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特产》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家乡的特产》教案设计

《家乡的特产》教案设计

《家乡的特产》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特产,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愿意为家乡做贡献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特产种类。

2. 家乡特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 家乡特产的制作工艺和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产及其文化内涵。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家乡特产的制作工艺和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乡特产的种类、历史和文化背景。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特产的制作工艺和特点。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探讨家乡特产的传承与发展。

4.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制作家乡特产,体验制作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特产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家乡特产的兴趣。

2. 讲解家乡特产的种类、历史和文化背景。

3. 分析家乡特产的制作工艺和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家乡特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家乡特产的传承与发展,分享讨论成果。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家乡特产,体验制作过程,感受家乡特产的魅力。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家乡特产的认识和体会,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附: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特产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特产制作工艺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4. 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六、教学准备:1. 搜集家乡特产的相关资料,如图片、文字、视频等。

2. 准备制作家乡特产的原料和工具,以便进行实践活动。

3. 划分活动区域,确保实践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七、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加深对家乡特产的认识。

2. 讲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3. 讲解家乡特产的制作工艺和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家乡特产。

5. 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疑问。

中班教案《家乡的特产》活动设计

中班教案《家乡的特产》活动设计

一、活动名称:中班教案《家乡的特产》活动设计二、活动目标:1. 了解家乡的特产,知道特产的名称和特点。

2. 能够表达自己喜欢的特产,并能够分享给同伴。

3. 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准备:1. 特产实物或者图片,如:家乡的水果、蔬菜、工艺品等。

2. 特产介绍资料。

3. 记录表格。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家乡的特产,引导幼儿关注和思考特产的特点和价值。

2. 展示特产:向幼儿展示准备的特产实物或图片,并简单介绍特产的名称和特点。

3. 探索特产:组织幼儿参观特产展示区,让幼儿自主选择一种特产,观察和了解特产的详细信息。

4. 分享特产:邀请幼儿分享自己选择的特产,让幼儿表达自己对该特产的喜好和感受。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特产介绍,让幼儿在家庭中了解更多的特产。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特产展示区,让幼儿持续关注和了解特产。

3. 区域活动:设置特产买卖区,让幼儿体验特产的交易和分享乐趣。

六、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特产实物或图片,让幼儿了解特产的特点。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幼儿表达自己喜欢的特产并交流想法。

3. 实践法:通过参观特产展示区,让幼儿亲身体验和了解特产。

七、教学内容:1. 家乡的特产:介绍家乡的水果、蔬菜、工艺品等特产,让幼儿了解特产的名称和特点。

2. 特产的价值:讲解特产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对家乡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对特产的认同和保护意识。

3. 特产的分享:教育幼儿学会分享自己的特产,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特产的认识和喜好。

2. 听取幼儿的分享和表达,评估幼儿对特产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收集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对活动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

九、教学资源:1. 特产实物或图片:提供丰富的特产资源,如家乡的水果、蔬菜、工艺品等。

2. 特产介绍资料:收集关于特产的详细介绍资料,以便幼儿了解特产的背景和文化。

《家乡的特产》教案(精选15篇)

《家乡的特产》教案(精选15篇)

《家乡的特产》教案(精选15篇)《家乡的特产》篇1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和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2.愿意参加剥橘子的活动,学习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1.每组一只筐,内装与本组幼儿人数相等的橘子、苹果。

2.PPT3.每组一个餐点盘。

活动过程:一、猜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猜一个谜语:黄橙橙的坛子,盛满水晶饺子。

吃掉水晶饺子,吐出粒粒珠子。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二、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

1.看一看师:"你们看过哪些颜色的橘子呀?"幼:"绿色、黄色、黄色加绿色、橘黄色。

"师:"那橘子是什么样的呀?"幼:"圆圆的、扁扁的。

"师:橘子底端还有什么?顶端有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肚脐眼和按钮师:"那我们把话连起来说一说好吗?"幼:"好。

"师幼一起说橘子是圆圆的、扁扁的,身上还有肚脐眼和按钮。

2.摸一摸师:现在我们拿起你身边的橘子摸一摸,橘子摸上去是什么感觉?(软软的)苹果摸上去是什么感觉?教师小结:橘子摸上去比苹果软。

3.闻一闻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再来闻一闻橘子是什么味道呢?(清香味)三、感受橘子的内部特征。

师:"那橘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呀?(说什么的都有)师:"那我们把它剥开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样的?"师:"我们先从有肚脐眼的.这一面开始剥,还是从有按钮的这边开始剥呢?"幼:"肚脐眼。

"师:"那老师来试一试看是不是从这面开始剥好剥些。

"(一边剥一边说;橘子橘子圆圆,橘子橘子扁扁,剥开黄黄的橘子皮,看看像什么呀?)幼:"花。

"师:"花儿花儿开开,哎,开出了什么呀?"幼:"橘子。

"师:"这像什么呀?"幼:"月亮、小船。

《家乡的特产》教案设计

《家乡的特产》教案设计

《家乡的特产》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特产,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资源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特产种类及其特点。

2. 家乡特产的历史文化背景。

3. 家乡特产的保护与传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特产的种类、特点及历史文化背景。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家乡特产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家乡特产实物,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2. 讲解法:教师讲解家乡特产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家乡特产的保护与传承,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表达法:让学生通过写作、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特产的认识和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家乡特产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特产。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家乡特产的种类、特点及历史文化背景。

3. 实例分析:教师展示家乡特产的保护与传承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与传承家乡特产,并提出建议。

5. 成果展示:每组选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讨论成果。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家乡特产,完成一篇作文或绘画作品,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特产的认知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特产保护与传承的态度。

3. 学生在讨论、展示中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1. 家乡特产实物展示。

2. 与家乡特产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写作、绘画等表达工具。

八、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九、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家乡特产实物,引导学生关注。

2. 讲解:详细介绍家乡特产的种类、特点及历史文化背景。

3. 实例分析:分享家乡特产保护与传承的实例。

4. 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保护与传承家乡特产的建议。

5. 成果展示:分组进行讨论成果的展示。

7. 作业布置:完成一篇关于家乡特产的作文或绘画作品。

中班家乡的特产教案(推荐9篇)

中班家乡的特产教案(推荐9篇)

中班家乡的特产教案(推荐9篇)中班家乡的特产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了解家乡的特产,知道家乡特产的种类,并深入了解家乡特产的特点,历史渊源等。

2.通过调查、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运用调查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家乡特产的了解,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活动重难点:学生能把自己搜集的资料、调查的结果进行展示交流,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感情得到升华,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学生:收集家乡特产的有关资料、实物教师:多媒体课件收集家乡特产的图片和其他资料活动过程: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播放《微山湖》视频,提出要求:请大家仔细看,看后告诉老师你从中了解了什么?生看录像谈从中了解了什么。

师:微山湖就座落在我们的家乡山东省济宁市,我们刚才在微山湖仅仅看到了家乡的部分特产,实际上我们的家乡地大物博,有着非常丰富的物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家乡的特产”,来了解咱们济宁的特产。

板书:家乡的特产二、交流特产1、课前,我们围绕着家乡的特产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调查计划,并且分小组进行了调查研究,你们小组重点研究了家乡特产哪方面的知识?指同学说板书:种类特点历史影响2、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选出代表一会进行班内交流。

①出示温馨提示:说的同学说清楚,说明白,听的同学认真倾听,不同意见可以补充。

小组长进行归纳梳理。

②小组内交流师巡视3、班内汇报汇报交流时形式多样师生评价4、刚才大家通过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家乡的特产,通过大家的交流,对于我们家乡的特产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三、创设情境,展销产品大家知道吗,在每一届山东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上,展出了国内外蔬菜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各种蔬菜在展览中大放异彩,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

为了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咱们济宁的特产,我们现在也来举办一个“济宁特产博览会”,来宣传、推销家乡的特产,大家想不想参加?1、你想采用什么形式来展销我们的特产?小组内讨论做什么,怎么做指生说(设计广告语、宣传画、编儿歌等等)出示创作要求:A、设计要新颖,有创意。

幼儿园教案家乡的特产

幼儿园教案家乡的特产

幼儿园教案家乡的特产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家乡的特产,增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家乡的特产。

难点:帮助幼儿表达对家乡特产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实物、PPT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家乡特产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是什么特产。

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家乡特产的名称、特点和营养价值,引导幼儿了解和认识。

3. 互动: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家乡特产,并说明原因。

4.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将讨论的结果进行展示。

5. 总结:教师总结幼儿的发言,强调家乡特产的独特之处,并教育幼儿要珍惜和感恩食物。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今天学到的家乡特产。

2. 延伸:鼓励幼儿观察家乡还有哪些特产,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家乡的特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使他们全面发展。

六、教学内容:1. 进一步了解家乡特产的种类和特点。

2. 学习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乡特产的喜爱。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家乡特产的种类和特点。

难点:培养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乡特产的喜爱。

八、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绘画材料、特产实物或图片。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九、教学过程:1. 复习: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上节课学到的家乡特产,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回家的作业。

2. 讲解:教师讲解如何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乡特产的喜爱。

3. 实践: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特产,用绘画方式表达出来。

4.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将绘画作品进行展示,并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

5. 总结:教师评价幼儿的作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情感。

(完整word版)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家乡的特产》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家乡的特产》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家乡的特产》教学设计五年级综合实践下学期3月份教学设计【第一阶段的预习】1、请学生在课前读一读书中的内容,对我们的王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思考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对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有一个大致的方向。

【第二阶段的预习】1、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

【第三阶段的预习】1、在这一阶段中,小组学生选择好汇报的形式,不能盲目,一定要联系自己的主题内容和资料的类型。

2、根据资料和现实情况去选择汇报方式。

【第四阶段的预习】搜集创建王国的材料,为制作做准备。

【第五阶段的预习】回顾活动的全过程,反思自己的活动,并对自己与他人的活动进行自我参照性评价。

1.《我们的“王国”》教学设计第一阶段:主题确立阶段(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围绕“王国”的种类、“王国”的形象、“王国”的名称,“王国”的主要机构和责任等几方面提出问题,确立本次活动主题。

2、根据主题,指导学生制订活动计划。

【教学重点】明确进一步研究的任务和方法,形成小组活动方案。

【教学难点】确定课题方向。

【教具准备】:幻灯片课件【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入本次活动的主题1、教师:同学们,在童话世界中有很多有趣的王国:“猫之国”、“玫瑰国”、“糖果国”、“音符国”、“梦之国”、“舞蹈国”……开动我们的大脑,展开想象,和好朋友们一起组建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王国”吧!2、我们设想的“王国“是什么样子呢?为建立这个“王国”,我们都要作哪些准备呢?(播放幻灯片:各种王国的图片)学生探究活动:观看幻灯片,对各种“王国”产生兴趣。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体验与探究的欲望。

板书课题:我们的“王国”二、引导学生围绕活动主题提出感兴趣的相关问题。

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指纹的“王国”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

“你们知道吗?每一个“王国”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有各自的意义。

你们的王国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呢?让我们组成小组,讨论一下,建立我们的“王国“吧!教师指导活动:教师从王国的名称、同学们在各自的“王国“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每人要负责”王国“的哪方面事务等方面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全面的独有特色的“王国”。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家乡的特产》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家乡的特产》

《家乡的特产》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特产,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产,学会分享和交流。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特产中感受到家乡的特色和文化。

三、教学准备1.课前收集家乡特产的资料、图片。

2.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家乡的地图,引导学生说出家乡的名字。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特产,引发学生兴趣。

(二)新课讲解1.教师通过图片、实物展示家乡的特产,如:美食、工艺品、农产品等。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家乡的特产,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三)互动环节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家乡特产,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特产推销现场。

2.各小组展示推销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选出最佳推销员。

(四)手工制作1.教师出示家乡特产的手工制作材料,如:泥塑、剪纸等。

2.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制作出自己家乡的特产。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1.学生将手工制作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

3.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了解家乡的特产,拍摄照片或视频,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通过了解家乡特产,学生增强了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了解家乡文化,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家乡有什么特产吗?""对了,小明,你能告诉我们一起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那你们知道这些特产背后的故事吗?"2.教学难点:"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特产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小华,你能分享一下你对这个特产的看法吗?你觉得它代表了我们的家乡吗?为什么?"教学过程补充:(一)导入教师出示地图,问:"这是我们美丽的家乡,你们知道这里有什么特产吗?"(二)新课讲解教师展示特产图片,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那你们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它的故事很有趣哦。

中班教案《家乡的特产》活动设计

中班教案《家乡的特产》活动设计

中班教案《家乡的特产》活动设计一、活动目标:1. 了解自己家乡的特产,知道特产的名称和特点。

2. 能够表达自己对特产的认识,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幼儿的归属感。

二、活动准备:1. 特产实物或图片,如:苹果、鸭梨、花生、玉米等。

2. 特产介绍卡片。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家乡的特产,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展示特产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特产的名称和特点。

3. 介绍特产:向幼儿介绍每种特产的生长环境、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等。

4. 互动环节: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特产,并说明理由。

5. 绘画环节:给幼儿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特产,并写上特产的名称。

6. 展示成果: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其他幼儿和学习者欣赏。

四、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特产的认识和喜爱程度。

2. 关注幼儿在绘画环节的表现,评估幼儿的绘画技能和表达能力。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自己画的特产,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学校的活动。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绘画作品装饰在教室环境中,让其他幼儿和学习者欣赏。

3. 区域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当地的特产商店或农田,让幼儿亲身体验特产的生长环境和制作过程。

六、活动注意事项:1. 在引入话题时,注意引导幼儿谈论家乡的特产,避免偏题。

2. 在展示特产实物或图片时,确保幼儿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特产的名称和特点。

3. 在互动环节,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尊重每个幼儿的意见。

4. 在绘画环节,给予幼儿足够的创作空间,不强求每个幼儿的作品都达到某种水平。

5. 在活动评价中,关注幼儿的参与程度和绘画技能,注重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特产实物或图片,如:苹果、鸭梨、花生、玉米等。

2. 特产介绍卡片,包含特产的名称、特点、生长环境、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等信息。

《家乡的特产》教案设计

《家乡的特产》教案设计

《家乡的特产》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家乡的特产,包括特产的名称、特点、历史背景等。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特产的相关信息。

(2)学会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和整理家乡特产的相关资料。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家乡特产、传承家乡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特产的定义和特点。

2. 家乡特产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调查和收集家乡特产的方法和技巧。

4. 家乡特产的分类和分布情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特产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家乡特产的文化内涵,以及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乡特产的定义、特点、历史背景等基本知识。

2. 调查法:引导学生进行家乡特产的调查,收集相关信息。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调查成果,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家乡特产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家乡特产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调查表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特产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特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调查表,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收集家乡特产的相关信息。

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调查成果,互相交流家乡特产的特点、历史背景等。

4.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讲解家乡特产的定义、特点、历史背景等基本知识。

5.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家乡特产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成功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6.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家乡特产的介绍PPT、举办家乡特产知识竞赛等。

最新家乡的特产教案(6篇)

最新家乡的特产教案(6篇)

最新家乡的特产教案(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家乡的特产教案篇一琅琊酥糖的小包装有正方形的,也有长方形的。

我最喜欢长方形的包装。

因为上面印有琅琊山的标志,醉翁亭图案。

但是,最醒目的还是“琅琊酥糖”四个大字。

别说吃了,就是看着也很美味,给了我一次视觉的冲击。

我看着看着,有些迫不及待,于是,不由自主地拆开了包装盒。

拆开后,还没有吃,就闻到有股浓浓的香气扑鼻而来。

撕开小包装,里面黑白相间的酥糖就像千层饼一样,十分清香。

我小心翼翼地捏下一小块,然后放入嘴里,开始品尝起来。

吃琅琊酥糖也十分有趣。

我吃酥糖时,先用舌头舔一舔它的“粗”味道,再细细地咀嚼,品尝它的“细”味道。

我总是只咬一小点,每咬一口都听到一声“咔嚓”的声音,悦耳至极。

然后慢慢地回味,有一种像吃冰糖的感觉,脆脆的,香香的。

啊!酥糖的香甜溢满了我的嘴。

顿时,我的皮肤和每根神经都陶醉于其中。

不信,如果你们有机会来我的家乡,滁州旅游。

就尝尝琅琊酥糖,它会让你大饱口福。

我爱家乡,滁州,更爱吃家乡的特产,琅琊酥糖。

家乡的特产教案篇二我的家乡在南阳,人们都说南阳有三宝:玉器、烙画、出师表。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独山玉。

独山玉产与南阳独山,是中国的四大名玉之一,也称为“南阳玉”、“河南玉”或“独玉”。

独山玉有绿、白、黄等颜色,晶莹剔透、光彩奇异。

绿的似草,白的似云,黄的似金。

一个个美玉让人看得目不暇接。

一次,爸爸去革命历史博物馆,回来的时候经过南阳,就给我和妹妹各买了一个用独山玉雕刻而成的玉镯。

我的那个镯子呈草绿色,上面刻着一个像石器时代原始人用的石斧,戴在手腕上感觉冰冰凉凉的。

玉镯上面还有一道又一道的波浪条纹,像一条条洁白的绸缎。

妹妹的那个镯子是金黄色的,一颗颗圆圆的玉珠穿在一起,再加上那块六边形的独山玉,就变成了一个谁看到谁就喜欢的玉镯了。

中班教案《家乡的特产》活动设计

中班教案《家乡的特产》活动设计

一、活动名称:中班教案《家乡的特产》活动设计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家乡的特产,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特产实物或图片、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曾经接触过家乡的特产,对特产有一定的认识。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特产实物或图片,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特产的特征。

2. 基本活动:a) 教师讲述特产的来历、特点和用途,帮助幼儿加深对特产的认识。

b)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特产,培养幼儿的表述能力。

c) 幼儿动手操作,将特产的图片或实物贴在画纸上,制作特产介绍海报。

3. 延伸活动:a) 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特产海报,向大家介绍家乡的特产。

b)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特产知识竞赛,巩固幼儿对特产的认识。

c) 幼儿扮演小商人,模拟特产交易场景,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

五、活动注意事项:1. 注重幼儿的安全,活动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操作过程,避免发生意外。

2.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表达和操作机会。

3.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鼓励幼儿参与,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六、教学内容:1. 教学故事《家乡的特产》: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家乡的特产,引导幼儿了解特产的名称、特点和价值。

2. 教学儿歌《特产之歌》:创作一首关于特产的儿歌,帮助幼儿记忆和表达对特产的认识。

3. 教学活动《特产拼图》:通过拼图游戏,让幼儿加深对特产的印象,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家乡的特产》2. 儿歌音频:《特产之歌》3. 特产拼图素材:家乡特产的图片或实物八、教学步骤:1. 故事环节: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倾听故事,回答问题,了解家乡特产的来历和特点。

2. 儿歌环节:教师播放儿歌音频,教唱《特产之歌》,让幼儿在唱歌过程中加深对特产的认识。

中班社会教案《家乡的特产》

中班社会教案《家乡的特产》

中班社会教案《家乡的特产》第一章:导入1.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家乡的特产”。

1.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特产?特产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第二章:探究家乡的特产2.1 教师展示不同家乡的特产图片,引导学生识别和描述。

2.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特产进行深入了解,包括特产的名称、特点、产地、制作过程等。

第三章:特产的制作过程3.1 教师选择一种特产,现场演示其制作过程,如制作豆腐、包粽子等。

3.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尝试制作特产。

第四章:特产的品尝4.1 教师准备一些特产,如糖果、糕点等,让学生品尝。

4.2 学生描述自己的品尝感受,交流特产的味道、口感等。

4.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特产会有独特的味道和口感?这与特产的产地、制作工艺等有何关系?5.2 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特产的认识和感悟,如珍惜家乡的文化遗产、传承家乡的特产等。

5.3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调查自己家乡的其他特产,下节课分享。

第六章:家乡特产的文化意义6.1 教师介绍特产与家乡文化之间的关系,如特产在节日庆祝、民俗活动中的作用。

6.2 学生举例说明特产在自家家乡文化中的重要性,如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等。

6.3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传承和保护家乡特产文化,鼓励学生为家乡特产的发展提出建议。

第七章:特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7.1 教师讲解特产对家乡经济发展的贡献,如吸引游客、促进农产品加工等。

7.2 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家乡特产的市场情况,分析特产销售的优势和挑战。

7.3 学生讨论如何利用特产优势,推动家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八章:特产与环境保护8.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特产生产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环境问题,如资源过度开采、生态破坏等。

8.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特产。

8.3 学生提出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行动,如减少浪费、推广环保生产方式等。

第九章:特产的创新与发展9.1 教师介绍特产创新的成功案例,如传统特产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特产包装设计创新等。

中班社会课教案《家乡的土特产》3篇

中班社会课教案《家乡的土特产》3篇

中班社会课教案《家乡的土特产》中班社会课教案《家乡的土特产》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家乡的土特产,培养学生对本地特产的认知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能够描述、比较和评价土特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展示和交流。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土特产,分析和比较土特产的特点和价值。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能够描述、比较和评价土特产。

教学准备:1. 家乡土特产的图片或样品。

2. PPT 或黑板报,用于介绍和呈现相关内容。

3. 学生小组的组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乡的土特产,激发学生对家乡土特产的兴趣。

2. 展示一些家乡土特产的图片或样品,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引导学生发现土特产的特点和价值。

二、学习(15分钟)1. 利用PPT 或黑板报,介绍家乡的土特产,包括名称、特点、产地等。

2. 分组让学生对比不同的土特产,找出各自的特点和优劣势。

3. 学生小组展示比较结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三、练习(15分钟)1. 分发任务卡片,要求学生在家乡选择一个土特产,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2. 学生根据调查结果,整理成小报告或展板,并包括特产的种类、产地、特点、价值等内容。

3. 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展示。

四、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土特产的认知和感悟。

2.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强调土特产的重要性和特点。

五、拓展(5分钟)1. 邀请学生邀请家长或长辈,讲述家乡土特产的故事和传统。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研究和了解家乡土特产的相关知识。

教学反思:此教案通过让学生了解和研究家乡的土特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和实践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中班社会课教案《家乡的土特产》精选3篇(二)中班社会课教案《小磨蹭吃饭》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他们进餐时的遵循规则的能力。

《家乡的特产》教学设计(精选8篇)

《家乡的特产》教学设计(精选8篇)

《家乡的特产》教学设计(精选8篇)《家乡的特产》篇1设计意图:幼儿对家乡的扬子鳄,银杏都了解!那我想让幼儿对家乡的特产——吊瓜及吊瓜子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首先知道吊瓜长在什么地方,初步了解吊瓜怎么播种及收获,知道吊瓜子从哪里来并经过一定的加工才能吃,并对于家乡人种特产产生自豪感!目标:1.认识家乡的特产—吊瓜,知道吊瓜生长地方2.了解吊瓜及吊瓜子的形状3.品尝吊瓜,产生自豪感准备:1.物质准备:各种瓜子、吊瓜、及吊瓜子及图片2.经验准备:到网上或书上查找图片重点:知道吊瓜长出吊瓜子过程:一、出示照片,导入课题1.出示各种瓜子,你们吃过这些瓜子吗?它们长在什么地方呢?(逐一提问)最后出示吊瓜子,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瓜子吗?那它长在什么地方呢?2.认识吊瓜出示吊瓜图片。

我们的吊瓜子住在吊瓜肚子里。

你们想知道吊瓜长在什么地方吗,请幼儿把了解到的吊瓜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观看录象,农民伯伯种吊瓜1.完整播放录象,初步了解吊瓜生长的地方刚才我们看到农民伯伯种吊瓜,你看到吊瓜长什么样了?2.进一步了解吊瓜及吊瓜子的特征吊瓜是什么形状,它的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呢?了解吊瓜长出之前吊瓜架上的叶子3.播放农民伯伯收吊瓜,把吊瓜子从吊瓜里拨出来,认识吊瓜子的形状4.观看录象吊瓜子拨出之后经过加工包装变成我们现在吃到的吊瓜子!三、品尝吊瓜子1.幼儿自己尝试拨吊瓜子,请个别幼儿示范2.教师示范拨吊瓜子3.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品尝说说吊瓜子的味道!四、小结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去实地看看吊瓜子的播种或者到加工厂看看!《家乡的特产》教学设计篇2活动目标:1、了解家乡的主要特产,认识几种家乡特产的商标。

2、通过分类操作、品尝分享,体验活动的快乐。

3、感受家乡特产的丰富,并为家乡感到自豪。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1、师生共同收集家乡特产的外包装(包装袋、包装盒、包装纸等)。

2、发动幼儿带一些家乡特产的食品来幼儿园和小朋友分享。

《家乡的特产》教案设计

《家乡的特产》教案设计

《家乡的特产》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特产,了解特产的定义和特点;(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如网络、书籍等资源,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2)利用实地考察、采访、调查等方法,了解家乡的特产;(3)运用信息技术,如网络、书籍等资源,获取家乡特产的相关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家乡特产的意识;(3)培养学生关注和传承家乡文化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特产,培养学生调查、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如网络、书籍等资源,获取家乡特产的相关信息。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家乡特产的相关资料,如图片、文字、视频等;(2)设计调查问卷、采访提纲等;(3)安排实地考察、采访等活动。

2. 学生准备:(1)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如网络、书籍等资源;(2)准备笔记本、笔等记录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家乡特产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特产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资源,了解特产的定义和特点;(2)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了解的家乡特产;(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全班分享。

4. 探究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如网络、书籍等资源,获取家乡特产的相关信息;(2)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采访等活动,了解家乡特产的种植、制作等过程;(3)学生整理收集到的信息,完成探究学习报告。

5. 成果展示:(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的探究学习成果;(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交流。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1)教学目标是否实现;(2)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3)学生学习效果如何。

中班社会教案《家乡的特产》

中班社会教案《家乡的特产》

中班社会教案《家乡的特产》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特产,学会用简单句子描述特产的特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感,了解各地特产的多样性。

3.学科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听说:听说家乡的特产2.读写:阅读文章《家乡的特产》,完成相关练习3.观察:观察家乡的特产,用简单句子描述特产的特点三、教学重点:1.学生能正确描述家乡的特产的特点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四、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2.家乡特产图片或样品3.《家乡的特产》阅读材料4.小组合作活动指导书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导入家乡的特产话题,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乡的特产,激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读写活动(20分钟)1.展示《家乡的特产》阅读材料,由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合作活动:组织学生分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特产进行介绍。

鼓励学生合作,互相帮助,提供图片或样品给其他组了解。

每组报告时,其他组可提问、评价。

3.每组报告后,对各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4.根据学生的描述,教师可以进一步解读特产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步骤三:观察与描述(20分钟)1.分发观察任务卡片,要求学生观察样品或图片,并填写观察表格。

观察的内容包括特产的外形、颜色、气味、口感等。

2.学生根据观察表格的内容,用简单句子描述特产的特点。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模板句子指导学生。

步骤四:展示与分享(10分钟)1.学生依次展示自己观察所得的特产特点,并进行简短的分享。

2.学生互相评价和点赞,鼓励学生用积极的反馈激励彼此。

步骤五:结课小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进行评价和肯定。

2.提问学生对家乡特产的了解是否有所增加,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家乡特产的感受和观点。

六、拓展性活动:1.邀请家庭成员或其他地区的朋友带来特产分享给同学们。

2.鼓励学生通过书面形式来整理和展示自己家乡的特产,可以制作小册子或海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给其他同学们。

《家乡的特产》教学设计

《家乡的特产》教学设计

《家乡的特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特产及其制作过程;2.培养学生对家乡特产的认知和骄傲感;3.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特产及其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家乡特产的图集、实物样品(如果有)、PPT演示文稿、电脑和投影仪、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图集或实物样品,引起学生的兴趣,介绍家乡特产的背景信息。

2.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所了解的家乡特产,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写在黑板上。

二、呈现家乡特产(15分钟)1.教师使用PPT演示文稿介绍家乡特产的制作过程、特点和使用方法。

2.教师把家乡特产的图集或实物样品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观察,并提醒他们要尽可能多地记录观察到的细节。

三、小组合作(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家乡特产进行研究。

2.学生使用手中的图集、实物样品和互联网等资源,收集关于所选特产的更多信息,包括特产的历史、制作过程、地理产区等。

3.学生合作完成一份小组报告,并准备口头展示。

四、口头展示(20分钟)1.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呈现他们所研究的家乡特产。

2.学生可以使用PPT、卡片、实物样品等展示工具。

3.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并提出问题或建议。

五、个人总结(10分钟)1.学生回顾自己学到的知识,思考自己对家乡特产的态度和感受。

2.学生写一份个人总结,并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六、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家乡特产,写一篇介绍它的文章。

2.学生需要自己查找资料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对家乡特产的认同和骄傲感。

此次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家乡特产的研究和口头展示,让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特产的历史和特点,培养他们对家乡的认知和骄傲感。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人总结,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特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

三、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四、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录音机、磁带等。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有两位小朋友,一名叫小红,一名叫小丽,想带小朋友去他们的家乡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去吗?
师:演示电脑课件(小红、小丽介绍自己家乡的物产)。

生:看电脑课件(边看边观察)。

师:提问:你觉得小红、小丽家乡的物产丰富吗?你喜欢他们的家乡吗?
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吗?物产多吗?
生:回答问题。

师:今天,老师想听一听小朋友的家乡有些什么物产?(板书课题)
生:读课题。

(二)、活动过程
1、介绍家乡物产。

2、展示自己家乡物产
(三)、总结全文
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些什么感受?
生:谈自己的感受。

师:老师感觉到小朋友个个都很棒,
搜集和了解到这么多家乡的物产。

老师:相信你们长大后一定会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