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刺激疗法和针灸理疗学
针灸治疗学教学大纲
《针灸治疗学》教学大纲(针灸推拿学专业用 72学时)针灸治疗学是研究运用针灸方法治疗疾病的一般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经络腧穴学及剌法灸法等基本知识及技能的综合应用,是针灸专业的临床学科,学好本课对于步入针灸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是针灸人才所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知识,课程内容包括针灸治疗作用, 针灸治疗原则、针灸临床辩证论治纲要,针灸配穴处方特定穴的临床运用及常见病症的治疗和针灸临床研究进展、针灸临床研究规范、针灸临床病历书写等。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针灸治疗学》这门专业临床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针灸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运用针灸方法防治临床常见疾病。
学生通过学习针灸临床治疗知识,指导临床正确运用针灸方法防治疾病。
同时,针灸治疗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的理论和技能并重,学生通过针灸治疗学的学习,加深掌握针灸治疗学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并通过实验技能培训学习和临床见习培养学生临床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利用针灸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服务。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针灸治疗学的理、法、穴、方、术(即辩证论治),对一般常见病、部分急症、重症及疑难病症能熟练地进行恰当处理。
在教学中还应考虑近年来国家对中医执业医师针灸部分的考试要求,讲授内容要注意涵盖考试内容。
本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理论课时为50学时、实践课时为22学时。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临床见习、病例讨论为辅、并适当应用图表、模型、多媒体、实验等进行教学。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上篇总论第一章针灸治疗作用【目的要求】掌握针灸的治疗作用和机理,为学习治疗学各论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主要讲解针灸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等治疗作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
第一节疏通经络【目的要求】掌握疾病与经络的关系,明确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治疗作用。
【教学内容】概述人体的内外上下皆有经络系统网络;许多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都可导致经络不通、气血不调;应用针灸可以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疏通经络的作用与近代观察研究所总结的镇痛作用相近似。
理疗学大题名词解释主观题
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流电离子导入疗法是根据直流电场内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的原理,使药物离子通过完整的皮肤或粘膜导入人体。
电泳:直流电通过人体时,蛋白粒子及其吸附层向阴极移动。
电解:电解电解质溶液导电时,溶液中粒子发生迁移和电极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低频电疗法:应用频率1000Hz以下的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电疗法,可用于治疗急、慢性疼痛。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又称周围神经粗纤维电刺激疗法,是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治疗疼痛的电疗方法。
直流电疗法:在导体中,电荷流动方向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叫直流电,用此种方法作用于人体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叫直流电疗法通/断比:脉冲电流的持续时间和脉冲间歇时间的比例。
调幅度:用一种低频电流来控制中频电流的振幅,使中频电流的振幅随低频电流做相应的变化。
最小红斑量:紫外线照射的剂量以最小红斑量来表示,即某一紫外线灯管在一定的距离下垂直照射人体一定部位皮肤引起最弱红斑所需要的时间,反应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又称生物计量,单位为秒。
中频电疗法:用频率为1000 ~100000Hz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中频电疗法。
干扰电疗法:是将两组或三组不同频率的正弦电流,通过A,B两组或三组电极交叉输入于人体,在电力线的交驻部位形成干扰场,在组织深部产生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调制中频法:其频率为2000-5000Hz,调制频率10~150Hz,调制深度0~100%。
高频电疗法:频率大于100000hz的交流电称为高频电流。
它以电磁波形式向四周传播。
超短波疗法:是一种应用波长为10-1米的超高频交流电作用人体,以达治疗目的方法,称为超短波疗法。
短波疗法:应用波长为100-10米的高频交流电在机体内产生磁场或电场能量,并主要利用高频电磁场能量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短波电疗法。
光疗法:是利用阳光或人工光线(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激光)防治疾病和促进机体康复的方法。
针灸推拿学 一级学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针灸推拿学一级学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这样:针灸推拿学是一门古老而重要的医学学科,它结合了中医经络学和按摩理论,通过对人体穴位和经络的刺激以及按摩手法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起到疗养、保健、治疗疾病的作用。
作为中医学中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针灸推拿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应用。
针灸学是指通过将细针插入人体特定穴位,刺激特定的经络和穴位来治疗疾病的学科。
它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理论等。
在针灸学中,针刺穴位是通过刺激经络来调节人体的气血流通,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来起到治疗作用。
推拿学是指通过按摩、拍打、揉捏等手法刺激人体穴位和经络,以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手法主要包括推、拿、按、揉等,通过刺激经络,调整气血运行,以达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调理脏腑的作用。
针灸推拿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已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康复治疗和疾病预防等领域。
针灸推拿学的研究发展现状表明,它不仅在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针灸推拿学正逐渐融入到一个更加综合的医学体系中,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针灸学和推拿学的定义、历史、原理和作用、应用领域以及研究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对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针灸推拿学的视角。
同时,还将从针灸推拿学的重要性、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这一学科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思考。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阐述针灸推拿学作为一级学科的意义和重要性。
文章结构部分则对整篇文章的框架进行了简要描述,包括了针灸学和推拿学的定义、历史、原理和作用、应用领域以及研究发展现状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明确了本文的目的,即探讨针灸推拿学对个人健康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医理疗学物理疗法促进康复
中医理疗学物理疗法促进康复中医理疗学物理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各种物理手段促进康复过程。
它利用物理原理和技术手段,对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以促进患者康复。
本文将介绍中医理疗学物理疗法的几种常见方法,并探讨其对康复的作用。
一、温热疗法温热疗法是中医理疗学物理疗法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适度的温热刺激,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代谢,促进炎症吸收和组织修复,从而促进康复过程。
常用的温热疗法包括热敷、热灸、温泉浴等。
二、电疗法电疗法利用电流对人体进行治疗,是中医理疗学物理疗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电流的刺激,改善神经肌肉功能,促进组织修复,达到康复的效果。
常见的电疗法包括电针、电磁波疗法、电脉冲疗法等。
三、光疗法光疗法是利用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等光谱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
它通过光能的照射,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组织修复,加速康复进程。
光疗法主要包括红外线疗法、紫外线疗法和激光疗法等。
四、磁疗法磁疗法是中医理疗学物理疗法中采用磁场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磁场的刺激,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缓解疼痛,促进组织修复,起到促进康复的作用。
常见的磁疗法包括负磁场疗法、静磁场疗法等。
五、按摩疗法按摩疗法是中医理疗学物理疗法中利用手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缓解疼痛,促进康复过程。
常见的按摩疗法包括经络按摩、穴位按摩等。
总之,中医理疗学物理疗法是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通过运用不同的物理手段,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加速康复过程。
然而,在使用物理疗法时,医生应严格把握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合理选择合适的物理疗法,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的观察和监测,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中医理疗学物理疗法在促进康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康复希望。
针灸疗法的方法及作用
针灸疗法的方法及作用针灸疗法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用针刺入人体特定的穴位,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针灸疗法的方法及作用。
一、针灸的方法:1.穴位选择:根据疾病的症状和人体的脉络气血运行规律,选择相应的穴位。
人体有365个主要的穴位和数百个次要穴位,每个穴位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2.刺激方法:在选择的穴位上,用细尖的针插入穴位,然后进行刺激。
主要有以下几种刺激方法:(1) 刺入法:将针尖垂直插入皮肤,达到适当的深度后,轻柔旋转针头,以促进气血的运行。
(2) 点刺法:用针尖快速刺入皮肤,然后快速拔出。
适用于一些局部痛、肌肉紧张等情况。
(3) 电针法:在针灸针上接通微弱的电流,通过电流的刺激,增加针灸的疗效。
(4) 灸法:将艾草燃烧为烟雾或火热的艾柱,在穴位上进行灼烧。
(5) 其他方法:还有一些特殊的刺激方法,如温针法、悬针法等,针灸师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3.治疗过程:针灸治疗一般需要多次进行,每次治疗的间隔时间根据疾病的情况而定。
每次治疗的时间一般在20-30分钟左右,根据病情可以调整。
二、针灸的作用:1.调节阴阳平衡: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平衡息息相关。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整脏腑器官的功能,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2.促进气血流通:针灸可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的运行。
中医理论认为,气血畅通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气血不畅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3.缓解疼痛:针灸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内啡肽等物质,达到镇痛的效果。
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疼痛,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4.调整免疫功能:针灸疗法可以调整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对于一些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疾病等,针灸有良好的疗效。
5.调节神经系统功能:针灸刺激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某些神经系统性疾病的症状,如神经衰弱、焦虑症等。
理疗学期末重点
理疗学一名词解释1. 理疗:在现代医学中,把研究和应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并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和免疫等生理调节机制,达到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目的之方法或学问,称为物理疗法或理疗学,简称理疗。
2. TENS:以一定技术参数的低频脉冲电流,经过皮肤输入人体,用于治疗急、慢性疼痛的方法,称为经皮质电刺激疗法。
3. 光敏疗法:又名光化学疗法、光动力疗法,即利用光敏作用(在感光物质或光敏剂的参与下,使原来不发生的光化学反应完成的现象)治疗疾病的光疗法。
4.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应用低脉冲电流刺激神经或肌肉使其收缩,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的方法。
5. 动态干扰电疗法:A组电流增强时,B组电流减弱;相反,B组电流增强时,A组电流减弱。
由此形成XY轴方向上的节律性变化,如是往复循环。
此种电流,称为动态干扰电流,用这种干扰电流治病的方法,称为动态干扰电疗法。
6. 生物反馈疗法(BFT):将人们平时意识不到的肌电、皮温、心率、血压等体内功能变化,借助电子仪器,转变为可以意识到的信号,并通过指导和自我训练让患者根据这些信号,学会控制自身不随意的功能,用于防病治疗或康复训练的方法。
7. 中心重叠照射法:即通过病灶中心区的重叠照射,达到中心区大剂量、周边健康皮肤小剂量的一次性操作方法。
8. 空化作用: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时产生声压。
在正声压区液体受到压力,在负声压区液体受到张力。
当产生的负压超过液体的内聚力时,液体出现微小空腔,即空化现象。
二、不定选和判断1. 影响物理因子应答效应内、外因。
外界因素:刺激种类和性质:不同刺激方法,应答反应不同。
如:直流电、高频电、低频电、激光等,其应答反应皆不同。
刺激强度和时间:一般是小、中等剂量,具有兴奋、促进作用;大剂量起抑制作用;超大剂量则产生破坏甚至致死刺激环境和条件:一般安静优美的条件下,治疗效果最佳。
内在因素机体状态:密切配合有效的心理治疗和护理,并采取适合的治疗环境和时间,治疗效果最佳。
中医经络调理缓解经络疼痛的方法
中医经络调理缓解经络疼痛的方法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连接全身各个部位的通道,调理经络可以改善体内的气血循环,缓解疼痛症状。
以下是一些中医经络调理缓解经络疼痛的方法:一、经络刺激疗法1. 针灸疗法:采用激痛触诊和按摩经络的方式,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理经络系统。
常用的针灸疗法有暗针、温针、电针和火针等。
2. 拔罐疗法:通过在皮肤上产生负压,使皮肤局部温度升高,刺激经络系统,促进血液循环。
常用的拔罐杯有玻璃杯和塑料杯,可以结合刮痧疗法使用。
3. 推拿按摩:通过揉、按、捏、推等手法,刺激经络系统,疏通经络,活血止痛。
按摩时,可以选取经络经过的穴位进行刺激,以促进气血的流通。
二、草药调理1. 中药煎汤:中医草药煎汤是一种常见的调理经络的方法。
可以根据不同的病症选取不同的中药材进行煎煮,如红花、荆芥、川芎、当归等,这些中药材有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的功效。
2. 贴敷草药:将一些中药研磨成粉末,搭配适量的蜂蜜或醋调制成糊状,然后敷于疼痛的部位。
疗程和用法需遵循医生的指导,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三、理疗调理1. 热敷:使用温热的物体,如热水袋、温热毛巾等,敷于经络疼痛的部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经络疼痛。
2. 艾灸疗法:艾灸是一种通过艾绒的燃烧产生热量,以温热的方式刺激经络的疗法。
常见的艾灸方法有直接灸、间接灸、养心灸等,可以缓解经络疼痛,改善气血循环。
四、运动调理1. 气功调理:如太极拳、气功八段锦等,通过舒展肌肉、活动关节,配合正确的呼吸方式,调理经络系统,有助于缓解经络疼痛。
2. 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加氧气供应,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经络疼痛。
五、饮食调理1. 注意饮食均衡:合理搭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维持经络的健康。
2. 食用适量药食同源的食物:如姜、蒜、辣椒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经络疼痛。
经络调理是中医治疗经络疼痛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在进行经络调理之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帮助,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针灸治疗学
头痛
针灸能够缓解血管紧张,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 头痛症状。
帕金森病
针灸可以调节神经递质, 改善肌肉僵硬和震颤等症 状。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案
感冒
针灸可以发汗解表,缓解 感冒症状,如鼻塞、流涕 、咳嗽等。
哮喘
针灸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和 呼吸系统功能,减轻哮喘 发作时的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针灸可以改善肺部通气功 能,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
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免疫力
针灸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少感冒、 咳嗽等常见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健康
水平。
调节内分泌系统
针灸能够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激素水平 ,对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有很好的治 疗效果,如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
改善心理状态
针灸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 水平。
促进医学模式转变
针灸治疗学的发展推动了医学模式从单一的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 转变,强调了人体内外环境的和谐与平衡。
06
针灸治疗学在现代医学中的 地位和作用
与现代医学的结合点探讨
针灸治疗学与神经生理学的结合
针灸刺激穴位能够引起神经系统的反应,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的释放,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现代医学的神经生理学为针灸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传承和发展传统医学
针灸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研究和发展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 医学的精髓。
提供有效治疗方法
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为许多疾病 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于一些 药物难以治愈的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
丰富医学理论体系
针灸治疗学的研究成果为传统医学理 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推动了医学 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理疗床的原理
理疗床的原理理疗床是一种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的设备,它通过特定的原理和技术来实现对人体的理疗作用。
理疗床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理疗床利用物理疗法原理进行治疗。
物理疗法是指利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外力作用于人体,以改变组织器官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理疗床通过各种物理手段,如温热疗法、电疗、光疗、声疗等,对人体进行治疗。
比如,温热疗法可以通过理疗床的加热功能,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炎症,加快伤口愈合。
电疗则可以利用理疗床的电疗功能,通过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改善神经传导,促进肌肉收缩和松弛,达到治疗肌肉萎缩、神经病变等疾病的目的。
其次,理疗床利用生物反馈原理进行治疗。
生物反馈是指通过仪器检测和记录人体生理指标的变化,然后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患者,使其能够自我调节身体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理疗床可以通过生物反馈仪器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肌肉张力等,然后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患者,帮助其调节身体功能,改善疾病症状。
比如,对于焦虑症患者,理疗床可以通过生物反馈仪器监测其心率和呼吸,然后通过声音或图像等方式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患者,帮助其调节呼吸节律和心率,缓解焦虑症状。
再次,理疗床利用中医理疗原理进行治疗。
中医理疗是指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通过推拿、针灸、艾灸等手段,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平衡,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理疗床可以通过模拟中医推拿、针灸、艾灸等手法,对人体进行理疗。
比如,理疗床可以通过空气压力控制系统,模拟推拿手法对患者进行按摩,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
同时,理疗床还可以通过电磁脉冲模拟针灸手法,对患者进行穴位刺激,调节气血,改善身体功能。
最后,理疗床利用现代医学理疗原理进行治疗。
现代医学理疗是指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如运动疗法、康复训练、功能训练等,对人体进行康复和治疗。
理疗床可以通过运动训练系统,模拟各种运动动作,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
中医理疗项目
中医理疗项目中医理疗项目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采用中医学理论和方法,结合手法、推拿、拔罐、针灸等技术,以及中药熏蒸、中药熏洗等方式,来调理人体的气血、经络、脏腑等,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中医理疗项目的特点在于综合运用了中医的理论和技术,注重整体调理和个体差异。
下面将从中医理疗项目的常见技术、适应症、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常见技术1. 推拿按摩:通过手法的推、拿、捏、揉等动作,刺激经络、穴位,调理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以达到舒筋活络、通经活血、调理脏腑的作用。
2. 拔罐疗法:通过在特定部位使用吸力将罐子吸附在皮肤上,通过负压作用,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气血运行,消除淤血、湿气等病理因素。
3. 针灸疗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入针具,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流通,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4. 中药熏蒸:使用中药熏蒸设备,将中药熏蒸剂加热,使其挥发出药性,通过呼吸道吸入药物,起到温通经络、祛湿化痰、活血化瘀的作用。
5. 中药熏洗:将中药熏蒸剂加入温水中,用于浸泡或洗涤患部,通过中药的渗透作用,起到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二、适应症中医理疗项目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症状:1.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炎等骨骼肌肉系统疾病。
2. 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
3. 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4. 呼吸道感染、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等常见疾病。
5. 运动损伤、扭伤、肌肉拉伤等外伤性疾病。
三、注意事项在接受中医理疗项目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具备相关资质的医生进行治疗,确保安全和疗效。
2. 在治疗前,详细告知医生自身的病情、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等,以便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 治疗过程中,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遵守治疗规范,不擅自更改治疗方案。
4.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治疗部位的清洁,避免感染。
理疗学重点知识(期末版)
理疗学重点知识(期末版)1.物理治疗(理疗):现代医学研究和应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分泌等生理调节机制,达到保健预防治疗康复目的之方法,称为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学包括研究物理因子的物理性质、生物学作用和治疗方法及临床应用理论和技术等容。
2.低频电疗法(0~1000hz):静电疗法、直流电疗法、间动电疗法、电兴奋疗法、感应电疗法、离子导入疗法、痉挛肌电刺激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电水浴中频电疗法(1001hz~100khz):干扰电疗法、音乐电疗法、音频电疗法、超音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100khz以上):中波透热疗法、短波透热疗法、短波超短波微波疗法3.光:红外线疗法、可见光、紫外线疗法、激光疗法4.声:超声波疗法、超雾化吸入疗法、超声药物透入疗法5.磁:静磁场疗法、磁处理水疗法6.热:石蜡疗法、温热罨包、黏土疗法、泥疗法、砂浴疗法7.冷:寒冷疗法(0度以上低于体温)、超低温疗法(小于-100度)、冷冻疗法(大于-100度)8.理疗的特点(6‘):●收效快●无创无痛●副作用少●疗效持久●对环境无污染9.理疗的治疗作用(12‘):●消炎:对于急性化脓性炎症,表浅者可以用紫外线照射或离子导入疗法;慢性炎症,可以用温热疗法、磁场疗法、中低频电疗法。
●镇痛:●抗菌:紫外线杀菌作用,杀菌效力最强的光谱为254~257nm ●镇静与催眠:电睡眠疗法、镇静性电离子导入疗法、静电疗法、温水浴等等●兴奋神经-肌肉:低中频电流可以用于治疗周围性神经麻痹及肌肉萎缩。
●缓解痉挛:热能解除痉挛,石蜡疗法,温热罨包、红外线疗法等●软化瘢痕、消散粘连:石蜡疗法、碘离子导入疗法、超声波疗法●加速伤口愈合:小剂量紫外线照射;锌离子导入疗法●加速骨痂形成:弱直流电、干扰电疗法、脉冲磁场●调节免疫功能:紫外线、红外线、磁场等物理因子,均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脱敏:紫外线●抗癌10.理疗在临床与康复中的作用1)镇痛与抗痛●神经性痛:表浅神经痛可用利多卡因、混合麻醉剂等药物离子导入,或用间动电干扰电磁疗等;较深层神经痛,可采用干扰电疗正弦调制中频电活高频等●痉挛性痛:深层肌肉痉挛性痛首选高频微波等;浅层肌肉可用短波、红外线照射。
2024年针灸学重点总结范文
2024年针灸学重点总结范文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针灸学作为中医理论和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4年,针灸学将继续取得重要进展,以下将对2024年针灸学的重点进行总结。
一、经络学研究的深入经络学是针灸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研究人体经络的分布、走向、特点以及经络与脏腑、器官之间的联系。
2024年,经络学的研究将更加深入,通过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可以对经络进行更直观、精确的观察和检测。
同时,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经络的病理变化进行更精准的分析和诊断,为针灸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二、针灸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针灸学是一门符合人体经络学理论的医学技术,它通过针刺经络,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病的效果。
2024年,针灸技术将继续创新和发展。
首先,针灸设备的创新将推动针灸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
如微观针灸装置、智能化针灸设备的应用,将为针灸师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
其次,针灸技术的融合将推动针灸与其他疗法的结合,如针灸与药物疗法、心理疗法的结合,将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综合化的治疗方案。
三、针灸临床研究的拓展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研究是针灸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2024年,针灸临床研究将继续拓展。
首先,临床研究将注重针灸治疗的效果评估和安全性评估,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评估针灸的治疗效果,确定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和针灸疗效的标准。
其次,针灸的机理研究将推动针灸的临床应用。
结合现代生物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成果,研究针灸的生物学效应、分子机制,为针灸治疗的变异性提供科学依据。
四、针灸专科医师培养的改革针灸专科医师是具备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专业人才,对于针灸学的发展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将对针灸专科医师的培养进行改革。
首先,加强针灸教育的质量,提高针灸专科医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其次,推行全科医师培训与针灸专科医师培养的联合培养模式,将针灸学融入全科医学教育,提高全科医生的针灸技能水平,提高针灸治疗的基础和普及度。
针灸治疗学重点(大神总结)
针灸治疗学重点(大神总结)针灸治疗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理身体,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以下是针灸治疗学的一些重点内容:1. 原理和基础知识:针灸治疗学基于中医学理论,强调人体经络系统的运行和气血的循环。
针灸师需要掌握经络的走向、穴位的位置、针刺的技巧等基本知识。
原理和基础知识:针灸治疗学基于中医学理论,强调人体经络系统的运行和气血的循环。
针灸师需要掌握经络的走向、穴位的位置、针刺的技巧等基本知识。
2. 穴位选择与刺激:针灸治疗学中有多个经络和几百个穴位可以选择。
针灸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病因病机,选择合适的穴位,并运用适当的刺激方法,如针刺、灸法等。
穴位选择与刺激:针灸治疗学中有多个经络和几百个穴位可以选择。
针灸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病因病机,选择合适的穴位,并运用适当的刺激方法,如针刺、灸法等。
3. 针刺技巧:针灸治疗学强调准确的穴位刺激,需要针灸师掌握不同穴位的刺激深度、角度和力度。
同时,需要注意卫生和消毒,确保操作安全。
针刺技巧:针灸治疗学强调准确的穴位刺激,需要针灸师掌握不同穴位的刺激深度、角度和力度。
同时,需要注意卫生和消毒,确保操作安全。
4. 治疗应用:针灸治疗学可以应用于各种疾病和症状的治疗,包括内科、外科、妇科等领域。
常见的治疗应用包括针灸镇痛、针灸调理内脏功能、针灸治疗肌肉骨伤等。
治疗应用:针灸治疗学可以应用于各种疾病和症状的治疗,包括内科、外科、妇科等领域。
常见的治疗应用包括针灸镇痛、针灸调理内脏功能、针灸治疗肌肉骨伤等。
5. 病症辨析:针灸治疗学要求针灸师具备辨析病症的能力,需要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症状和舌脉等信息,做出正确的辨证论治。
病症辨析:针灸治疗学要求针灸师具备辨析病症的能力,需要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症状和舌脉等信息,做出正确的辨证论治。
6. 针刺安全:针灸治疗学强调对针刺安全的重视,包括使用合格的针具、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注意事前事后的消毒工作等,确保患者的安全。
中医理疗项目
中医理疗项目中医理疗项目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运用中医经络学、腧穴学、气功学等理论和技术,以及中草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畅通,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中医理疗项目包括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艾灸等多种疗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疗法的原理、方法和效果。
1.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理疗项目中最常见的疗法之一。
它通过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插入细针,刺激经络和腧穴,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改善健康的效果。
针灸疗法适用于各种疾病,如头痛、颈椎病、失眠、消化不良等。
2. 推拿疗法: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调理气血,舒缓疲劳和疼痛的疗法。
推拿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展筋脉,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关节活动度,对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等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3. 拔罐疗法:拔罐是一种通过在人体特定部位放置玻璃罐,利用罐内的负压效应,吸附局部皮肤和肌肉组织,刺激经络和穴位,改善血液循环,排除体内湿气和毒素的疗法。
拔罐疗法可以有效缓解肌肉疼痛、促进新陈代谢,对于肩颈痛、腰痛、感冒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4. 刮痧疗法:刮痧是一种通过在特定部位用刮痧板刮擦皮肤,刺激经络和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排除体内湿气和毒素的疗法。
刮痧疗法可以有效缓解肌肉疼痛、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对于感冒、风寒感冒、肩颈痛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5. 艾灸疗法:艾灸是一种通过在特定穴位上燃烧艾绒,利用艾绒的热力和药性刺激经络和穴位,调理气血,温通经络的疗法。
艾灸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温暖身体,改善气虚、寒湿等症状,对于月经不调、子宫寒痛、慢性腰腿痛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中医理疗项目是一种综合运用中医理论和技术的疗法,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经络和腧穴,来治疗疾病和改善健康。
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艾灸等疗法在中医理疗项目中起到重要作用,它们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疾病和症状。
中医针灸理疗师的执业范围
中医针灸理疗师的执业范围
中医针灸理疗师的执业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针灸疗法:中医针灸理疗师可以使用针灸技术,包括针刺穴位和使用其他针灸工具刺激穴位,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调整人体的功能状态。
2. 理疗疗法:中医针灸理疗师可以使用各种中医理疗手法,如推拿、拔罐、刮痧等,通过对人体的按摩、捏揉、拍打等操作,调整人体的经络、气血、脏腑等,促进身体的健康。
3. 咨询与辅导:中医针灸理疗师还可以为患者提供中医健康咨询和辅导,包括饮食、生活习惯、运动和心理调节等方面的建议,帮助患者改善体质、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针灸理疗师的执业范围是在中医针灸理疗领域内,不能进行其他医学专业的诊断、治疗和手术操作。
在实践中,中医针灸理疗师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确保在合法范围内开展执业活动。
逆向刺激疗法和针灸理疗学
逆向刺激疗法和针灸理疗学前言2017年9月22—25日,美国理疗博士、著名针灸理论家和临床家冷三华医生受美国中医学院邀请,到明尼苏达为美国中医学院的博士班讲解他的针灸医学逆向刺激疗法。
这个对话系列《箕裘相继后出转精》是巩昌镇博士和冷三华博士根据课后数次谈话整理而成。
由于篇幅关系,将分为3期陆续推出。
巩昌镇:感谢冷博士从繁忙的日程中抽出身来为我们美国中医学院的博士班讲课。
您建立了针灸医学逆向刺激疗法,我想首先从名字上来理清一下,为什么称为“逆向”?难道还会有“顺向”刺激疗法吗?冷三华:首先感谢巩校长的邀请。
取名“逆向”,不是为了与“顺向”对比。
针灸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治疗效应,这已经有生物化学和功能核磁共振影像学两方面大量坚实的证据。
针灸刺激周围组织,产生的信号被传入到脑功能中枢,后者分析、整合信号后做出保护机体的决定,传出治疗性信号。
这两个信号方向相反,所以称“逆向”。
“逆向”概括了针灸治病机制的基本过程。
巩昌镇:那么是什么样的信号从周围组织传递到脑功能中枢,又是什么信号从脑功能中枢再传递出来,传递的具体路径是什么呢?这些路径是直线传递还是九曲弯回?如果有弯回,那么在这些拐点有任何过程发生吗?这些路径与经络有关系吗?冷三华:从周围组织传递到脑功能区的信号多种多样,按来源可以分为体内和体外信号。
体外信号很多,比如一年四季乃至一天昼夜昏晨的温度、湿度变化,花粉、草、灰尘等理化因子的变化,都可以通过皮肤、黏膜传入不同亚类的C神经感受器感受到。
体内信号也很多,比如O2、CO2、葡萄糖、缺血、PH值、过氧化物、ATP、呼吸、心跳、血压、体温、损伤等,可以通过体内不同亚类的传入C神经感受器感受到。
按照理化性质可分为机械性、温度性、化学性信号。
这些刺激信号都会转化成电信号,传到不同的脑功能区。
从脑功能区传出的信号也是电信号,比如传出交感、副交感神经的信号,沿着传出神经到达周围组织,调整机体的功能,起到治疗作用。
2024年针灸治疗学总结(三篇)
2024年针灸治疗学总结____年针灸治疗学总结引言:针灸治疗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基础。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传统医学的认可,针灸治疗学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____年,针灸治疗学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进展,本文将对这些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针灸治疗学理论研究的新突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针灸治疗学理论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____年,研究者们发现了更多针灸穴位和经络的特点以及对应的生理功能。
通过研究大量的临床案例,他们发现不同穴位的刺激可以调节不同的生理过程,从而为针灸治疗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理论基础。
同时,利用现代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者们对针灸的分子机制和信号传导途径进行了深入探索,从而揭示了针灸疗效的分子基础,并为针灸治疗学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加确切的依据。
二、针灸治疗学临床应用的新进展在____年,针灸治疗学在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根据研究者们的实践和观察,针灸治疗在疼痛管理、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方面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特别是在慢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的治疗中,针灸治疗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并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和医生的认可和使用。
此外,在针灸治疗过程中,通过融入现代科学技术,如电针、激光针灸等,进一步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这些新进展促使针灸治疗学走出传统的局限,更好地满足了现代医疗的需求。
三、针灸治疗学与现代医学的融合随着现代医学对综合医疗的倡导,针灸治疗学与现代医学的融合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____年,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开设针灸科,将针灸治疗与西医的诊断和治疗相结合,形成了多学科的治疗团队。
这种融合既继承了传统的针灸治疗学的优势,又能够充分发挥现代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优势,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此外,针灸治疗学的概念和思维方式也在渗透到西医的课堂和临床中,进一步丰富了现代医学的理论和实践。
恢刺扳机点结合电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验案1则
恢刺扳机点结合电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验案1则薛冰,欧阳八四(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院,江苏苏州215009)【摘要】腰背肌筋膜炎是针灸科常见的疾病,且发病率逐年增高,该文分享采用恢刺扳机点结合电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验案1则。
【关键词】恢刺;扳机点;腰背肌筋膜炎;电针中图分类号:R255.6文献标识码:BDOI:10.19621/ki.11-3555/r.2021.0943腰背肌筋膜炎是致病因子侵犯肌纤维组织,使之产生损伤及无菌性炎症,由此引起广泛的肌疼痛和痉挛等表现的疾病.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的普及,不规范的体位姿势等,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本文采用恢刺腰背扳机点结合电针治疗1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1病案资料患者,男,9岁,2019年6月14日就诊.主诉:腰背部疼痛不适半年,加重3 d.患者因长期伏案工作致腰背部酸痛不适半年余,既往自行应用活血止痛膏药后,疼痛稍有缓解,白天工作后易加重,疼痛反复发作,近3d因工作加班劳累致病痛加重.刻下症:腰背部酸痛不适,不自觉揉按腰背部肌肉,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涩.查体:腰背部肌肉触之僵硬,可触及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的条索状结节,腰背结节处压痛(+),四字试验(―),直腿抬高试验(一),下肢肌张力正常,病理征(-).西医诊断:腰背肌筋膜炎.中医诊断:腰痛;气滞血瘀证.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止痛.针灸取穴:扳机点、腰夹脊、秩边、委中等.具体操作:患者取俯卧位并充分暴露腧穴,医者食指、中指、无名指合并轻轻按压腰背部的肌肉,找到明显的筋结之处,也是患者自觉酸痛、按之有牵涉痛处,即腰背部的扳机点.以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后,选用华佗牌0.25mmX40mm (苏州医疗器械厂)毫针刺入扳机点20—35mm,轻轻△第一作者:薛冰,E-mail:913905350@医话医案中国民间疗法CHINAS NATUROPATHY,May.2021,Vol.29No.9捻转至得气后行恢刺手法,将针提至皮部,然后向前后左右各方向透刺,选取疼痛最明显的扳机点4处,接取两对电针,连接华佗牌电子针疗仪,选择连续波,频率为50Hz,电流以患者能耐受为最大强度;余穴行平补平刺手法,留针20min.每周针刺3次,周为1个疗程.嘱患者注意休息,适度腰背肌锻炼.1个疗程后患者疼痛不显,腰背部条索状结节明显松解,按之无明显压痛、牵涉痛.2讨论腰背筋膜炎属于中医“筋痹”范畴.《素问•长刺节论》曰:“病在筋,筋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
2023年中医康复学专业介绍
2023年中医康复学专业介绍中医康复学专业是一门综合了中医康复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学科,主要研究中医康复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临床应用、康复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旨在提高学生对康复领域中慢性病、肢体功能障碍和疼痛的防治能力。
一、专业课程1.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黄帝内经》、《针灸经络学》、《中药学》等基本课程,帮助学生建立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框架。
2.诊断学:培养学生对康复患者的病情分析、辨证施治能力。
3.中医康复学:系统讲解中医康复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医康复的概念、目的、特点、步骤等。
4.针灸理疗学:介绍传统针灸理疗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包括针刺、刮痧、火罐、艾灸等治疗方法和技法。
5.中药饮片学:介绍中药汤剂的基本理论、手法操作等,讲解中药的配伍、煎煮等方法。
6.康复训练学:学习康复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浴疗、医疗体育、健身养生等。
7.康复心理学:了解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康复影响的心理因素等,帮助学生更加科学地开展康复工作。
二、就业前景中医康复学毕业生主要面向康复医院、康复中心、中医诊所、老年康复中心、养老院、保健品公司、中医保健机构等社会单位和个体中医诊所就业,以从事中医康复诊疗工作、康复器材设计和制造、中医康复产品投放销售等相关服务为主。
三、职业发展康复理疗师:负责普通病人和慢性病的康复治疗工作,对患者进行针灸、推拿等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减轻病痛,提高生活综合质量。
中医美容美体师:利用针灸、艾灸和中药精油等技术,调节身体内部平衡,达到美容美体目的。
中医康复设备制造师:负责中医康复设备的生产制造、维修等相关工作。
中医保健产品销售:负责各类中医康复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总之,中医康复学专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它的专业课程设置完备,职业前景广阔,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逆针灸的古今文献研究
逆针灸的古今文献研究摘要:逆针灸是一种中医疗法,也称为针刀疗法。
在古代中国,逆针灸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基础。
然而,逆针灸在近代被忽视了,很少有系统的研究和报道。
本文通过对古今文献的研究,总结了逆针灸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以期促进逆针灸在现代临床疗法中的再次发扬光大。
关键词:逆针灸;中医疗法;针刀疗法;临床经验;理论基础一、逆针灸的历史渊源逆针灸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里面就有逆针的记载。
在隋唐时期,逆针灸格外流行,尤其是在治疗顽疾和重症时,逆针灸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疗法之一。
宋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有涉及逆针灸的记载。
直到明清时期,逆针灸才逐渐被其他疗法所取代,并逐渐失传。
二、逆针灸的理论基础逆针灸的理论基础包括针刺刺络、刺穴方向、刺入刺深、刺疼刺畅等几个方面。
针刺刺络是指在刺痛部分的同一经络上进行针刺,以达到疗效;刺穴方向则是针尖朝向手或者朝向脚,或者根据病情而改变;刺入刺深要适量,刺针不宜过深;刺疼刺畅则是将疼痛和胀痛感觉转化为刺畅感。
三、逆针灸的临床应用逆针灸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经络和脏腑功能,对于肝炎、胃溃疡、扁桃体炎、肺病等慢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逆针灸还能对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心理疾病、疼痛症状等进行辅助治疗。
同时,逆针灸还可以用于美容保健等方面的治疗。
结论:逆针灸具有丰富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在现代疗法中仍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对逆针灸进行更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不仅能够验证其疗效,还能够为中医药现代化探索出新的途径。
四、逆针灸的临床操作逆针灸的具体操作包括准备工作、针灸操作和注意事项。
1. 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好针具和消毒用品。
针具应当符合卫生要求,采用一次性使用的针具较为安全。
消毒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标准,不可重复使用。
同时,需要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确认针灸是否适合该患者,并告知患者针灸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反应。
2. 针灸操作(1)选择针穴: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选取适当的针穴,一般选择经脉上的穴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逆向刺激疗法和针灸理疗学前言2017年9月22—25日,美国理疗博士、著名针灸理论家和临床家冷三华医生受美国中医学院邀请,到明尼苏达为美国中医学院的博士班讲解他的针灸医学逆向刺激疗法。
这个对话系列《箕裘相继后出转精》是巩昌镇博士和冷三华博士根据课后数次谈话整理而成。
由于篇幅关系,将分为3期陆续推出。
巩昌镇:感谢冷博士从繁忙的日程中抽出身来为我们美国中医学院的博士班讲课。
您建立了针灸医学逆向刺激疗法,我想首先从名字上来理清一下,为什么称为“逆向”?难道还会有“顺向”刺激疗法吗?冷三华:首先感谢巩校长的邀请。
取名“逆向”,不是为了与“顺向”对比。
针灸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治疗效应,这已经有生物化学和功能核磁共振影像学两方面大量坚实的证据。
针灸刺激周围组织,产生的信号被传入到脑功能中枢,后者分析、整合信号后做出保护机体的决定,传出治疗性信号。
这两个信号方向相反,所以称“逆向”。
“逆向”概括了针灸治病机制的基本过程。
巩昌镇:那么是什么样的信号从周围组织传递到脑功能中枢,又是什么信号从脑功能中枢再传递出来,传递的具体路径是什么呢?这些路径是直线传递还是九曲弯回?如果有弯回,那么在这些拐点有任何过程发生吗?这些路径与经络有关系吗?冷三华:从周围组织传递到脑功能区的信号多种多样,按来源可以分为体内和体外信号。
体外信号很多,比如一年四季乃至一天昼夜昏晨的温度、湿度变化,花粉、草、灰尘等理化因子的变化,都可以通过皮肤、黏膜传入不同亚类的C神经感受器感受到。
体内信号也很多,比如O2、CO2、葡萄糖、缺血、PH值、过氧化物、ATP、呼吸、心跳、血压、体温、损伤等,可以通过体内不同亚类的传入C神经感受器感受到。
按照理化性质可分为机械性、温度性、化学性信号。
这些刺激信号都会转化成电信号,传到不同的脑功能区。
从脑功能区传出的信号也是电信号,比如传出交感、副交感神经的信号,沿着传出神经到达周围组织,调整机体的功能,起到治疗作用。
传递的路径分为周围、中枢两部分。
周围部分为周围神经,外连接皮、脉、筋、肉、骨五体,五脏六腑,五官九窍,等等;中枢部分为上行或下行性神经束。
这些路径不是直的,有上下折返。
比如传入C神经在脊髓后脚附近上或下折返二至三个脊髓节段。
折返过程中不同脊髓节段的C神经相互交织,可能因为位置排列在一起而产生连接联系,使它们连接的远端组织器官之间发生功能联系。
这种功能联系与经络的远端功能联系有关。
巩昌镇:C神经网络模型是您针灸理论的基础。
C神经网络模型突破了传统的环状模型和树状模型,建立在现代解剖学的基础上。
请冷博士详细介绍一下C神经网络模型。
冷三华:树状和环状经络模型都是功能模型,虽然两者的理论模型相互矛盾,但其核心都是远端器官组织之间具有功能联系,并以此指导针灸实践。
我的理论用C神经及其联络的脑中枢、脏腑、五体(皮、脉、筋、肉、骨)、官窍整合这两个模型的事实部分,从功能和解剖相互应证的方式构建出C神经网络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解释针灸实践的各种事实和现象。
(1)根据电生理测定的速度数据,神经系统中C神经传导速度最慢,且在病理条件下其传导速度更慢。
其速度与循经感传速度一致。
神经经络学说中神经与循经感传速度不一致的难题迎刃而解。
(2)C神经广泛分布于全身器官组织,因此没有假针刺的合适针刺部位。
采用假针刺的循证医学研究数据为此提供了证据。
皮肤分布有机械性C神经感受器,进皮浅刺的假针灸设计中,机械性传入C神经会被激活,其信号传入到脑功能中枢,脑功能中枢分析、整合信号后,传出治疗性信号,起到治疗作用。
所以进皮假针刺设计并不是安慰作用,而是实实在在的针刺治疗。
皮肤还分布有轻触觉C神经感受器,不进皮肤的假针刺可以激活它,通过脑中枢产生治疗效应。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不刺入皮肤的针刺的治疗结果与真针刺的治疗结果没有差异。
(3)机械性C神经传导慢痛,即酸、麻、胀、痛等感觉,称为得气。
刺激机械性C神经可以激活脑中枢,从而产生治疗效应。
这可以解释“气至而有效”。
(4)C神经通路通往脑多个功能区,激活分布在针灸经穴、奇穴、阿是穴的C神经感受器,可以激活脑中枢,从而通过脑中枢产生功能调节效应。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所有的经穴、奇穴、阿是穴都有局部治疗作用。
(5)在机体有损伤时发生C神经敏化是动物进化过程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普遍机制。
疾病的情况下会产生损伤,C神经通路敏化。
针刺C神经敏化的部位更容易激活脑功能区,从而产生更好的功能效应。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针灸可以治疗几百种病症。
(6)C神经有不同的亚型,机械性C神经敏化,则它分布的组织痛阈降低,表现为疼痛、压痛;温度性C神经敏化,则对冷或热刺激阈值降低,表现为畏寒喜暖或畏热喜凉;化学性C神经敏化,则对相应的化学物质过敏,表现为痒、皮疹、喷嚏、哮喘等;轻触觉C神经敏化,则对轻触觉阈值降低,表现为疼痛喜按。
C神经敏化与疾病造成的损伤有因果关系,因此,腧穴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7)C神经轴突因为没有髓鞘而绝缘性差,因此并行排列的C神经轴突(雷马克束)之间可以导电,称为跨轴突传导。
针刺能够激活机械性C神经,当它的电冲动通过跨轴突传导到温度性C神经轴突,后者到达脑中枢后,就产生温度刺激的感觉和效应,即烧山火、透天凉针法。
(8)全身除头面以外的C神经都从脊髓后脚进入侧脊髓丘脑束,它们的C神经通路可能在周围神经、脊髓后脚或侧脊髓丘脑束中,因为位置相邻排列而产生跨轴突传导,从而不同部位能够治疗彼此的病症,即使它们相隔很远。
头面部的三叉神经、面神经的C神经纤维进入桥脑后,下行到达颈髓,可能因为位置与来自全身的C神经纤维邻接而产生跨轴突传导,这可以解释头面部与全身器官组织之间能够治疗彼此的病症。
这样,C神经网络可以解释全身腧穴的远端治疗效应。
(9)C神经通路在脊髓内大部分交叉到对侧,小部分在同侧,沿着侧脊髓丘脑束上行至丘脑。
这个交叉解剖结构,使得分布在身体左右两侧的C神经通路可以在脊髓丘脑束内因为位置的邻近而产生跨轴突传导,从而针刺一侧腧穴可以激活对侧C神经通络到达的脑功能区,达到调节对侧器官组织功能的效果。
这可以解释缪刺针法。
(10)C神经分布于皮、脉、筋、肉、骨五体,针刺五体后可以激活脑功能区,从而产生治疗效应。
这可以解释《黄帝内经》的五体刺法。
(11)机械性C神经敏化会出现疼痛、压痛,针刺后可以激活脑功能中枢,从而产生治疗效应。
这可以解释《灵枢·经筋》为什么反复强调“以痛为腧”。
孙思邈阿是穴是同一机理。
(12)针刺部位的体位不同,局部组织的张力不同。
因为A β神经感受器感受张力变化,所以体位会影响Aβ神经的激活状态。
后者通过疼痛的阀门机制影响C神经通路的开闭。
所以,体位可以影响针刺的疗效。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黄帝内经》合穴针刺有体位要求。
(13)拔罐、拉伸通过提供张力,激活Aβ神经,后者阻断Aδ和C神经信号的传入,从而取到止痛效果。
总之,C神经网络模型是针灸理论中针至病所、树状模型、环状模型经历数千年发展后的新的进步,它整合了《黄帝内经》和神经科学知识,首次从功能和解剖统一的角度认识针灸,以简单的物理导电现象解释纷繁复杂的针灸理论与实践,为中西医架起沟通的桥梁。
即使没有学过中医的西医人员,也能够理解C神经网络模型,并且在临床上运用。
巩昌镇:您是如何把C神经的这些作用串通起来的?在讲课过程中,您反复提到Beth Brianna Murinson和John Wesley Griffin 的《C Nerve Structure Varies with Location in Peripheral Nerve》一文,这篇论文在您的针灸理论体系中起了什么作用?冷三华:我对中医经络体系是十分了解的,它就是一个阐述相隔较远的器官组织之间功能联系的体系;而经络的解剖结构从来没有证实过,这是很多学者孜孜以求的。
当我看到C神经呈雷马克束排列时,就知道C神经之间能够相互导电;而从周围到脊髓后脚雷马克束内C神经纤维数量大大增加,就知道肢体远端与近端组织的C神经可以进入同一个大的雷马克束,这样,肢体远端与近端的器官组织功能联系就建立起来了。
这种功能联系是经络理论核心。
这样,就把C神经与经络联系起来了。
C神经与经络联系起来,就可以做到功能与解剖的统一。
这篇文章点燃了我的灵感,看到经络纷繁复杂的经络问题,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中学生都能够理解的生物电现象。
巩昌镇:在我们的神经系统中,按位置功能我们分中枢神经和边缘神经,按照分布对象还可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两种神经都含有感觉(传入)神经和运动(传出)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又根据其功能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当然每种神经又有它的特殊结构。
那么在这样一个大框架内,C神经究竟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C神经有什么样的分布规律?冷三华:无论是在周围,还是中枢神经系统,都分布有C神经。
周围躯体和内脏神经的C 神经以雷马克束的形式排列,与其它有髓鞘的神经一起进入传入神经。
传入雷马克束在向脊髓走行过程中,逐渐从小的雷马克束融合成大的雷马克束,使远端与近端的肢体组织构成功能联系。
内脏与肢体的雷马克束融合,使肢体与内脏发生功能联系。
传入C神经进入脊髓后,上行或下行1-3脊髓节段,与相邻脊髄节段的传入C神经交织在一起,增加了不同脊髓节段的传入C神经分布的组织之间的功能联系。
换二级C神经元,传入C神经大部分交叉到对侧,小部分在同侧的侧脊髓丘脑束上行。
C神经集中到侧脊髓丘脑束上行,其轴突会因为位置邻近而产生跨轴突传导,从而使机体不同器官组织之间发生功能联系。
这样,上肢与下肢,四肢与躯干、内脏产生更多的功能联系。
三叉神经传入C神经纤维进入桥脑后,下行到延髓、颈髓,与来自头面以外的侧脊髓丘脑束C神经因为位置邻近产生跨轴突传导,使头面与全身其它器官组织发生功能联系。
这样,全身各个部位器官组织可以发生功能联系,构成了经络远端关联律的解剖基础。
在《痛症经络逆向刺激疗法》中,12正经就通过C神经与周围、内脏的联络重构出来。
二级C神经元有很多分支分布到脑干很多功能区。
在脑干的分支C神经可以将信号传输到脑功能区,从而调节机体的基本生命功能,比如心跳、呼吸、血压、体温、葡萄糖、O2、CO2、血流、PH值等等。
在丘脑换成三级C神经元,继续上行,有很多分支分布到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调节精神、情志的功能。
这样,C神经通过边缘系统的功能区调节精神、神志活动。
这与针灸治神的功能有关。
最后,C神经到达体感中枢,脑岛皮层等。
内脏运动神经元从脑功能区通向内脏,分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具有强大的调控功能。
该功能由脑功能区主管,后者接受传入C神经的信号。
因此,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间接受传入C神经的调控。
从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前扣带皮层和运动皮层发源的下行疼痛抑制通路,从脑干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大核发源的下行疼痛抑制通路,都是传出性神经通路,间接受传入C 神经通路调控。