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知、私心(范晔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
古文二则
私 心
第五伦简介:
第五伦,字伯鱼,东汉大臣。他的祖先 是战国时齐国的田氏。田氏在西汉初迁徙至 皇帝陵园的很多,所以以迁徙的次序作为姓 氏。
识记字词
n • 辄叱 zhéchì 便宜 bià • 质悫 què 蕴藉 jiè • 安寝 qǐn 省 xǐng
•
前四史
《史记》 《汉书》
司马迁 西汉
班固 东汉 南朝宋 西晋
《后汉书》 范晔 《三国志》 陈寿
《后汉书》名言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有志者,事竟成。 •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 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 •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不患位之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 知之不博
• 二、一词多义 •而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表顺承】 密愧而出 【表修饰】 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 【表转折】
退而安寝
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表转折】 【表转折】
•以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亦以此见轻
表目的,来 介词,把
介词,因为
•之 当之郡
•知
动词,到、去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为? 暮夜无知者/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
/
(二) 勉虽居显位不管产业家无蓄积俸禄分赡之穷乏者。 门人故旧从容致言。勉乃答曰:“人遗子孙以财,我遗 之以清白。子孙才也,则自致辎輧(zīpíng );如其 不才,终为他有。” 注释 1子孙如有才干,就可凭借自己的能力得到贵人 、勉:徐勉,在梁朝曾任吏部尚书。2、赡:供给。 置办 3、门人故旧:门生和旧友。 4、从容致言:从中调解,向徐勉 留给 乘坐的车子;如果没有才干,(即使留给财产) 规劝。5、辎輧:古代贵人乘坐的车子。 最后也会为他人所有。 思考题 1、解释加点的字词。 1)管( ) 2)遗( ) 2、翻译文中画线句。 清正廉洁、俭朴无 3、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 /”断开。 私 4、结合文中内容说说徐勉是怎样的一个人? 长辈的遗产有两种:一种是有形财产,一种是无形的精 5、长辈留怎样的遗产给后代,幼辈怎样继承 神财富。晚辈继承先辈的有形财产虽无可厚非,但害多利少。 精神财富虽无形,但可激发下一代奋发图强,更有所作为。 先辈留下来的遗产,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你是怎样认识的?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一、作者、作品简介范晔(398—445)字蔚宗,小字搏。
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
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官场多磨,后因事被杀。
《宋书》本传称他:“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
”任宣城太守时,曾博采魏晋以来各家关于东汉史实的著作,删繁补略,撰成《后汉书》纪传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为我国史学名著。
名篇有《班超传》、《张衡传》等。
《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
今通行本共一百二十卷。
本纪、列传部分为范晔撰,志未作完,范被杀。
南朝梁刘昭取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与之配合,北宋时将两书合刻为一书。
文章风格趋向骈体,写人叙事,简明周详,生动感人。
且收录了大量的东汉的散文、辞赋、诗歌。
学者们誉为兼有一代文章总集的性质。
二、生字、词语识记骘(zhì):安排;定。
如:评骘。
辟: 1.(pì)①开辟。
如:各家开辟出绿地。
②透彻。
如:精辟。
③驳斥或排除。
如:辟谣。
2.(bì)①排除。
如:辟邪。
②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
如:辟举。
本文取此义。
谒(yè):谒见。
涿(zhuō):地名。
辄(zhé):总是,就。
便(biàn): 1. 方便,便利。
如:轻便。
本文取此义。
2. 非方式的,简单平常的。
如:便饭。
3. 排泄屎、尿。
如:大便。
悫(què):恭谨,诚实。
藉: 1.(jiè)垫在下面的东西。
如:枕藉。
2. (jí)①践踏;侮辱。
②盛多;杂乱。
三、原文(一)四知(原文)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二)私心(原文)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
21《四知》
用反面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 性格。用第五伦自己承认有“私 心”,来衬托他的真无私。
主题:
通过第五伦一心奉公, 尽守节操,公正无私,来 赞扬其高尚无私的品质, 进而以其私心反 衬第五伦的情操。
南朝宋 纪传体断代史 西晋 纪传体国别史
《三国志》 陈寿
古 文 二 则
知四
1.生字识记
评骘 zhì
谒见 yè 涿郡 zhuō
复辟 bì
遗 辄
wè i zhé
n 便宜 bià
质悫 què
四知 bì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
代词 ,指杨震 征召 即秀才
zhì
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
古文二则
四知、私心(范晔)
作者简介
范晔
字蔚宗,小字搏。南朝宋著 名史学家、文学家。官场多磨, 后因事被杀。
博采魏晋以来各家关于东汉 史实的著作,撰成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九十卷(十志未及完 成),为我国史学名著。
前四史
《史记》 《汉书》
司马迁 西汉 班固 东汉 纪传体通史 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 范晔
段落层次
反 衬
四:整体感悟
1.第五伦是个怎样的人? 奉公守法 、毫无私心,清洁廉明。 2.第五伦的私心是自私的思想吗?为什么? 人天生具有的,属人之常情,人皆有之。 3.如何理解“岂可谓无私乎?”
用反问句式更能突出第五伦的 公正无私。
4.本文题目是《私心》,而文章意在 表现第五伦的公正无私心,你认为题 目恰当吗?请简析理由,不少于20个 字。
(一)、字词释义
辟 : 征召
举 :推举,选拔
பைடு நூலகம்
迁: 晋升
故: 从前 怀: 怀揣 转: 调动
九年级语文《古文二则》(《四知》《私心》)语文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语文《古文二则》(《四知》《私心》)语文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教学目标:1、体会《后汉书》思想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领悟文中“四知”、“私心”的寓意。
2、结合文中注释,通过查阅有关工具书加以翻译,培养和提高阅读及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教学难点为文章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作者、作品简介范晔(398—445)字蔚宗,小字搏。
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
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官场多磨,后因事被杀。
《宋书》本传称他:“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
”任宣城太守时,曾博采魏晋以来各家关于东汉史实的著作,删繁补略,撰成《后汉书》纪传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为我国史学名著。
名篇有《班超传》、《张衡传》等。
《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
今通行本共一百二十卷。
本纪、列传部分为范晔撰,志未作完,范被杀。
南朝梁刘昭取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与之配合,北宋时将两书合刻为一书。
文章风格趋向骈体,写人叙事,简明周详,生动感人。
且收录了大量的东汉的散文、辞赋、诗歌。
学者们誉为兼有一代文章总集的性质。
二、生字、词语识记骘(zhì):安排;定。
如:评骘。
辟:1.(pì)①开辟。
如:各家开辟出绿地。
②透彻。
如:精辟。
③驳斥或排除。
如:辟谣。
2.(bì)①排除。
如:辟邪。
②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
如:辟举。
本文取此义。
谒(yè):谒见。
涿(zhuō):地名。
辄(zhé):总是,就。
便(biàn):1. 方便,便利。
如:轻便。
本文取此义。
2. 非方式的,简单平常的。
如:便饭。
3. 排泄屎、尿。
如:大便。
悫(què):恭谨,诚实。
藉:1.(jiè)垫在下面的东西。
如:枕藉。
2. (jí)①践踏;侮辱。
②盛多;杂乱。
三、古文今译(一)四 知(原文)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四知、私心(范晔)
四知 bì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
代词 ,指 征召 杨震 即秀才
zhì
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
晋升或调动官职
过去 推举 动词,往、到
yè
拜见
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
wèi
来 给予、赠送
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
汉代人在门生故吏面前, 自称故人
生字识记
评骘 zhì
谒见 yè 涿郡 zhuō
复辟 bì
遗 辄
wè i zhé
n 便宜 bià
质悫 què
古文二则
四 知
题目解说
“四知” :
即"天知、神知、我知、子 知"。题目是编者加的。
杨震,东汉高 官,学问渊博,可 与孔子相媲美,素 有“关西孔子”之 称 。杨震以/为 官清廉名闻天下。
太守 4.后转涿郡太守
二、知
1.暮夜无知 者 2.君不知故 人
一词多义
古文二则
私 心
第五伦简介:
第五伦,字伯鱼,京兆 长陵人。他的祖先是战国时 齐国的田氏。田氏在西汉初 迁徙至皇帝陵园的很多,所 以以迁徙的次序作为姓氏。
私心 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
奉公守法竭尽忠诚 说话办事 违背法规 有人
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 者。” (送金这件事)在夜里
是没有人知道的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 无 怎么说没人知道呢 zhuō
调动(官职) 本性 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 原先、过去 年长的人 有人 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 /或 让 /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 替 开办 让 称作、号称 欲令 为 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 私下的贿赂
四知
2、文章表现了杨震什么品质?
表现出杨震的公正廉洁,自律慎独的 清官形象。
五:拓展延伸
你知道“清官”还称什么吗?你能 举出两个古代的“清白吏”吗?
"循吏"、"良吏"、"廉吏"
西门豹 、狄仁杰 、包拯 、 海瑞 、戴叔伦、于成龙
六:知识归类
一、关于任命、升调官职的词
1.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 征召
辟之
段落结构
zxxk
反 衬
四:整体感悟
1.第五伦是个怎样的人? 奉公守法 、毫无私心,清正廉明。 2.第五伦的私心是自私的思想吗?为什么?
人天生具有的,属人之常情,人皆有之。 3.如何理解“岂可谓无私乎?”
用反问句式更能突出第五伦的 公正无私。
4.本文题目是《私心》,而文章意在 表现第五伦的公正无私心,你认为题 目恰当吗?请简析理由,不少于20个 字。
段落层次分析
全文分成两层
一、正面表现第五伦的奉公无私(自“伦奉公 尽节……亦以此见轻”)。 一是“诸子或时谏止,(第五伦)辄叱遣之” 。 二是“吏人奏记便宜者,亦并封上”。 二、用第五伦自己的话来证明他的真无私(自 “或问伦曰……岂可以谓无私乎?”)。 一是对故人的友情。二是对儿子的亲情。由此 可知第五伦所谓的“私心”是人之常情。这样 写,第五伦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可信, 这样的“私心”更能突出他的真无私、真正的 公正廉洁。
像这样 本性 què恭谨、
清廉 著称
朴实 诚实
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
比拟、 西汉大臣,以 宽容 不修整自己的 因为
比作 明经洁行著称
威严仪表
此见轻。
被看轻
三、效果反馈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
前四史
《史记》 司马迁 西汉 《汉书》 班固 东汉 《后汉书》 范晔 南朝宋 《三国志》 陈寿 西晋
主人公简介
•
杨震(?一124),东汉大臣,弘农
华阴(属今陕西)人,字伯起。少好学,
博览群经,当世誉“关西孔子”。历任
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大尉等职。
安帝乳母及中常侍樊丰等贪侈骄横,他
多次上疏劝谏,樊丰诬之罢官,自杀。
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 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
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问题导读
1)文中是通过哪几件事来表现杨震高 尚品格的?
2)阅读课文,说说杨震是一位怎样的 官吏?文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 这一形象的?
3)你是怎样看待杨震的行为的?
思考:1.《四知》中写了杨震几件 事?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
•
私心
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
奉公守法竭尽忠诚 说话办事 迟疑,模棱两可 有人
• 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
(他)就斥责并 陈述的书 指对国家 一并 封好呈上
让他们走开
面意见 有利的事
• 无私若此。性质悫, 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
像这样 本性 què恭谨、缺少文辞,直来
朴实 诚实
直去,不加修饰
清廉 著称
• 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
比拟、 西汉大臣,以
比作
明经洁行著称
• 以此见轻。
宽容
不修整自己的 威严仪表
因为 “见”,表被动, 被看轻
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
有的千人里
私心
赠与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放牧人
探究
•1、课文为表现第五伦大公无私,写了哪几件事?
2:既然第五伦如此大公无私,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取名 《私心》? 要点:“大公无私”是时人对第五伦的高度评价,而私心 是第五伦的自我反省。作者写了别人所不知道的他自己的 内心活动,一是指“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 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二是“吾兄子常病,一夜十 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清廉 著称
• 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
比拟、比作
• 此见轻。
被看轻
西汉大臣,以 明经洁行著称
宽容
不修整自己的 威严仪表
因为
译文参照
第五伦一心奉公,尽守节操,上书 论说政事从不阿附违心。他的儿子们经 常劝他不要这样,他就予以训斥并赶走 他们,吏员们的上奏及对国家有利的上 奏之事,也一并封好上报,第五伦就是 这样公正无私。他天性质朴诚实,没有 文采雕饰,任职以贞洁清白着称,当时 的人把他比作前代的贡禹。然而他对人 对事不太宽容,缺少威严仪表,也因为 这样而受人轻视。
要点:谦虚自省,严于修身
5:本文题目是《私心》,而文章意在表 现第五伦的公正无私心,你认为题目恰当吗? 请简析理由,不少于20个字。
用反面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 用第五伦自己承认有“私心”,来衬托 他的真无私。
五、归纳主题
通过第五伦一心奉公, 尽守节操,公正无私,来 赞扬其高尚的无私的品质 ( 西 汉 ) 陈 寿 ( 西 晋 )
班 固 ( 东 汉 )
前 四范 史晔 (
南 朝 宋 )
主人公简介
杨震(?一124),东汉大臣,弘农华 阴(属今陕西)人,字伯起。少好学,博览 群经,当世誉“关西孔子”。历任荆州刺史、 涿郡太守、司徒、大尉等职。安帝乳母及中 常侍樊丰等贪侈骄横,他多次上疏劝谏,樊 丰诬之罢官,自杀。 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他的祖先 是战国时齐国的田氏。田氏在西汉初迁徙至 皇帝陵园的很多,所以以迁徙的次序作为姓 氏。
四知私心
范 晔
走近作者
范晔(398—445),字 蔚宗,南朝宋代顺阳( 今河南淅川)人。南北 朝时期著名的史学家、 文学家。他一生对社会 最大的贡献是撰写了被 后人称之为“前四史”之 一的《后汉书》。
司 马 迁 ( 西 汉 )
陈 寿 ( 西 晋 )
班 固 ( 东 汉 个人物形 象的现实意义
被看轻 本性 què 恭谨、 朴实 诚实 清廉 著称 指对国家 有利的事 一并 封好呈上
比拟、 比作
西汉大臣,以 明经洁行著称
宽容
不修整自己的 威严仪表
因为
• 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 千里 •
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 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 三公,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 选贤任能 高长官相当于宰相,代指朝廷
用反问句式更能突出第五伦的 公正无私。
4.本文题目是《私心》,而文章意在 表现第五伦的公正无私心,你认为题 目恰当吗?请简析理由,不少于20个 字。
用反面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 性格。用第五伦自己承认有“私 心”,来衬托他的真无私。
段落层次
反 衬
归纳主题
通过第五伦一心奉公, 尽守节操,公正无私,来 赞扬其高尚的无私的品质, 进而以其私心反衬第五伦 的情操。
南 朝 宋 )
自读课文 疏通文意
1、结合文中注释,通过查阅有 关工具书加以翻译。不懂处标记。
2、前后讨论不懂之处,或者请 教老师。
四
知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 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 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 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 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 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 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 之,不亦厚乎!”
四知、私心PPT
寇准出入宰相三十年,不营私第。处士魏野赠诗曰: “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 迨准南迁时北使至内宴宰相预焉。使者历视诸相,语 译者曰:“孰是‘无地起楼台’宰相?”坐无答者。
注释 1、出入:指寇准两次做宰相,罢职又复职。 2、营:修建。 3、处士:有才学而隐居不仕的人。4、鼎鼐:这里指朝廷。5、北 使:北方辽国的使臣。 6、预:参加。 7、历:逐个,一一地。
课文翻译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非常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 为秀才,他多次得到升迁,官至荆州刺史、莱州太守。杨震 赴任途中,取道经过昌邑,他过去在荆州曾举荐的秀才王密 担任昌邑县县令,前来拜见他,到了夜间,(王密)怀里揣着 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 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送金这件事)在夜里是没有人 知道的。”杨震回答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 你知道。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 ”王密羞愧地(拿着银子) 回去了。后来杨震调任涿州郡担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 不肯接受私下的贿赂。他的子孙常常吃饭没有肉,出门没有 车,他的老朋友中年长的人有的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 业,杨震不答应,(对他们)说:“(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官 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 ”
题目解说
“四知” :
即“天知、神知、我知、子 知”。题目是编者加的。
1.读准字音
邓骘( zhì) 遗(wèi ) 为 辟( bì) 涿(zhuō)郡 谒( yè )见 称(chēng)
2、用“/”标示出下列句子的朗读 节奏。 1)大 将 军 邓 骘 /闻 其 贤/而 辟 之。 2)故/所 举 荆 州 茂 才 王 密/ 为/昌 邑 令。 3)至 夜/怀 金 十 斤 /以 遗 震。 4)故 旧 长 者/或 /欲 令 /为 开 产 业。
四知
六:知识归类
一、关于任命、升调官职的词
1.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 征召
辟之
2.举茂才
推举、选拔
3.四迁荆州刺史、东莱 晋升
太守
4.后转涿郡太守
调动
古代常识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 避讳, 汉语词语之一,意思是谓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 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
避讳大体可分两类:一是公讳,即国家强令 臣民所作的避讳,如避本朝皇帝名、孔子之名等; 二是私讳,乃是文人士大夫对其长辈之名所作的 避讳。
1、要点:从侧面说明杨震的贤明是远近闻名的。
2、A、昌邑县令“夜怀金十斤以遗震”并说“暮 夜无知者”时,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 知。何谓无知!。他拒不受贿,且态度坚决。 B、“故旧长者”提出“为开产业”时,震曰: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3、要点:贤明,做官清正廉洁,在金钱面前 不动心,做人刚正不阿,是老百姓的父母官
拒收下 属贿赂
廉洁 自律
( 语 态度
杨震
言 坚决
拒为子孙 俭朴 )
开产业 无私
四、写作特点
1.短小精悍,人物形象鲜明。 本文只有146个字,非常鲜明地
突出了杨震廉洁无私的品质. 2. 以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 形象。 3. 语言刻画形象传神。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短短八个字形象刻画出了杨震拒绝 贿赂的坚定态度。
替
让 称作、号称
• 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
优厚
三、整体感悟
思考:1.《四知》中写了杨震几件 事?用简单话概括。
杨震拒金(开头到“密愧而出”) 杨震为子孙留清白(“后转涿郡太守” 到“不亦厚乎”)
21.古文二则-四知-私心-课件
用反问句式更能突出第五伦的 公正无私。
4.本文题目是《私心》,而文章析理由,不少于20个 字。
用反面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 性格。用第五伦自己承认有“私 心”,来衬托他的真无私。
五、归纳主题
二、疏通文意
1、结合文中注释,通过查阅有关 工具书加以翻译。不懂处标记。
2、前后讨论解决不懂处。
三、效果反馈
(一)重点词语
奉: 言事: 或时: 方: 省视:
节: 修:
见轻: 竟夕:
(一)、字词释义明确
奉: 遵守 节: 保持节操,名作动
言事: 说话办事,名作动 或时: 有的人有时候
方: 比拟,比作 见轻: 被看轻 省视: 探望 竟夕: 整晚
修: 修饰
(二)、古今异义
便宜
古义:biànyí。 指对国家有利 的事。
今义:piányi。 指价钱低。
选举
古义:指选拔举用贤能。
今义:用投票等表决方式选出 代表负责人。
私心
> 辄叱诸子
无私
奉公尽节
﹙正面描写﹚ 不满下功
↑
有私
﹙反面衬托﹚
> 不忘故人
严于律己
子侄不同
四:整体感悟
1.第五伦是个怎样的人? 奉公守法 、毫无私心,清洁廉明。 2.第五伦的私心是自私的思想吗?为什么?
七、拓展延伸
你有私心吗?请你 用一段一百字左右的文 字把它表述出来。
古文二则
私 心
作者简介
范晔,字蔚宗,小字搏。 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官场多磨,后因事被杀。
博采魏晋以来各家关于 东汉史实的著作,撰成纪传 体断代史 《后汉书》九十卷 (十志未及完成),为我国 史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