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中认知法教学模式的应用
认知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学 为主 , 教师不仅 要在课 堂上 帮助学 生掌 握外语 知识 , 培养 运 用外语 的能力 , 重要 的应是教 给学 生科学 的 自学方法 和 更 自学能力 , 使学生 具有 自主的学 习态 度和 自学 自修的方法 。 3 认知教学 法在 大学英语课堂 中的具体 实践 3 1 多样化 的课 堂教 学 内容 .
了进一步的提 高 。然 而, 学生无 法进行跨 文化情境下无障碍 交流是英语课 堂教 学 中的 一个极其 普遍现 象。笔者 总
结个人 多年教学经验 , 出建议——将 认知教 学法应用在教 学实践 中来缓 解学 习知识与 实际应 用之间的矛盾。 提
关键词 : 知教 学法 ; 认 大学英语 ; 高等教 育
中图分类号 : 6 2 0 G 4 .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64— 3 1 2 1 ) 1 10—0 17 6 4 (0 1 O —0 2 2 同要求 , 不 同的时 间框 架 下 , 他 的能力 、 在 从 水平等 出发 , 才 能找 出一种较好 的教学方法 。
2 l世纪 是全 球化 的时代 , 全球 经济 一体 化 的步伐在 加 快, 世界 范围内的交流 与合作 日益增 多 , 用人 单位 对就 业人
是认 知教学法 的基 础 , 但训 练和培养学 生如何应 用规则进 行 创造性 的语 言活动并 获得语 言 能力 才是认 知 法 的核 心 和最 终 目的。认知法 主张语 言 活动 是一 种受 其 自身 内部 规则 支 配的创 造性活动 ; 视对 语 言的 规则 , 别重 视对语 法 规则 重 特 的理解 , 主张在理解 的基 础上 进行 语 言活 动 ; 语音 和文 字的
员的素质要求提高 了。社会对 高校毕业 生素质 的高要求 , 也 是对大学英语教 学提 出 的更 高 要求—— 外语 教学必 须 注重
口语实践认知法在大学英语课中的应用

口语实践认知法在大学英语课中的应用作者:赵芳王艳坤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年第06期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基本停留在课堂上老师讲解课文,分析语言知识点,学生被动机械的作笔记,死记硬背的阶段。
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充分的交流,因而课堂气氛显得沉闷乏味,学生对英语课没有兴趣。
而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应是一种师生互动的交际模式。
老师不应该仅仅只是知识的提供者,还应该能够激发学生在课堂中参与交际的积极性。
一认知法理论概述认知法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
最早提出此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J. B. Carrol),他认为认知法是语法翻译法的一种变体。
认知法与语法翻译法的本质区别就是这些语言知识(语法、词法、句法)不是完全由教师讲授出来的,而是提倡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去观察、归纳,并通过实际的交流进行灵活的运用。
是既强调知识和理解也强调技能操练的一种更为科学的外语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教学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积极学习的态度,增强其学习信心,保持其学习兴趣。
认知法重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智力作用,重视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感知,重视培养学生实际的、全面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认知法认为,语言是一种受规则支配的体系;语言的学习是一种以规则为基础的创造过程;掌握语言的途径:一是对规则的发现(Discovery),一是对语言规则的创造性活用(Creativity),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地运用规则的能力。
认知法强调教师要能容忍学生的错误。
语言习得的过程是“应用—纠正—应用”,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教师要能容忍学生们的错误,并能帮助他们进行改正。
发现错误时不是见错就改,而应是分析、疏导和改正。
认知法的优点是在理解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操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得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认知法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口语实践中的应用大学英语课上涉及口语训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对话练习、就课文提问、背诵段落,转述课文等。
认知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现代意义

认知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现代意义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信息交流的加速,学习外语逐渐成为了当代青年的必修课,而作为教学方法的认知教学法也越来越受到了重视。
本文将从现代意义的角度,探讨认知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认知教学法的简介认知教学法是指将学生视为一个“认知处理者”,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注重教师的引导与辅助,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该教学法强调探究性、互动性、个性化和终身学习的概念,以促进学生的认知理解和能力提高。
1.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传授者和指导者的双重角色,而认知教学法则更多地强调帮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主体性。
采取认知教学法能够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从而在非正式的学习场所获得更多的学习量和经验。
2.提升学生的思考与理解能力外语学习进行过程中,学生通常需要面对较多的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认知教学法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思维方式去探索学习经验,并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思考与理解。
通过对外语语法、语言规则等知识进行深层次的认知处理,学生们可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同时也增强了跨文化情商,培养了广泛而深刻的思维模式与方法。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外语教学往往要求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的交流,而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善于与人交往,灵活的运用语言进行沟通。
采取认知教学法,不仅能够使学生提高自身的思考和语言能力,更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让学生们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成长。
三、结语认知教学法对外语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代意义。
它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理解的能力,也强调了团队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
因此,采取认知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发展语言能力,培养跨文化素质和批判性思维,更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取得成功。
论认知法在大学英语自主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中的作 用 。 能 促使 教 师深 入 研 究 教 学 理论 , 能 既 又
帮助 其在 实践 过程 中充分 利用 其优 势展 开教学 。
一
、
认知 法及其 主要 特征
能 力 。认知法 反 对机 械模 仿 和死 记硬 背 , 倡通 过 提
产生于 2 0世 纪 6 0年 代 中期 的认 知 法 是 介 于
传统 的语 法 翻译 法 和 现在 盛 行 的 交 际语 言 教 学 法
之间 的一种 教学 法 。 知法 的理论 基础 是转 换生 成 认 语言 学 和认 知 心理学 。
受转换 生 成语 言学 理论 和认 知 心理 学 的影 响 ,
认知 法把语 言 学 习看作 是一 种智 力 活动 , 图在 教 力
生 通过语 言 活动 形成 认 知结 构 。反 对听说 领 先 , 认
为语 言的声音 与 文字 在 学 习活动 中相辅 相成 . 张 主 进行 听 说读 写的 全 面训练 . 强 调 四种能 力 齐头并 并
进 , 面发展 。 为语 言 习得就 是对 错误 的转换 、 全 认 假
设 、 证 的过 程 , 此要 求 教 师 正确 对 待 学 生 的语 求 因
挥学 习者 的 主观 能 动 性 ,通过 有 意识 地学 习 语音 、 词 汇・ 法 等 知 识 , 现 并 理 解 语 言规 则 , 而 在 、 语 发 从
步得 到 了发 展 和广泛 应用 。 种教 学模 式是 对过 去 这
传统 教学方 法 的改 革 , 其理论 基 础生 动反 映 出 了认 知法 的主要 特征 。 通过分 析认 知法 在具 体教 学实 践
第 3期
邱瑜毅 : 论认知法在大学英语 自主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3 9
探究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探讨了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提出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在分析了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理论基础、教学方法、实践案例分析、局限性和展望。
结论部分总结了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和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认知语言学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但也存在局限性,需要不断完善和拓展。
未来的研究应该深入挖掘认知语言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改进,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理论基础、教学方法、实践案例、局限性、展望、应用总结、未来研究方向、教学实践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部分的内容:在当今社会,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下,学习英语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重要需求和任务。
英语阅读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教师注重语法和词汇的教授,学生passively 接收信息,缺乏主动思维和交流能力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认知语言学开始逐渐受到重视。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活动是认知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强调语言学习和语言应用的认知基础。
将认知语言学融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通过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阅读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通过认知语言学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英语阅读活动中来。
探究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1.2 研究意义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认知语言学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认知语言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的认知活动,以便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认知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认知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摘要]本文在阐述认知理论相关理论渊源以及认知理论语言教学的特色及作用的基础上,从写作、阅读、听力教学三个方面提出了认知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与实施建议,并提出了几点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能够对大学高校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认知理论大学英语英语教学应用认知理论认为所谓的学习其实就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以及其重新进行组织的过程,是一个人去追求知识和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因此其对当前的教学有着深刻的影响。
实践证明认知理论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实现在大学英语教学里面以学生为中心,还能有效的去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仅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有推动作用,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现在我们从认知理论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认知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应用和意义。
一、认知理论的概述(一)认知理论的概念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放弃研究个体内部心理活动的观点和做法不满和反抗的产物。
认知学认为,人们进行学习其实就是学习者心理结构的重新形成和改组的过程,而不是单单对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建立或取消。
认知主义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之一布鲁纳(J.S.Brunet)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学生知识的获僻得不是灌输给学生的,而是要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和发现。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又被称为“认知一发现学习论”。
发现学习法强调的是“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来发现其中具有的规则和原理,这样可以有效的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奥苏伯尔致力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言语材料学习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认知一接受学习理论。
(二)认知理论语言教学的特色与作用1、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英语的教学里面,能让学习取得很好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学习者本身,学习者如果具有了一个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态度以及一个学习英语的坚定信念,那么英语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认知教学法框架设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加工 观 点研究 认 知过 程 , 可 以说认 知 心 理 学 相 当 于
信息加工心理学。信息加工论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 加工 的 系统 , 认 为认 知就 是信息 加工 , 其 中包括 感觉 输入 的 编码 、 贮 存 和提取 的全过 程 。根据 这一 观点 , 可以将认知分解为一系列 阶段 , 每个阶段是一个对
2 0 1 3年第 o 6期 第2 9卷
吉林省教育 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功 UCA. I 1 ONAL I NS TI TUTE OF J I LI N PROVI NCE
Nn 0 6. 2 01 3
VO 1 . 2 9
( 总3 4 2期 )
To t a l N 0 J 3 4 2
、
认 知心 理 学
( 一) 基 本 观点
认 知 心理 学 强 调知 识 的 作 用 , 认为 知 识是 决定
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 , 这个 思想 至少可以追溯到英 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家培根、 洛克等人 。认知心理学
重视 假设 演 绎 法 , 认 为规 律 和 内容 应 该 作 为规 则 被
提取并加以推广。此外 , 康 德的图式概念也是认知 1 、 5 ' 理学 概 念体 系 中的一个 主要 内容 。 认 知心理学 的理论主流是信息加工论 , 以信息
验法, 主 张采用大量 的语 言实践活动与语言规则学 习相 结合 的方 法来进行 语 言学 习。本 文将认 知心理 学的观 点和 方法具体 运 用到英语教 学过 程设计之 中, 尝试构 建 大学英 语教 学 中认 知 教 学 法 的设 计 框 架 , 以期 对 目前 的大 学英 语教 学 改革 有所
认知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教学法是一种基于人类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语言现象,帮助他们掌握语言规则,提高英语水平。
在英语教学中,认知教学法可以用于单词记忆、语法学习、阅读和写作等多个方面。
首先,认知教学法可以用于单词记忆。
传统的单词记忆方法通常是让学生背诵单词,但这种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
认知教学法则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单词的构成、意义和用法,帮助学生理解单词的本质,从而轻松、有效地记忆单词。
其次,认知教学法可以用于语法学习。
传统语法教学通常是教师讲解语法规则,然后让学生背诵规则。
这种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而且不易记忆。
认知教学法则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语法规则的本质,帮助他们理解语法规则的用法和意义,从而轻松、有效地掌握语法规则。
再次,认知教学法可以用于阅读和写作。
认知教学法认为,阅读和写作是学生主动探究语言现象的过程,需要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细节等,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本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最后,认知教学法可以用于词汇教学。
传统词汇教学通常是教师讲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然后让学生背诵词汇表。
认知教学法则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词汇的本质和用法,帮助他们轻松、有效地掌握词汇。
认知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有效的课堂英语口语训练,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
本文通过对认知法的分析,研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认知法开展教学活动时具体的切入点,并且指出了在认知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的事项,以期进一步地提升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认知法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一、认知法理论在上世纪的60年代初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便已经提出了认识法理论,卡罗尔认为认知法其本质上来讲属于语法翻译法一种变体,两者最为重要的差异便是,认知法中很多的知识并非是全部都是教师讲解的,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师有效指引之下,通过观察、总结,然后开展实际交流活动,从而确保自身能够灵活的对这些知识加以应用。
认知法不仅重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重视知识在实践之中的应用。
采用认知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确保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积极性能够进一步提升,强化学生的自信心,确保学生一直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认知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在大学英语口语课程之中,一般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对话训练、背诵课文、转述课文内容等等,很多活动均属于学生独白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很难达到训练学生口语能力的目标。
因此,在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中,应用认知法应当尤为重视口语练习内容的设置方面,同时还应当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当充分地对课堂教学内容加以准备,确保每节课成之中均能够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开展口语训练活动。
因此,将认知法应用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话练习。
通常英语口语教材之中,均会包含有“Dialogue Samples”这一内容。
在这一内容之中,不同的示例后面均会跟随特定的、与之相近的情境。
所以,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便能够让学生依照这些情境进行训练,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通过对话训练能够有效地强化学生口语能力,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认知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认知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在大学英语进行不断改革的今天,探讨认知法理论及其与外语教学的关系,以认知法理论为指导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外语水平是大有好处的。
一、认知法理论概要认知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鲁尔提出,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种智力活动,离开智力,就谈不上语言学习,学习应该是有意识的。
外语学习主要是通过对所学外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分析理解而掌握语言结构,而运用语言的能力将会随着语言在有意义的情景中的适用而得到发展。
认知法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人的智力发展的本质在于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改造的连续性。
人们开始面对一种新事物,首先是竭力使这种陌生的东西与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即图式)联结起来。
一旦这种联结实现,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便发生复杂的调整和改变,形成高一级的认识结构,对更为复杂的刺激作出适应性的反应。
乔姆斯基创造“语言习得机制”这一概念。
乔姆斯基指出,儿童正是利用这一潜在的语言能力将充满抽象规则的语言体系内在化,使之成为语言运用的基础。
在这一过程中,儿童逐渐发现了语言的深层结构和将其转化为表层结构的规则,从而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因此,规则性和创造性是语言的两大特征,语言的理解和产生同时出现,不可分割。
二、认知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1.外语学习应在理解语言规则基础上进行认知法认为,学习外语不仅是养成习惯,而且是创造性的语言活动。
人类的学习方式不同于动物的学习方式,后者是以刺激—反应的学习。
而人类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学习外语不是动物型的学习,而是理解规则,运用规则,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
认知法认为,语言是一种受规则支配的体系。
语言的学习是一种以规则为基础的创造过程。
认知法还提出,任何语言里的句子都是无穷无尽的,人们不可能学到每个句子,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却能理解从未见过的句子。
认知法认为这是智力或语法在起作用。
学生只有在理解语言体系之后才能进行语言运用,没有激活认知过程,人们就不能模仿语言。
【最新精选】认知教学法

认知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摘要] 认知教学法主张在理解语言规则的前提下,进行有意识的学习和操练。
这种方法就是要推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避免被动接受,主动认知,最终培养起语言学习能力。
对当前的应试教育有重要的意义,推动英语课堂以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的改变。
[ 关键词] 认知教学法英语教学一、认知教学法的定义认知法是一种外语教学法,它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心智活动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习惯形成过程。
这一教学法认为学习者要主动参与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特别是在学习语法规则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认知法认为语言是一个意义系统,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学习语言。
二、认知教学法产生的背景认知法是六十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鲁尔首先提出的,是作为听说法对立面产生的。
卡鲁尔认为:第二语言是一种知识体系,外语学习主要是通过对外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分析来理解和掌握语言结构。
而语言的运用将会随着语言在情景中的使用而得到发展。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听说法的许多缺陷显现出来并开始走下坡路时,人们都在试图探索新的教学法以满足外语教学新的需要。
认知法是在听说法受到抨击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认知法试图给语言教学,诸如心理学、语言心理学和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注入新观点和新认识。
语言学理论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经历了一场革命,生成语言学派给语言研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与此同时,认知心理学同样受到那些研究行为方式人们的关注,他们抛弃了机械性的条件反射理论,而提倡有意义的学习。
三、认知教学法产生的理论基础1. 语言学基础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他提出一个“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来解释语言学习过程,区分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
语言是受规律支配的符号体系,人类学习语言绝不是单纯地模仿和记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的运用过程。
人类能借助有限的规律,推导、转换、生成无限的句子。
2. 让·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
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 法则、 原理 的运用。它要求在没有说 明 问题 解决模式的情 况下这里所说 的应 用是初步的直接应 用, 而不是全面地 、 通 过分析 、 综合地运用知识。 ( 高水平的理解。能将 习得的材料应用于新的具体情境。 概 念、 规则、 方法、 规律和理论 的应用。) 提 示: 应用 , 论证 , 操作 , 实践 , 分类 , 举例说 明, 解决。
理 论 和基 本 原 理 。
在 问题 设计 中.提倡课 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初级认知的 问题 。 在适 当的 时机 。 高级认知 问题更能够激发学 生的 思维 , 从 而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 观念和 自我评价体系。 3 . 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 目标分类法在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中 的 运 用 设 想这样一个情景 : 你看到马路 上围着一群A( a c r o wd o f p e o p l e ) , 其 中还有警察 ( p o l i c e me n ) 。 1 . 4分 析 ( a n a l y s i s ) 用“ 布鲁姆 目标分类法” 的六个层次 . 结合该情景 , 说说什 么 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 .从 而使各概念间的 是“ 知道” 、 “ 领会” 、 “ 应用” 、 “ 分析” 、 “ 综合” 和“ 评价” 。 相互关 系更加明确 , 材料 的组 织结构更为清晰。 详 细地 阐明基础
【 中图分类号】 H 3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o 8 9 ( 2 0 1 3 ) 1 1 _ 0 0 8 7 — 0 2
近年来 。为 了使我 院的大学英语教 学 目标 的确定能趋 向科 生进 行 知 识 的 总结 、 比较 和 证 明 某个 观 点 。 如“ 微笑( s mi l e ) 和大笑( 1 a u g h ) 的 区别 和联 系是 什 么? ” , “ 你 学化 , 参 照了国外教 学 目标研究的成果 , 从我 院实际 出发 , 也提 出了一 些设想 , 进行 了可贵的尝试。而本文作者根据布鲁姆认知 能用 自己的语 言来转述被动语 态( p a s s i v e v o i c e ) 吗?” 领域教 育 目标分类的理论 。 结合我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 对各 2 . 3 应 用性 问题 : 它主要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 法则、 原理的 个领域 中的亚领域进行 了调整 ,并对各个部分所达到的结果做 运 用 。 出 了具 体 的 阐述 。 ’ 如“ 怎 么用公式来体现 引导的真 实条件状语从 句) 的‘ 主 1 . 布鲁姆在认知领域教育 目标分类法 将从现 ’ 这种现 象? ” . “ 英语 中有哪些词体现 了‘ 名前动后 ’ 这个 在认知领域的教育 目标可分成 : 知道( 知识 ) , 领会 ( 理 解) , 规律?” 应用, 分析 , 综 合 和 评价 。 2 . 4分析性 问题 : 它主要让学生透彻地分析和理解 , 并 能利 1 . 1 知道(  ̄i R) ( k n o w l e d g e ) 用这些知识来对 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 是指认识并记忆。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 象知 如“ 在 英语 学习中为什 么会发生用错关 系代 词的情况?” 。 识的辨认 。用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 到的某种观念和现 象 “ 为什么说 大学英语的学习逐步偏向实际应用?” 时的形式, 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 象。 2 . 5综合性 问题 : 它能使 学生 系统地分析和解决某些有联 系 ( 特定知识: 术语和事 实; 处理特殊 问题 的方 法或途径 的知 的 知识 点 集 合 。 识: 序列、 分类、 标准 、 方 法等 ; 一般或抽象的知识 : 原理、 理论、 知 如“ 什 么情 况下 t h a t 不能代替 w h i c h ?” . “ 如果全世界普及 识框 架等。) 汉语 . 英语的学习将会怎样?” 提 示: 回忆 , 记忆 , 识 别, 列表 , 定义 , 陈述, 呈现。 2 . 6评价性 问题 : 理性地、 深刻 地对 事物 本质 的价值作 出有
大学英语教学中“认知法”理论的体现及应用

摘 要:“ 认知法” 在承认和遵循语言习得规律基础上 ,倡导“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模式,主张转换教 师角色、“ 听说读写并进” 、“ 错误是可 以理解的” 及营造 良好语言环境。其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不仅符合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所倡导的“ 以人为本” 的理念,还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和后续教育的开展。对认知法的理论基础及主要原则进行 阐述 ,分析其在大学英语教育 中的应用, 旨 在为
提 高 学生外语 综合 应用 能力提供 借鉴 。
关键词:认知法;以人为本;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H 3 1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 3 8 0 5 ( 2 0 1 3 ) 0 5 — 0 1 2 2 — 0 5 收稿 日 期: 2 0 1 2 — 1 1 - 2 5
作者简介:岳欣( 1 9 7 7 一 ) ,女,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英美文学。
随着 经 济 全 球 化 和教 育 国际化 的发 展 ,培 养 基 本 功 扎 实 、专 业 口径 宽 ,同时具 有 较 高 英 语 实 际 应 用 能 力 的 高 素 质 人 才成 为 大 学英 语 教 育 的重 要 目标 。 为培 养掌 握专业 所需 的英语基 本技 能 ,并 以英
语 为语言 工具参 加社 会实 践和学 术交流 的人才 ,大
( C o g n i t i v e c o d e a p p r o a c h ) ,是 由美 国心理 学家 卡 罗
尔( J o h n . B . C a r r o l 1 ) 在《 语法—— 翻译法的现代形式》
基 金 项 目 :黑 龙 江 省 教 育科 学 “ 十二五” 规 划 项 目“ 大 学 英 语 后 续 教 育 中语 言 认 知 的研 究 与 实 践 ”
大学英语教学中认知策略的运用

收稿日期:2008-10-15作者简介:巫峻(1970~),女,福建宁化人,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硕士。
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认知语言学。
大学英语教学中认知策略的运用巫 峻(福建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福建 福州350007)摘 要: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能力,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
该文以认知策略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思路。
首先认知策略的类型,然后从听力、口语、阅读、写作三个方面探讨了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认知语言学;教学改革;运用中图分类号:G 63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507(2009)01-0076-02 认知策略就是关于如何使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方法[1]。
加涅认为认知策略就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程序性知识[2]。
它体现着学习者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体现着个体自我控制与调节的能力。
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认知策略是指学生用来监控自己的认知过程的那些技能。
一、认知策略类型1、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3]。
具体包括:在安排复述时排除干扰,尽量考虑抑制和促进的作用,把最重要的任务安排在学习时间的首尾。
复习最好及时并且分散,同时应将长的学习内容分成许多部分。
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问答或尝试背诵,以及在实践中学习,学习印象会很深刻。
在达到掌握水平后继续进行过度学习,有助于加强记忆的保持。
将较低水平的过程达到自动化,对较高水平的学习极其重要。
回忆与学习之间具有情境相似性和情绪生理状态相似性,对学习材料感兴趣或持积极态度,记忆都会深刻一些。
2、精细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能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去,它是通过在所学各项信息间建立联系来实现的。
所谓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
也就是说我们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信息合理化。
认知模式在大学英语读写译教学中的应用

l 1
黑龙江高教研 究
H i nj n eerhs nH ge E u ao el gi gR sace i r d ct n o a o h i
No 2 0 .1 Ol l s ra.No. 9 ei1 19
总第 19期 9
认 知 模 式 在 大 学 英 语 读 写 译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生的认知策略 意识 , 使其在策略学 习中建构知识 , 培养批判性反思能力 ,同时 , 认知教 学要 求运 用不 同的教 学手段 , 鼓励 学生
积极参与课 堂认知 活动设计和协作 学习, 学生在探 索性 学习过程 中, 使 制订学 习 目标 和学习计划 , 不断增 强学习的 自我效 能,
从 而 获得 终 身 学 习 的 能 力 。 关键 词 : 知模 式 ; 知 教 学 ; 认 认 实践 应 用 中 图分 类 号 : 6 2 G 4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2 1 (0 0 l — 16— 3 1 3— 64 2 1 ) 1 0 7 0 0
拉 丁语 cgio 意 思 是 获 取 知 识 的 学 习 行 为 和 心 理 活 动 。 ont , i 在哲 学 领 域 中 , on i 意 为 “ 知 ” “ C giv te 认 、 知道 ” 运 用 到 心 理 学 , 中 , 含 义包 括 “ 知 、 象 、 忆 、 象 、 念 化 、 断 、 理 ” 其 感 表 记 想 概 判 推 等心 智 活 动 。认 知 心 理 学 研 究 的 主 题 是 知 识 的 性 质 、 知识 的 获取 及 其 运 用 方 式 , 重 探 求 感 知 、 解 、 忆 、 择 、 理 、 注 理 记 选 推
认 知 教 学 法 是 继 2 纪 中叶 的 听 说 教 学 法 之 后 出 现 的 0世
认知教学法在综合英语课教学中的运用

,
以 学生 中为心课 堂教学体 现在 以
, 。
“
发现 学 习
”
代 替填 鸭式 的课 堂练 习
, ,
。
学 习语 言
是 以规则为基础 的创 造过 程 会了 是
。
因为语言 基本 上是一种 受规 则支配 的体 系
:
掌握规 则的有效 途 语 言才 算是学
,
径是 发现 规 则 和 创造 性活用规 则 在教学过 程中
佳 诗春
L
.
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
G
.
.
亚 历 山大 唐力行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 英语教学方法 与技巧 》 《 现代语 言 学研究 》 《 应 用 语 言 学 导论 》
。
王 德春
r 英S J
福建人 民出版社
皮待
.
科德
上海外 语教育 出版社
( 上 接 第9 1 页 )
头来 看热 闹 的 人
_
一
一
夭 生 的学 习 语 言 的 才能 第一阶 段是 预 习 语课 的课 堂上
。 , ,
人 为 的 英 语语 言 环 境 有 组织 有意 识 的 学 习
。
…
一 {能 力
属
_ _ { {丽 运用 … 一 }
,
一
即对语言 的 理解
,
占总 授课 时间 的 四 分 之 一
、
以 教授 为 主
, 。
。
在综合英
ke
t
, ,
只 有 在 限的规则 内产 生和理 解无 限 的 句子 (
、
我 们着重 培 养 学生 两个 习惯
。
1 )
认知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方法
1、以输出为导向的教学目标的 设定
产出导向法强调教学目标应以输出为主导,即培养学生的实际口语应用能力。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明确学生需掌握的口语技能和交际任务,并以此为 依据,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可以设定口语情景对话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能够与外国人进行流利的日常交流。
1、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以输出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和方法的实施,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显著 提高。他们能够更加自信、流利地与外国人进行日常交流,也能够在英语辩论、 演讲等挑战性场合中展现出更好的口语水平。
2、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采用产出导向法后,学生在真实的口语交际环境中得到了更多的实践机会。这 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敏感度和适 应性。
2、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在产出导向法的指导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教学 法、合作学习法等。任务教学法可以通过布置真实、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 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合作学习法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 合作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组织各种口语实践活动,如角 色扮演、英语辩论、小组讨论等。这些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口语交际环 境,帮助他们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口语水平。
4、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在产出导向法的指导下,教学效果的评估应以输出为主导。教师可以通过观察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口语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并及 时给予反馈和建议。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以 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
三、结果
通过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产出导向法,我们取得了以下实际效果:
探究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阅读是学习外语的基本技能之一。
然而,当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阅读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阅读策略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断探索适合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新方法和理念。
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倡导以认知为中心,研究人类语言能力的心理机制,尤其关注语言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阅读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并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理论支撑和教学指导。
因此,探究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深入研究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拓展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也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策略。
的这一部分,将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介绍认知语言学作为新兴学科对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
1.2 研究意义研究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学术环境和职场竞争。
而认知语言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和思维模式,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常常存在着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理解能力有限等问题,而认知语言学可以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认知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帮助教师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研究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够丰富并完善教学理论,拓展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更多有效的教学工具和策略,促进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深入探究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深入了解其在语言习得和理解过程中的作用;2. 探讨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究其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的作用;3. 探究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例如如何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设计教学课程、教学活动等;4. 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了解其具体效果;5. 进行教学效果评估,评估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际效果,为教学实践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则,而不 是 去 形 成 一 整 套 语 言 习 惯。3、“听 说 读 写”并进。从 语 言 发 展 的 内 在 规 律 来 看,“听、说、 读、写”四项语言 基 本 技 能 是 紧 密 相 连 的。 “听 ”和 “读”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获取语言知识,即输入 过程; 而“说”和“写”则是学习者将所学知识的再现 过程,即输出过程。4、容忍学生犯语言错误。不是 见错就改,而是分析、疏导、只改主要错误。因为语 言习得过程是“假设———验证”,错误在所难免。5、 通过母语和外语的对比分析,确定学习的难点和重 点。6、以学生为中心。7、广泛采用视听教具和其它 教学媒介来创造情景,以进行交际性的操练〔4〕。
收稿日期: 2011 - 10 - 20 作者简介: 杨冰( 1967 - ) ,女,辽宁铁岭人,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69·
象和语言规则,从而发现规则,活用规则,并通过各 种有意义的练习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 力〔6〕。
现代电子、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运用使认知法能 够广泛地使用声、光、电技术手段和现代化设备,使 语言与形象紧密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为学生 提供网络学习资源,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发 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诸多的多媒体课件和学习 材料营造出更接近自然的外语环境和学习氛围,强 化了学生对外语的视听感受,增加了外语的使用机 会。
摘 要: 以认知法的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为出发点,探讨了认知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方法。通过对当今大 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证明了认知法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具有的指导意义及实用价值,并强调了认知法在综合英语、写作、精 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学模式; 认知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898( 2012) 05—0069—02
认知法( cognitive approach) 是针对听说法提出 来的,它试图用认知———符号学习理论( cognitive - code approach) 来代替刺激———反应学习理论〔1〕。
纵观英语教学法种类,“语法翻译法”长期以来 占据主导地位,翻译法最早是在欧洲用来教授古典 语言———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外语教学方法,到 18 世 纪末和 19 世纪中期开始被用来教授现代语言。但 翻译法的缺点是: 忽视口语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 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容易 失去兴趣。“听说法”( 句型教学法) 在 20 世纪 50 ~ 60 年代产生了很大影响,是外语教学史上第一次将 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外语教学结合起 来,并将语 言 学 的 理 论 作 为 外 语 教 学 理 论 的 基 础。 这是外语教学发展量 避免使用母语,教学中以句型为轴心; 重点培养外语 的思维习惯; 避免、消除学生的听说错误〔2〕。
一、认知法在综合英语课堂的实践 认知法运用于综合英语教学,实践中应做到课 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主张听 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齐头并进; 对学生的错误应该 分析和疏导; 恰当运用母语作为教学语言; 积极利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5〕。 认知法主张将外语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语 言理解、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语言理解阶段注重 对语言现象和语言规则的理解; 语言能力强调在理 解的基础上掌握语言的结构和功能,这一阶段主要 通过大量有意义的练习使学生具有正确地使用所学 语言的能力; 第三个阶段是培养交际能力的阶段,主 体活动仍然是进行各种有意义的操练,但这些操练 应该是放在仿真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交际性练习这 三个阶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形成了一个由输入到 输出的完整的学习过程。对综合英语而言,能否在 课堂教学中成功地运用认知法,关键在于教师能否 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其原有的知识 积累,充分发挥已有的认知能力,理解、分析语言现
2012 年第 5 期 ( 总 83 期)
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 5 2012
General No. 83
谈大学英语中认知法教学模式的应用
杨冰
(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铁岭 112000)
认知法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80 年代中期以 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认知 法( 认知符号法) ,强调成人学习的特殊性,强调外 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和全面运用外语的能 力,特别是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学活动应以学 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学习,外语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组织作用和引导作用。认知法 具有坚实的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基础〔3〕。认知 法从一开始 就 强 调 有 意 识 的 活 动,智 慧 的 活 动,理 解、领悟。其基本特点如下: 1、强调有意识的学习和 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人类学习语言绝不是单纯的 模仿、记忆,而是创造性活用的过程。2、重视语法规 则的学习,认知法把外语学习看作主要是掌握语言
二、认知法在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写作是一种语法规则的准确性。认知法在写作 教学中趋于使用演绎法。演绎法遵循由理论到实践 的方向,教师先讲解并列出规则,后面的例子则根据 这个规则来决定。因此,课堂的大部分练习致力于 语法。但写作绝不仅仅是语法,写作课的练习大大 地超越了语法的范畴。 发展认知 能 力,但 不 放 弃 语 言 学 能 力 的 培 养。 语言学知识好比一块块零散的积木,学习者要把这 些积木搭成各种建筑,需要用逻辑的思维( 认知) 。 所以,教师的工作是尽量开发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而 不是仅仅着眼于词汇语法。认知法让学生学会评估 自己作文的结构,同时理解交际作者与读者间的沟 通。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用适当的策略和方法启迪学 生的创造性思维。写作是建立在作者与读者互动基 础上的创作。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和采用不同 的技巧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培养写 作创造力的前提。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是发展写 作创造力的关键。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文教学就是 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过程〔7〕。 三、认知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认知法主张将外语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语 言理解、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认知法教学一般分 为三个阶段: 1、输入与认知阶段: 该阶段通过展示目 的语材料进入新知导入,语言材料要有适当重复率, 出现的形式要新颖,能够引起注意。在教学内容多, 课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预先调整提供足够的词汇 习得输入,是一种有助于教学的做法。尤其在现有 的语言材料不足以解读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提供额 外的语言信息和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学生在教师 的帮助下,充分利用头脑中原有图式的影响,使得新 信息借助于推理方式,就能推导出最具关联的意义, 达到正确理解。同时,外语教师有必要拓展外语的 长期 记 忆 容 量,包 括 单 词、语 法,语 义 表 达 等 方 面。 而将信息转入长期记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便是 操练,通过操练信息的认知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