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陆机诗歌的艺术

合集下载

陆机陆云兄弟文学风格的异同及其原因

陆机陆云兄弟文学风格的异同及其原因

语言文学研究陆机陆云兄弟文学风格的异同及其原因顾馨誉(苏州市阳光城实验小学校,江苏苏州215000)摘要:陆机、陆云兄弟是太康文学的代表作家,两人在文学创作上以诗、赋为主,讲究华丽的辞藻,在文学理论上有共通之处。

陆机诗文内容表达更丰富,更注重创作的形式Y;陆云讲究“清省”自然,独树一帜。

这些不同之处和两人的性格差异、兄弟身份有关。

关键词:陆机陆云文赋文学风格陆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是太康文学的代表作家,被誉为“太康之英”。

陆云“性清正,有才理”©,年少时候就和兄长陆机齐名,当时人称他们为“二陆”。

本文就两人诗文方面的风格异同及原因进行分析。

一、“二陆”文学风格相同处陆机、陆云在文学创作上有许多共通之处,在文学理论上多有交集。

(一)艺术特点“二陆”的文学创作以诗、赋为主,讲究华丽的辞藻。

1.诗陆机的诗现存104首,现存诗大多是乐府诗和拟古诗,还有不少应答酬唱、亲之作。

陆机诗的主是讲求形式的华,以的学、典雅的辞藻、娴熟的技巧表现一种华之%陆云作诗文多,文不少,大辞藻的华,主“文当”",有人的,《二首》《首》是讲究辞藻的;《》是模仿《楚辞》的。

有歌功颂德的,应酬赠答,的。

2.赋陆机的赋,,讲,典多,创文的先河。

同时,这些骈赋作品运用以的方式、规的、的对偶和华丽的,从方面种丽的风格。

陆机时有清,是有的的心情,和的在他笔下显露无遗。

对于陆机说,内心怀土思亲和时叹逝之悲互相交融,在具体作中各有侧重%他的赋多有时伤怀之作,《遂志赋》《豪士赋》;或时节之代谢,如《感时赋》《叹逝赋》;或悲旧之丧亡,《愍思赋》《思亲赋》;或思乡之愫,《思归赋》《怀土赋》《行思赋》,沉切。

陆云自言:“、五非长,颇能作赋。

”"今存赋六篇风格上既重辞采,又好模拟,与陆机风格相近。

(二)文学理论陆机提:“情因物感,文以情生%”#由外物触发情感,由情感产生文章%在艺术想象过程中,许多心理活动交织在一起,、理、物象,文辞纷至沓来,创造的象愈加清鲜明。

试论陆机诗学思想与诗歌创作的二元化特征

试论陆机诗学思想与诗歌创作的二元化特征

作者简介 : 林大志 , 文学博士 , 闽南 师 范 大 学 教 授 , 从 事 魏 晋 南 北 朝 隋唐 文学 研 究 。
第 1 期
评 价 与 西 晋 文 坛 的实 况 相 吻 合 : 一方 面 , 陆 机 着 实
取 得 了非 凡 的文 学成 就 , 为后 世 所认 同 ; 另 一 方 面 .
总 观 西 晋 一 朝 , 着 实 缺 乏 富 于 成 就 和 影 响 力 的 大 作
家 。相 比而 言 , 陆 机 的光彩 显得更 为夺 目
V o 1 . 31 No . 1
பைடு நூலகம்
J a n .2 0 1 4
试论 陆机诗学思想 与诗歌创作 的二元化特征
林 大 志
( 闽南 师范 大学文 学 院 , 福建 漳 帅 1 1 3 6 3 0 0 0 )

要: 陆机《 文赋 》 提 出“ 诗缘 情 ” 的诗 学主 张 , 其 诗歌 创作 却往 往 呈现 寡 情特 征 , 这 一 存 在 矛 盾
二陆可视为玄言诗起源比较明服务于情感表达是因情而来的因情而生的但陆确的开端61并且他的豪士赋叹逝赋吊武机的一些作品特别是拟古诗则令人感觉情与象帝文等文赋也属于玄言之作
第3 1 卷 第 1 期
2 01 4年 1月
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S h e n z h e n U n i v e r s i t y r Hu ma n i t i e s& S o c i a l
《 文赋 》 提 出了一个 重要 诗 歌理论 主 张 : “ 诗 缘 情 而绮 靡 ” , 此论 影 响广泛 而深 远 。 一般认 为 。 “ 诗缘 情 ” 诗 学 理 论 实 现 了对 “ 诗 言志 ” 传 统 诗 学 理 论 的 大 胆 突 破 . 从 而为诗 歌创 作拓 展 了空 间。然 而 , 对 照 陆 机 本 人 的 创 作 实 践 不 难 发 现 .他 的 诗 在 情 感 表 达 方 面 往 往 并 不 成 功 . 不 少 作 品 令 人 感 觉 缺 乏 深 挚 的 情 感 内 蕴 从 而 . 这 两个 方 面的表 象结 合起来 便呈 现 出一个

陆机诗歌的拟古与雅化

陆机诗歌的拟古与雅化

54陆机诗歌的拟古与雅化刘 朔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摘要:陆机是西晋太康、元康年间最重要的诗人之一。

他才气颇高,《文选》将其视为最优秀的诗人,《诗品》亦将其列为上品。

在陆机的诗歌中,拟古诗是其代表性作品,包括仿拟汉魏古诗及乐府古诗。

而他的拟古创作,与西晋诗歌的雅化拥有着趋同性。

关键词:陆机;拟古;拟乐府;雅化魏晋时期,“古诗”还是一个相对比较模糊的概念,古诗作品也相对散乱,未经过专门的整理。

而活跃于西晋太康、元康年间的陆机,较早地关注了这一课题,并成规模地展开了“拟古”的创作实践,是古诗接受史上的第一个重要人物。

一钟嵘在《诗品》开端论古诗时言“其体源出于国风。

陆机所拟十四首。

文温以丽,意悲而远。

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1]钟嵘所记十四首,如今可见的为十二首[2]。

另萧统编《文选》,始有“古诗十九首”,而现存陆机所拟的十二首,与之竟有十一首重合。

陆机之时尚无“十九首”之说,而这重合的十一首,大概是陆机与萧统跨越时空的共识了。

拟古十二首的显著特点,就是几乎句句对应原诗,将具体的意象置换为同类或相似,而主题大致保持不变。

试以《拟涉江采芙蓉》与原诗进行对比: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佚名《涉江采芙蓉》[3]上山采琼蘂,穹谷饶芳兰。

采采不盈掬,悠悠怀所欢。

故乡一何旷?山川阻且难。

沉思锺万里,踯躅独吟叹。

——陆机《拟涉江采芙蓉》[4]可以看出,陆机所拟之诗,于外在形式上完全遵从原诗。

五言八句,每一句中的意象都是对应的。

“涉江”变为“上山”,“芙蓉”变为“琼蘂”,“兰泽”变为“穹谷”,“芳草”变为“芳兰”,连句式都是一样的。

而从第三句起,陆机又不再完全照搬古诗的形制,而改为“意同而形非”。

第三四句表达“采摘了鲜花,怀念起远人”的意义;第五六句表达“回乡的路途是多么遥远”;末两句则表达“思念而不见”的感伤之情。

如此精细、工整、严密的模仿,使得陆机成为“拟古”史上的第一家。

陆机《拟明月何皎皎》对原作艺术上的创新

陆机《拟明月何皎皎》对原作艺术上的创新

陆机《拟明月何皎皎》对原作艺术上的创新作者:唐冰来源:《大观》2015年第06期摘要:陆机的拟作诗不仅是蹈袭原作,更是在学习原作的基础上的创新和变革。

他的《拟古诗》被钟嵘的《诗品》列入“五言之警策”,可见创作水平之高。

笔者就从陆机的《拟明月何皎皎》入手,分析其与原作在艺术上的创新。

关键词:拟作;艺术;创新拟作诗,即模仿古人诗作形式的诗歌,既保留了原诗的特点又融入拟作人的艺术风格,并因为不同的时代背景融入不同的主题,是“重温过去,参与现时”[1]的一种创造性的诗作体验。

拟作在魏晋时期很兴盛,陆机《拟古诗》的代表作《拟明月何皎皎》,相较于《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创新。

这些创新恰好体现了陆机创作中“袭旧而弥新”[2]的特点。

(下文中《拟明月何皎皎》都用《拟》代替,《明月何皎皎》用《明月》代替。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无名文人整理民歌而创作的短诗。

语言上经过文人的锤炼,摆脱了口语化的粗鄙,呈现出浅显易懂、简单质朴的语言特点。

《明月》没有艰涩难懂的字眼,没有独特的意象,妇人思念远游的情人,辗转反侧不能安眠,接着起徘徊,终因为彷徨而回到室内。

这样“出”与“入”的复杂动作和蕴含的感情变化,仅用短短五句诗娓娓道来,可见《明月》语言高度的概括性。

《拟》诗继承了《明月》的凝练。

“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点出此时已是萧瑟的秋季,而“绕”突出了因游宦久不归家所产生的像穿堂风一样在身边不散的忧愁。

同样是写相思怀人,《明月》只是平铺直叙描述思妇在月下怀人的情景。

而陆机“修辞尚雅、练,一洗口语的鄙质”[3],创作的《拟》就更具有文采。

首先,是意象上的独特。

两首诗虽然都用“明月”引出相思之情,但《明月》除此之外并无其他意象,而《拟》出现了“寒蝉”、“高柳”这两个带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意象。

首先是“寒蝉”。

“寒蝉”特指叫声微弱临近死亡的蝉,出现在初秋。

接下来是“高柳”。

虽然“柳”常出现在描写春光的诗句中,但《拟》的背景已被“寒蝉”限定在初秋,所以这时的柳树早过了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甚至已经枯竭。

试论陆机的诗歌

试论陆机的诗歌

试论陆机的诗歌安海民1(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青海西宁810008)【摘要】陆机是西晋文学的代表作家,唐以后对陆机诗歌的评价多持否定态度,此种认识影响了现当代的几部文学史的编写。

因此,如何重新评价陆机诗歌的艺术特色与成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诗歌之要素,主要乃在于其所具有的一种感发之生命,因此衡量诗的重要标准,便当以其所传达的感发生命之质量,及其所传达的效果之优劣为根本依据。

本文据此并结合文本探讨了陆机诗歌的艺术特色与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陆机;陆机诗歌;艺术特色与成就陆机被称誉为“太康之英”,受到了其时代的推崇,然自唐代否定六朝文学起,陆机及其诗歌创作往往遭到评论家的诟病,如宋人张戒《岁寒堂诗话》云:“建安陶阮以前诗,专以言志;潘陆以后诗,专以咏物……,雕镌刻镂之工日益增,而诗人之本旨扫地尽矣。

”[1]明王世贞《艺苑卮言》云:“陆士衡之‘来日苦短,去日苦长’,……语若卑贱,而亦实境所就,故不忍多读。

”又云:“若陆机《辨亡》、傅玄《秋胡》……令人一见匿笑,再见呕秽,皆不免为盗蹠、优孟所訾。

”[2]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士衡旧推大家,然通瞻自足,而绚采无力,遂开出排偶一家。

降自齐、梁,专攻对仗,边幅复窄,令阅者白日欲卧,未必非陆氏滥觞也。

”[3]此种观点一直延续到现当代,几部流行的文学史著作中,更是将陆机的诗歌目为形式主义代表,加以否定与鞭挞,即就是新近出版的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而言,在论述陆机时也认为:“西晋诗坛以陆机、潘岳为代表,讲求形式,描写繁复。

辞采华丽,诗风繁缛。

”[4]因此,作为西晋太康文学的代表作家陆机,其诗歌创作到底有何特色与成就,仍有继续研讨的必要,笔者不揣简陋,撰此文就此问题试加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一据金涛声点校的《陆机集》所载,现存陆诗有九十首﹙辑录的佚诗不计﹚,其中,乐府诗四十八首,拟古诗十二首,公宴、赠答、招隐等徒诗三十首。

综观陆诗,我们将其表达的思想情绪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描写统治者的功德和同僚友朋的诗酒唱和。

中国文学名家:陆机的文学贡献

中国文学名家:陆机的文学贡献

中国文学名家:陆机的文学贡献陆机(798-850)是唐代文学家、书法家,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名家。

他的文学贡献体现在他独特的创作风格、精湛的诗歌和散文作品,以及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创作风格与思想内涵陆机的文学创作风格独特,他以豪放激昂的笔触和奇特的想象力而著称。

他的作品多采用极为华丽的辞藻、瑰丽的描写和充满张力的意象,给人一种浓烈的艺术感受。

他不拘一格的创作风格,在当时的文坛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并对后世文学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陆机的思想内涵也是他作品的一大特点。

他以对世间万物的热爱和人类情感的深刻洞察为基础,通过诗歌和散文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看法。

他着力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人类应当追求内心真实的情感和精神上的自由。

二、诗歌作品陆机以他的诗歌作品享有盛誉。

他的诗歌思想丰富、表达深刻,它们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意象,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变化和文化的融合。

他的诗歌主题广泛,既有咏史抒怀的作品,也有对自然景物和人情社会的描绘。

他的诗歌语言华丽,意境独特,既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又能触动人们的心灵共鸣。

《送李评事归蜀》是陆机的一首代表作。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思念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中写道:“明朝春草生,秋夜月明人。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抒发了人对生命短暂和离别的思考。

三、散文作品陆机的散文作品同样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他的散文描写细腻,情感真挚,把世俗生活与哲学思考相结合,展示了他独特的人生观和物质观。

他的散文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上的丰富性,而且具有思想上的深度。

《酒中八仙歌》是陆机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品。

文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通过对八仙仗酒豪情的描写,他展现了对人生享乐和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人性的思考。

四、对中国文学的传承与发展陆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同时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传承者和发展者。

陆机对文学的构思与创作

陆机对文学的构思与创作

陆机对文学的构思与创作陆机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文学家和学者,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极力宣扬文学的地位和价值,精心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学和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 陆机对文学的构思和价值陆机认为文学是“治术之源、道德之基、舞文之伎、礼乐之表”,是维系社会道德风尚的重要手段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他强调文学必须具备的三个方面:内容必须富有真理、美感和价值;形式必须崇尚平衡、简洁和通俗易懂;作品必须真实反映生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他还认为,文学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实用性的技术,可以为社会提供真知灼见、激发民智和开拓思路。

2. 陆机的创作思路和风格陆机在写作时注重真实和自然,认为文学作品应当真实反映生活,传达作者的心情和感受。

他还强调作品要体现艺术的感染力和冲击力,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感悟。

在诗歌创作方面,他提倡“先感而后言”,让灵感自然涌现,把人生所感所见表露出来。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平易近人,轻快灵动,深受读者喜爱。

在文学创作中,陆机的主题和内容涉及了政治、历史、爱情、自然、哲学等各个方面。

他尝试过创作史诗《鴈台夜泊》、怀古诗《陈州大橡树》等重要作品,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同时,他还倡导文学写作要有思想,要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观点,如在《让国同大率论》中提出了“为百姓者择不穷”、“舍轻击重”、“礼义之观必容商虞”等理论,对国家治理和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陆机对后世文学和学术研究的影响陆机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之一,他的文学思想和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的文学创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他的诗歌和散文写作涉及的主题广泛,涉及到了政治、历史、自然、人生哲学等方面,为后世文学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陆机的学术成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

他提出的文学创作原则和对文学价值的认识深刻而见解独特,对后世文学批评和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陆机诗歌的特点

陆机诗歌的特点

陆机诗歌的特点
陆机诗歌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抒情真挚:陆机的诗歌深受爱国主义情感的影响,除了赞美祖国和
其统治者外,还表达了对亲人、朋友、恋人的真挚感情,以及对自然景色、美好生活的热爱。

2.文采华丽:陆机是文学全才,精通音乐、绘画、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因此他的诗歌语言优美、华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

3.遣词造句含蓄:陆机的诗歌注重意境,他擅长使用富有意象色彩的
词汇,情感显得含蓄而深刻,意境优美而清新。

4.技巧娴熟:陆机的诗歌技巧娴熟,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情感,如
比喻、拟人、夸张等,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又不失诗歌的美感。

5.思想深邃:陆机的诗歌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考。

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人类生存和社会道德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
会的思潮和文化面貌。

“但工涂泽”到“词旨敷浅”--论陆机乐府艺术的得失

“但工涂泽”到“词旨敷浅”--论陆机乐府艺术的得失

6 5・
总结 , 而这种坎坷 的人生经 历 , 动荡 的社会环境 让他对 人 世艰难的更深认识 。其 《 君 子行》 云: “ 天道 夷且简 , 人道 险
为 容 吸 收 乐 府 民 = l j ( 清 新 畅 达 的 风 格 ,除 r个 别 僻 字 之
人诗歌中的重要主题。如 : “ 天地无期竟 , 民生甚局促” ( 刘 桢《 诗》 ) ; “ 人生一世间 , 忽若 暮春草” ( 徐干《 室思诗》 ) ; “ 良 时忽一过 , 身体为土灰 ” ( 阮璃《 七哀诗》 ) 等等 。
陆机 是重 于向前代学 习的作 家 ,他的大部分拟乐府 , 都是敷衍前代旧题 旧意而作 , 较少 自己的发挥与创见 。因 此, 他的很大一部分 乐府作 品中 , 也 继承 了建安 以来 的诗


主 旨上呈现 出更为世俗的面貌
在 四十三岁之 时 , 就 被卷入残酷 的政 治斗 争 , 最终被戮 身
陨。明代作家张溥所谓“ 冤 结乱 朝” , 是对陆机坎坷一生 的
在建安 两晋时期 , 韶 光 易逝 、 人生短暂 之慨一 直是 文
【 作者简 介】 辛晓娟 ( 1 9 8 1 一 ) , 女, 四川成都人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博 士, 研究方向 : 魏晋隋唐五代文学。
患于不才 ; 至子为文 , 乃患太多也。” I 2 1 这个评价一方面高度
赞扬 了陆机的纵横之才 , 但一方而也可以解释陆机诗 文 中 雕饰过繁 , 枝蔓过多的“ 深而芜” ( 同上 ) 的缺点。“ 陆士衡翩 翩 秀藻 , 颇见才致 , 无奈俳弱何。” 平原五言乐府 , 一味排 比敷衍 , 问多硬 句 , 且踵 前人 步伐 , 不能流露性 情 , 均无 足
浅, 集 中体 现在陆机对 社会现实 隐忍逃避 , 将人 生寄 托在

谈陆机的创作论

谈陆机的创作论

谈陆机的创作论陆机,字道南,晋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被誉为“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对于中国文学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陆机的文学思想、创作观念和创作方法三个方面来谈论陆机的创作论。

一、文学思想陆机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文学的认识和理解上。

他认为文学是一种对人类生活和情感的表达和反映,是一种有灵魂的艺术形式。

他在《文赋》中提到:“夫文者,人情之所深藏也,语言之所难尽也。

”他认为文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表达出人类深藏的情感和内心的感受,能够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此外,陆机还提出了“文化即人性”的观点,认为文化是人性的体现和反映。

他认为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人类的精神追求。

他在《文赋》中说:“文化者,人性之所以高升也。

”他认为文化是人性的升华和提高,是人类精神追求的体现。

二、创作观念陆机的创作观念主要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中。

他认为文学创作应该具备“清新、自然、真实、生动”的特点。

他在《文赋》中提到:“文章之所以为良,清新自然,真实生动。

”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表现出自然的美感和真实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美好。

此外,陆机还提出了“以情感为中心”的创作观念。

他认为文学创作应该以情感为中心,通过情感的表达来传递作品的主旨。

他在《文赋》中说:“情感者,文章之中心也。

”他认为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只有通过情感的表达,才能真正地传递作品的主旨和思想。

三、创作方法陆机的创作方法主要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

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情真意切、语言简练”的特点。

他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诗歌作品往往以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为主题,通过对自然和人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此外,陆机还善于运用修辞手法,通过反复的修饰和点染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他的文学作品通常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能够深入人心,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探究陆机《文赋》的文体观念及其在文体学上的意义

探究陆机《文赋》的文体观念及其在文体学上的意义

探究陆机《文赋》的文体观念及其在文体学上的意义陆机(261-303年),字求实,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文论家。

《文赋》是他最著名的文学理论论著之一,也是中国文论史上具有较高地位的作品之一。

在《文赋》中,陆机提出了自己的文体观念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陆机的文体观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韵”,即文学作品必须有一定的韵律,才能在听觉上产生良好的效果,使人耳目一新;二是“调”,即文学作品的节奏要协调准确,如同音乐的旋律一样,才能体现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感情;三是“意”,即文学作品应该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意义,才能真正抓住读者的心灵,产生深刻的共鸣。

在这三个方面中,“韵”和“调”可以看做是形式上的要素,而“意”则是内容上的要素。

陆机认为,形式和内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只有在形式和内容都达到了高度的协调和统一,文学作品才能达到真正的艺术境界。

这种文体观念,不仅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于今天的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也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它强调了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性,在当今文学创作中,这种观念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应用。

其次,它还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标准,即判断一个文学作品的好坏不仅仅要看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还要看其形式是否优美、整齐、协调。

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审美标准,才使得中国古代文学在历史长河中屹立不倒,并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文体学上,陆机的文体观念更是至关重要。

他认为“韵”是文学作品形式的核心,因此,在文体学上,特别是在诗歌创作中,切实保持“韵”的感受和体验,是创作优美诗歌的关键。

此外,他还提出了“八股文”是文学领域中的“害虫”,应该坚决予以扼杀。

这表明他对于传统文学形式的挽救和改革有着深切的关注和思考。

综上所述,陆机的文体观念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文学理论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当今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略论陆机诗歌在结构上的创新

略论陆机诗歌在结构上的创新

时命 , 出来做 事 , 由于 世途 险恶 , 饥寒 交迫 , 没有 保 持
住 高 风亮节 。志士屈 节 从 俗 , 有 所 得 吧?但 诗 人 该
《 虎行 》 例 。乐府 古辞 : 饥不 从 猛 虎行 , 不 从 猛 为 “ 暮 野雀 栖 。野 雀安 无巢 , 子 为谁 骄 。 用 单 层 结 构 提 游 ” 出一个 普遍 性 的人生 告诫 。魏 文帝 曹丕 和 明帝曹 睿
演变的一个侧面 。
关键词 : 陆机诗歌 ; 结构 ; 繁复 ; 密 严
中图分类号 : 0 16 2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6 4—3 3 ( 0 1 0 0 8 0 17 3 4 2 1 ) 3— 0 0— 3 收稿 日期 :0 1— 3—1 21 0 2
作者简介 : 王林莉 , , 女 河北庄河人 , 鞍山师范学院讲师 , 硕士。
●中国文学研 究
略 论 陆 机 诗 歌 在 结 构 上 的 创 新
王 林 莉
( 山师范学 院 中文系 , 鞍 辽宁 鞍 山 14 0 ) 10 5

要: 魏晋 时期诗歌 的语 言和结构等艺术形式开始受 到人们 的重视 , 太康 文学 的代 表人物 陆机 的诗歌结 构
具 有与汉魏古诗不 同的特点 : 繁复化和严密化 。通过对陆机 诗歌 的结 构特点 和形成 原 因的分析 , 以展 现 出古诗 可
耿介 怀 , 俯仰 愧 古今 。
诗 歌开篇 以 “ 不 饮 盗 泉 水 , 不 息 恶 木 阴 ” 渴 热 , 来 比喻 正直耿 介之 士 当慎 于 出处 , 并解 释 其原 因 , 指
出志士 有所 用心 。但 接 着 笔 锋 就 一 转 , 志 士 迫 于 写

而 陆机 的诗 歌往 往 内容 丰 富 , 构 曲折 。试 以 结

陆机诗歌的艺术成就

陆机诗歌的艺术成就

陆机诗歌的艺术成就
陆机(原名荆躬),是中国南朝时期文学家之一,他的诗歌创作在南朝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艺术成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独特的写作风格:陆机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气势磅礴为特点,注重表达诗人的个人情感和主观感受,采用雄浑雍容的笔调,使他的诗歌在南朝诗坛上独树一帜。

2. 精湛的艺术技巧:陆机的诗歌展现了高超的艺术造诣,他擅长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排比等,使诗歌充满音韵美和节奏感,使读者产生美感和共鸣。

3. 主题丰富多样:陆机的诗作涵盖了纪实、抒情、咏史、咏物、田园等多个主题。

他善于运用自然景物、历史典故以及个人情感等元素,通过描绘细腻的形象和文字浓郁的意境,表达诗人对人生、社会现象以及时代变迁的思考和感受。

4. 创作灵感来源多元化:陆机的诗歌创作灵感多来自他自身的人生经历、亲眼目睹的历史事件、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等。

他以自己的独特视角,以及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力,创作出真实、鲜活而又富有哲理的作品。

5. 影响力与传承:陆机的诗歌成就不仅在南朝时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对后世文学创作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后世多次编纂入古代文集,成为南朝文学瑰宝的一部分,同时也为后世的诗人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和技
巧,也成为后世文坛的一个重要流派,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体来说,陆机的诗歌艺术成就表现在他独特的写作风格、精湛的艺术技巧、丰富的主题内容以及多元化的创作灵感等方面。

他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南朝文学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陆机诗歌的特点范文

陆机诗歌的特点范文

陆机诗歌的特点范文陆机(261年-303年),字子明,东晋末年著名的文学家、诗人。

他的诗歌以纯正的文辞、精湛的艺术技巧为特点,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个人情感等多个主题。

下面将从题材、艺术手法、形式结构等方面介绍陆机诗歌的特点。

首先,陆机的诗歌题材广泛,充满多样性。

他的作品涉及政治、社会、自然、人生哲理、地理风物等各个领域。

例如,他曾写过揭露官场黑暗的《庐山谣》、抨击官僚腐败的《天台山》等政治题材的诗,并通过微妙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社会风貌和人性的丑恶。

同时,他也有很多描绘自然景物的作品,如《庐山谣》,其中描写了庐山美景,给人以别样的感受。

此外,陆机还有一些表达个人情感和人生哲理的诗歌,如《途中与友人见赋序》、《山居》等,透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对人生境遇和人性困境的思考和感悟。

其次,陆机的诗歌以辞章华丽、寓意深远为特点。

他善于使用美丽的辞藻和形象的描写,能够将抽象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具体的事物形象化,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他的诗歌中常以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等作为意象,通过细腻描绘和精心安排的诗句,营造出理想化的诗境。

例如,《庐山谣》中描写了庐山的山川美景,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寓了对社会现实的刺痛,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同时,陆机的诗歌常常有着深意和启迪,他以微妙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巧妙地表达个人的愿望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例如,《天台山》中以山势峻峭、受压变形的比喻,抨击了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并表达了对清廉正直的期望。

此外,陆机的诗歌在形式结构上也具有一定特点。

他的诗歌多采用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这两种形式,以简洁明了的句式和韵律节奏,使句子流畅优美,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其语言通俗易懂,采用的修辞手法多样,如直接比喻、拟人、设色等等,使诗歌更富有表现力。

此外,陆机的诗歌字句优雅且表达准确,融质感于声音,形象于情感。

通过细节描写、对比烘托等手法,使诗歌更具戏剧性。

他注重音韵的协调,追求对诗句的完整和平衡感,以达到整体的美感。

陆机对文学的构思与创作

陆机对文学的构思与创作

陆机对文学的构思与创作陆机(261-303),字文启,东晋末年文学家。

他是东晋末年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才子之一。

陆机的构思与创作,展示了他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情感。

陆机的创作以诗歌和文辞为主,他的作品以咏史、山水田园、抒怀、议论等多种题材为主。

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也有细致婉约的。

他的诗歌作品以其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而闻名。

他善于运用夸张和对比手法,表达他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著称,常常能够触动人心。

陆机的构思源于他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他对社会的不公和腐败感到愤慨,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民的关怀。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民众苦难的描绘,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唤起人们的思考和意识。

他的作品中也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类的关怀与敬畏,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性的表达,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类的悲欢离合。

陆机的创作也受到了历史和文学的影响。

他热爱历史,深入研究过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和文学,他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表达充满了敬意和独特的见解。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了历史典故和人物,他通过对历史的重新演绎和诠释,展示了他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

同时,他也受到了前人文学作品的启发和影响,他善于借鉴和吸取前人的优秀作品,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陆机的创作还体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他对文学的研究和创作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语言和形式的精心处理和塑造。

他追求文学的美感和艺术性,他注重细节和细腻的描写,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他对文学的热情和对艺术的追求。

陆机的构思与创作体现了他的独特个性和才华,他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展示了他对社会和人类的关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陆机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他的创作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对人类思想和情感的珍贵记录。

―16偶句以外其他篇什中对偶句均...

―16偶句以外其他篇什中对偶句均...

论陆机的诗歌及其评价摘要作为西晋文学的著名代表,陆机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千载以降,人们对陆诗的理解和接受却分歧颇大:唐代以前的学者对它多有褒赞;宋代以后又批评甚多;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以前对陆诗的批评,不少学者作过翻案文章。

本文试图在全面梳理历代对陆诗不同评价的基础上,对陆机诗歌在艺术形式及情感表现方面的开拓创造及其得失进行具体探讨,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在艺术形式方面,陆机提出了“绮靡”、“贵妍”等主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与之相应,陆诗在语言、结构及表现方式诸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丽密典雅、体态华美的诗风。

这就突破了汉魏以来古朴浑成的诗歌面貌,将中国诗歌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由此言之,唐代以前对陆诗艺术形式方面的赞赏,是有眼光的。

在情感表现方面,陆机虽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的主张和“悲”、“雅”的审美标准,但他并未将这些理论完全贯彻到他的创作实践中。

许多“亦步亦趋”的摹拟,不少勉强而作的应制、赠答,以及对铺陈、华美文辞的讲究,使得陆诗在情感表现方面总体显得真挚不足,难以产生广泛的共鸣,这也妨碍了陆诗登上诗歌艺术的最高殿堂。

因此,宋代以后对陆诗情感表现的批评,除去其中某些迂腐之见外,基本上是中肯的。

审视陆机诗歌创作的得失,对人们如何处理诗歌创作中形式与情感、摹拟与创新的关系,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而反思千百年来对陆诗褒贬不一的评价,对我们今天的古典诗歌研究亦会启迪良多。

关键词:陆诗绮靡繁复真挚深厚On Lu Ji’s Poetry and Its AppraisementABSTRACTAs a well-known delegate of the Westward Jin’s Literature, Lu Ji’s poetry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meaning. People have had a lots divergences about its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 since a thousand years. It received high praise before Tang Dynasty. But it received much unfavourable criticism after Song Dynasty. And many scholars have made reversed articles aiming at previous criticisms of it since 1980’s. In this essay, I will try studing particularly creation and success or failure of Lu Ji’s poetry in the respect of artistic form and feelings expression on the base of reviewing more comprehensively different judgements about it.In the aspect of artistic form, Lu Ji put forward the idea that a poem is sensuously intricate and honors the alluring, having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meaning. Correspending to it, he made active explorations in language, structure and expression way. It forms a beautiful, dense, elegent and gorgeous poetic quality. So it has broke through the unsophisticated and integrated poetic appearance since Han and Wei Dynasty, and has advanced Chinese poetry to reach a new period. For this reason, it is reasonable that Lu Ji’s poetry was affirmed in the artistic form before the Tang Dynasty.At the side of feelings expression, Lu Ji posed the view that the poem follows from the affections and is sensuously intricate, and the “strong” and “dignified” emotional appreciating standards. But those theories were not all put into execution. These factors ── imitating perfectly much, usually writing reluctantly, as well as pursueing eluborate and gorgeous language ── make Lu Ji’s poetry deceitful enough. So it can’t resonate widely and mount the highest hall of poetry. Thus those criticism concerning emotional criticisms of Lu Ji’s poetry is pertinent basically except some obsolete views.It is deep hinting meanings to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 between form and feelings ,the relation between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 ,looking closely at Lu Ji’s poetry. And it gives much enlingtment to our study of classical poetry ,reviewing different appraisement since a thousand years.Key word : Lu Ji’s poetry gorgeous heave and complicatedcordial profound目录引言 (1)一、历经千年,褒贬不一——论陆机诗歌评价的变迁 (1)1、西晋至唐,陆诗备受褒赞 (1)2、宋至明清,对陆诗贬多褒少 (2)3、上世纪初至80年代初期,陆诗以“形式主义”受到批判 (4)4、80年代中期以来陆诗评价的新变化 (5)二、举体华美,妙绝汉魏——论陆诗在艺术形式美上的创造 (6)1、绮靡、贵妍——陆机理论上对艺术形式美的追求 (6)2、举体华美——陆机创作中对艺术形式美的实践 (8)3、对唐以前推崇陆诗艺术的审视 (19)三、摹拟、造情,真挚不足——论陆诗的情感表现 (21)1、陆机理论上对情感表现的认识 (21)2、陆机创作实践中情感表现之不足 (22)3、对宋以后批评陆诗情感的审视 (29)四、论陆机诗歌创作的启示 (30)1、诗歌创作应“以情纬文,以文被质”。

论陆机诗歌的艺术

论陆机诗歌的艺术

论陆机诗歌的艺术
李秀花;孙志璞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2(000)004
【摘要】陆机诗歌体制多样,其七言诗的创作为该种诗体获得正当诗坛地位及成熟作出了贡献;富有藻采,主要表现在大量运用对偶、事类、比喻等处;具有强烈的人工色彩;总体风格是雄整.
【总页数】4页(P5-8)
【作者】李秀花;孙志璞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200436;燕山大学中文系,河北,秦皇岛,066004【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对偶·通感·秀句·影响——济慈与陆机诗歌艺术比较研究 [J], 张鑫
2.论陆机诗歌艺术成因——从诗体继承与文体影响角度的考察 [J], 袁丁
3.陆机诗歌用赋考略 [J], 程景牧
4.从"太康之英"到"百代文宗"——两晋南北朝隋唐陆机诗歌接受论 [J], 陈璐
5.论陆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J], 傅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陆机诗歌的“绮靡”风貌

论陆机诗歌的“绮靡”风貌

作者: 冯源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出版物刊名: 湖北社会科学
页码: 130-137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6期
主题词: 西晋;陆机;诗歌;绮靡
摘要:从艺术形式着眼,陆机诗歌的“绮靡”风貌主要基于三个层面的建构:其一,辞采清绮。

陆诗造语清雅、设色清绮,崇尚文言、成词,且讲究练字,着意塑造清澄、静美之意境。

其二,流韵绮靡。

陆诗根据情感需要决定句中平仄和句尾用韵,用平缓之声韵抒发哀而不怨之情,用抑扬顿挫之声韵表达怨诽之意,声调沈郁、蕴蓄,有幽咽、低徊之风貌。

其三,析文绵密。

析文指文字上的对偶,陆诗对偶数量多,且种类繁富,呈现出整饬之美;析文亦有剖析之义,在结构上,表现为铺衍,在句法上,表现为绵密,陆诗整体呈现出"细密"的风貌。

这些审美质素共同构成了陆机诗歌的“绮靡”风貌。

陆机的诗歌

陆机的诗歌

陆机的诗歌一、简介诗人陆机(261年-303年),字襄阳,少时为玉壶清绝之人,才思敏捷,擅长谱曲作诗。

陆机的诗歌以婉约清新、含蓄深沉著称,被誉为东晋时期的“琼楼玉宇一代才子”。

二、陆机的代表作品2.1《咏史》《咏史》是陆机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共分为九篇,分别记述东汉末年桓、灵帝及黄巾起义、天下诸侯鼎立、董卓之乱等历史事件。

诗歌中,陆机运用娴熟的辞章,将历史人物塑造得生动形象,同时融入了自己对历史转折点的思考和感慨,流露出对乱世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2.2《秋夜将晓》《秋夜将晓》是陆机晚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对秋夜寂寥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留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中以凄婉的语言唤起人们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让人对生命的脆弱和瞬息万变有了更深的感悟。

2.3《招魂》《招魂》是陆机创作的一篇白话诗,以追忆已故父亲的情感为主题。

诗人凭借敏锐的感受和细腻的描写,将亡父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诗中,陆机借鉴了祭祀礼仪的形式,使作品既具有文学艺术的价值,又表达了对父爱的深深的怀念和敬仰。

三、陆机诗歌的特点3.1 婉约清新陆机的诗歌以婉约清新著称,他的诗作充满了柔情和温婉之美。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抒发,让作品散发出一种清新唯美的气息。

3.2 含蓄深沉陆机的诗歌常常表达出一种含蓄深沉的意境,诗言志在志士,隐逸无闻,淡泊名利,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纷扰世事的疲倦。

3.3 情感丰富陆机的诗歌中充满了丰富的情感表达,既有对友情、亲情的真挚的写照,也有对时代动荡和社会现象的思考。

他通过诗歌,将自己的情感与社会背景相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性。

3.4 自然描写陆机的诗歌常常运用自然景物作为修辞手法,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他以鲜明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四、陆机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陆机的诗歌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赞誉,在东晋时期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歌诗》 文长不 引) ( 对照 , 就会发现 , 前者与后 者 的 风格 非 常 相 似 ,明显 地 受 其 影 响 。陆机 喜 欢 当 代 民
歌 , 在其 影 响 下 大 胆 创 作 了较 多 的七 言 歌 诗 , 破 并 冲 了 当 时人 们 对七 言诗 “ 小 而俗 ”( 玄 《 四愁 诗 体 傅 拟
LI Xi —h a u u S | 甩 N h p l『 【 z iu
(c ol f i rl r hn hiU i ri ,h n ,0 4 6 asa nvr t 0 6 0 C ia Sh o o Lt a A t S a g a nv s y sag e s e t 2 0 3 Y nhnU ie i 6 0 4 h ) s y n
Ke r s L i p e s a t y wo d : u J; o m ; r Ab t a t Th tl fL i s p t i vr d hs ra o f I a oms a o tb t nt i kn yegi n rpr sr c : e sy e o u j ‘ o r s a e . i cet no —y pe sacnr u o t s ido s l a e y i i Q n w i i Oh f t n gpo e i

陆 机 诗歌 的体 制
陆机 现 存 19首 诗 歌 的体 制 多 样 , 五 言 诗 、 1 有 四
言诗 、 言诗 、 七 六言诗、 杂言诗。其 中五言诗 最多 , 有 8 2首 。我 们 来 看 其七 言诗 《 年歌 )o首 。 百 1
《 年 歌 》1 每首 篇 始 三 字 ,为该 篇 的 提 示 , 百 0首 说 明该 篇 要 叙 写 的对 象 ,下 文 七 言 句 便 叙 写 之 。 我
论 陆 机 诗 歌 的 艺 术
李 秀 花 , 志璞 孙
( 海 大学 文 学 院 , 海 ,0 4 6 燕 山大 学 中文 系, 北 秦 皇 岛 0 60 ) 上 上 2 0 3 河 6 0 4
[ 键词] 关 陆机 ; 歌 ; 术 诗 艺

要] 陆机诗 歌体 制 多样 , 七言诗 的创 作 为该种 诗体获得 正 当诗 坛地位及 成熟作 出了贡献 ; 其 富有 藻采 , 主要
陆 机 诗 歌 在 艺 术上 有 其 特 色 ,取 得 了 较 高 的成 就 ,在 中 国文 学史 上 占有 较 为 重 要 的 地 位 ,但 历 来 对 陆机 诗 歌 艺 术 研 究 不够 ,本 文 拟 对 此 作 出较 为全 面、 入的探讨。 深

们 的这 些诗 歌 都 不 如 陆机 《 百年 歌 》1 表 达 得 流 0首 丽 生 动 ,并 且 每 人 七 言 诗 歌 的 数 量 除傅 玄 外 都 少 得 多。 陆 机 的 《 年 歌 》 0首 取 得 了较 高 成 就 , 同 于 百 1 不 同 时代 的其他 文 人 七 言诗 歌 , 究其 原 因 , 他 善 于 向 是 民歌 学 习 。我们 将 《 年 歌 》 吴 地 古 辞 、 时 《 百 与 晋 白纶
维普资讯
( y Ju 齐l 哈 尔iia Un》ri ( h& S cS ) o 《a齐 f qh r 报ies学 社 会 科 学 c n r o Q 大 学 学 v 哲t P i o 版 i)
20 0 2年 7月
Jlv 20 2 I . 0 l
们 把此 1 当作七 言诗 , 0首 而不当作 杂言诗 。我们 来
看 其 第二 首 :
二 十 时 , 体 彩 泽 人 理成 , 目的偏见 , ) 显示 出了创新 的精神。他是魏 、 西晋两
代 向鲜 活 的 民歌 学 习 而 取得 较 为显 著 实绩 的 少 数 人

p a e i o t i l sa d r e i g L i o l¥a e f we y wi n n t e i al s o s a d a a o is a d sr n l ri ca . h l c n p e i c r e p nn . u j ’ p e n r o r t ma y a t ss l in c c n i s l h i h . u n n lg e to g y atf i1 T e n i g n r ]sy e o u j ’ o ms i c mp r t e y ma nfc n . e a a d  ̄ i ca . e e a tl fL i S p e s o a a v l g i e t r g lra i i n i f i1
之一 。
服 冠 带 丽且 清 , 车骏 马 游都 城 , 光 高谈 雅 步 何 盈 盈 。 清 酒 将 炙奈 乐何 ! 酒 将 炙奈 乐何 ! 清 叙 写清 晰生 动 ,风 格 明丽 流畅 ,具 有 较 高 的 艺
在 陆 机 之前 ,七 言诗 也 是 存 在 的 。汉 魏 时 期 歌 谣存 在 的重 要形 式 便 是七 言体 ,但 这些 歌 谣 篇 幅 短 小 , 首 大 多数 为 一 句 至 三 句 。相 较之 下 , 期 文 人 每 此
表 现在 大量运 用对偶 、 事类 、 比喻 等 处 ; 具有 强烈 的人 工 色彩 ; 总体 风格 是雄整 。
[ 图 分 类 号 )2 7 2 [ 献 标 识 码 ] 中 t0 .2 文 A [ 章 编 号 ] o 8—2 3 (0 2 0 文 1o 6 8 2 0 )4
On Lu J ’ e t i SPo msAr
术价值。这大体上可代表 其它 9 的面貌 。与陆机 首 同时的傅玄 、 张翰 、 张载等人都写过七言诗歌 , 但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