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病毒性脑炎护理 PPT课件

病毒性脑炎护理 PPT课件

病情观察
瞳孔的观察: • 正常瞳孔直径为2mm~5mm 双侧等大等圆,对光
反射灵敏; • 双侧瞳孔进行性扩大 ,常见于颅内压增高; • 双侧瞳孔忽大忽小,且伴有“二慢一高”(呼吸
慢、脉搏慢、血压高),可为脑疝的早期症状。
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的观察:体温一般2-4h 测量1次 , 心电监护。
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应让 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 以免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入气管 而窒息。
病情观察
• 压眶实:昏迷病人先做压眶实验(即压迫眶上切 迹,观察面部及肢体反应),然后观察瞳孔大小及 对光反应 。
• 如压眶时有痛觉反应、瞳孔大小对称、对光反应存 在则为浅昏迷;
• 如压眶反应消失而瞳孔对光反应存在为中度昏迷 ; • 如压眶反应消失而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为深昏
迷。
病情观察
观察昏迷病人的瞳孔变化 对确定昏迷的病因、损害部位 病变程度、抢救治疗和预后 判断帮助极大, 是昏迷的重要观察指标。
• 病毒学检查:发病早期应收集大便、咽分泌物和 脑脊液等作病毒学检查。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 血液检查:周围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病 毒分离和组织培养是诊断本病唯一可靠的方法。
• 影像学检查:头颅CT可发现脑水肿,脑钙化灶等。 • 脑电图检查:表现为弥漫性慢波、阵发性高波幅
慢波或弥漫性高波幅慢波,与病情呈平行关系。
• 意识模糊:意识模糊病人表现对时间、地点、 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思维混乱,语言 表达无连贯性,应答错误,可有错觉、幻觉、 兴奋躁动、精神错乱、谵语等表现。
意识障碍判断
• 昏睡:病人处于沉睡状态,仅能被压眼眶、用力 摇动身体等较强的刺激唤醒。一旦刺激停止,立 刻又进入沉睡状态。醒后回答问题困难。

病毒性脑炎小儿患儿护理查房

病毒性脑炎小儿患儿护理查房
虫媒病毒等。
病毒性脑炎的治疗 主要包括抗病毒治 疗、对症治疗和支
持治疗。
病毒性脑炎的症状 包括发热、头痛、 呕吐、意识障碍、
癫痫发作等。
病毒性脑炎的病因
01
病毒感染:多种病毒可引起病毒性脑炎,如肠道病毒、疱疹病毒等
02
免疫反应: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脑部炎症
03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血液等途径传播
呕吐
原因:病毒性 脑炎导致颅内 压升高,引起 呕吐
01
护理措施:保 持患儿卧床休 息,头偏向一 侧,防止误吸
03
治疗:遵医嘱 给予止吐药物, 如胃复安等
05
02
症状:频繁呕 吐,可能伴有 头痛、头晕等 症状
04
观察:密切观 察患儿呕吐物 颜色、性状、 量,并记录
脑脊液检查
1 脑脊液常规检查:包括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葡萄糖含量等 2 脑脊液生化检查:包括乳酸、乳酸脱氢酶、谷氨酸等 3 脑脊液免疫学检查:包括IgG、IgM、IgA等 4 脑脊液病原学检查: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 5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包括细胞形态、细胞数量等
04
易感人群:婴幼儿、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等群体易感
病毒性脑炎的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通过 飞沫传播,如咳嗽、 打喷嚏等
接触传播:通过直 接接触感染者的体 液、分泌物等传播
消化道传播:通过 食物、水等途径传 播
垂直传播:通过母 婴传播,如胎盘、 产道等途径传播
发热
发热原因:病毒感染
发热特点:持续高热,体温波动较大
密切观察患 儿呼吸频率、 深度和节律, 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
指导家长正 确使用吸痰 器,避免损 伤呼吸道黏

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儿的护理

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儿的护理
1.向患儿及家长介绍病情,做好心理护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 心。 2.向家长介绍日常生活护理常识和基本操作。 3.指导家长掌握肢体瘫痪恢复期功能训练和智力训练的方法。
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儿的护理
【病因】 80%以上是由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引起,其次 为虫媒病毒、腺病毒病毒性脑炎 2.病毒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儿的护理
【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 2.脑电图 3.病毒学检查 4.血常规
【治疗原则】 1.对症支持治疗 降温、止惊、降颅内压,改善脑微循环等。 2.抗病毒治疗 选用阿昔洛韦等。 3.康复治疗 有后遗症者早行针灸、按摩、功能锻炼等。
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儿的护理
【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 2.急性意识障碍 3.躯体移动障碍 4.潜在并发症 脑疝。
【护理措施】 1.维持正常体温 2.昏迷的护理 3.促进功能恢复 (1)加强生活护理 (2)恢复肢体功能 (3)遵医嘱给予促脑代谢的药物 4.观察病情
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儿的护理
【健康教育】

急性病毒性脑膜炎护理常规

急性病毒性脑膜炎护理常规

急性病毒性脑膜炎护理常规
【概念】
本病是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散发性病毒性脑炎最常见的类型。

其临床表现为高热、抽搐、头痛、意识及人格改变,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表情呆滞,木僵,缄默或动作增多,行为冲动,智能障碍。

神经症状可见偏瘫,共济失调,脑膜刺激征,嗜睡,昏迷,去皮质状态,癫痫,颅压升高,脑疝等。

【护理评估】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注意发热程度。

(2)头痛、呕吐症状。

(3)精神状态及意识变化。

(4)有无癫痫发作及意识变化。

2、心理状况。

3、自立能力。

【护理措施】
1、按神经内科病人护理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按上述评估中所列各项观察病情。

3、卧床休息,做好基础护理。

恢复期病人应协助肢体功能锻炼。

4、保持室内安静、温度适宜。

5、高热者,按高热患者护理指南执行。

6、精神失常者,要加强安全护理,防止自伤或伤人。

7、意识障碍者,按意识障碍病人护理指南执行。

8、癫痫发作者,按医嘱及时给药,尽快控制发作,并按癫痫病人护理要点执行。

9、瘫痪者,按瘫痪病人病人护理指南执行。

10、按医嘱给予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饮食。

11、按医嘱执行药物治疗。

12、做好心理护理,加强与病人交流,讲解有关本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指导】
1、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本病的防治及急救知识。

2、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语言训练、肢体运动和功能锻炼的方法。

病毒性脑炎护理查房PPT

病毒性脑炎护理查房PPT
定期复查,及时发现病情变 化。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要随意 停药或减量。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适当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面对疾 病。
对医护人员的建议和要求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 常情况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制度,防止交叉感 染
做好心理护理,缓 解患者及家属的紧 张情绪
加强健康教育,提 高患者及家属的自 我保健意识
影像学检查:CT 或MRI检查可见脑 实质损害表现
病程与预后
病程: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
预后:良好、一般、较差
护理评估与诊断
患者一般情况评估
患者基本信息:姓 名、性别、年龄、 职业等
病史摘要:简要介 绍患者病史及就诊 经过
临床表现:描述患 者症状、体征及辅 助检查结果
诊断依据:根据患 者临床表现及辅助 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诊断依据: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护理措施与实施
基础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 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 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 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排泄护理:保持大小便通畅,及时更换 尿布或尿不湿等物品
添加项标题
护理效果持续改进: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效果, 促进患者康复。
护理问题解决效果评价
护理问题解决效果评价标准 护理问题解决效果评价方法 护理问题解决效果评价结果 护理问题解决效果评价总结
护理措施改进建议
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强化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加强医护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重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整理版ppt
12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起病急、常有病毒感染史。
2、出现发热、头痛、嗜睡、昏迷、惊厥以及进行性加重的神经 精神症状。 3、脑脊液的变化:外观清亮,白细胞数轻度升高(可在 30 ̄500×10的6次方/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 细胞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4、脑脊液分离到病毒可确诊。 5、血清中和试验滴定度在急性期及恢复期相差4倍或4倍 以上。 6、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滴定度在急性期及恢复期相差4倍或4倍以 上。 7、血凝抑制试验,恢复期的滴定度较急性期高出或低于4倍以 上。 8、免疫荧光抗体检查阳性。 9、脑电图示不同程度弥漫性或局限性慢波。
3.影像学检查:头颅CT可发现脑水肿,脑软 化灶等低密度区,MRI可见颞叶、额叶或顶 叶稍低或稍高信号; MRI优于EEG、CT--中国 医学影像学杂志
4.脑电图检查:表现为弥漫性慢波、阵发性高 波幅慢波或弥漫性高波幅慢波,与病情呈平
行关系。 52.%脑的组并织发活症检;:为阳诊性整断率理版的仅ppt金为标33准%,一但56没%必,要并。有 11
大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占94.29%;美国-急 性VE发病人数仅次于SAH。
男女比例:1.3:1
全年均可发病,故又称散发性脑炎。多流行 于夏秋季,以7-9月最多。
整理版ppt
3
病因
文献报导:有100多种病毒可引起
肠道病毒(EV):80%
虫媒病毒
传染病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HSV):散发
病毒性脑炎(VE)
Viral Encephalitis
整理版ppt
1
学习目标
低年资护士掌握VE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要 点;
高年资护士掌握实验室检查及相关检查 的表现。

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

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

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2 】病毒性脑炎【护理评估】1.评估有无呼吸道沾染,消化道沾染史.2.留意不雅察精力状况.患儿有无头痛.吐逆.惊厥.脑膜刺激等.3.懂得试验室检讨成果如血常规.脑脊液检讨等.4.评估家长对疾病的懂得程度及护理常识.控制程度.评估家长心理状况及患儿有无焦炙或恐怖.[护理问题]1.体温高与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有关.2.头痛吐逆与颅内压增高有关3.焦炙与预后有关【护理措施】1.监测体温实时赐与降温处理.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颖.准时通风.如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上可运用物理降温办法或药物降温办法,下降大脑耗氧量.2.饮食护理保证热量供应,对晕厥或吞咽艰苦的患儿尽早赐与鼻饲或静脉养分,保持电解质和养分须要.3. 卧床时代协助患儿洗漱.进食.排尿.排便及做好小我卫生,保持瘫痪肢体位于功效地位,病情稳固后,及早进行肢体被动或自动功效锤炼.4.保持呼吸道通行晕厥患者要准时翻身,拍背,防止压疮.同时应增强患儿的安全治理.5.病情不雅察亲密不雅察患儿性命体征,及瞳孔的变化,发明问题实时处理.【健康指点】1 .保持室内空气新颖,天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分钟,避免直吹和对流风.2 . 留意气象变化,实时增减衣服,预防沾染.3 .保证歇息和睡眠,少看电视少看书,留意劳逸联合.4 .高热时实时物理降温(温水摖浴)或物理降温,保持皮肤,衣服.床褥干净湿润.5 .赐与高热量.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留意饮食调配,促进食欲,保证营要摄入,吐逆轻者应少量多餐,吐逆轻微者暂禁食.6 .躁动患儿需增强防护,家眷24小时留陪.7 .晕厥者应取侧卧位,头倾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行,准时翻身,预防褥疮产生.8 .有后遗症者,早期赐与响应的功效练习和康复指点,留意保持肢体的功效位.。

病毒性脑炎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病毒性脑炎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病毒性脑炎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特异性病毒感染所导致的良性、自限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护理常规】1.卧床休息,减少不良刺激。

2.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及肢体活动情况,以及头痛的性质部位及程度,意识状态有无加重,给予心电血压氧饱和度监测,警惕脑水肿、脑疝的发生。

3.吸氧3L/min,根据血氧情况可适当调节氧流量,监测生命体征。

4.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抽血化验,遵医嘱用药及时准确快速给予脱水药(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5.癫疴发作者,注意观察并记录发作的部位、时间(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并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咬伤及其他外伤的发生。

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或吸入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7.用药护理(1)抗病毒药物:易引起血管痉挛,输注时注意速度要慢,不少于1h。

(2)脱水药物:甘露醇外渗可致组织坏死,大剂量应用可发生急性肾衰竭,注意观察尿量变化,以防水、电解质紊乱。

(3)抗癫疴药物:规范用药,注意观察有无胃肠道反应、肝功能、肾功能损害。

8.对症处理(1)昏迷、意识障碍者,做好眼部、口腔、会阴及皮肤的护理,偏瘫患者按时翻身,预防压疮发生。

(2)高热患者要行物理降温,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热量。

(3)谱妄躁动者加保护性床档,必要时应用约束带。

(4)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遵医嘱给予镇静、镇痛药。

9.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纤维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补充足够水分。

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流食。

10.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解除恐惧、焦虑的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劳逸结合,鼓励患者多活动。

2.饮食指导合理膳食、补充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

3.用药指导根据医嘱按时服药,了解激素及抗癫疴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用药期间定时复查血常规及肝功能、肾功能。

4.心理指导树立康复信心,保持乐观积极态度,配合长期治疗。

病毒性脑炎健康教育

病毒性脑炎健康教育

病毒性脑炎健康教育
《病毒性脑炎健康教育》
病毒性脑炎是由一些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会导致大脑组织的炎症和损害,严重时可能导致瘫痪或死亡。

这种疾病通常是由蚊子或蜱传播的病毒引起的,但也有其他途径传播的病毒,如疱疹病毒和腮腺炎病毒。

为了预防病毒性脑炎,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预防蚊虫叮咬。

尽量避免去蚊虫肆虐的地方,如沼泽地或草地。

出门时可以穿长袖衣服和长裤,并使用含DEET(N,N-二乙基甲酰胺)的驱蚊剂。

在居住区域,可以安装防蚊网和使用驱蚊灯。

2. 预防蜱虫叮咬。

外出时应避免进入草丛或灌木丛,并穿戴合适的衣物,如长裤和长袖衬衫。

使用含DEET的驱蚊剂,并在户外活动后彻底检查身体,特别是头部、腋窝、腰部、腿部和髋部。

3. 定期接种疫苗。

预防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病毒性脑炎的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因此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及时接种。

4. 加强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饮用未经过滤的水等,可以有效减少病毒性脑炎的传播。

5. 增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多饮水、保持充足睡眠和避免不良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病毒的机会。

如果出现了病毒性脑炎的症状,如头痛、发热、呕吐、昏迷、抽搐等,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和护理。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和自我防护意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脑炎的发生,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神志、生命体征、肢体活动、言语交流能力,有无头痛、呕吐、颈项强直。

2、评估有无人格改变、反应迟钝、记忆力及计算力下降,有无癫痫发作。

二、护理措施
1、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声光刺激。

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勤翻身,预防压疮发生。

2、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频繁呕吐不能进食者,根据医嘱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昏迷或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

做好口腔护理。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警惕脑疝的发生。

4、症状护理:高热患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留置尿管者应注意防止泌尿系感染;躁动或癫痫发作时,防止跌倒、坠床、舌咬伤等意外发生;对于精神异常者,关注患者有无伤人或自伤行为,注意保护患者,加强对患者看护,必要时予约束或使用镇静剂。

5、药物护理:使用抗癫痫药物时注意有无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皮疹等不良反应。

使用阿昔洛韦时,注意观察有无头痛、皮疹、血尿、低血压、静脉炎等副作用。

6、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指导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避免声光刺激,以免诱发癫痫。

2、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

四、注意事项
1、坚持肢体及言语康复训练。

2、遵医嘱门诊复查。

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措施

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措施

运动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运动 锻炼,如肢体功能训练 、肌力增强训练等。
语言康复
针对患者出现的语言障 碍,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包括口语表达、阅读 理解、书写等方面。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01
规律作息
指导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02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
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疾病概述 • 护理评估 • 急性期护理措施 • 康复期护理措施 • 出院后护理措施 • 健康教育
01 疾病概述
定义和症状
• 病毒性脑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脑部炎症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精神状态改变、意识障碍等。
病因和病理生理
• 病毒性脑炎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的病毒包括单纯疱 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肠道病毒等。这些病毒通过血流 进入脑部,并在脑细胞内复制,导致细胞炎症和坏死。
确保按时按量服药
病毒性脑炎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 的指示服用药物,护理人员需要 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避免漏
服或错服。
注意药物副作用
不同的药物可能产生不同的副作用 ,如恶心、呕吐、头晕等,护理人 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 常及时报告医生。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病毒性脑炎患者可能需要同时服用 多种药物,护理人员应注意药物之 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 生。
症状缓解的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 变化,如发热、头痛、恶心、呕 吐等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
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病毒性脑炎患者可能出现咳嗽、 咳痰等症状,护理人员应保持患 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

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

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

病毒性脑炎照顾护士惯例之阳早格格创做病毒性脑炎【照顾护士评估】1.评估有无呼吸讲熏染,消化讲熏染史.2.注意瞅察粗神状态、患女有无头痛、呕吐、惊厥、脑膜刺激等.3.相识真验室查看截止如血惯例、脑脊液查看等.4.评估家少对于徐病的相识程度及照顾护士知识、掌握程度、评估家少情绪情景及患女有无焦急或者恐惊.[照顾护士问题]1.体温下与体温安排中枢没有健康有闭.2.头痛呕吐与颅内压删下有闭3.焦急与预后有闭【照顾护士步伐】1.监测体温即时赋予落温处理、脆持病室宁静,气氛新陈、定时透气.如体温正在38摄氏度以上可应用物理落温要领或者药物落温要领,落矮大脑耗氧量.2.饮食照顾护士包管热量供给,对于昏迷或者吞吐艰易的患女尽早赋予鼻饲或者静脉营养,保护电解量战营养需要.3. 卧床功夫协帮患女洗漱、进食、排尿、排便及搞佳部分卫死,脆持瘫痪肢体位于功能位子,病情宁静后,趁早举止肢体主动或者主动功能锻炼.4.脆持呼吸讲通畅昏迷患者要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压疮.共时应加强患女的仄安管制.5.病情瞅察稀切瞅察患女死命体征,及瞳孔的变更,创造问题即时处理.【健壮指挥】1 、脆持室内气氛新陈,每天启窗透气1-2次,屡屡30分钟,防止曲吹战对于流风.2 、注意气候变更,即时删减衣服,防止熏染.3 、包管戚息战睡眠,少瞅电视少瞅书籍,注意劳劳分离.4 、下热时即时物理落温(温火摖浴)或者物理落温,脆持皮肤,衣服、床褥浑净搞燥.5 、赋予下热量、易消化、富含维死素的饮食,注意饮食调配,删进食欲,包管营要摄进,呕吐沉者应少量多餐,呕吐宽沉者久禁食.6 、躁动患女需加强防备,家属24小时留伴.7 、昏迷者应与侧卧位,头偏偏背一侧,脆持呼吸讲通畅,定时翻身,防止褥疮爆收.8 、有后遗症者,早期赋予相映的功能锻炼战病愈指挥,注意脆持肢体的功能位.。

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

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

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病毒性脑炎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80%以上的病毒性脑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其次为虫媒病毒(如乙脑病毒)、腮腺炎病毒和疱疹病毒等。

病前1-3周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接触动物或昆虫叮咬史。

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主要表现为发热、惊厥、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症状。

一.主要护理诊断1. 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2.有窒息的危险与呕吐及意识不清有关。

3.有外伤的危险与惊厥抽搐有关。

4.焦虑与知识缺乏,担心预后有关。

二.观察要点1.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观察无前驱症状,如发热、头痛及呼吸道、消化道的表现。

3.观察有无脑炎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惊厥、精神行为改变,瘫痪或颅神经受损的症状。

三.护理措施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一般护理①.保持室内清洁、安静,经常通风换气,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②.监测生命体征,体温高者应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观察降温效果。

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等病情变化。

③.严格遵医嘱用药控制感染,注意观察并记录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④.对患儿及家长给予安慰、关心和爱护,使其接受疾病的事实,鼓励战胜疾病的信心。

3.症状护理①.瘫痪的护理:(1)卧床期间协助患儿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

(2)教给家长协助患儿翻身记皮肤护理的方法。

适当使用软棉垫,预防压疮。

(3)保持瘫痪肢体处于功能位置。

病情稳定后,及早帮助患儿进行肢体的被动或主动功能锻炼,活动时要循序渐进,加强保护措施,防碰伤。

在每次改变锻炼方式时给予指导、帮助和正面鼓励。

②.昏迷的护理:(1)患儿取平卧位,一侧背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分泌物排除;上半身可抬高20°-30°,有利于静脉回流,降低脑静脉窦压力以降低颅内压。

每2小时翻身1次,轻拍背促使痰液排除,防止坠积性肺炎。

病毒性脑炎护理查房讲课

病毒性脑炎护理查房讲课

01
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安 静,为患者提供舒适的 休养环境。
02
协助患者完成日常所需 的基本生活护理,如洗 漱、进食、排便等。
03
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 物。
04
定时记录患者体温、脉 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观察病情变化。
病情观察与评估
01
02
03
04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 孔变化、肢体活动等情况,评
病毒性脑炎护理查房 讲课
目录
• 病毒性脑炎概述 • 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 • 病毒性脑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病毒性脑炎康复护理 • 病毒性脑炎健康教育
01
病毒性脑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病毒性脑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脑实质炎症,属于感染性脑炎。
分类
根据病因可分为流行性病毒性脑 炎和散发性病毒性脑炎。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常见的病毒有肠道病毒、疱疹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等 。
发病机制
病毒通过血液传播,侵犯脑实质,引起脑组织炎症、水肿和 坏死。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 、抽搐、偏瘫等。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和病毒分 离等综合诊断。
02
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
基础护理
对于抽搐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如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咬伤等 。
对于高热患者,采取物理降温措施, 如冰敷、酒精擦浴等,并注意保暖。
对于意识障碍患者,加强基础护理, 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保持清洁 卫生。
03
病毒性脑炎并发症的预防 与处理
估病情严重程度。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 、抽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病毒性脑炎 ppt课件

病毒性脑炎 ppt课件
是一组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膜急性炎性疾病, 临床以发热、头痛和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本病 大多呈良性过程。
发病机制
❖ 病毒自呼吸道、消化道或经蚊虫叮咬侵入人体后, 在淋巴系统繁殖,通过血循环感染各种脏器,在 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前即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病 毒在脏器迅速繁殖可直接破坏神经系统。神经组 织对病毒抗原的剧烈反应导致脱髓鞘病变、血管 和血管周围损伤,造成供血不足。
意保暖。 5、鼓励多饮水,每天1500~2000ML或选择病人喜
欢喝的饮料。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的 饮食。 6、协助口腔护理,鼓励多漱口,口唇干燥时涂石蜡油。 7、监测体温变化,每4小时一次并记录。
8、遵医嘱静脉补液或进行血培养等生化检查,监 测电解质变化。
护理措施—头痛的护理
◆病室安静,光线宜暗。减少陪护者,限制探视人员。 ◆护理操作宜轻柔,尽量减少患者痛苦。 ◆保持其情绪稳定,避免不良情志刺激。 ◆遵医嘱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结合中医疗法穴位敷贴加按摩,选穴:太阳、风池、新设
Kernig(克尼格)征
❖ Kernig征又称屈腿伸膝试验。 患者仰卧位使膝关节屈曲成直角, 然后被动使屈曲的小腿伸直,当 膝关节不能伸直、出现阻力及疼 痛而膝关节形成的角度不到 135°时为K征阳性。Kernig征 阳性除提示有脑膜刺激征之外, 尚提示后根有刺激现象。腰骶神 经根病变其疼痛仅限于腰部及患 肢,而脑膜刺激征时Kernig征 为双侧性。
治疗
对症治疗:
(1)退热: 双氯芬栓钠:1 2mg/kg,prn,两次间隔6—8小 时,防止退热过度,腹泻患者避免使用。 美林:副作用少 地塞米松:有较大副作用,不可随意使用 亚冬眠制剂:氯丙嗪,异丙嗪
对症治疗:
(2)积极控制惊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
病毒性脑炎
【护理评估】
1.评估有无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史。

2.注意观察精神状态、患儿有无头痛、呕吐、惊厥、脑膜刺激等。

3.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脑脊液检查等。

4.评估家长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及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评估家长心
理状况及患儿有无焦虑或恐惧。

[护理问题]
1.体温高与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有关.
2.头痛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3.焦虑与预后有关
【护理措施】
1.监测体温及时给予降温处理、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定时通风。

如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上可应用物理降温方法或药物降温方法,降低大脑耗氧量。

2.饮食护理保证热量供给,对昏迷或吞咽困难的患儿尽早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维持电解质和营养需要。

3. 卧床期间协助患儿洗漱、进食、排尿、排便及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瘫痪肢体位于功能位置,病情稳定后,及早进行肢体被动或主动功能锻炼。

4.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要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压疮。

同时应加强患儿的安全管理。

5.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瞳孔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健康指导】
1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分钟,避免直吹和对流风。

2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预防感染。

3 、保证休息和睡眠,少看电视少看书,注意劳逸结合。

4 、高热时及时物理降温(温水摖浴)或物理降温,保持皮肤,衣服、床褥清洁干燥。

5 、给予高热量、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注意饮食调配,增进食欲,保证营要摄入,呕吐轻者应少量多餐,呕吐严重者暂禁食。

6 、躁动患儿需加强防护,家属24小时留陪。

7 、昏迷者应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预防褥疮发生。

8 、有后遗症者,早期给予相应的功能训练和康复指导,注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