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状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态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态

----考试心理的调查与分析(第一次)

大儒中心小学林方蓉

一、问题的提出:

1、几则触目惊险的新闻报道:《羊城晚报》1997年12月17日载浙江绍兴某中学初一女生因成绩下降,面对激烈的竞争,先是熬夜奋战,进而身体状况急剧下降,一拿到试卷就浑身大汗,思维混乱,最后竟在期末考试前夕,心律失常,猝死在书桌旁。《姑苏晚报》登载江苏省某市一重点中学初二女生,因最近的一次考试成绩没有名列前茅而在家中开煤气自杀。

2、工作实践中的切身感受:身为小学教育工作第一线的教师,我们感到:当今的小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也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特别是考试心理。社会的激烈竞争已经延伸到了小学阶段,频繁的考试和各种竞赛,给小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对考试的心理准备直接影响到考试成效和身体健康。我们发现许多孩子一到复习考试阶段就容易生病:发烧、感冒、肠胃炎……这

些病大多是心理紧张,过度焦虑引起的,另一些孩子平时学习挺认真,但每逢考试就会出现漏题、看错题,笔误等差错,考试成绩总不理想,心理焦虑更加严重,给考试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如此恶性循环,甚至出现厌学心理。因此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具备良好的考试心理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任。

3、关于转发《江苏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二○○一年六月二十九日苏州市教育委员会向各市教委、各区教育局、各有关学校转发了江苏省教育厅拟定的《江苏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试行)》,把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到实处。

综合上述原因,我们课题组决定在思想品德课中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我从考试心理着手,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态的调查分析。

二、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1、被试:大儒辅导区三、四、五、六年级全体学生共(689)人。

3

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我设计了3套问卷:《预想考试成绩》、《考试心理自测》和《学习行为自测》。

3、步骤:

第一阶段:离考试有一段较长时间时,请学生预想自己考试的分数。目的在于测试不同年级学生对考试的信心及自我估计程度。

第二阶段:在考试前后对学生进行考试心理自测,了解学生是否存在考试焦虑。

1、你是否愉快地等待考试的到来?

2、你考试的成绩是否比平时的成绩好?

3、你是否觉得越是担心考不好,结果会考得越坏?

4、你是否认为越是重要的考试,成绩就越是不好?

5、你是否认为平时很容易答好的问题,到考试时也会答不好?

6、如果试卷开头的一些问题答不出,后面较容易的问题是否也会答不好?

7、你是否做过考出坏成绩的梦?

8、你考试前是否经常生病?

9、考试完后,在老师改卷子期间,你是否一直在担

4

忧?

10、考试没考好,你是否总认为是自己不用功造成的?

答案均有3个选择:a:经常是b:有时是c:不是答a的记3分;答b的记2分;答c的记1分。如果总分在18分以上,就要注意:有考试焦虑的倾向了。14分以下则属于低度焦虑,意味着对自我缺乏必要的关注,没有增强改变自我的热情,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这是一种消极的考试心理。

第三阶段:考试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学习行为自测,分析产生考试焦虑的不同原因。

1、父母是否经常承诺在你取得他们所希望的分数后给以物质奖励?

2、老师是否总是选择成绩优秀的学生当班队干部?

3、你是否总是认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老师和父母就会不喜欢你?

4、是否有固定的时间进行学习?

5、是否经常在没听清问题的时候被叫起来回答?

6、打开作业本数一下订正的次数是否经常超过作业

5

次数的一半?

7、每次作业结束后,是否自己收拾书桌及整理书包?

8、是否经常在10点过后完成作业?

9、是否经常做读书笔记?

10、是否对老师的讲解提出过异议?

答案选择“是”与“否”。第1、2、3、5、6、8题选“是”得1分,选“否”得0分;4、7、9、10题选“是”得0分,选“否”得1分。

1~3题测定学习动机是否正确;4~7题测定学习习惯是否良好;8~10题测定学习方法是否正确。得分的比例越高说明存在的问题越普遍。

三、调查分析:

1、调查结果汇总:

考试分数预想

6

注:六年级另有7%与上次分数一样。

考试心理自测

学习行为自测结果

7

2、调查后的分析与思考:

从自测结果来看,在自信心方面,预想分数超过上一次考试分数的占绝大部分比例,大部分学生超出的分数都在10分以内,这表明大多数学生是有自信心,且对自己的要求比较切合实际。从三年级到五年级预想分数超过10分的比例逐步升高,这是学生对分数越来越看重的结果,而六年级学生的这一比例反而低于四年级,这说明什么?一方面证明,六年级学生能更正确地认识自我,明智地对自己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六年级低于上次考试分数的比例明显上升,自信心不足的人数大体上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多。从考试心理自测结果来看,低度焦虑的比例随年级的升高而下降,积极向上的孩子逐年增多。但是,各年级18分以上所占比例都在60%以上,

8

这表明学生普遍存在“考试焦虑”倾向。从三到五年级,18分以上所占比例逐步升高,而六年级反而低于四年级,这与学生对自己要求过高的比例相吻合,这说明要克服“考试焦虑”,正确认识自我,合理确定目标是关键。

最后,我们分析一下学习行为自测,不论年级高低,都存在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的不合理、不正确。

调查结果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虽然一再批判应试教育、分数第一,但应试教育始终占有很大的市场,分数始终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引诱着孩子,又像高悬的利剑,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不少家长把分数的高低与孩子能否成长联系在一起,仅凭考试分数的高低,去判断孩子掌握知识的程度和智力水平,至使许多学生面对考试就会想起老师、家长的批评、教训,甚至是惩罚。他们求胜心切,时时牵挂着学习的成败,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产生过度焦虑,影响正常的思考和发挥。

四、建议和对策:

1、针对不同对象,因势利导。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