀的具有借鉴意义的建成作品问世,通过对这些优秀改造案例的分析,是探究立交空间改造手法与策略的途径。

2案例分析2.1 荷兰阿姆斯特丹寇安德赞小镇(Koog aan de Zaan)的A8ernA公共活动区寇安德赞小镇(Koog aan de Zaan)是阿姆斯特丹以北约10公里外赞河流域的一座小镇,上世纪70年代,在此修建了一座东西向横穿镇区的A8高速公路,这一为快速交通而建的高架桥将小镇分隔成了南北两个区域。

城市高架桥下产生了一条带状的附属空间,这条带状桥下附属空间一直作为荒废地或停车场来使用,是案件的多发地。

在A8高速路建成30余年后,于2003年,当地政府致力于消除高架附属空间负面影响,希望将其与城市生活相结合,发扬其空间特色,从而带来一种新型的城市空间类型。

改造策略是将这一区域加入了一系列的使用功能,将一个消极的案件多发地转变成一个积极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城市公共活动区域。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分析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分析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分析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交通拥堵成为了城市里不可忽视的问题。

立交桥的设计和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互通立交是城市中常见的一种交通枢纽,其合理的设计能够有效地缓解交通压力。

本文将从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要素、设计原则、设计风格以及设计案例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特点和关键要素。

一、设计要素1. 地理位置:在进行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时,首先需要考虑其所处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方案。

一般来说,城市互通立交应该位于交通密集区域,以便更好地连接不同的交通线路,提高通行效率。

2. 车流量预测:设计城市互通立交时,需要对车流量进行合理的预测。

通过对车流量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确定立交桥的车道数、桥梁宽度和高度等关键指标,以保证立交桥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3. 建筑材料选择:城市互通立交的建筑材料选择直接关系到立交桥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

在设计城市互通立交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承重能力和耐久性。

4. 城市规划: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需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以确保其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不破坏城市的整体形象。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首要考虑的是交通安全性。

立交桥的斜坡、隧道、桥梁等部分需要遵循相关的交通安全标准,以保障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2. 通行效率原则:设计城市互通立交时需要考虑其通行效率。

合理的车道设计、匝道设置和信号灯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交通流量,减少拥堵。

3. 美观性原则: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其美观性。

合理的景观绿化和艺术装饰可以使立交桥更加吸引人,同时也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4. 可持续性原则: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应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通过科学的设计,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材料的循环利用,减少能源的消耗。

三、设计风格1. 现代风格:现代风格的城市互通立交主要以简洁、大气、科技感强为特点,适用于繁忙的商业区和市中心地带。

城市立交方案设计分析——以鲁班路北延长线-秀厢大道立交为例

城市立交方案设计分析——以鲁班路北延长线-秀厢大道立交为例

城市立交方案设计分析——以鲁班路北延长线-秀厢大道立交为例发布时间:2022-08-22T08:55:53.271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4月第7期作者:李信[导读] 城市道路立交的建设,可消除或减少道路平面冲突点,李信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广西南宁 530022摘要:城市道路立交的建设,可消除或减少道路平面冲突点,保证车流持续稳定地行驶,提高道路的通行速度和通行能力。

本文结合鲁班立交方案设计的工程实例,简述城市道路的立交的方案设计过程,为相关的城市立交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立交;方案设计;立交选型。

前言:立交是立体交叉的简称,是利用跨线构筑物使道路与道路或道路与其他线性工程在不同高程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

立交可使相交道路的各方向车流在不同高程的平面上行驶,消除或减少冲突点;车流可连续稳定地行驶,提高车速和通行能力;控制相交道路的车辆出入,车辆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保证行车安全和畅通[1]。

立交占地面积大、构造物多、施工复杂、造价高、不易改建。

因此,采用立体交叉应根据道路、交通、环境及自然条件,经过技术、经济及环境效益的比较和分析慎重确定[1]。

城市立交设计主要流程如下:(1)收集基础资料,主要包括当地社会、人文、经济等资料,路网规划及现状资料,周边用地规划及现状用地情况、现状交通量调查及预测,地形图、管线资料;(2)立交总体设计,即立交的选型及布置问题;(3)立交线形设计,包括立交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等[2]。

本文结合南宁市鲁班路北延长线-秀厢大道立交(以下简称“鲁班立交”)方案设计的工程实践,对城市道路立交的选型及设计进行分析研究。

1 项目建设背景伴随着南宁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逐步扩大,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导致南宁市交通拥堵问题趋于严重,“快环不快”,已成为限制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因此,南宁市提出了快环综合整治项目,即改造北环上的6座立交的城建计划,鲁班路北延长线-秀厢大道立交 (以下简称鲁班立交)是其中一座,通过与其他立交的建设相互配合,缓解北环的交通压力,尤其是转向困难的问题。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分析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分析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分析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城市的交通状况也不断得到改善,但是城市交通瓶颈问题仍然是制约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城市互通立交就是解决城市交通瓶颈问题的一种常用手段,它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需求以及现有交通流量的特征,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城市互通立交是指交叉路口(包括高速公路、城市高架道路和城市快速路)采用上下平面分离的交叉方式,通过互通式匝道、过渡段、桥梁和隧道等构筑物,实现交通流的快速通行和转换,避免交叉冲突,从而缓解交通压力,节约行车时间,提高交通安全性。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的目标是使交通运输更加便利,减少行车时间,提高交通安全性,并能适应城市交通需求的变化。

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以下五个方面:一、途经交通流量分析:设计师要在详细调查与分析现有交通状况的基础上,设计符合实际需求的交通流量,并计算不同时间段内的流量分布情况,以便合理设计匝道和过渡段的长度、车道宽度、坡度等参数。

二、匝道的设计:匝道是城市互通立交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连接主线和辅助道路之间的专用道路。

设计者应根据各类车辆的行驶速度、所需要的匝道直线段长度和长度比、切线半径、坡度和其它参数,分别设计上匝道、下匝道和渐变段。

三、景观设计:城市互通立交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注重景观设计。

可以通过植树、建设公园等方式,将立交桥梁和附近环境相融合,使立交桥梁更具有艺术性和可塑性。

四、运营管理:城市互通立交的运营管理是这些结构成功运作的关键所在。

运营管理包括了道路交通监察、匝道车流控制、护栏和标志、引导和灯光设置等,设计者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制定出运营和维护管理方案。

五、环境影响评估: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和建设不仅涉及到道路交通问题,还涉及到周边环境问题。

设计者应该对互通立交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等环境影响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环境质量。

在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道路交通的发展及市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其效果主要表现在缓解道路拥堵、提高交通安全、缓解环境污染、促进城市发展等方面,因此,设计者在设计互通立交时,应充分考虑到交通流量和道路形态的特点,并结合地形地势和周边环境,灵活运用各种设计手段,提高城市路网的交通运行效率。

五路交叉口及立交选型实例分析

五路交叉口及立交选型实例分析

五路交叉口及立交选型实例分析发布时间:2023-02-15T07:56:34.044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19期作者:谢刚[导读] 本文通过对五路交叉口实例进行立交选型分析,谢刚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广东,惠州摘要:本文通过对五路交叉口实例进行立交选型分析,浅谈在城市日益快速化的道路建设中对复杂立交选型时需要注意、存在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立交;五路交叉;选型一、引言随着经济不断增长、城市交通建设快速发展,城市配套建设蓬勃发展。

但由于历史遗留原因、路网规划欠缺,造成在城市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路网划分不合理、交叉口间距设置不合理,多路交叉等现象。

在国内外城市道路建设的日益交流中,我们在道路建设当中吸取总结了大量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符合国内的建设思路与模式,且在国内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本次实例分析项目位于惠州市惠阳区,通过实例浅谈在城市日益快速化的道路建设中对复杂立交选型时需要注意、存在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思路。

二、新深惠-白云路立交1.工程概况新深惠-白云路立交位于惠州市惠阳区,与新深惠快速路、白云路、龙海一路、龙山一路在此节点交汇形成五路交叉节点,如图一所示。

现状交通流主要为深圳通过白云大道往惠阳城区的交通流、深圳通过龙海一路、龙山一路往大亚湾的车流及反向往深圳的交通流量。

现状主要限制因素为两侧已建成小区对立交层数要求、用地限制、多路交叉口、白云大道沿线油管等限制。

2.新深惠-白云路立交节点定性分析:新深惠-白云立交节点具备重难点的立交的多项特性,立交节点南延接大亚湾西区进而接南平快速,北通深汕西出口再进接深圳外环,东通大亚湾中心区可达石化区,西交深圳坑梓,东北向至惠阳中心城区,远期选型具备以下特性:(1)“丰”字交通中,Z2快速线与H5快速线的交叉点,属于惠州骨架路网中最高级交叉节点。

(2)是惠阳快速环线中新深惠(西环线)与龙海一路(南环线)的交叉节点。

(3)新深惠快速路-白云路-龙海一路-龙山一路在此节点交汇形成五路交叉节点,交通流向四通八达。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分析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分析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分析立交桥是连接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枢纽,它们可以提高交通效率,改善交通流量,减少堵车,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整体运行效率。

在城市规划中,立交桥的设计至关重要,它需要考虑到城市的道路网络,交通流量,以及周边地区的环境。

本文将针对城市互通立交设计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优化设计的建议。

立交桥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的道路网络和交通流量。

在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中,需要根据城市道路的走向和交通流量来确定立交桥的位置和形式。

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流畅度。

对于城市不同地区的交通状况,立交桥的设计也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例如在繁忙路口增加匝道或者拓宽桥面,在高交通密度的地区设置更多的过街天桥等。

立交桥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

在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周边的环境因素,例如周边建筑、居民区、自然环境等。

合理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立交桥的建设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相处。

立交桥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周边的景观和文化特色,通过合理的美化和照明设计,使立交桥不仅起到交通功能,还能够成为城市的地标之一。

立交桥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

在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中,需要考虑未来城市的发展规划,合理预留一定的建设空间,以适应城市未来交通流量的增长和城市扩张的需求。

还需要考虑到立交桥的可维护性和可拓展性,保证立交桥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持良好的交通运行效率。

立交桥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交通安全。

在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中,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交通安全因素,采取合理的交通控制措施和安全设施,确保立交桥的使用安全性。

还需要考虑到立交桥的设计是否符合交通规范和标准,以保障立交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道路网络和交通流量、周边环境、未来的发展需求和交通安全等因素,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交通流动,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希望未来在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中,能够更加注重以上因素,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和改善。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分析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分析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分析城市互通立交是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交通建设,主要通过连接不同路线、道路和街道,提高城市交通效率,便于人们出行。

而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则是关键的一步,决定了其在实际运行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城市互通立交的设计进行分析。

首先,设计应根据道路通行形式确定。

不同的路口交叉形式通行方式不同,如高架桥、地下道、立交桥等等。

设计时应考虑各种通行形式,保证了交通的流畅,同时也应考虑到非机动车、行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安全问题。

设计的立交桥要充分考虑到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过街通道和隔离空间,同时设立轻轨公交的站点和出入口。

其次,设计应遵循“道路、桥梁、车辆、人员四位一体”的原则。

这是城市交通的基本要求,而立交桥作为交通建设的重要部分,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

道路应该是按照交通设计标准规划建设的,而立交桥作为城市道路网络的一部分必须与周边的道路、桥梁连接,以使交通流量得到合理分配,保证车辆、行人的路线畅通。

再者,设计应考虑到安全问题。

在设计立交桥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人员、交通、环境等因素,特别是在设计行人通行的路线和出入口时,注意要有栏杆或护栏保护,避免出现意外事故的发生。

同时,减少交通事故,也需要加强道路规划和交通警力,严格执法,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道路交通行为的安全意识。

最后,设计要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

在设计城市互通立交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城市建设及城市环保。

为了提高城市人居环境及其景观质量,应在设计中注重沿线场地绿化、景观打造,使之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

同时,也应当遵循城市环保要求,选择环保材料及设备,减少建筑垃圾和粉尘的污染。

总之,城市互通立交有着很多的变量和因素需要考虑,设计时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和论证。

只有在满足安全、畅通、美观、环保的前提下,才能够真正发挥城市互通立交所应具有的作用,供人们出行时提供高效方便的交通服务。

立交方案分析报告

立交方案分析报告

立交方案分析报告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愈加拥堵,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课题。

立交桥作为城市交通组织的重要措施之一,被广泛地运用于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等路段。

立交桥通过隔离不同方向的车流和减少路面交叉,有效地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因此,在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立交方案设计需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和最小的建设成本。

本文旨在对立交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为该市市政工程建设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建议。

立交方案的优缺点分析优点1.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拥堵:立交桥可使不同方向车流分离,减少道路交叉口数量,从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2.减少事故发生概率:立交桥通过减少车流交叉,减少事故发生概率,提高行车安全。

3.节省耕地数量和减少影响:立交桥工程可在耕地以及城市建设用地上兴建,减少拓宽道路、建隧道等对耕地及建筑用地造成的影响。

4.美化城市形象:合理的立交方案设计不仅可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还能够美化城市形象,让城市更富有活力和文化氛围。

缺点1.工程量大,建设费用高:随着立交桥的层数增多、规模加大,工程量会增大,同时建设费用也会随之增加。

2.立交桥结构复杂:由于工程量大、结构复杂,立交桥的设计和建设需要专业的设计团队和建设团队。

立交方案设计要点对于立交方案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要点:交通流量交通流量是立交设计的重要数据。

设计中产生的基本原则,交通流量是最基本的考虑因素。

工程设计应在合适的范围内考虑车流量、车道宽度、道路设计标准等因素。

地形条件对立交桥设计有明显的影响。

地形起伏大的地区,设计时应优先考虑两种方式:一个是利用自然地形,尽量充分利用地形的高低差,使道路坡度达到适当坡度;另一个是塑造人工地形,形成适宜的交通堆场等。

通行能力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容纳的车辆数量。

立交道路的通行能力是由立交桥的规模和车道宽度决定的,因此,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立交桥规模和车道宽度问题。

立交方案分析报告

立交方案分析报告

立交方案分析报告一、概述本报告主要分析并评估了某市区境内的一处立交方案,该方案是由市政府负责规划并委托专业的设计和施工团队进行实施。

本报告将从交通流量、路口拥堵、道路安全性、环保影响等多个方面对该方案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

二、交通流量交通流量是立交方案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该方案进行大致测算后证实,该立交交通通行流量将超过3万辆/日,主要由各类车辆和公共交通车辆构成。

而在交通高峰期内,道路交通通行压力将会相当大。

同时,经过初步测算,该立交方案内的车辆通过时间大约需要2分钟左右,这个时间较为接近该市区内传统路线的通行时间,这意味着该立交方案并不能有效的提升交通通行效率。

三、路口拥堵路口拥堵与交通流量相关,是立交方案评估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经过路口流量测算分析,发现该立交方案会对周边多个路口产生影响,尤其是在高峰交通期内。

同时,由于该立交方案的建设,其周边区域现已面临各种道路阻挡,如施工路障、工程车辆的堵塞等。

因此,该立交方案将会带来大量交通流量和路口通行拥堵,给现有的道路通行带来很大的困扰和阻碍。

四、道路安全性道路安全性是立交方案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

在该立交方案中,考虑到其承载的交通流量和不同类型的车辆,交通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该立交方案建设后,将对目前通行道路和原有交通设施的安全性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例如,立交桥上斜坡和转盘拐角的弧度较小,很容易发生车辆翻滚等事故。

同时,立交桥上的车流量加大,容易给周边居民与行人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五、环保影响环保影响是立交方案评估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在该立交方案的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工程噪声、空气污染和垃圾产生等问题。

同时,拆除已有建筑和道路,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因此,在立交方案评估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环保的影响,尽量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六、结论推荐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该立交方案的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其不能有效提升交通通行效率、增加路口拥堵、降低道路安全性等问题。

立交方案分析报告

立交方案分析报告

立交方案分析报告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排队等待等问题越来越严重。

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城市交通规划需要建立起立交桥、高架桥等结构,使得车流能够更为顺畅地流动。

因此,立交桥、高架桥的设计和建造显得尤为重要。

在某一城市中,由于主干道路交通状况不佳,因此进行了一次立交方案设计的工作。

本文对此立交方案进行分析。

二、设计方案根据市政交通规划要求,该立交方案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东西向高架和南北向隧道。

具体设计方案如下:1. 东西向高架东西向高架的主要设计要素如下:•该部分路段为双向六车道,路面总宽度为50米。

•设计车速为每小时80公里。

•设计速度下,高架桥的最大坡度为6%。

•高架桥主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跨为40米。

2. 南北向隧道南北向隧道的主要设计要素如下:•该部分路段为双向六车道,路基标高约为-20米。

•隧道的设计车速为每小时80公里。

•隧道包括两条,其中北侧隧道长度为1500米,南侧隧道长度为1300米。

•隧道内部的水平半径为430米,偏心距为175米。

三、方案分析1. 东西向高架桥梁选择根据设计要求,东西向高架的主要设计桥梁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

这种桥梁具有材料轻、强度高、施工方便等优点,可以大力推广应用。

此外,由于预应力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抗震性,可以满足地震反应要求。

施工东西向高架桥的施工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同时需要考虑到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为了缩短施工时间,可以采用预制构件的方法,将构件在工厂内预制好,然后再进行现场拼装,可以大大减少施工时间。

桥梁维护在使用过程中,东西向高架桥需要进行定期维护。

由于该桥梁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杆件检验,以维护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南北向隧道地质情况该区域地质属于软岩、泥岩等类型,容易产生地下水。

因此,在隧道建造过程中需要进行排水,以保证地下水位在控制范围内。

进口形式设计隧道进口形式的设计对于交通的通行及周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

立交方案分析报告

立交方案分析报告

立交方案分析报告
简介
本文对某市交通部门提供的三个立交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旨在为方案选择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方案内容
三个方案的基本构成如下:
方案一
•一级立交:过街天桥
•二级立交:交通信号灯
•三级立交:人行过街灯
方案二
•一级立交:高架桥
•二级立交:交通信号灯
•三级立交:人行过街灯
方案三
•一级立交:地下通道
•二级立交:交通信号灯
•三级立交:人行过街灯
方案优缺点比较
优点
•方案一:成本最低,施工方便。

•方案二:车辆通行效率高,缓解车流压力。

•方案三:无视野盲区,提高交通安全。

缺点
•方案一:存在安全隐患,很难解决。

•方案二:对环境影响大,需要大面积开挖。

•方案三:地下通道需要大面积空间,成本较高。

方案分析
综合考虑以上三个方案的优缺点,个人认为方案二最为合适。

其主要原因如下:
•方案三的成本过高,且对地面环境影响大,不适合该路段。

•方案一的安全隐患太大,难以保证交通安全。

•方案二虽然需要大面积开挖,但对交通通行效率、缓解车流压力有明显效果,能够提高路段通行效率及减少交通拥堵。

综上所述,建议该市交通部门选择方案二作为立交设计方案。

结论
本次立交方案分析,主要针对三个不同方案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在综合考虑各方案的优缺点后,我们得出了一个最为合适的方案二,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解释。

因此,建议该市交通部门选择方案二作为立交设计方案。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分析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分析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分析城市互通立交是一种交通设施,用于将不同道路的交通流无缝连接起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

它是城市交通规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许多优点和特点。

城市互通立交可以有效地分流交通量,将不同路段的交通流互相连接。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道路堵塞,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相比于传统的十字路口或红绿灯交叉口,立交桥或立交桥可以提供更流畅和高效的交通流动,减少停车等待时间,减少交通延误。

城市互通立交可以提高交通安全性。

传统的十字路口容易发生事故,尤其是在高峰时段和交通流量大的情况下。

立交桥或立交桥通过将交叉道路的交通流分离,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交叉冲突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互通立交还可以通过设置交通信号灯、红绿灯和标识等交通控制设施来指导驾驶员和行人,提高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性。

城市互通立交可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传统的道路交叉口需要较大多的空间,特别是考虑到车辆停放区域和行人通行区域。

而立交桥或立交桥在垂直方向上利用了空间,将道路交叉点上升到高架桥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地面使用的空间,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城市互通立交还能提高城市形象和品质。

互通立交桥通常有特殊的设计和装饰,例如雕塑、花坛、喷泉等,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美感,还可以提升城市的标志性和吸引力。

它还可以作为城市交通发展的标志性建筑物,成为城市的地标,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城市互通立交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设施,它具有许多优点和特点。

通过合理设计和布局,它可以分流交通量,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并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在城市规划和交通建设中,应充分考虑互通立交的应用,以满足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和提高人们的出行体验。

立交方案分析报告

立交方案分析报告

立交方案分析报告背景简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为解决道路交通堵塞问题,城市道路多采用立交系统构建,提高道路通行效率,降低交通事故率,同时增强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立交方案原理立交是运用跨越式建筑技术,将不同方向的车流分别交叉通行,实现交通互通的立交桥形式。

通过桥梁和辅助道路的合理设置,快速高效地完成车流量较大的路段的交通引导,达到疏解交通流和提高车辆通行效率的目的。

立交方案分析立交方案的选择,要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结合交通流量、车速、行驶路线及配套设施等因素进行考虑。

本文针对某市老旧街区道路车流量日益增大,加之交叉口拥堵、安全隐患突出的实际情况,提出构建立交方案来改善交通状况,具体如下:方案一:单层立交单层立交桥由一层钢结构桥面和一排立柱组成,主要用于中小型交叉路口。

单层立交方案一般占用较少地面空间,造价适中。

但在车流量大的情况下,容易引起交叉口的阻塞,影响通行效率。

方案二:双层立交双层立交桥由两层钢结构桥面和两排立柱组成,主要用于大型交叉路口。

双层立交相对于单层立交,空间利用更加充分,通行效率更高,但造价也更高。

方案三:环形立交环形立交桥主要用于交叉口周围的区域交通流,通过在立交桥上设置环形车道和出入口,达到有效引导车流和减少交通事故的目的。

环形立交方案比较复杂,造价较高,但对于车流量大而又复杂的交叉口,其效果更佳。

方案四:分层立交对于复杂的交叉路口,采用分层立交方案,将不同方向车流分别通行,减少交通阻塞和事故率。

分层立交方案价格昂贵,建造周期较长,但对于城市交通密集区域,具有明显的效果。

方案选择建议就该市老旧街区的交通情况而言,建议选择单层或双层立交方案。

针对不同的具体交叉路口,应按照实际道路情况和交通流量进行方案选择。

同时,立交建设需要考虑周边环境、市容整体规划及民众的利益和建设成本,选择最佳的方案方能达到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改善交通环境的目的。

结论立交方案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具有显著的效果,通过合理合理运用立交技术,将道路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降低。

城市公路互通式立交交叉设计实例探讨

城市公路互通式立交交叉设计实例探讨

城市公路互通式立交交叉设计实例探讨摘要:隧道公路交通量的日益增加,公路立交设计显得日益重要。

本文通过某城市公路立交设计实例,通过方案比较系统地分析了互通式立交的选取思路,总结了立交设计实施技术以及、匝道设计等,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道路设计;互通式立交;匝道设计;立交设计工程概况本项目结合沿线城镇、厂矿分布、路网规划、交通流向、社会经济发展等情况,本项目合同段共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3处。

互通立交布置详见表1所示。

其中奶牛场互通式立交在K0+661.947处与老S313线交叉,为十字形交叉。

老S313线此段为二级公路,路基宽度12m,路面宽度10.5m,沥青混凝土路面,与主线交叉角度为86°。

根据交叉处交通流向的趋势,本立交的主交通流是伊犁河二桥~察布查尔县方向,2033年预测转向交通量(小客车/日)分别为14917辆和3729辆。

结合转弯交通量、互通功能及附近建筑物等设施分布情况,本次考虑立交方案如下:由交通量预测和路网规划,该互通为一般互通。

该立交位于典型的平原农耕区,地形平坦,自然降坡比较小。

该段地基土主要为两层:第一层为粉土,揭示层厚0.4-0.9m,黄灰色,稍密,稍湿-潮湿,含植物根系和腐殖质较多,地基土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10kpa, 土、石等级为Ⅰ;第二层为圆砾,黄灰色,潮湿-饱和,稍密,未揭穿,地基土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400kpa,土、石等级为Ⅲ。

地下水1.50m左右。

另外,本项目互通式立交范围内为七度地震设防区。

互通立交方案分析比较针对当前现有S313线与S237线在起点段交汇形成Y形交叉,S313线向东经伊犁河一桥进入伊宁市,S237线向北经伊犁河二桥进入伊宁市。

现有S313线作为被交路与S237线相切,此Y形交叉仅为简单的区划平交,交织点多,交叉角度小,交通组织混乱,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故在主线与现有S313线交叉处设置一处半菱形互通立交与现有S313线衔接。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方案分析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方案分析

科学技术创新1概述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城市互通立交变得越来越普遍,城市互通立交一般分布于城市主要道路相交节点处,互通间距较小、用地紧张、建设条件限制因素多。

城市互通立交形式复杂多样,组合式、多层式较为多见,立交选型与设计除了要重视交通流适应性外,还要重视交通功能与环境的协调性和技术指标与造价的平衡性。

2工程实例2.1工程概况余信贵大道为贵溪至余江的一条东西向快速路,滨江东路为鹰潭市信江新区一条南北向沿江主干路,其中余信贵大道经月湖大桥上跨滨江东路,与滨江东路立体交叉。

各条道路技术指标如下:余信贵大道(主路):按城市快速路标准设计,主路双向6车道,设计速度为80km /h ;辅路单向1车道+非机动车道,设计速度为40km /h 。

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60m 。

设跨江特大桥1座,主桥采用30+185+30m 下承式梁拱组合结构。

滨江东路(被交路):按城市主干路标准设计,双向6车道+非机动车道,设计速度为40km /h 。

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0m 。

结合两条路的规划条件、用地条件、防洪条件、经济条件等因素,余信贵大道与滨江东路互通立交形式最终采用半苜蓿叶形互通形式,平面具体布置形式如图1所示。

图1互通立交平面布置图2.2立交选型控制因素2.2.1前置规划条件余信贵大道、滨江东路的线位走向、道路竖向、标准横断面等依据相关总规及控规进行确定。

图2用地规划图2.2.2交通功能余信贵大道与滨江东路互通立交是连接信江新区与月湖区的重要交通转换节点,其2041年高峰小时流量流向见图3。

结合节点交通量预测结果,节点主要转向交通方向:东———北方向,即贵溪市、月湖区往来信江新区高铁片区方向;南———东方向,即信江新区往来贵溪市、月湖区方向。

节点次要转向交通方向为西———南方向,即余江区往来信江新区及鹰潭市老城片区方向;北———西方向,即信江新区高铁片区往来余江区方向。

图3节点2041年高峰小时流量流向城市互通立交设计方案分析闫静昌(南昌铁路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南昌330002)摘要:本文以鹰潭市某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工程为例,通过分析前置规划条件,同时结合交通功能、用地控制、工程造价、河道行洪能力等控制因素,提出最佳互通立交设计方案,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与借鉴。

菱形立交桥工程案例

菱形立交桥工程案例

菱形立交桥工程案例就说咱们城市里那座新建的菱形立交桥吧。

这地方以前啊,那交通乱得就像一锅粥,车挤车,人挤人,每次路过都头疼得不行。

这个菱形立交桥的计划一出来,大家都充满了期待。

施工队进场的时候,那场面就像一群超级英雄要开始拯救世界了。

首先呢,这个桥的设计就特别巧妙。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立体拼图,各个部分严丝合缝地组合在一起。

桥的主体结构采用了坚固又耐用的材料,毕竟要承受那么多车的重量呢,要是材料不结实,那可就成了“豆腐渣工程”,这可不行。

您看那匝道,就像章鱼的触手一样,从不同方向伸出来,又自然地连接到各个主干道上。

车辆从这边上去,从那边下来,井然有序。

而且在建造匝道的时候,工程师们可是精确到了每一个弯道的弧度,这样司机们开起车来就特别顺畅,不会有那种突然急转弯的惊险。

还有啊,这桥上的标识做得那叫一个清晰。

大牌子就像一个个指路的小天使,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能让司机一眼就看清该往哪儿走。

不像有些地方,标识模糊得就像在和你玩猜谜游戏。

在施工过程中呢,也遇到了不少麻烦事儿。

比如说地下有好多错综复杂的管道啊,就像地下的“血管”一样,一不小心挖断了,那可就麻烦大了。

不过咱们的施工团队可不含糊,小心翼翼地排查,该改道的改道,该保护的保护,就像在给这些“血管”做一场精密的手术。

等到这个菱形立交桥建成通车的那天,那简直是整个城市的大喜事。

车流量就像水流一样,顺畅地在桥上桥下流动。

以前堵得水泄不通的路口,现在变得畅通无阻。

而且这个立交桥还成了城市的一道新风景呢,晚上灯光一亮起来,就像一条闪闪发光的巨龙盘踞在那里。

这个菱形立交桥工程啊,真的是一个工程界的杰作,让咱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也让城市的交通布局更加合理有序。

城市道路立交的方案设计

城市道路立交的方案设计

城市道路立交的方案设计1 前言方案设计是立交设计过程的最初阶段, 决定了立交建设的总方向,优秀的立交方案,不仅能够保证交通安全、流畅, 而且能够减少用地、降低造价, 节省建设和营运费用, 同时也能够与环境相协调,为一道美丽的景观。

与公路立交相比, 城市道路立交有其自身的特点, 主要有:(1) 计算车速较低;(2) 交通组成复杂, 非机动车与行人交通大量存在;(3) 用地紧迫, 周围建筑物密集, 地下管线成网;(4) 路幅较宽, 断面形式多样。

因此, 城市道路立交的设计选型原则与公路立交有所不同, 其一般原则为:(1) 立交的形式首先应与相交道路的性质和交通功能相一致, 选定的类型应确保行车安全畅通和车流的连续;(2) 立交的形式必须与当地的条件相适应, 在满足交通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 力求达到合理利用地形, 工程营运费用经济, 并与环境相协调,同时造型美观, 结构新颖;(3) 造型要注意近远期结合, 全面考虑;(4) 主线和匝道的布设要分清主次, 全面安排;(5 ) 类型的选择要从实际出发, 有利于施工。

本文结合厦门市福厦路—吕岭路(以下简称吕厝) 立交方案设计的工程实践, 就城市道路中立交用地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下, 立交设计中应考虑的细则、注意的问题做一介绍。

2 背景资料概述厦门市位于闽东南沿厦樟泉地域的中心地带, 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对外开放, 厦门市的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 由于受山体、水域和铁路等因素的影响, 厦门市的对外交通均通过两条南北向主干道福厦路和疏港路集散, 在高崎合并经厦门大桥出入, 因此, 这两条道路上的交通量集中, 交通成分混杂, 其上的许多平面交叉口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瓶颈, 福厦路和吕岭路及湖滨北路交叉口的交通拥挤现象尤其严重。

福厦路作为南北向主干道之一, 途经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和机场, 交通地位极其重要, 湖滨北路是贯穿厦门中部的东西向干道, 吕岭路是湖滨北路向东的延伸, 连接厦门新城区和东部开发区, 上述道路形成了一个“K”字形的交叉口, 目前, 以平面环行交叉口的形式组织交通,但是, 由于平面环交的通行能力的限制, 而据1998 年4 月的观测,交叉口流量最高己达4700pcu/ h , 高峰时间目前己出现严重的交通阻塞, 从现有交通状况和福厦路及各相交道路的重要地位考虑, 有必要设置立交。

实例分析城市立交改扩建工程设计

实例分析城市立交改扩建工程设计

实例分析城市立交改扩建工程设计1工程概况商洛市丹江立交改扩建工程是商洛市南大门改造重点建设工程,主要工程内容系在既有丹江立交单幅主线桥东侧新建一幅并行主线桥并在其西侧新建西北象限匝道桥。

该工程总投资约六千万元,于2010年建成通车,工程平面布置如图1。

桥梁主要参数:既有桥宽19m,20m跨预应力简支变连续板梁体系;新建主线桥宽19m,除图1所示A、B、C异形现浇梁段外,其余均為20m跨预应力简支变连续板梁体系;新建西北象限匝道桥为等截面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体系。

2可行性研究2.1工程建设必要性交通发展主要任务是提高交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降低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从效率、效益和服务优质等方面,在更新更高起点上提高生产力水平。

商洛市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对交通运输产生新的需求,要求交通运输以相应或适度超前发展速度来适应。

同时商洛市城乡结构和居民消费结构也出现重大变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城市群和城镇群更加密集,人民群众对交通需求更为广泛和多样化。

另外从技术上讲,本项目建设也是完善路网规划,确保快速路通行安全需求。

2.2交通量预测据交通量调查资料和商洛市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规划等资料[1],对项目交通量进行认真统计分析,研究中采用四阶段法进行交通量发展预测。

经综合分析研究得拟建项目主线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1据表1所示交通量预测情况可知,10年后既有丹江立交主线桥交通量即将加大一倍,对立交改扩建势在必行。

2.3国民经济评价本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及敏感性分析结果见表2:该项目正常情况下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3.95%,大于8%社会折现率,说明本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结果完全可行。

表2所示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当成本上升15%和效益下降15%时该项目内部收益率仍大于8%社会折现率,说明本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

3方案设计方案设计阶段应本着因地制宜,便于施工,节省资金,使建成桥梁整体协调、美观,使用性能好,便于养护原则,对拟建项目进行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综合比较、优选[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绕 行 改 为直 接 相 接 , 可更 加 畅 通 、 便捷 , 而 使 C 进 N 县 与地 级 市 的 沟通 更 加 快 速 。 现状 Y S国道 两侧 L 建 筑较 为密 集 , 要 有 厂矿 企 业 、 民用 房 和加 油 主 居
图 2 远 景年预测交通 量示意图
2 立 交 设 计 方 案
站等 。未来规划 国道将外移 , 现有道路改造为城市
主 干道 。根据 前 期 论证 结 果 , 项 目近 期按 一 级 公 该 路 双 向 6车道 标 准 设 计 , 并兼 具 城 市 主干 道 功 能 。 远 景年 的预测 交 通 量详 见 图 2所 示 。
收 稿 日期 :0 2 0 — 3 2 1 — 6 1
“ \ / 6 6 \ /
1 9 8 2 3
1 项 目概 况
该 项 目地 理 位 置 位 于 浙 江 省 某 地 级 市 辖 区 下 的C N县 和 P Y县 交 界 处 的城 乡结 合 部 , 两 县 中 离
心 距 离 分 别 约 l . k 和 1 m,区 域 内有 一 条 25 m 0k
2 道路交通 4
城 市道 桥 与 防 洪
21 年 9 02 月第 9 期
城市立交 方案实例分析
周天赤 , 陈金 祥 , 包泮 旺
( 江省交 通规 划设计 研究 院 , 江杭 州 30 0 浙 浙 10 6)
摘 要 : 市立交 是城市 交通 中一个 十分 重要 的环节 , 城 如何拟定 城市立 交方案 , 如何确 定立交 的规模和标 准 , 如何 控制 实施难 度 和工 程投资是决 策者和立交设 计人员 普遍关注 的问题 。该文通 过对一个城 市立交实例 的方案拟定 、 缺点分析 、 案优化和方 案 优 方 比选 等方面 的论 述 , 介绍 了城市立交 的特点和设计 思路 , 经过综合 比较 , 出了适 合城市 的立交 方案 。 并 提 关 键词 : 城市立交 ; 方案设计 ; 比选 ; 优化 ; 实例
. . .
Y S国道 经 过 ,该 国道 目前 为 双 向 4车 道 一 级 公 L


路标 准 , 设计 速度 6 m h 区域 平面详见 图 1 0k /, 所 示 。项 目 自南 向北 跨 越一 条 五 级 航 道 后 与 Y S国 L 道相接 , 航道南侧起 点处接一新兴城区 , 目的主 项 要作 用 是 将 新 兴 城 区 与 国道 之 间 的沟 通 由 目前 的
的要 求 。从 前 两 个 车 道 的道 路 现在 要 四个 甚 至更 多 车 道 了 , 且 非 机 动 车道 要 分 隔 出来 ; 并 以前 简支 梁 桥 就 可 以解 决 的 问题 ,现在 要 用 具 有 一 定 景 观
效果 的特殊桥梁 , 跨径也增加 了许多 ; 过去平 交的

些路 口在不断扩大规 模后又需要 改为立交 了。
中图分 类号 : 4 23 + U 1.52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 9 7 1 (0 2 0 — 04 0 10—762 1)902—3
0 引言
城 市化 的进 程带来 了交通事 业 的繁 荣发展 , 交 通 量 的迅 猛 增 长 也 对 城 市交 通 建 设 提 出 了更 高
根 据交 通 量 预测 资 料 , 目主 线 与 国道 相交 后 项 向东 北方 向为 主要转 向交通 量方 向 , 向西 南 方 向为 次要 交 通量 方 向。设 计 拟定 以下 两 个 立交 方 案 : 方 案一 ( 图 3 : 线 跨 越 航 道 后 适 当左 偏 , 见 )主 设 置一 A形 单 喇 叭与 Y S国道 相 接 ,交 叉 形式 为 L A 匝道上 跨 Y S国道 , 道设 计 速 度 为 3 mh一 L 匝 5k / 4 mh 环 形 匝道 圆 曲线 最 小 半 径控 制 在 5 m左 0k /, 5 右, 主要方 向的 A、 B匝道 采用 双 车 道 断 面 , 要 方 次 向的 C D匝 道 采 用 单 车 道 断 面 , 通 区桥 梁 上部 、 互

5 总 结
该 项 目的 互 通 立 交 发 展 趋 势 为 城 市 立 交 , 具 备 城 市 立交 的一 些 特 点 ,方案 三较 好 地 把 握 了这
方案二优点 : 立交 布 局 与 地 形 较 吻合 , 行 能 通 力 一 般 , 迁难 度 较小 。 拆
缺点 : 交通量 吻合性较差 , 机非交 织 , 国 有 对 道沿线影响很大 , 桥梁面积大 , 投资较高 。 方 案 三优 点 : 交布 局 与 地形 较 吻合 , 行 能 立 通 力 较 好 , 迁难 度 较 小 , 资较 低 。 拆 投 缺点 : 在一处 平交 , 存 国道 改 造 范 围 较 大 , 桥 梁难 度 稍 大 。 经 过综 合 比较 ,方 案 一 和方 案 二 机 非 交 织 路 段 长 , 理 难 度 较 大 , 利 于 安 全 , 案 一 拆 迁 难 管 不 方 度 很 大 , 案 二 主 交 通 量 方 向受 到一 定 的影 响 , 方 工 程 投 资 建 安 费用 相 对 较 高 , 个 方 案 均 不 够 理 想 , 两
作者简 介: 周天赤 ( 9 0 )男 , 江绍兴 人 , 17 一 , 浙 高级工 程 师 , 副
总工程 师 , 从事 道路桥梁 工程设计研 究工作 。
2 道路交通 6
表 1 立交方案 比较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城 市道 桥 与 防 洪
21 年 9 02 月第 9 期
方案三便于实施 和管理 , 投资较小 , 通行能力也有 定的保障 , 确定方案三为推荐方案。
这些 , 显示 出城市 面 貌 的 日新 月异 。但这 些 建设 都
经常都是在原有 的城市框架和基础条件下进行 的
改 造 , 受 到方 方 面 面 的 制 约 , 项 目的 建设 方 案 要 新
图 1 区域 平 交 图
l1 1 9 2 1 9 7 8 6
常常要经过反复论证 , 多次审查讨论 。下面介绍一 个城市立交建设方案的设计和优化过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